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儒家人学思想对中国当代人学理论建构的意义

儒家人学思想对中国当代人学理论建构的意义

儒家人学思想对中国当代人学理论建构的意义
儒家人学思想对中国当代人学理论建构的意义

摘要:作为中国哲学主流思潮的儒家德化人学思想,对当代中国人学理论的建构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当代中国人学植根于传统土壤的人性探索,在和谐的人的塑造、爱的现代诠释和完美人格的现实考量上赋予了人性以现代意义。全球化、生态文明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又向传统的儒家人学思想提出了挑战,也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儒家人学思想指明了进路。

关键词:儒家人学思想;道德;价值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0)11-0047-04

儒家人学思想对中国当代人学理论建构的意义

磊1,王

平2

(1.聊城大学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2.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一、儒家人学思想的历史构成

先秦是中国哲学发展的肇始阶段,中国的人学思想也滥觞于此。这一时期中国哲学的人学最高成就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多元人性争鸣的繁荣局面。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子学派都对人性、人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天人关系等方面作了富有智慧的思考,并描绘了各自心目中的人生理想。这时期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对人的问题进行了哲学解读,无论是关于人性的论述,还是道德人格;无论是提出的治国方略,还是修身模式;无论是呈现出的审美情趣,还是思维智慧,都形成了具有自己思想特点和学派风格的德化人学范式,给后世人学乃至今天的人学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非常重要的价值。

春秋战国时期,神的问题日渐式微,人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哲学家们关心和讨论的中心问题。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天道无关乎人事,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述而》)体现了孔子重人事而轻鬼神的思想。以孔孟为代表先秦儒家思想,非常重视人格修养,其理想的人格目标是圣贤君子,而要实现该目标则必须立德。主张以道德意识作为人的根本属性,认为人如果不具备道德意识,就不是人,就与禽兽无异。无论是孔子的仁爱之说,还是孟子的义利之辩,都向世人宣告了德为人之基,立德才能成人、成贤、成圣的德化人学思想的诞生。儒家的思孟学派还开启了将宇宙法则道德化的先河,认为天道与人道有统一的道德内涵。《易传》中则建立起儒家的“天人合德”学说,并将人推至与天、地并列的地位,将天、地、人并称为“三材”。儒家思想坚持人的生物欲求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道德要求,利必须服从义,为了义,应当“杀身成仁”。在人性问题上,孔子言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认为人有相近的本性,后天的习染使之发生了差异。暗示了孔子不问人的本性

善恶,而只专注于后天的习染。也只有良好的后天修养和学

习,才对人的发展和成才有决定意义。而后天主要靠修德和习礼而成为圣贤之才。所谓人者仁也,人就是仁或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其有仁德。孟子则进一步明确了人性的善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主张性善论。虽然孔、孟的人性论表述有所差异,但其思想实质或对理想人格的预设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性善论体现了孟子对善的呼吁和渴望,把对道德重视提到人的本质的高度,可谓用心良苦。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途径,以“中庸”为方法,生发出关于人的人格理想、道德修养、人际关系、为政处世之道以及天道人伦等观点,构成了以道德为中心的伦理化人学思想。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儒家人学既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财富,又出现了许多值得今人反思与汲取的思维教训。儒学主导地位的确立,与汉儒董仲舒的文化大一统建议和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黄老之学、法家和阴阳家的部分思想,建立起新的儒学体系,为我国封建意识形态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人学方面,董仲舒吐故纳新,指出人性有圣人之性、中人之性、斗筲之性三品。人性是“仁贪之气,两在于身”(《春秋繁露·竹林》),因此,人性须待教而为善,治国者应该顺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推行王道教化。他关于“三纲五常”的思想,关于义利兼顾、以义导利的原则,以及德教为主、刑法为辅的思想和“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等观念(《春秋繁露·玉杯》),把先秦儒家的德化人学思想进行了人性论方面的丰富和发展。其人学思想在整个封建社会起到了支配人们思想的作用,实际成了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并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神圣地位。

至宋代以来,弘扬和完善儒学,批判佛老学说,成为学术界强劲的思想潮流,涌现出了一些有思想建树的新儒家学者,他们带有一种中国本位文化或儒家本位文化的眼光,重新复兴了沉寂长达六百年之久的儒学,并站在新的历史

起点上,对以往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的审视与综合。宋明理学在先秦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上,大力拓展了诸如理欲、义利、公私、王霸、知行等范畴的人学内涵。尤其突出的是,宋明理学家着力发掘了《周易》及儒家“四书”系统的人学理论资源,把人的道德主体性抬高到宇宙本体的地位,建立起具有泛道德主义色彩的人性论模型。周敦颐认为:“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1]这一思想,实际上已经肯定了人在自然界中的特殊作用,既克服了“天人合一”论对人的被动性要求,又克服了“天人相分”论对天的疏远感。二程的人性论思想主要表现为对心性论和修养论的构建,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人学本体论和境界论的进一步探讨。程颢侧重从心与性的关系上,标示“心”的作用,提出“只心便是天”、“心是理,理是心”等具有心学特点的命题。程颐则侧重从心性关系上,标示“性”的作用,提出“性即理”、“天下无性外之物”等命题。

朱熹以理气、心性问题为核心,广泛吸收了先秦诸子、儒家内部各派以及玄学和佛、道二教的思想精华和思辨方式,建立起一套比较精致、系统、严谨、细密的人性论体系。他十分明确地指出:“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2]朱熹把仁、义、礼、智等儒家的伦理纲常上升为“天理”的本体地位,由此展开对人性论的详尽探讨。他不仅强调人与物的区别,而且阐发了人性善恶、人心与道心之别、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天理人欲之辨、性与理、心与性以及义利、王霸、道德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建立起“以理为本”的人学本体论。这一思想体系的出现,标志着正统儒家人性论思想的发展达到了最高阶段。

