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二讲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课时跟踪检测 浙教版必修1

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二讲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课时跟踪检测 浙教版必修1

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二讲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课时跟踪检测 浙教版必修1
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二讲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课时跟踪检测 浙教版必修1

课时跟踪检测(四)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选择题

1.(2014·广东高考)以下细胞结构中,RNA是其结构组分的是( )

A.液泡B.核糖体C.高尔基体D.溶酶体

2.(2014·安徽高考)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

3.采用一定的手段破坏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一般不会影响( )

A.胰岛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

B.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C.细胞中的丙酮酸被彻底氧化分解

D.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的生长

4.下列与细胞器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蓝细菌细胞中有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B.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快

C.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但不能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D.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主要用于主动运输等过程

5.(2014·绍兴一中月考)下列有关各种细胞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内质网是一种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B.高尔基体由扁平囊和小泡构成,是细胞分泌物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C.液泡是一种单层膜的细胞器,其内含叶绿素、花青素等色素

D.中心体是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里

6.下列关于图示亚显微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图1所示结构中发生的反应在有光、无光条件下都能进行

B.图2所示结构及在其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涉及3种RNA

C.在蓝细菌细胞中能够找到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

D.图1表示的细胞器具双层膜结构,图2表示的细胞器具单层膜结构

7.右面为某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正常生理状态下,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该种细

胞中发生的是( )

A.氨基酸→胰岛素;ATP→ADP+Pi

B.葡萄糖→淀粉;H2O→[H]+O2

C.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

D.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质→染色体

8.甲~丙表示真核细胞结构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反应发生的场所也可以在此合成性激素

B.乙与丙都能产生大量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C.甲反应形成的蛋白质在低温和食盐的作用下均不发生变性

D.若分离上述反应涉及的细胞器可用差速离心法

9.科学家利用生化方法研究细胞内囊泡运输及到达指定位置的分子机制,发现囊泡和靶膜上都存在自身的SNARE,只有二者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后方可实现囊泡和靶膜的融合。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

A.SNARE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识别蛋白

B.上述分子机制说明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了细胞代谢的有序性

C.囊泡和靶膜的识别并特异性结合表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性

D.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

10.下面为某同学绘制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根据此图得出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出现了三处明显的错误,体现在结构2、4和细胞形态上

B.被人称为脂质合成“车间”的是结构4

C.在细胞分裂末期,结构7的活动会增强,合成结构8

D.如果用一定手段破坏结构7,细胞中可能会出现多个结构9

11.(2014·嘉兴一中基测)下列有关效应B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不可能存在的是( )

A.抗体的合成与转运: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转录的mRNA:细胞核→细胞溶胶→核糖体

C.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溶胶→细胞核

D.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溶胶→线粒体

12.右图表示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

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中d表示内质网

B.图中c是高尔基体,图中e的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多肽链

C.该细胞的核基因在有丝分裂后期不能转录,但是此时细胞内

仍能够进行翻译

D.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

二、非选择题

13.在适宜的条件下,研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入离心管中并依次按下图处理。根据P1、P2、P3、P4中所含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破碎,再用__________的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

(2)图中DNA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存在于__________(填写S1~S4、P1~P4)。

(3)P2中的细胞器与下图的图__________相对应。

(4)若下图1为该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2中a~h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2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如果图1细胞具有明显的b结构,则该细胞不会出现g的现象,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龙胆紫染液对图1中的结构进行染色,则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是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人体内胆固醇既是组成________的重要成分,又参与血液中________的运输。胆固醇合成后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进入血液,细胞需要时LDL与其受体结合成复合物以________方式运输进入细胞。

(2)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结构[2]________________上合成的,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2→________→溶酶体(用数字和箭头表示)。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的最适pH为5左右,少量的溶酶体酶泄露到细胞溶胶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溶酶体的功能说明其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核仁的体积与代谢强度密切相关,代谢活跃的细胞中核仁体积________。如果将RNA 聚合酶的抗体显微注射到体外培养细胞的核仁区域中,会发现细胞中的核糖体数量________。

15.下图甲表示某动物消化道分泌细胞,乙是其消化道内的一种益生菌,甲、乙均能分泌一种消化酶X促进多肽的水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含有的核苷酸种类数分别是________。

(2)用3H标记M,一段时间后在甲产生的X中检测到放射性,则M在甲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用箭头和标号)。若M进入甲细胞后参与合成RNA聚合酶,该过程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M进入乙细胞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M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葡萄糖,对该过程有抑制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图中多肽→M的过程________(填“是”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

答案

1.选B 细胞中含有RNA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

2.选C 线粒体内膜是需氧呼吸第三阶段进行的场所,其蛋白质含量较外膜多;葡萄糖在细胞溶胶中被分解为丙酮酸;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的特性,其细胞内线粒体较腹肌多;在精子中,线粒体主要集中在尾的基部,为尾的摆动提供能量。

