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比亚酶

比亚酶

比亚酶
比亚酶

比亚酶

1、比亚降解酶的由来

200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生物实验室开始了课题为“农药残留降解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与应用”的研究,该项目被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国家“863计划”。

课题组从农药厂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有机磷降解酶的菌种,对其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与目前已发表的有机磷降解酶基因相比同源性很低,最高的只有46.4%%,说明这是一个新的有机磷降解酶基因,已在GenBank 中登录,登录号为AJ605330。因为有机磷降解酶在原始天然菌株中含量太低、活力随存放时间延长而衰减,所以生产成本高昂,难以大量生产。因此大规模应用有机磷降解酶就必须解决二个关键性的问题——如何工业化廉价生产有机磷降解酶以及如何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范云六院士等一批农业科学家多年的努力,该技术于2004年10月接受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检测,检测结论认为:所检有机磷降解酶对钾基对硫磷和氧化乐果的降解效果最好,对其他有机磷农药降解效果比较好。2005年7月,该项目在中国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进行了有机磷降解酶降解土壤中残留农药的效果检测,结论为所检有机磷降解酶能够有效的降解土壤残留的有机磷农药。2006年2月,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对有机磷降解酶对沙林和梭曼的降解效果进行检测,结论为降解效率较高。2006年3月14日,该技术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鉴定结论为:1.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2.已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3.科技创新,为国际领先型。

本项目采用酵母表达系统,高水平分泌到几乎无杂蛋白的培养基中,便于纯化,并简化了酶的后加工工艺,降低成本,同时,培养过程中也不分泌有毒物质和致热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良好的发酵方法、容易发酵至高细胞浓度,因此更适应于工业化生产,是目前国内外报道的有机磷降解酶表达量最高的。

2、理化性质

比亚酶作为一种蛋白质类活性酶,具有酶的共性,即:促使反应加快,同时在反应前后本身性质不变。同时,比亚酶也具有自己的个性,即:反应温和,无毒,无腐蚀性,催化效率是自然降解的10-2000倍。比亚官网给出的解释是“比亚酶是能降解残留农药的纯生物酶”。

比亚酶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切断有毒物质中的P-O键、P-F键、P-S键、P-CN 键,将有毒、不溶于水的大分子瞬间降解成无毒、溶于水的小分子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为我国所用的农药70%以上是含磷农药,所以比亚酶是利用降解酶的生物活性快速高效将高毒的农药大分子降解为无毒的可以溶于水的小分

子,从而达到使蔬菜水果迅速脱毒的目的,并且降解后的水是无毒的,没有二次污染。

此外,普通酶是专性的,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反应。但比亚酶属于“一专多能”,除了降解含磷农药,对其他成分的农药也具有降解效果。

3、应用领域

比亚有机磷降解酶系列产品按照其酶活的显著不同可分为民用和特勤专用两大类。

民用产品主要用于日常生活中清除农药残留,该系列产品可以高效、快速、深层地去除蔬菜瓜果表面的残留农药,并保持蔬菜瓜果原有的品质和色泽不变。也可用于修复被有机磷污染的江湖水域和土壤。该产品目前仅授权森根比亚公司生产。

而特勤专用产品主要用于危险化学品的专业洗消。可广泛应用于农药厂、石化企业、煤炭基地、储油基地与海上石油平台、钢铁厂、汽车工业、天然气供气基地等危险化学品泄露、爆炸、燃烧等事故处理时的洗消作业;也可以降消大型人群聚集场所的不明危害物质,减少对人体的侵害。

4、毒性试验

(1)白鼠实验——比亚酶无毒

在2008年6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比亚降解酶液进行小白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将比亚降解酶原液按0.2ml/10gBW直接经口灌胃,观察14天。实验结果为:小鼠均生长良好,体重持续增长,未见中毒体征及死亡,解剖也未见异常。实验结论为:比亚降解酶属无毒级。

(2)金鱼实验——比亚酶高效

最能体现比亚酶效果的是金鱼实验。

1、分别放置四个鱼缸(里面放入等量的水、金鱼和农药),然后向第1个鱼缸加入传统洗涤剂,第2个鱼缸加入号称专业除果蔬的洗涤剂、第3个鱼缸什么也不加,第4个鱼缸加入“比亚酶”;

2、约10分钟后:只有加入比亚酶农残解液鱼缸里的金鱼活了下来,加入传统洗涤剂和号称专业果蔬清洗剂的金鱼死亡速度最快,未添加任何洗涤剂的金鱼死亡速度次之。

5、比亚公司的产品实施计划

比亚公司计划生产的比亚酶产品类型主要有:

(1)民用级产品:瓶装,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粉末状的有机磷降解酶干粉,另一部分为液态的浓缩稀释液,两者在瓶内混合后即可使用。此级别产品主要用于家庭、学校机关等大型食堂清洗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产品名为“比亚蔬菜瓜果农药降解酶”。

(2)工业级产品:袋装,粉状,主要成分为有机磷降解酶干粉。主要针对

蔬菜水果种植基地、净菜公司、蔬果配送中心等,在种植过程中或清洗时使用。

(3)食品级产品:此级别产品可作为添加剂加入水果罐头、果蔬汁等果蔬加工产品,降解农产品在制作过程中无法去除的农药残留。

(4)环保级产品:我国有大面积的土壤和水体受到农药残留物的严重污染,此级别产品可用于修复被农残污染的土壤和水体,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开辟新的路径。

(5)军用级产品

目前民用级和军用级产品已投入生产。

蔬菜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原理及检验标准

蔬菜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原理及检验标准 1、目前农药在蔬菜中残留的问题 1.1、农药是把“双刃剑”,对促进农业增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药本身固有的化学属性和对其使用不当,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严重危害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1.2、在我国农药中,70%为有机磷农药,而在我国生产使用的有机磷农药中,70%为剧毒、高毒类,而且较多是禁止在蔬菜作物上使用的。 2、农药中毒事件常有报道,究其原因 2.1、农产品不按规定的用药量、次数、方法或安全间隔期施药,或施用不允许在蔬菜上使用剧毒、高毒类农药; 2.2、现在标准施行的农药残留测定需要通过有机溶剂提取、净化和用大型分析仪器进行,无法对廉价的蔬菜进行随时随地或快速检测而形成的监管不到位。 3、农药分类: 3.1、矿物源农药 3.1.1、有效成分起源于矿产无机物和石油的农药。 3.1.2、代表有硫酸铜、硫磺、石硫合剂、磷化铝、磷化锌和石油乳剂等。 3.2、生物源农药