二、儒家人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儒家历代先贤哲人处心积虑、皓首穷经凝结成的极具儒学特色的人学范式,虽然不乏其糟粕和历史的局限,但其中蕴涵的深刻的思想精髓和博大的文化价值,对于中国人性的形成和张扬以及当代人学理论的建构都有着重大的价值意义。正是有了经久的人性追问和激烈深入的人学论争,当代中国人学理论才有了可以援引的过河之石和问题解决的应答之域。因之,中国当代人学的发展虽然远远超出了传统儒家人学思想阈限,但儒学对人的思考所凝成的德化人学思想仍不乏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从自我修身到德化天下,当代人学己群关系研究的思路借鉴

单个的个体的人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因子,若没有历史的个体的人的存在就不会有人类社会历史的存在,若没有现实的个体的人的存在就不会有着人类社会的当前存在,同理,若没有历史的个体的人向现实的、甚至未来的个体的人的绵绵不绝的延续就根本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持续存在和不断的向前发展。亦可推出,单个的个体的人的道德和人格修养水平,反映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化和道德水准。所谓民风淳朴,正是有无数的个体生民的思想作风汇总而成。当然,良好的社会公德又可规范和约束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此谓个性和共性之辩证法。单就道德的形成向度看,是有一个从个体到群体的推演过程的。儒家人学思想历来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重视理想信念和人格提升,主要是通过自律、自省来实现个体由凡入圣的提升过程。无论是孔子的修身习礼、董仲舒的性三品,还是朱熹的天理人欲都反映了这一修养过程。但儒家的个人理想人格的形成并不是目的,而是借此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伟大目标。也就是通过达到完美人格和调整社会关系而实现德化天下或天下归德,即己达达人。己群关系仍然是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排除掉上述儒家人学思想的局限性,还是可以从中汲取一些合理成分的。比如当前提得比较多的人性化,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我们对一个个个体的思考和关怀中;社会主义道德也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体现在一个个社会公民的行为中;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更不是一张空头支票,而是体现在一个个具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因而,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过多、过度地强调了群体,而轻视,甚至忽视了个体因素,这样就会带来很多的误解和操作中的失误。当然我们强调个性、个体但并不是个人主义,这样的大帽子是扣不得的,这也是我们过去工作中存在的忽视个体因素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对儒家德化天下路径的研究,我们会更好、更合理地处理己群关系。

(二)德化和谐思想,当代人学和谐人的塑造的理论借鉴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要求之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重申: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可见,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期盼和核心理念。其实,追求人世间的和谐大同也是历代儒家的志士仁人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亦是中国哲学的传统愿景。夏威夷大学的成中英教授曾根据《易经》中的太和思想,把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定位为和谐本体论,正是由于和谐才使得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创生和发展,和谐即意味着生命和生机,宇宙的和谐本体当然呼唤和创生着和谐的人性。贵和尚中是儒家思想的一贯传统,在几千年的思维发展中对和谐的强烈关爱和浓郁兴趣,积淀成了中国哲学丰富而深刻的和谐人学思想。《尚书》第一篇《尧典》即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3]意思是说,能够修明美德者,才能实现自己九族的亲睦。九族和睦了,就可以平理百官族姓,昭明礼义。百官族姓明理彰义,就会实现天下万邦的亲睦和谐。第二篇《舜典》也记载:“命汝典乐……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3]在中国传统思想的代表儒家思想中,和谐思想备受青睐:孔子有执中用和的思想理念,有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孔子的弟子有子则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4]《孟子》开篇即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4]汉儒董仲舒也说:“天地之道,而(莫)美于和。”[5]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了和谐的重要性以及对人之和谐的建构思路。综观中国哲学

的和谐思想,主要强调了三方面的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意在天人合一;人与人的和谐,旨在中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6]人自身的和谐,贵在身心一致、德欲协调。而儒家思想尤其强调在德的协调下的和谐,德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渡河之舟,是协调各种和谐要素的主导力量,离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谐就成了一句空话,无论是人与人、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都将失去和谐之基。儒家人学的德化和谐思想和智慧,为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富含启发意义的见解和思路,使得今天的和谐理论有了可资凭借的建构基础。

(三)作为德性之基的爱,当代人学对爱呼唤价值借鉴

爱是和谐思想及和谐社会建构的德性基础,儒家人学理论中也富含爱的思想和智慧,并且把爱看作其德化人性的底线和根基。孔子讲仁者爱人、孟子讲性善等都是从不同的视角阐释爱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释义儒家德化人学中爱的思想:其一,爱是人之根本;《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中庸》中又说:“仁者,人也。”孔子还说:“为仁由己。”(《论语·颜渊》)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仁爱之心,仁爱完全是人的自觉行为。孟子主张人性本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在孟子看来,人的仁爱不是外在于人或强加于人的,而是来源于人善的本性,从人的本性上揭示了爱的依据。其二,爱有差等;爱依血缘关系的亲疏而有等级之别。“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礼记·礼运》把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等看成是爱的主要表达,进而把对亲人之爱推广及人,形成了爱的差等。其三,爱是扬善去恶;无论是孟子爱的善端,还是荀子通过法正之爱,化解恶端,目的都是唤起爱,扬善去恶,建立和谐的公序良俗。孔子主张的己达达人,“欲人之爱己也,则必先爱人”,(《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爱还体现在对他人要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看出爱在儒家人学思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儒家思想赋予了爱以重要的价值意义,离开爱就没有了德性,人不能成圣、家不能和睦、国不能安定。如果排除掉儒家爱的思想的历史局限,就爱的伟大价值和深远意义而言,不失为当代人学研究所借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人性中的爱不仅被重新唤起,而且对传统的爱进行了合理扬弃,赋予了爱以更为丰富的内涵,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大爱、真爱、普世之爱。爱已经超出了它的道德和价值评价阈限,实现着向人性的复归和对人性的涤荡。

