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1.(15分)默写

(1)风劲角弓鸣,。(《观猎》)

(2),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4),故克之。(《曹刿论战》)

(5)不见去年人,。(《生查子?元夕》)

2.(4分)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人借“鹤楼”来抒发怅然若失的感慨。(从诗中选取两字填入空格)

(2)与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最相似的一项是

A.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B.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C.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

吏,杀之以应陈涉。

(1)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

选文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

的②《》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号:③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译句:④

(2)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胜为王的条件之一是受众人的拥护。

B.佣者“笑”激发了陈胜立下大志向。

C.陈胜起义抗秦的根本原因是秦“无道”。

D.诸郡县“应”表明了起义影响之广。

4.(11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有一士人,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一日,或携致席而告之曰:“此昔鲁哀公命孔子所坐之席也。”士大惬意,以为古,遂以附郭①之田易之。逾时,又有持古杖以售,曰“吾此杖乃太王②去邠③所操之箠④也,”士倾家资与之。既而,又有持朽碗一只,曰:“此碗乃舜作。”士愈以为远,遂虚所居之宅而予之,三器既得,而田舍资用尽去,无以致衣食,好古之心,终未忍舍三器。于是披哀公之席,持太王之杖,执舜作之碗,行乞于市。

【注释】①附郭:靠近城墙边②太王:周文王的祖父③邠(bīn):古国名④箠(chuí):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遂以附郭之田易.之

②无以致.衣食

(2)秦士“行乞于市”的原因有:①②(用原文语句回答)(3)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

A.练好眼光不盲从B.能知节制不任性

C.为人慷慨不吝裔D.及时醒悟不固执

二、现代文(40分)

5.(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微信红包为什么流行

①2018狗年春节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了惊人的460亿个,较去

年增长了43.3%.发红包最密集的是除夕这一天,达到了142亿个。

②微信红包为什么在中国人际交往中这么流行?

③可以借用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交易成本”来解释。交易成本,简单地说,就

是除了价格之外的一切成本,具体到微信红包,指除了微信红包里面的钱之外的一切成本。以前的红包只能面对面给。而现在,哪怕远隔重洋,只需轻轻点击,即可给亲朋好友发一个红包,减少了不必要的奔波,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④微信红包“润滑”了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已经改变了中国人

的人情传统形式。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夫妻之间因一点小事儿闹别扭,事后丈夫想和解妻子还在生气,不愿意搭理他。聪明的丈夫就连发20个10元的微信红包,且在红包留言中“言辞恳切地讲道理”,妻子在一笑之余,终于点击接受红包,两人关系和好如初。人们把这种办法调侃为:“和老婆讲道理的正确方式”。

⑤对于关系没那么亲密的人,如普通的朋友、同事之间,因一些小事情的帮忙,

如果不酬谢,心理总是过意不去。以往人们常常会为送什么发愁,有时想用一些小礼物来回馈,又担心送不出手,怕人家当面拒绝了会很尴尬。现在有了微信红包,不管是18元还是88.88元都是一份诚意的表示,所谓的“礼轻情意重”。

⑥微信红包的流行还在于它让人们在收、发红包的过程中产生了无穷的乐趣。

有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收、发微信红包时会产生猜测和期待,并随之分泌出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正是这种物质会让人产生愉悦感。在微信群里,发一个拼手气红包,往往平均下来,每个人抢到的红包可能才一元多钱,甚至几毛、几分,但大家依然劲头十足、乐此不疲。正如有人调侃,地上有一元硬币,很多人都不会弯下腰去捡起来,但在微信群里,为了几毛钱的红包却抢得大呼小叫,也司空见惯。想想如果没有微信红包,“一分钱”显然是给不出手的,而微信红包的出现,让本来无法出手的“一分钱”,也变为了“一

分也是爱”,甚至还有了专用表情。其实重要的不是钱的多少,而在于乐趣。

⑦据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调查,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新兴的微信用户就增

加了1000万个。这些用户中,好友数量在200人以上的被访者比例近45%,其中好友数量达500人以上的用户占13.5%.这样庞大的人际社交网络为微信红包的流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微信红包作为红包和人际社交网络两者的结合,产生于社交,服务于社交,它的发展、壮大就顺理成章了。

(文章有删改)(1)第④段“润滑”在文中的意思是。

(2)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3)联系全文,微信红包流行的原因有:

①降低了交易成本:

②;

③;

④。

(4)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微信红包的交易成本是指红包里的一切成本

B.中国人的人情传统形式已经被微信红包改变

C.大脑分泌内啡肽让人在抢微信红包时有乐趣

D.人际社交网络不仅产生于社交还服务于社交

(5)有人认为第①段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6.(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草帽面

①甘城的这个夏天,硬是热的古怪!

②这个古怪的夏天,也出了一件xīqí事:在甘城小学旁的一个小巷内,有了一

个卖热面的,也就是普通的葱花肉丝面,可人人都说硬是吃出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面的香味儿!每天晚上到了凌晨两三点了还有很多人坐在那里,吃的吃,等的等,不时有一些人来了,看了看前面那些等待的人,便习以为

常的找个地儿,站的站,坐的坐,边等边聊起天来。这成了小城夏晚的一景。

③这个推着板车卖汤面的小摊主,每天都是晚上十点准时来到这个小巷,板车

蓬架上挂着一个用毛笔字写的几个黑字:草帽面。小摊主的头上,也时时戴着一顶草帽,生意再好,也没取下来过,一直到收摊儿。

④不知不觉,巷边小摊排长队等面,在这个夏天已成为一种时尚,那些在酒馆

茶馆吃多了喝腻了的客官们往往会相约一句:“走,吃碗草帽面去!”师傅很奇怪,任你长队排到多少人,他还是不紧不慢,不吭不哼,一碗一碗仔细配料,他的面条不是超市里买的那种,而是那种加工的碱水面,一天就准备那么多面,卖完后,就轻轻说了一句:“面没了!”后面的人一听说面没了,只是各自散开,毫无怨言。只等第二个晚上来早一点便可吃到了。草帽面好吃!

香!比大闸蟹还香!且要去得早!草帽面出名了!

⑤小巷有一个摆摊烤羊肉串儿的,看着草帽面生意火爆,很是羡慕,打听后得

知草帽面摊主是个复员军人,曾在部队炊事班做过几年,厨艺不错。于是悄悄观察了好几天,暗自学艺,不久便也改下起热面生意来,亦美名其曰“草帽面”,并竖了一个广告灯牌做的招牌,让人还未进巷口便可看到大大的几个字。

⑥小巷更热闹了,两家生意都好,烤羊肉串儿的摊主很高兴,做生意的谁不想

赚钱,有好门路了就要跟啊!可时间只过去了两周,烤羊肉串儿的热面生意就差了起来,吃面的人宁愿排队也要等那个老摊摊的热面吃。烤羊肉串儿的纳闷了,他悄声拉住一个老吃面的人问道:“为何他的生意硬是比我好,我的面条材料和做法都和他差不多啊!”那人仔细上下打量了一下他:“你的头上没戴草帽啊!”“啥?这?都是草帽面,戴与不戴有什么关系呢?”

