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3节大气压强(20201109180707)

第3节大气压强(20201109180707)

第3节大气压强(20201109180707)
第3节大气压强(20201109180707)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前石中学中学林顺利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的在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给知识注入生命,把学生领到美好的学科殿堂去遨游。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创设一个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展现自我、施展创造才能、实施探究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成为物理新课改下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我认为在物理的课堂教学应重视以下三个环节:

1.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情景,它是“引线”,旨在点燃学生的思维火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结合教材,可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如实验、史料、故事等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本节课中就利用实验的趣味创设情景来作“引线”,教学效果较好。

2.渗透方法。注重科学探究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较为薄弱,这需要我们作老师适时的引导。例如在讲到“大气压强的测定”这一环节时,小组讨论交流为实验设计开启了思维,教师在学生的交流的基础上稍加引导分析:什么时候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能和大气压力相等,要获得大气压强的大小我们还需要知道哪些量等等,这样适当的点拨不仅为学生的设计带来思路,也为他们的思考问题提供了方法。

3.注重应用。这一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升华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新旧知识的整合,知识与方法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让学生感受们到知识的价值和奥妙,对激发其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本节课的知识整合中,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测量大气压强有哪些方法?原理分别是什么?两实验中都用到了哪种科学方法?等等这些问题旨在帮助学生自己来总结两实验的异同点,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巩固本节课的知识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知道大气压强测定的方法、实验的原理、实验过程和结论。

(4)能利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的一些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客观存在的。

(2)通过实验探究测定大气压强,使学生感受到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3)体会物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提出问题、实验探索、猜想、实验验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实验在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体验和分享探究的成功喜悦,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3)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物理学习兴趣。【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2.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测定大气压强。

【教学资源】教师工具:多媒体课件,真空压缩泵,模拟马德堡半球,矿泉水瓶,水,玻璃杯。

学生工具(学生4人1组):光滑玻璃板,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0N),小皮碗(25

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实验一:在矿泉水瓶周围不同深度,不同方向扎有小孔,装入水后,观察实验现象,并让学生们思考此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实验二: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盖上瓶盖,拧紧后提醒学生们注意观察实验的现象并思考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通过演示实验一引导学生回顾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和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二拧紧瓶盖后,喷水现象停止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发小组内的激烈讨论和大胆的猜想,为本节课的课题顺利引入作以铺垫。

二、学生探究新课教学

(一)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

1 .认识大气层

课件展示:地球周围的大气层,简单介绍大气层可达上空几千千米,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厚厚的大

气海洋的底层。

思考问题:这厚厚的大气层受不受重力?对我们有没有压力?有没有压强?

猜想:大气压强的特点?

2.学生自主探究,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①启发思维引入问题:如何利用桌上所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

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们具有了一定的物理素养。在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的这个环节,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小组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小组的独立决策能力。

②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展示

A.两个小吸盘对在一起挤压后难以分开。

B.将一个小吸盘紧紧按在玻璃板上后难以拉开。

C.将一个小吸盘紧紧按在桌面上后难以拉开。

③比较实验的共同点总结实验的结论

由学生们自主发现三次实验的共同点有两个,其一是挤压和紧按的目的是将吸盘内的空气挤出,这样内部气体压强会减小;其二是最终的实验现象都是难以拉开,这则是由于吸盘外面有大气压力的作用。从而得出验证的结论:大气有压强。

此环节是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环节,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为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的能力提供机会。

总结:通过以上这些实验证明:大气存在压强而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我们常把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或气压。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历史上曾有一经典的实验,生动大胆的

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大家看多媒体课件一一马德堡半球实验。

3.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①利用课件再现马德堡半球实验过程。

说明:增强学生对物理历史的了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情感,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

价值观的养成。

②改进实验器材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如下图)

说明:改进实验器材,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让学生的理解更轻松,这是新课改为教师

们所提出的要求。本次实验采用抽气效果非常好的真空压缩泵代替教学演示用的抽气机,真空压缩泵是冰箱内抽气泵,可到旧货市场采购,其抽气效果好,且没有噪声。改进后的实验,

在壮实的六位男同学共同努力才能将两半球分开,生动的实验情景不仅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同时也让学生们深刻地意识到了大气压确实存在着,并且还很大,为接下来探究大气压