3.2.1、包括植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及微生物源农药。 3.2.2、植物类别有植物毒素、植物内源激素、植物源昆虫激素、拒食剂、引诱剂、驱避剂、绝育剂、增效剂、植物防卫素、易株克生物质等。 3.2.3、动物资源开发的农药包括动物毒素、昆虫激素、昆虫信息素和天敌等。 3.3、按作用方式分类 3.3.1、胃毒素农药(敌百虫、敌敌畏、甲胺磷、马拉硫磷) 3.3.2、触杀性农药(对硫磷、敌敌畏、甲胺磷、马拉硫磷) 3.3.3、内吸性农药(乐果、甲胺磷、氧乐果、久效磷) 3.3.4、熏蒸性农药(溴甲烷、磷化铝、敌敌畏) 3.3.5、特异性农药(乙烯利、毒霉素、灭幼脲) 4、目前所使用的农药按其化学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杂环类化合物、其他(苯氧羧酸类、脲类化合物)等。 A、有机磷类 敌敌畏、甲拌磷、乐果、对氧磷、对硫磷、喹硫磷、优杀硫磷、敌百虫、氧化乐果、磷胺、甲基嘧啶磷、马拉硫磷、辛硫磷、亚胺硫磷、甲胺磷、地亚农、甲基毒死蜱、毒死蜱、倍硫酸、杀扑磷、乙酰甲胺磷、巴胺磷、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异柳磷、异柳磷等。 B、有机氯类 α -666、β -666、γ-666、δ-666、op -DDE、pp’-DDE、op’-DDD、pp’-DDT、op’-DDT、异菌脲、五氯硝基苯、林丹、乙烯菌核利、三氯杀螨醇、功夫、氯硝胺、百菌清、粉锈宁、甲氯菊酯、氯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等。 C、氨基甲酸酯类 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灭多威、3-羟基呋喃丹、涕灭威、呋喃丹、甲萘威、叶蝉散、仲丁威、速灭威等。 d、拟除虫菌酯类

温度离析现象的成因及处理

温度离析现象的成因及处理(纯字) 2006-9-27 14:28:10 点击数:152 评论共:0条收藏此页推荐阅读 1 温度离析现象 所谓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离析是指原来经充分搅拌、温度均匀的沥青混合料,经过某一过程后,温度出现较大差异的现象。 沥青摊铺作业中,为保证路面的摊铺质量,要求沥青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温度。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按规定对物料进行级配、加热和搅拌,成品沥青混合料由自卸卡车运到摊铺现场。应该说,搅拌站供给卡车的混合料是符合质量要求的,既不存在级配的离析,也没有温度的离析。然而,在沥青路面的施工中,却普遍存在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离析,而且还相当严重。 发达国家对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离析已作了大量的研究。如美国的爱斯太克(Astec)公司使用高精度的红外线摄像机对摊铺作业进行拍摄,发现温度离析的程度比人们所估计的要大得多:143 ℃的沥青混合料装入自卸卡车,运距仅为16~24 km,抵达摊铺现场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差别竟达到44 ℃之多,摊铺面上有些区域的温度竟低到99 ℃。1997年,澳大利亚一个建筑承包商从278 km远的地方运料,到达施工现场时,卡车车厢两边的料温只有80℃,车厢顶部的料温为96℃,而车厢中间的料温仍然有152℃。 我国在公路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工具大都为载重量不大于10 t的自卸卡车,载重量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司机为了方便省事,对斗中的物料基本上不做覆盖。这一切均会加剧车内局部区域物料的冷却,造成严重的温度离析。因此,尽管我国在这方面未有人作过专门研究,但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在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离析现象比发达国家要严重得多。 2 温度离析的原因 自卸卡车的运输和卸料过程是造成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修筑高速公路时,除了非常靠近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的路段外,铺筑其它路段路面所需沥青混合料总有一定长度的运输距离,需要一定的运输时间。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气温比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也低得多,势必会通过车厢壁进行热量的交换,且热交换的三种方式同时存在,造成混合料的热量损失,从而引起温度的下降。毫无疑问,热量的损失与温度的下降主要出现在靠近车厢壁的混合料中。如果车厢不加覆盖,车厢顶部的沥青混合料则与相对运动的空气直接接触,顶层物料的热量损失和温度的下降将严重得多。随着运输距离的加大,运输过程造成的热量损失也相应加大。混合料温度愈高,气温愈低,则热量损失愈大,造成的温度差异越严重。混合料中沥青和骨料的导热性能都比较低。在行驶过程中,卡车周边的混合料温度大幅降低,但由于导热性能低的缘故,热量从混合料堆的中心向四面传导的速度相当缓慢。当卡车抵达摊铺现场时,卡车周边物料的温度就会大大低于物料中部的温度,出现温度差别。 卡车到达摊铺现场向摊铺机卸料时,车厢中部的物料因温度高、粘性低首先被卸到摊铺机的料斗中,而靠近车厢壁的物料因相反的原因总是最后落在料斗的两侧和顶部。因此,又是高温物料最先经刮板输送器传输到摊铺机的后部,由螺旋摊铺器摊铺到基层上,而低温混合料却被延时到最后才被摊铺。这一过程进一步加剧了沥青混合料温度的不均匀性,即温度的离析更加严重。由于这种现象出现在每车运输和卸料过程中,故离析也周期性地出现。

