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单元导学案3

4单元导学案3

定稿时间10.13 设计人高庆宁审核人化学教研组

课题3 水的组成(1)

【情景导入】人类离不开水,水到底由几种元素组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1.了解氢气的性质 2.认识水的组成

【学习重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学习方法】认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注意观察有关实验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自主学习】

1.

注:氢气最显著的特点:密度最小。

2.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现象:纯净的氢气安静地燃烧,产生_______火焰;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

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1)不纯的氢气点燃时可能爆炸,加热或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2)一切可燃性气体,加热或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3.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

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___(填“上”或“下”),靠近火

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发出___________,表明氢气不纯;若_______________,

表明氢气较纯。

【探究交流】1.探究水的组成

⑴实验装置如图:

⑵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检验:

正极:试管口放置一____________木条,木条_____该气体为_____。

负极:试管口放置一________木条,气体_______,发出_________,该气体

为_____。

⑷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反应。

记一记:“水中通入直流电,正氧负氢会出现;氢二氧一体积比,助燃可燃来检

验”

2.该实验证明的结论是什么?

【活学活用】

1.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产生的H 2和O 2的质量比为2 : 1

B .试管b 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试管a 中的气体是H 2

D .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2.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

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A .

B

. C . D .

3.在下列粒子①氢原子、②氧原子、③氢分子、④氧分子、⑤水分子中,保持

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通电分解水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

_______;通电分解水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的粒子是______;当水变成水蒸汽时,

______粒子没有发生变化。

【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定稿时间 10.14 设计人 高庆宁 审核人 化学教研组

课题3 水的组成(2)

【你知道吗】你知道物质的简单分类吗?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有所收获的。【学习目标】1.掌握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重点】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概念的理

【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及强化训练等方法形成知识。

【自主学习】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并指出它们分别由几种元素组成?你能将它们归

类吗?铁___ 、氢气____、水______、过氧化氢_______ 、高锰酸钾_________ 、四氧化三铁__________。

2.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1)单质:由________元素组成的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由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物:由___种元素组成的_________中,其中一种元素是________ 的叫

氧化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的简单分类

混合物(由___种物质组成)

物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稀有气体

纯净物氧化物

(由__由不同种元素组成)酸

【探究交流】1.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一样吗?如上述物质中的_________就是含氧化合物,但并非氧化物。

2.你能用圆圈表示出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三者的关系吗?

3.现有①四氧化三铁;②空气;③铁粉;④氯酸钾;⑤液态氧;⑥水;⑦氯化钾;

⑧海水8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

【活学活用】

)属于()。

1.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臭氧(O

3

A.单质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混合物

2.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二氧化硫

B. 空气

C. 磷

D. 碘盐

3.以下各组物质是按混合物、纯净物、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空气、酱油、氧气

B. 海水、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

C.高锰酸钾、氮气、氢气

D. 氧化铜、氧气、过氧化氢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检验氢气纯度时,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氢气不纯

B.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5.比较水通电分解和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条件不同

B. 生成物中都有氢气生成

C.生成物中都有氧气生成 C. 两个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

【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吗?能正确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吗?

第三单元导学案

一、单项选择 1. —____ use your ruler, Li Ming? —Sure. Here you are. A. Could B. Would C. Need D. Must 2. The rubbish is too much at home. Could you help me ___? A. take out it B. take it out C. stay it out D. give it out 3. —Could I use your Pad? —Sorry, I’m going to ____ it now. A. work in B. work for C. work on D. work over 4. I don’t like ____ the dishes, but I like to ____ my bed. A. making; make B. to do; making C. doing; make D. do; make 5. —C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e dictionary? —____. A. Yes, could B. Sure, here you are C. No, I couldn’t D. No, that’s no problem 6. Remember to return the book to the library when you finish ____ it. A. read B. to read C. reading D. reads 7. ____ you use your dictionary often, your spelling will improve. A. Whether B. If C. Though D. While 8. —Could you please sweep the floor? —____. I am busy babysitting my sister. A. Sorry, you can! B. Yes, sure C. Yes, I can D. Sorry, I can’t. 二、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写出单词 1. Peter, we need to clean the house. Could you please s____ the floor? 2. What a ____ (杂乱)you’ve made! You’d better clear it up before Mum gets home. 3. I often help my parents do the d____ after dinner on weekends. 4. This place is very dirty. You can see r____ here and there. 5. He ____ (折叠)the paper carefully three minutes ago. 6. —Could you let me get a ____? —Certainly, please get into the car. 三、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 1. 你能把垃圾倒了吗?Can you ______ ______ the rubbish? 2. 起床后,请整理床铺。 Please ______ ______ ______ after you get up. 3. 别把房面弄脏。 Don’t ______ ______ the room. 4. 我们应该经常整理房间,打扫地板。 We should often clean up our rooms and ______ ______ ______. 5. 你能帮我打扫起居室吗? ______ you help me ______ the living room?

