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绪论

绪论

绪论
绪论

北京化工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静电纺丝制备聚己内酯-明胶纳

米纤维用于载药型引导组织再

生膜

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学生姓名:宫敏

导师姓名:张立群(教授)

开题日期:2014.1.6

目录

第1章课题来源及项目名称 (4)

第2章文献综述 (4)

2.1 国内外引导组织再生膜发展现状 (4)

2.1.1 引导组织再生膜的背景及分类 (4)

2.1.2不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 (5)

2.2 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 (5)

2.2.1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的特点 (5)

2.2.2 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分类 (6)

2.2.3 天然高分子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 (6)

2.2.4人工合成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 (7)

2.3 静电纺丝技术 (9)

2.3.1静电纺丝技术的背景 (9)

2.3.2静电纺丝的原理 (10)

2.3.3静电纺丝的应用前景 (11)

第三章研究计划 (12)

3.1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 (12)

3.2本课题的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

3.2.1 基本要求 (14)

3.2.2 研究内容 (14)

3.2.3 课题的创新点 (14)

3.2.4 实验进度计划 (15)

第四章参考文献 (16)

第1章课题来源及项目名称

本课题来源:自选项目

项目名称:静电纺丝制备聚己内酯-明胶纳米纤维用于载药型引导组织再生膜

第2章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引导组织再生膜发展现状

2.1.1 引导组织再生膜的背景及分类

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的概念最初产生于牙周病的治疗中,它是指用外科的方法放置一个物理屏障来选择性地分隔不同的牙周组织,阻止牙龈上皮和牙龈结缔组织向根面生长,造成空间,诱导具有牙周组织再生潜力的牙周膜细胞冠向移动并生长分化,实现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再生,形成牙周新附着。引导组织再生膜技术成功应用于牙周病治疗后,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引导组织再生膜也被应用于多种软硬组织的修复与再生研究中,如骨缺损、皮肤创伤、肌腱断裂等。

GTR的生理学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产生与完善与骨再生过程密切相关。当骨缺损发生时,不同组织细胞会向缺损内迁移、生长,缺损部位会被来自周围的组织填充,形成软组织“夹垫”,而这种“夹垫”的存在将延迟骨组织的愈合过程[1]。

[1]KARL-ERIK KAHNBERG, LARS RASMUSSON, G?RAN ZELLIN.Bone Grafting Techniques for Maxillary Implants[M]. Blackwell Munksgard, 2005.应用GTR技术,首先机械性地阻碍了上述软组织进入骨缺损部位,保持骨缺损部位有相对稳定的再生环境。骨缺损处的新骨形成主要是由位于骨膜发生层的成骨细胞来承担,此时膜材料成为了骨端骨膜再生的支架,引导具有成骨性的细胞粘附并向缺损区域迁移。所填充在骨缺损处的支架材料不仅起到支持作用,能

够保持原有组织的形状,而且还起到模板作用,为骨细胞提供赖以寄宿、生长、分化和增殖的场所,从而实现引导骨再生和控制再生组织的结构的目的。此外,支架材料在体内的降解过程中可不断溶解出钙、磷离子,促进矿化沉积过程,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由于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成分和制作工艺的不同,目前应用的膜材料种类较多。但是一般来说,GTRM材料一般分为不可吸收和可吸收膜材料。它们应用的理论基础基本相同,都是利用膜的物理屏障功能,将缺损部位与周围组织隔离开来

并维持一定的组织生存空间,阻止缺损区周围细胞进入缺损区,从而使得组织修

复再生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1.2不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

膨体聚四氟乙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不可吸收GTRM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但是由于不可吸收膜材料的不可降解性,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可能引起组织的再次损伤,这就为可吸收引导膜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2]任天斌,曹春红,王刚,等。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J].

化学进展,2010,22(1):180-185.

钛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硬度和可塑性,可稳定地维持骨缺损空间, 保护血肿。黄建生等[3] 2002年对30例47枚牙种植术中发现骨缺损、骨量不足的患者采

用钛膜进行膜引导再生修复骨缺损及骨增量, 结果显示医用钛膜在种植术中有

较好的引导骨再生效果, 有利于种植术后骨融合期新骨的形成。钛膜常见的并

发症是膜暴露, 伤口裂开, 在使用中, 需要特殊钛钉固定位置, 有一定的不便, 对其性能的改进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2.2 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

2.2.1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的特点

理想的可吸收性GTR应具备以下特点: (1)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组织、细胞亲和性;(2) 降解速度与组织愈合时间相平衡, 降解产物在体内无不良反应, 降解过程不影响组织再生;(3) 膜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物理性能、柔韧性和可操作性;(4) 对伤口愈合无影响或利于伤口愈合;(5) 有良好的选择性, 细胞阻隔功能;(6) 无抗原性。

2.2.2 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分类

作为GTM材料, 除了必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对人体无毒无害之外, 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适当的降解速率以及一定的可操作性等。聚乳酸、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及其共聚物等聚酯也是一类良好的GTRM 材料。吸收材料已经有很多种, 这些材料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以胶原为代表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和以聚酯为代表的合成高分子材料。

2.2.3 天然高分子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

(1)胶原

胶原是细胞外最重要的水不溶性纤维蛋白,是构成细胞外基质的骨架。胶原在细胞外基质中形成半晶体的纤维,给细胞提供抗张力和弹性,并在细胞的迁移和发育中起作用。胶原材料是一类优良的可用于引导组织再生的生物材料,它的种类较多,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参与组织愈合过程以及降解速度可按需调节等优点。胶原的应用非常管饭,在腹膜、韧带、牙周组织及肌胯的修复,口腔科引导牙周组织、根尖周组织修复,颌骨修复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组织修复过程中,胶原可防止纤维组织向受损部位增生,保证生长较慢的组织向刨口增殖,完成受损骨组织的再生。

PELLEN-MUSSI P等对了纤维原细胞在胶原引导膜上的增殖、生长等行为进行测试表征,他们认为与空白组相比, 虽然胶原膜上的细胞数目相对减少, 但是细胞黏附性和形貌依旧保持很好。PELLEN-MUSSI P, FRAVALO P, GUIGANDM, ET AL. J. Biomed. Mater. Res. A, 1998,36: 331—336.

