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分析仪器行业研究报告

分析仪器行业研究报告

分析仪器行业研究报告
分析仪器行业研究报告

分析仪器行业研究报告

二〇一一年五月

目录

(一)分析仪器定义..............................................

(二)分析仪器主要种类介绍......................................

1、光谱仪..................................................

2、色谱仪..................................................

3、质谱仪(气质联用仪与液质联用仪) (4)

(一)产业链构成及分析 (6)

1、上游产业链构成及分析 (15)

2、分析仪器行业特征分析 (15)

3、下游产业链构成及分析 (15)

(二)国内行业状况分析 (6)

(三)国家产业政策分析 (6)

三、分析仪器市场现状分析 (11)

(一)国际市场规模 (6)

(二)国内市场规模及详细状况 (6)

1、基本状况分析 (15)

2、光谱仪市场状况分析 (15)

3、色谱仪市场状况分析 (15)

4、质谱仪市场状况分析 (15)

四、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5)

一、分析仪器概述

(一)分析仪器定义

分析仪器是用来测定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某些物理特性的仪器,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某些物理特性的分析。

不同物质在各种物理和化学性质上都存在质的和量的差异,颜色、气味、导热系数、吸收光能的波长和磁性的不同等,分析仪器正是利用这些特点来完成定性分析和结构分析的。

根据分析仪器在检测过程中所施加能量的形式,分析仪器可以分为光能式、热能式和电磁场式等,三种的主要产品分别为光谱仪、色谱仪和质谱仪。以下分别进行介绍。

(二)分析仪器主要种类介绍

1、光谱仪

光谱仪是利用棱镜、衍射光栅等分光器件,将成分复杂的复色光按频率分解成光谱的仪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空间、资源、能源、石化、冶金、材料、纺织、环保、食品、医药、卫生、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

光谱仪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光源(为整套仪器提供原始光辐射)、分光系统(将原始复合光分解为光谱,是光谱仪的核心元件,目前主要使用光栅)、探测及信号处理系统(探测、分析和解读分解后的光谱信号,得到检测物质的信息)。

市场上主流光谱仪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1)分子光谱仪,主要检测分子振动、转动、分子外层价电子跃迁等分子行为产生的光谱信号,据此可以确定分子的转动惯量、分子的键长和键强度以及分子离解能等许多性质,进推测分子的内部结构。包括红外/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分子荧光光谱仪;(2)原子光谱仪,主要检测原子在能量变化时所发射或吸收的光谱信号,进而测得待检测物质中所含微量元素的种类。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发射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光谱仪;(3)X射线荧光光谱仪,主要检测物质受X射线照射后产生的荧光光谱。

2、色谱仪

色谱法是一种物质分离方法,在色谱法中存在两相,分别为固定相和流动相。使用外力使含有混合物样品的流动相通过与其互不相溶的固定相表面,由于样品各组分与固定相的吸附系数不同,经过反复多次分配后,各组分会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先后流出,再与适当的检测方法结合后,即实现了组分的分离与检测。

按照流动相的不同,色谱法可以分为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法,进而据此产生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主要用来分析气相样品和易挥发的热稳定样品,如弱极性小分子有机物,而不适用于分析高沸点有机物、高分子和热稳定性查的化合物,在适用于分析大约20%的有机物样品;而液相色谱主要用来分析高沸点或若不稳定样品,如核酸等,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并且分析速度快,故又称为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或高速液相色谱法(HSLP),可对80%的有机物进行分离和分析。

3、质谱仪

质谱法(MassSpectrometry,MS),即用电场和磁场将运动的离子(带电荷的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按它们的质荷比分离后进行检测的方法。测出了离子的准确质量,就可以确定离子的化合物组成。质谱仪以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离子检测器为核心。离子源是使试样分子在高真空条件下离子化的装置。质量分析器是将同时进入其中的不同质量的离子,按质荷比m/z大小分离的装置。分离后的离子依次进入离子检测器,采集放大离子信号,经计算机处理,绘制成质谱图。

质谱仪种类繁多,从应用角度,质谱仪可以分为:

(1)有机质谱仪,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提供化合物的分子量、元素组成以及官能团等结构信息。按照质量分析器的不同,有机质谱仪可以分为四极杆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和磁质谱仪等。

四极杆是小型质谱仪中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质量分析器。不过,由于四极杆的制作工艺和装配精度要求很高,所以会给批量生产带来困难。与单级相比,三极串联无论是在定性或定量方面均得到大幅度提高,这种仪器目前在我国的商检部门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采用三级串联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了仪器的技术难度和制造成本。

离子阱质谱仪具有质量范围宽、灵敏度高、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特别是离子阱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串联质谱的功能。随着近十年来的不断研究,离子阱质谱仪的性能得到很大提升,应用领域也扩展到分子结构鉴定、定量分析、化学反应机理研究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电喷雾、基质辅助激光解吸、大气压化学电离等离子源的不断发展,飞行时间质谱与各种分离手段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因而其自身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成为当今最有发展前景的质谱方法之一。与其他类型的质谱仪相比,飞行时间质谱仪具有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分析速度快、质量分析范围宽,以及灵敏度和质量分析精度高等优点。而Q-TOF技术的出现,则进一步改善了飞行时间质谱仪的质谱分辨率。

(2)无机质谱仪,主要用于无机元素微量分析和同位素分析等方面,它与有机质谱仪工作原理不同的是物质离子化的方式不一样,无机质谱仪可以分为火花源质谱仪、离子探针质谱仪、激光探针质谱仪、辉光放电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有机质谱仪与无机质谱仪相比用途更加广泛,市场接受度更高。可用于有机化学、生物学、地球化学、核工业、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学卫生、食品化学、石油化工等众多领域。目前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是与色谱联合使用形成联用仪,即将色谱仪作为质谱仪的“给样器”,将有机混合物分离成纯组分后再进入质谱仪,分析每个组分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信息。这样,色质联用仪就将色谱分离能力强和质谱定性鉴定能力强的优点结合起来。

实现联用的关键是硬件接口,其功能是协调两仪器输入及输出之间的矛盾。例如,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中,主要问题是工作气压。通常色谱仪的出口气压为100KPa左右,而质谱仪却在地域10-3真空下操作,所以必须有一个接口系统将载气压强降低8个数量级,并将样品送入,或经浓缩后送入质谱仪,以保证两种仪器都能在所需正常条件下工作。

二、分析仪器行业分析

(一)上下游产业链构成及分析

1、上游产业链构成及分析

分析仪器上游行业主要是为其提供核心部件、分析软件、标样、原材料的行业。

光谱仪的核心部件主要是光源(元素灯、X光管等,可提供紫外、红外、可见、X 射线原始光辐射)、分光系统(主要是光栅)、探测系统(主要是CCD、PDA、光电倍增管等光电转换器件)。

件为采用不同原理的电离盒)、质量分析器(离子经历质量分离过程,包括串联四级杆、离子阱等)、检测器(常用的有直接电检测器、电子倍增管、闪烁检测器和微通道板等)。

分析软件主要是适应各种行业分析需求并配合分析仪器使用的各种软件产品。大部分核心部件技术和分析软件为海外企业所垄断,价格昂贵,我国大部分企业所使用的核心部件和分析软件以进口产品为主,成本较高。

