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幼儿园小班家园共育5篇

幼儿园小班家园共育5篇

幼儿园小班家园共育5篇
幼儿园小班家园共育5篇

(一)

细说“初入园问题宝宝”

幼儿园生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关键转折期,当他走出围着他转的家庭,走进集体,开始了他的新生活时,由于幼儿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幼儿新入园时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对初入园的孩子而言,幼儿园是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孩子心理上难免会有起伏、跌宕,孩子一生中最大的“分离焦虑”往往就是这时产生的。

幼儿入园焦虑一般为分离性焦虑,持续时间通常是1~3个月。有的幼儿一开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对新环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而随着新鲜感的消失,他们开始想家,开始哭闹;有的孩子一入园就表现为大哭大闹,不肯上幼儿园;有的孩子则整天眼泪汪汪,神经质地自言自语“我要回家,我要妈妈”;还有的孩子甚至会表现出生理上的种种不适,如头痛、肚痛、尿频等现象,一回家症状马上消失。孩子这些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表现如不及时加以纠正,会严重影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

孩子年龄太小,是他们不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症结所在。3岁左右的孩子对亲近的家人、熟悉的环境有很强的依赖。上了幼儿园,意味着他们平生第一次要从父母身边、从温暖的家里离开,这时,孩子的内心是焦虑的、彷徨的、胆怯的。

孩子入园后,老师希望父母这样做:

1、孩子大哭大闹时,父母逗留时间不宜过长,应及早离开。

2、父母不宜当着孩子的面,告诉老师孩子的缺点,如孤僻、沉默等,父母要记得顾及孩子的感受。

3、如果孩子的不良嗜好已经在幼儿园中改正了,回家后,父母还应配合巩固。

4、希望父母能常和老师沟通,按照老师的指导、要求进行配合家教,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父母是孩子最佳的老师,在孩子入园前后,父母的正确引导很重要。老师希

望父母要有恒心、耐心和信心,要相信你的孩子是最棒的,一定能在幼儿园这个小社会里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

(二)

宝宝初入园阶段4个常见问题

1.入园的时候孩子哭闹怎么办?

大部分孩子在入园之初都会哭闹,不要看到孩子哭闹就束手无策,甚至被孩子的情绪所感染也严重地焦虑起来。不能要求孩子“不要哭!”“在幼儿园要开心喔!”这对孩子来说太难了!可以告诉孩子:“宝宝上幼儿园,妈妈去上班。”“需要什么随时和老师说。”“妈妈晚上来接你。”告别仪式要简短,家长的态度要平静。以信任的态度将孩子交到老师的手上,让孩子感觉老师也是他可以依靠的人。

2.孩子上了一段时间幼儿园,突然不想上了怎么办?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入园二三个月后,孩子好像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刚刚松了一口气,孩子在某一天早晨突然宣布:“我不想上幼儿园!”

应该首先询问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以及“你觉得哪里不舒服?”

因为孩子有可能在幼儿园遇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产生抵触情绪,这需要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另一方面,孩子也有可能是身体不适而不能明确表达,就用“我不上幼儿园”来表明自己的烦躁不安。

排除了以上两点具体问题,如果完全是因为孩子情绪的波动,可以让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但不要安排特殊的精彩活动,依旧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度过一天。并于当天晚上告诉他:“明天必须上幼儿园。”第二天如同初入园来对待。

孩子这种反复是正常的,肯定他的感受,但坚持原则。

3.如何和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

在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和老师简单交流孩子的情况,例如:饭吃得如何?有无大便?午睡了么?有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

这种交流有助于理解孩子的情绪,并由此安排孩子的晚间生活。饭吃得少的晚间补充营养,没有午睡的孩子晚上早点睡等等。

即使没有特殊的事件发生,也应每隔1~2周同老师沟通孩子的成长状况。既

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也同老师分享孩子在家的状态。沟通的时候家长的态度要积极,以老师觉得最方便的方式沟通。

4.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怎么办?

首先,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的,有些天性开朗,有些要慢热些。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你看谁谁谁能如何如何,你为什么就不能如何如何?”