水稻原生质体分离及转化

水稻原生质体分离及转化 作者:植物逆境与光合实验室|发表日期:2014-04-11 实验目的:用于做荧光定位、BIFC、Co-IP实验 实验材料和试剂: 生长8-10 d的水稻组培幼苗、酶解液、mmg溶液、PEG-CaCl2溶液、W5溶液、5 mL移液枪、5 mL枪头、12 mL BD管、1.5 mL EP管、100 mL锥形瓶、圆形培养皿、滤网(20 mm×20 mm)、离心机、摇床等。 溶液的配制: 母液的配制: 1、0.2 M MES(pH 5.7) 2、0.8 M Mannitol(甘露醇) 3、1 M CaCl2 4、2 M KCl 5、2 M MgCl2 6、10% BSA [Fluka PEG 4000 81240] 以下如有上述母液,则都是使用的母液 酶解液:20 mL ×2 MES 0.5

mL 1 mL Mannitol 7.5 mL 15 mL Cellucose(纤维素酶)0.15 g 0.3 g Macerozyme(离析酶)0.075 g 0.15 g ddH2O 1.8 mL 3.6 mL 55℃10 min 冷却至RT后加入200 uL CaCl2 加入200 uL 10% BSA Mmg: 20 mL ×2 MES 0.2 mL 0.4 mL Mannitol 5 mL 10 mL MgCl2 0.075 mL 0.15 mL ddH2O 4.725 mL 9.45 mL

PEG-CaCl2: 20 mL ×2 Mannitol 2.5 mL 5 mL CaCl2 1 mL 2 mL PEG4000 4 g 8 g ddH2O 3 mL 6 mL W5: 200 mL MES 2 mL NaCl 1.8 g CaCl2?2H2O 3.67525 g KCl 0.5 mL ddH2O 197.5 mL 具体实验步骤: 1、从培养基上切取培养8-10 d的水稻幼苗,去除幼苗外层包裹的叶子。 2、用干净的刀片将幼苗切成很细的粉末状碎片(越细越好,有利于酶解),大概切到水稻幼苗茎秆的中间段即可(剩余未切割的部分可以扔掉)。

第30讲 与酶的特性有关的实验探究

第30讲与酶的特性有关的实验探究 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归纳对照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2)指出本实验中的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3)指出本实验中的因变量及其检测指标 (4)归纳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酶的高效性的实验探究 酶的高效性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应更高。 以Fe3+和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为例: 变量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对于自变量,要操纵其变化,对于因变量要观察或测量其变化,对于无关变量要加以控制,做到相同且适宜。 根据这一实验,我们可以总结和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分析问题、设计实验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科学性原则:包括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 ①实验原理的科学性

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也是用来检验和修正实验过程中失误的依据,因此它必须是经前人总结或经科学检验得出的科学理论。 ②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 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达到预期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如孟德尔选择豌豆为实验材料,“还原性糖鉴定实验”中以苹果或雪梨细胞组织液为材料,以及“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以紫色洋葱为实验材料等实验都是一些经典的成功选材的范例。 ③实验方法的科学性 只有科学而严谨的实验方法,才能得出正确而可靠的实验结果。如在光合作用强度的检测实验中用绿光灯照射可看成是黑暗条件,在鉴定光合作用产物实验中,要对植物进行饥饿处理。 ④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 对于实验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数据,现象或其它信息,不能简单处理,应首先整理后仔细分析,找出它们所能够透露给我们的最大信息量。 2.对照性原则:科学、合理的设置对照可以使实验方案简洁、明了,且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很多(同一种实验结果可能会被多种不同的实验因素所引起),必须严格控制,要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照实验的设计是消除无关变量影响的有效方法。 (1)如何设置对照实验:所谓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等的实验。对照实验设置的正确与否,关键就在于如何尽量去保证“其它条件的完全相等”。具体来说有如下四个方面:①所有用生物材料要相同: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②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号要完全一样。 ③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体积上等量的问题。 ④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如: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 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但最好还是要作同样的处理。 (2)设置对照组有4种方法: ①空白对照:即不给对照组做任何处理。例如,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中,实验组滴加了唾液淀粉酶液,而对照组只加了等量的蒸馏水,起空白对照。 ②条件对照:即虽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研究的实验处理因素。这种对照方法是指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的对象都作不同条件的处理,目的是通过得出两种相对立的结论,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③自身对照:指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不再另外设置对照组,例如“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自身对照简便,但关键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的现象及变化差异。 ④相互对照(对比):不单独设置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相互为对照。即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这种方法常用于等组实验中。“植物向光性”实验中,利用若干组燕麦胚芽的不同条件处理的实验组之间的对照,说明了生长素与植物生长弯曲的关系。 本实验用的就是相互对照,也称对比实验。 3.单因素变量原则 单因素变量原则,强调的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只能有一个变量,只有这样当实验组和对照组出现不同结果时,才能确定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原因肯定是这个变量造成的,从而证明实验组所给实验因素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对照组实验时首先要确定变量并加以正确设置,所要验证的中心条件即为变量。如要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则应将光作为变量;要验证光合作用需二氧化碳则把二氧化碳作为变量等等。 4. 等量性原则 等量性原则强调的是除了实验变量之外的一切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无关变量必须严格控制等量即相同,以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结果的影响,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无关变量在进行严格控制时,不但要等量,而且是在适宜条件下的等量,常态条件下的等量。如在探索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单一变量是PH,除PH之

蔬菜中到底有多少农药残留

蔬菜中到底有多少农药残留 蔬菜中到底有多少农药残留,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其实,不同季节、不同种类的蔬菜农药残留量也有不同,让我们来看看食品安全专家的分析。 从种类上讲,豆类、绿叶类和茄果类蔬菜的农残检出率最高。农产品监测中心的统计显示,农残合格率从低到高依次是豆类、茄果类、白菜类、绿叶蔬菜、芋薯根菜类、葱蒜类、瓜类、食用菌类。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告诉记者,绿叶菜的农药残留多,是因为它们的叶片柔软、水分多,虫子爱吃,所以喷的农药也多。另外,有香味的菜农残低。蒿子秆、茼蒿、香菜等本身有一种很浓的香辛味,是天然的驱虫剂。 从季节上讲,冬季农药残留偏低,春、夏、秋季偏高。北京农林研究院的一位农残专家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因为冬季室内外温差比较大,空气流通不是很好,不适合害虫繁殖,因此农药用得少,农残低。农业部对北京市共496份蔬菜样品进行检测,发现5月和11月是农药残留检出频率较高的时期。而杭州的检测结果显示,杭州市全年蔬菜农残最高是在4月和10月。

