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放射科检查 (11)

放射科检查 (11)

放射科检查 (11)
放射科检查 (11)

超声检查在子宫附件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史世纪,唐毅斌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县人民医院超声科,453000

【关键词】子宫附件; 肿块; 超声检查

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科经临床手术证实的109例子宫附件区肿块超声显像检查结果中,手术和临床穿刺获得病理诊断的88例,超声诊断正确率为74.3%。实践证明,超声显像在子宫附件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现对各种子宫附件肿块声像图的鉴别诊断作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本组95例患者,年龄最大74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38岁。109例附件肿块,14例患者为双侧均有。

1.2 方法采用超声显像仪进行检测,仪器为西门子—亚当实时超声显像仪,凸阵探头,中心频率为3.5 MHz。

2 结果

2.1 宫外孕26例。按张青萍等[1]提出的声像图分型:未破裂型8例,破裂型12例,陈旧型6例。

2.2 卵巢肿瘤55例,囊性肿瘤37例,其中单纯囊肿22例,多房性囊肿6例,皮样囊肿9例;混合性肿瘤11例,其中5例合并有盆腔积液,1例有胸、腹水;实质性肿瘤7例,其中3例合并有盆腔积液。

2.3 盆腔炎性肿块28例。附件区肿块9例,其中5例合并盆积液;输卵管积液和(或)输卵管卵巢脓肿19例,其中8例合并子宫直肠陷凹积液。

3 讨论

3.1 附件肿块的鉴别经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以下几类附件肿块在声像图特点上有易混淆之处,现对其作一鉴别分析:

3.1.1 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与输卵管积液声像图上共同点均显示有输卵管不同程度增粗,输卵管内有非物质性无回声区。不同点前者子宫体积轻度增大。本文结果显示4例宫腔内有假性孕囊环。从输卵管内非物质无回声区分析:前者为孕卵着床于输卵管内膜所形成的妊娠囊,故其无回声显示较规则,多呈环状,边界较清。本文3例显示妊娠囊内有胎芽强回声,1例显示有原始心管博动。后者多为黏膜炎性水肿引起浆液或脓性渗出液所形成,故其无回声区显示边界模糊不清,形态各异[2],如腊肠形、椭圆形或曲颈瓶状等,内部显示弥漫点状或絮状回声。

3.1.2 输卵管妊娠破裂型与卵巢肿瘤蒂扭转及破裂临床上两者均属于妇产科急腹症,均有急性腹痛症状,内有出血多者可引起休克的一系列表现。卵巢肿瘤蒂扭转多见于囊性肿瘤[3],声像图特点显示较完整的肿块回声,内部透声好;如为畸胎瘤则内部回声表现多样,如脂液分层征、面团征、垂柳征及星花征[4]等。如蒂扭转后合并有出血、坏死及感染则内部回声杂乱,显示有点状、絮状强回声,边界模糊,壁较厚。本文37例中有8例有此表现。如肿瘤破裂则与输卵管妊娠破裂不易区分。从本文结果分析,二者声像图共同点均显示有附件区不均质肿块,轮廓欠清楚,边界模糊,内部呈现强弱不等回声,子宫直肠陷凹有积液,出血多者有腹水征象。不同点在于前者子宫体积轻度增大,肿块内回声多呈现低或无回声区,较均匀,有的显示有血凝块征像。后者内部多呈现无回声区内夹杂有点状、絮状或片状强回声。如内有坏死组织及感染时回声更加杂乱,必要时在后穹隆部位穿刺抽液可确诊。

3.1.3 陈旧型宫外孕与附件区炎性肿块临床上均表现有下腹部不适及慢性腹痛症状。声像图上共同点显示有输卵管不同程度增粗,附件区显示轮廓尚清、边界模糊、内回声不均质

肿块、不同点依本文结果分析,前者由于慢性出血,大部分血液机化、纤维化,故内部回声以强回声为主,偶有少许不规则透声区,考虑为新鲜出血表现。后者由于炎性水肿引起脓性及浆液渗出,故其内部回声以低回声为主,夹杂有不规则透声区占多数,渗出液多时子宫直肠陷凹内显示积液征象。本文9例有5例合并之。而陈旧型宫外孕很少见此征象。

3.2 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本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43例,其中良性29例,恶性14例。结果分析良性肿瘤声像图表现:肿瘤形态规则,边界整齐,壁薄,内回声以囊性为主占多数,少数为实性。本组7例实性肿瘤手术后证实2例为良性(1例为卵巢纤维瘤,1例为卵泡膜细胞瘤。)占28.6%。囊性中多房性肿瘤内分隔薄、规则,实性者内回声均匀。良性肿瘤1例合并有胸腹水征象者,病理证实为梅格氏综合症,余均无腹水征象。恶性肿瘤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整齐,内部回声以混合性及实性占多数,混合性肿瘤中壁较厚,有向囊腔内突出的实性结节。本组14例有8例表现此征象。内部无回声多不规则,透声亦较差,多为肿瘤内部坏死、液化所致。本组8例合并有腹盆腔积液者均为恶性肿瘤,占57.1%。可见恶性肿瘤合并腹盆腔积液较多。

综上所述,超声显像在妇科子宫附件肿块的诊断中方便简捷,不受病情急危的限制,能及时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可靠依据。故超声检查应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

晋升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9f5660314.html,)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录医学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整合刊类、标题、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投稿、在线查稿、在线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晋升网通过“专业”走入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青萍,王新房,主编.B型超声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99.

[2] 田绍荣,郭淑香,李颖.盆腔炎性疾患超声诊断[J].北京医学(增刊)1989,11:219.

[3] 王淑贞,主编.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708.

