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历史观念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历史观念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历史观念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历史观念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历史观念

——以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为讨论中心

陈新

(复旦大学历史系)

摘要: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历史写作中,坚持历史实在论,这是坚持唯物主义合乎逻辑的结果。他们在进步观、发展观、历时性变迁,以及在社会系统和整体结构中理解研究对象等等观念的指导下描述历史,认为进步、发展、变迁等等事实上乃是被描述的客观历史具有的本质属性。由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家缺少对历史观念和历史认识的系统性反思,最终将自己认定为历史发现者而非建构者,这样,马克思主义对于他们的研究则起到的就是望远镜、显微镜或者测深锤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他们的史学实践仍然获得了历史学应有的现实意义。

德国思想家梅尼克曾在《德国的浩劫》中认为,19世纪后期,欧洲社会政治生活中盛行着两股潮流:其一是社会主义;其二是民族主义。当社会主义预言的革命并未到来时,民族主义先声夺人,并在一些强国成长为帝国主义。[1]极度膨胀的民族主义带着极度的自信和狂妄,将欧洲领入了大战之中。当斯宾格勒1918年出版《西方的没落》,以文明之兴衰替代民族国家的线性发展,充当历史阐释的宏观模式,它对西方传统学术思想的冲击,本身就意味着民族主义危机已经到来。与此同时,十月革命在实践中为社会主义思潮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样式,社会主义思潮由此进入了一个发展期。

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潮流的支撑理论之一,毫无疑问,它的发展同样与西方社会政治生活的展开密不可分,尤其在20世纪前半期,各种政治思潮的激烈交锋与西方社会生活的动荡不安,更加造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复杂性。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回避政治立场,它恰恰是要通过对社会历史及其构成成份的重新阐释,来表达自己对当前社会政治生活的理解与对待现实的态度。马克思主义者往往带着政治热情,而19世纪以来的历史学在表面上仍然表现出追求客观历史的面貌,对此,马克思主义史家会如何调和政治与学术这对看似矛盾的要求,使自身能够在表达政治立场之外,同时获得相应的学术地位,这可以是我们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20世纪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后半叶发展的一个出发点。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家而言,他们所持的历史观和史学观正是其政治立场与学术态度的最好表达。

过去,我们通常认为历史(history)这个观念有着双重含义。它一方面代表作为

研究对象的过去,尤其被认为是一种有着客观实在性的过去;另一方面表示对该对象进行研究的实践活动,即俗称的历史学。这种双重含义的区分看上去比较清晰,然而,当代西方对“历史”这个观念的认识论研究认为,被研究对象的客观性并非独立于研究的实践活动之外,相反,它是随着人们史学观的转移而变化;换句话说,史学观对历史观的制约,总是只有在历史学家的反思中才露出端倪。倘若如此,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这个主题上,我们是可以用“历史观念”去概括动荡的20世纪中那个特定的群体——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并且可以在他们各自的特殊表现中,寻求他们作为整体的边界。

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历史观念首先体现在他们对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及对他人批评的马克思主义所做的反批评之中。

许多非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学者将用“经济决定论”这个词来简单地概括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价值,且不论这个帽子戴得是否合适,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要通过社会经济领域的历史分析来回答社会面临的问题,同时发起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英国马克思主义者显然不会同意“经济决定论”这样一个武断的判断,如果曾经有一些号称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坚持过这种观点,那么,在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看来,它也只是一种“庸俗马克思主义”。霍布斯鲍姆还指出,与这种“经济决定论”并存的“庸俗马克思主义”也涉及以下内容,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利益和阶级斗争、历史规律和历史必然性、从马克思感兴趣的问题中寻找研究课题等等[2];并且,庸俗马克思主义甚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年,都在多数国家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扩大其影响,不过,在霍布斯鲍姆眼中,这个趋势是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主要产物,却与马克思的思想并无特殊联系。[3]

我们很难想象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可以按照某种保持其原貌的方式得到传承。如果对于某种思想的接受,这本身与接受者的时代要求息息相关,那么象霍布斯鲍姆在判定所谓的“庸俗马克思主义”并非源自马克思的思想时,他仍然没有脱离19世纪以来的实在论历史观念。根据这种观念,前人思想还保存了得以原汁原味承传的可能性,只是在霍布斯鲍姆看来,要想实现这一点,接受者必须具有超乎常人的理解能力和解释能力,当然,霍布斯鲍姆自认为是具有这种能力的。

霍布斯鲍姆认为,马克思本人思想对历史编纂的巨大贡献,就在于他呈现了一种包含不同“层次”、不同层次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模式。霍布斯鲍姆认可这种模式中有着深邃的洞察,也存在错误的假设,而这样的错误恰恰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新的条件下发展的契机。于是,后人在接受马克思本人思想时阐发的那种不变与变的灵活策略,就在霍布斯鲍姆的简单概述中显露出来了,这是历史学家在历史解释中追求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努力,同时也是融合决定论与历史学家自由意志的努力。

不变与变如何在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及马克思主义中体现出来?这是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想要进行阐释的首要问题。不变中延续传统,变化中孕育发展,唯有处理好这个辩证的主题,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才能既保留“马克思主义”之名,又不在时代变更中被认定为泥古不化。霍布斯鲍姆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既始终坚持社会结构的实际存在,又坚持社会结构的历史性,亦即重视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力。”[4]在此,社会结构的实际存在乃历史之不变,而社会结构的历史性乃历史之变。这种巧妙的对应关系使得后者因为“内在”动力而获得了独立于认识者的变化。当社会结构的不变与变均非出自解释者,并且与解释者无关时,马克思的思想就被在霍布斯鲍姆眼中显露出一种客观性,从而具有了超越时间的永恒价值。

毫无疑问,霍布斯鲍姆认为“庸俗马克思主义”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一直坚持社会结构的历史性,为此,他将这种洞察赋予了马克思,视为马克思的思想本真的存在,他自己则不过是一个历史真实的发现者和继承者。

爱德华·汤普森是另一位发现者。在《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之中,他将阶级看成一种历史现象,一方面,它是“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确实发生的某种东西”;另一方面,它是基于某种不断变化着的历史关系[5]。阶级的变与不变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了读者眼前,汤普森以导游的身份领我们进入一个客观的历史之林,与“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同,他要求我们关注的不是那个已成的结构(现成的阶级),而是那个结构永不停息的构造过程(阶级的形成)。

即便人们认为,20世纪后半期马克思主义史家如霍布斯鲍姆、汤普森、伏维尔等,他们从文化观念、阶级意识、集体心理这些方面来赋予自己的研究对象一种动态生成过程,但这些过程和“庸俗马克思主义者”眼中的静态结构一样,仍然是独立于认识者而实际存在着的。因此,相对于被研究的对象而言,这些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首先是发现者,当然,他也会是解释者,只是这种解释目的在于使得被发现之物更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这样,在被研究的对象、马克思与上述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这三个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史学关系,我们用相应的个体来简化要做出的推论,以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为例,分析工人阶级、马克思,以及汤普森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构成性关系。

