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清代浙西平湖文学社群考述 - 吴文化网站——首页

清代浙西平湖文学社群考述 - 吴文化网站——首页

清代浙西平湖文学社群考述 - 吴文化网站——首页
清代浙西平湖文学社群考述 - 吴文化网站——首页

2013年7月河北学刊Jul.,2013第33卷第4期Hebei Academic Journal Vol.33No.4

清代浙西平湖文学社群考述

———以“东湖”、“洛如”、“艺舫”为中心

孙植,罗时进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600)

[摘要]将社群概念引入明清诗文研究并进行重点关注是一个创举,继而深入挖掘文学研究视野中的地域社群所应该具备的诸多特征亦是题中应有之义。清代平湖地区的文人结社数量之多,诗人参与度之高,形成的文化张力之大,影响之广,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以“东湖”、“洛如”、“艺舫”为中心,平湖的文学社群形成了一个带有明显传承性特征的发展史。认真考察和分析清代平湖地区诗社的具体传承与发展状况,对于丰富和深化地域文学社群的认识,大有裨益。

[关键词]地域文学社群;诗社;传承性;清代;平湖地区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环太湖地区文学社团与文化生态研究》(10BZW05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清代杭嘉湖文学社团考论》(2011M500944)

[作者简介]孙植(1971—),男,江苏省东台市人,苏州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唐宋元明清文学研究。

罗时进(1956—),男,江苏省东台市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唐宋元明清诗文、地域与家族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13)04-0081-05[收稿日期]2013-03-18

清代平湖地区的文人结社数量之多(约有五十个左右),诗人参与度之高,形成的文化张力之大,影响之广,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王大经为平湖郁载瑛《味雪斋诗钞》序云:“盖吾邑自陆雅坪阁学始为东湖倡和集,其后陆君渔沧举洛如吟社,觞咏之集盛于一时,张君铁珊艺舫继之,虽胜流稍逊于前,而遗风犹云未坠。”[1](卷30)王大经对清代平湖诗坛作了一个见解非常精到的总体评价,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将“东湖、洛如、艺舫”三者并举,大笔勾勒了一幅清代平湖结社简史。我们不妨沿着这一条传承性的线索对平湖一地的文学社群作一梳理,以期揭示带有规律性之内容。

一、陆葇“当湖七子”、

“东湖唱和集”、“平湖真率会”

陆葇(1630—1699),字次友,号雅坪、义山。康熙丁未进士,内秘书院典籍。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总裁诸书局,有《雅坪诗文稿》、《雅坪词谱》等。少与伯兄陆世楷读书于嘉兴东北之碧漪坊,同学者中有表兄朱彝尊,一生与之唱和不已。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与萧山毛奇龄同登制科试,并成为终生挚友。

清初,平湖城东之东湖以陆野、陆葇、沈皥日等著名诗人为中心,诗酒唱和,团结和吸引了一批重要诗人,时有“当湖七子”之雅称。陆葇云:“畴昔少壮时,‘当湖七子’同事铅椠,意气皆不可一世。”[2](卷12)“当湖七子”作诗为文,彼此往来密切,成为当时极为重要的文学团体。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卷一亦云:“平湖陆野我谋与赵佃、陆葇、沈皞日、陆世栻、陆来章、沈隆岘有‘当湖七子’之目。”从年龄上来说,“当湖七子”均为少壮派人物,其上下气谊,指点江山,对酒觞咏,拥书啸歌,创作情形可以想见。清顺治丙戌(1646年),陆葇由京师返乡,以世枋名补平湖诸生,至康熙六年(1667)中进士,这二十一年时光大多在平湖度过,时年在十七到三十八岁之间,正所谓“少壮”之时。陆葇当于这段时间因“当湖七子”结社而初步闻名。

清康熙己未(1679年),陆葇中博学鸿词制科,授翰林院编修,充《明史》纂修官,深得康熙帝器重。然朝中生活终非其志,后于康熙壬戌(1682年)乞病假归,过了八年家居的悠闲时光。在这段时间里,他组织了著名的“东湖唱和集”。朱彝尊曰:“甲子(1684年)、乙丑(1685年)之交,同馆陆义山里居,与李期叔、沈南疑、陆嫩真数辈著有《当湖倡和诗》。”[3](P653)当时,东湖以陆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诗酒留连、扬风扢雅的诗社组织,其成员包括陆竞烈、陆葇伯兄陆世

18

楷,还有“陆氏二坦”沈季友与张培源二快婿,及有陆氏“苏门四学士”之称的孙眉光、叶之淇等人,最后加上高士李延是、诗僧元璟二人。他们或上弄珠楼把酒临风,或漫步于芙蓉堤上浅吟低唱,或登报本塔居高望远,其人其诗后被编选成《东湖唱和集》二卷刊行。

陆葇长期逗留乡里,高居功名却不就仕政,最终招至朝中官员不满而上疏弹劾,理由是其作为《明史》纂修官,长期不参加工作,导致《明史》久修不成。如此,陆葇只得再入宦途。此次至京,陆葇受到了康熙帝的特别优渥,由宫赞遽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不过此后不久,陆葇即以年老为由,下定决心致仕归里。返乡之后,他很快又倡结了“平湖真率会”。朱彝尊云:“雅坪期年致政,与里中耆旧结‘真率会’,觞咏流连,人品、诗品大略与香山相似。”[4]

陆葇有九子,然均不育,其伯兄陆世楷育有陆凌勋、陆奎勋二子,于是长子陆凌勋被过继到陆葇房支。陆世楷先陆葇过世,其子陆奎勋亦得到陆葇精心抚育。《清史稿·陆葇传》载:“葇性孝友,兄南雄知府世楷前卒,葇教养遗孤,俾成立,有名于时。……(奎勋)少随葇京师,以学行为公卿所推重。”[5](P13352)陆奎勋初入京师,时在康熙中,年二十八岁。其自述入京及入京后的情形云:“岁庚午,雅坪二叔父挈之入都,既而从事闽闱,归遭先公之丧。春明热梦,恍若冰消矣。癸酉被放,饥来驱我,犯寒复入都门。尔时叔父官阁学,翰詹诸先达皆折节下交。台阁应制之文,时时捉笔,求其悬国门而藏名山者什无二三焉。”[6]陆奎勋随侍陆葇左右多年,关系密切,情同父子。朱彝尊《洛如诗钞》序曰:“甲子、乙丑之交,同馆陆义山里居,与李期叔、沈南疑、陆嫩真数辈著有《当湖倡和诗》。相继殂谢,嫩真如灵光之存而又游于方外矣!”[3]因长期受陆葇诗酒风流的熏陶,陆奎勋对“东湖唱和集”一类感触颇深,这对促使他创立“洛如吟社”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陆奎勋“洛如吟社”、

“鹦湖花社”、“赓花雅集”

陆奎勋(1663—1738),字聚缑,号坡星。陆葇侄。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官检讨。“洛如吟社”是清代浙江平湖最大的诗社,由陆奎勋及其侄陆载昆发起、创立,该诗社活动于清康熙丙戌、戊子(1706—1708)年间,扬风扢雅,诗酒风流,其文学与文化影响很大,朱彝尊还为之编选《洛如诗钞》六卷。

“洛如吟社”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里有载:“《洛如诗钞》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朱彝尊选录,陆奎勋编次。彝尊有《经义考》,奎勋有《陆堂易学》,皆已著录。此集皆康熙丁亥平湖人社集之作。据《奎勋诗集》载,洛如之唱起丙戌三月,至丁亥而中间。诗什则奎勋集中编次,颇有前后不同,未详其故。其以‘洛如’名者,洛如,花名,干如竹,实似荚,郡有文士则生也。”[7](P5341)大致记述了该社的人员性质,社诗总集的选录与编纂及诗社名称的由来。

