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考研政治复习大纲整理——近代史

2014考研政治复习大纲整理——近代史

2014考研政治复习大纲整理——近代史
2014考研政治复习大纲整理——近代史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关键字:重庆谈判、全面内战、《五四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三大战役

1、“和平、民主、团结口号”的提出。

答:早在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时,毛泽东就提出,对蒋介石采取“洗脸”政策而不是“杀头”政策。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2、重庆谈判的时间及内容。

答: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央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3、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协议及其意义。

答:(1)达成了包括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等五项协议。

(2)政协达成的协议较多的吸收了中间人士的意见,虽然还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但他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有利于人民。

4、达成“和平建国”的一致意见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行动。

答:共产党:“练兵、减租与生产是解放区三件中心工作。”

国民党:统治方针是“先接收关内,控制华东、华北。而后进兵关外,以便独占东北。”

5、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答: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面性的内战。

6、在内战全面爆发后,共产党的军事政策是什么?

答:在军事上,必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

7、中国共产党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标志。

答:1947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不待完全粉碎方敌人的战略进攻,不等解放军在数量上占有优势,立刻将主力打到外线去,举行全国性反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

8、三路大军的挺进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进攻的序幕。

答:刘伯承、邓小平——晋冀鲁豫——大别山;

陈毅、粟裕——华东野战军——苏鲁豫皖;

陈赓、谢富治——晋冀鲁豫野战军——豫西。

三路大军互相策应,机动歼敌。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9、“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口号的提出。

答:1947年10月1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10、《五四指示的》的提出、内容及评价。

答: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

①《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②规定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一般不是无偿没收,而是通过清算和购买。不可

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

《五四指示》表明,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战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国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重要改变。

11、《中国土地法大纲》的提出和内容。

答: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提出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12、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及其形成原因。

答: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到的人民民主运动迅速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①国民党政府由于他的专制独裁和官员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

②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人心,是因为它违背了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一番,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③由于横征暴敛、滥发纸币,国民党当局将全国各阶层人民至于集合和死亡边界线上,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政府斗争。

13、学生运动的高涨。

答:①一二·一运动,1945年底,昆明,口号:“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②一二·三〇运动,1942年12月,北京,反抗美军强暴北京女大学生。

③五·二〇运动,1947年5月,南京、北平,口号:反饥饿、反内战。

1947年,嫌弃一次又一次学生运动,口号由“反姐、反内战”改为“反迫害”。

14、二·二八事件。1947年2月28日,台湾省台北市发生的人民为反抗国民党当局的暴政、抗议反动军屠杀市民而举行的示威游行。

15、中国民主党派的性质

答:中国民族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他们所代表的不是单一阶级,而是这些阶级、阶层的人们在翻地爱过和争取民主的共同要求基础上的联合,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

16、《对时局的意见》的发表及其意义。

答: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这个政治声明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资源的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用户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1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局协商格局的形成。

答:1949年初,毛泽东提出,民主党派应“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并在新中国参政,标志着民主党派地位的根本变化。

18、三种政治力量以及他们提出的建国方案。

答:①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后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坚持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

②民族资产阶级,建立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③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通过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民主共和国。19、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答:①帝国主义不允许。

②坚持一党专政的国民党当局不允许。

③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使得他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区领导人民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民族资产阶级一不敢发动群众,也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而不敢建立武装。)

因此,民族资产阶级只能在靠近共产党和靠近国民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别的道路,自残阶级共和国方案不可能行得通。

20、三大战役。

答:按先后顺序:辽沈、淮海、平津。

21、七届二中全会描绘的新中国的蓝图。

答:①政权的阶级性: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但是不仅仅农民,还有资产阶级民主分子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

②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③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无事实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2、《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及其内容。

答: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

①论述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必然性。

②分析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内部各阶级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③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④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只能和任务。

⑤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

2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出我国在经济工作中政策是什么?答: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

24、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答:①中国革命得到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支持。

②有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分不开。

25、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答: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法宝。”

