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14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简答题

1、简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主要意义。

(1)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缓解我国经济发展同资源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

(2)可以提高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消费品的品种,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4)可以促进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2、经济发展国为什么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经济发展必须以效益为中心。速度、比例、效益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经济效益处于核心的地位。它们是辩证的统一关系,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但也会产生矛盾。

(1)速度是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财富增多了,比例协调了,才能取得经济效益;比例是实现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而经济效益是中心,没有效益的速度不但不会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而且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2)当三者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经济效益,必须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我们应当把经济发展的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增加效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上来。

3、为什么农业是基础?如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答:(1)农业是根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①农业是人类的生存之本,衣食之源。

②农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商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

③农村是工业产品的主要市场。

④农业的大力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2)我国发慌农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我国人口大部分在农村,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二十世纪末能否到达小康水平;因为农产品是城乡人民的必需品,所以又关系到城乡人民生活的提高,物价稳定,社会安定。

③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的书面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已很难支撑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快速发展。

(3)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一靠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靠科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教育。

(4)乡镇企业的重要作用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分子间缩合。乡镇企业对繁荣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到巨大作用。

4、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党的十五大指出,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所谓“科教兴国”战略,就是把科学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快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第一,要加快科技进步;第二,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第三,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

论述题

1、试述为什么及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因为:

(1)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传统的发展模式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人们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创新。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但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是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经历了一系列全球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的痛苦之后,人类开始积极反思,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模式,于是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了。

(3)实行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过建国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中国仍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还非常薄弱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

①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②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

③加强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丰富内涵。

(1)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提出,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思想在认识上的深化。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的讲话中,寸步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①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最重要的变革力量。

②科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的科技本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它诸因素,比如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扩大了劳动对象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③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是使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有机结合,是使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科学、技术、管理并称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

④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下个世纪将是高科技的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将更体现出科技的突出地位。

(3)意义:邓小平从申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简略的思想,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一个飞跃。这一命题提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变革和推动作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①这一命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学说的重大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②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对当代世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崭新概括。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已经成为现代简略和社会经济的重大因素。

③这一命题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发展生产力,要从科学技术和教育入手。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中国的发慌离不开科学,要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放到战略高度支认识。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1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一国两制”与祖国和平统一 一、选择题 1、英国殖民主义者宣布占领香港的时间是(B) A.1840年 B.1841年 C.1842年 D.1860年 2、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强行占领澳门半岛的时间是(B) A.1845年 B.1849年 C.1851年 D.1887年 3、清朝政府同英国政府签订的租借“新界”的不平等条约是(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D.《天津条约》 4、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A)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5、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C)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港澳台问题 6、“一国两制”的前提是(D)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C.坚持高度自治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7、标志着香港进入回归前过渡时期的重要文件是(B) A.《中英北京条约》 B.《中英联合声明》 C.《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8、台湾问题的本质是(A)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英国的关系问题 D.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9、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C) A.1998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B.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1日 C.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D.1998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1日 10、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A) A.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 B.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C.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贡献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8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8 第八章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对外开放 一、选择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发展的核心问题是(B)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军事问题 D.外交问题 2、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方向是(D) A.单极化 B.两极化 C.三极化 D.多极化 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A) 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C.和平友好,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 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4、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C)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D.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5、1988年我国决定建立(C) A.四个经济特区 B.十四个沿海城市经济开放区

