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哲学 问答题及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 问答题及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 问答题及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 问答题及要点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文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发现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努力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

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

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

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原理的使用和运用随时间变化,要联系实际

早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⒈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

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根据其不同回答,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⒉“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

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

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

确的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

的问题。

(根据其不同回答,哲学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

物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辨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⒈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

清了界限。

⒉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⒊体现了唯物论和辨证法的统一。

⒋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旧唯物主义的缺点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实践的存在方式。人类社会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人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存在物。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的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一系列的特点:

⒈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⒉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⑴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

素是相互联系的,有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⑵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⑶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⒊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科学发展观与联系的关联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原因是:

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⒉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辨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⒊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⒈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⒉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⒊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两种状态和形式是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⒈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以及相互关系。

⒉辨证唯物主义把辨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辨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

不能被推翻。

⒉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

的。

∮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⒈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⒉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

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辨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辨证统一的。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暴露程度,社会历史(生产状况、科学技术状况、阶级斗争状况)的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无须背诵,理解阐述即可。)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⒉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

⒊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⒋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真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列宁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

∮逻辑证明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和普遍性的作用,成为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

∮价值的特性:

⒈价值具有客观性:⑴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⑵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⑶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⒉价值具有主体性。

⒊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⒋价值具有多维性。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它的主要缺陷是:⒈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

⒉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古;

⒊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的

更替的统一性。

有几种情况:a 有的国家在发展中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典型过程,也有的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

b 有些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社会形态性质不够典型,甚至多种社会形

态特征交叉渗透;

c 有的国家在一定时期由较为落后的社会形态快速跃迁为先进的社会形态;

d 有些国家的社会形态则长期陷于停止状况甚至由先进转为长期落后。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⒈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⑵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③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发展。

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发展的直接动力。

⒊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体的重要动力。

⒋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同样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

∮历史人物对历史事件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展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

但是,必须明确,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杰出人物回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但这些作用仅仅是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现象,只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个别原因。他们凭借自己的才能,虽然也能使具体历史事变的外貌或某些后果改变,但终究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论述)

▲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社会分工的出现和生产资料与劳动产品属于不同

的所有者。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因而它们可以相互比较。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不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其作用表现在⒈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⒉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⒊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⒊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的本质: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主观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人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付出给工人工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的全部劳动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最简单的、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即几个企业在短期内订立一种或几种产品的售价协定,所有参加方必须遵守协定所规定的商品销售价格。

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它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输出的目的:

私人资本输出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或利息,同时也是加强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的手段。国家资本输出则一方面为了私人垄断资本服务,另一方面为维护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服务。

∮虽然列宁指出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基本内容及其实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⒈生产的全球化。

⒉贸易的全球化。

⒊金融的全球化。

⒋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⒉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⒊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

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是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

同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样,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不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资本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论述即可)

∮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分析。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一种“历史谬误”、“人世间的祸害”,必须尽快代之以最好的社会制度。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辛辣批判,包含着许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作用、益处)

但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局限性、缺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显示了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科学论断。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为前提,设想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⒈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⒉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生产;

⒊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扣除之后,对个人

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⒋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

⒌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国家开始消亡但

尚未完全消亡。

∮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⒈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⑴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⑵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⑶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的差别、城市与乡村的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差别”必然归于消失。

∮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⒈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⒉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两个不可避免”)。

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车依江同学独家制作~~~啊哈哈哈~~~☆

最新通用版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点

2018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点 ?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 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一建建筑问答题要点汇总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原则 1.首先安排相应准备工作 2.考虑施工组织要求的空间顺序,考虑施工工艺要求的工种顺序; 3.必须满足工艺要求下,尽可能利用工作面,使相邻两个工种在时间上合理地和最大限度地搭接起来。 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依据 1合同及招、投标书2施工图纸及变更洽商3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4设计概算和预算资料、劳动定额及机械台班定额等5拟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案及措施等6需用的主要资源7建设方及上级主管部门对施工的要求;8现行规范、规程和技术经济指标等有关规定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编制依据 1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的要求2施工图纸3施工企业对该工程的安排和规定4施工组织总设计或大纲5资源配备情况6建设单位可能提供的条件7施工现场条件和勘察资料8预算文件和国家及地方规范等资料。 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内容 1编制说明2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图)、分期(分批)实施工程的开、竣工日期及工期一览表,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等。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编制步骤 1收集编制依据2划分施工过程、施工段和施工层3确定施工顺序4计算工程量5计算劳动量或机械台班需用量6确定持续时间7绘制可行施工进度计划图8优化并绘制正式施工进度计划图 进度事前控制内容 1编制项目实施总进度计划,确定工期目标2将总目标分解为分目标,制定相应细部计划3制定完成计划的相应施工方案和保障措施 进度事后控制内容