强到底有多大开启了思维。

总结:16匹马都没能将马德堡半球分开,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呢?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关压强的知识,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呢?说出你的想法和理由。

(二)探究大气压强的值

1.利用P=F/S的原理来测定大气压强的值

①启发思维,引入问题:大气压有多大呢?如何利用桌上所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来测出大气压的值?(友情提示:实验时应测出哪些物理量?如何来测这些物理量?)小组讨论交流后可利用实验器材尝试着来完成实验。

实验改进:由于教学所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太小,不能完成大气压力的测定,将市场购买的量程为10kg的小弹簧称改制成100N的弹簧测力计,器材准确性高,为得到的准确实验结论提供了保证。(如下图)

说明:小组尝试后,首先提出实验所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困惑,如实验中利用弹簧测力

计测拉力时什么时候读数,怎样测小皮碗和玻璃板接触的面积等等,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们

发现问题的能力。对待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自己能够解答的老师决不参与,在学生

们讲解不到位的老师才给予补充,这也是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实验

2

中小皮碗与玻璃板接触的有效面积为35cm,老师只是简单的作以说明,这样可适当降低实

验的难度。

②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展示

说明: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很快地完成了实验,在交流展示中享受着实验的收获。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收获,更是学生自主成长的收获。课堂上能让学生人人参与,真正活动起来,课堂的教学才有意义,才有活力。

2?利用P=p gh的原理来测定大气压强的值

录相: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

思考:①玻璃管内的水银为什么没有全部流下来?其上方的真空是如何形成的?②玻璃管内高出来的这部分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如何计算?③等压面的建立依据了液体压强的什么知识?科学家托里拆利是如何巧妙地测出大气压强的值?

小组讨论交流后,老师规范问题的答案同时分析实验原理。

说明:由于此实验的原理难度较大,在学生们自主交流后,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力学角度分析,玻璃管内水银没有全部流下来的原因,要明确点出正是大气压强支撑着高出来这部分液柱,并且大气压强的大小决定着它所能支撑的液柱的高度,这样利用液柱所产生的压强就可计算出大气压强,这种科学方法被称为等效替代法。

标准大气压的值:利用课本小组自主学习标准大气压的规定和大小。

总结:上面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完成大气压的测定,得出的结果都近似为105pa,这也

说明了同学们的实验的准确性,现在我们测定大气压也有专用的实验器材——气压计,关于气压计的学习我们下节课会详细研究。接下来同学们可思考一下生活中,哪些现象利用了大气压强的知识?

(三)大气压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课件展示:吸管吸饮料的过程,小组讨论交流吸取饮料的原理。

谈谈生活或生产中还有哪些现象用到了大气压强?

说明:大气压力和压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节课从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向社会应用,体现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在交流中学生们较了解生活中大气压的应用,而对生产中的相关应用了解较少,对此老师可适当准备一些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了解生产中是如何利用大气压来搬运大张的玻璃板,灯泡等实际问题。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大气压的理解,还可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感悟意识物理知识的价值。

三、课堂小结及检测

说明:此环节分为两个过程,首先以组为单位将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确保每位同学清楚本节课所要达成的知识目标,再通过小组的交流展示,通过互评和互补,可帮助同学们进行查漏补缺。教师的提升总结不可少,学生交流的重点是知识,教师的作用是将知识系统和方法的总结。例如在本节课的知识整合中,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测量大气压强有哪些方法?原理分别是什么?实验中用到了哪种科学方法?等等

这些问题旨在帮助学生自己来总结两实验的异同点,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巩固本节课的知识难点。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亲身体验探究过程,真正做到让学生“活”和“动” 起来,同时在教学中结合了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科学探究过程进行引导,以降低探究难度。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解决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大气压知识比较抽象,因此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实验,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和随手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大气压强》导学案

