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实践与思考

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实践与思考

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实践与思考
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实践与思考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第33卷,2019年3月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ResearchonModernBasicEducation)

Vol.33,Mar.2019

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实践与思考

徐玉琳

(上海市中国中学,上海200234)

一一摘一要:一影视资料因其视听兼备二形象生动,成了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之一三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三影视资料的选择要为课堂教学内容主旨服务,注重发挥其育德功能,培养学生史学的能力和思维意识,最终实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三一一关键词:一影视资料;历史教学;实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作者简介:徐玉琳,上海市中国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三

一一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政治二经济二文化二军事二外交二民俗等各领域,它的综合性决定了其史料的丰富性和翔实性三[1]而影视资料无疑是最能够引起初中学生直观深刻印象和浓厚兴趣的史料之一三目前,影视资料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三

一二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影像比简单的文字二繁杂的数据二复杂的地图更加丰富多彩三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筛选和引用影视资料,可以使遥远的时间二空间和人物通过图像二声音和屏幕 再现 ,对于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二培养学生史学的能力和史学意识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都是非常有益的三

1 影视资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

历史学家FernandBraudel指出: 历史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要受教育的对象产生兴趣,赋予历史让人怦然心动的特点,使历史永远兴趣盎然三 [2]图像具体而生动,是影视资料最突出的特征,学生在观看与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时, 闻其声,见其形,临其境 ,就可以缩小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学史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动力,教学效果必然事半功倍三2 影视资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学能力和史学意识

历史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史学能力三从某种程度而言,影视资料是创作者主观的产物,而实际生活中不少人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主要来自影视资料,他们将影视资料中描述的历史视为历史本身三因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影视资料中分析并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辨析并区分出其价值和效度,可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二电影评价和欣赏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史学能力和史学意识三这更利于学生理解 历史 影视 现实 间的关系三

3 影视资料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历史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与情感相互交织的

过程,这个过程仅靠教师的单纯说教并不能完全实现,而是要通过触动学生情感和心灵的教学方式,进而使其接受并理解,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影视资料能使用其 温柔的暴力 渗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三影视资料可以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帮

81

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健康健全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

二、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运用的原则与实践

一一影视资料正成为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二恰当地运用影视资料,应该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1 选择的影视资料要为课堂教学内容主旨服务

有效地把握二落实课堂教学内容主旨对教学尤为重要三在有限的历史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要组织各个教学环节,剪裁教学内容,选取各类史料,设计教学结构,进行问题设置,得出历史结论三如教授华师大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4课‘古印度文明“,需让学生了解古印度文明的早期代表成就哈拉帕文明,由于时空距离的原因,初二年级的学生对古印度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里缺少对于古印度的认识三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古印度哈拉帕二摩亨佐达罗古城的科教片,运用 动态 教学吸引学生,生动逼真地将考古发掘的成果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知历史,活跃思维三通过提取古城特点的词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和记忆,从而落实这节课 世界文明是多元的,哈拉帕文明反映了古印度早期的文明成就,丰富了世界文明,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值得认同与尊重 的教学内容主旨三

影视资料具备一般图片所缺少的动感二语音二过程等因素,因此,比其他图像资料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影视资料,可以使书本上的文字以美丽动人的画面 活化二细化二深化 ,使书本上没能罗列的知识,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使书本上比较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三这样,学生对原本抽象的历史知识就会有直观感性的认识,从而达到为课堂教学内容主旨服务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三

2 要注重发挥影视资料的德育功能

叶永广在‘历史四影视四教育“中提出: 人格教育是历史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三 [1]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学习中外优秀历史人物的高尚品德和情感,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三

影视资料在立德树人方面有其他文字图像等资料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历史教学课上可适当穿插播放三如教授华师大版七年级‘两次鸦片战争“一课时,可播放八里桥一战的视频片段,学生看到中国军队与联军对抗,一位老清兵浑身是血,还在奋力挥舞已残破不堪的战旗的镜头,最后参战将士全部阵亡;学到‘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把电影‘甲午风云“邓世昌追击日舰的片段展示给学生,那视死如归的爱国英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不需教师的说教,学生通过观看这些影视资料,自然而然将爱国之情内化于心中,通过银幕上英雄人物的言行也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三

影视资料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影片中英雄人物的言行和重大历史事件的 再现 ,可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历史情感教育的目的三

当然历史教师也需认识到:不能仅通过单一的课堂教学育德,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可以整合课内课外二校内校外的各种资源,引导学生从影视资料二红色纪念地二博物馆二档案馆等中获取知识二渗透情感,形成全面的教育,这样学生才能全面二充分地发展三

3 指导学生鉴别影视资料的价值,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和方法

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纪录片或科教片,这类资料反映的基本上是客观的历史事实,比较真实可靠;另一类是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这类资料运用了一些艺术手法,因而剧中情节往往存在一些不实之处三[3]

所以在‘历史影片赏析“拓展课二初一的历史教学课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初步辨析历史影视资料的真伪和价值三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学生认识到‘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甲午风云“‘英雄儿女“‘林则徐“等影视作品不是规范的原始史料,而是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经过艺术加工,难免有夸张二想象等艺术成分,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直接证史三

681

第33卷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现代基础教育研究“(ResearchonModernBasicEducation)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2019年3月

