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类风湿中医辩证

类风湿中医辩证

类风湿中医辩证
类风湿中医辩证

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下面介绍中医治疗类风关的分型及用药。

1)风寒湿邪侵及经络

主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得温或活动后症状减轻。风偏胜者关节多窜痛;寒偏胜者疼痛较剧,遇寒冷加重;湿偏胜者肿胀明显,酸楚重着。舌体正常或胖大,舌质淡红或淡白,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弦滑或弦紧。

治则: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6g姜黄9g当归9g黄芪15g赤芍9g防风6g秦艽12g茯苓9g桑寄生15g细辛3g牛膝15g甘草6g。

方解:方中羌活、防风、秦艽祛风除湿止痹痛,更加细辛发散阴经风寒,搜剔筋骨风湿且能止痛;黄芪、当归、赤芍、姜黄补益气血,活血通络,并助桑寄生、牛膝补益肝肾、祛风湿。诸药合用,使风寒湿得祛、气血得充、经络得活、筋脉得养则诸证自除。见寒邪较重,疼痛较甚者,可加川乌、草乌以温经散寒;风邪较重,以关节窜痛为主者,可加羌活、荆芥以祛风;见湿邪较重,以关节肿胀,肢体重着为主者,可加薏苡仁、苍白术以除湿。

(2)湿热阻经,毒邪炽盛

主证:关节肿胀微热或红肿灼热,疼痛较甚,触之加剧,活动不利,筋脉拘急,得热痛剧,得冷痛减,身热,体重乏力,纳呆欲呕,舌红、苔白干或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沉数。

治则:清热利湿,解毒凉血。

方药:四妙散和犀角汤加减。

犀角(可用水牛角15~30g代替),栀子9g黄芪9g黄柏9g苍术9g薏苡仁15g大黄6 g海桐皮15g威灵仙15g

忍冬藤15~30g。

方解:方中黄芪、黄柏、苍术、薏苡仁清热利湿;犀角、栀子、大黄清热解毒凉血;海桐皮、灵仙、忍冬藤祛风除湿,解毒通络。全方协力共具清热利湿,解毒凉血之功。若见壮热烦渴加生石膏、知母以清热止渴;见大便秘结者加大大黄用量,并加芒硝以泻火解毒、通便;热盛伤津者加玄参、生地、沙参以养阴生津;偏上肢者加桑枝、姜黄,偏下肢者加川牛膝以引药直达病所。

(3)痰瘀凝滞,筋脉痹阻

主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僵硬变形,不得屈伸,关节周围皮色黯滞,疼痛较剧,停著不移,或肢体重着,麻木不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涩或沉弦。

治则:化痰祛瘀,舒筋通络。

方药:二陈汤合活络效应丹加减。

半夏9g陈皮9g茯苓12g胆南量9g当归9g丹参15g制乳香6g制没药6g 五灵脂6g 全蝎6g白僵蚕9g大蜈蚣3条。

方解:方中半夏、陈皮、茯苓、胆南星燥湿化痰;当归、丹参、乳香、没药、灵脂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再配全蝎、白僵蚕、蜈蚣等搜风化痰之虫类药物,以增强通络之力。全方共奏化痰逐瘀、搜风通络之功。若见气虚者加生黄芪、党参以益气;见关节肿胀僵硬、风痰明显者加天麻、牙皂、白附子祛风以化顽痰。

(4)肝肾亏虚,邪气留恋

主证:痹证日久,关节肿胀畸形,不可屈伸,重着疼痛,肢体活动不便,筋脉拘急,形体消瘦,潮热盗汗,持续低热,或畏冷喜暖,遇劳遇冷加重。舌质淡或淡红,苔薄或薄白而干,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

治则:补益肝肾,祛风除湿。

方药:虎潜丸加减。

虎骨(可用狗骨15g代替)牛膝15g熟地9g当归9g白芍9g锁阳9g鸡血藤30 g伸筋草30g姜黄12g威灵仙12g秦艽9g桃仁6g红花6g杜仲15g。

方解:方中虎骨、熟地、当归、白芍、鸡血藤、锁阳、杜仲补益肝肾以壮筋骨;姜黄、灵仙、秦艽以祛风除湿;桃仁、红花、姜黄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全方共奏补肝益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或持续低热者加龟板、鳖甲以滋阴潜阳;见畏寒肢冷,腰膝冷痛者加补骨脂、淫羊藿、骨碎补以温肾壮阳;见上肢痛甚者加羌活、桑枝,下肢痛甚加重牛膝用量,并加川木瓜以引药直达病所。疼痛较剧属寒湿过盛者加川、草乌以温经散寒止痛。

浅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病机及证型

浅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病机及证型 摘要:浅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情况、证型分布规律。该病正虚邪实反复演化,缠绵难愈,因此了解其证型分布及各种证型的研究进展,对于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分布规律 1 前言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疾病,本病多侵犯手、足、腕等小关节,如不及时治疗,病情逐渐加重,最后可引起关节畸形、强直和功能丧失,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西医普遍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订的RA分类标准,对RA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治疗上尚缺乏根治本病的方案及预防本病的措施,且长期服药不良作用较大。而中医药在防治RA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与优势,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中医药治疗RA的特色在于辨证论治,因此研究证型分布对于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RA的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2 RA中医证型的研究现状 RA的病因病机 根据RA临床特征,当属于中医学“痹证”、“历节病”、“痹”等范畴。中医认为寒冷、潮湿、疲劳、创伤及精神刺激、营养不良等均为本病的诱因。本病内因为禀赋素亏,营血虚耗,气血不足,肝肾亏损或病后、产后,正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外因为居处潮湿、冒雨涉水、气候骤变等而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以致邪侵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痹阻气血而发病。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节,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外邪侵袭机体,又可因人的禀赋素质不同而有寒热转化。若素体阳气不足,风寒湿邪入侵,阻滞经络,凝滞关节,形成风寒湿痹。若素体阴气不足,有热内郁,与外邪搏结形成湿热,耗伤肝肾之阴,使筋骨失去濡养;或风寒湿邪郁久化热,壅滞经络关节,形成风湿热痹。病久邪留伤正,可加重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之候,并可致气血津液运行无力,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而邪痹经脉,脉道阻滞,迁延不愈,亦可影响气血津液运行输布,或生痰或产瘀。旧病新邪胶着,而致病程缠绵,顽固不愈。

