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当前教育界最火爆的“热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起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今后在学校教育中到底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课题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今后将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落实。

比如,今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成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核心素养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主要表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6大素养18个要点具体的主要内涵和重点到底包括哪些呢?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文化基础——科学精神

1、理性思维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2、批判质疑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3、勇于探究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自主发展——学会学习1、乐学善学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2、勤于反思重点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3、信息意识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自主发展——健康生活

1、珍爱生命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健全人格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3、自我管理重点是: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

1、社会责任重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2、国家认同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3、国际理解重点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社会参与——实践创新

1、劳动意识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2、问题解决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3、技术运用重点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以人为本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的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二节学生观 命题点:“以人为本”促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发展,我们就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只强调某 方面的发展,忽视人的全面、整体、和谐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 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尽可能地去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强项和优点,我们要尽可能地去关怀学习后进生、困难生。在教学实践中要杜 绝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的片面做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求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我们要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二)我们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所以,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的修养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宽阔的胸怀和高度的使命感,这也是对自己 和对他人公正的前提要求。同时教师也要有坚持正义的勇气和较高的 教育技能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持续地学习来提升人生修养和教 育修养。 (2)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学生 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正是现代师生观所要求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明确,老师与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教与学虽说是制度上的授受关系,

但是在人格上是一种完全的平等关系。作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私利和 好恶为标准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理应给所有学生平等的学习机会。 我们的教育应该面向全体,而不是少数几个人。 (3)面向全体,点面结合 这条主要是指教师如何在个别教学和集体教学中做到教育公正。这也 是一个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老师给某些学习后进学生的单独补课, 提升学习成绩也是有必要的,给某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提供更好地 发挥才能的舞台也是公正的。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不耽误每个 学生的发展,这才是一种实质上的公正。教师要把握好公正的度,不 能够丢下绝大部分学生去抓所谓的“重点生”,这样违背教育全体性,也是违背教育公正性的行为。 (4)实事求是,赏罚分明 现代教育出现一个问题:应不应该对学生实施惩罚?有些人反对惩罚,认为那样伤害学生心理健康。而绝大部分人认为教育的惩罚并不是目的,在一定情况下它同奖赏是一样的,都是用来促动受教育者成长的。赏罚本身往往是次要的,学生在意的主要是赏罚所体现出的教师对他 们的评价。 (三)尊重热爱学生 学生和老师都有自己的人格,都是相互平等的。 (1)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全面的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个性、爱好、隐私。给他们以自由的发挥空间,让他们做出属于自己的 选择。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习惯,并养成开朗、乐观地对待生活的心 态和性格。 (2)对学生的“爱”和“严”要把握好度