(四)道德人格的追求,当代人学人格理想追求的目标借鉴

人的发展和人格理想是人学研究的一贯内容,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和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人的前景发展和理想目标研究仍然会是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儒家德化人学思想中同样蕴含着可资借鉴的宝贵的思想史料。儒家形成的以道德为范式,以修身为途径,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和归宿的内圣外王的人学理论,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体现了儒家哲学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儒家强调为人以仁、修身以礼,才能做到内圣外王。概而观之,儒家哲学成就的完美人格主要是一种道德化人格,是一种至善至美的伦理化的典范和楷模。先秦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奠定了中国传统道德理想人格的基准。圣贤君子是其理想人格的核心,也是其追求的最高理想,这种理想人格的最高层次是圣人,圣人是道德的理想者,不仅有崇高的德行,而且把自己的德性践行到社会生活中去。“这种理想人格的基本内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仁爱精神、重义精神、厚德精神、自强精神及献身精神。”[7]儒家哲学关于完美人格的设定和追求,虽然有着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但却激励着历代中华儿女对至善至美的人生追求和践履,同时,也为当代社会形势下的完美人格探讨和塑造提供了思考空间和启迪意义。可以看出,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人学思想,在人的发展和理想追求上,首先强调德才兼备,在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则是以德为先,突出了道德人格的重要性和第一性。在当前科技理性和经济效益成为主流话语的时代背景下,在文化多元、人性至上的全球一体理念下,在物欲横流、精神迷失的道德重建任务的敦促下,中国哲学设计的理想人格对于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道德水准和品格修养,对于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和文明进步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完美的人格并不是凝固的,而是因时而变,时代的发展需要对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进行合理改造和重构,使得完美人格模型更适合现实需要。今天我们要成就的完美人格,正是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充分考虑了多元文化和人性关怀,坚持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塑造的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人,从而使圣人从理想回归生活。

三、儒家人学思想的当代发展

儒家哲学对道德问题的关怀,对人性的探索可谓持之以恒、经久不废。历代先贤圣哲关于人性的解读和诠释,为中国当代人性论的建构提供了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和理论支撑,对于当代人性的开发和理论建构富有启迪和价值意义。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变化,道德、人性也在改变,儒家德化人学思想的历史和时代局限性也日益彰显,但当代人学或人学史研究的目的不是清算历史的旧账,而是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更全面更完善地建构当代的人学理论,使之更好地为现实服务。因而,在看到儒家德化人学思想价值意义的同时,又要根据时代特征和当代人学理论建构的需要,对儒家人学思想的局限和时代发展做些简要论述。

(一)全球化语境下人的发展问题

上个世纪末方兴未艾的全球化浪潮,在新的世纪影响会更深更广,势头会更加强劲。因而,全球化语境下人的发展问题将是当代人学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全球化语境下,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民族国家的界线也正在一天天地被打破,全球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空前提高并形成一体化格局,现代通信和网络把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民族和种族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

了全球范围内的交往和对话,世界几乎把一切人的问题都融合在一起了,历史日益显现为世界历史。这种文化、价值多元的全球化背景,给当代人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研究空间,也给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带来了问题和挑战。我们不期望儒家思想能过多地解决一些问题,更不能期望它能预见到当今的全球化趋势,因此,它的德化人学的理论视域就是中国,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背景下,它的历史局限就显而易见了。儒家人学语境中的治国、平天下、道德、人性、价值、仁爱等等可以说都是以中国文化为根基的。文化的多元会引发价值观念的不同,会使道德尴尬,会使人性迷惘。儒家的人学模型离开了其生存之基当然也就会显现出无奈和乏力。所以,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发掘儒家人学思想中的宝贵价值,如何处理好人的发展的多元文化冲突和整合问题,人的发展多元文化和价值评价问题,外来文化、价值理念的本土化问题,人性论建构中的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吸纳与裁剪问题等就成为当代中国人性论建构的理论核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内的发展,而将延伸成为世界历史进程中世界性的人的发展问题。

(二)生态文明与人的和谐发展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和蓝图,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发展,同时它也为当代中国人的发展和人性的理论建构提供了理论和背景范式。人的发展问题是历代哲学关注的基本问题,生态文明、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是对人性的规范,更是对人性的揭示。一般说来,人对自身的态度与行为若不涉及本人之外的他人、社会和自然环境因素,便不可能充分地完整地体现出人性来。从实质意义来讲,人性反映的是以单个的个体的人的本性为基础的人的类本性与类属性,所以,人性的存在具有统一性,即人性的存在是类存在。从这种对人性的揭示中可以看出,在人的发展问题中包含着不可回避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类存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文明、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正是从不同层面和视角对这三方面问题进行规范和解决。这三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规定着人的发展和人性论建构的内容和方向,在当前社会主要是塑造和谐的人,包括人际和谐(即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自身的和谐(身与心、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由于历史的局限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儒家人学思想过分强调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身心和谐,而对人与人尤其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视不够,并且人与人的和谐是建立在人的地位不平等基础之上的和谐。如在君权神授的教条下,统治者对百姓发号施令、压迫剥削与百姓服务于统治者就是一种和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科技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和生存方式,改变了人的认知形式和价值判断,因而会给人的发展带来深刻而重大的影响,人的个体发展、群体发展和类发展关系也会不断赋予新的内容,要求重新和不断改变对三者关系的认识和评价。科技发展、经济腾飞并没有带来相应的人的价值和权利的提高;社会财富积累使得大多数人陷入相对贫穷;物质生活富裕却使许多人陷入了精神上的危机;经济繁荣的背后,是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这一切从本质上看,是由于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协调关系失衡,破坏了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从而产生了“人类困境”和“生存危机”。在现代工业文明创造的物欲社会下,科技的横行和精神的颓废,使伦理风尚和道德建设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人类社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如何揭示和导向现代文明掩盖下的人性,如何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平稳而有序的过渡,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塑造和谐的人的理论难题和重要任务。

(三)道德人格的现实性和实践性问题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对人的问题的关注要始终紧跟时代的发展,把握时代的发展理路,倾听时代的呼声,并服务于时代。人是实践的主体和产物,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现实和实践不断生发着人的问题,使传统的人性模型频频受到冲击和挑战,呼唤着新的人性论理论。这些问题为哲学的思考充实着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同时又需要哲学关注和解决现实和实践中人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服务。儒家人学对人的问题的思考多侧重于理想信念和人格修养,主要是想通过自律、自省来达到完美人格和调整社会关系,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尤其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往往相去甚远。并且儒家人学的理想人格过于强调道德化、理想化和超人化,也有着脱离现实和压抑人性的不足之处。现当代人学研究和人学理论的建构与现实会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善于及时准确地把握时代提出的前沿课题和根本问题,着重以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实践中突显的人性问题为研究对象,如社会发展中的道德缺失和重建问题、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和人的交往实践问题、高科技对人的主体性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资源配置和人的潜能的激发以及对人的价值评价问题、世界历史时代人权的国家性和国际性问题等等。道德修养和理想人格也更加关注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现实,以解决现实的人的发展问题为根本任务,为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周敦颐.周敦颐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2.