即使是经过艺术处理的影视作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时代的历史特征,能反映创作者对那段历史的认识二立场和态度,再现某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三例如,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里一些重要人物的关键台词,往往反映了他们所经历的历史事件或环境的重要线索三这些台词似乎并不起眼,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就可以发现其中所蕴涵了重要的线索三如教授华师大版七年级‘两次鸦片战争“时,历史教师经常会用‘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这个片段三学生通过一些关键台词,加上教师设置的问题,就能明白虎门销烟只是借口二导火线,其实英国早就想发动战争,打开中国门户了三引导学生探究这些台词,可以加深学生对鸦片战争真相的理解三

通过影视资料的运用和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日积月累,学生会逐渐认识到文艺作品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明白了孤证不立,要了解历史真相就需要更多的证据,而最有价值的历史证据来源于原始史料,这样学生就初步形成了证据意识,也理解了史料的多元性以及信度和效度差异三

三、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运用的效果与评价

一一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是视听并用三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视听兼备,使初中生增强了感官感受,加深了对远距离的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会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和质量三

随着上海历史中考的全面改革,中学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历史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二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包括唯物史观二时空观念二史料实证二历史解释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三[4]

因此,评价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运用的效果,可以通过观察其是否达成了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方法来判断三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影视资料可以推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1.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影视资料创设情境,指导学生通过辩证的探讨,学会在唯物史观理念下运用历史学科思维方法去发现二分析二解决问题,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养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三2.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由于时空距离的原因,学生难免有距离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形象的影视资料,帮助学生定位时间和空间,以此为基础,感知历史事实,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重大的历史事件二人物或现象置于特定的时空框架下进行观察二理解和分析,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历史事实二人物或现象,从而得出结论,进而在今后现实生活中碰到实际问题时,才会养成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中进行考察分析的习惯三3.影视资料是史料之一,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二归纳等方式,理解史料的多元性,学会甄别影视资料的可信度,判断其价值高低三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会收集二识别二选择和使用各种影视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据此努力重构历史,既能锻炼实证能力二体会实证精神,也能养成以史为鉴的态度和方法,才能够在今后以实证精神去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三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影视资料的直观和视觉优势创造不同的情境三教师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身份立场的人对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会出现不同的评价,从而使学生明白要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理解不同的历史解释,学会以客观的态度论述历史事件二人物或现象,最终养成以全面二客观二发展的眼光去评判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三

5.影视资料中生动的人物言行可以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二情感,因此在课堂中适当地选择播放这类的影视片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从而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二归属感,以中华民族传统精神而自豪,最终内化为关注国家二民族命运的情怀三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料时,应该先示范二指导和点拨,学生才能在相同或类似的情境中模仿运用,经过多次实践练习,最终达到能力迁移和情感升华三学生掌握了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史料实证二时空观念二历史解释),具备了历史学科的必备品格(家

781

徐玉琳: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实践与思考

国情怀),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唯物史观),才是真正达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三这样,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才真正起到作用三初中的历史教学对学生的历史认知二观念养成以及成长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三将影视资料融入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对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二培养学生的史学能力和史学意识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都是非常有益的三有效二恰当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料,不仅可以为课堂教学内容主旨服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方法三这一教学过程正体现了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的教育理念三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三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影视资料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教师应意识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合理使用二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使其真正融入课堂,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二感悟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和方法,把这种优势转化为现实,使影视资料在实现初中历史高效教学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三

参考文献:

[1]一叶永广.历史四影视四教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2]一叶永广.历史教学影视信息指南[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3]一魏娜娜.浅谈运用历史影视资源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J].读与写,2018,(17).

[4]一陈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

ThePracticeandThinkingoftheApplicationofFilmand

TelevisionMaterialsinMiddleSchoolHistoryTeaching

XUYulin

(ZhongguoHighSchool,Shanghai,200234)

Abstract:Filmandtelevisionmaterialsarebecomingoneoftheindispensablecurriculumresourcesinhistoryteachingbe?causeoftheiraudiovisualandvividimages.Theapplicationofhistoricalfilmandtelevisionmaterialsinclassroomteachingcon?formstothecognitiverulesofjuniorhighschoolstudents,whichnotonlystimulatesstudents interestinhistory-learningbutalsohelpsstudentsshapeasoundpersonality.Thechoiceoffilmandtelevisionmaterialsshouldcomplywiththeprinciplesoffocusingonthemaintopicoftheteachingcontent,servingthefunctionofmoraleducation,cultivatingthestudents abilitiestostudyhis?toryandtheirconsciousnessinthinking,andfinallyachievingthecultivationofhistorycoreliteracy.

Keywords:filmandtelevisionmaterials,historyteaching,practice,historycoreliteracy

881

第33卷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现代基础教育研究“(ResearchonModernBasicEducation)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2019年3月

