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限元

有限元

有限元
有限元

致奋战在有限元考试一线的兄弟姐妹们

期末考试接近尾声了,估计咱都是剩下两门左右没考。这两天我看了一下有限元,许多问题有些棘手。相信大家的感觉跟我差不多。

现在是元旦假期,知道大家许多都“拖家带口”的,不容易,呵呵……小生相对来说清闲一点,就趁着这几天整理了一下有限元教材课后题的答案。

在这里,我不得不说:答案不好找。所以找的不是太全。而且肯定有许多疏漏之处,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下是我整理的答案:

(温馨提示:在word2000中编辑的公式无法粘到日志当中,有关公式请大家参考教材。

习题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有限元法把连续体离散成有限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场函数是只包含有限个待定节点参量的简单场函数,这些单元场函数的集合就能近似代表整个连续体的场函数。根据能量方程或加权残量方程可建立有限个待定参量的代数方程组,求解此离散方程组就得到有限元法的数值解。

1.1 有限单元法中“离散”的含义是什么?有限单元法是如何将具有无限自由度的连续介质

问题转变成有限自由度的问题?位移有限元法的标准化程式是怎样的?

①离散:将连续区域分散成有限多个子区域;

②给每个单元选择合适的位移函数来近似地表示单元内位移分布规律,即通过插值以单元节点位移表示单元内任意点的位移。因为节点位移个数是有限的,故无限自由度问题就转变成了有限自由度的问题;

③有限元法的标准化程式:结构或区域离散、单元分析、整体分析、数值求解。

1.2 什么叫做节点力和节点荷载?两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应该保留节点力的概念?

①节点力:节点对单元的作用力。节点荷载:包括集中力和将体力、面力按静力等效原则移植到节点形成的等效荷载,原荷载和移植后的荷载在虚位移上的虚功相等;

②相对于整体结构来说,节点力是内力,节点荷载是外力。(注:我不太确定)

③节点力的概念在建立单元刚度方程的时候需要用到。

1.3 单元刚度矩阵和整体刚度矩阵各有哪些性质?单元刚度系数和整体刚度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①单刚:对称性,奇异性。整刚:对称性,奇异性,稀疏性;

②单刚系数k ij:单元节点位移向量中第j个自由度发生单位位移而其他位移分量为零时,在第i个自由度方向引起的节点力。整刚矩阵K中每一列元素的物理意义是:要迫使结构的某节点位移自由度发生单位位移,而其他节点位移都保持为零的变形状态,在所有各节点上需要施加的节点荷载。

1.6 什么是形函数?

形函数是一种只与单元的形状、节点的配置及插值方式有关的数学插值函数,它规定了从节点DOF值到单元内所有点处DOF值的计算方法,决定了单元位移场的基本形态。

2.1 在有限元法诞生之前,求解弹性力学定解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基本方法:按应力求解,按位移求解,混合求解。

2.2 什么叫应变能?什么叫外力势能?试叙述势能变分原理和最小势能原理,并回答下列问题:势能变分原理代表什么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其中附加了哪些条件?

①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内部将产生应力σ和应变ε,外力所做的功将以变形能的形式储存起来,这种能量称为应变能;

②外力势能就是外力所做功的负值;

③势能变分原理:在所有满足边界条件的协调位移中,那些满足静力平衡条件的位移使物体势能泛函取驻值,即势能的变分为零 (变分方程)

对于线性弹性体,势能取最小值,即此时的势能变分原理就是著名的最小势能原理。

势能变分原理代表的控制方程有平衡微分方程和本构方程,边界条件有应力边界条件。其中附加了几何方程和位移边界条件。

2.3 什么是强形式,什么是弱形式?

其中,C,D,E,F是微分算子。上式称为微分方程的弱形式,相对而言,定解问题的微分方程称为强形式。

2.4 为了使计算结果收敛于精确解,位移函数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只要位移函数满足两个基本要求,即完备性和协调性,计算结果便收敛于精确解。

2.6 为什么采用变分法求解通常只能得到近似解?变分法的应用常遇到什么困难?Ritz法收敛的条件是什么?

①如果真实场函数包含在试探函数内,则变分法得到的解答是精确的。然而,通常情况下试探函数不会将真实函数完全包涵在内,实际计算时也不可能取无穷多项。因此,试探函数只能是真实场函数的近似。所以变分法求解只能通常只能得到近似解。

②采用变分法近似求解,要求在整个求解区域内预先给出满足边界条件的场函数。通常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因而变分法遭遇了困境。

③Ritz法的收敛条件是要求试探函数具有完备性和连续性,也就是说,如果试探函数满足完备性和连续性要求,当试探函数的项数n--->∞时,则Ritz法的近似解将趋近于数学微分方程的精确解。

3.1 构造单元形函数有哪些基本原则?

单元位移函数通常采用多项式,其中的待定常数应该与单元节点自由度数相等。为满足完备性要求,位移函数中必须包涵常数项和一次式,即完全一次多项式。

多项式的选取应由低阶到高阶,尽量选择完全多项式以提高单元的精度。若由于项数限制而不能选取完全多项式时,也应使完全多项式具有坐标的对称性,并且一个坐标方向的次数不应超过完全多项式的次数。有时为了使位移函数保持一定阶次的完全多项式,可在单元内部配置节点。但这种节点的存在将增加有限元格式和计算上的复杂性,除非不得已才加以采用。

形函数应保证用它定义的位移函数满足收敛要求,即满足完备性条件和协调性条件。

3.2 试通过矩形单元说明单元刚度矩阵的计算与坐标原点无关。

设坐标系中任意一点(x0,y0)为单元局部坐标系的原点,并将点(x0,y0)作为矩阵单元的形心。则坐标变换关系式为:从而得出,于是,可知式中不含x0,y0,因此单元刚度矩阵的计算与坐标原点无关。

3.3 何谓面积坐标?其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称其为自然坐标或局部坐标?

①三角形单元中任意一点P(x,y)与其3个角点相连形成3个子三角形,其位置由下面的坐标来确定,其中,A1,A2,A3分别为三角形P23,P13,P12的面积。L1,L2,L3称为面积坐标。

②特点:

⒈T3单元的形函数N i就是面积坐标L i。

⒉面积坐标与三角形在整体坐标系中的位置无关。

①三角形单元中任意一点P(x,y)与其3个角点相连形成3个子三角形,其位置由下面的坐标来确定,其中,A1,A2,A3分别为三角形P23,P13,P12的面积。L1,L2,L3称为面积坐标。

②特点:

⒈T3单元的形函数N i就是面积坐标L i。

⒉面积坐标与三角形在整体坐标系中的位置无关。

⒊三个节点的面积坐标分别为1(1,0,0),2(0,1,0),3(0,0,1),形心的面积坐标为(1/3,1/3,1/3)。

⒋单元边界方程为L i=0 (i=1,2,3)。

⒌在平行于23边的一条直线上,所有点都有相同的面积坐标L1,而且L1就等于此直线至23边的距离与节点1至23边的距离之比值。

⒍面积坐标与直角坐标互为线性关系。

③面积坐标与三角形在整体坐标系中的位置无关,因此称为局部坐标或自然坐标。

4.1 与平面问题相比,轴对称问题有何特点?