其次,孩子从一个以他为中心的环境——家,转到一个有许多陌生人,自己只是小朋友中的一员的环境——幼儿园,势必有个适应的过程,要给孩子适应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经历模仿期,模仿大人和其他孩子的举动,这是非常正常的。对于2岁半到3岁之间的孩子,模仿是他们很重要的学习手段,说明他在主动地成长。有些家长期望孩子永远是“领导者”,这种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是野蛮的。

另一个容易造成困扰的问题是孩子希望交流,但又不懂得如何融入集体。常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躲在妈妈后面,或者推妈妈:“你去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和我玩。”一种是上前用推搡的方式接触其他孩子,或是抢玩具。

对于前一种,千万不要指责。想想自己是不是很容易和陌生人打交道呢?你自己试试在大街上向陌生人借张报纸看?对孩子多些鼓励,可以带领他,蹲下来,示范。有过一两次成功的经验,也许孩子就愿意自己试试。

后一种也是正常的。小动物在一起,就用身体接触来交流。分享是需要学习的技巧。要和孩子确认“我的”和“别人的”概念。尊重他的所有权,也树立“别人的东西,要经过别人的允许才能动”“公共的东西,谁先拿到谁玩”等规则。

(三)

幼儿秋季保健常识

1.秋高气爽,宝宝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

如果宝宝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平时多给宝宝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宝宝体内水分平衡。

2.少吃“上火食物

刺激性食物应该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也应尽量少吃。

3.呵护宝宝皮肤

妈妈在给宝宝擦拭或洗脸时宜选用柔软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毕后,需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

宝宝的嘴唇容易干裂。妈妈应先用湿热毛巾敷在宝宝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抹润唇膏。宝宝鼻腔内的黏膜比较容易干燥,妈妈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滋润鼻腔。

4.冷水锻炼

中医认为“寒凉伤脾”。即使体质好的宝宝也不能天天吃冷饮。除了限制冷饮以外,从冰箱拿出的饮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温下15分钟后食用。

秋季宜用冷水擦洗以提高宝宝对冷的适应能力。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脸、擦身、冲淋和游泳。冷水锻炼要循序渐进,先用与体温接近的水,然后逐渐降低水的温度。洗完后用干毛巾擦干。冷水冲淋适合3岁以上的儿童,动作要迅速,浴后用干毛巾擦至皮肤轻度发红为止。

5.预防腹泻

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又称秋季腹泻,主要累及3岁以下宝宝。妈妈一定要把住“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

6.营养调理

多给宝宝吃牛奶、豆制品、鱼、肉等高蛋白饮食。多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菠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花菜等,也应增加。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做到平衡饮食,才能减少秋季发病。

(四)

亲子游戏

游戏1 小小乐队

游戏目的:让孩子用耳朵听、用手敲打,认识不同质料的不同音色。

游戏道具:塑料罐、玻璃罐、铁罐若干个,大纸箱一个、音乐、任何可以敲打的棒子。

游戏说明:1.爸爸妈妈敲着三种不同的罐子,让孩子用耳朵仔细听听罐子所发出来的声音,然后再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猜一猜是哪一个罐子的声音。2.请孩子站在中间,然后爸妈从远处敲打其中一个罐子,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指出声音的方向。3.让小朋友用棒子敲打任何东西,包括门、窗、桌子等等,了解音色的不同。4.用各种瓶瓶罐罐及大纸箱当成乐器,配上音乐,请孩子来一场即兴的演奏。

注意事项:1.不要让孩子敲打易碎物品,避免孩子受伤。2.要适时给予孩子赞美,让孩子更热于尝试。

游戏2 礼貌大师

游戏目的:强化本体感、肢体运动计划能力,表达情感、人际沟通的能力。

活动时间:3-5分钟

游戏道具:镜子

游戏说明:1.大人做出打招呼、行礼鞠躬、对不起、再见等动作,让孩子跟着模仿。2.让孩子在镜子前面进行这样的活动,帮助孩子了解肌肉运作的情形。

3.大人在示范动作之余,要告知孩子意义。

注意事项:1.动作要很明确,让孩子可以充分跟上。2.可以一再地重复,加深孩子的印象。

(五)

宝贝4种“异常”观察处理法

养育宝贝的生活中,宝贝时常会出现一些“异常”表现,让妈咪担忧或着急。其实,有时宝贝的这些“异常”表现并不是疾病所引起。不过,妈咪也应该注意观察,并做出正确的处理,一旦真的存在异常,不会耽误治疗时机。

1.宝贝的嗓子里总是“咕噜、咕噜”的,好像是有痰,是不是患了肺炎或支气管炎?

