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语附加问句的互动功能研究

汉语附加问句的互动功能研究

汉语附加问句的互动功能研究
汉语附加问句的互动功能研究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5期

汉语附加问句的互动功能研究3

高 华 张 惟

提要 本文指出“寻求核实”与“请求允可”是附加问句的两类基本话语功能,并结合会话

分析的研究方法考察了“寻求核实”类附加问在共时系统中的各种话语功能。文章揭示了不

同话语功能与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互动密切相关,并论证了这些话语功能可以归结为两类:“寻求核实”与“寻求认同”,后一类功能由前一类功能发展而来。

关键词 附加问句;互动功能;信疑程度;寻求认同

引言

一般认为,附加问句是指出现在直陈后的一种简略形式的是非问句,其主要功能为要求听

话人确认或赞同。根据U ltan(1978)对78种语言的调查,附加问是一种普遍的问句构成手段。其典型功能都是一样的,就是征求听话人根据直陈内容进行确认或否认(Chishol m J r.et al 1984)。然而,不同语言里附加问句的语法形式各不相同,甚至同一语言中附加问句也可通过

不同的形式来实现。比如英语中附加问习语(“tag”)的结构形式随前面陈述句的主语人称、数和谓语时态变化,而汉语里附加问习语的形式则为一个简短的带疑问语气词的是非问句或

正反问句,谓词主要为表示赞同的“是”、“对”、“好”等,如“是吗?”,“好吧?”,“对不对?”,“好

不好?”,“是不是?”。例如:

(1)电视清谈节目主持人:所以你现在就觉得非常犹豫,是吗?

节目嘉宾:对!

对汉语附加问句的主要争议在于它的语法地位问题。如林裕文(1985)认为可以将其看

成是一种省略的问句形式。在吕叔湘(1985)和朱德熙(2000)的汉语问句系统中,附加问也并

没有被算作一种独立的问句构成手段。但更多学者如L i&Thomp s on(1981)、邵敬敏(1996),

张伯江(1997)和刘月华等(2001)等都强调附加问与其他疑问句式在形式及意义上的差别,认

为它应在汉语问句分类系统中有一席之地。从汉语方言里的一些语言事实来看,附加问句的

独立语法地位可能更为明显。如Cheng(1997:232)对台湾闽语里的句尾疑问语气词si o 和m 作了分析,认为两者分别与附加问句sī2m2sī和kám2m2sī意义相同均为“是不是”,很可能就是

由这两个结构进一步语法化而来①。张伯江(1997)提出,附加问句与反复问句(即正反问句)、3本文是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关于汉英疑问语法的互动功能研究”(项目编号

4GHAA)的成果之一。所用语例主要来自陆镜光教授的香港研资局优配研究金项目HK U7257/04H的会话语

料,部分例句采自张伯江教授所提供的普通话自然会话及电视清谈节目会话语料。在此一并致谢。

54

“吗”问句共同构成汉语是非问句类别,都有判断命题是非的相似功能。区别主要在于附加问句是低级语法化形式,传达轻微的征询语气,倾向于相信命题的真实性,缺少强烈的质疑色彩。

虽然研究者对附加问句传达的疑问性较低这一点有共识(Givón1984;徐杰、张林林1993;邵敬敏1996;徐盛桓1999;李佐文、刘运同2001),但都未能明确指出这一语义特点的根源何在。另外,附加问的各种话语功能、疑问与非疑问用法之间的联系也一直未得到系统的论证。

我们认为,以往的研究存在方法上的局限。比如这些研究都是从书面材料入手,根据既定的附加问形式标准去找例证,导致所做的描写和分析往往不能全面涵盖附加问的形式及功能特点。通过观察自然会话录音材料,我们发现汉语附加问习语除了用简短的是非问或正反问形式之外,还经常以单个语气词的形式出现,包括“哈”[x ]②、上海话里的[… 23]、广州话里的[ho35]以及潮州话里的[ho31]。所有这些语气词从出现的句法位置来看,都与“好吗?”、“是不是?”这样的附加问习语相当,不同在于这些语气词都不能独立使用,一般紧跟直陈部分,但两者之间允许有短暂的停顿出现。例(2)、(3)与例(4)在结构、意义方面都相当。

(2)你唔介意嘅□[ho35]?(广州话)

(3)侬勿介意个□[… 23]?(上海话)

(4)你不介意的哈?

另外,传统语法书大多认为附加问习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调单位,与前面陈述句之间有一个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来表示。然而,根据我们对自然语料的观察,在普通话或其他汉语方言中,附加问习语无论是简短的是非问、正反问还是单个语气词,都可以紧跟陈述,前面完全没有停顿,两者在语调上可以是同一个单位③。

本文将首先对汉语中附加问的各种实现形式及各自的话语功能进行描写,继而结合会话分析(Conversati on Analysis)的研究方法(Sacks,Schegl off&Jeffers on1974),从互动功能的视角讨论附加问句的信疑程度问题及其在共时系统中各种话语功能之间的联系。

一 汉语附加问的形式与功能

前文提到不同语言里附加问句的实现形式各不相同,在同一语言中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某些附加问形式却是很多语言共有的(McGregor1995;Norrick1995:688;Cuenca1997)。如Cuenca(1997)指出,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语言里都有固定形式的附加问习语④,它们与陈述部分没有结构形态上的关联,而是起源于和“真实性”概念有关的词汇项。下面的例句根据Cuenca(1997),意思都相当于“他跟你一起来的是吗?”;各例中的附加问习语(斜体部分)的意义都类似汉语的“对”、“正确”。

(5)He has come with you,right?(英语)

(6)Er ist m it dir gekommen,n icht w ahr?(德语)

(7)(No)ha venido contigo, verdad?(西班牙语)

(8)Il(n’)est(pas)venu avec t oi,pas vrai?(法语)

Cuenca(1997)还提到固定形式附加问习语的另外两个来源,分别是否定副词,如德语里的nicht,西班牙语的 no,法语里的non,以及叹词(interjecti on),如英语里的huh/eh,德语里的h m,西班牙语里的 eh,法语里的hein。这样看来,把汉语普通话及方言里的“哈”[x ]、[… 23]、[ho35]、[ho31]等看作是附加问习语也是有类型学上的依据的。同时,汉语中的否定副64

词“不”虽然不能单独构成附加问习语,但也可参与构成,如“不是吗?”。

我们从形式上把汉语中的附加问习语分为三大类⑤:

A.含“真实性”词汇项的简短的带疑问语气词的是非问句或正反问句,如:

是:是吗 不是吗 是吧 是不是 对:对吗 不对吗 对吧 对不对

B.含“可以”词汇项的简短的带疑问语气词的是非问句或正反问句,如:

好:好吗 不好吗 好吧 好不好 行:行吗 不行吗 行吧 行不行

C.单个语气词:“哈”[x ]、[… 23]、[ho35]、[ho31]等

在表示疑问功能的时候,以上三类附加问习语有明确的分工:A类和C类附加问习语用于传达信息或观点的直陈句之后,向听者要求核实所陈述事实、信息的真实性或评价、观点的正确性,可归为“寻求核实”类;而B类用于表达行为的直陈句之后,向听者请求允许所陈述行为的发生,为“请求允可”类。“请求允可”类附加问句功能相对单一⑥,文献里讨论附加问的功能、信疑程度、语法化程度等问题时所涉及的大都是“寻求核实类”附加问句。本文讨论的也主要是这一类附加问句。

我们认为,附加问句是“问”还是“非问”,主要取决于会话语境里参与者对双方信息状态的判断。这与其他疑问形式可用来实现除发问以外的言语行为是一个道理。但在形式上,附加问前面的陈述经常伴随表示肯定或确信的词语或句式,如“肯定”、“没准”、“反正”、“所以”、“应该”、“真”等等(如例(9)-(14));甚至是以反问句形式表达的陈述,如例(15)。

(9)你想他在飞机上他肯定也不是坐经济舱,对吧?

(10)但没准儿也更多细菌呢,是吧?

(11)反正也没有多少人在搞哈?

(12)所以特好吃,哈?

(13)应该买个充电的电池哈?

