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试卷84分

建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试卷84分

建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试卷84分
建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试卷84分

建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试卷84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

A.计划生育

B.发展低碳经济

C.发展循环经济

D.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2.“里约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会议全称是()。

A.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法国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B.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C.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德国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D.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美国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3.“我们在经济发展中既要遵循经济规律,也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千万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一定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这段话表明我们应坚持()。

A.科教兴国战略

B.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开放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4.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英国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5.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惟一办法是()。

A.扩大人类的生存空间

B.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C.禁止排放各种废弃物

D.加大开采自然资源的力度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A.是一种全新的工业发展模式

B.强调工业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及永续利用

C.强调工业的增长不能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D.强调工业品制造要以有益健康、环境友好为标准

E.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对工业品的需求,改善生活质量,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用户答案:[ABCDE] 得分:8.00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包括()。

A.经济持续

B.生态持续

C.社会持续

D.人口环境持续

E.人口持续

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

3.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

A.人口增长

B.能源的使用

C.经济活动与贸易模式

D.贫穷

E.消费和生活模式

F.全球气候变化

用户答案:[AF] 得分:0.00

4.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特征包括()。

A.可持续性

B.公平性

C.系统性

D.共同性

E.公正性

用户答案:[ABD] 得分:0.00

5.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

A.鼓励经济增长

B.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C.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D.鼓励人口增长

E.加大森林砍伐力度

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3道题】

1.依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是指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2.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3.循环经济学是要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中考政治复习题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环境国策.doc

2015 年中考政治复习题——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环境国策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1.2013 年10 月19 日,盐城环保科技城低碳示范社区的情景让人耳目一新,这里展示的筷子、快餐盒、拖鞋、保健软床垫、窗帘、墙纸、保温砖、复合板等32 种产品全是秸秆做的。这表明() A.科技发展改变着人类生活 B.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C.我们国家以人为本,关心人民生活 D.秸秆变废为宝是举手之劳 2.以下是 2013 年春节时四个家庭贴在大门的对联,能直接体现我国基本国策的是() A.节能减排造福子孙后代,科学发展惠及万代千秋 B.欢喜蛇年勿忘节约资源,喜庆烟花切记保护环境 C.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 D.乘改革东风发家致富,感党的恩情再进一步 3.2013 年 10 月 14 日,财政部发布消息,中央财政安排50 亿元资金,全部用于京 津冀及周边地区,具体包括京、津、冀、内蒙古、晋、鲁六个省区市的大气污染治 理工作,重点向治理任务重的河北省倾斜。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应该()①我们应该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③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共建美丽中国 ④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 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我国人口形势不再严峻,现在可以松口气了 B.计划生育的政策逐步完善 C.我们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D.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 5.近期,“延迟退休”引起社会热议。“延迟退休”被提出的原因涉及我国的人口 特点是() A.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B.人口素质偏低 C.农村人口多 D.人口基数大 6.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它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②它是一条只注重经济发展速度的战略 ③它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后代的责任 ④它要求人们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7.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在日 常生活中,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地球造成伤害,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 ①随手乱扔废旧电池 ②使用一次性快餐盒 ③随处燃放烟花爆竹 ④到饭店吃鲍鱼、鱼翅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复习专题 一、有关新闻材料 1、党的十八大指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2012年7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3、2012年12月12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发展循环经济; 4、2013年新年伊始,大范围的雾霾突袭我国中东部地区,盘踞不去,造成了大范围的严重污染。全国多个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而最为严重的北京,10米之内看不见车灯,PM2.5指标一度逼近1000。 5、2012年1月17日,习近平就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出重要批示,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遥相呼应、一脉相承,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贯彻在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6、2013年1月,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了“光盘”行动。该活动的主题是:人们在饭店就餐打包剩饭。“光盘”行动,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 7、2013年4月2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等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8、2013年3月23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宣布加入2013年“地球一小时”活动,并启动“城市生活乐享低碳”2013年上海市民低碳行动