关于诗社起讫时间、倡结情由等内容,陆载昆云:“丙戌春,读书西皋,群从昆弟约为洛如之会。虽云求友,实以亲师。推都讲者,家陆堂叔。前辈则古民、梓园诸先生。”[8](P653)朱彝尊云:“陆子聚缑惧风雅之中衰,偕其侄伯机为洛如雅集。……洊历再期,得诗二千二百有奇。”[3]陆载昆,字伯机,号渔沧。陆奎勋侄。生员,工诗。在朱彝尊看来,“洛如吟社”由陆奎勋及其侄陆载昆共同创立。“洊历再期”说明此诗社当于康熙丙戌春(1706年)创立,康熙戊子(1708年)春结束。“都讲”是古代寺院讲经时所设之职掌,一般负责发问,俾使听众容易理解文义,是讲经活动的核心人物。陆奎勋时年四十四岁,被“推都讲”,成为诗社之主。诗社中,长于陆奎勋一辈者有沈崍、陆世耒、释德卫、刘灴等人,前述诗社“前辈古民、梓园”即指沈崃、陆世耒二人。沈崍,字涵中,号古民,平湖人;陆世耒,字上扶,一字梓园,武水人。诗社中与陆奎勋同辈或同龄者有陆凌勋、陆邦掞、陆邦烈、沈堮、沈堣诸人,低于陆奎勋一辈者则有陆载昆、冯畿等人。

十年后,陆奎勋、刘灴等“洛如吟社”中人又参加了姚廷瓒所倡结的“鹦湖花社”。陆奎勋为姚甡《修竹庐稿》序云:“岁戊戌(1718年),述缃姚君举花社,自春徂秋,极觞咏唱酬之乐。”[9](卷12)姚甡,本茸城(松江)人,后托籍平湖。入清后亦曾创结“修竹庐诗社”,与里人唱和为乐。姚廷瓒,字述缃,号懒迂。据此序言可知,花社首倡与活动于康熙戊戌,持续一年时间。《平湖县志》卷十七云:“廷瓒性豪迈,亦工诗,尝构别墅于所居西偏,积书万卷,莳花灌竹,邀湖中诸名士结诗酒社。”[10]由此可知,“结诗酒社”即为“鹦湖花社”。诗社活动所得诗歌最后结集为《鹦湖花社诗》,国家图书馆藏有该书刻本。

“鹦湖花社”本质上也是耆英会、真率会一类。陆奎勋《花社》诗有句云:“会规取真率,无庸折柬召。损时簋贰享,欢场爵三醮。蝶梦何独醒,莺簧乃同调。玄谈若晋人,涉世亦妨要。”[11]大家性情同一,萧散自然,参加的热情很是高涨。诗社成员中,年龄最高者当为刘灴。“秖念堂”为刘灴书斋名,诗社曾多次在此进行社集活动。刘灴生于明崇祯己巳(1629年),鹦湖花社活动的康熙戊戌年,他已九十高龄,但精神矍铄,参加诗社一类活动的兴味丝毫不减当年。《两浙

28

河北学刊2013·4

车酋轩录补遗》卷二云:“刘灴,字书升,一字墨庄,平湖人。诸生,著《春浮阁诗》。徐熊飞曰:‘墨庄为洛如吟社耆宿,博雅精鉴古。’”[12]刘灴为“洛如吟社”中人,入社时年已八十岁余,所谓“洛如吟社耆宿”是也。

此后十年,陆奎勋又举“赓花雅集”。其为叶之溶《小石林诗二集》序云:“予举洛如诗会,在丙戌(1706年)之春,湖中尚多名宿。君偕其兄待堂踔踸骚坛,每拈一题,驰隽寻微。用是,‘二叶’诗名冠于江浙。迨予丁未(1727年)乞归,再举赓花雅集,待堂已作道山游,风流歇绝,而君学益进,诗益工,怀古咏物,靡不出拔侪偶。”

以上所举三例,仅为择要而言,事实上陆奎勋参与的诗社远不止此。综观陆奎勋一生结社的过程,可以清楚感受到堂叔陆葇结社所给予他的深刻影响。

三、张云锦“艺舫诗课”、

“续艺舫诗课”、“续洛如吟社”

同样,陆奎勋的结社活动也深刻影响了再后来的一批诗学后劲。张云锦(1704—1769),字龙威,号铁珊,又号艺舫。监生,工诗,尤善咏物,著有《兰玉堂集》。其父张培源,家学渊源,少年才子,吟咏不辍,为陆葇爱婿,只可惜二十六岁即早归道山。张云锦是陆奎勋的外甥,因父早逝而自小就跟随舅父陆奎勋学诗,常参与有关诗课活动。张云锦《艺舫试帖新编》自序云:“余于诗,沉湎濡首垂三十年,幼从检讨陆堂舅氏,与赓花诗课,备聆绪言试帖,习之已久,四方友人及同里诸君不弃樗栎,往往拉为倡和,或就余商榷,积有诗若干首外,抄录诸君作若干首,儿子泰震、晋丰、侄彭亦附若干首,存诸几案。”[13](卷17)此“赓花诗课”亦即前述陆奎勋所举“赓花雅集”,张云锦少年参与这类雅集、诗课,即为诗社中人。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赓花雅集”、“赓花诗课”区别于陆奎勋前面康熙丙戌所举“洛如吟社”,参加人物也不尽相同,举社时间在“洛如吟社”之后二十多年,即康熙丁未间。

张云锦少时常与“赓花雅集”、“赓花诗课”,受到的文学影响日益显现,稍后就自己发起和组织相关诗社活动了,“艺舫诗课”当是他所举较早的一个诗社。此社当倡结于清雍正年间。陆惟鍌《平湖经籍志》卷十七张云锦名下有《艺舫咏物诗》、《艺舫试帖新编》等,即为社诗专集。该诗社创立后不久,张云锦即有“杭州之行”。

清雍正九年(1731年),浙江总督李卫奉敕纂修《浙江通志》,张云锦与诸多名家如沈德潜、厉鹗、杭世骏等二十八人受聘担任分修。公余闲暇,众人难免相与逗留、唱和于西子湖畔。其时,张云锦将自己平湖的“艺舫诗课”搬到了杭州,与沈德潜等人一同倡举“续艺舫诗课”。“续艺舫诗课”因为参加者均为文学大家,所以当时在杭州西湖一带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社会文化影响。张云锦从侄张定闰,字啸夫,平湖附贡生,著有《望云楼草》,他曾这样满怀想往地记述当时的诗社活动:“余从祖铁珊先生积学不遇,以振兴风雅为己任,从游之彦皆一时之选,尝与沈归愚方伯结诗社于西湖,分题角韵,击节联吟,跌宕文史,纵横觞咏,有《续艺舫诗集》。当日敦盘之盛,犹可想见也。”[14](卷29)王大经云:“古欢之会,君首举之,且约以规条,相要永久,庶几接迹‘东湖’、‘洛如’、‘艺舫’诗人。”[1](卷30)这里的“东湖”、“洛如”、“艺舫”三者并举,“艺舫”即指张云锦的“艺舫诗课”,是同“东湖唱和集”、“洛如吟社”一样的诗社。张云锦“艺舫诗课”能与陆葇、陆奎勋的诗社被后人并列而论,说明其文学成就还是较高的,获得了相当的文化影响力。

