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岩心分析技术在QG63井解释评价方面的应用

岩心分析技术在QG63井解释评价方面的应用

岩心分析技术在QG63井解释评价方面的应用
岩心分析技术在QG63井解释评价方面的应用

岩心分析技术在Q G63井解释评价方面的应用

赵宏明

(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录井公司)

摘 要:辽河油田目前已经进入勘探的高成熟期,资源接替极为紧张,油区勘探一直被所谓的“低、深、难、稠、小”所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勘探开发的步伐。笔者依据所掌握的西部凹陷齐家潜山带兴古潜山QG63井荧光薄片分析技术,结合部分储集层岩心物性资料等分析成果,对主力油层太古界储层特征进行深入细致分析,为长城录井在辽河盆地低孔隙度、低渗裂缝型储层的油气层解释评价做出了有益尝试,丰富了长城录井潜山储集解释评价的手段。

关键词:齐家潜山;储层评价;太古界潜山;裂缝型储层

中图分类号:P618.1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0)13—0091—02

齐家潜山位于西部凹陷西斜坡地区的中潜山带上,QG63井位于齐家潜山带南山头Q2-20-7块的东翼,整体上潜山面呈北高南低的特点。

古潜山勘探目前面临的难题有潜山油藏岩性复杂,缝洞含油,岩屑显示级别低,油藏解释评价难。

对储集层岩石矿物进行鉴定、岩心分析并加以科学的评价,是研究潜山储层特征,解剖潜山内幕含油气情况,拓宽太古界潜山内部找油空间和领域的有效手段,并且可以为整装规模的储量区块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1 现场录井特征

1.1 现场地质录井研究

岩性地层为太古界,岩石定名为浅红色荧光混合花岗岩,油气水综述为:油味无,不染手,直照荧光颜色黄色,荧光产状星点状,荧光强度中等;点滴试验:扩散速度慢,呈蓝白色光斑,环带状。溶剂浸泡溶液颜色无色,溶液荧光颜色蓝白色,系列对比6级。槽面未见油花气泡,钻井液性能相对稳定。

据现场地质资料描述分析,该层为太古界潜山混合花岗岩,岩屑油气显示级别低,系列对比仅为6级,地层岩屑含油物性较差。

1.2 气测录井参数研究

该花岗岩储层气测全烃含量一般为0.3482~0. 6915%,当钻至深度2715m时,钻时明显变快,从42. 9min/m下降到30.4min/m,扭矩增大,气测全烃值从0.69%上升至0.95%;现场解释结论为干层。

2 岩心分析特征研究

现场地质录井由于岩屑经过钻井液的循环浸泡和返出后真岩屑的拾取等客观因素,岩屑及其油气显示的识别、鉴定等有一定的局限性;气测录井也因为其地面取样分析,不能直接对储层岩性及物性储集性深入研究;为此,对该层位采取了钻井取心作业,并对岩心进行了系统的取样分析和综合研究。

该井取心井段2717.21~2720.21m,心长3. 00m;岩心特征油味淡,略染手,直照荧光黄色,荧光产状斑状,荧光强度中等;油质较轻,含油面积15%。

2.1 岩性特征

据对齐家潜山带Q2-20-7块QG63井岩心岩石薄片图象分析并结合X-射线衍射等鉴定手段进行了岩石矿物在地层中分布、储层的孔隙发育及岩石性质等实验分析,得出如下特征:Q2-20-7块太古界岩性为混合花岗岩。岩石成分主要为长石和石英两种,并伴生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和粘土。长石含量33.8~40.8%,平均37.64%;石英含量35.0~50.3%,平均38.0%;粘土含量9.0~16.5%,平均12.46%;方解石含量0.7~2.1%,平均1.5%;白云石含量6.5~8.1%,平均7.45%。

2.2 常规孔渗物性特征

孔隙度:根据常规孔渗分析数据统计,太古界储层的孔隙度变化范围1.1%~4.7%间,平均值2. 83%,主要分布区间为2.0%~3.7%,占总样品的50.0%。

渗透率:渗透率变化范围在(0.068~0.139)×10-3 m2之间,平均值0.0977×10-3 m2,主要分布区间为(0.091~0.114)×10-3 m2,占总样品60. 0%。孔隙度渗透率这两项参数反映出太古界储层具有低孔-特低孔和低渗-特低渗的储层特征。

孔隙度渗透率关系图可以看出,该井的渗透率与孔隙度不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渗透率不参数没有随着孔隙度的变化而有较大变化,宏观上也反映了

91

 2010年第13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 收稿日期:2010-04-12

太古界储层物性不佳,纵向上物性差异不大,均质性较为突出。

2.3 覆压孔渗物性特征

从覆压孔隙度渗透率来分析,太古界储层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并且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实验压力的增加而缓慢降低,反映了储层矿物解理缝和次生构造溶蚀孔缝具有一定连通性。

2.4 岩石储集特征(铸体薄片)

从铸体薄片图像分析来看,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为少量次生晶内溶蚀微细孔隙为主,致密,发育矿物解理缝和次生构造溶蚀孔缝,所有样品在铸体条件下均具有少许有效孔隙;储层铸体薄片面孔率最小0.77%,最大1.76%,平均1.24%。

通过对铸体薄片特征参数的分析,反映了该储层在垂直方向上孔隙发育具有非均质性,构造微裂缝数量较多,均匀性较差,是岩石孔隙主要的连通渠道,对渗透率的贡献相当大。

2.5 岩石储集特征(荧光薄片)

荧光显微技术是在偏光显微镜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通过紫外光或蓝光激发岩石中石油沥青物质产生荧光,根据荧光图像颜色、发光强度、发光面积、油水赋存状态及相对含量等方面的鉴定分析储层中油、水的微观分布特征及其相对含量。为油水层的准确识别与评价提供了微观可视化信息。该技术作为反映储层特征的非定量的有效参数,其特点是在不破坏储层岩石结构、构造特征并保持储层中油水关系原貌的情况下,观察岩石中烃类物质及与周围矿物颗粒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发光的产状追溯沥青与岩石之间的成因联系,对储层的含油性进行研究。

