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品德发展部分练习题

品德发展部分练习题

品德发展部分练习题
品德发展部分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 对于那些“认识到拿人家东西不对,也为此而感到羞愧,但还是抵挡不住一些好东西的诱惑,从而出现了偷盗行为”的孩子,应加强( )的培养。

A. 道德认知

B. 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D【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2. 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 华生

B. 皮亚杰

C. 柯尔伯格

D加涅

B【解析】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他

采用“对偶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行研究。

3. ( )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是品德建立的开端。

A侬从

B接受

C认同

D. 内化

4. 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零食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 )

A. 甲同学错误大

B. 乙同学错误大

C两者都没错

D.两者错误一样大

A【解析】他律道德阶段又称为权威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6?8岁),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

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

5.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A. 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6. “亲其师,信其道”体现了( )的作用。

A. 道德认知

B. 道德情感

C道德动机

D.道德行为

B【解析】亲其师,信其道”的意思是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 接受老师的教育。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因此,答案为B项。

7. 关于道德与品德关系的说法,最全面的是( )

A?二者相互区别

B. 二者相互联系

C二者相互独立

D.二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

8. 下列关于使用言语说服策略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观点不恰当的是( )

A.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富有感情色彩、生动感人的说服内容更容易产生影响

B. 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充分说理,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更有效

C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在短时间之内难以见效,不容易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

D?同时提供正反两面的论据和资料更利于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

C【解析】用言语说服学生需要一些技巧,要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以免学生产生困惑、无所适从。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使学生产生客观、公正的感觉,从而相信教师所言,改变态度。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以免延误时间。

9. 柯尔伯格致力于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品德发展阶段理论,这个理论分为阶段。

A. 4

B. 5

C. 6

D. 7

C【解析】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

10. 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培养()

A. 道德认知

B. 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识

C【解析】道德行为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11. 后习俗水平的特点是( )

A. 着眼于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己的利害关系

B?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

C着眼于正义和个人尊严

D.着眼于法律的权威

C【解析】后习俗水平的特点是:个体不只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

12. 在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 )阶段。

A侬从

B同化

C认同

D.内化

C【解析】认同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并试图与之保持一致。

13. 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人自己的价值体系。这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 )

A.服从阶段

B依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内化阶段

D【解析】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14. 调皮捣蛋、恶作剧、起哄、无理取闹、作业和考试作弊等属于学生的( )

A. 过错行为

B. 不良品德行为

C心理异常行为

D.不适应表现

A【解析】学生的过错行为是指那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问题行为,如调皮捣蛋、恶作剧、起哄、无理取闹、作业和考试作弊等。

15. 美国心理学家( )的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习俗水平到习俗水平,再到

后习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A. 柯尔伯格

B. 苛勒C艾宾浩斯

D.冯特

16. 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方法是( )

A. 问卷法

B. 对偶故事法

C两难故事法

D.成就测验法

C【解析】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提出了他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他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最典型的就是用“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

17. 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属于()

A. 后习俗水平

B. 准习俗水平

C习俗水平

D.前习俗水平

D【解析】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18. 下列哪个阶段是学生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

A. 学前阶段

B. 小学阶段

C. 初中阶段

D. 高中阶段

C【解析】初中阶段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19. 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权威水平

B【解析】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1)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或社会习俗的定向

或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2)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或秩序和法规定向或权威和社会权利控制的定向)。

20. 第一个系统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 皮亚杰

B. 柯尔伯格

C加涅

D.夸美纽斯

A【解析】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柯尔伯格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的理

论和方法,提出了品德发展阶段论。

21. 中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一般是在( )前后形成。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C【解析】中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一般是在初三前后形成的。初三以后,道德行为习惯的可塑性降低。

22. 初中阶段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 )的特点。

A. 稳定性

B. 波动性

C延缓性

D爆发性

B【解析】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波动性。

23. 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如果一个孩子已能够用公道不公道作为道德标准,他可能的年

龄是( )

A. 5岁

B. 7 岁

C. 10 岁

D. 12 岁

24. ( )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

A. 柯尔伯格

B. 皮亚杰

C加涅

D?费斯汀格

25. 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是( )

A. 道德概念的掌握

B. 道德信念的确立

C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D.道德意识的形成

B【解析】学生道德信念的确立不仅取决于道德认知的深度,更主要的是通过道德实践,使学生获得道德行为的经验和富有情感色彩的体验。因此,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是道德信念的确立。

26. 道德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是()

A. 小学

B. 中学

C幼儿园

D.大学

B【解析】道德信念的确定大约在15岁之后。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

27. 品德是许多心理成分的“有机结合物”,在品德形成过程中被称为“催化剂”的是( )

A. 道德认知

B. 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C【解析】道德认知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人的道德认知并不能直接转化为道德行为,当道德认知(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就成为道德动机。所以,答案为C 项。

28. 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

A. 道德认知

B. 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D【解析】道德行为是道德形成的最终环节,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个体道德认知的外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