活动于清康熙时期的“洛如吟社”在一个小小的平湖即已声势浩大,影响所及,平湖一带可谓文风鼎盛,诗人辈出。清乾隆初,为延续本地文脉,蹈袭前人风范,平湖诗人们又“续洛如吟社”。此诗社由张云锦发起,是其一生所举最大诗社,成员包括于东昶、叶銮、叶谏、叶庄、陆培、马恒锡、程光昱、胡霁云、张诰、方树本、茅应奎等。李调元评张云锦曰:“平湖诗人张铁珊云锦,少年工诗,为洛如诗社领袖,后来名士之盛不啻顾氏玉山。”[15](P7786)《晚晴簃诗汇》有于东昶小传:“于东昶,字汤谷,号兹山,平湖人。康熙庚子副贡,有《锦璇阁诗稿》。”[16](P2469)此小传之后还录其《花除夕重举洛如吟社》诗一首:“欣逢明日是花朝,胜赏依然属我曹。检点旧人成悼叹,琢磨新句易萧骚。未妨桥畔时行药,何处山中好种桃。邂逅浮生怜此会,莫辞坚坐醉金舠。”于东昶康熙戊戌年曾参与“鹦湖花社”,佳日良辰,诗人参加“重举洛如吟社”活动,然物是人非,心中不免慨叹不已。另,《两浙车酋轩录补遗》卷五言胡霁云:“字叔玠,一字玉坡,平湖诸生,著《瓦鸣集》。朱为弼曰:‘玉坡于东湖洛如吟社中诗最雄浑,为诸草庐、厉樊榭心折。’”[12]让厉鹗心折者,不仅有胡霁云,还有叶銮等人:“柘湖叶君筠客,诗人笠亭先生之子也。自其尊人庭训,即知四始六义之教。其时偶拈,竞病老宿,皆群相推服。长而与予续洛如雅集之坛坫,予于吟卷中时见其新警潇洒,不拘缚于格律,固已心折。”[17]叶銮,字筠客,号迎坡。叶之溶长子。另外,此诗社还接纳方外诗人,《桂堂诗话》云:“释上绪,字亦谙,号近溪。天骨苍秀,陶汰独深,里中诗人徐山人逢吉、金布衣农、符户部曾、厉孝廉鹗皆与酬和。沈嘉辙、陈撰两上舍往来尤密。闲游

38

◆文学评论◆

当湖,入洛如诗社。”[18](卷53)“续洛如吟社”亦有社诗集,如张云锦选有《续洛如诗钞》二卷,马恒锡选有《再续洛如诗》一卷等。

四、朱逢盛“清吟楼社”、

张定闰“艺舫续课”、“竹林诗社”

“洛如”的结社影响不仅在东湖一带持续存在,而且声名远播,承继者众,如远在平湖之东的衙前镇就承其影响而于清道光年间开始创立诗社。陈锦云:“道光丙戌、丁亥间,同里朱君草亭首倡诗社,远近属和者十余人。每当春秋佳日,君置酒盐溪旧第,招同人分题角韵,品定甲乙,如是者十余年。当是时,海滨无事,社中诸诗老承洛中前辈之遗,长者年五十余,次亦三四十岁,惟君最少,尚未及壮。一时人文之盛,如‘南园’、‘北郭’。人各有集,其已刊者则有俞古水、朱六皆、吴听涛、朱雀桥、庄莘田暨余六人。其未刊者尚多。乃转瞬二十年来,社中师友零落过半,而君亦遽归道山。”[14](卷28)《两浙车酋轩续录》亦云:“于源曰:草亭居旧衙镇,耽吟媚学,尝于里中结吟社。”[19](卷40)朱逢盛,字草亭,居衙前镇,著《清吟楼诗钞》。

张云锦的连续诗社之举亦对后来者产生影响,六、七十年之后即有“艺舫续课”产生。张云锦从侄孙张定闰选订有《续艺舫诗钞》八卷,其自序云:“余从祖铁珊先生……,侄孙乙舟,为先生五世孙,道光丙申岁读书余家,其友沈君吟楼亦时时过从。是年夏,乙舟聚远近同志十余人,为‘艺舫续课’,更倡迭和,以为笑乐。而余亦与焉,诗虽不工,亦犹贤乎博弈也。”[14](卷29)沈廷禄,字培甫,号吟楼,平湖诸生,著有《抱膝吟草》。

除上所知张定闰、张乙舟、沈廷禄外,“艺舫续课”可考社员还有张金镛、张炳堃、沈钦禄等人。《平湖经籍志》卷三十一载:“沈钦禄,字琴访,尝与张金镛兄弟结续艺舫诗课。”[14]张金镛(1805—1860),原名敦瞿,字良甫,号海门,又号笙伯、忍庵。张定闰兄之子。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士。官侍讲,著有《躬厚堂诗文集》、《绛跗山馆词录》。张炳堃,初名瀛皋,字鹤甫,号鹿仙。金镛弟。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官湖北粮道,著有《抱山楼诗录》。“艺舫续课”由张定闰及其侄孙张乙舟倡结,是继张云锦“艺舫诗课”、“续艺舫诗课”的结社传统而来,有社诗总集《续艺舫诗钞》八卷。

清咸丰中,张定闰又组织“竹林诗社”,主要成员有张清氏叔侄张定闰、张金镛、张炳堃等。诗社因慕“竹林七贤”而得名。《两浙輶轩续录》卷三十三载:“《县志》:张定闰童年毕读十三经。尝集‘竹林诗社’,与兄子侍讲金镛、都转炳堃辈晨夕唱和,为士林佳话。”[14]“竹林诗社”中,以张金镛最负才望,常有佳制。这个诗社的大多数成员曾为前述道光间“艺舫续课”社员,两个诗社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传承与发展关系。

五、郁载瑛“古欢社会”、

丁彭年、沈金藻等“洛如嗣音集”

清咸丰中,平湖诗人对“洛如吟社”、“续洛如吟社”念念不忘,又续结诗社,主要有:甲寅(1854年),郁载瑛、沈筠等所倡“古欢社会”;丙辰(1856),丁彭年、沈金藻、陆超升等所举“洛如嗣音集”。

郁载瑛,字荻桥,平湖人。著有《味雪斋诗钞》。为“古欢社会”之首倡者。《两浙车酋轩续录》卷三十九载:“荻桥少即工诗,浮沉诸生中几三十年,岁在甲寅,与予辈结古欢社会,会必以诗,颇极文酒之乐,倡和之集刻已盈寸。”[14]此书卷二十七还著录有朱雷的社集诗《咏史分题,得介推母》一首。吴恩照《余事学诗室吟钞》有《题郁荻桥茂才味雪斋诗卷》诗载:“古欢雅社结东湖,佳日壶觞兴不孤。雪屋填词闲按谱,长吟抱膝隐菰庐。”郁载瑛《赠朱雪筠雷》诗亦载:“一时赤帜树骚坛,洛社重开证古欢。”诗社成员除郁载瑛外,还有王大经、蒋槐、俞銈、顾邦杰、贾敦艮、沈汝良、蒋照、冯雷烻、时元熙、顾恩培、顾广誉、顾福增、刘东藩、陈锦、沈筠、许汝敬、黄金台、张茂修等。“古欢社会”的诗作最后由郁载瑛辑为《古欢集》,并刊刻流传。

时隔两年,平湖再举“洛如嗣音集”,倡结者为丁彭年、沈金藻诸人。“嗣音”者,承嗣前响也。从诗社之名可知,“洛如嗣音诗社”同“续洛如吟社”一样,就其举社宗旨而言,两者是完全一致的。沈金藻云:“我邑陆陆堂与其阮渔沧倡‘洛如吟社’,会者二十七人,秀水朱竹垞太史序其诗刻之;咸丰丙辰(1856年),余与丁鹤俦茂才举‘洛如嗣音集’,亦得二十人,朱小云观察操选政,刻诗二卷,续刻二卷。”[20]这里沈金藻将自己和丁彭年倡结“洛如嗣音集”与陆奎勋、陆载昆倡举“洛如吟社”相提并论,进而将两个诗社的成员、“操选政”者进一步对举,显示了“洛如嗣音集”组织者传承“洛如”遗风、倡导风雅诗教的宗旨与情怀。值得留意的是,“洛如嗣音集”的不少成员,如蒋槐、顾邦杰、贾敦艮都曾经是“古欢社会”的老社员。