3、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应用。 (四)大气压的应用 演示抽水机的连续抽水动作,讨论: 为什么工作前要将入水管和水泵内充满水? 抽水机中水为什么只能随活塞上升到10 m左右?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来工作的。 三、释疑——主动展示,阐释疑点 例1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B.玻璃管混入少量空气 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 例2 小强同学家的高压锅盖上标有“××铝制品厂18cm压力锅”的字样,他测得高压锅 限压阀的质量为70g,排气孔的横截面积约为10mm2.问这个商压锅工作时,其内部水蒸 气的最大压强为多大?若锅盖面积为260cm2,则它所能承受的压力至少多大才能保证安 全?(设大气压P0=105pa) 四、启思——归纳总结,提炼方法 (1)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的异同: (2)大气压的变化均匀吗。 (3)能用P=ρgh计算大气压强吗?。 五、精炼——当堂训练,提升能力 大气压强(第1课时) 1、在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2、如图所示,(a)将杯中装满水,(b)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c)用手按住纸片倒置过来,放 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不会流出来,这表明。如果将杯口转到(d)、 (e)所示的位置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不会流出来,说明大气向都有压

强。 3、如图所示,在铝制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 橡皮泥堵住罐口,把酒精灯撤去,让易拉罐自然冷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罐口出现的白雾是熔化形成的 B、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罐体冷却收缩形成的 C、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D、易拉罐被压瘪后,过一段时问又自动恢复原状 4、如图是四位同学在同一地点用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当时的大 气压值应为() A、76cm汞柱 B、75cm汞柱 C、74cm汞柱 D、73cm汞柱 5、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长 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 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 D、换用一根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6、文文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准确测得水银柱的高度为750mm,此时的大气压值 为Pa,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ρ水4kg/m3,g取10N/kg) 银=1.36×10 7、如图所示。晓明用塑料管可以把杯中的饮料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A、晓明对饮料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饮料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饮料液面上的结果 D、饮料压力的作用 8、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子瓶口朝下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如果抓住瓶底慢慢向上提瓶子,瓶底已提到水面以上,在瓶口离开水面之前,关于瓶中水的情况,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水全部从瓶中流出 B、水不流出,瓶中充满水 C、瓶子露出水面的部分没有水,留在水下的部分有水 D、无法判断 9、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情况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是( ) A.往水银槽中多加些水银B.从山脚下移到山顶做实验 C.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D.将水银槽内的玻璃管轻轻上提10、人呼吸时,在肺的形状从下图中左图变成右图的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 ) A.大于大气压B.等于大气压 C.小于大气压D.先大于大气压,后小于大气压 11、小明全家计划在暑假中出国旅游半个月,为了家里盆景中的水不因蒸发而干涸,小明事

第3节大气压强(20201109180655)

第 3 节大气压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2.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 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有关大气压强的学生实验,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以及大气压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2. 通过观看托里拆利实验视频,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 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体会物理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对大气压强的了解,初步认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有回归于生活 二、重点难点 1. 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原因 2. 解释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 水槽、软卡纸、注射器、橡皮碗、玻璃抓手、纸杯、保鲜袋、橡皮筋、酸奶瓶、托里拆利实验视频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演示实验: 取两只试管,一只较细较短,一只较粗较长,较细的试管刚好能够放进稍粗的试管里,并能自由移动,在稍大的试管内装满水,把较细的试管插入大试管中,手扶小试管,将大试管倒置,放开手,提问:同学们,猜想一下,你将看到什么现象?(同学们先回答猜想),演

示,同学们观察,小试管在大试管中爬升,提问:为什么试管没有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掉,而是在往上升呢?学生回答,自然引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大气压强。 (二)、动手试试吧 请同学们利用桌子上或者身边的物体证明大气压强存在或者大气压强的特点,实验结束,小组可以交流讨论自己的结论,并派出两个代表进行展示组内的实验,在展示实验的时候,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按照你用了什么器材?做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得到什么结论?着四个部分进行展示。 学生实验,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学生可进行的实验有: ①覆杯实验 ②橡皮碗实验 ③注射器“吸” 水实验 ④纸杯“吸”袋实验等 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实验,教师给予评价。 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总结,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感受到了: 1.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 物体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 处处都存在大气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三)、学以致用 既然同学们都感受到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特点,那么大气压强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吧。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及指正。 教师提问:现在你能解释小试管为什么能在大试管中爬升了吗? 学生回答。 (四)、比试一下 老师来给大家举一个大气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蜘蛛人”想要把高楼大厦擦干净,为社会做奉献,要用到一个重要的道具,就是手中的玻璃抓手“ 蜘蛛人”,他们在高空作业时,靠着身上的威亚绳上下移动,但是当他们把面前的一块玻璃擦干净后,想擦左边或者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学案人教版