对于汤普森来说,他阐述的工人阶级的动态生成过程如果被他认为是一种发现,并且作为研究对象被证明是在社会和文化中逐渐形成的,那么,汤普森的史学实践就不可能影响到这种动态生成过程的本质;如果历史研究的对象都具有这种独立于研究者的共性,同时又可以用一种动态生成过程或现象来说明它,那么,我们就该问,这样的认识到底是汤普森及同时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具有的,还是应该归功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事实上,按照实在论的历史观,马克思和汤普森只能是作为动态形成过程的那种阶级的发现者,汤普森在行文中总是这样来揭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这种认识为基础,

那么,就意味着从马克思到汤普森,马克思主义没有发展,而只是对动态生成过程的重新发现、只是汤普森对马克思的重新发现[6]。并且,当汤普森将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当作研究的对象时,这些研究对象也应当被证明为社会和文化的历史性产物,拥有一个动态生成过程,汤普森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理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相应的位置。这样的话,汤普森自己对工人阶级形成之历史性的认识若是要归属于马克思本人,那么,当人们按照这样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研究对象时,它本应具有的动态生成过程就将变成静止的;若是这种认识归属于汤普森本人,被当作马克思主义历史性发展的产物,它就不可能被看成是对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加以简单推衍的结果,它的产生必定离不开汤普森及其社会和文化环境。按照这样的逻辑,只要汤普森认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其形成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现象,历史对象就不可能是被发现的,而只能是汤普森在其时代情境中的构造。换句话说,英国工人阶级的动态生成过程在汤普森描述它之前,未必是实际存在的本然之物。不错,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不过它不是一种无须证明的、作为客观的并且独立于研究者的意志的历史的现象,而是一种历史(学)的现象;它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赋予的;它不是可以客观描述的对象,而是历史解释的产物;它不是马克思本人思想的结晶,而是动态形成中的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只可惜,“发现”通常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面对历史事实使用得最多的一个词。

显然,在汤普森、霍布斯鲍姆及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实在论历史观,这种近代主流的历史观念与这些思想家的独创性构成了一种冲突。若是将这种冲突放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的社会实践情境中去理解,据此提出的问题就会是:在坚持马克思的思想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历史学家的创造性力量如果才能体现出来?也许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会这样回答,他们继承了马克思的传统,即他们的研究始终会围绕着资本主义批判这个大问题展开;由于马克思的理论体系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其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批判当前变化了的资本主义仍有其重要价值。这就好比毕达哥拉斯定理在古典时期被发现后,目前仍然有其价值,于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创造性力量就体现在不断地磨砺马克思主义,以彰显其真理性这个过程之中,这样才可能是与“发现”一词相吻合的有关历史学家主体性的恰当解释。

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曾就历史认识提出一种问答逻辑的方式,即如果我们要了解一种思想何以产生,就应当努力理解这种思想产生之时所面对的问题,了解它是针对当时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的什么问题而做出的解答。一旦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那种思想作为答案也就得到了理解。按照问答逻辑的方式来理解的话,激发出思想家的独特性,或者令他产生问题意识的因素,乃是来自于思想家当下情境的刺激。如果这种独特性正是在赋予历史一种不同于过去的解释,那么解释历史就意味着构成历史[7]。这是一种可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实在论构成挑战的理论。我们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许多论述中,看到他们对历史的新理解,那么,这种新理解之所以呈现出来,到底是因为史学家们对历史的认识有了进展,发现了过去未曾发现的历史的本质属性?还是现实

中的新问题刺激了认识者,使他们抛弃以往的认识,而产生了有关历史的新认识,同时构成了新的历史?对前者的肯定回答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选择的答案,而对后者的肯定回答则是唯心主义史学家要表明的立场。我们在此将集中讨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认识。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在研究目的上仍然保持了一种历史连续性,即它总体上仍然十分紧密地和资本主义批判联系在一起;因此,在研究主题上,革命、阶级、劳工、社会结构等等依旧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特别关注的;在研究方法上,他们更多地以一种整体的眼光去判断和理解所研究的对象,强调事物的生成必须在一种整体情境中才可能得到理解。主题与方法的结合,更体现出一种“自下往上看”或者“从底层看”的眼光。以整体的眼光去关注下层社会,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呈现出一种背景和前景相辅相成的总体效果。

1945年之后,考虑到两次世界大战对西方社会造成的心理震撼、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权在西方世界的逐渐普及、弱势群体寻求社会安全并越来越多地获得法律上的保障、社会整体发展更多地考虑到各阶层的利益协调并做出弥合贫富差距的初步努力等等,我们看到西方社会发生了许多变化。当我们看到这一时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其文本中表现出对下层民众的高度关注,通过历史写作的实践来为民众请命,或许我们可以认为,过去曾经被认为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得到了极大的缓和,其中多少包含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努力。自下往上看历史,其本身也可以看成史学家顺应时代的政治诉求。

在阅读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家提供的历史文本中,我们不时可以看到作者为底层民众争取权利的呼吁,如果这其中表现的是一种政治立场的话,另一方面,我们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史学家们比以往更加注重遵循历史学的规范,以避免1945年之前存在过的那种史学政治化造成的恶果。他们运用传统史学方法搜集和整理资料,以批判的态度对待文献,这些无需我们赘述,任何一本霍布斯鲍姆、汤普森、索布尔或伏维尔的作品都可以证明这一点;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有不少是或者曾是共产党人,作为有着自己的意识形态立场的史学家,他们有许多成就同样是非马克思主义史家所仰慕的,这至少可以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高超史学技艺的体现。

历史研究作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活动理应发挥其社会效用,同时,历史研究也应当符合史学研究的传统,要避免言之无物,因而处理特殊的、具体的对象,通过细致分析得出结论。然而,要从对特殊对象的分析中演绎出普遍的教益,这似乎是违背逻辑的事情。这种逻辑上的矛盾表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那里,通常就以政治与学术之间存在着张力的方式体现出来。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在实践中成功地满足了这双方面的要求,其中一些优秀史家不仅调和了其中的矛盾,同时也藉此阐发出自己独特的历史观念。

我们注意到,汤普森在《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中有过这样一段告白,他向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道歉,因为他在谈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时没有提到他们。汤普森说:“阶级既形成在经济中,也形成在文化中,所以我十分当心,不把英国的经验普遍化。”[8]由此我们能够看出,汤普森是在强化历史经验的特殊性,将它的功用范围限制在特定的时空之中。如果以为对英国工人阶级形成这一局部现象进行研究,就能够了解了西欧或整个世界工人阶级的根本性质,汤普森会认为这种观点不足取,因为要证明存在一个性质一贯的全世界的工人阶级,那不会是一个职业历史学家能够完成的任务。然而,这样一种史学研究,其实践价值又在哪里呢?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对于汤普森而言是他力所能及的研究对象,但他对这种具体而微的现象进行研究的目的,绝不单单是要呈现英国工人阶级在限定的场合中动态生成的那幅精彩图景。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当然是汤普森感兴趣的题材,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作者可以更恰当地向读者表达某种历史认识的题材。这种认识包括:一方面,汤普森“强调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而不把它看成一种‘结构’,更不是一个‘范畴’,我把它看成是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确实发生(而且可以证明已经发生)的某种东西。”[9]这种非“结构”、非“范畴”的“东西”实则是一种“认同意识”,它与文化相关。另一方面,历史学家在解释社会发展的历程时,在经济因素之外,进一步证明文化因素、历史因素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与社会经济因素之间能够构成互动,这对于反对庸俗马克思主义,进而反对非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定义为“经济决定论”,将有着颠覆性的功效。