[4] 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836.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放射科学习计划

中医院放射科2012年学习计划放射科为培养人才,提高业务素质开展业务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为主,另外举办专题讲座,以助知识更新。科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专业专题讲课,建立业务学习记录。2013年学习计划如下: 1月份:学习放射科各项规章制度 2月份:学习放射科技术操作规范和图像质量评价 3月份:学习放射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4月份:学习放射科辐射防护知识和安全事故条例 5月份:学习放射科三基训练 6月份:学习危重病人的紧急处理和操作流程 7月份:学习重点病例随访 8月份:学习疑难病讨论 9月份:学习x线机与ct机发展历程 10月份:学习特殊造影检查 11月份:五官科的摄片要求和报告书写 12月份:静脉肾盂造影的注意事项与流程篇二:2013年放射科教育培训计划 2013年放射科教育培训计划 1、加强辐射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贯彻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环保监管部门相关文件精神,不断提高辐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身预防放射损伤的能力。 2、加强对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的学习。 3、如本年度拟招聘的工作人员到位,及时安排新上岗人员参加岗前培训,争取尽快形成工作能力。 4、切实加强对专业知识的自我学习,认真开展“三基三严”训练。 5、熟悉掌握各类应急预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不断完善各项制度,认真分析可能发生的科内事故,做好事故应急准备工作。篇三:2015年放射科工作计划文库 2015年xxx医院放射科 工作计划 2014年我放射科在医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放射科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凝聚人心,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增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加强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巩固并壮大人才队伍,实现放射科的又好又快发展。为切实加强科室建设,保证我科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特结合我院发展的实际需要与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2015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重点打造数字化pacs系统下的信息化影像科室:2014年经院领导批示同意,我科室将引进多台诊断终端系统和大屏教学led屏幕。我科室将以此为契机,重点打造全科联网的信息化数字化pacs诊断系统,通过dr、ct、造影系统的联网,达到患者疾病的综合诊断、横向对比,提高我科室诊断的精度和准确率,惠及临床及广大患者。并且通过安装大屏led 教学屏幕,打造读片会诊室,诚邀临床科室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提高我科医生技师的学术能力和临床沟通协调能力。通过完善完备pacs系统的建设及应用,利用新系统、新设备机器开展新项目,提高科室科研学术水平。 二、重点增加引进人才的可能性,加强科室梯队建设。由于我科近年来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使得连续两年取得执业资格的住 院医师目前为零人。主治医师和科主任几乎全员参与一线值班,使得科研无法展开,科研立项为零。因此加强科室人才的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成为科室未来发展的成败关键。为此我科未来将加大人才引进,加强对年轻医师的培养,保证其顺利取得相关执业资格,使得放射科的人才梯队构成合理,解放科室骨干力量,使其能够得到重点培养,完成放射科业务工作承接,将骨干力量置于日常科室质量控制上。同时解放学科带头人,使其能带动全科的科研工作。进而实现提高科室整体业务水平,夯实科室基础业务,

放射科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放射科技术操作规程 一.X线机的使用原则: (1)了解机器的性能,规则,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熟悉机器的使用限度及其使用规格表。 (2)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正确熟练地操作,以保证机器使用安全。 (3)在使用前,必须先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源电压表指针达到规定的指示围。外界电压不可超过额定电压的±10%,频率波动围不可超过±1Hz。 (4)在曝光过程中,不可以临时调节各种技术按纽,以免损坏机器。 (5)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控制台各仪表指示数值,注意倾听电器部件工作时的声音,若有异常,及时关机。 (6)在使用过程中,严防机件强烈震动,移动部件时,注意空间是否有障碍物;移动式x线机移动前应将x线管及各种旋钮固定。 (7)以线机如停机时间较长,需将球管预热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X线机的一般操作步骤。 (1)闭合外电源总开关。 (2)接通机器电源,调节电源调节器,使电源电压指示针在标准位置上。 (3)检查球管、床中心x线片暗盒中心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4)根据检查需要进行技术参数选择。

(5)根据需要选择曝光条件,注意先调节毫安值和曝光时间,再调节千伏值。 (6)以上各部件调节完毕,患者投照体位摆好,一切准备就绪,即可按下手闸进行曝光。 (7)工作结束,切断机器电源和外电源,将机器恢复到原始状态。 三.摄影原则 (1)有效焦点的选择:在不影响x线管超负荷的原则下,尽量采用小焦点摄影,以提高照片的清晰度。 (2)焦片距肢片距的选择:摄影时应尽欧小胶片距,如肢体与胶片不能贴近时,应适当增加焦片距。 (3)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在重点观察的肢体或组织器官平行于胶片时,中心线垂直于胶片,与不平行而成角度时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线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取的相同效果。 (4)呼气与吸气的应用:患者的呼吸动作对摄片质量有很大影响,根据不同的部位,可采用如下几种屏气方。 1)平静呼吸下屏气:心脏、上臂、肩、肋骨、颈部及头颅等部位,因呼吸时胸部肌肉牵拉,使以上部分发生颤动,故可予平静呼吸下屏气摄片。 2)深吸气后下屏气:应用于肺部及膈上肋骨的摄影。可增加肺含气量,提高对比度,同时使膈肌下降,肺野暴露更广泛。

放射科检查项目公示

放射科检查项目 (一)普通X线检查: 1、全身各部位常规数字DR摄片,口腔摄片。 2、进口数字胃肠机进行食道吞钡,胃十二指肠、小肠及结肠钡剂造影,有利于消化疾病的检查和诊断。 3、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DR)进行床边摄片。 (二)CT室: 1、多排螺旋CT(MSCT)增强检查,可准确显示被检查脏器不同时期血供情况,发现小病灶、准确鉴别各种实质脏器病变。 2、MSCT可连续快速扫描,任意间隔重建图像,具有优良的多轴面3D重建功能,有利于早期病变的显示; 3、除可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外,还可进行CT全身血管造影、各部位骨关节三维重建、冠脉造影、冠状动脉钙化分析(无创性评估冠心病)、CT内窥镜检查等。 (三)MRI室: 1、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脑白质病、脑肿瘤、转移瘤、炎症、脑梗塞、脑出血、脑外伤、椎间盘病变、椎管脊髓病变等检查。 2、骨关节系统:骨肿瘤及转移瘤、炎症、缺血坏死,各种关节病、软组织病变等; 3、血管系统:先天性畸形、狭窄及闭塞、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检查。 4、特殊功能成像: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泌尿系水成像、各部位磁共振血管成像、各部位关节成像、弥散成像等。

放射科检查须知 1、请持医生开具的申请单,在门诊收费处缴费,然后到放射科登记处登记,并到指定检查室检查;危重、老年及残疾人优先检查。 2、拍片时,请将身上金属饰物、胸罩、外衣、敷料、膏药、发结等除去,检查结束时,待技术人员确认合格后方可离开机房。 3、除急重病人、神志不清者,婴幼儿,骨折患者等需陪伴外,其它陪伴和家属不得留在机房内。 4、孕妇及婴幼儿一般不宜做X线检查。若必须检查,须本人及监护人签字认可同意方可检查,同时患者有权拒绝此项检查。

