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精选教育罗安宪:从《横渠四句》看张载哲学的人文精神.doc

2019精选教育罗安宪:从《横渠四句》看张载哲学的人文精神.doc

2019精选教育罗安宪:从《横渠四句》看张载哲学的人文精神.doc
2019精选教育罗安宪:从《横渠四句》看张载哲学的人文精神.doc

罗安宪:从《横渠四句》看张载哲学的人文精神提要:“横渠四句”是张载哲学的大纲,分而言之,似有四项;合而言之,则是一个系统。其要意即是“内圣外王”之道。在宋明理学家中,能把“内圣”与“外王”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似乎只有张载。“四句”的具体内容也许有其局限,但其所涉及的问题,即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四大矛盾与冲突,却具有超时代的性质,具有普遍的人类意义。

:心命性太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元学案·横渠学案上》)是张载为自己哲学所确立的基本宗旨,亦是张载哲学的大纲。

一、“为天地立心”——创建本体论

中国哲学一直是围绕“天人之际”展开的。司马迁作《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邵雍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皇极经世·观物外篇》)“天”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很复杂的范畴,具有多重含义,其中一义就是外在自然。在这一意义上,约而言之是“天”,详而言之即是“天地”。天在上,地在下,人立于其中。天、地、人合而为一整个宇宙。张载“为天地立心”的天地,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的天地。

“心”在中国哲学中也是复杂的范畴,约而言之似有三义:一为思维器官。如孟子曰:“心之官则思。”(《孟子·告

子上》)荀子曰:“治之要在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荀子·解蔽》)朱熹曰:“所谓心者,乃夫虚灵知觉之性,犹耳目之有见闻耳。”(《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三)二为身之主宰。如荀子曰:“心者,行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荀子·解蔽》)朱熹曰:“心是神明之舍,为一身之主宰。”(《朱子语类》卷九十八)王阳明也有“身之主宰便是心”之语。(《传习录》上)三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这一意义上,心亦即是性。如孟子说:“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孟子·告子上》)陆九渊说:“在天者为性,在人者为心。”(《语录》)陈献章说:“人具七尺之躯,除了此心此理,便无可贵,浑是一包脓血裹一大块骨头。”(《禽兽论》)王阳明也说:“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传习录》上)张载言心,既具有知觉之义,也具有本性之义。如其说:“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正蒙·太和》)心是性与知觉的合体,也就是有知、有意、自动、自觉的合体。

所谓“天地之心”,源于《周易·复卦·彖传》,“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之语。复卦()由纯阴之坤卦()发育而来,一阳初现于下,是为下震()而上坤(),震阳而动,坤阴而静。所以,复卦之卦象预示着阳气“复”生之兆。阳气予

而阴气夺,阳气生而阴气杀。阳气复生预示着万物的复生,也预示着正克邪、善克恶,同时也揭示出天地间之一切都是交互感染、递续递变、生生不已的。这一切既是天理,也是天意,也是天心。朱熹弟子黄樵仲曾这样对朱熹说:“向者先生教思量天地有心无心。近思之,窃谓天地无心,仁便是天地之心。若使其有心,必有思虑、有营为。天地曷尝有思虑来!然其所以‘四时行,百物生’者,盖以其合当如此便如此,不待思维,此所以为天地之道。”(《朱子语类》卷一)所以,“天地之心”即是交感流衍、生生不息、仁民爱物之心、之意、之道。

那么,张载的“为天地立心”其意究竟为何呢?张载说:“天惟运动一气,鼓万物而生,无心以恤物。圣人则有忧患,不得似天。天地设位,圣人成能。圣人主天地之物,又智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必也为之经营,不可以有忧付之无忧。”(《横渠易说·系辞上》)又说:“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诗书》)由于心是有知、有意、有觉、自主、自定的合体,所以天本无心,心都是人之心;由于天无心,所以才有一个“为天地立心”的问题。“为天地立心”实质上所涉及的问题就是人如何看待自然、对待自然的问题,也就是存在是一何种存在的问题,也就是哲学本体论的问题。

然而,“为天地立心”,虽然涉及人如何看待自然、对待自然,从这一意义而言,这一命题属于本体论的问体。但它却

不是一般的本体论问题,而是具有特定属性的本体论问题。因为,如何看待自然、对待自然,是一问题,本身并不具有倾向性,而“为天地立心”却不是一问题,而是一命题,本身是有倾向性的。“为天地立心”,简约而言,就是要以人之心、以人化的眼光来看待、对待天地万物,要把天地万物看成交感流衍、生生不息、富于人性、人情色彩的生命形态。具体而言,张载的“为天地立心”的命题,包含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天地是一实有存在。首先,张载对佛、道否定物质实在性的理论进行了批判。“释氏不知天命,而以心法起灭天地”,“诬天地日月为虚妄,”(《正蒙·大心》)老子认为“有生于无”,这些理论都否定了天地万物的真实存在。张载认为这些理论都是错误的。在张载看来,“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正蒙·乾称》)“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正蒙·太和》)万物万象的存在,是一真实存在,老子所说的“无”,本身反而是不存在的。

(二)天地间之一切是生生不息的。“神,天德;化,天道。”(《正蒙·神化》)“不见易则何以知天道?不知天道则何以语性?”(《横渠易说·系辞上》)事物是运动的,而运动的原因就在事物内部。张载说:“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自注:两在故不测),两故化(自注: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

参也。”(《正蒙·参两》)“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正蒙·太和》)“一”是万物的统一性,“两”是统一体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正蒙·乾称》)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交感、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运动、变化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变”,一种是“化”。“变言其著,化言其渐。”(《横渠易说·乾》)有运动、变化,事物才会通达、通顺,“感而后有通。”(《正蒙·太和》)并且在张载看来,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正蒙·太和》)

(三)天地间之万物本是富有人性、人情的,本是一个生命的体系。《西铭》曰:“乾称天,坤称母,予兹貌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就是说,天地是万事万物的父母,万事万物都是天地之气化生而成,人也不例外,人就生活于天地万物之间。天地之气构成了我们人的身体,天地的自然本性就制约着我们人的本性。一切人都是天地之子,都是我们的同胞兄弟;一切物都是我们的朋友和同伴。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和谐、和睦的大家庭。正因为此,张载说:“大抵言‘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大德曰生,则以生物为本者,乃天地之心也。”(《横渠易说·复》)对此,朱熹也表示认同,如其曰:

“某谓天地别无勾当,只是以生物为心。一元之气,运转流通,略无停间,只是生出许多万物而已。”(《朱子语类》卷一)生物、生命之大化流衍,是“天地之心”。“为天地立心”,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把整个宇宙看成一个富有生命、生机、和谐、和睦的生命有机体,是富有自身价值,自定、自足的生命存在。这就是张载哲学的本体论,也是他“为天地立心”所确立的基本结论。