当然,宝贝在患了呼吸道感染时,经常会使呼吸道出现很多炎症分泌物,导致宝贝咳嗽、咳痰,不过,有些宝贝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唾液腺的逐渐发育,唾液分泌增多,但是不能及时吞咽唾液,过多的唾液积存在咽喉部位时,就容易使嗓子里发出“咕噜、咕噜”声音,听起来就好像是嗓子里有痰,尤其是仰卧或变动体位时。

观察处理法:

这种“异常”的现象,会随着宝贝的吞咽功能逐渐发育完善,慢慢学会吞咽动作而逐渐消失。如果这种现象一直不见消失,可能是身体内存在着异常情况,及早带到医生那里就诊。

2.宝贝平常的尿液都是清清亮亮的,淡黄色,可这几天却尿液发白、浑浊,是不是得了肾脏疾病?

专家评说:

正常情况下,小儿的尿液应该是淡黄色、清亮的,但如果尿液发白、发浑,也不一定是异常情况。有些宝贝进食某些水果和蔬菜后,也会使尿中一些盐类增多,如橘子、苹果、香蕉、菠菜、苋菜等。这样,尿液排出体外时遇到低温环境,这些尿酸盐就会形成结晶,使尿液看上去发白、浑浊。

观察及处理:

遇到这种现象时,妈咪没必要过于担心,可先在尿液中滴少许醋酸。如果尿液很快变得澄清起来,表明是尿酸盐形成的结晶而引起,并不是体内存在疾病。不过,如果宝贝在尿液浑浊的同时,若是伴尿急、尿频等症状,就要及时去医院看医生。

3.宝贝的肚脐自从脐带脱落后,一直向外鼓着,特别是在哭闹排便的时候,为何向外鼓出来?是否肚子里的器官有什么问题?

专家评说:

如果宝贝刚刚出生,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腹部肌肉先天没有

发育完善,腹部肌肉层遗留下一个缺口,医学上称为脐疝。这样,就使宝贝在腹压增大时,如哭闹、咳嗽、打喷嚏、排便用力等,使腹腔内的肠管由此处往外凸出,在脐部形成一个包块,腹压越大时越明显。通常,在宝贝安静或处于躺下时,因为肠管又回到了腹腔里,包块就会消失。

观察处理法:

脐疝一般没什么痛苦,也不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只有极少数发生肠管嵌顿。随着宝贝年龄的增长,腹部肌肉逐渐发育越来越结实,脐部肌肉的缺口会自然而然缩小、闭合。一般来讲,可在1-2岁时自愈,不要随意自行处理。正确做法是,平时避免引起腹压增大的因素。如果2岁后仍不自愈,可去医院进行适宜的治疗。

4.宝贝在睡觉时周围有一点响声,他的身体就会一抖,并还会哭起来,像是受了惊,是否宝贝的神经发育不正常?

专家评说:

如果是刚出生的新生儿,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属于生理现象。因为,宝贝的神经系统的发育尚还不完善,神经纤维周围防止兴奋扩散的神经髓鞘还没形成,所以,神经系统在受到周围环境的声音刺激后,不能在大脑皮层集中定位,往往会泛化,扩散到四肢肌肉的神经纤维上,引起四肢抖动。

观察处理法:

这种现象可请医生看一下,与新生儿惊厥进行一下鉴别。如果不是疾病引起,随着宝贝神经系统的逐渐发育,一般在3-4个月后这种现象会慢慢消失;如果宝贝4-5个月后还出现这种惊跳现象,应及时去医院做神经系统的检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