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时期如何做好新闻舆论工作

新时期如何做好新闻舆论工作

新时期如何做好新闻舆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这“五个事关”深刻揭示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因此,笔者认为做好新时期的新闻舆论工作,一定要从战略上、全局上深刻认识新闻舆论工作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

坚持党性原则,把政治方向摆在首位

方向问题,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原则性、根本性问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肩负起“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确保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一是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这一根本原则。要增强政治家办

报意识,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始终站稳政治立场,筑牢党的舆论主阵地,把握舆论工作主动权,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要符合党的要求,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理直气壮、毫不含糊。

二是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党性,就是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全面报道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与火热生活,记录伟大时代的声音和足迹。要把党性和人民性统筹好、实践好、统一好,把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融入新闻舆论中,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更好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是必须坚决守好新闻舆论阵地。要抓住新闻舆论的主动性、主动权,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变为自觉行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主动承担起弘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的重要责任,建设好、捍卫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掌握好“话语权”,始终保持高度政治

警醒,筑牢思想防线,敢于向杂音、噪音以及错误言论“发声”,坚决批判、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促进社会理性声音形成,营造出良好社会舆论。

坚持正面引导,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社会主流舆论的导向,不仅关乎民心向背和力

量聚散,而且事关党的事业、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助推器,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压舱石和定盘星。

一是必须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更加多样,社会声音更加复杂,各种观点碰撞激烈,有时让人难辨真假。越是在这种情势下,我们越要以传递正确的立场、态度、观点为己任,强化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勇于举旗帜、当先锋,敢于发声、亮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把新闻舆论引导到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正确方向上来,让人民听到权威的声音,看到真实的社会图景,廓清思想的重重迷雾,明晰正确的行进方向,为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奋勇拼搏。

二是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理直气壮地开展正面宣传,传

播时代主流声音,汇聚发展强大合力,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强劲有力的精神支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确保新闻宣传主题突出、基调鲜明,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光明、给人以希望。

三是必须把坚持正确导向贯穿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切实做到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

坚持与时俱进,推动新闻舆论工作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传媒格局深刻变革、舆论形势错综复杂,传统媒体既面临着巨大挑战,也面临着历史机遇。我们一定要善于研究、敢于变革,不断创新方法手段,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实现高效传播,抢占舆论高地,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一是必须尊重新闻规律、创新理念方法。无论什么时代,“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人必须恪守的座右铭。习

总书记重申了这一点,并鼓励新闻工作者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在传播终端形态和功能、受众的心理和习惯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背景下,我们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的格局,找准与时代的对接点、与受众的共鸣点,在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前提下创新理念、手段、视角,在确保事实准确的基础上增强新闻舆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受众看得进、看了信、记得住。

二是必须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新媒体迅速兴起的发展大势下,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新闻工作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新闻舆论、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用移动互联的思维去打造我们的媒体,让科技融入传媒,以改革引领传媒,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创新媒体传播方式,注重使各种报道形式、各种媒体终端相互配合、融合,拓展主流声音传播途径,扩大主流媒体覆盖范围,通过走融合发展之路焕发出新闻舆论工作新的生机。

三是必须把握好时度效的要求。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统筹好“时、度、效”,既要做到及时、准确,

又要精准发力、客观全面,更要注重宣传效果、入脑入心。要重视传播学上的首发效应,准确抓住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群众关切的现实问题、国内外发生的热点问题,将深入把握

新闻规律和服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将创新新闻工作理念与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结合起来,讲好中国故事、河南故事,最终达到新闻舆论工作始终方向正确、活力澎湃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工人日报社)

新闻工作者增强四力心得体会党课讲稿

新闻工作者增强四力心得体会党课讲稿 从改革开放40周年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系列主题宣传相继展开,各级媒体组织精干力量深入一县,走进基层,采写了一大批讴歌新时代、展现发展变化的精品力作,让广大受众从中感受到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的伟大历史历程和宝贵经验,生动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走转改”,把握主题采访活动与增强“四力”结合起来,积极运用全媒体手段,创新宣传内容、形式、载体,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一、不断增强“四力”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环环相扣,紧密连续的整体。增强“四力”,是对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素质的内在要求和形象表达,是新闻舆论工作者担负起党中央赋予的职责使命的根本保证。 (一)好眼力才能看见人之所未见。新闻舆论的活力在于发现,眼力就是发现力。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创新、善于辨别。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整,其尤甚者观蛟龙。好的记者是有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片段中迅速判断事件的新闻价值和社会效应的“火眼金睛”,既能见人之所见,亦能人见之所未见。 (二)好脚力才能“跑”出优秀作品。在路上,心里才有