C.海南经济特区 D.上海浦东开发区 6、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 A.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B.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C.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D.西方国家的“西化”与“分化”政策 7、发展对外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D) 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B.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关系 C.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的关系 D.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8、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B) A.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B.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C.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 D.社会、经济全球化 9、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是(A)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运动 C.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0、我国对外贸易的关键是(C) A.引进先进技术 B.吸收外资 C.扩大出口 D.扩大进口 11、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是(B)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4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4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1、简述新时期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性质、特点和基本任务。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性质、特点和基本任务是: (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统一战线。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是:具有空前的广泛性,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2、为什么说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 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 (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够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3)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4)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5)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组国统一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三个代表”的内涵: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4)“三个代表”三者之间的关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5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第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1-4 一、选择题 1、邓小平指出,全党和全国的工作中心是(A) A.经济建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实现共同富裕 2、重新强调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D)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3、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B)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经历的阶段 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 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 D.我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5、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是(A)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实行依法治国 D.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6、党的十三大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D.基本政策 7、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B) A.革命 B.改革 C.阶级斗争 D.无产阶级专政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促进效率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9、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发展公有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D.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3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3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一、选择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A) A.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B.工人、农民和私营企业主 C.工人、知识分子和个体劳动者 D.工人、农民和个体劳动者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C) A.各民族团结、发展、平等 B.各民族互助、团结、发展 C.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D.各民族融合、促进、团结 3、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B) A.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进步 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 C.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发展 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和谐 4、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C) A.地方自治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基层民主制度 5、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是(D)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B.宗教信仰不同 C.意识形态差异的矛盾 D.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 6、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A) A.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基础上 C.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基础上 D.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基础上 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C) A.爱国主义性质的 B.政治联盟性质的 C.社会主义性质的 D.人民民主性质的 8、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B) A.政治协商和工作监督 B.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C.政治协商和法律监督 D.政治协商和舆论监督 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C) A.社会主义道路 B.无产阶级专政 C.共产党的领导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B) A.党的宗旨决定的 B.党的性质决定的 C.党的纲领决定的 D.党的路线决定的 11、加强党的建设,要始终把(A) A.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B.组织建设放在首位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13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第二,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对立的。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第三,社会主义应该搞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是:①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属性,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手段,而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②解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③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极大地推动经济改革,推动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哪些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它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渐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3、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总目标是什么?手段有哪些? (1)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一是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是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实现充分就业。 三是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计划,促进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 四是采取各种措施,既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又防止经济过热,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五是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主要有: 一是经济计划,是指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它是国家从宏观上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依据。 二是经济手段,指国家通过调节经济变量来影响微观经济行为,并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一切政策措施的总和。经济手段是通过具体的经济政策来实施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政策和汇率政策等。 三是法律手段,指政府运用经济法律规范调整经济的统称。 四是必要的行政手段,指通过国家机关实施的,以行政方式来调控经济运行的方法。行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5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 5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一、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D A.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B. 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 (A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是 (D A. 无产阶级专政 B. 劳动者成为国家主人 C. 按劳分配 D. 社会主义公有制 4、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 (A A. 生产力状况 B. 资金短缺 C. 就业压力 D. 市场经济的存在 5、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A. 公有制经济 B. 股份制经济

C. 国有经济 D. 集体经济 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C A. 集体经济 B. 国有经济 C. 公有制 D.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 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C.“ 三改一加强” D.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8、我国现阶段农业集体经济的基本的经营体制是 (A A. 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B. 土地集中适度规模经营 C. 集体管理、个体经营 D. 股份合作制经营 9、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根本原因是 (A A. 生产力的状况 B. 经济短缺 C. 就业压力 D. 市场经济的存在 9、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 (C A. 资本的占有形式 B. 资本的运行方式

2021年自考“毛邓三”知识点总结

自考“毛邓三”知识点总结 1、毛邓三考试名词 1.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化、 2."三个代表"、 3.科学发展观、 4.解放思想、 5.实事求是、 6.与时俱进、 7.求真务实、 8.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9.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重要矛盾、10.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重要任务、11.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三大法宝)、12.新民主主义基本大纲、13.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14.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15.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和前程、16.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17.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18.和平赎买、19.国家资本主义、20.社会主义本质论断、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2.社会主义主线矛盾和主线任务、23.小康社会 2、选取题型重点----基本理论事实知识 1.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化这个概念是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由毛泽东所作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初次提出来; 2.毛泽东思想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问题,邓小平理论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是"建设一种什么样党\如何建设党"问题;科学发展观主题是"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么发展"问题; 3.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化理论成果至今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集中概括(科学内涵)是:"三个代表"; 5."三个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定\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先进文化迈进方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广大人民主线利益. 6.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规定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7.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化理论成果精髓是:实事求是; 8.党思想路线,简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由于"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基本内容核心; 9.毛泽东在<改造咱们学习>一文中,赋予"实事求是"这个成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思想内涵,成了一种包括唯物论\结识论和辩证法思想哲学命题,成了科学世界观和办法论. 10.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查真理和发展真理. 11.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体现了时代精神,解放思想\与时惧进\求真务实等都是对其时代精神体现.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8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D) A.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B.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A)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是(D) A.无产阶级专政 B.劳动者成为国家主人 C.按劳分配 D.社会主义公有制 4、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A) A.生产力状况 B.资金短缺 C.就业压力 D.市场经济的存在 5、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 A.公有制经济 B.股份制经济 C.国有经济 D.集体经济 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C) A.集体经济 B.国有经济 C.公有制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A)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C.“三改一加强” D.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8、我国现阶段农业集体经济的基本的经营体制是(A) A.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B.土地集中适度规模经营 C.集体管理、个体经营 D.股份合作制经营 9、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根本原因是(A) A.生产力的状况 B.经济短缺 C.就业压力 D.市场经济的存在 9、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C) A.资本的占有形式 B.资本的运行方式 C.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资本的生产方式 10、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股份公司形式,是因为股份公司(C)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2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1、简述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基本内容是: (1)“一国两制”的含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点: ①“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③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台、港、澳设置特别行政区。 ④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至少50年不变,50年以后更没有变的必要。 2、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意味着放弃使用武力。 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我们坚持力争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因为: (1)坚持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中国共产党