二、“为生民立命”——确立精神家园

“命”,也叫“天命”,是指与人为相对应,人为所不能左右的,对个人生活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带有必然性的某种异己力量。

中国历代思想家对命一直很重视。关于命的理论有多种学说。孔子讲“知命”、“畏命”,孟子讲“立命”、“正命”,庄子讲“顺命”,荀子讲“制天命”,墨子讲“非命”。张载“为生民立命”的思想,直接根源于孟子的“立命”论。孟子讲:“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心、性、天、命是相关联的范畴。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充分发挥自己理性的作用,就能认识自己固有的本性。而人的本性根源于天道,所以一个人认识了自己的本性,也就认识了天道。在此基础上,一个人保存本心不使其丧失,涵养性情不使其

受损,这样就可以事奉天,就可以顺天而行了。同时,一个人不管其是寿是夭、处逆处顺,都应当修持自己的身心以面对各种结果,这就是所谓的“立命”。所以,孟子的“立命”论是以“知命”为前提的,但他同时又认为,人在“命”面前并不是无所作为的,而是要努力修持自己的身心,以积极的态度来迎接、面对各种结果。

与张载“立命”论有关的还有汉代的“三命”说和佛教的“果报”说。“三命”说将命分为受命(正命)、遭命、随命三种。受命谓正常的年寿,寿终而死;遭命谓行善而遇暴,遭逢意外的凶祸;随命谓行善而得吉福,行恶而得凶祸。佛教宣扬生命是一轮回,一切吉凶祸福都是所谓的因果报应。特别是自从慧远确立现报、生报、后报“三报论”后,因果报应从理论上似乎变得更加无懈可击。不管是“三命”论,还是果报论,实际上都带有顺命的消极色彩,张载对这些理论都持一种否定态度。

张载“为生民立命”,从根本上来讲,具有“正命”的性质。“正命”具有正确对待命的含义。张载论命,首先把“命”与“遇”区别开来。“命禀同于性,遇乃适然焉。……行同报异,犹难语命,犹可言遇。”(《正蒙·乾称》)“天所命者,通极于性;遇之吉凶,不足以戕之。”(《正蒙·诚明》)“命”与“遇”的区别在于有无必然性,有其必然性是“命”;只具有偶然性,就不是“命”而是“遇”。“命”

与性具有相同的性质,它们都根源于天赋,贯注于形体之中。行善则得吉,行恶则得凶,这是正常的自然法则,是命。而如果行同而报异,行善或得凶,行恶或得吉,这是纯粹偶然的,并不具有必然性,所以这不是“命”,而只是“遇”。张载举例说,舜、禹有德有位,是“命”;孔子有德无位,继世之君有位无德,是“遇”。

由于张载将偶然性从命中剔除出去,将命归结为带有必然性的东西,所以他特别强调人的后天的修为,强调“义命合一”,指出“义命合一存乎理”。义是当然之理,命是自然之理。一个人操守行为与实际得到的结果相符合,那就是理之当然,也是理之必然,即义与命的统一。就义与命的统一而言,人所能做的,就是他的道德修为。所以,“义命合一”是以义为重心的合一。以义为重心,就是以个体自身的积极有为的精神,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来面对一切、应对一切。所以,张载虽然承认有命,承认有人所不能驾驭的外在必然性,然而在他看来,人在命面前并不是无所作为,更不能只是被动地、消极地等待,听从命运的摆布和安排,而是要努力进取、积极有为,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张载的“立命”论并不带有宿命论的色彩。与此相反,二程反对张载分命与遇为二的观点,将遇完全归结为命。有人问程颐:“问命与遇何异?先生曰:‘人遇不遇,即是命也。’”(《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在二程看来,“用舍无所预于己,安

于所遇者也。”(《河南程氏经说》卷六)这样,虽然他们也主张“义命合一”,但他们的命论却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宿命论的色彩。

由于张载将命与义合而为一,将外在必然与内在当然统一、结合起来,也就是将天与人、顺应自然与自强进取结合起来。一个人果能如此,他就可以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都能做到心安理得,都能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安宁。“存,吾顺事;没,吾宁也。”(《西铭》)活着的时候,我就好好做事;死了,我的灵魂就宁静地安息。否则,活着的时候不好好做事,死后灵魂也不得安宁。这就是张载哲学“立命”论的最后结论,就是张载为万千生灵所确立的精神家园,所确立的灵魂的安顿处。

三、“为往圣继绝学”——接续儒学传统

“圣人”一词虽为先秦儒、道、墨、法之共同用语,然而墨、法中绝,道于圣之外,更多言“至人”、“神人”、“真人”,后世更是如此,而释家言佛不言圣。所以,汉以后,“圣人”一词几乎成为儒家的专用语。张载“为往圣继绝学”,并不是要接续一般意义的中国学统,而是明显地要自觉接续儒家之学统。

儒学又何以成为绝学?其实,儒学在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也不曾绝。孟子讲“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其中带有很大的夸张

成份,带有明显的为儒学现有的处境深为担忧、深为不满的成份。张载讲儒学成为绝学,很大程度上也带有这种因素。所以这一断语中情绪的成份也许更多于事实的成份。

对儒学当下处境的深切担忧,在张载之前,在韩愈那里已经有非常明显的表现。韩愈说:“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原道》)应当承认,孟之后,特别是汉以后,受佛、道之冲击,儒学确实出现了中衰的迹象。这种中衰不仅表现在自身地位的下降,更表现在千余年间儒学没有能够出现承前启后、卓越显赫的代表人物。唐初之王通,中唐之韩愈,虽然都自觉地担当起绍续、重振儒学道统的责任,但建树都不是很大。儒家道统的真正发扬光大,还是宋学勃兴以后的事,也就是说,在张载之前,儒学中衰的现象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观。所以,张载提出“为往圣继绝学”还是有一定的事实根据的。

张载要为往圣继绝学,那么,往圣之绝学,也就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一脉相传之道,究竟是什么呢?虽然韩愈首倡儒家道统论,但对儒家道统之基本内容,韩愈仍是语焉不详。所以,这一问题一直是一有争议的问题。然而,如果对儒家学派作以整体性考察,其基本特征与基本倾向还是较为明显的。这种基本特征和基本倾向主要表现为:以张扬仁义为根本,以正明心性为大要,以肯认伦常为