29. 下列对于“德育”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德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进行强制灌输的活动

B. 德育是一种无需教育者参与的受教育者的自我修行活动

C?德育是把个体的品德转化为社会规范的活动

D?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相统一的活动

D【解析】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相统一的活动。

30. 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上。

A. 德育内容

B. 德育规律

C德育原则

D.德育方法

A【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的总体规格要求,具体的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细化。

31. 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 教育者、受教育者

B.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C【解析】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因素构成。

32.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B.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 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

D. 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B【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

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33. 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

B. 德育过程是通过活动与交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C.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直线提高的过程

D. 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四个要素辩证统一的过程

C【解析】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品德发展容易出现反复,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由此可知德育过程并不是直线提高的过程。

34. 德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起()

A?指导作用

B?主导作用

C辅助作用

D.决定作用

35. 品德发展所具有的()表明,德育既可以从知到行,也可以从行到知,或者从情开始兼之以知和行。

A. 随机性

B. 多开端性

C层次性

D.多项选择性

B【解析】品德发展具有多开端性,既可以从知到行,也可以从行到知,或者从情开始兼之以知和行。

36. 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这是因为( )

A.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C.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A【解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体现了对知、情、意、行四个因素的综合运用。

37. 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抓“闪光点”以提高学生品德的做法,体现了( )的德育原则。

A.说理疏导

B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是以品德心理学和德育原理为基础,以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重点,揭示品德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一门新设课程。 第一讲品德· 道德· 德育 一、品德、道德与德育 (一)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 道德的职能是抑恶扬善。 道德的作用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形式发挥出来的。 道德的定义: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二)品德的内涵 品德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一种个性特征; 品德是最具社会评价意义的个性特征; 品德是一种较稳固的个性特征; 品德具有外化的行为表现; 品德的定义: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个性特征。 二、德育的概念与德育本质 什么是德育 简而言之,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德育概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 广义的德育概念: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一)德育的定义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德育的本质

道德转化品德 德育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其本质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 如何使学校德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1.德育内容注重思辩性。 2.德育过程突出实践性。 3.德育活动讲究品牌性。 (三)德育的特征 从活动的目标指向看----培养品德 从活动的内容看——传输社会道德 从活动的方式看——强调亲身体验、感悟 从解决的特殊问题看——是态度、情感、价值观 (四)衡量德育活动的三个基本标准 标准1教育必须包含善良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 标准2教育必须包含有价值的内容或产生有益的影响 标准3教育必须采取合乎道德的方式或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 第二讲品德形成的一般特点、规律与教育 一、品德的结构 (一)品德的构成要素(心理形式)——知、情、意、行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行为习惯 (二)品德各要素的表现形式及作用 1、道德认识 概念——是人们对社会规范的理解、掌握。 表现:道德概念(知识)的理解;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 作用:其它几要素形成发展的基础;行为的先导; 2、道德情感 概念: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社会规范评价、体验对象时所产生的情感。 表现: 直觉性的情感体验;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伦理性的情感体验, 作用:影响人的选择;调节人的行为——中介 3、道德意志 概念: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道德抉择和行动时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毅力。 表现: 完成动机斗争;选择行为方式;执行道德决定 作用:控制、调节人的行为——调控 4、道德行为(习惯) 概念: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要求作出的外部反映活动。 表现: 顺从行为(他律);认同行为(模仿);信奉行为(自律), 作用:品德形成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其它要素起着巩固、提高的作用——标志 (三)品德的构成要素(社会内容) 社会公德;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继皮亚杰之后对儿童品德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系统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道德两难论的方法研究道德的发展问题。这种方法也称两难故事法。故事包含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情境,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的人物行为进行评论,从而了解被试进行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原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代表性的道德两难故事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意是: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危在旦夕。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该药价钱十分昂贵,要卖到成本价的十倍。海因茨四处求人,尽全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万般无奈之下,海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在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但海因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 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被试参加讨论,如: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海因茨犯了法,从道义上看,这种行为好不好为什么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1)前习俗水平(0~9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可能会作出这样两种不同的反应:赞成者认为,他可以偷药,因为他先提出请求,又不偷大的东西,不该受罚;反对者则会说,偷药会受到惩罚。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 科尔伯格继皮亚杰之后对儿童品德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系统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道德两难论的方法研究道德的发展问题。这种方法也称两难故事法。故事包含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情境,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的人物行为进行评论,从而了解被试进行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原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代表性的道德两难故事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意是: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危在旦夕。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该药价钱十分昂贵,要卖到成本价的十倍。海因茨四处求人,尽全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万般无奈之下,海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在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但海因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 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被试参加讨论,如: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海因茨犯了法,从道义上看,这种行为好不好为什么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1)前习俗水平(0~9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模拟题及答案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考前练习题二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题 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品德测评反馈功能的反向发挥,表现为()。 A误导作用 B抑制作用 C排斥作用 D 束缚作用 2、根据学生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可、差五个级别,体现了品德测评的()。 A 评定功能 B 区分功能 C 教育功能 D 反馈功能 3、儿童(青少年)能够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是()。 A. 无律阶段 B. 他律阶段 C. 自律阶段 D. 自由阶段 4、班杜拉认为,影响儿童道德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行为主体的观察 B 先天的遗传 C 后天的环境影响 D 教育者的说服教育 5、道德评价能力最初是在()的影响下形成起来的。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评价 D.别人评价 6、针对个体时,教师抓住个别学生表示某种态度、志向、目的、兴趣及活动的时机,做出适当而简短的言语反应,以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所说所为作进一步的反省与探讨,达到辨析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的目的,这种道德判断能力培养的方法称为()。 A.有效的说服—单、双面论据 B.价值澄清 C.价值辩论 D.群体约定 7、中小学道德情感教育的目标包括对象目标、功能目标和()。 A.政治目标 B.教育目标 C.成效目标 D. 阶段目标 8、伦理性道德情感逐渐占据优势,而由道德形象引起的道德情感体验也不断地受到自我意识的自觉调控,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则逐渐减少。这是指的()。 A.初中生 B.高中生 C.大学生 D.小学生 9、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水平形成一个“()”型。 A. 马鞍 B.抛物线 C.倒U D.直线