(2)壳聚糖

壳聚糖(Chitosan)是一种线性多糖,它的结构类似糖胺聚糖,其诱导、刺激组织重建的特性成为GTR膜研究的一个热点。林崇韬,陶安军,李红艳. 复合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J].口腔医学研究,2009,25(3):298-300.张毅等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壳聚糖膜,然后通过体内外生物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生物学相容性,测试结果表明,测试表明壳聚糖膜无毒、不溶血、不致热、不致敏,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张毅,庄昭霞,卢凤琦,等.牙周引导组织再生壳聚糖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40(2):116-117. Shine等将制备的壳聚糖纳米纤维膜植入10 mm 缺损的兔颅骨内, 4 周时已有新生骨长入缺损处, 6 周后膜形态及膜下空间保持完整, 显示壳聚

糖膜具有促进骨生长的性能。SHIN SY, PARK HN, KIM KH, LEE MH, CHOI YS, PARK YJ, LEE YM, KU Y, RHYU IC, HAN SB, LEE SJ, CHUNG CP.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chitosan nanofiber membrane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J].Journal of Peridontology,2005,76(10):1778-1784.

(2)海藻酸钙膜

Ishikawa[9]的大鼠实验报道将海藻酸钠水溶液充满骨缺损, 然后滴加氯化钙水溶液, 在表面形成海藻酸钙膜, 腔内充满海藻酸钠水溶液, 证实海藻酸钙膜可以作为引导组织再生的屏障膜。ISHIKAWA K, UEYAMA Y, MANO T, KOYAMA T, SUZUKI K, MATSUMURA T. Self-setting barrier membrane for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method: initial evaluation of alginate membrane made with sodium alginate and calcium chloride aqueous solutions[J].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1999,47(2):111-115.

黄剑奇等以家兔为研究对象, 比较了海藻酸钙膜和胶原膜在骨缺损中应用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结果显示海藻酸钙膜比胶原膜效果更好, 组织反应过程短、程度轻, 能更快地促进骨缺损的愈合。黄剑奇,何虹等.海藻酸钙膜引导成骨作用的初步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2,12(2):132-135.

不可吸收膜植入体内后,后期还需要手术取出,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可吸收膜的最大优势是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屏障膜, 这些膜材料的降解产物是机体正常的成分,可被机体吸收或者排出体外。

2.2.4人工合成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

(1)聚乳酸膜( PLA)

聚乳酸(PLA)是以微生物发酵产物乳酸为单体化学合成的一类聚合物,它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经FDA批准可用作医用手术缝合线和注射用徽胶囊、微球及埋植剂等制剂的材料。PLA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是CO2和H2O,中间产物乳酸也是体内正常糖代谢的产物,能被人体完全吸收,所以不

会在重要器官聚集。李孝红,袁明龙,熊成东等.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合成和在

生物医学上的应用[J].高分子通报,1999(3):23-32.但是PLA为疏水材料,降解速度过于缓慢,可能影响骨细胞增殖与迁移,其降解产物产生的乳酸易引起炎症反应,对新骨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

(2)聚己内酯(PCL)

聚己内酯是一种半结晶性聚合物,它是利用有机金属化合进行开环而得来的脂肪族聚酯。在自然环境中聚己内酯中的酯键易被微生物或酶分解成CO2和H2O。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PCL以其优越的可生物降解性和力学性能,得到广泛的关注。

聚己内酯的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是其能否进一步应用于临床的重要前提。聚己内酯在体内的降解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表现为分子量不断下降,但不发生形变和失重;第二阶段指分子量降至5000以后,材料开始变为碎片并发生失重,逐渐被机体吸收和排泄。其降解动力学符合酯类水解的一级速率方程,因而可确定聚己内酯在体内的降解机理主要是酯链水解导致的大分子链断开,表现为分子量下降。宋存先等研究了聚己内酯在大鼠体内的降解,表明起始分子量6.6万的聚己内酯胶囊在体内可完整存在2年。2年中分子量逐渐下降,2年后降解为低分子量。用氚标记低分子量聚己内酯植人大鼠皮下,测定其吸收及排泄,结果证明聚己内酯不在体内蓄积,排泄完全。宋存先,王彭延,孙洪范,等.聚己内酯在体内的降解、吸收和排泄[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0,17(1):25—28.

理想的支架材料应该具有如下性质: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②可生物降解性和降解速率可按需调控性;③无抗原作用;④维持在其上生长的细胞形态和表型,并促进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和增殖,诱导骨组织细胞再生;⑤有足够的孔隙率;

⑥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张余,尹庆水.骨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的现状及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3,19(2):203-205.聚己内酯符合以上要求,因而它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骨组织工程中,聚己内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PCL材料初始强度为30MPa,接近或稍高于PLA和PGA的水平。所以可以认为,PCL初始强度高,而且PCL降解速度慢,力学性能维持时间长,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及与不同的可生物降解材料聚合,可以满足生物医学工程中不同特性材料的要求。

PCL有良好的柔韧性并且它的降解速率较慢,因此可用于术后防止肌腱粘连的膜。实验表明,由于PCL膜的存在,在手术后肌腱与皮下组织之间形成了一个物理屏障,有效地减少了肌腱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而使肌腱的滑动基本不受限制,

有利于肌腱功能恢复。膜在l8周内保持完整,有充足的时间保证肌腱的恢复。

尽管PCL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基本还停留在实验研究中,距临床应用还有较大的差距。但PCL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从19世纪70年代起,人们就开始了对聚己内酯作为创伤敷料的研究,同时也通过大量的体内体外实验对聚己内酯的生物相容性和功效也进行了研究,它也得到了FDA同意进行大量生物医疗应用。CHONG EJ, PHAN TT, LIM IJ, ZHANG YZ, BAY BH, RAMAKRISHNA S, LIM CT. Evaluation of electro-spun PCL/gelatin nanofibrous scaffold for wound healing and layered dermal reconstitution.Acta Biomaterialia, 2007, 3(3):321–330.对聚己内酯进

行改性后,PCL支架材料又具有了调节细胞生长、诱导组织再生和功能分化的重要性能,故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组织工程学与再生医学。

2.3 静电纺丝技术

2.3.1静电纺丝技术的背景

静电纺丝技术( Electrospinning fiber technique )是指带电的高分子溶液(或熔体)在静电场力的作用下拉伸变形, 再经溶剂挥发(或熔体冷却)而固化,从而获得纳米纤维的工艺。静电纺丝这一技术最早在1934年由美Formhals提出。1966年,simons 发明了一种电纺装置, 制备出超薄的无纺布。1981年Manley和Lorrondo利用静电纺丝将聚乙烯和聚丙烯熔体制备成连续纤维20世纪90年代初, 美国阿克伦大学Reneker课题组对该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利用静电纺丝技术

制备了一多种聚合物直径较小的纤维,推动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

纳米材料包括纳米纤维、纳米球、纳米管等具有大的比表面积, 特殊的光学、电学、磁学及催化性能, 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其中纳米纤维材料是研究热点之一。邹科,龙云泽,吴佑实.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进展及应用.合成纤维工业.2007,30(3):54-58.

