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行测数学部分知识点

行测数学部分知识点

行测数学部分知识点
行测数学部分知识点

行测数学部分核心知识点

数字推理部分

1.质数:只有1 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自然数;合数:除了1 和它本身还有其它约数的自然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100 以内一共25个质数,200 以内一共46个质数

几个经典的分解:91=7×13 111=3×37 119=7×17 133=7×19

3.多级数列的基本处理方式:两两做差、两两做商。

4.多重数列一般有跳跃和分组两种类型。跳跃以奇偶隔项为主,分组以两两一组为主。

5.交叉数列:

①交叉数列以奇偶隔项为主。

②奇偶隔项数列一般数字形态上有的外在特征。

③奇偶隔项数列奇数项或偶数项自身的规律一定不会过于复杂,一般都是简单数列形式。

④奇偶隔项数列奇数项与偶数项的规律,特别是项数给得较少的时候。

⑤奇偶隔项数列若只有奇数项规律明显,那偶数项可能依赖于奇数项的规律,反之亦然。

6.2、3、4、5、6的多次方:

2 的1-10次幂:2、4、8、16、32、64、128、256、512、1024

3 的1--6 次幂:3、9、27、81、243、729

4 的1--

5 次幂:4、16、64、256、1024

5 的1--5 次幂:5、25、125、625、3125

6 的1--4 次幂:6、36、216、1296

7.图形数阵

饼状数阵口诀:观察角度——上下左右交叉

运算方式——加减乘除倍方

饼状数阵:如果奇数的个数为奇数个,一般无法仅通过加减运算得到

九元幻方数阵:一般按行或列分组,观察组间关系

数学运算部分

1.奇偶运算基本法则

【基础】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

【推论】①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那么差也是奇数;如果和是偶数,那么差也是偶数。

②任意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则两数奇偶相反;和或差是偶数,则两数奇偶相同。

2.整除判定基本法则

①能被2、4、8、5、25、125 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能被2(或5)整除的数,末一位数字能被2(或5)整除;能被4(或25)整除的数,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25)整除;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125)整除;

一个数被2(或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一位数字被2(或5)除得的余数

一个数被4(或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两位数字被4(或25)除得的余数

一个数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三位数字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

②能被3、9 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能被3(或9)整除的数,各位数字和能被3(或9)整除。一个数被3(或9)除得的余数,就是其各位相加后被3(或9)除得的余数。

③能被11 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能被11 整除的数,奇数位的和与偶数位的和之差,能被11 整除。

第一章计算问题模块

1.乘方尾数问题核心口诀

1) 底数留个位;2) 指数末两位除以4留余数(余数为0则看作4)

除0、1、5、6四个尾数不变的数之外,其余皆可使用以上口诀,无需考虑周期为2 或者4。

2.多位尾数法核心提示

多位尾数法当中应用最多的是“两位尾数法”,即利用计算过程当中每个数的末两位来进行运算,求得最后结果的最后两位,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判断的方法。使用时需注意以下两点:

1. 过程和结果当中的数字如果只有一位,需要补零补足两位。如9看成09,4看成04,0看成00等等。

2. 过程和结果当中的数字如果是负数,可以反复加100补成0 到100之间的数。如-1加100变成9,-40加100变成60,-492加5次100变成8等等。

3.裂项相加法核心公式

这是分解与组合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具体应用。裂项法的实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通项分解(裂项)如:

(1)1n(n+1)=1n-1n+1

(2)1(2n-1)(2n+1)=12(12n-1-12n+1)

(3)1n(n+1)(n+2)=12[1n(n+1)-1(n+1)(n+2)]

(4)1a+b=1a-b(a-b)(a>0,b>0且a≠b)

(5)kn×(n-k)=1n-k-1n

小结:此类变形的特点是将原数列每一项拆为两项之后,其中中间的大部分项都互相抵消了。只剩下有限的几项。

4. 速算技巧基本常数

第二章初等数学模块1.多位数问题核心提示

1 位数从1到9共9个

2 位数从10到99共90 个

3 位数从100到999共900 个

4 位数从1000到9999共9000 个

2.余数相关问题

余数基本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0≤余数<除数)

余数基本恒等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推论:被除数>

余数×商(利用上面两个式子联合便可得到)

3.同余问题核心口诀

“余同取余,和同加和,差同减差,公倍数作周期”

①余同:用一个数除以几个不同的数,得到的余数相同

此时该数可以选这个相同的余数,余同取余

例:“一个数除以4 余1,除以5 余1,除以6 余1”,则取1,表示为60n+1

②和同:用一个数除以几个不同的数,得到的余数和除数的和相同

此时该数可以选这个相同的和数,和同加和

例:“一个数除以4 余3,除以5 余2,除以6 余1”,则取7,表示为60n+7

③差同:用一个数除以几个不同的数,得到的余数和除数的差相同

此时该数可以选除数的最小公倍数减去这个相同的差数,差同减差

例:“一个数除以4 余1,除以5 余2,除以6 余3”,则取-3,表示为60n-3

选取的这个数加上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任意整数倍(即例中的60n)都满足条件

4. 星期日期问题

判断方法一共天数 2 月

平年年份不能被4 整除1 365 天有28天

闰年年份可以被4 整除366 天有29天

补充:闰年更精确的计法应该是“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三千两百年再不闰”

核心口诀:①一年就是1,闰日再加1;②一月就是2,多少再补算。③28 年一周期。④七天一循环。

注释:①如果月份、日期不变,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一年,则在原来的星期数基础上增加(或减去)“1”,如果中间有闰日,还要再加“1”。②如果年份、日期不变,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一月(以30天计算),则在原来的星期数基础上增加(或减去)“2”,再根据大小月调整。