(14)还真不错,一个也没漏,哈?

(15)上次我不是跟你说过吗,是吧?

这时附加问大多都不是用来寻求核实,而是行使另外的“非问”话语功能;即使是寻求确认,其疑问程度也很低。

下面我们结合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⑦,从互动功能的视角讨论附加问句用于发问时的信疑程度问题以及在共时系统中附加问句各种话语功能之间的联系。

二 附加问句的互动功能与说话人的信疑程度

一般来讲,疑问句的典型言外之力就是要求听话人作出回答。从会话分析的角度来看,疑问句往往标志着说话人话轮的结束,指示听话人应接过话轮(Sacks,Schegl off&Jeffers on 1974)。但本文附加问句的互动功能并不是指疑问句在话轮转换过程中的作用。我们认为,是非问句(包括语调问句、“吗”问句和反问句)与附加问句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是问某一命题所对应事实的真伪,主要交际功能是寻求命题信息,是以命题为基础(p r opositi on2based);而后者的用法反映了说话人对听话人(有关命题的)信息状态和态度的判断,主要交际功能是为了会话顺利开展,是以互动为基础(interacti on2based)。附加问句的出现将一个直陈句“延伸”成为一个问句。但这一过程不仅仅如牛保义(2001)所指出的,只“与说话人的信息状态由信转疑”有关。其互动功能特征可从其在会话序列中出现的位置得到说明。例如:

74

会话片段1

1 Sa: [很危险的] [3哎呀我也觉得这挺

2吓人的.尤其让我就特别震惊的就是哪个国际劳工组织那

3个>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合-合作:

4wh什么技术合作司的司长,哈.

5Jay:°啊°

6Sa:我觉得那个太恐怖了=怎么能[他都]会染上,=

7Jay: [你说那-]

8→Sa:=[你想他在飞机上他]肯定也不是坐经济舱.

9Jay:[对啊,那个:死掉了.]

10(0.2)

11→Sa:对吧?[至少是坐商务舱.

12Jay: °[对啊(对啊)°

在这个会话片段中,Sa在和她的朋友Jay谈论“技术合作司的司长”感染S ARS而去世的新闻。在Sa陈述她的看法(第8行)的同时,Jay正积极回应Sa前面表达的对“司长感染”新闻的震惊(第9行)。接着,对话中出现了一个0.2秒的停顿(第10行),然后Sa用了一个“对吧?”(第11行)进而向Jay要求核实她第8行所陈述的观点。无疑,这里的“对吧?”是一个典型的附加问句。Jay随之也确认了有关信息(第12行)。附加问的出现反映出说话人期待听话人作出肯定回应。这样,第10行的停顿应该理解成Jay的停顿。正因为Jay没有对她的观点(第8行)及时回应,Sa在停顿一出现很快就用了一个附加问习语“对吧”,从而明确地表示出对听话人Jay与她观点一致的期待。

以上例子说明,附加问句的使用不是简单地与说话人的信息状态由信转疑有关,而是与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的互动密切相关。准确地说,附加问句的这种互动功能体现在,说话人表达自己主观观点的同时,还寻求听话人对自己交际意图的确认,以使会话顺利进行⑧。这一观点在Norrick(1995)和Cuenca(1997)对英语和其他西方语言里附加问句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论证。如Norrick描述了英语中的附加问句“hunh?”与会话中说听双方的信息和态度的不确定、怀疑、是否信息共享等认知状态密切相关。Cuenca以认知语言学和语法化理论为研究框架,认为从陈述到附加问可被分析为迈向意义主观化(“subjectificati on of meaning”)的一个过程,“陈述+附加问习语”不只是两部分简单相加的一个结构体(a bi2part structure),而应视作一个构式(“constructi on”)(Fill m ore,Kay&O’Connor1988:501)。其构式意义在于显示了说话人和听话人对有关命题信息的主观相信程度。我们同意这些观点,并认为这一分析也可应用于汉语附加问句,可以较好地解释为什么附加问句一般是用于传达较轻微的征询语气,倾向于相信命题的真实性。

根据附加问的互动意义我们也可以将附加问句与广义是非问句以及表示说话人猜测(s peaker s peculati on)的句子区分开来。广义是非问句以命题为基础,虽主要用于会话交际,但也可用于自问。而附加问句以互动为基础,一般只能出现在有听话人参与的两人或多人会话中,指向具体的听话人。比较例(16)和例(17)两种情形。

(16)(自问)他也要去吗?他也要去?他是不是也要去?

(17)?(自问)他也要去,是吗?

84

再来比较下面一组例子:

(18)a.天会下雨,是吧? b.天会下雨吧。 c.天会下雨吧?

例(18a)和例(18b)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说话人“向听话人问话”,而后者只是说话人表达自己的猜测或估计,在一定的语调条件会被理解为“提出一个问题”,如例(18c),但还是不等同于“向听话人问话”。

三 附加问句各种话语功能之间的联系

这一节我们从互动功能的视角来看“寻求核实”类附加问句的各种话语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在会话片段2中,B在听到他的朋友A说研究民间文学方面的文章发表起来容易一点之后,对A的观点进一步解释以表示认同(align ment),即发表容易可能跟研究民间文学的人比较少有关。B的陈述后面紧跟了一个附加问习语“哈”。以往的研究一般认为这里的“哈”使前面的观点看起来不那么肯定。我们认为,因为前面陈述部分中“反正”的肯定语气,加上“哈”后所构成的附加问疑问程度非常低,说话人“寻求核实”的意味弱化,而主要是期望获得听话人对“没有多少人在搞民间文学研究”的认同。接下来A的回应也的确认同了这一观点,交谈就报考学生人数少而进一步展开。

会话片段2

1 A 民间的容易,

2→ B 反正也没有多少人在搞哈,

3 A 民间的而且民间文学研究啊,都好几年没有招到学生了,…

再来看会话片段3:

1→ A 你这抽屉真够整齐的哈,

2 B 是有点乱,...

A看到朋友B的抽屉很乱,就说“你这抽屉真够整齐的哈”。在以往的研究中这个附加问一般被认为是“反讽”(邵敬敏1996)。我们认为,这里的反讽意来自于陈述部分与事实明显不符,其本身已经构成了“正话反说”。那么,加在其后的“哈”又有什么功能呢?

无疑,这里“哈”附加问不是用来“寻求核实”的,是否寻求核实取决于交际双方对彼此信息状态的判断。在这里,“抽屉收拾得如何”这一信息直接呈现在两人眼前,双方都知道“问”无可“问”,“答”无可“答”。我们认为,这里“哈”的话语功能类似于会话片段2里的“哈”,也是在寻求听话人表达与自己一致的观点。不同在于,这里说话人的陈述有违事实,且传达的信息威胁到听话人的面子。而“哈”的出现使传达的信息变成表面上不完全肯定的一个问题,表明说话人希望获得听话人的认同,确立共识,以使说话人的观点表达得更加间接和婉转而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

Hol m es(1982)曾经把附加问分为语气(“modal”)附加问和情感(“affective”)附加问两大类。前者用于显示说话人的不确定态度,而后者表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关心。情感附加问她又进一步细分为两类:“缓和”类(the s oftener)和“协助”类(the facilitative tag)。前者对可能伤人面子的陈述起到缓和作用,如会话片段3;而后者吸引听话人对所作陈述的注意,帮助说话人保持话轮或转移话轮,会话片段2里的“哈”问句正是这一类。但无论是“缓和”类还是“协助”类附加问,它们的核心功能都可以归结为“说话人就陈述内容向听话人寻求话语认同,

94

确立共识”。

这样我们把“寻求核实”类附加问在共时系统中的用法总结为两类:一、说话人要求听话人核实所陈述事实的真实性或观点的正确性(“寻求核实”);二、说话人就陈述内容向听话人寻求话语认同(“寻求认同”)。“寻求认同”功能由“寻求核实”功能发展而来:在会话交际中说话人通过附加问来向听话方核实或确认所传递信息或评价的正确性,当交际双方(通过语言和语境)判断说话人对某一信息确知程度高时,附加问句就由寻求确认发展出寻求听说双方的理解、观点一致,以确保会话顺利进行的功能。

“寻求核实”类附加问要求听话人对直陈命题的真实性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在会话中起到转移话轮的作用。其中的附加问习语多为“是吗”和“对吗”。而“寻求认同”类附加问习语多为“是吧”、“对吧”和“哈”⑨,在较长的叙事话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而且位置更加灵活。

如在下面这段对话中,Sa的话轮里出现了两个“哈”,分别在TCU(Turn constructi on unit,话轮构建单位)(Sacks,Schegl off&Jeffers on1974)中间和结束的位置(如箭头所示)。

会话片段4

1 Sa: ((Tsk))>所以我就<还是觉得(.)应该就是提供一点>息

2→<=告诉(给)我们现在染病那一千人,哈,

3Jay:?啊?

