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习题)

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习题)

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习题)
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习题)

第十三章经济增长理论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特征是;( )

A、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B、技术进步

C、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2、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 )

A、有—定量的劳动与资本

B、技术进步

C、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3、在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是研究:( )

A、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

B、发达国家的增长问题

C、经济中的周期性波动问题题

4、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最大作用的因素是:( )

A、资本

B、劳动

C、技术进步

5、假定资本量为100万,所生产的产量为50万,则资本-产量比率为:()

A、50万/l 00万=0.5

B、100万/50万=2

C、100万/(100万十50万)=0.67

6、根据哈罗德模型,当资本一产量比率为4时,储蓄率为20%时,则经济增长率为( )

A、5%

B、80%

C、20%

7、假如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资本一产量比率为2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模

型,储蓄率应该为:( )

A、10%

B、16%

C、6%

8、假如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根据哈罗德模型,

资本一产量比率应该是( )

A、4

B、2.5

C、6

9、根据哈罗德模型,当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时,经济中将会出现:( )

A、均衡增长

B、累积性酌扩张

C、累积性的收缩

10、在实际的资本一产量比率大于合意的资本一产量比率时,资本家的反应是:( )

A、增加投资

B、减少投资

C、保持原投资水平

11、认为资本一产量比率可以改变的经济增长模型是:( )

A、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B、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C、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12、强调经济增长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经济增长模型是:( )

A、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B、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C、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l 3、新剑桥模型的一个基本假设是;( )

A、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大于利润收入者的储蓄恼向

B、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等于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

C、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小于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

二、判断正误题:

1、经济增长的最简单定义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和社会福利的增加以及个人福利的增加

2、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技术进步。

3、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所研究的是同样的问题。

4、哈罗德模型和多马模型是基本相似的。

5、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认为资本一产量比率是可变的。

6、哈罗德模型认为,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经济将会出现高涨。

7、新古典模型认为,在长期中实现均衡增长的条件是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8、新古典模型认为,资本一劳动比率的改变是通过价格的调节进行的。

9、新剑桥模型认为,经济增长是以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为前提的,经济增长的结果也

必然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三、问答题:

1、什么是经济增长?库兹涅茨给经济增长所下的定义有什么含义?

2、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3、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何区别?

(经济增长:是指实际国民收入或人均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社会制度、人口素质、经济结构等许多方面的优化。)

4、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5、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假设和公式是什么?经济实现稳定增长的条件?

6、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和计算公式是什么?其公式的含义是什么?

7、新剑桥模型的基本假设和计算公式是什么?它得出了什么结论?(P336)

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新经济增长理论力求以一种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相当不同的思路来解释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开拓新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路,因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当中。当今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工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恰好为它们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理念和开拓新的道路。 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点严重问题 (一)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 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增多加大。至今仍有2500万农村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中,吃不饱、穿不暖。按联合国设定的日均1美元的贫困线基准,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则达2亿多。据世界银行测算,2001~2003年间,中国10%的最富裕人口的收入增加了16%,而1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却降低了2.4%,这一差距于今更大。按官方统计,20012年,中国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0.474,业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为3.10:1,这一差距已超过国际公认的严重程度。若按专家学者的测算,中国的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差距数据都远远超过官方的统计。 (二)社会保障体系薄弱,消费水平下降 中国社会保障薄弱,国内储蓄过高,导致消费下降,也严重影响扩大内需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增长,虽然迅速而成效显著,但却未能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应配套地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应与经济改革和增长同步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严重滞后,而且在农村和贫困人口中甚至欠缺。由此而造成人们普遍感到经济上无保障和社会安全网的缺失,因而不得不压缩开支、节制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这导致中国家庭储蓄率高达30%,而且总体消费水平20年来一直在下降。据官方统计,政府和公众总体消费从20世纪80年代占GDP 的62%,下降到2012年的43%;公众消费占GDP的比例已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33%。这一比例大大低于亚洲国家50%~60%的水平。 (三)投资过度,污染严重 中国经济连续保持8%左右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内投资持续不断地高涨和进出口贸易的连年高速增长。从理论上来说,长此下去,过热过快的投资增长必将造成生产力过剩和通货紧缩,而出口贸易的过速持续增势必将造成贸易摩擦和经济的不平衡。中国现在已经面临这种严峻的问题,必须加以有力的调控。中国一直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实施紧缩政策,但成效不大,第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另外,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过度投资是以能源、资源的高耗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换取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改变的时候了。中国中东部大地的水系、土壤、空气大都被严重污染,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纵观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 从哈罗德多马模式到现在, 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哈罗德模式是第一个发展阶段, 索洛模式和丹尼森模式是第二个发展阶段, 舒尔茨模式是第三个发展阶段, 目前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第四个发展阶段。新增长理论强调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所引起的递增收益对经济增长重要作用,它不仅对发达国家, 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 (一) 罗默的经济增长理论