(完整版)中国电影史资料

传播文明的影戏(1905—1931) 寻梦《定军山》 1896年8月2日,电影这个“新奇玩意”出现还不到8个月,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大张旗鼓地放映了最初的影像。虽然这次放映未必是中国电影放映的第一次,但至少在迄今为止发现的史料中,这是最早的记录。 一百多年过去了,那一天随着放映机的转动,投射在银幕上的影像都是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接下来的若干年里,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报章所登载的影戏广告,却告诉我们一百年前的中国人看到的是怎样的影像:1902年,上海著名的娱乐场所张园上映新片的广告,开列的影片目录中有:“花旗、法国大赛珍会”(即英法世界博览会),“美国大战哑非利加”(即美西战争),“中国拳匪大战大沽口”(即中国的义和团事件)。这些刚刚发生不久的世界大事,已经进入中国人的视线。当时的人们就“赞叹那做电影的人,搜索枯肠,想入非非,真是世界上无声的大教育家”。然而,这“无声的大教育家”在很多年里,始终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中国人所能看到的只是外国人摄影机里的中国。 正如洋火、洋油等许多舶来品一样,中国人最初把电影这一舶来品称作“西洋影戏”。就像许多西方文明总是首先在上海登陆,但真正拿起电影摄影机的中国人却是守着皇城根的北京人。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购买了一套法国制木壳手摇摄影机,并说服适逢60大寿的菊坛泰斗谭鑫培站在摄影机前,开演了京剧《定军山》“请缨”、“舞刀”和“交锋”等三个片段。开拍前,任庆泰对刘仲伦等年青技师说,“别让洋东西唬住,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活动照相吗?” 当《定军山》在任庆泰自己的产业——大观楼影戏院放映时,京城的戏迷奔走相告,京城的第一批专业影迷就此产生。“西洋影戏”与国人最主要的娱乐项目——听戏,恰到好处地融合了。中国人的夜生活由此悄然转变,电影院每天早晚各放一场,每张票一至二角,男女分座几乎是所有电影院的规矩。在天津,权仙影戏院为便于晚场的观众回家,还“特向电车公司定下电车数辆,每夜散戏,候于园左,以送抵城之客”,看电影已成为生活的时尚。 遗憾的是,关于《定军山》的记录,我们只见于文字。中国电影资料馆现存中外影片27200多部,1922年上海明星公司出品的三本短片《劳工之爱情》,是馆藏影片中年份最久的故事片。就是在这一年,郑正秋、周剑云、张石川等同道中人组成明星影片公司,同时,在拍摄现场开始使用由陆洁翻译的一个名词“导演”。 传播文明的影戏(1905—1931) 第一个繁盛时期 1913年元旦,临近外滩的香港路一方空地上,一群文明戏演员出演了一部名为《难夫难妻》的影片。这是郑正秋根据家乡广东潮州婚姻旧俗而构思的故事短片,批判了在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虽然政府已明令小学男女同校,但在摄影机前表演的演员还是清一色的男性,片中的女角也由男性演员担任(同年,香港华美影片公司拍摄了《庄子试妻》,严珊珊扮演丫环,成为中国第一个女演员)。简陋的布景借用于文明戏班,挂衣钩、自鸣钟和新式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南康市凤岗中学王新平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上课,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黄海激战”图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中日双方战舰在海面上战斗,两侧慢慢出现一句诗“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接着我向同学讲述:“同学们,这副挽联是人民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在中日海战中,邓世昌带领致远舰不幸舰体受伤,弹药断绝。他沉着镇静,指挥部下“快车”冲向日先锋指挥舰吉野,决计同归于尽。吉野大怖躲避,并以快炮及鱼雷攻击致远,没入黄海。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亲自为他撰联,以歌颂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伟大业绩而作的。这是我想起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岳母为其刺字“精忠报国”(也用动画效果打了上去)。想用历史名句来衬托突出邓世昌的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是,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错了,精忠报国不是赐给邓世昌的”。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知道精忠报国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岳飞母亲在他后背刺的字,那岳飞和邓世昌有什么相同的呢?”

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计划中根本没有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带一小组从挽联入手,兼考察黄海的地理环境,了解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所克服的困难,理解邓世昌在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时的爱国情操,并把你们的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小组从清王朝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察黄海在我国海防中的地位从而理解邓世昌为什么坚持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与战舰共存亡以及此举的重要意义?(小组成员自由搭配);第三小组考察黄海及朝鲜半岛的历史地位,看能否用你们的考证事实来告诉同学日本侵略的史实:黄河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你们践踏和侵略!朝鲜是清王朝的附属国,受清朝保护!第四小组,考察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的历史过程,要求把海战中的路线、措施、经过、结果搞清楚,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并对学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与学生再一起讨论。就这样,总共只有两目、图文、