4Sa:他是:就是(.)>比如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比如<

5淘大花园那个我们就很确认了=

6→而且[心里也不担心了,[哈.

7Jay: [对对 [对对

因为两者的话轮位置不同,作用又稍有不同。话轮构建单位中间的“哈”的功能是“核查”听话人是否跟得上当前话题,协助说听双方的信息交流,以保证听话人对会话的参与。也就是说,说话人通过使用附加问可以在话轮构建的过程当中了解听话人是否具有共同知识,寻求听话人参与互动,建立共识,从而帮助交际的顺利进行。而出现在话轮构建单位结束位置的附加问除了寻求听话人的话语认同外,还有标记本次话轮就此结束、邀请听话人接过话轮的作用。由此可见,“哈”这样的“寻求认同”类附加问习语其功能与英语话语标记y’know非常相像(参见Schiffrin1987:第9章),都可以看作是邀请听话人积极参与、促成交际双方信息互动的一种话语管理手段。

四 结论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从形式和功能上将汉语里的附加问句分为“请求允可”类和“寻求核实”类。然后结合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互动功能的视角考察了“寻求核实”类附加问在共时系统中的各种话语功能,认为疑问程度的弱化主要取决于会话语境里参与者对双方信息状态的判断。这些话语功能可以归结为两类:“寻求核实”与“寻求认同”,分别对应两组附加问习语(“是吗”/“对吗”与“是吧”/“对吧”/“哈”)。“寻求认同”功能由“寻求核实”功能发展而来。

附注

①Cheng并没有直接说出现在句尾的sī2m2sī和kám2m2sī是附加问句,可能出于两个考虑。其一,这两个成分

05

与之前的部分没有停顿,Cheng的举例中也没有用逗号隔开,如Iē2hiáuēng tīsī2m2sī?(他会用筷子是不是?);其二,这两个结构中的sī/kám和m2sī也可以分开出现,前者为高层谓语(higher p redicate),后者居于句尾。我们认为,考虑到这两个结构在句尾的语法表现与汉语普通话中的附加问“是不是”极其相似,将它们分析为附加问应该是可以的。

②尹世超(1999)对这个语气词做了详细的描写,特别指出它已从汉语北方方言进入了普通话。

③当然,这一观察还需要从实验语音学得到证实。

④Cuenca(1997)特别指出,各语言都普遍使用固定形式的附加问,而屈折形式的附加问(the inflective tag)

(如英语里“isn’t it?”,“doesn’t she?”)并不多见。

⑤这里并没有穷尽所有可能的附加问习语形式。另外不同的附加问习语形式在实际语料里出现的频率存在差异。

⑥我们观察到“好不好”这一附加问习语出现了一种新的用法:它也可以用在传达信息或观点的陈述之后,提醒听话人所陈述的事实,以反驳听话人之前的某一观点。如:

朋友A:天这么热,你还穿这么多。 朋友B:哎早上很冷好不好。

 这一用法可能是来自台湾国语的影响,在内地年轻人当中使用较多。本文暂不考虑“请求允可”类附加问句,它们的形式功能特点以及出现的新用法都需另文探讨。

⑦本文会话片段所用的转写规范根据A tkins on&Heritage(1984:ix-xvi)。所涉及符号的意义如下:

,非终止型语调 .终止型语调 (.)少于0.1秒的停顿

(0.2)0.2秒的停顿 Tsk咂嘴声[]言谈中与相邻话论同时发生

>什么< 语速较快°对啊° 音量较小对吧音量较大

⑧需要指出的是,说话人一旦使用了附加问的表达手段,无论他对所陈述内容存疑与否,是不是真的寻求听话人核实,听话人都有权利根据对说话人信息状态的判断来对这个附加问的话语功能作出自己的理解。

⑨本文暂不讨论其他的附加问习语(如“对不对”和“不是吗”)的语义和语用特点。

参考文献

李佐文、刘运同2001 陈述性附加疑问句的意义,《河北大学学报》第4期。

林裕文1985 谈疑问句,《中国语文》第2期。

刘月华、潘文娱、故韡2001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吕叔湘1985 疑问、否定、肯定,《中国语文》第4期。

邵敬敏1996 《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 杰、张林林1993 疑问程度与疑问句式,载徐杰著《汉语描写语法十论》,河南教育出版社。

徐盛桓1999 疑问句探询功能的迁移,《中国语文》第1期。

尹世超1999 说语气词“哈”和“哈”字句,《方言》第2期。

张伯江1997 疑问句功能琐议,《中国语文》第2期。

朱德熙2000 《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A tkins on,J.M.&Heritage,J.C.(eds.)1984 S tructures of Social A ction:S tudies in Conversation A nalysis.

Ca mbridge: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eng,R.L.1997 Tai w anese Questi on Particles,载《台、华语的时空、疑问与否定》,台北远流出版公司。Chishol m J r.,W.S.,et al.(eds.)1984 Interrogativity:A Colloquium on the Gramm ar,Typology,and P ragm at2 ics of Q uestions in Seven D iverse L anguages.Am sterda m:John Benjam ins.

Cr oft,W.2001 R 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 ar:Syntactic Theory in Typological Perspective.Oxf ord:Oxford Univer2 sity Press.

Cuenca,J.M.1997 For m2use Mapp ings f or Tag Questi ons,in L iebert,W.2A.et al.(eds.)D iscourse and Per2 spective in Cognitive L inguistics.Am sterda m:John Benja m ins.

15

Fill m ore,C.J.,Kay,P.&O’C onnor,M.C.1988 Regularity and I di omaticity in Gra mmatical Constructi ons:The Case of Let A l one.L anguage64:501-538.

Givón,T.1984 The Speech2act Continuu m,in Chishol m J r.,W.S.,et al.(eds.)Interrogativity:A Colloquium on the Gramm ar,Typology,and Pragm atics of Q uestions in Seven D iverse L anguages.Am sterda m:John Benja2 m ins.

Hol m es,J.1982 The Functi ons of Questi on Tags.English L anguage Research Journal3:40-65.

L i,N.C.&Thomp s on,S.1981 M 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 ar.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yons,J.1977 Se m antics.(2vols.)Ca mbridge: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Gregor,W.1995 The English‘Tag Questi on’:A Ne w Analysis,Is(n’t)It?in Hasan,R.&Fries,P.

(eds.)O n Subject and The m e:A D iscourse Functional Perspective.Am sterda m:John Benja m ins.

N iu,Baoyi.2002 Belief and Doubt:A Prag matic Study of Tag Questi ons.Unpublished Ph.D D issertati on.

Kaifeng:He Nan University.

Norrick,N.R.1995 Huhn2tags and Evidentiality in Conversati on,Journal of Pragm atics23:687-692. Sacks,H.,Schegl off,E.&Jeffers on,G.1974 A Si m p lest Systematics f or the O rganizati on of Turn2taking in Con2 versati on.L anguage50:696-735.