近十年来随着对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及独特性能的开发,静电纺丝技术的实验和理论工作也得到了深人的研究。目前已有几百种聚合物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超细纤维材料, 其中包括合成的可降解聚合物, 例如聚乳酸、聚乙交酯、聚氧化乙烯、聚己内酯等及其共聚物, 天然高分子如蚕丝蛋白、纤维蛋白、胶原蛋白、壳聚糖、透明质酸、DNA等。天然高分子在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方面比合成高分子具有更大的优势, 更适合生物医疗方面的应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

但是由于静电纺丝所制备的纤维直径太小、强度差且效率太低,因而一直未能得到实际应用。直到近几年,随着纳米制备技术的发展和新型纳米材料的诞生,具有纳米尺寸、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积特性的纳米纤维使静电纺丝技术再次受到广泛关注。从剖析静电纺丝的原理到计算机模拟静电纺丝成型的整个过程,从制备更高比表面积的多孔纳米纤维到高度取向高度结晶的纳米纤维,从制备混杂功能纳米纤维到纯无机纳米纤维材料,从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到工业化大型生产,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静电纺丝技术迅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果。由静电纺丝制备出的纳米纤维材料在催化剂载体、生物医学、净化过滤、抑菌防护等众多领域均得以逐步应用,一系列纳米化、功能化和高性能化的新型材料被逐步开发。

目前制备纳米纤维的主要方法有拉伸法、模板法、自组装法和静电纺丝法。拉伸法能制得单根纳米纤维长丝, 但只有粘弹性材料才可能拉伸成纳米纤维。模板法是用纳米多孔膜作为模板, 制备纳米纤维或中空纳米纤维, 但不能制备连续的纳米纤维, 产量太小。自组装法是利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将已有的组分自发地组装成具有某种形貌或功能的纳米材料, 但可控性较差。静电纺丝法是目前唯一能够直接、连续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方法。邹科,龙云泽,吴佑实.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进展及应用.合成纤维工业.2007,30(3): 54-58.

与常规的纺丝技术不同,静电纺丝是在几千至几万伏的高压静电场作用下,聚合物溶液或熔体表面上的电场力克服其表面张力,带电射流产生高速喷射。射流拉伸成一直线至一定距离后发生鞭动,进而沿环形或螺旋形路径行走。静电力使射流拉伸数千倍至数百万倍,射流的直径随之减小到几个微米到十几个纳米。随着溶剂挥发或熔体固化,所得的纤维最终以无纺布的形式收集在与地线连接的金属板、缠绕器或其他收集器上。

2.3.2静电纺丝的原理

静电纺丝装置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高压电源、带吸液管的毛细管或直径很小的针头和金属收集屏。

高压电源的正极与聚合物溶液相连, 负极与收集屏相连, 在通常情况下, 收集屏可以接地。在纺丝过程中, 高电压使被挤出毛细管的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带电,并产生射流。射流中的溶剂在射流过程中挥发或固化,所收集到的是无纺布形式

的微细纤维网侧。在毛细管顶端的液滴成为凸形的半球状,当在液滴表面上施加某一电位时,在电场作用下,聚合物溶液表面会产生电荷。电场相互排斥和相反电荷电极对表面电荷的压缩,均会直接产生一种与表面张力相反的力。当电场强度增加到临界值时,半球状液滴会转变为锥形,这一带电的锥体称为锥。进一步增加电场强度,带电射流会从锥尖喷射出来,放电后的聚合物经过不稳定拉伸会变细变长。同时溶剂挥发, 得到带电的聚合物纤维。J JORRITSMA, M A M GIJS, J M KERKHOF, J G H STIENEN. Nanometre diameter fibers of polymer, produced by electrospinning.Nanotechnology,1996,7(3): 216–223.

2.3.3静电纺丝的应用前景

由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的生物高分子纳米纤维材料,与细胞外基质的形态结构相似,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等特点,已被用于制备组织工程支架、创伤敷料、药物缓释载体等生物医用材料。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材料用于口腔牙周组织缺损的治疗,不仅能够阻止上皮结缔组织长入缺损区域,还可以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随着静电纺丝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大批纳米化、结构化和功能化的高性能纤维材料涌现了出来,并逐步应用到服装、食品、医药、能源、电子、造纸、航空等众多领域。

2.4 静电纺丝技术作为药物载体

生物材料植入体内过程与一般创伤过程及异物侵入过程相似。在体内植入研究中,局部炎性反应或免疫刺激是观察材料与机体反应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生物材料植入体内是一个创伤过程,因此植入后局部反应与典型的创伤愈合过程非常相似,一般来说愈合过程主要为炎症期和修复期,由于材料在体内长期存在,成为一个持续的炎性刺激物,局部炎性细胞活性增强,这样炎症期可以延长,修复期也会延长和增强,创伤后炎症修复时间的长度和程度主要取决于植入物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虽然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好,但植入体内后仍然会被看作异物,因此材料周围会有异物反应。房渝,胡建国.医用生物材料的相关性炎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7):9325-9328.甲硝唑是一种抗菌消炎药物,它对缺氧情况下生长的细胞和厌氧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它在人体中还原时生成的代谢物,也具有抗厌氧菌作用,抑制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从而干扰细菌的生长、繁殖,最终致细菌死亡。通过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以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PCL和明胶为基体,加入不同含量的甲硝唑,静电纺丝制备仿细胞外基质(ECM)的纳米纤维膜,得到原位高浓度的药物释放,既避免了系统全身性给药的副作用,也达到了病灶部位高浓度的药物释放以获得更高的抗菌抗炎效果。