汤普森遵循了现代历史学规范,这表现在他用历史学的家传技艺来研究一个具体的对象,而这样的研究之所以可能获得普遍的价值,却往往是通过读者可能从汤普森思路的逻辑延伸中获益而实现的,方式就是:既然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其它研究对象是否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汤普森意义上的历史现象,从而按照他提供的这种“历史现象学”方式来理解呢?汤普森自己随后在《共有的习惯》的各个论题中贯彻了这种思路,以证实它在其它题材中的可行性。这些题材以习惯为中心,涉及到道德经济学、时间、纪律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形成等等[10]。汤普森在对这些题材进行研究时,也在批判现代社会的种种荒谬,例如:时间就是金钱、工业社会的计划性、以经济增长为纲而无视人的自由;这些借助于历史题材的阐释,非常容易地架构出历史与现实对接的桥梁,因为我们所处的现实和历史题材有着共同的问题。当汤普森强调历史中文化的发育及社会意识的成长时,读者很难不反思当前社会发展是否存在作者所批判的种种弊端。

汤普森论证了工人阶级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构成物,这些关系中除了经济关系之外,文化关系和历史关系都很重要。汤普森曾经明示,“历史关系是一股流,若企图让它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刻静止下来并分析它的结构,那它就根本不可分析……关系总要体现在真人身上,而且还要有真实的背景”[11]显然,在汤普森的历史想象中,历史要呈现的是一幅流动的图景,其中各种关系纵横交错,而这幅图景的真实性源自于承载着流动性的真人真背景。至于那真人真背景是否为真,那是证明的结果,在此姑且不论;重要的是,在汤普森那里,在这样一种已获得证明的真人真背景

的基础之上,流动性成了历史的本来面貌。

可是,这种流动性难道不是历史认识的产物吗?黑格尔曾经说过:“谁用合理的眼光来看世界,那世界也就现出合理的样子。”[12]当汤普森说静止的历史关系不可分析时,我们倒是可以根据黑格尔的那种看法,认为汤普森在对工人阶级这个具体的对象进行认识之前就具有了看待另一种世界的眼光,这令他在历史学实践中面对了一种与前人不同的工人阶级,进而以他的理解将一个动态生成的阶级呈现在我们面前,即这个工人阶级是汤普森构成的工人阶级。在黑格尔的认识基础之上,我们还可以结合柯林武德对于思想连续性所作的说明,他认为:“我们的思想一直在推进,它不是猛地从点到点的推进,而是连续性的。”[13]有了这样一种连续性的思想,我们才可能将世界理解成动态的,才不会出现阿基里斯和乌龟的悖论,才不会在我们的世界里出现一个特定的静止下来的时刻,更不会有这个时刻下的静止的历史关系,使得汤普森感觉不可分析。依此而论,汤普森正是具有类似于柯林武德所说的这种连续性的思想,才有可能、有能力表达出那种作为动态生成过程的历史。

将历史看成是连续性的,看成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不仅是汤普森的眼光,同时也是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家共同拥有的智慧。一旦历史被解释成动态生成的过程,它同时就意味着历史观念中存在着一种进步观和发展观,也意味着变化。在此,我们没有过多罗列不同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史家表现了这样的认识,毕竟进步观、发展观,这些融入了历史观念之中的东西一直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然而,恰恰是因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家们对于历史实在论的坚持,类似于汤普森眼中的历史的一切连续性与动态生成过程,都会被看成是该过程的本质属性,以此来保证历史的客观性,而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们则再次接受发现者这一称号,他们在历史中发现了历史具有的这种本质属性。

现在,我们大致可以明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关于历史观念的一些共同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坚持历史实在论,这是其坚持唯物主义的一个合乎逻辑的延伸;此外,进步观、发展观、历时性变迁、在社会系统和整体结构中理解研究对象等等,这些都可以包含在其历史观念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将其历史观念中的这些内容用来描述历史,进而认为进步、发展、变迁等等事实上乃是被描述的客观历史具有的本质属性。

20世纪有关历史实在论的批评不计其数,的确,在现实的历史学实践当中,我们有什么样的眼光,就会看到什么样的历史。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坚持的历史客观性意义何在?或许,这种情形可以用康德有关超验原理的说明来解释。康德说道:“超验原理就是通过普遍条件而先验地表述出来的原理,只在这样条件下,事物才能一般地成为我们的认知对象。”[14]按照康德的意思,像汤普森描述的工人阶级的动态生成过程便是在一种超验原理下进行认识的结果,而这一超验原理乃是历史是客观的。如果我们象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那样认定史学家的认识不过是对客观历史的本质属性的反映,

那么,我们就可以判断,他们追求的历史认识结果乃是一种不含认识主体的结果,并且,他们总是以分离认识主体和客体的方式来确保历史的客观性。纵然康德认为我们绝不可能在经验范围内证明一种超验原理的存在,但假定超验原理的存在仍有其意义,因为它是我们的认识不可或缺的前提。历史的客观性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而言便是如此。如果关于历史的超验原理假定了历史的无限性,那么,历史学家认知的有限性自然难以完整地表达无限的历史。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于历史认识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遵循的就是这样一种认识逻辑。我们熟悉的绝对真理和客观历史总是作为一种超验原理被设定下来,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历史学家们开始了自己认知世界的征程。

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确缺少对于历史观念和历史认识的系统性反思[15]。在实践中,他们始终将发现历史、解释历史当作历史研究的任务,并且,这是两个层次的任务。关于历史的客观性,以及历史认识者的认识与客观历史之间的关系,前文有所论述;如果我们不再用“解释历史即构成历史”去取代“发现历史”或“确定历史”,而是将解释历史视为发现/确定历史之后历史学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一个崭新阶段,那么,他们在研究实践中体现的新认识便可以更多地呈现出来。

这样的历史新认识首先表现为在整体的视域下理解社会历史,它不仅是要关注社会整体中不同阶层之间纵向的关系,也包括社会整体中思想、文化、经济等方面横向的关系。在这样的视角之下,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开拓出了新社会史研究。一方面,历史学家们用“自下往上”看历史的眼光来分析社会各阶层,这种做法除了想在解释历史是强调下层民众的重要性之外,它本身也是想以一种大众史观颠覆传统历史研究中的精英史观,重要确立促进历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另一方面,历史学家们给予文化、心态的因素更多的关注,将它们与经济、政治等因素组合在一起,为历史提供更加综合的解释。在这些方面上,霍布斯鲍姆、汤普森、希尔是其在英国的代表,索布尔、伏维尔是其在法国的代表,古特曼、埃里克·方纳是其在美国的代表。