如何解读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如何解读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揭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是基于分工的角度,从分工前、分工后到分工消灭后,一步步来论述到有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这一思想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 论文关键词:分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本质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内涵的论述角度 1.出现分工前。对于原始社会的人来说,人依赖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而生活,人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本身发生关系。人类必须相互依赖才能生存,人类和每个个人“受自然界的支配”因而这种状态还谈不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2.出现分工后。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一大进步,人类在物质与精神及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的方面第一次获得了全面发展。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分工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中介作用的分析,阐明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现实的人是片面发展的人。 3.消灭分工后。“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要消灭关系对个人的独立化、个性对偶然性的屈从、个人的私人关系对共同的阶级关系的屈从等等,归根到底都要取决于分工的消灭。我们也曾指出,只有交往和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这样普遍的程度,以致私有制和分工变成了它们的桎梏的时候,分工才会消灭。我们还曾指出,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 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分工的消灭成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具体的实现条件。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为何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问题探讨 关于人为什么要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个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的: 一方面,为了区别于动物,创造人的历史, 人需要自由而全面发展。人之区别于动物首先在于人能进行生产。“一旦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另一方面,是克服片面发展的需要。为了摆脱由于人类在生产上的分工而导致的异化,人需要全面发展。分工在使“人类在物质与精神及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的方面第一次获得了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人类的异化,“只要分工还不 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如前分析,分工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因而要克服片面发展,就需要消灭分工,就需要所有人的全面发展,“上述三个因素即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社会进步是社会发展与人自身发展有机统一的过程,而且社会的发展总是历史地、具体地体现在人自身的发展上。从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人自身的发展是发展的核心内涵。1994年3月25日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的观点;《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也提出"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这表明,人的发展问题已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社会进步说到底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进步,社会发展说到底是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及其现实指向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出发点,是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不断重复的论断。他认为共产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由马克思的这一表述,可以看出入的全面发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所占据的地位。马克思、思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产生,在其现实性上一开始就是针对私有制社会下人的片面的畸形发展而提出的,是为了寻找一条解决人的片面的畸形发展的途径而产生的。早在1845年至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并且指出这"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第330页) 1865年6月,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写的纲领性文献《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73页)。同年10月恩格斯又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草案》中设想,在彻底废除私有制的基础上,"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的新的社会制度,"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这就是要"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第222-223页、217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过程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在不久之后的《共产党宣言》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发:"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马克思、恩格斯充满信心地预言: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全面发展才会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各方面的才能","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第223、273页。)马克思在后来的《资本论》及其《1857一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更加科学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共产主义,也包括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主要内容,而且把能否实施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标准。在马克思看来,这两种社会制度一个是最大限度地消费个人的全面发展,而另一个(共产主义)则是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即每个人都能全面发展。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资本论》第1卷,第649、95页因此,社会主义、共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刘彬 (成都体育学院德育教研室,四川成都 610041) 摘 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与异化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真正钥匙。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既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观察和分析人与社会的方法。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入手,概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含义,即个人的“类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全面发展、个人的“社会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全面发展、个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并初步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政治文明、市场经济、物质文明、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的建设、建立中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现实意义;政治文明;市场经济;物质文明;集体主义;信念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命题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的研究,通过对阶级利益和个人发展相互关系的精辟论述,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人与人类整体的现实的深刻分析,提出了关于人的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的全部学说中,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人的问题的关注是贯彻始终的主题,而统摄这两个主题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能够掌握群众的真正力量所在,也是我们理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差别、规划社会发展方向的理论制高点。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 1845年之后,伴随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观念的日趋成熟,对人的本质问题有了更为深刻而科学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形成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总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1)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发展其才能,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包括思维能力,它是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同时指出,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马克思正是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一前提。它的前提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的人1”。 (2)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作了深入的论述,他指出:全面发展的“全面的人”,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已的爱好,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全面地发挥他们各方面的才能。“阶级的存在是由分工引起的……由整个社会共同地和有计划地来经营的工业,更加需要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能够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因此,现在已被机器破坏了的分工,即把一个人变成了农民、把另一个人变成鞋匠、把第三个人变成工厂工人、把第四个人变成交易所投机者,将完全消失。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2”。 (3)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本性的【作者简介】刘彬(1970-),男,汉族,四川省资阳市人,哲学学士,成都体育学院德育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德育教育。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 人民出版社,1973:3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 人民出版社,1973:37。 8

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必然要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表现和必然趋势,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理清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含义,并要落实“以人为本”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作为在校大学研究生,我们自身也得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 以人为本,在历史上主要是相对于以神为本、以自然为本而言;当代中国提出的“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突出社会发展中人的地位和作用,强调社会发展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这也主要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而言的1。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现了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真理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也就是说,我们要以人民为本,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明确地告诉我们,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位的,人的全面发展是谋划和推进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2。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人对束缚和限制的摆脱和超越,强调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它涉及人的生活和人的素质等各个方面的提高和改善,强调人的丰富性和完整

