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外刻板印象研究新进展

国外刻板印象研究新进展

Ξ

国外刻板印象研究新进展

杜秀芳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 要:刻板印象是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自1922年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之后,就得到了广泛的探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其研究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从开始的内容界定向新近的机制探讨转移。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心理表征以及在信息加工中的功效等方面。

关键词:刻板印象;表征;刻板印象功效

中图分类号:B8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Ο413X (2004)06Ο0105Ο04

刻板印象这一术语是1922年Lippman 在其著作《公

众舆论》中提出的,它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早期的刻板印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刻板印象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不同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评估。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刻板印象的研究开始从内容向加工转移,这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为一种认知结构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发生的,它又是如何影响后继的信息加工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知觉和行为的。近年来,国外学者在这一领域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由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到社会环境影响理论

关于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解释,较具代表性的有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近年来又有人对以上两种理论加以整合,提出了社会环境影响理论。

(一)社会认同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Tajfel 和Turner (1979年)提出的,它包括三个中心观点:分类(categorization )、认同(identity )和比较(comparison )(因此又被称为CIC 理论)。

首先是分类,分类不仅帮助我们将众多的人简单化,而且也界定了某类人是怎样的。如果知道了某人属于某个类别,然后就可以推论出许多关于他的信息。同样,通过了解自己属于的类别可以更好地发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可见刻板印象是社会分类的直接结果。

其次是认同,即认同自己属于某个群体。认同有两层

含义:一层含义是确定自己的身份,即“我们是谁”或“我是谁”,知道自己是某一群体中的成员;另一层含义是指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相同的,或者其他人是相同的,都具有相同的、固定的印象和行为。

再次是社会比较,人的意见和能力会通过完成任务的情况表现出来,并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判定。此理论假定人有一种评价自己群体身份的动机,希望从群体身份中获得一种自尊。受到这种自尊需要的驱使相信自己所属的群体比其他群体要好,使得人们将一些积极的品质归于自己以及自己所属的群体,外群体往往被评价的较为消极,从而极易导致刻板印象的形成。

(二)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从信息加工过程的角度来理解刻板印象。其研究主要从以下两条线路展开,一是较为流行的印象形成的观点;二是把刻板印象视为一种记忆现象,着重探讨影响人的信息的获得、表征和回忆的因素以及这些过程之间的关系。

11印象形成的观点

印象形成的研究从图式和首因效应来解释刻板印象。阿什(1946年)在图式和分类方面的工作首开印象形成研究的先河。他把人们对某类人的印象等同于图式等知识结构。图式是组织好了的认知结构,它可表征不同水平上的知识,可帮助人们获得和改造新的信息以快速地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我们往往很容易地根据身体的外表、服装、走路、谈话的方式等对人分类,利用头脑中已有的图示形成关于他人的印象。但当分类错误或过分夸张时会导

Ξ收稿日期:2004Ο08Ο29

作者简介:杜秀芳(1969Ο

),女,山东沂南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2004年11月第6卷 第6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Nov.2004Vol 16No 16

致刻板印象。

首因效应是指首次给予人们的信息比其后第二次或第三次给予的信息更决定印象形成。阿什(1946年)在实验中以大学生为被试,其中一半学生被告知“John是聪明的、勤奋的、冲动的、挑剔的、顽固、好嫉妒”,将这些词颠倒顺序呈现给另一半学生,即从嫉妒开始,最后是聪明。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从聪明到嫉妒)比第二组被试对John 的评价更积极。此实验表明首次呈现的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它是怎样导致刻板印象的。后来卢钦斯等人的第一印象实验也都表明了首次呈现的信息在刻板印象形成中的重要性。

21记忆的观点

此观点认为,对他人或某个社会群体的印象是以对目标人的记忆为基础的。人的知觉和记忆是有限的,为了减少记忆负担,需要对人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对某类人的预存印象,推论目标人的诸多人格特征。对人的记忆研究中比较盛行的理论是图式观点和网络观点。