[2]朱熹.答吴斗南[A].朱子全书(第32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今古文尚书全译[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4]四书集注[Z].长沙:岳麓书社,1987.

[5]春秋繁露义证[Z].北京:中华书局,1992.

[6]大学·中庸[Z].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

[7]黄承贵.水: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道德象征[J].青海社会科学, 2002,(5).

责任编辑刘婷

论儒家修身之道的现实意义

儒家修身之道的现实意义 摘要:修身即修养身心,修身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个人的道德修养则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经过几千年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很多具有普世功能的思想。因此,儒家所提倡的一些关于个人发展的内容,对现代人品德修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修身之道现实意义 儒家所讲求的道德理想是追求至善至美的独立人格。儒家学说作为一种道德哲学,其主要目标是在探究怎样通过砥砺自我而成为“至善”的“圣人”。儒家的最高道德理想是“至善”,即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如同宋代儒学家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理想完美地体现在古代中国的传统教育之中。自从孔子首创私学以来,儒家道德理想教育在各式各样的私塾、学院之中一直薪火相传,不绝如缕。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如何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完成对个人独立完美人格的培养,是一项急需解决的任务。而儒家树立的完美道德理想则在这方面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儒家的修身理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起着道德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作用,中国道德传统的形成与儒家的修身理论关系密切。儒家的一些修身理念,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都是关于儒家如何实现自身道德修养的至理名言,并成为为人处事的规范。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譬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舍生取义、自强不息等,都和儒家对修身理论的提倡息息相关。修身,在儒家看来,是人成为“圣人”的起点,也是维护社会和谐,提高个人自身能力培养,维持家庭和睦乃至实现治国安邦之才的根本。在儒家的文献中,修身理念经常被人提及。其中的最为人所熟知的《大学》所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庸》亦云:“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除去一些具有历史性的表述,儒家的修身理论对如今的人们,尤其是当今大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的养成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概括而言,青年人道德修养的养成大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刻苦耐劳的学习精神、锲而不舍的实践精神和爱人助人的合作奉献精神。 首先,儒家的学习观与刻苦耐劳的学习精神的培养。儒家十分推崇勤奋的重要性。孔子常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荀子亦云:“学不可以已”。学习是最基本的开始,也是一个人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的关键。并且,儒家还强调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而是一项终身的事业。所以,儒家要求人们要时刻“涵养省察,慎独自律”。孔子尝言:“吾日三省吾身”。《中庸》中亦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清朝扶大厦之将倾的曾国藩,就是其中最好的体现。曾国藩一直秉承天道酬勤的训诫,坚持自律勤奋的学习,通过不断地努力终于建立了扬名后世的丰功伟业。古代匡衡凿壁偷光坚持读书、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苦读、晋朝囊萤映雪的典故,中国历史上勤奋苦读的故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在这其中反复说明的一个道理就是,作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个人,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要“慎独”,也就是要不断地通过坚持不懈的自我实践和磨练来达到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的完美人格。在此期间,人们要常常自我反思,时时慎独自律。当代社会浮躁风气极重,人们往往热衷于快而时效性强的事物,在此过程中往往不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品格。要实现个人的完美人格,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9-14 08:07:00 ] 作者:程嘉宏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孔子;儒家思想;当代社会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儒家思想至今还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早在公元一世纪,孔子儒家思想就传入东亚地区。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到十七、十八世纪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曾掀起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就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 2l世纪的今天,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二次世界大战血的 洗礼以后在思想上已经进入一个迷茫时期。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准,西方学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价值取向更趋于复杂和多元。人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这样就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 儒家讲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下文将详细阐述。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 (一)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

说儒家的哲学系统--《儒学的现代意义》代序

说儒家的哲学系统--《儒学的现代意义》代序 说儒家的哲学系统--《儒学的现代意义》代序 刘国强(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及政策学系教授) 前言 本书所收录的十一篇论文,是作者过去十多年陆续写成及发表的其中一些文章,虽然对 自己所写的东西从来都不感到满意,总希望待有优悠的时间可以写得更有系统、更清晰和更 严谨才结集出版。奈何是个人性格的缺点(也是优点吧),总觉得值得参与的事太多,及总 不断有人情难却的事,不觉间成为了时间的奴隶。因此本书收录的论文,除了字辞上的修订 更正外,都保留了原初发表时的样貌。因此这部集子,可以代表作者个人学思的纪录。各篇 的内容都是围绕著一个中心主题──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而发,各篇所论具体虽不同, 也可说有一种内在系统的关连,其中基本观念固大部份源自当代新儒家。作者今日读来,各 篇在阐述儒学的现代意义上,仍自信有确定不移的义理在。关心笔者的朋友曾多次建议笔者 把文章结集出版,自忖虽然离理想尚远,希望对後学仍可有所裨益之处。本书能够顺利出版,对杨祖汉兄的居间连

络、对作者催促,黄梅英学妹编辑的辛劳,衷 心致谢,更承蔡仁厚老师赐序,谨衷心感谢。为了更显出本书各篇之内在关连性,以下将扼要的略说作者所了解的儒家哲学系统,以 为代序。说儒家的哲学系统从哲学思想发展历史的角度看,儒学至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一)先秦儒学,( 二)宋明儒学,(三)当代新儒学。当代新儒学尚在发展中。以下所说的儒家哲学系统,主 要是孔孟所奠基,融合宋明儒及当代新儒家,尤其是徐复观先生唐君毅先生牟宗三先生的一 些阐释,藉此以论儒家的哲学,不失为一种有生命力的现代思潮。孔子继承周初的人文主义传统说儒家为孔子所创始固然不错,但孔子所强调的是继往开来。孔子尝谓:「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孔子并非刻意要创教立宗,要当教主。孔子是要继承周 初以来「郁郁乎文」的人文主义传统。上古人类,在大自然中挣扎求存,惊惧於自然的力量,同时也发现自然有一定的规律, 遂信仰谟拜自然界事物背後具有超越的神秘力量或所谓神祗。正如当代新儒家徐复观先生所