第三章研究计划

3.1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

在口腔医学领域,牙周病、根尖病变、创伤等原因造成牙周组织的缺损,拔牙后剩余牙槽嵴的吸收,以及在种植义齿修复时骨量不足等原因均会造成牙齿支撑组织缺损。目前这些问题主要通过能够在缺损部位增加骨量或改善骨质量的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来进行治疗。这一治疗技术中,GTR膜和GBR支架材料是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修复效果。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用于GTR的材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从生物稳定性、永久型替代物向生物可吸收性、暂时性替代物过渡,并逐步成为临床应用上的主要趋势。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聚缩醛、聚四氟乙烯、钛合金等不可吸收膜首先被用于引导组织再生。这类材料具有很强的生物惰性,性质稳定,不与组织发生反应,但因其不能被组织吸收,需要在植入人体后4-6周后进行二次手术取出,增加了创伤的机会,因而难以被患者接受,临床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因此逐渐被可吸收膜所取代[18,19]。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大量可吸收性膜材料,例如:Bio-Gide?,Biomend?,Biomesh?,INION?,Tissue Guide?,Epi-Guide?,Vicryl?以及Guidor?等等。这类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无抗原干扰、无需第二次手术取出、降解时间可以调控、可直接参与组织修复以及固有的网状结构可引

导细胞生长等特点,成为较为理想的骨引导再生膜材料。

目前临床所用的主要是以胶原或人工高分子为主要材料的可吸收膜。人工合成可吸收生物高分子材料以聚乳酸(PLA)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类为主要代表。PLA是一种对人体无毒害、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降解产物能被人体完全吸收。但是PLA为疏水材料,降解速度过于缓慢,可能影响骨细胞增殖与迁移,其降解产物产生的乳酸易引起炎症反应,对新骨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对生物支架材料的长期研究与探索中,PCL材料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PCL是一种半结晶性聚合物,是经有机金属化合物开环聚合而来的脂肪族聚酯。PCL初始强度高,降解速度慢,力学性能维持时间长,生物相容性好,已受美国食品药品督管理局(FDA)批准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研究领域。人工合成多聚物PCL单一应用存在降解缓慢、细胞黏附能力差、亲水性差等局限,而采用不同加工工艺将不同的可降解材料进行聚合,能得到不同特性的材料。

明胶是由动物体内的胶原蛋白水解制备而成, 其氨基酸组成和胶原相似,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以及低免疫原性。同时,明胶中富含短肽,可以改进材料对细胞的亲和性,还可以促进软骨细胞在支架上黏附、增殖、分化和分泌细胞外基质,因此广泛应用于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PCL和明胶制成复合纳米纤维,它整合了明胶良好的生物性能和PCL良好的力学性能,BEI FENG, HONGBIN TU, HUIHUA YUAN.

HONGJU PENG , YANZHONG ZHANG. Acetic-Acid-Mediated Miscibility toward Electro-spinning Homogeneous Composite Nanofibers of GT/PCL.

Biomacromolecules .2012, 13(12):3917?3925.

同时在制备膜的同时能附着抗炎抗菌药物,作为新型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开发,必有广泛的发展前景。Rui Zheng等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聚己内酯-明胶不同比例的纳米纤维膜,并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能进项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聚己内酯-明胶不同比例的纳米纤维膜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随着聚己内酯含量的增加,所的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也相应增强。RUI ZHENG, HUICHUAN DUAN ,,JIXIN XUE, YU LIU, BEI FENG, SHIFANG ZHAO, YUEQIAN ZHU, YI LIU, AIJUAN HE, WENJIE ZHANG, WEI LIU, YILIN CAO, GUANGDONG ZHOU. The influence of Gelatin/PCL ratio and 3-D construct shape of electro-spun membranes on cartilage regeneration.Biomaterials,2014,35(1):152-164.

3.2本课题的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3.2.1 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题,使学生能够根据课题内容搜集相关资料,重点培养学生文献检索、阅读文献及综述文献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专业理论,学会设计实验、提出实验方案及实验操作,增强学生设计理念和动手能力;同时学会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尝试解释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3.2.2 研究内容

本课题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以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PCL和明胶为基体,加入不同含量的抗炎抗菌药物甲硝唑,并调控合成材料PCL与天然材料明胶的比例,静电纺丝制备仿细胞外基质(ECM)的纳米纤维膜。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

(1)将聚己内酯和明胶分别溶于三氟乙醇配置纺丝溶液,并调控合成材料PCL与天然材料明胶的比例(50:50);

(2)将已溶好的聚己内酯溶液与明胶溶液混合,加入不同含量的甲硝唑(0,5%,10%,15%,20%,25%,30%,35%,40%)进行静电纺丝,研究不同甲硝唑含量对纺丝的影响;

(3)研究产物的性能:对得到的样品进行拉伸测试得到力学性能以及降解后的力学性能,除此之外,样品还要进行药物释放,红外测试、细胞毒性试验、XRD、DSC、SEM等一系列的表征与测试。

3.2.3 课题的创新点

目前,普遍使用的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包括天然高分子与人工合成高分子两种。天然高分子材料的代表是胶原,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无毒,富含生物因子的优点,但是在临床运用中发现其较普通的力学性能,在生物环境下使用后整体材料容易形成塌陷,影响整体的使用性能。人工合成材料的代表为聚乳酸,

PLA是一种对人体无毒害、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降解产物能被人体完全吸收,但其分解产物乳酸为酸性物质,在人体内易诱发非细菌性炎症。另一方面,聚己内酯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力学性能与载药性能,作为组织工程的新兴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明胶是由动物体内的胶原蛋白水解制备而成, 其氨基酸组成和胶原相似,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以及低免疫原性[24]。同时,明胶中富含短肽,可以改进材料对细胞的亲和性,还可以促进软骨细胞在支架上黏附、增殖、分化和分泌细胞外基质,因此广泛应用于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25]。与此同时,近年来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也正不断受到重视,并运用于临床。

通过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以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PCL和明胶为基体,加入不同含量的抗炎抗菌药物甲硝唑(MNA),并调控合成材料PCL与天然材料明胶的比例,静电纺丝制备仿细胞外基质(ECM)的纳米纤维膜,得到原位高浓度的药物释放,既避免了系统全身性给药的副作用,也达到了病灶部位高浓度的药物释放以获得更高的抗菌抗炎效果。通过研究药物与大分子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在纳米纤维中的分布情况,该纳米纤维膜的理化性能、力学性能是否满足临床手术操作的需要和在体内起到引导组织生长及屏蔽性能的作用、降解性能是否与组织修复的速率匹配及降解前后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变化、纤维膜在体外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增殖,以期得到最佳的纺丝纤维膜。

3.2.4 实验进度计划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起止日期

1 收集资料2014.02—2014.03

2 设计实验具体实验研究2014.03—2014.05

3 毕业论文写作2014.05—2014.06

4 毕业论文答辩2014.06

第四章参考文献

[1]Kahnberg KE,Rasmusson L,Zellin GBone grafting techniques for

maxillary implants[M].Blackwell Munksgard,2005.