小学生品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期末复习

名词:3个,15分简答:3个,30分论述:2个,30分情景分析:2个,25分 第一章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概念与基础 1、品德、道德与德性 1.品德:一种是“大”的品德含义,即品德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另一种是专指道德品质。 2.道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道德”的解释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 道德是个体生命存在好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理解可分为两类;在品质,和行为规和原则。 3.德性: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中庸》,君子尊崇德性而探讨学问,这里指“人的自然禀性”在我国道家思想中,德性与道、生命密切相关。德性就是“道”在生命体中的体现,是生命的根本属性。 在西方,德性一词源于古希腊,格拉底认为,德性是人的本性,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他讲德性分为理智和伦理两类,关涉思考、情感、行为;并将品质分为3中:过度、不及和中道,认为德性就是中道,其实质是一种适度。 2、品德结构及其构成要素 三要素说: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行(道德行为) 四要素说:知、情、意、行 五要素说:知、情、意、信、行 3、如何理解儿童生活? 儿童生活不同于成人生活,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儿童生活是“身体生活”、“本能生活”、“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人民“生活在”日常世界中,体验“活着”的意义,并通过“生活”不断地揭示生活世界的“意义”。

儿童生活的主要存在方式有:关系性生活、活动性生活、学习性生活、社会性生活 第二章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5、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让·皮亚杰 1.皮亚杰 (1)采用对偶故事法 (2)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从一个非常自我中心的道德推理阶段发展到以合作和互利为基础的公平系统阶段,经历了一个前道德阶段和两个道德阶段。②前道德阶段:学龄前的儿童几乎不关注规则,也不理解规则的真正含义。如 在弹子游戏中,没有明确的获胜目的,游戏的目的不在于轮流玩,不需要规则的约束。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不道德”的。 ②他律道德阶段:儿童在5至10岁进入他律阶段,指行为受外部规则的约束。这一时期的儿童思维比较刻板,认为规则是由权威人物所制定的,不可更改,而且必须遵守。比如:一名出租车司机即使是为了挽救乘客的性命而超速,那肯定也要接受惩罚,因为他违反了交通规则,不论他的理由有多正当。 在惩罚方式上,这一时期的儿童倾向于采用强制性的惩罚,即为了惩罚而惩罚,惩罚措施与行为之间没有关联。(如忘记拿面包的孩子,家长就罚打骂她一顿)这一时期的儿童简单的相信因果报应(如掉进河里是对偷摘苹果的惩罚) ③自律道德阶段:10岁或11岁以后,大部分的儿童都进入到了皮亚杰所说的第二个道德阶段,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认为规则是可变的,人们可以主管的制定社会规则,也可以挑战现有规则。同时,在大家都同意的情况下,还可以修改规则。他们认为,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有时可以违反规则,如为了救人而违规的司机。 在行为责任判定上,儿童会依据行为者的主观动机来判读对错。 在惩罚措施方面,这一阶段的儿童能认识到惩罚的本质意义,会采用回敬型惩罚,即根据错误的类型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让犯错者意识到行为的后果,从而减少犯错误的行为。(如:忘记帮妈妈拿面包,是在妈妈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