由清顺康间陆葇等人的“当湖七子”、“东湖唱和集”、“平湖真率会”,到康雍间陆奎勋等人的“洛如吟社”、“鹦湖花社”、“赓花雅集”,再到雍乾间张云锦等人的“艺舫诗课”、“续艺舫诗课”、“续洛如吟社”,最后到道咸间朱逢盛等人的“清吟楼社”,张定闰等人的

48

河北学刊2013·4

“艺舫续课”、“竹林诗社”,郁载瑛等人的“古欢社会”,丁彭年等人的“洛如嗣音集”,整个清代平湖地区的诗社随着历史的发展承接不穷,绵绵不绝,体现了一种内在而执着的传承性,大大丰富了平湖文化的发展内涵,亦铸就了平湖文学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考察和分析了清代平湖地区诗社的传承性,以点代面,我们对一般意义上地域文学社群的传承性也就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亦对其本身所具备的诸多特征也就有可以作更好的全面认识及把握。

[参考文献]

[1]王大经.味雪斋诗钞序[A].陆惟鍌.平湖经籍志[M].求是斋刻本.

[2]陆葇.柳庆集序[A].陆惟鍌.平湖经籍志[M].求是斋刻本.

[3]朱彝尊.洛如诗钞序[A].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本.[4]朱彝尊.雅坪诗稿序[A].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19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赵尔巽,等.清史稿:第4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6]陆奎勋.陆堂文集自序[A].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15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7]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0.

[8]陆载昆.约言五则[A].朱彝尊.洛如诗钞[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本.

[9]陆奎勋.修竹庐稿序[A].陆惟鍌.平湖经籍志[M].求是斋刻本.

[10]光绪平湖县志[M].上海:上海书店,1993.

[11]姚廷瓒,等.鹦湖花社诗[M].国家图书馆藏本.

[12]阮元,等.两浙车酋轩录补遗[M].清嘉庆刻本.

[13]张云锦.艺舫试帖新编自序[A].陆惟鍌.平湖经籍志[M].求是斋刻本.

[14]陆惟鍌.平湖经籍志[M].求是斋刻本.

[15]钱仲联.清诗纪事:第11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16]徐世昌.晚清簃诗汇[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7]厉鹗.叶筠客迭翠诗编序[A].樊榭山房集[M].四部丛刊影清振绮堂本.

[18]陶元藻.桂堂诗话[M].清嘉庆元年(1796年)怡云阁刻本.

[19]潘衍桐.两浙车酋轩续录[M].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浙江书局刻本.

[20]沈金藻.甪西吟榭诗钞序[A].陆超升.甪西吟榭诗钞[M].华云阁校本.

Introduction to Pinghu Literary Community of

West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Qing Dynasty

———“Donghu”,“Luoru”and“Yifang”as an Example

SUN Zhi,LUO Shi-jin

(School of Literature,Suzhou University,Suzhou215600,China)

Abstract:It is an innovation to put the concept of literary community into the literary researches of the Qing dynasty.These literary communities were influencing,so they are worthy of our concern.Literary communities at Pinghu have a clear history of inheritable characteristics.Careful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ir concret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are helpful to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literary communities

in this region.

Key Words:regional literary community;poetry community;inheritance;Qing dynasty,Pinghu region

[责任编辑、校对:张涛]

58

◆文学评论◆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高二年级组郑思萌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性 格: 2、激发学生课下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拓展文学知识,修炼 文学素养; 3、理解和探究中国古代女性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培养学生正确的 价值观和独立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不能类型的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制造人物命运的 原因; 2、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探究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鉴赏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回忆下曾经在课本中学过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并简要分析下

这些形象的人物性格 二、初步感知 接下来用四个课时分四个方面归纳中国古代的女性形象 1、中国古代才女; 2、被誉为“红颜祸水”的女性; 3、聊斋中的女鬼; 4、中国古代妓女。 三、中国古代才女 卓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卓文君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卓文君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传说后来两人生有一女,唤名琴心。因正月初一生,故皇后赐名元春。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gū)。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班昭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清代女作家赵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

古代文学史题库清代文学

古代文学史题库清代文学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第八编清代文学 第一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一、解释:1、梅村体 2、神韵派 3、浙西词派 二、填空 1、清初的重要诗派有王世祯为代表的,钱谦益为代表的,吴伟业为代表 的。 2、清初的、、诸家,既是重要的思想家,也是当时文坛的主将。 3、清初散文三大家指侯方域、、。侯方域的散文以见长,名篇有 和。 4、“岭南三大家”是指、和。 5、“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是的诗作中的名句。 6、清初重要词派有以朱彝尊为代表的,以陈维崧为代表的,另有自成一格的着名满族词人。 7、吴伟业以为宗,其诗歌的主要内容为和,他最大的贡献在七言歌行 体,代表作是。 8、钱谦益建立起“”的真情论,主张兼采,创建诗派,其代表作 为。 三、简答 1、略述顾炎武诗歌表现的爱国思想。 2、清初有哪些较重要的词人和词派? 3、清初有哪些重要的诗派其文学主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 1、试述钱谦益诗歌创作的成就和影响。 2、试述吴伟业诗歌创作的成就。 第二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一、解释:1、苏州派

2、“一人永占” 3、南洪北孔 4、《闲情偶寄》 二、填空 1、《闲情偶寄》是的戏曲论者,其中、两部分,分别是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理论论述。 2、传奇《双熊梦》又名,作者是;《钧天乐》的作者是,《风筝误》的作者是,《秣陵春》的作者是。 3、《长生殿》的作者和《桃花扇》的作者并称为,对《长生殿》的创作影响较大的前代作品有白居易的和元代的杂剧。 4、《桃花扇》是以和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兴亡的历史剧。 5、李渔擅写剧,体现其的创作宗旨,作剧十种,总题为。 为其代表作。 三、简答 1、清初剧坛上主要有哪几类作家不同风格的创作? 2、简述《清忠谱》的思想内容。 3、《长生殿》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4、简述《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5、《桃花扇》是怎样“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 6、简述《桃花扇》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成就。 四、论述 1、试析《长生殿》的主题思想。 2、试析《桃花扇》中李香君形象。 第三章清初白话小说 一、解释:才子佳人小说 二、填空 1、清代小说创作总体上已由改编迈入的阶段。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赏析期末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赏析 1.“古体诗”与“近体诗”概念辨析 (1)区别: 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也称为今体诗(相对唐宋而言)。在唐 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不包括所谓的“齐梁体”),还有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 为古体诗。总的来说可以从句法、用韵、平仄上来区别。 在句法上: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一,每首诗的句数也可以不一样。而近体诗只 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其中每首四句的为绝句,每首八句的为律诗,每首超过八 句的为排律或称为长律。 在用韵上:古体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韵,也就是说 可以在一首中换韵。而近体诗每首只可以用一个韵,再长的排律也不可以换 韵。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在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诗只在偶 数句上押韵(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而近 体诗一般只可用平声韵。 在平仄方面:古体诗不讲究。而近体诗是十分讲究的。 在律诗中,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 是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句形一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十分工整。实际上 三、四,五、六就是二副绝好的对联。 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 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 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 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 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 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 来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唐人摹仿前代乐府而作,有 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蜀道难》,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 “三别”,白居易《新乐府》,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围。另外,唐以前即有 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 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2)联系: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 南北朝后期有一部分诗作开始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 体到近体间的过渡形式,或称“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如王勃 《滕王阁》为古体诗,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声律上近似分押仄、平两 韵的两首七言绝句。唐代律诗格律定型之后,诗人们的古体作品中更常溶入近 体句式。如王维、李颀、王昌龄、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颇有律句、律联。歌行 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 诗作者则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韩愈等 均有所创造。后来明、清学者自觉注意到古诗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现象。