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②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③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

④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关键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农村合作化运动、

国家资本主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①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暂新的姿态自立与世界民族之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②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通知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欺凌和压迫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身了,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关键立起来了。

③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铜价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建设的其实开始到来了。

④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条件。

⑤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他可以利用国家政权凝聚和吊机全国力量,的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的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生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

2、新民主主义社会经历的两个发展阶段。

答:新中国成立以前,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局部地区建立起来的,这就是当时的各个解放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中国社会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以社会是一个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社会。

3、新民主主义社会及其基本矛盾。

答:新民主主义社会,①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②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中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③在文化上,发展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科学、民主、大众的文化。

合作社经济——办社会主义性质——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

因此,主要的经济形式分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三种进本经济承认及与之对应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毛笋,就集中的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这就是说,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国际上的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4、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严重困难和紧迫问题。

答:①能否保住人民胜利的结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②能否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③能否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④能否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5、1950年6月召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什么?答: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里,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会议制定了党在建国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应当集中力量向国民党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进攻。

为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着重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①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②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③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④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6、建国初,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三反”、“五反”政策分别指什么?答: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

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7、采取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答:①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性质)②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③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改革的道路。

8、对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步骤的认识过程。

答:对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中共中央的认识有一个从“一举”到“并举”的发展变化过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举”:在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彻底完成、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之前不急于明确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1952年秋“并举”: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9、由“一举”到“并举”认识变化的原因。

答:①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②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即生产关系)发生了严重变化。

10、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答:中共中央在1953年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队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当时形象的把总路线的内容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

11、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答: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②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而且,他对国家和过硬经济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不可避免的要想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③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标准。④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12、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

答:中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的时间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成功的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通过这一历史性选择,中国共产党常在欧行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13、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及方式。

答: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个体经济改造成集体经济,它是通过合作化实现的。

14、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工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3年12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15、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答:①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②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③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④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⑤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

16、手工业合作化的方针、组织形式、步骤。

答: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组织形式: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

步骤: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改造。

1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含义。

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

18、用和平的方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

19、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

答:初级形式:在工业中有收购、加工、订购、统购、包销;在商业中有经销、代销、代购代销、公公私营。

高级形式:公私合营。

20、在公司和营企业中,企业利润如何分配?

答:四马分肥,即分为国家所得随、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

2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

答: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的确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重要的标志。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关键字:《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大跃进、人民公社、四个现代化、文化大革命

1、八大路线的主要内容。

答:八大路线的主要内容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和根本任务的分析结论,这也是八大最重要的历史功绩。

①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自残阶级的矛盾了,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③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④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是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⑤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一个补充”的思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有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2、《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

答: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3、十大关系围绕的基本方针。

答:十大关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简洁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4、在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答:①在当与非党关系上,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②在文艺上,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③在中国和外国关系上,提出“向外国学习”。

5、《论十大关系》的重要意义。

答:《论十大关》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主要内容及意义。

答: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

②关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许区分对待。

③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中能用民主的、说服的、教育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对于人民和政府机关的猫冬,采取民主集中还解决;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次提出并创造性的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一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提出。

答: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一场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大跃进”就发动和展开了。

1958年8月,开始了人民公社运动。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其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

8、国民经济的调整。

答:1960年11月,毛泽东来时着手解决当时最为突出的农业和农村问题。(1959-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毛泽东在大会上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9、“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答:1962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毛泽东在讲话汇中着重阐述了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并带头做了自我批评。10、“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提出。

答: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整个国家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明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11、“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答:从1960年-1965年,尽管采取一系列措施,但左倾思想仍旧存在。1962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后来更发展成为“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12、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答:1966年5月-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他是中国共产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①发动的理论依据: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②导火线:姚文元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发表。

13、1971年10月,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4、社会主义现代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答: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15、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

答: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关键词:四项基本原则、三步走、南方谈话、科学发展观、中国梦

1、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2、1978年12月邓小平发表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它为全会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

