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 魏晋南北朝绘画遗迹

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 魏晋南北朝绘画遗迹

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 魏晋南北朝绘画遗迹
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 魏晋南北朝绘画遗迹

魏晋南北朝美术及其特点

成绩 题目: 魏晋南北朝美术及其特点 课程名称:中国美术史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魏晋南北朝美术及其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和过渡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美术自身的各个方面都有划时代的意义的进步。下面,我将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为主,来分析该时期美术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为政治文化变动剧烈的时期,区别与一般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这次变动是社会文化整体上结构性的变动。主要的变动包括∶统一政权打破,并开始出现胡人政策;儒学衰微,崇尚玄学与自然;宗教活动兴盛,佛教信仰普及;士族阶级的形成。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殊的美术发展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 一、出现艺术的自觉。在魏晋之前,文艺注重实用性,为表达思想或概念的工具,而这时期开始强调情感的价值,文艺活动本身被视为目的。“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见”①------虽然为政教服务仍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但审美情趣已不仅仅局限于此。南北朝时期的山书画大家宗炳曾言“……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②他在这里不仅强调了“神思”,即情景交融的艺术想象活动,还进而把山水画给人带来的审美感受归结为“畅神”,反映出对艺术创作中的主题情感表现的高度重视。艺术的自觉并不局限于绘画,也可见于当时的文学、书法活动。以书法为例,魏晋南北朝时期审美与实用价值兼备的行书不断发展成熟,极难辨认、但能够很好表达书写者个性特征和思想感情的草书备受推崇。各种书法交相发展,追求精神自由的杰出书法家不断涌现,书法,由此走向自觉。 二、观者及画论文字的出现。这时候的的画家开始注重观者的心理活动,伴随这个现象的是书画收藏活动以及层出不穷的画论。南齐的谢赫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 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③而任性放达,不拘礼法,不拘形迹,简略玄澹的魏晋风度,又使美术理想的追求从“错彩镂金”转变为“初发芙蓉”。 三、士人在美术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书法与绘画成为士族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士人参与并重视美术创造活动,不仅使美术从单纯的“匠”转变为具有更为 ①引自谢赫《古画品论》 ②引自宗炳《画山水序》 ③谢赫《古画品论?序》

中国美术史画论专题

中国画论专题 一、魏晋时期: 1、背景缘起:艺术史论的发展是和艺术创作的繁荣密切相关的。两汉以来文艺创作的长足进步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既需要理论的总结和指导,也需要提出文艺评论(批评)的标准,这更促进了文艺理论的发展。同时,魏晋以来玄学的兴盛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为社会生活带来新的风气。玄学清议和人物品藻直接影响到文学艺术,首先是在文学中出现了第一批理论文章和专著。理论探讨的氛围和文学作品的风气引起了人们对于绘画理论的关注。以顾恺之的论画和谢赫的画品为代表的著述,是绘画史上最早出现的理论专著。 2、顾恺之的画论: 顾恺之的画论著述流传下来的有《画云台山记》和《论画》两篇。 《画云台山记》是篇绘画创作构思性笔记,《历代名画记》征引《论画》和《魏晋胜流画赞》两篇文字,实际上均是顾恺之《论画》中的不同段落,前面是画评,后面是摹写要法。顾恺之明确地提出了绘画表现对象的要求,“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尔,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这里他继承了战国时期朴素的唯物主义而有了进一步的发挥。 顾注重人物画的“传神”,认为“四体妍媸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在阐明传达人物神情气质的同时,又强调绘画技巧的重要性,其认为临摹时要对原作进行深刻理解,才能自然而准确地再现,提出“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 顾恺之论画的功绩在于把对绘画的一般性论述提高到独立的理论认识高度,从而开创了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研究的领域,是继卫协之后极重神韵的画家,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绘画“六法”的产生,古代绘画千余年来对气韵、神采的追求,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他的理论相关。 3、谢赫的《画品》 谢赫是南齐(479-502)前后的画家、理论家,以时装人物和肖像画为题材进行创作,但主要贡献在绘画理论方面。 《画品》是古代第一部分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画品》中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即“六法”,同时也对曹不兴以来的27为画家分别品第高下。 提出绘画的功能:“明劝诫,著深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承继了曹植“存乎借鉴者,图画也”的理论思想,十分明确地概括出绘画创作与政教密切相关的理论主张。 “六法”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气韵生动是把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作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准则。骨法用笔是指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应物象形、随类赋