Schiffrin,D.1987 D iscourse M arkers.Ca mbridge: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 ltan,R.1978 Som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I nterr ogative Syste m s,in Greenberg,J.H.et al.(eds.)U niver2 sals of Hum an L anguage4:Syntax.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The Functi on s of Tag Questi on s i n Ch i n ese:An I n teracti ona l Ana lysis Abstract I 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exa mp les and sequences containing tag questi ons in Chinese with reference t o their interacti onal functi ons.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that tag questi ons come in t w o br oad gr oup s in ter m s of functi on,i.e.seeking agree ment and requesting acti on,we f o2 cused our analysis on the“seeking agree ment”gr oup.Based on naturally2occurring conversati ons and foll owing the conversati onal analytical app r oach,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whether a tag questi on functi ons t o check infor mati on(by requesting confir mati on or agree ment)or t o serve affective func2 ti ons(such as m itigating the other wise i m politeness in the p revi ous state ment or facilitating discourse manage ment)is cl osely ass ociated with the interacti on bet w een partici pants.It is argued that the multi p le functi ons of the tag questi on may be subsumed under“seeking confir mati on”and“seeking alignment”,with the latter ty pe derived fr om the f or mer.

Key words tag questi on;interacti on functi on;degree of doubt;seek alignment

(高 华 518060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 惟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

(责任编辑 高晓虹) 25

现代汉语特殊句式 (1)

现代汉语中特殊句式有六种,分别是: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是字句(判断句)、存现句、。 [口诀]把被连,兼是现。 1、把字句 把字句是一种用“把”字将宾语提前并与宾语一起构成句子的状语的特殊句式。这种句式使得语句的表达变得灵活多样,也为诗歌等韵文的押韵提供了方便。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把”字,还可以用“将”等虚词起到这样的作用。例如: 我把我的作文本忘在家里了。 他把他人生的黄金时期硬是这样虚度过去了。 林觉民把自己的一生凝固成了光照千秋的历史册页。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注意]把字句的本质就是将宾语前置,与介词“把”一起构成句子的状语。在句式变换中,把字句是一种最基本的变换样式,也是最简单的变换,但是在写作中,它为语言表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被字句 被字句(也称“被动句”)是一种用“被”字变施事者(正常的语序中是主语,相应的宾语就被称为“受事者”)为状语或者用“被”字表示受事者所受的动作、行为的特殊句式。如: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给吓懵了。/ 我被吓懵了。 我被李老师这重重的一掌给打醒了。/ 我被打醒了。 我被《疯娘》这篇文章深深地感动了。/ 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敌人被我们打败了。/ 敌人被打败了。 他被公司开除了。/ 他被开除了。 [注意]被字句的本质是表示受事者所受到的动作、行为,突出的是受事者,所以有时候说出施事者,有时候不说出施事者,这要看表达的重点是什么了。另外,在句式变换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比如在“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突出句子的某一表达重点”,被字句就是非常必需的。例如: 改变下列句子的句式,强调我方无辜。 美国军用侦察机在我国南海上空把由王伟驾驶的我国一架军用飞机撞毁了。 改写成为被动句: 答案:由王伟驾驶的我国一架军用飞机在我国南海上空被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了。 3、连动句 连动句是一种一个主语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在逻辑上紧密连接的谓语的特殊句式,也可以说连动句是由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特殊句式。 这种句式中几个谓语之间互不修饰限制,相互独立,但是谓语之间存在着目的、方式、因果、先后等逻辑关系。例如: 他脱下大衣坐在了炕上。(先后) 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苔藓烧水喝。(目的) 凭着他的求生的意志,他还是挣扎着蠕动爬行。(方式) 由于劳累过度,李老师终于生病住院了。(因果) 4、兼语句(略)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硕士)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讲授提纲 第一讲结构分析法 第二讲变换分析法 第三讲语义特征分析法第四讲配价分析法 第五讲语义指向分析法第六讲句法空位与成分提取第七讲篇章语用与语法研究第八讲认知语法分析法

第一讲结构分析法 一、基本理论方法: 1.工作程序: (1)用国际音标如实记录语言资料; (2)从上述资料中切分出语言的各级单位; (3)列出单位清单,并考察其分布; (4)根据分布,对每层单位进行分类。 2.基本思路: 切分→语言单位同一性的认定→分类 3.主要方法: 替换、对比、分布和直接成分分析。 二、替换: 1.语素的确定: 蜡烛:a.花烛、香烛、火烛;b.蜡人、蜡纸、蜡笔。 (1)必须同时替换:蝴蝶:粉蝶、彩蝶、蝶泳。 (2)意义基本一致:马虎:a.老虎、猛虎、幼虎;b.马车、马尾、马匹。 (3)剩余语素:不能替换,但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菠菜、荞麦、牦牛;槐树、柏树、苋菜;渤海、泰山、渭河;卡车、啤酒、尼姑(Buddhist nun)。 2.形容词的确定: (1)很+;(2)*很++宾语 想、爱、怕、关心、同意、怀疑……:动词 三、扩展: 1.扩展的条件: (1)扩展式的长度超过原式:买房子→买木头房子。 (2)扩展式与原式分布相同:买房子不容易→买木头房子不容易;买房子的人→买木头房子的人。 (2)原式中被替换的项目在扩展式的相应替代部分中为核心:小丽喜欢干净→*小丽喜欢干净的房子。 2.扩展的类型: (1)替换性扩展:干家务→干完家务;我去→我去韩国;马上说→马上说清楚。 (2)组合性扩展:去→他去/去韩国;吃饱→吃饱肚子、吃饭→*吃饭肚子。 (3)插入性扩展:洗干净→洗得/不干净、洗得干净洗不干净(可能补语)、洗得干净不干净(状态补语)。 四、分布: 1.分布的含义: (1)能作什么成分、不能作什么成分:副词(只能作状语)、区别词(只能作定语)。 (2)能出现在什么位置、不能出现在什么位置:连词(句首、主语后)、篇章连接成分。 (3)能与什么样的词结合、不能与什么样的词结合:很~、不~、~了、~着、~过。 2.分布的作用: (1)作为分类的依据:如词类划分。 自主动词:别~、别~了;非自主动词:*别~、别~了。 (2)作为确定语言单位同一性的根据: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大纲

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0350) (一)课程内容与考试要求 第一章语法单位 一、考核知识点 (一)语素的概念、语素的特点及其与汉字的关系 (二)确定词的方法 (三)词组的结构类型的功能类型 (四)句子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 二、考核要求 (一)语素的概念、语素的特点及其与汉字的关系 1、识记:(1)语素;(2)自由语素;(3)粘着语素;(4)定位语素;(5)不定位语素。 2、领会:(1)现代汉语语素的特点及其与汉字的关系。 (二)确定词的方法 1、识记:(1)词;(2)单纯词;(3)合成词;(4)成语语素;(5)不成词语素。 2、领会:(1)词与语素的关系;(2)确定词的主要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词组的结构类型的功能类型 1、识记:(1)词组。 2、领会:(1)词组的结构类型;(2)偏正结构中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意义上的联系;(3)述宾结构中宾语的意义类型;(4)连谓结构中动词之间的关系;(5)词组构成的层级性。 3、运用:(1)能把词组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分类;(2)能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词组的结构层次。 (四)句子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 1、识记:(1)句子;(2)主谓句;(3)非主谓句;(4)复句 2、领会:(1)句子的特点;(2)句子和词、词组的区别;(3)句子的结构分类;(4)句子的功能分类。

第二章词的构造 一、考核知识点 (一)句法和词法的区别 (二)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三)复杂的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和构造层次 二、考核要求 (一)句法和词法的区别 1、识记:(1)句法研究;(2)词法研究;(3)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二)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1、识记:(1)研究重叠式合成词应该注意的问题;(2)附加;(3)词缀;(4)词根;(5)前缀;(6)后缀;(7)复合;(8)复合词; 2、领会:(1)重叠式合成词和叠音词的区别;(2)词缀和非词缀的区分;(3)常用前缀和后缀的意义和作用;(4)区分复合词和句法结构的方法。 3、运用:(1)能具体分析重叠式合成词的结构类型和语音特征、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的异同、重叠式的语法意义;(2)能够辨别复合词的结构关系; (三)复杂的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和构造层次 1、领会:(1)复杂合成词的层次;(2)并立式复合词和联合结构的区别。 第三章词类 一、考核知识点 (一)划分词类的根据 (二)词类的共性和个性 (三)词的兼类问题 (四)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五)体词和谓词 二、考核要求 (一)划分词类的根据 1、识记:(1)语法功能;(2)词类; 2、领会:(1)划分词类的依据。 (二)词类的共性和个性