3、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的问题。

答:①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②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的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③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④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4、十一届三中全会深远的历史意义。

答:①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证字路线、组织路线。

②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③以这次去安徽为起点,中u哦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假设的历史新时期。

5、针对1977年-1978年出现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情况,1979年4月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6、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确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答:1979年3月,邓小平阐明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8、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此的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9、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

答: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去诶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低位,关系到怎样开袋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

10、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假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作了概括,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他讲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11、中共十二大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

答:1982年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开。

①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

②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确立新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提出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在20世纪末“翻两番”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12、《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答: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种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突破性的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地商品经济,更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中心全面开展。

13、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答: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正阳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14、中共十三大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

答:1987年中共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①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③制定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15、“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答:中共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6、南方谈话及其主要内容。

答:1992年,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谈话。

①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提出加快改革开放和判断改革开放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里,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提出关键在人,强调加强党的建设。

⑤提出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动摇不得。

⑥提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17、南方谈话的重要意义。

答:邓小平的南方瘫在,在重要历史关头,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8、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

答:1992年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①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确立了邓小平建设由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中共十五大的召开及其内容。

答: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会议的主题为:高举邓小平卢纶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①打会吧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②大会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③大会明确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

20、2001年12月11日,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1、中共十六大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

答:2002年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

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②大会从十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③大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答:在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种全会上,胡锦涛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3、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答: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25、中共十七大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

答:2007年中共十七大在北京召开。

①对科学发展观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写入党章。

②强调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假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奋斗。

③科学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26、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

答:2012年,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召开。

①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②明确提出“两个百年”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7、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答:新时期最鲜明地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历史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①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前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③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效果显著。

⑥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⑦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⑧祖国统一大业去的重大进展。

⑨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10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8、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经验。

答: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u哦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中主义道路,形成了中特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宝贵经验:主要是“十个结合”。

29、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0、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要求。

答:①实践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②实践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③实践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31、提出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

答:实现中国梦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准求进步的光荣传统。实现中国梦的提出,具有重大而肾炎的意义。它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代史纲要》章节测试答案

对应章节第一章 1.【单选题】()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A. 日本 B. 俄国 C. 美国 D. 英国 正确答案:俄国 2.【单和鼠 B. 牛和猪 C. 马和选题】 2009年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卖了()兽首 A. 兔羊 D. 鸡和鼠 正确答案:兔和鼠 3.【多选题】中国人民粉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 A. 帝国主义太弱 B. 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C.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 D. 帝国主义寻找到新的目标 正确答案: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 4.【判断题】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对

5.【判断题】甲午战争后,魏源翻译了《天演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错 对应章节第二章 1.【单选题】洪秀全看到了一本介绍基督教的书叫() A. 《盛世危言》 B. 《劝世良言》 C. 《资政新篇》 D. 《天朝田亩制度》 正确答案:《劝世良言》 2.【单选题】洋务运动中最早兴办的军工企业是() A. 汉阳铁厂 B. 轮船招商局 C. 安庆军械所 D. 福州船政局 正确答案:安庆军械所 3.【多选题】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原因() A. 军事实力不如日本 B. 经济动员力不如日本 C. 社会动员力不如日本 D. 轻敌所致

正确答案:军事实力不如日本###经济动员力不如日本###社会动员力不如日本 4.【判断题】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错 5.【判断题】百日维新共进行了100天。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错 对应章节第三章 1.【单选题】孙中山先生创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A. 同盟会 B. 光复会 C. 华兴会 D. 兴中会 正确答案:兴中会 2.【单选题】“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权主义对应的是()。 A. 创立民国 B. 驱除鞑虏 C. 恢复中华 D. 平均地权 正确答案:创立民国