[2]引导骨再生膜的应用和研究进展鄂玮综述马卫东审校( 大连市口腔医院种

植科辽宁大连116021)[ 中图分类号] R782[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16717651( 2011) 05 0441 03

[3]黄建生, 徐世同. 钛膜引导骨再生在骨内种植体植入中的应用[ J] . 中国口

腔种植学杂志, 2002, ( 4)321- 323

[4] KikuchiM, Koyam a Y, Takakuda K, et a.l J. B iom ed. M ater.Res. A,

2002, 62: 265) 272

[5] Lu L C, Garcia C A, Mikos A G. J Biomed. Mater. Res. A,1999, 46 ( 2) :

236) 244

[6]张毅. 牙周组织再生壳聚糖膜的生物性研究[ J] . 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2, 40( 2) 115- 117

[7]林崇韬, 陶安军, 李红艳. 复合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 J ] . 口腔医学研究,

2009, 25( 3) 298- 300

[8]Shine SY, Park H N, Kim KH, et al.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chit osan

nanofiber membrane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J ] . Journal of Peridontology, 2005, 76 ( 10) 1778

[9]Ishikawa K, Ueyama Y, Mano T , et al. Self- setting barriermembrane

for guided t issue regeneration method: initial evaluation of alginae membrane made with sodiumalgin at e an dcalcium chloride aqueou s solutins [ J ] . Biomed Mater Res ,1999, 47( 2) 111

[10]黄剑奇, 何虹等. 海藻酸钙膜引导成骨作用的初步研究[ J] . 口腔颌面外

科杂志, 2002, 12( 2) 132- 135

[11]张子军, 卢世璧, 王继芳, 等. 引导性骨再生中内源性BM P 的作用[ J] .

中华骨科杂志, 1996, 16( 11)719- 723

[12]司晓辉, 杨连甲, 金岩. 稳定表达人骨形成蛋白2 成纤维细胞的建立与鉴

定[ J]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 20( 2) 127 -129

[13]Vaccaro AR, Kush S . Theuse of bioabsorbable implants inthe spin e

[ J] . The Spine Journal, 2003, ( 3)227- 237

[14]宋存先,王彭延,孙洪范,等.聚己内酯在体内的降解、吸收和排泄[J].生

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0,17(1):25—28.

[15]张余,尹庆水.骨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的现状及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

2003,19(2):203-205.

[16]大卫R.萨利姆著,高续珊,吴大诚等译.聚合物纤维结构的形成[M].化学

工业出版社,2004.

[17] 张慎静电纺丝法制备复合引导组织骨再生材料

[18]Lin SJ,Hou LT,Liu CM,Liao CS,Wong MY, HoJY,Chang WK Bacterial

morphotypesand early cellular responses in clinically infected and non-infected sites after combinationtherapy of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and allograff[J].J.Dent.,2000,28(3):1 99—206.[19]Minabe M.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biologic rationale for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J].J.Periodont01.,1991,62(3):171-179.

[20] Hadlock T, Sundback C, Hunter D, et al. A polymer foam conduit

seededwith Schwann cells promotes guided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J].Tissue Eng 2000, 6(2):119-127

[21] Reneker DH, Chun I. Nanometre diameter fibres of polymer, producedby

electrospinning[J]. Nanotech, 1996, 7:216-223

[22] Ayres C, Bowlin GL, Henderson SC, et al. Modulation of anisotropyin

electrospun tissue-engineering scaffolds: Analysis of fiber

alignmentby th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J]. Biomaterials , 2006 , 27

(32):5524-5534

[23] Bregy, A., S. Bogni, V. J. Bernau, et al. Solder

dopedpolycaprolactonepolycaprolactonescaffold enablesreproducible laser tissue soldering [J].LasersSurg.Med, 2008, 40:716-725

[24}卢伟鹏,张兵,郭燕川.明胶静电纺丝的研究进展.明胶科学与技

术.2013,33(1)

[25]徐正良,刘骥,张长青.电纺聚己内酯-明胶纳米纤维膜复合兔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构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国际骨科学杂志.2013,33(1)

[26]Bei Feng, Hongbin Tu,Huihua Yuan,Hongju Peng,and Yanzhong

Zhang.Acetic-Acid-Mediated Miscibility toward Electrospinning

Homogeneous Composite Nanofibers of GT/PCL.Biomacromolecules 2012, 13, 3917?3925

[27]邹科,龙云泽,吴佑实.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进展及应用.合成纤维工

业.2007,30(3).

[28]任天斌,曹春红,王刚,苏俭生,袁伟忠,任杰.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化

学进展.2010,22(1)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习 题 1、下列各量是几位有效数字? (1)地球平均半径km R 22.6371= 6位 (2)s T 0010.2= 5位 (3)真空中的光速s m c /299792458= 9位 (4)cm l 00058.0= 2位 (5)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km s 810496.1?= 4位 (6)J 23109.2? 2位 2、按有效数字运算法则计算下列各式 (1)06546.06.547.255++ (2)218.311.855.90-- (3)0.145.12.91÷? ×102 (4)100)23.10025.100(÷- 2×10-3 (5)0.2001.22??π (6)) 001.000.1)(0.3103()3.1630.18(00.50+--? 3、按照误差理论和有效数字运算法则改正错误 (1)mm h 5.026.25±= mm h 5.03.25±=→ (2)015330'±'= θ 2.06.30±=→θ (3)nm 46.06.579±=λ nm 5.06.579±=→λ (4)2911/)1032.41067.1(m N Y ?±?=211/10)04.067.1(m N Y ?±=→ (5)m cm 5500= m cm 00.5500=→