品德的结构及品德发展理论

第二讲品德的结构及发展 一、道德与品德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行或品行、操行等等。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二者的区别是: 第一、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个别人的存在或个人行为的好坏为转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除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外,还受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它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是一种个体的现象。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个部分。 第二、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 第三、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二者的联系是: 第一、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当一个人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成他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中时,就形成了品德,因此,离开了道德,就没有品德可言。 第二、社会道德又是通过个体的品德而存在的。许多个人的品德就构成或影响着社会道德面貌或风气,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的组成单位。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培养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是指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结构体。 (一)道德认识 1、概念: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包括对道德概念、原则、观点等道德知识的了解或掌握,以及运用这些道德观念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作出是非、善恶等道德判断和评价。道德认识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形成道德信念。 2、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发展道德判断能力) (1)道德知识的掌握 (2)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道德评价能力是依据已有的道德准则,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的能力。 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是:①从重复老师或别人的评价过渡到自己独立做出评价;②从依据行为的直接效果为标准逐渐转向对行为动机的分析;③从评价别人的行为到分析自己的行为;④从片面的评价到全面、客观和正确的评价。 (3)道德信念的产生 学生不仅要知道道德规范是什么,不仅要能运用规范进行是非善恶的评价,而且还要坚信道德规范的正确性并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这便是道德信念。 3、道德认识的培养途径

小学生品德评价方案

小学生品德评价方案 我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品德评价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的方案。德育评价包括两部分:一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二是对学生个体品德的评价。学生个体品德的评价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制定本方案,通过考核评价,可以客观、公正、合理地衡量学生品德所达到的实际水平,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正确衡量别人,同时便于学校、教师检查教育效果,改进德育工作。 学生品德的考核评价应贯穿知行统一的原则,它包括学生的品德认识考核评价和道德行为考核评价两部分。在具体操作时,品德认识的考核评价以品德课考核为标准,本方案则着重于道德行为的考核评价。 一、考核评价的原则 (一)知行统一的原则。知和行是相互联系的,评价学生的品德表现,既要看学生认知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看学生的行为表现,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二)正面教育的原则。评价学生的品德必须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既看一时一事,也看学生的一贯表现。认真发掘其优点,充分肯定其成绩,使评价成为激励学生进步的动力。 (三)全面评价的原则。评价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必须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德育纲要》、《小学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做到校内外、课内外结合。

二、考核评价的方法 (一)品德认识考核评价以品德的考核为依据。 (二)品德行为考核评价按所达到的程度分优、良、合格、争取合格四个等级,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求出等级值。 (三)可采用学生自评或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办法。 (四)班主任可在学生自评或同学间的互评的基础上听取任课教师意见,对学生作出综合性分析,给予评价。 (五)学生品德成绩计分方法: (六)品德成绩=品德考核成绩×30%+品德行为考核成绩×70% (七)品德考核评价与操行评定和评选“三好“学生结合起来。考核结果获优级的可参加“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 (八)品德考核评价逢学期末进行。 附小联盟十一小学 2018年2月

中学生发展品德发展的特征

1中学生发展品德发展的特征:A伦理道德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形成道德观念和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的结构更为完善B品的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初中阶段品的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阶段品的发展趋向成熟。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有效的说服(低正高正反)。树立良好榜样利用群体约定。价值辨析,给与恰当的奖励于惩罚。,, 2培养创造性的有效措施:1创设有利环境,宽松心里环境,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内容,2注重创造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答错问题的心理恐惧鼓励独立性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给学生提供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发培养创课教授创思,发散思维,自我设计,推测和假设,头脑风暴, 3心里健康的教育意义: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对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的配合和补充。 4布鲁姆对教学目标的分类:认知目标他主要对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进行了研究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应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由低到高的6层次。情感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5个等级每一级由若干连续的子类别构成。接受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反映价值体系个性化。动作技能目标分为直觉模仿操作连贯习惯化。4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和方法:原则主体性内化性特定性生成性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能效感方法: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相互试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5构建主意学习理论基本观点:知识观,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是一种假设一种解释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给学生所传递的,而是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过程。学生观:强调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学校的。教师观,教学观 6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概括性。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的实用言语 7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充分的示范与讲解必要适当的练习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8组织粗略常用的方法: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常用的方法,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 9信息加工理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些过程可以分为若干阶段,每个过程需要不同信息加工。1信息流外部刺激首先达到我们的感觉器,从而推动感觉器把它转化为神经信息这种信息就会被感觉登记,2控制结构:期望事项和执行控制。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着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条件是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和邪恶系着自身因素 10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教师的领导风格是直接影响,班级规模是重要因素,班级的性质是重要因素,对教师的期望。 11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效果率。刺激和反映之间伴随着满意的结果而增强,伴随着烦恼的结果而减弱,练习率:指任何连接,练习运用增强不运动减弱,准备率。当学习者有准备时,连结实现就会感到满意。联结不是实现就烦恼,学习着不准备实现而实际联结实现也会感到烦恼。 12个别化教学的基本环节:个别化教学是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策略,基本环节,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和学习不足,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的11对应的关系,引入哟恤的结构化教学结构,并随之练习和操练允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学习。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 1.了解道德的含义;了解道德与品德、德性概念之间的区别。 “道”表示事物运动的规律和规则,含有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又被赋予社会理想或道德理想等意义。 “德”同“得”,是个体在实践中成就的一种内在品格,即所谓善心善行。人们认识了“道”,转化为思想感情,然后外化为行为,施与人,便称之为“德”。 日常生活中,“道德”既可以指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也可以指人的思想品质或德行修养,也指对人们行为的善恶评价。 道德:内在品质+外在行为规范和原则 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 品德:个体道德品质,是个体现象,它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 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的要求,内容全面完整,品德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德性:内在品质 2.识记潘菽先生的“四要素说”中的品德结构。 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道德认知:是指如何获得是非观念、如何进行道德判断与推理,从而作出道德决策。 道德情感:指对正确或错误行为的感受(如内疚、同情、自豪等),以及激发道德思想或行动的情感因素,如移情。 道德意志: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观念指导下,自觉地调解内心矛盾、克服内外困难,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面对欺骗、攻击等违反道德规则的诱惑,或者他人需要帮助时实际采取的行为方式。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者是什么关系? 道德认知对其他各要素起着理性调节作用。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产生的重要推力,是维持人们自觉行为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道德行为的调节和维持力量,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外在表现,也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得以发展的实践基础。品德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人整体的品德面貌。品德各要素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决定了品德发展的质量与倾向。 3.理解德育内涵、以及我们应持的态度;了解德育概念泛化的弊端。 西方: moral education,即道德教育 与宗教教育、政治(公民)教育有明显区别 中国: 狭义:指道德教育 广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更广义: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 性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 德育概念界定——内涵的角度 1、转化说 在我国,许多德育定义都认为德育只是一种由外向内向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认为思想道德等纯粹是从外部“转化”进学生头脑的。

