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鸡免疫抑制的原因及对策

鸡免疫抑制的原因及对策

鸡免疫抑制的原因及对策
鸡免疫抑制的原因及对策

鸡免疫抑制的原因及对策

随着养鸡保健工作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清楚地认识到鸡群免疫抑制问题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就鸡群而言,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免疫抑制呢?

1 免疫抑制的原因

1.1 鸡群发生能够引起免疫抑制的疾病

在疾病防治工作中,常见的法氏囊炎、禽流感、禽白血病、鸡马立克氏病等等都是严重侵害机体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的疾病。比如法氏囊炎通常主要病理特征是侵害法氏囊,造成法氏囊发生炎症或肿大出血,而机体的B细胞作为最主要的免疫原细胞之一,就是由法氏囊生成的,同时,它也是体液免疫系统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免疫靶器官。有试验表明,摘除鸡的法氏囊,会造成机体的所有免疫器官几乎无法表达,全身免疫系统被抑制,严重的脏器面临衰竭,最终死亡。而禽流感对机体的侵害更为严重,它不仅仅损害法氏囊,而且对胸腺、胰腺、盲肠、扁桃体等全身免疫器官造成破坏,甚至连骨髓的造血功能也被损害。禽流感所造成的胸腺出血直接使机体T细胞的生成受到毁灭性的损伤,而法氏囊也遭此噩运,这就是鸡只猝死和大面积死亡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1.2 药物的毒副作用造成免疫抑制

在实际生产中能够引起免疫抑制的药物很多,如呋喃唑酮(痢特灵)、磺胺类药物、氯霉素、甲砜霉素、青霉素、金霉素等等,这些药物往往是因为其本身具有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和抑制骨髓合成免疫球蛋白的性质而发生贫血和免疫抑制的。即使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病毒灵这类药物在临床上也常常有被检出致畸、贫血的可能性报告。就目前来说,许多小型兽药企业为了蝇头小利,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顾国家三令五申的禁止,仍将这类能够引起免疫抑制的药物成分应用到药物配方中来。

1.3 过量、不科学地使用疫苗引起免疫抑制

在免疫学中疫苗的使用量与免疫效果呈正相关是事实,但是犹如弹簧原理一样,这只是在一定的限量和一定的时期是正确的,一旦超出使用范围就起反作用。就活疫苗本身而言,尽管是弱毒性的,但是毕竟是有毒的产品,严重的超量使用,会使其有效毒性达到野毒的毒性。比如新城疫Lasota株,一般地在1羽份至6羽份范围内使用时,用量与免疫效果呈正相关,但是在此基础上再加量不但没有意义,没有必要,而且一旦用量达到10~12倍,就有一定的毒性表现,且会有严重的免疫抑制反应,如严重超量使用,会致使鸡群机体因人为因素感染而引起死亡发生。

1.4 大量的应激反应引起免疫抑制

在日常工作中,如疫苗、过冷、过热、抓捕、转群、断喙、换料等措施会引起机体因恐惧或不安而使代谢紊乱,造成疫苗接种不能有效地刺激免疫靶器官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导致免疫失败。

1.5 用药不当或免疫接种不正确造成免疫抑制或免疫失效

药物中毒会引起免疫器官发生炎症反应或出血反应而致使免疫被抑制或低效表达,并且每一种疫苗的免疫接种方式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接种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免疫效果,不当的接种方式,也会引起免疫抑制。

1.6 饲料发霉,引起黄曲霉菌中毒而使免疫抑制

近年来,饲料霉变问题是每一个养殖场(户)都必须面对并且应当严肃认真对待的问题。黄曲霉菌往往是通过污染饲料而感染鸡只的,鸡只一旦患黄曲霉菌病,重则送命,轻则引起免疫抑制,很容易造成长期发病。其原因很简单,因黄曲霉菌在机体内往往侵害鸡的呼吸系统。

1.7 饲料的微量元素缺乏造成免疫抑制

日粮中各种矿物质元素营养水平的平衡是维系机体正常生理代谢和增强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功效而言,维持正常免疫应答是重要一环。科学试验表明,锌元素是法氏囊维持正常发育和功能作用的重要元素之一,如果缺乏或不足会引起法氏囊萎缩,严重的只有正常囊体的1/2~3/5,从而很容易引起免疫抑制病的发生。硒元素是机体白肌病的重要预防元素,同时也是骨髓造血和合成抗体的重要元素之一。目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已经将硒作为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添加到食盐或食品中,以满足机体的正常需要。

1.8 环境污染引起免疫抑制

养殖场污染是国内许多场(户)主头痛的问题之一。大量的畜禽排泄物被不合理地堆放在场区周围或马路上。如果不能有效地及时处理就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的难闻气体,如硫化氢、尸胺、氨气等,这些有害气体不但会对人体引起头晕呕吐,呼吸急促等中毒不适症状,同样也会引起鸡群的不良反应,从而引发免疫抑制。

2 应对措施

2.1 选用优质高效的疫苗

严格执行疫苗接种程序,制定科学的蛋鸡防、免疫程序。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疫苗尽管都己通过CMP体系认证,但是就其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高效性来说是参差不齐的,甚至有些疫苗产品因净化工作不彻底,尚含有一些能引起水平传播的传染病的病原体。所以选用优质高效安全的疫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2.2 选用可靠的药品

在预防和治疗疫病过程尽可能选用一些质量可靠,声誉较好厂家的药品,以免因药物毒副作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包括禽产品的药残问题和机体发生免疫抑制的问题)。

2.3 选用解除和避免引起免疫抑制的保健品

如白介素、干扰素等。就白介素而言,该品不仅能激活和增强细胞免疫系统的功效,而且能消除体液免疫系统的抑制因素,解除体液免疫抑制,从而使细胞免疫系统和体液免疫系统均处于高效表达的状态,机体处于强健康状态。

2.4 改善环境

消除引起免疫抑制的污染因素和应激因素,增强机体的体质。

2.5 严把饲料营养关

一方面有毒有污染的饲料坚决不能采用。另一方面要求采用优质饲料,保证营养成分含量平衡、稳定能够被高效地消化吸收。

自身免疫性疾病概述

自身免疫性疾病 Autoimmunity Diseases 一概述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统对宿主自身抗原发生正性应答、造成其组织或器官的病理性损伤、影响其生理功能、并最终导致各种临床症状的状态。(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 1.多数自身免疫病是自发或特发性的,感染、药物等外因可能有一定的影响;2.患者血清中有高水平的γ-球蛋白; 3.患者血液中有高效价的自身抗体或出现与自身抗原反应的致敏淋巴细胞;4.病损部位有变性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呈现以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 5.病程一般较长,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仅有少数为自限性; 6.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少年; 7.有遗传倾向; 8.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有效; 9.常有其它自身免疫病同时存在; 10.可复制出相似的动物疾病模型。 (三)确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条件: 1.证实自身抗体或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存在; 2.找到自身抗原; 3.用该自身抗原免疫动物能够诱发同样的自身免疫病; 4.通过被动转移实验证实抗体或者T细胞的致病能力。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 1.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局限某特定器官,器官特异性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导 致自身免疫病。 2. 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病变见于多种器官及结缔组织;又称结缔组织病或 胶原病。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的相关因素