第3节大气压强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 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3.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4.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例子。 5.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大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 自主探究 学点一:实验证明大气压是否存在 提出问题: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气体也受重力作用,也具有流动性,那么气体内部是否也存在压强呢? 活动体验:将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用手按住硬纸片倒置过来,观察现象;然后将杯口慢慢地转到竖直位置,观察现象。 阅读材料:1654年5月8日,德国马德堡市的市民们看到了一件令人既惊奇又困惑的事情:他们的市长,就是发明抽气机的奥托·格里克,把两个直径三十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用两队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连16匹马都

不能把它们拉开,当马用尽了全力把两个半球最后拉开的时候,还发出了很大的响声,像放炮一样。”市民们惊奇地问:“是什么力量把它们压合得这么紧呢?”“没有什么,是空气。”市长这样回答。而如果把铜半球上的阀门拧开,空气经阀门流进球里,用手一拉球就开了。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思考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 (1)用吸管喝饮料,先吸走管内空气,管内气压远远小于管外的气压,饮料在管内外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管内,进入嘴里。 (2)大气压强产生的大气压力把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墙上。 归纳总结:1.大气压强确实是存在的,大气压强简称或。 2.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是。 学点二:大气压的测量 提出问题: (1)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2)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什么等于大气压的值? (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4)为什么不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 (5)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会改变吗? (6)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测出大气压强的值?

第3节大气压强

第三节大气压强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可分为确认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测量与变化两部分。 知识与技能要求: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让学生真正认识大气压的存在是本节课的难点;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大气压是重要的物理现象,它与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大气压,但学生对大气压的存在却并不清楚。因此,这节课首先要让学生确认大气压的存在。教科书用图13.3-1中的甲、乙两个现象和丙的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在学生确认大气压的存在后课文提出:大气压究竟有多大?教科书通过图13.3-2的实验使学生对大气压的大小有一个感性认识,再利用录像演示了托里拆利实验,并解释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在这里还要让学生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学生充分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基础上,课文介绍大气压的测量仪器──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在介绍气压计时,教材把重点放在常用的金属盒气压计上。 最后让学生观察图13.3-6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的抽水示意图,通过“想想议议”来弄明白它们的工作原理。 另外,这节课的习题也非常有生活气息,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弄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建议: 1.关于确认大气压的存在,可利用图13.3-1丙的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这个实验的效果非常明显,它既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还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增加马德堡半球模型的实验(它既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还能使学生对大气压的大小有一个感性认识)。在学生确认大气压的存在后就可让学生利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图13.3-1甲、图13.3-1乙等生活现象。图13.3-1丙的实验改为用酒精灯对饮料筒加热后封口,让它自然冷却效果也很好。 2.关于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和液体都是流体,因此它们的性质有相同之处,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的性质相似,在进行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复习液体压强的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大气压也随大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由于人们平时是站在下面向上看的,故改成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课时练

大气压强 学校: 姓名:班级:考号: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 ,把针孔封住,若活塞的横截 面积是10 cm2,活塞自重不计,外界大气压为1×105 Pa.为使活塞不致下落,在活塞下最多能挂的钩码重为 (). A. 1 N B. 10 N C. 100 N D. 1 000 N 2. 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 A. 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 B. 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 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 D. 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3. 如图所示,甲(球形容器)和乙(水槽)中均装有温度比外界气温高的热水,两者之间用细玻璃管相连,甲上方有气体.此时,水处于不流动状态.由 第1页/共14页

于外界气温较低,因而两容器中的水会逐渐降温,在降温过程中 (). A. 水会向下流一些 B. 水会向上流一些 C. 由于同时降温,水不流动 D. 水是否流动与温度无关,所以水 原来不流动,降温过程也不流动 4. 房顶的面积是100 m2,房顶受到向下的大气压力约为107 N,相当于质量为1 000 t的物体压在房顶上,而房顶不会塌下来的原因是 (). A. 有墙的支持 B. 房顶非常牢固 C. 房顶上、下两面都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D. 房顶下面的大气压大于房顶上面的大气压 5. 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生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生素不能在超过80 ℃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办法是 (). A. 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B. 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C. 缩短加热沸腾时间 D. 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6. 某中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用托里拆利装置测量当地大气压强值如图所示,若将此实验装置搬到黄山顶上,则上面真空部的长度将()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7. 内地青年应征入伍赴藏后,刚到达青藏高原时常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其主要原因是()