第二季度放射科技术三基考试题

2017年第二季度放射科技术三基考试题姓名成绩 1.多发性骨髓瘤首选的摄影体位是 A、肱骨正侧位 B、股骨正侧位 C、头颅正侧位 D、腰椎正侧位 E、颈椎正侧位 2.肋骨斜位摄影,常用于检查 A、肋软骨 B、锁骨中线区肋骨 C、腋中线区肋骨 D、肩胛中线肋骨 E、肋骨小头 3.肢端肥大症首选的摄影体位是 A、双手正位 B、双足正位 C、头颅正位 D、头颅侧位 E、双踝正侧位 4.头颅侧位摄影,与胶片平行的平面是 A、头颅冠状面 B、头颅矢状面 C、头颅水平面 D、躯干冠状面 E、躯干矢状面 5.首选骶髂关节正位摄影的疾病是 A、脊柱裂 B、脊柱结核 C、脊柱侧弯 D、脊柱转移瘤 E、强直性脊柱炎 6.岩骨双45°轴位,又称为 A、Law′s位 B、Schüller′s位 C、Runstrom′s位 D、Mayer′s位 E、Stenver′s位 7.额xx摄影,常规位置是

A、Caldwell′s位 B、Water′s位 C、Stenever′s位 D、Law′s位 E、Rhese′位 8.鼻旁窦不包括 A、额窦 B、上颌窦 C、筛窦 D、蝶窦 E、鼓窦 9.胸部侧位标准影像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照片中无组织遮盖部呈漆黑 B、第四胸椎以下椎体清晰可见 C、两侧肺尖充分显示并重合良好 D、心脏、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影像明了 E、能连续追踪到颈部至气管分叉的气管影像 10.静脉法碘过敏试验,注药后观察反应的常规时间是 A、5分钟 B、15分钟 C、25分钟 D、35分钟 E、45分钟 11.胸部(心脏)左前斜位,身体冠状面与暗盒所呈角度为 A、350-400角 B、450-500角 C、500-550角 D、600-700角 E、750-800角 12.下列属非离子型对比剂的是 A、碘化钠 B、碘番酸 C、碘必乐 D、甲泛葡糖 E、泛影葡胺 13.腹部前后位影像中,不能显示的是 A、肾轮廓 B、腰大肌 C、胆囊形态 D、含气肠带 E、腹膜外脂肪线 14.经肝脏排泄的口服对比剂是 A、胆影钠 B、胆影葡胺 C、泛影葡胺 D、碘番酸 E、甲泛葡糖

版放射质控检查标准

2013年版放射质控检查标准总 200 分(二级医院除缺项外,计应得总分),扣分分,得分分,得分率 %评审项目应得分评审内容评审方法扣分得分扣分理由放射科诊断(包括常规X线、CT、MR)查任命书,排班表,各自独立扣5分,有轮转计划但未实施一、学科5 实行统一管理扣1~3分。建设和设 4 服务项目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与查服务项目,医院诊疗科目许可登记。置、布局、医院诊疗科目和功能任务一致设备设施 3 有明确的服务项目、时限规定现场查看,急诊检查半小时内出具报告,普通检查2小时内符合《放出具报告。射诊疗管 3 提供24*7天X线摄片、床边摄片和查PACS资料。理规定》,CT服务服务项目 2 提供24小时介入诊疗服务查登记(二级医院可缺项)。满足临床 2 普通报告时间精确到时,急诊报告精查诊断报告。诊疗需要确到分(30分)三级医院科主任具备主任医师职称得4分,具备副主任医师 8 根据医院规模和任务配备医疗技术得2分,二级医院科主任具备副主任医师职称人员得4分,人员,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具备主治医师职称人员得2分。从事介入治疗医师至少有1名副主任医师得2分。(二级医院可缺项)。三级医院甲等医院具有 3 名以上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得1分。(二级医院可缺项)。按照系统设立专业组,三甲医院应由副高以上负责得 1分,(二级医院可缺项)。三甲医院放射科为国家级质控

中心或重点专科3分,省级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 2分,市级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1 分。3 重点学科建设三乙医院放射科为省级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3分,市级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2 分。(二级医院可缺项)。 1 评审项目应得分评审内容评审方法扣分得分扣分理由 3 介入技术、介入诊疗项目符合准入要查卫生部门认定的资格。 二、技术、求人员和设 3 介入诊疗人员取得准入资格介入诊疗人员准入取得卫生部门认定的资格2分,医院对介备符合放(二级医院可缺项)入诊疗操作人员实行授权1分。射诊疗管 3 从事放射诊断应有执业医师资格查相应证书,1人不符合扣1分。理规定 4 从事CT、MRI医技人员及DSA技师应三甲医院CT、MRI上岗证医技各8本,DSA技师上岗证2本,(15)经上岗培训三乙医院CT、MRI上岗证医技各6本,DSA 技师上岗证2本。缺1人扣1 分。查配置许可证,缺1份扣分。 2 大型乙类设备具有配置许可证查制度建立情况及工作人员知晓情况,缺1项扣1分。 3 建立放射科各级人员岗位职责三、影像按《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查制度建立情况及工作人员 3 建立放射科管理制度质量控制知晓情况,不完善扣1~3分。与持续改抽查X线、CT、MRI报告各20份,按照2011年省放射科影15 诊断报告质量进像技术和诊断质量评价指南要求,1份不符合扣1分。(50分)图像质量抽查X线、CT、MRI报图像各20份,按照2011年省放射科15

放射科检查操作规程

放射科 基本技术操作常规 放射检查(DR、CT)患者须知 1、放射检查是临床应用普遍的常规检查,可应用于人体各部位,是对疾病进行诊断的重要方法。 放射检查由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提出检查申请,经放射科审核无误,按规定计费后进行检查。 2、如过去在我院进行过放射检查,再次检查时请提供检查号码,尽可能提供以往老片或其它影像资料,以利病情的对比观察。 3、检查按医疗规程进行,应满足临床诊疗需要,重视对患者的防护并保护患者的隐私。 放射检查有放射性,我院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机房、设备及医务人员均符合国家规定,在我院进行的放射检查能保证患者所受照射在国家允许的安全范围内。 有放射线的场所均有明显通用的放射线警示标志,患者应在有防护的区域候诊,禁止在机房内候诊。 X线可能对胎儿产生不利的影响,非特殊必要孕妇禁忌放射检查,对育龄妇女及婴幼儿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4、检查完毕,检查医生告知患者出报告时间,急诊30-60分钟,普通下一个正常工作时段到窗口签收检查报告及取DR