图式的观点认为当人们记忆中具有较强的、组织较好的图式时,就会有选择地注意那些与他们的知觉一致的信息和特征,不一致的信息可能会被作为偶然或意外而被抛弃。或者人们会忘记或丢弃那些对已建立的意象有伤害的观点。由于这种信息加工活动人们的记忆会发生偏差,从而与预存印象一致的信息会不断地构成对他人的记忆,并且可能直接导致刻板印象的形成。与印象形成观点不同,前者强调的是图式的形成,而这里强调的是图式形成之后,与之一致的信息得到较强的记忆,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刻板印象。

网络观点认为,关于人的信息在记忆中是以命题网络的形式存储的,他人预存的印象与预期一致、不一致和无关的信息会相互连接成一个网络。当遇到不一致信息时,为了获得所有信息间的平衡,一方面,观察者会试图将其解释为意外;另一方面,他还会对不一致信息进行深加工以融合冲突片断,形成一个和谐的印象。而一致信息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与预期相一致,所以对它不会付出额外的认知努力进行深加工。最后无关信息与加工中心紧密相连,也不会被给予更多的思考。从以上分析说明不一致信息应会被高效地表征到人们的记忆中,具有最高的回忆值;其次是一致信息,而对无关信息记忆效果最差(Leyens等人,1984年)。网络观点虽然认为观察者对与预期不一致的信息有较好的记忆,但由于他同时把不一致性信息解释为意外,此种信息不会促进预存固定印象的改变,从而有利于刻板印象的形成和稳定不变。

(三)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在解释刻板印象的机制方面都是有一定价值的,前者的着眼点在个体所在的群体,而后者的着眼点在群体中的个体,但是它们都没有说明刻板印象形成的社会原因,于是Leyens等人(1994年)提出一种新的理论———社会环境影响理论对其加以整合。其基本观点是刻板印象的形成直接来自于人们出生、成长和目前与之互动的社会环境。

一方面此理论吸取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成果,支持分类、认同、图式等的观点,另一方面指出了刻板印象形成的社会原因,认为具体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缺少知识。这种理论假定刻板印象最可能是对某个特定群体缺乏知识或无知的结果。例如,出生在美国北方富裕家庭的白人可能会与居住在南方的非洲美国人接触甚少,只能通过间接的途径了解到一些信息。如果周围环境中的人对非洲美国人存有刻板印象,他们受其影响极有可能重复着与父辈相同的刻板印象。其次是为了简化信息。社会环境影响理论还认为刻板印象是试图简化日常生活中信息加工活动的直接结果。用我们预存的图式去评价和归类人们要比实际去认识他们容易得多。通过把个体归入或与某一具有特定特征的群体相联系,可以帮助人们快速的组织和解释人和事。此外,不仅缺乏知识和分类简化可导致刻板印象,而且对个体出生和目前生存的环境的评价中的失败也是导致刻板印象的原因。

二、刻板印象的表征:由原型模型、范例模型到混合模型

刻板印象形成后,在头脑中是如何表征的?研究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表征模型:

(一)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认为刻板印象是通过对群体特质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原型来表征的。原型是群体的“中心趋向”或是群体成员的一般水准,它实际上是一个最能代表本群体而较少代表外群体的范例,是抽象的特征集合。这种抽象是随着知觉者对群体信息的获得而发展起来的,群体信息可能来自个人的亲身经历,也可能来自家庭、朋友和媒体。原型虽然可能是从包括特定群体范例的情境中抽象出来的,但是它一旦形成后,在记忆中就会与具体的范例分开储存。按照这种观点,一旦将一个目标人归于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就会被激活,并被运用到对目标人的知觉中。因此,在对人的知觉中,知觉者对某群体成员的刻板印象往往是根据头脑中的该群体的原型而形成的。