③每二十八年的同一天,星期相同。④星期每七天一循环,即每隔七天(或七的倍数天),星期相同。

“隔n天”相当于“每n+1天”。比如说“隔5天运动一次”即“每6 天运动一次”。

5.720的约数有几个计算方法:720=2 ×3 ×5 即(4+1)×(2+1)×(1+1)=30

第四章行程问题模块

1. 平均速度问题

等时间平均速度公式

①如果运动过程的每一段运动时间相等,则v

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

②如果运动过程的每一段运动距离相等,则

③特别的对于n = 2的情况:

2.比例型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比=速度比×时间比,即

运动时间相等,运动距离正比与运动速度

运动速度相等,运动距离正比与运动时间

运动距离相等,运动速度反比与运动时间

3. 队列相遇追及问题:

从队尾到队头的时间=队伍长度÷速度差

从队头到队尾的时间=队伍长度÷速度和

4.多次相遇问题的一般解法:

1 根据题意,画好多次相遇问题的相关示意图

2 若甲、乙第一次分别走了S 、S ,第二次分别走了S ' 、S ' ,则:

5. 火车过桥问题

列车完全在桥(隧道)上的时间= (桥长-车长)÷列车速度

列车通过桥(隧道)所用的时间= (桥长+车长)÷列车速度

6. 接人问题

汽车空载和载人速度相等,且两组人速相等时:

汽车空载和载人速度相等时:

7. 沿途数车问题

(同方向)相邻两辆车的发车时间间隔×车速=(同方向)相邻两辆车的间隔

8. 环形运动问题

异向而行,则相邻两次相遇的路程和为周长

同向而行,则相邻两次相遇的路程差为周长

9. 钟面问题

1. 设时钟一圈分成了12格,则时针每小时转1 格,分钟每小时转12 格。

2. 时针一昼夜(24 小时)转2 圈,分针一昼夜转24 圈。

3. 钟面上每两格之间为30°,时针与分针成某个角度一般都有对称的两种情况。

4. 时针与分针一昼夜重合22 次,垂直44次,成180°也是22 次。

5. 钟面问题很多本质上是追及问题,可选用公式T = T0 + T0,其中:

T 为追及时间,即分针和时针要“达到条件要求”的真实时间

T0为静态时间,即假设时针不动,分针和时针“达到条件要求”的时间。

第五章计数问题模块

1.吃糖问题核心公式:吃N 颗糖,每天至少一颗,则共有吃糖方法的个数为:

2.排列组合问题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相邻问题—捆绑法;不邻问题—插空法.

3.错位排列问题:有N 封信和N 个信封,则每封信都不装在自己的信封里,可能的方法的种数计作D n,则D1 = 0,D2 =1,D3 = 2,D4= 9,D5= 44,D6= 265…

核心要求:大家只要把前六个数背下来即可:0、1、2、9、44、265。

递推公式:

【注释】这个问题在数学上叫做“伯努里-欧拉错装信封问题”,其通项公式为

4. 传球问题核心公式

N 个人传M 次球,记X = ,则与X最接近的整数为传给“非自己的某人”的方法数,与X第二接近的整数便是传给自己的方法数。大家牢记这一公式,可以解决此类所有问题。(具体证明比较繁琐,有机会专门写文章阐释)

比如说上例之中,X= =60.75,最接近的整数是61,第二接近的整数是60,所以传回甲自己的方法数为60种,而传给乙(或者丙、丁)的方法数为61。

5. 两集合容斥原理核心公式:

“满足条件I的个数+满足条件II的个数-两者都满足的个数=总个数-两者都不满足的个数”

6. 比赛计数问题

核心公式:N 支队伍的比赛所需场次

淘汰赛仅需决出冠、亚军比赛场次=N-1

需决出第1、2、3、4名比赛场次=N

循环赛单循环(任意两个队打一场比赛)比赛场次=

双循环(任意两个队打两场比赛)比赛场次=

7.植树相关问题核心公式线形植树:单边植树棵数=总长÷间隔+1

双边植树棵数=(总长÷?间隔+1)×2

楼间植树:单边植树棵数=总长÷间隔-1

双边植树棵数=(总长÷间隔-1) ×2

环形植树:单边植树棵数=总长÷间隔

双边植树棵数=总长÷间隔×2

8.剪绳问题核心公式:

一根绳连续对折N次,从中M刀,则被剪成了(2 ×M+1)段

9.方阵问题核心提示

假设方阵最外层一边人数为N,则:

①实心方阵人数=N×N

②最外层人数=(N-1)×4

③相邻两层,外层人数比内层人数多8

④最外两层人数=N×N-(N-4)×(N-4)

⑤多留意“不规则阵形”的割和补:最外圈人数=整个大阵人数-内部小阵人数

核心提示:对于三角形阵或者其它多边形阵,计算其最外层人数时也可以用以下公式:

(每边人数-1)×边数=最外层人数

其基础在于用各边人数之和,再减去各顶点计算重复的部分

10.过河问题

过河问题的关键在于,每次过河后(除最后一次过河外),必然会有1人驾船返回;最后一次过河则不需返回。

核心公式:N 次渡河最多可渡过的人数=渡河次数N?(每次可渡过河的人数-1)+1

第六章几何问题模块

1. 格点问题格点多边形面积公式:

S =内部点个数+ 1/2?边界点个数-1

2. 角度相关问题:N 边形内角和为(N - 2)×180?