和中央政府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既定方针。现在,香港和澳门已顺利回归祖国。在台湾问题上,能否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和平统一,这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 (2)我们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也不能排除在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力。即使使用武力方式解决,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还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 (3)我们在坚持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的前提下,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绝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4)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从根本上说,是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的。如果不以武力为后盾,和平统一祖国就可能成为泡影。 四、论述题 1、试述“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 (1)“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在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允许有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长期存在;社会主义国家既可以为作为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也允许和保护一定地区范围内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发展。 (2)“一国两制”构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9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简答题 1、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是: (1)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关键是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少数确实具备条件的土方可以在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和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2)要从农村经济现状和发展要求出发,继续完善扼制结构,在积极发慌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采取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更大的发展。 (3)农民采用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形式,兴办经济实体,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积极扶持,正确引导,逐步完善。 2、如何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 (1)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不同所有制经济,以控股、参股等不同方式投资形成法人财产,由企业法人进行经营的企业。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分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②根据公有制经济的产业性质、规模大小等特点寻找和发展多样化的实现形式,有利于筹集、扩充资本金,有利于强化产权约束,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 3、简述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是: 答: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是: (1)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我国生产力的现状是总体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层次比较多,与这种社会化程度差别很大的、不同层次的生产力相适应,客观上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2)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矛盾的需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和就业压力大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3)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是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格局,促进了各种所有制经济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0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1、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主要目标和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主要目标和基本内容如下: (1)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2)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 (3)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今后的主要目标是: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是在全民族、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2、如何理解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答: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这是因为: (1)教育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是一个民族发展和振兴的最根本的事业。 (2)教育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智力基础。发展教育是经济持续增长、科技发展创新、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必由之路。 (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还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都离不开教育。因此,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4)我国是一个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要把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是: (1)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2)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4)重在建设、繁荣学术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为什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因为: (1)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以物为对象,而是主要以人为对象。它引导人们自觉地改造和丰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模拟题3 Part Ⅱ Reading Comprehension (30 minutes 30%) Directions:In this part there are four passages.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ome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 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You are required to decide on the choice that best answers the question or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Passage 1 Questions 21 to 2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Successful innovations have driven many older technologies to extinction and have resulted in higher productivity, greater consumption of energy, increased demand for raw materials, accelerated flow of materials through the economy and increased quantities of metals and other substances in use each person. The history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bounds with examples. In 1870, horses and mules were the prime source of power on U.S. farms. One horse or mule was required to support four human beings—a ratio that remained almost constant for many decades. At that time, had a national commission been asked to forecast the population for 1970, its answer probably would have depended on whether its consultants were of an economic or technological turn of mind. Had they been “economists”, they would probably have projected the 1970 horse or mule population to be more than 50 million. Had they been “technologists”, they would have recognized that the power of steam had already been harnessed to industry and to land and ocean transport. They would have recognized further that it would be the prime source of power on the farm. It would have been difficult for them to avoid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horse and mule population would decline rapidly. 21. A.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supplied most of the power on U.S. farms in 1870? A. Animals. B. Humans. C. Engines. D. Water. 2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by the author as a consequence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A. Older technologies die away. B. The quality of life improved. C. Overall productivity increases. D. More raw materials become necessary. 23.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by 1870 . A. technology began to be more economical B. the steam engine had been invented C. the U.S. horse population was about 10 million D. a national commission on agriculture had been established 24.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economists” would . A. plan the economy through yearly forecasts B. consult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economy C. value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farm animals D. fail to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25. 