⑦那人望了望那顶“草帽”:“关系大了!你知道吗?那人是个复员军人,曾是

部队的炊事班班长,在一次抗洪抢险中差点被洪水冲走,被一块大石头挡住,才保住性命,可头皮却硬生生被揭掉了一块,再也长不出头发了,现在为了贴补家用,才晚上出摊卖面,很多人去吃面,除了他的面好吃,更多的是冲着他头上那顶草帽啊…”

⑧三天后,烤羊肉串儿的老板又出摊了,不过不是热面,而仍是烤羊肉串儿,

只是他身后多放了很多小塑料凳儿,很多吃面的人都可在他这儿坐坐,聊聊,

渐渐地,羊肉串儿生意也好起来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xīqí

(2)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代甘城这个夏天天气热B.反衬了热面生意火爆的反常

C.表现复员军人卖面的辛苦D.引出人们凌晨等吃面的情节

(3)小说以“草帽面”为线索,情节生动,请在横线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复员军人的“草帽面”生意火爆→①→羊肉串摊主打探卖“草帽面”生意差的原因→②

(4)第③与⑤段画线句都写到“草帽面”的招牌,简析作者这样写的好处。(5)细读第⑧段,说说结尾的妙处。

三、综合运用(10分)

7.(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为了让学生走出教室,放飞心灵,真正在“读书与行走”中感受不同地域、人文的魅力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某校要开展“跟着课本去行走一一爱我河山”的系列主题活动。

篇目:《饮湖上初晴后雨》

【链接一】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三面环山,湖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傲塔隔湖相映。它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篇目:《登泰山记》

【链接二】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它被称之为“天下第一山”,是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

园。

篇目:《秦俑漫笔》

【链接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兵马俑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還产名录》,它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

(1)有学生在行走前,查阅了相关的资料,知道【链接一、二】中“白堤”的取名跟①(人

名)有关,他的②《》(教材内的篇目名)也跟“西湖”有关:“泰山”

在杜甫《望岳》中的古称是③“”。

(2)用四字词语分别概括图片之景的特点。(链接中的文字除外,且不能重复。)图一:西湖清婉秀逸图二:泰山图三:兵马俑坑

(3)如果有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参观,你会推荐哪条线路,并说明理由。①浙江杭州西湖线②山东泰安泰山线③陕西西安兵马俑线

第条线路(填入序号)

理由:

四、作文(60分)

8.(60分)题目:这一路,值得回味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文言文(40分)

1.(15分)默写

(1)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观猎》)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4)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5)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此题根据上下文进行默写,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解答】答案为:

(1)将军猎渭城(重点字:渭)

(2)八百里分麾下炙(重点字:麾)

(3)濯清涟而不妖(重点字:濯)

(4)彼竭我盈(重点字:盈)

(5)泪湿春衫袖(重点字:衫)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根据上下文进行默写,回忆诗文中与之对应的诗句,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2.(4分)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人借“鹤去楼空”来抒发怅然若失的感慨。(从诗中选取两字填入空格)

(2)与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最相似的一项是D

A.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B.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C.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考点】EL:思乡怀人诗.

【分析】本诗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首、颔、颈、尾联起承转合。首联巧妙用典铺垫,颔联紧承物在人非,鹤去楼空,颈联书写眼前胜景,尾联展现鸟归巢,船归航,游子要归乡的思乡之情。诗的前四句由传说落笔,表现世事茫茫之慨,后四句笔锋一转,展现晴川草树,抒发出作者的思乡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诗歌中“去”是“离去”,“空”

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分析。尾联情景交融,以夕阳西下,烟波飘渺,望不见归乡之路,诗人不仅引发乡愁。乡愁”之情与“日幕”“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尾联又以“愁”字结尾,将诗人的乡愁之情充分表现出来,言有尽而意无穷。“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故选:D。

答案:

(1)去空

(2)D

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点评】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

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3.(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

选文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①司马迁的②《史记》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

楚。

号:③名词作动词定

国号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译句:④你是一个受雇耕作的

人,哪来的富贵呢?

(2)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陈胜为王的条件之一是受众人的拥护。

B.佣者“笑”激发了陈胜立下大志向。

C.陈胜起义抗秦的根本原因是秦“无道”。

D.诸郡县“应”表明了起义影响之广。

【考点】DA:课内文言文阅读.

【分析】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胜年轻时,曾同别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

了许久,说:“如果有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乡官乡绅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不义的暴君,消灭残暴的秦朝,重建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陈涉于是自立为王,定国号叫张楚。在这时,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解答】(1)①和②题主要考查点是文化常识与文体知识。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了解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然后再根据要求作答。选文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

③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

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此句句意为:陈涉于是自立为王,定国号叫张楚。号:名词作动词定国号。④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

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此句中重点词语有:若:你;为:被;佣:雇佣;何:哪里;句意为:你是一个受雇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

根据具体内容分析。

A、C、D三项正确;

B.佣者“笑”激发了陈胜立下大志向是错误的,由文中陈涉的话:“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可看出。

故选:B。

答案:

(1)①司马迁

②史记

③名词作动词定国号

④你是一个受雇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

(2)B

【点评】积累

佣:被雇佣。

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之:动词,去往。

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怅,失意,不痛快。

若:代词,你,指陈胜。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麻雀,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这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三老:封建社会里管教化的乡官。豪杰,指当地有声望的人。

被(pī)坚执锐:披着铠甲,拿着兵器。比喻亲自投身战斗,冲锋陷阵。被,通“披”,穿。坚,指铁甲。锐,指武器。

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后来社稷就用来做国家的代称。4.(11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有一士人,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一日,或携致席而告之曰:“此昔鲁哀公命孔子所坐之席也。”士大惬意,以为古,遂以附郭①之田易之。逾时,又有持古杖以售,曰“吾此杖乃太王②去邠③所操之箠④也,”士倾家资与之。既而,又有持朽碗一只,曰:“此碗乃舜作。”士愈以为远,遂虚所居之宅而予之,三器既得,而田舍资用尽去,无以致衣食,好古之心,终未忍舍三器。于是披哀公之席,持太王之杖,执舜作之碗,行乞于市。

【注释】①附郭:靠近城墙边②太王:周文王的祖父③邠(bīn):古国名④箠(chuí):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遂以附郭之田易.之交换

②无以致.衣食取得,得到

(2)秦士“行乞于市”的原因有:①田舍资用尽去,无以致衣食②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用原文语句回答)

(3)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C

A.练好眼光不盲从B.能知节制不任性

C.为人慷慨不吝裔D.及时醒悟不固执

【考点】DB:课外文言文阅读.

