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态设计理论与实践

生态设计理论与实践

生态设计理论与实践
生态设计理论与实践

文章编号:1002-2724(2006)05-0065-04

生态设计理论与实践

陆丽君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生态环境的恶化日益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此背景下生态设计从产生到正式成为一门系统理论体系目前已经普遍被人们所接受,该文通过对生态设计概念、原理等进行阐述,指出生态设计范围广泛并从景观的生态设计出发,结合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G MP建设工程环境景观实例,就如何在设计中运用生态原理,针对该厂区环境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提出了系统的规划设计,创造一个符合生态系统规律的厂区环境,并籍此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借鉴和探索。

关键词:生态设计;生态系统;生态驳岸;绿地系统;人工物质景观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1 对生态设计的理解

18世纪下半叶,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开始了人类伟大的工业革命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无比的物质财富,也使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增强,大规模的开采和掠夺自然资源的行为使地球表面最大的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开始破碎,全球气候变暖、城市膨胀、污染的空气、水源等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健康。这时我们开始讲保护生态环境,“生态设计”概念开始飚升,如何理解生态设计,目前我国学术界似乎显得比较混乱,一来是我国对其深入研究的起步较晚,其次是因为各学科领域有各自的理解,如把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4R模糊为生态设计[1]。参照西蒙.范.迪.瑞恩(sim van der ryn)和斯图亚特.考恩(stuaurt cown)(1996)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帮助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2]。其实质是解决目前出现的环境危机问题,建立人和自然相协调的人居环境,有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居住空间,建立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生态系统。

生态设计不是某个职业或学科所特有的,范围非常广,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有:建筑的生态设计、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工业及工艺的生态设计等,这是后工业时代的到来的必然结果,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对设计的每个途径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都要进行衡量。而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本质上说是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设计,生态原理是其核心。景观设计的生态观经历了农业时代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的生态观———工业时代的形式生态观,一种背离自然、逆生态的物质空间决定论。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思想与理论有:田园城市、带形城市、明日城市、指状城市及有机疏散理论———后工业时代的集功能景观于一体的综合生态观。这一时期生态设计重要的理论代表有:

①人居环境科学论,是吴良庸借鉴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的学科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及多年城市建设的经验提出。该理论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综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工程学等多门学科。

②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的生态设计思想。1969年,美国景观建筑师麦克哈格(Lan lennox mcharg)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标志着生态设计时代的真正到来。这一时期是20世纪60~70年代,一方面是环境的继续恶化,另一方面是生态学研究从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种群(P opulation)-群落(C ommunity)-生态系统(Ecosystem)的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1939年德国特罗尔提出)的诞生,人们开始主动向生态学寻求解决保护环境的途径和方法,景观设计师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设计结合自然》无形中成为了生态设计的转折点。

至此,学术界开始全面的深入的进行生态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目前虽然各学科领域对生态理解不同,但在景观设计方面的生态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作为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和生存环境有效方法的生态设计逐渐被社会所认同和接受,并在各种设计项目中受到重视。生态设计原理可归结为:

①地方性即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新的设计形式是适应场所自然的过程、乡土植物和建材等的利用等。

②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本、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屏弃掠夺式开发的弊病,达到人与自然共生的理想。

③充分尊重自然肌理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生态设计的深层含义是生物多样性的设计,利用边缘效应建立生物自维持体系,核心是促进系统间的协调发展。

④多类型的复合生境是生态设计的基本条件。与自然合作的生态设计就是要尊重和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本文从景观的生态设计问题出发,结合具体例子———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G MP建设工程环境景观,就该项目如何运用生态理念进行的生态设计展开分析和阐述,希望能对

山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5期 总166期 SH ANDONG FORESTRY SCIE NCE AND TECH NO LOGY 2006.N o.5

收稿日期:2006-07-12

现代景观和生态设计有所借鉴和启发。

2 生态设计理念的实践表达

2.1 项目概况

G MP 建设工程位于广州科学城内,占地面积111283m 2

,

绿地占地面积62530m 2,场地地势东高西低,东、南、北紧靠城

市交通快道,西边与果园相邻,整体环境三面环山,绿树葱茏,周边植被等生态状况良好,为营造厂区良好的生态系统提供好的外部环境,设计中充分结合场地不利和有利条件,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厂区环境。2.2 项目设计的生态原理2.1、1生态学是德国物理学家海克尔(E.haeckel )在1866年《普通生物形态学》中提出的,其研究的最初目的是生物和其环境的关系并非人类与生境的关系,生态系统(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列提出)既是生态学研究中心又是研究环境科学的基础,其基本的定义可理解为:生命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两者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其特征是系统内部、系统与系统外部之间存在着能量的流动和由此推动的物质的循环[3]。以城市生态系统(1925年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提出)原理为依据,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把G MP 建设工程环境看作是高密度建筑区与其周围环境组成的开放的相对独立的人工系统,该系统被人为地改变了结构、物质循环和生态环境,是以人为主体的自然、社会、经济所构成的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社会性,就是受人的行为干预的影响;2、易变性,不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差,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随人类活动发生变化;3、开放性,系统本身不能自给自足,依赖外系统,并受外部调控。见图1

图1 人工生态系统

2.3 G MP 建设工程环境生态系统组成

运用生态学及城市生态学部分原理,我们把该环境生态

系统的组成分有:绿地系统、水体(人工湖)系统、人工技术物质景观(建筑物、道路、铺装、公用设施)系统。绿地是该环境少量的“生产者”,生态过程建设涉及从绿地建设到水体建设(人工湖)等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目标地进行整体思考和规划。2.3.1 生态水体设计