3.表面积问题球的表面积= = 圆柱的表面积= + 侧面积=

若将一个图形扩大M 倍,则:对应角度仍为原来1 倍;对应长度变为原来的M 倍;面积变为原来的M倍;体积变为原来的M倍。

4.体积问题

球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

第七章杂题模块

1. 年龄问题年龄倍数=

2.牛吃草核心公式:原有草量+每天新增长草量×天数=牛数×天数

草场原有草量=(牛数-每天长草量)×天数

3.漏水问题核心公式:原有水量+单位时间漏水量×抽水时间=抽水机数×抽水时间

4.装卸问题核心公式

如果有M 辆车和N(N>M)个工厂,所需装卸工的总数就是需要装卸工人数最多的M 个工厂所需的装卸工人数之和。(若M≥N,则把各个点上需要的人加起来即答案)5.烙饼问题核心公式

如果已知共需烙的饼的个数、饼每个面需要烙的时间(默认每个饼需要烙两个面)、用来烙饼的锅的个数(等同于一个锅里最多同时放饼的个数),则:最少需要的烙饼时间=饼的个数?2?每个面需要烙的时间/锅的个数此公式理论上适用于所有“锅的个数≤饼的个数”的烙饼问题。

6. 假设中心大圆的半径是转动小圆半径的n倍,则:

在外面转一大圈,小圆转动n+1圈

在里面转一大圈,小圆转动n-1圈

2018年公务员行测常识题900题试卷(六)

501、下列( )表述符合公示催告程序的法律规定。 A.公示催告程序只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 B.公示催告程序仅适用于各种票据的公示催告 C.除权判决应当宣告查票据是否无效 D.当事人不服法院的除权判决,可以提起上诉 502、下列案例中构成犯罪未遂的是( )。 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法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法处罚,将赵某释放 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503、下列被告(被申请人)负举证责任的是( )。 A.行政诉讼中,证明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B.民事诉讼中,对原告提出建筑物发生倒塌致人损害的侵权事实,被告给予否认的 C.政赔偿诉讼中,证明所受损害的事实 D.行政复议中,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证明曾经要求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而该机关未履行的504、下列标志性建筑中,不属于世博会会场展馆的是( )。 A.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 B.比利时布鲁塞尔原子球博物馆 C.意大利比萨城比萨斜塔 D.美国西雅图太空针塔 50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已经建设高铁客运专线8358公里,这标志着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已位居世界第一 B.2010年7月10日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主题日”,也是世博历史上首次设立的“志愿者主题日” C.在2010年全球货物吞吐量排行榜中,中国稳占8席,深圳港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港的位置 D.我国“天河一号”高性能计算机位列第三十六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首位 506、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电阻突然消失为零的现象,叫做超导 B.碳纳米管的密度是钢的1/6,强度则是钢的100倍 C.以人工智能和3S为依托的农业是信息化农业 D.太阳能是再生能源 507、下列表述符合辩证法思想的是(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是亦彼也,彼亦是也③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508、下列表述属于法律规则的是( )。 A.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D.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行测知识点数量关系汇总【精品】.pdf

数量关系 一、数量思维 1.选项关联:不是填空题 注意观察选项之间的倍数关系。 2.代入排除: 应用范围:多位数范围、不定方程问题、同余问题、年龄问题、周期问题、复杂行程问题和差倍比问题,优先代入整数选项。 3.整除思想:必须将题目式子转化成 A =B ×C 两两相乘的形式 整除判定法则:①拆分法517=470+47;②因式分解 6=2×3 ;③常用的 2、3、5、7、11和13 整除判定法则。 4.特值思想: 数字特值:题目没具体数字,只有相互比例关系等,常用于计算题、浓度问题、工程问题或行程问题。 数字特值计算题优先考虑-1,0,1,工程与行程等问题优先考虑最小公倍。 图形特值:比如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 5.奇偶特性:题目中出现平均、总和、差,尤其是不定方程的时候 奇偶判定:①加减运算:同奇同偶比得偶,一奇一偶只能奇; ②乘除运算:一偶就是偶,双奇才是奇。 二、基础代数公式和方法 1.基础代数公式: 完全平方:(a ±b)2 =a 2 ±2ab +b 2 平方差: a 2 -b 2=(a +b )×(a -b ) 完全立方:(a ±b)3 =a 3 ±3a 2 b +3ab 2 ±b 3 立方和差: a 3 ±b 3 =(a ±b)(a 2 ab +b 2 ) 阶乘: a m ×a n =a m +n a m ÷a n =a m -n (a m )n =a mn (ab)n =a n × b n 2.常用方法: 公式法(记住常用的公式) 因子法(整除特性结合) 放缩法(用于判定计算的整数部分) n 1-n 32=1n!)(?????

构造法 特值法 三、等差数列 1.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d 为公差,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通项公式:a n =a 1+(n -1)d 求和公式:s n = =na 1+ n(n-1)d 项数公式:n = +1 等差中项:2A =a +b (若a 、A 、b 成等差数列) 2.若m+n =k+i ,则:a m +a n =a k +a i 3.前n 个奇数:1,3,5,7,9,…(2n —1)之和为n 2 四、等比数列 1.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q 为公比,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通项公式:a n =a 1q n -1 求和公式:s n = (q ≠1) 等比公式:G 2=ab (若a 、G 、b 成等比数列) 2.若m+n =p+q ,则:a m ×a n =a p ×a q 3.a m -a n =(m-n)d =q (m-n) 五、周期问题 一周7天,5个工作日。一年平均365天(52周+1天),闰年366天(52周+2天)。 心竺提醒:闰年: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平年365天,365÷7=52…1 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月(2月)28或29天。 2 12) (1n a a n +?d a a n 1 -q q a n -11 ·1) -(n m a a