(一)自身抗原的出现:1. 隐蔽抗原的释放。2. 自身抗原改变。 3. 分子模拟。 4. 决定基扩展。 (二)免疫系统异常 1. 淋巴细胞多克隆的非特异性活化: (1)内因:淋巴细胞生长控制机制紊乱,如MRL-lpr小鼠为SLE的动物模型,其FAS基因突变,FAS蛋白胞浆区无信号转导作用,不能诱导T细胞调亡。 (2)外因:各种淋巴细胞的活化物质,如IL-2等细胞因子的应用及LPS和超抗原的作用。 2.辅助刺激因子表达异常: APC辅助刺激因子表达异常,刺激自身反应性T细胞,引发自身免疫病。T-B 细胞之间的旁路活化。 原因(1)病毒感染B细胞。 (2)来自细菌或病毒的超抗原。 (3)B细胞表面的MHC-II分子被修饰。 (三)免疫调节网络失调:Th1和Th2细胞功能紊乱:Th1细胞功能亢进促进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的发展,如 IDDM等。Th2细胞功能亢进促进抗体介导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发展,如SLE等。 (四)病源微生物感染。 三. 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损伤机制 1.发病机制主要为:Ⅱ型、Ⅲ型、Ⅳ型超敏反应。 2.特点:1. 靶分子的多样性;2. 反应细胞的多样性 ; 3. 自身免疫应答包括初次应 答和再次应答。 3. 自身抗体引起的细胞破坏: 抗体与细胞结合激活补体、调理吞噬、介导ADCC破坏 细胞。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4. 抗受体抗体与受体结合:刺激或阻断细胞的功能。如Graves 病、重症肌无力。 5. 抗细胞外成分自身抗体与相应的物质结合: 激活补体、调理吞噬作用杀伤破坏自 身细胞。如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6. 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形成IC沉积局部: 活化补体引起组织、细胞损伤。如系统性 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鸡群免疫指标设计及方法

1.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比值测定 分别于免疫后(7 d、14 d、21d、28d和35d)每组选取6只鸡,每只心脏无菌采血1.5 ml/只(0.2ml肝素抗凝),由于2ml的血液分离出来的淋巴细胞数目不够,所以把两只鸡的血液混合后分离淋巴细胞。在无菌环境下,用等量PBS液稀释,小心叠加于3ml淋巴细胞分离液面上,2 000 r/min离心25min,收集中间云雾层,PBS液洗涤两次,每次2000 r/min 离心5min,用PBS调整细胞浓度至1×107个/ml,加入50μl的细胞到1.5ml的离心管中。分别加入荧光标记的抗体FITC-CD3(每106细胞1μg)、PE-CD4(每106细胞0.1μg)及PECY5-CD8(每106细胞0.1μg)共10μl,按照上述方法操作,同时做阴性对照(同型对照)。4℃避光孵育30min 后,在4℃条件下,2000 r/min 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按照上述方法用PBS洗涤2次,调整其体积为500μl,用FACSCahbur流式细胞仪检测。 2 血液淋巴细胞活性的测定 使用按照3.2步骤常规制备鸡淋巴细胞,使其终浓度为0.5×106个/ml或0.25×106个/ml,铺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加入100μL 细胞悬液、用完全培养基补足200μl/孔,每个样品设6个重复孔,5%CO2、37℃培养44 h 后,每孔加入MTT 10μl (5μg/ml),继续培养4 h。吸出150μl上清,加入150μlDMSO,混匀。用酶联免疫检测仪,于OD570nm 波长,测定吸光度。 3 疫苗抗体水平测定 分别于免疫前(0d)和免疫后(10d、17 d、24d、31d、38d),固定选取30只鸡,采血1 ml,37℃放置2h后,4℃冰箱放置过夜。3000r/min离心10min,每份分装为3个离心管。按常规方法用96孔“V”形血凝板进行血凝抑制(HI)试验,血清抗体的血凝抑制效价以log2表示。 1%鸡红细胞悬液的配制和抗体效价检测方法见中国兽药典2010版第三部附录12-14。 4 雏鸡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各组在免疫后38d各随机抽取15只,称重,剖杀摘取法氏囊、脾脏、胸腺。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分后,用分析天平称重,根据与体重之比计算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脾脏指数=脾脏重(mg)/体重(g) 法氏囊指数=法氏囊(mg)/体重(g) 胸腺指数=胸腺(mg)/体重(g)

鸡免疫接种的九个方法

鸡免疫接种的九个方法 免疫接种是养鸡场必不可少的工作,免疫的成败事关养鸡效益的高低。实践证明:在相同条件下,选择有效的免疫方法,可获得较高的免疫效果。 1.滴鼻点眼法。将500只剂量的疫苗用25毫升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摇匀,用标准滴管(眼药水塑料瓶也可)各在鸡眼、鼻孔滴一滴(约0.05毫升),让疫苗从鸡气管吸入肺内、渗入眼中,比法适合雏鸡的鸡瘟Ⅱ、Ⅲ、Ⅳ系疫苗和传支、传喉等弱毒疫苗的接种,它使鸡苗接种均匀、免疫效果较好,被养殖界称为弱毒苗的最佳方法。 2.浸头闷鼻法。按每只鸡0.5~1毫升的生理盐水稀释疫苗(幼雏0.5 毫升,1月龄以上用1毫升)盛在茶碗内,将鸡腿和翅膀捉住,由助手按住鸡头浸入疫苗(要设过眼部)中二秒种,迅速拿出,使鸡的眼鼻口中都沾上疫苗。此法适合鸡瘟Ⅱ、Ⅳ系或法氏囊等弱毒苗,经抗体监测,防疫效果比单独滴鼻、饮水、注射都好,很多养鸡户也反映操作容易,速度快。 3.肌肉注射法。按每只鸡0.5~1 毫升的剂量将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用注射针注射在鸡腿、胸或翅膀肌肉内。注射腿部应选在腿外侧无血管处,顺着腿骨方向刺入,避免刺伤血管神经;注射胸部应将针头顺着胸骨方向,选中部并倾斜30度刺入,防止垂直刺入伤及内脏;2月龄以上的鸡可以注射翅膀肌肉,要选在翅膀根部肌肉多的地方注射。此法适合鸡瘟Ⅰ系疫苗、油苗及禽霍乱弱毒苗或灭活苗。 4.皮下注射法。此法适合鸡马立克疫苗接种。将1000 只剂量的疫苗稀释于200毫升专用稀释液中,在鸡颈部皮下注射0.2毫升,注射时要捏起皮肤刺入,防止伤及鸡颈部血管、神经。 5.翅内刺种法。将1000只剂量的疫苗,用2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充分摇匀,用蘸笔(文具店有售)或接种针蘸取疫苗,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刺种,20日龄内雏鸡刺一针,大鸡刺2针,此法适用于鸡瘟Ⅰ系苗和鸡瘟疫苗的接种,但需三天后检查刺种部位,若者小肿块或红斑则表示接种成功,否则需重新刺种。 6.喷雾接种法。喷雾前先关通风孔,将1000只剂量的疫苗加蒸馏水150~300毫升稀释,用纱布过滤,用喷雾器(枪)喷于500只鸡的鸡舍空中,要求喷雾均匀,喷头离鸡1.5米,喷完20分钟打开通气孔,免疫后的饲料中添加抗菌素防止气囊炎。此法适合鸡瘟Ⅱ、Ⅲ、Ⅳ系、传支疫苗接种。 7.擦刷肛门法。此法主要用于传喉疫苗接种。将1000 只剂量的疫苗加入30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捉鸡倒提,用手捏腹使肛门粘膜外翻,用接种刷或棉球,刷擦肛门粉膜,使粘膜发红为止,每500只鸡换一把刷子。 8.饮水免疫法。在饮水免疫前3小时(夏季2小时)给鸡停水,将饮水器反复洗刷干净,再用凉开水冲洗一遍,确保无残留消毒剂或异物。将2倍于鸡释的疫苗,