(6)25.25.12= 2.25.12=→ (7)mA A I 10010000.0== mA A I 000.10010000.0==→ (8)06330.0是三位有效数字 位有效数字4→ 4、用一级千分尺测量一小球的直径,测得数据如下: 000.10:)(mm d i ,998.9,003.10,002.10,997.9,001.10,998.9,999.9,004.10,997.9。计算直径的算术平均值、标准误差、相对误差以及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解:) (000.10)997.9004.10999.9998.9001.10997.9002.10003.10998.9000.10(10 110110 1 mm d d i i =+++++++++?=?=∑= 结果表示:)(004.0000.10mm d d d ±=±=σ 5、计算下列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以及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356.2:)(m R i ,345.2,348.2,355.2,354.2,353.2。 解: )(352.2)353.2354.2355.2348.2345.2356.2(6 16161m R R i i =+++++?=?=∑= 结果表示:)(004.0352.2m R R R ±=?±= 6、一个圆柱体,测得其直径为mm d 006.0987.10±=,高度为 cm h 005.0526.4±=,质量为g m 006.0106.149±=,计算该圆柱体的密度、标准误差、相对误差以及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解:)/(748.34432cm g h d m =??=πρ 7、计算下列各式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以及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实验绪论课作业答案 1、(1) 44.02 m (2) 12.40±0.01 m (3) 13.59 kg (4) 0.289m (5) 5.27 m (6) 5.61×104 m 2 3、V = 4πh ?d 2 = 1.963×10-4 m 3 方法一 :?V = |h V ??|?h +|d V ??|?d = 4π(d 2 ??h + 2h ?d ??d) =0.01×10-4 m 3 方法二 :V V ? = h h ? + d d ?2 = 0.005 ?V = 0.005 ? V= 0.01×10-4 m 3 V = ( 1.96 ± 0.01 )×10-4 m 3 B = V V ?= 0.5% P=99.7% 方法三 :方和根传递法 ?V=()()2222d d V h h V ???? ????+???? ???? =4π()()()22242d hd h d ?+?=0.008×10-4 m 3 V = ( 1.963 ± 0.008) ×10-4 m 3 B = V V ?= 0.4% P=99.7% 4、 (1) ±0.5 mm (2) ±1℃ (3) ±0.01g (4) ±0.05 mm (6) ±1.5 mA (或 ±2 mA) 5、 L =1.449×10-2 m L σ=())110(102--∑i i L L = 0.004×10-2 m L=(1.449±0.004) ×10-2 m B = 0.3% P =68.3% L=(1.45±0.01) ×10-2 m B = 0.7% P =99.7% 6、 R x =2 1R R ?R O = 92.5Ω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答案附解析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答案附解析 1. 下面哪种说法正确?D A.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测量仪器的精度决定。 B.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计算器数码显示位数的多少决定。 C.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所用的单位决定。 D.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其不确定度决定。 2. 某物理量的测量结果为n=1.6532(0.0007),下面对该结果的解释哪种是正确的?C A. 表明该物理量的数值有两种可能,即n=1.6525 或n=1.6539 。 B. 表明该物理量的数值是(1.6525,1.6539)区间内的任何值。 C. 表明该物理量的真值有较大的概率位于(1.6525,1.6539)区间内。 D. 表明该物理量的真值不在(1.6525,1.6539)区间内。 3. 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以各次测量值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该物理 量的测量结果,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 A. 这样做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B. 这样做可以减小随机误差。 C. 这样做可以得到该物理量的真值。

D. 这只是处理测量数据的一种方法,不能减小误差,与真值也没关系。 4. 以下关于系统误差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D A. 系统误差是没有规律的误差。 B. 系统误差就是指来源于测量仪器的误差。 C. 系统误差是正性误差。 D. 系统误差是可正可负的。 5. 用最小分度为0.2s 的计时器测量时间,一次测量的结果是 56.4s,正确的表达式是哪一个?C A. 56.4(0.1)s C. 56.40(0.06)s B. 56.40(0.10)s D. 56.4(0.2)s 6. 已知 D H M 2 4 π ρ= ,其中M = 276.180(0.020)g ,D = 3.662(0.005)cm,H = 12.180(0.010) cm,M、D、H 这三个测量量中哪一个量的测量对ρ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A A. M 的测量对ρ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

第一讲 绪论

第一讲绪论 现代西方哲学泛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西方各国产生和流传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折 西方哲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过三次重大的转折:从古希腊哲学转向中世纪哲学;从中世纪转向近代西方哲学;从近代西方哲学转向现代西方哲学。从“文艺复兴”到黑格尔这一近代欧洲哲学的人文精神突出地表现为理想主义精神,上帝的万能被代之以理性的万能。哲学家们大都自觉地把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与作为其对象的(客体)的世界区分开来,即把心灵和肉体、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区分开来,并由此来探讨主体如何认识和作用于客体、客体如何作用和呈现于主体。哲学基本问题非常明确地表现为主客、灵肉、心物、思有关系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途径是理性反思,因此,这个由认识论转向所开辟的哲学的新时代被称为理性(或反思)的时代。 但由于对理性的不正确理解、以及主客分离的理论前提,近代西方哲学却又走向了独断论、思辨的形而上学和二元论。人的理性成了与人的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相分离的思辨理性(表现在唯理论和思辨哲学家那里)或工具理性(表现在经验论者和实验自然科学家那里)。人和世界都被狭隘化了。人的存在被抽象化为理性的化身,世界成了由人的理性所构成的世界。主客、心物、灵肉的分裂使人要么沦落为一架没有血肉、更没有灵魂的机器,要么成为形而上学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的自由、尊严和全面发展消失不见了,近代西方哲学转到了它过去所反对的东西方面。 近代西方哲学之走向终结既是一种根本性的变更,又是一种自然的发展。从笛卡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前到文艺复兴)到黑格尔的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其基本特点是从主客、心物、思有等二元分立出发运用理性来构建形而上学的体系——已完成了它的发展历程,在某些方面成了哲学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现在需要从整体上对它重新加以反思甚至扬弃了。但这种变更是一种自然的发展,因为它既合乎哲学和思想文化本身发展的逻辑,又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换言之,这种变更既有思想和文化(包括自然科学)发展的根源(认识根源),又有社会历史根源。 19世纪中期(可往前推到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逝世或更早一些)前后的一段时期是现代西方哲学开始形成的时期。一些哲学家,其中最突出的是叔本华和克尔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习 题 1、下列各量是几位有效数字? (1)地球平均半径km R 22.6371= 6位 (2)s T 0010.2= 5位 (3)真空中的光速s m c /299792458= 9位 (4)cm l 00058.0= 2位 (5)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km s 8 10496.1?= 4位 (6)J 23109.2? 2位 2、按有效数字运算法则计算下列各式 (1)06546.06.547.255++ 261.1 (2)218.311.855.90-- 51.2 (3)0.145.12.91÷? 1.3×102 (4)100)23.10025.100(÷- 2×10-3 (5)0.2001.22??π 25.2 (6))001.000.1)(0.3103()3.1630.18(00.50+--? 1.00 3、按照误差理论和有效数字运算法则改正错误 (1)mm h 5.026.25±= mm h 5.03.25±=→ (2)015330'±'= θ 2.06.30±=→θ (3)nm 46.06.579±=λ nm 5.06.579±=→λ (4)2911/)1032.41067.1(m N Y ?±?=2 11/10)04.067.1(m N Y ?±=→ (5)m cm 5500= m cm 00.5500=→ (6)25.25.12= 2.25.12=→ (7)mA A I 10010000.0== mA A I 000.10010000.0==→ (8)06330.0是三位有效数字 位有效数字4→