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只有扎根基层、深入基层,才能采访到第一手资料,正所谓:“脚底板下走出文章”。优秀的新闻作品是靠“脚力”跑出来的,“脚下有泥土,笔下有真情”,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真实写照。 (三)好笔力才能让作品出彩感人。要有很强的笔力,就要讲究语言艺术。把群众耳熟能祥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普遍认可的道理、有目共睹的事实倾注笔端,新闻作品才能“见人见物见思想,有声有色有故事”。 (四)好脑力,才能让作品深刻启智。新闻舆论工作者既要在善于发现的眼睛,更要有深刻分析理解的头脑。“多想”就是希望新闻工作能够深入、全面、深刻透彻的思考,脑力的功底深浅往,往会从新闻作品的思想性差别中体现出来。 二、增强“四力”与深化“走转改”要双管齐下。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文风作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增强“四力”与深化“走转改”,二者是相互促进,目标一致的,做好“合”的文章就能实现“和”的效果。坚持深入基层一线,有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再有好的作风文风,就能做出好的新闻报道。 (一)在增强“四力”中深化“走转改”。以脚力深入基层,以眼力明辨真伪,以脑力深入思考,以笔力呈现作品。有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同基层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做到转作风,改文风。以增强“四力”为出发点,通过践

舆情应对培训心得体会

舆情应对培训心得体会 201x年4月中旬,莲都区教育系统干部“舆情应对”培训的春风把我送进了宁波这个美丽的滨海城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听着这一位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们的讲座,令人身 心愉悦,整个人都清爽了起来。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匿名性与快速传播性极易成为谣言的“助推器”和 “放大器”。畅通的言论通道与开放型舆论环境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一些蔓延于网络的“情绪型舆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从而加剧了群众的 盲从与冲动,也使网络冲突与网络暴力现象日益突出。但是当我听完朱鸣鸿老师的讲座之后,我觉得我们应该用平常心去对待新闻媒体和舆论的负面报道,要与媒体上层和记者直 接沟通,不要公开对抗,不要使记者难堪气氛,适可而止的淡化社会影响。对待那些不友 好的记者应耐心对待,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通过听朱老师的讲座我还了解了如何应对舆论的技巧和方法。我们应当注重互动,开 辟多种渠道并和网民进行沟通。有时候通过沟通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同时要树立大局意识,多部门联动,做功与唱功要同时进行。如果真的有突发事件发生,要沉着、冷静的去处理,对事件保持沉默,封堵,删除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要敢于坦诚的面对事件。 通过这一个星期的学习提高了我的“新媒介”素养和技能,适应了新的媒介环境和社 会关系变化应该掌握的新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学习沟通技巧,学会和公众、媒 体打交道,在信息公开、突发事件应对、与媒体沟通等方面,善于利用新媒体“发声”, 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 当前,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网络舆论随之孕育而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造就了“官”与“民”互动交流的新模式,“网络问政”骤然兴起。置身于网络舆论的新时代中,作******工作人员,能否正确应对网络舆论,不仅关乎自身的形象,同时也关乎******的 形象。 一、了解互联网是正确应对舆情的基础 一要加强学习。了解并掌握互联网的一些基础知识,运用互联网技术的一些基本技巧。二要了解网络舆论。要看得懂网络舆论,知晓网络语言的基本含义。能对网络舆论的性质 作出基本的判断,正确区分出一般网络舆论、网络群体的事件、网络谣言。知晓网络舆论 的发展规律,网络舆论产生的载体,网络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三要了解并掌握与网络媒 体打交道的基本的技巧。发表具有倾向性的观点时要进行充分的思考,不成熟的不讲,不 合理的不讲。 二、提升网络技能是正确应对舆情的条件