2014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2014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0P209)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整地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 A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2、邹容在下列哪本著作中阐述了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 D )A.《猛回头》 B.《警世钟》 C.《游学译编》 D.《革命军》 3、 (3P53)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 D ) A.二次革命的失败 B.护国运动的失败 C.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4、新中国成立初期,各解放区建立的过渡性临时政权形式是( A ) A.军事管制委员会 B.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C.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D.各级人民政府 5、 (6P106)1941年3月,在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中诞生的民主党派是( D )A.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B.中国民主建国会 C.中国民主促进会 D.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6、抗战初期,造成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溃败的根本原因是( C ) A.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B.敌强我弱,国力对比悬殊 C.片面的抗战路线 D.战略战术的失误 7、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规定关税制的不平等条约是(A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黄埔条约》 8、 (2P25)太平天国在1853年冬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 ) A.《天朝田亩制度》 B.《十款天条》 C.《原道醒世训》 D.《原道觉世训》 9、建国初期从根本上稳定物价、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重大措施是( B ) A.打击投机倒把 B.统一全国财经工作 C.调整城市工商业 D.节减国家机构经费 10、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的三次“左”倾错误不包括(D) A.1927年11月至l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 B.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C.1931年1月至l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D.1935年长征途中张国焘的南下 11、抗战能够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D) A.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 B.敌后战场军民的英勇抗战 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 D.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全民族的抗战 12、 (10P216)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C.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 D.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 13、 (6P96)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A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4、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内容是( C ) A.驱除鞑虏

最新全国自考年4月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十款天条》B.《原道觉世训》 C.《原道醒世训》D.《天朝田亩制度》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A.《海国图志》B.《救亡决论》 C.《资政新篇》D.《盛世危言》 3.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B.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C.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D.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4.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人物是 A.奕诉B.桂良 C.曾国藩D.李鸿章 5.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6.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B.马尾船政局 C.天津机器局D.湖北枪炮厂 7.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B.华兴会 C.光复会D.岳王会 8.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机关报是

中国近代史纲要(完整版)

中国近代史(1) 1、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D )A.俄国B.日本C.美国D.美国 2、为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在1893年编成《四洲志》的是(A ) 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D.郑观应 3、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C) A.永安建制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洪秀全病逝 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D ) A.《原道醒世训》B.《原道觉世训》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5、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掌管洋务的中央机关是(A ) A.总理个管事务衙门B.京师同文馆C.江南制造总局D.外务部 6、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 )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7,.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的起义,史称(B ) A惠州起义 B 黄花岗起义C 武昌起义D 湖口起义 8.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B ) A广东 B 四川C湖北D 湖南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 ) A 《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10,.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D )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的失败C 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11.1933年11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和蒋光鼎发动了抗日反蒋的(B ) A宁都起义B福建事变C 西安事变D二二八起义 12.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A ) 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13.1938年3月,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去的胜利的战役是(A ) A台儿庄战役B桂南战役C中条山战役D长沙战役 14.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中以身殉国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B ) A佟麟阁B张自忠C戴安澜D赵登禹 15.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提出的口号是(A ) A和平,民主,团结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D将革命进行到底 16.国民党军队在1946年6月挑起了全面内战,其起点是大举围攻(A ) A中原解放区B东北解放区C陕北解放区D山东解放区 17.1946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C )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 18.1947年12月,在香港正式宣布成立的中国民主党派是(A ) A中国民主促进会B九三学社C中国农工民主党D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9、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C )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 20、新中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D )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21、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A )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成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B ) A.加工订货B.公私合营C.统购包销D.经销代销 23、在中共八大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C ) A.刘少奇B.薄一波C.陈云D董必武 24、毛泽东在1957年2月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B )

中国近代史纲要(超精华版)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1 2

【2014自考】03708 自考本科中国近代史纲要 重要复习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知识点 一、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弱(参见课本第6-7页)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了解即可) 经济特征: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C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基本 的生产结构 2、政治特征:实行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社会结构: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 出父权、夫权、君权。 4、文化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二、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参见课本第9-10页) 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是英国针对中国禁烟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它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由此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都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因此成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参见课本第14-15页)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前提。因为只有只有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取得了民族独