尫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尫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尪痹是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劳力过度,或因病人体虚以致营卫气血不足,正气亏虚。如居处潮湿阴冷,冒雨涉水,或劳后当风取冷,或汗后冷水淋浴等,内虚湿邪由体表侵入,流走于关节、经络、肌肉之间,与气血相搏结,以致气血运行不畅发生痹证,甚至导致关节变形,丧失劳动能力。由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沉僵为特点的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装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和2009年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装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①晨僵至少1小时(≥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区的关节炎(≥6周)。 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炎(≥6周)。 ④对称性关节炎(≥6周)。 ⑤皮下结节。 ⑥手X线改变。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 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2)2009年ACR/EULAR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A:受累关节 -1个大关节(0分) -2—10大关节(1分) -1—3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2分) -4—10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3分) -超过10个小关节(至少一个大关节)(5分) B:血清学(至少需要1项结果) -RF和ACPA(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y,抗瓜氨酸化的蛋白抗体)阴性(0分)。 -RF和ACPA,至少有一项是低滴度阳性。(2分) -RF和ACPA,至少有一项高滴度阳性(3分) C:急性期反应物(至少需要项结果) -CRP和ESR均正常(0分) -CRP和ESR异常(1分) D:症状持续时间 -<6周(0分) -≥6周(1分) 注:在A—D内,取病人符合条件的最高分。例如,患者有5个小关节和4个大关节受累,评分为3分。 (二)症候诊断 1.风湿痹阻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有肿胀,痛处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2.寒湿痹阻证:肢体关节冷痛,局部肿胀,屈伸不利,关节拘急,局

关于风湿、类风湿、痛风,大多数人不知道的五个问题

关于风湿、类风湿、痛风,大多数人不知道的五个问题 1.为什么有人说风湿、类风湿、痛风是同一种病,有人说是不同的三种的病? 从西医角度来说风湿、类风湿、痛风是三种不同的疾病。 人体的体液由于湿冷而下注于四肢、内脏引起疾病,即为风湿。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公认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发病时痛不欲生的“痛”,1-7天时间痛像“风”一样吹过去了,所以叫“痛风”。痛风简单来说是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 从中医角度来说风湿、类风湿、痛风都是风湿。 风湿是指以肌肉、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为主的一类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粘附性肩囊炎、骨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湿性心脏病等。 目前对风湿性疾病的分类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风湿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代谢性风湿病(如痛风);感染性风湿病(如结核性关节炎);退行性风湿病(如骨质增生性关节炎);遗传性风湿病(如褐黄病) 。 风湿与临床各科几乎都有关系,如内科、骨科、皮肤科、口腔科、眼科、放射科等,同时还是临床免疫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2.风湿、类风湿、痛风会遗传吗?

风湿:一般的风湿是否有遗传性有待考证,不过遗传性风湿病(如褐黄病) 肯定是会遗传的。 类风湿、痛风:这两种病都具备遗传性,但不是100%遗传。一般来说父母中有人患有类风湿或痛风,那么子女患上这两种病的机率是正常人的2到10倍。 3.风湿、类风湿、痛风患者能喝酒吗? 风湿、类风湿:酒性辛热,能祛散寒邪、活血化淤,风湿、类风湿患者可适量饮酒。如是寒湿体质还可饮用一些药酒,而南方湿热较重,如伴有湿热之象的患者,则不宜饮酒,因为酒性原本湿热,热重伤肝,湿重伤脾,如再浸入附子、川乌、细辛一类的热药,会加重内热和肿痛。 痛风:从西医角度来说痛风患者不可饮酒,不过从中医角度来说以治疗为目的的药酒可适量饮用,但从安全角度来说建议痛风患者不要饮酒。 4.治疗风湿、类风湿、痛风选中医还是西医? 治这些病我的观点是用中医,让西医见鬼去吧! 中医的不足是见效慢,使用麻烦;西医的长处是见效快,使用简单。 但西医有三个让人不能接受的缺陷:一是疗效不持久,治标难治本,用药的时候感觉好点,停药后又复发;二是负作用大,长期使用对身体危害有很大危害;三是费钱,去医院治病医院恨不得把药给你当饭吃,还会给你打大把葡萄糖、维生素之类打了没什么用,不打也

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论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论治 ①风湿痹阻证: 治法: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代表方:羌活胜湿汤加减。 常用药: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川芎,秦艽,桂枝,青风藤。 ②寒湿痹阻证: 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代表方:乌头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 常用药:制川乌(或制附片),桂枝,赤芍,生黄芪,白术,当归,生苡仁,羌活,防己,生甘草。 ③湿热痹阻证: 治法:清热除湿,活血通络。 代表方:宣痹汤合四妙散加减 常用药:生苡仁,防己,滑石粉,连翘,苍术,黄柏,金银花,萆薢,羌活,赤芍,青风藤。 ④痰瘀痹阻证:

治法:活血行瘀,化痰通络。 代表方:小活络丹加减。 常用药:炙乳香,炙没药,地龙,制南星,白芥子,当归,赤芍,川芎。 ⑤脾肾亏虚 治疗:健脾益气,补肾祛寒 代表方:补肾祛寒治尪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常用药:川续断,补骨脂,制附片,骨碎补,桂枝,赤、白芍,知母,羌、独活,防风,麻黄,苍术,威灵仙,牛膝,炙山甲,地鳖虫,陈皮,党参,白术,茯苓,甘草。 ⑥肝肾不足证: 治法:补益肝肾,蠲痹通络。 代表方:独活寄生汤加减 常用药:独活,桑寄生,炒杜仲,怀牛膝,细辛,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熟地黄,补骨脂,鸡血藤,乌梢蛇,蜈蚣,地龙,生甘草。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验方 ①雷公藤多甙片:祛风解毒,除湿消肿,舒经通络;对缓解关节肿痛有效,是否减缓关节破坏尚乏研究。主要不良反应是性腺抑制,导致男性不育和女性闭