由于钾长石易溶,在一定的酸性水介质条件下可产生溶孔,当与晶隙、裂缝连通后成为理想的有效储积空间。

从荧光薄片图像分析来看,石油赋存于储层岩石中的空间主要为矿物解理缝和次生构造溶蚀孔缝;岩石碎屑受油质沥青、沥青质沥青浸染,并以油质沥青为主,沥青含量低,荧光颜色为中亮-较亮黄色、黄绿色,岩石裂隙部分具中等弥漫状荧光显示。以轻质组分浸染的微裂缝是岩石孔隙的连通渠道,裂缝中油质发光性较强,连通性好。

从荧光薄片分析来看,石油赋存于储层岩石中的构造缝和次生溶蚀孔缝;岩石碎屑受油质沥青、沥青质沥青浸染,并以油质沥青为主,沥青含量高,荧光颜色为中亮-亮黄色、黄绿色、浅褐色,具较强-强弥漫状荧光显示。以轻质组分为主浸染的裂缝和溶蚀孔缝是赋存石油的有效储积空间,孔缝中油质发光性较好,连通性好。

从荧光薄片图像来看,钾长石在一定条件下因易溶的特性而产生溶孔,当与晶隙、裂缝连通后成为有效的储积空间。石油赋存于该岩石中的空间主要次生构造溶蚀孔缝,其次为构造和矿物解理缝。岩石碎屑受油质沥青、沥青质沥青浸染,以油质沥青为主,沥青含量较高-高,荧光颜色为中亮-较亮黄色、黄绿色、浅褐色,岩石孔隙具中等-强弥漫状荧光显示。以轻质组分为主浸染的溶蚀孔缝是石油赋存的有效储积空间,构造微裂缝则成为岩石孔隙的主要连通渠道,孔缝中油质沥青发光性较强,连通性好,判断应为可运移的活油。

荧光薄片图像分析表明,钾长石在一定条件下因易溶的特性而产生溶孔,并与晶隙、裂缝连通后形成有效储积空间是潜山混合花岗岩储层共性特征。石油赋存于储层岩石中的空间主要为构造和矿物解理缝、次生构造溶蚀孔缝;以轻质组分的油质沥青为主赋存于岩石孔缝中,沥青含量中等-高,荧光颜色为中亮-较亮黄色、黄绿色、浅褐色,具中等-强弥漫状荧光显示。微裂缝是岩石孔隙的主要连通渠道,孔缝中油质发光性较好,为可运移石油;试油数据表明,QG63井相应井段(2750.0-2716.1m)日产油26.8t,试油结论为油层。

3 结束语

西部凹陷齐家潜山带Q2-20-7块太古界潜山储层总体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混合花岗岩储层;储层岩石中的有效储集空间主要为矿物解理缝和次生构造溶蚀孔缝,其连通性的好坏决定了油气富集程度,是油气成藏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新的勘探开发形势下,利用室内岩心分析技术对储集层岩石进行科学的分析化验和储层评价仍然有其必要性;岩石显微荧光技术结合其他储层特征分析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录井油气层解释评价水平,也能对油气层开发提供基础资料,同时对我们进行区块储量预测,部署滚动开发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郭瞬铃,等.荧光显微镜技术[M].北京: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 李德惠,等.晶体光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3] 邢志贵,等.辽河坳陷变质岩及火山岩油气储

层图册[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4]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砂岩粒度和孔隙特征的

测定图像分析方法】及【岩石薄片鉴定】.

[5] 常丽华,陈曼云,金巍,等.透明矿物薄片鉴定

手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6] 张雪汝,牛仲仁.辽河断陷湖盆碎屑岩开发储

层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92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年第13期 

煤制油技术现状

煤制油技术现状,南非沙索公司与神华宁煤合作,国家政策 煤制油 一、政策导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经报请国务院同意,于2008年8月4日印发《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有关内容如下: (一)目前我国煤制油仍处于示范工程建设阶段,不能一哄而起、全面铺开。应坚持通过煤制油示范工程建设,全面分析论证,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煤制油技术发展主导路线,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确定下一步工作。 (二)经我委报请国务院批准,目前可以继续开展工作的煤制油示范工程项目有已开工建设的神华集团公司煤直接液化项目。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与南非沙索公司合作的宁夏宁东煤间接液化项目,需在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后按程序报批,未获批准前不得擅自开工。除上述项目外,一律停止实施其他煤制油项目。各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要立即停止煤制油项目的核准,严禁化整为零、巧立名目、违规审批。 (三)对确定可以继续的示范工程项目,有关企业和科研机构要集中力量,加强关键技术和工艺研发,对技术可靠性、项目经济可行性、项目用水需求保障情况等进行充分论证,如具备核准条件,由省级发展改革委上报国家能源局,经国家能源局审查报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查,如可行需报请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四)在示范项目建设过程中,要采用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能效、降低排放的先进技术,加快大型和专用设备自主化进程,注重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加强技术队伍培训,尽量减少示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努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00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全文,明确要求要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坚决遏制煤化工盲目发展势头。今后三年停止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等传统煤化工项目,重点抓好现有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等五类示范工程。 2009年9月,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严格执行煤化工产业政策,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建设,今后三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现代煤化工试点项目。 在 2009 年 9 月 22 日召开的“煤代油技术及政策”国际研讨会上了解到:随着伊泰集团、潞安矿业集团、神华包头煤间接液化以及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项目的成功投产,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及摸索,在总结示范项目经验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国家应当会出台相关规划和政策,鼓励煤制油产业的发展。 二、中国煤炭液化发展的必要性 1.多煤、少气、缺油的资源结构。 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改变。煤炭

岩心分析报告技术(简版)