2 第二章 经济发展理论

第二章经济发展理论 本章要求了解经济发展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它的历史过程,重点把握五种类型的经济发展理论的内容、特点,理解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适用性。 一、单项选择题 1、认为正常数量和比例的储蓄、投资和外援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时必不可少的理论是( )。 A.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B.结构变动理论 c国际依附理论 D.新经济增长理论 2、线性阶段理论的主要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 )。 A.罗伊·哈罗德 B—阿瑟‘刘易斯 c索洛 D.w.w.罗斯托 3、在线性阶段理论中,经济发展的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最关键 A.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 B.起飞阶段 c向成熟推进阶段 D.高额群众消费阶段4.在经济起飞阶段,一个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是净投资必须达到国民收入的( )。A.15% B.5% C.10% D.20% 5、在向成熟推进阶段,新投资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通常占国民收入的( D )。 A.20% 30% B.10% C.5%一15% D.15% 6.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D )。 A.主导部门是具有革新创造性的部门 B.主导部门一般增长得较慢但对经济的影响力较大 C.辅助部门是作为主导部门发展的条件而得到迅速发展的部门 D.派生部门是由于总收入、人口、工业生产的增长而得到稳定增长的部门 7.为冷战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援助发展中国家提供依据的理论是( )。 A.国际依附理论 B.新经济增长理论 c.结构转换理论 D.经济成长阶段理论8、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发展模式经验研究认为资本积累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B.国际依附理论认为国际经济秩序是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 C.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认为第一世界国家以及国际机构的掠夺活动是第三世界不发达的原因之一 D.以上说法均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经济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经济发展理论有( A.线性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B.结构变动理论 C.国际依附理论 D.反对国家干预的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 E.新经济增长理论 2.罗斯托的线性阶段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需要经过 ( )。 A.传统社会阶段 B.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 C.起飞阶段 D.向成熟推进阶段 E.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3.在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中,经济中的主导部门转移为() A.耐用消费品部门 B.教育卫生部门 C.住宅建设部门 D文化娱乐部门 E.旅游部门 4、一个部门如果要成为经济中的主导部门,它必须具备的特点是()。 A.部门产品的供给弹性大 B.部门产品的供给弹性小 C.部门产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大 D.部门产品的需求弹性小 E.部门产品的需求弹性大5、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显示( )。 A.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储蓄率成反比 B.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

