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师资格考试题

教师资格考试题

教师资格考试题
教师资格考试题

1.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2.古代学校教育特征:阶段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决定受教育的权利c决定教育目的d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a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b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c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5.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a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b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c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d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6.科学技术对教育影响:a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b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c影响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

7.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a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b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c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d教育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传统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他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因此,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

9.学生文化的成因和特征:成因:a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b同辈群体的影响c 师生的交互作用d家庭社会经济地位e社区的影响特征a过渡性b非正式性c多样性d互补性

10.如何理解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定社会中的教育之所以能与特定社会文化体中的教育之所以能与特定社会文化体中的其他方面共存一体,主要是因为它们经过长期的历史共生鱼磨合,已经社会性的筛选掉不适应的部分,并将其余部分组合成为一种特定的相互适应和相互依存的关系。2.教育与文化尽管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但又在此过程中变化与发展,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过程中,不断按照各自的活动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在开始时,来自教育或文化方面的本体运动只产生一些渐变性的影响,当这种渐变积累到超出先前两者关系所划定的界限范围时,就会引起突发性变革,出现新的文化、新的教育和两种新的相互适应关系,从而实现两者在更高水平或更新意义上的和谐一致。

11.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a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b具有能动性

1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1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1)遗传,是指后代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成熟是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成熟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3)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4)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活动。它在个体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功能。(5)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a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规范b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c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d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5.少年期总体的特征: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16.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a导向作用b激励作用c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一切教育工作都要依据教育目的来计划和安排,教育制度的建立,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等,都要受教育目的制约,教育目的又是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所以制定教育目的是进行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也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卫华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确定教育目的还要考虑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对各种因素的影响。

17.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a国家的教育目的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c教师的教学目标

18.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a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所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b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19.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基本精神:a我们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b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和谐发展c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20.素质教育的内涵a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b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c素质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d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21.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1.树立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深化教育改革2.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3.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4.优化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

22.学生的本质属性:a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3.教师职业的性质:a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b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特点: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多样化a传道者b授业解惑者c示范者d管理者e朋友f研究者

24.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是否真正履行教师角色,从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a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b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c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25师生关系:a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b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c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26课程类型分类:a.根据课程内容,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b.根据课程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c根据课程的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27.学科课程的优点:a.它重视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使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得到整合,形成逐步递进的内容,有利于知识的传b.它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的特点,便于教师教学,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c它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认识。

28.学校课程及其形式: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学校学生的需要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29.如何研究学生:a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定其中存在的差距b了解学生的个体需要c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30.教学计划的构成: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臵及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的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构成31.教科书的作用:a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b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c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

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d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2.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的原则:a按照学科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b强调内容的基础性c注重适用性d符号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e兼顾同年级各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与同学科各年级教材间的衔接d启发性可读性便于学习

33.课程实施的结构:a安排课程表b分析教学任务c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d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e规划教学单元和课f组织教学活动h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34.教学任务的内容:a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c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35学生的学习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影响因素: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36.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他在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1)学校应该带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37.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38.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a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b搜集信息c 组织材料d分析资料e报告结果

39.教学的概念及包含的方面: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a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b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c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40.教学的主要作用a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b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c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41教学的一般任务:a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d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2为什么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成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像即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4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a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c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44.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a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b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45.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表现在a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b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可相互转化

46.试用“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简评“形势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形式教育论主张教育应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掌握是次要的。而是指教育论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丰富知识(对实际生活有用的),至于能力,是不需要专门训练的,这两派理论都有合理的一面,也有其片面性。从合理面来说,形式教育发展能力理由是人的学习时间有限,不可能穷尽一切知识,发展了能力,就可以在任何时候学习需要的知识。实质教育论则认为,能力的发展必须要以知识为基础,而掌握知识的过程课促使能力的发展。片面性在于,各自从不同方面割裂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形式教育看不到能力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错误的把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发展认识能力与掌握科学知识对立了起来。实质教育则看不到发展能力与掌握知识的趋避诶,发展能力对掌握知识的作用。

47.知识与智力相互转化,应注意的条件:a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b必须科学的组织教学过程c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d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48.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的规律:a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c建立合作、友好、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49.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指导决定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及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影响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50.教学过程的结构: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51.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能动性具体表现在a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以及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b受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52小学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3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基本要求: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54启发性原则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c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d发扬教学民主