古代文学清代课堂笔记

1.王士祯“盛世”诗人代表,提出了神韵说。王士祯的诗歌意境方面,冲淡闲远,诗歌语言方面含蓄凝练,其诗空灵淡泊、富有诗情画意,但在内容上比较贫弱,代表作《秦淮杂诗》。 2.沈德潜的“格调说”。 他的主张主要有两点: 一是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要符合封建正统观念的要求,所以是做必须温柔敦厚。 二是创作方法上要学古体,近期要宗盛堂。 他的理念是前后七子理论的发挥,诗歌多歌颂功德之作。 3.翁方纲“肌理说” “肌理”含有文理与义里两个方面:文理及形式,义理即思想意义,以反对二者截然分开。其中义理主要与学问相联系,所以他的诗是学问学。 4.袁枚“性灵说” 袁枚,号简斋,钱塘人。 写诗倡言“性灵”,不拘格套,与公安派主张相似。 5.骈文中兴 清中叶出现大批骈文作家,代表作家有汪中,代表作品有《哀盐船文》。 6.桐城派 清初散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的一个著名的散文流派始于方苞,成于姚鼐。 “言有物”是作文章要符合道统,为文的目的是要通经明道:“言有序”是文章要符合文统。要与好文章必须学习古人的法则。道统与文统的结合是桐城派古文的最高境界。7.具有反清思想的明朝“遗民”诗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江左三大家:吴伟业、龚鼎孳、钱谦益 【背诵默写】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白)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10.《桃花扇》的思想内容 剧情:《桃花扇》共44出,分上下两本。剧本写的是南明王朝的覆亡史。 思想内容 (1)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南明王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以及政治上的腐败。(马士英、阮大铖、许定国、左良玉、史可法) (2)《桃花扇》对复社文人的态度,反映了作家的政治理想。(通过男主人公侯方域的形象,作家赞成复社文人建立清明廉洁政治的主张和反对权奸的正义斗争。) (3)以极大的同情和憧憬歌颂了李香君、柳敬亭、苏昆生等歌姬艺人。 (4)《桃花扇》作为南明王朝的覆亡史,不可避免地要写到抗清斗争。(孔尚任以极大的崇敬描写了史可法死守扬州的壮烈斗争。) 艺术成就 (1)善于对历史事件进行集中提炼,构成戏剧冲突,在冲突中刻画出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是《桃花扇》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桃花扇》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都有事实依据。

安徽师范大学 古代文学史复习思考题

1.名词:元曲,元杂剧,旦本,末本。 2.元代文学的特点和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元杂剧的体制特征主要有哪些? 4.元杂剧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一章关汉卿及其创作 1.为什么说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2.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方面? 第二章元代其他杂剧作家 1.《西厢记》题材的流变情况如何? 2.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各写了什么内容? 3.马致远《汉宫秋》的主题是什么? 4.元杂剧衰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倩女离魂》的情节有何特点? 第三章南戏 1.名词:南戏,南戏之祖,荆刘拜杀。 2.南戏和北杂剧在体制上有什么不同? 3.何谓四大戏文?它们在题材内容方面有何共同点? 第四章元代诗文 1.名词:元散曲。 2.散曲与词有何异同? 3.元散曲与元杂剧的关系如何? 1.名词:章回小说。 2.明代文学的主要特征如何? 3.明代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 4.明代长篇小说有哪些主要类型? 5.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是什么? 第一章《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与流传 1.名词:历史演义。 2.《三国志演义》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 3.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和毛本《三国演义》在体式上有什么区别? 第二章《水浒传》的成书与流传 1.名词:英雄传奇。 2.《水浒传》的成书与《三国演义》有何相似之处? 第三章明代诗文 1.名词:台阁体,茶陵派,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 2.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有何得失和影响? 3.唐宋派的文学创作和他们的文学主张是否一致?请举例说明。 第四章《西游记》的成书与流传 1.名词:神魔小说。

2.《西游记》成书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典籍和文学作品? 第五章明代短篇小说 1.名词:话本,拟话本,“三言二拍”,“灯话三种”。 2.什么是话本?话本和拟话本的重要区别是什么? 3.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兴衰的原因何在? 第六章明代戏曲 1.名词:明代传奇,明代中期三大传奇。 2.明代杂剧的演变趋势是什么? 3.明代三大传奇戏的题材有何特点和意义? 第七章汤显祖与《牡丹亭》 1.名词:沈汤之争,吴江派,临川四梦,临川派。 2.如何评价“沈汤之争”? 3.汤显祖为什么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清代文学绪论 1.清代学术思想的基本走向如何?它对文学思想有何影响?2.清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成就是什么? 3.名词:才子佳人小说。 4.李渔的拟话本小说有何艺术创新? 5.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情节有何共同特点?其意义如何? 第一章清代诗词 1.名词:梅村体,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性灵说,浙西词派,阳羡派,桐城派,桐城三祖。 2.清初诗坛创作有哪些主要成就? 3.如何理解清词的中兴? 4.清初“学人之文”和“文人之文”有何区别? 5.桐城派理论主张和散文创作有哪些主要内容? 第三章清代戏曲 1.名词:苏州派,一人永占,南洪北孔,地方戏。 2.清代戏曲创作走向如何? 3.“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是什么意思? 第四章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1.蒲松龄的生活经历对他的小说创作有何作用? 2.《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理念有何不同? 第五章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1.吴敬梓的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对他创作《儒林外史》有何影响? 2.《儒林外史》的文学史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六章曹雪芹与《红楼梦》 1.名词:脂评,红学。 2.《红楼梦》的版本系统主要有哪两大类?各自的特征是什么?3.红学有哪些主要流派?你如何评价?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清代文学

第八编清代文学 第一章淸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一、解释:1、梅村体 2、神韵派 3、浙西词派 二、填空 1、淸初的重要诗派有王世祯为代表的_____________ ,钱谦益为代表的___________ ?吴伟业为代表的_________ 0 2、淸初的__________ 、 __________ x ___________ 诸家.既是重要的思想家.也是当时文坛的主将。 3、淸初散文三大家描侯方域、__________ 、 __________ 侯方域的散文以___________ 见长.名篇有和_________ 4、"岭南三大家'、是抬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5、“恸哭八军俱编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是的诗作中的名句。 6、清初重婆词派有以朱林瞠为代表的__________ ?以陈维糕为代表的_________ ?另有自成一格的著名满族词人____________ > 7、吴伟业以______ 为宗?氏诗歌的主要内容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他最大的贡献在七有歌行体,代农作是______________ : 8、钱谦益建立起“___________ “的真怙论,主张兼采 ________ ?创建___________ 诗派.其代表作为_____________ 。 三、简答 1.略述顾炎贰诗歌表现的爱国思想。 2、清初有哪些较重要的词人和词派? 3.清初有哪些重要的诗派?其文学主张的基木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 k试述钱谦益诗歌创作的成就和影响。 2.试述吴伟业诗歌创作的成就。 第二章淸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X解释:1、苏州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介绍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作。书中还保存了一些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与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想象丰富,清新活泼。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史记》就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与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书”、“五经”:“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为《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再加上《论语》、《孝经》为“七经”。 《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就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与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就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就是西汉末年刘向搜集辑录而成。后人又称楚辞为“骚体”。《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就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诸子集成》:原国学整理社辑,本书辑录先秦到南北朝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等各学派代表作品二十八种。 《国语》就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史事。《国语》与《左传》明显的区别就是:《国语》分别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号,长于记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由战国末秦相吕布韦集合门客编成,全书共二十六卷。此书就是一部理论散文最早的总集。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儒家奉它为“经”,才称《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就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就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成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古诗十九首》:无名氏作,它继承了乐府民歌中抒情诗的技巧,又吸收了《诗经》、《楚辞》的营养,用自然、朴素的语言表达深挚的感情,它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艺术高峰。