立、人民解放才能解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本国的剥削和压迫,进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四、早期的维新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参见课本第40-43页) 1、早期思想 不但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即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具体而言 A主张变法:只有维新变法,革除积弊,才能挽救中国所面临的危亡局面,以图求存和自强。 B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C主张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2、历史事件:1895年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五、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参见课本第17-25页)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包括: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 2、历史事件: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马关条约》,割去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辛丑条约》支付赔款达4.5亿两白银;英国人赫德把持中国海关达40余年;1842年《南京条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完美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 1. 如何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解答: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 怎样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关系? 解答:(1)近代中国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2)两大任务的关系:两者的主题、内容不一样,不能相互替代;但又紧密联系,息息相关,不能分离。第一,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由于腐败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第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延续和追求的目标。 3.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其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重要原因;其二,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是列强不能灭亡中国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

4.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及其意义: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5.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纲领。它确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主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主张建立圣库制度,达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些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具有进步意义,但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他们描绘的理想天国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不可能实现。 6. “洋务运动”(性质、时间、目的、指导思想、内容、意义):指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了拯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以引进枪炮、科技,创办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学堂、新式海军等为主要内容的的学习西方的运动,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由于它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对外国的依赖性和企业管理的腐朽性,因而失败。 7. 什么是“戊戌维新”的意义? 解答: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2014年1月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2014年1月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10P231)2005年,我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的会议是( B ) A.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B.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C.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D.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 B ) A.没收政策 B.赎买政策 C.改造政策 D.统购统销政策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D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 B.维新派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C.没有发动群众的支持 D.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4、 (7P135)1945年12月成立,成员主要是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以及有联系的知识分子的民主党派是( D ) A.中国致公党 B.中国农工民主党 C.中国民主建国会 D.中国民主促进会 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的会议是( D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6、 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大规模破袭进攻战是( A )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阳明堡战役 D.忻口会战 7、戊戌维新运动兴起的社会物质条件是( D ) A.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急剧激化 B.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 C.洋务运动的失败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8、 (8P153)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A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 C.反受贿、反贪污、反自由主义 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 9、 (6P97)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间是( B ) A.1936年8月 B.1937年7月 C.1937年5月 D.1945年1月 10、 19世纪末,梁启超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D ) A.《新学伪经考》 B.《人类公理》 C.《仁学》 D.《变法通义》 11、 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其对中国进行殖民剥削的主要形式是( B ) A.商品输出 B.资本输出 C.垄断商品倾销 D.掠夺廉价劳动力

全国自考2014年10月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DOC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课程代码03708)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1 2 3 4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是 A.政治控制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2.1839年组织编写《四洲志》,向中国介绍西方情况的是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D.郑观应

3.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A.日本侵略军B.俄国侵略军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4.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是 A.俄国B.日本C.德国D.美国 5 A C 6 A 7 A 8 A C 9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 1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B.新民主主义C.新三民主义D.社会主义 11.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

A.梁漱溟B.黄炎培C.张君劢D.邓演达 12.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 A.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B.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C.从商业方面开始的D.从农业方面开始的 A A C A A.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B.大举围攻东北解放区 C.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D.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 17.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土地会议上制定的重要文件是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8.1946年,北平学生举行的抗议驻华美军暴行的运动是 A.一二·九运动B.一二·一运动C.一二三O运动D.五二O运动1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 A C A A A C A 2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政策是 A.和平赎买B.无偿没收C.有偿征用D.自愿互利 25.1978年l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深远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思考题 1、试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1840年鸦片战争和其后的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随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加快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演变的历史进程,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和随后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成都进一步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 2、为什么说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华民族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原因: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中国在政治经济上基本彻底丧失了独立性,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除了沿海,沿江少数城市经济得到畸形繁荣发展之外,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都濒临破产。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中国近代经济的落后 和人民的贫困。 3、试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进中国人探索民族民主革命的过程。 农民阶级:以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为代表的农民革命运动,主要以农民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最后都遭到失败。 资产阶级改良派: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形式,开展戊戌变法运动,希望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通过他们的努力,中华民族的民主意识开始初步觉醒,许多荼毒良久的封建恶习开始改变,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同样,由于自身局限,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外加反动势力的强大导致了戊戌维新变法的失败。 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暴力方式推翻了清政府统治,使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再也无法在中国建立起比较稳固的统治,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空前解放;在辛亥革命失败之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斗争,为了资