或CT片,然后到相应临床科室就诊。 5、我院引进的世界先进设备西门子CT,中科美伦DR。诊断质量及检查范围明显提高和扩大,工作流程简化,扫描速度快,射线量低,影像清晰,对比度高,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放射检查服务。 检查室工作制度 一、保持摄片室整洁卫生,室内温度控制为25°、湿度控制在35%~55%之间,机器、器械和用具处于工作和使用状态。 二、机器设备由专人负责,严格交接班制度。机器发生故障,机器使用者及时向技术组长和维修人员报告,并向维修人员详细说明故障的现象,共同分析故障的原因,并详细记录 三、严格管理、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益,建立机器使用登记制度。 四、仔细阅读申请单,根据接诊临床及本科医师要求,选择最佳的投照方法和投照体位,必要时与当班医师联系,共同研究确定检查方法。 五、热情接待患者,耐心解释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更衣或去除金属或X线不透明装饰物,并详细地回答患者的询问。 六、工作应认真仔细,摄影要做到三查四对。

放射科诊疗项目清单

放射科诊疗项目清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放射科常规诊疗项目清单 一、透视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X光透视检查 2、透视下定位 二、摄片: 1、全身各部位X线摄影 2、床旁摄影 3、术中摄影 三、特殊检查项目: 1、唾液腺造影 2、食管造影 3、上消化道造影 4、口服小肠造影 5、钡灌肠大肠造影 6、口服法胆道造影 7、静脉胆道造影 8、T管造影 9、静脉泌尿系造影 10、逆行尿路造影 11、膀胱造影 12、窦道及瘘管造影 13、子宫输卵管造影

14、下肢静脉造影 15、椎管造影 16、椎间盘造影 17、四肢关节造影 四、CT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CT平扫、增强扫描 2、CT增强多期扫描 3、CT动态增强扫描 4、CT高分辨薄层扫描 5、CT血管成像(CTA)(包括冠状动脉) 6、CT心功能分析 7、CT灌注成像 8、CT仿真内窥镜成像 9、CT椎管造影(CTM) 10、CT尿路造影(CTU) 11、临床CT引导 五、磁共振(MR)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MR平扫、增强扫描 2、MR增强多期扫描 3、MR动态增强扫描 4、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5、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6、磁共振水成像 7、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8、磁共振尿路成像(MRU) 9、背景抑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 10、磁共振乳腺检查 六、口腔 1、口腔全景摄影 2、头颅侧位定位 七、介入手术 1、全身各部位经皮穿刺活检 2、经皮穿刺胆道造影 3、经皮穿刺肾盂、输尿管造影 4、经皮穿刺肾囊肿造影 5、膀胱、尿道造影 6、经皮穿刺脓肿造影+引流 7、经皮穿刺胆道引流 8、经皮穿刺肝囊肿引流+硬化 9、经皮穿刺肾囊肿引流+硬化 10、选择性锁骨下动脉造影、脊髓动脉造影 11、主动脉造影 12、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灌注 13、腹腔动脉造影+灌注

放射科检查治疗项目及其适应症

放射科检查(治疗)项目及其适应症 一、X线检查项目 1、X线照片,适应症:全身各部位的常规X线检查,尤其是骨与关节系统、胸部检查。 2、乳腺钼铑双靶照片,适应症:常见的乳腺良、恶性疾病的筛查及鉴别。 3、消化道钡剂(或碘剂)X线造影——包括食道造影、上消化道造影、小肠造影、结肠钡灌肠、结肠空气造影、直肠肛管排粪造影、瘘管、窦道碘剂造影等。适应证:(1)食道造影适应证:1)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而怀疑食道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或排除食道狭窄梗阻疾患者;2)纵隔肿块需了解与食道有无关连者;3)食道手术后复查。(2)上消化道、小肠造影适应证:1)怀疑胃及十二指肠部肿瘤、溃疡、炎症等;2)鉴别腹部肿块的来源;3)胃肠道手术后复查。(3)结肠造影适应证:结肠肿瘤、结肠炎症、结肠先天性畸形、结肠梗阻、肠套叠诊断复位等。(4)排粪造影适应症:直肠粘膜脱垂;直肠套叠;直肠前突;会阴下降综合征;盆底肌痉挛综合征等。 4、静脉尿路造影检查,适应证:1)了解尿路梗阻的原因部位;2)了解血尿的原因;3)了解尿路刺激症状是否为结核或肾盂肾炎所致;4)了解肾绞痛是否为阴性结石所致,或结石导致的积水程度;5)严重积水或肾性高血压时了解肾功能。 5、逆行尿路造影,适应证:1)常规静脉肾盂造影观察不满意者;2)不适合作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者如心肝肾功能异常及碘过敏者;3)为了详细观察尿路的解剖形态;4)确定血尿病人尿路内有无占位性病变;5)确定平片所见腹内致密钙化影与尿路的关系。 6、T管造影,适应症:胆道术后留置T管引流患者,为了解胆道情况。 7、子宫输卵管造影,适应症:不孕症;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等,主要了解输卵管形态及通畅情况。 二、CT检查项目

医学影像科检查流程及操作规范

医学影像科检查流程及操作规范

医学影像科(放射科)检查流程 1、登记工作站登记并核对X线检查的者信息,安排受检者到相应检查室检查。 2、检查室医生核对被检查者信息后,带领者至检查室按检查要求,摆好相应体位;并告知受检者检查注意事项。 3、检查室医生再次核对检查者信息、检查部位及检查要求,完成对受检者的检查;并告知取报告时间。 4、诊断医师核对受检查信息、检查部位及检查要求;完成诊断报告,急诊、病情危重者及时发出报告。 5、上级医师审核并发出报告;疑难病例经科室集体阅片后发出报告。

祥云县中医医院放射科DR检查操作规 范 一、接到已交费申请单,核对姓名、检查项目及收费情况;并 告知受检者到候检区等候检查。 二、登记工作站录入受检者检查相关信息。 三、检查工作站选择受检者并核对姓名、年龄、检查部位、摄 片体位(平台或立式)。 四、呼叫受检者姓名并核对年龄,告知被检者及家属X线检查 注意事项,需要家属陪同时为家属及受检者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五、按检查要求,协助受检者摆好相应体位;并告知受检者相 关检查注意事项。 六、检查结束后核对检查信息,告知受检者或家属取检查报告 的时间和地点。

