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2020年高三物理考点二轮练习:第3强化多过程运动问题含解析高考物理试题试卷分析

2019-2020年高三物理考点二轮练习:第3强化多过程运动问题含解析高考物理试题试卷分析

2019-2020年高三物理考点二轮练习:第3强化多过程运动问题含解析高考物理试题试卷分析
2019-2020年高三物理考点二轮练习:第3强化多过程运动问题含解析高考物理试题试卷分析

2019-2020年高三物理考点二轮练习:第3强化多过程运动问题含解析高考物理试题

试卷分析

1.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ABC与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轨道DC相切于C,圆轨道的直径AC与斜面垂直.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左上方距A高度为h的斜上方P点以某一速度水平抛出,刚好与半圆轨道的A点相切进入半圆轨道内侧,之后经半圆轨道沿斜面刚好滑到与抛出点等高的D处.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为g,取R=50

9h,sin 37°=0.6,cos 37°=0.8,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被抛出时的速度v0;

(2)小球到达半圆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小球从C到D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解析:(1)小球到达A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

设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 y,则有v2y=2gh,

由几何关系得v0=v y cot θ,

得v 0=43

2gh . (2)A 、B 间竖直高度H =R (1+cos θ),

设小球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v ,F N 为小球到达B 点时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则从抛出点到B 过程中有

12m v 20+mg (H +h )=12

m v 2, 在B 点,有F N -mg =m v 2

R

,解得F N =5.6mg ,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在B 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5.6mg .

(3)小球沿斜面上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动能,有W =12m v 20=169

mgh . 答案:(1)432gh (2)5.6mg (3)169

mgh 2.(2016·合肥模拟)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静置有一质量M =1 kg 的长木板,一质量m =1 kg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以速度v 0=10 m/s 冲上长木板的左端,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长木板的右端距离为d =1 m 处放置一固定的竖直光滑半圆槽,半圆槽半径为R =0.6 m ,半圆槽底端高度与长木板高度相同.当长木板的右端与半圆槽底端相碰时,滑块刚好滑离长木板右端而滑上半圆槽轨道底端,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导学号 59230058)

(1)求滑块在长木板上表面滑行过程中,滑块和长木板的加速度.

(2)求长木板的长度L .

(3)求滑块经过半圆槽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并判断滑块能否通过半圆槽的顶端.若能,求出滑块通过顶端时的速度大小;若不能,说明理由.

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滑块有μ1mg =ma 1,

则a 1=μ1g =4 m/s 2,方向水平向左,

对长木板有μ1mg -μ2(M +m )g =Ma 2,

则a 2=2 m/s 2,方向水平向右.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对长木板有d =12

a 2t 2, 解得t =1 s ,

设滑块滑离长木板右端时速度为v 1,相对地面的位移为x ,

则v 1=v 0-a 1t =6 m/s ,x =v 20-v 212a 1

=8 m , 所以长木板的长度L =x -d =7 m.

(3)滑块在半圆槽底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mg =m v 21R

, 解得F =70 N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滑块对半圆槽底端的压力F′=F=70 N,假设滑块能够通过半圆槽的顶端,且经过顶端的速度为v2,根据

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

2m v

2

1

=2mgR+

1

2m v

2

2

解得v2=23m/s,

而滑块能够通过半圆槽顶端的临界速度v临=gR=6m/s,

可见v2>v临,所以滑块能够通过半圆槽的顶端,且其速度大小为23m/s.

答案:(1)4 m/s2 2 m/s2(2)7 m(3)见解析

3.(2016·临川模拟)如图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三角形斜劈,斜劈的倾角为α=45°,斜劈的顶端距离水平面的高度为4 m,在斜劈的

上方的竖直面内放置一如图所示的光滑管道,其中OA段为长2

3 3

m、倾角θ=60°的直管道,在A点衔接一相切的半径为2

3m的圆形

管道,管道的末端竖直,并且圆形管道的最低点B、管道的末端C 与斜劈的顶端D在同一水平线上.现将一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0.1 kg的物块由管道的最高点O无初速度释放,经一段时间物块与斜劈发生无能量损失的碰撞,且碰后的速度变为水平.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2.

(1)求物块在圆形管道最低点时对圆管的压力大小.