岩心分析技术及应用 一、X射线衍射 1.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 全岩矿物组分和粘土矿物可用X射线衍射(XRD)迅速而准确地测定。XRD分析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来实现,它主要由光源、测角仪、X射线检测和记录仪构成。 由于粘土矿物的含量较低,砂岩中一般3%~15%。这时,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不能准确地反映粘土的组成与相对含量,需要把粘土矿物与其它组分分离,分别加以分析。首先将岩样抽提干净,然后碎样,用蒸馏水浸泡,最好湿式研磨,并用超声波振荡加速粘土从颗粒上脱落,提取粒径小于2μm(泥、页岩)或小于5μm(砂岩)的部分,沉降分离、烘干、计算其占岩样的重量百分比。 粘土矿物的XRD分析使用定向片,包括自然干燥的定向片(N片)、经乙二醇饱和的定向片(再加热至550℃),或盐酸处理之后的自然干燥定向片。粒径大于2μm或5μm的部分则研磨至粒径<40μm的粉末,用压片法制片,上机分析。此外还可以直接进行薄片的XRD分析,它对于鉴定疑难矿物十分方便,并可与薄片中矿物的光性特征对照,进行综合分析。 2.X射线衍射在保护油气层中的应用 1)地层微粒分析 地层微粒指粒径小于37μm(或44μm)即能通过美国400目(或325目)筛的细粒物质,它是砂岩中重要的损害因素,砂岩中与矿物有关的地层损害都与其有密切的联系。地层微粒的分析为矿物微粒稳定剂的筛选、解堵措施的优化提供依据。除粘土矿物外,常见的其它地层微粒有长石、石英、云母、菱铁矿、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等。 2)全岩分析 对粒径大于5μm的非粘土矿物部分进行XRD分析,可以知道诸如云母、碳酸盐矿物、黄铁矿、长石的相对含量,对酸敏(HF,HCl)性研究和酸化设计有帮助。长石含量高的砂岩,当酸液浓度和处理规模过大时,会削弱岩石结构的完整性,并且存在着酸化后的二次沉淀问题,可能导致土酸酸化失败。 3)粘土矿物类型鉴定和含量计算

煤制油技术综述与分析

煤制油技术综述与分析 摘要:针对我国富煤少油的现象,本文提出发展煤制油技术是一种战略选择。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煤制油工艺,包括德国 IG和 IGOR、美国 EDS工艺、中国神华煤直接液化等工艺,并从多角度对煤制油的两条路线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富煤少油;煤制油技术;工艺;分析 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关乎国家经济命脉。截止2009年底,全球剩余石油储量为 1855亿吨,其中,我国已探明石油剩余可采量为 27.9亿吨,按年产1.8—2亿吨速度计算,我国储油量在 15 年之后便要枯竭。然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消耗量逐年增加,供需缺口严重,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相反,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相对丰富,可持续开采百年以上。针对我国这种富煤少油的现象,从长远来看,发展煤制油技术是一种战略选择。 1 煤制油技术 煤制油是以煤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煤制油技术始于 2O 世纪初,作为煤直接液化的奠基人——柏吉乌斯,首先完成了煤在高温高压下加氢生产液体燃料的研究。之后,德国为了满足战争的需求,大力开展了由煤制液体燃料的研究和工业生产。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促使世界各国重新审视煤作为一次能源的重要性,煤制油技术的研究开发重新得到重视,一些新工艺也被陆续开发出来。 目前,煤制油技术分为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两条路线。煤直接液化是指将煤置于较高温度和压力下,使其与氢发生反应,达到降解和加氢,最终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而煤间接液化的主要思路是先让煤气化生成合成气,再以合成气为原料通过费托反应转化为液体燃料。 2 国内外典型的煤制油工艺 2.1 德国 IG和 IGOR工艺 IG工艺既是德国开发的世界上最早的煤直接液化工艺,也是最早投入商业生产的工艺,可分为煤浆液相加氢和中油气相加氢两段加氢过程。先是在高压氢气下,煤加氢转化为液体油之后,以前段的加氢产物为原料,进行催化气相加氢制得成品油。 鉴于 IG工艺整个流程较为复杂,操作条件要求苛刻,尤其是操作压力较高,德国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煤加氢液化和加氢精制一体

基于数字图像LSB隐写算法的研究

《新技术讲座》课程 课程大作业 作业名称:基于数字图像LSB隐写算法的研究姓名: 其他组员: 学号: 班级: 完成时间: 2013 年 11 月 2 日

基于图像LSB隐写算法的研究 (XX大学XX学院XX XX地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先对信息隐藏技术、隐藏模型、隐写术、隐写算法等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借助软件matlab7.0,采用空域隐写算法LSB将秘密信息嵌入数字图像,完成隐写;接着将嵌入的秘密信息提取出来,通过计算其峰值信噪比PSNR来评估该隐写算法的不可感知性,证实了LSB嵌入时在图像的最不重重要位加载秘密信息,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秘密信息的不可感知性;再通过缩小和放大二倍来分析隐写算法的鲁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量低,在低嵌入率时检测结果准确,优势明显,而对嵌入率较高的载秘图像,需要修正后才能达到常规检测的标准;最后,在实验总结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信息隐藏技术隐写算法 LSB 信息嵌入信息提取 PSNR 不可感知性鲁棒性

第一部分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met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大力推广,各种数字信息的制作、传输、存储和处理由此变得越来越简单。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快捷高效地获得图像、声音和文本等各种多媒体数据,分享海量的信息资源。各种机密信息,如个人的信用卡账号逐渐在网络通信中出现。然而,全球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虽然普通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交流信息,但是随之而出现的问题也十分严重:个人的隐私的安全如帐号、个人信息、密码口令、电子邮件等能否得到保障;多媒体作品的版权能否得到应有的保护;电子商务中的企业机密能否不被商业间谍所窃取;涉及到国家安全、政府绝密的文件在网络中能否被安全地传输等。因此,蓬勃发展的网络使得信息传输和交流更加简单易行的同时,也对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乃至个人隐私等方而的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各界已经高度重视如何在既能有效地保证各种信息的安全这个大前提下,也能充分利用Internet便利的问题,由此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信息隐藏诞生了。 2.概述 现代的信息隐藏技术来源于古老的隐写术,隐写术在希腊语中就是秘密+书写的意思,它是将秘密信息隐藏于非秘密或者不太秘密的信息中的方法,信息隐藏学研究的是在信息中隐藏信息,它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传统的隐写术,如:显隐墨水、修改公共文本的约定、代码字、藏头诗等等,古代就已经出现了,远早于电子/计算机密码技术。信息隐藏研究虽然可以追溯到古老的隐写术,但在国际上正式提出数字化信息隐藏研究则是在1992年。 ①信息隐藏技术 现在所说的信息隐藏技术是指将秘密信息隐藏在其它媒体(如音频、视频、图像)中,通过载体的传输,实现秘密信息的传递。它通常以音频、视频或图像中的一种作为载体,将秘密信息嵌入到其中,以一种只有接收者才知道信息存在的秘密途径传送信息。信息隐藏的目的在于保证隐藏的信息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加密技术相比,信息隐藏技术摆脱了数据加密技术的致命缺陷,可以在看似很正常的载体中嵌入信息进行传递,大大增加了隐秘通信的隐蔽性。信息隐藏技术包括了数字水印技术和隐写术两个重要分支。数字水印技术是指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在多媒体数据中嵌入隐蔽的标记,它通常应用在防伪和版权保护;隐写术是一种秘密通信的手段,它通过隐藏秘密数据的存在性来获得秘密通信的安全。 ②信息隐藏技术的技术性能要求