系列活动。这是上海连续第五年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该活动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9、2012年12月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八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八次缔约方会议在卡塔尔举行。 二、与教材相联系的知识点∶ 1、建设更加全面的小康,就要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经济建设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3、资源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为,资源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均占有量资源量偏少这一状况,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而加剧,因此,我国必须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 4、环境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问题;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以及如何建设) 6、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7、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有利于落实到创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形成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8)_调查研究.doc

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8)_调查研究 有产业布局上的合理调配,以达到组团式城市群在结构上与功能上的完善,以此去获劝发展红利”。即从知识互补、人力互补、技术互补、产业互补和设施互补中,降低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壁垒,取得协作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形成良性网络,最终享受发展红利为区域带来的整体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构建组团式城市群过程中,必须逐步实现三类经济社会的根本转变。 l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解决城市化成本的基本出路。 在未纳入组团式城市群范围时,土地是作为第一产业(以绿色植物作为初始生产力的存在形态)的载体而存在,其基本属性是作为资源,加上其他自然投入(如水、太阳光)和劳动力投入,形成了农业的初始生产力。当土地纳入到组团式城市群之后,其功能形态和使用价值将会发生根本变化,从原先以生产农作物为主转变为高资本型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 2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培育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城市化进程中一要在数量上将农民转变为市民,二要将农民的素质与积聚财富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将庞大的人口资源迅速转变为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本,是建设组团式城市群的本质要务。 3促进民间储蓄向民间银行的转变:逐步走向扩大“内投”的稳健方向

现在我国的民间储蓄已经超过10万亿人民币,与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大致相当,加上固定资产的占有,民间财富已经达到一个十分可观的地步,如何积极稳妥地将这个庞大的资本释放出来,转变为逐渐制衡外部投资额的程度,是推行城市化进程中扩大生产、解决就业、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全面纳入市场体系的重要步骤。 十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七原则 研究报告拟订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的七原则: (1)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规模、等级、互补、共生及其在国土空间布局中表达出的有序充填(空间谱);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结构、功能、协同、进化及其在时间序列识别上表现出的整体协调系统(时间谱)。 (2)在城市系统的内部结构中,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经济增长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各种人文因素等构成了城市综合体的等级性、共轭性、异质性、多样性。 (3)在城市系统的外部结构中,通过城乡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资金流等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特别是通过城乡的物质代谢过程、能量传递过程、信息反馈过程和优化配置过程,去培育区域的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能力。 (4)在系统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既要考虑区域承载力对于城市需求的制约,又要考虑城市发展对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力、扩散力、带动力。只有当一个城市向乡村的索取被该城市对乡村的回馈相平衡时,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才是健康的与合理的。 (5)宏观监控城市发展的“动力表征”、城市内涵的“质量

可持续发展案例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例 第六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基本环节 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确定重难点→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质疑解惑→基础闯关,潜能挑战→课堂小结,反思升华。 第一课时“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1.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确定重难点 (1)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参加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做到知行统一。 2)能力目标:结合相关时政材料,综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性。 3)知识目标:①知道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的严峻性; ②知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③能简单阐述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2)确定重难点: 重难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正确的选择”既是本节重点,也是本节难点。 作为重难点的原因:之所以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作为本节的重难点,是因为:可持续发展内涵丰富,抽象程度较高,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再者,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只停留在口头上,现实生活中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现象随处可见,理论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中学生尚未进入社会生活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引不起学生的重视。只有掌握了这一问题,才能使学生科学的认识、理解解决我国面临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展示丰富多样的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图片、视频、漫画、案例、情景故事等。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世界人口超过67亿,人口问题成为全球的重大问题”视频。 材料二:在3月22日“世界水日”即将来临之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面对全 球水资源开发问题,敲响九声警钟。(右图为孟加拉国妇 女在达卡水供应部门外手举空水罐抗议供水短缺。) 材料三:“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链接】 生:分组讨论图片、视频、漫画、案例、情景故事, 选派代表发言谈感悟、感想和体会。(学生讨论期间板书: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概括总结: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三大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那么,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怎样呢?请同学们走进下面一组新闻和图片材料: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2008年8月26日,新疆南疆三地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在新疆喀什召开,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透露,在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新疆仍将是全国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地区。 据了解,目前新疆妇女总和生育率比全国高0.4左右,15至19岁妇女生育率比