1制定保证总工期不突破的对策措施2制定总工期突破后的补救措施3调整相应的施工计划,并组织协调相应的配套设施和保障措施 进度计划的调整内容步骤 施工内容;工程量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工作关系;资源供应等。步骤;分析进度计划检查结果;分析进度偏差的影响并确定调整的对象和目标;选择适当的调整方法;编制调整方案;对调整方案进行评价和决策;调整;确定调整后付诸实施的新施工进度划。 进度计划调整方法 1关键工作的调整2 改变某些工作间的逻辑关系3剩余工作重新编制进度计划4.非关键工作调整5.资源调整 项目进度管理体系的组成 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由项目控制经理、设计经理、采购经理、施工经理、试运行经理组成及各层次的项目进度控制人员参加的项目进度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进度管理的程序 制定进度计划;进度计划交底;落实责任; 实施进度计划,跟踪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纠正偏差,必要时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编制进度报告,报送组织管理部门 进度计划内容 编制说明、进度计划表、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 进度计划编制方法 文字说明、里程碑表、工作量表、横道计划、网络计划等方法 进度计划实施过程进行的工作 跟踪检查,收集实际进度数据;将实际数据与进度计划进行对比;分析计划执衍的情况;对产生的进度变化,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或调整计划;检查措施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心得体 会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马克思主义哲学心得体会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企业员工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极具现实意义。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思想有了层次的提高。这之中包括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的扩大了视野。通过学习之后,正确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的意义。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学着通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了解到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守的原则。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们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让我受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看待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认清和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质,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马克思主义。面对发展了的实践,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任何期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他们身后产生的所有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必须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不断发展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思维。 辩证法作为一种合理的世界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对应不同的内容。因为不同的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都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是时期辩证法的表现形式和包含的内容也往往会有很大的不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绪论: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指导和被指导,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1、区别:研究的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世界的某些领域----特殊规律 哲学----整个世界----一般规律 2、相互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吗?“科学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对哲学看法,他们认为,“科学的科学”包罗万象的,从而混淆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二、哲学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 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对这问题的回答,把哲学分为: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任何哲学学说、派别要么是唯物主义的,要么是唯心主义的)唯心主义(包括唯心史观)产生的根源: 1、社会根源:生产力水平。 2、阶级根源:在剥削阶级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 3、认识论根源:认识中的形而上学 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其主要观点:多选或单选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水、气等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原子。 其缺陷:一是机械性,二是形而上学性,三是不彻底性(唯心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主观意识是世界本原。夸大人的主观精神(感觉、意志、心)的力量 代表人物: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马赫:物是感觉的复合。王守仁、陆九渊:心外无物、吾心即宇宙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是世界本原。强调客观(人之外)的精神(如绝对精神、理念、天理、天道、天命、神、上帝)。 代表人物:黑格尔(绝对精神)、柏拉图(理念)朱熹(理)、所有宗教 哲学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即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哲学是一种学问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在理论内容上,它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形成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实践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阶级性)的高度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一、一元论: 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物质或精神。彻底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二元论是不彻底,但倾向于唯心主义但不能说是介于唯物与唯心之间。 二、物质范畴的含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这个概念的意义: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辩证法)物质是事物的总和,也就是说物质这个概念与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体、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三、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1)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就是形而上学。