55.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基本要求:a在理解基础上巩固b重视组织各种复习c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56.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基本要求:a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b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c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7.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基本要求:a 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b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58.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基本要求:a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b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c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d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59.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a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c学生特点d教学时间、设备和条件e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0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6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基本要求:a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b注意启发c讲究语言艺术

6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基本要求:a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b提出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

和启发性c要善于启发诱导d要做好归纳、小结

63.德育认知模式中“道德两难”问题的教育意义:a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促进儿童的道德判断力的发展b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使他们自觉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c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学生在道德问题上的行动选择能力d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深化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64.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计划3.课时计划)。

65.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a根据教学任务:传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b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单一课和综合课c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将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66.课的组成部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臵课外作业

67.上好课的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68.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69.教室布臵作业的要求:a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b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c布臵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d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作业

70班级授课制的优点:a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的培养人才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c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缺点:a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b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c学生主体地位受到一定限制d 教学内容时间和进程的程序化难以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创新e缺乏真正集体性

71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72德育的意义:a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b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c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73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a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b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c 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d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74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a德育目标b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c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

78学校德育的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79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a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b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c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80德育过程中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a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b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c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

82德育的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83德育的基本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84德育的体谅模式:是把道德情感的培养臵于中心地位a理论假设: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教育即学会关心b围绕人际--社会情景问题道德教育:设身处地;证明规则;付诸行动c简要评论: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85德育手段创新应从哪些方面入手a重视德育的“享用”功能b开放德育的边界c强化德育的活动性和实践性d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改善德育工作效果e学科教学融入品德教育

86德育管理应当注意问题a加强组织领导b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c提高管理者地素质d加强校园文化建设e改革学生的德育评价制度f充充分发挥校外资源的影响作用

87班级管理的功能:a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b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c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88.班级管理的模式a常规管理: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b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c 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d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89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a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b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90如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机制:a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b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c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91班集体形成的特征:a明确的共同目标b一定的组织结构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9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a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c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93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c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d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e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94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a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b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c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9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a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b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个性影响力

96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a了解学生,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97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b为实际教学提高科学和理论指导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98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9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学习准备和关键期

100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a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b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c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101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学习内容:a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b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c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102联结学习有关理论: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b巴浦洛夫的经典型条件作用论c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d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103认知学习的理论:a苛勒的完形顿悟说b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c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104布鲁纳的学习观:a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b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总之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105教学观:a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b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106意义学习的条件:a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

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b主观条件: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107建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a知识观: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备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b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c学生观: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108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内驱力: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组成。A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是学习的内部动机b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c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109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为:一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一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

110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及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作用:a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b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c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归因理论来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111如何培养学习动机:a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b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112如何激发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

而有时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且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会降低,所以,我们要恰当的控制动机水平。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反馈是指对结果的知晓,对学习效果有很明显的影响。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在学生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后,教师应知道学生进行成败归因。

113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114迁移的作用:a迁移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b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c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15影响迁移的因素:a相似性b原有认知结构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116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a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b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地至关重要的作用c 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117如何进行促进迁移的教学1)精选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而每一门学科中基本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价值较大。此外,精选教材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更新。(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精选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地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研究证明,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同时它们又能提高学习者的迁移意识。策略的教授,既可以通过

单独的策略训练课来进行,也可以结合具体的学科来进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同学之间开展学习方法和经验的交流等来促进学习的迁移。

118知识学习的类型:a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b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119知识学习的作用:a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b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c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120知识直观的感知规律: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121如何有效的进行知识概括:a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b正确运用变式c科学地进行比较d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122遗忘的理论解释:a痕迹衰退说--桑代克b干扰说c同化说--奥苏伯尔d动机说--弗洛伊德

123如何进行合理的复习:a及时复习b分散复习c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124技能及其特点: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a 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b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c 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125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区别:a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特点: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b心智技能是通过学生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是常见的心智技能,特点: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126技能的作用:a技能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从而可以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情境b技能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127操作技能: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128智力技能: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个阶段

129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a准确地示范与讲解b必要而适当的练习c充分而有效的反馈d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130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a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b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c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131学习策略特征:a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的使用的b是有效学习所需的c是有关学习过程的d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划和技能构成

132学习策略的分类:a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b 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等