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节概述 一、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1.环境的作用 ●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各种资源 ●环境的自净 环境通过各种各样的物理、化学、生物反应来消纳、稀释、转化废弃物的过程,称为环境的自净作用。 ●满足人们舒适性的要求 2.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环境容量有限 ●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需要时间 3.保护环境是为了保证发展 4.环境投资出效益 根据1995—2000年中国发展模型的研究,中国的环保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1.5%,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只降低0.06%,其效益是每年可减少至少1000亿元的污染损失,同时还能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显然,关于“给环境保护投资多了,一定会大大降低经济发展速度”的观点是立不住脚的。 二、可持续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与20年前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相比可以发现,经过20年的实践与反思,人们对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和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达到了统一的认识,找到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世界各国普遍接受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回顾1972年至1992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类的醒悟、是人类的正确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节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之后,中国政府重视自己承担的国际义务,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2年8月批准转发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是中国所制定的第一份环境与发展方面的纲领性文件。下面将“十大对策”分为四部分进行阐述。 一、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选择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950亿元(水污染损失400亿元、大气污染损失300亿元、固体废物及农药污染损失25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以上。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不但严重地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源,加大资源的供需矛盾,使经济效益下降,长此以往经济也难于持续发展。所以,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十大对策”第1条中重申了“三同步”战略方针,并坚持“三同时”制度 ●规划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这份年度报告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主题,集中讨论在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设计;对于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缓解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完成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要点 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从产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

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平衡的区域内,在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很高的态势下,在城市开发度达到中期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状况时,必须及时地将城市化战略转移到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支持

第三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科学发展观 一、单项选择题 1.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人一个关键时期。 A.2000 B .1500 C.1000 2.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应对“黄金发展期” 和“矛盾凸显期” 关键时期的一个()思想。 A.战略性B.战术性C.阶段性 3.2003年10月,党的()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党中央全会第一次研究科学发展观问题,也是党的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 A.十六届二中 B.十六届三中 C.十六届四中 4.2004年9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的能力。 A.领导政治 B.领导经济 C.领导发展 5.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把()切实转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A.经济社会发展 B.现代化建设 C.经济建设 6.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 国经济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写人了()。 A.报 告B.决 议 C.党章 7.我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 只是略高于4%,人均才1700多美元,属 于()国家。 A.中低收入B.高收 人 C.低收人 8.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 兴国的()。 A.第一目标 B.第 一要务 C.第一职责 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 ()。 A.现代化建设 B.发展经济C.以人 为本 10.科学发展观主张把 ()统一起来 A.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与促 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 B.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 C.促进社会政治文明发展 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1.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 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 A.清理阶级队 伍 B.巩固政权 C.发展社会 生产力 12.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 的集中体现。 A.政策和策略 B.根本宗旨 和执政理念 C执政理念和执政方法 13.以人为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A.根本要求 B.根本方法 C、 根本措施 参考答案: 1.C 2.A 3.B 4. C 5.A 6.C 7.A 8.B 9.C 10.B 11.C 12.B 13.A 二、多项选择题 1.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 会全面进步,关键是要()。 A.明确科学发展 观 B.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C.全面落实科学发展 观 D.提高全民对科学发展观的认 识 2.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和科学内涵,应明确科学发展观 ()。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案