基础会计学问答题

以问答形式抓复习要点 1.简述借贷记账法下如何进行试算平衡? 在借贷记账法下,试算平衡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两种方法:A 发生额试算平衡,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来检查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即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的试算;B 余额试算平衡,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查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具体分为期初余额平衡和期末余额平衡两种,即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2.简述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核算的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综合、连续、系统、完整的记录、计量、报告的各种方法。主要包括其中方法:a 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b 复式记账;c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d 登记账簿; e 成本计算; f 财产清查; g 编制会计报表 3.简述对账的内容? A 账证核对,即将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包括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有关内容进行核对; B 账账核对,即将各种账簿之间相对应的记录进行核对; C 账实核对,即将款项和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与其实有数进行核对。 4.简述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 A 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用“借”表示资产、费用、成本的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的减少;用“贷”表示资产、成本、费用的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的增加; B 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资产类(包括成本、费用类),一类是负债、所有者权益类(包括收入、利润类),用“T”型账户表示; C 借贷记账法的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D 在借贷记账法下可以通过试算平衡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5.简述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的要点? A 同时登记,即登记总账和所属明细账在同一会计期间进行; B 同方向登记,即记入总账与记入所属明细账的记账方向要相同,总账记借方,明细账也应记借方;总账记贷方,明细账也应记贷方; C 同金额登记,即记入总账金额要与记入所属明细账金额总和相等。6.简述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它是以收入与费用应不应该计入本期(即权利和责任是否发生)为标准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一种原则。在这一原则下,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作为本期收入与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7.简述会计的特点? A 会计已货币为统一的基本计算单位,会计核算时主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B 会计核算严格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即会计核算要以合法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C 会计有一套专门的核算方法,即会计的核算方法有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成本计算、编制报表七种方法; D 会计核算具有全面性、连续性、系统性。 8.简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a 负债为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为投资人权益,故资产=权益;b 资产与权益实质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方面,资产表明的是资源的分布、存在形态,而权益表明的是资源的来源渠道;c 一定得资产必有其等量的权益,一定的权益也必然有其等量的资产,因此企业资产总额总是与权益总额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心得体会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我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但经过差不多一个学期的课程,我对思修课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们大学生一门重要的政治必修课,在老师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解下,马克思主义这个既神圣又有些抽象的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同时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对我们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哲学的对象、内容和作用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哲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帮助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应该遵循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

识论和历史观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为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面试常见问题及回答_面试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面试程序 不同的单位对面试过程的设计会有所不同,有的单位会非常正式,有的单位则相对比较随意,但一般来说,面试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以一般性的社交话题进行交谈,例如主考会问类似“从宿舍到这里远不远”、“今天天气很好,是吗?”这样的问题,目的是使应聘人员能比较自然地进入面试情景之中,以便消除毕业生紧张的心情,建立一种和谐、友善的面试气氛。.毕业生这时就不需要详细地对所问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可利用这个机会熟悉面试环境和考官。. 第二阶段:引入阶段。.社交性的话题结束后,毕业生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开始进入第二阶段,这阶段主要围绕其履历情况提出问题,给应聘者一次真正发言的机会。.例如主考会问类似“请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一下你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主要课程有哪些”、“谈谈你在学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等问题。.毕业生在面试前就应对类似的问题进行准备,回答时要有针对性。. 第三阶段:正题阶段。.进入面谈的实质性正题,主要是从广泛的话题来了解应聘人员不同侧面的心理特点、行为特征、能力素质等,因此,提问的范围也较广,主要是为了针对应聘者的特点获取评价信息,提问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第四阶段:结束阶段。.主考在该问的问题都问完后,会问类似“我们的问题都问完了,请问你对我们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这样的话题进入结束阶段,这时毕业生可提出一些自己想提问的问题,但不要问类似“请问你们在我们学校要招几个人”这样的问题,大部分单位都会回答你“不一定,要看毕业生的素质情况”,可以就如果被公司录用可能会接受的培训、工作的主要职责等问题进行提问。. 二、面试中可能被问到的问题 面试随单位和岗位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没有固定的形式、问题和答案,这里所列的只是常见的一些问题和回答的要点,仅供毕业生参考。. (一)关于个人方面的问题 1、请介绍一下你自己 在面试前用人单位大多都看过了毕业生的自荐材料,一些基本情况都有所了解,所以在自我介绍时要简洁,突出你应聘该公司的动机和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可以满足对方的要求。. 2、你有什么优缺点 充分介绍你的优点,但最好少用形容词,而用能够反映你的优点的事实说话。.介绍缺点时可以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弱点方面介绍,例如缺少社会经验。.但如果有不可隐瞒的缺陷,也不应该回避,比如曾经受过处分,应如实介绍,同时可以多谈一些现在的认识和后来改正的情况。.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心得体会:也谈大与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经常谈起大与小、强与弱、长与短等等,当前,也经常看到一些媒体上报道的有关各级政府发出的雄心壮志:“要把某某省(市、县)建成大而强、富而美”、“要把某某事(物……)做大做强”……等等。从中不难体会到,不少人对事物的看法都存在着这样一个共性:认为愈是大的东西就愈强,愈是小的东西就愈弱,因此,也就有了“强大”与“弱小”这一对反义词,而且,被世人普遍接受与认可。但是,从哲学的角度看,并不尽然。 年少求学时,曾经粗浅地学习过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知识,也曾经过接触过一些哲学方面的书籍,经过近期参加人民银行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活动,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对于哲学的理解又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并且产生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联想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大小、强弱的认识,就萌生了用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也谈谈大与小、强与弱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仅仅以物质形体的大小来界定强弱,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背道而驰的。大量的事实不胜枚举:周朝一统天下,可谓地大物博,但是,到了周幽王时期,却被一个北方的小小的游牧民族所灭,只落得“不觉胡尘满玉楼”的哀叹。清朝末期,中国在世界上仍然应该称得上绝对的“大国”,并以“天朝”自居,视海外列强为“弹丸之地”、“蛮夷之邦”;而“弹丸小国”们虽然小,但很强。结果,“大”输在了“小”的手里,被迫向小国开放口岸,割地赔款。在自然界,人们也普遍认为外形越大的愈是强,如:强壮的大象、威风凛凛的大老虎......但是,大象的天敌却是热带丛林里的小小的蚂蚁,而微小的病菌却足以让威风凛凛的老虎毙命。现存在曲阜师范大学的我国的第一台“大”型计算机足足有两层楼高大,但是,与现在流行的手提电脑的功能却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大,不一定强,小,也不一定弱。 大与小,其实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体。这是说,大与小并不是绝对对立、绝对不同的事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强大的事物如果在内部机制上出现了问题,就会变成外强中干、外大内弱的事物。而弱小的事物如果优化机制、调整结构,就会成为小而强的事物。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我们在看待具体事物时,不会因一时的强大而骄傲自满,放弃机制的改革和优化,以至变成弱小者。也不会因自己的弱小而悲观丧气,而是不断改革,强化机制,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当今之中国,无论在地域上、人口上,在世界上是绝对的、无可非议的大国,但是,我们的强国之路还很长,相对于我们大而强、富而美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虽然我们的GDP 目前在世界上的排名已经跃居前八强,但是,以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14亿的人口折算,我们的人均水平仍然在世界后列,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用大与小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强”,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地域面积的“大”;我们在经济发展上的“弱”,也绝对不是因为我们的地域面积的“小”。目前世界上,经济强国如,德国,他们的国土面积也仅仅是中国的1/30,人口也仅仅相当于一个山东省的人口,但是,他们的经济总量确排在了我们的前头,这个差距该是多么的大?再拿拥有170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俄罗斯,比较历史上被我们称为“弹丸之国”,只有37万平方公里国土的日本,他们的GDP却仅次于特“超级大国”美国,排世界第二的位置,而俄罗斯却被远远的甩在了后边,在经济上沦为三流国家。以此观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一方面不要躺在“地大物博”的优越感里睡大觉,丧失机遇,就是不以“大”而自居;另一方面,也不要因为我们的落后,就自甘堕落,失去积极向上的信心和勇气,也就是不以“小”而丧气。只要我们坚