现代汉语(下册)思考题

现代汉语(下册)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语法 一、名词解释 实词虚词词的兼类短语自由短语黏着短语多义短语主语谓语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单句句型句类主谓句非主谓句主谓谓语句“把”字句“被”字句连谓句兼语句存现句双宾句语义指向复句多重复句紧缩句 二、问答题 1.实词、虚词各包括哪些小类?举例说明。 2.助词有哪些小类?举例说明。 3.语气词“的”和助词(结构助词)“的”的区别。举例说明。 4.语气词“了”和助词(动态助词)“了”的区别。举例说明。 5.连词“和”和介词“和”的区别。举例说明。 6.短语的基本结构类型、非基本结构类型(其他短语)和功能类型各有哪些? 举例说明。 7.如何理解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举例说明。 8.层次分析法的两方面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 9.层次分析法切分的原则(切分条件)有哪些?举例说明。 10.主语的语义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 11.宾语的语义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 12.补语的语义类别有哪些?举例说明。 13.状语的构成材料有哪些?举例说明。 14.举例说明补语和宾语的辨别。 15.举例说明补语和宾语的顺序类型。 16.什么是主谓句?它有哪几种下位句型?举例说明。 17.什么是非主谓句?它和省略句有何区别?举例说明。 18.“把”字句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说“把嗓子喊哑了”、“把鞋走破 了”、“把扣子钉上”,却不能说“把嗓子喊”、“把鞋走”和“把扣子钉”? 19.结合下面两组例子说说连谓句和兼语句的区别。 ③那活有人干。 (1)(2) ②我瞒着他干活。④那人有活干。 20.结合下面例子说说兼语句和主谓短语作宾句的区别。 ①小朋友求老爷爷讲故事。 ②小朋友听老爷爷讲故事。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摘要编排版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第三版) 陆俭明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北京

目录 绪论 0.1 关于语言 0.2 关于汉语 0.3 语法到底是指什么? 0.4 语法和语音、语义 0.5 关于语法单位 0.6 三组重要的概念 0.7句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 第一章词类研究 第一节汉语词类研究 1.1 汉语词类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个老大难问题 1.2 关于划分词类的依据 1.3 怎样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来给汉语词分类? 1.4 各家词类数目多少简析 1.5 关于词的兼类问题 1.6 汉语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 第二章汉语句法分析 第二节层次分析法 2.1 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 2.2 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2.3 关于层次分析法 2.4 运用层次分析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5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 2.6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第三节变换分析法 3.1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的产生 3.2 关于“变换”这个概念 3.3 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 3.4 变换分析的基本精神和所遵守的原则 3.5 变换分析的作用 3.6 变换分析的局限 第四节语义特征分析法 4.1 变换分析的局限与语义特征分析的产生 4.2 关于语义特征 4.3 关于“名词[主语]+动词+名词1+给+名词2”句式4.4 关于“动词+了+时量+了”句法格式 4.5 关于“v有……”格式 4.6 关于“形容词+ (一)点儿!”祈使句式

4.7 关于“名词语+了”句法格式 4.8 关于语义特征分析 第五节配价分析法 5.1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及配价语法分析 5.2 “喝啤酒助学生”和“喝啤酒的方式”在语法上有区别吗? 5.3 “VP+的”这种“的”字结构的指称和歧义问题 5.4 “放了一只鸽子”和“飞了一只鸽子”在语法上有区别吗? 5.5 形容词都能受“对……”这一介词结构修饰吗? 5.6 介词结构“对……”能作什么样的名词的定语? 5.7 为什么可以说“他是王刚的老师”却不能说“※他是王刚的教师”? 第六节语义指向分析 6.1 为什么“只吃了一个面包”里的“一”有时能省略,有时不能省略?6.2 语义指向和语义指向分析 6.3 是不是每个句法成分都有语义指向的问题? 6.4 对于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需考虑哪些问题? 6.5 对被指向的成分是否会有某些特殊的要求? 6.6 “究竞”在句中为什么有时能移位,有时不能移位? 6.7 “吃了他三个苹果”到底该看作单宾结构还是双宾结构? 6.8 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 第三章范畴研究 第七节汉语语义范畴研究 7.1 汉语句法研究中所要关注的语义问题 7.2 汉语中的数量短语和数量范畴 7.3 数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7.4 领属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7.5 自主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第四章汉语虚词研究 第八节汉语虚词研究 8.1 关于虚词用法的研究 8.2 关于虚词意义的研究 8.3 研究虚词意义的基本方法——比较分析 8.4 虚词研究中的语义背景分析 第五章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 第九节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 9.1 形式学派内的主要派别 9.2 美国结构主义形式学派的语言研究 9.3 关于切分、语言单位同一性的认定、分类 9.4 再说层次分折 9.5 两种描写模型 9.6 乔姆斯基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 9.7 乔姆斯基的思想观点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研究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作者: 日期: 2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很有用,请好好学习之。 北语之声论坛专业精华转贴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这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 在下面,希望能对本科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 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 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 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 涵: 一.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要点: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 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一一主语、 谓语(或述语)、宾语、补 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 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 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 附加语是附加成分; 3. 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 4. 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5. 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 般用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 用一一标注主语,用一一标注谓语,用 ---------------- 标注宾 语,用()标注定语,用[]标注状语,用 < >标注补语。 作用: 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 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 适合于中小学语文 教 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我们丨五个人一组。 我们五个人丨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 的歧义关系。 ,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 (1)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的演变及原因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的演变及原因 摘要:本文以特定时期著名的语法理论和语法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在一个世纪的演变与发展,并试图找出语法研究方法演变与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语法研究、方法 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概况 1898年,马建忠参阅西洋语法,写出了《马氏文通》,才标志着中国现代语法学的全面建立。1924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问世,这是以白话文为对象,全面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第一部力作。《新著国语文法》建立句本位,打破了《马氏文通》以来的“词类本位”的传统。他把句子划分成主语、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性的附加语、副词性附加语等六种成分,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分析句子的方法,建立了完备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这个时期,语法专题论文较少,最重要的当推赵元任的《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1926)。1938年,陈望道等人在上海发起了关于文法革新的讨论,这场讨论的目的是“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缔造中国文法体系”。真正建立起新的汉语语法体系的是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1942)和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此外,还有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1948)美国赵元任的《国语入门》(1948)(《北京口语语法》)等重要作品问世。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给汉语语法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由于党和政府的提倡,社会上很快掀起了学习语法修辞的热潮。这个