(2)如果沿水平方向移动斜劈的位置,当C 、D 两点间的距离x 为多少时,物块与斜劈碰后的落地点与碰撞点间的水平距离最大?最大值为多大?

解析:(1)设O 、B 之间的竖直高度为h ,由几何关系可知 h =R +R sin 30°+l AO sin 60°=2 m ,

物块从O 点到B 点,根据动能定理得mgh =12

m v 2B , 在B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N -mg =m v 2B R

, 解得F N =7 N ,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在B 点时对圆管的压力大小为7 N.

(2)从O 点到与斜劈碰撞,根据动能定理得mg (h +x )=12

m v 20, 平抛的竖直位移为H -x =12

gt 2, 水平位移为s =v 0t ,

代入数据整理得s =4(2+x )(4-x )(m),

当2+x =4-x ,即x =1 m 时,平抛的水平位移有最大值s m =6 m. 答案:(1)7 N (2)1 m 6 m

4.如图所示,两个半径均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构成的光滑细圆管轨道ABC 竖直放置,且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圆心连线O 1O 2水平.轻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挡板上,右端与质量为m 的小球接触(不拴接,小球的直径略小于管的内径),长为R 的薄板DE 置于水平面上,板的左端D 到管道右端C 的水平距离为R .开始时弹簧处于锁定

状态,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重力加速度为g .解除弹簧锁定,小球离开弹簧后进入管道,最后从C 点抛出.已知小球在C 点时所受弹力

大小为32

mg .(导学号 59230059)

(1)求弹簧在锁定状态下的弹性势能E p ;

(2)若换用质量为m 1的小球用锁定弹簧发射(弹簧的弹性势能不变),小球质量m 1满足什么条件时,从C 点抛出的小球才能击中薄板DE?

解析:(1)从解除弹簧锁定到小球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设小球到达C 点的速度大

小为v 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E p =2mgR +12

m v 21, 又小球经C 点时所受的弹力的大小为32

mg ,分析可知弹力方向只能向下,根据向心力公式得

mg +32mg =m v 2

1R ,联立解得E p =134

mgR . (2)小球离开C 点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2R =12

gt 2,x =v 2t ,若要小球击中薄板,应满足

R ≤x ≤2R ,

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134mgR =2m 1gR +12m 1v 22,

解得1310m ≤m 1≤2617

m , 故小球质量满足1310m ≤m 1≤2617

m 时,小球能击中薄板DE . 答案:(1)134mgR (2)1310m ≤m 1≤2617m

高中物理运动学经典习题30道 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2014?陆丰市校级学业考试)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m/s2,下列关于该物体加速度的理解 D 9.(2015?沈阳校级模拟)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则当它下落时,离地的高度为() D 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下落的水滴,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一般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g=10m/s2)() 地时的速度之比是 15.(2013秋?忻府区校级期末)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滴水自8m高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 D

17.(2014秋?成都期末)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所示的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的速度为 :2 D: 2 D 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 23.(2014春?金山区校级期末)一只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6m处有一小石 2

v0v0D 27.(2013?洪泽县校级模拟)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同一较低a点的时间间隔为T a,两次经 g(T a2﹣T b2)g(T a2﹣T b2)g(T a2﹣T b2)D g(T a﹣T b) 28.(2013秋?平江县校级月考)在以速度V上升的电梯内竖直向上抛出一球,电梯内观者看见小球经t秒后到 h=

高中物理 运动的描述 概念总结

第1章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从广义来讲,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从狭义来说,运动是指机械运动. 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静止都是相对运动而言的,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和坐标系 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某个物体叫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坐标系: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而建立的参考系.(标明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1)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建立坐标系; (2)如果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即沿一直线运动),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数轴); 如果物体在二维空间运动(即在同一平面运动),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如果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时,则需要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 3.质点的认识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②质点没有体积或形状,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 ③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或不起作用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一个质点. (3)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