旨归。实际上也就是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

张载以“为往圣继绝学”为己任,那么,在继绝学方面,张载究竟作出了哪些贡献呢?如果说,程、朱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理”,创造性地阐明了人伦纲常的先天性与恒在性,从而从根本大原上把握住了儒学的基本旨归,并使其摆脱了纯粹的道德说教,而成为真正具有理性色彩的理论体系,那么,张载则通过对于“性”的仔细分辨,在正心明性方面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人性论一直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谈论的中心话题。

[1]关于人性问题,自周秦至宋,已经出现了很多理论。有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无善无恶论”,世硕的“有善有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论”,韩愈的“性之品有三”论,李翱的“性善情恶”论等。

张载在人性论方面的贡献,首先表现在他将性分为“天地

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天地之性”是指人性中先天性的因素,“天地之性”是纯善;“气质之性”是指人性中后天性的因素,“气质之性”有善有恶。然而,“气质恶者,学即能够。”(《张载集·气质》)人身修养的过程,就是通过学以变化气质,从而恢复人本来的善性,即天地之性的过程。所以张载说:“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正蒙·诚明》)又说:“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同上)张载的人性论,既重视人性中

先天的因素,又重视人性中后天的因素,他将孟子的性本善与荀子的“化性起伪”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二程曾说:“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二之则不是。”(《程氏遗书》卷六)所谓“不备”,是说不完备、不完全;所谓“不明”,是说不明了、不能说清楚。性与气、先天与后天,既相互关联,又相互补充,但却不能把它们各自孤立起来,所以“二之则不是”,所以它们二者是必须结合在一起的。以往的性论往往只注意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张载的二性说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结束了历史上人性善恶的争论。朱熹对此有很高的评价:“气质之说,起于张、程,极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前人未经说到。故张、程之说立,则诸子之说泯矣。”(《张子全书》卷二朱熹注《正蒙·诚明》)张载论性,很突出人的自我修养,而人的自我修养的过程,在张载看来,就是“知礼成性”的过程。“知礼成性,则道义自此出也。”(《横渠易说·系辞上》)吕大临在《横渠先生行状》中也说:“学者有问,多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知礼成性”的“知”指的是德性上的自觉的认识,“礼”指的是封建的纲常名理,“性”则具有自其然而然的含义。所以“知礼成性”就是要将外在的伦理纲常内化为自觉、自然的心理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造就理想的人格。在这一“知礼成性”的过程中,张载特别强调个人意志力上的自勉因素。“有志于学者,都

更不论气之美恶,只看志如何。”(《语录》中)“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经学理窟·义理》)张载心性论最大的特色是:既不忽视先天因素,但更强调后天的人为,而其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就是天与人的融注与贯通,就是“天人合一”。“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正蒙·乾称》)“诚”指天而“明”指人。“因明致诚”是由人而天,“因诚致明”是由天而人。理想的途径是“得天而未始遗人”,理想的状态是“天人合一”。这就是张载所继之“绝学”,这就是张载所把握并继承下来的儒学之道。四、“为万世开太平”——通向理想之路

“太平”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社会理想。它既是统治阶级的社会理想,也是被统治阶级的社会理想。从《大学》的“平天下”到康有为的“大同社会”,从黄巢的“均平”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所追求的共同理想都是“天下太平”。但是,何谓“天下太平”?又何以达到“天下太平”?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各有不同。张载素有济世之志,而他“为万世开太平”,则集中体现了他的救国济世之志。张载提出的救国济世之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井田制”、“封建制”与复“肉刑”,也就是所谓的“复三代”之法。对此,当代人多有微词,[2]所以,似更应加以仔细分析。

“井田制”是张载提出的解决土地过分集中的方案。土地的大规模兼并,是中国历朝历代走过中期以后的基本社会现象。北宋中叶,全国70%的土地都集中在大官僚、大地主手里。而土地是封建社会基本的生产资料,所以如何解决土地问题,一直是历代统治阶级内部有识之士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井田制、屯田制、均田制、租佃制,都是不同的土地制度。在这些制度中,井田制出现最早。其发源于夏,商、周两代盛行,战国时趋于瓦解,秦、汉以后不复存在。张载认为,“治天下不由井地,终无由得平,周道止是均平。”(《经学理窟·周礼》)“今以天下之土棋画分布,人受一方,养民之本也。”(同上)对于过去多占有田地者,张载认为可以“随土多少与一官”。在张载看来,井田制不仅是解决土地大量集中的有效办法,而且非常易行,“井田至易行,但朝廷出一令,可以不笞一人而定。”(同上)

与“井田制”相联系,张载主张“封建制”。封建是井田的必然结果,并由封建来巩固井田制。在历史上,封建制也是与井田制相伴随、相为表里的。张载认为,“井田卒归于封建乃定”。为什么要实行封建呢?在张载看来,“所以必要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制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制者。”(同上)而封建又是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相联系的。宗法制就是宗子之法,家族由长子继其大统。张载认为,宗子之法可以使人知

其统系来处,不忘其本,也使朝廷有世臣。而“公卿各保其家,忠义岂有不立?忠义既立,朝廷之本岂有不固?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计,造宅一区及其所有,既死则众子分裂,未几荡尽,则家遂不存,如此则家且不能保,又安能保国家!”(《经学理窟·宗法》)

井田与封建之外,张载还主张复“肉刑”。“肉刑”即损毁肉体之刑,有劓、刖、刵等。秦之前曾广为流行,汉魏以后逐渐废止。张载认为,“肉刑犹可用于死刑。今大辟之罪,且如伤旧主者死,军人犯逃走亦死,今且以此比刖足,彼亦自幸得勉死,人观之更不敢犯。今之妄人往往轻视其死,使之刖足,亦必惧矣,此亦仁术。”(《经学理窟·周礼》)井田、封建、肉刑三者之间,张载以为是相互促进的,“井天而不封建,犹能养而不能教;封建而不井田,犹能教而不能养;封建井田不肉刑,犹能教养而不能使。”(《拾遗·性理拾遗》)

以往对张载“复三代”的指责,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曰复古,二曰空想,三曰认野蛮为“仁术”。

关于所谓复古。复古、好古、厚古薄今在中国历史上似乎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康有为作《孔子改制考》,形式上即是复古,甚至他的“大同社会”的理想,也要在儒家经典那里找寻根据。张载主张井田制、封建制,在当时得到司马光、二程、欧阳修等人的共同支持,显然并不是纯粹个人的奇思怪

想,而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改革设想。并且,张载推崇井田、封建,首先着眼的是社会的均与平,是封建社会的长远利益,是其长治久安,而不是一时、一人的私利、小利。如其说:“利于民则可谓利,利于身、利于国皆非利也。”(《语录》中)利于国况且不是利,表明张载是从大处、从长远处着眼。对于张载这种良苦用心,似乎应给予相当的理解和尊重。