经。一般不用于生育期患者。其他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色素沉着、指甲变软、脱发、头痛、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骨髓抑制、肝酶升高和血肌酐升高等。 ②白芍总苷:祛风除湿,抗炎免疫调节;对减轻关节肿痛有效,有一定的护肝作用,其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有腹痛、腹泻、纳差等。 ③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可减轻关节肿痛,主要不良反应有皮肤瘙痒、皮疹和白细胞减少等。 ④痹祺胶囊: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⑤昆仙胶囊:补肾通络,祛风除湿。 ⑥湿热痹胶囊:祛风除湿,清热消肿,通络定痛。 ⑦大活络胶囊:祛风止痛,除湿祛痰,舒筋活络。 ⑧追风透骨丸:祛风除湿,通络活络,散寒止痛。 ⑨益肾蠲痹丸:温补肾阳,蠲痹通络。 3)外用类:麝香祛风湿膏、消痛贴、骨刺消痛胶囊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他 ①针灸疗法:近年来用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已取得了不少成绩,对这方面的报道也逐渐增多。有单独用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者,也有针药并施或

自我治疗类风湿病的方法

我自1975年双膝患了关节炎,给身体带来了痛苦,服了不少中西药,收效甚微。一次,我从医疗杂志上看到一条消息:丹麦医学科学家,用生姜治疗关节炎获得了成功。治疗方法很简单,每天吃生姜不少于5克,连续3个月有效。 我坚持了3个月,具体吃法是:把生姜洗净切成片,放点醋当菜吃。果然彻底治好了病痛。自那以后,我坚持每天都吃生姜,几年来关节痛未复发过(但要注意保暖)。 不过,辣椒、青椒等茄科食物中,均含有植物碱,会抑制关节修复,如有对茄科食物过敏的人或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不宜多食甜椒。 1、生姜洗净,不要去皮,切成片就醋吃,适合因风寒引起的关节疼痛(引据原缺失) 2、在蒙特卡洛国际会议上丹麦科学家介绍七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连续三个月吃生姜,疼痛明显减轻病例(家庭科学报) 3、老人早起嚼生姜对预防心脏病有很大好处。。。因生姜含有能抑制血液凝结的物质,从而使血液畅通。(健康之友) 4、常吃生姜可除体锈(黑斑),老人体表,尤其脸上布满黑斑,俗称*老年斑,这即是体内自由基作用于皮肤引起的*锈斑*,人体内自由基活跃,可致早衰,生姜就是除锈高手。。生姜中的姜辣素有很强对付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的抗衰老功效还强(据卫生与生活) 西医治疗类风湿中生姜的作用? 去年8月开始吃甲氨,当时恶心的症状比较明显,后因副作用一个月后停了.今年3月又开始吃,已经两周了,每周3粒,和去年的量一样,但一点恶心的反应也没有.不同在于我现在每天早晨要吃几片生姜,查资料说生姜有止呕逆的作用,是这原因?姜,其味辛辣,性温。人在清晨之时,胃中之气有待升发,喝碗姜汤,可以健脾温胃,鼓舞阳气升腾.生姜可温中止呕、解表散寒。自然是它起了一定药理作用. 生姜治疗膝关节炎 自1975年双膝患了关节炎,给身体带来了痛苦,服了不少中西药,收效甚微。一次,我从医疗杂志上看到一条消息:医学科学家,用生姜治疗关节炎获得了成功。治疗方法很简单,每天吃生姜不少于5克,连续3个月有效。 我坚持了3个月,具体吃法是:把生姜洗净切成片,放点醋当菜吃。果然彻底治好了病痛。自那以后,我坚持每天都吃生姜,几年来关节痛未复发过(但要注意保暖)。 我舅舅也得了类风湿很多年前了手全部变形了都快成骨癌了大家都以为不行了吃什么药效果都不大 然后他听说生姜是非常神奇的就开始了他的生姜治疗法 每天早上要吃生姜,把生姜分三部分一部分撵碎泡水喝一部分用来吃一部分用生姜来擦拭类风湿的地方那些关节等 注意这些工作一定要长期哦 结果他的严重的致命的类风湿神奇般地全好了我们都对他虚惊一场 现在他生活得很好而且不忘多吃姜特别是在冬天 芬必得一定不能多吃要破坏肾脏肝脏胃的功能 可以把生姜打碎糊在膝盖上,然后用保鲜膜裹好,把热毛巾盖在上面。糊到45分左右,直到膝盖发热。秋天燥,最好别吃生姜,多喝蜂蜜水。切记一定要热敷

36 风湿病科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尪痹由风寒湿等邪气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的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和2010年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①晨僵至少1小时(≥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区的关节炎(≥6周) 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炎(≥6周) ④对称性关节炎(≥6周) ⑤皮下类风湿结节 ⑥手X线改变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 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2)2010年ACR/EULAR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A:受累关节 - 1个大关节(0分) - 2~10大关节(1分) - 1~3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2分) - 4~10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3分) - 超过10个关节(至少一个小关节)(5分) B:血清学(至少需要1项结果) - RF和CC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阴性(0分) - RF和CCP,至少有一项是低滴度阳性(2分) - RF和CCP,至少有一项高滴度阳性(3分) C:急性期反应物(至少需要1项结果)