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不懂学科知识该如何解答行测定义判断题

说到行测定义判断,有些考生会觉得很简单,有些考生会觉得有点难,其实方法大家都知道无非就是提取要点和归纳概括,但是差别在于定义判断做的好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学识比较丰富。为什么学识丰富定义做的会好,很简单,因为定义判断属于半常识性问题。定义判断是半常识性问题,能够找到定义定义要点归纳出定义的内容很重要,但是掌握了学科知识在做起题目来就仿佛如虎添翼。接下来中公网校给大家一个常见的学科知识——立法机关,希望同学们能够有所收获。 立法机关 指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的国家机关。 狭义的法律仅包括:全国人大制定的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制定和修改的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制定(狭义)法律: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广义的法律:除上述外,还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等。 制定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常委会;较大的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等)的人大及常委会。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区的人大、民族自治州的人大、民族自治县的人大。 港澳特别行政区有各自的立法权,其立法机关是各自的立法会。立法会制定的法律分别在各自的特别行政区内有效。 制定行政法规:只有国务院。 制定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制定军事法规:只有中央军事委员会 上述立法机关,希望同学们能够熟记在心里,有同学就会说,这么多都记乱了。其实有心得同学不难发现,一般来说跟“法”相关的立法机关除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外,基本都会出现“人大”两个字,这也许能帮助一些小迷糊的同学稍微做一个联想记忆,那么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道真题检验一下大家的记忆力吧。 地方性法规是指地方立法机关为贯彻执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所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它仅在其管辖的地区内具有效力。其前提是不违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A.甲村民委员会一致讨论通过的不得向河里乱扔垃圾的规定 B.乙县政府办公室下达的关于饲养动物饲料配方的有关规定 C.丙市政府颁布并从即日起实施的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十项措施 D.丁省人大常委会发布的《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 按照解题步骤,我们首先来看一下问法,问我们的是“属于”地方性法规的,回过头来我们看题干,题干中的定义要点的第一个就是“地方立法机关”,也就是我们定义的主体是地方立法机关,刚说过在立法机关中看到“法”可以联想到“人大”,拿到主体之后要做的就是看选项中把不符合主体的定义排除掉,A项村民委员会,没有“人大”排除,B项政府办公室,没有“人大”排除,C项市民委员会,没有“人大”排除,D项“人大”常委会,当选。所以这道题的答案选择的就是D项,你看懂得学科知识和不懂学科知识的区别就在于别人可能就比你快那么几秒,而我们都知道,在考场上几秒钟可能就会决定命运,虽然距离国考的时间不短,但是学科知识却又千千万,想知道哪些学科知识才是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汇总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汇总 华图教育任莉 判断推理的四个模块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都是国考行测中必要的几个内容,上一次已经为大家总结了图形推理的一些知识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那么接下去我们接着来汇总逻辑判断中的一些相关内容。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中最难的一个模块,常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翻译推理、分析推理、真假推理、日常推理、论证类,这里主要为大家总结前三个模块。 (二)逻辑判断 (1)翻译推理 判定:题目中出现逻辑关联词 解题思路:先翻译后推理 四个翻译:1、如果......那么......... 如果就,前推后(前半句话推后半句话) 替代关联词:只要...就,必须,离不开,凡是...都,为了...一定,要想...就 2、只有......才...... 只有才,后推前 替代关联词:除非...否则不,...是...必不可少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是... 基础/保障/前提,不...不... 3、...且...(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 翻译为A且B,全真才真,一假即假 替代关联词:一边...一边,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同时,又...又 4、...或...(至少一个存在) 翻译为A或B,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替代关联词:也许...也许,和...中至少一个,和...不能同时,和...不都是 其中或关系里面存在一个否一规则:即否定一个,肯定另一个 两个推理:1、逆否等价命题(A→B等价于-B→-A) 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肯后否前不必然,但有一个可能性结论 2、摩根定律

-(A且B)等价于-A或-B -(A或B)等价于-A且-B 负号进去“且”变“或”,“或”变“且” (2)分析推理 判定:给出一组对象以及若干信息,对象与信息进行匹配。 思路:先判定题干,为题干信息肯定还是题干信息真假不定,然后用方法 方法:1、题干信息确定(题干给出的内容可以直接用,给出的信息全部都是确定的) a、排除法 适用条件:题干信息确定,且选项信息充分(选项给出了题干所有的匹配情况,否则为选项信息不充分) 如何解题:读一句有效信息,排一个选项 b、最大信息优先(出现2次或者2次以上为最大信息),以最大信息最为作为突破口 2、题干信息真假不定(题干给出的内容有真有假,不能全部直接拿来用) a、确定信息优先(通过题干的推理,可知的正确信息) 在用确定信息优先以及最大信息优先的方法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两种方法:列表法以及假设法 列表法:要求将对象写在竖列,减少错误率,横行用来写其他信息 假设法:要求从假设次数最少的情况进行假设,加快解题速度 (3)真假推理 判定:题干给出多个论断,但提问方式一般都是只有一句真话(假)则...... 解题思路:先找矛盾关系,然后看其余,再找反对关系,然后也看其余。 1、矛盾关系(此起彼伏的关系,只存在两种情况) 主体相同,话题一致才能得出矛盾 矛盾关系特性:必然存在一真一假 矛盾的表现形式:a、是与不是 b、所有的是与有的不 c、有的是与所有的不 d、A且B 与-A或-B,A或B 与-A且-B e、A→B与A且-B