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一门学科。 2、OECD组织的全称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常被称为(富人)俱乐部,现有成员国(30)个。 3、发展中国家可以被划分为(综合发展国)、(出口加工国)、(石油出口国)、(农矿原料生产国)四类。 4、全世界共有194个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总数占全球(6/7),人口占全球(3/4),土地占全球(2/3),但经济总量仅占全球的(1/5)。 5、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是(经济增长),以及社会三大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制度结构)的升级,变迁。因为只有这种引起社会进步的经济增长,才能保障人民大众从中获得好处并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6、“经济发展观”经历了(传统发展观)、(以人为本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阶段。 7、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即人类自身发展。人类自身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各种能力的扩大如( 获得收入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享受健康身体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延长寿命的能力)等能力。 8、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是由美国海外开发署大卫-(莫里斯)博士于1975年提出。这个指数是由(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成人识字率)三项指标加权平均而得到。 二、问答题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中国是不是发展中国家? 答:①贫穷-人均收入低-生活水平低; (吃、穿、住、行、医疗、教育不好、寿命短); ②生产效率低下; (资本不足、科技落后、制度落后、劳动者缺乏创新、进取精神) ③人口多,赡养负担重; (15岁以下人口比重大,人多地少) ④劳动就业不充分;(隐性失业问题严重) ⑤二元经济,严重依赖农业; (农业经济比重较大,农业就业人口多) ⑥生态环境恶化 ⑦市场体系不健全; (与市场相关的法律制度缺失,如契约、产权、货币、信用、信息等方面;基础设施缺乏) ⑧国际关系中地位低下。 2、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什么关系? 答:经济发展是指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制度结构和文化结构的升级、变迁和广大民众素质能力的提高。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①增长是发展的物质前提,这里的增长必需是全民参与的增长,否则增长不一定导致发展; ②发展反过来为增长创造新的机制条件; ③增长的目的是增加供给,发展的目的是增加有效需求,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各种能力; 3、“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的经济学教授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的根源是能力不足而不是收入低下,收入低下只是贫困的表现。”请结合第七个填空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答:这句话是正确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广大民众的素质和能力,只有广大民众的素质和能力真正提高了,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得以根本的改观和不

宏观经济学第三篇 增长理论 超长期中的经济 复习笔记

第三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 第七章经济增长I: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资本积累 索洛模型旨在说明一个经济中,资本存量的增长、劳动力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如何在一个经济中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一国产品与服务的总产出。 1.产品的供给与需求 (1)产品的供给与生产函数 (a)索罗模型中产品的供给基于生产函数,且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 (b)Y=F(K,L) ——Y/L=F(K/L,1) 说明了经济规模(用工人数量来衡量)不影响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量之 间的关系。 ——人均产出:y=f(k),即f(k)=F(k,1) MPK(人均生产函数斜率):给一个工人一单位额外资本时一个工人生产 的额外产出。 生产函数边际产量递减 (2)产品的需求与消费函数 (a)索洛模型里,产品的需求来自于消费和投资。 (b)y=c+i,忽略了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假设人们每年储蓄s比例的收入 c=(1-s)y —— y=(1-s)y+i—— i=sy ——投资=储蓄 2.资本存量的增长与稳定状态 两种力量影响资本存量:投资和折旧。 (1)投资:用于新工厂和设备的支出,引起资本存量增加 (2)折旧:原有资本的磨损,引起资本存量减少 (3)i=sy=sf(k),i是新资本积累,k是现有资本存量 (4)折旧率δ:资本存量每年的磨损 (5)资本量的变动=投资-折旧 即Δk=i- δk=sf(k)- δk 资本存量k越多,产出量和投资量越大,折旧也越多 (6)稳定状态Δk=0,即投资=折旧:i= δk,即sf(k)= δk,这时的资本存量记为k*

(7)处于稳定状态的经济会停留在稳定状态,处于非稳定状态的经济会趋向稳定。 (8)稳定状态代表经济的长期均衡 3.储蓄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索洛模型表明,储蓄是稳定状态资本存量的关键决定因素 (1)高的存储导致较快的增长,但只是在经济达到新稳定之前。保持高储蓄率,即保持大的资本存量和高的产出水平,不会保持高经济增长率。 (2)增长效应:改变人均收入的稳定状态增长率的政策 (3)水平效应:不改变人均收入的稳定状态增长率的政策,如高储蓄率 (4)德国和日本二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a)降低了他们资本存量 (b)高储蓄率提高了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 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1.比较稳定状态 假设政策制定者可以任意改变储蓄率,来决定经济的稳定状态。政策制定者的目的是使组成社会的个体的福利最大化 (1)资本的黄金律水平:使消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的k值 (2)y=c+i —— c=y-i —— c*=f(k*)-δk* (3)上式表明,稳定状态资本的增加对稳定状态的消费有两种相反的效应。 (a)高资本意味更多产出; (b)高资本意味着:更高的产出被用于替换损耗的资本(4)黄金律水平 (5)在资本存量的黄金律水平,生产函数和δk*线的斜率相同,消费位于最高水平。 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折旧率 MPK=δ (6)经济并不会自动地趋向黄金律水平,需要一个特定的储蓄率。 2.向黄金律稳定状态的过渡 (1)从资本过多开始 当资本存量超过黄金律水平时,降低储蓄率是一种好政策,因为它增加 了每一个时点的消费 (2)从资本过少开始 最初减少消费以增加未来消费。