第3节 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原因:由于空气具有力,且空气具有,故大气内部存在压强. 说明: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内部某一点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 举例: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实验,它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说明大气压很大. 2.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注意事项:玻璃管中要充满水银,不能留有气泡;测量高度时要测量水银槽内的水银面到玻璃管中水银面的高度. 实验分析: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上方是大气,因此,是支持着这段水银柱使其不落下. 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等于760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p0=ρgh=13.6×103 kg/m3×9.8N/kg×0.76 m= Pa. 1.(长沙中考)如图小实验或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纸片托住水B.橡皮膜外凸C.U形管中液面相平D.手指夹住铅笔两端 2.(厦门中考)天宫二号空间实验是计划于2016年第三季度择机发射.空间实验室内适宜宇航员工作生活的 气压约为( ) A.100 Pa B.1 000 Pa C.10 000 Pa D.100 000 Pa 3.(滨州中考)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 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 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这段水银柱不会落下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玻璃管倾斜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4.自来水笔(通常所说的钢笔)吸墨水时,用手捏橡皮管再松开,墨水就被吸进橡皮管里了.捏 橡皮管的目的是;松开时,墨水在的作用下进入橡 皮管中. 5.如图所示,伸出你的双手,将双掌合拢,用力向内挤压,尽量排出手掌间的空气.两手 掌猛然分开时,会感觉到有一种力量阻碍两手分开,这是因为受到的作用.若手掌的 面积大约是150 cm2,要分开最小需要的力是N.(大气压p取1.0×105 Pa) 6.(济宁中考)护士给病人输液时,药水瓶上插着两根管,一根给病人输液,另一根通过瓶盖扎 进瓶内药水中,如图所示.这根“闲置”管是为了利用.由于针头较细,为确保药液的流速,需要 将药水袋提升到相对针管一般不低于1.3 m的高度,由此推算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为Pa.(ρ药液= ρ水,g取10 N/kg) 7.(兰州中考)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B.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 C.用吸管喝饮料D.活塞式抽水机 8.(南宁中考)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 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变扁,如图所示.关于铁桶变 扁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水的压力使铁桶变扁B.大气压使铁桶变扁 C.铁桶内空气膨胀使铁桶变扁D.铁桶变扁与压力无关 9.(衢州中考)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 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 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 ) 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 10.(梅州中考)如图所示,在装有适量水的盘子中央,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然后将一个透 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此时杯内外水面相平.过一会儿,蜡烛火焰熄灭,杯外的水在的作用下进入 杯中.这一过程中,杯中水柱产生的压强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呼和浩特中考)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她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 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 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 (1)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 kg/m3,她通过数据计算得出大气压的值为Pa. (2)如果我们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则测量结果将(填“大于”或“小于”)她测 量的值. (3)小杨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测量小梁同学所在地大气压的值,他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 内时,发现管中的水柱不会下降.如果你来测量,且能够测出,则玻璃管长度(填“必须大于10 m” 或“可以小于10 m”). 12.(佛山中考)晓宇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请帮助晓宇做好以下工作. (1)请补充完整该实验相关步骤: ①如图所示,将蘸水的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 ②让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注入细沙,直到恰好脱离板面; ③用天平测出细沙和小桶的质量M;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作业设计