原型模型在刻板印象研究中很受青睐,也较为经济,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最严重的一点是对群体中心趋向的抽象概括不能表征群体内的变异性。

(二)范例模型

与原型模型不同,范例模型认为群体知识是通过一组记忆痕迹来概括的,每一痕迹表征一个特殊的范例。社会知觉依赖目标激活的范例集合,对任一目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都会激活大量的范例,这些被激活的范例彼此间或

601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6期

与目标不一定属于同一群体,而只是与目标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如一个知觉者形成一个黑人教授的印象,黑人范例和教授范例都被激活,不同类型的范例被激活的比例依赖于他更注意目标的哪方面的特征。如果黑人特征得到特别的注意且比较突出,那么被激活的范例很大比例属于黑人,此人被知觉为刻板性黑人。如果教授的特征较为突出,那么,被激活的范例很大比例与教授有关,这个人被知觉为刻板性教授。范例模型允许同样的特征被储存于多个例子中。尽管范例模型需要一个复合的表征,但表征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

纯范例模型允许刻板印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任何时候当遇到一个新的实例时,通过激活特定的群体范例可以重新创造一个新的范例。因此,群体印象是可以不断变化的。但这种模型的缺陷是不够经济。

(三)混合模型

因为原型模型和纯范例模型的理论和实验的局限性,许多研究者采纳了一种包括抽象信息和范例信息的混合模型(Sherman K lein,1994年),也就是把把群体的一般特征作为一个整体来编码的原型表征和对群体的特殊个体进行信息编码的范例表征结合起来。

混合模型还认为,抽象和范例表征可能形成不同条件下社会知识的基础。影响知觉者依靠范例信息还是抽象信息的一个重要变量是知觉者关于目标人的知识量。在开始阶段,对目标人的印象是依靠特定范例的激活,因为这时遇到的范例太少不足以产生有用的抽象知识。然而,随着范例数量的增加,关于目标的抽象表征将成为随后判断的依据(Sherman K lein,1994年)。因此,随着经验的增加,范例的应用减少。关于印象形成和自我知觉的研究支持这种社会知觉的混合模型。

三、刻板印象的功效:由图式过滤器模型、联想网络模型到灵活编码模型

心理学界一致认为,刻板印象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功能装置”,具有促进认知加工、节省认知资源的功效。但也存在分歧,一部分研究者把人视为“认知吝啬鬼”,人是为了避免深思熟虑而运用刻板印象的,而另一部分研究者则提出了一个更具建设性的观点,认为,人会把运用刻板印象节省下来的认知资源积极地用于其他同时进行的活动。这一分歧表现在不同的理论模型中。

(一)图式过滤器模型

此模型认为,刻板印象通过充当一个过滤器来易化信息加工活动,它提供了一个具有过滤作用的心理图式,来帮助对一致性信息的理解,同时过滤掉不一致性信息。即,刻板印象对一致性信息存在编码优势。在认知资源缺乏时,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基本的过滤器模型有两种变式———“弱过滤器模型”和“强过滤器模型”。“弱过滤器模型”认为,刻板印象起到

概念过滤器的作用,它为一致性信息提供“概念流畅性”(concept fluency),促进对一致性信息的理解,而不一致性信息则难以理解。“强过滤器模型”更为极端,它认为刻板印象是一个注意过滤器,它把注意力指向、集中于一致性信息,而完全脱离、忽视不一致性信息。

(二)联想网络模型

此模型认为,所有的信息都是以“语义网络”的形式被存储在一起的。“语义网络”是由“节点”(node)和“联结”(link)构成的,其上端是代表某人或某群体的“目标节点”,下端是代表具体行为的“情景节点”。由于一致性信息容易理解,对它进行加工时只建立“情景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联结,而遇到不一致性信息时,除此之外还要建立“情景节点”与“情景节点”之间的联结,从而对它进行更精细的加工来解决它与预期之间的不同。不一致性信息会比一致性信息得到更充分的加工,但当认知资源缺乏时,人们没有足够的精力解决不一致性信息与预期的分歧,又因刻板印象为一致性信息提供了概念流畅性,此时对一致性信息的加工反而优于对不一致性信息的加工。