3.选C 胰岛素是分泌蛋白,其加工和分泌要经过高尔基体;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细胞壁和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生长过程中增加细胞壁的成分,都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细胞中丙酮酸被彻底氧化分解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与高尔基体无关。

4.选B 蓝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除核糖体外没有其他的细胞器;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中既接受来自内质网的小泡,又释放分泌小泡,因此膜成分更新速度快;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能够将衰老的细胞器分解掉;叶绿体产生的ATP只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碳反应过程。

5.选C 液泡中不含叶绿素,且液泡中的色素是水溶性的,而叶绿素是脂溶性色素。

6.选B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1表示叶绿体,图2表示核糖体,图2所示结构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翻译。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需要在有光条件下进行;核糖体内含有rRNA,在核糖体上进行的翻译过程涉及mRNA和tRNA;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但是不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7.选C 由图示知,该细胞可以分泌胰高血糖素,为胰岛α细胞;胰岛α细胞内不能合成淀粉,不能进行水的光解,也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即不能发生染色质→染色体的变化。

8.选B 甲反应场所是内质网,也是合成脂质的场所,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低温和食盐作用都只能抑制蛋白质的活性而不改变其空间结构,所以不会导致其变性。细胞器因其颗粒大小和密度的不同存在沉降速度差别,可用差速离心法进行分离。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能产生ATP,但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只用于碳反应,而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用于其他各项生命活动。

9.选C 囊泡和靶膜的识别并特异性结合表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0.选B 图中2为大液泡,4为叶绿体;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细胞不具有这些结构且呈正方形。脂质的合成“车间”是结构5(内质网)。7为高尔基体,8为细胞壁,9为细胞核;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破坏高尔基体会影响细胞壁的形成,导致植物细胞不能一分为二,细胞中可能会出现多个细胞核。

11.选D 抗体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后需要先通过内质网加工,再运输到高尔基体加工后分泌。m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溶胶与核糖体结合后开始合成蛋白质。DNA聚合酶属于蛋白质类的酶,核糖体中合成后,进入细胞溶胶,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葡萄糖通过细胞膜的跨膜运输吸收后进入细胞溶胶,发生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发生柠檬酸循环和电子链传递。

12.选C 图中a、b、c、d、e分别表示细胞壁、细胞膜、高尔基体、内质网、分泌小泡。新细胞壁的形成是有丝分裂末期的一个特征。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可以推知纤维素和果胶是先在内质网中合成,再由高尔基体参与形成的。有丝分裂后期该细胞的核基因所在的DNA仍然是染色体形态,因此基因不能转录,但是间期核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仍然可以进行翻译。该过程通过囊泡实现物质转运,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3.解析:(1)分离细胞器时需要先破碎细胞,再用差速离心的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2)由于核物质含DNA最多,由图分析知应是P1;合成蛋白质的结构是核糖体,存在于S1、S2、S3、P2、P3和P4中。(3)P2中的细胞器应是叶绿体,与图B相对应。(4)如果细胞具有成熟大液泡,则表示该细胞为成熟细胞,无分裂能力。龙胆紫染液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染料,染色体分布在细胞核内,所以可以看到细胞核被染成紫色。

答案:(1)离心(2)P1S1、S2、S3、P2、P3和P4

(3)B (4)①具有大液泡的细胞为成熟细胞,无分裂能力②细胞核被染成紫色

14.解析:(1)人体内胆固醇是组成细胞膜的成分,还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由图可知,LDL与其受体复合物是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的。(2)由图可知,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其内的水解酶是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其途径为2→1→4→溶酶体。细胞溶胶的pH为7左右,会影响溶酶体酶的活性。(3)图中⑥→⑨表示的是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的过程。(4)代谢活跃的细胞蛋白质合成旺盛,核仁较大。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阻止RNA聚合酶的功能,会导致RNA合成受阻,核糖体数量减少。

答案:(1)细胞膜(生物膜) 脂质胞吞(内吞)

(2)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1→4细胞溶胶的pH为7.0左右,导致水解酶活性降低

(3)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增大减少

15.解析:(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DNA和RNA两种核酸,8种核苷酸(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

(2)M为氨基酸,X为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最后

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3)M 进入乙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转运,该过程需要能量(由厌氧呼吸提供)和载体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4)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葡萄糖的生成来使血糖浓度降低。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多肽被水解成氨基酸,该过程发生在消化道内。

答案:(1)8、8 (2)⑧→③→①

DNA ――→转录 mRNA ――→翻译 RNA 聚合酶(只答翻译过程也可)

(3)核糖体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选择透过) (4)胰岛素 不是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卷一(第一~三单元)