生态设计倡导可持续性,其中水的循环和利用是本项目生态设计的重点。从平面图可看到(见图2),我们规划了大范围的人工湖围绕其综合楼、生产车间及库房。因现场该地

段地势低洼,加上地下水位高,广州地处南亚热带,降雨量充

沛,经常有水,所以为了方便工厂区的排水,并结合生态、景观的效果,我们采取了人工挖掘、具有景观用途,能调节小气候,可供休闲娱乐的人工湖景观。从某种角度分析,该人工湖属于死水,没有和城市的自然水系沟通,考虑到此类型的水系生态自净能力脆弱,一旦受到污染物的冲击,水质迅速恶化,所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2.3.1.1生态驳岸设计 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4],在这里我们结合设计水体的坡度及水深情况,在坡度缓的地段采用自然原型驳岸(见图3),主要是以植物种植达到固定驳岸,可种柳树、水石榕、水杉、石菖蒲等喜水性植物;在坡度缓的湖段,采用自然型生态驳岸(见图4),用天然石材、木材结合植被护坡

图2 

生态设计平面图

图3 

自然原型驳岸

图4 自然型生态驳岸

2.3.1.2水质净化措施 在湖中及沿岸配置不同功能的植物

群落,环保型植物群落和观赏型植物群落相互作用。A 岸坡

植物配置:在水深0.5m 以下的岸坡种植挺水植物石菖蒲、芦苇;0.5m 以上的种植风车草、千屈菜、水葱、鸢尾等,它们浅

山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5期

水或陆地上均可生长,且根系发达有良好的护坡作用。这些形成环湖过滤带,对雨水等地表径流流入湖中起到过滤作用,它们可以吸收、转化、积累输入的部分有机质及营养盐,有利于体的自净。B 湖底植物配置,湖以泥为底,种植莲花等浮叶植物有利于防止水体黑臭;C 湖面植物配置:种植水生美人蕉、水芹菜、蕹菜等可以美化水体,抑制浮游藻类的生产,增加湖水透明度。D 水生动物的放养和投放有益微生物:在湖中养蚌类、鲫鱼、鲤鱼等鱼类、螺蛳等动物以延长食物链,藻类大量繁殖前,设法阻止其形成优势物种,因而不产生富营养化,提高生物净化效果。通过这些措施,人工建立水生生态系统,形成一个具有自净作用、实现自我平衡的水体生态系统。2.3.2 绿地系统的设计 在城市特定的条件下,建立生态与景观向协调的人工植物群落,是提高场所生态设计质量的关键所在。在这里我们通过地形、水体、岛屿等的塑造,形成丰富的立体空间效果,所以绿地可分为:生产区绿地、岛屿绿地、沿湖绿地等。总的来说,绿地设计具有以下特点:2.3.2.1 采用乔木、花灌木、草本相结合的群落结构,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效果。其中乔木景观以阔叶乔木为绿色主体,选用乡土树种荔枝Litchi chinensis 、小叶榕Ficus macrocarpa 、晃伞枫H eteropanax fragrans 、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 等为基调树种,主要景观树种有大王椰Roystonea regia 、木棉bombax ceiba ,点缀有香花植物白兰Michelia alba 、春夏花植物南洋楹A .falcataria 、秋花植物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 ,还有棕榈科植物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美丽针葵Phoenix roebelenii 等。厂区行道树选用冠副优美的小叶榄仁Terminalia mantalyi 、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 、芒果mangifera indica 等。总的来说,主干树种是荔枝和小叶榕,其中荔枝选有胸径5-6、10-14、20等不同规格、小叶榕规格有20-30、45-55(胸径),具有亚热带植物风情的大王椰,在数量上占多数,规格为地径40-55。一般树种有白兰、蒲葵、美丽针葵等其它起点缀作用;花灌木植物景观效果以丰富艳丽的大色块为主。以红色的勒杜鹃Baugainvillea spectabilis 、黄色的满地黄金Wedelia trilobata 为总体的镶边效果,其间也有紫色的马樱丹Antana camara ;以红、黄等各色美人蕉和红色系列的扶桑H .rosa -sinensis 、红桑、大红花Hibiscus rosa -sinensis 组成基调色块,点缀有绿叶耐修剪的黄金叶Duranta repens L .cv .‘Dwar f Yellow ’、黄心榕Ficus microcarpa linn .f .‘Golden leaves ’等色块。展示了植物色彩在植物景观中设计中的重要特性。2.3.2.2 注重植物树种的生态及景观效果,以抗性强的乡土树种植物为主,配有引进树种南洋楹、白兰;花灌木以选用多年生、耐修剪、花期长等为主。对于降低道路噪音、除灰尘等具有良好效果。大面积的台湾草草坪耐践踏和修剪,同时炎热夏天能降低温度形成小气候,对于年平均温度高夏季较长的广州来说这是必需的。见图52.3.3 人工技术物质景观设计

主要设计有假山、张拉膜观景平台、生态羽毛球场、木栈道、园路铺装、公用设施等,这些物质景观都尽量做到与植物、水体等融为一体,材料选用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减少生硬的效果。不用大面积的钢、玻璃等所谓现代科技材

料。具体效果见图6

图5 生态景观效果图

图6 物质景观设计效果图

总的来说,该设计在充分构筑水体———绿地———人工物

质景观三系统后,形成相对安全舒适的厂区工作环境,实现了工作和休闲的有机结合,使人性得到充分发展。

3 结语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分分合合之间逐渐走向了后工业时代的和谐统一,人类的生态价值观越来越突出形式和功能的统一,今天我们都在努力探讨如何进行生态设计,如何才能在实践中把生态、景观切实有效的统一起来。海瑞药业有限公司G MP 建设工程环境景观的设计是生态设计在工厂区环境设计中的一次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周曦,李湛东.生态设计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2.

[2]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J ].中国园林,2001,6

[3]曹伟.城市生态安全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4.

[4]张谊.论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处理[J ].中国园林,2003Π1[5]刘应杰等.中国生态环境安全[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8.1-6

[6]吴良墉.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

[7]沈洁,张京详.从朴素生态观到景观生态观-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再回顾[J ].规划师,2006,2.

[8]L.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9]王洪涛,李淑媛,殷柏慧.生态设计理论的本土化表达[J ].中国园林,2004.

[10]许化成.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2.

[11]卢丹梅.城市生态设计的后现代思想[J ].规划师,2004.7

[12]卢莉琼,徐亚同,史家墚.