关于所谓空想。井田与封建互为表里,井田废,封建止,似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然而隋唐时期,尚有均田制,而均田制是政府依靠法律所推行的制度,均田制可以推行,因此不能说井田制完全就是空想。况且自汉至清,断断续续有很多人主张恢复井田,唐代杜佑还列举井田之十大优点。同时也应看到,张载主张井田、封建,是从维护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出发的,其出发点是社会的“平”与“安”,而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此来看,在今天看来空想的东西,在当时条件下,在当时人看来,并非就是空想。

关于所谓肉刑是野蛮还是仁术的问题。这一问题也具有类似的性质。肉刑在今天的人看来无疑是野蛮。但肉刑比起死刑,比起株连九族,比起磔刑,无疑是要仁慈。

张载通过“复三代”,谋求封建社会社会的长治久安,他是从大处着眼,从长远处着想,相比之下,王安石的变法,则多带有解接决当下现实问题,解决具体问题的意义。对于此,

也似乎应当给予同情的理解。

五、简短的结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分而言之似有四项,然而其本身却是一个整体。天地之心与生民之命,往圣之学与万世太平,四者之间是一一贯通的。学之为学不仅因为其是有源之学、有道之学,更因为其是有用之学,是释天地、正人心、顺性命的安身立命之学,是调整和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之内在心灵的矛盾与冲突的所谓“大学”。而这一“大学”具有“内圣”与“外王”两个层面。“内圣”是“外王”的内在根源,而“外王”是“内圣”的必然延伸。“内圣外王”本是一个整体,孔子所言,《大学》所倡,即是“内圣外王”之道。孟子重“内圣”而轻“外王”,荀子重“外王”而轻“内圣”。宋明理学家多崇孟而贬荀,所以宋明理学对于儒学的发扬与广大,不管是理学派的程、朱,还是心学派的陆、王,都主要是在“内圣”一面,“外王”一面虽有陈亮等人提倡,但毕竟势力不大。此间唯一可称之为例外,并有较大影响,而又把“内圣外王”较好地贯通起来的,就是张载。对于张载在儒学史上的这种地位和这种贡献,过去似乎没有得到必要的说明、理解与尊重。

当然,张载所倡导的“内圣外王”之道,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说明一切问题,也不能保障和维护社会,甚至只是封建

社会的长治久安。但是,一个思想家只能提出和解决他所处的时代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而并不能穷尽一切问题。所以,虽然张载并没有为我们提供解决我们现实问题的答案,但是他所探讨的问题,也就是“横渠四句”所涉及的,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四大矛盾与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却具有超时代的性质,具有普遍的人类意义。而张载在这方面所做的探讨,无疑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具体而言:

“为天地立心”,主要涉及人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对待自然的问题。过去我们受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总是习惯于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总是习惯于把自然看成是人类的敌人,而不是朋友,总是习惯于把自然仅仅看成满足人类某种具体需要的对象,总是习惯于否认自然界本身即存在着价值。对于此,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反省。而张载的生命自然论,则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思想资源。

“为生民立命”,主要涉及“内圣”方面的问题,也就是安身立命方面的问题。而安身立命似乎应当是哲学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张载在这方面同样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探讨,提供了一处灵魂的安顿处。对于此,我们也应该给予足够的评价。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主要涉及“外王”方面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建功立业的问题。在这方面,张载哲学

存在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特别是其所倡导的“太平”之道,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但他所关注、并孜孜以求的这一课题,本身永远是有意义的。这一课题当然应该、也必须具有现代的内容,并且,由张载所倡导的“继往开来”之道,似乎也应当是一切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的根本之道。无“继往”,无以“开来”;不“开来”,也无所谓“继往”。“横渠四句”既是张载哲学的大纲,本身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许有些过时,但其所涉及的问题本身却永远也不会过时。其有益的资源是值得我们汲取和借鉴的。

[1]牟宗三等人认为,“此心性之学,正为中国学术思想之核心,亦是中国思想中之所以有天人合德之说之真正理由所在。”参见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2]冯友兰:“张载的政治社会思想,在理论上是陈腐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下卷,人民出版社,2019年2月第1版,第17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华版)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 及其基本特征 1,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恩格斯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有无同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④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3)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4)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两个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②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 (6)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7)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① 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发展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 ② 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 ③ (8)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辩证法: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 (2)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产生条件:①社会历史条件②自然科学前提③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基本特征:★★ ①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②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理论体系(内容); ③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阶级属性、根本特征、社会作用)。 二、物质与意识 1.辩证唯物主义 的物质观 2.意识的起源、 本质与作用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③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①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② 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 哲学的主要派别 ①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 意识的本质 ③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④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①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公共伦理论文-张载“四为”之政治伦理思想价值探析

公共伦理论文- 张载“四为”之政治伦理思想价值探析 摘要:张载的“四为”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治国安邦的理想境界,也是建立和发展政治伦理的可贵思想方法。以人为本,保持社会安定,注重财产再分配的公平性,是保证天下“太平”的基础和条件。 关键词:张载;“四为”;政治伦理;长治久安 张载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关学创始人,理学奠基者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思想界具有较大的影响。王夫之曾说张载的思想是培养伟大人物的思想。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方映了人生成就伟业的理念和境界,是建立政治伦理的可贵思想方法,是健全人格培养的必由之路,也是对从个人和谐进步到社会和谐的人类文明规律的概括。本文拟就“四为”及其对政治伦理发展的意义略作探析。 一、“为天地立心”与治国安邦之理想的建立实施 伟大理想是高尚伦理产生的前提条件,高尚伦理是伟大理想实现的精神保证。治国安邦,体恤百姓,使自己的国家创造更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历朝历代竭力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仁人志士的终生追求。要达到政治廉洁清明高效,必须有超前的治国理念,有敢于奉献、愿意承担责任有才能的大批志士仁人。儒家奉行“以天下为己任”的处世之道,在价值取向上,体现出浓厚的社会责任感。孔子教导弟子立身处世,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力争在有生之年为国家为民族多做些事情。“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些都表现出积极人世的人生态度。儒家把富国安民,实行仁政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把实现这个目标作为人生的最大价值,因此它的价值取向是注重人的社会属性的,它实质上蕴含着一种崇高的献身和牺牲精神。 但是,儒家把实现政治的清明砝码放在政治家良好的道德品质素养上,为此倡导加强培养人才道德素质的内容和途径,就是著名的“修、齐、治、平”,而这些良好的素质培养过程只注重个人的内在世界的顿悟和开掘,不强调人在更大的自然、历史空间的作用,即没有指明人在自然宇宙、人类社会中的地位角色及其主动性。相形之下,张载的“四为”就比既往儒家治世安邦的政治思想广阔、深邃而实际得多。就“为天地立心”这一句来讲,是对儒家的超越贡献,它突出表现了张载唯物的史观、前瞻的思想、广阔的胸襟、仁爱的情怀和创新的精神。 “为天地立心”是张载的一种人生价值追求,是治国的高境界体现。要“为天地立心”,而天地是按自己的规律运行,不受人类思维规律羁绊,《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地生生不息运动发展,是那样的自觉自然而且富有活力,它必然有一种内在精神理念在支撑着,即它像人类一样有一个统治支配一切行动的中枢机关一“心”。心是人的生命动力,心就是人的思想,是主宰人行为的核心。“为天地立心”就是探索发现宇宙自然的思想灵魂。自然宇宙事物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像人类有鲜活的思维,张载所说的“心”应该是什么?张载说“太虚即气”,认为客观存在的宇宙本体。都是由以气为基础的物质构成的。他认为宇宙万物“大分不齐,于其类中又极有不齐。某尝谓:天下之物无两个有相似者,虽则一件物,亦有阴阳、左右”之分。说明宇宙万物都具有特殊性,都有自己的独特形态,但它们都是由气这种物质构成,人应该能了解掌握天地的特点规律。“气之为物,散人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气而为太虚。”气聚为物,气散为“太虚”即气,而“太虚者天之实也。”既然天