影视资源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

影视资源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 叙事学理论的出现给语文教学打开了一个新的审美角度,它不仅使学生更加理性地去审读文学作品,也使学生有了新的角度去审读,并重新获得不同寻常的体验。所以,教师应把优秀的影视作品引入语文课堂,以其声图并茂、视听兼顾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从而养成良好的语文素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课上的有效利用。 一、利用影视资源,创设学习情境,渲染教学氛围 观看影视作品时,学生是主动地选择看,想怎么看就怎么看。这种自主意识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因此,适当筛选、借鉴、引用现成的影视资源,对于初中学生学习语文大有裨益。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捕获那些具有煽动性的情节和镜头,抓住动情点,渲染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思想情感的内化,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朱自清的《背影》是非常经典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浓浓的父子之情。作者通过一连串细小的日常琐事,如奔丧、送行、看行李、讲价钱、拣座位、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等,描绘出了一个慈父的形象。教学时,可以将《背影》的电视散文巧妙地引入课堂,那低沉的朗读、暗淡的画面、父亲蹒跚的脚步……渲染出一种让人心酸但又感人至深的氛围。然后请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父亲那份不易被察觉的爱。在结尾的时候,可以欣赏刘和刚的《父亲》,在“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的歌声中,将这种氛围渲染到极致。这样,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教育目标,就能轻易而高效地达成。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的体验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去品味、感受、掌握语文知识。 二、利用影视资源,降低知识难度,提高探究效率 每堂课,我们都会预设教学目标。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教学的依据。想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就必须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事实上,有的知识点对于初中学生确实有难度,这时,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合适的影视播放,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内容生动,而且还可以提高探究效率。如《奇妙的克隆》,这是一篇非常著名的科学小品文,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虽然行文脉络十分清楚,说明事理步步推进,但是,对于一个初二学生来说,“克隆”这个词是非常陌生的,教师很难在课上讲清“无性繁殖”“囊胚细胞核”“换核卵”等专业术语,而且学生也感觉如读“天书”,这时我们就可以这样设计:先播放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拔一根毫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首先搞清学生学习的规律和教师教学的目标。学习是有其规律可循的,而往往启发学习之门的钥匙是人的态度,也就是人的情感。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学的目标是育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都是在教学中解决的首要问题。有鉴于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须把德育与情感教育视为教学创新的根本。这也是历史教学中的优良传统。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上的转型期,一方面,他们对形象、生动、具体的事物感兴趣,另一方面,他们的概括、想象、逻辑能力也在迅速发展,更是他们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关键时期;存在智能性心理特征的学生兴趣不限于事物表象,他们开始探究事物的本质,更多的不满意、不满足书本的结论和老师的看法;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维,读读写写、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上历史课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摸索了一些教学方法,谨此罗列,以求抛砖引玉。 一、激情教学,营造氛围。 想要在课堂上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作为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创造良好的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就必须全情投入。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一些体会:如果在哪节课上,我们始终以同一种(平和的)语调或带着某种情绪上课,这节课肯定是哈欠声不断,不一会儿,班上的同学就“倒下一大片”了。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己就必须保证在每节课上都充满激情,不管碰到什么烦恼,都得暂时无条件地把它抛开,全副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通过我们激昂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及丰富多彩的身体语言,使学生深受感染,进入学习角色,这样良好的课堂氛围很容易就营造出来了,也意味着这一节课已成功了一半。 二、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此外,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分清每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改革和革命),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 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感悟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感悟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线教师面对着新课程改革到底应该怎样去搞好历史教学呢?这是每一位科任教师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大纲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一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在45分钟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去,同时又能在以后应试教育中取得良好成绩呢?下面是本人在多年的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第一:语言关 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要讲好一堂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有穿透性,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二:心理关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就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结构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也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了,而以教师为主体了。那么新课标要求下我们应构建读--讲---剖---感---练五环的课堂结构,下面分析一下该课堂结构。 (1)读: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总整体上感知全文。 (2)讲:在的读书的基础上,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其中,前两个环节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 (3)剖: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如何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4)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5)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电影,就那么回事——影视资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电影,就那么回事——影视资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9-04-19T10:59:13.53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45总第299期作者:王淑梅 [导读] 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定能使课堂生机盎然、妙趣横生,催人奋进,令人深思。电影,就那么回事! 王淑梅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梁才中心学校256658 影视资料,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定能使课堂生机盎然、妙趣横生,催人奋进,令人深思。电影,就那么回事! 第一回——“衣带渐宽终不悔”——激发兴趣,制造悬念 在讲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这一课时,我在互联网上下载了潘长江主演的《举起手来》这部诙谐幽默反映抗战题材的喜剧影片的一段剪辑。这部影片在中国军民保护国宝的情节发展中加上大胆的夸张,在阴错阳差中使日本鬼子丑态百出,让所有观看此片的中国人都能大出一口胸中恶气。影片虽然很搞笑,却反映了当时中华儿女全面抗战的英勇壮举,当时日寇被打的狼狈样被宣泄得淋漓尽致!同学们为那种滑稽可笑的剧情忍俊不禁,又被喜剧演员们出色的表演技艺深深折服,也为电影中中华儿女在抗战中有效的武器和手段之朴素和实用所打动,更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精神所震撼。欣赏完后,我们依然沉浸在那和谐愉悦的抗战气氛中。我告诉他们:这部影片反映的就是抗战情景。虽然咱们的抗日战争很艰苦,但是正如这部影片所反映的事实一样,是靠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和精诚团结取得胜利的。 毛主席说:“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抗战就要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我还告诉他们,像这样题材的影片很多,如《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等。如果感兴趣的话,自己可下载一下。同学们兴趣浓厚,基本上把我推荐的上述影片看了个够。我还要求他们写出观后感,既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又让他们了解了历史,还增强了他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爱国情感,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回——“柳暗花明又一村”——质疑释疑,拓展延伸 我在讲《辛亥革命》一课时,课堂教学是用《辛亥革命》影视剪辑的内容作为导入的,学生观看武昌起义、清帝退位的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辛亥革命是在什么情况下爆发的? 2.为什么叫辛亥革命? 3.辛亥革命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4.为什么辛亥革命既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又是一次失败了的革命? 通过欣赏和思考,同学们对以上疑问都有了合理的理解和回答。他们认为: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武昌起义。在武昌起义的影响下,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独立,形成了一股革命浪潮。因为发生在旧历辛亥年,所以又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迫使清帝退位,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时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所以既成功又失败。看,这就是电影的力量,它要比你讲上十遍八遍、口干舌燥、声嘶力竭要温和得多,效果却事半功倍。 第三回——“尚思为国戍轮台”——传承文化,培养精神 我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时,剪辑了《甲午风云》中的一段视频——黄海海战的情景:在波涛万顷的黄海上,海水沸腾,水柱冲天,百炮齐发,硝烟弥漫……那些把发辫绕在脖子上的水兵将士们,个个咬牙切齿,恨火满眼,把一发发炮弹射向敌舰;“定远”号旗舰的舰桥起火了,丁军门受伤躺卧在甲板还在指挥作战;一直冲杀在舰队最前面的“致远”舰,虽然在数艘敌舰的攻击下多处受伤,却在管带邓世昌的带领下一往无前地冲向倭贼的“吉野”号主力舰,吓得色厉内荏的日寇抱头鼠窜……黄海海战的壮烈,守卫威海卫的艰难,痛歼敌人后的快意,英勇殉国时的凛然,还有日寇的狼子野心、倭贼的暴虐凶残、朝廷的贪腐羸弱、战败的屈辱羞惭…… 看完这段视频,同学们已热泪盈眶,他们对侵略者义愤填膺,对勇士们万般敬佩,对清政府满腔怒火!整个课堂群情激昂,他们发誓:努力学习,振兴中华,学习英雄精神,弘扬我们民族气概,万钧重压之下也宁折不弯! 这就是电影,就那么回事:可激趣,可释疑,可诱发情感。 电影,要落到实处,适可而止: 不只注重兴趣而忽略效果; 不可喧宾夺主而忽略主题; 不可茫无目的而浪费情感。 只有这样,电影才能真正发挥那点事的作用,定格于方寸之间,震撼于情理之中,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影视欣赏校本课程总结