4、用一级千分尺测量一小球的直径,测得数据如下: 000.10:)(mm d i ,998.9, 003.10,002.10,997.9,001.10,998.9,999.9,004.10,997.9。计算直径的算术平均值、标准误差、相对误差以及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解:) (000.10)997.9004.10999.9998.9001.10997.9002.10003.10998.9000.10(10 110110 1 mm d d i i =+++++++++?=?=∑= )(003.0)(911012mm d d S i i d =-=∑= 3 004.03mm S ins ins =?= )(004.022mm S S ins d d =+=σ %040.0%100=?=d E d d σ 结果表示:)(004.0000.10mm d d d ±=±=σ 5、计算下列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以及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356.2:)(m R i ,345.2,348.2,355.2,354.2,353.2。 解: )(352.2)353.2354.2355.2348.2345.2356.2(6 16161m R R i i =+++++?=?=∑= )(004.0616 1 m R R R i i =-?=?∑= %16.0%100=??=R R E R 结果表示:)(004.0352.2m R R R ±=?±= 6、一个圆柱体,测得其直径为mm d 006.0987.10±=,高度为 cm h 005.0526.4±=,质量为g m 006.0106.149±=,计算该圆柱体的密度、标准误差、相对误差以及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解:)/(748.34432cm g m =??=πρ %16.00016.0)()2()( 222==+?+=h d m E h d m σσσρ

绪论(课程概述-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授课 时间 教学时数 2 章节名 称 第1章:绪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教 学 目的 及要求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的概念及特点熟悉: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内容 了解:生理学的发展史 教 学 重点 及难点重点: 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 兴奋性的概念及特点,兴奋性与兴奋的区别与联系难点:兴奋性、阈值 教具多媒体√黑板√ 教学方 法 教学过程设计时间分配 1.生理学概念和任务 2.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3.生理学与护理职业的关系 4.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5.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6.总结练习 7min 20min 10min 5min 35min 10min

教 学 内 容 批 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一、 生理学的任务 生理学(physiology ):研究生物机体功能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人体生理学(human physiology ):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及其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生命现象的基本活动规律, 例如呼吸、消化、循环和肌肉活动等。就是要研究正常状态下人体及其各部分的功能,以及这些生命活动产生的机制、产生条件、发生过程以及影响规律等,从而认识和掌握各种生命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防病治病、增进健康、 延长寿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生理学发展简史 ※ William. Harvey (1578~1657) 威廉·哈维,英国科学家,找到了血液流通的途径 巴普洛夫——反射 蔡翘 张锡钧 林可胜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急性实验和慢性试验 在体实验和离题试验 先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 教材,让学生 对整本书有 个总体认识 从解剖学到 到生理学过 度,讲述生理学是关于生 命活动规律 的科学 简要介绍 简要介绍实 验动物和试验方法,让学 生知道试验 对生理学学习的意义 Viral Physiology Bacterial Physiology Plant Physiology Animal Physiology Human Physiology … … Physiology

绪论及概述

绪论 质量管理及质量检验概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题 企业调研结果表明: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机床操作、工艺技术、机电设备装调与维护、产品检验、质量管理等岗位。在这些主要的就业岗位中,无论是机床操作工、检验员或工艺技术员、质量管理员,企业都要求这些岗位的从业者具备良好的质量意识,过硬的产品检测能力,并掌握质量管理和工序质量控制方面的常识和基本方法的应用,否则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难以得到保证和提升。 我们系非常重视企业近年来对检测和质量控制方面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新开设了

《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课程。这门课程位于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中后期,是一门专业课,总学时48。 二、教学内容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1、产品的概念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的结果,即“过程”的结果。产品可以是有形,如电视机、冰箱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如销售人员所做的操作说明服务。 2、质量的概念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是以机械产品质量作为研究对象的课程。 (二)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1、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1)掌握典型零件检测、质量控制相关知识; (2)能熟练选用和使用常用及专用量检具进行产品检测,掌握典型零件质量检验文件的制订; (3)掌握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方法,会判断过程质量是否处于受控状态、评价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和实施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5)养成求真务实、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2、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又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训练。 (2)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因此要求大家课前要预习、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参与讨论与实践,课后还要复习、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三)质量管理及质量检验概述 1、质量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ISO9000标准)。 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特性是指可区分的特征,固有特性,包括:适用性、可信性、经济性、美观性和安全性等。 质量的内涵是由一组固有特性组成,特性和要求之间符合性的比较得出质量好坏的程度。 2、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与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活动”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第一讲绪论

一、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分子生物学则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为目的的一 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 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 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 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 二、分子生物学的主要内容 1,生物体是由蛋白质、核酸、脂肪、糖类、维生素等多种有机分子以及C、H、O、N、P、S等一些无机元素组成 2,各种生物都是以ATP(三磷酸腺苷)为贮能分子 3,核酸:由8种核苷酸组成 4,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组成 5,各种生物的遗传密码三联子是统一的

三分子生物学的主要内容 1,核酸分子生物学 2,蛋白质分子生物学 3,细胞信号转导 进化论: 19世纪初期,西方人信基督教,上帝创造一切,亚当、夏娃。 1859年,伟大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确立了进化论的概念。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达尔文学说