国考考选调生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公文考点汇总

常识判断公文考点汇总(一)行文规则 1. 遵守行文规则的客观必要性 行文规则是国家有关部门为了确保公文迅速而准确地传递,避免行文紊乱,防止公文“旅行”,而制定的控制行文数量、行文方向和行文方式的规定。 遵守行文规则的客观必要性在于: (1)加强对文件传递过程的控制,使文件的行文方向正确、传递速度合理,保证文件能够准确、可靠、快捷、有效地到达目的地; (2)使机关之间相互行文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从而维护正常的行文秩序,防止行文紊乱;(3)精简公文,简化手续,提高机关行政管理的效率。 2. 行文规则的基本内容 (1)根据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准确行文。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是根据机关各自的组织系统归属和职权范围决定的,主要有四种类型,即同一组织系统中的上、下级机关之间属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同一专业系统中的上级主管业务部门与下级主管业务部门之间属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同一组织系统中的同级机关之间属平行关系;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之间均属不相隶属关系。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决定了公文传递的方向,即处于领导、指导地位的上级机关可以向被领导或被指导的下级机关主送下行文;而被领导、指导的下级机关应向上级领导、指导机关主送上行文;具有平行关系或其他不相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相互主送平行文。 (2)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行文方式是指机关之间公文传递路线的结构形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直接行文等多种。机关对外发文,应依据需要和可能的条件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在一般情况下不得越级行文。为加快公文传递,在必要时可采用多级行文的方式,即同时向若干层级的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制发公文,包括直达基层组织和向人民群众公布。只有在下列特殊情况下才能采用越级行文的方式:一是由于情况特殊紧急,如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二是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三是由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四是出现需要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的具体事项;五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因特殊情况越级行文时,一般应抄送越过的机关。同级或其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相互行文时应采取直接行文的方式,即不受系统归属与级别层次的制约而直接向对方机关制发公文。 (3)正确选择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机关对外发文,应正确选择主送机关。除普发性公文外,通常一件公文只选择一个主送机关,防止由于多头主送而贻误处理。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应将公文直接报送领导个人。 选择抄送机关时,应注意不要扩大抄送范围,但向下级机关的重要发文应同时抄报直接上级机关,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答复;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个上级机关;公文内容涉及有关机关的职权范围需要征得配合时应向其抄送。如属下列情况则不得抄送:一是请示在上报同时不得向下级机关抄送;二是接受抄送的机关不得再向其他机关抄送;三是凡与公文办理无关的机关一律不得抄送。 (4)坚持“党政分开”的原则。党政机关应在各自的系统内制发文件。行政机关不能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一般也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示、批准。党政机关应尽量减少联合行文。 (5)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同级机关”。因工作需要,可以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的名义联合行文,但联合行文的机关必须级别层次相同或相近。同级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上级政府

行测判断推理常见题型分析及详解

行测判断推理常见题型 分析及详解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三、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1)数量型图形推理:数量型图形推理一般包括点(交点)、线(线条数、笔画数)、面(角、图形种类、图形的封闭区间)等数量关系。 例题: 解析:数量型图形推理,所给字母都为三条线段组成;故答案为D。(2)对称型图形推理:对称性图形推理考查图形的对称性,一般包括翻转、平移、轴对称、中心对称等。(最常见图形:九宫格) 例题:二、 解析:对称型图形推理,此题为隐藏了九宫格的平移图形推理,其中每个小块围绕九宫格的中心顺时针进行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的平移,且平移一个格;故答案为A。 (3)叠加型图形推理:叠加型图形推理考查图形的叠加性,一般包括两个或几个图形相加/相减、去同存异、去异存同等。 例题: 解析:叠加型图形推理,前四个图形相加能够组成B项图形;故答案为B。

(4)空间型图形推理:空间型推行推理考查图形的空间逻辑性,一般包括图形的空间立体图形与平面展开图形。 例题: 解析:空间型图形推理,从图形平面图可以看出,两个阴影正方形的位置只能是相对的,所以A、C、D可以排除;故答案为B。 二)、类比推理 一、造句法:将所给词语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造句,所造词语逻辑关系最为相似的一组即为答案。 例题:例1、()对于行动相当于()对于航行 A.目标灯塔 ? ? ? ? ? B.信心风帆 C.激情桅杆 ? ? ? ? ? D.毅力水手 解析:利用造句法,目标是行动的方向,灯塔市航行的方向;故答案为A。 二、词义法:根据词语的词义关系选择最佳答案,一般包括近义词、反义词、同意异名等。 例题:例2、寡对于()相当于利对于() A.孤弊 ? B.少害 ? C.众钝 ? D.多益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反义词对应;故答案为C。

2020年国考常识判断历史知识点总结.doc

2020年国考常识判断历史知识点总结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部分历史方面考点确实很繁杂,需要花时间逐一梳理清楚,今天想带领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中国古代史中夏、商、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部分考点。 考点一: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王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组建军队、修建城堡、宫殿,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标志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考点二:商朝:定都亳,中期盘庚迁都于殷。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殷墟的发掘,确证了其存在。商朝青铜器的冶炼与制造都相当成熟,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考古学家从安阳的小屯村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汉字的结构在甲骨文中已经基本形成。商代甲骨文兼有象形、会意、形声、假借、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考点三:西周:周武王发动牧野之战,打败商朝,建立西周。西周的国家实行分封制。西周政权实行著名的两都制度。西周实行井田制。青铜农具使用比商代更为广泛,排水与引水技术掌握较好,农作物中桑麻瓜果都有栽培种植。手工业部门多,分工比商代更细,有百工之称。西周继续商代的传统,使用贝币。 考点四:公元前771年,西方民族犬戎趁周朝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后世又将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考点五:春秋五霸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七雄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考点六:战国时期三次著名战役:桂陵之战,交战国为魏、赵、齐,围魏救赵马陵之战,交战国为魏、齐、韩,减灶计长平之战,交战国为秦、赵,纸上谈兵。 考点七: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考点八: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和天文物理成就:扁鹊四诊法战国时期《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著作;《墨经》与小孔成像,是物理学成就。 预测考法: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制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答案:选B。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 做题小技巧:此题极易选西周。其实国考题不难,但是考查得非常细致,一定要在复习历史知识的时候分清楚一个事物到底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