133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134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135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36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a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课堂中各种形式的提问、各种类型的课堂和课后练习、习题或作业等,都是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将实际教学与研究发现,学生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容易,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困难。b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拥有某一领域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c定势与功能固着。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某一物体的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起到阻碍的作用。除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137如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a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b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c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d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138创造性是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影响因素:环境、智力、个性

139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有低创造性c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d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以上表明,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140创造性与个性的关系: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高创造性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偶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独立性

141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培养:a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b注意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c开设培养创造

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142态度实质及其结构: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a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b态度不同于能力c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结构包括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

143品德的实质及其结构: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a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b具有相对稳定性c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的自觉行为,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144态度与品德的关系:实质相同,结构一致,都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构成。区别: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大;价值内化程度不同

145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a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为完善b 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46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a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b认同c内化

147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条件:a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模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b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148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法:a有效的说服b树立良好的榜样c利用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e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149心理健康的概念: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150心理健康的标准:a对现实的有效知觉b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c自我调控能力d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d与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f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151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a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b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c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152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a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b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c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d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e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f小组辅导

153做好心理辅导工作遵循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个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154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a行为改变的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b行为演练的方法:全身松

弛训练法、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c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理性情绪辅导法155教学目标及其意义: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156加涅的九大教学事项:引起学生注意、提示教学目标、唤起先前经验、呈现教学内容、提供学习指导、展现学习行为、适时给予反馈、评定学习结果、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157教学策略的类型:a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b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发现教学、情境教学、合作教学c个别化教学: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导教学、掌握学习

158布鲁纳对发现教学提出的原则:a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b要配合学生经验,适当组织教材c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d确保材料的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159合作学习及其特点: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流能力。特征: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自尽力、社会互动、团体经历

160个别化教学及其环节:a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a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b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c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以操练和练习d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

161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的性质、对教师期望

162群里动力的表现: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163如何提高课堂的群里凝聚力:a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b帮助课堂里的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c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d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与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164课堂纪律的类型:教师促成纪律集体促成纪律、任务促成纪律、自我促成纪律

165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a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b根据教学评价资料处理方式: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c教学评价的功能:配臵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d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166教学测量与评价功能:a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b是学

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c是教学过程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167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a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b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

168试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这一德育原则的含义即贯彻的基本要求。: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它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是严格要求学生的出发点。其次,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基本要求:(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人都是有自尊心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只有受到尊重与信赖,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觉主动性。(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合理正确指所提要求应合乎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品德发展的实际水平,既不太高又不太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所规定的教育目标。明确具体指所提要求要有层次性、连贯性、还要有确定的内容和意义,学生容易理解,知道该怎么去做,而不是模棱两可,抽象空洞。严宽适度制所提要求严而有格,学生会积极努力去做又不会感到压力太大。(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要求并认真执行,而不管他的身份、年龄、成绩,实际上是意味着对学生的人格和能力的尊重

169对比分析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与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的特点。赫尔巴特是传统教学理论的代表,其主要观点是:(1)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2)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主张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3)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及权威地位。赫尔巴特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特点。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其教学思想与赫尔巴特针锋相对:(1)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从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2)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3)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哦,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地改造”的著名论断,他批判性的讨论了西方以往的教育思想,同时吸取现代哲学、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上的成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 1.【答案】A。 2.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培养学生特长 B.发展学生潜能 C.尊重学生个性 D.私拆学生信件 2.【答案】D。 3.“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 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3.【答案】C。 4.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老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 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 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 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扬 D.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 4.【答案】D。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 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B.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C.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D.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5.【答案】D。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 ) A.国家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强制性原则 6.【答案】B。 7.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 ) A.将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 B.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 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 D.批评教育无效果开除他 7.【答案】B。 8.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 ) A.行使教师权利 B.履行教师义务 C.影响学校的秩序 D.给学校出难题8.【答案】A。 9.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 A.制止小莉这种行为 B.批评小娟总是告状 C.劝说小莉不要声张 D.劝说小娟宽容小莉 9.【答案】A。 10.教师对解除收容教育,劳动教养后回校复学的未成年学生,应当( ) A.限制其与其他同学接触 B.限制其使用学校的设施 C.按其以往表现评价品行 D.允许参加学校各项活动 10.【答案】D。 11.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将考试成绩后5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师的最后一排。张老师的做法( ) A.是激发学生的重要手段 B.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C.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 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11.【答案】B。 12.某县中学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 ) A.学校教工代表大会 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C.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12.【答案】C。 13.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育威信来自于( ) A.教师高尚的教育人格 B.社会尊师重教的