马克思重点问答题知识总结

1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 答: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答:科学性和革命性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容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体系问题。包括: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部矛盾。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5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答: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具有相对的静止。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和相对的。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的运动,即静中有动,在绝对的运动中有相对的静止,即动中有静。 6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特征:①客观物质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①生产活动(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实践)。③科学实验 7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答: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在的结构。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食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8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9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2)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3)在社会生活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的利益和要求,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10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容和永恒发展的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

最新校长竞聘面试问题及回答要点

校长竞聘面试问题及回答要点 1 2 一、开场白 3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面试的?号考生。今天能以校长竞聘者的身份与在座4 5 的各位 6 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我感到非常幸运,我也期盼在接下来的面试过程中, 7 能得到各位专家的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8 二、问题及答题要点 9 1、你为什么要竞聘校长?有何优势和不足? 答:(1)我为什么要竞聘校长?第一、怀着一颗献身教育的赤诚之心。选择 10 11 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奉献与付出,从踏上教师这一岗位开始,不论是作为 12 教师、还是学校的管理者,我一直坚信:教育它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事业、 是一种慈善事业。第二,怀着一颗献身教育的进取之心。虽然我没有阿基米德13 14 “给我一根杠杆,我就能撬动地球”的豪情,但也深知面对我县教育事业总体 15 还相对落后的局面,与其隔岸观火、不如赤膊上阵,与其无动于衷,不如激流 16 勇进。第三,怀着一颗重塑自我的执着之心。作为校长,要努力成为学校精神 17 上的长者、业务上的智者、管理上的仁者、工作中的战友、困难时的亲友、业 18 余时的朋友,而这些,我想努力实现自我,希望有一个更大的舞台,实现自己 的教育梦想。 19 20 (2)我有哪些优势?一是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我始终把学习放 21 在首位,勤钻研、善思考、多研究,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二是有一定有学校 管理经验,在15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当过教师、当过班主任、当过大队部辅导 22 23 员、当过8年的副校长,分管过德育安全、教学教研、行政日常等等工作,积