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1.接种剂量一定剂量范围内,免疫力产生和接种剂量成正比,即:疫苗接种剂量越大,产生的免疫应答越强,免疫效果越好。但接种剂量不能任意增减,应按生物制品规定进行。剂量过大过小均可造成免疫耐受性,影响免疫效果,剂量过大还容易出现接种反应。 2.接种次数活疫苗在体内得到繁殖,产生较好免疫效果,故活疫苗一般接种一次。死疫苗、灭活疫苗及类毒素注人人体后不能繁殖,且反应迅速、消失快,如不进行多次注射,常常达不到免疫效果。需强化l~2次才能产生较好免疫力。 3.接种间隔时间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间的间隔。前者的时间长短根据预防接种制剂的性质、产生免疫反应的快慢、注射后机体吸收快慢而定。我国目前规定:不加吸附的疫苗,最低限度间隔7~10天注射一次;类毒素或吸附制剂,间隔4~8周。若免疫计划安排有困难,应适当延长间隔时间。缩短间隔时间可能影响免疫效果。加强免疫间隔需根据体内抗体消失的快慢而定。按时进行加强免疫,能很快提高体内抗体水平,增强免疫效果。 4.免疫途径每种生物制品均有最适宜的途径。如小儿麻痹糖

丸口服效果最好、最方便,麻疹疫苗、白百破二联疫苗则以皮下注射效果最好。应根据疫苗的免疫机理,选择最适宜的接种途径。 5.年龄新生儿期开始合成抗体,可成功接种卡介苗。母体特异性IgG一般持续到生后6个月,故8个月后才需接种麻疹疫苗,否则干扰抗体形成,影响免疫效果。 6.冷链系统管理疫苗是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方法制成。大部分为是蛋白质,或由脂类、多糖和蛋白质合成复合物,有的还是活微生物,一般均怕热、怕光,需要冷藏。为了保证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均在适当的冷藏条件下进行,需要的多环节链式贮存、运输设备称为冷链。冷链设备的短缺或管理不善会影响到疫苗的免疫效果,甚至因此出现接种反应。

鸡免疫接种技术要点

鸡免疫接种技术要点 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或免疫方法不当等方面的原因,鸡在免疫接种后,容易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导致鸡生产性能下降、体质虚弱,甚至出现死亡,给养鸡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一、常见不良反应及原因 1、呼吸道不良反应。雏鸡在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发生呼吸道免疫反应,一般在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因为养鸡场为保暖而紧闭门窗,致使鸡舍内空气污浊,有害气体增多,此时给鸡进行呼吸道病免疫接种,就会引起严重呼吸道免疫反应,常表现呼吸罗音、摇头和水样眼等症状。 2、头颈部不良反应。选择在颈背部皮下注射疫苗时,因注射部位不当,针头刺到肌肉或神经,或将疫苗注入颈部肌肉,引起颈部活动僵硬,表现为扭曲状。 3、腿部不良反应。选择在腿部肌肉注射疫苗时,因失手易造成血管或神经损伤,或注射疫苗的用量过大,或带菌免疫,引起腿部注射部位发炎,出现肿胀、跛行症状。 4、免疫后不良反应。出现鸡免疫接种后反而发病了,主要原因:⑴接种时鸡群内已潜伏有强毒病原微生物,只是未表现明显的临诊症状;⑵疫苗免疫剂量过大。例如雏鸡大剂量使用新城疫Ⅱ系疫苗或鸡新城疫Ⅳ系(Lasota株)疫苗会导致扭头、转圈等神经症状。大剂量使用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会出现流泪、喉头出血等传染性喉气管炎症状;⑶引起并发症状。例如鸡新城疫Ⅱ系(或Ⅳ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法氏囊病疫苗的接种,可能造成本来不明显的败血性支原体病的爆发;⑷不同种类疫苗间的相互干扰作用。一个养鸡场往往不止进行一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往往几种疫苗同时使用,例如有的养鸡户同时接种鸡新城疫Ⅰ系疫苗和鸡痘疫苗,由于鸡新城疫Ⅰ系苗具有很强的干扰作用,可导致鸡痘疫苗免疫失败,从而有可能感染并发生鸡痘;⑸由于消毒不严,使鸡舍内漂浮大量的有害细菌或病毒,当进行接种时,易使细菌或病毒从伤口进入体内,发生疾病;⑹对无母源抗体或母源抗体水平较低的雏鸡,选用毒力较强毒株的疫苗免疫,使免疫的鸡群发病;⑺雏鸡在免疫前,由于母源抗体水平低,遭受外界环境中强毒的感染,免疫接种后激发已感染鸡发病。⑻在未发病的鸡场,使用毒力较强的疫苗免疫时,可引起鸡群发病;⑼鸡群体质较弱,接种疫苗后,易发生疾病;⑽接种疫苗后,因饲养管理不善,使鸡体质下降导致发病。 二、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环境。鸡舍应干净卫生、通风良好,日照充足,饲养密度合理,为鸡群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2、建立定期消毒制度。对孵化设备、鸡场饲养用具及环境进行定期消毒,防止有害病菌及其它强毒感染。对注射器械也要严格消毒。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几点因素