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总结

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4) 工作效率=工作量一工作时间; 总工作量=各分工作量之和; 设总工作量为1或最小公倍数 ★无论是方阵还是长方阵:相邻两圈的人数都满足:外圈比内圈多 则一共有N (a-1)人。 =MK N 外圈人数=2M+2N-4 N 排N 列外圈人数=4N-4 例:有一个3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有10人,问全阵有多少人? ⑵ 排队型:假设队伍有N 人,A 排在第M 位;则其前面有(M-1) (3)爬楼型:从地面爬到第N 层楼要爬(N-1 )楼,从第N 层爬到第M 层要爬M N 层。 三、植树问题四、行程问题 相遇追及型:相遇问题:相遇距离=(大速度+小速度) 追及问 题:追击距离=(大速度一小速度) 背离问题:背离距离=(大 速度+小速度) 流水行船型: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 船速-水速。 顺流行程=顺流速度X 顺流时间=(船速+水速)X 顺流时间 逆流行程=逆流速度X 逆流时间=(船速一水速)X 逆流时间 火车过桥型: 行测常用数学公式 、工程冋题 工作量=工作效率X 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一工作效率; 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 二、几何边端问 题 (1)方阵问题: 1. 实心方阵:方阵总人数= 最外层人数= 2.空心方阵:方阵总人数= 2 =(外圈人数* 4+1) 2 =甘 (最外层每边人数) (最外层每边人数—1)X 4 (最外层每边人数) =(最外层每边人数-层数)X 层数X 4二中空方阵的人数。 2-(最外层每边人数-2X 层数)2 8人。 3. N 边行每边有a 人, 4. 实心长方阵:总人数 5. 方阵:总人数=N 解:(10 — 3) X3 X4 = 84 (人) 人,后面有(N-M 人 线型棵数=总长/间隔+1 单边线形植树: 单边环形植树: 单边楼间植树: (1) (2) (3) (4) (5) 环型棵数=总长/间隔 棵 数=总长间隔+ 1; 棵数=总长间隔; 棵数=总长间隔一 1; 楼间棵数=总长/间隔-1 总长=(棵数-1 ) X 间隔 总长=棵数X 、可隔 总长=(棵数 +1) X 间隔 2倍。 双边植树:相应单边植树问题所需棵数的 剪绳问题:对折N 次,从中剪M 刀,则被剪成了 ( 2N X M + 1)段 ⑴路程=速度X 时间;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平均速度型:平均速度= 2v 1v 2 V 1 V 2 X 相遇时间 X 追及时间 X 背离时间 (2)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指数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指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指数的概念,指数表述的是本期值和参考值之间的百分数关系,反映的是数据的变化情况。简单的来说就是以上一期值为100,本年该指标具体值为A,上年为B,则本年的指数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00年,北京市旅游收入为1000万元,2001年北京市旅游收入为1200万元,那么根据公式2001年的指数为。接着我们来看一下指数的常见考点。 (1)判断实际值的增减性 指数>100:表示现期值相比基期值增长了。若2020年西安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12,这就意味着西安市2020年的旅游收入比2019年增长了。 指数<100:表示现期值相比基期值下降了。若2020年西安市旅游收入指数为92,这就意味着西安市2020年的旅游收入比2019年减少了。 指数=100:表示现期值相比基期值不变。若2020年西安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0,这就意味着西安市2020年的旅游收入与2019年相同。 (2)利用指数求倍数 倍数=指数÷100 例1、2019年北京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5,这意味着北京市2019年的旅游收入是2008年的1.05倍。2019年北京市的旅游收入值为6224.6亿元,则2018年北京市的旅游收入值为。 (3)利用指数求增长率 增长率=(指数-100)%,表示与上一期相比的增长率。 例2、2019年北京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5,这意味着北京市2019年的旅游收入比2008年增长了5%。 (4)指数作差求幅度变化 例3、2019年北京房价指数为118,上海房价指数为105,北京的房价增长速度比上海快多少?

【解析】2019年北京市的房价增长速度为18%,上海市的房价增长速度为5%,则北京的房价增长速度比上海快18%-5%=13%,即13个百分点,而118-105=13,可以理解为指数作差读作百分点,本质是在问增长速度的比较。 (5)用指数求隔年倍数及隔年增长率 隔年倍数=后几年指数/100之积 隔年增长率=后几年指数/100之积-1 例4 2012年-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北京) ①、求2019年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是2018年的多少倍? ②、求2019年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比2018年增长百分之几? 【解析】①、1.061×1.066 ②、1.061×1.066-1 行测类比推理常考考点:职业关系 如果给你两个词,让你分析这两个词的关系,我相信,在不同人的眼里,答案肯定不完全相同的。然而现在,在这些不同的答案里面,正确的思路却往往只有一种——出题人想的那种。所以我们在做类比推理的时候,思考的方向必须契合出题人命题方向,必须尽量往常考考点上靠。具备这样的思维方式,是做好题目的关键。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类比推理中的一个常考考点——职业关系。 职业关系是类比推理中的经验常识类考点。考查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各方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职业、工作地点、工作用具、工作内容、工作产出、服务对象等。 我们通过下面这些例题来说明一下: 【例1】作家:读者 A.售货员:顾客 B.校长:教师 C.官员:改革 D.经理:营业员