2019年山东省大联考高三物理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年山东省“评价大联考”高考物理三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 1.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现有大量氢原子从n =4的能级发生跃迁,产生一些不 同频率的光,让这些光照射一个逸出功为2.29eV 的钠光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B. 能够让钠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现象的有4种光子 C. 光电管发出的光电子与原子核发生衰变时飞出的电子都是来源于原子核内部 D. 钠光电管在这些光照射下发出的光电子再次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氢原子跃迁到n =3的能级 2. 如图,用硬铁丝弯成的光滑半圆环竖直放置,直径竖直,O 为圆心,最高点B 处固 定一光滑轻质滑轮,质量为m 的小环A 穿在半圆环上。现用细线一端拴在A 上,另一端跨过滑轮用力F 拉动,使A 缓慢向上移动。小环A 及滑轮B 大小不计,在移动过程中,关于拉力F 以及半圆环对A 的弹力N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F 逐渐增大 B. N 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O C. N 逐渐变小 D. N 大小不变 3. 2019年春节档,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红遍大江南北。电影讲述的是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21球上建 造出巨大的推进器,使地球经历停止自转、加速逃逸、匀速滑行、减速人轨等阶段,最后成为新恒星(比邻星)的一颗行星的故事。假设儿千年后地球流浪成功,成为比邻星的一颗行星,设比邻星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 8,地球质量在流浪过程中损失了1 5,地球绕比邻星运行的轨道半径为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半径的1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绕比邻星运行的公转周期和绕太阳的公转周期相同 B. 地球绕比邻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是绕太阳运行时向心加速度的2 5 C. 地球与比邻星间的万有引力为地球与太阳间万有引力的1 10 D. 地球绕比邻星运行的动能是绕太阳运行时动能的1 10 4. 如图,理想变压器T 的原线圈接在电压为U 的交流电源两端,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R T 为热敏电阻,其 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则( )

高三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归纳.doc

高三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 1.曲线运动:物体的轨迹是一条曲线,物体所作的运动就是曲线运动。 作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就是曲线那一点的切线方向,而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不同,也就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地改变,所以作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变化的,物体作变速运动。 运动物体的轨迹是它在平面坐标系中的运动图像,与作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图像是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运动的轨迹,后者是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前者各点的切线方向是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切线的斜率是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某一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后者各点的切线的斜率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但它只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情况,而不能反映作曲线运动的速度情况。 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合外力沿与速度垂直的方向上有分量,该分量时刻在改变着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就是矢量的合成与分解,它涉及运动学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三个矢量的合成与分解。 两个互相垂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合成后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反过来,两个方向的直线运动合成后可能是曲线,这就提供了研究曲线运动的途径将曲线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进行研究。 运动的独立作用原理:如同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一样,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也是建立在各个方向分运动独立的基础上。 3.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利用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力这些物理量的矢量性,进行合成与分解。

(1)在恒力的作用下的曲线运动:这种运动是匀速运动。一般将运动物体的初速度沿着力的方向和与力垂直的方向上分解,在沿力的方向上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与力垂直的方向上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若所求方向与速度和力均不在一条直线上,将速度和力均沿求解问题的方向和与求解问题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 (2)在变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这种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一般将物体受到的力沿运动方向和与运动垂直的方向分解。与运动方向一致的力改变速度的大小,与运动方向垂直的力改变运动的方向。 生活中的曲线运动举例 子弹射出枪膛,离弦的箭,抛铅球,投篮,过河的船等等都属于曲线运动。 高三物理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的特点: (1)物体作平抛运动受力特点:它在空中仅受重力作用,重力是恒力,物体只具有重力加速度。 (2)物体作平抛运动的运动特点:物体的初速度水平,与重力垂直,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作自由落体运动。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2.平抛运动的规律:作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速度不变,在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以抛出点为原点,以初速度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以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 (1)位移关系: 水平位移x=v0t ①竖直位移y=gt2 ②