时期可以称作语法学的发展时期。毛泽东对有关人士指示:“在报上写文章及为学校写文法教科书”,要在全社会普及“文法教育”。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从此开始普及语法知识,重要的著作有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1951)、吕叔湘的《语法学习》(1951)和张志公《汉语语法常识》(1952)等。一些学者进行科学的语法研究,对当时及以后的语言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丁声树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王力的《汉语史稿》和陆志韦的《汉语构词法》等。这个时期的语法研究还有一项引人注目的成果,即教学语法。中国第一次有了全国统一使用的教学语法体系——“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它划分词类是根据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往往对每类词的语法特点都详加说明,分析句子时采用中心词分析法,在确定主语宾语时不依据施受关系,而大体依据位置的先后。到了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空前活跃,空前繁荣,空前深入,是语言学科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部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朱德熙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1980)影响深远。80年代以来,研究的实践越来越证明,对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来说,“多角验证”的思路是既宽展又有效的。90年代以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比以往更加活跃,研究领域涉及汉语语法的各个方面,研究队伍更加壮大,取得的成果更加引人注目,新的理论、新的见解被提出来。“三个平面”理论、本位理论、配价语法、汉语的时体研究等问题都成为二十世纪末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这个时期,进一步加强了句法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读书报告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读书报告 ——记《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此书收录了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说的”,“句法结构”,“汉语句法中的歧 义现象”等六篇文章,都是研究汉语语法的经典之作。薄薄的一本书,却蕴含了深厚的语法知识,而且,讲述条理、清晰,更有助于理解。下面我将就《汉语语法中的歧义现象》这一小节谈几点看法。 在此节中,朱德熙先生提出了几个公式,来表达歧义现象: ①“D2 +的+是+M”是多义的,但是又不一定。 例如:“反对的是少数”,“反对的”可以指反对者(施事),也可以指被反对者(受事); “关心的是她的母亲”,“关心的”可以理解为施事,也可以理解为受事。 而“发明是是一个年轻工人”,“发明的”只能理解为施事; “关心的是分数”,“关心的”只能理解为受事。 这些便不是多义句,这是因为组成这些句子的词意义上的互相制约,消除了句式本身具有的产生歧义的可能性。 (问题:“他一天不吃发也不行”教材都认为有两个意思,一、他一天也不能饿着;二、他天天都得吃米饭。第一个很好理解,可是第二种理解为什么说饭就一定会是米饭呢?像在北方这边,正常的生活中,饭的概念是很广的,在此一定要把它理解为米饭会不会太牵强呢?) ②“M1+的+M2” 例如:“小白兔的书”,可以理解为关于小白兔的书或者是属于小白兔的书“小熊猫的杯子”,可以理解为画着小熊猫图案的杯子或者属于小熊猫的杯子。 而“木头的房子”,“书的封面”就没有歧义,也同样可以理解为组成这些句子的词意义上的互相制约,消除了句式本身具有的产生歧义的可能性。因此可见,词汇上的多义与语法的多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上讲不妨举个例子,“张三借李四一本书”,“借”有“借入”“借出”的意思,是属于词义的多义。从区别上讲,多义词是个别现象,各自为政,彼此间无必然联系,例如:“锯”,可以表示工具也可以做动词,表示动作。然而,无法据此推断出“铲”、“锄”、“刀” 是否也有此义。 另外,朱德熙先生还指出多义句式分化的四点依据:1、组成成分的此类2、层次的构造3、显性语法关系4、隐形语法关系。在此,他有点出几条公式。例如: ①“在+M1+D+M”可以变换为“把+M+在+M1” 像“在黑板上写字”可以转换为“把字写在黑板”这种“在+M1表示人或事物(M)所在的位置的可以转换,而有的则不可以,像“在飞机上看书”不能说成“把书看在飞机上”,由此可见,“在+M1”表示的是事件(D+M)发生的处所的不可以变换。 ②“坐在火车上写标语”可以理解为S1:“坐在火车上写标语”和S2:“把标语写在火车车厢上”。S1、S2句式重合,所以出现歧义。S1为多义复句,S2

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精)

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任何符号都包含形式和两方面。 2.复合词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成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3.词类是反映词的的类。 4.主语、谓语是句法概念,施事、受事、与事是。 5.状语是的修饰语。 6.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着一定的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的语言形式。 7.准宾语包括时量宾语、数量宾语和。 8.同位性偏正结构中的定语可以指代整个偏正结构,称为。 9.程度副词的语法功能是修饰以及少数动词和述宾结构。 10.谓词性主语可以分成和陈述性的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1.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都是() A.双音节的B.单音节的 C.三音节的D.多音节的 12.两个词组分别是述宾结构、述补结构的是() A.有人、吃饭 B.进城、很新鲜 C.说清楚、拿了去 D.洗衣服、洗干净 13.“饽饽”、“蝈蝈儿”是() A.音素的重叠 B.音节的重叠 C.语素的重叠 D.词的重叠 14.关于词缀,说法错误的是() A.词缀都是定位语素 B.把词缀黏附在词根上的构词方式叫附加 C.所有不定位语素都不是词缀 D.词缀与词根既有位置上的关系,也有意义上的关系 15.不是时间词的是() A.两年B.一九八一年 C.去年D.过去 16.“共同”、“局部”所属词类是() A.副词 B.形容词 C.区别词 D.兼属区别词和副词 17.句子中的“想”属助动词的是() A.他想去学习

B.很想他 C.我想他不会来了 D.想办法 18.“得”属动词后缀的是() A.看得多 B.看得见 C.拿得动 D.分得清 19.不是连谓结构的是() A.比钢还硬 B.在草地上躺着 C.喜欢读书 D.是我不好 20.“给”属动词的是() A.他给人骗了 B.你给我翻译 C.给我打一针 D.给他织了一件毛衣 21.“着”属动词后缀的是() A.他还小着呢 B.他听话着呢 C.他还躺着呢 D.它好使着呢 22.分句是() A.句子B.词组 C.抽象化了的句子D.复句 23.“考研复习得怎么样了?”中的“怎么样”是()A.体词性代词B.谓语 C.补语D.宾语 24.一般能受“不”修饰的是() A.动词、形容词 B.名词、介词 C.动词、数量词 D.形容词、名词 25.与其他三个句式不同的是() A.唱一个歌给我听 B.炒一个菜给我吃 C.倒一杯茶给我喝 D.拿一支笔给我用 26.属于粘合式述补结构的是() A.分得清 B.走回去 C.看不见 D.听不出来

概述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

概述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 摘要:语法是语言中蕴含的使用规律,汉语文化延绵至今,其语法规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古代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力图站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明晰两者的区别,以便促成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古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比较研究 任何语言的组合都不能缺少一定的规则,所谓语法,正是语言表达习惯中所蕴含的规律。伴随着时间的递进,语言在演进过程中其语法规律也会发生相应的流变。从时间纵向轴上来看,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前者以后者为基础、从中发展而来。但受到各类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作用,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毕竟是存在于不同时代的语言,它们的语法规律也有着必然的差异性。无论是学习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都应当把握住两者的规律,并正确认识古今汉语语法所存在的差异性,从而站在比较的视野下深化对两者的本质理解。 古今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异虽没有词汇、语音方面的差异大,但归结到词类、句式的微观层面上,可以发现两者有着众多的不同之处。在此,本文尝试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古今汉语语法差异性的表现。 一、古今汉语词法上的差异 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的词类也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然而有所不同的是,古代汉语中的虚词除了副词、介词、助词、语气词、连词之外,还包括一部分的代词,每类虚词的构成成分也与现代汉语存在不同。除此之外,古今汉语中的实词活用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词法上的区别主要可表现为: 其一,词类活用上的不同。古代汉语实词不丰富,句法上也并不严格,存在词类分工不细、不明的状况,词类活用的使用较为复杂。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例子并不多见,而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范围则相对广阔许多。例如: (1)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词、意动词,或者直接作状语。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即为名词作动词使用。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中的王为使&&称王的意思,属于使动用法。在此不赘述详例。 (2)动词活用作名词、使动词。如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中的宿指歇宿的鸟,动词当作名词。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为使动用法。 (3)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动词或者使动词。例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指坚硬的铠甲,锐指锐利的兵器,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再如名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则是典型的形容词使动用法,意为使&&变绿。 (4)数词活用作动词。如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中的一是使&&一致起来的意思。 可以看出,词类活用在古今汉语中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比如古代汉语中数词可以活用作动词、动词活用作名词,这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存在;而现代汉语中代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形容词,这在古代汉语中也是没有的。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用于语法表意,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则可以看作是一种修辞现象。 其二,数量表示法上的不同。由于古代汉语中的量词使用并不发达,动量词使用频率较低。因此,当表示数量的时候,数词直接放置在名词或动词之前。三、五、九等定数往往表示虚数,或者在数词前加上将、几、且等字来表示概数。另外,在表示分数时,分子分母连用。 二、古今汉语句法上的差异 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其一,句式上的差异。按照句式的类型划分,首先,在判断句中,古代汉语以名词或者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库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25题) 1—5:BADBA 6—10:CDBDC 11—15:CADCB 16—20:CCBDA 21—25:ABCCD 26—30:CADDD 31—35:CCBDA 36—40:ABCDA 41—45:DCDDC 46—50:DBDBC 51—55:DCDCC 56—60:DBBBC 61—65:BCDCD 66—70:BBCCD 71—75:BAADC 76—80:BBCBD 81—85:ABCDC 86—90:DCBBD 91—95:DDCDD 96—100:DCCCD 101—105:AAAAA 106—110:AABCB 111—115:DAABC 116—120:DCCDD 121—125:DDDAD 二.判断题(下列判断对的在括号内填入“√”,错的填入“×”;每题1分,共50题。) 1—5:√√××√ 6—10:√√√√√ 11—15:×√√√√ 15—20:√√××√ 21—25:√√√×× 26—30:√×√×√ 31—35:√√××× 36—40:×√×√√ 41—45:√×√×√ 46—50:√××√√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5题) 1.语法:语法就是组词造句的规则,或者说语法就是一种语言之间相互组合的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 2.语法形式:语法形式就是指语法成分中能表现语法意义的声音部分以及声音部分的结构变化和排列次序。