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 影响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090407 姓名:高玉梅 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社会问题也日益突显: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人文价值丧失,人性物化,道德沦丧,信仰危机等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一个民族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同样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弘扬传统的民族精神,恢复部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提倡和平、合作、彼此关心和信任,是文明社会努力走出困境的基本策略。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作为历史的概念,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其中儒家思想的地位与作用不容忽视。 早在公元一世纪,孔子儒家思想就传入东亚地区。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到十七、十八世纪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曾掀起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就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2l世纪的今天,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二次世界大战血的洗礼以后在思想上已经进入一个迷茫时期。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准,西方学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论。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价值取向更趋于复杂和多元。人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

儒家人性论的现代意义

儒家人性论的现代意义 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曾这样说过:“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每个正常人的内心都应具有仁、义、礼、智这些善的端倪,因此看见小孩落井,便会自然而然产生悲悯同情之心而积极施救,这既不是为了讨好巴结幼子的父母,也不是为了在亲朋好友面前有意“作秀”,就像水往低处留一样自然,皆是出于人的本性。否则,在一旁置若罔闻,落井下石看热闹,孟子则怒斥其“非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人区别于禽兽的特有属性。 然而当今社会,“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小悦悦事件”“彭宇案”“药家鑫事件”一系列的社会道德问题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面对这一幕幕惨痛的现实,我们不禁产生了疑问:一向以五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为傲的中国人到底怎么了?毋庸置疑,诚信和道德是现代社会应该解决的紧迫问题。 儒家人性论的内涵与认识 孔子是最早谈到人性的,他老人家说:“性相近,习相远。”不过,他没给人性下什么定义,也没明确回答人性是善,还是恶。孔夫子到底是大圣人,对人性这个很复杂的问题,谈得很少,总是笑而不语,也不轻率武断地下结论。留给了后人想象,探讨的余地。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把仁义礼智这些所谓的善,当成是人天生就有的,每一个人的人性都是善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开出人性之花。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认为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 人性:即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特有属性。人首先是动物,然后才是人。儒家正是在同其他动物的比较中发现了人性,并以动物为参照系来认识到了人的本质。他们将道德性作为人兽之别的根本内涵,这一点成为古代哲学家们讨论人性的起点。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两种人性论。他们二者一个立足于人的道德属性,主张道德修养是对人先天具有的内在的道德意识的开发,强调了道德修养的可能性和主动性;一个则立足于人的自然属性,主张道德修养是通过主体的学习达到对外在的礼法制度的遵从,强调了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被动性。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本善,荀子主张本恶。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荀子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 新时代儒家人性论的重新诠释 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被中国的统治阶级成功的应用于封建社会的国家治理中。然而思想与文化必须要不断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封建社会已经退出了历史潮

现代社会更需要儒家思想

现在社会更需要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的精华和糟粕。简单定义:精华就是适合社会需要的,糟粕就是不适合社会需要的。那么一个基调就确立,正方应该大谈精华,反方大谈糟粕。例如对方谈3从4德,你就谈仁义理智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即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也就是要谈儒家思想的精华和糟粕,何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何为派生出的次要观点。那么作为正方,可以把儒家的仁义作为一个核心思想来看待。原因至少有3 : 1,仁义等思想是系统化的; 2.随着时代的变化,仁义之类的核心思想未变,但例如3从4德,很多陋俗是后人派生的; 3.透过现象看本质,儒家的本质还是仁义之类。 承认有糟粕,但糟粕是派生,是次要的,是非主流的,而精华是核心的,主要的,主流的。这就好比社会主义也出来很多贪官,但你能因噎废食,认为社会主义就不好吗? 儒家是一个入世的哲学,所谓入世,也就是主观上愿意用思想指导客观世界,客观上也会由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在封建社会,男人是社会的主流,儒家才会轻视女人;人的才智有限,经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才智,所以才会以长为尊;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人和人的利益冲突有限,所以才会讲究人和人之间的仁义 而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儒家自然会与时俱进,也会发展。但现代社会人和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联系更紧密,冲突更频繁,故而儒家的仁义更显得重要。 一)自强不息 “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易传》中多次提及的“刚健”、“有为”,《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 (二)与时俱进 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大学》引述古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则有:“生生之谓易”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念。《论语》、《中庸》、《易传》中都记有孔子的相关论述,而《周易》中所说的“与时偕行”,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孔子的这一思想。 (三)天人和谐 孔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在《易传》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贲·彖传》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自然并列,就应和谐相处,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观念。孔子认识到客观规律不可抗拒,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言行中包含有丰富的天人和谐等生态意识,认为人应当自觉认识与遵守自然规律。《论语·述而》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家语·五帝德》记孔子说:“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包含有注重生态平衡,遵从自然规律的意义。二、孔子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教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将会突飞猛进,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

儒家的为已之学传统及其现代意义(一)

儒家的为已之学传统及其现代意义(一) 摘要]:儒家的为已之学传统是一以贯之的,从先秦孔孟荀到宋明朱子王阳明甚至现代新儒家都坚持了“学者为己”的为学宗旨。为已之学的含义似可包括:为学性质上的学做人与为学内容的道德性;为学动机的为已性与为学目的的成已性;为学过程的涉已性与为学效果的已为性。儒家的为已之学传统,其价值导向的精神实质是:第一,是成人成圣的心性之学,而非功名利禄的事功之学,旨在强调一种道德价值而非功利价值。第二,是对人的自我完善、安身立命的内在价值的弘扬,是对人不受外在的功名利禄所役的独立精神和人的主体性的肯定。第三,是对为学的正确学风的倡导,对功利的、虚浮的不良学风的贬抑。其现代意义体现为:第一,对于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提升价值理性、弘扬人文精神,克服工具理性与功利主义思潮过于膨胀的偏频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第二,在当代民众的精神生活的价值趋向上,对于引导民众注重修德成善、安身立命的内在价值,提高国民道德素质,提升民族精神气质有积极作用。第三,对于端正学风教风,克服学术与教育中过于功利化、工具化的偏频和不良社会风气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儒家为已之学现代意义 儒家的为已之学传统是一以贯之的,那么,其含义和其价值导向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其现代意义何在?这是本文欲加以探讨的。 一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在《论语•宪问》中说:“古之学者为已,