(转58页)山东林业科技 陆丽君:生态设计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5期

日开始,每10天喷药一次,直至2004年1月30日结束(此期间为棚内切花月季发病的重要时期),每处理每次用药量为3000ml,2004年2月9日统计发病结果。结果见表3。

3.2 露地栽培月季黑斑病防治

试验在潍坊市潍城区符山镇切花月季生产基地进行,药剂处理方式同上,喷药从2005年6月15日开始,2005年8月25日结束,9月6日统计发病结果。结果见表4。

表4 露地栽培月季黑斑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喷药前(2003年11月20日)喷药后(2004年2月9日)处理校正防治病级株数感染病级株数感染感染效果0ⅠⅡⅢⅣ指数0ⅠⅡⅢⅣ指数指数(%)多菌灵75205000.0750111826450.7630.68823.1代森锰锌78175000.0680111927430.7550.68723.2百菌清77194000.0680132225400.7300.66226.0甲基托布津78166000.0702731201840.3530.28368.4波尔多液74233000.0733********.2830.21076.5炭疽福美78184000.065323827300.2530.18879.0可杀得76195000.0733********.2380.16581.2阿米西达78175000.068583111000.1330.06592.7世高79165000.06563289000.1150.05094.4清水78166000.07000014860.9650.895—

月季黑斑病之病情指数分5级计算,分级标准为0级:无发病叶片;Ⅰ级:感病叶片10%以下;Ⅱ级:感病叶片10%~30%;Ⅲ级:感病叶片31%~59%;Ⅳ级:感病叶片60%以上。

4 讨论

4.1 月季黑斑病的发生与切花月季的品种、栽培设施及气象因素密切相关。不同的月季品种,其抗性有所差异(见表1)。露地栽培时,以高温多雨季节发病最为严重;棚内栽培,滴灌发病轻,大水漫灌时发病重(见表2)。

4.2 从表3、表4中可以看出,控制该病害的理想药剂为世高、阿米西达,其次为可杀得、炭疽福美、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锰锌、多菌灵则效果较差。

参考文献:

[1]江苏苏州农校.观赏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校.植物保护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

[3]余红梅.千日红叶斑病防治研究[J].广东园林,1999;3:43~44.

(接67页)

人工湖生态设计方法[J].上海环境科学,2002.6(21)

[13]包庆德,刘桂英.生态学研究视界的拓展轨迹扫描[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1

[14]角媛媛,肖笃宁,郭明.景观与景观生态学的综合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19).

[15]曹连详,高秀莲,闻永亮,张耀宝,吴伟.鄂尔多斯城市规划中生态设计的新思路[J].防护林科技,2005.1,增刊. [16]苏雪痕,宋希强,苏晓黎.城镇园林植物规划方法及其应用-热带亚热带植物规划[J].中国园林,2005Π04

[17]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6)

[18]石铁矛,李团胜.人居环境建设的城市景观生态方法-沈阳市景观生态规划研究[J].规划师,1999.15(1)

[19]梁敦睦.中国园林的植物造景[J].广东园林,1999.1.

[20]欧阳志云,王如松.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1995,10(3).

[21]S im van der ryn and C owan,S tuart,1996.Ecological Design, Island Press Washington.D.C.

[22]Thayer.R.L..Jr.1993.G ray W orld,G reen Heart:T echnology, nature,and the Sustainable Landscape.John Wiley&S ons,Inc. [23]Aberley.D.(ed).1994.Futures by Design.The Practice O f Ecological Planning.New S ociety Publishers.Canada.

[24]Jim Thorn,Nature Revealed.

[25]McHarg.I.1969.Design With Nature.John Wiley&S ons,Inc.