高三物理复习讲义:运动学

1 一、运动学 1.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设某次试验伽利略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 、B 、C ,让小球分别由A 、B 、C 滚下,如图2所示.设A 、B 、C 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x 1、x 2、x 3,小球由A 、B 、C 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t 1、t 2、t 3,小球由A 、B 、C 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 1、v 2、v 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v 1=v 2=v 3 B.v 1t 1=v 2t 2=v 3t 3 C .x 1-x 2=x 2-x 3 D.x 1t 12=x 2t 22=x 3 t 3 2 2.质点由A 点出发沿直线AB 运动,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大小为a 1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加速度大 小为a 2的匀减速运动,到达B 点时恰好速度减为零.若AB 间总长度为s ,则质点从A 到B 所用时间t 为( ) A. s (a 1+a 2) a 1a 2 B. 2s (a 1+a 2)a 1a 2 C.2s (a 1+a 2) a 1a 2 D. a 1a 2 2s (a 1+a 2) 3.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中,图线c 是一条x =0.4t 2的抛物线.有关这三个物体在0~5 s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c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t =5 s 时,a 物体速度比c 物体速度大 D .a 、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相同 4.如图甲所示,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量为m =2 kg 的物块静置于x 轴上的某位置(图中未画出),t =0时刻,物块在外力作用下沿x 轴开始运动,如图乙为其位置坐标和速率平方关系图象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1 m/s 2 B .t =4 s 时物块位于x =4 m 处 C .t =4 s 时物块的速率为2 m/s D .在0~4 s 时间内物块所受合外力做功为2 J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t 2=t 42,乙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为两段均为1 4圆弧的曲线,则( ) A .两物体在t 1时刻加速度相同 B .两物体在t 2时刻运动方向均改变 C .两物体在t 3时刻相距最远,在t 4时刻相遇 D .0~t 4时间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 6.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静止下来.若物体在最初5 s 内通过的位移与最后5 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 1∶x 2=11∶5,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1 m/s 2,则( ) A .物体运动的时间可能大于10 s B .物体在最初5 s 内通过的位移与最后5 s 内通过的位移之差为x 1-x 2=15 m C .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 s D .物体的初速度为10 m/s 7.A 、B 两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A 球下落的时间为t ,B 球下落的时间为t 2,当B 球开 始下落的瞬间,A 、B 两球的高度差为(重力加速度为g )( ) A .gt 2 B.38gt 2 C.34gt 2 D.1 4 gt 2 8. 如图所示,直线和抛物线(开口向上)分别为汽车a 和b 的位移—时间图象,则( ) A .0~1 s 时间内a 车的平均速度大小比b 车的小 B .0~3 s 时间内a 车的路程比b 车的小 C .0~3 s 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均为1 m/s D .t =2 s 时a 车的加速度大小比b 车的大 9.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点,最后停在D 点.已知AB =6 m ,BC =4 m ,从A 点运动到B 点,从B 点运动到C 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为-2 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到达B 点时速度大小为2.55 m/s B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 C .质点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时间为4 s D .A 、D 两点间的距离为12.25 m 10.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即x -t 图象如图所示,甲图象过O 点的切线与AB 平行,过C 点的切线与OA 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两车相遇前,t 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B .t 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C .0~t 2时间内甲车的瞬时速度始终大于乙车的瞬时速度 D .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 3时刻的速度 11.物体以速度v 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 、B 两点,所用时间为t ,现在物体从A 点由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1)到某一最大速度v m ,然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2)至B 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 .则物体的( ) A .v m 只能为2v ,与a 1、a 2的大小无关 B .v m 可为许多值,与a 1、a 2的大小有关 C .a 1、a 2必须是一定的 D .a 1、a 2必须满足a 1a 2a 1+a 2=2v t 12.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 和位置x 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13.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大约为0.8 mm ,弹射最大高度为24 cm ,而人原地起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假设人加速与磕头虫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重心上升高度为0.5 m ,那么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 ) A .150 m B .75 m C .15 m D .7.5 m 14.如图所示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汽车的速度.图中p 1、p 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 1、n 2分别是p 1、p 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 1、p 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 =1.0 s ,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 =340 m/s ,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 1、p 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______m ,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 15.某同学站在一平房边观察从屋檐边滴下的水滴,发现屋檐的滴水是等时的,且第5 滴正欲滴下时, 第1 滴刚好到达地面; 第 2滴和第 3 滴水刚好位于窗户的下沿和上沿,他测得窗户上、 下沿的高度差为 1 m ,由此求屋檐离地面的高度.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甲、乙两辆赛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平直公路行驶。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 s时,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B.20 s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 C.甲、乙加速时,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D.4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且相距900m 【答案】AD 【解析】 【详解】 A、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60s时,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甲车在乙车前方,故A正确; B、40s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40s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40s时,甲乙相距最远,在20s时,两车相距不是最远,故B错误; C、速度?时间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甲加速时的加速度小于乙加速时的加速度,故C错误; D、根据图象可知,4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都为40m/s,甲的位移 ,乙的位移,所以甲乙相距,故D正确; 故选AD。 【点睛】 速度-时间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根据两车的速度关系知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由位移求相距的距离。 2.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 s末,物体速度为9 m/s B.0~2 s内,物体加速度为6 m/s2 C.6~7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 D.10~12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 s末的速度为9 m/s,选项A正确;B.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 a= 126 2 v t ?- = ? m/s2=3m/s2 选项B错误; C.6~7 s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D.10~12 s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D 错误. 3.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即x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1s末运动方向改变 B.物体做匀速运动 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5m/s D.2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物体一直向负方向匀速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5m/s,故C正确;