【分析】译文:

秦朝有一位学士,酷爱古物,价格再贵的东西也必定要买。一天,有人拿了张破席子亲自登门告诉他说:“从前鲁国的哀公设席请孔子坐下来请教,这就是孔子所坐的席子。”秦国的学士非常开心,认为(这席子)很古老,就用靠近城墙脚下的田交换了。过了些时候,又有一个人拿了根古代的手杖来卖给他,说:“这是周文王的祖父躲避北方少数民族时,拄着拐杖去豳时所用的手杖,比孔子的席子早几百年,您给什么我作为报酬?”秦国学士付出家里全部的资产给他。接着又有一个人拿了只朽烂的碗,说:“席子和手杖都不算古,这碗乃是桀做的,比周朝更久远。”秦国的学士认为更古老,就腾出所居住的宅子给了他。三件器物已经得到,但是田地资产全部没了,没有了衣食的着落,但(由于)好古的心,终究不忍心舍弃三件器物,于是披着哀公的席子,拄着太王的手杖,端着桀做的碗,在市场上行乞。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就用靠近城墙脚下的田交换了。易,交换。

②句意为:没有了衣食的着落。致,得到,取得。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作答时,需细读全文,然后正确翻译后可分析作答。

根据文中的“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和“田舍资用尽去,无以致衣食“可提炼作答。

(3)本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掌握。文中的秦人因为不能认清到底是不是古物而上当受骗,把自己全部的财产都给了别人,导致自己乞讨为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有好的眼力,不盲从,知道节制,与慷慨无关。

故选:C。

答案:

(1)①交换②取得,得到

(2)①田舍资用尽去,无以致衣食②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

(3)C

【点评】“之”的用法: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4)用作动词,到…去。

(5)用作代词。

(6)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二、现代文(40分)

5.(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微信红包为什么流行

①2018狗年春节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了惊人的460亿个,较去

年增长了43.3%.发红包最密集的是除夕这一天,达到了142亿个。

②微信红包为什么在中国人际交往中这么流行?

③可以借用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交易成本”来解释。交易成本,简单地说,就

是除了价格之外的一切成本,具体到微信红包,指除了微信红包里面的钱之外的一切成本。以前的红包只能面对面给。而现在,哪怕远隔重洋,只需轻轻点击,即可给亲朋好友发一个红包,减少了不必要的奔波,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④微信红包“润滑”了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已经改变了中国人

的人情传统形式。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夫妻之间因一点小事儿闹别扭,事后丈夫想和解妻子还在生气,不愿意搭理他。聪明的丈夫就连发20个10元的微信红包,且在红包留言中“言辞恳切地讲道理”,妻子在一笑之余,终于点击接受红包,两人关系和好如初。人们把这种办法调侃为:“和老婆讲道理的正确方式”。

⑤对于关系没那么亲密的人,如普通的朋友、同事之间,因一些小事情的帮忙,

如果不酬谢,心理总是过意不去。以往人们常常会为送什么发愁,有时想用一些小礼物来回馈,又担心送不出手,怕人家当面拒绝了会很尴尬。现在有了微信红包,不管是18元还是88.88元都是一份诚意的表示,所谓的“礼轻情意重”。

⑥微信红包的流行还在于它让人们在收、发红包的过程中产生了无穷的乐趣。

有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收、发微信红包时会产生猜测和期待,并随之分泌出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正是这种物质会让人产生愉悦感。在微信群里,发一个拼手气红包,往往平均下来,每个人抢到的红包可能才一元多钱,甚至几毛、几分,但大家依然劲头十足、乐此不疲。正如有人调侃,地上有一元硬币,很多人都不会弯下腰去捡起来,但在微信群里,为了几毛钱的红包却抢得大呼小叫,也司空见惯。想想如果没有微信红包,“一分钱”显然是给不出手的,而微信红包的出现,让本来无法出手的“一分钱”,也变为了“一分也是爱”,甚至还有了专用表情。其实重要的不是钱的多少,而在于乐趣。

⑦据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调查,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新兴的微信用户就增

加了1000万个。这些用户中,好友数量在200人以上的被访者比例近45%,其中好友数量达500人以上的用户占13.5%.这样庞大的人际社交网络为微信红包的流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微信红包作为红包和人际社交网络两者的结合,产生于社交,服务于社交,它的发展、壮大就顺理成章了。

(文章有删改)(1)第④段“润滑”在文中的意思是增进、改善、调和。

(2)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是举生活中答谢普通朋友和同事帮忙的例,说明微信红包具有“润滑”关系不密切之人的作用。。

(3)联系全文,微信红包流行的原因有:

①降低了交易成本:

②“润滑”了人际关系;

③产生了无穷的乐趣;

④有庞大的人际社交网络作为平台。

(4)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微信红包的交易成本是指红包里的一切成本

B.中国人的人情传统形式已经被微信红包改变

C.大脑分泌内啡肽让人在抢微信红包时有乐趣

D.人际社交网络不仅产生于社交还服务于社交

(5)有人认为第①段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考点】BC:议论文阅读综合.

【分析】本文开篇用微信红包在生活中流行的现象,自然引出论题:微信红包流行;接着提出问题:微信红包为什么流行;最后从降低了交易成本、“润滑”

了人际关系、产生了无穷的乐趣和有庞大的人际社交网络作为平台等方面具体论述了微信红包流行原因。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语境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语句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分析词语的含义即可。结合第四段的内容,从“两人关系和好如初”等语句中可知,“润滑”在这里指增进、改善、调和人际关系的意思。

(2)本题考查理解语句的作用。实际上是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结合一句内容可知,主要列举生活中答谢普通朋友和同事帮忙的事例,具体有力的论证了“微信红包具有‘润滑’关系不密切之人的作用”的观点,是论证更有说服力。

(3)本题考查提炼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即可。结合文章的内容,从“微信红包‘润滑’了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的人情传统形式”“微信红包的流行还在于它让人们在收、发红包的过程中产生了无穷的乐趣”“这样庞大的人际社交网络为微信红包的流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等语句中概括答案即可。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从“具体到微信红包,指除了微信红包里面的钱之外的一切成本”中可知,“微信红包的交易成本是指红包里的一切成本”分析不准确。

B.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的人情传统形式”中可知,“中国人的人情传统形式已经被微信红包改变”分析不准确

C.分析正确。

D.从“微信红包作为红包和人际社交网络两者的结合,产生于社交,服务于社交”中可知,“人际社交网络不仅产生于社交还服务于社交”分析不准确。

故选:C

(5)本题考查理解段落作用。解答此题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第一段的作用来分析即可。先明确不同意删去,结合第一段的内容,从“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了惊人的460亿个,较去年增长了43.3%”中可知,用微信红包在生活中流行的现象,自然引出对微信红包流行原因的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

(1)增进、改善、调和等。

(2)举生活中答谢普通朋友和同事帮忙的例,说明微信红包具有“润滑”关系不密切之人的作用。

(3)②“润滑”了人际关系;③产生了无穷的乐趣;④有庞大的人际社交网络作为平台。

(4)C

(5)不同意。开篇用微信红包在生活中流行的现象,自然引出对微信红包流行原因的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点评】解答筛选信息时,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快速确立筛选信息的范围;

第二步,比较分析各种相关信息,并准确整合信息。

6.(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草帽面

①甘城的这个夏天,硬是热的古怪!