七、检查中遇到危急值及时打出胶片,并告知诊断医生。 祥云县中医医院放射科CT检查操作规范 一、接到已交费申请单,核对姓名、检查项目及收费情况;并告知受检者到候检区等候检查。 二、登记工作站录入受检者检查相关信息。 三、检查工作站选择受检者并核对姓名、年龄、检查部位、检查时的体位。 四、呼叫受检者姓名并核对年龄,告知被检者及家属检查注意事项,需要家属陪同时为家属及受检者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五、按检查要求,协助受检者摆好相应体位;并告知受检者相关检查注意事项。 六、检查结束后核对检查信息,告知受检者或家属取检查报告的时间和地点。

放射科绩效考评方案

放射科绩效考核办法 绩效考核是医院和科室对职工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工作中产生的效率以及其他德能勤绩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办法。科室为更好地进行绩效管理、更好地体现多劳多得、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客观、严谨、合理的原则;坚持质量高低不一样、数量多少不一样的原则制定本考评办法。 一、科室岗位设置 1、医师岗:书写报告岗、审签报告岗、值班岗、造影岗 2、技师岗:CR摄片(齿科全景片、乳腺片、术中片) DR摄片(需要信息科按曝光次数拆分每人次检查) 局部骨密度显像检查 二、激励工分奖金发放暂定(根据技术难度、劳动强度、时间消耗等定) 1、技术岗位工分详细说明 1) DR摄片:1分/1次曝光;(含出片); 2)骨密度、床旁、术中摄片:8分/一次曝光(含出片); 3)曲面体层摄影:3分/一次曝光;(含出片) 4)乳腺钼靶摄影:1分/一次曝光;(含出片); 5)造影:食道吞钡:5分/人次(含出片);上消化道造影、小肠 造影:6分/人次(含出片);全消化道造影:8分/人次(含出片); 大肠造影:8分/人次(含出片);其它造影:6分/人次(含出片); 2、诊断岗工分详细说明

体检报告、牙片报告、骨密度报告1分/人次; 住院、门诊患者报告(含乳腺报告,床旁,术中)6(书写报告2分,审核报告4分)分/人次; 造影报告:6分(书写报告2分,审核报告4分)/人次; 值晚班:60分/每次(八里湖医师值班分值归老院值班人所有,技师值班); 三、职称系数:所有按上述规定统计工作量的岗位均应乘以医院规定的职称系数。 四、特殊人群奖金发放 科主任一名,因承担全科日常工作及管理工作请求按二次绩效分配,专职登记员1名,工程师一名,诊断组特殊人群2名,因无法在PACS系统统计其工作量请求发放科室平均奖。 五、此方案最终统计得分为总分的80%,科主任有20%的加减分权限; 六、本草案经科室人员讨论通过后,请医院绩效考评人员根据科室情况执行并逐步修改完善。

放射科检查项目及适应症

放射科检查项目及其适应症普通X线检查 1、透视:是常用的放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胸肺部疾病包括呼吸系统、胸廓、纵隔疾病及循环系统疾病的检查,也可用于健康普查或怀疑其他系统疾病时的全身检查。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快、费用低、可观察器官的功能变化。利用电视增强透视装置可提高疾病的显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影像增强装置与计算机图文处理系统结合可纪录透视所见的 影像资料。 2、X线拍片: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检查方法,影像清晰、对比度好,费用较低、便于影像复查。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常规X线检查,尤其是骨与关节系统、胸肺部和头颈部的检查。 3、乳腺钼铑双靶照片:主要用于常见的乳腺良、恶性疾病的筛查及鉴别。 X线造影检查 一、胃肠钡剂造影检查 包括食道吞钡、胃肠道钡餐(GI)、结肠灌钡检查及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等。

食道吞钡的适应证: 1、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而怀疑食道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或排除食道狭窄梗阻疾患者; 2、纵隔肿块需了解与食道有无关连者; 3、食道手术后复查。 胃肠钡餐的适应证: 1、怀疑胃及十二指肠部肿瘤、溃疡、炎症等; 2、鉴别腹部肿块的来源; 3、胃肠道手术后复查。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的适应证:结肠肿瘤、结肠炎症、结肠先天性畸形、结肠梗阻等。 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 将有机碘制剂注入静脉血管血管,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肾动脉,碘制剂通过肾小球滤过后浓缩于肾盂肾盏,从而了解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形态结构,并大致了解肾脏功能的检查方法。 适应证:

1、了解尿路梗阻的原因部位; 2、了解血尿的原因; 3、了解尿路刺激症状是否为结核或肾盂肾炎所致; 4、了解肾绞痛是否为阴性结石所致,或结石导致的积水程度; 5、严重积水或肾性高血压时了解肾功能。 三、逆行尿路造影 插入导管进入输尿管或肾盂,注入造影剂以显示肾盂输尿管形态、梗阻狭窄原因和部位、程度的方法。 CT检查 1、神经系统病变:颅脑外伤、脑梗塞、脑肿瘤、炎症、变性病、先天畸形等,为应用最早的人体系统,尤其是创伤性颅脑急症诊断中属于常规和首选检查方法,可清楚显示脑挫裂伤、急性脑内血肿、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路面骨骨折、颅内金属异物等,而且比其他任何方法都要敏感。CT诊断急性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及动脉畸形破裂出血、脑梗塞等有很高价值,急性出血科考

放射科检查技术操作规范培训资料(doc 65页)

放射科检查技术操作规范培训资料(doc 65页)