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1

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 本节学习重点: 1、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 2、雕版印刷术和火药发明的时间、火药运用于军事的时间和最早的火药武器; 3、僧一行的天文历法成就; 4、唐朝的三部医学著作及其作者、《唐本草》的历史地位; 5、大兴城和赵州桥的的建筑者; 6、唐朝的宗教政策和道教的地位、佛教的中国化; 7、韩愈的主要思想和柳宗元、刘禹锡的思想特点; 8、隋唐教育兴盛的三大表现 及主要教学内容;9、唐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主要流派、代表人物;10、唐诗革新的先驱和成就最高的诗人;11、莫高窟的艺术地位;12、隋唐绘画的主题和杰出画家;13、隋唐的著名书法家及其突出成就。 」、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化交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科学技术的新阶段-- 走在世界的前列 1、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 ①雕版印刷术发明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火药的发明和使用: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文和历法的显著成就: ①朝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成就: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医学的进步:①《千金方》:A、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四部医典》:A、民族:_________________ B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唐本草》:A、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筑的成熟:①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代表: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整理

第二章先秦美术一、商周青铜艺术1、青铜器分期 二里头文化期夏代青铜器的基本特点:(前19C----16C) 1)少数青铜礼器已经做得比较精巧,器壁匀薄; 2)夏代青铜礼器的装饰基本是圆点,园块和几何纹饰; 3青铜器形体受陶器影响,为商代提供了参考。代表器物:乳钉纹爵。 商早期(盘庚迁殷)青铜器特点:(前16C----15C中叶) 1)商代青铜器一般比较匀薄,纹饰边线清晰深峻,镂刻技术高超,含铅量高; 2)出现了圆锥形款足(中空),扁足(实心)。 3)纹饰大多为复杂的兽面纹器物:饕餮乳钉纹方鼎 商中期青铜器特点:(前15C中叶----前13C) 1)器物比早期厚重,尤其口部; 2)品类增多; 3)出现了斝(jia)(圆筒底体的)圆底爵开始; 4)宽体觚(gu)喇叭状的觚; 5)纹饰纹样装饰特点加强,浮雕出现 6)仍保持着不铸铭文的习惯,个别器物上发现做器者本人的族氏徽记。 商晚期前段青铜器的特点:(前13C----前11C) 1)方形器大为发展; 2)纹饰方面,动物形象比较具体,有主次之分; 3)铭文多为一二字,为器物所有者的族徽(出现铭文); 4)器物方面代表器物:司母戊(后母戊)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商晚期后段青铜器特点: 1)器物方面,无肩尊和扁体卣是新出的典型器,出现车马器; 2)纹饰最为发达,艺术装饰水平达到高峰(动物,神怪为主的兽面纹空前发展); 3)有较长的铭文,铸工精细,内容增多(族徽,祭祀祖先,赏赐,征伐); 4)出现蹄形足圆鼎较多,双耳簋,平底爵消失代表器物:人面钺,四羊方尊,大禾人面方.. 鼎,虎食人卣. 西周青铜器特点:周人有计划有目的的改变(殷)商人礼器重酒的习俗体制,而建立起重食的礼器。 1)新出现了方形簋,西周早期,利簋;大盂鼎,三足圆鼎 2)长篇铭文盛行(祖先功业和自身业绩)记载了史事;3)出现了新纹饰(鸟兽)。 西周中后期: 1)鼎,簋,鬲规范化,大克鼎 2)波曲纹的出现。最大的簋,害夫簋;铭文最长的鼎,毛公鼎;水器,虢季子白盘;颂壶东周春秋早期:(前770----前7C上半叶)子仲姜盘 春秋中期:(前7C上半-----6C上半)立鹤方壶(复杂美感、立鹤莲花) 春秋后期:(前6C下半-----前476年)越王勾践剑 战国时期:(前476----前221)镶嵌图像纹壶犀牛尊错金银工艺 2、青铜器文饰: 饕餮纹: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夔(kui)龙或夔凤图案。它形象狰狞可怕,用来“辩神奸”的图腾符号。春秋时代基本消失。 3、青铜器铸造工艺: ①陶范:内外范两层拼合成中空铸模,铸造铜器,完成后打碎内外陶范 ②失蜡法:春秋以后采用的铸造青铜器的方法。它用石蜡做成器物模型,陶土包在外面做成外模,