重庆市高考物理三模试卷(I)卷

重庆市高考物理三模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9分) 1. (2分)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 . 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它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 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 . 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2. (2分)在光滑斜面上的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有() A . 重力、支持力 B . 重力、支持力、下滑力 C . 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力 D . 支持力、下滑力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力 3. (2分)如图所示有三个斜面a、b、c,底边分别为L、L、2L,高度分别为2h、h、h,同一物体与三个斜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这个物体分别沿三个斜面从顶端由静止下滑到底端的三种情况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损失的机械能 B . 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C . 物体到达底端的动能

D . 物体运动的时间 4. (2分)如图所示,ab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处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 A . 当ab垂直于纸面向外平动时,ab中有感应电动势 B . 当ab垂直于纸面向里平动时,ab中有感应电动势 C . 当ab垂直于磁感线向右平动时,ab中无感应电动势 D . 当ab垂直于磁感线向左平动时,ab中有感应电动势 5. (2分) (2017高二下·上饶期中)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 ,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开始时,开关S断开.当S接通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副线圈两端M、N的输出电压增大 B . 副线圈输电线等效电阻R上的电压减小 C . 通过灯泡L1的电流增大 D . 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 6. (3分) (2018高一下·集宁期末)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细圆管一端弯成半圆形APB,另一端BC伸直,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并固定.半圆形APB半径R=1.0m,BC长L=1.5m,桌子高度h=0.8m,质量m=1.0kg的小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沿过A点的切线射入管内,从C点离开管道后水平飞出,落地点D离点C的水平距离s=2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word版(带答案)可编辑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加速度的定义式:a=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平均速度与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的关系: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平方差关系:等时相邻的两段位移差的关系:ΔX=a 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经过某段位移中点时的瞬时速度: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 ①前1秒、前2秒、前3秒……前n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 : …… : n ②第1秒、第2秒、第3秒……第n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 : …… : n ③前1秒、前2秒、前3秒……前n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 4 : 9 : …… : ④第1秒、第2秒、第3秒……第n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 3 : 5 : …… : (2n-1) ⑤前1米、前2米、前3米……前n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1 : : : …… : ⑥第1米、第2米、第3米……第n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1 : : : …… : ⑦第1米、第2米、第3米……第n米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 : …… :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加速度:a=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 下落高度与时间的关系:h=平均速度与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的关系:末速度与下落高度的关系:等时相邻的两段高度差的关系:Δh=g 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经过某段下落高度中点时的瞬时速度:落地时间:t= 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运动性质:上升时为_匀减速直线运动__,下落时为自由落体运动 . 加速度:a=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 上升的时间:回到抛出点的时间: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的初位置在抛出点):X= 上升时的平均速度与初速度的关系: . 最高点离抛出点的高度:h m=落回抛出点的速度为v=- 平抛运动 1、实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2、水平分运动:水平分速度:水平位移: 3、竖直分运动:竖直分速度:竖直位移:。 4、合运动:位移:X=速度:V=。 5、下落时间:t= 6、任意时刻:速度与水平面夹角α的正切值: 位移与水平面夹角β的正切值: 7、某时刻速度、位移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α、β的关系为 8、平抛运动的物体,任意时刻随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水平位移的中点。 顺着斜面平抛物体,物体又重新落在斜面上 1、落在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加角恒定 . 2、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间: 3、运动过程中距离斜面的最大距离: 4、运动过程中离斜面距离最大的时间:t= 5、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的关系: 6、物体的位移:X=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教案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参考系 质点 1.参考系 (1)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 (2)选取原则: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它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条件: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二、位移 速度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和速率 (1)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Δx Δt ,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是矢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