轴对称问题是空间问题的一种特殊情况。结构的几何形状、约束条件及荷载分布都对称于某个轴,其位移、应变、应力等也对称于此轴而与环向坐标无关。

5.1 何谓等参单元?等参单元具有哪些优越性?

①等参数单元(简称等参元)就是对坐标变换和单元内的参变量函数(通常是位移函数)采用相同数目的节点参数和相同的插值函数进行变换而设计出的一种单元。

②优点:可以很方便地用来离散具有复杂形体的结构。由于等参变换的采用使等参单元特性矩阵的计算仍在单元的规则域内进行,因此不管各个积分形式的矩阵表示的被积函数如何复杂,仍然可以方便地采用标准化的数值积分方法计算。也正因为如此,等参元已成为有限元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单元形式。

5.2 何谓零能模式?

在有些情况下,对应于某种非刚体位移模式,减缩积分时高斯点上的应变正好等于零,此时的应变能当然也为零,这种非刚体位移模式称为零能模式。

6.1 对于杆系结构单元,为什么要在局部坐标系内建立单元刚度矩阵?为什么还要坐标变换?

①在局部坐标系内可以更方便地建立单元刚度矩阵。

②在整体分析中,对所有单元都应采用同一坐标系即整体坐标系,否则围绕同一节点的不同单元对节点施加的节点力不能直接相加。因此,在整体分析前,还要进行坐标转换。

6.2 有哪几种梁弯曲理论?

梁弯曲理论包括工程梁理论和剪切梁理论。

7.1 在薄板弯曲理论中做了哪些假设?

第一,板厚方向的挤压变形可忽略不记,即εz=0。

第二,在板弯曲变形中,中面法线保持为直线且仍为弹性曲面(挠度曲面)的法线。(Kir chhoff直线假设)。

第三,薄板中面只发生弯曲变形,没有面内的伸缩变形,即中面水平位移(u)z=(v)z =0。

7.2 薄板单元和厚板单元的基本假设有什么不同?

第一,板厚方向的挤压变形可忽略不记,即εz=0。

第二,板的中面法线变形后仍保持为直线,但因横向变形的缘故,该直线不再垂直于变形后的中面。

第三,薄板中面只发生弯曲变形,没有面内的伸缩变形,即中面水平位移(u)z=(v)z =0。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第二点。

8.1 薄壳理论有哪些假设?与薄板理论的假设有何异同?

第一,壳厚方向的挤压变形可忽略不记。

第二,中面法线变形后仍保持为直线且仍为中面的法线。

第三,壳体变形时中面不但发生弯曲,而且也将产生面内伸缩变形。

第四,折板假设。

第五,非耦合假设。

与薄板理论假设的异同参考7.1。

9.1 减少问题自由度的措施有哪些?

利用结构的对称性、采用子结构技术等,可以使求解方程组的自由度数大为降低。

有限元分析方法和材料断裂准则

一、有限元模拟方法 金属切削数值模拟常用到两种方法,欧拉方法和拉格朗日方法。欧拉方法适合在一个可以控制的体积内描述流体变形,这种方法的有限元网格描述的是空间域的,覆盖了可以控制的体积。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屑形状的形成过程不是固定的,采用欧拉方法要不断的调整网格来修改边界条件,因此用欧拉方法进行动态的切削过程模拟比较困难。欧拉方法适用于切削过程的稳态分析(即“Euler方法的模拟是在切削达到稳定状态后进行的”[2]),仿真分析之前要通过实验的方法给定切屑的几何形状和剪切角[1]。 而拉格朗日方法是描述固体的方法,有限元网格由材料单元组成,这些网格依附在材料上并且准确的描述了分析物体的几何形状,它们随着加工过程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方法在描述材料的无约束流动时是很方便的,有限元网格精确的描述了材料的变形情况。实际金属切削加工仿真中广泛采用的拉格朗日方法,它可以模拟从初始切削一直到稳态的过程,能够预测切屑的形状和工件的残余应力等参数[2]。但是用这种方法预定义分离准则和切屑分离线来实现切屑和工件的分离,当物质发生大变形时常常使网格纠缠,轻则严重影响了单元近似精度,重则使计算中止或者引起严重的局部变形[1]。 为了克服欧拉描述和拉格朗日描述各自的缺点,Noh和Hirt在研究有限差分法时提出了ALE(Arbitrary Lagrange-Euler)描述,后来又被Hughes,liu和Belytschko等人引入到有限元中来。其基本思想是:计算网格不再固定,也不依附于流体质点,而是可以相对于坐标系做任意运动。由于这种描述既包含Lagrange的观点,可应用于带自由液面的流动,也包括了Euler观点,克服了纯Lagrange 方法常见的网格畸变不如意之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ALE描述己被广泛用来研究带自由液面的流体晃动问题、固体材料的大变形问题、流固祸合问题等等。金属的高速切削过程是一个大变形、高应变率的热力祸合过程,正适合采用ALE方法。 采用ALE方法进行高速切削仿真克服了拉格朗日方法和欧拉方法需要预先定义分离线、切屑和工件分离准则,假定切屑形状等缺点,避免了网格畸变以及网格再划分等问题,使切屑和工件保持良好的接触,使计算易于收敛[1][4]。 二、材料断裂准则 在金属切削成形有限元模拟中提出了多种切屑分离准则,这些准则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物理准则和几何准则。 优点: 几何分离准则需要预定义加工路径,在加工路径上判断刀尖与刀尖前单元节点的距离变化来判断分离与否。当两点的距离小于某个临界值时,刀尖前单元的节点被分成两个,其中一个节点沿前刀面向上移动形成切屑,另一个保留在加工表面上形成己加工表面[1][2]。。 物理分离准则是基于刀尖前单元节点的应力、应变及应变能等物理量定义分离条件,当单元中的该物理量的值超过给定材料的对应值时,单元节点就会分离[2]。(物理标准主要是基于制定的一些物理量的值是否达到临界值而进行判断的,主要有基于等效塑性应变准则、基于应变能密度准则、断裂应力准则等[5])。 Carroll和Strenkowski使用了等效塑性应变作为物理分离准则的标准,在一些有限元软件中该标准的演化得到了应用,ABAQUS/Explicit中的剪切失效准则(shear failure)就是这样一种物理准则,它根据单元积分点处的等效塑性应变值是否到达预设值来判断材料是否失效[1]。 缺点:

有限元法

【第1章思考题】 1、何为有限元法?其基本思想是什么? 1)“有限单元法”简称“有限元法”,是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的近似方法。 2)“化整为零,集零为整”。也就是将一个原来连续的物体假想地分割成由有限个单元所组成的集合体,简称“离散化”。然后对每个单元进行力学特征分析,即建立单元节点力和节点位移之间的关系。最后,把所有单元的这种关系式集合起来,形成整个结构的力学特性关系,即得到一组以节点位移为未知量的代数方程组。处理后即可求解,求得结点的位移,进一步求出应变和应力 2、为什么说有限元法是近似的方法,体现在哪里?p3 用离散单元的组合体来逼近原始结构,体现了几何上的近似;而用近似函数逼近未知变量在单元内的真实解,体现了数学上的近似。 3、单元、节点的概念? 网格划分中的每一个小部分称为单元。网格间相互联结点称为节点。 4、有限元法分析过程可归纳为几个步骤?p4 结构离散化、单元分析、整体分析 5、有限元方法分几种?本课程讲授的是哪一种? 从选择基本未知量的角度来看,可分为3类: 1、位移法:以节点位移为基本未知量的求解方法称为位移法。本课程讲授的内容 2、力法:以节点力为基本未知量的求解方法称为力法; 3、混合法:一部分以节点位移,另一部分以节点力作为基本未知量的求解方法称为混合法。位移法 6、弹性力学的基本变量是什么?p8何为几何方程p11、物理方程p12及虚功方程?p14弹性矩阵的特点? 弹性力学变量:外力、应力、应变和位移。描述弹性体应变分量与位移分量之间的方程称为几何方程;物理方程描述应力分量与应变分量之间的关系;弹性体上外力在虚位移发生过程中所做的虚功与储存在弹性体内的需应变能相等。弹性矩阵由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确定,与坐标位置无关。 7、何为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p17 平面应力问题:在结构上满足a几何条件:研究对象是等厚度薄板。b载荷条件:作用于薄板上的载荷平行于板平面且沿厚度方向均匀分布,而在两板面无外力作用。 平面应变问题:满足a几何条件:长柱体,即长度方向的尺寸远远大于横截面的尺寸,且横截面沿长度方向不变。b载荷条件:作用于长柱体结构上的载荷平行于横截面且沿纵向方向均匀分布,两端面不受力两条件的弹性力学问题 【第2章思考题】 1、何为结构的离散化?离散化的目的?何为有限元模型? 结构的离散化:把连续的结构看成由有限个单元组成的集合体②目的: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 ③通常把由节点,单元及相应的节点载荷和节点约束构成的模型称为有限元模型 2、结构离散化时,划分单元数目的多少以及疏密分布,将直接影响到什么?确定单元数量的原则?通常如何设置节点? ①单元的数量要根据计算精度的要求和计算机的容量来确定,因此在保证精度的前提,力求采用较少的单元。②节点的布置:a集中载荷的作用点b分布载荷强度的突变点 c分布载荷与自由边界的分界点d支承点e厚度不同或材料不同的区域等都应取为节点。 3、节点总码的编号原则?何为半带宽?半带宽与节点总码的编号有何关系?p21 ①节点编号时,应注意尽量使同一单元的相邻节点的号码差值尽可能地小些,以便缩小刚度矩阵的带宽,节约计算机存储。节点应顺短边编号为好②包括对角线在内的半个带状区域中每行具有的元素的个数,③半带宽B=(相关节点编号最大差值+1)*2

有限元基础知识归纳

有限元知识点归纳 1.、有限元解的特点、原因? 答:有限元解一般偏小,即位移解下限性 原因:单元原是连续体的一部分,具有无限多个自由度。在假定了单元的位移函数后,自由度限制为只有以节点位移表示的有限自由度,即位移函数对单元的变形进行了约束和限制,使单元的刚度较实际连续体加强了,因此,连续体的整体刚度随之增加,离散后的刚度较实际的刚度K为大,因此求得的位移近似解总体上将小于精确解。 2、形函数收敛准则(写出某种单元的形函数,并讨论收敛性)P49 (1)在节点i处N i=1,其它节点N i=0; (2)在单元之间,必须使由其定义的未知量连续; (3)应包含完全一次多项式; (4)应满足∑Ni=1 以上条件是使单元满足收敛条件所必须得。可以推证,由满足以上条件的形函数所建单元是完备协调的单元,所以一定是收敛的。 4、等参元的概念、特点、用时注意什么?(王勖成P131) 答:等参元—为了将局部坐标中几何形状规则的单元转换成总体(笛卡尔)坐标中的几何形状扭曲的单元,以满足对一般形状求解域进行离散化的需要,必须建立一个坐标变换。即: 为建立上述的变换,最方便的方法是将上式表示成插值函数的形式,即: 其中m是用以进行坐标变换的单元节点数,xi,yi,zi是这些结点在总体(笛卡尔)坐标内的坐标值,Ni’称为形状函数,实际上它也是局部坐标表示的插值函数。称前者为母单元,后者为子单元。 还可以看到坐标变换关系式和函数插值表示式:在形式上是相同的。如果坐标变换和函数插值采用相同的结点,并且采用相同的插值函数,即m=n,Ni’=Ni,则称这种变换为等参变换。 5、单元离散?P42 答:离散化既是将连续体用假想的线或面分割成有限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用有限个点相连。每个部分称为一个单元,连接点称为结点。对于平面问题,最简单、最常用的离散方式是将其分解成有限个三角形单元,单元之间在三角形顶点上相连。这种单元称为常应变三角形单元。常用的单元离散有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四节点四边形单元、八节点四边形单元以及等参元。 6、数值积分,阶次选择的基本要求? 答:通常是选用高斯积分 积分阶次的选择—采用数值积分代替精确积分时,积分阶数的选取应适当,因为它直接影响计算精度,计算工作量。选择时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要保证积分的精度,不损失收敛性;二是要避免引起结构总刚度矩阵的奇异性,导致计算的失败。

《有限元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

《有限元分析及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汽车学分:3 建议课时数:64 英文名称: 适用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 先修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 课程团队负责人及成员:陈良萍、刘宏强、王云、赵静、李蕾、黄艺、史俊玲、 毛新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重点介绍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些成熟的有限元软件功能和简单的分析步骤,同时结合工程实际,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或实际应用及参加科研工作开辟道路。其任务是通过先修课程中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新知识的获取,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1.2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力学中的矩阵位移法思想的对比教学,引出连续介质力学有限单元法的学习重点在于单元的插值函数如何构造。这因为,虽说矩阵位移法是对杆系结构而言的,但其结构的离散化和组建整体刚度方程的思想完全可以借鉴到连续介质力学,它们的不同点只是在单元刚度矩阵的建立;而不同单元类型的单元刚度矩阵的建立,又取决于对应单元插值函数的构造。这样处理,不但使学生抓住了本课程的教学重点,而且对有限单元法的整体思想有了宏观上掌握;起到主动学习而非被动接受的作用。在单元构造的教学中,理论学习的重点在于常规单元的介绍;通过常规单元介绍插值函数的完备性与收敛性等。接之,介绍高次单元、等参单元等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中,强调数学论证的严谨性和工程应用的适应性。