隋唐美术发展概况

隋唐时期美术发展概况: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美术发展高度繁荣,与当时的国家经济实力,人民安居乐业有关。这主要体现在各民族之间交流频繁,魏晋南北朝以后,隋唐君主极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边疆关系,吐蕃边疆等地与唐联姻。美术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互交融,如文学,诗歌,音乐,舞蹈已经开始融入美术发展的潮流之中。除了人物画之外,山水鞍马花鸟也独立成科。唐朝的宗教美术开始世俗化,一方面绘画形象和绘画技法逐渐被世人所接受,另一方面,现实性的题材逐渐增多,表现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并出现了政府干预绘画的现象。 吴道子的绘画成就 盛唐时期的吴道子,所创的绘画题材多为宗教壁画,他生前所作的300余堵壁画,涉及经变,佛陀,普贤文殊等,他的代表作品有《地狱变相图》《松子天王图》《钟馗捉鬼图》 吴道子的绘画成就在于延续了张僧繇的立体画画法,并加以提炼概括,最大的贡献在于书法用笔,创造了豪迈奔放,错落有致,变化丰富的兰叶描,莼菜条的线条,是绘画形象具有卷褶飘带之势,并获得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视觉效果。被世人称为吴带当风。与北齐画家曹仲达的曹衣出水相提并论。吴道子还特别重视线的作用,在作画的同时有意的将颜色弱化,创作了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突破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重彩风格,被世人称为吴装,他还创作了之只以墨踪为画的白画,为后世白描之先声。吴道子在绘画上的不断创新和拓展,被后人成为百代画圣。 阎立本 出身贵族,所创绘画多以服务于封建统治。描写上层建筑的世事,擅长人物鞍马山水道释台阁。他的代表作有《历代帝王图》《职工图》《步辇图》他所画的人物多为丰满圆润,线条流畅自然,着色高雅艳丽,朱砂石绿天然,局部还有金银等矿物质颜料。根据不同对象使用不同线条,而区别于顾恺之的春蚕吐丝。《历代帝王图》是描写西汉到隋朝的13位皇帝,画家用画笔褒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资料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1. 画像石(砖):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石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砖石上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2. 黑陶①黑陶工业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成就之一。②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中常有发现。③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炭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④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中的蛋壳陶以黑、光、亮、薄而著称于世。 3. 彩陶①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美术中。② 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做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使橙红色胎地呈现各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③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是彩陶的杰出代表。 4. 人面鱼纹彩陶盆①西安半坡②仰韶文化③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④图案被认为与半坡氏族的原始信仰有关⑤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 5. C 形玉雕龙①1971 年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它拉村遗址