学生品德发展1 (4)

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班级:地理(101)班 姓名:许佳禄 学号:10280132

科尔伯格(Kohlberg)道德观点对中国人的教育启示 虽然上课时间不长,但是皮亚杰,弗洛伊德,科尔伯格等心理学大师已经给了我不少启示。下面就谈谈我印象最深的科尔伯格。 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 ,October 25, 1927 –January 19, 1987)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国际心理学界、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科尔伯格于1969年提出了他的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分为3个水平6个阶段的理论。下面是科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各个阶段的界定及其特点。 水平1:前习俗水平 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他们用来作为道德判断的基准取决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阶段1:惩罚与服从为定向。个体以行为对自身所产生的后果来决定这种行为的好坏,而不管这种后果对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以为任何一件事只要被惩罚了,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是错的。避免惩罚和无条件地屈服力量本身就是价值。如,他们说海因茨偷药合理,因为不偷药,妻子会病死,他要受到谴责。也有的说海因茨不该偷药,因为被抓住会坐牢、受罚的。阶段2:相对功利为定向。个体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开始知道了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像市场地位那样的关系来判断的,知道了公平、互换和平等分配,但是他们总是以物质上的或实用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价值的。交换就是“你帮我抓痒,我也帮你抓痒”,而不是根据忠义、感恩或公平来进行的。如,赞成偷药的行为者认为妻子过去替海因茨做饭洗衣,现在病了,该去偷。也有的认为,药店老板发明药就是为了赚钱,所以老板是对的。水平2:习俗水平 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能按照家庭、集体或国家的期望和要求去行事,认为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而不大理会这些行为的直接后果。这时他们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来思考道德问题,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阶段3:以“好孩子”为定向。个体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导向,认为凡是讨人喜欢或帮助别人而为他们称赞的行为就是好行为。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照这种要求去做。对行为的是非善恶,开始从行为的动机入手来进行判断。如认为海因茨偷药的动机虽然不坏,但是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不该这么做。这一阶段的学生道德判断是以个人的行为是否被允许为衡量标准。阶段4: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这时个体所作判断的根据是相信规则和法律维护着社会秩序,因此,个人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的义务。由于情、法、理三者有时难以兼顾,这一阶段的学生判断善恶常会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如对海因茨偷药为救治妻子,这合乎情理。但偷窃行为又为法律所禁止,因此偷药又是不应该的。这阶段学生要求履行自己的义务,并要求别人也去遵守。 水平3:后习俗水平,又称为原则水平 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努力在脱离掌握原则的集团或个人的权威,并不把自己和这种集团视为一体,而是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想到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其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阶段5:社会契约为定向。个体开始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定的,也可以因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判断好坏时,认为只有兼爱的行为者才是道德的,错误的行为可以根据其动机是好的而减轻对其责难的程度。但并不因为动机良好而将其错误的行为也看成是正确的。如他对海因茨的行为表示同情,并愿出庭为其辩护,请求减刑。有的发问:法律允许老板不顾人的死活赚钱,对吗?他们认为自己对社会负有某种道义职责,对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也同样负有道义上的责任。阶段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以人生