教师资格证模拟题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35019816.html, 2010年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选择题(12分) 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⑵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 B.育人 C.教书育人 D.带好班级 ⑶对小学生的舆论起主要导向作用的是()。 A.班干部 B.教师 C.学生自身 D.学生领袖 ⑷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社交与尊重需要 C.求知与审美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⑸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 )的总和。 A.知识与能力 B.智力与能力 C.体力与智力 D.体力与能力 ⑹王强考试不及格时总是说:“那些考得好的人都是靠死记硬背的,并不能证明他们有能力,我考得差也不说明我没有能力,其实分数是无所谓的。”这是()。 A.合理化 B.反向作用 C.补偿 D.压抑 二、判别题:1、写出你最崇拜的两位教育家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主要教育思想和一句名言。(6分)名字主要教育思想他(她)的教育名言 三、简答题: 1、教学评价改革从哪儿方面入手 2、了解教学对象从哪儿方面入手 3、倾听技术的含义,意义及注意事项 四、观点题: 新课程下,不少老师认为三维目标的制定“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那“知识和能力”就不重了了吗,请说说你的看法?五、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李**学习紧张,考前会出现头痛,又是班里的体育委员等。 问1、辅导老师还要了解李的哪些? 2、李出现这种现象属于什么情况? 3、李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设计一个辅导方案? 六、叙述一段真实课堂师生对话实录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二) 一、选择题 1.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B)。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2.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B)。 A.斯腾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依德 3.道德品质的基础是(C )。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 导读:本文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选择题 1.留白是我国古典绘画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指作者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以营造出“此处无物胜有物”之境。这一理念体现在教育中,要求教师()。 A.把任何道理都对学生说透、说尽 B.对学生放之任之 C.留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有自我反省的机会 D.抓紧课堂,放松课外 【答案】C 【解析】留白,即故意留有一定空白,留有一定余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千

叮咛、万嘱咐,把学生逼得太紧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相反,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晾一晾”,留一个缓冲的余地,也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2.法国历“雾月政变”的发动者是()。 A.罗伯斯庇尔 B.拿破仑 C.丹东 D.戴高乐 【答案】B 【解析】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以解除雅各宾派过激主义威胁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借口,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并由此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这一天是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所以,历称该政变为”雾月政变”。因此本题选B。 3.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开始施行。 年1月1

日 年9月1日 年9月1日 年6月1日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因此本题选B。 4.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人民政府 B.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C.教育部门

历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历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最新推荐:2014全国教师资格考试辅导备考 最新推荐: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资讯 公务员笔、面试练习题及模拟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 1.【答案】C。 2.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 A.经济功能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2.【答案】A。 3.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 A.梅伊曼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康德 3.【答案】D。 4.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 A.幼儿阶段 B.青少年阶段 C.成年阶段 D.老年阶段 4.【答案】B。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 )。 A.连续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5.【答案】B。 6.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 )。 A.夸美纽斯 B.斯宾塞 C.杜威 D.博比特 6.【答案】B。解析:1859年,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出了“科学”知识最 有价值的观点。 7.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 不会再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这种现象属于( )。

A.连带学习 B.附属学习 C.正规课程 D.显性课程 7.【答案】A。解析:杜威曾在《经验与教育》一书中提出过"连带学习"的概念。他认为"连带学习"在一定条件下,甚至比正规教学内容有更重大的教育影响。例如,一个学生可以得到优秀的数学成绩,但如果他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学会"了对数学的厌恶,那就可以预料,在离开学校后,他很可能永远不会再去主动钻研数学问题了。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也曾提出一个"附属学习"的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正规课程内容时,学生在有意无意之间接受 的态度、兴趣和情改的熏陶。 8.“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 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8.【答案】B。 9.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一个课时。这种出现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文纳特卡制 B.活动课时制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9.【答案】D。 10.“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思想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连贯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10.【答案】B。 11.“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 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 )。 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11.【答案】D。 12.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 ) 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 12【答案】A。 13.最近,王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这种学习动机是() A.外在远景动机 B.内在远景动机 C.外在近景动机 D.内在近景动机 13.【答案】C。 14.林琳在听课时,经常将学习内容要点以划线的方式在书上作标记,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