煤液化基础研究进展 - 煤制油及烯烃技术交流区

煤液化基础研究进展- 煤制油及烯烃 技术交流区 煤炭作为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其洁净、高效和非燃料利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煤液化技术是煤综合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将煤炭转化成洁净的、高热值的燃料油,减轻燃煤型污染,还可以得到许多用人工方法难以合成的化工产品. 目前,煤液化技术仍无法同廉价的石油进行市场竞争,关键是许多理论方面的问题和一些工艺技术上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些问题包括:煤结构的研究及其与液化反应性的关系,催化剂、分子氢和供氢溶剂在煤液化中的作用,催化剂的中毒、固固分离、固液分离及如何使反应条件温和化和产品的高附加值化.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对发展煤化学理论,而且对开发高效的煤液化工艺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煤液化基础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对许多理论问题有了进一步深层次的认识.结合笔者的研究工作,综述了煤结构、煤相关模型化合物反应及煤与生物质共液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1 煤结构的研究 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认识分子在不

同条件下的化学变化和化学行为是化学研究的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煤液化机理,有必要深入了解煤结构.煤结构的研究一直是煤科学领域的热点和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内容,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煤的化学结构即有机物各组分的分子结构及其相互间的共价键连结;二是煤的物理结构即煤的显微组分、孔结构及煤中有机物分子间和分子内的非共价键作用力. 1.1 煤结构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 最初,人们通过煤热解、加氢裂解和其它化学方法处理后的小分子单体或对缩聚过程中得到简单的所谓单元结构来研究煤结构,但没有成功.然后,研究的重点集中于煤的骨架,包括C,H,N,O和S是怎样同碳骨架连接的,可测官能团的数量及它们与煤的类型和煤阶的关系.研究方法也从化学法如乙炔化、烷基化、选择性氧化、模型化合物反应到物理方法如GC,FTIR,ESR和NMR,从芳环和桥键结合的一维分析到二维核磁共振分析再到三维煤分子结构分析.一些先进的分析技术如X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散射(XRS)、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扫描透射X—射线显微镜法(STXM)、粒子诱导的X—射线发射分析/粒子诱导的Y—射线发射分析(PIXAE/

化工文献检索煤制油的工艺技术

煤制油的工艺技术 项目分析:煤制油(Coal-to-liquids,CTL)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包含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两种技术路线。煤的直接液化将煤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催化加氢直接液化合成液态烃类燃料,并脱除硫、氮、氧等原子。煤的间接液化工艺就是先对原料煤进行气化,再做净化处理后,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原料气。然后在270C~350C 左右,以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出有关油品或化工产品。 1.唐宏青.我国煤制油技术的现状和发展.CHEMICAL ENGINEERING,2010,38(10)(主题检索) 摘要:澄清替代燃料的概念,简述我国为什么要搞煤制柴油,详细说明煤制油发展历史,特别说明中国科学院在山西、内蒙2省区和伊泰潞安集团的支持下,经过几代科学家的艰苦努力取得的煤基间接合成油技术成果推向产业化,为国家能源安全做出重大贡献。叙述间接液化的技术关键和发展趋向,目前,国内的技术已经成熟,可以自行建设成套大型化的煤制柴油装置。 2..我国煤制油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全国化工化学工程设计技术中心站,2010年年会论文集,2010年年会,2010年11月1日(主题检索) 3..我国煤制油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检索)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石油产品的需求增长,石油缺口增大及石油枯竭的步伐加快。煤制油作为中国石油安全战略储备项目,什么机遇的到来才能刺激、带动煤制油从安全战略储备项目转为大规模工业化,带来新一轮高成本投资的热潮。 4..我国煤制油发展现状和前景及面临问题.,(主题检索) 摘要:我国是当今世界上能源结构以煤炭为基础的少数国家之一,从我国油品缺口与能源储量来看,煤液化合成油是实现我国油品基本自给,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为切实可行的途径。介绍了煤液化的两种方法及国内已经成功示范的装置,以及诸如二氧化碳排放,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5..煤制油(CTO)技术及国内的发展状况.,(关键词) 摘要:煤制油技术主要有煤炭直接液化和煤炭间接液化两类。文章简要介绍了此两类方法的发展过程、工艺流程、工艺特点以及国内建设煤制油项目的基本情况。我国是煤炭大国,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目前石油价格节节攀升的情况下,发展煤制油技术,对煤炭的洁净利用和保持国家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6..煤制油技术综述与分析. (关键词) 摘要:针对我国富煤少油的现象,本文提出发展煤制油技术是一种战略选择.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煤制油工艺,包括德国IG和IGOR、美国H-Coal和HTI、日本NEDOL、中国神华煤直接液化等工艺.并从多角度对煤制油的两条路线进行了简要分析。