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大全

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大全 篇一: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深度解读:考查常规难度适中 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深度解读:考查常规难度适中 2017国考行测已经圆满落下帷幕,省级和地市的题型题量一致,仅有几个题不同。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对今年行测试卷的常识判断题进行了深度解读,总结出以下三大特点,帮助大家了解考情。 一、考查知识点常规,重点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 本次考试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有法律、外交、地理、经济、科技、人文常识等。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常规,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考生仔细阅读试题,利用基础的知识就能得出答案。 二、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 历年国考常识判断部分都会考查人文知识,今年的人文部分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也会成为以后常识考查的一个趋势。可见,考生应该多关注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只有多积累,才能做对题。 如今年国考题中考到了和“金石丝竹”相关的诗句,“金石丝竹”指的是不同材质的乐器,题干问的是四个选项中哪句诗词和“竹”相关。做对此题,需要明确“金石丝竹”分别什么意思。“金”指的是金属乐器,比如铜制的编钟等,“石”指的是石制乐器,“丝”指的是弦乐器,比如琵琶、古筝等。“竹”一般指管乐器,比如说竹笛等。分析至此,考生就会比较轻松的选出答案。正确选项为“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三、题量不变,难度适中 今年的国考常识判断有20道题,与往年持平,内容涉及法律、外交、哲学、经济、地理、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跟往年相比,今年题目的难度有所下降,比较适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今年国考的考查多是基础知识,法律考查的都是常见法律的重要知识点,不偏不难。其他部分的试题考查的知识多是中学时代的知识,或者只要仔细阅读试题就不难找到正确答案。 2.考察内容多与现实生活有关 从考试内容上来看,今年的考题多数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考生只要平时多观察,多积累,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利用就不难得到正确答案。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中公教育官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篇二: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中国古典文学汇总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部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从近三年的题目来看,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直占有相当比重。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试从不同角度,对文学常识做出归纳,帮助诸位考生备考。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篇一: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 法言》、《文中子中说》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崔宗之、苏晋、张旭、 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 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 罗聘 【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 【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二十四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 汉书》〖范晔、司马彪〗、《裴注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 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沈?等〗、《新唐书》〖宋 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假言命题知识点储备.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假言命题知识点储备 一、假言命题的概念及分类 所谓假言命题就是陈述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命题, 亦称条件命题。根据肢命题间条件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所谓 A 是 B 的充分条件是指一种“充足但不必需”的条件,即由 A 这个条件就能得出 B 结论 ; 但没有这个条件却不一定得不出这个结论。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最常用的联结词是“如果……那么……” ; “如果”后面的肢命题称为前件; “ 那么” 后面的肢命题称为后件。其他常用的还有“只要……, 就……、一……, 就……、若……,则……、……必须……” 。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所谓“ C 是 D 的必要条件” 含义就是: “ C 是 D 的必需但不充足的条件, C 与其他条件一起才能得到 D , 没有 C 就一定得不到D ” 。 “只有……, 才……” 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最常用的联结词。其他常用的还有“不…… , 不……、除非…… , 否则不……、没有……,没有……” 。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逻辑联结词通常为“当且仅当” 。日常词项中通常还用:“只要而且只有……, 才……、若…… 则……,且若不……则不……、当且仅当……则……” 。充分必要条件的含义是“充足且必需”的意思。 “ E 是 F 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含义是:“ E 是 F 的充足且必需的条件” 。 二、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转化

(完整版)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汇总

行测常用数学公式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总工作量=各分工作量之和; 设总工作量为1或最小公倍数 1.实心方阵: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2=(外圈人数÷4+1)2=N 2 最外层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1)×4 2.空心方阵: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2-(最外层每边人数-2×层数)2 =(最外层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中空方阵的人数。 ★无论是方阵还是长方阵:相邻两圈的人数都满足:外圈比内圈多8人。 3.N 边行每边有a 人,则一共有N(a-1)人。 4.实心长方阵:总人数=M ×N 外圈人数=2M+2N-4 5.方阵:总人数=N 2 N 排N 列外圈人数=4N-4 例:有一个3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有10人,问全阵有多少人? 解:(10-3)×3×4=84(人) (2)排队型:假设队伍有N 人,A 排在第M 位;则其前面有(M-1)人,后面有(N-M )人 (3)爬楼型:从地面爬到第N 层楼要爬(N-1)楼,从第N 层爬到第M 层要爬N M -层。 总长/间隔+1 环型棵数=总长/间隔 楼间棵数=总长/间隔-1 (1)单边线形植树:棵数=总长÷间隔+1;总长=(棵数-1)×间隔 (2)单边环形植树:棵数=总长÷间隔; 总长=棵数×间隔 (3)单边楼间植树:棵数=总长÷间隔-1;总长=(棵数+1)×间隔 (4)双边植树:相应单边植树问题所需棵数的2倍。 :对折N 次,从中剪M 刀,则被剪成了(2N ×M +1)段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平均速度型:平均速度= 2 12 12v v v v + (2)相遇追及型:相遇问题:相遇距离=(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追击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追及时间 背离问题:背离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背离时间 (3)流水行船型: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顺流行程=顺流速度×顺流时间=(船速+水速)×顺流时间 逆流行程=逆流速度×逆流时间=(船速—水速)×逆流时间 (4)火车过桥型: 列车在桥上的时间=(桥长-车长)÷列车速度 列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下桥所用的时间=(桥长+车长)÷列车速度 列车速度=(桥长+车长)÷过桥时间

2020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梳理

2020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梳理随着各地省考的结束,一年一度的国考备考也逐渐被各位考生提上日程,每一位考生都清楚国考常识相比于省考常识涉及范围更广,考察深度更深,难度也更大,因此在备考中各位考生的压力也就更大,因此想要行测成绩更上一层楼就必须提早储备常识内容,这样行测考试中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知识点一:时政常识 每年国考行测常识考察题目中,第一道题一般为时政常识,尤其2019年的考察比重偏大一共涉及到四道题目。但总体来看相对简单,2019年主要考查范畴为十九大报告以及有关扶贫政策的内容。因此建议各位考生在备考时应该及时关注国家最新的政策发展以及关注国内重要会议,主要学习渠道可通过看新闻以及及时浏览有关新闻报道的APP等。 【试题展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依法治国 B.人民当家作主 C.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D。解析: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故本题答案为D。 知识点二:地理常识 地理常识考查是国考常识考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尤其是副省级的考试占比更为突出,

在2019年的考查中重点考查了我国油料作物的分布以及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题目相对难度大,因此各位考生在地理常识备考中更应该从基础地理常识和一些典型地区开始着手准备,循序渐进方能会有更好的收获。 【试题展示】 下列地理分界限对应正确的是( )。 A.横断山脉——内流区和外流区 B.本初子午线——东半球和西半球 C.200毫米等降雨量线——农耕区和畜牧区 D.祁连山脉——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 【答案】D。解析: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基本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致即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因此A项错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西经20o和东经160o,因此B项错误;农耕区和畜牧区接近400毫米等降雨量线,因此C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知识点三:科技常识 科技常识在国考常识中考察比重比较大,也是比较容易的一部分,因此一直作为各位考生能够的分的题目而受到各位考生的注意,因此备考中应该给予这部分题目更多的备考时间,在2019年的国考常识中一共涉及三道题目,主要是涉及到钢铁、核磁共振以及静脉注射的经历的途径,考查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各位考生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积累更多的生活常识。 【试题展示】 关于核磁共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磁共振技术可以进行地下水探测