其次,注重文化、心理等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无疑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一个极好补充,同时也更好地促使人们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例如,霍布斯鲍姆认为,历史学家的任务之一是要揭示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思想,要弄明白人民对一个理想社会,或者甚至是可以忍受的社会的真正要求是什么,他们想从这样的社会中得到什么[16]。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历史学家们更多地了解人民的心理和欲求,更多地了解文化如何确立社会阶层的秩序与群体间的认同,心理如何激励人们行动。这些要素在社会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它们又是否成为社会变迁的直接推动力量。

我们已经知道,确认/发现历史、解释历史,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可的历史研究两个步骤。在其中,解释历史伴随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其原因表面上可以解释

为马克思主义在分析、解释社会发展过程中试图确立自身的立场和意识形态,从而对资本主义采取批判的态度,破旧立新;事实上,其根本因素还在于,马克思主义遵循着质疑一切历史表象,并相信唯有在不同社会力量的相互冲突中才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冲突各方的根本要求和价值取向,从而反思现有社会秩序的奠定过程,以及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可能的突破口。就此,伊格尔斯提供了一个证明,他在评论《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一书时曾认为,“在这部书中,阶级冲突占据舞台的中心。这一冲突尽管有其文化的成分,却是根源于经济体系之中的。若不是如此,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就薄弱了。”[17]

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就是通过上述种种措施来解释历史,并呈现出他们理解的客观历史。如果说这些理解和解释不能构成历史,而只是对某种客观历史的澄清,那么,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些历史学家而言,无疑是起到了望远镜、显微镜或者测深锤的作用。若是以自然科学来类比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的话,它便是一种物理性活动,而非一种化学性反应。物理性的活动使我们确定/发现了历史,而那些与历史解释相伴随的文化批判、历史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主义批判,则指向的是未来。历史学家们以被发现的历史为平台,眺望着自己心中那个理想的社会,历史由此获得其现实的意义。

注释:

[1]梅尼克:《德国的浩劫》,何兆武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6页。

[2]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马俊亚、郭英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167页。

[3]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第169页。

[4]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第170页。

[5]参见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册),钱乘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6]这种发现是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新阐释而完成的,这一点在汤普森对阿尔都塞的批评中尤为明显。

[7]有关解释历史是否便是构成历史,西方历史哲学家戈尔斯坦、沃尔什、托波尔斯基都做出了积极的回答。可参见陈新编:《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1967-2002)》,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其中选编了沃尔什、托波尔斯基的相关文章。

[8]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前言,第6页。

[9]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前言,第1页。

[10]参见汤普森:《共有的习惯》,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前言,第1页。

[12]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13] Collingwood, The Idea of History, Dussen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467.

[14]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9页。

[15]霍布斯鲍姆的《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与汤普森的《理论的贫困及其它》可以说代表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理论反思的最高水平,但他们仍然更关注对研究主题的学术批判,以及有关历史学的作用、历史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历史学的题材及叙述方法等泛泛而谈的论题,不足以构成类似于柯林武德那样的一种历史认识论的系统研究。

[16]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第248页。

[17] 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知识点

9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其理论 的要点。 二. 课程内容 9.1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9.2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 9.3葛兰西的“民族—人民的文学”论。 9.4 马舍雷和戈德曼的结构主义文论。 9.5伊格尔顿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论。 三.考核知识点 9.1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9.2 卢卡契论艺术本质、艺术发生和艺术功能。 9.3 葛兰西论“民族—人民的文学”。 9.4 马舍雷的“沉默论”。 9.5 戈德曼论“有意义的结构”。 9.6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理论。 四.考核要求 9.1 识记:卢卡契的主要论著《历史与阶级意识》、《审美特性》;葛兰西的主要论著《狱中札记》、《狱中书简》;马舍雷的主要论著