中国钻探技术发展研究综述

中国钻探技术发展研究综述 黄永明 2012年5月9日,“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是中国石油公司首次独立进行深水油气的勘探,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最初国家决定完全自主设计建造,包括初步设计,由于深海钻探装备设计基础与发达国家仍有相当的差距,而且南海开发形势紧迫,所以退而求其次,由国外设计,这也是一个吸收学习的过程,积蓄力量,不久应该可以实现真正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钻探装备的设计与建造,逐步缩短与海洋能源开发强国的差距,为中国海洋能源战略铺路。 一、当代中国钻探技术发展历程 古代钻井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当代钻探技术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我国古代钻井技术就已经相当成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深钻井工艺技术。除了盐井之外,天然气开采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855年,钻成了一口最大的天然气井——磨子井。 20世纪初,长年公司开发了立轴式给进“UG”型金刚石钻机,此钻机以具有现代钻机 的雏形,并在1947年开始引进中国。二战后,工业发达国家钻探工业得到了极大发展,已经用新型水压给进钻进代替了蒸汽驱动钻机,并发明了用粉末冶重技术烧结制成的“铸镶”天然金刚石表镶、孕镶钻头,并在1947年引入,开始了中国的钻探历史。 中国和苏联的合作,对我国钻探起了很大作用。当时主要是引进和仿制手把钻机,比如前苏联的XB-300、XB-500及瑞典的XB-1000型手把钻机,后期引进了BW100/30、BW200/400型泥浆泵和四脚金属钻塔,钻探技术得到了不断提高。 1954年12月,国务院责成地质部(1952年成立)从1955年起承担石油普查任务。1956年3月3日至6月22日,我国第一口定向双筒井钻成。 1963年研制成功的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开启了中国人造金刚石钻进的篇章,并在1998年生产量达到4-5亿克拉,居世界首位,成为人造金刚石大国。 “七五”期间,金刚石钻探技术、冲击回转钻探、受控定向钻探、气举、泵吸、潜空锤等各种反循环钻探和多工艺空气钻探、反循环中心连续取样、绳索取芯及绳索取芯冲击回转技术、电镀金刚石钻头制造工艺、小口径螺杆钻、射流式冲击回转钻具、不提钻钻头装置、改进膨胀润土等技术都取得了巨大成效。 2000年以后,钻探技术在原有基础上,积极思考科学钻探的发展和未来,并将地球科学的研究领域延伸到了地球深部、海洋底部、冰川、冰层冻土层等,同时扩大了地质学的范畴,形成了全新的、多学科多工种东层次的地球科学。 二、新形势下钻探发展领域和趋势 钻探技术的研究、提高和进展既是专业领域进展的结果,也是各学科进展的共同成果。从经改进、能深入了解地下情况的地震技术到洞察超压地层状态的各种方法,新技术的应用甚广。材料、传感器、微处理机、制造工艺、遥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引起直接应用的各种设想。目前一些明显的趋势是,在随钻测量、岩石切削技术和钻头研制、孔底泥浆马达、最优化理论、钻探模拟器、地热应用、泥浆和动井等方面把重要进展组合到钻探技术中去。

现代煤气化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综述_汪寿建

2016年第35卷第3期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653· 化工进展 现代煤气化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综述 汪寿建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北京 100007) 摘要:现代煤气化技术是现代煤化工装置中的重要一环,涉及整个煤化工装置的正常运行。本文分别介绍了中国市场各种现代煤气化工艺应用现状,叙述汇总了其工艺特点、应用参数、市场数据等。包括第一类气流床加压气化工艺,又可分为干法煤粉加压气化工艺和湿法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干法气化代表性工艺包括Shell炉干煤粉气化、GSP炉干煤粉气化、HT-LZ航天炉干煤粉气化、五环炉(宁煤炉)干煤粉气化、二段加压气流床粉煤气化、科林炉(CCG)干煤粉气化、东方炉干煤粉气化。湿法气化代表性工艺包括 GE水煤浆加压气化、四喷嘴水煤浆加压气化、多元料浆加压气化、熔渣-非熔渣分级加压气化(改进型为清华炉)、E-gas(Destec)水煤浆气化。第二类流化床粉煤加压气化工艺,主要有代表性工艺包括U-gas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SES褐煤流化床气化、灰熔聚常压气化(CAGG)。第三类固定床碎煤加压气化,主要有代表性工艺包括鲁奇褐煤加压气化、碎煤移动床加压气化和BGL碎煤加压气化等。文章指出应认识到煤气化技术的重要性,把引进国外先进煤气化技术理念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煤化工气化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煤气化;市场应用;气化特点;参数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TQ 53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6)03–0653–12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16.03.001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n of modern coal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WANG Shoujian (China N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Group Corporation,Beijing100007,China)Abstract:Modern coal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coal chemical industrial plants,involving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entire coal pla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pplication of modern coal gasification technologies in China,summarizes characteristics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application parameters,market data,etc. The first class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is entrained-bed gasification process,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dry pulverized coal pressurized gasification and wet coal-water slurry pressurized gasification. The typical dry pulverized coal pressurized gasification technologies include Shell Gasifier,GSP Gasifier,HT-LZ Gasifier,WHG (Ning Mei) Gasifier,Two-stage Gasifier,CHOREN CCG Gasifier,SE Gasifier. The typical wet coal-water slurry pressurized gasification technologies include GE (Texaco) Gasifier,coal-water slurry gasifier with opposed multi-burners,Multi-component Slurry Gasifier,Non-slag/slag Gasifier (modified as Tsinghua Gasifier),E-gas (Destec) Gasifier. The second class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is fluidized-bed coal gasification process. The typical fluidized-bed coal gasification technologies include U-gas Gasifier,SES Lignite Gasifier,CAGG Gasifier. The third class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is fixed-bed coal gasification process. The typical fixed-bed coal gasification technologies include Lurgi Lignite 收稿日期:2015-09-14;修改稿日期:2015-12-17。 作者:汪寿建(1956—),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化工、煤化工工程设计、开发及技术管理工作。E-mail wangsj@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3603188.html,。