阶段测试卷一(第一~三单元)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6上海卷)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数分钟后,结果如右图所示,紫色分布的区域和影响色素分布的结构分别是( ) A.①和细胞膜 B.①和细胞膜、液泡膜 C.②和细胞膜、液泡膜 D.②和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 2.(2016上海卷)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①核酸→核苷酸②葡萄糖→丙酮酸③ATP→ADP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下图中①~③表示的是生物体内3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①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 B.②中含有与③中a类似的结构 C.细胞中没有①就不能产生③ D.②中含有密码子 4. (2018吉林长白山一高月考)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假根内。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和核移植实验(如右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2中移去细胞核的甲伞藻的生命活动将逐渐减缓直至停止 B.图2中③与图1中①的帽形相同 C.图1中①②的帽形因嫁接而改变 D.上述实验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5.已知某条肽链由88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6个,有甲硫氨酸5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3、25、56、78、82,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①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数94个②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肽键数会减少10个 ③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氨基和羧基数均增加5个④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O原子数减少1个 A.①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6.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这与其含量最高有关 B.脂肪分子中氢的含量比糖类高,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 C.细胞中的RNA分子一般是单链,且不含氢键 D.细胞中的一个环状n肽分子被彻底水解需要破坏n个肽键 7.(2018甘肃天水一中第一次段考)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制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 选项取 样 时 间 检 测 试 剂 检 测 结 果 A 第 10 天 斐 林 试 剂 不 显 色 B 第 20 天 双 缩 脲 试 剂 不 显 色 C 第 30 天 苏 丹 Ⅲ 试 剂 橘 黄 色 D 第 40 天 碘 液 蓝 色

我国大规模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综述

我国大规模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综述 文章比较全面的介绍了我国目前生物反应器的现状,各种品种发酵的特点.提出了反应器的设计要以代 谢流分析为核心,要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出发. 1、发展大规模细胞培养及其生物反应器 借助于细胞培养进行各种产品生产已是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医药、化工、轻工、食品、农业、海洋、环保等行业。培养的细胞不仅只是微生物,用于生物技术产品生产的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藻类细胞大规模培养已引起了大家重视,显露出令人鼓舞的前景。而且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在人类今后发现的一切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都可以借助于细胞培养方法得到。它们可以是细胞代谢产物、生物转化、酶或某基因表达产物。 此外,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如果没有基于科技进步的大力开发,能源和资源将难以支撑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将基于碳氢化合物的经济转变为基于碳水化合物的经济。这种能源结构和资源结构的转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国家安全。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发展工业微生物,只有工业微生物才能将来源于太阳能的可再生资源碳水化合物转变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化工原料和能源。 显而易见,要进行这些产品的生产,无不涉及到细胞代谢与大规模培养研究。为了提高生产水平,除了获得高生产能力的细胞株外,生物反应器是重要的核心技术,必需提供有利于生物过程研究的装置技术和高效节能的生产装置。但是在生物技术产业化平台中,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等中下游技术是我国最薄弱的技术环节之一,以我国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化来说,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是全面的。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相配套工艺的工业化放大技术研究和相应的装备技术支撑。例如以哺乳类细胞培养技术来看,西方国家基因工程抗体的开发已经进入大规模细胞反应阶段,细胞工程研究规模已经达到1000L以上,基因工程抗体的生产反应系统最大规模达到20000L以上。相形之下,我国多数药物开发单位的细胞反应规模仍停留在2-30L 规模,100L的培养技术还不稳定,长期以来都是照抄照搬国外的技术和进口国外设备。国内只能生产一些低档装置, 仅靠科研成果模仿和基础科学的跟随。 与其他各行业的装备制造业一样,生物反应器为生物技术产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它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国家在科学技术、工艺设计、材料、加工制造等方面的综合配套能力。装备制造业和商品化的迫切性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l 每年有大量的从摇瓶到不同大小的实验室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技术的实验室研究或中试放大的项目,这些项目有的已购买设备,但需要维修,有的则需新添有关装置。 l 每年有相当数量的生物技术工程项目投入,需要大量的用于生产的生物反应器,传统生物技术的生物反应器一般体积较大(几十M3到上百M3),而现代生物技术所需的反应器装置体积较小,但技术要求高。 l 随着不同产品过程优化与放大技术研究的进展,迫切需要新设计原理的生物反应器发挥作用。由此,必需有不断更新技术的生物反应装置推向市场,或者对现有生物反应器生产装置进行新技术改造,这也是包括制药、食品、轻工在内的传统产业现代生物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之一。 l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需要性能更高的生物反应器,例如哺乳类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是当前高附加值的糖基化活性蛋白医药产品的发展趋势,如何开发适应动物细胞特殊需要的生物反应器并商品化就成为迫切需要