古代文学明清名词解释

繁本和简本:指的是《水浒传》的版本可分为两大系统。繁本文繁事简,均无平王庆、田虎情节。简本文简事繁,有平王庆、田虎事。 吴中四杰 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台阁体:指明永乐至成化年间,以当时馆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他们的诗文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是诗歌发展的逆流. 三杨 杨士奇、杨荣、杨溥 茶陵派:明代成化、正德年间的诗歌流派,因该派首领李东阳为茶陵人,故称。承前启后,成为台阁体向前后七子复古运动之间的过渡,于诗文变化,颇有影响。明成化之后,日见严重的社会弊病已与粉饰太平的台阁体不相容。于是以李为首的一派起而振兴诗坛,以图荡涤台阁平正醇实的诗风。他们主性情,反模拟,推崇李杜,不拘一格;并且重视诗歌的声调、节奏、法度、用字,要以不同的风格代替台阁体。但在创作实践中,李东阳的诗文未脱离台阁之气。但是其离开台阁体的作品,如《白杨行》《马船行》等,颇有生活气息。茶陵诗人还有彭民望、谢铎、张泰及等。 前七子:是指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等人的文学群体。他们的文学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目的在于扫荡台阁体的无聊文风,从而为由“文道合一”向“文”、“道”分离这样有利于文学自身发展的文学走向开启门径。但他们的创作落后于理论,所以没有为其理论提供成功的实践例证。 后七子:是指嘉靖、隆庆时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在内的文学群体。从总体上看,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前七子关于重视文学自身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沿着前七子的复古道路走得更远。但后七子成员之间的文学主张和创作风格具有较大的差异,并不是一个主张和创作实践完全统一的文学流派。 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嘉靖年间以反拨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与归有光。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期以理学为主导的“文道合一”传统。 四声猿:是徐渭的杂剧作品。《四声猿》,包括四部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被誉为“明曲第一”。王骥德《曲律》称《四声猿》为“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明中期三大传奇:即明中叶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和署名王世贞等人的《鸣凤记》的三部传奇作品。它们分别是忠奸剧的定型、历史剧的新篇、时事剧的发轫,三大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明代传奇创作的新时期的到来。 四大声腔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元杂剧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的是( ) A.《赵氏孤儿》 B.《张生煮海》 C.《墙头马上》 D.《柳毅传书》 2.《陈州粜米》是( ) A.历史剧 B.爱情剧 C.公案剧 D.家庭伦理剧 3.元代“四大传奇”的共同创作倾向是( ) A.针砭时事,揭露现实的黑暗 B.颂扬男女之情的浪漫美好 C.展示人生的变幻无常 D.宣扬道德教化 4.关汉卿的性格和为人特点是( ) A.理想高远,希冀隐逸 B.风流倜傥,桀骜不驯 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 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 5.现存的寺公大师创作的《醉义歌》在辽诗中是( ) A.最长的诗 B.最短的诗 C.最早的诗 D.最晚的诗 6.《张协状元》对后来传奇作品的开创性贡献是( ) A.创造戏剧中诗的意境 B.创制以生、旦为主而各领一条线索的剧情结构 C.追求词藻华美 D.采用民歌的朴素风格,并含有滑稽表演的片断 7.明初高启的诗歌风格是( ) A.清新 B.沉郁 C.典雅 D.豪放 8.明代“前七子”的文学主张是( ) A.文道合一 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C.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D.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 9.宋濂散文成就最高的是( ) A.写景散文 B.传纪文 C.序文 D.寓言 10.关于《西游记》的主旨,鲁迅提出的说法是( ) A.玩世主义说 B.游戏说 C.诛奸尚贤说 D.滑稽说 11.明代长篇小说《木寿杌闲评》是( ) A.历史演义 B.英雄传奇 C.神魔小说 D.世情小说 12.吴江派戏剧理论的核心是( ) A.注重合律侬腔 B.推崇语言本色 C.强调场上之曲 D.注重文采才情 13.沈德潜的诗歌创作主张是( ) A.师法汉魏 B.师法唐诗 C.师法宋诗 D.兼学唐宋 14.陈维崧的词风是( ) A.师法柳永,以赋为词 B.师法周邦彦,典雅精工 C.师法姜夔、张炎,清空婉约 D.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苍凉 15.下列文学主张中,与晚明公安派思想相近的是( ) A.性灵说 B.神韵说 C.格调说 D.肌理说 16.《荡寇志》的题材类型是( ) A.历史演义小说 B.公案小说 C.讽刺小说 D.英雄传奇小说

古代文学史第八编 清代文学

第八编清代文学 1、清初诗人可分为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类。遗民诗人以顾炎武、吴嘉纪、屈大均为代表。其中屈大均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家”。入仕诗人以钱谦益、吴伟业和被称为“南施北宋”的施闰章和宋琬为代表。 2、钱谦益的明代作品收在《初学集》中,入清后的作品收在《有学集》中。其后期的代表作是《后秋兴》。清代诗歌的宗宋倾向和感伤思潮,都是从钱谦益开始的。 3、吴伟业的诗歌尤长于七言歌行,时称“梅村体”,代表作为《圆圆曲》。 4、“江左三大家”是: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5、王士禛,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著有《带经堂集》等。其成名作是《秋柳》诗。 6、王士禛在司空图和严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神韵说”,竭力提倡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一派的诗歌。赵执信著《谈龙录》批评王士禛的神韵说。 7、清代中期的诗歌有以沈德潜为代表的宗法唐人的“格调说”和以厉鹗、翁方纲为代表的宗法宋诗派。翁方纲并提出了“肌理说”。 8、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主要活动在乾隆年间。性灵说是对明代公安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9、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辞官在南京小仓山下筑“随园”,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和《随园诗话》等。 10、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人,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代表作有《竹石》等。 1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句出自赵翼的《论诗》。 12、明末清初有以陈子龙为首的云间词派。 13、开创清代词坛风气的是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派和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派,以及自成一家的纳兰性德。 14、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著有《迦陵词》,存词1600多首,为历史上存词最多的词人,其词师法苏轼和辛弃疾。 15、朱彝尊字锡鬯,号竹斋,秀水(今浙江嘉兴)人。著有《曝书亭集》,并编选《词综》表明其词学观,大力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派的词人。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常识大全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常识大全,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常识大全 下面是的我们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元明清作家作品 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所作杂剧达60多种,今存14种,以《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有《关汉卿戏曲集》。《窦娥冤》是我国戏曲史上典型悲剧之一。 王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代表作《西厢记》5本,21折,以歌颂反封建的爱情为主题,歌颂张生和莺莺为争取婚姻自由所进行的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北京)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所作杂剧15种,代表作有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水浒》即《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白话

章回体小说。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为施耐庵学生,曾共同从事创作。传有17种通俗演义,代表作《三国演义》,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全书120回。 于谦,字延益,钱塘(浙江)人,明朝大臣、爱国将领。官至兵部尚书,溢忠肃,诗人。有《于忠肃集》。《石灰吟》为作者12岁所作,选自《古代诗歌选》。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江苏)人,明代小说家。四十多岁中贡生,官仅至县丞,因耻于折腰而罢归,一生贫寒,对黑暗现实不满。晚年著成我国第一部神话长篇小说《西游记》,既寄托了他济世匡时的愿望,也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其艺术性标志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一个新高峰。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昆山(江苏)人,后徒居嘉定(上海),明末散文家,60岁中进士,官任南京太仆寺丞。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有《震川先生集》。《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代表作《牡丹亭》(又称《还魂记》)。剧作多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