山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5期

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

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09T11:53:36.5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作者:王才华李国凯 [导读] 摘要:在近些年中,城乡的发展迅速,但是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十分严峻的环境污染的问题,土壤污染问题、空气污染问题、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正在逐渐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意识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在城乡的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融入生态理念能够解决日益凸显的生态问题,逐渐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摘要:在近些年中,城乡的发展迅速,但是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十分严峻的环境污染的问题,土壤污染问题、空气污染问题、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正在逐渐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意识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在城乡的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融入生态理念能够解决日益凸显的生态问题,逐渐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生态理念;城乡管理 1城乡规划设计要点 1.1融入多种元素和体现时代感 按照传统的城乡规划设计理念思路,城乡规划设计往往就是对于城乡具体发展的规划与设计,很多时候就是一张简单的发展示意图。以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北方某地的城乡规划设计文件蓝本为例,其关注的重点就是城乡的建筑设计、道路设计和市政规划,与其说是规划设计,倒不如说是建筑示意图。在具体的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硬件方面的发展以外,还需要将更多的元素融入其中,比如在城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密切考虑城乡人口的发展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人口增长地区预留出足够的土地、对于人口密集区域做好合理的疏导工作。另外还要考虑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特色经济的发展情况,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硬性保障;对于城乡之间的道路连接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也要做好设计以及判断,争取较为长远的考虑问题,避免出现规划设计“出台就过时”的情况出现。 1.2解决好城乡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土地资源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已慢慢地演变为稀缺资源;市场供需的不均衡导致了诸多问题的出现,比如地价高企、房屋建筑过程偷工减料等。在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其间的关系,对所在地区的城市和乡村发展仔细认真的开展相关的调研工作;与相关的专家学者商讨合理的解决方案,将讨论的结果纳入到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发展纲要当中,提升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预见性,协助解决城乡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间比较紧张的关系。 1.3规划设计要以环境友好为首要考虑对象 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前提,没有好的环境,一切的发展都是空谈,这些问题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却没有得到人们足够重视,以至于大气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的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土壤已经无法收获庄稼。保护环境资源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在城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以环境友好作为首要的考虑对象,不论发展任何形式的产业,都应当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努力改善城乡的环境,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避免工业污染,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争取实现可持续发展。 2乡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现状 2.1规划设计和管理中耗费资源较多 城乡的建设中一定是需要相应的资源加以支撑,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的情况。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耕地的减少,不合理的城市扩张的规划不但不能给居民以便捷,反而损失了大量的耕地。科技的逐渐进步,汽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交通工具,而我国的石油资源主要依赖于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能源进口降低了我国能源的安全性,汽车的大量应用对我国的石油资源提出较高的需求。水资源是人们生活赖以需求的资源,城市人口较多,且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城市的需水量巨大,城市通过加深汲水的深度实现水资源的补充,长此以往诱发地表沉降等现象。 2.2规划设计和管理中污染较多 城乡的发展速度过快,缺乏统一、整体的规划,在这个过程中环境污染的问题比较严重,空气、水源、土地等资源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空气中的可吸入微粒(PM2.5)就是空气的污染,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十分严重的空气污染的问题。水资源的污染现象也较为严重,水资源的污染容易扩散且不易处理,容易诱发土地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问题的发生。土壤的污染能够将土壤的污染通过种植过程转移到植物之中,可能诱发食品安全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直接的影响。 3何进行生态型城乡规划 3.1树立生态城乡规划的理念 一个地区拥有较好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与这个地区的城乡规划是分不开的,即合理的城乡规划对保护当今生态环境非常重要。因此,为了保证广大人民都能够树立良好的生态理念,并且相关建设单位能够合理的进行城乡之间的规划建设活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出发进行完善。首先相关建设单位要树立生态建设理念,即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自然并保护自然,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人地关系;其次就是要在建设过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尽可能少的排放二氧化碳等污染性气体,在施工中多使用现代的节能高效资源;最后就是要努力治理城乡污染。只有这样以建设“生态城市”、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目标来规划人与自然建的和谐发展才能够达到生态平衡。 3.2合理规划城市空间 在我国一般来讲城市地区相对于农村来讲无论是在交通上还是信息获取上都比较发达,因此城市是我国向前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许多人民赖以生存的环境,但城市污染也是当今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所在,因此要想建设生态型城乡规划也必定要以城市作为中心来进行完善。 3.3健全生态意识 首先在我国的城市空间结构建设系统应该和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有相对较高的契合度,即国家应加大对“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宜居城市”、“健康城市”等一系列城市课题的研究力度,在人民心中种植“生态文明”的意识。而我国地大物博,国家可以先设置一个试点,在对人们普及生态文明的观点之后,在适当时机在对搞试点进行环境状况的评定工作,从而再次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从而可以更加细致的划定地区资源的承载能力,最后就是要仔细分析这些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从而最大限度的控制污染环境的因素,当然在这

保护环境与生态文明

3.2保护环境与生态文明 复习目标要求: (1)理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明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3)懂得建设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增强主人翁精神,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复习重点: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复习难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及其意义。 课堂复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回顾。 (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文化的地位)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是综合国力竞争的。 2、(为什么?)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才能。 3、判断先进文化的标准。 4、先进文化的含义。 5、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和两个方面。 7、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体现精神文明建设的和,解决整个民族的和的问题。 8、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9、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和,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公民。 (三)实现和谐社会。 11、建设和谐社会,惠及,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和。 1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的社会。 二、聚焦中考: 材料一:有全国政协委员认为:幸福广东的幸福更多的来自精神层面的,更多的是靠文化来支撑。现在很多时候,很多人没有幸福感,这是因为这些人没有精神追求,思想扭曲了,享受不到文化上的满足。因此,建设文化强省成为幸福广东的必然要求。

材料二: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步伐,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从2011年起,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增加4000万元,到2015年专项资金规模将增至4亿元。广东省长还承诺,2011年要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支持新建市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0个,城乡社区文化室1800个,建设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l00个。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建设幸福广东为什么要加快文化强省建设? (3)广东文化底蕴深厚,请你结合材料从文化建设的角度,为建设幸福广东提几条合理建议? 三、课堂检测: 1、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 A、加强思想道建设 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发展教育科学文化 D、发展教育事业 2.要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要() 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B、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C、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D、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近年来,文化领域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愈演愈烈。坚决抵制“三俗”之风有利于( ) 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③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属于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是( ) ①修建青藏铁路②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活动③“心连心”艺术团在德庆慰问演出④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 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②诚信友爱充满活力③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④等贵贱均贫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下列做法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是() ①2008年年9月1日,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这是我国教育史上又一座里程碑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月1号公布,文件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目标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③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④陈云林率海协会协商代表团赴台进行商谈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翻译理论与实践 课程英文名称: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学分:2 总学时:36 课程性质:学位专业课 适用研究生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我校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课,适用该学科的3个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是研究译学理论及实践技能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翻译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语言学理论和文学理论等在翻译学研究和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着力培养学生具有翻译学科意识及翻译理论研究的创新意识,对翻译研究和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并正确应用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掌握较高的英汉互译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概述 1.熟悉翻译的定义,判断翻译是科学和/或艺术。 2.认识翻译的目的、弄清翻译的任务。 3.了解翻译的标准、熟知翻译的过程。 4.分析译者的素养。 5.了解原文作者、译者与译文读者的关系。 二、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 1.了解中国翻译理论中的基本概念,理解三不易、五不翻、五失本、案本、信达雅、信达切、信与顺、化境、形似与神似、三美、猫论、以及忠实与通顺等的内涵。 2.了解西方翻译理论中的基本概念,理解翻译三原则、等值翻译、功能对等、动态对等、形式对等、文化翻译观、民族主义翻译观、女性主义翻译观等的内涵。 3.了解翻译理论中的不同学派,如:文艺学派、文学-文化学派、语言学派、莱比锡学派、解构学派、交际学派、社会符号学派、释义学派、摆布学派、辨证逻辑学派、翻译研究学派等。 4.了解翻译学的不同分类,熟悉并尽可能掌握比较翻译学、描写翻译学、普通翻译学、特殊翻译学、应用翻译学、玄翻译学的基本特征。 5.了解异化与归化,学会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应用异化或归化。 6.学习了解翻译界对翻译单位的定义,掌握翻译单位(音位、词素、词、词组、句、语段、语篇)在翻译中的可行性。 三、英汉语言差异与译文可接受性 1.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主要差异。 2.了解英汉两种语言表现在形合与意合上的差异。 3.比较英汉语言的词类、词性的异同。 4.比较英汉语言在表达上的视点差异。 5.比较英汉句型结构的异同。 6.了解并掌握翻译过程中的词性转换。 7.了解并掌握翻译过程中的主被动关系转换。