3.语法意义:语法意义不是通过词汇形式而是通过语法形式所产生的一种抽象的非具体的意义。 4.时:指动作或过程发生的时间,一般分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 5.体:是动词的一种语法范畴,表明动作行为的状态,如英语中的普通体、进行体、完成体等。 6.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或者组合能力而划分的聚合类。 7.兼类词: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情境中兼具有两种不同词类的性质特点。 8.同音同形词:指读音和写法完全相同的几个词,如“大米”和“一米”中的“米”。 9.句子:具有完整的结构、前后有较大的停顿,并且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法单位。 10.层次分析法:又叫直接成分分析法,指逐层顺次找出某一语言片段(包括短语和句子)的直接组成成分的一种方法。 11.歧义句:指同一个句子形式包含两种以上的不同理解。 12.连动结构:指两个以上的动词连用的结构,这些动词具有相同的发出者并且前后没有连接词连接。 13.双宾结构:指一个动词带两个宾语的述宾结构(或动宾结构),包括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如“给我一支笔”。 14.主语:主语是相对于谓语而言的,是谓语部分陈述的对象,如“天晴了”中“天”为主语。 15.宾语:宾语是相对于述语(或动语)而言的,是述语支配或影响的对象,如“吃饭了”中“饭”为宾语。 四、应用题(每小题2分,共50题) (一)判断下列短语结构类型(每题2分,共25题) 1.主谓结构 2.定中结构 3.状中结构 4.动宾结构(或述宾结构) 5.动补结构(或述补结构) 6.动补结构(或述补结构) 7.主谓结构 8.状中结构 9.动宾结构(或述宾结构) 10.介词结构 11.状中结构 12.定中结构 13.动补结构(或述补结构) 14.同位结构 15.联合结构 16.状中结构

现代汉语下册重点(含例)

第五章语法 语法是指组成词、短语、句子等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的规则,语法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的性质:(1)抽象性:语法是从众多具体的语法单位里抽象成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一种语言里具体的词多得很,但其内部的组合规则和格式是很有限的,如“心情舒畅/服装整齐/步调一致/前途光明”这些句子意义各异,但结构相同,都是名词+形容词,加上句调就可以构成主谓句;(2)稳固性:任何事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而语法的变化就显得缓慢得多,如:主语位于谓语之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语法习惯;(3)民族性:比如“两本书”在汉语里有量词的习惯,“two books”在英语中却没有量词,这就是语法的民族性。 句法成分表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词类划分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 词类划分的依据:①词的语法功能(主要)。②词的意义标准(参考)。③词的形态标准(参考)。 实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

虚词的特点:①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②不能单独成句。③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④不能重叠。

简答:“的”的词类并举例分析。 1.作结构助词,定语后用“的”,如“美丽的女孩”。“的”可以用来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如“找点吃的”,只能做主语或宾语。 2.作时间助词,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如“我昨天写的作业”。 3.作语气词,表陈述语气,主要用在句子的末尾,完成一个句子。 44页七、八题。

※举例说明短语结构类型有哪些?(12个) (一)、基本短语 1、主谓短语:由有陈述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被陈述部分是主语,表示要说的是谁或什么;后面陈述的部分是谓语,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陈述关系用语序而不用虚词表示。 例:粮食//丰收(名//动) 2、动宾短语:由有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起支配作用的是动语,表示动作行为;后面被动作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支配关系用语序而不是用虚词表示。 例:盖/被子(动/名)(盖/什么?) 3、偏正短语:由有修饰关系的两部分组成,修饰部分在前面,叫做修饰语,被修饰部分在后面,叫中心语。 ①定中短语:由定语和名词性中心语组成,其间的修饰关系有时用“的”作定语的标记。 例:(昨天)的事(名·名) 还有一种特殊的定中短语,属于名词性短语。 例:(中国)的崛起(名·动) ②状中短语:由状语和动词、形容词性中心语组成,其间的修饰关系有时用“地”作状语的标记。 例:[今天]回来(名·动) 4、中补短语:由有补充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被补充部分是中心语,由谓词充当;后面补充部分是补语,也由谓词充当,起述说的作用,能回答“怎么样”的问题。有的补语前头有助词“得”作标志。 例:<学得>好(动·形)(学得<怎么样>?) 5、联合短语: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项或几项组成,其间是联合关系,可细分为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有时用“和、并、或”等连词表示。 例:今天和明天(名+名,并列) (二)、其他短语 1、连谓短语:由多项谓词性词语连用,谓词性词语之间没有语音停顿,没有上述五种基本结构关系,也不用任何关联词语。 例:上山采药(动·动) 2、兼语短语:由前一动语的宾语兼做后一谓语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合二为一,形成有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的一个“兼语”。直接包含兼语的短语叫兼语短语。 例:请他进来(动·代·动) 3、同位短语:多由两项组成,前项和后项的词语不同,所指是同一事物。前项后项共作一个成分,因前后语法地位相同,故名同位短语。 例:首都北京(名·名) 4、方位短语:由方位词直接附在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后面组成,主要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具有名词性。 例:鱼在水里(名·方,表处所) 5、量词短语: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 ①数量短语:由数词加量词组成。例:(两个)人 ②指量短语:由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加(数)量词组成。例:[那次]他没去 6、介词短语:由介词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前面组成。介词短语常修饰谓词,用来标明动作的工具、方式、因果、施事、受事、对象等多种语义成分或语义格。 例:[用大碗]盛汤(表示动作所凭借的工具) 少数可以作补语。例:生<于1936年> (表示动作的时间) 有一些还能作定语,这是一定要后加助词“的”。例:(朝东)的侧门(表示方位) 7、助词短语:由助词附着在词语上组成,包括“的”字短语、比况短语和“所”字短语。 ①“的”字短语:例:该来的不来(短语·的)(作主语) ②比况短语:例:(死一般的)寂静 [好像火一样]灼热(表比喻) 58页五、六题。 句法成分部分58-85页字字珠玑,挑了重中之重,一定要再过一遍课本。

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第一讲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1.2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20世纪中国语言学由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的问世,可以说是我国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语言学的发展历史。汉字的研究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30年代,唐兰先生强调“文字的形体研究”,他的《古文字学导论》标志着的汉字学的建立。近二三十年还加强了对汉代以后,现代汉字以前的文字的研究,特别是俗字的整理和研究,并形成了汉字学的一个新分支——现代汉字学。70年代末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推动,汉语音韵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训诂学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该时期训诂学的基本任务是解释文献字词。汉语语法研究也进入了鼎盛时期。下面主要从语法、语音、词汇、语用、对外汉语教学交叉学科等方面进行简要的说明。 1.2.1现代汉语语法方面: 在20世纪的一百年里,我国语言学的发展中要属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最快,成果最显著。汉语语法研究是从古代汉语语法开始的,《马氏文通》是一部古代汉语语法研究专著。但从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这第一部白话文语法著作于1924年问世以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直是本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主流。40年代出现了20世纪前半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鼎盛时期,王力的《中国现代汉语》和《中国语法理论》,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是该时期的代表作都采用了“三品说”(丹麦叶斯柏森《语法哲学》首品——