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了经济增长的可能前景,它全力解决经济增长根本原因这个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作用的产物。它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等问题的研究。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是区别于新古典增长理论而言,将经济增长源泉完全内生化,因此,这一理论又被称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二、新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以来,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根据凯恩斯收入决定论的思想,将凯恩斯理论动态化和长期化,推演出“哈罗德-多马”模型。这个模型突出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它假定资本-产出比不变,则经济增长决定于储蓄率,即资本积累率,从而为经济增长找到了一种似乎合理的持久动力和源泉。该模型的重大作用是指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匮乏从而阻碍经济增长这一要害,也指明了只要资本持续形成,经济便会持续增长。但这一模型存在不少缺陷,受到后来很多经济学家的批评:资本-产出比不变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资本和劳动的不可替代性。其次,该模型过分强调“资本积累”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却忽略了技术进步的作用,且具有“刀锋”性质,即经济增长是不稳定的,因此不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正统模型。 由于它的不足,后由索罗、斯旺等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证方面,不断修改前人的经济模型,20世纪50年代掀起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大潮。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了经济增长不仅在于劳务和资本,还取决于技术进步等。然而,新古典增长理论无法解释经济长期增长问题,它以收益递减为前提,而长期增长必然以收益递增为前提,虽然引入了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本身是外生决定的、不确定的资源,难以对经济长期增长作出合理而有说服力的解释。并且由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要素报酬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这意味着市场信息充分,产品同质,不存在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等问题。但是这种过于理想的市场环境却不能带来理想的收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各地区工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会趋同,政府和政策变化等对产出和消费却没有长期影响,且在现实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经济差距在不断拉大。 在此基础上,罗默、卢卡斯等人建立在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假设上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罗默的知识积累增长模型把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新要素引入生产函数中,认为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提高经济增长率即努力增加研究与开发部门的资源投入以提高知识积累率。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增长模型

宏观经济学6

第六章经济增长理论 (一)选择题 1. 依据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定义,自然增长率G N与实际增长率G之间的关系是(): AG N≥G;BG N≤G; C G N>G;DG N<G。 2.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G W大于实际增长率G,经济将(): A持续高涨;B长期萧条;C均衡增长;D不能确定。 3.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G W大于自然增长率 G N,经济将(): A持续高涨;B长期萧条;C均衡增长;D不能确定。 4. 要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必须使(): AG=G N;BG=G W;CG=G N= G W;DG W= G N。 5. 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已知有保证的增长率G W小于实际增长率G,如果合意的储蓄率等于实际储蓄率,那么合意的资本—产出比将():A小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 B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 C等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 D以下情况都有可能。 6. 当合意的资本—产出比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时,厂商的合理反应是(): A增加投资;B减少投资;C保持原有投资水平;D不能确定。 7.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分析之所以是一种动态分析,是因为它(): A从连续的各个时期来分析经济增长; B根据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经济增长; C根据有效需求来分析经济增长;

D 在技术、人口和资本均可发生变化的时期内分析经济增长。 8. 假设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资本—产出比为2时,根据哈 罗德—多马模型,储蓄率应该增加( ): A10%; B16%; C6%; D5%。 9. 哈罗德—多马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有些假设是相同的,而有些假 设是不同的。在以下假设中,不同的是( ): A 技术水平不变,都为外生变量; B 规模报酬不变 C 人口增长率为常数 D 整个社会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生产,且这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 代。 10.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所描述的平衡增长路径上,有( ): A 总资本的增长率、总产出的增长率与人口的增长率相等; B 总资本的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增长率,但总产出的增长率不等于人口的增长 率; C 总产出的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增长率,但总资本的增长率不等于人口的增 长率; D 总资本的增长率、总产出的增长率、人口的增长率三者之间的任意两者均 不相等。 11.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 A 储蓄率的变化影响短期的经济增长率; B 储蓄率的变化影响长期的经济增长率; C 储蓄率的变化既影响短期的经济增长率,又影响长期的经济增长率; D 人口增长率的变化不影响人均资本水平和人均产出水平。 (二)计算与分析题: 1. 已知资本—产出比为4,假设某国某年的国民收入为1000亿美元,消费 为800亿美元。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要使该年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第二 年的增长率应该是多少? 2. 假定某国的资本—产出比V=4,消费倾向C/Y=0.8,而G N =%3 2 6,按照