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4)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三、加速度 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a =Δv Δt 。 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是矢量。 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 (2)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 (3)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 (4)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5)甲的加速度a 甲=2 m/s 2,乙的加速度a 乙=-3 m/s 2 ,a 甲>a 乙。 (×) 2.(多选)(人教版必修1P 11T 1和P 14T 1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江水运动是以河岸为参考系的 B .“太阳东升西落”中太阳以地球为参考系 C .“火车8点42分到站”,“8点42分”指的是时刻 D .“第3 s 末”和“第3 s 内”都是指的时间间隔1 s [答案] ABC 3.(多选)(人教版必修1P 14T 2和P 29T 2改编)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 .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为1.6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说的是位移 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C .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D .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 [答案] BCD 4.(教科版必修1P 14T 2改编)下列所说的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 A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 m/s 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B .子弹以800 m/s 的速度撞击到墙上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高考物理三模试卷解析版

高考物理三模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 1.如图所示为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俯视图,带荧光屏 的显微镜可沿图中圆形轨道转动对图中P、Q、M三处 位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在M、Q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 数一样多 B. 在P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 多 C. 在Q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 在M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2.手摇式发电机的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其磁通量随时 间按如图所示的正弦规律变化。当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一半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交流电压的变化周期变为原来的一半 B.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最大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 交流电压的最大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 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变为原来的√2倍 3.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一个水平恒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 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物理量中第1s内与第2s内相同的 是() A. 摩擦力的功 B. 摩擦力的冲量 C. 水平恒力的功 D. 水平恒力的冲量 4.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标志着我 国探月航天工程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周期为T,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求出() A. 月球的平均密度 B. 月球的第一字宙速度 C. 月球的质量 D.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5.如图所示,等量异种点电荷P、Q连线中点处有一电子,在外 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让电荷Q沿连线向右移动一小 段距离,此过程中电子一直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外力F逐渐减小,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B. 外力F逐渐增大,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C. 外力F逐渐增大,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D. 外力F逐渐减小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7.0分) 6.如图所示,两斜面体M、N完全相同,两物体PQ也 完全相同,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通过两光滑的 定滑轮将P、Q两物体连接,细线与两侧斜面均保持

高三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

高三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一 曲线运动 深刻理解曲线运动的条件和特点 (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 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1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②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3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 线上,且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二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深刻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 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1分运动的独立性;2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3运动的等时性;4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

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合运动的情况取决于两分运动的速度的合速度与两分 运动的加速度的合加速度,两者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直线上作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将作曲线运动。 ①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是曲线运动。 ③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 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 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否则是曲线运动。 2、怎样确定合运动和分运动 ①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如果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则参照物的运动和物体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是分运动,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是合运动。 ③进行运动的分解时,在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前提下,类似力的分解,要按照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3、绳端速度的分解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t x V =定义式平均速率;t s V = 2、有用推理ax Vo Vt 222=- 3、中间时刻速度;202V Vt V Vt +==平 4、末速度Vt=V0+at 5、中间位置速度2 2220Vt V Vx += 6、位移 t 2t 2a t 0t t 2V V V s =+==平 7、加速度t V Vt a 0 +=(以V0为正方向,a 与V0同向[加速]a ?0,反向则a <0) 8、实验推论;S1-S2=S3-S2=S4-S3=ΛΛ=?x=a t 2 9、初速度为0n 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 的比;s1:s2:s3ΛΛ:Sn=1:3:5ΛΛ:(2n-1) 10、初速度为0的n 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 之比; t1:t2:t3ΛΛ:tn=1:(12-0):(23-):ΛΛ:(1--n n ) 11、a=t n m Sn Sm 2--(利用上个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 12、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0= s m ;加速度a=s m 2;末速度Vt=s m 1s m =h k m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加大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0=0 2末速度Vt=gt 23下落高度)位置向下计算从00(22 V g h t = 4推论t 2V =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s 2m ≈10s 2m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底小,方向竖直向下)3) 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22 gt 2末速度Vt=Vo-gt 3有理推论02 2V Vt -=-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 g Vo 22(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5往返时间g t Vo 22=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称性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3:1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 2上升过程经过两点所用时间与下落过程经过这两点所 用时间相等。 物理规律汇总 1)相互作用力 1重力 【1】方向竖直向下,但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不一定指向地心。(除赤道与两级) 【2】重力是由地球的引力而产生,但重力≠引力(除两级) 2弹力 【1】绳子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2】同一根绳子上的力相同。 【3】杆的力可以是拉力,也可以是推力。方向可以沿各个方向。 3摩擦力 【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也可以使动力。 【2】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也可能是静止的。 【3】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也可能是运动的。 2)牛顿运动定律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物体具有加速度,则物体一定具有加速度,物体具有加速度,则一定受力。 4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5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6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打点计时器