结合工程实例教学,拓宽学生数值分析方面的应用能力在课内对不同的单元类 型进行介绍时,及时抓住不同单元在应用中的对比教学与其适用性,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单元类型的合理选取和单元网格的合理划分等。为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数值分析中如何选定单元和剖分单元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 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2.1工作任务 由于采用有限单元法的分析计算软件大多已商业化,而熟悉应用这些中的常规软件也应是本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在课内学生学会使用软件建立分析模型的基本步骤,其中包括分析模型抽象、几何模型绘制、单元网格划分、材料定义、边界条件定义、方程求解方法等。因课内教学时数的不足,学生应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以提高对实际问题的数值分析能力。 2.2课程目标 从教学思想和方法上对原课程进行改革,使学生从较高层次上理解有限元方法的实质,掌握有限元分析的工具,并具备初步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使该课程成为具有较宽口径和较大覆盖面的、面向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专业基础课;注意课程体 系的整体优化,强调课程的深度、广度与应用。 3.教学方针落实情况

有限元原理与步骤

2.1.1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Basic Theory of FEM)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是离散的概念,它是指假设把弹性连续体分割成数目有限的单元,并认为相邻单元之间仅在节点处相连。根据物体的几何形状特征、载荷特征、边界约束特征等,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这样组成有限的单元集合体并引进等效节点力及节点约束条件,由于节点数目有限,就成为具有有限自由度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它替代了原来具有无限多自由度的连续体[24][25]。 有限元法从选择基本未知量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三类:位移法、力法和混合法。以节点位移为基本未知量的求解方法称为位移法;以节点力为基本未知量的求解方法称为力法;一部分以节点位移,另一部分以节点力作为基本未知量的求解方法称为混合法。由于位移法通用性强,计算机程序处理简单、方便,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26]。 有限元法的求解过程简单、方法成熟、计算工作量大,特别适合于计算机计算。再加上它有成熟的大型软件系统支持,避免了人工在连续体上求分析解的数学困难,使其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应用极广泛的数值计算方法[27]。 2.1.2 有限元法基本步骤(Basic Process of FEM) 有限元法求解各种问题一般遵循以下的分析过程和步骤[28][29]: 1. 结构的离散化 结构的离散化是进行有限元法分析的第一步,它是有限元法计算的基础。将结构近似为具有不同有限大小和形状且彼此相连的有限个单元组成的计算模型,习惯上称为有限元网格划分。离散后单元与单元之间利用单元的节点相互连接起来,而单元节点的设置、性质、数目等应视问题的性质、描述变形形态的需要和计算精度而定。所以有限元法分析的结构已不是原有的物体或结构物,而是同种材料的由众多单元以一定方式连接成的离散物体。这样,用有限元分析计算所获得的结果是近似的。显然,单元越小(网格越密)则离散域的近似程度越好,计算结果也越精确,但计算量将增大,因此结构的离散化是有限元法的核心技术之一。有限元离散过程中又一重要环节是单元类型的选择,这应根据被分析结构的几何形状特点、载荷、约束等因素全面考虑。 2. 位移模式的选择 位移模式是表示单元内任意点的位移随位置变化的函数,位移模式的选择是有限元特性分析的第一步。由于多项式的数学运算比较简单、易于处理,所以通常是选用多项式作为位移函数。选择合适的位移函数是有限元分析的关键,它将决定有限元解的性质与近似程度。位移函数的选择一般遵循以下原则(有限元解的收敛条件):

ANSYS结构有限元分析流程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连续的结构离散成有限个单元,并在每一个单元中设定有限个节点,将连续体看做是只在节点处相连接的一组单元的集合体;同时选定场函数的节点值作为基本未知量,并在每一个单元中假设一个近似插值函数表示单元中场函数的分布规律;然后利用力学中的变分原理建立求解节点未知量的有限元方程,这样就将一个连续域中的无限自由度的问题转化为离散域的自由度问题。求解后可以利用已知的节点值和插值函数确定单元以及整个集合体上场函数。 ANSYS结构有限元分析流程 1.前处理 前处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在Preprocessor 处理器中进行。包括:分析环境设置(指定分析工作名称、分析标题)、定义单元类型、定义实常数、定义材料属性(如线弹性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建立几何模型(一般用自底向上建模:先定义关键点,由这些点连成线,由线组成面,再由线形成体)、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分为三个步骤:赋予单元属性、指定网格划分密度、网格划分) 2.施加载荷、设置求解选项并求解 这些工作通过SOLUTION 处理器实现。 指定分析类型(静力分析、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瞬态动力分析、谱分析等)、设置分析选项(不同分析类型设置不同选项,有非线性选项设置、线性设置和求解器设置)、设置载荷步选项(包括时间、

子步数、载荷步、平衡迭代次数和输出控制)、加载(ANSYS结构分析的载荷包括位移约束、集中力、面载荷、体载荷、惯性力、耦合场载荷,将其施加于几何模型的关键点、线、面、体上)然后求解。3.后处理 当完成计算以后,通过后处理模块查看结果。ANSYS软件的后处理模块包括通用后处理模块(POST1)和时间历程后处理模块(POST26)。可以轻松获得求解计算结果,包括位移、温度、应变、热流等,还可以对结果进行数学运算,然后以图形或者数据列表的形式输出。结构的变形图、内力图(轴力图、弯矩图、剪力图),各节点的位移、应力、应变,还有位移应力应变云图都可以得出,为我们分析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ANSYS软件提供了100种以上的单元类型,用来模拟工程中的各种材料和结构,各种不同单元组合在一起,成为具体物理问题的抽象模型。如在隧道工程中衬砌用beam3梁单元模拟,弹簧单元COMBIN14模拟围岩与结构的相互作用。边坡工程中边坡土体用平面单元来模拟。水利工程中对大坝进行三维模拟分析时用实体单元,二维分析时用平面单元;水库闸门用壳单元模拟。桥梁结构模拟分析中,用梁单元模拟不同截面的钢梁、混凝土梁,壳单元模拟桥面板箱梁等薄壁结构,杆单元可以模拟预应力钢筋和桁架。房屋建筑结构中,梁单元模拟框架柱,壳单元模拟屋面板,实体单元模拟大体积混凝土,杆单元模拟预应力钢筋等。 一般都要对结构进行静力分析,结果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当动荷