今之学者为人。”“古”象征着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今”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现实。孔子所谓“为已”即自我完善或自我实现,“为人”则是迎合他人以获得外在的赞赏。以为已否定为人,意味着儒家将为学的重点指向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格,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正是儒家哲学的价值取向。 “为己”思想由孔子提出后,作为儒家思想的基本前提为后期儒学流派所继承,“为己之学”得到进一步展开。孔子以为已反对为人,孟子以天爵反对人爵。“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又弃其天爵。”(《孟子·告子》上)。荀子持论与孔孟相同。“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苟子·劝学》)这里的“美其身”,就是“为己”,相当于孟子的“修天爵”,指人格的提升;而所谓“以为禽犊”,是说以学问知识取悦于人,不是用以改造自己的品质,而是“为人”,相当于孟子的“要人爵”,即把“学”作为追求名利的手段,这是儒家大师们最为反感的。 汉代以后,儒学流于章句之学。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对空守章句的形式主义学风进行批判。“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乎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人文系10级政教班韩东生10010106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德治国" 儒家思想与当今的"以德治国" 中国自远古三代就有"以德治世"的思想传统。孔子继周公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政"的思想,首开儒家德治主义之先河。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把道德视为治国安邦、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和境界的根基和出发点。后经孟子、荀子的系统发挥,《大学》、《中庸》的理论升华,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后世儒家,无论是董仲舒的宇宙论,还是宋明理学的本体论,都只是在理论层面上论证为政以德的重要性、必然性而已。 在当今社会,古代德治主义思想虽不能直接作为治国之道为我所用,但其思想精髓及合理内核仍具有显著的价值意义,并为当今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 二、“以民为本” "以民为本"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所谓"民本"就是认识到人民、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如果统治者背离了民心,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国家政权就不能巩固,甚至会被人民群众用武力推翻的。孟子的"仁政"理论就是以民本为基础的,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看来,人民是宝贵的,不能忽视人民的利益和疾苦。荀子引用古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价值的儒家的"德治"思想,表现出它极大的进步性和人民性。虽然民本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它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当确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神圣观念,并以之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具本质意义的特征和要求。要使人民真正成为社会政治生

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

儒学,自东周春秋时期起,就开始书写她源远流长的历史。从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到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的正统地位,再到宋明的程朱理学,以及清末康有为等的近现代新儒学,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伴随着全球祭孔的声势浩大,对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的探讨也愈发激烈。来自中华网社区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5653081.html,/ 在笔者看来,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德价值 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以之作为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仁“作为儒家道德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在众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渊》)。这就表明,“仁爱”是既是一种责任,又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推己为人的利他风尚和助人为善的精神,要求人们做到“互利互惠”。一方面要敢于和善于追求个人正当利益,争取个人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又要惠及他人,利他益众。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孝”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孝”更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一个不“孝”的人,何谈为人,更何谈什么道德品行?儒家的众多关于“孝”的论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今社会更应该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孟子的性善论提出四种心,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信义”作为它的重要体现,是儒家文化的又一重要价值。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里生命和道义是合理的存在的,但当两者发生冲突或利害关系时,对道义的追求就高于了对生命的追求,在只有牺牲生命才能坚持道义的时候,人就应该舍身求道,舍生取义。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激励了一代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舍身为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信”与“义”作为一枝独秀,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儒家的道德伦理学说是儒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及发展有其深远影响。在上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儒家道德伦理学说促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质品质,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人思想为历朝历代所倡导。批判的继承其思想,对于个人德行修养有其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二、教育价值 孔子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推动平民教育的发展,“有教无类”的思想可以说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张。“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思想已经影响了无数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孔子的教育思想还具有很大的终身性,即提倡“学不可以已”。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为政》)这是他对自己学思历程的描述,通过这一描述,可以看出,在孔子的一生中,由十五岁“志于学”开始,到七十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距”而止,其人生境界不断提升,而其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其终生“学而不厌”的结果。孔子通过其经历以及理论为后世的教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其后,宋明理学将儒学的教育思想继承发展,不仅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终身性,如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不仅要认识,更应该实践。这种思想对于解决今天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应当有借鉴意义。 儒家的教育思想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教育,对当代人的价值在于思想价值观的修正。比如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人文主义精神,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存高远……这些都对现代教育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三、政治价值 儒家的思想,不仅是道德的哲学,生活的哲学,当然还是政治哲学。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孟子的“仁政”主张和民本思想,主张“德治”“轻刑薄税”“听政于国人”“与民同乐”。儒家还提出廉政的思想,孟子提出了要“仁民”的政德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政清廉不仅自身廉洁,还要关心老百姓疾苦,为民兴利等。现代的廉政建设也不妨借鉴一二。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说,政府官员的伦理行为,昭示着社会的伦理导向,是整个社会道德的表率,官位不是为自己牟利的机器,而是为百姓造福的手段。 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这与时下的和谐社会建设相似。对于霸权主义横行的时代,儒家“大同思想”及“和”的主张可以起到抵制作用,以“王道”对抗“霸道”,也正是儒家文化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政治思想,闪烁着民主、民生的光芒,在历史的变迁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政治活动。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礼治“的秩序思想、“德治”和“人治”主张,都对当今政治有借鉴意义。 四、科学、经济价值 儒家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已经不是几句话、几本书可以完全概括的了。从儒家文化经典到儒家文化遗址,这些物质文化范畴的东西是我们现代人研究儒家文化的重要工具,科学价值不容忽视。同时,一些文化遗址,如孔府、孔庙、孔林等的开发还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益,推动了一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更是文化上的优势。对儒家文化发源地中国来说,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对孔孟之学全盘否定,又不能陶醉于历史,在故纸堆中被束缚,而应该批判的继承加以吸收,与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发挥儒家文化应有的现代价值。 /来自中华网社区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5653081.html,/