城市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综述

城市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综述 发表时间:2017-11-13T10:06:37.9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作者:刘蓉谭菲菲 [导读] 摘要: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非常快,因此,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保问题更加的重视,这也是建设生态和谐城市的重要措施。文章城市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进行了探讨。 北京中环世纪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分公司山东青岛 266033 摘要: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非常快,因此,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保问题更加的重视,这也是建设生态和谐城市的重要措施。文章城市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对生态规划设计进行重视,对推动整个城市的生态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进行了分析,对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一、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面临着水土严重流失,森林植被锐减、水资源匮乏、水体、大气污染严重等现象,这些现象同时又影响了城市化发展进程,也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生态城市化建设是本着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环境良好的规划,既减轻环境负担又给人们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城市不仅要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还要满足生理、精神生活需求,是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所以,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考虑环境与生态协调和谐发展,从而,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随着人类文化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态自然的追求和品质生活的向往也越来越高,生态城市的发展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进步、经济稳步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计划,更是一项利国利民、时间久远、意义重大的任务。 二、城市规划中规划生态城市的具体措施 1、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在进行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时候,城市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城市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编制城市规划的时候要非常的科学,这样能够更好的改善城市发展环境。在新的时代,城市规划发展也要与时俱进,现在,人们对生态保护是非常重视,因此,在城市规划方面要对生态环境进行重视。生态城市建设不仅仅能够在经济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在生态经济方面也能够获得更好效果。在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改善都非常重视,这样就使得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对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分析,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要做好生态城市设计,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城市生态建设目标,同时,对不同的城市进行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的时候都有不同特点。在进行基本设计的时候,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设计方面要实现建筑和园林共同发展,可以将街道建筑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进行有力的结合,这样能够更好的对江河湖泊进行保护,同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能更好的对生态环境和城市文化进行更好的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更好的结合。对生态示范园区建设也要进行重视,可以以高科技产业作为主导,建设循环经济,同时在旅游、教育、医疗和文化建设方面也要进行重视,建立生态产品开发,同时也能对产业格局进行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能够提高生态经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比重,同时对企业的发展也要进行环境信用评级,这样能够保证企业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 3、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 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将植物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建筑物的更全面的使用,不仅有助于扩展建筑景观,还能同时为建筑物降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不利影响。在水文方面的优势则表现为,能够有效的锁住降水,防止水土流失。此外,建筑物周围的植物还能够有效的改善周围空气质量,降低污染。因此,城市绿化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城市规划质量的考核指标,并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成绩的绿色容积,即综合绿化面积,已经成为有关部门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就目前来看,城市绿色容积率的确定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首先,可以根据设计师的对整个城市规划所期望的绿化效果来确定;其次,也可以根据有地块预设的绿化功能的比例来确定;再次,可以根据地块未来发展方向的绿地面积指数来确定。 4、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我们的祖先将城市建在有水的地方,大江大河的沿岸都是城市的聚集地。所以,我们的城市都有很好的生态基础。对于这样的状况,对我们建立生态型城市是十分有利的,我们不仅要利用,而且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原始的生态环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任何人工建造的都不可能比它更好,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的保护原始的生态环境,还有在保护的基础之上,对原有的生态资源进行提升,通过人工来对原有的资源进行完善。只有充分的利用生态资源,建设生态型城市,才可以更好地建设城市的发展。 5、保护城市内外生态廊道体系 城市生态环境的规划包括城市内外环境的设计。在城市层面主要内容应包括确定城市的发展边界和缓冲区、保护城市内外联系的生态廊道,具体到更小尺度上应涵盖控制地块的绿色容积率,绿色容积率是城市规划和建筑的生态量度。近些年,规划设计者已经认识到了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逐渐的将绿色生态概念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将植物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建筑物的更全面的使用,不仅有助于扩展建筑景观,还能同时为建筑物降温,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现象。在水文方面的优势则表现为,能够有效的锁住降水,防止水土流失。因此,城市绿化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城市规划质量的考核指标,并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城市的绿色容积率,即综合绿化面积,已经成为有关部门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6、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 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合理地制定完善城市整体规划,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程度小的产业。规划应按照城市区域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遵循生态规律,优化产业布局,控制城市工业规模,进行生态监管,重点搬离市区一些污染较大的企业。同时,加强城市上风方向、城市水源及环境脆弱地带的保护,严禁项目建设,堵住污染源头,达到城市规划的思维超前、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环境优美的良好效果,为人们工作、学习、居住提供良好环境。

基于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分析

基于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 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生态文明观的提出,人们在进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逐渐把生态文明观融入其中,促进了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与现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和谐发展。探讨了生态文明观的内涵,并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面分析了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希望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和谐发展做一些贡献。 关键字:生态文明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在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推动之下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类型,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和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面内容都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环境艺术设计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联系,艺术环境设计是根据人类活动意识、要求等方面来进行人类活动空间的艺术设计,也就是说人类活动以及人类的观念意识、要求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反之,环境艺术设计也可能会对人类活动、观念意识等方面的改变产生作用。当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生态文明观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科学合理的运用,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环保

和可持续发展等设计原则与生态文明观进行有效地衔接,从而能够建立生态文明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和谐发展的关系。 1 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由于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使得生态文明陷入极端的困境中,因此,为了响应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观便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曙光。生态文明观要求全社会共同树立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发展观,有效地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发展提高到了社会文明的新高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其次要控制污染,在生产和发展中尽量避免对环境破坏;再次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过程中要通过技术手段改善生态环境;进而,国家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监督力度;最后,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树立全民生态文明观,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2.1 生态文明观下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2.1.1 空间的合理规划。在进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要注意空间的合理规划,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根据建筑的结构设计出舒适的室内空间环境,这样能够使室内装修的内容和过程得到简化,并且能够减少在进行室内装修的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 电子教案 专业名称:商务英语专业 课程名称:《翻译理论与实践》 主导教材: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 所属教研室:英语专业教研室 任课教师: 适用年级: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