对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我主要与大家探讨以下几点。 1:疾病方面的因素: 大家知道,机体内细胞在健康状态下,有对外来物质自我鉴别的能力,抗原物质进入体内后,抗原递呈细胞对其识别,捕获,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细胞与B细胞对抗原进入识别阶段,机体细胞正常进入免疫应答状态,免疫应答是一个连续不可分割的过程。当机体感染疾病或正在发生某些病毒性疾病时,就会造成机体细胞的这种正常自我识别发生紊乱,病毒感染机体时可对宿主组织或器官造成直接或间接损伤从而致病,但也可能并无组织器官损伤,而致病理变化或易发生继发感染。 当机体的这种自我识别保护能力被干扰后,病毒或细菌便会趁机定值而引起组织器官病变例如:马立克病毒与鸡痘病毒,所以也就直接造成了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链条的破坏。 当机体感染球虫时,球虫会破坏肠道黏膜及淋巴样组织,造成肠道弥漫性出血直接造成机体造血器官功能紊乱,主要参与免疫应答的T细胞及B细胞相应减少,传染性贫血等疾病也会造成这样的免疫细胞的减少。 所以在机体完全健康时免疫抗原,是机体获取良好免疫应答的基础保证。 2:营养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机体在相应的日龄阶段体重不达标,例如:鸡群的密度,发生过疾病等等,这样会使一部分鸡处于非健康状态,一些特

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活化性降低。下面主要介绍几种营养物质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蛋白质与能量营养不良时可导致某些组织萎缩,黏膜分泌减少,造成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过量的氨基酸会造成抑制抗体的合成,,不合理的额外添加氨基酸对免疫效果是非常不利的。维生素A对维持上皮和黏膜表面功能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对合成抗体作用很大,对鸡的早期法氏囊免疫器官具有保健作用。 维生素E可促进巨噬细胞的形成,巨噬细胞不仅有吞噬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它还具有对抗原递呈,传导,内化抗原加工等作用,对注射免疫部位引起的炎症,可配合抗菌素治疗,从而起到快速恢复炎症的作用。 维生素C不仅具有抗应激及抗感染等作用,还有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特殊作用。 所以说机体获取合理的营养,机体各项生理指标达到健康标准,是保证免疫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3:免疫增效剂类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对免疫效果的影响:大家知道,某些抗原需要经过多次免疫才能刺激诱导免疫系统产生理想的抗体产生,一些免疫增效剂类药物在此时便起到了诱导与激活免疫细胞的作用,这些药物要严格按照疗程才会具有诱导与激活免疫系统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在免疫抗原接种的前2天与后2-3天内都要使用。有的人只使用1天或一次是完全没有效果的(增效剂与疫苗保护剂一定要分清,脱脂奶粉是疫苗保护剂,左旋咪唑等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第74天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B.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菌等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非特异性免疫主要依靠淋巴细胞来实现 D.吞噬细胞能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传递抗原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A正确;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抗体和淋巴因子具有特异性,而溶酶体属于第二道防线,没有特异性,B正确;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由皮肤、黏膜构成人体的人体免疫第一道防线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以及吞噬细胞构成的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主要依靠淋巴细胞来实现,C错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能摄取、处理病原体并传递抗原,D正确。 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由T细胞分泌)、溶菌酶等。 2.细胞识别作用的判断技巧 (1)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2)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但能识别“非己”成分。 (3)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以上三点可以总结为两个唯一:

1.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过程,虚线表示细胞免疫过程 B.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D.物质戊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2.将某抗原先后两次注射到同一个小鼠体内,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B.A的形成主要与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C.再次注射抗原发生的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 D.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 3.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所示免疫反应(A、B为有关的物质),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几点因素资料讲解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 几点因素

对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我主要与大家探讨以下几点。1:疾病方面的因素: 大家知道,机体内细胞在健康状态下,有对外来物质自我鉴别的能力,抗原物质进入体内后,抗原递呈细胞对其识别,捕获,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细胞与B细胞对抗原进入识别阶段,机体细胞正常进入免疫应答状态,免疫应答是一个连续不可分割的过程。当机体感染疾病或正在发生某些病毒性疾病时,就会造成机体细胞的这种正常自我识别发生紊乱,病毒感染机体时可对宿主组织或器官造成直接或间接损伤从而致病,但也可能并无组织器官损伤,而致病理变化或易发生继发感染。 当机体的这种自我识别保护能力被干扰后,病毒或细菌便会趁机定值而引起组织器官病变例如:马立克病毒与鸡痘病毒,所以也就直接造成了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链条的破坏。 当机体感染球虫时,球虫会破坏肠道黏膜及淋巴样组织,造成肠道弥漫性出血直接造成机体造血器官功能紊乱,主要参与免疫应答的T细胞及B细胞相应减少,传染性贫血等疾病也会造成这样的免疫细胞的减少。 所以在机体完全健康时免疫抗原,是机体获取良好免疫应答的基础保证。 2:营养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机体在相应的日龄阶段体重不达标,例如:鸡群的密度,发生过疾病等等,这样会使一部分鸡处于非健康状态,一

些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活化性降低。下面主要介绍几种营养物质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蛋白质与能量营养不良时可导致某些组织萎缩,黏膜分泌减少,造成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过量的氨基酸会造成抑制抗体的合成,,不合理的额外添加氨基酸对免疫效果是非常不利的。维生素A对维持上皮和黏膜表面功能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对合成抗体作用很大,对鸡的早期法氏囊免疫器官具有保健作用。 维生素E可促进巨噬细胞的形成,巨噬细胞不仅有吞噬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它还具有对抗原递呈,传导,内化抗原加工等作用,对注射免疫部位引起的炎症,可配合抗菌素治疗,从而起到快速恢复炎症的作用。 维生素C不仅具有抗应激及抗感染等作用,还有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特殊作用。 所以说机体获取合理的营养,机体各项生理指标达到健康标准,是保证免疫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3:免疫增效剂类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对免疫效果的影响:大家知道,某些抗原需要经过多次免疫才能刺激诱导免疫系统产生理想的抗体产生,一些免疫增效剂类药物在此时便起到了诱导与激活免疫细胞的作用,这些药物要严格按照疗程才会具有诱导与激活免疫系统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在免疫抗原接种的前2天与后2-3天内都要使用。有的人只使用1天或一次是完全没有效果的(增效剂与疫苗保护剂一定要分清,脱脂奶粉是疫苗保护剂,