高一生物从生物圈到细胞的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从生物圈到细胞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高一生物从生物圈到细胞的知识点总结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 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 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 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 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 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 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英国人虎克(Robert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 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荷兰人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 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JacobSchleiden)、施旺(Theodar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我的说课题目是《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说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章第2节的内容,主要讲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三部分的内容。本节课承接了之前学习的细胞的物质组成、细胞膜等内容,也是后面学习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细胞增殖和蛋白质合成等内容的基础。因此,本节课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就已经知道了细胞质中的一些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等等,且在第一章中学习了高倍镜的使用,这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具有促进作用。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还是比较低,线粒体较小,在高倍镜下,在短时间内学生可能较难观察到,所以教师要准备好示范镜。 三、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3、能够对主要细胞器进行列表比较,培养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制作临时装片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线粒体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直观演示法、实验探究法、比较法 学法:自主观察、实验法、归纳总结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举例飞机的研制需要多个部门分工合作,创设问题细胞中是否也存在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导入本课内容。 2、讲授新课 内容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通过多媒体或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各细胞器,根据图像对各主要细胞器进行具体讲解,并举例子说明它们的作用。待主要细胞器讲解完后,指导学生制作比较表格,包括各细胞器的细胞膜数、分布、形态、作用等内容。以此对八大细胞器进行比较,使学生一目了然地掌握这个重点。 对于两大主要细胞器---叶绿体和线粒体。我将指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

§3.2 细胞器—系统的分工合作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①(必修)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所了解,在高中也已经知道和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掌握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并具有了细胞膜知识的储备,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细胞器种类多,微观而抽象,因此,这对学生的学习与识图带来一定的困难。本节课利用传统教学手段:板书授课,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方便课后进行复习巩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了解分离各种细胞器的科学方法。 ③能够识图并辨认动植物细胞和各种细胞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能够识图并辨认动植物细胞和各种细胞器。 2、教学难点: ①如何掌握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如何将这些细胞器的功能和生物体的相关生命现象联系起来并灵活运用。 ③各种生物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教学策略】 利用生活例子,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限制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第二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习题带答案详解

1.下列物质中属于分泌蛋白的是( ) ①肠肽酶 ②抗体 ③载体 ④氧化酶 ⑤性激素 ⑥胰岛素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⑥ D .只有①④ 解析:选C 。①②⑥属于分泌蛋白,在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④氧化酶属于细胞内的酶不属于分泌蛋白,载体也是在细胞膜上的成分。 2.下列结构中,不. 含磷脂的细胞结构是(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叶绿体 ④细胞核 ⑤内质网 ⑥中心体 ⑦高尔基体 A .①②③ B .④⑤ C .⑤⑦ D .②⑥ 解析:选D 。磷脂是构成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所以不含磷脂就不具有膜结构,核糖体和中心体是不含有膜结构的。 3.(2013·黄冈高一检测)将用3H 标记的谷氨酸注入胰腺的腺泡细胞后,合成物质X 并分泌到细胞外,如图,其中的①②及物质X 分别是( ) 核糖体―→①―→②――→物质X 细胞膜――→物质X 细胞外 A .内质网、高尔基体、胰岛素 B .内质网、线粒体、胰高血糖素 C .高尔基体、中心体、胰蛋白酶 D .高尔基体、线粒体、呼吸酶 解析:选A 。分泌蛋白在形成过程中经过的细胞器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胰腺可以产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胰蛋白酶等物质。 4.(2013·江苏丹阳中学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图中功能多、联系广的细胞结构A 是指 ( ) A .高尔基体膜 B .叶绿体膜 C .内质网膜 D .液泡膜 解析:选C 。内质网向内连接外层核膜,向外连接细胞膜,在需能旺盛的细胞中,还与线粒体膜相连,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间接相连。 5.关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系统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化学反应所需的酶提供附着位点 B .各种生物膜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C .生物膜系统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组成 D .各种细胞器膜之间毫无联系 解析:选A 。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组成,这些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

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 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 2010年12月22日 1、发展大规模细胞培养及其生物反应器 借助于细胞培养进行各种产品生产已是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医药、化工、轻工、食品、农业、海洋、环保等行业。培养的细胞不仅只是微生物,用于生物技术产品生产的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藻类细胞大规模培养已引起了大家重视,显露出令人鼓舞的前景。而且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在人类今后发现的一切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都可以借助于细胞培养方法得到。它们可以是细胞代谢产物、生物转化、酶或某基因表达产物。 此外,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如果没有基于科技进步的大力开发,能源和资源将难以支撑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将基于碳氢化合物的经济转变为基于碳水化合物的经济。这种能源结构和资源结构的转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国家安全。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发展工业微生物,只有工业微生物才能将来源于太阳能的可再生资源碳水化合物转变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化工原料和能源。 显而易见,要进行这些产品的生产,无不涉及到细胞代谢与大规模培养研究。为了提高生产水平,除了获得高生产能力的细胞株外,生物反应器是重要的核心技术,必需提供有利于生物过程研究的装置技术和高效节能的生产装置。但是在生物技术产业化平台中,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等中下游技术是我国最薄弱的技术环节之一,以我国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化来说,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是全面的。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相配套工艺的工业化放大技术研究和相应的装备技术支撑。例如以哺乳类细胞培养技术来看,西方国家基因工程抗体的开发已经进入大规模细胞反应阶段,细胞工程研究规模已经达到1000L以上,基因工程抗体的生产反应系统最大规模达到20000L以上。相形之下,我国多数药物开发单位的细胞反应规模仍停留在2-30L规模,100L 的培养技术还不稳定,长期以来都是照抄照搬国外的技术和进口国外设备。国内只能生产一些低档装置, 仅靠科研成果模仿和基础科学的跟随。 与其他各行业的装备制造业一样,生物反应器为生物技术产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它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国家在科学