影视作品赏析校本课程总结 附:课程说明 影视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使人类向往已久的信息时代逐渐成为现实。教育部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优势”明确纳入我国教育振兴的行动计划。近来报刊杂志上抨击影视网络冲击教学的文章不少,然而我认为就影视网络对语文学习而言,的确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并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拓展。 [1]首先,影视网络的全球性和多元化有利于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其次,影视网络的综合性和交互性有利于语文教学模式的拓展。第三,影视网络的开放性和随意化有利于教学时空的拓展。第四,影视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最后,更重要的是影视网络的直观性教育性有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一、课程设计背景 现实依据: 时间进入了21世纪,影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先进的科技作为传播媒介,具有崭新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功能,使之在审美教育方面较之其它艺术门类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影视能把教育、认识、审美、娱乐融为一体,而这对于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健全的文化心理结构起着其它艺术形式所难以企及的作用。影视艺术的这一功能与现代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吻合的,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影视的艺术规律和审美功能,将影视艺术介入语文教学,这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2]运用影视语言解读课文内容文字和影视两者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影视的许多地方还是可以借鉴的。 学情分析: 影视是学生喜欢的媒体,也是传播民族文化、寓教于乐最有效的媒体。学生不喜欢看外国小说,却喜欢看外国电影;不喜欢读古诗文,却喜欢看古装片和历史记录片。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影视选修课。将影视文学引进教育,把它作为校本课程内容来进行开发、探索,这样可以丰富学科教学资源,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可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德育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德育内化。 二、课程目标

初中历史教学中跨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中跨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中跨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人类为了认识世界非常聪明地把世界分割开来,进行了抽象的分析。可是世界本身并不会因为人类的分类而发生任何的变化,自然现象也好,社会现象也好,依然是浑然一体的。 ①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也找不到一个单纯的历史问题,它们是交织在一起的。尤其是历史,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涵 盖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因此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经常出现交叉、重叠。 但是目前学校教学一般都是单科独战,各自为阵,实行分科主义课程。传统的历史单科教学只强调历史学科的优先性,强调历史学科知识自成一体,极少从其他学科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思考,极少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割裂了知识的整体性,造成学生的知识支离破碎与知识体系窄化、僵化和脱离生活实际,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难以形成合乎学生成长、发展的学习。针对历史单科教学的这种致命缺陷,历史教师应以各种整合形式来挖掘和利用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使它们形成为有机整体。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任职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专员时就说过“教育的最后目标是使每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一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②为了使学生学得整体的知识,形成“带得走”的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打破历史学科固有的疆界,与其他学科教师相互配合,针对共同之教学内容进行课程再设计,作了几次学科间的整合尝试。本文对我在教学中进行的几次尝试略作剖示,以期抛砖引玉。 一、史学与美学的局部性整合,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 乃至社会生活无所不有,无所不容。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发现同一教学事件中所涉及的不同学科内容,为了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我们应该把不同学科内容恰到好处地、有机地整合到自己的教学中。例如讲述欧洲文艺复兴中达%26#8226;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时,我把美术与历史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俗话说“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本人对美术知识不甚了解,于是请来了我校的美术老 师与我一起完成这一部分教学。 [案例1]“达%26#8226;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教学片段 美术老师带领学生从构图、技法、人物表情三方面欣赏这幅画。 1、构图:符合审美者、欣赏者的基本审美要求,即黄金分割的规律。 2、技法:达%26#8226;芬奇采用一种新的技法,即“薄雾法”来画人物的背景,蒙娜丽莎的脸部、胸部和手作为画像的主体部分,笔调柔和、刻画细腻,表现出富有生命力的肌体,可是轮廓线消失在若有若无之间,使蒙娜丽莎如罩在一层薄雾中。采用这种艺术手法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使背景具有三维空间的效果,符合人的视觉效果。 3、人物表情:画面上的人物表情含蓄、内敛,气质高雅,表现出当时意大利上层女性的美。画面虽然保留着宁静、端庄的古典画风,但是在内容上已赋有新时代的意义了。作者敏捷地抓住对象一刹那间微笑的表情,表露了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消除中世纪绘画中那种抽象画中的呆板、僵冷的面孔,画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就是相隔几百年后的今天来看这幅肖像也觉得有栩栩如生的动人之处。(向学生展示两幅画) 美术老师从美学角度介绍完后,我向学生提问“这幅肖像与中世纪西欧绘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学生回答说“绘画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不再是中世纪的呆板、僵冷的面孔,体现出以人为本,反对神学”、“符合欣赏者的审美要求,也体现出以人为本”。最后我总结说“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潮就是欧洲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humanism)”。利用美术的知识,