- CRP和ESR均正常(0分) - CRP或ESR异常(1分) D:滑膜炎持续时间 - <6周(0分) - ≥6周(1分) 注:在A~D内,取病人符合条件的最高分。例如,患者有5个小关节和4个大关节受累,评分为3分。总分≥6分者可诊断为RA。 (二)证候诊断 1.风寒湿痹证:关节疼痛、重者,或有肿胀,风邪偏盛者痛处游走不定,寒邪胜者关节冷痛,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濡或滑或弦紧。 2.湿热痹阻证: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3.痰瘀痹阻证:关节肿痛日久不消,晨僵,屈伸不利,关节周围或皮下结节,舌暗紫,苔白厚或厚腻,脉沉细涩或沉滑。 4.肝肾不足证:关节肌肉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无力,畏寒喜暖,临床常伴气血亏虚可有乏力,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风寒湿痹证 治法: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1)推荐方药:风湿偏盛者选用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川芎、秦艽、桂枝、青风藤等。寒湿偏盛者可选用乌头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制川乌(或制附片)、桂枝、赤芍、生黄芪、白术、当归、生薏仁、羌活、防己、生甘草等。或选用具有同等功效的中成药。 (2)中药泡洗: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祛风散寒,祛湿通络药物,煎煮成200ml,使用中医泡脚桶,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度,浸泡数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防止烫伤皮肤。 (3)穴位贴敷:选用具有祛风散寒,祛湿通络药物,并用胶布固定,一般贴敷6h取下,注意预防皮肤过敏反应。 (4)对于寒湿偏盛者,可使用中药全身浸浴:适用于四肢多关节疼痛、怕风、怕凉者。具体操作:根据患者临床证候特点,选择川乌、桂枝、细辛等温经散寒,祛湿通络药物,煎煮成1000ml,然后使用专门全身浸浴桶,然以泡洗下肢,若无心慌胸闷或其他不良反应,可保持颈部以下部位泡洗于药液中,一般保

中医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学习知识

中医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知识 类风湿患者预防调理 一、平时预防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病”的范畴,其发病是因受风、寒、湿邪的侵袭,以致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湿、瘀、痰痹阻关节。所以,应时时刻刻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再受风寒而使病情加重。 二、精神调理 1、注意生活规律性,保证睡眠时间,以使机体得到充足的修养。 2、防止精神刺激和精神过度紧张,保持愉快的心情、乐观的情绪。过度的精神紧张可使体内内分泌产生紊乱,刺激血管收缩的物质如缓激肽、儿茶酚胺等增加,同样可使病情加重,这在伴有雷诺氏现象的患者更应高度重视。 三、饮食宜忌 饮食治疗只能做为缓解病人症状的一种辅助措施,正确调整饮食,也是预防症状再发的手段。不饱和的长链脂肪酸,如鱼油、夜樱草等,以及某些微量元素,如硒可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缓解,可减少疼痛和肿胀的关节数目,减少晨僵的时间、增加握力,缓解疲劳等。但是不能改变病程。但,有些食物如谷类(谷物、小麦、燕麦、黑麦)、牛奶、奶制品、茶、咖啡、红色肉类、柑桔属的水果等。病人吃这些食物后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反应,使RA的临床症状加重。此

外,饮食中也不宜食用虾、蟹等,因这些海品属于发物,易引起疾病的加重与复发。 四、康复锻炼 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急性期不易活动,因为活动容易损伤关节滑膜而使关节炎症进一步加重,故此时期不应做过多的肢体关节活动。 2、急性期炎症控制后,即应开始积极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和体育锻炼。可根据关节活动程度,逐渐增加肢体关节活动量,功能锻炼应避免过度疲劳,以而保护关节的功能,防止关节进一步挛缩、强直和肌肉萎缩。锻炼遵守的原则: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辨证饮食 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后,有些病人认为生病一定与身体素质有关,因此尽可能地多吃自己认为有营养的食物。也有些病人听说本病与身体里的变态反应有关,因而担心食物过敏会引起发病或加速病情发展,夏天不敢吃冷饮,平时不敢吃鱼、虾、鸡蛋、豆腐、海产品,以至食谱单调,营养不全面。显然,这样做对疾病的好转和康复都是不利的。那么,平时饮食到底应该如何安排呢? 首先,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应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经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调,尽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使患者饮食中的营养及能量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其次,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不宜服用于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强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的病人及阴虚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糖类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尪痹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1.发病特点:多与气候变化有关,或感冒后诱发。 3.关节、肌肉、筋骨等部位疼痛(酸痛、胀痛)或肿胀,局部畏寒或发热。 3.理化检查:抗“O”增高,血沉增快。 4.性别与年龄特点:好发于青壮年,女多于男,约25~31。 (2)西医诊断标准: 1.急性风湿关节炎 (1)全身表现:身体困重,发热(38~C以上),出汗,心悸。 (2)关节表现:四肢或大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均限在大关节或游走发作。肿胀的关节在急性炎症过后可消失。 (3)心脏病变:约一半以上患者可伴有心肌炎、心内膜炎和心包炎,心电图可发现有改变(期前收缩、房颤、传导阻滞、P—R问期延长、心律不齐等)。 (4)皮肤发斑:青年患者常伴有环形红斑、结节性红斑和皮下小结,以四肢内侧、躯干为常见。 2.慢性风湿关节炎 (1)晨僵持续至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 (2)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 (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 (5)有皮下结节; (6)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 (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 2.证候诊断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常见证候: 1.风寒湿阻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自汗恶风,或痛有定处,得温痛减,遇寒痛增,或酸楚沉重,麻木不仁,苔白,脉弦紧或濡、或浮。 2.热邪阻痹证:关节红肿热痛,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 3.痰瘀互结证:关节漫肿,僵硬变形,活动不便,痛有定处,或痛如针刺,口燥,舌质紫暗,苔腻,脉涩或弦或滑。 4.肝肾亏虚证:病程较长,关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腰膝酸痛,头晕耳鸣,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5.阴虚内热证: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口干欲饮,小便短黄,大便干结,皮肤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中医医案——类风湿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 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乌头汤合消痛饮治疗痹症 治疗期间共服药24剂,治疗时间1个月。 病案:张某,男,54岁,1996年3月4日。 主诉:全身关节痛,两手活动受限,浮肿,半年。 初诊:患者扶持来诊,各关节疼痛,尤为两手指关节活动受限,浮肿疼痛,不能握拳,今已半年之久,用激素有缓解但始终不愈。脉象沉缓细,舌苔白腻,两膝关节轻度浮肿,抗O 600,类风湿因子(+)。 西医诊断:类风湿 中医诊断:风寒湿痹 辨证审机:风寒湿邪所袭,客于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治法:驱风散寒,祛风止痛。 方药:乌头汤【1】合消痛饮加减 桃仁15克红花15克制川乌2.5克制草乌2.5克山龙20克地龙20克灵仙20克川牛膝20克防己20克贯筋20克伸筋草20克黄芪40克。六剂一日一剂,早晚水煎服。 二诊:1996年3月11日。服药六剂,自述服药后疼痛