从农残种类上讲。豇豆、韭菜农药多,因为它们爱长虫,常被喷洒较浓的农药,其中有些农药毒性较大,且容易残留;黄瓜、西红柿杀菌剂多,因其生长环境湿度大,易生病,尤其杀菌剂用得多。相对于杀虫剂,杀菌剂对人体的危害要小一些。 从种植地点上讲,大棚蔬果农残少,因为大棚里可以用防毒网等物理方法防治害虫,因此打的农药较少。与大棚菜相对的是露地菜,看上去好像很天然,但用的农药其实比大棚菜多。 第一,把买回来的蔬菜浸泡5分钟再冲洗,或用淘米水浸泡,中和农药毒性; 第二,用5%的盐水洗菜;

第三,黄瓜、茄子等农药用得多的蔬果最好削皮再吃; 第四,高温加热也会使农药分解,一些耐热的蔬菜,比如菜花、豆角、芹菜等洗净后再用开水烫几分钟,可使农药量下降30%,再经高温烹调,就可以清除90%的农药; 第五,阳光照射可使蔬菜中的部分农药被分解、破坏。据测定,蔬菜在阳光下照射5分钟,有机氯、有机汞等农药的残留量可减少60%左右。

我国水果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表

我国水果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表 农业行业法规: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f6056086.html, 2012-9-21 10:36:00 浏览57 次《》我国水果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表一 名称种类限量(mg/kg)标准号 滴滴涕杀虫剂0.1GB2763-81 六六六杀虫剂0.2 GB2763-81 倍硫磷杀虫剂0.05GB4788-94 甲拌磷杀虫剂不得检出GB4788-94 杀螟硫磷杀虫剂0.5GB4788-94 敌敌畏杀虫剂0.2GB5127-1998 对硫磷杀虫剂不得检出GB5127-1998 乐果杀虫剂 1.0GB5127-1998 马拉硫磷杀虫剂不得检出GB5127-1998 辛硫磷杀虫剂0.05GB14868-94 百菌清杀菌剂 1.0GB14869-94 多菌灵杀菌剂0.5GB14870-94 二氯苯醚菊酯杀虫剂 2.0GB14871-94 乙酰甲胺磷杀虫剂0.5GB14872-94 甲胺磷杀虫剂不得检出GB14873-94 地亚农杀虫剂0.5GB14928.1-94 抗蚜威杀虫剂0.5 GB14928.2-94 溴氰菊酯杀虫剂0.11)-0.052) GB14928.4-94 氰戊菊酯杀虫剂0.2 GB14928.5-94 呋喃丹杀虫剂不得检出GB14928.7-94 水胺硫磷杀虫剂0.023)GB14928.8-94 喹硫磷杀虫剂0.052)GB14928.10-9 草甘磷除草剂0.1 GB14968-94 克线丹杀虫剂0.0052)GB14969-94 西维因杀虫剂 2.5GB14971-94 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二 名称种类限量(mg/kg)标准号 粉锈宁杀菌剂0.2GB14972-94 阿波罗杀螨剂1GB15194-94 氟氰戊菊酯杀虫剂0.5GB15194-94 克菌丹杀菌剂15GB15194-94 敌百虫杀虫剂0.1 GB16319-1996 亚胺硫磷杀虫剂0.5 GB16320-1996

水稳离析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广泛地应用于城市道路的路面结构中,它具有良好的板体性和水稳性,对于保证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目前城市道路乃至公路的路面基层中,其正将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如何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对于保证城市道路的使用品质将是举足轻重的。 ????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半刚性材料基层,可以用作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的基层,它是沥青面层的下承层,是连接沥青面层与路基的纽带,是车辆荷载的主要承担者,其主要承担沥青面层传递而来的行车垂直荷载,并将荷载均匀地分散在路基中。沥青面层所发生的许多病害,都与其有直接的关系,下面分别介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 1、开裂现象及防治措施 ????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经常发生开裂现象,其裂缝形状一般沿道路纵向呈规则分布的横向裂缝,间距一般为5m~10m,裂缝宽度一般为3mm~5mm左右。 ???? 2)究其原因,其一是温度裂缝,即基层施工完毕后,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稳基层会产生收缩应力,当水稳基层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收缩应力时,即发生拉裂现象。其二是湿度裂缝,即基层施工完毕后,随着水分的蒸发,基层的湿度将明显降低,就会产生干缩应力,从而导致干缩裂缝。 ???? 3)防治措施。控制水稳基层的水泥剂量,一般控制在4%~7%之间,因为水泥剂量偏大时,水泥的水化热会使基层内外产生温差,从而导致开裂现象。严格选择水泥品种及水泥强度等级,一般选用普通水泥、矿渣水泥和火山灰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一般为32.5MPa,因为水泥活性成分过多或强度等级过高,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从而导致开裂现象。加强基层的养护,使基层的养护期不少于7d,在养护期内,一定要保证水稳基层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切忌或干或湿,从而避免干缩裂缝的产生。可以采取对水稳基层表面进行缩缝切割的办法,以消除温缩和干缩裂缝的形成。方法是用切割机沿道路纵向每隔5m切割一道缩缝,缝宽3mm,缝深5mm~8mm,然后在缝内灌以乳化沥青,采取这种办法的机理是,人工提前消除基层所产生的收缩应力,从而使基层的收缩应力提前释放。 ???? 2、离析现象及防治措施 ???? 1)水稳基层经常发生离析现象,所谓离析即粗细料集中现象,也即级配变异现象,离析还造成水稳基层的强度不均匀,表面不平整等病害。 ???? 2)究其原因,水稳混合料在搅拌过程中发生的放料离析,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颠簸离析,在卸料过程中发生的卸料离析,在摊铺过程中发生的摊铺离析,在找平过程中发生的找平离析等。 ???? 3)防治措施。水稳混合料在搅拌站输出时,应尽量降低出料高度,成品仓应设置搅拌装置,并能间歇放料。成品仓放料口距运料车厢的垂直距离不宜大于2m,运料车应及时移动前后位置,保证均匀装料,以降低每次装料的堆体高度。运料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应匀速行驶,起步刹车要平稳,路况差时应慢行,避免强烈的颠簸振动。运料车辆在向摊铺机受料

与酶有关的实验(无答案)