第十九章放射科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节X线检查 一、X线检查的特点与临床应用 (一)X线检查的特点 X线检查是一种临床广泛应用的、无创伤的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病变的诊断方法。它具有以下特点: 1.可直视人体内组织器官和病灶不仅可以看到诸如心、肺、骨骼、消化道等体内组织器官,还可以看到病变形态特点、位置、大小、毗邻关系等。 2.具有无创伤观察活体器官的功能X线检查能在不改变或破坏机体完整的情况下,对活体器官的形态与功能进行观察,对其解剖和生理进行研究。如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道系统、胆道系统等的X线造影检查。 近年来,DSA、CT、CR、DR等数字X线检查的发展,更加拓展了X线检查的临床检查范围。X线检查影像的全面数字化,将为医院的图像管理与通讯传输系统(PACS)及远程会诊的实现做出贡献。 3.X线检查是有辐射损伤的检查方法X线检查必须遵循放射实践正当化和辐射防护最优化的要求。 (二)X线检查的应用范围 X线检查可以应用于人体的各个系统。但其选择应考虑以下原则:①受检查部位应具有对比条件;②检查必须安全,不危及病人生命,不发生严重后果;③根据病情、临床需要及适应证选择最恰当的检查方法,采取最优首选检查制。 (三)X线检查方法 X检查方法分三大类,普通X线检查(透视与摄影)、X线造影检查和X线特殊检查。

线:与水平线相交,与正中线平行的线;⑤前额线(冠状线):与矢状面垂直相交,将人体前后分开的线。 X线摄影学的基准线:①人类学基准线(ABL):眶下缘与外耳道上缘的连线,也即听眶线;②听眦线(OMBL):外耳道中点与外眦连线;③听鼻线:鼻前棘与外耳道中点连线; ④听眉线(SML):外耳道中点与眶上缘(或眉间)连线;⑤耳垂直线(ARL):通过外耳道中点与听眦线垂直的线;⑥眼窝中央线(眶间线)(IPL):从正面看左右眼窝中点的连线; ⑦眼窝下缘线(眶下线)(IOL):从正面看左右眼眶下缘连线。 摄影体位:①立位:人体直立姿势;②坐位:人体坐立姿势;③半坐位:在坐位下,背后倾斜45°姿势;④仰卧位:背部向下的卧位姿势;⑤俯卧位:腹部向下的卧位姿势; ⑥左侧卧位:人体左侧向下的卧位姿势;⑦右侧卧位:人体右侧向下的卧位姿势;⑧右前斜位(RAO第1斜位):人体右侧面向前靠近胶片倾斜的体位姿势;⑨左前斜位(LAO第2斜位):人体左侧面向前靠近胶片倾斜的体位姿势;⑩左后斜位(LPO第3斜位):人体左侧背向后靠近胶片倾斜的体位姿势;○11右后斜位(RPO第4斜位):人体右侧背向后靠近胶片倾斜的体位姿势;○12外展位(ABD):手或足沿冠状面运动,远离体轴向外侧(左或右)展开的肢体位;○13内收位(ADD):手或足沿冠状面向体轴方向移动的肢体位;○14外旋位:以手或足的纵轴(中轴)为中心,向外旋转的肢体位;○15内旋位:以手或足的纵轴(中轴)为轴心,向内旋转的肢体位;○16屈曲位:形成关节的两块骨骼之间,做减 小角度的屈曲运动的肢体位;○17伸展位:形成关节的两块骨骼之间,做增大角度的伸展运动的肢体位。 摄影方向:①矢状方向:前后向(A→P)、后前向(P→A)、腹背向(V→D)、背腹向(D→V);②侧方向:左右向(L→R)、右左向(R→L);③斜方向:背腹第1斜方向(D →V:RAO)、背腹第2斜方向(D→V:LAO)。腹背第1斜方向(V腹背第D:LPO)、腹背第2斜方向(V→D:RPO)。 颈部摄影方向:枕额向(P→A)、额枕向(A→P)、颌顶向、顶颌向、枕颌向。 四肢部摄影方向:胫腓向(从胫骨向腓骨)、腓胫向(从腓骨向胫骨)、桡尺向(从桡

放射科常用检查方法

放射科常用检查方法、部位中英文对照医学影像检查方法与部位中英文对照 头颅正侧位Skull PA& LAT 鼻窦Sinus PA 左侧乳突Left Mastoid Process 右侧乳突鼻骨侧位Right Mastoid Process Nasal Bones LAT 颈椎正侧位C-Spine PA & LAT 颈椎双斜位C-Spine Dual Oblique 胸椎正侧位T-Spine PA & LAT 腰椎正侧位L-Spine PA & LAT 骶尾正侧位Saccrum/Coccyx AP & LAT Chest PA & LAT (Adult) Chest PA & LAT (Pediatrics) 骨盆(成人) Pelvis PA (Adult) 骨盆(儿童) Pelvis PA (Pediatrics) 腹部(成人) Abdomen (Adult) 腹部(儿童) Abdomen (Pediatircs) 左侧肩关节Left Shoulder Joi nt 右侧肩关节Right Shoulder Joi nt 左侧肱骨正侧位Left Humerus AP & LAT 右侧肱骨正侧位Right Humerus AP & LAT 左侧尺桡骨正侧位右侧尺桡骨正侧位左侧肘关节正侧位右侧肘关节正侧位Left Forearm AP & LAT Right Forearm AP & LAT Left Elbow Joi nt AP & LAT Right Elbow Joi nt AP & LAT 左手正斜位Left Hand AP & Oblique 右手正斜位Right Hand AP & Oblique 左侧腕关节正侧位Left Wrist Joi nt AP & LAT 右侧腕关节正侧位Right Wrist Joi nt AP & LAT 双腕关节正位(成人)Dual Wrist Joi nt AP (Adult) 双腕关节正位(儿童)Dual Wrist Joi nt AP (Pediatrics) 左侧股骨正侧位右侧股骨正侧位左侧膝关节正侧位右侧膝关节正侧位Left Femur AP & LAT Right Femur AP & LAT Left Kn ee Joi nt AP & LAT Right Knee Joi nt AP & LAT 胸部正侧位(成人)胸部正侧位

放射科诊疗项目清单

放射科常规诊疗项目清单、透视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X 光透视检查 2、透视下定位 二、摄片: 1、全身各部位X 线摄影 2、床旁摄影 3、术中摄影 三、特殊检查项目: 1、唾液腺造影 2、食管造影 3、上消化道造影 4、口服小肠造影 5、钡灌肠大肠造影 6、口服法胆道造影 7、静脉胆道造影 8 T管造影 9、静脉泌尿系造影 10、逆行尿路造影 11、膀胱造影 12、窦道及瘘管造影 13、子宫输卵管造影