标样产品主要由专业生产标样的机构和企业提供,具有充分的市场,价格稳定;一般标样单价较高,仅有少部分标样属于耗材,需要持续购买。原材料主要包括集成电路、半导体、绝缘材料以及钣金件、电子元件等其他材料,均为常规产品,有充分竞争的市场,价格稳定。

2、分析仪器产业一般性特征分析

首先,不同于传统制造业,本行业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特征,即

公司竞争力主要依赖研究开发实力和销售服务,生产制造地位相对较弱,主要原因如下:

(1)参与本行业竞争必须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

本行业的研发需要投入量大,主要在以下方面:需要不断进行硬件研发以提

升核心部件的硬件性能,降低制造成本;不断开发分析软件,提高产品便捷性和分析效率,改进分析方法;不断加强应用方法和标样的研究,提升产品的分析准确性,扩展应用范围;个性化产品研发,不断满足新领域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上方面对人员素质、研究环境、仪器配置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人力、资本的投入量均非常大。

(2)生产以部件、配件的组装和集成为主

本行业的生产环节主要是部件组装和集成,部分掌握核心部件制造技术的企业也会进行一些部件的自主生产。

3、下游产业链构成及分析

分析仪器的下游产业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了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下游市场的巨大需求为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重点运用包括三大类:1、环境保护领域,主要的行业有电子、电器、玩具、食品等;2、工业测试与分析领域,主要的行业有钢铁、水泥、石化、冶金、镀层、地质、矿产、合金、首饰、医药等;3、其他应用领域还有考古、政府监管、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等应用领域。下游企业分布十分广泛,具有极大的差异性,给本行业产品提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下游行业应用的普及和下游产业的成长刺激了本行业的发展。

以光谱仪为例,首先,原子吸收法在许多领域已经作为标准分析方法,如化学工业中的水泥分析、玻璃分析、石油分析、电镀液分析、食盐电解液中杂质分析、煤灰分析及聚合物中无机元素分析;农业中的植物分析、肥料分析、饲料分析;生化和药物学中的体液成分分析、内脏及式样分析、药物分析冶金中的钢铁分析、合金分析;地球化学中的水质分析、大气污染物分析、土壤分析、岩石矿物分析;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分析等等。因此,原子吸收光谱仪用途非常广泛。

综合分析仪器上下游产业特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分析仪器技术含量较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所以虽然行业进入门槛不是很高(相对于钢铁厂、汽车厂来说),但持续性投资要求很高,国际上成功的仪器厂商研发投资一般维持在年销售额的8%-10%。行业内的竞争格局变化缓慢。

(2)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为第一生产要素。

(3)下游客户非常广泛,需求量大,用分散,故而面对下游行业仪器厂商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可以在激烈竞争的同时稳定价格,保持一定的利润率。分析仪器行业的利润率比机械行业平均水平高6个百分点。

(二)国内行业状况分析

1、上游零配件状况分析

国内分析仪器上游行业因仪器不同而异,但总体而言,水平低下,性能弱于国外同类产品是普遍状况。通常,中高端核心部件均需进口,低端可由国内供应商供给。

以光谱仪和质谱仪为例。首先,光谱仪的核心零部件是光栅和光电探测器。高档光栅只能依赖进口,主要有法国的JobinYvon公司,美国的RichardsonGratingLab公司,德国的Zeiss公司和日本的shimadze公司四家。国内宁波源禄光电公司是技术水平最接近的厂商,其产品价格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1/3。但衍射效率、鬼线、杂散光水平等关键性能指标仍有一定差距,可以满足工业级光谱仪的要求,但无法满足高档的科研级光谱仪的要求。除此之外,国内一些科研院所也从事颜色光栅的刻制工作,但或水平较低,或产量较少,均无法有效影响市场供给。光电探测器状况更是如此,几乎90%以上的光谱仪均采用日本滨松、东芝、索尼等少数几家的探测器产品,国内在此领域几乎空白,偶有科研院所取得成果的相关报道,但都仅仅实验室产物,距离真正商业化市场化非常遥远。

其次,到目前为止,国内质谱仪依旧处于实验室研发或初步成品化的阶段,质谱仪的关键部件: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更是与中国制造毫无关系。这些零配件制造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所以一般都是由质谱仪生产商自行研制。

由此可以看出,分析仪器的上游产业基本被国外把持,而且每种重要配件均只有若干家固定的供应商,基本不受市场波动影响。这样,国外供应商就可以提高价格,挤压仪器产品利润率,而仪器厂商却缺乏议价能力,只能接受高价购买配件的结果。

2、仪器技术状况分析

总体而言,国内分析仪器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领域几乎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有些领域虽然仍有一些差距,但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工业用途,有些领域国内刚刚起步,远未市场化和商品化。

以光谱仪和质谱仪为例。

首先,光谱仪由于技术相对简单,发展时间长,国内很多厂商已经具有与国外厂商同台竞技的实力,其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中低端的科学研究、工业生产中。大部分厂商往往在某一种光谱仪上具备较强的实力,再将产品线拓宽到整个光谱仪范畴。例如,天瑞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较为先进,占据国内市场大部分份额;普析通用的紫外原子吸收光谱仪市场地位较高;上海光谱的紫外分子吸收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光谱仪获得了欧洲着名检测机构的认证与授权。

但与此同时,光谱仪领域重集成轻器件、重模仿轻设计的问题依旧非常普遍。第一,大部分国内厂商只具备系统集成能力,关键零部件需向国外采购,关于这一点前文已有详述;第二,国内厂商开发仪器思路是对国外同类仪器进行反向工程,模仿其内部光路设计和电路设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真正领会仪器设计的关键所在,于是在分辨率、杂散光、信噪比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始终落后外国厂商。

其次,质谱仪技术最为复杂,国内大部分企业和研究所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若干领先的企业,如东西分析仪器,已经有若干中低端产品,但距离成熟的市场化仍旧有相当距离。也就是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上依旧看不到成熟的国产质谱仪。

尽管发展迅速,但国内分析仪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大多数企业为前两类企业,产品线很广,规模不大但都想去做“麻雀”,于是竞争就会非常激烈,导致整个分析仪器市场发展疲软状态,200多家分析仪器企业产值上亿的很少。

(2)研发投入的重视度依旧不高,国内仪器厂家每年投入到研发领域中的资金占利润比例低于国外同行,初步估计在2%-5%。本来就已经落后于人,不在技术研发上投入更多的力量,谈何追赶?