(整理)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题

第一讲走进细胞 1.下列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 C.生物①、②、③一定是异养生物 D.②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下列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蓝藻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DNA等 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属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属异养型。这也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 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 3.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甲型H1N1流感病毒仅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甲型H1N1流感病毒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4.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新细胞是通过细胞增殖产生的

B.生物膜系统是对细胞内膜结构的统称,其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C.细胞内DNA转录和翻译过程均有特定运输工具搬运原料到指定位置 D.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 6.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体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__。 ①大肠杆菌②发菜③蓝藻④酵母菌⑤霉菌 ⑥HIV⑦水绵⑧SARS病原体⑨细菌 (2)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左下图)和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右下图)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这说明细胞的__________性。 7.俄罗斯科学院研制用于加工乳酸食品的新型酵母菌,由于用其加工出来的乳酸食品中含有双歧杆菌和乳酸菌,适合俄罗斯人的体质,俄罗斯媒体称这种新型酵母菌为“爱国细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媒体称新型酵母菌为“爱国细菌”存在知识性错误,原因 是酵母菌和细菌不是一类生物,它们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2)乳酸菌和双歧杆菌都有细胞壁,请探究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否含有糖类和蛋白质。(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 实验步骤: ①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②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 ③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人教版必修1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了解分离各种细胞器的科学方法。 ③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 ①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类比认识细胞内各细胞器及其分工。通过资料的阅读和实际的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综合的能力。 ②思维训练利用课本插图、教学挂图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应得到学生认同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生命活动是通过各组成成分的协调配合完成的。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离不开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 ②通过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的学习,进一步明确结构与功能相同意的观点以及事物之间纯在普遍联系的观点。 ③通过生物膜的研究成果的介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极力他们对生命科学知识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同时渗透STS思想。 ④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①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③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 ①如何掌握集中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如何将这些细胞器的功能和生物体的相关生命现象联系起来并灵活运用。 ③各种生物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四、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师生互动] 教师课本中展示了各种细胞器的的模式图,以及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仔细观察图,文和老师展示的资料,说出各种细胞器在细胞中的分布位置、形态结构,并推测他们的功能。 线粒体 屏幕显示资料一 1.德国科学家华尔柏在研究线粒体时,统计了各种动物部分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见下表)。分析回答

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的操作模式

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的操作模式 米力 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中心,国家863西安细胞工程基地 陕西西安,710032 动物细胞培养工艺的选择首先考虑的重要一点是该产品所涉及的生物反应器系统。选择反应器系统也就是选择产品的操作模式,操作模式选择将决定该产品工艺的产物浓度、杂质量和形式、底物转换度、添加形式、产量和成本,工艺可靠性等。与许多传统的化学工艺不同,动物细胞反应器设备占整个工艺资金总投入的主要部分(>50%),也就是说动物细胞培养工艺的选择主要部分是生物反应器系统的选择。选择反应器系统及培养工艺时,必须对工艺的整体性进行全面考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细胞株及生长形式、产物表达量和稳定性,培养基质及代谢物,产物分离和纯化难度等。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生物反应器操作模式,一般分为分批式操作(batch)、流加式操作(Fed-batch)、半连续式操作(semi-continuous)、连续式操作(continuous)和灌流式操作(perfusion)五种操作模式。 1. 批式操作(batch culture) 批式操作是动物细胞规模培养发展进程中较早期采用的方式,也是其它操作方式的基础。该方式采用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将细胞扩大培养后,一次性转入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其体积不变,不添加其它成分,待细胞增长和产物形成积累到适当的时间,一次性收获细胞、产物、培养基的操作方式。 该方式的特点:(1) 操作简单。培养周期短,染菌和细胞突变的风险小。反应器系统属于封闭式,培养过程中与外部环境没有物料交换,除了控制温度、pH值和通气外,不进行其他任何控制,因此操作简单,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导学案