中外电影史电影发展历程

中外尅影史色影发畏易 程 PIeaSUre GroUP OffiCe [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彳外电影史 申国电影艺求农展史 上篇 一、绪论 中国电影史与世界电影史有某些共同的发展规律,但更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其一,中国电影史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斗争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它比外国电影史显得更加突出。 其二,中国电影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习惯的影响,它与传统的戏剧、文学、绘画等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国电影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外来技术手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其三,作为综合艺术的中国电影,各个艺术部门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与中国工业技术落后和电影家的电影观念不同有关。 开创期的中国电影(1896——1931) 一、早期电彩安晨 1、1896年,上海徐园“乂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 2、1905年,任景丰请谭鑫培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无声影片,我国最早的戏曲片 《定军山》 3、张石川“处处为兴是尚” 《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掷果缘》是中国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故事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他的一部分片子是宣传改良的社会片,如《孤儿救祖记》、《玉梨魂》等,有一定暴露意义;而相当一部分则是以迎合小市民口味,投机牟利为□的的言情、滑稽故事片,如《滑稽大王游华记》等;他还编导了《火烧红莲寺》连集片,点燃了20年代后期武侠神怪片之火。 郑正秋主张戏剧是改革社会,教化观众的工具 是中国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是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之一。1913年应张石川之邀编导了《难夫难妻》,因主张教化社会,编写了《孤儿救祖记》, 获得成功。 九一八事变后,认识到“电影是负着时代前驱的责任”,希望电影界叫出“反帝、反封、反资”的口号来。这时期他编导了具有进步意义的《自曲之花》、 《春水秋波》、《姊妹花》等片,其中1933年摄制的〈姊妹花〉成绩最佳,标志了他思想、艺术发展的高峰,成为他后期代表作。 二、左窶电彩运幼 (-)1930年3月,共产党领导的以鲁迅为首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宣告成立,此后,乂提出了领导电影工作的纲领〈最近行动纲领一一在现阶段对于白区戏剧运动的领导纲领〉有关电影的条款。 《最近行动纲领》规划了左翼运动的方向,是党领导的左翼文艺工作者准备向电影节进军的号角。

初中历史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江夏区初中历史学科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江夏区初中历史学科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思路: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中很重要的一课,在世界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1、本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分别确定为: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包括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的经过;《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基本史实。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从原因上来看,应该从当时英国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的分析,概括出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苏格兰人民起义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也就是直接原因。 3、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教学中,教师应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的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历经多次的反复,最终才取得革命的成功。 4、教学方法采用区教研室历史导-预-议-讲-练五步教学法。首先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从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的影响导入本课的学习。通过预习让学生对本课所讲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讲解应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预习情况有重点的讲解,体现有针对性,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面面俱到。师生共同探究是历史导-预-议-讲-练五步教学法中的重点,也是课堂教学的精彩环节,教师应巧设问题,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概括总结历史结论的能力。 5、练习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检查,练习的设计应抓住重点,不能面面俱到,求多求全。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精心选编,力求事半功倍。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教

第一章绪论 1、简述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对象。答: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中 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1.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 2.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 3.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 4.研究中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 6.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学习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目的 ①为了培养合格中学历史教师的需要 ②为了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 ③为了中学历史教师自我提高适合时代要求的需要 3、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意义有哪些P12 (一)帮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的真谛,尽快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二)能帮助学习者自觉地意识到该向别人学什么,从而缩短自己成熟的过程。 4、学习历史教学法的基本要求P13 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②在学习中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复地联系 ③要下大力气学习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的方法

④要多观摩、多揣摩 ⑤要本着“诗外学诗”的精神随时学习、永远学习 第二章历史课程论 1、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P24 影响学校课程编制的因素: ①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具体反应在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上②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种发展水平 ③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要和认知可能性不同,设置课程也不同④ 民族传统文化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⑥教育学理论对学校课程的影响。教育观念或对教育作用认识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学校课程类型⑦ 学校实际管理与操作对课程编制的影响 影响历史课程编制因素 ①国家政治和政策导向。体现出国家的政治思想。 ②社会对未来公民素养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公民教育的总体需要 ③历史学科发展现有状况。历史学科的研究传统,研究水平,影响到历史课程的编制。 ④学生认识历史的规律和特点。编纂历史遵循原则: ①遵循科学指导思想的原则 ②符合基础教育要求 ③建立在时序框架下 ④全面展示历史发展 ⑤促进学生认识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辛志霞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上课,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黄海激战”图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中日双方战舰在海面上战斗,两侧慢慢出现一句诗“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接着我向同学讲述:“同学们,这副挽联是人民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在中日海战中,邓世昌带领致远舰不幸舰体受伤,弹药断绝。他沉着镇静,指挥部下“快车”冲向日先锋指挥舰吉野,决计同归于尽。吉野大怖躲避,并以快炮及鱼雷攻击致远,没入黄海。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亲自为他撰联,以歌颂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伟大业绩而作的。这是我想起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岳母为其刺字“精忠报国”(也用动画效果打了上去)。想用历史名句来衬托突出邓世昌的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是,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错了,精忠报国不是赐给邓世昌的”。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知道精忠报国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岳飞母亲在他后背刺的字,那岳飞和邓世昌有什么相同的呢?” 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计划中根本没有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带一小组从挽联入手,兼考察黄海的地理环境,了解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所克服的困难,理解邓世昌在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时的爱国情操,并把你们的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小组从清王朝国家安