《文学生产理论》;戈德曼的主要论著《文学社会学方法论》;伊格尔顿的主要论著《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学原理引论》。 9.2领会:卢卡契论艺术本质:文艺的内容来自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又是对客观现实的超越;卢卡契的艺术发生说:一方面接受并发挥了马恩的劳动起源论,另一方面又用巫术起源论加以补充;卢卡契论艺术功能:激发情感与认识世界统一论。 9.3领会:葛兰西论“民族—人民的文学”:要求文学作为“新文化”的一部分,成为“精神、道德革新的表现”,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 9.4 应用:马舍雷的“沉默论”:作品中的空白和沉默是意味深长的,它们间接地表现了意识形态。 9.5领会:戈德曼论“有意义的结构”:文学创作是作家通过自身的努力,制造一个由其思想、情感和行为组成的有意义的连续结构。这种结构一方面涉及到某一文学作品的各部分内容要素之间的整体 关系,另一方面又与整个社会有着内在的联系。 9.6应用: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理论:(1)把文学艺术看作商品,文艺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经济生产的形式;(2)从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的相互关系看艺术形式,艺术生产和消费既可以改变艺术形式,也可以改变艺术家与欣赏者的关系,还可以改变艺术家之间的关系。 10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其理论的要点。 二.课程内容 10.1布洛赫乌托邦式的幻想艺术论。 10.2布莱希特以理性为本的戏剧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简介 一、早期代表人物(20世界20——30年代) 1、格奥尔格·卢卡奇(Ceorg Lukacs,1885-1971),匈牙利着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审美特征》(1963),《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超一流 2、卡尔·柯尔施(Korsch,Karl 1886-1961),德国人,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1923——1937)、《卡尔·马克思》(1938)。超一流 3、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Antonio 1891~1937),意大利人,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与卢卡奇、柯尔施齐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反对〈资本论〉的革命》(1917)、《狱中札记》(1929——1935)。超一流 二、发展繁荣时期(20世纪30——70年代) (一)法兰克福学派 (第一代) 1、霍克海默尔(Max Horkhaimer 1893—1973),德国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首脑人物、“社会批判理论”创始人。代表作:《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1937),《论哲学的社会功能》(1940),《启蒙的辩证法》(1947),《工具理性批判》(1967)。超一流 2、阿多诺(Adorno,T·W,1903——1969)德国人,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霍克海默尔。代表作:《弗洛伊德理论和法西斯主义宣传的程式》(1951),《否定的辩证法》(1966)。超一流 3、班杰明(Benjamin,Walter 1892——1940),德国人,代表着作:《德国悲剧的起源》(1925)、《作者作为生产者》(1934)、《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1936)。一流 4、赫伯特·马尔库塞(Marcuse, Herbert 1989——1979)德国人,是“弗洛伊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简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几个问题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虽然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了一些误解,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值得我们重视的思想资源。在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上,传统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科书,对于意识形态的理解过于狭隘,忽视了马克思思想中关于意识形态的更加广阔和深刻的意识形态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从总体上说,主要涉及到:意识形态的范围、价值问题;意识形态的主体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问题;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教育问题;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意识形态的种类;意识形态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意识形态观 无论你是否愿意,意识形态都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你,无论你如何讨厌,意识形态都已经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回避意识形态,否定意识形态,甚至说“意识形态”已经终结,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这就如同鸵鸟把头埋到沙子里,防止自己被人抓住一样,是极其愚蠢的。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意识形态呢?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虽然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了一些误解,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值得我们重视的思想资源。 一、如何看待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 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提出了质疑。这种质疑主要表现在,他们认为,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看作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这是一种简单的历史决定论的思想,实际上意识形态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他们看来,马克思简单地把意识形态理解为对社会现实的歪曲反映,并用阶级根源来说明意识形态的产生的社会根源,把意识形态和阶级意识等同起来,把意识形态的斗争归结为阶级斗争。他们有人质疑,难道一种意识仅仅由于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就表明这种意识是颠倒的意识吗?就是错误意识吗?[1]这种指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修正和完善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几乎是每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家的共同企图。 应该承认,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确实有僵化和教条化的问题,缺乏对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形式、内容和功能的深入思考。这也导致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多方面的质疑和思考。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某些思考,确实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在分析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念的时候,不同的人抓住了马克思思想中的不同方面来分析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思想。比如,早期阿尔都塞抓住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提出的下列思想:“整体,当它在头脑被作为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2]在他看来,头脑所专有的掌握方式是科学的掌握方式,而对于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是意识形态的。而卢卡奇则抓住了马克思对于商品拜物教的批判,认为,这种商品拜物教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使人崇拜自己所创造的商品之间的交互关系,而忽视了交换关系背后的人和人之间的剥削关系。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商品拜物教的意识形态功能的批判。或者说,马克思就是要揭示商品交换关系背后所存在着的人和人之间的交互关系。国内学者在研究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的思想的时候,发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讨论的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由此可见,人们在分析马克思的意思形态思想的时候,也发现了马克思也有不同的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观念。英国学者汤普森发现,在马克思那里有三个不同的意识形态概念。第一种意识形态概念是:“意识形态是一种理论学说和活动,它错误地认为,观念是自主的和有效的,它不了解社会—历史生活的真正情况与特点。”[4]这就是说,那些把人的观念看作是独立于社会历史条件的思想就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所批判的各种不同的理论都是意识形态。第二种意识形态概念是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11卷 总第47期) Journal of Inner M ong 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 ocial S cience Edition)No.5 2009(Vol.11 Sum No.47)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及其现代启示3 ● 周 健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人自由全面充分发展的社会。消除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充分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为之奋斗的目标。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也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并在对现代资本主义进行深刻的技术批判和社会批判的层面上,展开了对人的发展的阐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的发展的思考,对我们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也颇有启示和意义。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09)05-0265-03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产生历史背景 自20世纪以来,人类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次世界大战和持续不断的局部战争、地区冲突及宗教、民族、文化冲突,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地践踏了人性和人权,损害了人的尊严。全球性问题、生态危机、信仰危机、后工业社会等现象的出现使人们对现代化工业社会及其生活方式普遍感到厌倦,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和悲观失望。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等又使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对自身前途和命运进行深刻反省和重新认识。而中国等少数社会主义国家大胆改革,积极创新,取得巨大成就,资本主义也努力寻求和实践“第三条道路”并取得一定成效,社会矛盾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这种态势又给人们带来一点希望。同时,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的广泛交流,意识形态的互相渗透,使得国际局势日益复杂化。作为资产阶级掘墓人的无产阶级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蓝领、白领等阶层,社会地位和利益分配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各阶层思想意识的变化,出现了各种社会思潮自由主义复兴,非理性主义蔓延,后现代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出现等等。作为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之一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诸如乔治?卢卡奇、葛兰西、马尔库塞、萨特、哈贝马斯、丹尼尔?贝尔等人对历史活动中人的主体性的关注,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强烈的人文关怀,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人学思想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人的问题”历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它以不同的表现形态始终处于各种哲学的核心位置。但与以往哲学不同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境遇,以人的自由和解放为主导价值取向。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观点体现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的重要哲学思潮,是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分化和发展。他们秉承马克思“人的解放”这一伟大理想和哲学主题,立足对西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批判,结合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现实,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1.卢卡奇:人的存在的总体性 卢卡奇认为,现代社会的整个经济、政治与文化系统日益使人物化,而且不断把人驯服为工具,而人的主观方面也存在物化,人不仅不能控制自己所创造的商品世界,就连本身也成为商品,并且为商品所控制,人的主体性发生错位。“商品形式必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并按照自己的形象来改造这些方面,而且不只是同不依赖于它、旨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建立表面上的联系”[1]。随着物化现象的普遍化,不仅工人,整个社会的人们都处于物化现象的笼罩之下,并逐渐在人们内心中形成了一种物化意识,使人们更加难以克服物化现象,并将其当作了必然命运来接受。“随着商品的范畴的普遍化,这种情况彻底地发生了质变。工人的命运成了整个社会的普遍命运……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表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整个社会隶属于一个统一的经济过程;社会所有成员的命运都由一些统一的规律来决定”[2]。当社会生活已经被商品弄得支离破碎,人与人之间丰富多样的社会关系已经被物的关系所代替,技术理性成为一种统治人的力量,人被淹没在消费和享乐的文化中,主体地位颠覆了,主体性力量变为经济过程中异化人的物化力量,主体异化为客体。因 3收稿日期:2009-04-22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Innovation Project of Guangxi Graduate Education)“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2008106020305M278)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史及其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 健(1979-),男,广西玉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