缓解,活动稍有不便。按本方继服六剂,一日一剂,早晚水煎服。 三诊:1996年3月17日。两诊服药十二剂,各关节疼痛大减,浮肿减轻,握拳有缓解。脉象沉缓,舌苔白。病系邪气渐除,经络气血运行渐复之兆。 方药:制川乌2.5克制草乌2.5克防己20克山龙20克地龙20克伸筋草20克贯筋20克灵仙20克黄芪4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鸡血藤20克苍术20克乌梢蛇10克。六剂一日一剂,早晚水煎服。 四诊:1996年3月25日。患者自行来诊,关节疼痛基本消除,膝关节浮肿已除,指关节仍有肿但已减轻,握拳较前好转。前方六剂,水煎之。 五诊:1996年4月2日。关节疼痛消除,可以握拳尚不灵活,浮肿基本消退,活动自如。脉缓,证属邪退正复向愈之候。为巩固疗效继用小活络丸三盒,病情稳定。 按语痹症临床常见,特别是北方地区多发。《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本病乃六淫之邪而发。《内经》云:“风邪胜者为行痹,寒邪胜者为痛痹,湿邪胜者为着痹”之分。本病为寒邪胜兼风湿之邪而发病。因此在治疗上应以祛寒为主,佐以散风祛湿之药物,故应手取效。 本医案摘自《黑龙江省名中医医案精选》,P2,常柏林医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2015年7月16日5PM 主持者:护士长 主查者:高责护士: 协查者:初责护士: 参加人员:各层级护士19人,学生5人 查房形式:典型护理案例查房 查房目的:制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退热方法、观察要点、心理护理等方法 查房地点:儿科示教室、儿科病房 一、示教室:病历资料汇报 1.主持者: 护理查房的目的:制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退热方法、观察要点、心理护理等方法 2.汇报病例资料:初责护士: (1)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岁入院时间:2015-07-12住院号:主诉:发热20余天,咳嗽4天。 (2)病史摘要: 现病史:患儿于2015年6月22日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达40C,气促,发热时有肌肉疼痛,无关节痛,四肢乏力,胸腹部、下肢散在分布皮疹,热退后皮疹消退,肌肉疼痛缓解,至当地医院住院,诊断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经过治疗以后仍发烧不退,7月8日出现咳嗽,无胸闷胸痛。今日我院急诊查胸片提示:支气管炎;双侧胸膜增厚,胸腔少许积液可能。7月12 日由急诊以"发热查因: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收入院。入院症见:患儿神清,精神一般,发热,气促,全身乏力,偶有咳嗽,腕关节、踝关节关节肿胀,肤色如常,肤温高,无胸闷胸痛,无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关节痛,纳眠可,大便干,小便可。 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既往史:无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1.湿温肺胃热盛 西医诊断:1.发热查因: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川崎病? 实验室检查:查血示:白细胞:22.56 X 10A9/L,血红蛋白:73 g/L,血小板总数:448X 10A9/L :中性粒细胞比:93.7%,淋巴细胞比:4.7%。C反应蛋白:177 mg/L肝功:ALT (谷丙)49U/L、AST(谷草)17U/L ;铁蛋白:1725.44ng/ml , 抗链“O' 143IU/ml,血沉65mm/h,淋巴细胞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流感病毒B 抗体IgM阳性,彩超示肠系膜淋巴结可见(10.7mm*4.6mm,全腹部CT示:1. 肝脾大; 2.左侧胸腔少量积液;盆腔少量积液。心脏彩超示:1.二尖瓣反流(轻微) ; 2.左室假腱索声像。骨髓细胞涂片检查:1.中性粒细胞增多、左移伴中毒性改变;2.增生性贫血。胸片提示:支气管炎;双侧胸膜增厚,胸腔少许积液可能。 (3)简要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完善相关检查,治疗上予吸氧缓解呼吸困难, 一级护理,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生命体征,静滴还原型谷胱甘肽钠、维生素b6、肌苷护肝,静滴头抱曲松钠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口服补液盐川补充体液,口服泰诺林退热;13/7日仍予持续中流量面罩吸氧,于局麻术下行左髂后骨髓穿刺术,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口服复方川贝枇杷止咳露、小儿宣肺止咳颗粒宣肺化痰,异丙托溴铵溶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气喘,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4)治则:清泻肺胃实热,兼以生津为法。 (5)患儿目前状况:神清,精神可,暂无发热,气促较前缓解,全身乏力较前好转,少许咳嗽,无胸闷胸痛,无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关节痛,纳眠可,口渴欲饮,大便可,小便可。 二、床边:中医四诊收集 1.物品准备:听诊器、血压计、手电筒、压舌板、手消毒液等。专科用品:无 2.四诊及专科资料收集:高责护士: 望:患儿神志清楚,面色如常,形态自如,舌淡红,苔白厚。 闻:患儿身上、口中无异味、呼吸无异味。 问:第1胎,足月顺产。出生无窒息史,无病理性黄疸史,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按当地防疫部门要求预防接种。母亲孕期体健,无特殊服药史。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仿。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纳眠可,大小便调。