电影史复习资料 (1)

世界电影史概论复习梗概 电影艺术的初创时期(19世纪照相术发明~ 20世纪一战前后) 第一节电影的诞生:从凝固的瞬间到活动的影像 爱迪生“电影试镜”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它只能供一人观看,没能将影像放大到和真人一样的大小,并且不能以投影的方式放映影片;二十由于没解决胶片传送过程中的间歇问题,画面虽然是动态的,但不清晰。 卢米埃尔:借用缝纫机的机械原理设计了胶片传送装置,解决了电影胶片在传送过程中的间歇问题。 设计的“活动电影机”是一种轻便的手动控制设备。这种设备由手动曲柄控制,可以将影像投放在大屏幕上给多个观众看。它合并了摄影,显影和投影的功能在同一个机身中,是一个双重作用的电影放映机和电影摄影机,并在1895年取得了专利权。 第二节法国:从现实记录到艺术表现 卢米埃尔的电影电影理念:卢米埃尔兄弟已经很恰当地规定了影片的真正领域,小说,戏剧真正表现人得心灵,电影表现的乃生活的动态,自然界和它的现象,人群和人们的变动,凡是运动的东西都在摄影机的拍摄范围内,电影机的镜头是向世界开放的。 梅丽爱的贡献之一:将戏剧引入电影 梅丽爱的贡献之二:从魔术师到电影特技的创新者 梅丽爱的局限性:他认为的“无所不能却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没有能够摆脱舞台、戏剧对他的束缚。他一生死守着一套戏剧纪录片的美学。(在他看来,摄影机只是一场戏剧表演的忠实记录者,整场戏都从一个机位拍摄,没有景别变换。虽然在他的电影了出现了不同场景的镜头衔接,有了最初的分解镜头,使电影开始具有“分解与组合”的特征,距离蒙太奇的分解,组合近一步,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连接,他并没有理解到这种连接组合的巨大意义。) 第三节美国:早期电影业的成长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与分析历史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与分析 教学案例与分析不是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论文,而是一个真实 而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既有对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也有对这一事件的反思和分析。此次征集的教学案例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标题:要能反映这个教学案例的主题。 2.针对问题:这个教学案例针对的是课堂教学中的 什么问题。 3.案例:包括背景,即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如时 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细节或情节,即故事发生的过程,如学生出现 的问题,教师采取的措施;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 和教师的感受等等。 4.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 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是这样完成教学任务的: 第一步:课件展示一些宗教人物:学生知道猪八戒戒、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唐僧、丘处机等这些在影视中经常出现的人物。 要求学生判断这些人物是哪个宗教中的人物,学生基本上能辨别出来。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宗教方面的内容:佛教和道教。这种学习的方式贴进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第二步:展示与这两种宗教有关的俗语:转世投胎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回头是岸,人生无常,修身养性,清净无为,得道成仙,长生 不老,炼制丹药 要求学生判断这些俗语来源于哪种宗教。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和更 正,指出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宗教与这些俗语有关,这节课主要了解佛教和道

教。让学生对这两种宗教的教义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不要求学生全部掌握,但至少在有限的课堂中了解这两种宗教的教义。 教师板书:佛教道教要求学生找出以下知识点: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西汉末 年传入中国,道教兴起于东汉时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要求学生区别于道家学派。 教师简单的介绍一下两种宗教的教义,并要求学生思考佛教广泛传播和道教兴起 的原因。 第三步:教师讲解佛教起源传说和故事,并强调佛起源于印度在西汉的末年传入中国。道教的兴起与道家学派的区别。 提问:佛教道教的哪些说法满足了统治者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教师小结:佛教由于宣传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消磨了人们的反抗意志,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因而广泛传播开来。 道教宣扬通过修身养性潜心修道就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这不仅满足了统治者超凡脱俗、长生不老、永享富贵的愿望,对普通老百姓也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因而得到广泛的传播。 在有限的课堂里学生只能对两种宗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不可能作更深入 的学习。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调查。第四步:要求学生实地了解一下,我们附近有没有佛教寺院和道教胜地?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人人有哪些思想观念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①活动主题:调查道教佛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②活动目标:学会调查和处理调查结果的方法,了解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③活动动准备:笔纸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设计

《鸦片战争》说课稿 一、概说: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的必然交汇。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战争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客观条件。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线索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章节。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还有战争、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要求较高。 本课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共三目:第一目介绍了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形势,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目叙述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说明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三目略述鸦片战争的经过。(以上是对教材的分析) 教学大纲要求在学生的高中阶段通过学习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提高人文素养。(以上是对教学大纲的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高二学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通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思维,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大为提高,学习历史喜欢深层思考和理性探求。但是对知识的掌握上学生好没有形成体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深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活度。(以上是对学生的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所确定的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 1、鸦片战争爆发的必要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 2、评价林则徐。 主要采用了阶梯设疑法,问题探究的模式。体现“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由浅入深,由难而易,层层铺垫,步步推进,即考虑内容的逻辑顺序,又顾及了学生的心理状况,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高度、广度、深度、活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说明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学习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着体现“三位一体”、“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教学要求,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初中语文教学影视资源运用