与酶有关的实验 (一)、实验操作评价表: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实验一:探究酶的高效性 实验三:探究温度对酶活性(酶促反应速率)影响

(二)、实验思考讨论题: ⒈在实验一中为什么一定要用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实验一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无关变量有哪些? ⒉如果实验一的两支试管产生的气泡都很少,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⒊实验二的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无关变量有哪些?为何在实验中两支试管均用60℃保温,如果用的是唾液淀粉酶,那么温度应该控制在多少? ⒋在实验二的结果中如果在加入蔗糖的试管中也出现了砖红色沉淀,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⒌实验三的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无关变量有哪些?为什么在实验中对底物溶液和酶液都分别进行各自温度的保温,再将两者混合?检测实验结果为什么不用斐林试剂? ⒍在实验三中,若将2、3号试管也移入60℃的水浴中进行保温,那么2、3号试管的现象各是什么?为什么? ⒎实验四的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无关变量有哪些?为什么在操作过程中是先加酶液,营造出不同的PH值后再加入淀粉溶液?为什么检测结果时用的是斐林试剂,用碘液行吗? (三)课堂训练巩固: ⒈在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实验中,把肝脏制成研磨液的目的是( ) A. B. C. D. ⒉下列关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作用实验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作用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B.淀粉能在淀粉酶的催化下水解成还原糖 C.蔗糖能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 D.淀粉酶能否催化淀粉和蔗糖水解,是通过有无还原糖的特定的颜色反应而证明的 ⒊在一个“淀粉-琼脂”培养基上的5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将此实验装置放于37℃恒温箱中,保温24小时后,将碘液滴在培养基的5个圆点上,其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请指出④和⑤所发生的颜色反应,以及③接种的面包霉的分泌物分别是() A 棕蓝色、棕黄色、淀粉酶 B 蓝黑色、棕黄色、麦芽糖酶

果蔬农药残留市场调查

果蔬农药残留市场调查 及 食用解决方法 学院:艺术学院 姓名:许文杰 年级班级:13级产品1班 学号:201330920124

【摘要】:果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开始注意果蔬的质量问题,不但蔬菜的营养成分受到关注,其可能的污染更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 【关键词】:蔬菜、残留、危害、水果 一、果蔬农药残留的概念 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s),是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一部分农药直接或间接残存于谷物、蔬菜、果品、畜产品、水产品中以及土壤和水体中的现象。农药残留问题是随着农药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而产生的。目前使用的农药,有些在较短时间内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成为无害物质,而一些有机氯类农药却难以降解,是残留性强的农药。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会直接危及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肝、肾等重要器官。同时残留农药在人体内蓄积,超过一定量度后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由于农药残留对人类和生物危害很大,各国对农药的施用都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容许量作了规定。 二、果蔬农药残留标准 目前,我国与蔬菜有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35项,涉及农药残留指标58项,农药52种,名称对硫磷、马拉硫磷、甲胺磷、甲拌磷、久效磷、氧化乐果、克百威、涕灭威、六六六、敌敌畏、DDT、乐果、杀螟硫磷、倍硫磷、辛硫磷、乙酰甲胺磷、二嗪磷、喹硫磷、敌百虫、亚胺硫磷、毒死蜱、抗蚜威、甲萘威、氯

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氟氰戊菊酯、顺式氰戊菊酯、联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氟胺氰菊酯、三唑酮、多菌灵、百菌清、睡嗓酮、五氯硝基苯、除虫脲、灭幼脲、双甲脒、敌菌灵、异菌脲、代森锰锌、灭多威、克螨特、腐霉利、乙烯菌核利、甲霜灵、伏杀硫磷、2、4D。 三、果蔬的功能 食用、美容、瘦身、防癌等.... 果蔬含有人体极为重要的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B1、B2等。含胡萝卜素较多的蔬菜有:胡萝卜、韭菜、菠菜、塌菜、白菜、卷心菜、米苋、蕹菜、芥菜等;含维生素B1较多的蔬菜有:金针菜、草头、香椿、香菜、莲藕、土豆等;含维生素B2较多的蔬菜有:菠菜、芥菜、白菜、芦笋、蕹菜、草头、金针菜等;维生素C在蔬菜中普遍存在,其中以辣椒、番茄、青菜、草头、甘蓝等尤为丰富。 果蔬是人体矿物质的来源。蔬菜中含有的主要矿物质是钙、铁、磷等。如菠菜、芹菜、卷心菜、白菜、胡萝卜等含有丰富的铁盐;洋葱、丝瓜、茄子等到含有较多的磷;绿叶蔬菜含有丰富的钙;海带、紫菜还含有丰富的碘。

中国水果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汇总新选.

中国水果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汇总 根据我国2005年发布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05的规定,具体列出我国对水果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限量值(单位为:mg/kg)的规定: 甲胺磷 禁止在蔬菜中使用 对硫磷 不得在蔬菜和水果中使用 甲基对硫磷 不得在蔬菜和水果中使用 呋喃丹 不得检出 马拉硫磷 不得检出 甲拌磷

不得检出 乙酰甲胺磷 水果:0.5 蔬菜: 1 双甲脒 果菜类蔬菜: 0.5 梨果类水果: 0.5 柑橘类水果: 0.5 敌菌灵: 番茄: 10 黄瓜: 10 三唑锡 梨果类水果: 2 柑橘类水果: 2 联苯菊酯 梨果类水果: 0.5 柑橘类水果:0.05

溴螨酯 梨果类水果:2 柑橘类水果:2 噻嗪酮 柑橘类水果:0.5 硫线磷 柑橘:0.005 克菌丹 梨果类水果:15 甲萘威 蔬菜:2 多菌灵 番茄:0.5 黄瓜:0.5 芦笋:0.1 辣椒:0.1

梨果类水果:3 葡萄:3 其他水果:0.5 克百威 马铃薯:0.1 柑橘类水果:0.5 丁硫克百威 柑橘类水果:0.1 灭幼脲 甘蓝类蔬菜:3 百菌清 叶菜类蔬菜:5 果菜类蔬菜:5 瓜菜类蔬菜:5 梨果类水果:1 葡萄:0.5 柑橘:1