1,马克思主义文论创立的时间、创立者、创立的奠基之作马克思主义文论创立的时间: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奠基之作:《巴黎手稿》2,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学说一,列宁论“两种民族文化”学说1,关于文化的涵义,列宁用“文化”的概念是很严格的,他运用文化这个概念非常注意区分广义和狭义2,列宁“两种民族文化”的基本涵义(1)每一个民族都有两种文化(2)两种文化各自的地位不同(3)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在中国现代文论史上很早提出文学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之理论的是谁冯雪峰对于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论述.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一直是文艺界关心的一个问题,很多文艺理论家都作了探讨。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冯雪峰很早就提出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样的看法。他在《过渡性与独创性》中说:“我们现在是从旧的民族文化过渡到新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是从国民的文化走到世界的文化”,他认为民族性中也有“世界性”或“人类性”的意蕴,“任何民族在任何环境里生活战斗上所达到的最基础的也是最高的要求与理想,也是一切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人类共同的生活理想与意向”,因此,“民族的独创能力和独创性要求,并不是向着特殊的民族性的树立,然而却是世界文化的到达所必要”。由此可见,冯雪峰在当时已经认识到文化文艺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越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也就越是民族的,两者并行不悖。4,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主要内容1)内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表现创造的主动性,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高尔基对于俄国文学和西欧文学都很熟悉,还系统地讲过《俄国文学史》, 所以对于各种流派的作品都熟悉,他认为在 文学上主要的潮流或者倾向共有两个,即现 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他热爱现实主义文学, 对于自然主义和颓废主义深恶痛绝,并始终 不懈地与之进行斗争。有比较才有鉴别,这 样他就有可能寻找新的创作方法。2)特点1, 文学艺术应该具有崇高的社会目的,要为促 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服务,反对“为艺术 而艺术”以及那些引人颓废、堕落的艺术。2, 要求作家艺术家把过去的现实、现在的现实、 将来的现实这样三种“现实”有机地结合起 来3,要求作家艺术家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 观武装头脑,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社会现实 生活,讴歌现实的变化和正在成长中的社会 主义新人,激励他们求真、向善和爱美 5,毛泽东用《孟子》中的一句什么话来说明 “共同美”的存在关于“口之于味,与同嗜 焉”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 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 子》)译文: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 耳朵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颜 色,有相同的美感。 6,席勒式1)“席勒式”这一词语出自马 克思1859年4月19日给拉萨尔的信:“你 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 精神的传声筒。”所谓“席勒式”指席勒创 作中部分存在的一种偏向,即忽视文艺创作 形象地表现生活,使作品主人公变成宣传某 种抽象化观念的化身。2)关于“席勒式”倾 向a为一般找特殊b在艺术构思和创作中进 行哲学思考c以理想代替现实d人物形象的 抽象化、概念化e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7,文学是“人学”1)高尔基认为文学是人 学。教材里对这个问题说了三点:一是指文 学的主要对象问题;二是指体现了高尔基的 美学思想;三是指体现了高尔基对人道主义 性质的理解。这三点概括缺乏内在的逻辑贯 通,而且着眼的角度并不一致。2)笼统地说 高尔基关于文学是人学的说法体现了高尔基 的美学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具体地说,这 个说法可以分为三层来理解:一是文学是写 人的;二是文学是人写的;三是文学是为人 写的。 8,“主观战斗精神”1)胡风的“主观战斗精 神”强调创作主体的心理意识是一种“人” 的文学观,同时也是主客观相结合的文艺思 想。创作主体需要在客观对象的活的表现中 熔铸自己的同感的肯定或反感的否定,而客 观对象也会以其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 翻作家的认识。这个“相生相克”的动态过 程的结果就是新的艺术世界的诞生。能够促 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则是作家认识世 界的思想力,体验现实的感受力,投身现实 的热情,三者合而称之,即为“主观战斗精 神”。胡风提出“一方面要求主观力量的坚 强,坚强到能够和血肉的对象搏斗,能够对 血肉的对象进行批判”,“另一方面要求作 家向感性的对象深入,深入到和对象的感性 表现结为一体。” 2)胡风强调要用“主观战 斗精神”拥抱现实,即要求作家在对客观现实 的描写中反映出自己的强烈的主观愿望。胡 风将其概括为“主观精神与客观真理的结合 和融合”,并把这视为“新文艺底战斗的生 命”。他指出,优秀作家如果想投入“为人生” 的艺术创作,“一方面须得有…为?人生的真诚 的心愿,另一方面须得有对于被…为?的人生 的深入的认识。所…采?者,所…揭发?者,须得 是人生的真实……这种主观精神和客观真理 的结合和融合,就产生了新文艺底战斗的生 命。” 值得注意的是胡风强调的是主观战斗 精神与客观真理的结合与融合,不能发生偏 颇。为了预防这种偏颇,胡风明确反对两种 倾向:一种是偏于主观,使艺术形象成为抽 象概念的冷冰冰的绘图演义;一种是偏于客 观,即主观战斗精神被客观现象所吞没。为 此他提出要使“对生活的感受力”、“热情”和 “深邃的思想力量”三者“浑然一体”。 9,“杂取种种人”典型化:“往往嘴在浙江, 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 脚色”,“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10,莎士比亚化首先,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的形象化表述。它要求文学创作严格地遵循 莎士比亚所主张的现实主义原则,从客观的 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 写”(恩格斯《致敏考茨基》),广泛地反映 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和思想,“真实地评述人类 的关系”(《神圣家族》)。恩格斯批评拉萨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黎眩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对马克思不同时期阐述的国家思想进行发挥和完善、在与各种资产阶级国家和权力学说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思想争论中提出了一系列更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家观。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是对马克思在不同时期阐述的国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超越马克思。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概述 从20 世纪50 年代后期以来,在欧洲和美国,国家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中心议题。在卡诺伊看来,有两个主要原因促成了这种变化。这一方面是因为二战之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出现了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自50 年代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针对斯大林主义和苏联社会经济出现的问题对现实中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反思。如何理解国家,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具有现实的迫切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是丰富多彩的。从客观上看,这是由于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诸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从理论者主观上说,个人的理论出发点、使用的方法和关注的领域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有变化。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归纳出国家理论的几个流派。从对国家作用的判断可以区分出“工具主义”国家论、“结构主义”国家论、“调节者”国家论和“制度平台”国家论四类。 “工具主义”国家论是在马克思关于国家是阶级统治工具的观点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米利班德。他认为国家并不是相互竞争的利益集团间的中立的裁判者,而是一个深深介入其中的不可避免的偏袒者,是统治阶级的重要 工具,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和资本主义生产与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结构主义”国家论是以20 世纪60 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结构主义为分析工具的,代表人物是 法国学者阿尔都塞和希腊学者普兰查斯。它认为要理解资本主义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社会结构而不是人上。只有生产关系即社会阶级才是历史的主体。结构的存在和变化决定了个人的选择和历史的方向。可以区分出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三种结构,虽然经济结构有最终决定性,但是其他两种结构在一定时期也能成为特定生产方式的支配结构。“调节者”国家论把国家视为调节阶级矛盾、应对社会经济危机的主体,保持相对的自主性,通过缓和各阶级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维护了现有的社会结构。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奥菲。“制度平台”国家论在一定程度上与“结构主义”有相似之处,带有明显的制度主义色彩,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杰索普。他认为国家是一系列制度的集合体,为社会各阶层和力量提供了活动和斗争的制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从关注的领域可以划分为经济学、政治学、意识形态以及政治经济学四种国家理论。 比较而言,前三者强调的是从各自关注的领域来理解和解释国家。经济学强调的是国家与资本积累和再生产的关系。政治学和意识形态理论强调的是国家的