2、细胞学说(1847) 细胞是一切多细胞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 将植物学和动物学联系在一起,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学向微观领域的发展。 德国 Schleiden(施莱登) 细胞学说的始人之一 德国 Schwann 施旺 动物学家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分离定律 3.现代分子生物学史中的主要里程碑当两种不同植物杂交时,它们 的下一代可能与亲本之一完全 相同,他把这一现象称为统一 律。 孟德尔Gregor Mendel (1822-1884),奥地利科 学家,经典遗传学的奠 基人。将不同植物品种杂交后的F1代种子再进行杂交或自交时,下一代就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发生分离,因而具有不同的形式,他把这一现象称为分离规律。

《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二点概括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概括 学生:陈向荣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讲述了20世纪欧美文学受到战争及革命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第三文学世界,以及欧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加快造成的破坏和人之异象,加之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带来的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哲学思潮。 在20世纪上半期这个充满危机、战争和革命的时期,经济萧条、无数人失业、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在此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普通高涨,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超级大国和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之外,产生了“第三世界”。随之,“第三世界”迅速崛起,东方各民族国家日益强盛,20世纪世界文学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继续存在外,还有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和挣脱殖民主义枷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学,即“第三世界”文学。 在20世纪,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与人对立的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下不能不使人对现实和未来产生焦虑和重新思考,于是这个时期的西方思想界极其活跃,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思潮涌来。以马克思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为代表,还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费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

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另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美学的新进展,也对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绪论第二段的后半部分,详细解说了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一反传统的以理性主义为基石的西方哲学;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既非物质,也非理念或意志”;弗洛伊德则把人的心理结构氛围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总结而言,20世界的欧美文学与以上社会哲学思想的联系非常密切,各种非理想主义哲学影响着这个时期出现了最抢眼的文学现象——现代主义文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哲学对此时期的文学总体走向具有引导和理论支撑的作用,让此时期的欧美文学普通出现了“向内转”的趋势,由19世纪现实主义着重描写客观世界,转变为关注和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的深层意识。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绪论

物理实验绪论课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随机误差的大小和正负无规律,所以它可以是任意值; B 、 只要观测的对象不变,同一个人用相同仪器测其随机误差是不变的; C 、 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的抵偿性,是说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测量次数的增加而趋向于零; D 、 用算术平均误差估算随机误差最方便最合理。 2、下列测量方法中,消除系统误差的测量方法有: A 、 交换法 ; B 、 补偿法 ; C 、 模拟法 ; D 、 替代法 ; E 、 比较法 ; F 、 放大法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B 、 偏差是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 C 、 通过一次测量即可求出标准偏差S x ,所以称之为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 D 、 我们在实验中是用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来作为随机误差的估算值。 二、指出下列各数各是几位有效数字 0.0001 1.0001 2.70×1025 486.135 0.0300 三、将前四个数取三位有效数字;后四个数取四为有效数字。 0.086294 27.053 8.971×10-6 0.020000 3.1415 4.32749 4.32650 100.349 四、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98.754+1.3 ; 107.50-2.5 ; 1111×0.100 ; 0.003456×0.038 ; 237.5÷0.10 ; 15÷3.142 ; 76.00÷(40.00-2.0) ; 50.000×(18.30-16.3) ÷[(103-3.0)×(1.00+0.001)]; 1000.0×(5.6+4.412) ÷[(78.00-77.0)×10.000]; 100.00÷(25.00-5.0) 五、下列表达式有错误,请改正。 1、A=(17000±100)Km ; 正: 2、B=(1.001730±0.0005)s ; 正: 3、C=(10.8100±0.7)c ; 正: 4、D=(18.5476±0.2249)v 。 正: 六、单位换算,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M=(201.750±0.001)g= kg = mg 七、有等精度测量列X i :29.18 、29.24 、29.27 、29.45 、29.26 ,求该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X 、标准偏差X S 及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 S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答案

实验绪论课作业答案 1、(1) 44.02 m (2) 12.40±0.01 m (3) 13.59 kg (4) 0.289m (5) 5.27 m (6) 5.61×104 m 2 3、V = 4 π h ?d 2 = 1.963×10-4 m 3 方法一 :?V = | h V ??|?h +| d V ??|?d = 4 π (d 2 ??h + 2h ?d ??d) =0.01×10-4 m 3 方法二 : V V ? = h h ? + d d ?2 = 0.005 ?V = 0.005 ? V= 0.01×10-4 m 3 V = ( 1.96 ± 0.01 )×10-4 m 3 B = V V ?= 0.5% P=99.7% 方法三 :方和根传递法 ?V= ()()22 2 2 d d V h h V ?? ? ? ????+??? ? ???? = 4 π ()()()2224 2d hd h d ?+?=0.008×10-4 m 3 V = ( 1.963 ± 0.008) ×10-4 m 3 B =V V ?= 0.4% P=99.7% 4、 (1) ±0.5 mm (2) ±1℃ (3) ±0.01g (4) ±0.05 mm (6) ±1.5 mA (或 ±2 mA) 5、 L =1.449×10-2 m L σ= () ) 110(102 --∑i i L L = 0.004×10-2 m L=(1.449±0.004) ×10-2 m B = 0.3% P =68.3% L=(1.45±0.01) ×10-2 m B = 0.7% P =99.7% 6、 R x = 2 1R R ?R O = 9Ω

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二点概括

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 二点概括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概括 学生:陈向荣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讲述了20世纪欧美文学受到战争及革命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第三文学世界,以及欧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加快造成的破坏和人之异象,加之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带来的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哲学思潮。 在20世纪上半期这个充满危机、战争和革命的时期,经济萧条、无数人失业、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在此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普通高涨,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超级大国和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之外,产生了“第三世界”。随之,“第三世界”迅速崛起,东方各民族国家日益强盛,20世纪世界文学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继续存在外,还有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和挣脱殖民主义枷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学,即“第三世界”文学。 在20世纪,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与人对立的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下不能不使人对现实和未来产生焦虑和重新思考,于是这个时期的西方思想界极其活跃,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思潮涌来。以马克思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为代表,还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费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

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另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美学的新进展,也对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绪论第二段的后半部分,详细解说了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一反传统的以理性主义为基石的西方哲学;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既非物质,也非理念或意志”;弗洛伊德则把人的心理结构氛围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总结而言,20世界的欧美文学与以上社会哲学思想的联系非常密切,各种非理想主义哲学影响着这个时期出现了最抢眼的文学现象——现代主义文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哲学对此时期的文学总体走向具有引导和理论支撑的作用,让此时期的欧美文学普通出现了“向内转”的趋势,由19世纪现实主义着重描写客观世界,转变为关注和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的深层意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