毒死蜱 叶菜类蔬菜:0.1 甘蓝类蔬菜:1 番茄:0.5 茎类蔬菜:0.05 韭菜:0.1 梨果类水果:1 柑橘类水果:2 四螨嗪 梨果类水果:0.5 柑橘类水果:0.5 氟氯氰菊酯 甘蓝类蔬菜:0.1 苹果:0.5 氯氟氰菊酯 叶菜类蔬菜:0.2 果菜类蔬菜:0.2 梨果类蔬菜:0.2 柑橘:0.2

氯氰菊酯 叶菜类蔬菜:2 果菜类蔬菜:0.5 黄瓜:0.2 豆类蔬菜:0.5 梨果类水果:2 柑橘类水果:2 2,4-滴 大白菜:0.2 果菜类蔬菜:0.1 滴滴涕 豆类:0.05 薯类:0.05 蔬菜:0.05 水果:0.05 溴氰菊酯 叶菜类蔬菜:0.5 甘蓝类蔬菜:0.5

混凝土离析原因及危害

混凝土离析原因及危害 令狐采学 混凝土的离析是混凝土拌合物组成资料之间的粘聚力缺乏抵当粗集料下沉,混凝土拌合物成分相互别离,造成内部组成和结构不均匀的现象。通常表示为粗集料与砂浆相互别离,例如密度年夜的颗粒聚积至拌合物的底部,或者粗集料从拌合物中整体别离出来。 造成离析的原因可能是浇筑,振捣不当,集料最年夜粒径过年夜,粗集料比例过高,胶凝资料和细骨料的含量偏低,与细集料比粗集料的密度过年夜,或者拌合物过干或者过湿等。使用矿物掺合料或引气剂可降低离析倾向。 1.离析的危害 1.1 影响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性能,造成粘罐、堵管、影响工期等,降低经济效益。 1.2影响混凝土结果表观效果,混凝土概略呈现砂纹、骨料外露、钢筋外露等现象。 1.3混凝土强度年夜幅度下降,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承载笼力,破坏结构的平安性能,严重的将造成返工,造成巨年夜的经济损失。 1.4混凝土的均匀性差,致使混凝土各部位的收缩不一致,容易产生混凝土收缩裂缝。特别是在施工混凝土楼板时,由于混凝土离析使表层的水泥浆层增厚,收缩急剧增年夜,呈现严重龟裂现象。

1.5极年夜地降低了混凝土抗渗、抗冻等混凝土的耐久性能。2.混凝土离析的原因及应对办法众所周知,普通混凝土主要由水泥、水、砂石粗细骨料、外加剂等资料混合而成;泵送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调整砂石粗细骨料级配、砂率和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而成。混凝土离析除于搅拌办法、搅拌时间长短有关外,一般的来讲,于混凝土拌合物的胶凝资料的优劣、用水量过年夜、碎石级配较差、减水剂掺量过年夜等关系更密切。 2.1 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主要的胶凝资料,水泥质量的稳定直接影响着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水泥质量的变更将会招致混凝土呈现离析的现象,并且水泥中有多种因素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2.1.1 水泥的细度的变更。众所周知,水泥的细度越高,其活性越高,水泥的需水量也越年夜,同时水泥细度更年夜,其水泥颗粒对混凝土减水剂的吸附能力也越强,极年夜的减弱了减水剂的减水效果。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当水泥的细度年夜幅度降低时,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效果将获得增强,在外加剂掺量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用水量将年夜幅减少。水泥细度的下降,容易造成混凝土外加剂的过量,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并且这种离析通常产生在减水剂掺量较高的高强度品级混凝土中。 2.1.2水泥中含碱量变更。含碱量对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影响很年夜,水泥含碱量降低,减水剂的减水效果增强,所以当水泥的含碱量产生明显的变更时,有可能招致混凝土在黏度、流动度方面产生较年夜的影响。

2019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

培优点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 ? —、“对照实验法”设计酶的相关实验 应用1: “对比实验法”探究酶的催化作用典例1.食虫植物是一种会捕获并消化动物的植物,为了验证其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 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适宜温度的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试管1、2中加入适量 双缩脲试剂,试管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加分泌液加水 加分涪液加水 实翰② 实釜① A. 如果试管1中出现紫色反应,即能证明分泌液中有蛋白酶 B. 实验②的观测指标能证明分泌液中有蛋白酶 C. 由试管2、3构成的对照实验,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D. 实验①是对照组、实验②为实验组,两组一起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解析】试管1中蛋白液没有分解的话也会出现紫色反应,A错误;实验②中如果蛋白块变 小的话,说明分泌物中含有蛋白酶,B正确;试管1和2形成对照,试管3和4形成对照,由四支试管构成的实验得出实验结论,C错误;试管1和2形成对照,试管3和4形成对照, 实验①和实验②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不能形成对照,D错误。 【答案】B 应用2:“对比实验法”探究酶的高效性 典例2.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对实验的处理如表所示。 对该实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在上表的实验处理中,研究了温度和催化剂两个自变量 B. 试管2中因为没有加入任何试剂,所以应为空白对照组

C. 若试管4和试管1组成对照实验,可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D. 若要研究酶的高效性,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试管4和试管3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试管1和试管2的变量为温度,试管3和试管4的变量为催化剂种类,二者均是自变量,其他因素如反应物浓度、pH等为无关变量;试管2虽没有添加任何 试剂,但是温度与试管1不同,因此也是实验组;试管1和试管4的不同点为是否添加了酶,由此可以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试管3和试管4的不同点是催化剂的种类、酶或无机催化剂, 因此可以证明酶的高效性,综上所述,B正确。 【答案】B 应用3:“对比实验法”探究酶的专一性 典例3.某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酶的实验: 甲组:淀粉溶液+新鲜唾液T加入斐林试剂T出现砖红色沉淀 乙组:蔗糖溶液+新鲜唾液T加入斐林试剂T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丙组: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T加入斐林试剂T?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丙组的实验结果是“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B. 三组实验都应该在37 C条件下进行 C. 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 D. 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解析】因为蔗糖被蔗糖酶催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有还原性,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 色沉淀,A错误;加入斐林试剂必须水浴加热至50~65C, B错误;唾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 粉,不能水解蔗糖,蔗糖酶才能水解蔗糖,故该实验能验证酶的专一性,C正确;如用碘液 代替斐林试剂,则三个组都不会出现蓝色,无法检测,D错误。 【答案】C 应用4:“梯度法”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或pH) 典例4.小张查阅资料得知,a -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 55 C。下表是他为此进行的验证实验, 但因各组结果相同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以下改进措施中可行的是()