习题集_第10-11章_经济增长理论(宏观_李丽

第10章经济增长理论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增长 2.实际增长率 3.有保证的增长率 4.自然增长率 5.不稳定原理 6.资本广化 7.人力资本 8.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9.技术进步 10.剑桥经济增长模型11.资本深化 12.经济发展 13. 内生经济增长 14.索洛剩余 二.单项选择 1.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B.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C.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D.工资水平的提高 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一点 3.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的经济增长。 A.没有过度的技术进步 B.没有过度的人口增长 C.没有过度的资本投资 D.没有过度地使用自然资源 4.资本深化是指()。 A.增加每单位资本的工人数 B.增加人均资本量 C.减少人均资本量 D.将资本从低效部门重新配置到高效部门 5.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刻画投资需求效应的是()。 A.乘数 B.资本边际效率 C.加速数 D.以上都不对 6.已知资本---产量比是5,储蓄率是20%,按照哈罗德增长模型,要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增长率应该是() A.4% B.6% C.5% D.8% 7.按照哈罗德的看法,要想使资本主义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稳定地增长下去,其条件是() A.G A= G W = G n B.G A= G W C.G A= G n D.G A> G n 8.经济增长很难保持稳定,呈现出剧烈的波动状态,这是() A.哈罗德增长模型的结论 B.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结论 C.哈罗德增长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共同结论 D.既不是哈罗德增长模型的结论,也不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结论 9.在长期内最有可能实现的是()。 A.实际的增长率 B.有保证的增长率 C.自然增长率 D.以上都不对。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4章 内生增长理论)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 第四章 内生增长理论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尴尬境地”是什么? 答:新古典增长理论对生产函数的性质进行了规定,即要素边际产出递减,规模报酬不变;更严格的稻田条件规定在要素趋于无穷大时,要素的边际收益为零,即()lim 0k f k →∞ '=。在索洛模型中,这个条件保证了稳态的存在;在拉姆齐模型中,这个条件保证了目标函数的收敛性。但根据这一条件,随着资本增加,资本的边际收益率会收敛于利息率,这时,如果没有相应的劳动力增加,则不会再有投资,经济也停止增长。而在现实中,发达国家人口几乎停止了增长,资本也较不发达国家丰富,但发达国家的资本却没有流入最贫穷且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现实出现了偏差,这种偏差又被称为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尴尬境地”。 2.新古典增长模型与内生增长模型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也称为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继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之后的又一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与90年代初期,代表人物有罗默、卢卡斯和阿罗等经济学家。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的,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与整个60年代。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三个: (1)假设条件不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假设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则假设资本边际收益不变。这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关键区别。另外,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假设技术是外生的,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技术和资本一样,是“内生”的。 (2)储蓄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在索洛模型中,储蓄引起暂时增长,但资本收益递减最终迫使经济达到稳定状态,在这一稳定状态下经济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相反,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储蓄和投资可以导致经济持续增长。 (3)结论不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结论是经济增长率是内生的,即促使经济增长的因素是模型内决定的,储蓄和投资会引起经济的长期增长。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结论则是经济增长取决于外生的技术进步,而储蓄只会导致经济的暂时增长,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最终使经济达到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 3.包含了“干中学”和知识外溢的内生增长模型是以什么样的函数形式将这两个假定内生化的?又是如何解决了竞争性均衡与规模报酬递增的矛盾的?为什么说在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上存在问题? 答:(1)“干中学”的含义是指企业增加其物质资本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更有效率生产