Teaching Plan for Translation (1) #Title of Lesson: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Week 1 #Time Needed:Two periods(40 minutes per period) #Teaching Objectives: 1.Help the students achiev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ranslation: its nature,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criteria, the role of translator, etc. 2.Briefly introduce to the students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Key Teaching Points: 1.The nature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2.The difficulties involved in translating process. #Teaching Contents: I.Discussion: ●What is translation? ●What is a successful translation? ●What difficulties might occur in translating process? A.What is translation? 1.Key words: source language(SL) / receptor language / target language(TL); reproduce; message / information; equivalence / correspondence 2.Nature of translation (Eugene A. Nida):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3.Classification of translation: a.Oral interpretation / written translation b.Human translation / machine translation c.Literary / scientific / political / commercial translation d.Domestication (naturalization) / foreignization (estrangement, alienation) e.Literal translation / free translation B.What is a successful translation? 1.严复: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2.傅雷: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象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 似 3.钱钟书:诱、讹、化 4.Eugene A. Nida: natural / close; dynamic/functional equivalence C.What difficulties might occur in translating proces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4325083.html,nguage / Cultural Barriers Translatability is lower when (1) the work to be translated is quite distant both in time and space; (2) its form is very much unique; (3) the content is not shared in the two cultures.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理论与实践

课堂教案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孔祥发 课堂教案设计工作在教案理论和教案实践工作中,是偏重于教案实践的一项课堂教案的准备工作,是从课堂教案理论向课堂教案实践过渡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所以,课堂教案设计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属性。从其理论性的属性讲,课堂教案设计具有自己的一套指导课堂教案的基础理论;从其实践性的属性讲,课堂教案设计要接受教案理论的具体指导,以使教案设计更符合自己的课堂教案实践,使课堂教案收到更优秀的教案效果。 任何学科的理论都具有十分相像的作用。理论具有规范行为的作用,理论是一种合乎规律的思维的框架。在规范行为的范畴内,课堂教案设计理论时常提醒教案设计者,课堂教案设计过程中哪些行为是可取的,是必要的,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是不必要的或者是必不可要的。理论作为一种框架,主要作用是为课堂教案设计者限定了一个思维空间。使教案设计者在课堂教案设计过程中时常想一个对于课堂教案来讲十分具体的问题,即如何设计是合乎理论的,如何设计是不合理的;如何设计是合乎教育教案规律的,如何设计是与教育教案规律不相符合的。 理论具有很强的迁移性。成型的理论可以整合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理论。比如,课堂教案设计的理论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才被人们接受的。课堂教案设计的理论是在学习理论、教案理论、传播理论以及心理学理论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可以说,课堂教案设计的理论正是利用了上述理论,经过上述理论的整合产生了课堂教案设计的新理论。具体地说,就是上述领域所涉及的理论解释了课堂教案设计中的某些做法的和理性,否定了课堂教案设计中某些不合理的做法。归根结蒂,理论的作用对于还没有付诸于实践的行为,具有一种方向的指示作用,告诫课堂教案设计者如何设计更符合教育教案规律;对于已经付诸于实践的行为,课堂教案设计的理论在于判断设计中行为的和理性,肯定和理成分,否定不合理的成分,使今后的课堂教案设计更趋于合理。系统论是课堂教案设计所涉及的基本理论之一。系统论是一种在特定的环境中处理所涉及问题的一系列的方法体系。我们所涉及的一切教案单元环境,都可以看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案系统。初中一年级的课堂教案设计必然不同于高中一年级的课堂教案设计,原因就是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分别属于不同的两个教案系统;自学辅导式的教案设计不同于计算机辅助教案的教案设计,原因也是自学辅导与计算机辅助教案分属于不同的两个教案系统。不同的教案系统其组成教案系统的要素自然不同,不同的要素组成自然会涉及不同变量的变化。系统中不同的组成要素,不同变量,以及不同变量的不同变化,必然产生调控各种变化保持在系统内有序变化的机制。课堂教案设计也是一样,其本身就属于一个设计系统,各种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必须要保持在系统内以动态的、有序的、规律性的方法体系进行。 控制论也是课堂教案设计所涉及的基本理论之一。课堂教案设计属于一个开放的设计系统,一个开放的系统如何保障向着越来越有序的方向发展,属于控制论所研究的理论范畴。比如,对于系统内诸影响因素的分析调控,对于自变量、他变量、无关变量、相关变量、干扰变量的分析调控,对于各种变化不超越系统的保障,对于反馈信息的及时收集、分析、处理,对于及时矫正、修正、调整教师的自身行为,对于教案系统中多种因素可能对教案系统产生作用而使教案系统发生变化的预测与调控,以保障课堂教案设计与课堂教案实践的相对吻合,使课堂教案收到接近预期的效果。 学习理论是课堂教案设计的指导理论,因为课堂教案设计的初衷就是要使学生学习得. 更好,使学生在学习中收到理想的学习效率。学习理论对于课堂教案设计的具体指导渗透于教案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课堂教案设计者对于课堂教案过程中的学习者、学习者需要接受的学习任务、