鸡的四个主要免疫器官简介

鸡的四个主要免疫器官简介 鸡有哪些免疫器官呢? 鸡的免疫器官主要有哈氏腺、法氏囊、胸腺、盲肠扁桃体四个主要的免疫器官。 1)法氏囊:法氏囊一旦破坏,细菌病毒就会轻而易举进入,爆发法氏囊炎就会侵害法氏囊,因此爆发法氏囊病后,有很多鸡群就会很难进行饲养管理。 2)哈氏腺、胸腺、盲肠扁桃体:如果鸡群发生某些病毒性疾病就会侵害胸腺和盲肠扁桃体,哈氏腺也会受到干扰和影响,之后一系列的疾病都会感染上的。

因此,哈氏腺、法氏囊、胸腺、盲肠扁桃体是非常重要的免疫器官。 一.初级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法氏囊 胸腺位于颈部两侧皮下,鸡每侧7叶,鸭每侧5叶,各叶约如小扁豆,连成链状,肉红色或微黄。家禽性成熟后,胸腺退化,仅留残迹。 来自骨髓的多功能干细胞在胸腺分化成熟为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其中大部分也是转移到脾脏等二级免疫器官储存。当某种抗原进入机体时,一般来说T细胞与B细胞同时做出免疫应答,B细胞应答产物是特异抗体,T细胞应答产物是效应细胞,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消灭抗原。 法氏囊是禽类特有的免疫器官,位于泄殖腔上方,鸡的呈梨形,鸭的呈筒形。囊内壁有许多皱褶,囊腔基底部,有一很细的短管与泄殖腔

相通。鸡的法氏囊在3周龄约有豌豆大,4周龄达最大,约有小葡萄大;鸭的法氏囊在3月龄达最大,约如铅笔粗,2厘米长。家禽性成熟后,法氏囊逐渐退化。 二.次级淋巴器官 次级淋巴器官包括:骨髓、脾脏、哈德氏腺、结膜相关淋巴组织,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和肠道相关淋巴组织。 骨髓是造血器官,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骨髓能产生一种特殊的细胞,叫“多功能干细胞”,它随血液运行到机体不同部位,就分化为不同的免疫细胞,例如运行到法氏囊就分化演变为B淋巴细胞,运行到胸腺就分化演变为T淋巴细胞,体内所有一切免疫细胞均由它分化而成。此外,骨髓本身也是多功能干细胞分化为某些免疫细胞的场所。 脾脏位于腺胃右上方,成年家禽的脾脏约有白果大,呈棕红色,鸡的近于球形,鸭的略呈立体三角形。脾脏内有来自法氏囊的B细胞和来自胸腺的T细胞,是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也是产生抗体和效应细胞的重要场所。 淋巴组织肉眼明显可见的只有盲肠扁桃体,此外许多器官的粘膜层均有弥散性淋巴组织,眼部的哈德氏腺淋巴组织最为丰富。 三.免疫系统

详解蛋鸡免疫抑制及应对措施

蛋鸡免疫抑制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不断高发、频发,极大的降低了鸡对于疾病的易感性,造成养殖场各种疾病频频发生,养殖者为了预防疾病需要增加防病投入,使用大量疫苗及抗生素,而往往会事与愿违不能取得好的效果,而在目前限抗、禁抗的大形式下,则更增加了对于养殖场疾病防控的困难,所以免疫抑制的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免疫抑制的原因 免疫抑制的主要原因分为鸡体本身的内在原因和因环境、疾病,管理等外在原因引起。 1、内在原因 1.1品种因素,物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控制。家禽品种繁多,对病原因子的免疫应答各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家禽,对同一疫苗或病原因子的免疫反应强弱也不一致。而现在蛋鸡育种向着轻型化、小型化、节粮化方面改进,以常见的海兰褐为例。近年来饲养标准表现为体重越来越轻、采食越来越小、产蛋越来越早、产蛋越来越多,但是相应的蛋鸡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变现在对饲养环境、饲料营养、饲养管理要求逐渐提高! 1.2家禽免疫器官发育缺陷 免疫系统先天性不足,因遗传、畸形等引起的免疫器官发育缺失。 蛋鸡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全,免疫器官发育的主要阶段在前3周,而且具有时效性,即早期发育不完全靠后期很难弥补,所以早期间体重发育十分重要!

机体免疫器官受损,或脾脏、法氏囊或胸腺等免疫器官发育不全,从而使其淋巴细胞的功能受到破坏,T 或B 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缺乏、降低或不能产生免疫球蛋白,进而造成免疫抑制。 2、外在原因 2.1、疾病是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最主要原因,鸡群感染后,不仅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导致免疫抑制,使感染鸡对其它病原的易感性增加,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甚至导致免疫失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贫血、鸡马立克氏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和呼肠孤病毒、禽流感、球虫等。 法氏囊内有大量B细胞,是产生体液免疫的主要器官,法氏囊炎症、出血会引起严重免疫抑制,同时传贫、呼肠孤会引起严重的发育不良及矮小综合征,对于肿瘤性疾病会引起免疫器官萎缩以及实质性病变! 2.2.饲养管理因素 应激,应激反应引起免疫抑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应激因素,如疫苗、过冷、过热、抓捕、转群、断喙、换料等措施会引起机体强大应激,而引发体内激素分泌异常,特别是大量的肾上腺素会导致免疫抑制! 饲养环境,饲养环境差会导致各种应激因素,特别是通风差,舍内氨气多会引起呼吸道粘膜受损,从而使得鸡黏膜免疫系统受损而影响到细胞免疫。 疫苗使用,生成过程中养殖者为了防止疾病往往会进行大剂量高强度免疫,但抗原过多,且超过一定的限度,抗体的形成反而受到抑制,即出现“免疫麻痹”的现象。同时劣质疫苗会增加由疫苗传毒的风险,劣质佐