1.不同道德体系的对立和斗争,也是由经济关系的()决定的。D. 内在矛盾 2奴隶社会的道德在调节范围上较之原始社会的道德()。 C. 日益扩大 3一个人民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履行教书育人工作的原动力是()。A. 敬业 4在学校众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是()。D. 师生关系 5教师职业道德在没有转化为个体道德之前,是一种()。C. 他律性规范 6“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说这段话的教育家是()。A. 陶行知 7从人类发展的总趋势来看,人道主义思想()。C. 日益发展 8()是每个教师胜任工作的必要条件。D. 道德修养 9要想人类社会沿着更加()的方向发展,也需要确立教育人道主义原则。B. 人性化 10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B.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1教师被称之为太阳底下()。D. 最光辉的职业 12师表风范内在之源的根本就是()。A. 真善美 13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D. 教师的职业理想 14实践证明,只有()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B. 道德高尚 15教学的主人、学校的主人是()。C. 学生 16人自身发展的最高目标是()。D. 人的全面发展 17在构成教师道德品质的六个要素中,标志着道德品质形成的是()。C. 道德习惯 18世界上第一所师范学校是()。C. 巴黎师范学校 19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个人利益和教师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C. 一致的 20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 ),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B. 协作 2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由中共中央于()。A. 2001年印发 2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针对人的片面发展日益加剧的严峻事实,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实现()。C. “人性复归” 23欧洲封建社会教会学校的教师是由()。A. 神父兼任的 24有人认为市场经济讲的是竞争,而人道主义讲的是互爱,二者大相径庭。其实这种看法是()。C. 不全面的 25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处于基础位置,是履行其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的是( )。 C. 爱岗敬业、依法执教 26教师职业幸福的()首先表现为劳动及其报酬的精神性。A. 精神性 27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一个教师往往身兼几种社会角色,由此产生的道德冲突是一种()。A. 不同角色的义务冲突 28()既是教学设计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设计实践的升华,是联系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桥梁。D. 教学设计模式 29()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录像、动画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C. 教材多媒化30()的本质是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B. 专题网站 31网络课程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教学内容和()。C. 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32常用的图像搜索方法:基于图像分类的搜索、()、基于关键字的搜索。B. 基于图像内容的搜索 33()是图像处理的基础,可以对图像做各种变换如放大、缩小、旋转、倾斜、镜像、透视等。D. 图像编辑 34网络教学环境具有()、广播、遥控、监看、监听等多种特性和功能。D. 资源共享

2019年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第一套来源: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___。 2、关于教育起源问题在历史上有几种观点:___、教育的生源起源说、___、___。 3、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可以概括为:____、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____。 4、______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 6、1902年通过的“___”学制、基本参照美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为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 9、_______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家长会、___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凯洛夫 D 苏霍姆林斯基 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 A.系统性 B .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 .等级性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___。 A 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 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 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 D 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___。 A 练习法 B 实验法 C 试验法 D 实习法 5、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 A.随意性 B .娱乐性 C.自觉性 D .系统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

二、材料分析题 30、材料 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时,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下面是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 教师甲对学生说道:“一上课就发呆,开小差。你到学校干什么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真是一个笨蛋。”事后,学生非常沮丧的坐下,整节课都无精打采。 教师乙和蔼的对学生说:“不着急,我们一起回忆学过的内容和昨天的实验课,昨天你们小组实验很成功,你还能想起来实验过程吗”学生思考片刻,答对了一部分,教师很兴奋的说:“对,只要我们动脑筋,就有思路,再想想,还有补充吗”学生思考了一下,做了补充,教师又点了点头,“很好,请坐”,“其他学生还有不同看法吗”该生听的很认真。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以上两位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0、【解析】 甲老师的做法不值得认可,我认可乙教师的做法。(1分) 从学生观的角度来说: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5分) (1)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不能就认为学生笨,给学生贴标签,而应该像乙教师那样,进行启发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 (2)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哪怕学生真的回答不上来,也应该从其他角度去引导或者鼓励学生继续思考,而不应该像甲老师那样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学生是发展的主体。(3分)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启发激励学生。 3、学生是独特的人。(5分) (1)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教师在教学时应承认学生的独特性,可能有的学生对于问题需要细致思考,这时教师应有耐心,如果学生对于这一问题无法回答,老师在提问之前也应该了解学生的基础,避免学生回答不上来的尴尬。

