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生物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9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5分)
1.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
A.适者生存B.过度繁殖C.生存斗争D.自然选择学说2..昆虫的保护色越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说明
A..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D 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3.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②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A.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③⑤
4.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某种群中某基因的突变率B.某种群中某种基因的出现比例
C.某种群中显性基因的出现比例D.某种群中隐性基因的出现比例
5.若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
A.这个性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B.该群体中具此性状的纯合体多
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
6右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 #科
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发热和寒颤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C.寒颤和出汗减少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7.在果蝇中,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是10-5,对于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
108个个体),却有107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则每个果蝇大约有多少个基因
A.0.5×104 B.104 C.2×104 D.4×104
8.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不同的是
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
9.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太空椒④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
A.①B.①②C.①②D.③④
10.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各项中正确的是()
A.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
B.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1中
C.3处细胞的内环境为淋巴
D.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3层生物膜
11.最新一期西班牙《趣味》月刊载文称,英国伦敦大学研究人员弄清楚了为什么热可以有效镇痛:当温度达到40℃时,人体细胞内部接收器就“燃烧”起,切断了让身体感到疼痛的化学介质的道路。这里“让身体感到疼痛的化学介质”是人体体温调节中的
A.甲状腺激素B.肾上腺素C.胰岛素D.递质
12、下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抗毒素能特异性的中和外毒素的毒性,是抗体的一种
B.效应B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都会分化,但是不会增殖
D.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
13、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
A.患儿感染手足口病毒后,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该病毒B.吞噬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自身免疫病C.注射甲型HIN1疫苗会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对甲型HIN1病毒有终生免疫作用
D.注射狂犬疫苗后,若遇到狂犬咬伤而感染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就能直接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14.下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①~⑦为免疫过程,a~e为细胞,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a~e中,只有e不具有识别能力
B.⑥过程表示d细胞识别e细胞表面的抗原
C.③过程b细胞内的内质网膜面积会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会增加D.一个d细胞表面有多个受体,能对应多种抗原
15.右图表示人体内的体液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都有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
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B.图中各种细胞都是免疫细胞,它们均由
受精卵经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而
C.大多数抗体是与相应抗原发生沉淀或凝集反应,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D.抗原与抗体发生反应,可导致人体出现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
16.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B.效应B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C.体液免疫是人体内的抗毒素、干扰索等抗体与抗原物质发生的特异性反应
D.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