马克思文论复习资料

现实主义(恩格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充分的现实主义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人物生活的环境必须是典型的;典型人物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将自己的本质外化出去,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客体),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转过来反对主体自身。把异化真正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始于黑格尔;在费尔巴哈那里异化第一次被赋予引申的哲学含义;真正使异化概念流行起来的人是马克思。 “莎士比亚化”所谓“莎士比亚化”,实际上就是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的形象化表述。出发点从现实出发;创作方式:典型化方式(“福斯泰夫式背景”)重要特征情节生动丰富。现实主义化。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典型化的方法,描绘出典型的社会生活场景,刻画出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内涵:深度强调文学的审美属性;表现出历史内容;反映一定的思想。 “席勒式”所谓“席勒式”,指在席勒的部分创作中,从观念出发,以主观观念演绎代替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写,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传声筒的创作原则出发点从观念出发;创作方式:单纯的观念传达重要特征以“论证性的辩论”代替“剧情本身的进程”。主观化、观念化。从观念出发,在作品中直截了当地表达作家的主观倾向,人物、环境因观念而生。“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内涵抽象化、概念化描写;以主观代替客观。 托尔斯泰主义在《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中提出。不抵抗主义和向精神呼吁是它的核心;基础是农村的社会现实;表现特征是矛盾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是“悲观主义”、“不以暴力抗恶”、“向精神呼吁”。 “镜子说”提出者:达芬奇、绘画理论、艺术理论;列宁;能动反映说(能动反映社会现实)。①时代的镜子。农奴制残余、资本主义势力;对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宗教制度的抨击。②俄国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镜子。农民问题。③宗法制农民的镜子。农民的苦难; 缺陷:农民对所追求的新的社会生活应当是什么样子,并不明了。 单向度社会1964年马尔库塞发表代表作《单向度的人》提出“单向度”理论。“向度”是指方向、维度、价值取向和评判尺度,“单向度社会”其含义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成为生产的奴隶,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整个社会只存在单一的价值取向,单一的判断标准,现代工业社会使人被商品拜物教控制,是一种病态的社会。 单向度的人(先解释“向度”)“单向度的人”是“单向度社会”的首要体现,是指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是“工业文明的奴隶”,这群人丧失了自由、思考和判断,主体性消失。 文化工业:提出者: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内涵: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 症候阅读比喻性说法,通过文本表层的矛盾、空白、断裂等,找到隐藏在其中的社会意识形态结构,揭示其实质。 意识形态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与政治立场相联系,思想或者观念体系。18世纪初由法国哲学家特拉西提出。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核心命题对文艺的鉴定———文艺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马列文论的三个发展阶段①马恩阶段:无产阶级刚刚崛起②列宁毛泽东阶段:革命取得胜利(文艺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列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毛泽东)③邓小平阶段:发展和繁荣时期(“二为方针”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马列文论的主要特征①反映论的文学观。强调了文学是什么,是作家思想观念的体现,是历史、现实、文化、意识形态的体现;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决定作用;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对文化的重要影响②人本主义的文学观。强调审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审美活动的终极意义、异化及其克服③工具论的文学观。强调文学的现实功利性。 为什么要学习马列文论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存在价值而言,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②从文艺理论学而言,马列文论是观察问题的立足点③从文科生的理论素养而言,马列文论能提高哲学素养。 文艺的意识形态内涵①文艺是精神领域的特殊活动:观念的上层建筑或精神生产②文艺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③较强的独立自主性:具有自身的发展轨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何看待列宁对托尔斯泰的评价美学和史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总原则)内涵①确立了文艺批评的双重标准:艺术性标和准思想性标准②全方位的批评视野(总体原则)③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原则。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①文艺的观念形态性②能动的反映论③无产阶级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如何服务两个“深入”、两个“学习”,同时,在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中为人民大众服务。 对《讲话》的态度①坚持和发展其革命和科学的理论原则②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评价①“文化大革命”之前17年的文艺路线是基本正确的,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成绩也是值得肯定的②毛泽东文艺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特指其中科学的、正确的文艺思想③“我们的文艺队伍是好的”。 邓小平文艺思想①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从属于人民:表现人民的优秀品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二为”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对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面向群众,精益求精,注重作品的社会效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增强艺术表现能力;老一代文艺工作者还要培养年轻的文艺工作者②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应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人培养。“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今用、古为今用的方针”③文艺标准问题:实现四个现代化。④坚持“双百”方针⑤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具备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重要意义:激发积极性,促进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文艺思想的主要贡献①将文艺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②进一步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从属于政治③“二为方针”的提出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和创作道路⑤党对文艺工作领导的原则和方法:“双百方针”、改进党的作风、重视思想教育、发挥党员文艺工作者的模仿作用。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渊源、代表、观点和评价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渊源、代表、观点和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其实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想潮流,或者是理论体系,而是一个总体称谓,它其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思潮、流派和学说,不同的学派都有着各自的代表人物和其主流思想,对后世也有着不同的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有着某种共同的理论基础,又在具体的思想内容上变现得极其复杂和庞大。虽然有时候会与马克思注意的基本原理会有些许冲突,但是其中也包含着许多有创新性而且深刻的理论观点。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渊源 一方面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纪元。在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鼓舞下,西方的德国、芬兰、波兰、匈牙利和奥地利等国也相继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但都遭到了失败。于是,西欧马克思主义者纷纷从理论上进行反思,探讨西欧各国革命失败的原因。他们把革命陷于低潮的原因归于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机械化、教条化了,忽视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在革命实践中的能动作用,削弱了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功能。 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飞速发展,给西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后工业化”,不但经济迅速发展时期,还引起了社会结构、阶级结构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导致了对马克思暴力革命说、列宁的帝国主义垂死说、斯大林的集权主义的怀疑和不满,于是提出了种种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代表及其观点 1、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 卢卡契是现代匈牙利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哲学家。主要论著有:《美学》、《审美特性》、《美学史论文集》、《美学补遗》、《文学与民主》等。他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在20世纪影响很大、争议也很多。他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第一,艺术本质是审美反映论。卢卡契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人的心理是第二性的,任何反映都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结合,而不是机械的反映,强调社会、人类和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原则,坚持现实主义的立场。文学艺术作为审美反映是反映现实和超越现实的辩证统一,审美反映必然渗透着艺术家的主观成分;包含了主观辩证法,通过有意识的选择而超越客观现实;审美反映是一种拟人化的反映,通过典型来反映现实,典型是普遍性和个别性的有机统一。第二,艺术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巫术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是因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首先因为审美活动的主体条件是在劳动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艺术创造的抽象形式与劳动密切相联;其次是因为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类有了闲暇,从而有了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可能。最后是因为文学艺术的历史生成还借助于巫术的中介作用。巫术是现实生活的模仿,从而具有现实生活的现象形式;巫术能激发思想感情,这两点是产生文学艺术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三,艺术功能是激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艺术生产不同于其他精神生产的特点和规律是什么? 精神生产分为艺术生产和科学研究两种,艺术生产和科学研究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即科学研究主要是运用抽象思维,艺术生产主要靠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内容不同于抽象思维的内容的,形象思维是以社会生活五彩缤纷、生动活泼的形象为思维对象的,而社会生活中的形象是千差完别无限多样的,因而,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形象的反映的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就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状况其次艺术生产的形象思维过程中是离不开形象的,作家艺术家在进行形象思维时,因为他们的思维是形象的,所以就带有形象的多样性,鲜明性和独特性,再次,从艺术创作的形象思维的结果看,形象思维的结果是艺术形象,在艺术形象的过程中,生活的形象变成了艺术的形象一般说来。这种艺术形象同别的艺术形象有差别性,因为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生活形象,所以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艺术形象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1844年4~8月在巴黎写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巴黎手稿”。它由三个未完成的手稿组成。这些手稿反映了当时马克思在经济学和哲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形成阶段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在批判黑格尔唯心论和改造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础上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涉及并阐述了美和美感等问题,包含有丰富、深刻的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作的历史背景。 答:(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内部固有的矛盾已经暴露,工人运动迅速开展。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是这个时期最不复存在的革命运动。(2)1844全巴黎工人举行了频繁的起义,巴黎成为欧洲革命运动的中心,此时住在巴黎的马克思同很多工人组织建立了联系。(3)马克思根据斗争实践的需要,批判地吸收了人类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并加以改造和发展。(4)1843年夏,马克思感到需要研究政治经济学,之后他阅读了国民经济学家的著作,着手物质生活关系的研究,并在1844年8月完成了这部手稿的写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理解美感和艺术起源的启示。 答: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我们只能从人化的自然社会生活中去寻求美。美和美感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2)人类实践活动的初期,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同时进行的,在满足肉体的需要时,又能引起人们精神上的愉悦。享受和情感上的反映。人们制造物体,同时也把自己的力量,智慧等体现出来。因此,当他们再看到他们所制造的物体时,便从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从而获得审美的享受。3)艺术的产生也是和物质活动密切相关的。如狩猎前后大跳集体舞,目的显然是为了猎取食物,但也是和艺术活动结合着的。4)费尔巴哈认为,实用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在先,审美的艺术的活动在后,马克思继承了这一思想。人们首先按照人的各种需要改造自然物,对象的审美属性开始隐藏在使用价值中。5)美感的观念产生后和各种观念复杂的结合在一起,如实用的观念,富有的观念,心理的观念,奇怪的道德观念等。6)马克思在《手稿》中记述了提高审美感受能力对进行审美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马克思的《手稿》对我们理解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中主客观关系有何启示? (1)不论是文艺创作还是文艺欣赏,都要正确处理主客观的关系,否则便不会有真正的创作和欣赏,二者都要求主观方面的思想感情和客观对象的性质和属性相适应、相切合、相和谐(2)创作是在反映对象的同时表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欣赏是在对象化的作品中“直观自己本身(3)如创作中,郑板桥画竹,既表现竹的挺拔同时展示自己的高风亮节,欣赏中也是如此,人的心情心境和物的本性和属性也应当是和谐默契的,如”移情说“强调”把我的情感移注到物里去分享物的生命”,“艺术对人的目的在让他在外界寻回自我“。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简介 一、早期代表人物(20世界20——30年代) 1、格奥尔格·卢卡奇(Ceorg Lukacs,1885-1971),匈牙利着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审美特征》(1963),《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超一流 2、卡尔·柯尔施(Korsch,Karl 1886-1961),德国人,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1923——1937)、《卡尔·马克思》(1938)。超一流 3、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Antonio 1891~1937),意大利人,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与卢卡奇、柯尔施齐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反对〈资本论〉的革命》(1917)、《狱中札记》(1929——1935)。超一流 二、发展繁荣时期(20世纪30——70年代) (一)法兰克福学派 (第一代) 1、霍克海默尔(Max Horkhaimer 1893—1973),德国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首脑人物、“社会批判理论”创始人。代表作:《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1937),《论哲学的社会功能》(1940),《启蒙的辩证法》(1947),《工具理性批判》(1967)。超一流 2、阿多诺(Adorno,T·W,1903——1969)德国人,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霍克海默尔。代表作:《弗洛伊德理论和法西斯主义宣传的程式》(1951),《否定的辩证法》(1966)。超一流 3、班杰明(Benjamin,Walter 1892——1940),德国人,代表着作:《德国悲剧