老子哲学论文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主题: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摘要: 老子的辩证法,不是简单地猜测和比喻,而是进入理性的说明论证:第一、老子肯定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铁板一块。而是遍普存在着对立的,存在着一个肯定,必然存在着一个否定。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他首先揭示了对立存在普遍性,从而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第二,进而提出世界万事万物是动的,是运动变化的。动因是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对立面的作用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反者道之动”,准确地说明了相反两个方面的斗争或相反的两种作用,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第三,矛盾的两个方面并非绝对对立。老子进而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渗透性、同一性,提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论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事物的内在矛盾。第四,老子提出反是事物变化的遍普规律,而柔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反是不可避免的,但柔弱是可以延缓反的到来。 关键词: 老子哲学朴素辩证法对立矛盾规律 正文: 第一部分:概述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于前571年。老子即老聃,生卒年不可详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6年0,约死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20年)。史载,曾任周王朝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朝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始祖。 1.1老子学说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小私有者,自从公社解体后是一直存在的人数众多的阶层。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逃亡的奴隶,被大国吞并的小国的降为皂隶的贵族,都有成为自由农民的可能,农民小私有者阶层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有扩大的趋势。老子书中小国寡民反对剥削农民平均主义等思想都反映了当时农民小私有者的愿望。他们没有政治特权,受剥削,有反抗压迫的要求,但又不是一无所有,并非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所以其革命性不彻

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和认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京戏化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座,是无产阶级政党中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主大革命人民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用辩证方法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从它的本质来讲是物质的,物质按照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动、发展,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具

精品解析:2019年北京市高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2019年北京高考文综试题政治部分 1.“刀把楼、北京结、天梯、鹰飞倒仰……”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是明代长城最险段之一。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②“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箭扣之美”来自时间,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 ④文化需要发展,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区域性的相关知识。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这表明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①正确;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这表明“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②正确;③中的“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说法错误,排除;④中的“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2.一碗妈妈做的炸酱面,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一碗豆花,融溢着对外婆的深深思念;一碗羊肉泡馍,沉淀着浓浓的乡愁……食物温暖了胃,也温暖了心;味蕾会恋上食物,心会记起那个人。这说明 A.食物所承载的文化是不断发展的

B.情感与思念是饮食文化发展的源泉 C.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相互交流,不断融合 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承载着家的温暖和故乡情怀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等相关知识。一碗妈妈做的炸酱面,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一碗豆花,融溢着对外婆的深深思念;一碗羊肉泡馍,沉淀着浓浓的乡愁,这表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温暖了胃,也温暖了心;味蕾会恋上食物,心会记起那个人。这说明食物承载着家的温暖和故乡情怀,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饮食文化发展的相关内容,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相关内容,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选D。= 3.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这表明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A项正确;B项中的“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说法错误,排除;人们的文化修养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C项中的“取决于”说法错误,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与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 老子是中国乃至是世界上最早的辩证法哲学思想家之一。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许多伟大的人物也从老子的辩证法中吸取精华,应用于社会的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使得老子的思想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老子的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不谋而合,我们从中一一分析。 1、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两极 《老子》第二章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正因为有丑,才知道美是美,如果没有丑,就不知道美是美,美丑是相对的。善恶也是这样,所有的事物老师在相比较中间才能确定自己的性质。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都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事物是在对立中来确定自己的性质的,这正好符合了矛盾的同一性和对立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

2、事物的发展 老子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这方面他讲了很多,如“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等等。很高的台子是用土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你要走一千米,要一步一步的走。他说天下难事必须从容易的开始,天下大事必须在做好细小事情的基础上完成。有的人说一开始不可能把任何大事情全都做好,那常常是需要积累出来的,经验越多,你做的事情就越大。因为任何伟大的事业,他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总是有积累的过程。等积累到一定程度,这个事物就会发生质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观也是这样认为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3、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 老子有一句话需要我们注意,他讲“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说道是向相反的方面转化,道的作用是来扶持弱小,因为任何事物都有盛与衰,而且盛极必衰,这就是转化。新生的东西开始比较弱小,而正因为它新生,它才有发展的前途,大家就要扶持它。 4、通过否定达到肯定 老子思想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否定意义的认识。老子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思维模式看,如果说“无为”是

2019年高考文综测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文综测试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150分钟,满分300分。 3、答题前,学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由于日出时间随纬度、经度及季节不同,因而日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季节也存在着差异。左图为我国某地某年日最高气温各月平均出现时间变化图,右图为该地该年日最低气温月平均出现时间变化图,其中右图与该地多年平均情况更为相符。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日最高、最低气温季节变化特征是 A.春季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较晚 B.冬季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较晚 C.夏季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较晚 D.冬季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较早2.该地可能位于 A.河南省中部 B.黑龙江省东部 C.海南省南部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