第3节大气压强 一、选择题 1.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是760mm汞柱,再向水银槽里注入水银,使水银面上升了2cm,那么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 A. 780mm B. 760mm C. 740mm D. 无法确定 2.能够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是() A. 托里拆利实验 B. 马德堡半球实验 C.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D. 帕斯卡实验 3.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强时,如果玻璃管倾斜了则() A. 管中水银柱的长度不变 B. 管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改变 C. 管中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D. 水银槽中水银的多少不变 4.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水银柱高度是742mm,而当时的大气压实际是750mm水银柱,其原因可能是() A. 玻璃管太粗 B. 玻璃管倾斜 C. 玻璃管弯曲 D. 玻璃管内混进了少许空气 5.把玻璃杯盛满水,用硬纸盖住,再倒过来,如下图(a),纸片能将杯中的水托住,之后,若将杯子慢慢转动,如图(b)(c),则() A. 杯子刚一转动,纸片就不能将水托住 B. 杯子转动到图b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 C. 杯子转动到图c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 D. 杯子转到任何位置,纸片都能将水托住 6.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发现大气与液体有相似的性质,因此对照液体压强知识来学习大气压强,这种学习方法叫() A. 比较法 B. 模型法 C. 控制变量法 D. 类比法

7.登山运动员徒手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在继续攀登海拔4 000m以上高度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 A. 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 B. 高处气温太低 C. 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D. 该运动员体质太差 8.下列不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A. 用吸管喝天友酸奶 B. 用针筒吸青霉素药水 C. 传统的中医理疗拔火罐 D. 热气球升空 9.大气压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以下事实属于大气压强应用的是() A. 用吸管很容易从瓶中吸取饮料 B. 载重量较大的汽车有许多车轮 C. 人能轻松地浮在死海的海面上 D. 拦河坝的截面上窄下宽呈梯形 10.以下工具中,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A. 电饭锅 B. 连通器 C. 救生圈 D. 活塞式抽水机 11.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A. 把吸盘式挂衣钩紧贴到墙上后可挂衣服 B. 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C. 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水才容易倒出 D. 用力下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中 12.将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倾斜30o,则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变化情况是() A. 不变 B. 变长 C. 变短 D. 无法确定 13.在冬天,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由于() A. 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B. 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C. 瓶塞遇冷收缩 D. 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14.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C.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D. 大气压与高度无关 15.用吸管从瓶子里吸饮料时,使饮料上升到嘴里的力是() A. 嘴的吸力 B. 大气的压力 C. 瓶底的压力 D. 瓶壁的吸力 16.在大气压为760mm水银柱的房间里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755mm,可能的因为是(

第3节大气压强(20201109180707)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前石中学中学林顺利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的在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给知识注入生命,把学生领到美好的学科殿堂去遨游。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创设一个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展现自我、施展创造才能、实施探究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成为物理新课改下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我认为在物理的课堂教学应重视以下三个环节: 1.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情景,它是“引线”,旨在点燃学生的思维火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结合教材,可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如实验、史料、故事等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本节课中就利用实验的趣味创设情景来作“引线”,教学效果较好。 2.渗透方法。注重科学探究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较为薄弱,这需要我们作老师适时的引导。例如在讲到“大气压强的测定”这一环节时,小组讨论交流为实验设计开启了思维,教师在学生的交流的基础上稍加引导分析:什么时候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能和大气压力相等,要获得大气压强的大小我们还需要知道哪些量等等,这样适当的点拨不仅为学生的设计带来思路,也为他们的思考问题提供了方法。 3.注重应用。这一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升华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新旧知识的整合,知识与方法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让学生感受们到知识的价值和奥妙,对激发其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本节课的知识整合中,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测量大气压强有哪些方法?原理分别是什么?两实验中都用到了哪种科学方法?等等这些问题旨在帮助学生自己来总结两实验的异同点,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巩固本节课的知识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

第3节大气压强(20201109180210)

第3节大气压强 课题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学过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对压强知识有所了解。但由于气体看不见、 摸不着,气体的压强也容易被人们忽视。大气压强更为抽象,虽然我们生活在大气中,但却很难感受大气的存在,因此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体验到大气压的存在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很难感受到,学生对大气压的认识不深甚至不正确,在教学中应通过实验加深或纠正学生的认识。用大气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对学生来说难度也比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以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规范表达的能力。大气压的测量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但不是重点教学中,可以采用播放托里拆利实验视频的方式,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学好本节知识,有利于加深对已学的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理解,还能加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的存在。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能说出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原理,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大气压的存在、用大气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大气压的测量。 教学设计 1.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只空杯、吸盘两个、饮料瓶、水、大小试管等。 2. 教学过程