(3)大部分技术都是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来承担。但是目前高校与企业之间技术性的合作十分有限,从而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4)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学习不够,仿制能力弱。

(5)产品质量不够稳定,国产品牌HPLC在质量上的反响普遍不如进口品牌,经常有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造成极大危害,首先是对品牌的影响,会造成国产仪器的信任危机;其次就是利润的降低,不合格的产品换货时的运费和工程师多次去现场安装调试的路费,还有人力成本的增加,降低国产仪器的利润率。所以把好产品的质量关,至关重要。

3、下游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虽然市场广泛,但分析仪器企业仍必须具备强大的销售和服务体系。这是因为分析仪器技术含量较高,客户对各种品类的分析仪器接受和了解必须依赖强大的技术服务体系;很多客户缺乏利用分析仪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供应商按照客户需求选择仪器、定制解决方案;分析仪器价格往往较高,用户购买前需要进行产品体验、试用等,需要具备销售网络的支持;产品保质期较长,各行业客户会持续的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需要,需要技术支持人员长期跟踪客户,为客户提供长期的持续的服务;下游用户具有高度分散的特性,需要大量市场人员进行各区域的销售和跟踪。由于以上行业特征,化学分析仪器供应商必须有大量的销售和技术服务人员和健全的销售网络才能有力的推动公司产品的应用,为客户提供优良的技术服务

(三)国家政策分析

本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

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监督管理办法》等。

本行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现有产业政策均体现了国家对本行业的鼓

三、分析仪器市场现状分析

(一)国际市场规模

国际分析仪器领域技术更新快、高科技含量增长迅猛,是典型的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从全球化学分析仪器销售增势来看,在农业、能源、信息、环境、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快速发展的需求刺激下,近年来世界化学分析仪器市场销售额保持10%左右的年增长率,处于高速发展时期。2008年全球化学分析仪器市场规模达到369.5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全球化学分析仪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83.4亿美元。

美国分析仪器厂家最多,占全球的51.8%,其次是德国占10.62%,瑞士占9.12%,芬兰占8.13%,中国仅占4.4%。国际上代表性的企业有安捷伦(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单级气质联用仪、单级液质联用仪均是全球最大供应商)、Thermal-fisher、Waters、岛津等。

国际分析仪器最大的市场是美国市场,其次是欧洲和日本市场。Thermal-fisher 为42.2%,安捷伦是20.6%,岛津占10.2%,Waters占6.6%。近几年国际大品牌之间的横向收购兼并频频发生,进一步提升了这些跨国巨头的市场份额,增强了这些国际巨头的竞争优势。最着名的案例就是安捷伦收购了Varian。

(二)国内市场规模及详细状况

1、基本状况

我国一直重视化学分析仪器的研制与开发工作,“九五”和“十五”期间都

将其列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技攻关,国内分析仪器市场

正逐步改变着技术密集的高端仪器长期以来完全依赖进口的市场格局。随着我国

对化学分析仪器行业的重视以及下游需求的不断增加,化学分析仪器市场发展速

度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整体规模快速扩大。

2、光谱仪市场状况

以原子吸收光谱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为例。

首先是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状况。

国内市场上常见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品牌大概有二、三十种。进口厂商方面,

包括PE、Thermal、Varian、耶拿、日本岛津、日立、美国利曼、威格拉斯以及加拿大AURORA等;国产厂商方面,主要有北京瑞利(原北二光)、普析通用、东西电子、上海精科(原上分厂)、科创海光、瀚时制作所、上海天美、北京华洋、博晖创新、上海光谱等。基本上涵盖了国内外主流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生产厂家。

2008年,中国原子吸收光谱仪市场的销售总量接近3200台,其中国产原子

吸收光谱仪所占份额在70%以上。从产品性能上看,国产仪器已接近国外中档原子吸收水平,火焰原子吸收基本上已达到进口仪器水平,且价格便宜,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与进口高档原子吸收光谱仪相比,国产仪器主要是在自动进样器、石墨管寿命、综合扣背景能力以及自动化程度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原子吸收市场占有量而言,进口厂商方面,来自美国的三家公司:PE、Thermal和瓦里安应该是排名在前三位的厂家。据保守估计,这三家公司的原子吸收销售量之和应该占到中国进口原子吸收光谱仪市场的五分之三。此外,德国耶拿和日本日立的原子吸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不错,尤其是在某一行业或地区,如:耶拿在中国的地质行业,日立在中国的华南市场都有着不错的原子吸收市场占有率。

国产厂商方面,普析通用已取代了北京瑞利,成为中国国产原子吸收光谱仪

的最大供货商,紧随其后的是北京瑞利和另一家民营企业——东西电子。这三家原子吸收2008年的销售台数总和大致在1400~1600台左右。此外,上海精科和科创海光在国产原子吸收市场上也占据了不小的份额。

其次是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概括。

由于XRF技术具有环保、快速、无损、精确等其他分析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X射线荧光光谱仪不断淘汰旧方法或者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领域不断增加,市场需求量增长快速。2004年-2006年全球X射线荧光光谱仪市场规模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6年后由于受到RoHS等全球环保法令的强制性要求影响,X射线荧光光谱仪市场规模增长更快;2008年全球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但X射线荧光光谱仪市场所受影响较小。近年来,X射线仪器市场出现的最显着趋势之一就是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2006年后手持式X荧光光谱仪的需求剧增,目前其销量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

中国是全球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市场,市场空间广阔。我国目前已经有电子电气、金属及有机覆盖层、耐火材料、水泥、首饰、原油、生物、冶金、石油和石油产品、氧化铝、硅酸盐岩石、钢铁等众多领域制定了20多个XRF技术相关国家标准。此外在环境保护和安全、工业测试与分析等领域的应用中,人造冰晶石、超硬合金、首饰、润滑油、汽油、磷矿石、铁矿石、食品容器、电子电气、黄铜、黄金、合金、石化、铝土矿、碳素材料、不锈钢、水泥等众多行业还制定了40多个运用XRF技术进行元素分析的行业标准,越来越多的行业将XRF作为关键元素测定与分析的标准方法,广泛应用于生产、贸易过程中。

3、色谱仪市场状况

首先,在色谱仪中,液相色谱的应用领域大大超过气相色谱,85%的有机

化合物均可采用液相色谱进行分析,而气相色谱能分析的有机化合物约占15%~20%。预计高效液相色谱仪在未来几年内保持13.6%的年增长率,预计到2014年,HPLC整机系统年销售额将破2亿美元。从销售额的角度比较,国产液相色谱仪占据了不到10%的市场份额。

其次,HPLC主要分为高端的用于科研的通用型仪器和应用于常规分析的专用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两种。其中高端科研通用型仪器主要以Agilent、Waters、Dionex、ThermoFishier 等国外知名厂家的产品为主,国内的典型产品是上海通微生产的

trisepTM2100PCECsystem。而专用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国内产品有一定的市场地位,依利特P1201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福立FL-2200-2型高校液相色谱仪、伍丰LC-100型智能全控高效液相色谱仪、东西LC551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在性能上已经与国外仪器相近。

4、质谱仪市场状况

目前,国内的质谱仪器市场几乎完全被国外产品垄断,2005年进口各类质谱仪600多台,2006年上升到950台,购置金额约为15亿人民币。2010年市场估计为50亿人