品德发展的理论

品德发展的理论 (一)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将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应用于品德学习中。班杜拉等人采取实验的方法对品德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榜样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模仿是学生向社会学习,形成品德的重要途径。当榜样和说理教育一致时,品德教育会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重视言传身带,这是成功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遵守的原则。 (二)柯尔伯格(L.Kohlberg)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关于儿童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是在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柯尔伯格试图把皮亚杰的理论精炼、发展。他用所谓的“道德两难论法”(即让儿童对道德价值上相互冲突的两难情境故事作出判断)让被试做出道德判断,并解释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然后确定被试道德认识发展的水平。 柯尔伯格把道德认识划分为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三个不同的发展水平。每一水平又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共有六个阶段。 第一个水平:前世俗水平。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他们用来作为道德判断的是行为的后果。这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 1.服从与避免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这时的学生服从父母、教师等权威人物,认为凡是不会受到惩罚的行为就是好的。他们说海因茨偷药合理,因为不偷药,妻子会病死,他要受到谴责的。也有的说海因茨不该偷药,因为被抓住会坐牢、受罚的。

2.朴素的利己主义道德定向阶段:这时的学生判断是否是以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依据的。能够满足需要的就是好的,不能满足需要的就是不好的。赞成偷药的行为者认为妻子过去替海因茨做饭,洗衣,现在病了,该去偷。也有的认为,药店老板发明药就是为了赚钱,所以老板是对的。 第二个水平:世俗水平。这个水平道德的判断及其标准是一般普通成人所具有的,因而称为世俗水平。它又分为两个阶段。 3.谋求允许的道德定向阶段:凡是得到别人允许的行为就是好的,而遭到别人反对的就是不好的。他们认为海因茨不该偷药。因为这种行为是违法的。这一阶段学生的道德判断是以本人的行为是否被允许为衡量标准,他们能理解别人,服从别人的规定。 4.尊重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由于情、法、理三者,有时难以兼顾。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判断善恶常会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对海因茨偷药的行为,从救治妻子疾病看,无可非议。但偷窃行为又为法律所禁止,因此偷药又是不应该的。这阶段的学生要求履行自己的义务,对权威表示尊敬,遵守不变的法则,并要求别人也去遵守。 第三个水平:后世俗水平。这一水平的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是以普通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评价的基本原则。它也分为两个阶段。 5.履行准则与守法的道德定向阶段:他们认为自己对社会负有某种道义职责,对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也同样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在判断是非善恶时,认为只有兼顾他人权力与福利的行为才是道德的。他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001]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0205003 课程学分:2学分 课程总学时:28学时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1.本课程在学科属性上介于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之间,具有综合性。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必修课程,是本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本课程在内容体系上整合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儿童哲学、德育论等学科中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注意将这些理论进行创造性梳理而不是简单拼接,力图清晰地显示其逻辑脉络,并且尽可能吸收和反映有关品德发展和道德教育实证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同时注重这些理论和研究成果在小学道德教育实践中的运用。因此本课程既有较强的理论性,也兼顾应用性。 3.本课程开设于第二学年第二学期,一学期授完,由心理学专业教师任课。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 1.本课程以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教学中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原则,依据现代师范教育要求设置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方式,力图在课程改革的视野下将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统一于本课程。 2.本课程主要包含两个模块,其一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其二为活动设计。通过两个模块的学习,。在教师讲授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与演示的实践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每周2课时,共28课时,计2学分。 3.本课程的性质是专业必修课程,因其应用性,拟采用开卷考试。试题的编制,按照理解、应用两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分为简答题、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以简单—中等难度—较难或难三个等级,大致比例40 :45 :15分布。最后总评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作业成绩与课堂参与度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儿童品德心理发展规律,理解品德心理发展理论,应用基本原理分析、解释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学生道德教育问题。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具有关注和重视小学生品德发展和教育的倾向,形成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和辨识、分析与评价道德现象的能力,构建起一定的有关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知识结构,掌握道德教育活动的基本技能和策略。 (二)具体目标 1、知识 (1)能够记忆和理解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能简单说明中外道德教育的历史、主要的道德教育思想和理论; (2)能说出小学生品德总体和品德各个成分发展的一般特点; (3)能说明影响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4)能说出道德教育活动中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3、技能 (1)能对道德教育思想和理论做出自己的有说服力的判断和评价; (2)能指出和分析一定的道德情境中出现的道德现象的性质及其原因; (3)能分析影响小学生品德形成因素的具体案例,能说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4)能查找和解读有关品德心理和道德教育的研究报告和理论文献;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XX市中小学生品德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试 行)》评价办法 一、评价目的 中小学要定期依据《XX市中小学生品德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以下简称《评价指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自我完善;教育引导他们逐步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遵纪守法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确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二、评价周期 中小学应根据《评价指标》,每学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评价一次,每学年评价两次;学年等级的确定,原则上以第二学期为主。学校应指导各年级在实施中注意对照相应的要求,同时,要注重日常的教育指导,引领学生积极向上。 三、评价结果呈现 评价结果以等级加评语的形式呈现,等级分为A、B、C三个等级。 四、评价操作方法 (一)分条目考核。各年级的《评价指标》均划分为50条关键表现,实施中采用学生自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四方相结合的方式,逐条进行评价,并分别评定为A、B、C三个等级。四方的评价结果为4A或3A1B,则该条目应评定为A;四方的评价结果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C,则该条目应评定为C;其余评价结果均应评定为B。 - 1 -