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模拟 2010年《教育学A级》全真模拟考卷100分(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2.()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了贡献。 A.洛克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亚里士多德 3.下列哪一说法是夸美纽斯的观点?()。 A.美德是否可教 B.教学的教育性 C.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D.“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即教育 4.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指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属于()。 A.早期干预 B.缺陷矫正 C.发展指导 D.问题预防 5.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规定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6.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7.为全体人民服务,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 A.公共性 B.生产性 C.科学性 D.未来性 8.学校的基本功能是()。 A.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B.为繁荣文化服务 C.能实现人口的控制 D.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9.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10.下列哪一特征与教师聘任制度的特征不符?()。 A.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问的法律行为 B.公开、直接、透明 C.平等自愿双向选择 D.聘任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 11.不在教师资格认定程序之列的是()。 A.提出申请 B.受理 C.参加资格考试 D.颁发证书 12.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规定。 A.国务院 B.国家教育部 C.省教育行政机关 D.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13.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体现出来。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目标 D.培养目标 14.“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15.技能是按照规则、程序、基于练习而完成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动作的能力,下列与技能的三种类型不符的是()。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是( )。 A.良好的智力品质 B.良好的道德素质 C.良好的身体素质 D.良好的个性品质 2.“对幼儿照料与教育,就像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句话体现了( ) 。 A.个别教育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集体教育原则 3.根据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下列哪项不属于幼儿教师的职责?( ) A.学期(或学年)初做好本班收费工作 B.观察、分析、记录幼儿发展情况 C.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 D.定期向园长汇报工作 4.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 )。 A.按规定不能用 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C.说否定句有损教师形象 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5.对儿童身心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是( )。 A.家庭生活方式 B.家庭经济状况 C.家庭结构 D.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 6.对幼儿园幼儿活动的正确理解是( )。 A.让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 B.在安全的前提下按课程的要求活动 C.为儿童舒展筋骨而进行活动 D.教育过程就是活动过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7.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能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 )教育原则。 A.启蒙性 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8.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中,( )是首要的因素,它是幼儿教育的前提。 A.爱心 B.观察力 C.组织能力 D.与儿童沟通的能力 9.( )是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A.开放日制度 B.家长接待日 C.家访 D.电话联系 10.18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 )。 A.《爱弥尔》 B.《教育漫话》 C.《人的教育》 D.《母亲读物》 11.( )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不存在什么天赋。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福禄倍尔 12.批评清末民初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的教育家是( ) 。 A.陶行知 B.张雪门 C.陈鹤琴 D.张宗麟 13.2001年9月,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确定的“五领域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方面是( )。 A.体育、艺术、语言、常识、社会 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C.体育、德育、艺术、科学、社会 D.健康、计算、社会、科学、艺术 14.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的是( )。 A.《幼儿园教育纲要》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 D.《未成年人保护法》 15.“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的成长的重要因素是( )。 A.环境 B.邻居 C.母亲 D.成熟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 5分) 1.幼儿智育 2.结构游戏 3.保育员 4.蒙台梭利教学法 5.发展适宜性原则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9分) 1.在幼儿园课堂中,教师与幼儿之间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2.幼小衔接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文化学习。 3.幼儿的学习是否有意义,关键在于幼儿采用哪种学习方式。 4.世界上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由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建立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模拟

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下面是小张同学列举的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经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2.小球m用长为L的悬线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处有一个光滑钉子C,如图所示,今把小球拉到悬线成水平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当悬线成竖直状态且与钉子相碰时()。

A.开关S断开时.a,b两点电势相等 B.开关S闭合后.a,b两点间的电流是3 A C.开关S断开时,C1带的电荷量比开关S闭合后C1带的电荷量大 D.不论开关S断开还是闭合,C1带的电荷量总比C2带的电荷量大

5.如图所示,均匀带正电的绝缘圆环a与金属圆环b同心共面放置,当a绕O点在其所在平面内旋转时,b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且具有收缩趋势,由此可知,圆环a()。 A.顺时针加速旋转 B.顺时针减速旋转 C.逆时针加速旋转 D.逆时针减速旋转 6.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0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①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②当F=5/2μmg时,A的加速度为1/3μg。③当F>3μmg 时,A相对B滑动。④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中,正确的选项为()。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7.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由下至上移动时()。