第二章-经济增长

增长篇 第二章 本章主要内容 ●2.1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 ●2.2经济增长模型 ●2.3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实绩 ●2.4中国的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增长意味着总产出的扩张和平均收入的增 加,是经济结构变化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前提和基础。 第一节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不断实现的经济增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诸多因 素影响着经济增长的进程,而经济增长的方式也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一、经济增长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经济增长”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 (O u t p u t)的增长。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 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资源的投入量及其使用效率是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这里所说的资源包括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 ●资源的投入量和资源使用效率都会影响经济的增长。 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因素 ●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因素包括影响资源投入量和资源使用效率的各种经济 和非经济的因素。 ●技术 ●制度 ●结构变迁 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类型 ●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实现经济增长不同要素的组合形式。 ●包括粗放(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内含)型经济增长方式两种形式。 粗放(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 ●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生产要素在原来技术水平基础上投入的数量扩张,即 土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我们称为粗放(外延)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集约(内含)型经济增长方式 ●如果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源使用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我们称 为集约(内含)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第六章 生态经济中的增长

第六章生态经济的增长 第一节评价增长一、GDP的是与非 1.GDP核算的历史(1)世界(2)中国 2.GDP的贡献(1)实践上的贡献(2)理论上的贡献 3.GDP的缺陷 (1)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自然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没有考虑自然资源存量的消耗与折旧;没有体现环境质量退化的费用;没有真实反映环境防护成本。 (2)GDP不能准确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 一个国家财富能否有效地增长,不仅取决于GDP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大小,还取决于其质量。 (3)GDP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4)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 4.GDP:总产值还是总破坏?二、增长的成功与失败 1.增长的成功--------毫无疑问,经济增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缓解了社会矛盾,而且与增长过程相伴随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文化演进、人口变化等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源。 2.增长的失败-------- 经济增长基本上对分配问题的解决没有多少帮助。对经济增长的狂热追求还导致了环境和生态危机、战争与军备竞赛、人的不充分发展等问题。 三、关于增长的“合理化” 第二节经济增长与资源一、资源分类 1.可耗竭资源 假定在任何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范围内,资源质量保持不变,资源蕴藏量不再增加的资源为可耗竭资源。 (1)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主要指金属等用作生产材料的矿产资源。该类资源可采储量会随着经济条件(如价格)的变化而增加,但由于回收率小于100%,这些资源最终将会耗竭。 (2)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2.可更新资源 (1)可更新的私有资源如私人土地上的农作物、森林等,由于产权明确,因而能够在市场上交易,具有明确的市场价格。 (2)可更新的公共资源如公海鱼类资源、多样性的物种、空气等,属不具排他性的公共资源。这些资源曾经没有竞用性,是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使这些资源逐渐表现出竞用性。二、资源利用的前景 1.乐观的观点 (持弱可持续观点的)资源乐观主义者认为,如果某种资源A在经济意义上变得稀缺,其价格会上升,这会触发以下四种不互相排斥的效果: (1)用其他资源替代资源A。(2)勘探和开采更多的资源A或使它循环使用变得经济了。(3)用人造资本替代。(4)科学与技术进步会降低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并使资源开采更为廉价,使低品位矿石的利用变得划算。2.悲观的观点 《增长的极限》所表达的主要观点: 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都是呈指数增长的。通过建立一个世界模型,得出的结论是:1970年以后,人口和工业仍维持着指数增长,但迅速减少的资源将成为约束条件使工业化不得不放慢速度。工业化达到最高点后,人口和污染还会继续增长。但由于食物与医药缺乏引起死亡率上升,最后人口增长停止,人类社会将在2100年之前崩溃。 3.不同的逻辑思路在预测任何东西的未来成本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即经济学家的方法和工程师的方法。……工程预测法是这样预测自然资源状况的: (1)估计目前在地球上一种资源的已知量。 (2)根据现在的使用率推断出将来的使用率; (3)以(1)除以(2)。 与此相反,经济学家的方法是推断过去成本的趋势,看这种趋势能否与理论相一致(在原材料供应的历史上,供应的趋势与理论是一致的)。……采掘业产品的成本,自有价格的历史以来,一直在下降。经济学