《第三单元导学案》word版

五年级数学导学案设计 编制人:研讨人:五年级数学教师 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课型新授课年级及学科五年级数学单元三课时九 学案自学一、容积和容积单位。(自学课本第50页,给重要的信息划上横线。) 1、长方体纸盒所占()的大小,叫做长方体纸盒的体积。 如果把纸盒的上盖打开,纸的厚度忽略不计,这个盒内的空间可以放入与这个纸盒体积同样大的物体。我们把这个纸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2、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通常叫做它们的()。 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里面是空的,才能计量它的容积。 3、计量容积,一般就用()单位。 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和(),也可以写成()和()。 4、观察生活中的物体,你都发现了哪些物体的容积? () 5、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1L=()dm3 1ml=()cm3那么,1L=()ml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容积单位。 一瓶矿泉水是550()一瓶墨水约50()一桶色拉油约5()“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是6() 一个密码箱的容积是20() 7、2.5L =()ml 600ml=()L 3.25dm3 =()L 450ml=()cm3 二、容积的计算。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 一种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dm,宽4dm,高2dm。这个 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达标测评1、8.04 dm3 =()L =()ml 2750cm3 =()ml=()L 7.5L =()dm3 =()cm3 785ml=()cm3 =()dm3 2、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新版】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2)班数学导学案

三、自我检测 (一)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相对的面( )。( )个顶点,( )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 2、长方体的最多有( )面是正方形。 3、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叫做长方体的( )、( )、( )。长方体有( )条长,( )条宽,( )条高。http://w ww.xkb1.c om (二)说出下列长方体的长宽高多少?(单位:厘米cm ) 长 ,宽 ,高 ; 长 ,宽 ,高 ; 长 ,宽 ,高 ; 长 ,宽 ,高 ; (三)、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 (2)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 ) (3)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相等。( ) (4)一个长方体最多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 (5)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 ) 四、拓展延伸 1、看右图填空(单位:厘米): ①、它的前面是( ),长是( ),宽是( ),高是( )。 ②、它的上面是( ),它的长是( ),宽是( )。 ③、它的左面是( ),它的长是( ),宽是( ),。 2、思考:试求右图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 思考:怎样求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试总结出公式。 棱长总和= 15 22 6 55 1712 8 5 127 10

五年级数学导学案

二、展示交流 三、自我检测 (一)、填空。 1、正方体是由()个完全相同的()围成的立体图形。 2、正方体有()个顶点,()条棱,它们的长度()。 3、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的长方体。(二)、看图并填空。(单位:厘米) (1)这是一个( )体。 (2)它的棱长是( )厘米。 (3)棱长之和是( )厘米。 (4)每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法官我来当X|k | B| 1 . c |O |m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正方体的6个面一定是正方形。()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4、长方体六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5、1个长方体中如果有2个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四)解决问题。 1、用96厘米的一根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每条棱长多少厘米? 四、拓展延伸 1、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比原来的两个小正方体减少()个面。 2、把一个长方体锯成两个小长方体后,比原来大长方体增加了()个面。 3、把下面两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出的长方体比原来的两个正方体少了多少个面?拼出的长方体长、宽、高各是多少? 作业布置:xKb 1 .C om 总结反思:

第三单元导学案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课文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2、重难点 本课的学习重点认真读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难点是理解文中的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课前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李大钊的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一、预习导航: 1、课文导读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当这优美激越的旋律在耳畔响起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正因为有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新中国的诞生,今天让我们再一次掀开历史的尘封,走进作品当时的岁月,感受李大钊同志被捕后倍受酷刑,但面对敌人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①、首先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理解难懂的句子。②、接着整体感知课文,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课文写的是谁的回忆?回忆了谁?回忆了哪些方面的内容?③、在初步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后再细读课文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把自己读后的感受写在课本的空白处,读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们交流。④、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一下文章的写法。⑤、完成基础达 标的内容。 2、基础达标 (1)、看拼音写词语。 Jūn fá jiān ruì kǒng bù fěi tú ( ) ( ) ( ) ( ) shū jí chōu tì mó guǐ kù xíng ( ) ( ) ( ) ( ) (2)、填写查字典的有关情况。

“魔鬼”的“魔”字是结构,应该查部下。“魔” 可以组成词语()、()。 (3)、从课文中找出和下面的句子照应的句子。 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 ②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4)本文通过对的回忆,展示了 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 (5)本文除开头外,文章是按、、、的 顺序来叙述的。 3、我的疑惑 通过读书我有以下几个问题要和同学探讨: 疑问一: 疑问二: 疑问三: 第二课 1、认真读课文思考:李大钊是一位怎样的革命先驱?他的高尚品格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2、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请写在下面。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1928年初,中共湖北省委委员夏明翰不幸被捕了。 在刑堂上,敌人满脸杀气地问:?你姓什么?? 夏明翰若有所思地说:?姓冬!? ?胡说!?敌人拍着惊堂木,?你明明姓夏,为什么乱讲??夏明翰从容不迫地说:?你们把黑说成白,把天说成地,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姓夏,就当然应该说成‘姓冬!’? 敌人无言以对,硬着头皮继续问:?多少岁??

化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1) 檀林中学九年级化学组编辑:李春森陈永新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重点: 1、能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 1、通过实验探究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学法指导:阅读课本,并通过实验加深印象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湿衣服为什么可以晾干为什么能够闻到远处的花香 2、科学家经研究,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3、分子的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者E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子间有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分子间的间 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升高,间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学习研讨 1、为什么一点品红能染红整杯水为什么白糖在水里消失不见(通过一把沙子来对照思维) 2、通过课本结合上一个问题可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 ,我们看得见么真的存在 3、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他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个, 昼夜不停地数3万多年才能数清。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活动与探究(酚酞与浓氨水的实验)注意:酚酞遇氨气分子会变红 讨论:1、为什么A烧杯中的酚酞变红而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不变色B烧杯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我们能闻到花香晒衣服时,是阴暗处干的快些,还是太阳下干的快些 结论:分子总是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__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别量取100mL水,100mL酒精倒进200mL量筒里,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呢 结论:分子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分子间的间 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升高,间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评价设计: 1、下列实验不能证明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是()。 A.水中放糖,糖不见了,水却变甜了 B.大米中掺入少量沙子,沙子不见了 C?水中放入紫黑色的高锰酸钾固体,振荡后水变成了紫红色 D. 一杯澄清的食盐水经蒸发析出了少量的食盐晶体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 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 B.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 D .丹桂飘香——分子不停运动 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冰糖完全溶解后,溶液的体积小于溶解前冰糖和水的体积之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糖溶解后,一杯水都变甜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分数再认识》预习案 1、我们三年级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你能举出一些分数吗? 2、说说这些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 21 32 4 1 说说这些分数的意义。 分数再认识导学案

单位“1”不同,相同分数对应的数量也不同。 八、教后反思 《分数再认识》练习课预习案 1、练习要求: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再说说体会 2、根据给出的分数,把正方形形等分后,图阴影。 5 3 8 1 3 2 3、读一读 课后的“你知道吗” 《分数再认识》练习课导学案 单元名称分数课题分数再认识(第二课时) 课型练习课主备人成小华 审核人有无课件 课时本单元第 2 课时(共 26 课时) 练习目标 1、联系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经历探索“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计 与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能熟练的解决分数相关问题。