累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三是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年龄优势,我本人善于交往, 24 25 无论与谁相处一切皆以“待人真诚、处事以正、自律以严”为原则,勤学好问、 26 谦虚严瑾,得到了家长和同事的认可。 (3)、我有哪些不足?第一,我没有担任过校长职务,经验上的缺失需要在 27 28 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加强学习。第二,我不是富二代、官二代,更没有任 29 何社会关系网,唯有一颗献身教育的赤诚之心。第三,我长期在农村基层学校 30 工作,需要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方法、更新教育管理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 31 领导的重托、社会的期盼。 32 2、面对一所新学校,你将如何有效的开展工作? 答:一、作为新办学校的校长,首先要深刻领会上级部门的办学意图,将 33 34 上级部门的办学意图与学校的办学思路有机结合,做好学校的发展规划、围绕 35 学校发展规划开展工作。二、要组建一个合理组合的领导班子队伍,形成专业、 能力、个性、年龄的合理组合,统一思想、民主治校。三、调动教职工的积极36 37 性,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育人环境。四、建立健全有效的学校管理组织制度, 38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常规管理,营造一个新的教书育人氛围。五、做好新 39 课程改革工作,以改革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六、加强业务学习,搞好团结, 40 开创工作新局面。 41 3、如何加强学校民主管理? 答:一、学校领导班子作风正派,办事公平公正。二、事关学校重大问题, 42 43 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广开言路,听取大家的意见。三、召开民主生活 44 会,听取大家的批评与建议。四、设立校长信箱,听取师生意见,召开家长座 谈会,听取家长的意见。五、召开教代会,让全体教师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45 46 4、如何加强学校班子队伍建设?

浅谈马克思主义学习心得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心得 近日,我们小组组织大家学习阅读了许多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献及书籍,我们都各有各的理解,我们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我们自己的心得体会。马克思主义对我们大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价值观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修正以致成为一个人的信仰的阶段,这段时光也被叫做最有潜力的时光,无论是从好坏、真假、善恶等方面来说。大学生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特别是我们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不言而喻,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思想、道德的养成是否良好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大学生就是关键时期的建设者。而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认识,是从哲学上对人所作的最高层次的思考,它既为我们科学的认识人、教育人提供了正确的研究视域,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发展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的继承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其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大厦,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升华。 马克思主义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意义、目的和活动的认识和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生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我们大学生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影响和毒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由于人的价值属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范畴,所以人的价值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二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人的价值整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没有奉献就没有索取,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基础和源泉,是人的价值的主要方面。当代大学生应深刻认识、理解人生价值的含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自觉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很科学的世界观,它是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相结合、真理体系和价值体系相结合的崭新形式来发挥自身的世界观功能的。”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作为我们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树立更为科学的世界观,为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我们更应该去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的精髓。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大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我自不自觉的就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并在社会中用这种世界观待人处事。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首先只是对个别事物具体的认识,而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这种认识就慢慢地丰富而且联系起来,通过对人们所形成的认识就形成了对诸如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状况、社会发展有无规律等问题的总的看法,这就是世界观。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当今的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构成对我们当代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我们大学生不能正确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就很容易使我们走上歧途,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正确的揭示了整个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还科学的阐明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而我们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稳定的世界观,我们很快就要进入社会了,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事物的影响,从而形成一些对社会、对他人错误的观念以及造成严重的后果。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大学生可以在知晓社会及人类发展的规律上树立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真正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塑造追求真理,关怀人类发展的高尚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名词解释 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 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5.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16.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17.唯心主义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18.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 19.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 20.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1.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普外科常见问答题