②这个古怪的夏天,也出了一件xīqí事:在甘城小学旁的一个小巷内,有了一

个卖热面的,也就是普通的葱花肉丝面,可人人都说硬是吃出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面的香味儿!每天晚上到了凌晨两三点了还有很多人坐在那里,吃的吃,等的等,不时有一些人来了,看了看前面那些等待的人,便习以为常的找个地儿,站的站,坐的坐,边等边聊起天来。这成了小城夏晚的一景。

③这个推着板车卖汤面的小摊主,每天都是晚上十点准时来到这个小巷,板车

蓬架上挂着一个用毛笔字写的几个黑字:草帽面。小摊主的头上,也时时戴着一顶草帽,生意再好,也没取下来过,一直到收摊儿。

④不知不觉,巷边小摊排长队等面,在这个夏天已成为一种时尚,那些在酒馆

茶馆吃多了喝腻了的客官们往往会相约一句:“走,吃碗草帽面去!”师傅很奇怪,任你长队排到多少人,他还是不紧不慢,不吭不哼,一碗一碗仔细配料,他的面条不是超市里买的那种,而是那种加工的碱水面,一天就准备那么多面,卖完后,就轻轻说了一句:“面没了!”后面的人一听说面没了,只是各自散开,毫无怨言。只等第二个晚上来早一点便可吃到了。草帽面好吃!

香!比大闸蟹还香!且要去得早!草帽面出名了!

⑤小巷有一个摆摊烤羊肉串儿的,看着草帽面生意火爆,很是羡慕,打听后得

知草帽面摊主是个复员军人,曾在部队炊事班做过几年,厨艺不错。于是悄悄观察了好几天,暗自学艺,不久便也改下起热面生意来,亦美名其曰“草帽面”,并竖了一个广告灯牌做的招牌,让人还未进巷口便可看到大大的几个字。

⑥小巷更热闹了,两家生意都好,烤羊肉串儿的摊主很高兴,做生意的谁不想

赚钱,有好门路了就要跟啊!可时间只过去了两周,烤羊肉串儿的热面生意就差了起来,吃面的人宁愿排队也要等那个老摊摊的热面吃。烤羊肉串儿的纳闷了,他悄声拉住一个老吃面的人问道:“为何他的生意硬是比我好,我的面条材料和做法都和他差不多啊!”那人仔细上下打量了一下他:“你的头上没戴草帽啊!”“啥?这?都是草帽面,戴与不戴有什么关系呢?”

⑦那人望了望那顶“草帽”:“关系大了!你知道吗?那人是个复员军人,曾是

部队的炊事班班长,在一次抗洪抢险中差点被洪水冲走,被一块大石头挡住,才保住性命,可头皮却硬生生被揭掉了一块,再也长不出头发了,现在为了贴补家用,才晚上出摊卖面,很多人去吃面,除了他的面好吃,更多的是冲着他头上那顶草帽啊…”

⑧三天后,烤羊肉串儿的老板又出摊了,不过不是热面,而仍是烤羊肉串儿,

只是他身后多放了很多小塑料凳儿,很多吃面的人都可在他这儿坐坐,聊聊,渐渐地,羊肉串儿生意也好起来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xīqí稀奇

(2)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交代甘城这个夏天天气热B.反衬了热面生意火爆的反常

C.表现复员军人卖面的辛苦D.引出人们凌晨等吃面的情节

(3)小说以“草帽面”为线索,情节生动,请在横线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复员军人的“草帽面”生意火爆→①羊肉串摊主改卖“草帽面”→羊肉串摊主打探卖“草帽面”生意差的原因→②羊肉串摊主改回老本行,生意也好起来

(4)第③与⑤段画线句都写到“草帽面”的招牌,简析作者这样写的好处。(5)细读第⑧段,说说结尾的妙处。

【考点】9E:小说阅读综合.

【分析】小说以“草帽面”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首先细致描写了“草帽面”生意火爆的场景。然后是烤羊肉串的眼红改行也卖“草帽面”他的生意却由热到冷,羊肉串摊主打探原因,原来卖“草帽面”的是复员军人,他的草帽有故事,人们吃面是冲他的好人品。最后烤羊肉串的又改回老本行,人变好了,生意也好起来。表现了好人有好报,人人弘扬社会向善风气。故事简单,主题深刻。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词语的正确书写能力。解答此题,要调动学生头脑中的词语积累,还要联系整个句子的意思判断此处的拼音应该是那两个字。根据上下文意思,这个词语应是“稀少、新奇”之意,应该写“稀奇”一词。(2)此题考查对小说关键语段的理解能力。这一段属于环境描写,又在文章开头,分析理解时就要环境描写的作用和开头段的作用兼顾。对照四个选项,ACD理解正确,B“反衬了热面生意火爆的反常”中的“反衬”理解不准确,天气炎热,衬托热面生意火爆,属于正衬。所以理解不正确的选项应该是B 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及故事情节的梳理能力。分析题干内容:复员军人的“草帽面”生意火爆,这是故事的开端,羊肉串摊主打探卖“草帽面”

生意差的原因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让我们概括填写故事的发展和故事的结局部分。快速浏览文章,锁定故事发展部分是第⑤段,可概括为:烤羊肉串

的改行也卖“草帽面”;故事的结局部分是第⑧段,概括为:烤羊肉串的又改回老本行,生意也好起来。

(4)本题考查对比的作用。第③段的招牌是复员军人的,简陋、不起眼;第⑤段的烤羊肉串的改行卖面的招牌,大气、显眼。与下文中生意状况好坏形成了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了小说主旨:消费者更看重商家的人品。

(5)此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结尾语段羊肉串摊主改回老本行后,因他的一个细微的善举而生意逐渐变好了,与他以前的生意状况形成对比,从而揭示小说主旨:好人有好报,弘扬社会向善风气。这样的结尾,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增强故事可读性。

答案:

(1)稀奇

(2)B

(3)羊肉串摊主改卖“草帽面”,羊肉串摊主不卖“草帽面”改回老本行(烤羊肉串的又改回老本行,生意也好起来)。

(4)第③段写出了招牌的简陋、不起眼,第⑤段写了招牌的考究、显眼,与生意的好坏形成强烈的反差,突出了人们对复员军人的敬意。

(5)羊肉串摊主改回老本行后,因他的一个细微的善举而生意逐渐变好,与前文生意差形成对比,起到一种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借此又凸显了好人有好报,弘扬社会向善风气的主旨。

【点评】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综合运用(10分)

7.(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为了让学生走出教室,放飞心灵,真正在“读书与行走”中感受不同地域、人文的魅力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某校要开展“跟着课本去行走一一爱我河山”的系列主题活动。

篇目:《饮湖上初晴后雨》

【链接一】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三面环山,湖被孤山、白堤、苏堤、杨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 C 卷(含答案) 上海市三级语言素质测试(C) (满分150 分测试时间100分) 考生备注: 1。这张试卷有27 道题 2。请将所有答案放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不要在试卷上打分。1,文言文(40 分) (1)默写(15分) 1。我们挥手道别,(李白的《送朋友》)2。人们渴望伊拉克(刘勇的《梁祝》) 3。迎一水剑,(匿名“一路牵牛星”)。4 如果所有的旅行都是空的,那就没有根据了。(柳宗元的《小石塘的故事》) 5。所以要有耐心。(《孟子》生在忧患中,死在幸福中) (2)读下面的《元曲》并完成问题6-7 (4 分) [A] 古村的日落,轻烟和老树西寒鸦,在小小的洪飞阴影下青山绿水,白草如茵,红叶黄花[ ·B]枯萎的藤蔓、老树、昏暗的乌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和瘦马夕阳西下,心碎的人在世界的尽头。6.这两首元曲的题目是,元曲的作者是[(2 分)7。以下两首元曲被正确理解为(2 分)。 A。两者都用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b。所有这些都通过各种场景组合创造出深刻的意境C.所有人都通过

欢快的场景表达他们的悲伤。D.这首歌结尾的所有句子都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3)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8-10 (9 分) (1)当森林缺水时,就会有一座山。这座山有小开口,好像有光。他放弃了船,从入口进入。在极度狭窄的开始,只有通过人十步之后,豁然开朗土地平坦开阔,房屋看起来像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路上的交通和鸡犬的气味其中,男人和女人穿的衣服和外人一样。黄头发耷拉着,很开心。 (2)见渔人,大惊,问绝有一个答案我们必须回家,摆酒杀鸡吃。听说村子里有这个人,咸就过来打听。自从秦朝第一次避乱的时候,带领妻子城的人到了这种绝望的境地,没有回来;因此在外人看来我不知道谁是汉人,不管在魏晋时期。这个人是一个接一个地说了又听了,个个慨叹其余的人各自延伸到自己的家里,全都没有酒和食物停几天,辞职中国有句谚语,“光是局外人是不够的。”“。8以上作者是东晋时期一位伟大的诗人。(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分)森林耗尽水源,然后得到一座山。 10。总结第1 段的内容:文章指出了源汉语“走到这种绝境”的时间和原因,并指出句子是“绝望的”(4分) C 论文1 (4)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11-13 (12分)李的家庭很穷。他和李生在同一条街上工作,每次都赚了很多钱。 公感其意,拜为兄弟先寻为进士,李生

上海市青浦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青浦区2017学年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 2. ,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4. ,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 5.而乡邻之生日蹙, ,,(《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黠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拟把”的意思是。(2分) 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婉约词,词牌名是“蝶恋花”。 B.这首词紧紧围绕上阙中的“望”字展开。 C.“伫倚”“望极”表明词人挂念远方的人。 D.最后两句表明词人对其所恋忠贞不渝。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威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作者是田园诗人陶渊明。 B.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来叙写故事。 C.“世外桃源”“豁然开朗”等成语源于本文。 D.本文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的虚构。

上海市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1.默写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一览众山小。(《望岳》) (3)下见小潭,______。(《小石潭记》) (4)______,以尽吾齿。(《捕蛇者说》) (5)回看射雕处,______。(《观猎》) 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 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湿地日”,市绿化市容局发布了上海湿地生态旅游地图,并公布了7大湿地公园:崇明西沙湿地公园、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东滩湿地公园、金海湿地公园(在建)、世博后滩公园、南汇嘴观海公园、明珠湖公园。详见图。 (1)看完上述材料,从下面四句中选择一句作为你想说的话,并简要说明理由。 A.全市七大湿地公园,有三个在崇明。 B.全市七大湿地公园,有三个在崇明? C.全市七大湿地公园,有三个在崇明! D.全市七大湿地公园,有三个在崇明-- 我选______ 原因是______ (2)请为崇明湿地旅游设计一句广告宣传语。 (3)下面是游览崇明三个湿地的四种路线设计,最不便捷 ....的一项是______ A.崇明西沙湿地公园--明珠湖公园--东滩湿地公园 B.明珠湖公园--东滩湿地公园--崇明西沙湿地公园 C.东滩湿地公园--崇明西沙湿地公园--明珠湖公园 D.东滩湿地公园--明珠公湖园--崇明西沙湿地公园。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3.阅读《送友人》,完成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诗中的“孤蓬”与“______”都喻指题目中的“友人”。 (2)全诗抒写了作者对友人______的情感。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4.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汉代史学家______。 (2)为发动起义,陈胜吴广杀两尉以扫清障碍,______以鼓动人心,诈称扶苏、项燕以______,由此可见他们______的特点。 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势利鬼吴生有吴生者,老而趋势。偶赴盛宴,见一布衣者后至,略酬其揖①,意色殊傲。已而见.主人待之甚恭,私询之,乃张伯起②也。吴生更.欲殷勤致礼,张笑曰:“适已领过半揖,但乞补还即可,勿复为劳。”时人嗤之。 【注释】①酬其揖:鞠躬还礼。②张伯起:张凤翼,明朝著名戏曲作家,字伯起。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①见.主人待之甚恭______ ②更.欲殷勤致礼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时人嗤之。 (3)吴生“略酬其揖”的原因是______,“更欲殷勤致礼”的原因是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4)哪个成语用以概括吴生对张伯起的不同态度最为准确?______ A.趋炎附势B.前倨后恭C.刮目相看D.见风使舵。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季羡林①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 ②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日子 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③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 ④我自己也属于芸芸众生之列,也难免浑浑噩噩,并不比任何人高一丝一毫。如 果想勉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人,对人生有一些想法,动过一点脑筋,而且自认为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 ⑤我有些什么想法呢?话要说得远一点。当今世界上战火纷飞,人欲横流,“黄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上海市三级语言素质测试(C) (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00分) 考生备注: 1。这张试卷有27道题 2。请将所有答案放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不要在试卷上打分。1,文言文(40分) (1)默写(15分) 1。我们挥手道别,(李白的《送朋友》)2。人们渴望伊拉克(刘勇的《梁祝》) 3。迎一水剑,(匿名“一路牵牛星”)4。如果所有的旅行都是空的,那就没有根据了。(柳宗元的《小石塘的故事》) 5。所以要有耐心。(《孟子》生在忧患中,死在幸福中) (2)读下面的《元曲》并完成问题6-7 (4分) [A]古村的日落,轻烟和老树西寒鸦,在小小的洪飞阴影下青山绿水,白草如茵,红叶黄花[·B]枯萎的藤蔓、老树、昏暗的乌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和瘦马夕阳西下,心碎的人在世界的尽头。6.这两首元曲的题目是,元曲的作者是[(2分)7。以下两首元曲被正确理解为(2分)。 A。两者都用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b。所有这些都通过各种场景组合创造出深刻的意境C.所有人都通过