风湿类风湿的体检报告单

1、类风湿因子(rf) 类风湿因子(rf)是由于细菌、病毒等感染因子,引起体内产生的以变性igg(一种抗 体)为抗原的一种自身抗体。因为这种炕体首先发现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并在类风湿关节 炎病人血清中滴度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所以被命名为类风湿因子。其实,凡是存在变性 igg,并能产生抗变性igg自身抗体的人,在其血清或病变中均能测出类风湿因子,说明类风 湿因子并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自身抗体。正常值 阴性(<20ku/l) 阴性 (乳胶凝集试验) 临床意义 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sjogren综合征,waldenstrθ-m综合征, 结节病,sle等。偶尔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感染性疾病和老年人(低滴度的 rf)。 2、血沉[esr] 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而言,简称血沉。在健康人血沉数 值波动于一个较狭窄范围内。在许多病理情况下血沉明显增快。红细胞沉降是多种因素互相 作用的结果。 参考值魏氏(westergren)法: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潘氏法:成 年男性0-10mm/h 成年女性0-12mm/h。 临床意义 贫血或血液被稀释血沉增快,是红细胞下降逆阻力减低,并不是红细胞聚集增强而增快。 通过红细胞比积的血沉方程k值,可排除贫血或血液稀释对血沉的影响。k值高反映红细胞 聚集性增强。若血沉快,k值大,血沉一定是快;血沉快,k值正常,是由于红细胞比积低 而引起血沉增快。 3、抗链球菌溶血素“o” 抗链球菌溶血素“o”,简称抗“o”或aso。 正常参考值:成人< 500u,儿童< 250u。正常值因年龄、季节、气候、链球菌流 行情况,尤其地区而有所差别。类风湿时部分病人aso升高在400单位以上。 fichy等将类风湿的aso分为四种血清类型: (1)抗链球菌溶血素型:aso升高、rf阴性时,见于风湿病, (2)凝集型:aso正常、rf阳性时,表示预后不良; (3)混合型:aso升高,rf阳性,见于类风湿; (4)正常型:aso阴性、rf阴性,可排除类风湿。 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能溶解红细胞,所以这种产物被取名为“o”溶血素人 体感染了a组溶血性链球菌后,“o”溶血素在体内作为一种抗原物质存在。为了对抗这测定 这种能中和链球菌溶血素“o”的抗体含量,就称为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抗“o”的数 值以单位计算,有100、125、166、250、333、500、625、833、1250、2500等数档。正常仁 一般在500单位以下,若高于500单位,说明最近有过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些病人抗”o” 升高,但是没有关节酸痛等症状,不能认为就是患了风湿关节炎,只能说明近期曾有过溶血 性链球菌感染,患了扁桃体炎、咽炎、猩红热等一类疾病。但是,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 确实与链球菌的感染有关,所以,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抗“o”是会升高的。 据研究,柯萨奇b病毒、高胆固醇血症、溶血、肝炎、肾病综合症等疾病,均可呈现非 特异性的抗“o”增高,但是滴度不是很高,类风湿关节炎也是如此。一般认为,类风湿关节 炎的发病可能与某些微生物的感染有关,感染后引起异常免疫反应。链球菌也可能混杂在其 间,部分参与了感染,因而出现了抗“o”。另外,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久病体虚”,抵抗力较 差,容易收到链球菌的侵袭,我们在临床上常见到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患有咽炎。还有部分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高敏照 临床03-4 90301418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可反复发作,导致关节软骨及骨质坡会,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RA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历代医家称之为历节、鹤膝风、顽痹、筋痹、骨痹、肾痹等,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内因是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腠理空虚、肝肾亏虚,外因是风寒湿热之邪人侵,内外之因相合而致病。 1、中医病因: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肝肾亏虚,阳气不足,以致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痹阻于肌肉、骨节、经络之间,使气血运行不畅,痹久累及肝肾,伤及筋骨而导致本病。如《素问·痹论》:“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 《类证治裁·痹证》:“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夹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 本病的病性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正虚(肝肾脾虚)为病本,风寒湿热痰瘀为其标,经脉痹阻不利、气血瘀阻不通为其病理,风寒湿邪痹阻脉络,流住关节,痰瘀痹阻。若久痹不愈,可内舍于脏腑,而致肝、脾、肾三脏受损,使脏腑气血阴阳随之而亏。 2、中医治疗方法 杨大赋[1]认为本病早期邪入未久,正气尚可支持,宜以攻邪为主;中期正气渐虚而邪气亦盛者,则宜扶正祛邪;晚期正虚邪恋者,以调补为要,兼顾通络。攻邪通络不忘扶正,扶正不忘攻邪,辨病辨证相结合。李如意[2]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急性活动期其证候特点是症状表现急且重,其病机特点是以邪气盛为主,故治疗上以祛邪为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为肝肾气血不足,故需在祛邪同时佐以扶正之药,以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在恢复期,风寒湿热之邪得到了基本控制,其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在治疗上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以祛除未净余邪和恢复脏腑机能为治疗目的。在缓解期,其病机特点以正气虚为主,因此治疗应重在扶正,尤其应注意调补脾肾,令“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避免缓解期再次复发。蒲文斌[3]认为RA的治疗应以健脾补肝肾,活血通络为本,辅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具体运用时可根据临床症状酌情调整各类药物的剂量,则能收到良好的疗效。秦林[4]等认为“肝脾失调, 内生风湿”可能为RA 发病的重要基础。认为肝脾失调, 内生风寒湿诸邪合而为痹, 进一步发展成为寒热、痰瘀、虚实错杂, 并最终形成累及心肝脾肺肾诸脏的全身性疾病。提出“和肝脾, 除风湿, 平寒热, 消肿痛”的治疗原则。 3、分型分期治疗 沈晓燕[5]等,根据关节肿痛症状的差异分四型论治,对风湿证洽疗,首推麻杏慧甘汤;湿热证的治疗,首推越脾加术汤;寒湿证的治疗,首选麻黄加术汤;湿痕证的治疗,首选桂枝获荃丸。商宪敏[6]等提出RA常见证候6型:风寒湿痹型,冶宜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汤加减;风湿热痹型,治宜清热祛风、利湿通络。方用白虎汤合宣痹汤加减;寒热错杂型,治宜祛寒清热、散风除湿、通经活络,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痰瘀凝滞型,治宜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方用身痛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肝肾亏损型,治宜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佐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用右归丸合独活寄生汤加减;脾肾两虚型,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辨证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辨证治疗 标签: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多关节(主要是小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可能导致严重残疾的疾病,发病最初两年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是决定疾病转归的最重要阶段。 1发病机制 RA属中医痹症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热邪乘虚侵入人体,流注经络,留于关节,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和,闭阻不通而出现疼痛、关节肿大、关节周围结节、屈伸不利等症状。故本病病机以正气虚弱为本,邪滞关节为标,其基本病机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热之邪闭阻经络,不通则痛。 如寒性凝滞,寒邪偏胜,则其痛多较剧而痛处不移,此为“痛痹”;若因素体阳盛或阴虚内热,感受风寒湿外邪,郁久化热,或脾湿内蕴,复感湿热外邪,热邪与人体气血而致使关节红肿疼痛、发热,此为“热痹”。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支原体、分枝杆菌、肠道细菌、EB病毒感染有关。主要病变发生在滑膜,可累及关节软骨、韧带、肌腱及全身组织,引起关节畸形、骨骼肌萎缩、功能活动障碍,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者可以导致残疾。家系研究提示:本病有遗传倾向,HLA-DR分子第三多变区的特定氨基酸顺序,是易患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遗传因素,因人体HAL-DR分子中的决定性成分具有能识别启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抗原的能力。类风湿因子是一种大分子免疫球蛋白IgM、IgG、IgA、IgE,是一种自身抗体,见于70%的患者血清中,其滴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 2临床表现 四肢远端小关节出现晨僵、呈对称性、肿胀甚至畸形,晚期可影响大关节,病痛可累及腕部、肘部、肩部;踝部、膝部、髋部。还常累及颈项部、背部、腰部及骶髂关节等。一般参考世界公认的国际诊断标准是: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1)晨僵至少1 h,且持续时间≥6周;(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且持续时间≥6周;(3)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肿胀,且持续时间≥6周;(4)对称性关节肿胀,且持续时间≥6周;(5)皮下结节;(6)X线改变(骨质疏松、间隙变窄、囊性变);(7)类风湿因子1∶32。以上7条中,具备4条或4条以上的标准,可以拟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方面:(1)血常规:多有轻度至中度贫血,白细胞数大多正常,在活动期可略有增高;(2)血沉(红细胞沉降率)增速,是观察滑膜炎症的活动和严重性的指标,无恃异性;(3)类风湿因子(RF)<14 IU/ml;(4)C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方集