外科学(普通外科)问答题 1.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指征: 答:1,因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受压引起临床症状者;2,胸骨后甲状腺肿;3,巨大甲状腺肿影响生活和工作者;4,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功能亢进者;5,结节性甲状腺肿疑有恶变者. 2.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特征: 答:多数表现为甲状腺突然肿胀,发硬,吞咽困难及疼痛,并向患侧耳颈处放射.常始于甲状腺的一侧,很快向腺体其他部位扩展.病人可有发热,血沉增快.病程约为3个月,愈后甲状腺功能多不减退. 3.何谓BMR及其计算方法: 答:基础代谢率测定可根据脉压和脉率计算常用计算公式为:基础代谢率=(脉率十脉压)-lll. 4.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roidism)手术治疗指征: 答:1,继发性甲亢或高功能腺瘤;2,中度以上的原发性甲亢;3,腺体较大,伴有压迫症或胸骨后甲状腺肿等类型甲亢;5,抗甲状腺药物或131I治疗后复发者或坚持长期用药有困难者. 手术禁忌症:青少年患者;症状较轻者;老年病人或有眼中器质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5.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术前准备方法: 答:有两种方法:①硫脲类药物,如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他巴唑),卡比马唑(甲亢平),待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后,即改服l-2周的碘剂,再行手术.②也可开始即用碘剂,2—3周后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病人情绪稳定,睡眠良好,体重增加,脉率<90次/分以下,基础代谢率<+20%即可进行手术.少数病人,服用碘剂2周后症状减轻不明显,可在继续服用碘剂的同时,加用硫氧嘧啶类药物,直至症状基本控制,停用硫氧嘧啶类药物后,继续单独服用碘剂1-2周,再进行手术。6.甲亢常用特特殊检查方法如下:答:1)基础代谢率测定:(脉率十脉压)-lll;2)甲状腺摄131碘率的测定:2小时内甲状腺摄取I131超过人体总量的25%,或在24小时内超过人体总量的50%,企鹅吸收高峰提前出现,均可诊断甲亢。3)血清中T3和T4含量的测定. 7.甲状腺手术的主要并发症: 答: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喉头水肿;气管塌陷;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2)喉返神经损伤:一侧损伤,多引起声嘶,双侧损伤,视其损伤全支、前支或后支等不同平面,可导致失音或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需立即做气管切开。 3)喉上神经损伤:损伤外支(运动支)会使环甲肌瘫痪,声带松弛、音调降低,内置损伤,喉部粘膜感觉丧失,引起进食或饮水呛咳。 4)手足抽搐:误伤甲状旁腺所致,血钙浓度降到2.0mmol/以下。 5)甲状腺危象:危象发生与术前准备不够,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及手术应激有关. 8.甲状腺危象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 答:危象发生与术前准备不够,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及手术应激有关. 危象时病人的主要表现:高热(>39℃),脉快(>120次/分),同时合并神经,循环及消化系统严重功能紊乱如烦躁,谵妄,大汗,呕吐,水泻等,若不及时处理,可迅速发展至昏迷,虚脱,休克甚至死亡,死亡率约20%-30%. 治疗包括:(1)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利血平1-2mg肌注或胍乙啶10-20mg口服。还可用普萘洛尔5mg 加5%-10%葡萄糖溶液100ml静滴降低周围组织对肾上腺素的反应;(2)碘剂:口服复方碘化钾3-5ml 或紧急时10%碘化钠5-1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ml静滴降低血液中甲状腺素浓度;(3)氢化可的松:每日200-400mg分次静滴;(4)镇静剂:苯巴比妥钠100mg或冬眠合剂2号(哌替啶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氢化麦角碱(海德嗪)0.3~0.9mg 。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半量,肌注6-8小时一次;(5)降温:保持体温37°;(6)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溶液补充能量,吸氧,以减轻组织的缺氧;(7)有心力衰竭者,加用洋地黄制剂. 9.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及处理原则: 答: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癌,未分化癌,髓样癌. 处理原则:手术切除是除未分化癌以外各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辅助放射性碘治疗,以及足够量的甲状腺干制剂,通过对垂体前叶的负反馈作用,使转移灶缩小.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高,一般不用手术治疗,通常采用外放射治疗. 10.甲状腺各类结节的处理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心得感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心得感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学习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受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事实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知识,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老师们在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时联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加以阐述,这种讲课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并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实进行分析。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仅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以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哲学的基本问题(3)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本体论与认识论两方面。本体论:思维和存在或者精神与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它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它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物质(103) 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相对静止(111) 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4、规律(120) 指物质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5、意识(130)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6、联系(143) 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以及它们内部诸要素、成分、阶段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7、发展(147) 指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前进的过程。 8、矛盾(150) 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9、量变(159) 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10、质变(159) 指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由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11、否定之否定(164) 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12、客观真理(236) 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13、人口(248) 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 14、生产力(254) 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15、精神生产(263) 精神生产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它本质上是人的脑力劳动过程。在精神生产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