欢快的场景表达他们的悲伤。D.这首歌结尾的所有句子都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3)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8-10 (9分) (1)当森林缺水时,就会有一座山。这座山有小开口,好像有光。他放弃了船,从入口进入。在极度狭窄的开始,只有通过人十步之后,豁然开朗土地平坦开阔,房屋看起来像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路上的交通和鸡犬的气味其中,男人和女人穿的衣服和外人一样。黄头发耷拉着,很开心。 (2)见渔人,大惊,问绝有一个答案我们必须回家,摆酒杀鸡吃。听说村子里有这个人,咸就过来打听。自从秦朝第一次避乱的时候,带领妻子城的人到了这种绝望的境地,没有回来;因此在外人看来我不知道谁是汉人,不管在魏晋时期。这个人是一个接一个地说了又听了,个个慨叹其余的人各自延伸到自己的家里,全都没有酒和食物停几天,辞职中国有句谚语,“光是局外人是不够的。”“8。以上作者是东晋时期一位伟大的诗人。(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森林耗尽水源,然后得到一座山。 10。总结第1段的内容:文章指出了源汉语“走到这种绝境”的时间和原因,并指出句子是“绝望的”(4分) C论文1 (4)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11-13 (12分) 李的家庭很穷。他和李生在同一条街上工作,每次都赚了很多钱。

2020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6—8题(12分) 【甲】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乙】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上述作品中,近体诗的作者是_________;古代散文的作者谥号是________。(2分) )“山居秋暝”中,“暝”的意思是___________:“云归而岩穴暝”中,“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2分) 下列对两篇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都写了朝暮交替之景。 B.都写了动静变换之景。 都写了四季变换之景。 D.都写了晦明交替之景。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8分) 人为何需要运动锻炼 ①人,生物学上称为“智人”,与大猩狂、黑程程、倭黑程猩等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相似度超过 。既然基国相似,那人类与灵长类动物为何如此不同?美国著名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刊登的一篇文章,从进化角度阐述了我们的祖先进化为人类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经常运动。 ②可以说,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就已经患上了“运动依赖症”。大约600万-700万年前,我们的祖 先原始人就与黑猩猩、倭黑猩猩走上了不同的路。原始人以捕猎、采集为生,但当时食物经常短缺,不想被饿死,就得长途bá shè。直立站姿和大跨步的步态能在消耗更少能量的情况下,覆盖更大的活动范围,这迫使原始人必须一直运动才能维持生存。随后出现的狩猎行为进一步提高了原始人的活动水准,人类基因悄然继承了这些机制。 ③当一个行为成为常态时,生理特征就会发生改变,原始人类适应甚至依赖于狩猎采集这些行为,所以新陈代谢也进化出了适应大量运动的机制。人类的最大持续功率输出值至少是黑猩猩的4倍,这个优势很大程度上源于原始人腿部肌肉的变化。原始人的腿部肌肉,不仅比猿类的多了50%,抗疲劳

上海市金山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上海市金山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句子默写(共1题;共5分) 1.默写 (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草色烟光残照里,________。(《蝶恋花》) (3)________,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4)呼嘘毒疠,________。(《捕蛇者说》 (5)________,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二、诗歌阅读(共1题;共4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任哪个地方的刺史时所作?() A.杭州 B.苏州 C.徐州 D.扬州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水面初平”表明湖水丰盈,勾勒出暮春之景。 B.“乱花写出暮春时节杂花稀少、稀疏的特点。 C.“没马蹄”表明杂草繁茂,把马蹄子都遮住了。 D.“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表明诗人流连忘返。 三、课内阅读(共1题;共7分) 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陈涉世家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俟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1)《陈涉世家》选自《_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通史。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020年上海市中考二模语文模拟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0年上海市中考二模语文模拟测试卷 (考试时间100 分钟,满分150 分) 一、文言文(40 分) (一)默写(16 分) 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 3.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 4.……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5.《行路难》中表现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内古诗文,完成第 6—10 题(12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 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之感。(2分 7. 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结合颈联,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2 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 选文中的“臣”是_________(人名),语段出自课文《》。(2 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 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忧”、“恐”两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B.这两段文字作者回顾了“先帝”“三顾茅庐”、“临危委任”和“白帝托孤”三件往事。 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一句直接表现了作者写此“表”的真挚情感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一句中的“大事”是指作者要“五月渡

2018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带答案)

2018年上海市长宁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贺《雨晴》) 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5.草色烟光残照里,。 (柳永《蝶恋花》)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山居秋暝(王维)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初平”的意思是;“春芳歇”的意思是 (2分) 7.对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都是唐代诗人创作的的律诗。 B.都采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C.颔联和颈联都是工整的对偶句。 D.都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8-10题(8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曹刿论战》选自《》,相传此书的作者是鲁国的史官。(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10.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下是:()(3分) A.“必以分人”的“人”与“民弗从也”的“民”意思不同,表现了庄公对“人”的亲近、依靠和对“民”疏远、漠视。 B.“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中的“视”与“望”意思不同,写出了曹刿视察敌情并做出准确判断的过程。 C.“何间焉”、“何以战”中的“何间”与“何以”都是倒装句。前者显示了乡人对国事的冷漠,后者显示出曹刿

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

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 一、【杨浦区】 曹玮用兵 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③。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④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⑤。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⑥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⑦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吾以此取之。”(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镇戎:地名,宋时边境重镇。知镇戎军日:主管镇戎军队的时候。②虏兵:敌军。③部伍:兵士的队伍。④縻:束缚。⑤候:侦查。⑥蕃军:吐蕃军队,即上文“虏兵”。⑦少选,一会儿。⑧痹:麻痹。 ⑨阑:残,尽。 1、解释加点字。(4分) (1)徐.谓其下徐()(2)比.其复来比()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3、请用原文中的动词填空,表现曹炜“一战大破虏师”的过程。(3分) □敌→□敌→□敌→破敌 4、请简述划波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2分) 1、(1)慢慢地,缓缓地(2分)(2)等到(2分) 2、(敌军)听说曹玮贪图牛羊之利(贪图牛羊这些小利)而军容不严整,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3分) 3、诱待痹(3分) 4、本句交代了部下对曹玮下令携带牛羊而使军队不齐整的现状担忧,并予以劝解。从侧面表现了曹玮巧于谋略,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2分)