免疫系统疾病

第七十五章免疫系统疾病简介 一、免疫系统疾病分类简介 1.免疫缺陷病由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器官、组织、细胞及分子存在先天性缺陷,或后天继发于感染、癌、代谢病、营养不良或物理及化学等因素,所引起的免疫功能不全综合征。包括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2.超敏反应性疾病已被抗原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所导致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自身组织成分引起的免疫应答所造成的组织器官免疫性损伤和功能障碍的疾病。有器官特异性,如桥本甲状腺炎;非器官特异性,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两大类疾病。 4.同种免疫病系由同种异体抗原引起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如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移植物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5.淋巴增殖病由于淋巴细胞在其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发生转化形成的克隆性疾病。有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如霍奇金淋巴瘤等)及浆细胞病(如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等)。 二、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简介 1.免疫抑制疗法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环孢霉素一A、FK506、单克隆抗体(如抗CD3、抗CD4抗体,抗TNF—a单克隆抗体等)等治疗超敏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增殖病及移植排斥反应 等。 2.免疫调节、增强及免疫替补疗法采用特异或非特异免疫球蛋白、胸腺素转移因子、干扰素、IL一2、集落刺激因子等。细菌制剂(如oK一432、卡介苗、胸壁酰二肽等)、化学合成药物(如左旋咪唑)等疗法治疗免疫缺陷疾病、自身免疫疾病、恶性肿瘤等。 3.免疫重建采用骨髓移植、胎肝移植、胎儿胸腺组织移植等疗法,治疗免疫缺陷病及血液病等。 第七十六章免疫缺陷病 第一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一组由于遗传性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在发育、分化或代谢等方面存在异常所引起的免疫功能不全综合征。主要发生于婴幼儿。临床以反复严重感染为主要特征。由于易伴有免疫自身稳定和免疫监督功能失常,因而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高于于同龄正常人群。其免疫缺陷可表现为体液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体液与细胞免疫联合缺陷、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及补体缺陷。 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 X连锁无丙种球蛋自血症X连锁婴儿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又名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或Bruton病,由性联隐性遗传。其缺陷在X染色体的长臂(Xq21.3—22),由于编码B细胞酪氨酸激酶的基因缺失或突变,使B细胞发育停滞于原B细胞和前B细胞阶段所致。本病仅见于男孩。 【诊断】 1.临床表现在出生4~6个月以后,来自母体的IgG的保护作用消失,患儿开始反复发生严重的化脓性细菌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感染,常见有化脓性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亦可发生脑膜炎、骨髓炎及化脓性关节炎等。患儿淋巴结发育不良,扁桃体小或缺如,虽反复发生感染,淋巴结及脾脏均不肿大。 2.实验室检查’ (1)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少于2 500mg/L,IgG少于2 000rag/L,IgA、IgM、IgD和IgE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几点因素

对影响疫苗免疫效果得因素很多,我主要与大家探讨以下几点. 1:疾病方面得因素: 大家知道,机体内细胞在健康状态下,有对外来物质自我鉴别得能力,抗原物质进入体内后,抗原递呈细胞对其识别,捕获,加工处理与递呈,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细胞与B细胞对抗原进入识别阶段,机体细胞正常进入免疫应答状态,免疫应答就是一个连续不可分割得过程。当机体感染疾病或正在发生某些病毒性疾病时,就会造成机体细胞得这种正常自我识别发生紊乱,病毒感染机体时可对宿主组织或器官造成直接或间接损伤从而致病,但也可能并无组织器官损伤,而致病理变化或易发生继发感染。 当机体得这种自我识别保护能力被干扰后,病毒或细菌便会趁机定值而引起组织器官病变例如:马立克病毒与鸡痘病毒,所以也就直接造成了机体对抗原得免疫应答链条得破坏。 当机体感染球虫时,球虫会破坏肠道黏膜及淋巴样组织,造成肠道弥漫性出血直接造成机体造血器官功能紊乱,主要参与免疫应答得T细胞及B细胞相应减少,传染性贫血等疾病也会造成这样得免疫细胞得减少。 所以在机体完全健康时免疫抗原,就是机体获取良好免疫应答得基础保证. 2:营养对免疫效果得影响: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机体在相应得日龄阶段体重不达标,例如:鸡群得密度,发生过疾病等等,这样会使一部分鸡处于非健康状态,一些特异

性淋巴细胞对抗原活化性降低.下面主要介绍几种营养物质对免疫效果得影响。 蛋白质与能量营养不良时可导致某些组织萎缩,黏膜分泌减少,造成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过量得氨基酸会造成抑制抗体得合成,,不合理得额外添加氨基酸对免疫效果就是非常不利得。维生素A对维持上皮与黏膜表面功能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对合成抗体作用很大,对鸡得早期法氏囊免疫器官具有保健作用。 维生素E可促进巨噬细胞得形成,巨噬细胞不仅有吞噬病原微生物得作用,它还具有对抗原递呈,传导,内化抗原加工等作用,对注射免疫部位引起得炎症,可配合抗菌素治疗,从而起到快速恢复炎症得作用。 维生素C不仅具有抗应激及抗感染等作用,还有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得特殊作用。 所以说机体获取合理得营养,机体各项生理指标达到健康标准,就是保证免疫良好效果得重要前提。 3:免疫增效剂类药物得不合理应用对免疫效果得影响:大家知道,某些抗原需要经过多次免疫才能刺激诱导免疫系统产生理想得抗体产生,一些免疫增效剂类药物在此时便起到了诱导与激活免疫细胞得作用,这些药物要严格按照疗程才会具有诱导与激活免疫系统得效果,一般情况下,最好就是在免疫抗原接种得前2天与后2—3天内都要使用.有得人只使用1天或一次就是完全没有效果得(增效剂与疫苗保护剂一定要分清,脱脂奶粉就是疫苗保护剂,左旋咪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这个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等),以及免疫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等)组成。 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但其功能的亢进会对自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在很多由于自身免疫引起的疾病中,CD4+ T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免疫系统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其中适应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在感染过程中,各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间互相协作、互相制约、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免疫防御功能。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首先遇到的是天然免疫功能的抵御。一般经7-10天,产生了获得性免疫;然后两者配合,共同杀灭病原体。免疫系统具有以下的功能:(高中生物疑问,关注101答疑网…) 保护 使人体免于病毒、细菌、污染物质及疾病的攻击。 清除 新陈代谢后的废物及免疫细胞与敌人打仗时遗留下来的病毒死伤尸体,都必须藉由免疫细胞加以清除。 修补 免疫细胞能修补受损的器官和组织,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健康的免疫系统是无可取代的,虽然它的力量令人赞叹,但仍可能因为持续摄取不健康的食物而失效。研究已证实,适当的营养可强化免疫系统的功能,换言之,影响免疫系统强弱的关键,就在于精确平衡的营养,不均衡的营养会使免疫细胞功能减弱,不纯净的营养会使免疫细胞产生失调,导致慢性疾病。营养免疫学的研究焦点就在于如何藉着适当的营养滋养身体,以维持免疫系统的最佳状态,进而使我们的免疫系统更强健。 免疫系统的功能为您介绍这些,人体免疫系统是人的一道自然屏障,可以与疾病斗争。