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三、课前预习 1.线粒体是细胞进行______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_______。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________来自线粒体。 2.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_______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_____和______。 3.内质网是由____连接而成的_______,是细胞内蛋白质____和______,以___合成的“车间”。 4.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_____进行_____、______和______的“车间”及“发送站”。 5.核糖体有的附着在___上,有的游离分布在____中,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__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__,能分解____、___的细胞器,____并___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6.液泡主要存在于______中,内有_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等物质。 7.中心体位于__和某些的细胞,由两个垂直排列的__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__有关。 8.在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器外,还有呈胶质状态的_______________. 9.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________中,呈________色,扁平的________或___________。 10.线粒体普遍存在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染液是专一性染______的___________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_________色,而细胞质接近__________。 11.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___________中由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_________的蛋白质。内质网可以“出芽”,也就是鼓出由膜形成的_________,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离开内

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的操作模式讲课讲稿

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的操作模式

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的操作模式 米力 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中心,国家863西安细胞工程基地 陕西西安,710032 动物细胞培养工艺的选择首先考虑的重要一点是该产品所涉及的生物反应器系统。选择反应器系统也就是选择产品的操作模式,操作模式选择将决定该产品工艺的产物浓度、杂质量和形式、底物转换度、添加形式、产量和成本,工艺可靠性等。与许多传统的化学工艺不同,动物细胞反应器设备占整个工艺资金总投入的主要部分(>50%),也就是说动物细胞培养工艺的选择主要部分是生物反应器系统的选择。选择反应器系统及培养工艺时,必须对工艺的整体性进行全面考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细胞株及生长形式、产物表达量和稳定性,培养基质及代谢物,产物分离和纯化难度等。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生物反应器操作模式,一般分为分批式操作(batch)、流加式操作(Fed-batch)、半连续式操作(semi-continuous)、连续式操作(continuous)和灌流式操作(perfusion)五种操作模式。 1. 批式操作(batch culture) 批式操作是动物细胞规模培养发展进程中较早期采用的方式,也是其它操作方式的基础。该方式采用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将细胞扩大培养后,一次性转入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其体积不变,不添加其它成分,待细胞增长和产物形成积累到适当的时间,一次性收获细胞、产物、培养基的操作方式。

该方式的特点:(1) 操作简单。培养周期短,染菌和细胞突变的风险小。反应器系统属于封闭式,培养过程中与外部环境没有物料交换,除了控制温度、pH值和通气外,不进行其他任何控制,因此操作简单,容易掌握;(2)直观的反应细胞生长代谢的过程。由于培养期间细胞的生长代谢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营养环境,不添加任何营养成分,因此可直观的反应细胞生长代谢的过程,是动物细胞工艺基础条件或"小试"研究常用的手段;(3)可直接放大。由于培养过程工艺简单,对设备和控制的要求较低,设备的通用性强,反应器参数的放大原理和过程控制,比较其它培养系统较易理解和掌握,在工业化生产中分批式操作是传统的、常用的方法,其工业反应器(Genetech)规模可达12000L。 分批培养过程中,细胞的生长分为五个阶段:延滞期、对数生长期、减速期、平稳期和衰退期,见图1。分批培养的周期时间多在3~5天,细胞生长动力学表现为细胞先经历对数生长期(48~72h)细胞密度达到最高值后,由于营养物质耗劫或代谢毒副产物的累积细胞生长进入衰退期进而死亡,表现出典型的生长周期。收获产物通常是在细胞快要死亡前或已经死亡后进行。 图1 分批式培养动物细胞生长曲线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校:石家庄二中南校区 教师:孙小兵 学科:生物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高中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3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中的内容。第2节包括“细胞器之间的分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两大部分。是学生认识细胞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章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认识各种细胞器,知道细胞器的名称,并能说出其结构和功能,是第二课时的基础,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细胞呼吸、光合作用、有丝分裂等内容打下基础,在整本教材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已学习过有关细胞基本结构和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对叶绿体等部分细胞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细胞器的种类和名称认识不全,也没有接触过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对不同细胞器的形态和功能也不了解。 三、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要求较高,所以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我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依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