2018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记叙文)附答案

2018年上海初三二模汇编—记叙文 2018年初三二模宝山-嘉定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1分) 跟着父亲读古诗 潘向黎 (1)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学龄前稚童,父亲便开始让我背诵古诗。 (2)听上去平淡无奇—一如今谁家孩子不从“鹅鹅鹅”开始背诵几十首古诗,好像都不好意思说幼儿园毕业了。但是相信我,在那个年代,这也算是逆时代潮流的举动。我带着一点违禁的提心吊胆,开始读父亲手写在粗糙文稿纸背面的诗词。 (3)我背的第一首诗是“白日依山尽”,然后是“床前明月光”和“慈母手中线”。然 后,应该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我的心目中,这首诗有的地方好理解,有的地 方我完全不明白。什么是“城阙”?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继续背,“海内 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当时我还没有见过海,“海”字让我想到的是父亲所在的上海。既然一年只能在寒暑假见父亲两次,上海一定非常非常远,那是“海内”还是“天涯”? (4)我背诵的第一阕词,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是非常生硬突兀的——岳飞的《满江红》。后来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我有女儿,即使不让她背李清照、柳永,至少也会选晏殊、周邦彦吧?现在的我对当年的父亲笑着说:“爸爸,你也太离谱了。”当时因为这阕词生字多,我背得很辛苦。等放署假,父亲回来了,居然没有抽查这阕词,让我暗暗失望。那时候,因为常年不在一起生活,我有些敬畏父亲,竟不敢自己主动卖弄一下,背给他听。 (5)按现在的养育标准看,我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就被迫分居两地,我的整个童年父亲都不在身边,心理阴影该有多大啊。幸亏父亲不在的时候,有他亲手录的古诗词陪着我。 (6)父亲出差给我带回一套唐诗书法书签。“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我很喜欢,但是不太明白杜牧到底想说什么。父亲又不在身边,我没人可问。读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C) (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 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默写(15 分)1.挥手自兹去,。2.,为伊消得人憔悴。 3.盈盈一水间,。4.,皆若空游无所依。 5.所以动心忍性,。文言文(40 分) (李白《送友人》) (柳永《蝶恋花》)(无名氏《迢迢牵牛星》)(柳宗元 《小石潭记》)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 题(4 分) 【甲】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两首元曲的曲牌是,元曲【甲】的作者是。(2 分) 7.下列对这首两首元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都运用对比手法强烈表达作者内心情感。 B.都通过多种景物组合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C.都通过明丽欢快之景描绘烘托伤感之情。 D.都在曲的结尾句直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8-10 题(9 分)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上文的作者是东晋大诗人。(2 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10. 概括第①段的内。文章点明源中人“来此绝境” 的时间和原因的句子是“ ”。 4 分)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11-13 题(12 分)李文定公家甚贫,同

上海市宝山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宝山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 1.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其切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袁枚《黄生借说》) 4. ,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5.人知从太守乐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6-7题(4分)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雕弓如月,西 北望,射天狼。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 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两首词的作者,依次分别是、(人名)。(2分) 7.对两首宋词理解有误的两项是()()(2分) A.【甲】词首句中的“狂”字,贯穿并统摄了全词。 B.【乙】词首句中的“醉”字,引出的内容都是梦境。 C.两首词都描绘了宏大激烈的战争场面。 D.两首词都表达出词人报国难酬的壮志。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一一10题(9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俟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 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 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 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

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17年浦东新区初中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 一、文言诗文阅读(40分) (一)默写(15分) 1.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2.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 3.,皆叹惋。(《桃花源记》)4.树木丛 生,。(《观沧海》)5.,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姓名),他被后世称为“”。(2分)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中的“齐鲁”是对泰山的尊称 B.颔联描写了泰山在阴天和晴天不同的景色 C.颈联写出了黄昏时分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D.尾联重在抒发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陈涉世家(节选) 司马迁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起,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欢迎转发欢迎分享!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8.“世家”是(朝代)司马迁所著《》中人物传记的一类,主要记述(A.帝王 B.诸侯 C.人臣 D.平民)之事。(3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内容体现不出陈涉、吴广筹划起义的智谋的一项是(3分)

2018年度上海中考语文二模议论文资料汇编

【奉贤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8分) 在阅读中拥有“心力量” ①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②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物质的发展永远会受到各种制约,精神的蓬勃才足不竭的源泉。毫无疑问,阅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条理、更有方向、更有智慧。更重要的是,阅读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③社会需要诚信,人们需要信仰。读书会让人知道世界的深奥,会让人明白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础。阅读不是为了帮助我们逃避生活,逃避与人打交道,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共读共行,才能同心同行。因此,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 ④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好的书会让我们更年轻、更有活力。读书,应该是一种挑战,向未知世界、同时向自己智力的一种挑战。虽然批评式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与错误,而是为了创新创造。尤其对于研究问题与建构理论而言,阅读应该以学其所长为主。 ⑤我们需要用阅读来探索世界。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近视”“老花”等原因,或者“粗心”“马虎”等心理,让我们无法清晰把握这个世界。而阅读,能够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 ⑥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每个真正用心阅读的人,总是能够在书中寻找到自己,从而通过行动,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 ⑦当然,读书需要循序渐进。不同的书会组成一个自然的阶梯,引导我们去攀登思想与智慧的高峰。所以,当我们被一本书阻拦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可以寻找另外更合适的书作为再次攀越这本书的阶梯。 ⑧没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行动。即使不能以书为友,也应对阅读的好处有所了解,对爱书人、读书人保持尊敬。我们中国人历来对于文字、书籍、读书人,都是尊敬的。在古代,连有字的纸张也不能随便乱扔。对这些保持必要的尊敬,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尊敬,是一种修养。 ⑨对于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提高标准。读书也是思维与智力的体操。如果不能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书、能够刺激自我超越的书,很难有真正的成长。跳一跳才能摘智慧之果。同时还要注意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在朱子24字读书法中,熟读精思是最主要的内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是很难真正把握书中精髓的,正如饮食,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有补于身体。 ⑩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必然创造新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4.第⑥段碱线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冒特”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2分) 15.下列对中心论点表述最恰当 ...的一项是( )(3分) A.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B.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