3.依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4.樟树对干旱环境反映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①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②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 ③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④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地理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读表,完成5---6题。 5.据表中资料推断 A.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 B.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C.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 D.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大于甲山 6.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①山体海拔高度②纬度位置③水汽来源方向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面为“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10 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的统计),据此回答7--8题。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A.社会思想 B.经济思想 C.政治思想 D.文化思想 2.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 A.城邦 B.帝国 C.部落 D.村社 3.()是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 A.托马斯.阿奎那 B.教皇尼古拉一世 C.教皇格里高利七世 D.奥古斯丁 4.恩格斯高度赞扬(),称其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国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英国革命 D.巴黎公社 5.通过时期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形成了以个人权利、财产权利为核心的()观念, 同时也形成了以限制权力、分权、法治为核心的()观念,这为英国自由宪政思想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权利权力 B.集权主义个人主义 C.共和制度君主立宪 D.主权专制 6.()运动发生于英国17世纪的勾芡,很快传到北欧大多数国家,并且对美洲产生了 影响。但是,()的最高表现是在法国的18世纪。 A.思想启蒙(或启蒙)思想启蒙(或启蒙) B.文艺复兴文艺复兴 C.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 D.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7.强调个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是法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正是这一 主张的典型代表。 A.保守主义 B.民族主义 C.自由主义 D.国家主义 8.在周公的诸多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与()。 A.保民慎刑罚 B.敬天尊天命 C.敬祖尊王命 D.怜小民重刑罚 9.汉武帝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儒学和儒生的政治社会地位,儒学成为官方学说。到汉武帝时, 儒学的地位更加巩固,最终完成了政治指导思想的转换。此后,()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流。 A.法家 B.道家 C.儒学 D.墨家 10.()在位期间大体能做到从谏如流,是历史上最善于求谏、纳谏的帝王。 A. 周公 B.秦王赢政 C.曹操 D.李世民 11.()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子语类》等。他继承发展前人思想, 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为理学上升为统治思想提供了条件。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张载 12.清代()直言“帝王皆贼”,揭露了帝王的历史罪恶。但他仍寄希望于君主,提出 了调整绝对君权的具体设想。 A.王守仁 B.唐甄 C.黄宗羲 D.戴震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 2.西塞罗 3.永恒法 4.东汉名教 5.道统 6.朱元璋 三、简答题 1.布丹指出了主权的哪些特征? 2.什么是无为政治? 四、论述题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哲学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哲学原理 1、两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它的总特征,辩证法的三大规律都是讲发展的,五大范畴都是讲联系的。 联系的观点P34: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发展的观点P36: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世界。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具有客观的和规律性。 2、三大规律 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对立统一规律P39:(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普遍存在,但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

在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质量互变规律P43: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P44: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事物发展的辩证过程经过了第一次否定,是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根本解决。否定之否定规律解释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五对范畴P38 五对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原因与结果:揭示事物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在事物的确定关系中,因果区分是确定的,不能倒果为因,也不能倒因为果;但在事物发展的无线链条中,因果区分又是不确定的、相互转化的。方法论意义: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现象与本质:揭示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的一对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构成要素的