城市生态住区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生态住区规划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11T16:55:26.2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1期作者:房晓明郭雅娜 [导读] 城市生态住区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研究课题,生态住区的建设任务也非常艰巨。 1营口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产业基地分院 115003;2营口沿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115003 摘要:城市生态住区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研究课题,生态住区的建设任务也非常艰巨,它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探索与努力。本文主要对城市生态住区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住区;生态规划;设计 引言 住宅建设的发展,从国际上来讲,一般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注重数量阶段,这时房屋短缺,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造尽可能多的房子。其次是数量与质量并重阶段,这时数量虽然仍不足,但己不再紧张,人们开始对质量有新的要求,于是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工业化,发展通用体系,以部件为中心组织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在此期间住宅产业获得了高度的发展。最后是注重质量阶段,在住房数量己满足人们需求的基础上,出现了空房,这时的人们对住宅的质量和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高科技应用技术大量进入住宅,以满足其个性化、多样化和更高环境质量的要求。 只有社会进步了,人类才会从居住中得到享受,恢复尊严,也同时增加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需求。这些生活的欲望同时改变了建筑的设计和城市的形态。人们更注重于居住建筑中自我享受的成分,而对于环境保护和城市生态的保护关注不够。过去我们把建筑仅仅看成是一个工作和生活的容器,现在看来建筑应该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全球生态系统是由无机元素、有机生命体和人类组成的,靠空气、土壤和水来维持,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住宅建筑也是一样的。所以要把住宅按照一个生态系统来考虑。 1、总体布局 “生态住区”特别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对环境的尊重,而人的健康舒适感还体现在心理上。国外的设计师在规划时注重住区的空间形态,讲究多中高层的建筑配比,特别是人在其中的感受。人们在其中感到空间丰富,尺度宜人,环境设计实用精致。在公认的一些优秀的住区中,没有不顾朝向的围合和曲线,人们的家园在花草的掩映下,有高有底,各具表情,空间效果十分生动,但实际上每栋楼仍然整齐的排列,有很好的通风和日照。而国内的设计人员往往更追求气派和图案化平面形态,大面积的广场与草坪,有意的围合和花哨的表现图。在节地问题上,应从三方面着手:(1)容积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非越低越好;(2)停车场架空或入地,即建造立体化的多层停车场或地下、半地下停车场;(3)从节地与节能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宜建造多层和小高层公寓,控制建设单门独户的别墅。 2、户型设计 居住建筑的设计应该考虑未来使用功能变化的多种可能性,甚至应当考虑到把住宅改变成大型公寓、小型公寓或办公室的可能性。即使是居住社区中的公共建筑也应考虑未来使用功能变化的需求,如改变成居住建筑或零售店的可能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大拆大建的现象,减少资源的浪费,才能使居住社区更具适应性,更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小区提供多样性住宅,以保证各种经济收入的人与各种年龄层次人们的需求,这样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居民才有可能生活在同一社区中,才有助于形成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才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社区结构。 在住宅总体布局时,要力争采用当地的最佳朝向,满足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的要求,尽量不出现西向住宅和北向住宅,尽量使住户能通过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而形成较好的内部物理环境,减少使用空调的次数和时间,从而降低整个社区的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的目标。同时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材料,以降低建造成本,并运用轻易修复或替换的简便技术;使用无污染、易降解、可再生的环境材料,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 3、生态技术 采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等自然资源。如太阳能利用,天然冷源的利用,自然的采光、通风、降湿等,达到节能的目的。 3.1 风的利用 设计中应当考虑创造利于热压和风压通风的条件,尽量满足住区内建筑的自然通风。风能应用技术主要为小型风能电能转换技术,风力发电是一种重要的利用方式。 3.2 合理开发太阳能 太阳能的充分利用是未来住宅能源的利用方式,其应用包括两大方面:第一,太阳热能应用系统,即用太阳辐射热加热水,以供给建筑生活热水、采暖及制冷;第二,太阳能光电(PV)系统,将太阳辐射直接转换为电能,为建筑的供暖、空调、照明等功能要求提供清洁的能源。 3.3 地热资源的利用 地热能不仅适用于单栋建筑,同时也适用于像农场、工业区、居住小区等成片的建筑。生态住区中利用地热能既没有污染、对生态和环境有利。同时运作费用极低,只需进行初始投资回收的评估。 3.4 节水与水循环 使用低用水量的部件或设备(如节水型的龙头、喷头和抽水马桶),甚至尝试使用无水型小便器和无水型马桶。将停车场、广场、游戏场所等处的硬质不透水铺装改为植草砖等透水或半透水铺装,以便使雨水能渗入地层而成为地下水,保持城市的水体循环。 4、环境景观与道路设计 住区的景观设计不仅为建筑创造了绚丽多变的空间环境,架起了人与自然交流的桥梁,同时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形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在规划设计时应弱化过去常设的规模庞大的中心绿地花园的作法,避免将住区公共空间做成城市公园。因为那里虽然气势宏伟,景观诱人,但实用性较差,领域性和归属性也弱,应尽可能强化围合性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静安全的院落空间,它能供老人和孩子休息游乐,供居民亲切交往,从而达到归属领域均好的效果。此外还应强调的是物理环境的均好,即每家都能获得良好的日照、采