民币,甚至更多。世界市场在2006年达到230亿,2010年估计300亿元左右。进口质谱仪器的平均价格一般在100万-200万之间。

目前商用质谱仪的生产基本都被国外几家知名公司垄断,如美国AB、安捷伦、Waters、Thermal、日本岛津公司等。但这些厂家还没有批量生产小型便携式质谱仪。而国内已经有一些仪器厂家和科研单位在进行某些小型质谱仪的开发和产业化。代表厂家和产品是东西电子的单四极杆GC/MS、上海精科和复旦大学联合开发的LC/TOFMS 以及上海科创和上海大学联合开发的GC/TOFMS。

东西分析仪器于2006年初推出了3100型气-质联用仪,是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台质谱仪器,到09年为止共销售近30台,估计2010年至少可以销售10多台,该仪器基本能满足来自化工、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客户的需求。因为国内质谱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用户对国产产品的可靠性有所质疑,信任度不高,所以东西分析主要在基层及基础生产线做工作,拓展一般用户群体,譬如在地市级的检测机构推广其质谱仪。

东西分析仪器在研发过程中困难重重,这些困难是国产厂商在前进过程中普遍会遇到的,非常具有代表性:

(1)资金投入不足。与国外企业的大投入相比,经济实力有限,研发投入不够大。所以,资金是需要国家帮助解决的首要问题。

(2)研发人才匮乏。我国质谱应用人才多,但研发设计人才少,而行业目前急需的是后者。现在大学培养的仪器类人才数量有限,且是“全面”培养但不精专。

(3)国家政策支持较少。目前很多数额巨大的政府采购的主要获益者都是国外仪器企业,国内企业中标较少。

(4)技术壁垒难以攻破,只能通过展会、资料、国外样本及参观别人购买的仪器来把握仪器发展新方向,这样难度大、进展慢。

四、分析仪器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从前文行业和市场的状况介绍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中国分析仪器市场容量巨大,发展前景广阔,这一点国内外厂商都清楚的认识到了。安捷伦、岛津等均已将中国作为全球市场重心之一,国内企业也力图增强技术实力,拓展销售网络。

(2)分析仪器行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处于白热化的阶段。光谱仪技术较为成熟简单,国内外数十家企业均有相关产品,没有一家具有绝对优势;色谱仪技术复杂一些,国内水平与国外差距稍大,这样市场分层非常明显:安捷伦、Waters、AB、岛津等公司在市场中高层展开竞争,国内依利特、普析通用等企业占据市场中低层,这两者之间交集不多;质谱仪市场基本为外国若干分析仪器巨头把持。

(3)国际巨头纷纷以并购等多种方式补充自己的产品线,增强自身实力,牢固市场地位,中国厂商向上开拓市场愈加困难。最为典型的是安捷伦2009年并购Varian。并购原因是安捷伦欲图增强自身在光谱、质谱领域的实力。安捷伦在气象色谱仪、液相色谱仪领域均是全球最大供应商,而Varian在串联四级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领域是全球最大供应商,在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领域是全球第二大供应商。因此,安捷伦吸收Varian正是对自己产品线的完美补充。如果各大巨头继续进行这种整合活动,市场将会由充分竞争逐渐转向寡头垄断,留给中国企业的空隙日益狭小。

(4)国内企业在配件供应方面也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零配件的设计制造水平直接由国内制造业发展水平决定。中国在精密加工等高端制造业领域与欧洲、日本、美国差距都非常大,这使得原配件性能的提升比整机性能的提升更加困难。

(5)国内仪器还受消费者长期观念的负面影响。一提到国产仪器,人们第一印象必然是性能中低端,远逊与国外仪器。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往往将其作为第二选择,只有在资金紧张时才加以考虑。

(6)国内企业相对于国际巨头,优势有三点:一是国家日益认识到仪器领域的重要性和与国外的巨大差距,在政策上支持度日益增大;二是更熟悉国内市场情况,尤其更擅长增加销售网点,铺设销售网络,而国外一些公司在中国市场经常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三是更加专注,尤其是一些有发展眼光的企业,不求大求全,只是在某一细分领域做大做强,与国外竞争。国内目前发展较好的分析仪器企业均是如此。如普析通用在原子吸收光谱仪领域较强,天瑞在X射线荧光光谱仪领域较强,依利特、东西分析仪器在气相色谱领域较强。还有,国内很多厂商集中精力研发小型质谱仪和专用型质谱仪,力图在此领域有所突破,从而避开市场主流质谱仪的竞争。

电力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电力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财达证券研发中心 卢文静 电力设备行业大体包括发电设备、输变电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电力环保等四个子行业。电力设备作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其品种优势和综合实力是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电力设备行业的发展以电力工业为依托,电力投资的规模和方向直接影响电力设备行业的发展。 受益于电力投资的不断增长,电力设备企业近几年景气度稳步走高,尤其是电网设备。我国要实现电源与电网的平衡,必须提高电网的输配电能力,使之能与电源规模相匹配。根据对未来五年的装机增长预测,电网的变电容量年增长率将达23%,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十一五”建设规划也证实了这一增长幅度。 一、电站设备公司分化明显 国内大型发电设备市场日前由东方电气集团(含东方电机和东方锅炉)、上海电气集团和哈尔滨电气集团三家垄断,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由于成本和政策保护等原因,国际发电机制造商在我国市场中的份额并不大。核电设备门槛更高,上电和东电分占国产核岛设备45%的份额。汽轮机加工工艺难,材料要求严,技术较高,国内能生产合格的电站用汽轮机的只有10家公司。 目前国家继续对电力建设投资进行宏观调控,但调控的方向主要是耗能高,效率低的中小火电机组,水电、核电和大型火电机组则并不在严格调控之列。尤其是大型发电设备企业,技术实力比较强,竞争压力小,利润率较高。其中东方电机(600875)、杭汽轮B(200771)的行业竞争力和未来前景最为看好。而华光股份(600475)、武锅B(200770)面向中小发电企业,未来面临宏观调控和订单取消的风险。 前几年电站设备企业持续保持了良好的经营状况。东方电气今年由于地震的巨大损失业绩明显下滑,但去年以前一直保持高增长。杭汽轮B在国内工业驱动汽轮机市场拥有80%的市场份额,占据垄断地位,因此公司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利润率。虽然上述公司在2008年新接订单都有所下降,但这属于在长期增长过程的短期波动,并不能改变这些公司长期的平稳增长趋势。 二、输变电设备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电力建设的传统是重发电,轻输配电,骨干网架结构较为薄弱,形成了很大程度上的“窝电”现象。预计今后几年国家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推进全国联网,积极发展特高压电网将是电力建设的重要方向和目标。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新增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6万公里、变电容量3亿千伏安。南方电网将规划建成投产500千伏交流线路15651千米,变电容量6175万千伏安;建成投产500千伏直流线路1225千米,输电规模300万千瓦;建成投产800千伏直流线路1438千米,输电规模 500万千瓦。我国未来5年主干网建设规模大幅增加。很显然万

智能交通行业简要分析报告

智能交通行业简要 分析报告

一、智能交通涵盖的范围在不断拓展 (3) 二、发达经济体智能交通建设相对成熟 (4) 三、国内市场建设需求依旧迫切 (5) 1、国内市场处于较快增长时期 (5) 2、城市交通形势依旧严峻政策频出支持行业大发展 (9) 3、城市智能交通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12)