舆情应对心得体会

学习市委《重要工作内部通报》心得体会 嵩县公安局政委张磊强 近日,学习了《关于近期洛阳几起突发事件的思考》一文,我觉得,文中的观点,非常贴近实际。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面对媒体、正确引导舆论,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文中,坚持实事求是,不回避现实问题,不讲空泛的官话、套说,不进行空洞的说教,本着科学精神和认真的态度,从现实中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入手,通过对典型、真实案例进行辨析,探索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误的教训。这一点,正好弹在了现实社会绷得最紧的那根弦上,因此就比较好地引起了社会的共鸣。 在新形势下,如果不能够善待、善用、善管媒体,很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方面的教训很多,比如,水门事件,直接导致了尼克松政府下台;前苏共的垮台,也与新闻舆论直接相关。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后,由于处置不当,直接引发了新闻

舆论事件,造成了一些潜在的、非常严重的问题。有时,我们劳神费力几十年,千辛万苦树立的新风尚,可能会因为一起新闻舆论事件,而受到严重的损害。再比如,个别地方把上访群众作为敌对势力处理。所以,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不单单是一个专业性问题和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事关重大、影响全局的问题,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也不单单是执政党和各级领导干部的面临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共同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我认为要处理好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才能提高广大干部的舆情应对能力。 (一)建立良好的媒体公共关系 建立良好的媒体公共关系就是要与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交往与联系。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化的背景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与公众关系日益紧密。公众也希望得到最直接、最快捷的信息,这就需要政治、经济、社会等行为主体加强与媒体的配合,直接面对媒体,通过媒体架起与公众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因此,处理媒体关系,应该成为领导干部在处理各种复杂

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学习讲话体会

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学习讲话体会 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就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总书记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述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指明了新闻宣传工作的着力方位,提出了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对新闻宣传工作和新闻理论的科学总结和重大创新,是指导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纲领。我认为,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要在提高舆论引导的影响力、权威性和公信度上下功夫、求实效。 扩大影响力。主流媒体始终承载着社会主流舆论,传递着时代的强音,反映着民声民意,彰显着时代主流的核心价值观,体现着媒体最高文化品质的公信力,必须时时体现其影响力。一是正确导向。总书记强调:“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坚持正确引导必须体现在最大多数受众的认同、信任和市场占有率上。要适应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的深刻变化,让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壮大主流媒体实力,扩大影响力。二是尊重规律。要从新闻价值、表现形式、受众心理、传播规律、传播技巧等规律层面,考量宣传效果,调整宣传艺术,丰富传播手段,提高引导能力。在数字化时代,主流媒体必须利用自身的政治优势、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抢占这一高地,挤占这一空间,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占据主动,展示主流、体现主导。三是搭建平台。当前我们

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利益关系调整带来的利益冲突,使社会舆论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化、复杂化。分散的聚合不起来,就很难形成主流舆论,也就谈不上引导。因而,主流媒体必须建立拓展沟通渠道,把分散的舆论聚合起来,利用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增强互动式引导,形成正确导向。 彰显权威性。权威、公正、理性、负责是主流媒体的特质。主流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正确的引导力、强大的吸引力和强烈的感染力有效影响受众、引领社会舆论,通过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和引导艺术来吸引群众,感染群众,赢得受众,赢得市场,体现权威。一是主题宣传要用创新的表达方式感染受众。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时代感。要注重大题材与普通人之间的关联,实行大主题,小切口,新视角,深挖掘,做到立意高、形式活、有创意,努力提高宣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比如在进行典型人物报道时,为避免人为的拔高,可以通过还原典型人物的生活本质,去捕捉和发现生活细节,使典型宣传具有感召力和人情味,也更真实,让人信服。要坚持以合为势,形成关注度,在重大题材和重要报道中,要整合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资源,立体式、全方位、大范围的集中宣传,形成舆论强势,展示规模传播效应。二是突发事件要有时效正确导向受众。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对重大事件的判断能力和引导能力。特别是重大的突发性事件,没有预期性,具有明显的冲突性和敏感性,涉及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而人们受到事件的刺激会产生惊异感,引起恐慌和思虑,激起众说纷纭,使许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到事件中,不断引起形式各异的社会骚动。一个负责任的新闻媒体应该是从受众利益的角度考虑,提高公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