2019届高三文综选择题限时训练题2答案解析

2019届文综选择题限时训练2答案 【答案】1. C 2. A 3. C 【解析】1. 优质食醋采用当地生产的粮食进行酿造。镇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大米是当地的主要粮食,酿造“镇江香醋”最可能采用的原料是大米,C对。高粱、玉米、小麦的主要产区在温带,我国北方地区,A、B、D 错。 2. “镇江香醋”是我国四大名醋之一,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品牌效应。“镇江香醋”使用集体商标,可以为镇江香醋生产企业节省市场营销成本,A对。不能节省原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设备成本等,B、C、D错。 3. 食醋地域性极强,种类众多,口味不一。“镇江香醋”在华东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主要依赖于口味独特,C 对。产量大、价格低、质量优,不是成为我国四大名醋之一原因,不是在华东五省市场占有率达到70%的主要原因,A、B、D错。 4.C 5.D 6.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信息获取和解读的能力,考查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 4.结合图示可知石质地面增加了地面的不平整度和摩擦力,A错误;石质地面增加了下渗,B错;增加石质地面是主要是为了增强“穿堂风”,不是为了降低夜晚时庭院的温度,D错误;石质地面和普通地面的比热差异,增大了屋前屋后的昼夜温差,使得屋前屋后的热力环流增强,“穿堂风”得以增强,所以本题C选项正确。 5.只留一个进风口或者减小墙面的长度等均不利于穿堂风的形成,AC排除;穿堂风的形成主要是屋前屋后的温差形成的热力环流,房屋的朝向不影响穿堂风的形成,B排除;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就必须为屋前屋后预留风的通道,由于在空气流通的两侧大气温度不同,气压导致空气快速流动,又由于建筑物等阻挡,间隙、门窗、走廊等提供流通通道使大气快速通过便于穿堂风形成,所以D正确。 6.穿堂风通常产生于建筑物间隙、高墙间隙、门窗相对的房间或相似的通道中,由于在空气流通的两侧大气温度不同,气压差导致空在建筑物中流通通道中快速流动通过而形成的,因此其风向和风力不稳定,排除BC;空调风不是自然风,消耗电能较多,长期吹空调风很容易导致出现人体身体出现不适,而穿堂风是自然风,因此人们更喜欢穿堂风,所以本题B选项正确。 【答案】7.D 8.B 9.D 【解析】7.各种水体相互穿插,叠加风的影响,使得该海域具有丰富的冷、暖水团的生成、消散现象,从而形成与常见天气系统类似的典型锋面涡。甲、乙、丙、丁四海域中,丁处有多种水体交汇,最容易出现典型锋面涡的是丁,D对。图示甲、乙、丙处只有一各水体,A、B、C错。 8.典型锋面涡形成产生的影响,使鱼类种类丰富,海底营养盐类上泛,最有可能是吸引鱼群集聚,B对。涡的水流方向不稳定,不利于海洋航行,A错。涡形成水流旋转,不利于污染物扩散,C错。海水涡流,与形成连续性降水无关,D错。 9.形成舟山渔场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位于大陆架海区,海水较浅,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①对。寒暖流交汇,形成锋面涡,鱼的饵料丰富,②对。多种水流交汇,将海底的营养盐上泛到海面,③错。长江冲淡水带来了无机营养盐,④对。位于温带海区,冬季表层海水水温低,上下层海水容易搅动,底层营养盐类上泛,⑤对。D对,A、B、C 错。 点睛:各种水体相互穿插,叠加风的影响,使得该海域具有丰富的冷、暖水团的生成、消散现象,从而形成典型锋面涡。锋面涡形成使鱼类种类丰富,海底营养盐类上泛,最有可能是吸引鱼群集聚。多种水流交汇,将海底的营养盐上泛到海面,不是上升流影响。 【答案】10.B 11.C 【解析】10.图中两站台都是7:00上车人数多、下车人数少,17:00上车,上车人数少、下车人数多,且站台人数多时为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说明该区域人员多数早出晚归,符合住宅区的特点。选B。 11.我国交通为右行制,据图可知,上车(出行)人数最多的是M方向,N方向出行人数少,说明M方向近社会活动中心。选C。【点睛】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集聚的原因,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原料、动力、水源、劳动力、土地价格、科技、市场、交通等;工业集聚是指有工业联系的工业部门在空间高度集聚的现象,工业联系主要有生产联系、空间联系、信息联系。 12.【答案】C 【解析】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标价、值多少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最终支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流通手段职能;随着赊账买卖出现的是支付手段;在国际上购买商品是世界货币。随着我国银行卡用卡环境的持续改善,在线支行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和使用。这里的银行卡在线支付体现了货币流通手段职能,C适合题意,排除A;银行卡在线支付不能规避汇率风险,也没有增强国际竞争力,排除D。 13. 【答案】D 【解析】放开盐业市场后,食盐的供应量应该增加,A图中食盐的供应量在减少,①不选;某商品的生产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多,价值量下降,均衡价格下降,B图表示供给量增多,均衡价格下降,②正确;柑橘产量大幅减少会导致柑橘供给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C图像表示柑橘需求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③不选;随着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均衡价格会上升,图D表示需求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 14. 【答案】B 【解析】个人可以成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①正确;上市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可依法转让,一般无需其他股东同意,②错误;股东人数较少或规模较小的公司可以不设董事会和监事会,③正确;总经理是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宜,无权决定公司的经营发展战略,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5. 【答案】A 【解析】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风险投资公司以营利为经营目的,①是错误的;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央银行,是我国的国家机构,③是错误的;政府出台优惠政策,为其提供创业补贴有助于大学生创业,②适合题意;作为大学生应树立市场风险意识,切实研究市场需求,④适合题意;故本题选A 16.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实现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此举将有利于明稀土地产权关系,维护农民经济权益,引导农村土地依法流转,提高利用效率,故②④正确:农民流转土地的租金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是按土地要素分配,故排除①;.农民对土地没有所有权,故排除③。故选D。 17.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政府管熊”是市场环境不好时,政府要出手救市。此时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应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降低税率来拉动经济增长,故①④适合题意;②③项错误。本题选D项。 18.【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我国分配制度、国有经济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高的高新技术企业等开展员工持股试点,体现了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故①符台题意;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并不是平等的,公有制为主体,故②错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故③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企业组织结构,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答案】B 【解析】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的公式,假设货币流通次数不变,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该比去年增加[1×(1+10%)×1×(1+5%)-1]÷1×100%=15.5%,故B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计算错误。 20.【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让科技人员以自己的发明创造合理合法富起来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①④适合题意;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助于缩小收入差距,②是错误的;材料没有体现按劳分配,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B。 21. 【答案】B 【解析】该剧的热播,让很多人重新捧起了沉寂多年的反腐小说,《人民的名义》纸质书销量突破138万册,电子书月点击破5亿,有声书月收听突破2000万。说明生产能够为消费创造动力,②项符合题意;电视剧的热播不仅让原著小说卖断货,同时也带动了同类反腐题材图书的热销。体现出消费可以拉动经济增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提出了自我意识主要关注于客体与自我的关系,实现了对希腊哲学的超越;提出了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完善了自我意识结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论文篇一论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和超越 摘要: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提出了自我意识主要关注于客体与自我的关系,实现了对希腊哲学的超越;提出了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完善了自我意识结构;提出了自我意识必然面对和解决不同的时代问题。马克思博士论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头和马克思公开出版的第一部著作。本文立足于文本,具体分析了马克思通过博士论文究竟在哪些方面批判继承了黑格尔哲学,又在哪些层面实现了对黑格尔超越。 关键词:马克思博士论文;黑格尔;自我意识 一、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哲学的提出 人们对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地位评价并不高,称其为马克思“不成熟时期”的作品,也不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这种观点的理由在于,虽然马克思在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下开始用个别自我意识来冲破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也闪现了一些零星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比如提出了“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是哲学的世界化”来说明哲学的世界批判意义,但是这种尝试仍然是在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基础上开展的,所以总的说来这时马克思还是一个彻底的黑格尔主义者。 事实上马克思已经在《博士论文》中,对黑格尔哲学及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展开了批判的考察。所以,与其说《博士论文》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马克思的不成熟著作,不如把他看成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一次尝试性突破,这对于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史前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博士论文》开始就讨论了关于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怀疑主义三大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定位,在马克思眼中,希腊哲学看起来似乎遇到了一出好的悲剧所不应遇到的结局,即平淡的结局。在希腊,哲学的客观历史似乎在亚里士多德这个希腊哲学中的马其顿王亚历山大那里就停止了。 马克思认为,这样一种理解显然割裂了罗马哲学与希腊哲学的内在关联。这正是他要区别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和伊壁鸠鲁原子论差别的一个重要动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是外在的,只是量上的相互组合和凝聚,以这种眼光看待希腊哲学与罗马哲学,势必会得出上述的结论。而伊壁鸠鲁的原子则是原子自身的各种变化,是原子的本质与存在的关系,是内在的关系,以这种眼光看待希腊哲学与罗马哲学,结论很显然,所谓的罗马哲学不过是希腊哲学的新的形式。所以,希腊哲学的死亡就如英雄之死:英雄之死与太阳落山相似,而和青蛙因胀破肚皮而死不同。太阳的落山不过意味着新的旭日东升,希腊哲学死亡之处,正是新哲学重生之地。 《博士论文》中对自我意识哲学的肯定,这一点是和青年黑格尔派一致的。在第一部分中,马克思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基本差别,即对人的知识的真理性和确定性上、对待学问的态度和实践上,以及对反思的形式上。 在对知识的真理性和确定性方面 马克思认为,在对人的知识的真理性和确定性上。德谟克利特采取怀疑的、不确定的、模糊不清的态度,伊壁鸠鲁则采取独断的态度,坚持一切感性直觉都具有客观真实性,感性知觉是唯一客观的现象,“一切感官都是真理的报道者”。①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德谟克利特怀疑感性世界,伊壁鸠鲁则肯定感性世界,“哲人比大家高明之处,正在于他对自己的认识深信不疑”②。也就是说,对伊壁鸠鲁来说,唯一真实的东西就是人的感性知觉,这是唯