14、下肢静脉造影 15、椎管造影 16、椎间盘造影 17、四肢关节造影 四、C T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CT平扫、增强扫描 2、CT增强多期扫描 3、CT动态增强扫描 4、CT高分辨薄层扫描 5、CT血管成像(CTA (包括冠状动脉) 6、CT心功能分析 7、CT灌注成像 8 CT仿真内窥镜成像 9、CT椎管造影(CTM 10、CT尿路造影(CTU 11、临床CT引导 五、磁共振(MR 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MF平扫、增强扫描 2、MF增强多期扫描 3、MR动态增强扫描 4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5、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6、磁共振水成像 7、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8、磁共振尿路成像(MRU) 9、背景抑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 10、磁共振乳腺检查 六、口腔 1、口腔全景摄影 2、头颅侧位定位 七、介入手术 1 、全身各部位经皮穿刺活检 2、经皮穿刺胆道造影 3、经皮穿刺肾盂、输尿管造影 4、经皮穿刺肾囊肿造影 5、膀胱、尿道造影 6、经皮穿刺脓肿造影+引流 7、经皮穿刺胆道引流 8、经皮穿刺肝囊肿引流+硬化 9、经皮穿刺肾囊肿引流+硬化 10、选择性锁骨下动脉造影、脊髓动脉造影 11、主动脉造影 12、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灌注

放射科影像学检查技术评价的内容及指标

放射科影像学检查技术评价的内容及指标 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技术通过不同的设备来完成。同一类设备,不同型号、不同厂家制造,可能所得到的影像学图像也存在差别;一样的设备所用的检查条件、参数不同,也可能会得到不同效果的图像。所以,具体的检查技术就不太可能有非常统一的标准。但总的来说,影像学检查技术评价主要有两大方面内容:一方面,观察图像或照片反映的人体各部位是否达到诊断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观察图像或照片是否遵守了要求的一般准则。下面分别叙述其具体内容及指标。 一、影像学检查必须遵守的一般准则 影像学检查必须遵守的一般准则就是各种检查得到的图像或照片的基本要求。内容主要包括图像或照片上的各种检查信息记录、影像清晰、无外来的影像等。具体要求如下。 1.图像或照片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2.图像或照片影像上基本信息完整、齐全、无误。如患者姓名、年龄、性别、检查日期、检查ID 号、检查参数、单位名称、定位标志等。 3.图像或照片无任何技术操作缺陷,包括无划伤、无污染、无静电及伪影等。 4.图像分格规范、合理,束光器的照射投射的射野大小适当。 5.图像或照片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6.图像或照片上反映出对检查范围之外的辐射敏感的组织和器

官已经采取了屏蔽措施。 7.照片中图像诊断密度范围控制在 0.25~2.0。 二、图像或照片影像质量评价指标 1.图像或照片诊断学要求的评价指标 (1)影像观察标准:观察标准是通过目测,观察不同部位图像或照片上是否能看到一些主要的解剖结构和细节,并且用可见程度等级来表征其性质。可见程度的观察为三级:隐约可见,观察的解剖学结构可着见,但细节不能很好显示,即特征可见;可见,观察的解学结构的细节能够看见,但不能清晰地辩认,即为细节显示;清晰可见,观察的解剖学结构细节能清晰辩认,即为细节清晰。关于观察的解学结构和细节是否能在图像或照片上看到,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技师设计的投照体位或扫描部位不正确,或惠者对检查配合不符合要求,都可能影响图像上解学结构和细节的可见程度。当然,影像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其质量,也影响着图像或照片质量。在进行图像或照片质量评价时,要区别造成图像质量不达标的可能原因,加以分析。同时,由于这种评价方法,都是技师主观视觉进行判断,因此,必须大家共同观察、分析和讨论,减少评价误差。 (2)重要的影像细节:就是要求图像或照片可以显示某一具体细节,这些细节可能是正常的解剖结构细节,也可能是病理性结构。影像技术学上要求不同部位或解剖有其影像细节最小可辩认细节的极限尺寸,作为影像质量的具体评价。在图像或照片评价时,如果这些细节能够显示,说明该部位的其他结构也就能够很好显示了。比如,

(推荐)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2016年修订) 一、一般要求 1、X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X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正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 3、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 4、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二、优质图像标准 1、密度合适 2、层次分明 3、摄影体位标准: 4、照射野大小合适: 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位,尤其是内分泌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长骨应至少包括1个邻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 5、无体外伪影。 6、无运动伪影。 7、特殊检查体位应标注。 8、胶片无污片、划片、粘片、指纹。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内容及方法 项目评价内容和方法扣分 图像对比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5图像层次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层次欠分明 5 投照野控制投照野过大或包括不全 5 伪影不影响诊断的伪影,如内衣扣、金属线 5

有可能误认为病变的伪影50 伪影范围较大,掩盖诊断区。50 呼吸伪影或运动伪影5~10 抽查胶片,有污片、划片、粘片 5 图像标识不完整5 图像重要标识如左右、姓名、性别错误50 摄影体位不标准15~20 特殊体位无标注,如腹部立位位,水平侧位10 摄影部位错误对照申请单和摄影部位是否一致 50 图像放大比例抽查胶片,图像放大比例是否一致5 用片统一,尺寸合理抽查胶片 5 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DR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100分,扣完为止。 优:≥90分良:80~89分合格:70~79分不合格:<70分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放射科医生的主要工作内容

放射科医生的主要工作内容 放射科医生负责担任客户放射诊断,会诊工作。以下是汇文网小编整理的放射科医生的主要工作内容。 篇一 职责: 1、在医务总监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放射科体检和体检结果进行小结工作; 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遵守放射科的检查和诊断程序; 3、按照放射科体检项目的要求,认真询问病史,确保体检项目无遗漏、无误诊; 4、对体检中发现的阳性体征,要在体检表相应栏目中作简明扼要的描述,防止简单下结论,并准确无误的录入体检结果及检后的结论、建议; 5、体检过程中做好顾客的放射线防护工作; 6、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尊重客人的隐私权,对客人提出的问题,做好咨询解答工作; 7、体检中遇到疑难问题及时与相关科室或终检医师会诊,共同做出合理的结论;

8、配合有关人员做好对本科室体检处理工作; 9、负责本科室常用物品的请领工作并做好使用消耗记录,爱护本科的设备和物品; 10、做好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保持室内整洁卫生,节约水电。 能力要求: 1.熟练掌握DR、MR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断及报告结论。 2.指导下级人员协助完成专科相关工作。 3.熟悉体检中心工作流程,有同岗位工作经验优先 篇二 职责: 1. 负责影像中心的放射诊断工作,及时出具诊断报告; 2. 参与会诊和病例讨论; 3.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 完成影像中心要求的其他工作。 任职资格:

1.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影像或相关专业,初级职称及以上; 2. 持有医师执业证(可变更)和资格证; 3. 一年以上放射科工作经验; 4. 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篇三 职责: 1、负责口腔受检客人的放射检查项目(CT、DR)的检查; 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3、按照放射检查项目要求和专业规范用语,认真细致记录检查结果,做出本科的检查结论及建议; 4、负责本科室的设备和物品的管理,保持仪器设备整洁完好,定期检查仪器设备,有需要报修、更换配件或更新时,及时上报; 5、做好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保持室内的整洁和卫生。 任职要求:

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放射科管理制度

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放射科管理制度 第一节放射科组织管理制度 一.在院级领导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实施放射科主任对放射科各个部门(包括普通X 线诊断、CT、MRI、介入治疗等)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科主任一般应当由学科带头人、高年资医生担任。 二.可分设副主任或组长协助科主任工作。 三.住院医师应实行不同影像学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影像学各种方法,以便发挥综合诊断的优势。科室应鼓励高年资主治医师按人体解剖系统分专业深入钻研,以期成某一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实施相对固定,定期轮转;能够掌握放射科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实现一专多能。 四.全面抓好科室的各项质量管理和优质服务。科主任要全面管理好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好各级人员的专业培养和提高业务水平。 第二节资料存档保管制度 一、X 线片、X 线检查申请单、报告单、等资料要保存15 年。 二.线检查资料要有专门储藏场地,由专人负责,保证资料的完整,不得遗失和破损。

三.如有缺片,应及时查找,明确去向。 四.每天整理,汇总,归类。 五.借取存档片由登记室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擅自借取。 六.急诊借片。根据急诊室要求,急诊病人拍片后,可先借片,后写报告。 七.平诊借片。借片需由借片医生开具借片条后至登记室借取;外借片须有借片人出 具借条,留下借片人身份证复印件及联系电话号码。 第三节X 线摄影室管理制度 一.每日上班后应先开机、开空调。检查病人前先作球管预热,不许在未预热状态下 检查患者。机器出现故障时,应记录在案,维修情况也应记录。 二.进行x 线摄影检查前,应仔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摄片部位和会诊单,检查号码是否准确,严防错号、重号和病人重名重姓;应除去病人身上金属、膏药等物品。对检查有不明之处及时请示本科医师或上级技师,或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 三.摄影操作时注意周围有无障碍物及诸附件有无固定。危重病人或怀疑脊椎骨折病人应有临床医生陪同,协助移动病人和摆位,以免因摄影操作而加重病情,发生意外。 四.病人检查结束后,应填写曝光条件、日期;特殊摄影应记录摄影体位,最后签名。

放射科诊疗项目清单

放射科常规诊疗项目清单 一、透视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X光透视检查 2、透视下定位 二、摄片: 1、全身各部位X线摄影 2、床旁摄影 3、术中摄影 三、特殊检查项目: 1、唾液腺造影 2、食管造影 3、上消化道造影 4、口服小肠造影 5、钡灌肠大肠造影 6、口服法胆道造影 7、静脉胆道造影 8、T管造影 9、静脉泌尿系造影 10、逆行尿路造影 11、膀胱造影 12、窦道与瘘管造影 13、子宫输卵管造影

14、下肢静脉造影 15、椎管造影 16、椎间盘造影 17、四肢关节造影 四、CT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CT平扫、增强扫描 2、CT增强多期扫描 3、CT动态增强扫描 4、CT高分辨薄层扫描 5、CT血管成像(CTA)(包括冠状动脉) 6、CT心功能分析 7、CT灌注成像 8、CT仿真内窥镜成像 9、CT椎管造影(CTM) 10、CT尿路造影(CTU) 11、临床CT引导 五、磁共振(MR)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MR平扫、增强扫描 2、MR增强多期扫描 3、MR动态增强扫描 4、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5、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6、磁共振水成像 7、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8、磁共振尿路成像(MRU) 9、背景抑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 10、磁共振乳腺检查 六、口腔 1、口腔全景摄影 2、头颅侧位定位 七、介入手术 1、全身各部位经皮穿刺活检 2、经皮穿刺胆道造影 3、经皮穿刺肾盂、输尿管造影 4、经皮穿刺肾囊肿造影 5、膀胱、尿道造影 6、经皮穿刺脓肿造影+引流 7、经皮穿刺胆道引流 8、经皮穿刺肝囊肿引流+硬化 9、经皮穿刺肾囊肿引流+硬化 10、选择性锁骨下动脉造影、脊髓动脉造影 11、主动脉造影

放射科胸部CT检查技术操作规程

放射科胸部CT检查技术操作规程 一、胸部普通检查 (一)适应证 1.肺良恶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2.肺急慢性炎症及弥漫性病变。 3.肺血管性病变。 4.胸部职业病。 5.胸膜病变。 6.纵隔肿瘤和大血管病变。 7.胸部外伤。 8.胸部手术后疗效的评价。 9.气管和支气管内异物。 (二)禁忌证 碘过敏或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能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 (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患者的准备 (1)扫描前去除患者颈胸部位的金属物品。 (2)训练患者呼吸和屏气要领。 (3)如需要对比增强扫描,检查前4h 应禁食但不禁水,如患者因病禁水,最好经静脉补充液体。

2. 检查方法和扫描参数 (1)平扫 1)扫描体位: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臂上举抱头。 2)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 3)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和层距。 4)扫描范围:自胸腔入口到肺下界膈面。 5)扫描机架倾斜角度:0°。 6)扫描野:30~40cm。 7)扫描层厚:5~10mm。 8)扫描间隔:5~10mm。 9)成像矩阵:512×512。 10)扫描条件:120kV,100~300mAs 或自动 mAs。 11)软组织算法或标准算法。 (2)增强扫描 1)对比剂用量:80~100ml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2)注射方式:采用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3~4ml/s。 3)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射60~80ml后即可开始扫描。 4)其他检查程序和扫描参数:同平扫。 5)根据需要可在注射对比剂后延迟 5~30min 扫描。 3.摄片要求 (1)依次循序拍摄定位片、平扫和增强扫描图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