2018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杨浦区2018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 (一)默写(1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后全无叶底花。 2、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4、以为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晴》) (《题破山寺后禅院》)(《归园田居》)(《黔之驴》) (〈爱莲说〉) (二)阅读古诗,完成6-7题(4分)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诗中“澹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下列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壮观景象,气象恢宏博大。 B.“若”字表明作者写的是虚景,即诗句表达的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C.诗人运用了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手法使意境瑰丽开阔。 )(2分) D.诗句较之“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的描绘,更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①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②稍见云 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③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④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 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⑥ 8、选文作者是清朝__________派古文家____________(人名)。(2分) 9、联系上下文,“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一句作者描述“山”的视角是()(3分) A.平视B.仰视C.侧视D.俯视 10、根据文意,下列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选文起笔交代戊申那天天气阴晦,五更时分,作者与友人在日观亭坐候日出的情景。 B.“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生动展现了日出前风扬积雪,云雾弥漫的环境和气势。 C.选文第⑥句,作者写回视西峰“而皆若偻”,令人联想到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选文主要通过日出前后云霞色彩的鲜明变化,勾勒出日出的雄伟、壮丽景象。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上海市2018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 4、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 5、然往来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黔之驴》) (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接点名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 D. 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 _。(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5分)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成语积累 文中的“臣”是本文作文_________。(人名) 遂许先帝以驱驰

上海市长宁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长宁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贺《雨晴》) 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5.草色烟光残照里,。 (柳永《蝶恋花》)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山居秋暝(王维)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初平”的意思是;“春芳歇”的意思是 (2分) 7.对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都是唐代诗人创作的的律诗。 B.都采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C.颔联和颈联都是工整的对偶句。 D.都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8-10题(8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曹刿论战》选自《》,相传此书的作者是鲁国的史官。(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0.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下是:()(3分) A.“必以分人”的“人”与“民弗从也”的“民”意思不同,表现了庄公对“人”的亲近、依靠和对“民”疏远、漠视。 B.“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中的“视”与“望”意思不同,写出了曹刿视察敌情并做出准确判断的过程。

2018年上海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浦东新区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当年万里觅封侯,。(《诉衷情》) 2.,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3.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4.,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山居秋暝题破山寺后禅院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山居秋暝》写的是雨后傍晚的景色,《题破山寺后禅院》则写的是_______的景色。(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首诗都描写了幽深宁静的山间风光。B.两首诗都表达了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 C.两首诗都以有声衬无声表现山林之静。D.两首诗都在尾联含蓄委婉点明了题旨。(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 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 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 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上文选自《_________》一书,作者是(人名)。(2分) 9.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0.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上文中对屠户的心理描写体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B.对狼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狼的凶残和狡猾。 C.“止增笑耳”表达了作者对像狼一样敌人的蔑视。 D.“以刀劈狼首”时,屠户并未认清狼奸诈的本质。

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II )卷

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II )卷 一、基础积累 (共4题;共8分) 1. (2分)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的读音和字形正确的一组() A . 哺(pǔ)育九曲(qū)连环污秽(huì)田垄(nǒng) B . 重荷(hé)踌躇(chóu chú)深邃(suì)妇孺(rú) C . 博(bó)学多识积攒(zhǎn)蟠(páng)龙嶙峋(lín xún) D . 祈(qí)祷雪霁(jì)睥睨(pì nì)污秽(huì) 2. (2分)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 俗不可奈煞费苦心名付其实索然无味 B . 趾高气扬身名狼籍心有余悸人情事故 C . 萍水相缝兴高采烈认劳认怨销声匿迹 D . 猝不及防棱角分明司空见惯心血来潮 3. (2分)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草坪上,一个个花枝招展的彝族小女孩,踩着梦幻般的舞步,哼着不知传唱了几千年的古老歌谣。 B .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民营艺术院团如雨后春笋,异军突起,焕发出蓬勃生机。 C . 在这个偏僻的小镇,居然有这么一家豪华餐厅,虽说店面不大,但脍炙人口的饭菜却引来了络绎不绝的顾客。 D . 北国初春,乍暖还寒,冰雪尚未消融的龙江大地吊塔林立,机器轰鸣,早早吹响了项目开复工的号角。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杭州作为一座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城市,凭借独特的自然坏境和众多的发展机遇,已成为外籍人眼中当之无愧的魅力之城。

B . 《二泉映月》自始至终让人感受到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同时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演奏技巧与风格也让人叹为观止。 C . 近些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热中,杭州独有的“杭剧”,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其发展与传承终于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D . 正在打造的中国第一家“低碳科技馆”,将成为杭州第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建筑典范。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 5. (24分) 冰海小精灵 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冷海域中,生活着一种轻盈美丽的浮游动物,它们的名字是“冰海小精灵”。最近,这种可爱的动物却现身于日本兵库县附近相对温暖的海域中。这种小生物“盲流到非居住地”,说明海洋环境出现了问题,环保人士对这种不明原因的迁徙表示担忧。冰海小精灵学名为Clionelimacina,又被称为“冰海天使”。当它们在海水里展翅游泳时,小翅膀看起来像天使的翅膀。这些小生物有些看上去像水母,也有些像萤火虫,其实它是一种翼足类软体动物。这种生物通体透明,在水中冉冉飘动,姿态十分优雅。它们透明的身体包含了头、腹、尾3个部分,身体中央有着红色的消化器官,看起来像一颗火热的红心。冰海小精灵体形最大不过3 cm,通常生活在离岸水域,人们对它的生活习性至今仍不是十分清楚。它们的口部位于头部顶端,肉食性,以浮游性小卷贝为食。发现小卷贝时,头部那两个像是触角的东西会突然爆裂开,从体内瞬间伸出6条触手,将小卷贝扯入体内消化。冰海小精灵为雌雄同体,然而它们不能自我受精,必须和其他同类进行交配才能繁殖后代。在进行交配时,两只冰海小精灵会结合在一起,互相为对方体内的卵子受精。冰海小精灵幼年期有壳无翼,但在成熟过程中,外壳会退化,足部渐渐特化成透明的翅膀。这些“翅膀”大约每秒拍动两次,让它们能在海洋环境中畅游。 冰海小精灵大多终身飘浮在结冰的海水之下,北极圈北纬45°以北、太平洋和大西洋都可以发现它的踪迹。它们主要生活在南极和北极附近的冰冷海水中,在日本寒冷的北海道海域也有发现。然而,日本兵库县属于日本中部的温带地区,海水相对温暖,按理这里不会出现寒带的生物。这也是人们第一次在寒带之外的海域发现冰海小精灵。由于水土不服,这些迁徙的小精灵已经开始大量死亡。 为了保护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一些环保组织招募人员对这些冰海小精灵进行饲养。据负责照料这些浮游生物的一位饲养员介绍,他和他的同事们正致力于保护这些小生命。但是,目前这些浮游生物的生活情况并不是很好,由于对其生活习性的不了解,饲养员们负责照顾的冰海小精灵也出现了大量的死亡现象。 这种动物为何会出现反常的迁徙?环保专家还在寻找其中的原因,但是一些生态学家表示,这一定是海洋环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