有限元变分原理

1有限元变分原理 有限元是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在数学上属于变分法范畴,是古典的 Ritz-Galerkin方法与分片多项式插值的结合。古典的Ritz-Galerkin方法的试函 数是求解域内的连续函数,有限元法的试函数是分片多项式。作为变分法的试函 数产生了很大区别:古典的Ritz-Galerkin方法的试函数要求域内的连续或平方 可积且满足位移边界条件,试函数定义在泛函分析的Hilbert空间,或称为内积 空间。有限元法的试函数要求在单元域内连续或平方可积,且不用考虑位移边界 条件,因为有限元是以节点位移参数为未知数,可以直接代入位移边界条件,但 是单元间出现了连续性条件,即所谓的平面和三维弹性问题的C0连续,和薄板 问题的C1连续等,相对古典的Ritz-Galerkin方法的试函数是一种广义函数。有 限元试函数定义在泛函分析的Sobolev空间,或称为广义导数空间。 2 分片检验 2.1分片检验 长期以来在有限元收敛理论中的分片检验成为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一个疑难症。分片检验所以倍受关注,是因为它不仅可以用于检验单元的收敛性还可以用于构造收敛单元,而且十分方便。分片检验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里程。第一,1965年Irons提出了不协调元的分片检验条件(Patch Test) [1,2],这是一个通过数值计算检验单元的收敛性的方法,可以通过对一小片有限元问题的数值计算检验单元的收敛性,也是有限元法中最实用的检验单元收敛性的方法,但是,作为一种数值检验的方法,在数学和力学原理上的提法都不够严密,而有限元的单元收敛性又是不能回避的问题。鉴于这个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人们一直对其开展系列的理论研究工作。1972年Strang首先给出分片检验的数学描述[3],后来,这个条件被解释成对一个单元的约束条件,称之为单体条件[4],这个条件使用很方便,可以做为单体的约束条件构造单元函数,但是,对这个分片检验一直缺少严格的数学证明。第二,1980年Stummel 基于严格的数学理论,建立了不协调元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广义分片检验[5],并且,通过举反例证明Irons的分片检验即不充分也不必要[6]。这个严格的理论是整体条件,而非单体条件,应用很困难,只限于用于少量单元的检验,而且需要有相当的泛函分析基础,对于大多数单元无法得到应用,更是无法用于指导构造不协调元,因此深入研究实用的不协调元收敛性条件是十分必要的。 此间,还推出了一些实用的充分条件,例如,F-E-M检验[7] 和IPT 检验[8]等,1995年建立了C0类非协调元收敛准则—强分片检验(SPT) [9],1997年基于加权Sobolev 空间理论,建立了轴对称非协调元收敛准则—强分片检验(ASPT) [10]。但是,数学的严格理论(例如,广义分片检验)难以在力学中应用,实用的力学准则(例如,分

有限元边界条件和载荷

X边界条件和载荷 10.1边界条件 施加的力和/或者约束叫做边界条件。在HyperMesh中,边界条件存放在叫做load collectors的载荷集中。Load collectors可以通过在模型浏览器中点击右键来创建(Create > Load Collector)。 经常(尤其是刚开始)需要一个load collector来存放约束(也叫做spc-单点约束),另外一个用来存放力或者压力。记住,你可以把任何约束(比如节点约束自由度1和自由度123)放在一个load collector中。这个规则同样适用于力和压力,它们可以放在同一个load collector中而不管方向和大小。 下面是将力施加到结构的一些基本规则。 1.集中载荷(作用在一个点或节点上) 将力施加到单个节点上往往会出现不如人意的结果,特别是在查看此区域的应力时。通常集中载荷(比如施加到节点的点力)容易产生高的应力梯度。即使高应力是正确的(比如力施加在无限小的区域),你应该检查下这种载荷是不是合乎常理?换句话说,模型中的载荷代表了哪种真实加载的情形? 因此,力常常使用分布载荷施加,也就是说线载荷,面载荷更贴近于真实情况。 2.在线或边上的力 上图中,平板受到10N的力。力被平均分配到边的11个节点上。注意角上的力只作用在半个单元的边上。

上图是位移的云图。注意位于板的角上的红色“热点”。局部最大位移是由边界效应引起的(例如角上的力只作用在半个单元的边上),我们应该在板的边线上添加均匀载荷。 上述例子中,平板依然承受10N的力。但这次角上节点的受力减少为其他节点受力的一半大小。 上图显示了由plate_distributed.hm文件计算得到的平板位移的云图分布。位移分布更加均匀。 3.牵引力(或斜压力) 牵引力是作用在一块区域上任意方向而不仅仅是垂直于此区域的力。垂直于此区域的力称为压力。

有限元复习重点

●有限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航空工程中飞机结构的矩阵分析。 ●有限元基本思想:在力学模型上将一个原来连续的物体离散成为有限个具有一定大小的单元,这些单元仅在有限个节点上相连接,并在节点上引进等效力以代替实际作用于单元上的外力。对于每个单元,根据分块近似的思想,选择一种简单的函数来表示单元内位移的分布规律,并按弹性理论中的能量原理(或用变分原理)建立单元节点力和节点位移之间的关系。最后,把所有单元的这种关系式集合起来,就得到一组以节点位移为未知量的代数方程组,解这些方程组就可以求出物体上有限个离散节点上的位移。 “一分一合”,化整为零,集零为整,把复杂的结构看成由有限个单元组成的整体。 ●单元、节点、边界:采用8节点四边形等参数单元把受力体划分成网格,这些网格称为单元;网格间互相连接的点称为节点;网格与网格的交界线称为边界。节点数和单元数目是有限的。 ●有限元法的优点:(1)理论基础简明,物理概念清晰,且可在不同的水平上建立起对该法的理解。(2) 具有灵活性和适用性,应用范围极为广泛。(3) 该法在具体推导运算中,广泛采用了矩阵方法,便于实现程序设计的自动化。 ●有限单元法分为三类:位移法(以节点位移为基本未知量)、力法(以节点力为基本未知量)和混合法(一部分以节点位移,另一部分以节点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有限元法分析计算的基本步骤可归纳如以下五点。1.结构的离散化(将某个机械结构划分为由各种单元组成的计算模型)在平面问题用三角形、矩形或任意四边形单元。在空间问题用四面体、长方体或任意六面体单元2.单元分析①选择位移模式(位移模式是表示单元内任意点的位移随位置变化的函数式,由于所采用的函数是一种近似的试函数,一般不能精确地反映单元中真实的位移分布)位移模式或位移函数:i n i i a y φ∑=②建立单元刚度方程e e e F k =δ,e 为单元编号;e δ为单元的节点位移向量;e F 为单元的节 点力向量 ;e k 为单元刚度矩阵.③计算等效节点力:用等效的节点力来代替所有作用在单元上的力。3.整体分析:整体的有限元方程F K =δ。K 为整体结构的刚度矩阵;δ为整体节点位移向量;F 为整体载荷向量。4.求解方程,得出节点位移5.由节点位移计算单元的应变与应力 ●有限元中得一个基本近似性是几何近似性 ●有限元中的变量:应力、应变、变形。基本方程有:平衡方程、物理方程、几何方程。边界条件:力边界、位移边界。 ●弹性力学的任务是分析弹性体在受外力作用并处于平衡状态下产生的应 力、应变和位移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等。 ●外力:体力(分布在物体体积内的力---重力、惯性力、电磁力)、面力(分布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流体压力、接触力、风力) ●应力:物体受外力的作用,或由于温度有所改变,其内部将发生内力。