2019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解题思路例析语文

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解题思路例析 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解题思路例析 第一类 1、设问类型 ①上述材料中体现了哪些哲理(或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价值观)?②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或如何做的)?③联系材料,简述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④运用唯物论(或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价值观)的知识分析材料。 2、答题要求 (1)逐层读懂材料。从每层材料中一一提取能体现哲理信息的句子。 (2)注意尽量从多角度去思考,一般不要局限于一个方面。以上两点是做好哲学题的共性要求,下面的题型就不再重复要求。 (3)组织答案时一般第一点要明确写出所要运用的哲理(包括原理和方法论)。注意要简明扼要,切忌啰嗦。 (4)组织答案的第二点就是一定要注意结合材料分析。即总结概括体现哲理信息的句子。注意点到为止。 3、高考例题(分别和上述类型一一对应,注意对照体会)

例1(06政治江苏卷)38.材料一:自禽流感发生以来,页 1 第 我国政府启动了整体防控体系,采取免疫、监测、发现、扑杀等对策,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并批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用禽流感疫苗进入临床研究。同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禽流感防控国际合作,并与欧盟委员会、世界银行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禽流感防控国际筹资大会,认真履行防控禽流感的大国责任。 材料二:天花曾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疾病之一。为了防治天花,人类历经了几个世纪的艰辛探索。公元10世纪,中国医书就记载了接种天花疫苗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危险性很大。到了16世纪,中国医生发现那些得过轻微天花的人,就获得了免疫能力,于是开始接种人痘,这种方法很快传入欧洲,但种人痘仍存在危险。1796年,英国医生发现,得过牛痘的人不会得天花,并且种牛痘比较安全,于是开始种牛痘,以后种牛痘又传入中国。直到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原理? (3)运用材料二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材料一,谈谈我们对防控禽流感应有的态度。 答案:(2)①天花病毒在全球的流行,中外医生在治疗上的相互借鉴,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作用,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

作文素材:张载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有《正蒙》《横渠易说》等著述留世。 张载青年时喜论兵法,后求之于儒家“六经”,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后辞归,讲学关中,故其学派称为“关学”。1077年张载病逝。 人物生平 宋天禧四年(1020年),张载出生。其名出自《周易·坤卦》:“厚德载物”。 张载从小天资聪明,十岁时随外傅学习,就表现出不同常人的品格,“志气不群,知虚奉父命”。少年丧父,使他成熟较早。当时西夏经常侵扰宋朝西部边境,宋廷向西夏“赐”绢、银和茶叶等大量物资,以换得边境和平。这些国家大事对“少喜谈兵”的张载刺激极大,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张载年近21岁时,写成《边议九条》,向当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打算联合焦寅(陕西永寿人,精兵述)组织民团去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为国家建功立业,博取功名。 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庆历二年(1040年—1042年),范仲淹知永兴军、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在延州军府召见了这位志向远大的儒生。张载谈论军事边防,保卫家乡,收复失地的志向得到了范仲淹的热情赞扬,但范仲淹说:“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认为张载可成大器,劝他作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须去研究军事,勉励他去读《中庸》,在儒学上下功夫。 张载听从了范仲淹的劝告,回家刻苦攻读《中庸》,仍感不满意。于是遍读佛学、道家之书,觉得这些书籍都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又回到儒家学说上来,经过十多年的攻读,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补,互相联系的道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 庆历二年(1042年),范仲淹为防御西夏南侵,在庆阳府(今甘肃庆阳)城西北修筑大顺城竣工,特请张载到庆阳,撰写了《庆州大顺城记》以资纪念。 嘉祐二年(1057年),三十八岁的张载赴汴京(今开封)应考,时值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在候诏待命之际,张载受宰相文彦博支持,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期间遇到了程颢、程颐兄弟,张载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虚心待人,静心听取二程对《易经》的见解,然后感到自己学得还不够。第二天,他对听讲的人说:“易学之道,吾不如二程。可向他们请教。”二程由此在京中名声大震。 然而在同二程谈论道学的要义后,他又很自信地认为自己已经求得道义,没有什么其他的事再值得追求,抛弃所有曾经研习过的学说,专心致志学道。表现了他在学术上积极开拓精神,其作《易说》就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张载进士登第,先后任祁州(今河北安国)司法参军、云岩县令(今陕西宜川境内)著作佐郎、签书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等职。在作云岩县令时,办事认真,政令严明,处理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推行德政,重视道德教育,提倡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每月初一召集乡里老人到县衙聚会。常设酒食款待,席间询问民间疾苦,提出训诫子女的道理和要求,县衙的规定和告示,每次都召集乡老,反复叮咛到会的人,让他们转告乡民,因此,他发出的教告,即使不识字的人和儿童都没有不知道的。在渭州,他与环庆路经略使蔡挺的关系很好,深受蔡挺的尊重和信任,军府大小之事,都要向他咨询。他曾说服蔡挺在大灾之年取军资数万救济灾民,并创“兵将法”,推广边防军民联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一、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事物的运动变化思想。 主要体现在老子的“道”所具有的功能方面。“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事物的产生、运动和变化,都是“道”作用的结果。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章)。对这句话中的“一”、“二”、“三”的解释,可以这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原始就是一,故一亦可称为道。一与道并生,大道即大一,有一即有道,有道即有一。故既言‘道生一’,又言‘道立于一’。道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气、阳气和气,三气产生了万物。” (二)关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观念。 《老子》一书用了几十个概念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立。例如:有无、多少、大小、长短、轻重、高(上)、左右、前后、正反、静躁(动)、刚(坚)柔、强弱、祸福、荣辱、有余不足等等。老子用了如此多的概念去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足见老子对事物的矛盾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见。更重要的是,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而且对这种矛盾的关系进入了深入的阐述。老子对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分析。 (三)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 他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对的。他说:“唯之与阿,

想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这段话意思是说,是与非、善与恶相差不远,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可以转化的。老子还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实,以说明矛盾转化的普遍性和决定性。如他说:“个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衿者不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翘起脚跟是不能长久站立的,跨越前进的人是走不远的;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人,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持的人反而不得长久。总之,老子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实现象进行了抽象,对矛盾转化的普遍性作了很好的概括。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老子不仅认识到了矛盾的普遍性,还猜测到了在矛盾转化中的某些变化过程。如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在此老子以树木的生长变化,高台的修筑,千里的远行等等为例,说明了事物的变化时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数量的变化,还包含着一个逐渐的质变过程。老子还将矛盾转化的思想应用于人生,说明人应该如何处事。总之,老子运用矛盾转化的辨证观点,提出了一套处世哲学。不论我们如何去评价这一套处世哲学,都不能否认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甚至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哲学的实践性。 二、老子辩证法思想的特点 老子辩证法思想特点之一是,他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指出了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是一种合乎规律的运动。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命题的完整意思是这样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在这里,“反”有两种含义:一是对立的含义;另一个是转化的含义。这两者都是“道”的运动。接着老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就是说,宇宙万物也是通过它自身反面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