关于如何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探讨

关于如何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8-08-27T17:21:21.62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作者:陈善婷 [导读] 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涵很广,它与绿色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环保城市这些发展模式联系紧密。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新疆伊宁 835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周围环境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工作的主要环境,对于人类发展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同时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对象。城市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程总是同步进行。在环境保护理念日渐强烈的今天,生态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要求和发展方向。文章围绕关于如何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一、生态城市的特征 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涵很广,它与绿色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环保城市这些发展模式联系紧密,但是也有一定区别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它具有以上城市发展模式的一些特征,但是以上各种发展模式都不足以表现生态城市发展的全部特征。具体而言,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生态城市应当使城市的发展与自然和谐 生态城市的建设应当使人和自然都能够和谐发展,使人的生活能够与自然联系更加紧密,城市的发展中应当有更多的自然因素,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系统中的转化二氧化碳功能、多种生物之间共生共赢、优化改善水资源环境功能、适度自动调节容量功能和生态风尚功能。在环境的到有效保护的情况下,不影响经济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良性发展。使生态城市的环境优美,空气质量良好,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同时还能使人文气息浓厚,使这两者之间互惠互利,充满活力地共同互相促进发展。 1.2生态城市的发展是可持续而又高效的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但是生态城市应当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城市的发展不能只注意周围自然环境的保护,还应当在注意资源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基础上注意更多的使用可再生资源,加强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能力,注意保护自然界中的自我循环系统和物种生态多样性,使人类活动科学合理的使用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能够使子孙后代也能够有一个满足其发展需求的资源环境与自然环境,而不是只顾眼前的欲望需求而不顾后果的满足一时的繁荣而造成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害的后果。 1.3生态城市系统应当达到整体协调 生态城市的发展并不能只追求环境或者是经济的单一保护或发展,应当是使经济、社会与环境这三个方面作为一个系统来整体考量效益,在整体协调的视角下处理经济发展、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城市是一个在更大地域空间的整体,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地域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支持,所以应当运用整体系统的生态理念来指导发展符合这个地区特点及本地人类特点的城市,从而使这个城市的发展能够与这里的人口、物质、资源和文化良好的联系起来,使城市能够真正的实现生态型发展。 二、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 2.1自然生态环境规划设计 生态环境是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对自然生态基础进行充分利用,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现象。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保护,避免对城市原有生态自然环境产生破坏,然后根据区域性特征,对生态环境进行针对性的规划设计。 同时,也要改善和管理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借助生态学原理和设计原理,合理改造原始生态环境,更好的将其应用到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并提升其生态价值,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以西北为例,牧草充足,可以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对其进行应用,既能够优化该地区生态环境,又能够对人们的居住环境进行充分绿化。 2.2人口容量规划设计 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大量资源和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建设规模逐渐增加,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城市用地、能源使用以及城市用水压力越来越大,对于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城市人口容量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借鉴国内外先验经验,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城市空间布局、交通体系以及基础设施等对产业以及人口碳排放量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合理规划土地分配方式、交通发展模式以及城市布局,减少城市碳排放量。 2.3生态建筑规划设计 生态建筑注重自然能源的高效利用,生态建筑技术也追求高效、环保、无污染的能源利用技术,从而创造出舒适的、和谐的、与自然共存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不仅与环境相融合,而且主动的利用生态环境与气候效应带来的有利条件,充分使用自然环境及气候所适合的适宜技术改善生态建筑的舒适度及减少对于资源的浪费及提高对于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所以在生态建筑规划设计时,一方面为城市原有地区改造建设及城市向周边延伸建设。在这两个方面加强发展利用生态建筑技术,将有效改善城市建设与土地资源紧张关系、城市水资源循环及城市建设及改造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在城市原有城区改造方面,根据建筑特点,探索和引进合理的绿色建筑改造技术加快现有城区建筑的节能改造,并且在城市建筑拆除过程中,推广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回收技术和设备。在新城区的建设中,以公共建筑及公益建筑为突破口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在新城市建筑中推广利用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并且在新城区建设中注意排水管道的设计建造,在城市建筑中加强节水及用水设施的普及,提高城市水资源流通及利用率。 2.4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积极推广使用清洁型的公共客车、出租汽车,并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提高新能源公共汽车的数量及普及率和传统燃油公共汽车的替换速度。在良好的基础上发展智能交通,利用当代高新技术提高交通系统中人、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之间的有机联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真正意义上提高公交的吸引力,促进公交的发展,并且注重自行车及人行的设施、站点及道路规划设计。在新城区的建设中,加强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联系,引入TOD等绿色交通理念,合理配置土地及城市功能,以减少城市内部的长途交通,形成以交通节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从20世纪80年代环境艺术的概念引入,到现在的整个中国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城市建设,以及大量的农村居民迁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为环境艺术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然而,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由过快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破坏,甚至灾难又使我们的环境艺术设计面临严峻的考验。快速的经济发展伴随着大量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引发出令人担忧的全球问题,面临资源的枯竭与发展中国家在后工业化时代进一步沦为世界需要的工厂和环境污染之源。为此,国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 在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在人类面临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之机,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个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的艺术门类,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手段,在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应有更多的思考与举措,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的、人文的环境艺术将成为环境艺术设计和实践的发展方向。通过艺术设计的导向引导社会价值的转变,充分利用和发扬先进文化,促进薪的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理念与措施环境艺术设计针对当前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可利用资源进一步耗费的问题应形成其设计理念及相应措施。环境艺术设计在于空间功能的艺术协调,并不一定要创造凌驾于环境之上的人工自然物,重要的是其设计元素即满足人们的实际功能需要,又符合人们审美的精神要求,更重视人在环境中的情感调节和控制,使环境真正起到陶冶情操的功能作用。可持续发展观即科学发展观,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持续发展观在设计中并不是简单的环保材料与传统材料的互换,也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它是一种设计思维的转变;是对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对环境合理利用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考虑生态要求和经济要求之间的平衡,合理地选择材料、结构、工艺,在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能耗,不产生环境污染和毒副作用,并易于拆卸回收,也就是少量化、再利用和能源再生的三个原则。 在环境艺术中尽量实施简化设计,避免设计的复杂对资源的消耗和占用,增加资源的利用率。简化设计并不等同于简单设计,不等于放弃艺术审美的追求。因此,简化设计即节约资源,同时又满足审美和使用功能,越来越成为评价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重要标准。在业内,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使当前先进的信息、生物、纳米等高科技术服务于环境艺术设计领域。除了对传统材料和技术的环保改造,同时也要加强对空中水资源、太阳能、风能的合理开发利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以持续发展观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将方案的前期规划、方案确定、施工、建成后的使用甚至停止使用后的回收过程作一整体设计构思。在整个过程的每一环节,我们应把环保节能的观念放在优先的位置,处理好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日本鹿儿岛建筑会社生态中庭,是一个将生态型建筑理念用于办公楼设计的尝试。无论是在建筑设计里,还是在室内环境空间里,都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运用常规设计的手段。 近年来,境外建筑师频频在中国中标从而直接参与到国内的建筑设计中来。这些具有国际水准的设计方案一方面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另一方面更激起大量中国本土设计师惊呼所谓“话语权的缺失”,还有相当一部分设计师,学者以及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