儒家文化的当代意义

[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和对社会的整合价值,分析了它们在东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社会整合的作用,提出了对以往的现代化模式要重新认识,指出儒家文化人本主义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社会整合的功能必将对当代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人本主义内圣外王天人合一 本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他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西方国家,经过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并在《中国的宗教》一书中认为,传统以来的儒家孔教,不但无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反而构成了一大阻碍。因而,近代资本主义只能在西方国家产生而不能在东方国家产生。然而,历史的发展似乎向马克斯·韦伯的论断提出了挑战。上个世纪60—80年代,当西方国家的经济走向萧条时,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东亚经济圈却出现了经济起飞的奇迹。当时,人们在考察其原因时,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因素本身,如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制度、资本的积累、劳动力技术等等。但这时的世界各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为什么没有出现像东亚这样的经济奇迹?同时,人们又考察了非经济的制度结构,这些国家在制度结构方面也大不相同。人们在考察其文化因素时,发现这些地区的共同之处就是,长期以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于是,一个饶有意味的问题产生了:儒家文化对于亚洲这五个地区的经济成就是否形成了文化层面上的有利影响?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是什么?它与现代化的关系如何?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及对社会的整合价值 知识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所有的思想和知识都是某个社会结构或历史进程的产物[1]。儒家文化就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和以皇帝为最高顶点的垂直隶君型的社会结构上产生的。经百家争鸣、两汉独尊儒术、魏晋儒道并融、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的兴盛,儒家文化经久不衰,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转化过程中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吸纳和自身的改造而被保存下来。儒家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 1、人本主义思想 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宇宙万物是各种神创造的,在神之上有一个统而管之的上帝。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创造宇宙万物的不是神,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而是人世间的伟人:盘石、

研究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研究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一、儒家思想之“以仁为本”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一)儒家思想中“以仁为本”的理念 大家都知道儒家思想的核心一直围绕着一个“仁”字,那就是怎样使人趋向“仁”。什么叫做仁?实际上是什么叫人的问题,因为“仁者人也”。把仁当做一种思想理念的最深准则其实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他把仁作为实践中的引导理念并且让仁融入于各种道德中。孔子的仁说是将自尧舜以来继承下来的先王之道归属为仁之道。如果从《论语》为核心来分析仁的意义的话,就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对内克己,对外爱人。儒家文化觉得民是国家之本。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因此,现代企业的管理者要以民字作为首要。孟子指出“用贤则治,不用贤则亡。”(《孟子?告子下》)因此,儒家思想把用贤作为是企业管理盛衰成败的关键。 (二)如何在企业管理中运用“以仁为本”的思想 现代企业管理人员应该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将儒家文化的“以仁为本”的思想应用在企业管理,将“以仁为本”作为企业迈向成功的管理准则。“以仁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应该是以人本理念为前提的,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准则,它要求的是管理行为的人性化。这样的话,现代企业管理中怎样去应用“以仁为本”的思想,融入“以仁为本”的准则呢?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可行的: 第一,坚持以仁为本的原则,那就是要在企业管理中采取“仁治”以稳住民心。第二,坚持以仁为本的原则,还需要设立起一套合理科学的激励制度,为职工营造一个温馨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孟子主张教化而治,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 民畏之,善教, 民爱也;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第三,坚持以仁为本的原则,更加要积极开展对人才的挖掘、人才的运用、人才的培育。儒家文化认为,为政之本在于兴贤。企业应该发挥员工的自尊、自爱、自强心理、主动性、事业心、创造性与成就欲,使员工的内在潜力得以发挥。然而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光只能通过制度的约束,管理者也应该通过多和员工进行思想沟通和需求的满足,对工作环境的优化,对员工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具体的设计与实施,来让员工自觉的与管理者共同把工作做好,共同1 发展企业。 二、儒家思想之“以义统利”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一)儒家思想中“以义统利”的理念 因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正当的利益该取而不取,也是不义。孟子就说过:“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好其道,则舜受其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滕文公下》) 不合道义的即使一筐饭也不能接受,合乎道义的即使像舜继承尧的天下也不过分。这话准确地表述了儒家“以义统利”思想的内涵。儒家思想中的“以义统利”引领着管理者处理好盈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为企业提供了所需的原料、资本和人力资源,使得企业能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同时企业的盈 利必须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不能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如污染环境,从而损害社会利益。在这里“义”和“利”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儒家所谓的义,是指整体的利益,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对于企业来讲,强调生财有大道,利己不损人。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由此可见,孔子不是反对致富,只是主张正当致富。而儒家所谓的利,既不是狭义的金