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 changes brought b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 He is excited about them.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11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11 第十一章“一国两制”与祖国和平统一 一、选择题 1、英国殖民主义者宣布占领香港的时间是(B) A.1840年 B.1841年 C.1842年 D.1860年 2、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强行占领澳门半岛的时间是(B) A.1845年 B.1849年 C.1851年 D.1887年 3、清朝政府同英国政府签订的租借“新界”的不平等条约是(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D.《天津条约》 4、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A)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5、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C)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港澳台问题 6、“一国两制”的前提是(D)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C.坚持高度自治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7、标志着香港进入回归前过渡时期的重要文件是(B) A.《中英北京条约》 B.《中英联合声明》 C.《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8、台湾问题的本质是(A)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英国的关系问题 D.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9、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C) A.1998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B.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1日 C.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D.1998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1日 10、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A) A.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 B.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C.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贡献 D.中国抵御外敌的彻底胜利 1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C) A.实行三通 B.和平共处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求同存异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6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二、辨析题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即改革开放,将把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1)这次改革实质上是一次革命,因为: ①改革也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革命。 ②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非社会主义中通常的一般性变革,要把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因此,从解放生产力,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建构的深刻性、广泛性,从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中国的又一场革命。 ④这种革命不是传统意义上一个阶级****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也绝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党领导下对原有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①社会主义社会也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②这一过程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逐步完成的。 ③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完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正确。 三、简答题 1、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什么?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贯彻这一方针,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 (1)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2)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生产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经之路,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3)稳定是前提。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必须进一步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社会的稳定。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一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基本的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以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17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 一、选择题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C) A.依法治国 B.权力制衡 C.人民当家做主 D.多党合作 2、我国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的范围扩大到(C) A.村一级 B.市一级 C.县一级 D.乡一级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B) A.基本政策 B.基本方略 C.基本方针 D.基本方法 4、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A)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加强法制教育 5、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B)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B.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C.依法治国的目标 D.社会稳定的大局 6、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A) A.制度化、法律化 B.合理化、制度化 C.法律化、科学化 D.制度化、有序化 7、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C) A.主要基础 B.主要内容 C.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 D.性质 8、民主首先是(A) A.一种国家制度 B.人民的自由 C.阶级斗争的工具 D.人类追求的目标 9、“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理解为(D) A.民主是手段 B.民主是目的 C.民主是国体,但不是政体 D.民主是指一种国家的制度 10、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C) A.人民民主专政 B.多党合作制 C.依法治国 D.政治协商 1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A) A.无产阶级专政 B.共产党专政 C.民族资产阶级专政 D.工农联盟专政 12、我国的国体是(B)

毛邓三概论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知识点() “一国两制”与祖国和平统一 一、选择题 1.英国殖民主义者宣布占领香港的时间是(B) A.1840年 B.1841年 C.1842年 D.1860年 2.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强行占领澳门半岛的时间是(B) A.1845年 B.1849年 C.1851年 D.1887年

3.清朝政府同英国政府签订的租借“新界”的不平等条约是(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D.《天津条约》 4.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A)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5.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C)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港澳台问题 6.“一国两制”的前提是(D)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C.坚持高度自治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7.标志着香港进入回归前过渡时期的重要文件是(B) A.《中英北京条约》 B.《中英联合声明》 C.《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8.台湾问题的本质是(A)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英国的关系问题 D.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9.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C) A.1998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B.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1日 C.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D.1998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1日 10.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A) A.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 B.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C.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贡献 D.中国抵御外敌的彻底胜利 1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C) A.实行三通 B.和平共处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求同存异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汇总

毛邓答案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P4 -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容?P31 - 科学发展,第一是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1、实事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容?P41 -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

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45 -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实事”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