《财政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 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 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 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3)经济稳定职能。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与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败。A、通过直接的财政政策进行调节;B、通过制度性的安排,让财政在经济中发挥某种“自动”稳定的作用,以减缓经济波动:一是累进所得税机制,二是社会保障支出机制;C、财政增收减支或减收增支安排可产生需求收缩或扩张的“乘数”效应。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三、简答题 1、如何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简述成本――收益分析法。 3、简述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4、简述公共定价。 四、论述题 1、试述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2、试述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就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是一般社会再生产动态过程的共性实质。它代表的是一国潜在的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中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无庸置疑,没有谁不希望经济增长,但是,用什么方法实现经济增长,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一些经济学家强调投资的重要性,还有一些人则提倡提高劳工素质。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经济增长中各种决定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提出了种种经济增长理论。诞生于20世纪早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近年来新的经济现象的不断出现,新古典增长理论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于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了。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对这两种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简要的比较。 ◎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是人均实际GDP的增长是由于技术变革引起人均资本增加的储蓄和投资水平的观点。如果技术进步停止,增长就结束。 一、代表人物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MIT的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以及英国的经济学家斯旺(Swan)。早在1956年,他们就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经济增长模型。但是剑桥大学的弗兰克·拉姆(Frank Ramsey)在上世纪20年代就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理论后来,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又进一步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并对其作了系统的研究。美国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等在他们的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提出了与索洛基本相同的观点。 二、假定条件 索落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以下假设: (1)萨伊定理:供给可以创造自身的需求。 (2)I=S,即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3)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利息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由以上假定条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上不会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它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已经配置到各个生产部门和企业的经济资源总量的使用情况是如何决定着一国的总产量(国民收入)或就业量;二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的总供求是如何决定着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三是国民收 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与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它又称为国民收入决定论或收入分析。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等。 (一)选择题 1. 依据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定义,自然增长率G N与实际增长率G之间的关系是(): AG N≥G;BG N≤G; C G N>G;DG N<G。 2.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G W大于实际增长率G,经济将(): A持续高涨;B长期萧条;C均衡增长;D不能确定。 3.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G W大于自然增长率G N,经济将(): A持续高涨;B长期萧条;C均衡增长;D不能确定。 4. 要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必须使(): AG=G N;BG=G W;CG=G N= G W;DG W= G N。 5. 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已知有保证的增长率G W小于实际增长率G,如果合意的储蓄率等于实际储蓄率,那么合意的资本—产出比将(): A小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 B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 C等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 D以下情况都有可能。 6. 当合意的资本—产出比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时,厂商的合理反应是(): A增加投资;B减少投资;C保持原有投资水平;D不能确定。 7.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分析之所以是一种动态分析,是因为它(): A从连续的各个时期来分析经济增长; B根据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经济增长; C根据有效需求来分析经济增长; D在技术、人口和资本均可发生变化的时期内分析经济增长。 8. 假设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资本—产出比为2时,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储蓄率应该增加(): A10%;B16%;C6%;D5%。 9. 哈罗德—多马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有些假设是相同的,而有些假设是不同的。在以下假设中,不同的是(): A技术水平不变,都为外生变量; B规模报酬不变 C人口增长率为常数 D整个社会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生产,且这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 10.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所描述的平衡增长路径上,有(): A总资本的增长率、总产出的增长率与人口的增长率相等; B总资本的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增长率,但总产出的增长率不等于人口的增长率; C 总产出的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增长率,但总资本的增长率不等于人口的增长率; D总资本的增长率、总产出的增长率、人口的增长率三者之间的任意两者均不相等。 11.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储蓄率的变化影响短期的经济增长率; B储蓄率的变化影响长期的经济增长率; C储蓄率的变化既影响短期的经济增长率,又影响长期的经济增长率; D人口增长率的变化不影响人均资本水平和人均产出水平。 (二)计算与分析题: 1. 已知资本—产出比为4,假设某国某年的国民收入为1000亿美元,消费为800亿美元。根据哈罗德