MIDAS连续梁有限元分析案例(二)

目录 第一部分逐跨施工模型 (1) 1.1预应力钢束布置 (1) 1.2施工阶段定义 (3) 1.3调整模型 (4) 第二部分应力分析 (5) 2.1施工阶段的应力 (5) 2.2成桥阶段应力(恒+活+支座沉降) (6) 2.3移动荷载 (6) 第三部分PSC验算结果 (7) 3.1施工阶段的法向压应力验算 (7) 3.2受拉区钢筋的拉应力验算 (11) 3.3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 (12) 3.4使用阶段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 (13) 3.5结论 (14)

第一部分逐跨施工模型 1.1预应力钢束布置 图1-1 第一跨钢筋布置 图1-2 第二跨钢筋布置 图1-3 第三跨钢筋布置 图1-4 第四跨钢筋布置 本次桥梁的总体布置,四跨连续梁桥,跨度分别是29.95m+30m+30m +29.95m图如下所示:

图1-5-8 桥梁整体布置图 汇总的预应力张拉表格,张拉控制应力为0.75的高强钢绞线,控制应力为1395MPa,具体的表格如下所示:

1.2施工阶段定义 逐跨施工,我们采用满堂支架的方法,依次从梁一施工到四号梁,中间存在从简支梁到连续梁的体系转换,为本次设计修改的难点。我们的施工过程定义为三个步骤满堂支架的施工和主梁施工、预应力张拉、拆除满堂支架,最后完成全线的浇筑。从midas中提取的施工阶段细节具体如下: NAME=主梁1-浇筑, 20, YES, NO AELEM=主梁1, 7, 节点1, 7 ABNDR=满堂1, DEFORMED, 支座1, DEFORMED, 支座2, DEFORMED ALOAD=自重, FIRST NAME=主梁1-张拉, 1, YES, NO ALOAD=预应力1, FIRST NAME=主梁1-拆除支架, 2, YES, NO DELEM=节点1, 100 DBNDR=满堂1 NAME=主梁2-浇筑, 20, YES, NO AELEM=主梁2, 7, 节点2, 7 ABNDR=支座3, DEFORMED, 满堂2, DEFORMED NAME=主梁2-张拉, 1, YES, NO DELEM=节点2, 100 ALOAD=预应力2, FIRST NAME=主梁2-拆除支架, 2, YES, NO DELEM=节点2, 100 DBNDR=满堂2 NAME=主梁3-浇筑, 20, YES, NO AELEM=主梁3, 7, 节点3, 7 ABNDR=满堂3, DEFORMED, 支座4, DEFORMED NAME=主梁3-张拉, 1, YES, NO ALOAD=预应力3, FIRST NAME=主梁3-拆除支架, 2, YES, NO DELEM=节点3, 100 DBNDR=满堂3 NAME=主梁4-浇筑, 20, YES, NO AELEM=主梁4, 7, 节点4, 7 ABNDR=支座5, DEFORMED, 满堂4, DEFORMED NAME=主梁4-张拉, 5, YES, NO ALOAD=预应力4, FIRST NAME=拆除满堂支架, 10, YES, NO

(完整word版)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比较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比较(购买必看)-转贴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不断建造更为快速的交通工具、更大规模的建筑物、更大跨度的桥梁、更大功率的发电机组和更为精密的机械设备。这一切都要求工程师在设计阶段就能精确地预测出产品和工程的技术性能,需要对结构的静、动力强度以及温度场、流场、电磁场和渗流等技术参数进行分析计算。例如分析计算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桥梁在地震时所受到的影响,看看是否会发生破坏性事故;分析计算核反应堆的温度场,确定传热和冷却系统是否合理;分析涡轮机叶片内的流体动力学参数,以提高其运转效率。这些都可归结为求解物理问题的控制偏微分方程式,这些问题的解析计算往往是不现实的。近年来在计算机技术和数值分析方法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 nalysis)方法则为解决这些复杂的工程分析计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工程实践中,有限元分析软件与CAD系统的集成应用使设计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加设计功能,减少设计成本; 缩短设计和分析的循环周期; 增加产品和工程的可靠性; 采用优化设计,降低材料的消耗或成本; 在产品制造或工程施工前预先发现潜在的问题; 模拟各种试验方案,减少试验时间和经费; 进行机械事故分析,查找事故原因。 在大力推广CAD技术的今天,从自行车到航天飞机,所有的设计制造都离不开有限元分析计算,FEA在工程设计和分析中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国际上早20世纪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发具有强大功能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在1965年委托美国计算科学公司和贝尔航空系统公司开发的NASTRAN有限元分析系统。该系统发展至今已有几十个版本,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强的有限元分析系统。从那时到现在,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和大学也发展了一批规模较小但使用灵活、价格较低的专用或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主要有德国的ASKA、英国的PA FEC、法国的SYSTUS、美国的ABQUS、ADINA、ANSYS、BERSAFE、BOSOR、COSMOS、ELAS、MARC和STARDYNE等公司的产品。 以下对一些常用的软件进行一些比较分析: 1. LSTC公司的LS-DYNA系列软件