初中语文教学影视资源运用 概要:影视资源包含丰富的内容以及具有多元化的文化特征,但也正是如此, 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也有些不利于教育教学的视频。教师应在选取视频信息上,仔细挑选,这样将影视资源融入初中语文教学才具有真正的教学意义,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影视资源是人们重要的精神粮食之一,青少年渐渐把观看影视资源融入生活与 学习。通过观看视频,在图像与声音的完美结合下,能够更好地表达视频的主要内涵。正确利用影视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视作品中简单易懂的叙述文字,具有多元化的时代气息,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影视资源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要加以合理利 用就能够增加语文教学的知识面,增强学生文艺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将影视融入到课堂中,是对原本的课本赋予了灵魂,把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改变沉闷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1. 影视资源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多样性 影视资源体现了时代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对语文教学有着 很大的使用价值。兴趣是带动学生的重要动力之一,学生若想将初中语文学好,提高语文成绩,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突破,把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全神贯注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提高课堂效率。但为什么将影视资源融入学生的语文课程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研究表明,影视资源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在图片、声音的双重刺激下,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融入到影视中去,不知不觉地学习视频所表达的文化知识,研究表明:人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能够全身心融入进去,并进行思维上的模拟,产生共鸣,而这种记忆方法比起机械性质的记忆更深刻,比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有优势,更具有学习效果。 2. 運用影视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对影视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有与语文课本内 容相关的影视作品进行教学,既让老师在课堂上得以放松,也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例如《沁园春·雪》《出师表》等影视教学素材,这些影视资源与教学课本相关联,把文章的主要内容生动形象地进行表达,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之方法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之方法 发表时间:2012-09-07T10:03:40.12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10月总第114期供稿作者:杜继红[导读] 由于社会的现实以及学校决策时的重“主课”轻“副课”,都致使学生忽视了历史的学习。 杜继红山东省平度市张戈庄镇张戈庄中学266738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愈发提高。作为素质教育之一的历史教学,也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于如何改进提出了个人的几点看法。关键词:初中历史枯燥兴趣创新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1.历史科目在初中教学中重视程度不高 初中历史属于常识课,是“副课”,在中考考试范围中并未列入,致使很多学生以及家长,甚至是教师本身,都不重视。现行的教育制度,部分省市学校会在初二阶段对此类“副课”进行会考,所以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在考试前进行突击性的死记硬背。近几年,历史课成为了会考开卷科目,更是没什么难度,学生意识中的历史课就单纯成为了划书,历史课真正的价值和作用都未认识到。由于社会的现实以及学校决策时的重“主课”轻“副课”,都致使学生忽视了历史的学习。 2.历史教学枯燥无味,故事性不强 初中历史教材内容涵盖面广,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敷衍了事,对课程内容不事先备课,更谈不上思索如何更加有效的教学。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重点吃不准,难点讲不清,学生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无形之中就扼杀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很多学生历史课就是休息时间,上课时似听非听,要么就压着主课的课本,偷偷做起作业,更有甚者在下面偷偷看课外书。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改进措施 1.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必须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创设情境或者借助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方我们在讲述《鸦片战争》这篇课文前,可以先问学生:“什么是鸦片?鸦片有什么坏处?”学生会七嘴八舌说出自己理解的鸦片以及鸦片对人类正常生活的影响。等学生解答完,我会利用多媒体播放自己在备课时所找的鸦片和罂粟花图案,告诉大家鸦片的由来,并找出一些因为吸食鸦片而倾家荡产的案例,告诉学生鸦片的危害。讲完这些,我会引出课文内容:“既然我们大家已经了解了鸦片的故事,而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一场战争叫鸦片战争,为什么这个战争会有此名字呢?它和鸦片有关系吗?”学生带着该疑问,开始阅读课文,从中寻求答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而学生也因为迫切地希望得到正确答案,而不断地去探究,从而增加了历史学习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主动性。 2.学生自身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历史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而学习的主体还是学生本身。初中阶段是塑造学生学习习惯最好的时机,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其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方说课前要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预习的过程中,对认为的重难点应勾画出来,关于疑问,最好旁批,在上课的过程中如若未能得到解答,也可直接向教师提问。在阅读课的课文中,不能走马光花,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对文章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子要重点标明,并鼓励学生自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而在听课的过程中,学生应做好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讲的很多内容是书上没有的,我们必须做好课堂笔记,以便于课后的复习。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普及,其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其创新能力。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重视他们的精神生活,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为社会服务。比方在讲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时,里面有关于各个朝代和亲的历史,有些和亲的公主嫁入边疆地区后,并未自怨自艾,而是将自己皇朝的先进技术延传下去,帮助其发展。我会让学生假设自己也是一位和亲的公主,你会如何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学生就会众说纷坛,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想象,从而不断地创新。 4.联系当今时事讲述历史 如在讲述《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中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时,我们可以先以最近发射成功的神舟九号导入,神舟九号飞船于6月16日18时37分发射,执行这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组成的飞行乘组。这也是中国第一次有女航天员执行该任务。那么我国历史上到底成功发射了几颗卫星呢?什么时候发射的?除了这些科学技术外,我国还有哪些技术成就呢?带着这些疑问,学生产生了兴趣,从而更好地阅读课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时事的来源,关键在于平时的留心与积累,它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情感的作用。参考文献 [1]马晓宁宋小菊素质教育观念下历史教学方法的思考[J]. 西北职教,2007。 [2]石磊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弊端及其应对措施[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3]陈荣胜浅议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初中版),200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