(完整版)发展经济学学习题库

发展经济学习题库 一、选择题 1.根据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经济“起飞”所需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C ) A.农业和工业中采取了现代的组织技术与方法 B.储蓄率不低于国民收入的10% C.人口增长率不高于3% D.经济中出现了新的重要的工业部门,而且能带动辅助部门发展 2.如果资本产出比是3,经济增长率为9%,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计算,储蓄率应为( D ) A.3% B.6% C.12% D.27% 3.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学技术水平是( A ) A.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常数 D.变量 4.人口过渡理论认为,人口增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发达国家正处于第三阶段,其特点是( C ) A.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C.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D.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5.根据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我们知道:在城乡收入差距一定的条件下,城市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则( C ) A.城市的失业率越低 B.农村的失业率越高 C.城市的失业率越高 D.城市和农村的失业率同步下降 6.已知某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是15%,名义利率是8%,则实际利率为( B ) A.-8% B.-7% C.7% D.23% 7.绿色革命就是( B ) A.对动物和森林实现彻底的保护,避免对野生动物乱捕乱杀,对森林乱砍乱伐 B.推广和应用粮食优良品种 C.农业生产广泛运用基因工程技术 D.广泛播种和生产绿色食品 8.纳克斯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属于( B ) A.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 B.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 C.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D.不平衡增长理论 9.熊彼特认为,正是由于企业家群体的创新,才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活动不包括( D ) A.引进一种新产品 B.开辟一个新市场 C.实现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D.扩大生产规模 10.环境污染对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是( D ) A.人们的健康状况会受到损害 B.社会生产效率下降 C.优美的环境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和舒适感可能消失 D.以上三项 11.一个人的学历证书或培训证明是要解决( D ) A.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B.教育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C.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D.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12.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来说,两类知识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两类知识是( B ) A.科技知识和经济学理论知识 B.技术知识和属性知识 C.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D.工程技术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 13.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它就是( C ) A.土地的收益递减 B.劳动的收益递减 C.科学技术进步 D.人口增长放缓 14.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是(A ) A.李斯特的“幼稚工业论” B.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假说 C.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D.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答案整理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答案整理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①收入水平低下;②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③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 ④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⑤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隐蔽性失业显著;⑥农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⑦生态环境恶化;⑧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⑨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 2、发展经济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产生的 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发展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二战后两种制度竞赛、国际机构的成立、发达国家经济的繁荣等。 3、发展经济学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每 个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分别有什么特点?答:三个阶段:①形成与繁荣时期,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特点有: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等少数几个问题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具有反新古典主义的倾向、强调内向发展战略、受结构主义的影响、

热衷建立宏大的理论体系;②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特点有:关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重新确定发展目标、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重新强调和论证了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强调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国别研究;③新制度主义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特点有:影响发展的制度因素受到重视和强调、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应用、新增长理论的兴起、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注社会资本的作用。(预测为A卷的论述题) 4、试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之间 的关系。 答: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之外,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和产品构成的变化与质量的改进,分配状况的改善和贫困的下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练习题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当使用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时,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应采用( )。 A.期望价格 B.现行价格 C.公允价格 D.不变价格 2. 假定某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分别是0.4和0.6,劳动力和资本的年增长率分别是2%和5%。如果该国在这一时期年经济增长速度为6%,则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是( )。 A.2% B.5% C.6% D.2.2% 3. 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以此为特征的经济周期通常被称为( )。 A.增长型周期 B.古典型周期 C.大循环 D.长波循环 4. 经济周期有三种类型,其中现实生活人们最关注的是( )。 A.短周期 B.长周期 C.中周期 D.全周期 5. 扩张阶段可以细分为( )。 A.复苏阶段和萧条阶段 B.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 C.衰退阶段和繁荣阶段 D.衰退阶段和萧条阶段 6. 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的标志是( )。 A.一致指标 B.领先指标 C.同步指标 D.滞后指标 7. 下列指标中属于同步指标的是( )。 A.工业总产值 B.股票价格指数 C.广义货币M2 D.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8. 经济发展的核心是( )。 A.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B.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C.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 D.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10、在经济周期波动的监测、分析和预测指标体系中属于对总体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峰顶和谷底的确定指标是()。 A .广义货币M2 B.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C.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D. 工业总产值 11、每个经济周期的长度平均为50-60年的是() A、康德拉耶夫周期 B、朱格拉周期 C、古典型周期 D、基钦周期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