试析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试析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论文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重要的人文关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为之奋斗的目标,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本文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核的解读、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反思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论述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新时期促进人的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教育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尺度、最高价值,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中进行,有赖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现代化是各国家、各民族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推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同时,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现代化也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人的片面发展也即人的异化。基于此,文章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力发展整体的现代教育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途径和重要举措。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核 (一)精典作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即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马克思等精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论述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初步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历史之迷解答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随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又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唯一使人可以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因而是共产主义者的奋斗目标。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进一步强调,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把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称之为“自由人联合体”,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这个社会的基本原则,认为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的基础。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作为人的发展学说的基础,以实践的观点为基本出发点,从而第一次把人的发展学说从空想变为科学。概括起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第二,满足人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条件;第三,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结合;第四,解放发展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第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解读 在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人的现代化。什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即人的综合素质的现代化,是指人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各种素质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中国人的现代化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能力的现代化,即人的能力由“专”向“通”的转变;第二,认知结构的现代化,即从单一结构向复合结构转变;第三,需要的现代化,即由单一物质生活的需要向全面需要的转变;第四,行为能力的现代化,即由盲从行为向文明行为的转变;第五,思维模式的现代化,即由片面思想方式向辩证思维方式的转变。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反思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快速、科技进步巨大和文化交流频繁。这为人的活动提供了更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 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延展 “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因为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独立的个人。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学生观,也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二)“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以人为本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的当做“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时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主观的意志,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之后做出的判断。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学生的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个体需求与责权的统一,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认识的主体,因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的权利。 2.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质、量、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及结果,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学生发展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上,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征。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以人为本学生观要求教师应当把学生看做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现今教育的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辩证观的理论依据,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现今,经济在全球化发展,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趋势。所以,在此我将讨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现今教育所产生的影响。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体力、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的人,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人,是全面发展了自己一切才能的人。现今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论给了教育学说很好的理论基础,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首先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规定和重要源泉,只有发展好了基础,才能够进行更深层级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客观基础。人的全面发展也要求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生活、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等的全面发展在每个人身上的个性化表现及其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充分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载体,人的全面发展还要求人的个体需要全面满足,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以下四点。首先来说,马克思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角度阐明了人的发展这个概念,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人并不是单纯的个体,而是包括了个人、集体。其次来说,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畸形发展的片面性的基础上,阐明了人的发展的具体内涵,即全面自由、充分、和谐发展。再次,马克思提出并实际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现实条件,这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区别其他的重点。最后说来,人的全面发展还取决于高度发展的生产关系。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上对于现今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马克思跨时代综合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学说,这是对教育理念进行了高度概括,对现今的全面发展素质要求有了很广泛很深刻的影响。 首先,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目标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马克思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在当今教育学术界探讨的素质教育问题中,还都没有超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学说。人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的教育需要(育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的教育需要 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是育人为本的思想,教育发展的实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人人均可获得最大福祉、社会获得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在《“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践深化》课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的教育需要让我印象最深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本意是指以智力和体力为要素的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新形势下,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三层含义:其一是发展的全面性;即不能忽视或轻视人的个性的任何一个方面;其二是发展的自由性,即个体能够按自己的意志与选择实现自身的发展;其三是发展的充分性,即让个体的各种潜在素质能获得最充分的挖掘,从而使其能成为自己的主人。这三方面反映了人的发展的不同侧面和层次,体现了现代人科学、民主、平等的发展观,是人类的发展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决非要求人平均发展,而是包含了使人个性充分发展的要求。就单个个体而言,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影响的不同,在生理、心理、社会性方面的潜能本质存在差异,形成个体特有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品质,即个性。个性差别的客观存在性,要求全面发展既要对人整体素质有要求,达到社会人的基本素质水准,又不能抹杀个体个别发展的需要,应允许人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个性。 尊重个性和承认差别,办好适合每个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坚持育人为本,要求在教育发展中既要尊重教育规律,更要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育人为本的教育应该是能够体现多样性、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教育,能为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和志向的学生提供相适应的学习和成才机会。 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人类发展的目的是使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使人们的价值得到实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优化,使人们的能力得到提高。教育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最大需要。教育发展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教育需要,特别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及其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权益,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社会建设之重,改善民生之首,从根本上说,教育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需要,就是要通过发展教育,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这一发展观的实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因此,教育发展必须把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的教育需要,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两大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科学的教育原理。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实现途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核心目标是强调“每个个人”的平等发展。马克思在描述未来理想社会状态时提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主要特征和价值原则。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本质的展开和丰富,即人的活动和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个性等各方面“由片面到全面、由畸形到完整、由贫乏到丰富、由潜在到现实”2的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是很丰富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含义。 (一)人的需求的全面发展和自我的解放 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从事劳动和各种社会活动,通过劳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64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袁贵仁、韩庆祥《论人的全面发展》[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1)122页.

动和社会活动获得了需要的满足,而需要的满足又产生出新的需要。因此,马克思认为需要和生产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实质就是人占有物,主要是指通过人的自由自觉地创造性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人本身,不断实现人类的自我满足。人占有物还要求把人作为发展目的,使人在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价值,马克思强调,个人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每个人是手段的同时也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目的,也只有把自己当做自我的目的,才能成为手段。人,为了自身人格的完善和促进,社会进步而发展,是把人作为目的而发展。使每个人在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达到自由生存、自主活动、自我实现,自由选择自我发展路线和发展模式,“主体是从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中产生的创造性的生活表现”3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 (二)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人的能力的多方面的发展 过去人们常把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理解为一切分工的消灭。劳动是人的能力的支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因此,进行社会改造活动“更加需要才能得到全面发展”4。这里的才能的全面发展,首先,包括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指出,劳动力的发挥耗费人的一定量的肌肉、脑、神经等,并强调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活动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一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248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4《马克思主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一版。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313189454.html,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作者:林春曹 来源:《江苏教育》2007年第03期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后,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该法的相关内容,并就其中的“总则”、“学生”、“学校”、“教师”、“教育教学”5个章节的内容作了深入的研讨。在学习与研讨的过程中。大家对义务教育的宗旨和任务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在这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已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素质教育就是要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标回归到了以人为本,这就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广大基层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基于上述认识,我校在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提出了“以人为本,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的16字办学指导思想。我们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的“人”即是指学校的主人,包括求学的学生、教学的老师、管理的领导。在传统的学校管理中等级森严,学校领导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教师讲究师道尊严绝对权威,而学生则只能是循规蹈矩惟师是从,这是一种只见制度不见人的管理。显然这种传统的办学管理理念与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之精神相去甚远,我们的学校应该成为发展中的学生、发展中的教师的精神家园。惟有以人为本,我们方可能会关注学生、教师的发展;惟有学生与教师得到了应有的发展,才会带来一所学校的真正发展。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校提出的“以人为本,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所透射出的“人本主义”、“发展理念”是相吻 合的。 这里,谈两点我校的具体做法。 一、教师要以生为本,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了清晰的说明,这一方面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师的地位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一方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师的责任变得更加重了。这部法中的第二十九、三十四条,都明确提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需要“以生为本,全面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教案4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我国存在人口、资源、环境等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国 家提出以人为本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理解深入落实和走科学发展道路; 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教育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与必要性;掌握如 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能力目标:通过认识科技和教育的意义,学会辩证地看待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之 间的关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感受科技和教育的 力量,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观念。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环境与资源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树立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从自身做起,注意节约资源,保护 环境,并敢于批评和制止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言论和行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难点:科学发展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材料: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水能、太阳能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位,我国的石 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九位。同时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耕地时世 界的三分之一,淡水是世界六分之一,草地是世界的三分之一,矿产是世界的二分之一,石油居世界第49位。 图片:

设问:以上说明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我国存在人口资源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以上说明在我们生活中有那些问题的困扰?(人口环境资源) ――党和国家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2、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依据是什么? 3、科学发展观的作用及必要性? 4、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途径: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第一要义是发展 (2)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国人民。 (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 (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依据: ①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②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③是借鉴外国发展经验 ④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3、科学发展观的作用及必要性? (1)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有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必要性: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

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和时代特征

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和时代特征 【英文标题】Essential meaning and the Era'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ividnal's All-ro und Development SHI Shu-chen Research and Teaching Department of MarxismLeninism,Hebei University,Baodin g 071002,China 【作者】石书臣【作者简介】石书臣(1965-),男,河北临西人,河北大学马列教研部副教授;中山大学社科系博士研究生。河北大学马列教研部,河北保定071002 【内容提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特点,分析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和发展;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人力资源的开发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目标。【摘要题】人学探讨【英文摘要】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 ics of modern society,essential meaning and the era's characteristics of Hum 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have been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text. 【关键词】人/发展/人力资源开发 human being/development/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02)02-0010-05 发展是一个哲学概念,现在已经被广泛引入各个领域。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而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日益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和世界关注的焦点,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人的发展,尤其是个体人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自古以来就是许多思想家、哲学家关注的中心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思想家、教育家们由于各自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都未能正确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直到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和批判前人理论遗产的基础上,创立起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才真正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笔者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是人,因而,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的和核心的内容应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具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16)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概括和经典性表述。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有关论述,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有三方面涵义: 1.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与人的属性相关。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作为自然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特征和本能,主要指食欲、性欲、自我保存等属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生物所具有的形态和特征,主要包括语言、思维、创造性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主体性、目的性、交往性、道德性、阶级性等。人首先是一个自然的生命机体,不能离开自然属性;但是,人的自然属性并不是人的本质属性,作为区分人与动物根本标志的、表现人的本质的是人的社会属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高度发展。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化程度,即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而又协调的发展。就作为个体的人而言,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即作为个体的人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格、智力、能力、体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等等。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或者说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人的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它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构成了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而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则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条件。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必须依靠人们长期的努力去创造。社会历史的规律本质上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它是在人类的历史活动中实现的。人类越来越自觉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从而也就使人的全面发展一步一步地由可能变为现实。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同。资本主义社会,追求剩余价值是经济生产的最终目的,人的发展服从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经济发展服务于人的发展。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不仅体现在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且体现在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人民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逐步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的时候,人的全面发展就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在满足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基本纲领在理论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以往,我们有的理论研究也讲人的发展,但常常是把人的发展包含于社会发展之中,以为社会发展了,每个人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因而在很多时候,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发展简单地归结为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没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其实,这还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全部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反复强调: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经济文化的发展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所有这些,都特别强调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不是简单的包含关系,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并列的两个方面,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唯物主义历史观既要研究社会发展的规律,又要研究人的发展的规律,更要研究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科学的理解和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活动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等主要内容。其实现途径包括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关系的进一步丰富、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 标签: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人的能力;社会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这其中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提出,还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现途径,对这些理论的把握和理解,对于我们正确深入地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提出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很长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以牺牲个人的发展为代价的。资本主义就是通过最大限度地损害个人发展来实现社会的发展的,因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不是没有解放生产力,而是没有解放人,资本主义尽管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针对这种现象,马克思总结出“要不是每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1]318,提出要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发展目标,并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2]237。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123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活动的前提是有生命的、现实的个人,但个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社会的个人”,其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个共同体,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个人的发展服务的。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实现每个人即每个社会成员的普遍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是指每个人都能获得和其他人一样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能获得个人自身的发展,并通过个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实现全社会一切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需要和能力全面发展。 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类活动的动力和目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