鸡群的六种疫苗接种方法

鸡群的六种疫苗接种方法 接种疫苗是提高鸡体抵抗传染病的主要途径,也是当前生态养鸡生产中重要的卫生防疫措施。疫苗接种方法在生态养鸡过程中常用的疫苗接种方法有以下几种。 1、滴鼻、点眼免疫法 这是使疫苗从呼吸道进入体内的方法。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病等很多弱毒苗均采用此种方法。雏鸡应用此方法可避免疫苗被母源抗体中和,此法逐只接种,确实可靠,是较好的接种方法。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将疫苗溶于稀释液或灭菌生理盐水中;使用标准滴管,将一滴溶液自1厘米高处,垂直滴进雏鸡眼睛或一侧鼻孔(用手按住另一侧鼻孔),应确定疫苗溶液被吸入才能够放鸡。 2、浸喙法 可以用于各种弱毒活疫苗的接种。方法是按照疫苗使用说明进行稀释,稀释后的疫苗盛放在小碗内,把需要免疫的雏鸡用手抓住后,将其喙部浸入疫苗中(疫苗水要淹没雏鸡的鼻孔),当雏鸡鼻孔处冒出气泡后将雏鸡放下。这种方法操作比较快,而且效果更可靠。 3、气雾免疫法 用专门的气雾枪或气雾器操作,使疫苗形成雾化粒子,均匀地浮游于空气中,随鸡的呼吸进入体内,达到免疫的效果。此方法省时省力,适用于群体免疫,特别是某些对呼吸道有亲嗜性的疫苗,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效果较好。 注意事项:疫苗必须于清凉而不含铁质或氯的清水中溶解,并在水中打开瓶盖,水的用量参见有关疫苗使用说明书。中农翎翔提醒您喷雾免疫前,关闭门窗和通风设备,气雾喷嘴朝上,将疫苗溶液均匀地喷向鸡群的头顶部,喷洒距离为30~40厘米,操作结束后约经20分钟打开门窗或风扇。最好在夜间免疫,如果白天进行则需要关上窗帘使舍内处于昏暗状态,昏暗条件下进行气雾免疫有助于保持鸡群的安静。当鸡群有潜在的慢性呼吸道病时,不能使用,以免激发该病。散养鸡群最好在晚上鸡群回到鸡舍后,关掉电灯并把鸡群相对集中在鸡舍内的某些区域,再进行此操作。 4、饮水免疫法 本方法对于大群鸡较适用,方便省力,还可避免因抓鸡而造成的应激因素的不良影响。但易造成免疫剂量不均一,免疫水平参差不齐,多能素,此外,饮水法产生的免疫力也较小,往往不能抵抗较强毒力毒株的侵袭。

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作业1 选择题 1—5EDBCC 6—10DDEDC 11—15ACCBD 16—20BCCDB 简答题 1.免疫系统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正常或是失常表现出何种生物学效应。 1)免疫防御:指机体抵御外来抗原性异物入侵的一种保护功能。正常时可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时如果防御功能过强出现超敏反应,免疫防御功能过低(免疫缺陷)会导致反复发生感染。2)免疫稳定:指维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机能。正常时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抗原性异物,对自身成分耐受和保护。功能紊乱时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失去了对自身抗原的耐受而对自身细胞发动攻击。3)免疫监视:指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功能。功能正常时可防止肿瘤产生,功能失调时可导致肿瘤发生,或病毒感染不能及时清除,造成病毒持续性感染。 2.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主要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骨髓的主要功能:1)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2)骨髓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是再次免疫应答时产生抗体的主要场所。胸腺的主要功能:1)T细胞发育的主要场所。2)免疫调节作用。3)建立与维持自身免疫耐受。淋巴结的主要功能:1)T/B淋巴细胞居留的场所。2)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脾脏的主要功能:1)T/B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2)对血液来源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3)合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4)过滤作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主要作用:1)通过黏膜局部发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在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2)黏膜局部产生的分泌型IgA,3)参与口服抗原街道的免疫耐受。 3.细胞因子的概念及分类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多种细胞(主要是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可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等多种类型。 4.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1)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由Ig的V区,特别是HVR的空间结构决定的。在体内表现为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理学效应;在体外可出现抗原抗体反应。(2)激活补体:IgG(IgG1、IgG2和IgG3)、IgM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gA、IgG4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3)与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Ig经Fc段与各种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粘附、ADCC及超敏反应作用。(4)穿过胎盘:

常用免疫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免疫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滴鼻、点眼、滴口免疫法 1 配兑稀释 分别开启盛有疫苗和稀释液或灭菌生理盐水的瓶子。为防止两瓶在空气中互相倾倒受污染或将疫苗洒落瓶外,一般用塑料接头连接再倾倒,然后轻轻旋转摇晃至疫苗完全溶解,将其移到滴瓶中或直接加上滴嘴。配兑溶液量根据滴瓶和滴管的大小差异而有变化,可根据1ml水有几滴来推算。由于活毒疫苗配后1小时活力即有较大降低,在2小时后或在高温育雏等环境下活力将大大降低,故应坚持现用现配原则,一般配制1小时内使用完的疫苗量。 2 滴瓶操作 五指分开捏着,将装有疫苗的滴瓶滴头朝上掌心向天,轻捏瓶身,挤出一部分空气,然后倒转过来,使滴头朝下掌心向地,即可开始接种。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该姿势。若滴头自然滴液,可稍松手指让其吸回。 3 滴鼻点眼法 将一滴疫苗溶液自1cm高处,垂直滴入 一侧眼睛或鼻孔里,等疫苗扩散到整个角膜 或被吸入鼻孔后才可放鸡,否则滴入的疫苗 易被甩丢,影响免疫效果。若疫苗停在鼻孔 处,可按压对侧鼻孔,让其吸进。在接种过 程中,严禁攀比速度、马虎了事,若没有滴 中应补滴。禁止将滴头伸入眼结膜内滴液, 不仅易损伤结膜,而且滴液大小不一。 4 滴口法 鸡腹部朝天,食指托住头颈后部,大拇指轻按前面头颈处,待张口后在口腔上方1cm 处滴下1滴疫苗溶液。在滴口免疫前后24小时内停饮任何有消毒剂的水。 二翼翅刺种法 1 该方法多用于鸡痘接种,配有专用稀释液 用塑料接头对接后,溶解摇匀。为防被打翻,可将疫苗瓶放在木块或泡沫上的小孔中。拉开一侧翅膀,抹开翼翅上的绒毛,刺种者将蘸有疫苗的刺种针从翅膀内侧对准翼膜用力快速穿透,使针上的凹槽露出翼膜。 2 注意事项 每次剌种针蘸苗都要保证两凹槽能浸在疫苗液面以下,出瓶 时将针在瓶口擦一下,将多余疫苗擦去。在针刺过程中,要避免 针槽碰上羽毛以防疫苗溶液被擦去,也应避免刺伤骨头和血管。 为防止传播疾病,每剌种完一群鸡要更换刺种针。在接种后6~8 天,接种部位可见到或摸到1~2个谷粒大小的结节,中央有一干 痂。若反应灶大且有干酪样物,则表明有污染;若无反应出现, 则可能是由于:鸡群已有免疫力,或接种方法有误,疫苗保存运 输不当,曾受阳光暴晒或受热,以及疫苗本身质量问题。一般至 少应有2%的鸡只有局部红肿反应现象。 三颈部皮下注射法 本方法较多的是使用灭活苗。灭活苗在用前应使疫苗温度升至室温,并摇匀。注射器具严格消毒,剔除钝卷针头。一般使用18号针头,若针头孔径太小,会影响疫苗质量。针头长短根据接种鸡群个体大小而异。检查连续注射器密封性能,有无滴漏现象。