数字岩心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发展与应用

数字岩心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发展与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石油生产对数字仿真技术需求的不断增长,数字核三维可 视化技术不断拓展,为推动数字核模型的模拟和再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1]。 众所周知,岩石的微观结构和孔隙分布决定了油水的分布,岩石中的油气也将是 影响油气产量的主要原因。传统的岩心分析主要基于二维图像分析或使用:构建 虚拟数字的数值重建方法。X射线立体成像法是确定数字核的最精确方法。该方 法利用显微成像设备以纳米级分辨率扫描,直接确定其数字模型,使模型重建简单,精度显著提高,研究了二维岩心图像的三维重建与可视化,建立了用于分析 的数字可视化系统,计算机图形学和数字成像技术使本文对数字中心可视化系统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文献阅读和研究,了解了国内外数字核心和数字核心三 维重建的研究现状[2]。在了解数字中央可视化系统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数字 核心可视化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根据总体设计框架,对各个模块进行了检查和 开发,并对岩心图像分割、岩心图像分割和三维重建进行了研究基于在几何平面 三维模型和三维几何实体模型重建方面,并对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核数字化领域的 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数字智能油田的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数字岩心;岩心分析;数字化油田三维模型 随着石油工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岩心数字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储油评价和油 田开发产能分析[3]。岩心数字核心的基本支撑之一在3D可视化技术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心 三维模型设计,模型仿真,骨架可视化分析和流动模拟。掌握一套标准的三维数字可视化技 术和流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因此,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数字核心中的发展和应用,从 微观模型的角度分析了数字核心可视化的研究,对油田的勘探开发起着重要作用。 1.研究背景 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液体资源储存在山体的多孔基底中,因此山体的微观结构及其 固体和孔隙分布成为控制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液体资源渗漏的主要因素。岩石其特征取 决于孔隙的微观结构,为此,要想显著提高原油采收率,不仅要坚持岩石的宏观分析水平, 而且要深入山区的多孔介质,在微观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开发岩石。数字三维技术基于石 油地质的分析是将实际岩心结构转换成三维数字图像,即将实际岩心样品转换成中心数字样品,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如数值模拟、虚拟实验和物理参数计算等对数字岩心样品进行处理,然后加工岩心结果分析应用于油田分析和资源化评价,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数字岩心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现状 数字岩心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主要受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的影响,目前基于计 算机硬件技术的数字核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分为两种实现方式方向。一以计算机语言为基础;结合图形功能库,开发自我编程技术,实现以下三维可视化:模型研究。其他的可以通过三 维建模或重建程序可视化。随着数字核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许多语言可以支持软件 开发,包括VC++、VB、C、Java等常用语言,支持的图形库主要使用OpenGL、DirectX等常 用图形文本;数字岩心三维可视化软件主要包括avizo成像和Fei模型软件;深圳能源科技有 限公司的pergeos热物理和DNA viz数字核心程序软件[4],为数字图像的三维可视化提供了 良好的技术支持。通过自编程来实现数字岩心三维可视化;或者通过现有的软件来实现岩心

煤制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煤制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改变,而煤炭的使用引发了严重的坏境的污染问题,如何解决燃煤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再者,随着2014年之前国际石油价格不断突破历史新高(注:2014年下半年原油价格的断崖式下跌给煤制油及其它煤化工行业带来了成本挑战),更加激励了全球范围内替代石油项目的快速发展。煤炭液化可增加液体燃料的供应能力,有利于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炭通过液化可将硫等有害元素以灰分脱除,得到洁净的二次能源,对优化终端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煤制油技术术介绍 煤制油也被称为煤炭液化,是一种以煤为原料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的煤化工技术。目前全球只有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煤制油技术。直接液化就是以煤炭为基础原料,加氢直接液化,典型代表是美国碳氢化合物研究(HTI)公司两段催化液化工艺。间接液化则是通过气化煤炭生成合成气,再用催化剂把合成气合成液态烃类产品,这种技术的典型代表有Sasol工艺、SMDS合成工艺、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浆态床合成技术和兖矿煤制油技术开发等。 1.1 间接液化法 煤间接液化是将煤首先经过气化制得合成气(CO+H2),合成气再经催化合成(F-T合成等)转化成有机烃类。煤间接液化的煤种适应性广,并且间接液化过程的操作条件温和,典型的煤间接液化的合成过程在250℃、15~40个大气压下操作。此外,有关合成技术还可以用于天然气以及其他含碳有机物的转化,合成产品的质量高,污染小。 煤间接液化合成油技术在国外已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南非基于本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建成了年耗煤近4200万吨、生产合成油品约500万吨和200万吨化学品的合成油厂。在技术方面,南非SASOL公司经历了固定床技术(1950~1980)、循环流化床(1970~1990)、固定流化床(1990~)、浆态床(1993~)4个阶段。 1.2 直接液化法 直接液化是煤直接通过高压加氢获得液体燃料。1913年,德国柏吉乌斯首先研究了煤的高压加氢,并获得世界上第一个煤炭液化专利。到1944年,德国煤炭直接液化工厂的油品生产能力已达到423万吨/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提供了2/3的航空燃料和50%的汽车、装甲车用油。20世纪50年代起中东地区发现大量廉价石油,使煤炭直接液化暂时失去了竞争能力,70年代的世界石油危机又使煤炭液化技术开始复兴。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煤直接液化工艺是德国的新液化(IGOR)工艺,美国的HTI工艺和日本的NEDOL 工艺。这些新液化工艺的共同特点是煤炭液化的反应条件比老液化工艺大为缓和,生产成本有所降低,中间放大试验已经完成。 2.当前煤制油技术介绍 鉴于以往的煤制油存在的诸多问题,有许多民营及外资的研究机构宣称开发了新的煤制油技术。 2.1 陕西金巢投资公司新工艺

煤制油工艺技术

煤制油工艺技术 张豫东2009071981 题目分析:煤制油的工艺,煤制油技术,可搜文献,搜期刊 检索过程:输入煤制油工艺或煤制油技术,关键词:coal to oil.通过文献的参考文献和类似文献查取。通过知网的外文文献查找英文。 1.“煤制油”势在必行 中国科技投资 , China Venture Capital, 2006年06期 【作者】高建业;李智; 【摘要】我国石油能源供需紧张,开发煤液化燃料产品,势在必行。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石油能源供需火爆,价格节节攀升,带动石油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逐年加深。石油资源紧张,需大于供,因此,寻找多元化石油能源替代产品,开发煤炭液化产品及清洁燃料利用 技术,使关系到国家石油能源安全的战略问题,是解决我国石油能源短缺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我国石油能源进口依存度上升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约24亿吨, 而2004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745亿吨,按目前开采水平仅能满足十五年左右的开采需要(新探明的可采储量除外)。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石油的消耗逐年增加,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石油消耗量为2.5 。 2.对中国煤制油热的冷静思考 【作者】钱伯章;朱建芳;炼油技术与工程. 2006(07) 【摘要】分析了国内外煤制油技术的发展走势和煤制油项目的进展态势,对中国煤制油热的现象进行了冷静思考,对如何发展煤制油项目提出了看法。 3.替代能源考量的选择——煤制油 【作者】任相坤;中国石油和化工. 2008(15) 【摘要】煤制油产业的主要特征是煤的洁净利用。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石油资源相对短缺,充分利用国内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煤制油产业,是我国技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采取的一项措施。 4.煤制油:技术成熟可行资源环保掣肘——三位专家辨析煤制油技 术的特点、发展现状和趋势 作者】姚斌;王旸;曹军生;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8(09) 【摘要】 <正>专业人士介绍:胡志海: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第十七研究室副主任、教授级高工申海平: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第六研究室副主任、教授级高工夏国富: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第十五研究室副主任、教授级高工