待中国作为一个一次性筷子出口大国这件事? 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流程图:一次性筷子大量使用——生产商为了牟取利益大量生产——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所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2)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提出问题:我国的资源状况是什么?引导学生总结。 小结:通过活动导入,结合课文中“相关连接”和“名人名言”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自然资源形势及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真正认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联系前面学过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今天学习的资源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板书) 学习目标2 活动二:牧场的发展方案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活动三: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活动二,引导学生在探讨其三个观点的基础上,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广告。 看投影,师生共同赏析几条好的广告语:“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通过欣赏对比帮助学生了解公益广告的一些基本特点,鼓励学生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广告语设计完成后,分别在可堂上进行交流、评比,评出优秀作品贴在教室的选出栏中。 2.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课文的“相关链接”,引导学生总结: 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引导学生在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实施什么战略? (2)看投影,如何更好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4.活动四:以矿产资源为例,让学生认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性,提出问题: a如果旧的矿产资源已经消耗完毕,新的能源又没有及时被发现或发明出来,人类会面临怎样的境遇。 b如果自己国家没有了资源,单纯依靠国际市场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c如果资源在我们这一代手中用完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 引导学生讨论回答。使学生达成共识:即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小结:重点从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这一国情出发,讲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 活动与探究(看投影) 课本P58生态农业循环图: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状,展开讨论: 1.你认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是什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2.发展循环经济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的什么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5学习目标3 为了更好的发掌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国家和个人应该怎么做?国家:①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②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个人:①树立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意识。②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水电,垃圾分类等。③积极与一切破坏可持续发展的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这份年度报告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主题,集中讨论在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设计;对于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缓解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完成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 究要点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 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 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从产业结构看,城 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 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 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亦可视为区域增长极),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 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一个重大标志,其增长过程与财富积累呈非线形的对应关系。中国 从建国开始的发展战略中就有“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主导思想,加上长期“恐城症”的制约,中国城市化50年的变迁,一直都在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02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为30%,而中国城市化率尚未达到40%。至200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2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40个百分点。虽然从1949年全国建市67个增长至目前的600多个,但

可持续发展报告第一章综述

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 第一章综述 第一节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就全球而言,中国同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即:“可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认为,要达到可持续的发展,涉及国内合作和跨越国界的合作。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走向国家和国际的公平,包括按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发展计划的轻重缓急及发展目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此外,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导致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与发展,这对于环境的良好管理也是具有很大的重要性的。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再者,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联合国文件UNEP/,AnnexⅡ,1989) 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和贫穷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我们办一切事情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和良好势头。因此,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要开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代替传统的落后的发展模式,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在现阶段,要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第三章 城市发展战略管理

第三章城市发展战略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城市发展的相关经济学支撑、营销导向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作用和措施;理解:城市发展战略观:从资源到营销、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学习型政府的内涵和特征、建立学习型政府的作用和意义、学习型政府的构建; 掌握: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城市发展战略的制订过程要点、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营销的内涵、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潜在重点。 第一节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和内容 一、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 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做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战略依据、战略愿景(战略目标)、重点战略、战略措施和战略反馈五个部分组成。 (一)战略依据 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就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基础和发展条件,包括城市发展的环境,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禀赋情况和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等,它们需要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来确认,这也是定位城市性质的基本依据。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历史分析方法、优劣机威(SWOT)分析方法,政经社技(PEST)分析方法和竞争—合作分析方法获取。 (二)战略愿景 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在总体的战略愿景之下,城市发展战略还可以形成一定的发展目标体系,一般表现为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经济发展指标;(2)社会进步指标;(3)生活质量指标;(4)生态环境指标。 (三)重点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的说课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设计,四、学法指导,五、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部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注重的热点。学生通过前面学习,已经了解了我国的人口、环境的相关知识,理解了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和环境形势。在此基础上,本框题将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能准确理解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协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付诸行动。为下一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框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包括: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我国资源的现状、特点及其严峻性;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理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水平目标:让学生参与活动,协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用实际行动保护水平目标环境、关爱自然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协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保护环境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不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也将构成威胁。所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理解不足,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不深刻,在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三、教法设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直观演示法:使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企业战略-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来源