一、智能交通涵盖的范围在不断拓展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ITS)是一种集人工智能(AI)、电子控制、地理信息(GIS)、全球定位(GPS)、影像处理、计算机科学、有线/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国际能源机构(IEA)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交通领域消耗石油占总消耗量的57%以上,预计到2020年将提高到62%以上,可见降低和控制交通领域的能耗会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交通设施,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据统计智能交通建设可减少道路交通事故30%以上,提高交通工具使用效率50%以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可以达到缓解能源短缺、培育新兴产业、增强国民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目的,是提升国家安全的战略措施之一,因此政府有动力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全世界各国对于智能交通的划分方法不尽相同,但随着技术交流的深入,总体内容上已经趋于一致,通常包括先进的出行和运输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ETC)、车辆运行系统、先进车辆安全系统等5大系统。目前智能交通仍主要集中于对车辆及相关人员的管理,管理的范围也主要在公路、城市道路和停车场。我们认为随着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涵盖领域

交通运输行业深度报告:顺产业趋势,布局节点要素

交通运输行业深度报告:顺产业趋势,布局节点要素 一、寻找不变:成本-效率与理性定价的产生 (一)需求的本源:成本-效率的迭代 从不同时代交通运输行业的技术特点看,交通运输行业新商业模式的产生和新产品的推出,大多都是对“成本-效率”的不断优化和迭代。 当然,技术的变革确实会让原本在位企业丧失竞争优势,但与TMT行业“熊彼特式的创造性破坏”不同,交通运输行业的技术变革通常以渐进式、组织流程创新等方式呈现。对此,我们的理解是:人具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感,其中视觉是与外界世界互动过程中最重要的通道,所有的人对视觉的追求都是越接近自然的超高分辨率越好,但身体对于速度、温度、湿度的感知能力却并不那么灵敏,需要利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进行综合感知。如此,人类对于显示技术的要求是永无止境的,黑电的技术迭代需求远比空调要更大,交通运输行业也呈现出技术演进和迭代渐进式的特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交通运输行业在长周期的演变趋势上,受制于需求本源的特质,供给侧会阶段性出现更具“成本-效率”优势的模式,而技术的演进和迭代渐进式的特点又使得行业的投资具备“中期性”阶段性投资的特点。 (二)鳕鱼哲学:理性定价的产生 马克·克兰斯基的《鳕鱼》讲述了鳕鱼捕捞和加工业的兴衰变化:海里的鳕鱼不断生长,但鳕鱼贸易的受益者在长达150年的时间里,行业的超额收益经历了由港口挣得、再到市场挣得、随后由食品加工者挣得,最后由消费者成为行业

的主要受益者的过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技术成本的下降消除了行业节点的超额利润。 相似的故事并非个例。2001-2007年,伴随着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快速上涨,推动了船运业的需求,“巴拿马”级船的日运费上涨了10倍。日运费的提升刺激了供给端的增加,2004-2009年,全球干散货船的载重吨由7500万吨增长到了1.5亿吨。新的供给再加上全球增长的放缓致使巴拿马级船日运费90%的下跌。全球航运公司的股票,也下跌了接近同样的幅度。 相似的故事正在电商产业链上演:最初,电商平台的发展空间受快递物流的成本效率约束,超额收益由快递物流行业挣得;之后,随着加盟制快递企业成本效率的不断优化、迭代,电商平台的供应链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线上渗透率持续提升,超额收益由电商平台挣得;进一步,电商渠道经过发展逐渐整合,新的外生影响(如信息技术)因素为渠道带来变革,使得渠道格局重塑,构建起全新的渠道格局。当下,渠道环节的垄断使将逐渐打破厂商在渠道自建和外包成本之间微妙的平衡,此时渠道成为获得一手客户数据的途径,以客户为中心的生产成为这一阶段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

对智能交通的一点认识

对潍坊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一点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汽车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交通拥挤、事故增多、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恶化,长久以来,人、车、路的矛盾激化已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道路运输增长的需求可以靠提供更多的路桥设施来满足,但是在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的今天,道路设施的增长将受到限制,这就需要依靠提供除设施以外的技术方法来满足这一需求,智能交通系统便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 智能交通技术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的新兴技术,各个国家地市区在引进的时候都必须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引进技术与本地文化的整合,考虑技术位差。任何新技术如果没有现有技术对之消化吸收就是失败的,所以各个地区在制定本地区ITS发展内容时,必须对本地区现有技术进行整合,然后再把与现有技术相近的内容作为自己的近期发展目标。本文就结合智能交通体系在国内外各地的发展状况,对潍坊如何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智能交通发展概况 智能交通系统是以信息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三者紧密协调,和谐统一,而在建立起的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管理系统。目前,智能交通在全球形成以美国、日本、欧洲为代表的三大研究中心,并成为继航天航空、军事领域之后高新技术应用最为集中的领域。现阶段,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汽车化进程迅猛发展,并由此产生了交通、环境等众多问题,因此发展智能交通,特别是城市智能交通UITS,在我国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智能交通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我国特定的交通特点,智能交通的发展在我国面临众多问题。首先,我国城市交通成分复杂,自行车拥有量大,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较低;其次,城市交通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功能不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及管理水平不能跟上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再次,我国交通运输业面临着经济发展与资源制约的双重压力。因此,我国发展智能交通必须在借鉴国际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实际,走属于中国的智能交通发展之路。 二、潍坊市智能交通的现状 2010年初潍坊市建设并启用了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潍坊市道路交通智

常州电力设备制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常州电力设备制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常州电力设备制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变压器行业已经形成完全市场化的竞争格局,发电集团、电网公司等 主要客户在设备采购时普遍采用招投标制度,对投标者进行资格审查,竞 标者之间面临产品质量、价格水平、技术实力、品牌影响力等因素的直接 竞争。目前中国变压器生产企业近千家,输变电网、配网、电站等不同细 分领域,竞争格局差异明显。 该变压器项目计划总投资17088.8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3867.0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15%;流动资金3221.78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18.85%。 达产年营业收入31184.00万元,总成本费用24271.26万元,税金及 附加302.56万元,利润总额6912.74万元,利税总额8168.78万元,税后 净利润5184.5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984.2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0.45%,投资利税率47.80%,投资回报率30.34%,全部投资回收期4.80年,提供就业职位500个。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项目承办单位的管理决策层要以求实、科学 的态度,严格按国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要求,在全面完成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细致的论证和比较,做到技术先进、可

靠、经济合理,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以客观公正立场、科学严谨的态度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做出科学的评价。 ...... 2013-2018年中国变压器产量波动变化,受输配电价格下降及产品浪费严重等问题的影响,2015年以后随着市场需求量的相对饱和及转变其产量小幅减少。2018年,全国变压器产量有所回升,约为17.6亿千伏安,较2017年增长10.67%。