岩心分析技术(简版)资料

岩心分析技术(简版)

岩心分析技术及应用 一、X射线衍射 1.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 全岩矿物组分和粘土矿物可用X射线衍射(XRD)迅速而准确地测定。XRD分析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来实现,它主要由光源、测角仪、X射线检测和记录仪构成。 由于粘土矿物的含量较低,砂岩中一般3%~15%。这时,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不能准确地反映粘土的组成与相对含量,需要把粘土矿物与其它组分分离,分别加以分析。首先将岩样抽提干净,然后碎样,用蒸馏水浸泡,最好湿式研磨,并用超声波振荡加速粘土从颗粒上脱落,提取粒径小于2μm(泥、页岩)或小于5μm(砂岩)的部分,沉降分离、烘干、计算其占岩样的重量百分比。 粘土矿物的XRD分析使用定向片,包括自然干燥的定向片(N片)、经乙二醇饱和的定向片(再加热至550℃),或盐酸处理之后的自然干燥定向片。粒径大于2μm或5μm的部分则研磨至粒径<40μm的粉末,用压片法制片,上机分析。此外还可以直接进行薄片的XRD分析,它对于鉴定疑难矿物十分方便,并可与薄片中矿物的光性特征对照,进行综合分析。 2.X射线衍射在保护油气层中的应用 1)地层微粒分析 地层微粒指粒径小于37μm(或44μm)即能通过美国400目(或325目)筛的细粒物质,它是砂岩中重要的损害因素,砂岩中与矿物有关的地层损害都与其有密切的联系。地层微粒的分析为矿物微粒稳定剂的筛选、解堵措施的优化提供依据。除粘土矿物外,常见的其它地层微粒有长石、石英、云母、菱铁矿、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等。 2)全岩分析 对粒径大于5μm的非粘土矿物部分进行XRD分析,可以知道诸如云母、碳酸盐矿物、黄铁矿、长石的相对含量,对酸敏(HF,HCl)性研究和酸化设计有帮助。长石含量高的砂岩,当酸液浓度和处理规模过大时,会削弱岩石结构的完整性,并且存在着酸化后的二次沉淀问题,可能导致土酸酸化失败。 3)粘土矿物类型鉴定和含量计算

浅谈煤制油技术发展现状

煤化工论文 题目:浅谈煤制油技术发展现状学号:00910132 姓名:武斌斌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时间:2011年6月6日

浅谈煤制油技术发展现状 武斌斌化学工程与工艺00910132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中国的能源储备和技术发展,从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方法分析了煤制油的合成工艺,重点分析了费托合成的合成原理及合成路线,最后从资源,经济,环境等多方面考虑,预测了煤制油的发展趋势并给出合理建议。 【关键字】:煤制油费托合成节能减排 一.煤制油的发展背景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自己的原油不够,外购原油有困难,西方国家在设法阻止我国买油。因此,我国需要煤制柴油技术作为一种补充。但同时中国应该与世界同步,使用油气资源丰富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尽管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困难很大,但是我们应该做出不懈的努力,力争多进口一些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现阶段不应该盲目地大量开采煤资源。 用合成油工业适当地补充石油缺口,利用我国煤资源比石油资源丰富的客观条件,适当地以煤来替代石油是合理的。可以将煤制油定位在以国内合成油技术建设的少数几个煤制柴油工厂,这符合国家目前的能源战略。 1.1 煤制油的基本原理 费托合成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FTS)是将含炭原料(如煤,天然气,生物质等)气化为合成气,然后通过催化剂转化为柴油,石脑油和其他烃类产品的聚合过程。费托合成反应式为: CO + 2.15 H 2= HCS + H 2 O 钴催化剂 CO + (1.5-1.7) H 2= HCS + H 2 O 铁催化剂 同时发生水煤气反应: CO + H 2O =CO 2 + H 2 费托合成反应产物是多组分烃类的混合物,产品分布见下图: 费托合成部分产品的分布图

岩心分析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岩心分析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岩心分析的目的 岩心分析目的有三点: (1)全面认识油气层的岩石物理性质及岩石中敏感性矿物的类型、产状、含量及分布特点; (2)确定油气层潜在损害类型、程度及原因; (3)为各项作业中保护油气层工程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和建议。 2.岩心分析的意义 保护油气层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油气层地质研究是保护油气技术的基础工作,而岩心分析在油气地质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油气层地质研究的目的是,准确地认识油气层的初始状态及钻开油气层后油气层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即油气层潜在损害类型及程度。其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1)矿物性质,特别是敏感性矿物的类型、产状和含量; (2)渗流多孔介质的性质,如孔隙度、渗透率、裂隙发育程度、孔隙及喉道的大小、形态、分布和连通性; (3)岩石表面性质,如比表面、润湿性等; (4)地层流体性质,包括油、气、水的组成,高压物性、析蜡点、凝固点、原油酸值等; (5)油气层所处环境,考虑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6)矿物、渗流介质、地层流体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及可能的损害趋势和后果。 其中,矿物性质及渗流多孔介质的特性主要是通过岩心分析获得,从而体现了岩心分析在油气地质研究中的核心作用。图2-1说明了六项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最终应指明潜在油气层损害因素、预测敏感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施工建议。 还应指出,室内敏感性评价和工作液筛选使用的岩心数量有限,不可能全部考虑油气层物性及敏感性矿物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复杂情况,岩心分析则能够确定某一块实验岩样在整个油气层中的代表性,进而可通过为数不多的实验结果,建立油气层敏感性的整体轮廓,指导保护油气层工作液的研制和优选。 3、岩心分析的内容