主语、宾语、中心语,次品——谓语、定语,末品——状语、补语)。当今世界语言学领域普遍关注和运用的一些语法思想和分析方法,如“动词中心说”、“语义格”、“动词配价”、“范畴论”、“语用分析”、“变换分析”、“篇章分析”等等,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都有体现,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论述和阐释。(如朱德熙著作中的动词的“向”,就相当于“价”)新中国成立后,吕叔湘和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起到了“匡谬正误”的作用。语法知识的普及大大促进了现代汉语语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与此同时,随着赵元任的《北京口语语法》(李荣译)一书的翻译出版,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方法开始影响着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这个时期(50-60年代)的语法一直停留在词语和句子成分的充当上。 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自《马氏文通》以后,还有以王力(50年代)为代表的研究古代汉语为主的语法学家。他开创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历时研究,这为汉语语法史研究奠定了基础。80年代后,古代汉语语法研究有了可喜的变化。不论在研究队伍、研究方法、研究理念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如“要有明显的时代观点,语料不可古今杂糅”、“必须注重语法的系统性,要从语法系统去思考问题”、“要注意吸取各种语言学理论中有利于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东西”、“加强专书、断代语法研究”以及“既要有定性分析,又要有定量分析”等,开展了语法化的研究,出现了一批较好的研究成果。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始于20年代末,黎锦熙和吕叔湘分别发表了很多研究近代汉语“把”字结构和个别代词、量词、虚词的研究。黎

汉语研究的本位

一种语言的语法体系或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但这种语言的语法表述系统或表述体系,不仅先后而且可以同时有好几个。汉语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曾出现过不同的“本位”观,每一种本位观都是语法学家从不同的切入点总结出的研究汉语语法系统的表述体系。对汉语语法和语法特点的不同认识,是出现这些不同本位观的根本原因。 “本位”的学者们的出发点主要是:以语法中的某一单位作为研究的基础,通过该基础单位的研究来解释其它各级语法单位。其它各级语法单位的解释都建立在对基础单位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作为基础研究的单位就取得了研究的“本位”地位。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史上,比较有影响的几种本位观及明确提出研究本位理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1) 马建忠的“词本位”; (2) 黎锦熙的“句本位”; (3) 朱德熙的“词组本位”; (4) 徐通锵的“字本位”; (5) 邢福义的“小句本位”。 1.“词本位” “词本位”中的“词”指“词类”。1898 年的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成系统的以文言为研究对象的语法著作,《文通》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语法学的诞生。《马氏文通》的理论体系基本上是模仿西方传统语法的理论模式建立起来的。而西方的传统语法是在研究拉丁语的基础上为适应教学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套理论系统。这一理论系统的基本特征便是词本位。在马建忠眼里“词类”就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通过各种词类的说明和解释就能够说明汉语语法的规则。《马氏文通》总共十卷, 词法部分占八卷,“正名”一卷,“句读”一卷(句法)。可见词本位在《马氏文通》中的地位。他认为, 句子是由词组成的, 每个词在句子中都有它特定的功能, 每个词必须能够和句法成分相配, 符合它的功能, 弄清楚了词的功能和身份, 才能讨论句法 2. “句本位” 黎锦熙先生是继马建忠之后第一位用西方传统语法理论来解释现代汉语白话文语法的学者。他在1924 年出版的《新著国语文法》的“引论”中说:“诸君知道近来研习文法的新潮么? 简单说, 就可叫做‘句本位’的文法。”1951 年重版序言中, 黎锦熙又说:“《新著国语文法》的优点就在于把“句本位”做中心, 把组成句子的六种成分做出发的重点”。 《新著国语文法》主要工作在于建立一套分析现代汉语句子的操作系统。这一操作系统主要包括“句子成分”系统、划分句子成分的操作系统、句子成分和词类的关系系统(虽然他的工作主要是在参考J. C.纳斯菲尔德的《英语语法》和A. 里德等人的图解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但是他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观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 黎锦熙的“句本位”实际上是指研究对象以句子为中心, 句子作为所有语法研究的核心, 对句子分析的结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总结..

第一章词和词汇 第一节什么是词 第一节主要是讲什么是词。对词的定义:词是最小的有相对固定的语音形式和适度词长的能独立运用的语音单位。 第二节是讲词的离散性问题,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前苏联学者彼施考夫斯基,之后就是斯米尔尼兹基。第二部分是关于如何区分词和语素。语素,一般定义为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材料。关于词和语素的区别,国内学者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词是可以在语言片段中单独出现或独立运用的一种语言单位词在句子层面具有离散性;而语素则不能独立运用于语言片段中,语素的离散性是属于词汇层面——发生在词的内部,而不是句子层面的。 第三部分是如何区分词和短语。词一般具有结构的完整定型性、意义的整体性、不可扩展性以及适度的词长等特征,而短语则一般不具街这些特征。关于不可扩展性,陆志韦先生提出了“扩展法”但并非万能的。 第三节词位和词位变体 一,词位的含义:一个词项可以是一个间,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而其中“等于一个词的词项叫词位。如“成语就是一种特殊的词位”,“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的词项”则叫“超词位,如“打长工”。词位”实际上是同一个词的具体表现形式,“它表明了是一个可能包含有不同变异状态的、统合的单位。”二、讲词位变体。关于词位变体有四种情形:1.词的语音形式的变异会形成词位变体。其中一种变异是由异读引起的,如:露[lòu] ——露[lù] 结[jiē]——结[jié];另一种变异是由变调引起的:不(bú)——不bù。有些词的语音形式发生变异后,词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就形成了不同词位的词位,而非间位变体。如:倒[dǎo]——倒[dào]。还有儿化现象,如:唱片一唱片儿,中间一中间儿2.。词的书写形式的变异也会形成变体。如:绝招一绝着,龟裂一皲裂。3. 词的语法形式的变异也会形成词位变体。有些同伴随语法意义的变化的还有词的语音形式、词汇意义的变化,如:1.好[hǎo]2.好[hào]。4.词的意义丄的变舁也会形成间位变体。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 [江苏] 教材——朱德熙《语法讲义》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0350) (一)课程的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一门学问。任何语法研究成果都有其客观性和科学性,也都有主观性、相对性和阶段性的特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旨在揭示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它以当代人口头使用的活生生的语言作为研究的对象,因此,又具有共时性的特点。 语法学是语言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它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包含在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的结构规律。语法学分词法学和句法学两个部分。词法学研究的是词的结构和词形变化以及词类,句法学研究的是词组、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现代汉语语法有以下特点:1、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2、句法结构中语序的安排具有重大作用。3、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4、词组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对经典语法名著学习,理解、领会语法学家分析语法现象的方法、技巧,提高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语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语法的目的 学习语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提高自己的素质 语言是人们相互沟通的工具,不论我们学习什么专业,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使用语言这一工具。如果我们对语法规律有很好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那么,我们不仅可以自如地运用本民族语言,而且可以借此工具,理好地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概括性是语法的性质之一。它要求人们从无穷无尽的语言事实中总结出有限的语言规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较好地掌握语言的规律,对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 (三)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语法是为了从理性上认识语言的结构规律,利用它来指导、调解我们的语言实践;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用词造句,分析语言结构,纠正语言错误,把话说得比较通顺流畅,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于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理论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也必然是盲目的自发的,即使学习了一些语言分析技巧,也是事倍功半的。但是仅仅掌握理论还不行。脱离实践的理论必然是空洞的,无用的。考生自学时,应该把分析汉语的理论、方法和汉语的语言实际联系起来,在理论的指导下分析语言结构,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分析、归纳语言规律。 (二)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提高自己综合、判断、分析和理解能力。自考专科段开设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课程中的语法部分和本课程的许多内容都是相通的。不同的是,本课程专门讲述现代汉语语法,在分析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方面讲得更深、更细,对语法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涉及较多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说法,这些都体现了专家语法体系的特点,也是教材特点的具体体现,自学时应该深刻领会,认真把握。 另外,本科段开设的语言学概论是一门专门讲授人类语言分析、语言规律的课程,学好语言学概论,对于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学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这门课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在自学过程中,要求考生切实掌握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去分析语法现象,归纳出语法规律。 (二)课程内容与考试要求 第一章语法单位 一、考核知识点 (一)语素的概念、语素的特点及其与汉字的关系 (二)确定词的方法 (三)词组的结构类型的功能类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