《分饼》预习案 1. 3个1/5是() 4个1/5是() 5个1/5是() 2. 7/8里有()个1/8 4/9里有()个1/9 3. 3个1/4是() 4个1/4是() 9个1/4是() 《分饼》导学案 单元名称分数课题分饼(第一课时)课型新授型主备人成小华 审核人有无课件有 课时本单元第 3 课时(共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分一分,让学生体会把很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 分以后用分数表示的含义。 2、通过学习,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让学生体会把很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以后用分数表示的含义。 学习难点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 学习环节学案导案 一、自主学习 1.完成预习任务。 2、分饼。学生动手操作练习 分法一:分法二: (一)导入新课 1、师生共同讨论前置作业 2、讲故事引入:唐僧师徒 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这 一天,师傅把解决午餐的事 教给了八戒来解决。八戒出 去化缘,从一户人家里化来 了三张饼。这可让八戒犯难 了,三张饼怎样分给四个人 呢?同学们能帮帮他吗?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导学案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整体感知,学会一气呵成读文章。 2.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 3.精读语段,品味语言,学习人物描写的手法。 4.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自主学习 1.作家作品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三味书屋名称的由来:据说宋朝有一位名叫李淑的人,在《邯郸书目》中写过以下的话:“诗书,味之太羹(ɡēnɡ);史为折俎(zǔ);子为醯醢(xīhǎi);是为书三味。”太羹指的是肉汁,俎就是切肉,醯醢是加佐料做成的肉酱。综合起来的意思是说:读诗书、史书和名家经典这些书就像品尝用肉做成的佳肴一样。如果从字面上说,那“三味”是指:肉汁的味道、肉的味道和肉酱的味道。另外“三味”也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三味书屋有一副对联就是基于上面的意思写的:上联是“至乐无声唯孝悌”,下联是“太羹有味是诗书”。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菜畦.()宿.儒()倜傥 ..() 敛.()脑髓.()桑葚.()斑蟊.() 拗.()盔.甲()秕.谷()锡箔.() 攒.在一起()人声鼎.沸()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⑴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⑵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⑶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4.先选词填空,再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导学案

1、白鹭(导学案) 主备人: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白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其实是告诉同学们,要善于在寻常事物中发现美,让同学们明白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善于发现美。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二类字,会写10个一类字,会写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3、想象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的三幅优美的图画,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4、背诵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5、、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背诵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难点】 想象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的三幅优美的图画,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

的热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7个二类字,会写11个一类字,会写18个词语。理解生词。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张志和在《渔歌子》中描写了白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同学们也一定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白鹭在诗人的笔下尽展优美的姿态。确实,白鹭是很美的,美得象一首诗。因此郭沫若写了一篇散文来赞美它。(板书:白鹭) 请齐读课题。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屈原》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