岩心扫描图像分析及其应用研究_刘宁

第26卷第5期2004年10月 石 油 实 验 地 质PETR OLEUM GE OLOG Y &EXPERIMENT Vol.26,No.5Oct.,2004 文章编号:1001-6112(2004)05-0500-05 岩心扫描图像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刘 宁1,2,陈攀峰2,郑胜利2,徐春华3 (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40;2.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15;3.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勘探项目管理部,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岩心扫描图像分析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项岩心观察分析新技术。该文从岩心扫描、图像处理、地质分析3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阐述了岩心图像处理和相关沉积构造参数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对岩心图像进行孔缝目标提取及相关参数的自动计算。以车古201井为例,通过岩心观察与岩心扫描图像分析并结合实验室岩矿鉴定和常规物性分析,对该井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发育特征及含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关键词:裂缝;溶蚀孔洞;储集层;图像扫描;图像分析;岩心中图分类号:TE135 文献标识码:A 岩心是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工作中最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之一。岩心的观察描述在确定岩性、推断沉积环境以及生储盖组合综合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以往工作中,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岩心的保存、观察、取样分析及资料的综合研究利用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不利于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近年来,伴随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岩心扫描图像分析作为一项岩心观察分析的新技术,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并逐步完善。通过利用微机和岩心数字扫描仪对岩心进行图像扫描观察分析,并结合钻井、测井、地质分析化验等多方面地质资料开展综合研究,极大地提高了岩心观察描述的效率和岩心资料的利用率,对于单井基础资料的补充完善以及相应综合研究工作的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技术简介 1.1 概况 岩心扫描图像分析技术主要是利用彩色数字化岩心扫描仪对岩心进行图像扫描和采集,进而开展图像处理和相应观察分析研究工作。目前,国内外岩心数字化扫描仪主要有3种产品,分别为德国DM T 公司、四川大学图像信息研究所和江汉石油学院3家所生产。其主要原理基本相同,但在仪器硬 件设施和配套软件研发应用方面各有不同侧重。德国DM T 公司的core scan 岩心扫描仪光学硬件设施相对较好,四川大学图像信息所生产的ciss 岩心扫描仪系统侧重于岩心图像分析处理软件的开发,江汉石油学院的yxcj 岩心扫描仪则主要着眼于与油田地质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推广应用。现以德国DM T 公司生产的core scan 扫描仪为例进行简要介绍。1.2 岩心图像扫描岩心图像扫描是岩心图像扫描分析技术的基础。它是利用彩色岩心扫描仪对岩心表面图像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和存储的技术。所形成的岩心图像,分辨率为一般5000像素/m ,频谱范围400~700nm (可见光频谱范围380~780nm )。岩心图像文件以BMP 格式保存。 根据岩心保存状况和地质分析研究的需要,岩心图像扫描有两种工作模式:圆周展开式扫描和平面式扫描。1.2.1 圆周展开式扫描该模式是圆柱状岩心在扫描仪机械装置驱动下绕中心轴线缓慢转动、同时扫描头连续采集岩心表面图像信息的扫描工作方式。扫描形成的岩心图像是360°岩心圆周表面图像,可完整地记录岩心表面所有的图像信息(图1a )。 收稿日期:2004-04-29;修订日期:2004-07-23. 基金项目: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九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P99044) 作者简介:刘 宁(1969—),男(汉族),山东东营人,高级工程师、博士生,主要从事沉积与储层综合研究工作.

现代煤化工产业链综述

现代煤化工产业链综述 如果要问“十一五”期间,哪个化工产业最热,答案无疑是煤化工。 如果要问“十二五”期间,哪个化工产业可能最热,答案无疑还是煤化工。 “十一五”期间,我国煤化工多项成果创造了世界第一,特别是世界首套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示范项目全部完成,成为全球煤化工产业化水平最高的国家。 “十二五”期间,伴随着各省煤化工规划的陆续出台,一场现代煤化工的产业链战争已经悄然打响。记者了解到,全国有近20个省(区、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把煤化工打造成支柱产业。根据各省的初步规划数据,总投资额将超2万亿元。 各省在“十二五”期间投资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现代煤化工五大产业链上。但哪条产业链最终能够胜出,还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煤制油产业化仍会慎重 从全球战略角度考虑,煤制油在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总工程师舒歌平表示,目前神华已经投产的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的完全成本在每吨3000元左右,按照热值换算,相当于国际油价47.5 美元/桶时的成本。如今,国际油价已突破100美元/桶。不少专业机构都预测,在“十二五”期间,油价仍会保持高位。因此,煤制油具有成本竞争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各省目前有诸多煤制油项目在做前期规划。根据记者统计,目前国内预期产业化的煤制油项目有9个,规模达年产3820万吨油品。据此测算,国内目前的煤制油项目投资额将达到3800亿元左右。 但是,不少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煤制油的发展还是应该慎重。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煤制油能量转化率及资源利用率较低。生产1吨油品需消耗约4吨煤、10吨水,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很大。因此,煤制油只能作为国家应对不时之需的战略性技术储备,不宜作为产业化发展方向。 其次,目前的煤炭价格尚未完全考虑安全生产成本和环保因素,未来煤炭完全成本的显性化会使煤制油的成本优势缩小。这也会在未来几年大大增加煤制油的生产成本。 因此,政策对于煤制油产业的发展始终持谨慎态度。到目前为止,国家发改委接连颁布了多道禁令,一律停止实施其他煤制油项目。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政策对煤制油的谨慎态度还将延续。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此前就表示,现在国际上石油的资源尚非常丰富,煤炭的转换效果如何还要经过示范,用煤炭去替代石油的经济性有待评价。现有的煤制油等煤化工工程“十二五”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还不好说。 煤制烯烃有可能产业化 烯烃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化工行业水平的标志。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国际上传统的石油制烯烃工艺,能运行百万吨级烯烃项目。 石油价格的上涨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双重压力,催生了我国煤制烯烃产业的兴起,其中煤基甲醇制烯烃极具吸引力,并有望部分替代传统的烯烃产品。目前,除神华包头煤制烯烃示范工程外,省级核准的煤制烯烃工业化示范项目还有2个,分别是神华宁煤集团52万吨/年和大唐集团50万吨/年煤制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