★★★文档资源★★★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战略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因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中心议题就是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或维持。那么,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是指对于一个企业的整体发展过程来说,在各个市场环境中,当一个企业能够适时地实施相应的创造高度市场价值的战略,而其他任何现有和潜在的竞争者都无法同时成功地实施这些战略,而且也缺乏进行模仿或复制该企业战略所带来的全部收益的信心与能力时,就可以认为该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可持续性。本文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主要方面来自于七个方面: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战略资源、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战略能力、企业家能力、企业文化及持续性创新。下面依次对这些来源因素进行描述。 一、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 企业总是身处于某种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企业所处环境对于竞争优势的获得及发展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第一,企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源自某种突发性的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这种变革打破了原先市场的平衡;第二,企业外部环境本身并无任何变化,但企业对环境特点的认识产生了变化或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与能力发生了变化;第三,上述两者的结合。产业环境对竞争优势的获得和维持的影响力取决于他本身的变动性,不同产业环境之间的变动

性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的产业环境状态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也不相同。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能够明显地影响企业市场行为的效率,由此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竞争优势的创造与维持。一般来说,每一个企业都身处某种外在环境之中,宏观环境主要通过产业环境对企业产生影响力。产业环境相对于宏观环境而言,对个体企业具有更大和更直接的影响,这是由于宏观环境一般不直接影响个体企业的决策与经营绩效,而是通过产业环境产生间接影响或发展作用。由此,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外在条件。 二、企业战略资源 尽管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对其盈利水平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力,但是相比较而言,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素质更为重要。企业素质实际上就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外在表现。因为,企业在产业内的相对市场优势的根本基础或源头在于其素质,或者说企业的市场优势实际上是其相对资源优势的市场反映或表现。尽管每个企业都拥有或控制某些资源,但是只是其中的战略资源才能够为竞争优势可持续性创造做出显着贡献。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战略资源在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从理论上讲,某种既定环境对身处其中的所有企业应该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影响。导致企业之间经营绩效差异或竞争优势的有无与强调的原因不仅在于其所处的产业环境,更在于其自身的素质。企业素质表现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运作效率。产业环境只

试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摘要:“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最早出现于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的,其目的是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问题的解决。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便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2)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4)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 中共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从忽略环境保护受到自然界惩罚,到最终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 二.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关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计划生育极为关注,并逐步从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相互关系的高度,来认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他在谈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时反复讲到,人多是我国最大的难题,"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要很好控制"。 2.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自然资源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我们地大物博,这是我们的优越条件。但有很多资源还没有勘探清楚,没有开采和使用,所以还不是现实的生产资源,土地面积大,但耕地很少。

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

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 公司可持续发展,是指公司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公司市场地位,又要保持公司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 长和能力的提高。所以为保证我公司未来的良好持续发展,应该从公司内部入手,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步对公司的内部管理、人力资源、经营模式、公司文化、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建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能够建立合理、完善的发展战略,以下将就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报告: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公司面对着变化迅速的环境很难适应,如何使公司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引起公司的重视。而这就是各公司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持续性发展问题。就理论而言,可持续发展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期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现在的发展,满足现在利益。它的基本理论是强调信息管理、客户管理、人员管理、公司内部管理、市场管理以及各方面人员相互之间的沟通,要求建立网络式、多元化的发展计划,要有前瞻性。 二、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建立全面的公司可持续发展计划,首先要分析公司某些要素的增长与公司发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公司的发展,更多地表现为公司整体上转化资源、增加价值的能力的提高,这种能力的提高,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实际中较为常见的,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是按照“调整”的方式实现的。在调整过程中,公司的资源、工艺、组织