第三单元教学案答案

第三单元教学案答案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自主预习案】 1.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风筝》《狂人日记》2.① qí shèn líng m áo bó yōng záo cuán liǎn tuì suǐ mì hǎn ǎo bǐ ①确实②轻快。③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④寻找食物。觅,寻找。⑤(学识)深而且广。⑥读书很多,学问很丰富的老学者。宿,年老的;久于其事的。儒,指读书人。 ⑦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⑧成语。安然而卧,谓无所顾虑。高枕,枕着高枕头。《战国策·齐策四》:“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同义语:高枕安寝、高枕安卧。3.两部分百草园三味书屋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课内探究案】 1.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自由快乐枯燥无味①春夏秋季优美的景色;长妈妈讲的神秘的故事;冬天捕鸟的乐趣②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的恋恋不舍和依依惜别之情③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现了“我”告别百草园时在心里引起的震荡、依恋和无奈的感情。 2.不矛盾,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又表示十分肯定。不确定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已经淡薄了。之所以肯定是因为追忆儿童时的生活,又都历历在目。3.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4.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5.a扫开;b打扫;好奇,对草木虫鸟的独特享受,对自由欢乐的追求……不同点如:百草园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凝重的学堂;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厚赐,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与快乐的追求;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只能暂借片刻逍遥……②言之有理即可。如:他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的先生。先生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读书很投入,但不太束缚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c暴露;d露出;e支;f架;g拉;h牵;j撒;k投;i系;m捆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捕鸟的过程也表现了儿童在捕鸟时的乐趣。6.略7.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儿童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8.①都是儿童之乐,表现儿童对新生事物的,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9.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拓展检测案】 1.2.B 3.D ●课内语段阅读。 4.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 5.视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里去了。听觉: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味觉:又酸又甜。 6.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 7. ①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②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8.表现出“我”猎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对“我”来说,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 9.拟人。续写略。 10.写出两条即可。如①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②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③融情入景,景中有人。④层次井然,条理分明。表明童年时代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课外语段阅读 11.①D ②B ③C 12.“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说这里的家珍。”棕榈的叶缘略长,边缘分岔,用“伸开巴掌”作比拟,贴切而新鲜。作者把写眼前景物与抒情结合起来,展开想象,于微风吹佛下,棕榈叶子飒飒作响,仿佛成了扳着指头数家珍的絮絮细语,读来亲切感人。13.作者把园中的小草人格化了,赞美小草,实际上就是赞美鲁迅精神。 14.①鲁迅虽死,而精神永存。②它们,指小草,暗喻鲁迅在敌人的残酷迫害下仍坚持战斗,把一生献给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和世界的和平进步。③鲁迅的伟大思想和精神是哺育中华儿女的精神营养,它会增进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15.本文从百草园的景物生发开去,歌颂了鲁迅奋力进击的精神,抒发了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 10再塑生命的人 自主学习: (1)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她,有意识地给她玩具,教她拼写“doll”。最后,让海伦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海伦另一只手手心写出“水(water)”这个字,使海伦领悟到“水”这个字指的是流过手上的凉凉的东西。从此,海伦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 (2)莎莉文老师主要用情感体验法引导海伦感受领悟“爱”的情感的。文中莎莉文不仅极其艺术地解释了爱,而且让海伦体验了懂得了爱,唤醒了爱。当“我”摘了紫罗兰送给她时,莎莉文立即予以感情的回报;当“我”不愿意接受别人亲吻的表达时,她用胳膊轻轻搂着“我”, 匠心教育文档系列 1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 组长: 编号: 班级:五年级 姓名: 单元主题: 语言的艺术 课题: 晏子使楚 我的疑问 2、理解文题《晏子使楚》 晏子是( )人。“使”的意思是( )。 3、我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本文讲了在( )(时间)( )(谁)出使( ),楚王( ),晏子( )。 探究案 自主学习 思考: 1、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回击的?把晏子的话画出来多读几遍,体会他每次说的话妙在哪儿? 人 物 楚 王(侮辱) 晏 子(反驳) 结 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文中重要词语,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理清本文叙述顺序。 2.我能通过朗读人物个性化语言,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 3.我能通过逻辑推理以及人物性格的比较,学习晏子遭受侮辱时,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侮辱,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的优秀品质。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楚王与晏子间的三次较量的事例、体会晏子说话的技巧。 难点: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领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法指导: 1、通过学习楚王前后态度不同的比较及晏子的三次反击感受晏子的形象 2、通过剖析重点词句,体会晏子的语言精妙。 预学案 知识链接: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政治家,从公元556年开始,他继承父亲的官职,历任齐灵公、庄公和景公的卿相,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晏子春秋》大约是战国中期墨家学派的人收集有关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作品的记叙带有较多的文学色彩,善于通过人物的只言片语或细小行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预习检测 1、我会默写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整理和复习 学习目标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理解表面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掌握体积、容积的含义,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4.能灵活地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计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1.巩固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增强空间观念。 2.知道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知识点1:长方体的特征 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1题。 (1)这个纸巾盒的正面是什 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 相同的面是哪个? (2)它的右面是什么形状? 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 是哪个? (3)哪几个面的长为24cm, 宽是12cm?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 去分析判断。 1.下面的长方体是由 棱长为1cm的正方体摆 成,它的长、宽、高各是 多少? 答案:长为3cm,宽 和高都是2cm。 答案:(1)这个纸巾盒的 正面是长方形。长是24cm, 宽是9cm,和它相同的面是后 面。 (2)它的右面是长方形。 长是12cm,宽是9cm,和它相 同的面是左面。 (3)上面和下面这两个 面的长为24cm,宽是12cm。 知识点2:正方体的特征 教材第21页 练习五 这个魔方是什么形状的?它 的棱长是多少?有几个面的形状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 去判断。 2.下列图形中,是正 方体的在括号里面画 “√”,不是的画“×”。 答案:这个魔方是正方 体。它的棱长是10cm,有6