类风湿性关节炎_中药方集 时间:2010-05-15 12:49来源:未知作者:中医中药秘主网 : liu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细菌、病毒、遗传及性激素有一定关系。临床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肿痛伴晨僵、晚期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严重受损为特征。其病机为风寒湿热之邪留滞于筋骨关节,久之损伤肝肾阴血所致。 1.乌蛇祛风通络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 乌梢蛇15克,黄芪、伸筋草、鹳草等、稀莶草各20 克,当归、羌活、独活各30克,防风、细辛各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2.苏枝黄芪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 苏枝节、竹枝节、桂枝节、松枝节、杉枝节各15克,桑枝节20克,黄芪20克,甘草3克,当归18克,白芍16克,川芎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3.生苡仁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 生苡仁15克,苍术、羌活、独活、威灵仙、云茯苓12 克,防风光煎10克,川乌先煎,炙甘草炙,各6克,麻黄炙3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关节疼痛,肿胀,沉重或肌肤麻木,舌苔白腻,脉濡缓为主要症状的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4.两乌散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 制草乌、制川乌、薏苡仁各100克,生地黄20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50克,马钱子50克。 [制用法] 研末水冲服。 [功效]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寒型。 5.熟地治寒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 熟地20克,骨碎补、威灵仙各15克,淫羊藿、补骨脂、山甲炙、牛膝、桂枝、赤白芍、苍术、知母各10克,川断12克,制附片、麻黄炙、松节各6克,防风9克。[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病程较久,关节变形,强直挛缩,屈伸少利,舌质淡或瘀暗,尺脉弱为主要症状的寒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是什么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是什么 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部分的发病原因并不是很明确,但是根据临床统计,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大家要想远离该疾病的侵害,就需要对这些致病因素进行了解,在日常尽量避免,做好预防措施。以下是专家针对该疾病的致病因素做出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具体如下: 1、吸烟:吸烟会使男性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增加1倍,但不会增加妇女与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研究人员推测,雌激素可能是由于吸烟并不会增加妇女的风险。有报告显示,有多年吸烟类风湿因子浓度呈正相关。吸烟和类风湿结节的形成和放射性异常,但影响变量如ESR,疼痛,关节计数过程,整体严重或功能状态无。这些发现进一步证明,吸烟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2、类风湿因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为同种异体抗体性质,刺激滑膜细胞产生类风湿因子。抗原抗体复合物,能促进细胞吞噬功能和可溶性酶的释放引起的,溶酶体膜滑膜细胞非常容易脆裂,酶的释放导致的关节组织损伤和炎症,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产生。 3、痰浊与瘀血:在人类病原体的作用,也可作为人体致病作用,风湿有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已经有一段时间,从表面到深度的病原体,由轻到重,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器官功能障碍的结果产生痰瘀。感染因子或结缔组织固有的代谢异常,导致滑膜抗原。这些抗原刺激产生的抗体在滑膜细胞。 4、过敏: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枯草热,荨麻疹等患病率较大。皮肤试验的患者为阴性,对组胺嗜酸性反应,对照组无差异。患者的滑膜组织,滑膜液或皮下结节为试验表明没有反应。 5、刺激:人体在遭遇重大精神刺激后,在急性应激反应的发生,体内各种激素水平失衡,导致另外的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重复,精神刺激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内分泌失调,但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患者携带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的易感基因。在外部的刺激,内分泌失调,体内各种激素水平失衡,各种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已经有所了解了吧,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提早预防该疾病的发生。另外专家建议大家要经常的进行体育锻炼,增加肌肉的强度,以减少关节的负担。祝您身体健康!