碎石基层离析成因及解决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f6056086.html, 碎石基层离析成因及解决措施 作者:王寒松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16期 摘要:离析现象促使路面基层的密实度降低,与此同时也会降低路面的整体强度以及稳 定性。为了确保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只有了解清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离析现象的原因,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治离析现象的方案,这对于公路工程来说非常重要。 关键词:碎石基层;离析问题的形成;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水泥稳定碎石属于沥青路面的半刚性基层,它的整体强度比较高,其拌体性以及耐久性比较强,此外采用这种碎石进行施工会降低施工成本,而且施工比较便利,因而被广泛的应用到公路工程中。但是水泥稳定碎石在设计、生产、拌合以及运输与摊铺过程中,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许多病害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离析现象会降低路面的基层密实度,相应的也会降低整体强度以及稳定性。因而为了确保路面基层的质量,一定要明晓水泥稳定碎石出现离析现象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采取更恰当的措施解决好离析问题。 1 公路常见几种离析现象分析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病害问题是离析现象,这也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衡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理论上讲骨料离析现象常出现在混合料的堆放、运输、拌合和摊铺中,因为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加上它们的受力大小以及方向不一样,便促使离析现象产生。本文作者通过近几年能对公路案例的研究和探索,将骨料离析现象归纳为以下几种。 1.1 拌合时出现离析现象 当把混合料放入搅拌机搅拌时,很容易因为骨料的级配不科学、配合比控制的不准确、搅拌不够均匀和拌和机自身存在的缺陷,使得拌合料产生粗、细料过于集中的现象。 1.2 拉料车在运输混合料时出现离析现象 施工人员采取载重自卸混合料的拉料车来完成混合料的接料、运料和卸料等工作,然而拉料车施工操作不准确加上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混合料的骨料出现滚动使得粗、细料集中产生。 1.3 摊铺机在摊铺混合料时出现离析现象

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

第十一章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 1 引言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细胞融合是植物细胞工程的核心技术,它是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为了克服植物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利用远缘遗传基因资源改良品种而开发完善起来的一门技术。植物原生质体是遗传转化的理想受体,能够比较容易地摄取外来遗传物质,如外源DNA、染色体、病毒、细胞器等,为高等植物在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上的遗传操作提供了理想的实验体系。 原生质体是指用特殊方法脱去植物细胞壁的、裸露的、有生活力的原生质团。就单个细胞而言,除了没有细胞壁外,它具有活细胞的一切特征。1960年英国植物生理学家Cocking首次利用纤维素酶等从番茄根细胞分离原生质体获得成功。1971年Takebe等培养烟草叶片原生质体获得再生植株,首次证实了原生质体的全能性。1972年美国科学家Carl.son等利用细胞融合技术,首次获得两种不同烟草原生质体融合的体细胞杂种。1974年高国楠等开发出了PEG(聚乙二醇)融合方法。1978年德国科学家Melchers等把马铃薯和番茄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获得了体细胞杂种——马铃薯番茄。1981年Zimmermann开发出了高压脉冲法,即电融合技术。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细胞融合技术已经成熟,并成为品种改良和创造育种亲本资源的重要途径。迄今已在多种作物上获得了原生质体植株和种、属间杂种植株,也为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及体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节植物原生质体分离 一、原生质体分离 (一)植物细胞膜电特性和膜电位 植物细胞膜是一个由脂类和蛋白质等构成的双层分子层膜,其物理性质类似于一个双电层,细胞的内外层带的是同种电荷。不同植物的细胞膜电位不同,同种植物细胞倍性不同以及在不同外界离子环境下,其细胞膜的膜电位也不同(表7-1、表7-2)。了解植物细胞膜的电特性对细胞融合的研究很有-必要。 原核生物遗传饰变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很大进展,转导和转化现已成为对微生物进行遗传操作的标准方法。利用微生物进行遗传操作研究的优点是:①这些单细胞和单染色体系统既简单又容易控制;②它们的复制周期很短。在真核生物中将遗传物质由一个个体转移给另一个个体的传统方法是有性杂交,它所能进行的范围极为有限,尤其在动物中是这样。就是在植物中,虽然远缘杂交并非不可能,但由于有性不亲合性的障碍,有时在选定的亲本之间也难以获得完全的杂种(见第9章和第10章),这是通过杂交进行作物改良的一个严重障碍。在这点上细胞融合为远缘杂交提供了一个很有潜力的新途径(体细胞杂交)。无论是在植物中还是在动物中,细胞融合必须穿越质膜才能完成。植物与动物不同,在质膜之外还有一层坚硬的纤维素壁,相邻的细胞被一层主要由果胶质构成的基质粘连在一起。主要由于这个原因,体细胞遗传学在动物中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在植物中的发展。只是自1960年以来,由于Cocking证实了通过酶解细胞壁可以获得大量

与酶相关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与酶相关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真题回放 (2016·全国卷Ⅰ)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C)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pH为无关变量,为了排除pH的干扰,应在酶和底物混合之前加入缓冲液,为酶促反应提供稳定的pH环境,A、B、D项都错误,C项正确。 核心拓展 1.辨清与酶相关实验设计的五个易错点(填空) (1)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酶溶液为淀粉酶,验证酶的专一性,检测底物是否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而不能选用碘液,是因为_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__。 (2)探究酶的适宜温度时: ①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因为_H2O2受热易分解__。 ②若选淀粉和淀粉酶,检测试剂不应选用斐林试剂,因为_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__,而本实验需严格控制温度。 (3)在酶的最适pH探究实验中,操作时必须先将酶和底物分别置于不同pH条件下,然后再将同一pH条件下处理的底物和酶混合,而不能把酶加入反应物中后,再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 (4)探究酶的高效性时,对照组应_加入无机催化剂__;探究酶的催化作用时,对照组应_不加催化剂__。 2.掌握两类实验设计 (1)验证酶的本质、作用特性的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衡量标准 验证某种酶是蛋白质待测酶液+双缩 脲试剂 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_紫色__ 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底物+相应酶液底物+_等量蒸馏水__ 底物是否被分解 验证酶的专一性底物+相应酶液另一底物+_相同酶液__或 同一底物+另一酶液 底物是否被分解 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底物+相应酶液底物+_等量无机催化剂__ 底物分解速率或