第4题。完全相同?个面的形状完全相同。 答案:√×××× 知识点3 长方体或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材第25页练习六第6题第(1)问。 中队委员把一个棱长46cm的 正方体纸箱的各面都贴上红纸, 将它作为给希望小学捐款的“爱 心箱”。他们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 米的红纸? 分析:利用正方体的表面 积公式:棱长×棱长×6进行 计算。 3.一个正方体的表面 积是24dm2,把它分成两 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每 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dm2。 A.12 B.13 C.16 答案:C 答案:46×46×6=1266 (cm2) 答:至少需要12696cm2 的红纸。 知识点4:体积的意义 教材第32页练习七第3题。 下面各图是棱长为1cm的小 正方体拼成的,哪个图形体积最 大?哪个体积最小?在横线上标 注出来。 分析:物体所占空间的大 小是物体的体积,棱长为1cm 的小正方体的体积为1cm3。 4.(1)一个棱长是 6dm的正方体,它的 表面积和体积相比, ()。 A.表面积大 B.体 积大 C.无法比较 (2)一个长方体木 块,长5cm,宽4cm, 高3cm,把它放在桌 面上,当它的占地面 积最小时,高是 ()。 A.4cm B.5cm C.3cm 答案:4cm3、3cm3、7cm3、 4cm3。 答:第3堆体积最大,第 2堆体积最小。

六上导学案第三单元

Unit 3 My weekend plan Lesson One 【温故互查】 用where或how填空,完成下列句子。 ①.Excuse me, _________ the post office? ②. _______ old is the boy? ③. Mum, I can’t find my pencil. ________ is it? ④. ________ much is the Coke? 【设问导读】 将相对应的图片和句子连线。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ing! Good night! 【自学检测】 将下列短语补充完整。 ____ an are lesson draw some ________ _______ a film 【巩固练习】 将与图片所对应的短语序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 ____ 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拓展延伸】 知识链接: 1、be going to 的一般用法:be going to 是一种固定结构,其后要接动词原形,用来表示计划或安排要发生的动作,有时也可以表示推测将要或肯定会发生的动作,有“准备”“打算”的意思。含有be going to 结构的句子往往有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例如: We’re going to swim this afternoon .今天下午我们打算去游泳。(安排) Look at the black clouds .It’s going to rain .看那些乌云,要下雨了。(推测) 2、be going to 在肯定句中的形式。be going to 结构中的助动词be 很少用原形,它一般有三种形式,即:am is are 。当主语是I 时用am ;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用is ;当主语是其他人称时用are 。例如: I am going to buy a present for my mum tomorrow .明天我要给我的妈妈买礼物。 She is going to see Mr Wang this afternoon . 他打算今天下午去看望王先生。 相关练习: 连词成句。 1.going, cinema, to, I ’m,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visit, I’m, to, grandparents, go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visit my grandparents B.go to the supermarket C.see a film D.answer the phone E.take a trip F.read a magazine G.do homework

五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导学案

10《杨氏之子》 教材分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准备诱发】 1、师:语言是一种工具,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勾通。第三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要认识几个会说话的人。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一个五岁孩子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2、师范读课文,点拨:文言文,是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的一篇文章。学习文言文可以采用学习古诗的方法。 3、请同学们按自学提示学习课文。 【点拨导思】 1、交流生字词自学成果; 2、逐句交流句子的意思; 句子4:“此是君家果”的意思是“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吗?”还是“这是你们家的水果。”(这是你们家是水果。) 句子5:“家禽”在这里是一个词吗?(夫子家的鸟) 男女生对读4、5句。 3、同桌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师生评议:要讲的亲切,因为两家很熟悉;话要幽默些。) 4、体会:指生读文,余生想:孩子的回答妙在哪儿?为什么不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