【免费下载】马克思主义文论课程阅读书目及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文论课程阅读书目及教学大纲 (2008-08-30 10:12:40)文化 分类:咬文嚼字 马克思主义文论阅读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1-4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3、《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四版。 4、《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5、(美)梅·所罗门:《马克思主义与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6、(英)柏拉威尔:《马克思和世界文学》,三联书店,1980年版。 7、(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8、(英)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马列文论研究》(1-13册),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2002。10、《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1-12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1989年版。11、《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1-8辑)广西师大出版社,1998-2005;《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9-11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008;12、余虹、马元龙主编《主义与学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双年论文选(2005-2006年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13、陆贵山、周忠厚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4、童庆炳、程正民、李春青、王一川:《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5、周忠厚、邹贤敏、印锡华、冯宪光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6、董学文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7、张玉能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8、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19、冯宪光:《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20、冯宪光:《在革命与艺术之间——二十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文艺理论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版。21、马驰:《“新马克思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2、李衍柱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23、李益荪:《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新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4、张伟:《走向现实的美学——〈巴黎手稿〉美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5、景中强《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潘天强主编:《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何志钧等:《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从经典到当代》,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版。 28、阎国忠、杨道圣《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美学——中西马克思主义美学比较》,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7年版。 29、(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30、(德)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31、(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点思考

【内容提要】本文围绕如何认识和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与内涵、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派别,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出现多样化的局面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本文提出判断西方马克思主义性质的三条标准,并以卢卡奇和弗罗姆为例作了具体分析。【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ception and connotation of Western Marxism as well as its relations with Leninism,holds that Western Marxism is not aunified school of ideological trend,and,based on a concrete analysis of G.Lukacs and E.Fromm,proposes three criteria for judging the nature of Western Marxism.【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卢卡奇/弗罗姆/Western Marxism/Marxism/Leninism/Lukacs/Fromm【正文】[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03)04-0067-04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之后又不断发展,20 世纪50—60年代达到高潮。习惯上,通常指由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人所引发的西欧和中欧地区左翼激进思想家(包括部分共产党员或被开除出党的理论家)重新诠释马克思学说的思潮。我国学术界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但对如何认识和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目前学术界还存在着诸多争论。对此,笔者不揣冒昧,拟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与内涵、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界定等三个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一目前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与内涵仍有不同看法。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存在是一个不依人们赞成与否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因为不仅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之一的卡尔·科尔施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1930)一文中首次使用了这一概念,并将它与“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或“正统马克思主义”明确对立起来;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梅洛—庞蒂也在《辩证法的历险》(1955)一书中专章讨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并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其后英国新左派理论家佩里·安德森又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1 976)一书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从形式的转移和主题的创新等方面规定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他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尽管存在种种的分歧和对立,却仍然构成一种具有共同学术传统的理论。”(3)这一切说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并非主观杜撰,而是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的一股思潮。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含糊的概念。因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国外并不是一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有确定涵义的概念。在国外比较常见的有三种用法:(1) 地域性概念。如,前南斯拉大学者A·格尔科奇科夫主张按地域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东方马克思主义”(即苏联、东欧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即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马克思主义)和“第三世界马克思主义”(即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在这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中不仅包括欧美等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还包括那个地区各国共产党的理论;(2)梅洛-庞蒂的概念。他所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指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阐述强调辩证法和无产阶级主观革命性的理论,是与列宁主义根本对立的一种思潮;(3)佩里·安德森的概念。他的概念“既是世代性的,又是地域性的”,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意识形态”的概念。[!--empirenews.page--] 上述几个概念各有自己的根据,但也各有自己的片面性。例如,梅洛-庞蒂不顾卢卡奇本人的反对与抗议将他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并把葛兰西这个忠诚的共产党人也包括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中去;佩里·安德森则没有注意到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共同点之一便是否认“苏联马克思主义”即“正统马克思主义”或“列宁主义”,当然还包括“斯大林主义”。笔者认为,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严格地说不过是西方各国家中主张重新阐释和补充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种通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