2014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2014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为核心。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佛教思想 2.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 A、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1680 年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C、1789 年法国大革命 D、1868 年日本明治维新 3.19 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成为殖民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A、商品输出 B、资本输出 C、贩卖奴隶 D、掠夺土地 4.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 年8 月29 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虎门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5.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中国。 C、英国对华输出商品激增。 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6.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半殖民地社会 B、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 7.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 A、失业的农民 B、手工业者 C、城市贫民 D、工人阶级

8.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A、文化渗透 B、经济掠夺 C、军事侵略 D、政治控制 9.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落后的经济制度 B、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 C、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D、统治集团的腐败 10.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 A、传播西方文化和科学 B、进行传教活动 C、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干涉中国内政11.外国教会为列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办得较早的外文期刊是()。 A、《万国公报》 B、《民报》 C、《字林西报》 D、《新民丛报》 12.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13.1895 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香港 B、台湾 C、澳门 D、崇明 14.到()的订立为止,庞杂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已宣告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完全形成。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 A、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传播西方先进文化 C、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寻求市场和原料产地 D、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16.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适用专业:本科各专业 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总学时:32 学分:2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帮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懂得近现代中国是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渐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认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教学时数分配

注:下编各专题内容纳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系统学习(基于课时和课程之间内容交叉原因考虑)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专题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教学目的: 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2、了解1840年至1919年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了解近代中国人民觉醒的伟大历史意义; 4、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及其主要矛盾和基本特征,加深对近代中国社会基本国情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意义的认识; 5、理解和掌握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历程,总结其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6、能够独立分析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正确分析当今改革开放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近代的通商口岸、外债与今天的口岸开放、引进外资的区别等。 教学内容: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变化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 3.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任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分析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深切认识正确判断社会性质的重要意义。 难点:正确分析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专题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各自的什么主张和方案;

全国2014年1月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4年1月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2014年1月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2005年,我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的会议是(B) A.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B.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C.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D.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2.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B) A.没收政策

B.赎买政策 C.改造政策 D.统购统销政策 3.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D)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 B.维新派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C.没有发动群众的支持 D.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4. 1945年12月成立,成员主要是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以及有联系的知识分子的民主党派是(D) A.中国致公党 B.中国农工民主党 C.中国民主建国会

D.中国民主促进会 5.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的会议是(D)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6. 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大规模破袭进攻战是(A)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阳明堡战役 D.忻口会战 7. 戊戌维新运动兴起的社会物质条件是(D)

A.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急剧激化 B.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 C.洋务运动的失败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8. 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A)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 C.反受贿、反贪污、反自由主义 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 9. 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间是(B) A.1936年8月 B.1937年7月 C.1937年5月 D.1945年1月