传统木结构的整体有限元分析

传统木结构的整体有限元分析 1.引言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物、历史和艺术价值。而其中的木结构古建筑,不仅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由于其建筑材料和建筑方式的独特性,更有其独特而优良的力学性质。 对这些古建筑的动力特性的研究,从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这些研究还远远不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也开始对古建筑的维护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因此对古建筑的研究也要求进一步的深入。 本文根据2007年1月18日木结构足尺模型振动台实验结果,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对木结构动力特性进行计算模拟,并将实验数据与计算值进行对比,希望更深刻地了解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和结构耗能减震的基本原理,这对木结构建筑遗产的保护修缮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木结构整体有限元分析方法 早在1994年Kasal[1]等就利用大型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一层木框架房屋进线性的静力分析。在此模型中,剪力墙被简华成由刚性杆和斜向弹簧组成的桁架模型线性由斜向弹簧的单元特性来实现,而屋面和楼板被简化为超级单元。 2001年,由Slovenia的研究小组提出的Slovenia模型[2][3]将木结构房屋的整体分三个阶段:钉连接模型一墙体模型一木结构房屋整体模型。其研究思路为:先根据D分析剪力墙所得的滞回曲线,将每片墙简化成一个等效支撑框架。定义斜撑单元的参模型的滞回曲线拟合而得到,并采用CANNY-E(采用Newmark 算法)程序对整体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3.木结构的整体有限元分析 3.1 足尺寸实验模型概况 本文以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兵库抗震工程研究中心进行的足尺寸木结构的振动台实验为原型进行有限元分析。该振动台实验主要研究带墙体覆面板结构自振以及在不同地震波程度下的动力特性。模型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层高为2.93m,柱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均为1.92m,采用以杉木为原材料的木框架结构。柱截面和基础梁截面均为120mm×120mm,屋面外框梁截面120mm×270mm,次梁截面为120mm×210mm,其梁和柱均为榫卯连接,墙面板为干式土壁覆面板。 3.2 有限元计算模型 本工作希望从数值方法出发,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建立木结构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其动力特性进行计算模拟,并结合实验数据评判模型。 建立的有限元计算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模拟。地震波在地表传播时,地基是一个变形体,地震发生时结构基础处各点的运动是不同的。但是,对于一般建筑物,其长度远小于地震波的波长(它和场地介质的情况有关),因此通常情况下将建筑物的地基近似看作刚性盘体是合理的[8]。因此在本次实验中,基础梁是固定在振动台上,计算模型中假定基础为刚性连接。 (2)木框架模拟。实验中的木结构框架可视为一种梁柱结构体系。梁柱之间上下叉接,左右卡连,如图3所示是实验中梁柱榫卯连接。榫卯连接是介于刚接与铰接之间的半刚性连接,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通常的方法是用空间二节点虚拟弹簧单元来模拟这种半刚性连接性质。在同一空间位置的梁柱各端部节点与相应梁柱构件各自对应,并选择合适的自由度赋予弹簧刚度参数,形成半刚性连接[5]。因此,在计算模型中,柱一柱、梁一梁和梁一柱之间用弹簧单元来实现它们之间半刚性的连接。 考虑到木构架材质主要发挥其顺纹力学性质,可以将材料近似看作各向同性。参考文献[4]本文采用的木构架材料弹性模量15.5×109Pa,密度为3766kg/m3,泊松比0.25。 (3)屋面板单元。实验模型中屋面刚度很大,可以认为是刚性的,因此用Shell63单元固接在屋面梁上模拟。屋面上的配重在剪力有限元模拟过程中,利用质量单元Mass21模拟,将屋盖配重按面积等效原则

板结构有限元分析实例详解

板结构有限元分析实例详解1:带孔平板结构静力分析本节介绍带孔平板结构静力分析问题,同时介绍布尔操作的基本用法。 8.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有孔的矩形平板,左侧边缘固定,长400mm,宽200 mm,厚度为10 mm,圆孔在板的正中心,半径为40 mm,左侧全约束,右侧边缘均布应力1MPa,如图8.7所示。求板的变形、位移及应力变化情况。(材料的材料属性为:弹性模量为300000 MPa,剪切模量为0.31。) 图8.7 带孔的矩形平板 由于小孔处边缘不规则,本文采用PLANE82高阶平面单元进行分析。 8.3.2 求解过程 8.3.2.1 定义工作目录及文件名 启动ANSYS Mechanical APDL Product Launcher窗口,如图8.8所示。在License下 拉选框中选择ANSYS Multiphysics产品,在Working Directory输入栏中输入工作目 录:C:\ANSYS12.0 Structural Finite Elements Analysis and Practice\Chapter 8\8-1,在Job Name一栏中输入工作文件名:Chapter8-1。以上参数设置完毕后,单 击Run按钮运行ANSYS。

图8.8 ANSYS设置窗口菜单 可以先在目标文件位置建立工作目录,然后单击Browse按钮选择工作目录;也 可以通过单击Browse按钮选择工作文件名。 8.3.2.2 定义单元类型和材料属性 选择Main Menu>Preferences命令,出现Preferences for GUI Filtering对话框, 如图8.9所示,在Individual discipline(s) to show in the GUI中勾选Structural,过滤掉ANSYS GUI菜单中与结构分析无关的选项,单击OK按钮关闭该对话框。 图8.9 Preferences for GUI Filtering对话框

有限元法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诚信·公平·开放·共赢 Loyalty Fair Opening Win-win 有限元法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有限元法是把要分析的连续体假想地分割成有限个单元所组成的组合体,简称离散化。 这些单元仅在顶角处相互联接,称这些联接点为结点。 离散化的组合体与真实弹性体的区别在于:组合体中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接除了结点之外再无任何关联。但是这种联接要满足变形协调条件,即不能出现裂缝,也不允许发生重叠。显然,单元之间只能通过结点来传递内力。 通过结点来传递的内力称为结点力,作用在结点上的荷载称为结点荷载。当连续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组成它的各个单元也将发生变形,因而各个结点要产生不同程度的位移,这种位移称为结点位移。 在有限元中,常以结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并对每个单元根据分块近似的思想,假设一个简单的函数近似地表示单元内位移的分布规律,再利用力学理论中的变分原理或其他方法,建立结点力与位移之间的力学特性关系,得到一组以结点位移为未知量的代数方程,从而求解结点的位移分量。然后利用插值函数确定单元集合体上的场函数。显然,如果单元满足问题的收敛性要求,那么随着缩小单元的尺寸,增加求解区域内单元的数目,解的近似程度将不断改进,近似解最终将收敛于精确解。 附:FELAC 2.0软件简介 FELAC 2.0采用自定义的有限元语言作为脚本代码语言,它可以使用户以一种类似于数学公式书写和推导的方式,非常自然和简单的表达待解问题的微分方程表达式和算法表达式,并由生成器解释产生完整的并行有限元计算C程序。 FELAC 2.0的目标是通过输入微分方程表达式和算法之后,就可以得到所有有限元计算的程序代码,包含串行程序和并行程序。该系统采用一种语言(有限元语言)和四种技术(对象技术、组件技术、公式库技术生成器技术)开发而成。并且基于FELAC 1.0的用户界面,新版本扩充了工作目录中右键编译功能、命令终端输入功能,并且丰富了文本编辑功能,改善了用户的视觉体验,方便用户快速便捷的对脚本或程序进行编辑、编译与调试。其中并行版在前后处理上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对有限元方法的认识