在评价方式上要适度灵活,对于学生认知方面的评价,可结合检测的方式;对于有定量规定的(观影、读书、参观、社区服务、集中实践等)学生行为评价,可结合考察(查看情况记载、资料等)的方式,更好体现评价的客观性。 (二)学期等级评定。在逐条评价基础上,应对50个条目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并依据以下标准给出学生学期相应的评定等级。 1.50个条目中有40或40个以上个被评为A,其余的被评为B,则该生的学期等级为A,并作为评选“三好”学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2.50个条目中有30个或30个以上被评为C,则该生的学期等级为C。 3.除以上两种情况外,其余评价结果的学生学期等级均为B。 实施中要特别注意,将某学生的学期等级评定为C,必须以原始的记录、相关的证明和材料为依据,必须严格评价的程序。 (三)除等级评定外,每学期班主任要为每个学生写出评语。评语应体现写实性,注意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不足,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 2 -

2014《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自考试知识点9339

一、基本概念 道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是指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结构体。 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它是指对于行为规范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 道德情感:是直接地与人所具有的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它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一般成为品德的情感特征。 道德信念:指坚信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观念。 道德评价:指运用道德准则对别人或对自己的行为、品质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 德育目标:是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设想或规定。 最近发展区: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前者是指现在已经具有的发展水平,后者是指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水平。 品德测评:是测评者采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和工具,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测评对象在某一时期内主要活动领域中的品德特征信息,并针对某一测评目标体系作出定性或定量的价值评判、分析,由此反映个体品德状况的一种教育活动。 定性测评法:是测评者依据被测评者的品德表现信息,对照评定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要求作出选择判断,从而形成一个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形式表达的关于被评者思想品德状况的鉴定。 总体印象法:又称整体印象评判法。是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情况的随意了解,及业已形成的总体印象进行价值性判断的一种方法。 评语鉴定法: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参照有关标准内容(如评定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地作出个人鉴定意见。 写实法:又称记实法,就是实事求是地把品德行为的表现记录下来,客观地反映事情的本来面目,作为品德测评的依据。 等级测评法:又叫操行等级评定法、品德考核评等法,即按照一定标准对被测评者的品德水平和状况予以总括性的等级评定,以显示品德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知识点 第一节品德与道德 1、道德的定义(识记) 2、品德的定义(识记) 3、道德和品德的区别(领会) (1)道德和品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论中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论中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和态度心理一样,品德心理也是心理学领域中得一个重要课题。如果教育者能够熟悉品德心理并能将有关品德心理的原理灵活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必将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道德是由社会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反映一定群体共同价值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质。 品德就其实质来说,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它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舆论的作用下,在道德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品德具有以下特点: 1.稳定性 品德表现为一个人某种持续行为的稳定倾向。它个体在某一实践领域、一活动阶段以至一生全部行为的综合。而且,品德是道德行为整体的稳定倾向。每一个人的道德行为都是各种道德行为独特的组合,反映出个体完整的道德面貌。 2.个别性 品德是一种个性心理现象,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会表现出不同的水平、等级和层次。从品德结构来说,人与人之间品德的差异分别表现在这些组成品德结构的成分上。针对品德各成分的差异,也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品德标准。 3.自觉性

品德是自觉意志的凝结。它是一种自觉意志的行动过程。品德一旦稳定后,它能指导个体自觉地抉择行为,自觉地按一定道德准则来控制行为。一方面,主体的行为根据自觉的目的来进行;另一方面,正是通过这种意志对行动的支配、调节或控制,自觉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任何一种品德总是要借助于一定的形式而存在。比较多见的是将它分解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是对于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道德情感是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心体验。道德认识同相应的道德情感相结合,产生强烈的道德需要,并转化为道德动机,成为人们实现道德行为的推动力。道德意志是根据人们自觉确定的目标,去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并不断克服困难,执行和实现目的的一系列心理过程。道德行为是实践道德动机的手段,也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 这四种基本心理成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在品德的心理形式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道德认识提供认识上的依据,为整个品德心理形式结构奠定思想基础。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处于中间环节,起着调节作用,是实现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内部条件。一定的道德认识同相应的道德情感发生共鸣,激发起道德动机,就成为推动道德行为发生的动力。道德意志是体现出道德认识参与到道德行为中的能动作用。在具备道德动机的前提下,道德行为的产生和执行,还需要道德意志发挥作用。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