2020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

2020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 共80题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6周岁的公民 B.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是有一定期限的,即从出生直至能够独立生活为止 C.父母或者其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如其不想继续学业,可以遵从未成年人的意愿 D.对于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学校可视其情节开除其学籍或勒令其退学。 【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第十三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 【答案】A。解析:教育具有永恒性,是指教育的产生于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即教育会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的消亡而消亡。国家的出现晚于人类,故教育不会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劳动是教育的起源。 4.我国唐代设立“六学二馆”主要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 A.阶级性 B.等级性 C.宗教性 D.民主性 【答案】B。解析:唐朝的国子学仅收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女;太学招收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女,而“二馆”崇文馆和弘文馆则专收皇帝、皇后的近亲及一品相国的儿子。这反应了我国古代教育的等级性。 5.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标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的( )。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爱弥儿》 D.《教育学讲授纲要》【答案】A。解析: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学讲授纲要》,其中《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教育学讲授纲要》是对《普通教育学》的补充。 6.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即侵犯学生的( )。 A.隐私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人身自由权 【答案】A。解析:学生主要享有三大权利,包括学习权、人身权和

历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版

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答案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 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C。解析:面对学生小虎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要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不应让小虎把桌椅搬到教师的角落,这种做法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故选C。 2.【答案】C。解析: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 教育发展的先导,当前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故选C。 3.【答案】B。解析: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及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B 选项中的表述是错误的。故选B o 4.【答案】C o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 生,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故选Co 5.【答案】D o解析:我国《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o 6.【答案】A o受教育权是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机会和物质条件。 7.【答案】A o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廉洁从教,不可以权谋私,接受学生及家长的“贿赂”,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但作为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学生自己制作或购买的表达心意的小礼物.可以适当接受。 8.【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有权利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因此学校剥夺了陈某在职学习、参加进修的权利。 9.【答案】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未 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每日一练: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10.4)

每日一练: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10.4)敏试教师资格带大家直击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练习题。 【幼儿园】 1.(单选题)幼儿园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 )。 A.社会环境 B.精神环境 C.城市环境 D.局部环境 2.(单选题)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 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望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3.(单选题)下列关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幼儿园的学习内容对幼儿没有任何强制性 B.幼儿是以学习间接的知识和经验为主的 C.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教师创造和体验的过程 D.幼儿园教学活动具有游戏不能取代的作用,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 4.(单选题)某幼儿在手工活动中吵闹不休,班主任一怒之下用胶带粘住该幼儿的嘴巴。此班主任的做法()。 A.正确,班主任有维护班级秩序的职责 B.正确,班主任有批评教育幼儿的权利 C.不正确,违反了不得体罚幼儿的规定 D.不正确,侵犯了幼儿的言论自由权 5.(单选题)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处罚。 A.免除 B.从轻、免除 C.从轻、减轻

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答案: 1.正确答案:B 解析:从幼儿环境中构成内容的特质性差异来分,幼儿园环境分为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两大类。 2.正确答案:C 解析: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的要素的总和。一般认为,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主要是指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的创设。 3.正确答案:B 解析:幼儿是以学习直接的知识和经验为主的。 4.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班主任用胶带粘住该幼儿的嘴巴”属于体罚学生,是不正确的做法。 5.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4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选D。 【小学】 1.(单选题)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 A.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B.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C.艺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实践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单选题)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差距很大,为了是教学不脱离实际,必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这体现了()教学原则 A.启发性原则

2016年河北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2016年河北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2016年河北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邱老师经常梳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的成因,寻找解决策略,邱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是 A.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C.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D.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1.【答案】A。 答题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为教师的职业角色,题干中指出该老师经常梳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刻苦钻研,体现了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者的

角色。 2.康老师经常在班上开展“成语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营造运用语文知识的情境。康老师的做法有利于 A.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B.发展学生的互补性 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D.减轻教师工作压力 2.【答案】A。 答题解析:本题考察教师某项教学行为的优点,答题的关键点是能找出“运用……的情境”,当看到此时,大致可以判断出该教学行为是帮助学生进行实操训练,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3.期末考试要到了,数学老师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吴老师把课时让给他上数学课,吴老师欣然同意。他们的做法 A.合理。体现了教师双方的意愿 B.不台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C.台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D.不合理。违背了团结协作的要求 3.【答案】B。 答题解析:该考题通过常规行为判断应为错误行为,排除选项A、C。剩B、D两个选项再进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卷(8)(2)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仿照卷(8)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刻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二、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契合题意) 1.简述教授常识与思想道德相统一的规矩。 参阅答案: 2.班主任的使命与责任是什么? 参阅答案: 3.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施行进程是什么? 参阅答案: 4.论说上好一堂课的要求。 参阅答案: 5.联络实践谈谈教师要具有全面开展的教育质量观。 参阅答案: 6.含义学习需求具有哪些条件? 参阅答案:

7.李教师在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令人为难的现象:他讲课不可谓不透、不明、不刻苦(有时乃至很卖力),课下督促检查不可谓不细不紧不仔细,而学生也支付了较大的尽力,师生满以为会获得较大的收成与进步,可终究成果却不尽善尽美,支付和希冀相去甚远。针对这种现象,结合相关理论谈谈李教师应该怎样改动这种情况。 参阅答案: 8.常用的复述战略包含哪些办法? 参阅答案: 9.简述技术的效果。 参阅答案: 10.简述问题处理的根本进程。 参阅答案: 11.怎样运用回忆规矩,促进常识坚持? 参阅答案: 12.教育学 参阅答案: 13.启发性准则

参阅答案: 14.非辅导性教育 参阅答案: 15.德育进程 参阅答案: 16.我国普通教育校园的教育使命。 参阅答案: 17.学生把握常识的根本阶段。 参阅答案: 18.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差异和联络。 参阅答案: 19.简述班主任的本质。 参阅答案: 20.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任校长的帕夫雷什校园,发生了一件事。一年级新生格里沙,由于母亲作业忙,开学第一天来上课时,耳朵没有洗洁净。在第一节课上,女教师发现格里沙的耳朵很脏,就叫他站起来给咱们看,把他作为典型,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 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e7 w: ~ A.教育哲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D.教学论0 {7 U) }, R0 D, U8 n, Z" q' h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D) 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 o, m) a$ ^8 W& |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C)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B)5 m# ]6 X( t# _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 m2 _( U' \9 `4 Y! q. E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C)0 {; x3 x7 B6 `% l) ` A.观察力B.想像力C.思维力D.判断力0 z2 y9 M; O; K3 D1 Q* l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

A.地方B.中央C.社会力量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D). [, l4 N, N2 I, z Y e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 r*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6 u+ H' P% m3 l2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C)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 {7 L. c$ {9 l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p1 r0 @8 t9 ?! B; b+ _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C)8 h2 U* B4 P [8 q/ y* E 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课程论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 E+ }2 K% [0 t% m s( P) ]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2 s% u+ i$ D7 ]4 M4 L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D)A.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

每日一练: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7.14)

每日一练: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7.14)【导读】敏试教师资格带大家直击考试重难点--2019年教师资格证每日一练【幼教】 1.(单选题)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是()。 A.实践 B.思考 C.智力 D.想象 2.(单选题)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 A.幼儿体育 B.幼儿智育 C.幼儿德育 D.幼儿美育 3.(单选题)教师职业不是一种普通的职业,而是一种专业性的职业,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A.一般化 B.具体化 C.专业化 D.职业化 4.(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的要求()。 A.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B.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C.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D.教师从传统的传到授业解惑转变为课堂的管理者 5.(单选题)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中,()是首要因素,它是幼儿教育的前提。 A.爱心

B.观察力 C.组织能力 D.与儿童沟通的能力 答案: 1.正确答案:A 解析:人的全面发展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人本质的全面占有。故选A。 2.正确答案:A 解析:幼儿体育是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故选A。 3.正确答案:A 解析:教师在与领导的交往中要做到:尊重领导,服从安排,正确摆正个人利益和工作大局的关系,将幼儿园的要求放在首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这是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中人际交往行为规范的内容。故选A。 4.正确答案:B 解析:《教师法》规定了教师具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有充分的自由和自主权。但对于教师来说,如何端正教学态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如何组织好教学过程,以及何钻研业务,认真备课,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等是必须认真对待和不断探索的问题。不同的教育教学行为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对待学生的态度要一视同仁,不讽刺或挖苦学生,这是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对教师的要求。 5.正确答案:B 解析: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本着指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提出了以下规范要求: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明礼诚信是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故选B。 【小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