类风湿关节炎一般是由哪些因素所引起的

类风湿关节炎一般是由哪些因素所引起的? 一、环境因素 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等,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复发的诱发因素。90%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因而有“气象关节”之称。在每年春季的春分和秋季的秋分前后,或二、八月发病、加重或恶化。 二、外伤因素 郑州痛风风湿病医院介绍各种感染亦可诱发或加重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扭伤、跌伤和骨折等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诱因。 三、免疫因素 郑州治疗类风湿医院专家以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为先有感染原(细菌、、支原体等)侵入关节腔,以病原体作为抗原刺激滑膜或局部引流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可以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抗体即转变为异体,再刺激浆细胞就会产生新的抗体,这就是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结合成免疫复合物,这种物质能激活身体内的另一部分补体系统,开释出炎症介质如组织胺,引起关节滑膜和关节腔内炎症,从而促发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滑膜细胞的吞噬作用。这些吞噬免疫复合物的细胞称为类风湿细胞。为了消除这种免疫复合物,类风湿细胞自我破裂,开释出大量的酶,这些酶叫做溶酶体酶,其中就包括多种酸性水解酶,它们特地摧毁滑膜、关节囊、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基质,造成关节的局部摧毁 四、遗传因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某些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在人群调查中,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4与rf阳性患者有关。hla研究发现dw4与ra的发病有关,患者中70hla-dw4阳性,患者具有该点的易感基因,因此遗传可能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五、分泌因素 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生于女性,怀孕期间关节炎症状常减轻,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本病等,以为内分泌因素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似有一定关系。但根据研究,病人的肾上腺结构及其他内分泌功能多属正常。 六、细菌因素 有关报告提到过的病原体种类甚多,如类白喉杆菌、梭状芽孢杆菌、支原体(一种介于细菌与之间的微生物)和风疹等,特别是猪支原体感染后所发生的关节炎与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极为相似。但这些微生物都不能经常地被培养出来或被移植。用抗生素或手术根除感染病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和病程无直截影响。有人曾将病人的白细胞、淋巴细胞或血浆输入健康志愿者身上,并未引起类似的疾玻近年来有人以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与eb有关。至今,感染因素仍受到不少学者的重视。 七、其他因素 长期工作紧张劳累为诱发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病因,因为人体在长期紧张状态之下会出现内分泌功能失调,各种激素或其代谢产物通过各自的结合蛋白、受体,或高导蛋白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和演变产生影响。 通过上述郑州痛风风湿病医院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类风湿关节炎一般是由哪些因素所引起的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可以帮助大家早日远离疾病的困扰。如出现身体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从而导致病情恶化,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

类风湿中医辩证

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下面介绍中医治疗类风关的分型及用药。 1)风寒湿邪侵及经络 主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得温或活动后症状减轻。风偏胜者关节多窜痛;寒偏胜者疼痛较剧,遇寒冷加重;湿偏胜者肿胀明显,酸楚重着。舌体正常或胖大,舌质淡红或淡白,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弦滑或弦紧。 治则: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6g 姜黄9g 当归9g 黄芪15g 赤芍9g 防风6g 秦艽12g 茯苓9g 桑寄生15g 细辛3g 牛膝15g 甘草6g。 方解:方中羌活、防风、秦艽祛风除湿止痹痛,更加细辛发散阴经风寒,搜剔筋骨风湿且能止痛;黄芪、当归、赤芍、姜黄补益气血,活血通络,并助桑寄生、牛膝补益肝肾、祛风湿。诸药合用,使风寒湿得祛、气血得充、经络得活、筋脉得养则诸证自除。见寒邪较重,疼痛较甚者,可加川乌、草乌以温经散寒;风邪较重,以关节窜痛为主者,可加羌活、荆芥以祛风;见湿邪较重,以关节肿胀,肢体重着为主者,可加薏苡仁、苍白术以除湿。 (2)湿热阻经,毒邪炽盛 主证:关节肿胀微热或红肿灼热,疼痛较甚,触之加剧,活动不利,筋脉拘急,得热痛剧,得冷痛减,身热,体重乏力,纳呆欲呕,舌红、苔白干或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沉数。 治则:清热利湿,解毒凉血。 方药:四妙散和犀角汤加减。 犀角(可用水牛角15~30g代替),栀子9g 黄芪9g 黄柏9g 苍术9g 薏苡仁15g 大黄6 g 海桐皮15g 威灵仙15g 忍冬藤15~30g。 方解:方中黄芪、黄柏、苍术、薏苡仁清热利湿;犀角、栀子、大黄清热解毒凉血;海桐皮、灵仙、忍冬藤祛风除湿,解毒通络。全方协力共具清热利湿,解毒凉血之功。若见壮热烦渴加生石膏、知母以清热止渴;见大便秘结者加大大黄用量,并加芒硝以泻火解毒、通便;热盛伤津者加玄参、生地、沙参以养阴生津;偏上肢者加桑枝、姜黄,偏下肢者加川牛膝以引药直达病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