智能交通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交通行业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一、智能交通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需关注三方面: 1、技术方面(长期增长动力):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并且拥有集成能力、平台开发能力、部分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竞争具有较强竞争力(议价能力较高)。技术方面需关注系统稳定性、功能性、性价比、以及用户体验。 2、渠道方面(短期增长动力):由于此类企业下游客户主要为政府、交管部门、公路建设企业,拥有较强政府资源背景和政府公关能力的公司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3、资质方面:集成的资质、软件开发的资质、施工承包资质等 二、高速机电稳中有增,但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行业或机会更大。 1、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未来仍将增长,但增长较为平稳(约7%/年),视频监控等技术 较为成熟,未来不停车收费技术可能是增长点之一。 2、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未来较为看好:一线城市升级,随着二、三线城市的普及,将会迎来较大增长。 三、同业竞争情况来看,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行业或有较大机会。 1、高速公路机电行业市场已具一定的集中度,Cr5约50%左右,但各个企业份额差距并不大,现阶段行业竞争格局仍存在变数,行业整体仍处于成长阶段,目前三棱科技仍有机会,但公司是否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在行业中树立较大的品牌影响力,值得关注(主要是政府公关能力的体现)。未来行业马太效应将凸显,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上升,届时新进企业将会很小。 2、城市交通智能系统未来将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现有交通系统升级和二三线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普及,这方面仍需要考察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 四、有关可比公司:由于企业主要定位于高速机电系统集成,以及智能城市交通系统集成及平台开发,所以主要可比上市公司为亿阳交通、上海交技、皖通科技(高速系统集成);银江股份、易华录、宝信软件(详见报告后半部分)。

2021数据中心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2021年数据中心行业研 究分析报告

目录 1.数据中心行业现状 (4) 1.1数据中心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4) 1.2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分析 (5) 2.数据中心行业前景趋势 (6) 2.1专业IDC服务商发展空间巨大 (6) 2.2传统IDC同质化竞争激烈,向云计算数据中心升级是未来趋势 (6) 2.3一线城市周边成为IDC新建热点区域 (7) 2.4用户、数据中心设施、解决方案将持续增长 (7) 2.5延伸产业链 (7) 2.6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8) 2.7呈现集群化分布 (8) 2.8数据中心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9) 2.9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10) 3.数据中心行业存在的问题 (12) 3.1资源利用率低 (12) 3.2资源孤岛 (12) 3.3自动化程度很低 (13) 3.4数据中心面临的威胁不只是安全性 (13) 3.5供应链整合度低 (13) 3.6基础工作薄弱 (14)

3.7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4) 3.8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4) 4.数据中心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6) 4.1数据中心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6) 4.2数据中心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6) 4.3数据中心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6) 4.4数据中心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7) 5.数据中心行业竞争分析 (18) 5.1数据中心行业竞争分析 (18)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18)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18)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19)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19) 5.2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0) 5.3中国数据中心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0) 6.数据中心产业投资分析 (21) 6.1中国数据中心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1) 6.2中国数据中心行业投资风险 (21) 6.3中国数据中心行业投资收益 (22)

(交通运输)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交通运输)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用户手册 日期:2013-6-10

目录 1.目的和范围 (4) 2.参考引用 (4) 3.术语定义 (4) 4.内容 (4) 4.1系统概述 (4) 4.1.1功能描述 (4) 4.1.2性能描述 (5) 4.1.3初始运行 (6) 4.2对运行环境及操作人员的要求 (7) 4.2.1硬件设备 (7) 4.2.2支持软件 (7) 4.2.3操作人员所需技能 (8) 4.3运行说明/系统操作指导 (8) 4.3.1 交通状况模块 (8) 4.3.3 稽查布控模块 (11) 4.3.4 违法处理模块 (20) 4.3.5 统计分析模块 (31) 4.3.6 设备管理模块 (36) 4.3.7 系统管理模块 (41)

1.目的和范围 ?本文档为系统操作使用帮助文档,目的是介绍城市智能交通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指导用户正常使用。?本文档并非关于城市智能交通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软件产品说明文档和软件开发文档。 ?本文档并不包含对业务活动的指导,只说明如何使用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系统。 2.参考引用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GA36-2007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1993 ?《机动车驾驶员管理信息系统分类与代码》GA23-92 ?《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分类与代码》GA24-92 3.术语定义 ?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简称系统,英文简称:ITS。 4.内容 4.1系统概述 4.1.1功能描述 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系统通过对交通管理涉及的各项业务进行全面整合,形成一个覆盖交通管理各方面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快速反应与统一指挥调度;平台基于JAVA技术构建,采用开放的标准和技术,能实现跨平台部署,具备很高的扩展能力和兼容性;同时系统采用B/S应用方式,基于模块化开发、设计和部署,通过配置文件配置加载相应的模块,便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基于消息引擎(JMS)快速接入第三方子系统,JMS部署于应用服务器中,利于维护和扩展。 平台将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高速公路区间超速违章检测系统、平安城市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及流量监检测系统以及各类公安交警业务系统、交通行业管理子系统(如车管、驾管、违法等)等集成在统一的、图形界面的软件环境下,实现交通管理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的管理。系统有助于

电力设备行业报告

电力设备行业报告 一、 电力设备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电力设备行业的发展依托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投资的规模和方向直接影响电力设备行业的发展。98-2000年火电项目的大幅减少导致电力投资滞后和电力严重短缺,由此引发了近年来新一轮的电力投资热潮。03年全国电力投资总额3660亿,较2002年增长19%,而04年电力投资总额在03年的高位基础上又增长25%,预计05年仍将增长7%。 根据国内电力建设以往经验,电力总投资中接近40%的部分将用于设备采购,各电力设备子行业的景气度直接取决于电力投资的规模及构成,同时,新投产不同类别电站项目比重变化、电网投资重点转移等因素也直接导致了电力设备各子行业的不平衡发展。其中电源投资在03、04年分别有110%、75%的高增长,在06年后将逐步回落;而电网投资在02-05年表现为10%左右的平稳增长,在06年后未来几年增速将达到20%。 2002 2003 20042005(E)2006(E)2007(E) 100.00电网投资 电源投资电力总投资 二、 电站设备子行业在06年将达到周期顶峰 ㈠电力供需紧张局面逐步缓解 据中电联和国网公司预测,05年新投产的装机容量将超过7000瓦千瓦,而预计的05年最大供需缺口为2500万千瓦,05年年底我国总装机容量将超过5.1亿千瓦,即使考虑需

求有10%的增长,国内总体的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局部地区仍然可能缺电,如广东、华东、浙江等地)。 ㈡国家进一步调控电站建设项目 继《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坚决制止电站项目无序建设意见的紧急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电站项目清理及近期建设安排有关工作的通知》之后,05年7月15日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又联合发出公告,要求一批违规电站项目立即停止建设。 根据发改委统计,目前违规开工电站建设项目共计1.25亿千瓦,此次勒令立即停止建设的项目只占违规建设项目的14%。按照目前的调控力度,1.25亿违规建设项目至少有一半将被勒令停建,因此还有继续强制清理违规电站项目的可能。 ㈢在06年将达到周期顶峰 按目前发电设备生产和电力装机容量的增长势头,05年和06年两年发电设备的产量仍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年产量都可能不会低于7500万千瓦,每年新增装机容量都可能达到7000万千瓦。按照国家电力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为6.9亿千瓦,截止04年底已达到4.4亿千瓦,预计到05年底5.1亿千瓦,06年底可达到5.8亿千瓦。这样,07年后的产量很有可能在5000万千瓦以下,电站设备生产企业会出现订单骤减、生产任务不足的现象,业绩将会大幅下滑。 电力建设规模和投产容量需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一般建设规模为投产容量的5-6