求,对本堂课进行设计。 本课是这一节的重点内容,但内容相对平淡,结构较多,功能又是相对生疏的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而且本课一共需讲述8种细胞器,直接介绍结构和功能,课程会比较散,没有条理,学生也不容易掌握。 我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主要通过建构细胞模型让学生认识细胞器的种类、形态、结构和功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既培养学生建构模型的能力,又增强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既使学生掌握知识,又提高学生探究思考的能力,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以蚁群分工视频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然后介绍观察细胞器的工具和方法,并以教师演示视频为示范,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体现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学生看书思考,通过问题挑战一了解细胞器的种类和名称。然后完成学案中的填表和贴纸,达到掌握细胞器结构的教学目标,也培养了学生的总结和动手能力。接下来建构细胞模型,在分组建构细胞模型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和建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思想,进行分工合作,逐步掌握部分细胞器的功能,再通过资料分析,学生进行探究思考,完成学案上的连连看,从而完成让学生掌握细胞器功能的教学目标。最后,讲述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质的概念,树立细胞的立体结构,完成本堂课的教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认识各种细胞器,了解其亚显微结构 (2)能说出各种细胞器的功能 2、能力目标: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练习题)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练习题)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对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少数糖类组成 B、磷脂双分子层是各种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C 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D、内质网膜上能生成高尔基体膜,说明两者化学组成完全相同 2、下列哪种物质的形成与内质网及上面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都有关 A、血红蛋白 B、呼吸氧化酶 C、胃蛋白酶原 D、性激素 3、下列结构中不可能与内质网直接相连的是 A线粒体B核糖体C高尔基体D、核膜 4、内质网膜形成高尔基体膜的方式是 A、随细胞质流动到达特定部位 B、内质网的膜,只能转移到高尔基体上 C、内质网通过出芽形式形成小泡移动到高尔基体上 C、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相连直接转化形成 5、分泌蛋白质的肽链发生折叠,组装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场所是 A、核糖体 B、内质网腔 C、高尔基体 D、细胞质的基质 6、完成与内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的膜是 A、细胞膜 B、核膜 C、高尔基体膜 D、内质网膜 7、下列有关生物膜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膜结构中膜的转化是不可逆的 B、具膜小泡成为具膜结构的一部分要靠膜的融合 C、一种膜结构的膜成为另一种膜结构的一部分,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D、生物膜的功能特征是膜之间转化的前提条件 8.唾液腺细胞内与唾液淀粉酶的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三个细胞器依次是 A.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B.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C.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D.内质网、高尔基体、核

糖体 9、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一些细胞器,放人含有14C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这些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在这些细胞器中的数量。图中正确的描述曲线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05江苏卷)以下不是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作用的是: A、在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B、使核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不受细胞质的影响 C、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 D、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区域化 2、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使细胞有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B细胞膜把细胞分成许多小区室 C细胞内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内或膜表面进行的 D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三、简答题 1、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放入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核糖体和内质网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很快连续取样,并分离核糖体和内质网。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核糖体和内质网中的情况,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 基因工程练习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 基因工程练习 一、选择题 1.(2015·江苏盐城质检)抗菌肽对治疗癌症有一定作用,下图表示抗菌肽合成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克隆目的基因? 导入毕 赤酵母菌 ? 筛选 菌种 ? 甲醇诱导 抗菌肽表达 ? 分离 纯化 ? 功能 研究 A.用PCR克隆目的基因不需要DNA解旋酶 B.基因表达载体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C.筛选菌种时用基因探针检测相关蛋白质 D.分离纯化的目的是获得较纯净的抗菌肽 答案 C 解析检测相关蛋白质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法。 2.(2014·无锡调研)一环状DNA分子,设其长度为1,已知某种限制性 核酸内切酶在该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A、B、C三处。如 果该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0.2、0.3、 0.5三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DNA分子,若在每个 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 这些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线状DNA的种类数是() A.4 B.8 C.6 D.7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限制酶的作用,在此环状DNA上可以切1~3个位点,切1个位点得到长度为1的片段,切2个位点可以得到长度为0.5、0.2、0.8、0.3、0.7共5种片段,切3个位点可以得到0.2、0.3、0.5共3种长度的片段,总共能获得6种不同的DNA片段。3.(2015·汕头质检)下列关于转基因动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内,提高动物的生长速率 B.可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降低乳汁中乳糖的含量,进而改善畜产品的品质C.可利用转基因技术制成乳腺生物反应器,使哺乳动物的产奶量增加 D.可以利用转基因动物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 答案 C 解析可利用转基因技术制成乳腺生物反应器,使哺乳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选项C错误。 4.如图表示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Ⅰ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需要DNA连接酶 B.过程②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3.2优秀教案(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2课时)

第二课时实验: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前培训8名学生充当“小老师”,协助教师指导同学进行实验。课前10分钟制作藓叶的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情境创设] 屏幕显示:课前教师制作的几种材料的临时装片,并显微投影给学生观察。 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图片和资料,了解了细胞器的分布、形态和功能,那么实际生物体中的细胞器是怎样的呢?这是老师刚才制作的临时装片,请仔细观察其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分布和形态,下面请各小组自行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 屏幕显示本节课题: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师生互动] 1.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屏幕显示: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和观察叶绿体的方法步骤。 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的方法: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取一片藓类的小叶,或者撕取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放入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观察叶绿体的步骤:将制作好的叶片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叶片细胞后,换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叶片细胞内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学生:各小组在小组长的指导下,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并绘制图。 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学生:各小组分别用显微投影仪展示自己制作的装片,并指出叶绿体的位置,以及自绘的叶绿体形态图,提出疑惑。 学生:各小组讨论,对展示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对展示小组的疑惑进行解答。 教师:(1)点评学生实验过程中操作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如:叶片取材不当,装片中的水分过多或过少等。 (2)由于取材于活的植物体,叶片中的叶绿体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是可以运动的,因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的葫芦藓,其叶内叶绿体椭球形的形状不完全一样。 (3)点评并纠正高倍显微镜操作中错误的做法。 2.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屏幕显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和步骤,以及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步骤。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和步骤: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染液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 观察线粒体的步骤:在高倍镜下观察经过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可以看到蓝绿色的线粒体,细胞质接近无色。 学生:各小组在小组长的指挥下,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并绘图。 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学生:各小组分别用显微投影仪展示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指出线粒体的位置,同时展示自己绘制的线粒体图。 学生:各小组讨论,对展示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对展示小组的疑惑进行解答。 教师:(1)点评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优缺点。