免疫鸡群为何易发生非典型新城疫

当前,随着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免疫接种的普遍开展,鸡新城疫的典型发作和暴发流行已很难再见到,但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情况随之增加,并成为威胁养鸡业健康发展的头号杀手和重要瓶颈。 一、非典型新城疫的流行特点 当前,非典型新城疫主要发生在已免疫接种的鸡群,肉鸡以19~21日龄和30日龄,蛋鸡以20~35日龄和40~55日龄发病最为严重。日龄越小,症状越明显,但均比典型症状缓和。 病初,首先表现呼噜、甩鼻等轻微呼吸道症状,接着出现咳嗽、气喘,气管啰音,口鼻炎性分泌物增多,不时甩头,从口中流出酸臭味黏液。此时会有零星少量病鸡死亡,大部分病鸡经一周左右病情好转,病程稍长者往往出现拉白色或淡绿色稀粪。慢性经过的多数有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或转圈,有的呈头向后仰嘴向上的观星姿势。成年鸡症状不明显,产蛋鸡主要表现为产蛋量急剧下降,产蛋高峰上不去,蛋壳颜色变浅,软壳蛋、薄壳蛋、畸形蛋增多,个别鸡出现拉稀,极易误诊为减蛋综合征。 剖检,一般难见典型新城疫的腺胃乳头出血、肠黏膜出血及溃疡等特征性病变。部分病鸡喉头、气管有黏液,气囊混浊并有干酪样渗出物;肠道各淋巴滤泡肿胀并出血,十二指肠末端有岛屿状突起,出血、坏死;卵黄蒂下2~3厘米处有豆瓣样(或枣核样)大小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直肠黏膜条状出血或点状出血等。 产蛋母鸡的卵泡和输卵管显著充血,卵泡膜极易破裂以至卵黄流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肝脾无特殊病变,肾多表现充血及水肿,输尿管内积有大量尿酸盐。 发病率和死亡率不高,明显低于典型新城疫。 二、发生非典型新城疫感染的主要原因 1.雏鸡母源抗体高、离散性大。近年来,由于普遍推广新城疫疫苗免疫接种,雏鸡出壳后都具有一定水平的母源抗体。但是,由于种鸡群的年龄不同,免疫次数、方法和时间不一,以及不同批次种蛋同时入孵等原因,致使雏鸡群体和个体之间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影响免疫效果的一致性;二是被野毒污染的鸡群,母源抗体水平较高,离散性很大。如果不考虑鸡群的具体情况就盲目进行弱毒苗免疫,势必会有相当数量的鸡只因母源抗体的干扰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鸡场,都实行新城疫7~10日龄首免的做法,由于母源抗体的干扰,是导致首免效果不佳,二免前后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一个重要原因。 2.免疫抑制因素的影响。免疫抑制是导致新城疫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当前,常见的就是免疫抑制病对新城疫的免疫干扰,也包括其它疾病和不良环境因素或应激造成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免疫抑制病主要有马立克氏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J亚群禽白血病、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禽呼肠孤病毒感染和鸡传染

注射免疫有皮下与肌肉注射两种方法

注射免疫有皮下与肌肉注射两种方法。肌肉注射抗体上升快,但对鸡的应激大,容易造成残鸡,且抗体维持时间短,常用做紧急免疫;皮下注射对鸡只免疫应激小、抗体维持时间长,是实际生产中较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 一、注射免疫的操作关键点 关键点一:适合的疾病和疫苗类型 适用于各种灭活苗(如:新城疫、禽流感、减蛋综合症、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灭活疫苗)、马立克氏病疫苗、新城疫I系活疫苗等疫苗的免疫。 关键点二:免疫器械要保证 1、注射器械的消毒。免疫前,将注射器、针头、胶管用75%的酒精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用蒸馏水或凉开水冲洗干净。 2、校正剂量。校准注射器,保证注射量与免疫剂量一致(图1)。 关键点三:免疫操作要到位 1、颈部免疫操作 注射部位:颈部正中线的下1/3处,皮下注射。 操作要领:用拇指和食指捏起鸡只颈部皮肤,使表皮和颈部肌肉之间产生气窝,同时向气窝内注入疫苗。注射时,针头应向后向下,与鸡只颈部纵轴平行(图2)。 2、胸部免疫操作 注射部位:胸部肌肉或皮下;肌肉注射也可选择翅膀近端关节附近的肌肉注射。 操作要领:①抓鸡人员一手抓住双翅,另一手抓住双腿,将鸡固定,将胸部向上,平行抓好; ②皮下注射时,用手将胸部羽毛拔开,针头呈15°将疫苗注入,同时用拇指按压注入部位,使疫苗扩散,防止疫苗漏出(图3);③胸部肌肉注射时,针头方向应与胸骨大致平行,雏鸡插入深度为0.5-1.0cm,日龄较大的鸡可为1.0-2cm。

3、腿部免疫操作 注射部位:大腿部外侧肌肉或皮下。 操作要领:针头方向应与腿骨大致平行,肌肉注射呈30°-45°、皮下注射呈15°将疫苗注入(图4)。 4、推荐的免疫操作方法 育雏、育成阶段免疫方法:2周龄前,颈部皮下注射;2周龄后,胸部皮下注射。 产蛋阶段优先免疫方法:胸部皮下→颈部皮下→腿部皮下→胸部肌肉→腿部肌肉。 二、注射免疫的注意事项 1、将免疫用的疫苗提前从冰箱中取出,保证疫苗使用时为常温,减少低温疫苗对鸡只的免疫应激。 2、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充分摇晃疫苗,保证每只鸡获得的抗原量一致。 3、颈部皮下注射时,应避免将疫苗注射到颈部血管、神经或靠近头部的部位,避免鸡只死亡、残疾或肿头。 4、胸肌注射时,应防止误刺入肝脏、心脏或胸腔内,引起鸡只意外死亡。 5、因腿部有大的血管且神经干较多,又是家禽负重的主要部分,一般不宜做肌肉注射。 6、选择不同的部位注射疫苗。由于疫苗对局部组织的损伤及过多疫苗在同一部位的蓄积会造成吸收障碍,影响鸡群健康与免疫效果。 7、疫苗的稀释和注射量应适当,一般以每只0.2-1.0ml为宜。 8、每注射100只鸡至少更换一次针头。应先接种健康鸡只,再接种假定健康鸡只,最后接种有病的鸡只。 三、注射免疫的优缺点分析 刺种免疫的操作关键点及注意事项 一、刺种免疫的操作关键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