智能交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9787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1147195.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97871←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81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ongHangYeXianZhuangYuFaZhan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且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态势。2012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 PS与警用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和交通指挥类平台等10个细分行业的项目数量达到4527项;市场规模达到163.3亿元,同比增长21.68%。2013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为192.9亿元,同比增长20.6%。预计,2014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230.98亿元,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488.21亿元左右。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智能交通建设,市场持续增长,从目前智能交通行业整体发展来看,预计到2015年,我国智能交通领域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智能交通市场正在不断扩容,为各类相关智能交通软硬件提供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商机。 从发展趋势来看,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的结合将是必然的选择,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将成为未来智能交通发展的核心技术。从行业的投资机会来看,由于智能交通项目往往地域性较强,因此在投资时可关注区域内领先的企业以及拥有有效核心技术的企业。其中,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一线城市的智能交通市场竞争相对更加激烈,而未来二三线城市的智能交通也将获得更快的发展。同时,从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细分市场来看,预计智能交通前端的视频监控设备厂商、整体解决方案厂商以及城市智能交通运营商将获得更多的关注。 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几年,ITS主要应用于我国的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这两个领域。随着公路、铁路、城轨、水路、航空建设的进一步加快,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必将加快其步伐,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以超过25%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目前在全国2300个县级以上城市中,近半数以上的城市不同程度地安装了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技术系统,“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200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

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分析报告(1)

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环境分析 一、行业简述 现代运输方式主要包括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5种。其中道路运输是以道路为运行基础,以站场为作业基地,以车辆为主要工具,以实现旅客和货物位移为目的的生产活动。道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之一,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其他运输方式的重要纽带。道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快速、经济,可以实现“门对门”直达,运行范围广泛等许多其他运输方式所不能取代的优点,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行业现状 1、行业内主要企业情况 我国道路运输行业企业众多,但是由于受行业特点所限,覆盖全国的跨省市、跨区域的大规模道路运输企业较少,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市场份额十分分散。从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公布的“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名单(2016 年)”来看,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全国排名十一,山东省内排名第一,全国名列前五名的公司为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广东粤运交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根据以上五家公司各自网站信息,其简要情况如下:(1)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市公路客运的主导型企业,截至2015年11月,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下设11个分子公司、控股企业70个、20个参股企业,营运车辆11,000多辆,14个国家一、二级客运汽车站,营运班线656条,日均发送旅客达66万人次,已基本形成道路客运、现代物流、公交出租、综合旅游、汽车修理、站场经营、金融地产等多元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2)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公司下辖9个内部分支机构,26家投资企业,以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客运站场和车辆维修为主业,运行线路遍及广州、横跨广佛、辐射珠三角。截至2015年12月31日,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含投资控股企业)拥有各类营运车辆8,636台,经营线路872条,员工23,306人。 (3)广东粤运交通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3399),主要从事提供汽车运输及配套服务、综合物流服务和高速公路相关服务,汽车运输业务主要分布于粤港等地,截至2015年6月底,管理的站场83个,营运客车7,424辆,班车线路1,378条。 (4)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重点现代物流企业的第一位,在重庆和西部地区道路客运市场具有主导地位;截止到2014年底,拥有各类客货车辆2万余辆,长江标准化船舶运力达30万吨;拥有物流站场45个,已经建成和在建仓储面积70余万平方米。 (5)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核心业务为道路客运、道路货运及农副产品经营。截止2014年12月底,下属21个子(分)公司,9个一二级客运站和二个现代物流园区,拥有7,000多员工、营运客车2,100多辆、营运线路600多条、日发班次6,400多班。 2、行业发展现状 2015年全国公路道路运输业载客量车辆为83.90万辆,较上年同期减少0.8%;客位2148.58万个,较上年同期减少1.9%;客运量161.91亿人,较上年同期减少6.75%;旅客周转量10742.66亿人公里,较上年同期减少2.31%。从各项数据来看在2015年均出现了负增长,市场规模已经饱和并呈现下滑趋势,行业天花板已经开始逐步显现。行业2011年至2015年的各项数据统计如下: 全国公路道路运输业载客车辆及客位统计表

智能交通电子警察与城市道路监控系统方案

智能交通电子警察与城市道路监控系统[1] 20世纪60-70年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伴随经济高速发展出现了交通状况的不断恶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毫无例外不同程度地受交通问题的困扰,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已成为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几大问题,由此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浪费大量宝贵时间。 面临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世界发达国家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并提出了智能交通系统(ITS)(英文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概念,进入90年代以后ITS却突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许多发达国家争先恐后地投以巨资进行ITS的研究与开发。ITS是交通、计算机、信息、通信和系统科学与工程的有效结合,最大限度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城市道路监控作为智能交通领域一个重要部分,同时城市道路监控一直也是安防监控领域主要应用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安防监控所涵盖的围越来越大,并且与很多新技术密集型领域如IT、ITS等相互渗透扩展。 城市道路监控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安防监控,二是交通监控。交通监控通常由交通信息统计系统和电子警察处罚系统组成,它是智能交通ITS技术和监控技术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形式。 交通信息统计系统可以对一个大围的公路路况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地采集和统计,信息包括“道路占有率、车流密度、车队长度、流通量、平均速度等,能为道路疏导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可以配合广播等传媒实现交通诱导功能。 电子警察执法处罚系统具有高技术含量,可以对“超速、逆行、闯红灯、禁停、压黄线、抢占公交车道等一系列违章现象进行准确、稳定、自动、全天候的监控、执法和处罚。电子警察的出现可以大大缓解因违章行为导致交通事故增加与警力少和警务人员劳动强度大的矛盾,有效抑制的由于人为违章引起的交通事故。 智能交通把交通信息统计系统和电子警察执法处罚系统引入到城市道路监控中,实现了城市道路的点面结合式监控,提高了城市整体安全防水平,缓解了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加强了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降低了恶性事件发生率。下面主要介绍交通监控的几个系统及应用: 一、电子警察执法处罚系统 1、机动车闯红灯违章视频监测系统 机动车闯红灯违章行为,经常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机动车闯红灯违章视频监测系统安装于交通路口,全天候对闯红灯的违章机动车辆进行监测,不仅能对违章车辆拍照,还能够实时对违章车辆的牌照和违章轨迹进行自动判断识别。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以抓拍的违章照片、视频录像为依据对违章者进行处罚教育,从而大大提高机动车驾驶员的自觉性,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减少因闯红灯违章行为而造成的事故、堵塞和交通混乱,加快车辆在交通路口行驶速度,保证道路畅通。 该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系统,系统分为前端视频检测与抓拍系统、路口局部数据处理系统、远程数据传输系统、中心数据管理与处罚系统四大部分。