16第五章 清代文学概说

第五章清代文学概说 清代 清王朝从1644年定都北京至1911年辛亥革命,有国267年 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历史进入近代 清代文学,指清前期至清中叶的文学: 清前期(1644?a1735)清入关?a?a雍正末,包括顺治、康熙、雍正几朝 清中叶(1736?a1839)乾隆初?a?a道光19年,包括乾隆、嘉庆、道光20年前 一、清代社会特点 1.封建君主专制 清代皇帝较以往各王朝更专制,臣民较以往奴性也更强 承袭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军事、行政、财政大权完全集中皇帝一人之手 设立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内阁形同虚设 2. 清代思想文化专制:独尊程朱理学 满清统治者以中国传统文化继承者自居,承认儒学正统地位 (1)以汉制汉 1)尊孔崇儒 康熙主持编写《性理精义》,一再倡理学,崇朱熹 2)六部、都察院实行满汉复职制度 3)欺骗麻醉与屠杀镇压相结合 倡科举,设四库全书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 非不知八股为无用,特以牢笼人才,舍此莫属。 大兴文字狱,扼杀反清及异端思想 (2)编书与禁书 1)保存古代文化典籍:《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四库 全书》的编纂 2)乾隆时被禁毁的书将近三千馀种,六七万卷以上,种数见与《四库》现收书相埒(孙 殿起《清代禁书知见录》) 二、清代文学发展概况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2绪论》:就拿文学来讲,周秦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曲或制艺称,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间,或于上述各种之外,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是包罗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 众体皆备,集历代文学之大成 清代文学繁富、驳杂,蔚为大观: 元明以来新兴的小说、戏曲空前飞跃,成就巨大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清代文学

第八编清代文学 第一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一、解释:1、梅村体 2、神韵派 3、浙西词派 二、填空 1、清初的重要诗派有王世祯为代表的,钱谦益为代表的,吴伟业为代表的。 2、清初的、、诸家,既是重要的思想家,也是当时文坛的主将。 3、清初散文三大家指侯方域、、。侯方域的散文以见长,名篇有和。 4、“岭南三大家”是指、和。

5、“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是的诗作中的名句。 6、清初重要词派有以朱彝尊为代表的,以陈维崧为代表的,另有自成一格的著名满族词人。 7、吴伟业以为宗,其诗歌的主要内容为和,他最大的贡献在七言歌行体,代表作是。 8、钱谦益建立起“”的真情论,主张兼采,创建诗派,其代表作为。 三、简答 1、略述顾炎武诗歌表现的爱国思想。 2、清初有哪些较重要的词人和词派? 3、清初有哪些重要的诗派?其文学主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 1、试述钱谦益诗歌创作的成就和影响。 2、试述吴伟业诗歌创作的成就。 第二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一、解释:1、苏州派

2、“一人永占” 3、南洪北孔 4、《闲情偶寄》 二、填空 1、《闲情偶寄》是的戏曲论者,其中、两部分,分别是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理论论述。 2、传奇《双熊梦》又名,作者是;《钧天乐》的作者是,《风筝误》的作者是,《秣陵春》的作者是。 3、《长生殿》的作者和《桃花扇》的作者并称为,对《长生殿》的创作影响较大的前代作品有白居易的和元代的杂剧。 4、《桃花扇》是以和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兴亡的历史剧。 5、李渔擅写剧,体现其的创作宗旨,作剧十种,总题为。为其代表作。 三、简答 1、清初剧坛上主要有哪几类作家不同风格的创作?

古代文学史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 先秦文学(常森) 秦汉文学(于迎春) 魏晋南北朝(钱志熙) 隋唐五代文学(孟二冬) 宋代文学(张鸣) 元代文学(李简) 明代文学(李鹏飞) 清代文学(刘勇强) 先秦文学 概说 从体裁上看,先秦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和散文。诗歌的主要成就,是周代的《诗三百》以及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诸如《离骚》、《天问》、《九章》、《九歌》、《招魂》等)。散文的主要成就通常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叙事文,包括《尚书》、《春秋》、《左氏春秋》、《国语》、《战国策》等;一是说理文,包括儒家著作《论语》、《孟子》、《荀子》,道家著作《老子》、《庄子》,墨家著作《墨子》,法家著作《韩非子》等。 先秦文学凸现了中国文学史上数座巍然屹立的高峰,富有现实主义品格的《诗经》,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屈原的诗,以及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渊薮的诸子说理文,与作为古代史家记事文远源的《左传》等,对古代文学乃至文化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尚书》和《周易》 第一节《尚书》 《尚书》是中国今存最早的收集史家记事文的集子。古往今来,人们对这本书的编定、流传、文本形态等争论甚多,有些问题迄今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汉初传授、用当时通行文字即隶书书写的《尚书》,即通常所说的《今文尚书》,凡二十九篇;东晋时由豫章内使梅赜(一作梅颐或枚赜、枚颐)所献的《尚书》,凡五十八篇,其中三十三篇乃由伏生 本析分而成,实多二十五篇,据称是汉代以古文字写定的另一个本子,实际上只是伪托,通常称之为“伪《古文尚书》”。清人《十三经注疏》里的《尚书》则是这两种本子的合编本。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是代表清代乾嘉时期《尚书》学研究水平的总结性著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尚书》分《虞夏书》、《商书》、《周书》三部分,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它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具有理性的内核:一是敬德,二是重民。《尚书》的文字诘屈艰深,晦涩难懂,但它标志着史官记事散文的进步:第一,有些篇章注重人物的声气口吻;第二,有些篇章注重语言的形象化以及语言表达的意趣;第三,有些篇章注重对场面的具体描写。 第二节《易经》 汉人所说的《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解释。六十四卦之卦画、卦名、卦辞和爻辞被称为《易经》。《易经》作于何时,出于何人之手,学术界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它有非常古老的渊源。《易经》本是卜筮之书。它包含一些固定的格式化的条文,常常通过占筮人员的权威解释,来指示、规定求卜者的行为选择。其中,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爻是组成卦的基本符号,分阳爻和阴爻,二者配合就成了卦。由三个爻组成的“八卦”《周礼》谓之经卦。朱熹《周易本义》有八卦取象歌,可帮助我们记忆八卦的样子,即:“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盌。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由经卦两两相合为六十四卦(各有六爻构成),《周礼》谓之别卦。《易经》中的六十四卦由六个阴爻或阳爻组成,卦辞解释整卦的意义,一般比较简单,爻辞解释每一爻的意义。 《易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一般不重视,这种偏向应当得到纠正。 思考题: 一、《尚书》天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和特色是什么? 二、《易经》在以象达意方面有什么特征? 第二章《诗三百》和屈原的诗 第一节《诗三百》 《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简称为《诗》,习称为《诗经》。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首诗歌,按音乐之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曲,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曲,包括大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三百零五首诗歌产生的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主,波及长江、汉水、汝水一带。其作者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从诗篇自身或者先秦文献中找到相关的说明。其实三百零五篇以外还有六篇,只有题目而没有正文。这就是《小雅》里的《南