中国近代史纲要 最全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作业 标 题 论孙中山的政治心理思想 学 院 初等教育学院 专业班级 学前113班 学 号 2011210579 姓 名 徐孟巧 任课教师 杭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编制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得分 标题论孙中山的政治心理思想 摘要 本文分析了孙中山的政治心理思想。从政治—心理角度,探讨了心理问题、政治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而阐述了孙中山关于政治心理的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巨大影响。 文章还写了孙中山对“心理”认识的逐步深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方向也逐渐正确化、明朗化。 关键词孙中山,政治心理学,政治 孙中山曾说:“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 在政治中,无论是管理之人,还是被管理之人,首先都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而作为一个“人”,在行事活动中,都难免受到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支配。因此,在研究政治现象时,必须重视心理对政治的影响。 孙中山很早便认识到了“人者心之器”的道理。他认为:人的五官百骸等器为物质之体,但“仅有物质之体,而无精神之用者,必非人类,则必非完全独立之人。”由此可见,孙中山认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必须具有“精神”,便是有“心”,即是要有“心理”。他又说:“国家政治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是以建国之基,当发端于心理。”“建国之基”而“发端于心理”,表明了国家政治进程中所发生的事情,都是在人们受心理的调节支配下而产生的。在这些事情的背后,都可以找到与此相关的心理依据。因此,从心理角度入手,可以窥见政治中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事件”。由此,孙中山十分重视心理和政治的关系,并以心理为依据,在反帝反封建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奋斗着。 那么,孙中山是如何意识到心理对政治的作用的呢?这和他所处的时代有莫大的联系。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在这个社会中,既有“因循苟且,粉饰虚张,庸奴误国,荼毒苍生”的长期封建压迫,也有“辱国丧师,强邻环列,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百姓处于两者中间,似“双层夹心”,一边是腐败朝廷的压迫,一边是各国列强的掠夺,一如生活于火海中,处境甚是艰难。孙中山作为社会革命者,站在时代前沿,不禁疾呼道:“内忧现已当前,外患同时俱至在。”他深知,要改变“国之积弱”,

2014年10月中国近代史纲要答案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答案 一、单选: 1-10 BACDC BDABC 11-20 DBDCA ADCBC 21-30 DDCAA BABDC 二、多选: 31.ABCD 32.CD 33.ABCD 34.ABD 35.AC 36.BCD 37.ACD 38.ABCD 39.BD 40.ABD 三、简答: 41.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二,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洋务运动进行时,清政府已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正是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官员却一再主张“内须变法,外须和戎”,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派所办的军事工业完全由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造出的枪炮轮船有的质量低下。企业内部极其腐败,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官场恶习。 42.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1)民权主义包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其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2)民权主义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其内容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功,按价收买。 43.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他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也有对东西文化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4.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 44.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他放弃了“左派国民党”运动的旗号,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第二、他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45.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是什么? 答:革命统一战线中有两个性质不同的联盟: 一个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其中工农联盟是基础。 二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同一切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在这两个联盟中前者在阶级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劳动阶级的联盟,是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主体。其中工农联盟为主体的联盟是最基本的、主要的。第二个联盟,在一定条件下,还包括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联盟是非基本的,但又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必须依靠第一个联盟,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发挥两者作用,使他们互相促进。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 2017年-2014年历年真题

2017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解析】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王韬 【答案】C?【解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的是()。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答案】A?【解析】1862年奕?创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4.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北 B.湖南 C.广东 D.四川 【答案】D?【解析】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反对,保路运动兴起,四川尤其强烈。?【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5.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是【】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2.1839 年组织编写《四洲志》,向中国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3.1860 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4.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是【】 A.俄国 B.日本 C.德国 D.美国 5.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6.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腐败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指挥失误 7.《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译者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陈望道 8.1920 年,陈独秀等人建立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 A.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B.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C.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D.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9.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社会主义 11.1930 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 A.梁漱溟 B.黄炎培 C.张君励 D.邓演达 12.1927 年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 A.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 B.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C.从商业方面开始的 D.从农业方面开始的 13.1936 年10 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 A.陕北保安地区 B.陕北洛川地区 C.陕北瓦窑堡地区 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 14.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其成员是 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B.毛泽东、朱德、王稼样 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巧 15.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提出的口号是【】

全国自考2014年4月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与答案

全国 2014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 03708 本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 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 .《十款天条》 B .《原道觉世训》 C.《原道醒世训》 D .《天朝田亩制度》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A .《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 B .《救亡决论》D .《盛世危言》 3.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B .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C.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D .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4.19 世纪 60 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人物是 A .奕诉 B .桂良 C.曾国藩 D .李鸿章 5.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6.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 .江南制造总局C.天津机器局 B .马尾船政局D .湖北枪炮厂 7.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 .兴中会 B .华兴会 C.光复会 D .岳王会8.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机关报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