2018年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目录 一、新能源汽车:全球周期明确向上,格局渐定首选龙头................................. - 7 - 1、政策引导弱化,市场驱动来临 .......................................................................... - 8 - 2、整车提前放量,启动“跨期行情”,消费升级驱动成长 ................................. - 14 - 3、中游环节新格局,龙头突围真成长 ................................................................ - 26 - 4、电机电控跟随整车放量,车型升级提升热管理需求..................................... - 48 - 5、投资建议:挖掘主流供应,优选行业龙头..................................................... - 55 - 二、新能源发电:技术助力冲刺平价,精益制造利好龙头............................... - 57 - 1、风电:周期反转获验证,新周期新起点 .................................................... - 57 - 2、光伏:提效降本主旋律,平价上网曙光已现............................................. - 72 - 三、工业控制:行业复苏本土崛起,配置时点在当下....................................... - 82 - 1、工控行业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先行指标进入上行通道......................... - 82 - 2、OEM市场加速崛起,行业向上拐点确立................................................... - 83 - 3、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自动化渗透率日渐提升............................................. - 86 - 4、投资建议:向上周期明确,拥抱行业龙头................................................. - 91 - 四、电力设备:寻找行业结构性机会 .................................................................. - 92 - 1、市场展望:历史估值底部,配网自动化投资冲刺..................................... - 92 - 2、改革回顾:改革与转型成新方向,“双改”落地低于预期 ....................... - 102 - 3、改革展望:18年或有性突破,新商业模式应运而生.............................. - 103 - 4、投资建议:结构变化中寻找机会 .............................................................. - 105 - 五、新兴产业:电池回收步入正轨,储能经济性进一步增强......................... - 107 - 1、需求拉动动力电池回收,技术障碍已经解决........................................... - 107 - 2、梯次利用储能先行,退役电池能满足储能需求....................................... - 110 - 3、投资建议 ...................................................................................................... - 112 - 图1、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 - 7 -图2、核心零部件投资逻辑 .................................................................................... - 8 -图3、企业平均燃料消耗积分实施细则 .............................................................. - 12 -图4、2017主流车企CAFC积分(万)............................................................. - 12 -图5、企业新能源积分实施细则 .......................................................................... - 13 -图6、2017主流车企NEV积分(万) ............................................................... - 13 -图7、未来电动乘用车行业变化趋势总结 .......................................................... - 15 -图8、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正在迈入以消费升级为核心驱动力的阶段....... - 15 -图9、国内电动乘用车自发性需求快速扩张 ...................................................... - 16 -图10、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量(辆)及同比增速.............................................. - 16 -图11、2018年1-4月纯电动乘用车销量(辆) ................................................. - 17 -图12、2018年1-4月纯电动乘用车销量车型结构(%).................................. - 17 -图13、2018年1-4月插电式混动销量(辆) ..................................................... - 17 -图14、2018年1-4月插电式混动销量车型结构(%)...................................... - 17 -图15、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增速(万辆)预测.............................................. - 17 -图16、外资车企迈入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加快...................................................... - 19 -图17、自主新能源品牌加快布局 ......................................................................... - 19 -图18、海外主流车企新能源规划 ......................................................................... - 20 -图19、城市物流车电动化发展逻辑 ..................................................................... - 20 -图20、2018年1-4月新能源物流车销量(辆)及同比增速 ............................. - 21 -图21、新能源客车行业产业集中度提升逻辑...................................................... - 24 -图22、2018年1-4月新能源客车销量(辆)及同比增速 ................................. - 24 -

智能交通行业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版

智能交通行业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11年2月

目录 (一)概念及内涵 ...................................... (二)行业概况 ........................................ 二、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总体发展状况 .................................... (二)主要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状况..................... (三)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环境分析 .......................... (一)经济环境分析 .................................... (二)政策环境分析 .................................... (三)社会环境分析 .................................... (四)市场潜力分析 .................................... 四、行业主要领先企业情况分析 .......................... (一)国内主要智能交通企业 ............................ (二)主要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 五、国际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 (一)总体情况 ........................................ (二)主要国家智能交通市场发展状况..................... 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机场:长期增长确定性高,扩建周期决定投资周期 (6) 一、上市机场地理位置优越,长期增长确定性高 (6) 二、收入稳定度高,盈利随扩建周期波动 (10) 三、2017 展望:需求稳定增长叠加经营杠杆,业绩稳健,防御性强 (16) 第二节港口:吞吐量增长放缓,港口呈现差异化发展 (17) 一、行业发展与经济贸易紧密联系,我国港口吞吐量低位增长 (17) 二、中国港口吞吐量居于世界首位,全球增速呈现放缓趋势 (17) 三、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港口显现差异化发展 (19) 四、盈利能力受限于港口规模和货种分布,集装箱业务好于散杂货 (23) 五、2017 展望:国企改革,多元化发展和“一带一路”港口布局 (25) 第三节高速公路:收费期逐年递减,国企改革助推多元化转型 (25) 一、收费标准由政府制定,调整频率低 (26) 二、车流量驱动收入增长,腹地经济决定需求增速 (28) 三、新建高速公路里程增速快,设计通行能力限制车流量 (33) 四、收费期限将至,转型势在必行 (35) 四、2017 展望:弱需求状态持续,静待收费公路新政落地 (39)

图表目录 图表1:我国上市机场的腹地资源 (6) 图表2:上市机场旅客吞吐量(百万人次) (6) 图表3:北上广机场旅客吞吐量外线占比较高 (7) 图表4:内线与外线航空性业务收费基准——以上海浦东机场为例 (7) 图表5:近3 年全国机场外线占比略有提升 (8) 图表6:我国人均乘机次数提升空间大 (9) 图表7:全国旅客吞吐量 (9) 图表8:全国机场飞机起降架次 (9) 图表9:北上广深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趋势稳定向上 (10) 图表10:北上广深机场净利润率 (11) 图表11:机场行业收入拆分. (12) 图表12: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稳健增长,但增速放缓 (12) 图表13:非航收入增长潜力大 (13) 图表14:产能扩张方式:通过扩建阶梯式上升 (13) 图表15:盈利伴随扩建周期波动 (14) 图表16:机场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大 (14) 图表17:典型机场成本拆分——以白云机场为例 (15) 图表18:折旧随扩建周期呈阶段性上涨形态——以白云机场为例 (15) 图表19:人力成本逐年线性增长——以白云机场为例 (16) 图表20:机场行业收入增长长期发展方向:驱动力由客流量转向客单价 (16) 图表21:2015 年全球十大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百万吨) (18) 图表22:2015 年全球十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百万TEU) (18) 图表23:全国主要港口吞吐量货品分布,2015 (19) 图表24:我国五大港口群主要港口及主要经济腹地 (19) 图表25:2015 年全国八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百万TEU) (20) 图表26:2015 年全国八大港口货运吞吐量(百万吨) (20) 图表27:全国主要港口吞吐量增速,2010-11M16 (2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