可见,“过滤器模型”和“联想网络模型”都认为,在认知资源缺乏时,对一致性信息存在加工优势,这样与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就会不断地构成人们对他人的记忆,从而使刻板印象变得更加难以改变。然而一个有效的认知系统不仅要加工环境中的不变信息来促进预期的形成,还要加工新异信息来保证行为的灵活性。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又有人提出了刻板印象的“灵活编码模型”。

(三)灵活编码模型

此模型认为,刻板印象会促进对信息的灵活编码。首先,它认为,在低认知资源条件下,刻板印象会为一致性信息提供概念流畅性,易化对其意义的理解,从而节省下大量认知资源用于不一致性信息的加工。即刻板印象会促使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分配给不一致性信息,而不是一致性信息。

其次,这一模型还认为,一方面,刻板印象会促进对一致性信息的意义的理解,从而不必去仔细地加工其表面知觉特征,这样刻板印象在促进一致性信息概念编码的同时会抑制其知觉编码。另一方面,由于观察者没有相应的图式帮助解释不一致性信息,对其加工主要是材料驱动过程,同时,此时又有更多的注意力被分配给不一致性信息,所以不一致性信息的知觉编码会受到促进。虽然此时有更多的注意力被分配给不一致性信息,但由于不一致性信息与刻板印象相矛盾,将难以抽象出其意义,它的概念编码会受到抑制,即当认知资源缺乏时,刻板印象虽会促进一致性信息的概念编码却会抑制其知觉编码。同时,刻板印象虽会抑制不一致性信息的概念编码却会促进其知觉编码。

总之,刻板印象功效的“灵活编码模型”认为,刻板印象的功效在于,在低认知资源条件下,它以从不同的维度

701

杜秀芳 国外刻板印象研究新进展

同时促进对一致性信息和不一致性信息的加工编码。这种灵活编码活动可使观察者在付出同样认知努力的情况下得到最大限度的信息,并且在保持刻板印象的稳定性的同时有利于刻板印象的灵活可变性。

参考文献:

[1] J udd,C.M.,&Park,B.(1988).Out-group homogeneity:

J udgments of variability at the individual and group leve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4,778-788.

[2] Leyens,J.P.,Y zerbyt,V.,&Schadron,G.(1994).Stereo2

types and Social Cognition.Thousand Oaks,CA:SA GE Publi2 cations.

[3] Macrae,C.N.,Milne,A.B.,&Bodenhausen,G.V.(1994).

Stereotypes as energy-saving devices:A peek inside the cogni2 tive toolbox.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 logy, 66,37-47.

[4] Sherman,J.W.,&Frost,L.A.(1999).On the encoding of

stereotype relevant information under cognitive load.Person2

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 ulleti n.

[5] Sherman,J.W.,&Lee,A.Y.,Bessenoff,G.R.,&Frost,L.

A.(1998).Stereotype efficiency reconsidered:encoding flexi2

bility under cognitive load.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75,No.3,589-606.

[6] Sherman,J.W.,&K lein,S.B.(1994).Development and rep2

resentation of personality impress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7,972-983.

[7] Turner,J. C.(1975).Social comparison and social identity:

some prospect for intergroup behaviour.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5.5-34.

N e w progress on the stereotype explorations

DU Xiu2fa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014,China)

Abstract:Stereotyp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 of social cognition,and the relevant explorations are quite popular ever since the theory was initially put forward in1922.Owing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cog2 nitive psychology,stereotyping researches shift the focus from content identification to process analysis in 1970s.The researchers now focus on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mental representation and the stereotype ef2 ficiency.

K ey w ords:stereotype;representation;stereotype efficiency

[责任编辑 宗健梅] 801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6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