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整理

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整理 1.能被2,3,4,5,6,整除的数字特点。 2.同余问题口诀:“差同减差,和同加和,余同取余,最小公倍加”这是同余问题的口诀。 ①同余问题。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1,除以6余1,这个数字是?(4,5,6的最小公倍数60n+1) ②差同减差。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2,除以6余3,这个数是?因为4-1=5-2=6-3=3,所以取-3, 表示为60n-3。 ③和同加和。“一个数除以4余3,除以5余2,除以6余1”,因为4+3=5+2=6+1=7,所以取+7,表示为60n+7。 最小公倍加:所选取的数加上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任意整数倍(即上面1、2、3中的60n)都满足条件, 称为:“最小公倍加”,也称为:“公倍数作周期”。 3.奇偶特性。奇±奇=偶奇±偶=奇偶±偶=偶奇×偶=偶奇×奇=奇偶×偶=偶; 例:同时扔出A、B两个骰子,两个骰子出现的数字的奇为偶数的情形有多少种?解析:偶×偶C3.1*C3.1 + 奇×偶C3.1*C3.1+偶×奇C3.1*C3.1=27; 4.一个数如果被拆分成多个自然数的和,那么这些自然数中3越多,这些自然数的积越大。例如21拆分成3×3×3×3×3×3×3,比其他的如11×10要大。 5.尾数法。 ①自然数的多次幂的尾数都是以4为周期。3的2007次方的尾数和3的2007÷4次方的尾数相同。 ②5和5以后的的自然数的阶乘的尾数都是0。如2003!的尾数为0; ③等差数列的最后一项的尾数。1+2+3+……+N=2005003,则N是();A.2002 B.2001 C.2008 D.2009 解析:根据等差公式展开N(N+1)=......6,所以N为尾数为2的数,所以选择A。 ④在木箱中取球,每次拿7个白球、3个黄球,操作M次后剩余24个,原木箱中有乒乓球多少个?A.246 B.258 C.264 D.272 解析:考察尾数。球总数=10M+24,所以尾数为4,选C。 6.循环特性的数字提取公因式法。 200820082008=2008×100010001(把重复的数字单独列出;列出重复次数个1;在这些1

2020年地方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2020年地方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1. 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效用或有用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在各种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

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两次劳动;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3. 商品价值与价值量 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个别劳动时间是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有: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4.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内在的矛盾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及其矛盾。其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第一,这一矛盾是商品内在其它矛盾的根源;第二,这一矛盾决定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第三,这一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5. 货币

最全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大全汇总集锦

最全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大全汇总集锦 图形推理知识点储备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 一、概念简述 图形推理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几乎所有的公职类考试都要涉及到对图形推理的考查。由于图形推理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是一种文化公平的考试,更多体现的是考查考生的观察、抽象、推理能力。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判断推理题中图形推理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数量类 若一组图形中每幅图的组成较为凌乱,但局部显示有一定的数量变化。对于有这样特点的图形,通常从数量的角度来进行解题。对这几年公务员考试命题趋势的分析发现,数量类图形推理考查的角度虽然很多,但重点仍然集中在点、线、角、面、素。 (二)位置类 对于位置类图形推理题,一般来说,一组图形中元素个数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局部元素位置有变化,这时从位置的角度出发来解题。位置变化的类型分为平移、旋转、翻转。 (三)样式类 样式类图形的特点:图形组成的元素部分相似。在解决样式类图形推理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顺序——先进行样式遍历,再进行加减同异。 二、思路分析 图形推理题中,每道题包含两套图形,这两套图形具有某种相似性,但也存在某种差异。第一套图形包括三个图形,第二套图形包括两个图形和一个问号。在这两套图形之外还有供选择的四个图形。请你认真观察两套图形的相似性,然后从四个备选图形中选出一个最适合

取代问号的一个。正确答案不仅应使两套图形表现出应有的一致性或最大的相似性,而且应使第二套图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做图形推理题的关键就在于找出第一套图形中的规律。找到规律以后就可以很容易地把它运用到第二套图形中去。要找到其规律,观察图形的要点有:图形的大小、笔画曲直多少、方向的旋转、图形的组合顺序、图形的叠加、求同等等。要观察的要素也许不是很多,但其运用起来特别是复合运用的时候,其规律就可以千变万化。应试者应当以观察要素为根据寻找其变化,从而发现其规律,再运用到第二套图形当中去,得出正确答案。下面我们以几种比较常用的规律为例,具体地讲讲如何做图形推理题,以期抛砖引玉。只要考生可以举一反三,这种题型也不会太令人头痛。 三、解题技巧 1、仔细观察 做图形推理题,首先要仔细观察所给的两套图形。观察的要点有:图形的大小变化、图形构成要素的增减、图形的笔画多少、图形的旋转方向、图形的组合顺序、图形的叠加,以及是否存在相同的图形等等。 2、找出规律 这是解答图形推理题的关键。找规律,首先要立足于剖析第一套图形。有些简单的题,从第一套图形中即可直接看出规律。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则需结合第二套图形具体分析。图形排列的规律是千变万化的,只要仔细观察其变化,最终肯定能发现其规律。 3、选择正确答案 找到规律以后,便可据以选择正确答案。但是,在选择时一定要仔细,不要发生视觉错误。当然,最好是将所选答案去印证一下自己归纳出的规律。如果符合规律,则所选答案八九不离十;如果所选答案不符合自己确定的规律,则需再仔细琢磨琢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