混凝土离析问题原因与解决措施

混凝土离析问题原因与解决措施 1 前言 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同普通混凝土的施工相比具有很多的优点(比如可节约人力、物力、缩短工期等),近年来我国的泵送混凝土发展非常迅猛,泵送混凝土的配制及施工技术已相当普及。但泵送混凝土普遍具有坍落度大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的难度,特别是混凝土的离析、抓底现象非常常见,严重影响了混凝土表现性能和结构功能。因此,如何很好的抑制混凝土的离析问题及解决混凝土的离析问题是当前泵送混凝土发展所需研究的重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从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着手分析造成混凝土离析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混凝土的离析是混凝土拌合物组成材料之间的粘聚力不足以抵抗粗集料下沉,混凝土拌合物成分相互分离,造成内部组成和结构不均匀的现象。通常表现为粗集料与砂浆相互分离,例如密度大的颗粒沉积大拌工合物的底部,或者粗集料从拌合物中整体分离出来。 造成离析的原因可能是浇筑,振捣不当,集料最大粒径过大,粗集料比例过高,胶凝材料和细骨料的含量偏低,与细集料比粗集料的密度过大,或者拌合物过干或者过湿等。使用矿物掺合料或引气剂可降低离析倾向。 2 离析及其危害 离析是指混凝土拌合物组成材料之间的粘聚力不足以抵抗粗集料下沉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混凝土骨料分离和分层、抓底,和易性差等。混凝土离析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混凝土离析所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性能,造成粘罐、堵管、影响工期等,降低经济效益。 (2)致使混凝土结构部位出现砂纹、骨料外露、钢筋外露等现象,破坏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影响混凝土的表现效果。 (3)混凝土的匀质性差,致使混凝土各部位的收缩不一致,易产生混凝土收缩裂缝。特别是在施工混凝土楼板时,由于混凝土离析使表层的水泥浆层增厚,收缩急剧增大,出现严重龟裂现象。 (4)使混凝土强度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破坏结构的安全性能,严重的将造成返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极大地降低了混凝土抗渗、抗冻等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3 混凝土离析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一般的混凝土拌合物用水量过大、碎石级配较差、减水剂掺量过大等都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但造成混凝土离析的原因远不止这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事实上如果不加强控制,所有混凝土的原材料变化都可能导致混凝士出现离析现象。下面将逐项分析原材料对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影响。 3.1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主要的胶凝材料,水泥质量的稳定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水泥质量的变化将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而且水泥中有多种因素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3.1.1水泥细度的变化 众所周知,水泥的细度越高,其活性越高,水泥的需水量也越大,同时水泥细度越大,其水泥颗粒对混凝土减水剂的吸附能力也越强,极大的减弱了减水剂的减水效果。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当水泥的 细度大幅度降低时,混凝土外加剂的用水量将大幅度减少。水泥细度的下降,容易造成混凝土外加剂的过量,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而且这种离析通常发生在减水剂掺量较高的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中。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

原生质体的培养 1. 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 原生质体培养的意义 (1)再生植株由原生质体再生生成植株,不论在进行有关细胞生物学或生物合成和代谢的实验研究上,还是在组织培养实践中,都有一定的优点:①可利用均一的分化细胞群体; ②因无细胞壁,试剂对细胞作用更为直接,其反应能直接测量,以使反应产物能较快的分离出来;③在理论和实践中,可极大节省空间,如在一个三角瓶就能培养210个细胞,但在大田种植需要4亩地;④可缩短实验周期,如悬浮培养时仅需1~2个小时。 原生质体培养可在遗传学方面进行基因互补,不亲和性,连锁群和基因鉴定,分析基因的激活和失活水平的研究。在研究分化问题时,用一个均一的原生质体群体可以筛选数以千计的不同。营养和激素条件,探索诱导单细胞的分化条件等。 (2)用于远缘体细胞融合,进行体细胞杂交。这是一种新的远缘杂交方法,为人们提供新的育种方法。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植株用一般杂交方法是不容易成功的,而用细胞融合的方法却成为可能。首先,两个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异核体,异核体再再生细胞壁,进行有丝分裂,发生核融合,产生杂种细胞,由此可培养新的杂种。 一、原生质体(protoplast)的分离 (一)材料来源 原生质体是通过质壁分离与细胞壁分开的部分,是能存活的植物细胞的最小单位。自从1960年用酶法制备大量植物原生质体首次获得成功以来,原生质体培养成为生物技术最重要的进展之一。通过大量的试验表明,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仍然具有"全能性",可以经过离体培养得到再生植株。原生质体的分离研究较早,1892年Klereker首先用机械的方法分离得到了原生质体,但数量少且易受损伤。1960年,英国植物生理学家Cocking首先用酶解法从番茄幼苗的根分离原生质体获得成功。他使用一种由疣孢漆斑菌培养物制备的高浓度的纤维素酶溶液降解细胞壁。然而,直至1960年纤维素酶和离析酶成为商品酶投入市场以后,植物原生质体研究才成为一个热门的领域。至今从植物体的几乎每一部分都可分离得到原生质体。并且能从烟草、胡萝、矮牵牛、茄子、番茄等70种植物的原生质体再生成完整的植株。此外,原生质体融合,体细胞杂交的技术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分离方法 1.机械分离法 1982年,Klercker第一次用机械方法从Stratiots aloides中获得原生质体.他们的做法是首先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然后切开细胞壁释放出原生质体. 2.酶法分离 (1)酶的种类及特点 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三个主要成分是: ①纤维素酶类:占细胞壁干重的25%至50%不等。 ②半纤维素酶类:平均约占细胞壁干重的53%左右。 ③果胶酶类:一般占细胞壁的5%。分离原生质体最常用的酶有纤维素酶、半纤维素 酶和果胶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