出土②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③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勾,龙首做猪嘴形,长吻修目④是目前发现的体形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逼真,年代也最久远的碧玉龙形象 6. 泥塑女神像① 出土于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②头像与真人等大,似为全身像的头部。塑像面呈方圆形,颧骨突出,平鼻阔嘴,眼角高挑,眼窝内嵌圆形玉片,目光深邃,具有神秘感③塑造技术成熟,水平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其内涵当与原始巫术或信仰有关,是生殖女神和丰收女神的象征7. 舞蹈纹彩陶盆①中国原始美术中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 的杰作,出土于青海大通上孙家寨。②内壁画着原始人舞蹈的图像,有学者认为这是表现了氏族成员分组围猎野兽的场景,也有人认为是载歌载舞庆祝丰收或祭祀神灵。③在技法上,这件作品紧紧抓住人物的动态和整齐的队形,以极其精练的笔墨进行描绘富有抒情的意念。8. 饕餮纹①也叫兽面纹②是流行于商周时期一种青铜器纹饰。③基本特征为双目圆睁,阔口隆鼻,头上多有一对变化多端的犄角,或更有獠牙利爪,多数兽面纹的两旁还有对称展开的兽体身躯。④这种纹样实际上把各种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以夸张和象征的手法综合起来,往往难以判定为何种动物,故称兽面纹。⑤常饰于器物的腹部、颈下等重要部位作为主题纹样,西周中期后逐渐衰落。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教案

中国美术史教案 第1周 教学内容:史前美术 教学日期: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史前美术。 教学重点: 彩陶 授课过程: 第一章史前美术 概述 史书中被称为“帝王”的人,都同文化创造和劳动工具创造有关:燧人氏发明火;伏羲氏作八卦;神农氏造耒耜,作陶器。苍颉造文字;史皇作图画,曾画过蚩尤的像,并把“神荼”、“郁垒”画在桃木板上以御百鬼;禹铸九鼎,上面雕饰着鬼神百物之形,使民分辨“神奸”。 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体现在石器工具上。新石器时代陶器在实用性的前提下,发展了美的造型和装饰,所以新石器时代的美术绝大部分都与陶器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也在陶器的造型和装饰上得到表现。 第一节、石器 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是把砾石的边沿加以敲打,现出厚刃,可为敲砸之用,没有进行第二步加工。 继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之后的磨光石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以磨和钻孔技术和极整齐对称形式成为石器工具发展的高级阶段。 先民已有多种多样的审美创作活动,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约三万年前的一件石墨装饰品, 中央有穿孔,可系绳佩挂。钻孔是人找到深度和厚度的劳动,钻孔突破平面,发展了第三空间,是雕塑造型的基本因素。山顶洞人已采用赤铁矿粉末与红色泥岩作染色材料。 第二节、玉器 我国古代有极发达的玉石工艺,玉石器具有多种形式:圭、笏、璧、环等,在古代社会的宗教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及审美价值。儒家哲学中关于玉的学说,成为古代美善合一的美学思想的一部分。 良渚玉器造型宏大雄浑,风格严谨深刻,纹饰以神秘莫测的神人兽面引人入胜,阴线雕刻和浮雕完美组合。 “神似”是红山文化古玉最大的特色,玉匠能巧妙地运用玉材,寥寥数刀,把器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传神。典型玉器有玉龙、玉兽形饰、玉箍形器等。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中国美术史青铜艺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 A、礼器 B、乐器 C、兵器 D、车马器 2、秦陵兵马俑三号坑设计的是( C )。 A、主题部队 B、混合部分 C、军事指挥部 D、弩兵 3、创造“秀骨清象”风格的画家是( C )。 A、曹不兴 B、卫协 C、陆探微 D、张僧繇 4、开创我国青绿山水端绪的作品是( A ) A、游春图 B、江帆楼阁图 C、明皇幸蜀图 D、千里江山图 5、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 A ) A、安济桥 B、广济桥 C、宝带桥 D、安平桥 6、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画家是( b ) A、李成 B、范宽 C、许道宁 D、郭熙 7、元代学识深厚的少数民族画家是( C ) A、钱选 B、李衎 C、高克恭 D、王渊 8、明代擅长“易园以方,易整以散”装饰手法的画家是( A ) A、陈洪绶 B、崔子忠 C、丁云鹤 D、吴彬 9、瓷器中的“粉彩”出现于( C ) A、嘉靖时期 B、万历时期 C、康熙时期 D、雍正时期 10、《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是( A ) A、吴有如 B、郑曼陀 C、张聿光 D、马星驰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A 2、C 3、C 4、A 5、D 6、B 7、C 8、A 9、C10、A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黄河流域半坡彩陶纹饰最多的是( D ) A、兽面纹 B、凤鸟纹 C、几何纹 D、鱼纹 2、秦汉时代表**仪登第的建筑物是( A ) A、门阙 B、墓表 C、享堂 D、坞壁 3、首先提出“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一绘画功能的是( B ) A、顾恺之《画云台山记》 B、谢赫《画品》 C、宗炳《画山水序》 D、王微《叙画》 4、我国第一部绘画断代史著作是( B ) A、历代名画记 B、唐朝名画录 C、贞观公私画史 D、续画品