我对有限元方法的认识 1有限元法概念 有限元方法(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是计算机问世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每一种自然现象的背后都有相应的物理规律,对物理规律的描述可以借助相关的定理或定律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方程(代数、微分、或积分)。这些方程通常称为控制方程(Governing equation)。 针对实际的工程问题推导这些方程并不十分困难,然而,要获得问题的解析的数学解却很困难。人们多采用数值方法给出近似的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解答。 有限元方法就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数值分析方法。 有限元方法是处理连续介质问题的一种普遍方法,离散化是有限元方法的基础。 这种思想自古有之:古代人们在计算圆的周长或面积时就采用了离散化的逼近方法:即采用内接多边形和外切多边形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近似描述圆的周长或面积,当多边形的边数逐步增加时近似值将从这两个方向逼近真解。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计算速度的不断提高,有限元分析在工程设计和分析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已经成为解决复杂的工程分析计算问题的有效途径,现在从汽车到航天飞机几乎所有的设计制造都已离不开有限元分析计算,其在机械制造、材料加工、航空航天、汽车、土木建筑、电子电器、国防军工、船舶、铁道、石化、能源、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已使设计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 国际上早在 60 年代初就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发有限元分析程序。“有限单元”是由Clough R W于1960年首次提出的。但真正的有限元分析软件是诞生于 70 年代初期,随着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提高,内、外存容量的扩大和图形设备的发展,以及软件技术的进步,发展成为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但初期其前后处理的能力还是比较弱的,特别是后处理能力更弱。

各种有限元分析软件比较

各种有限元分析软件比较 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物理系统(几何和载荷工况)进行模拟。还利用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即单元,就可以用有限数量的未知量去逼近无限未知量的真实系统。 有限元分析具有确保产品设计的安全合理性,同时采用优化设计,找出产品设计最佳方案,降低材料的消耗或成本; 在产品制造或工程施工前预先发现潜在的问题; 模拟各种试验方案,减少试验时间和经费等作用,越来越被应用,越来越的有限元分析也不断被开发出来,当我们在做有限元分析时,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软件?或者我们该学习什么软件?成了大多数人困惑的问题。看板网根据自己超过十年的有限元分析项目经验和培训经验,对各种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一些比较,希望大家在选择时能够大家做参考。 有限元分析常用软件 国外软件 大型通用有限元商业软件:如ANSYS可以分析多学科的问题,例如:机械、电磁、热力学等;电机有限元分析软件NASTRAN等。还有三维结构设计方面的UG,CATIA,Proe等都是比较强大的。 国内软件 国产有限元软件:FEPG,SciFEA,JiFEX,KMAS等。 当然首先要明确你要用这个软件进行什么分析,一般会用到有限元分析的地方有:1.模流分析;2.结构强度分析;3.电磁场分析;4.谐响应分析(比如查找共振频率);5. 铸造分析。等等 ANSYS是商业化比较早的一个软件,目前公司收购了很多其他软件在旗下。ABAQUS专注结构分析目前没有流体模块。MSC是比较老的一款软件目前更新速度比较慢。ADINA是在同一体系下开发有结构、流体、热分析的一款软件,功能强大但进入中国时间比较晚市场还没有完全铺开。 workbench是一个综合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几乎囊括了所有有限元分析领域,传统的优势领域有强度分析、谐响应分析和电磁分析。workbench是ansys

整车(CAE)有限元建模通用规范

CAE Version 1.0 目录 1. 前言 (2) 2. 命名,编号 (2) 2.1. 概述 (2) 2.2. 特例 (6) 3. 单位 (6) 3.1. 单位制 (6) 3.2. 常用材料基本参数 (6) 4. 坐标系 (7) 5. 分网 (8) 5.1. 1D单元 (8) 5.1.1. 焊点单元(Beam,spotweld, ACM等) (8) 5.1.2. Rigid (8) 5.1.3. Mass (9) 5.2. 2D单元 (9) 5.3. 3D单元 (11) 5.4. 局部特征处理 (13) 5.4.1. 孔 (13) 5.4.2. 加强筋 (15) 5.4.3. 圆角\倒角 (18) 5.4.4. 法兰 (21) 5.4.5. 拼焊板处理(待定) (22) 5.4.6. 其他突出边 (22) 5.4.7. 肋板 (22) 5.5. 连接(TBD) (23) 5.6. 包边 (24) 6. 模型检查 (24) 6.1. 网格质量检查 (24) 6.2. 模型一致性检查 (25) 6.3. 边界条件检查 (25) 6.4. 部件连接检查 (25) 6.5. 整车检查 (25)

1.前言 为了保证有限元模型的通用性,减少重复性工作,特制定本规范,所有零部件建模将依据本规范所规定标准。为了便于管理和维护,现阶段模型采用HyperMehsh v9.0的hm前处理模板,生成*hm格式文件。通用的整车有限元模型包含以下信息:node、element、component、property、assembly等(不包括材料信息)。由于各区域对整车模型材料信息要求不同,共享模型建好之后应用到具体区域的时候再添加材料信息,以碰撞分析为例,专门生成material.k(material.dyn)文件,用include语句进行调用。 为了得到更好的结果,在建模过程中允许不按照本规范建立模型,但是一定要在模型卡片中写出理由,以便于本规范的更新。 2.命名,编号 2.1.概述 (1) 整车模型分为BIW、closure、chassis、trim四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包 含相应的总成,每个总成由若干零件组成。各构成关系(整车—子系统—总成—零件,注意上下级之间的assembly)及编号如表 1所示: (2) 一个零件对应一个component,一个material,一个property,三者ID 号均为一致,同种材料共用同一材料曲线; (3) 零件的命名使用简写后的零件名,并将EPL表格中的零件号注释在comment中,常用词缩写规范如表 2所示。零件名规范为:[零件的名称名词] [零件的描述] [内/外] [前/后] [上/下] [左/右],举例: 左A柱上内加强板: reinforcement A pillar inner upper left hand,简写后为: reinf A pilr inr upr lh。 右后控制臂支座1: bracket 1 control arm rear right hand,简写后为: brkt 1 ctrl arm rr rh。 表 1:整车构成及编号 子系统 总成 ID区间 part node element (output) 1 1‐9999 1‐9999 (spotweld) 2‐10 10000‐49999 10000‐49999 BIW roof 11‐99 50000‐99999 50000‐99999 front end 100‐199 100000‐199999 100000‐199999 inner side body 200‐299 200000‐299999 200000‐299999 outer side body 300‐399 300000‐399999 300000‐399999 front floor 400‐499 400000‐499999 400000‐499999 rear floor 500‐599 500000‐599999 500000‐599999 预留 600‐999 600000‐999999 600000‐999999 closure hood 1000‐ 1099 1000000‐ 1099999 1000000‐1099999 front door 1100‐ 1199 1100000‐ 1199999 1100000‐1199999 rear side door 1200‐1200000‐1200000‐129999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