中国古代文学概述

中国古代文学概述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有着光辉的历史、灿烂的成就。 上古神话和歌谣是最早的口头文学创作,先秦时期,我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收诗三百零五首,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并灵活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它奠定了后世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南方则产生了具有楚文化特征的新体诗——楚辞,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运用这一形式创作了《九歌》和《九章》。他的代表作《离骚》是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瑰丽的长篇抒情诗,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春秋战国时代,在百家争鸣的氛围中,产生了诸子散文,其中《论语》为语录体,《盂子》为对话体,《庄子》则擅长论辩,而且文学性最强,晚出的《荀子》和《韩非子》则已似专题论文集。历史散文与之辉映,其中《左传》为编年体,《国语》和《战国策》为国别体,《战国策》的人物描写十分高明,言辞也铺张犀利,颇具文学价值。秦朝几无文学可言,李斯《谏逐客书》是仅存的散文名篇。 两汉文学中极有活力的是乐府民歌,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着力反映现实生活,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它长干叙事铺陈,语言富于生活气息,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推动了诗歌艺术的发展,《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其中的传世名篇。汉代文人五言诗也逐渐走向成熟,到东汉后期出现了抒情组诗《古诗十九首》,被后人称为“五言之冠冕”。 汉代早期散文以政论文为主,贾谊《过秦论》最为著名,西汉是大一统帝国,辞赋应运而生,至武帝前后兴盛,产生了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等大赋。两汉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它既开创了纪传体的史书新体例,又是传记文学精品,精于叙述事件和刻画人物,语言也富于表现力,为后世散文创作提供了典则。 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走向自觉的时代,在诗歌、散文、辞赋、小说、骈文等方面都有可喜收获。汉末建安年间,产生了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以王粲等“建安七子”为羽翼的邺下文学集团,其诗歌创作体现了“慷慨以任气”的时代风格;而后,魏晋时代的阮籍、稽康、左思等人,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优秀传统,陶渊明是东晋时超拔流俗的大诗人,其诗多写田园生活和隐逸情趣,风格自然冲淡,是中国田园诗之宗。南朝的谢灵运和谢朓,是出色的山水诗人,而鲍照擅以七言新体抒发愤世嫉俗之怀,由南入北的庾信则是六朝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乐府民歌在这一时期又显光彩,南朝民歌如《西洲曲》等,明丽清婉,北朝民歌如《木兰辞》等,刚健亢爽,可谓各极其妙。王粲、庾信等人的抒情小赋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清文学)笔记

第七编明代文学 第一章明代诗歌 名词解释台阁体 1.台阁体是明代前期出现的一代表作家个文学流派,有杨士奇、杨溥、杨荣,他们都是台阁重臣。 2.其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这种文风垄断了当时的文坛。 童心说 1.《童心》是明代后期作家李贽的一篇文章。他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 2.针对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提出了他的文学进化论观点。 3.他高度评价小说戏曲的价值地位。 李贽的这些思想是制约整个晚明文学革新的重要杠杆。 公安派(公安三袁) 1.“公安派”是明代重要的文学流派,“三袁”是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被称为“公安派”。袁宏道最为知名,公安派的核心口号就是由他提出的。 2.公安派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对个人灵魂的束缚。袁宏道认为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3.他们的诗歌脱离“理”的束缚能够自由地抒发个人真实性情和表现个人生活欲望,并具有诗人的艺术独创特征。寻找以独创的精神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界。 第二章明代散文 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嘉靖时,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散文家,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模拟主张,认为不一定“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特别是唐宋的散文更值得效法。他们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创作上。由于宗唐拟宋,所以被称为唐宋派。唐宋派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归有光。 公安派:明后期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为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故称。他们深受李贽“童心说”的影响,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袁宏道《叙小修诗》)。强调文学情感的真实性,反对虚伪。认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必拟古,应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真情实感。总之,强调真实与变化是公安派理论的核心。 第三章《三国演义》 试述《三国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和写作技法: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在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正确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的关系问题。 一.《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是指在人物和时间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段,并附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基本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二.作者在对作品进行艺术虚构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技法: 1.巧于构思,如“空城计”一段作者将其插在“失街亭”和“斩马谡”之间,使之成为两个一般性情节之间的点睛之笔。 2.采用传说,作者大胆采用民间传说,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含量,如“桃园三结义”、“借东风”、“孔明吊丧”等。3.改变史实,如关羽“单刀赴会”既与拥刘反曹的倾向一致,又突出了关羽的勇武凛然气概。 4.张冠李戴,如“怒鞭督邮”本来是刘备所为,小说中改到张飞头上,以免有损于刘备的“仁君”形象,并突出张飞的爽直鲁莽性格。 5.善于铺叙,如“三顾茅庐“在《三国志》中只有几个字,而《三国演义》中对此进行了精心构撰,先是先声夺人,进而又写刘备在三次寻访是一再误认,既突出了诸葛亮的神秘魅力,又表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 试述《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主要成就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三国演义》,一出世便将中国古代小说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达到了顶峰,成为古代文学中类型化艺术的光辉模板。《三国演义》中类型化人物典型的艺术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 1.单一性。作品中,绝大多数人物形象是某一道德质量的典范。如曹操的奸、诸葛亮的忠贞、关羽的义、刘备的仁等。2.稳定性。作品中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它因素基本上稳定不变。如曹操从幼年到老年死去几十年时间里,其奸诈狠毒的性格就没有多少变化。 3.和谐性。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以曹操式的两面派形象为例,诈中风诬陷叔叔、梦中杀近侍等情节,其奸伪的本质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二下学期复习资料【明代诗文清代戏剧】)汇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二下学期【明代诗文-清代戏剧】) 一、填空 明初 1、浙东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作品《送东阳马生序》《王冕传》 刘基:字伯温,寓言体散文集《郁离子》、杂文《卖柑者言》 2、吴中高启:字季迪,号槎轩,自号青丘子七言歌行《青丘子歌》 吴中四子:高启、杨基、徐贲、张羽 3、闽高棅:编选《唐诗品汇》 4、袁凯:因《白燕》诗得名“袁白燕” 明中叶 1、台阁体主要代表诗人:杨士奇、杨荣、杨溥 2、于谦: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人,经历“土木堡”惨败,《石灰吟》 3、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怀麓堂诗话》怀麓堂茶陵诗派领袖 4、前七子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子 何景明:字仲默,号大复 5、后七子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 6、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升庵诗话》 7、唐宋派归有光:字熙甫,号项脊生,人称震川先生,著有《震川集》 茅坤:字顺甫,号鹿门,编选出《唐宋八大家文钞》 8、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杂剧《四声猿》 9、李贽:号卓吾,温陵居士 10、三袁袁宗道:字伯修,号石浦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 袁中道:字小修,号凫隐居士 明末 1、明后期诗人:陈子龙(明末诗坛盟主),夏完淳 2、张岱:号陶庵,明末小品文最后一位大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代表作《西 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

清初 1、明入清: 殉节诗人:陈子龙,夏完淳 仕清诗人:“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字牧斋,号绛云老人绛云楼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梅村体《圆圆曲》 龚鼎孳 遗民诗人:黄宗羲:字太冲,世称梨洲先生,《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总结明代学术思想概貌)顾炎武:字忠清、宁人,称亭林先生,《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提出经世致用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口号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船山先生,《楚辞通释》,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吴嘉纪:反映苏北地区盐民生活《海潮叹》 屈大均:以屈原后裔自居 2、清朝:国朝六大家:南施北宋:施润章,宋琬 南朱北王: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 王士禛,号阮亭,渔洋山人 南查北赵:查慎行,赵执信 清中叶 1、郑燮:字克柔,号板桥 2、赵翼:字云崧,号瓯北,《瓯北诗话》 清末 1、前:龚自珍:号定庵,《己亥杂诗》,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标志着古典文学时代的终结和近代文学纪元开端的人物,热烈呼唤“风雷”,开一代诗风 2、后:黄遵宪:字公度,《人境庐诗草》 清散文 1、侯方域:字朝宗,《桃花扇》主人公 2、姚鼐:字姬传,号惜抱,《惜抱轩文集》,选编《古文辞类纂》 近代 1、中国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 2、苏曼殊:身着袈裟而情缘不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