河南省商丘市2021届新高考物理三模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商丘市2021届新高考物理三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边长为L 的正六边形ABCDEF 的5条边上分别放置5根长度也为L 的相同绝缘细棒。每根细棒均匀带上正电。现将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置于BC 中点,此时正六边形几何中心O 点的场强为零。若移走+Q 及AB 边上的细棒,则O 点强度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不考虑绝缘棒及+Q 之间的相互影响) A . 2kQ L B .243kQ L C .2 233kQ L D 43kQ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对称性,AF 与CD 上的细棒在O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叠加为零,AB 与ED 上的细棒在O 点产生的电 场强度叠加为零.BC 中点的点电荷在O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22 4(sin 60)3kQ kQ L L =?,因EF 上的细棒与BC 中点的点电荷在O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叠加为零,EF 上的细棒在O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243kQ L ,故每根细棒在O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2 43kQ L ,移走+Q 及AB 边上的细棒,O 点的电场强度为EF 与ED 上的细棒在O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叠加,这两个场强夹角为60°,所以叠加后电场强度为24432 cos303kQ kQ L ?=;故选D 。 A . 2kQ L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 .243kQ L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 C 23kQ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

D .2433kQ L ,与结论相符,选项D 正确; 2.如图,将a 、b 两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同时水平抛出,它们均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 点,a 球抛出时的高度较b 球的高,P 点到两球起抛点的水平距离相等,不计空气阻力.与b 球相比,a 球 A .初速度较大 B .速度变化率较大 C .落地时速度一定较大 D .落地时速度方向与其初速度方向的夹角较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212 h gt =可得,高度越高,下落时间越大,由x υt =可知,两球水平位移相同,但是b 求运动时间短,故b 球初速度较大,A 错误; B.速度变化率即表示加速度,两球加速度相同,故速度变化率相同,B 错误; C.a 球的水平速度小于b 球,故落地时虽然竖直分速度大于b 球,但是合速度不一定大于b 球,C 错误; D.由tan gt θυ =,a 球落地时间t 大,但是υ小,故a 球的tan θ一定大于b 球,即a 球落地时速度方向与其初速度方向的夹角较大,D 正确; 故选D 。 3.如图所示,三段长度相等的直导线a 、b 、c 相互平行处在同一竖直面内,a 、b 间的距离等于b 、c 间的距离,通电电流I a <I b <I c ,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导线b 受到的安培力可能为0 B .导线a 受到的安培力可能为0 C .导线c 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一定向左 D .导线a 、b 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一定相同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t x V = 定义式平均速率; t s V = 2、有用推理ax Vo Vt 22 2 =- 3、中间时刻速度;2 2V Vt V Vt += =平 4、末速度Vt=V0+at 5、中间位置速度2 2 2 2 Vt V Vx += 6、位移 t 2t 2 a t 0t t 2 V V V s = +==平 7、加速度t V Vt a 0 += (以V0为正方向,a 与V0同向[加速]a ?0,反向则a <0) 8、实验推论; S1-S2=S3-S2=S4-S3= =? x=a t 2 9、初速度为0n 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 的比;s1:s2:s3 :Sn=1:3:5 :(2n-1) 10、初速度为0的n 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 之比; t1:t2:t3 :tn=1:(12-0):(23- ): :( 1-- n n ) 11、a= t n m Sn Sm 2 --(利用上个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 12、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0=s m ;加速度a=s m 2 ;末速度Vt= s m 1 s m =3.6 h km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加大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0=0 2末速度Vt=gt 23下落高度 ) 位置向下计算 从00(2 2 V g h t = 4推论t 2 V =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s 2 m ≈10s 2 m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底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 o t- 22 gt 2末速度Vt=V o-gt 3有理推论0 2 2 V Vt -=-2gs 4上升最大高度H m= g Vo 22 (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5往返时间g t Vo 2 2=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称性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 3:1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 2上升过程经过两点所用时间与下落过程经过这两点所 用时间相等。 物理规律汇总 1)相互作用力 1重力 【1】方向竖直向下,但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不一定指向地心。(除赤道与两级) 【2】重力是由地球的引力而产生,但重力≠引力(除两级) 2弹力 【1】绳子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2】同一根绳子上的力相同。 【3】杆的力可以是拉力,也可以是推力。方向可以沿各个方向。 3摩擦力 【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也可以使动力。 【2】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也可能是静止的。 【3】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也可能是运动的。 2)牛顿运动定律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物体具有加速度,则物体一定具有加速度,物体具有加速度,则一定受力。 4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5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6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和运动图像专题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的描述和运动图像问题专题 1、直线运动图像有x-t ,v-t 和a-t 图像; 2、直线运动情况有静止、匀速直线、匀变速直线(匀加、匀减)、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变加速直线:↑↑v a ,、↑↓v a ,、↓↑v a ,、↓↓v a ,); 3、运动方向可分为:单一方向运动,往返运动,迂回前进运动; 4、初状态可分为:静止开始、具有一定初速度开始; 5、教学目的: ①掌握运动的描述;也就是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过程; ②学会运动建模;也就是通过带有箭头的线段对物体运动过程形象化; ③掌握图像的画法;根据想象或自己建立的模型画出相应图像; ④学会图像与图像间的相互转换; 一、图像t x -:(斜率代表:v ,x 的正负只代表方向,不代表大小) 1、运动描述原则: 先描述方向,再描述做什么运动,能详细尽量详细; 例1:如右图所示(单一方向单一运动): ①静止; ②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向正方向做减速运动; ④向正方向做加速运动; 例2、如右图所示(单一方向匀速且周期变化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速度为1v ); ② 00 2 T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速度为2v ); ③2300T T -,以速度1v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0022 3T T -,以速度2v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中斜率大小知:21v v >