”?(去掉“未闻”读,体会说话的委婉,风趣。)5、想象: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会怎么想?怎么说? 6、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 【反馈测评】 师评价学生背诵情况;总结下课。 【我会自学】 1、释题:姓杨人家的孩子。 2、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读古诗,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串联词语的意思理解句子的意思;串联句子的意思就能理解整首古诗的意思;想想每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自学提示: (1)试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字词; (2)看注释,查字典,理解字意,想想句意; (3)练读课文。 【我会探究】 1、我学会了这些生字: (结合注释学)惠,同“慧”,智慧的意思;生读第一句;齐读; 曰,说的意思,与“日”写法相同,要写的扁一些;(查字典)禽,鸟,鸡鸭等;读最后一句,生齐读这句。我学会了这些词:(查字典)为设果的设是摆设是意思,为设果就是为他摆设水果的意思。 2、逐句理解这5句话: 第1句,交流意思,指生读; 第2句,结合注释“诣、乃”交流句子意思,指生读; 第3句,交流意思,指生读; 第4句,“指以示儿曰”是指着杨梅对孩子说的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指生读。 第5句,“未”是没有的意思,“未闻”没有听说。句子意思:没有听说孔雀的你们家的鸟。 3、生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余生评议。再指生讲。 4、交流孩子的回答妙在哪儿:抓住姓“孔”回应;“应声答”很聪明;“未闻”答的婉转。 5、想想交流孔君平的表现。 6、分角色朗读课文。 【我能达标】

高中英语必修一第3单元导学案

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3导学案 一.Read new words 二.课文中找出从下面的词组并且翻译 in the setting sun feel like children dressed in long wool coats as usual seem to do sth. be able to do sth. find sb. doing sth. change A for B put up a tent stay awake for company can hardly wait to do sth. 三课文中找出从下面的句子,并背诵。 (1)一路上,一些穿着羊毛大衣的孩子们停下来看着我们。 (2)上山很艰难,但是当我们环顾四周,眼前的景色让我们感到惊奇。 (3)我们似乎能看到几百里以外的地方。在某个时刻,我们发现自己置身高处,仿佛骑车穿越云层。 (4)几乎没有风-只有篝火的火焰与我们作伴。 (5)我们迫不及待要见到他们! 四【重点单词】 1、journey [C]/vi. 旅行journal [C] 日报,杂志,日记; journalist [C]新闻工作journalism [U] 新闻业 Thanks to______ and photographers of the _______, I know often from the _____ that the _______ is so interesting . 2. persuade v. 说服;劝说 [重点用法] persuade sb. to do sth.= persuade sb. into doing sth. 说服某人做某事 persuade sb. not to do sth. = persuade sb. out of sth./doing sth. 劝阻某人做某事 persuade sb. of sth. 使某人相信某事persuade that-clause 使某人相信... 3.prefer vt. 更喜欢;选择某事物(而不选择其他事物)

五上三单元导学案

五上三单元导学案 徐小兰:强调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应用,在应用中提高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计算是在应用中不断提高,形成技能的。这里说的应用除了简单的计算练习外,还要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创设一些现实情境。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从中获得价值体验。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来设计一些数学问题,把计算方法的探讨与解决问题结合到一起,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作用于计算方法的探讨过程,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另外,一些现实问题还能引发学生一些新的数学思考,比如解决这个问题是用口算好,还是用估算或笔算的方法好?为什么这儿要取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在生活中是怎样产生的?怎样用循环小数来表示商等?这些问题的思考能引发起学生新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主备人:徐小兰“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导学案《西师版》学习内容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45页59页《西师版》学习目标 1、理解求商的近似值的意义,学会并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2、理解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值,有时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来求商的近似值。

3、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让学生学会“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学习难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去尾法”或“四舍五入法”。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例 1、例2 ,第58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二第1,2,3题。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学案导案巩固知识课前回忆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求积的近似值时应先算出结果,再根据生活实际或题意取近似值,常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应该在(分)位上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应该在(百分)位上四舍五入;以此类推。也就是说,取近似值应该看要求保留的位数的后(一)位,然后(四舍五入)。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检查。点拨自学 一、小组交流:你每步走多少米?是怎样知道的?抽学生汇报 二、学习例题一小明走路时每步的长短大致是相近的。小明走8步,量出共走了 2、97m。请大家帮小明算算平均每步走多少米。 1、列算式(竖式计算) 2、978=0、37125(m)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单元教学 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简单乘除混合运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书及小数乘法等内容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是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用乘除混合运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的难点是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乘的积的定位。 本单元共设4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 信息窗1:整十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信息窗2:简单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 信息窗3:较复杂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除混合运算。 信息窗4:综合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你教材中创设的一系列美丽街景组成的“情境串”,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逐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