第六章小学儿童的品德 一、选择 1.小学儿童逐步养成一些道德行为习惯的年龄阶段是( C )。A、低年级B、中年级C、高年级 2.小学儿童道德意志发展水平,总的来说属于( A)。A、初步的B、较高的C、相当高的 3.儿童品德形成的关键是( C)。A、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B、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C、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的稳固联系 4.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发展,从总体上说( )。A、知落后于行B、比较协调C、行落后于知 5、到了小学(C ),儿童调节行为的力量开始由外部控制向内心自觉的方向过渡。A、低年级B、中年级C、高年级 6.对“儿童为什么要遵守纪律”的问题,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来自( A )的一种认识。 A 服从老师的要求,为了得到表扬,为履行班级或少先队的义务。B、为集体争光,这是社会公德的要求。C、应自觉遵守纪律 7.小学儿童大约在( C )年级以后,才逐渐养成初步的行为习惯。A 、一、二年级 B 、三年级C、四年级 8.小学( C )学生的坚持性已从外界权威的影响逐步转向内心的自觉坚持完成任务了。 A 低年级 B 中年级 C 高年级 9.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小学儿童道德情感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B )。 A、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 B、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 C、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二年级 二、判断 1.品德也就是道德。(╳) 2.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或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在三年级下学期。( √) 3.品德一方面依存于道德,离开社会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另一方面品德对道德也有反作用,许多人的品德又构成或影响社会的道德面貌。(√) 4.强化只是用来塑造某种新行为而不可以改变旧有的行为习惯。( ╳) 5.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依据是由行为动机发展逐步发展到行为后果,然后才到后果与动机的统一。( ╳) 6.小学儿童的道德行为是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而得到相应发展的。(√) 7、适当的惩罚对改变儿童的行为有一定作用。(√) 8.在品德教育中,表扬与批评的作用是相对的。一般说批评的效果比表扬好。( ╳) 9.从性别因素看,女生更喜欢得到表扬,男生承受批评的能力比女生强。。(√) 10.品德和道德都是心理现象。( ╳) 11、个体身上偶尔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并不说明他已经具备了某种品德。(√) 12、.道德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品德的水平。(√) 13、不同性别的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 三、简答 1.品德和道德这两个概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为什么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水平会出现一个低、高年级高,而中年级低的“马鞍型”?

学生品德发展水平评价办法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生品德发展水平评价办法 一、评价模式 品德发展水平评价分A、B、C三档。分为自评、组评、师长评(老师和家长)三种评价,感恩评价师长评价人为家长,其他都为班主任;综合评价由前面三种评价得出,方法为按降序排列,第二种评价是什么,综合评价就为什么。如自评为A,组评为B,师长评为B,排列就是ABB,综合为B;如自评为A,组评为C,师长评为C,排列为ACC,综合为C,如评价排列为ABC,综合评定为B。 二、参考标准 1、凡是获得周、月卫生、礼仪、纪律、安全、诚信、感恩之星称号的,平时表现优秀并有模范带头作用的,在各项活动中能够认真参与、认真学习成绩突出者,品德发展水平相应内容评定为A。 2、卫生:平时能基本保持好个人卫生及书桌座位干净整洁,能按要求完成值日任务,无乱扔垃圾等不文明,卫生评定为B; 个人卫生(头发、衣服、身体、指甲)差,书桌、座位下不洁净,打扫卫生不认真,有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乱图乱抹的行为,卫生评定为C; 礼仪:见到老师、来宾,能做到立正、让行、问好,对同学能以礼相待,礼仪评定为B; 见到老师、来宾,不能让行、问好,对同学有取笑、侮辱行

为,礼仪评定为C; 纪律:能够做到按时上学、上课,遵守课堂纪律,在集体活动中能遵守纪律和规则,纪律评定为B; 经常迟到,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在队列、集体活动中纪律观念不强,说脏话,打闹喧闹的,纪律评定为C; 安全:能遵守交通规则,按要求认真参加安全学习和安全演练,在活动中有安全意识,不违反安全规定,安全表现评定为B; 上学、放学路上抢行,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交通评定为C;破坏消防设备设施,不认真学习消防知识,参与消防演练不认真的,消防评定为C;防震等自然灾害演练不认真,学习知识不认真,自然灾害评定为C;出现或造成安全事故的,安全表现评定为C。 诚信:平时没有撒谎行为,没有在作业和考试中抄袭行为,能配合老师了解班级真实情况的,诚信评价为B; 说谎,不能完成作业,在作业、考试中抄袭,在班主任或其他教师调查班级情况或事务时,有故意隐瞒或包庇行为,诚信评价为C; 感恩:能尊敬父母、师长,在家中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大手大脚花钱,感恩评定为B; 不孝敬父母、不尊重师长,顶撞父母师长,感恩评定为C。 3、受到过星级表彰,但出现过“C”等级行为的,品德发展水平相应内容评定为B。 三、成长日志评定成绩由教务处提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