例3、如右图所示(单一方向加减速且周期变化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② 00 2 T T -,向正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③2300T T -,向正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④0022 3T T -,向正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例4、如右图所示(匀速往返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 00 2 T T -,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2300T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0022 3T T -,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5、如右图所示(加减速往返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② 00 2 T T -,向正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③2300T T -,向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④0022 3T T -,向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例6、如右图所示(匀速迂回前进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 00 2 T T -,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2 300T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武汉市2020年高考物理三模试卷B卷

武汉市2020年高考物理三模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8题;共20分) 1. (3分)下列叙述中,哪些符合玻尔理论() A . 电子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 B . 电子从一条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上时,原子将辐射或吸收一定的能量 C . 电子在可能轨道上绕核做加速运动,不向外辐射能量 D . 电子没有确定的轨道,只存在电子云 2. (2分) (2016高二上·佛山期中) 如图所示,地面上某个空间区域存在这样的电场,水平虚线上方为场强E1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虚线下方为场强E2 ,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m,带电+q的小球从上方电场的A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刚好到达下方电场中与A关于虚线对称的B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带电小球在A,B两点电势能相等 B . 若A,B高度差为h,则UAB=﹣ C . 在虚线上下方的电场中,带电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相同 D . 两电场强度大小关系满足E2=2E1 3. (2分) (2018高一下·乐山期中)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则当卫星分别在1,2,3 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的速率 B . 卫星在轨道3上的周期大于在轨道2上的周期 C .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 .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 4. (2分) (2016高二上·襄阳开学考) 一摩托车在竖直的圆轨道内侧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人和车的总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车经最高点时发动机功率为P0 ,车对轨道的压力为2mg.设轨道对摩托车的阻力与车对轨道压力成正比,则() A . 车经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3mg B . 车经最低点时发动机功率为2P0 C . 车从最高点经半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发动机做的功为 P0T D . 车从最低点经半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发动机做的功为2mgR 5. (2分)(2017·顺德模拟) 如图所示,有五个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用长均为L 的轻杆依次相连接,最右侧的第1个滑块刚好位于水平面的O点处,O点左侧水平面光滑面、O点右侧水平面由长3L的粗糙面和长L的光滑面交替排列,且足够长,已知在恒力F的作用下,第3个滑块刚好进入O点右侧后,第4个滑块进入O点右侧之前,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可判断(重力加速度为g)()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