中国美术史(宋元时期美术)

宋 山水画 简述两宋山水画风格演变的基本脉络 A.北宋山水画常采用全景式构图,或山峦重叠,树木繁杂或境地宽远,视野开阔;或铺天盖地,丰盛错综、或一望无际邈远辽阔,笔墨繁而含蓄,爽利而凝重 B.a由于政治上的变迁和画家生活地区的向北面移,使南宋的绘画艺术从内容到风格都有新的变化,主要变现在弃置北宋以来以主峰为中心的高山激流式构图和细密繁复的笔墨,而创新为简笔化、单一纯化的形式,常用两对角远近对照方法形成对角线构图,使画面的中心偏离正中进行构图 b诗意的追求和细节真实同时并举 c堆成走向均衡,空间更具意义 总的来说,北宋以雄浑、辽阔、崇高胜,南宋以秀丽、工致、优美胜。 北宋时期,人们从山水画中寻求乐趣的心态十分普遍,“不下堂宴,坐穷泉塾”成为社会时尚,反映自然美的山水画空前兴盛。评价李成和范宽是”一文一武”。认为“李成之画,近视如千里远”“范宽之笔,远望不如坐外”。都在忠实自然的基础上,为山水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李成 1.水墨生动,以画寒林平远著称 2.善用淡墨表现丰富的层次和虚空虚旷的空间,以活脱的笔致画出寒林的情态 3.所画山水画在北宋被誉为“古今第一”,作品:《晴峦萧寺图》 《读碑窠石图》 A.传为活动与五代末期至北宋初期的画家李成所作。 B.图画陂陀下古木参差,老树窠石,中景处石碑伫立,碑前一人戴笠骑骡,仰观碑文,一童子持杖而立,背景空无。置景幽凄,是对荒芜日久的描绘,满溢着萧瑟景致下诵读古碑的苍凉与深邃。 C.构图平远,画寒林枯杈用“蟹爪”,笔露锋芒,如悬针;用墨少,以淡墨扫染画面。笔墨韵致爽利、清澹、明润,直接呼应了主题的苍凉、深邃。 范宽 1.深入自然山川,观察不同自然气候下山水的形态变化,创造了不同的壮美景色,又擅雪景 2.所画崇山峻岭,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壮观的气势,用碎而坚实的笔墨皴出富有质感的山石 3.山麓画以重生的密林,成功刻画出北方关狭地区的特色,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溪山行旅图》 A.北宋早期山水大家范宽代表作 B.图画峻伟大山,一泻千里的飞瀑如大山之眼,路边溪流淙淙伴着路上驴队嗒嗒行过。 C.构图上,巨大的山峰正面位于画幅正中,几乎接近立轴的顶部,顶天立地。以仰视的角度画出 D.山之高远。用线勾廓,轮廓内雨点皴,主中锋。笔墨刚健雄强,“得山之骨”。

中国绘画简史(魏晋南北朝绘画)