动物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

动物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CLA VORUS TM A/B型 北京天和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概述 (2) 2.反应器型号 (3) 3.标准配置 (4) 4.功能描述 (4) 5.反应器硬件 (6) 6.控制系统 (8) 7.远程控制 (10) 8.使用案例 (10) 9.联系方式 (19)

1. 概述 CLA VORUS TM A/B 型动物细胞培 养用生物反应器,是符合医药卫生要求的、用于制药行业细胞培养的、工业化规模生物反应器,适用于动物细胞微载体悬浮培养,以及动物细胞悬浮培养,是进行各种细胞培养的理想工具。 CLA VORUS TM A/B 型动物细胞培 养用生物反应器,设计充分体现了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的特点,管道布局 简洁、选材优质、制造精良。反应器系统具有良好的功能性、可靠性、方便性,有效保证了细胞培养的效果,体现了良好的经济性和功能性。 CLA VORUS TM A/B 型动物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 ? 国内自行设计、开发、并工业化使用的动物细胞反应器,具有优越的性 能和经济性。 ? 管路布局合理、简洁,有效消除管路灭菌死角,并实现了管路在线灭菌 功能。反应器使用简单方便,灭菌效果可靠,为反应器无菌控制提供了有效保障。 ? 搅拌系统采用先进的磁力搅拌器装置,代替传统的机械搅拌装置,由于 去除了机械密封,使反应器系统完全与外界隔绝,具有更优良的系统密封性,保证了反应器长时间无菌运行安全性。同时由于去除机械密封,易清洁,更符合医药行业要求。 ? 深层通气系统采用微泡发生器提供溶氧,气泡更小、更均匀,溶氧传递 效果良好,并且通过设计优化,减少气体使用的种类,使用方便。 ? 采用称重系统控制反应器料液体积,可实现灌流培养要求,操作简单可 靠。 ? 反应器灭菌使用蒸汽在线灭菌,自动化程度高,并可进行手动操作灭菌, 使用方便。 CLA VORUS TM 100反应器用于疫苗新工艺开发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通过第2章的学习,学生对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其重要作用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这些生物分子固然重要,但是光有分子还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只有当这些分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细胞的各种结构,细胞才成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因此,第三章对学生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有重要意义。 细胞的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种结构组分配合协调,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地进行。而本章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不是简单地罗列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功能,而是把细胞器作为系统的组分,既谈它们的分工,也讲到它们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形成生命的系统观提供了良好的案例,有助于学生系统观的养成。教科书还设计了旁栏思考题,如为什么飞翔鸟类胸肌细胞线粒体的数量比不飞翔鸟类的多,等等,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线粒体的功能,还有助于学生形成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个核心观点的形成。此外,这里安排的《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增加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感性认识,学习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素养。 本节内容没有对每一种细胞器均匀着墨,而是有的浓墨重彩,有的一笔带过。对于以后学习中经常会用到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教科书图文并茂,重点讲解;其他细胞器则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和一段文字简单介绍。为接下来学习其他章节如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学习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制作用于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生物材料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2.2过程与方法 小组式学习;交互式学习;合作学习。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必修一《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本节内容承上启下,通过学习细胞器的分布于功能,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动植物细胞的差异与形态结构相适应的理念,同时,还对生物膜系统进行的介绍,为后面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生命观念: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科学思维:了解分离细胞器的科学方法。了解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科学探索:学生分组,每组负责查找一种细胞器的相关知识。利用插图模型,形象的理解细胞器的结构。 社会责任: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生命活动是通过各组成成分的协调配合完成的 教学重点: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各种生物膜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生物膜系统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各种生物膜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展示常见细胞器,让学生对细胞器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知道细胞器的作用。 1、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外模平滑,内膜褶皱形成嵴,附着大量酶,结构内还有DNA。蛔虫无线粒体 2、叶绿体: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部分植物细胞没有,如根细胞。双层膜,内外膜平滑,内部有类囊体形成的基粒 3、内质网:蛋白质加工合成与脂质合成场所。单层膜细胞器 4、核糖体:蛋白质生产机器,有游离与附着内质网2种形态,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无膜。 5、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和“发送站”。单层膜细胞器。 6、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杀死侵入细胞的病菌与病毒。单层膜 7、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调节植物内环境,维持渗透压,保持细胞的坚挺。单层膜 8、见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的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无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