结构等因素的变化,都是以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公司的未来利益最大化为指导的。公司可持续性发展应是“渐进式”的改革战略,而且这种“渐进式”的战略在目前公司中有其现实的接受性、操作性。 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应当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并涉及到公司的方方面面,下面就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简述: (一)创新与文化 创新是公司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基本驱动力。在管理、市场、组织上的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推动力和成果标志。技术创新是公司的核心任务,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保障和服务。创新是不断否定现有事物的前进脚步,而文化则是对过去和现有的积淀和固化。正确处理好创新与文化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继承和发扬、传统与新生、守持与变革的关系,防止邯郸学步或新陈代谢掌握不当,出现组织混乱和机能失调现象,甚至引发一些危机,威胁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在公司哲学和宗旨上、处理内外事情重要性和优先性的取舍原则上、员工的基本准则、作风,基本管理制度以及环境、风貌等建设中,点点滴滴中提炼、催化、巩固有利组织的公司文化,是公司培育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要素之一。 (二)管理与治理 在产品过剩、资本过剩的时代,对大多数公司来说,制约公司发展主要因素已经不是资金和生产能力,而是公司的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是公司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对公司的贡献大小。为了增强公司的灵活性和应变性,公司将不再贪大求全,应降低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公司的组织结构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方面是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式更加扁平化,另一方面公司部门要根据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增减。

(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时代最全版

(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时 代

可持续发展时代 ——论宇宙和人类社会中组织及规律的 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对未来的预测 徐朝 《易经》:"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黄帝阴符经》:"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中国在《二十壹世纪白皮书》中提出了中国二十壹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在发达国家的带动下,世界各国也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在人们的心目中,可持续发展似乎就是环境保护、控制人口等等。可持续发展真的就是这样简单吗?可持续发展究竟要把人类带向何方? 笔者在这篇文章里提出了宇宙中自组织及其运动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条件,且援引人类社会中组织和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在俩者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人类即将进入壹个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代——可持续发展时代。 壹、宇宙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我们得知,虽然能量是守恒的,但所有的能量转化都是不可逆的,都会产生作为热量而出现的不可逆的能量耗散。比如机器作功,人体运动等,都会产生热量,而这些热量不可能完全回收再转化回机械能或化学能。针对此性质,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入了壹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熵。

熵是这样壹个量,它在物体作功有耗散,即有热量散失的情况下不停地增长,当所有进壹步作功的潜力都已耗尽,它就达到了极大值。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壹个孤立系统中自然发生的任何过程,都壹定伴随着系统熵的增加。当熵达到它的极大值时,这时系统处于它最无序的状态,系统已耗尽了它所有发生变化的能力——它已达到了热力学平衡。 举个例子,壹杯咖啡里加入牛奶,搅拌壹下,咖啡杯里会出现无数复杂的咖啡色、白色相间的花纹旋转着。最终,由于搅拌咖啡的机械能壹方面作功,壹方面摩擦转化为热能耗散掉,咖啡杯中的液体运动逐渐停下来,成为平静的淡咖啡色的浑沌的液体——达到了热力学平衡。 我们身处的宇宙也是如此。宇宙中的能量在作功过程中不断转化为热,最终宇宙中将没有可供作功的能力,宇宙就达到了被称作“热寂”的死亡状态,宇宙中的壹切运动都停止了。宇宙的热寂是宇宙无法避免的,最终将达到的状态。 系统熵随着时间流逝只会增大不会减小。这里引入熵速度这个概念,熵速度即系统熵增大的速度,是单位时间系统的熵量。很明显,某系统的熵速度越大,该系统就会越快进入热力学平衡。如果宇宙的熵速度极大,宇宙刚刚诞生,就会在瞬间消耗掉所有的作功的能力,能量都转化为废热,达到热寂,人类也就不会出现了。 那么,熵速度和什么有关呢? 举俩个例子就能够说明熵速度是如何被影响的。人类采集石油,燃烧供动力使用。石油的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作功,其中壹部分转化成热能耗散掉了。这些热能耗散从整个宇宙来见虽是微不足道的,但却使宇宙的熵速度增大。树木吸收太阳的光能,把它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使光能不致变成无用的热能耗散掉(例如太阳光照在沙漠上),使宇宙的熵速度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