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必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冲击,科学进步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面对我们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和泱泱古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感受着现当代社会文化融合带给我们的芬芳。源远的儒家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使我们树立远大理想,激扬爱国之志,陶冶精神情操。从先秦诸子的天人之辩,到汉代董仲舒“天人合而为一”命题的提出,再到宋明理学家“万物一体”论的形成,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这种主流观念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凝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文化百花齐放的今天,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剔除其封建宗法和唯心主义,弘扬其整体、和谐、统一的合理内容,树立严谨的人文科学态度,进而使先进的文化传统得到繁荣,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束缚 纵观中国社会数千年的发展,特别是在长期的君主专制社会中,无论是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学术、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物宝藏,一直到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等,都可以说与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息息相关,在儒家思想传承的过程中,精华与糟粕杂陈。到当代社会仍然有许多不好的或糟粕束缚着我们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发展。我认为这种负面上的影响主要有二个大的方面。 1、君主专制制度和专制主义思想的惯性,对当代社会影响深远。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最为活跃。诸侯国日益强大,逐鹿中原,争霸称雄,征战不已。知识分子受到很大重视,“重士”、“征士”、“养士”成为一种风气,思想相当活跃。他们对社会的各种问题以及自然界进行了新的观察探讨,出现“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盛况,形成儒、墨、道、法、阴阳、名辩、纵横、兵、农、杂家及史家等各种学派,互相争论诘难,又互相吸收补充,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为以后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演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的思想如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汉学或实学等,对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哲学宗教、学术理论等都有所发挥或发展。但是,这种发展越到后来也越为缓慢,乃至成为八股教条而僵化,科举考试只能在经书中寻章摘句作文章,特别是尊卑贵贱,君道臣节,专制主义尤为严重,这也是影响当代社会人文思想的根源所在。 中国君上专制的历史很长,从商代开始,君主就自称“余一人”,以示其独尊无二。周代君主称为“天子”,开始“奉天承运”,管治兆民。春秋战国时,法家主张君主专制独裁和中央集权。在传统的治国之道中,儒家主张仁政德治礼教,被称为“王道”。法家强调“不贵义而贵法”,“以法为本”“以法为教”被称为“霸道”。其实两者并不是截然对立,而是相通互补的。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当然是肯定德政礼制,否定政刑。但是,他又称赞法家的代表人物郑国大臣子产的“宽猛相济”。孔子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09自动化 姓名: 学号: 2011 6 25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探讨传统思想文化与现代思想和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思想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给予现代社会的启发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于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儒家的内涵更应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大标准,是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和谐的一大道德基准。对于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儒家大同社会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儒家思想作用现代社会价值 【正文】 儒家思想的内涵 儒家思想讲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基本核心是“仁”,以“仁”为基础和精髓的儒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从古至今长盛不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文化的伦理和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思想发展到今天与原来的“孔孟之道”在内容和实质上已经有很大不同。儒家的“仁治”“礼治”“德治”“孝道”“大一统”“天人合一”“民贵君轻”“有教无类”等思想主张依然光芒四射。对儒家思想的发掘和借鉴,对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发展和弘扬,可以更加丰富儒家思想的内涵,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作用。 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作用 1、儒家的仁政思想及道德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仁政”学说是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敬得保民”“仁政爱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仁政理念的变革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谐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儒家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 即墨市实验学校 八年级三班 组长:曲翔前组员:孙仕昊、华军、张秋尧 指导教师:于伟昌 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人们之间彼此隔膜,快节奏的生活更是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环境不断恶化,干旱、洪涝交替肆虐全球变暖日益加剧等许多环境问题不断显现。 在当今这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社会里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 然而在两千年前,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方还是荒昧的时候,儒家就已提出了超越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儒家思想在几千年后对于现代的人与人、人与自然或许会有所帮助。 作为一个中学生,学习儒家思想更会使我们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中国的文化。浅述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 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 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 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着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儒家思想的精华 归纳结果: 一: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思想: 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为仁,仁的核心就是“爱人”。“仁”是一种合乎礼义,发而中节的情感。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为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他认为道德修养的重要任务之一 就是要培养和扩充恻隐之心。 “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颜渊),明确人的本质是爱人。儒家本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的仁爱精神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或困难境地者伸出援手,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这种优良传统在当今值得大力弘扬,对于当代社会,这种仁爱思想显得更加尤为重要。人与人之间的彼此隔膜,人情的冷漠等等的社会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司空见惯。儒家的仁爱思想对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中学生,学会帮助他人,学会宽容他人,用一颗爱心去对待每一个人,这就是我

儒家思想文化对现实的利弊影响

儒家思想文化对现实的利弊影响 文/郜良 儒家学派由孔子所创。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其间受到外来佛教文化的冲击,在近代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五四运动”中受到“打倒孔家店”的否定,“文革”中受到“批林批孔”运动的批判,儒家思想文化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代表,作为传统的力量,顽强地积淀在当代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体系之中,以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风尚、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甚至渗透到我们的骨髓和血液,发挥着积极或消极作用。起积极作用的为精华,起消极作用的为糟粕。我们今天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必须用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先进文化引领时代潮流,在大胆吸收西方符合现代化规律的先进文化的同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对儒家思想文化的“扬弃”。因此,必须对儒家思想文化的现实利弊影响有清醒的认识。 儒家思想文化对现实的积极影响 儒家思想文化的精华在历史传承中经过磨练、积淀,成为我们民族的智慧、精神和美德,具有人类共性的永久价值。 1.儒家提出一系列道德范畴、命题、思想丰富了中国传统道德宝库。儒家文化属人伦文化,它提出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节、耻等,蕴含量十分丰富,每个字都能写一篇大文章。如果抽象出它们的一般意义,加以选择、加工、发挥,就能成为精华。如“仁”,是儒家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仁者仁也”,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和本质;“仁者爱人”,反映了利他精神;“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人应该有道德自律意识;“杀身成仁”,彰显了坚守信念、不怕牺牲的决心。又如“忠”,抛开它的忠君和愚忠的具体含义之外,可贵之处在于忠于职守、勇于负责,完全可以把它用在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方面上。又如“孝”,是任何人、任何社会都应具有的美德,封建社会过分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而忽视父母对子女的“慈”;现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家家体现的是过度的“慈”,很容易丢掉传统的“孝”,所以,当今更需要强调“孝”。此外,“义”即正直、正义,“礼”即礼貌、礼仪,“信”即诚信、信誉,“温”即和蔼、平易,“恭”即谦虚、敬人,“俭”即勤俭节约,“让”即宽容忍让,“廉”即清正廉洁,“节”即骨气、气节,“耻”即自尊自爱等,它们的一般意义都可以继承并发扬光大,为我们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建设服务。 2.冲破天命鬼神的理性精神抵抗了宗教对人们思想的侵蚀。儒家思想对鬼神问题持谨慎态度,“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具有无神论倾向,否定超自然救世主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同时,引导人们注重“现世”生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孔子的学生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体现出对务实和理性精神的崇尚。虽然中国有土生的和外来的宗教流传,但都没有形成全民族的宗教狂热,真正推行的是“政德合一”,宗教在中国从来没有占据过主导地位;不像西方搞的是“政教合一”,有时教权比王权还要大。在中国正是由于信奉儒家思想,抑制了宗教的作用。直到现在,全世界有60多亿人,信教的有48亿人,不信教的绝大多数在中国,这和受儒家思想文化的长期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