2020人教版八下物理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作业设计

2020人教版八下物理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是760mm汞柱,再向水银槽里注入水银,使水银面上升了2cm,那么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 A. 780mm B. 760mm C. 740mm D. 无法确定 2.能够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是() A. 托里拆利实验 B. 马德堡半球实验 C.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D. 帕斯卡实验 3.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强时,如果玻璃管倾斜了则() A. 管中水银柱的长度不变 B. 管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改变 C. 管中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D. 水银槽中水银的多少不变 4.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水银柱高度是742mm,而当时的大气压实际是750mm水银柱,其原因可能是() A. 玻璃管太粗 B. 玻璃管倾斜 C. 玻璃管弯曲 D. 玻璃管内混进了少许空气 5.把玻璃杯盛满水,用硬纸盖住,再倒过来,如下图(a),纸片能将杯中的水托住,之后,若将杯子慢慢转动,如图(b)(c),则() A. 杯子刚一转动,纸片就不能将水托住 B. 杯子转动到图b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 C. 杯子转动到图c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 D. 杯子转到任何位置,纸片都能将水托住 6.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发现大气与液体有相似的性质,因此对照液体压强知识来学习大气压强,这种学习方法叫() A. 比较法 B. 模型法 C. 控制变量法 D. 类比法 7.登山运动员徒手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在继续攀登海拔4 000m以上高度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

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 A. 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 B. 高处气温太低 C. 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D. 该运动员体质太差 8.下列不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A. 用吸管喝天友酸奶 B. 用针筒吸青霉素药水 C. 传统的中医理疗拔火罐 D. 热气球升空 9.大气压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以下事实属于大气压强应用的是() A. 用吸管很容易从瓶中吸取饮料 B. 载重量较大的汽车有许多车轮 C. 人能轻松地浮在死海的海面上 D. 拦河坝的截面上窄下宽呈梯形 10.以下工具中,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A. 电饭锅 B. 连通器 C. 救生圈 D. 活塞式抽水机 11.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A. 把吸盘式挂衣钩紧贴到墙上后可挂衣服 B. 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C. 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水才容易倒出 D. 用力下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中 12.将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倾斜30o,则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 变化情况是() A. 不变 B. 变长 C. 变短 D. 无法确定 13.在冬天,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由于() A. 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B. 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C. 瓶塞遇冷收缩 D. 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14.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C.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D. 大气压与高度无关 15.用吸管从瓶子里吸饮料时,使饮料上升到嘴里的力是() A. 嘴的吸力 B. 大气的压力 C. 瓶底的压力 D. 瓶壁的吸力 16.在大气压为760mm水银柱的房间里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755mm,可能的因为是() A. 玻璃管太长了 B. 玻璃管放斜了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同步练习

第3节大气压强 第1课时大气压强及其测量 01知识管理 1.大气压强的存在 原因:由于空气具有①________力,且空气具有②________,故大气内部存在压强. 说明: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内部某一点向各个方向的压强③________. 举例: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④________________实验,它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说明大气压很大. 2.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注意事项:玻璃管中要充满水银,不能留有气泡;测量高度时要测量水银槽内的水银面到玻璃管中水银面的①________高度. 实验分析: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上方是大气,因此,是②________支持着这段水银柱使其不落下. 标准大气压:标准大气压等于760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p0=ρgh=13.6×103kg/m3×9.8N/kg×0.76 m=③____________Pa. 说明:(1)实验前玻璃管里注满水银的目的:使玻璃管倒置在水银槽中时,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注满或管中混有少量空气,测量结果会偏小; (2)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与管的粗细、倾斜角度、管的长度及将玻璃管提起还是下压均无关; (3)若用水来做实验,则p0=p水=ρ水gh水,h水=p0 ρ水g=1.013×105 Pa 1.0×103 kg/m3×9.8 N/kg =10.3 m,所以实验用水银做比较方便. 02基础题 1.(2016·长沙)如图小实验或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纸片托住水B.橡皮膜外凸 C.U形管中液面相平D.手指夹住铅笔两端 2.(2016·厦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是计划于2016年第三季度择机发射.空间实验室内适宜宇航员工作生活的气压约为( ) A.100 Pa B.1 000 Pa C.10 000 Pa D.100 000 Pa 3.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C.探究的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