中国绘画简史(魏晋南北朝绘画) 此期也称“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时代自公元220年开始,魏、蜀、吴三国鼎立,社会暂得局部安定,经济生产也渐有恢复和发展。公元265年,司马氏在攻灭蜀国后篡魏,自立晋朝,仍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晋灭吴国,结束三国分争局面,统一全国。 西晋是一个变动频仍、内乱迭兴的时代,于公元316年灭亡。随之而来的又是南北大分裂。南方为东晋王朝(317~420年),北方则为五胡十六国(304~439年)。 南方政权在兵火中不断交替,历经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陈(557~589年)四朝,史称南朝。历史上又将先后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建都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 在北方,拓跋氏崛起于山西北部,于公元386年建立北魏王朝。公元439年北魏攻灭北凉,结束北方十六国的割据局面,统一北方。北魏于公元534年分裂为东魏(534~550年)和西魏(535~557年)。 其后东魏为北齐(550~577年)取代,西魏为北周(557~581年)取代。北周于公元577年灭北齐,统一北方。公元581年,杨坚篡位,建立隋朝。589年,隋

灭南朝陈,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 西晋“永嘉之乱”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大批流徙到长江流域,而留在黄河流域的汉人则与匈奴、羯、氐、羌、鲜卑、乌桓等异族一起,时而从关东(函谷关以东)被迁到关中(函谷关以西),时而从关中被迁到关东。无论人数之众,次数之多,均为历史上罕见。这种民族大迁徙是当时民族矛盾的结果,使各族人民遭受了无穷的苦难。 从社会思想领域来看,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迅速传播,道教的基本形成,是此期的重大变化。汉末社会的动乱和政治秩序的崩溃,士族名流既感世事无可为,只好退入个人私期求中,于是谈玄之风渐兴。玄学的兴盛,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佛教,亦于此时乘虚而入,到了南北朝,佛法盛极一时,一跃而成为时代的主要精神。当时上至君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崇信佛法,希企得到解释与慰籍。印度僧人来华络绎不绝,梵文佛经也陆续译成汉文,各种佛教教派也开始在中国出现。南北各地均出现大量修建佛寺以及绘绘制佛窟壁画的热潮,尤以北方地区的佛教石窟汇集了佛教艺术的无数珍品。 著名画家及其作品中国第一批确有历史记载而且主要是 以绘画成就著称的画家出现在魏晋时代,他们是曹不兴、卫协、顾恺之等人。但他们并非孤标独立的几位,在他们身后是一群专业画家,人数众多,专长不一,各臻其能;此外,

唐寅绘画评传

唐寅绘画评传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后更子畏,吴县吴趋里(今江苏苏州)人。别字很多,如桃花庵主、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中年以后皈心佛乘,自号六如。 唐寅博学有逸才,在诗文上名声显赫,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桢卿一起被号为“吴中四才子”。他的画尤其令人称颂,其在世之时,作品就早已被社会广泛接受,备受推崇。他是吴门画家中的重要人物,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因画风独树一帜,自成面貌,唐寅的作品历来很难被简单地归类。一方面,唐寅绘画中有明显师承“院体”的痕迹,所以一般不将他列入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另一方面,其作品中不可否认的文人画风格,意韵甚高,又令那些贬斥院派“终非上品”的评论家,很难将他也归入其中。因此,董其昌在提出“南北宗论”这一似乎无懈可击的理论体系时,不得不对唐寅故意冷落,闭口不提。而这又让后世的诸多评论家产生误解,认为唐寅之画不足论,从而导致唐寅在画史上的地位始终未达到其应有的高度。事实上,董其昌在不论及宗派之分时,曾对唐寅有过高度评价。

一、生平概述 唐寅的绘画作品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与其个性色彩浓厚鲜明的性格是密不可分的。想要客观地评价唐寅的绘画,必须要对唐寅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而对唐寅的生活背景和个性特征的掌握,是体会其艺术作品真正的精神内核的起步。 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1470)二月四日,唐寅生于苏州吴县阊门内吴趋里。其父广德,是开酒食店的商人。殷实的家底为唐寅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了物质保证,他九岁时便从师习举业,十五岁入县学为生员,十七岁补府学生员。由于唐寅聪明绝殊,一入学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祝允明《唐子畏墓志铭》称其:“童髫中科第一,四海惊称之。”尤侗《明史拟稿》云其:“童髫入学,才气奔放。”因此,唐寅不但受到士大夫(如文林)和当时艺坛名人(如沈周)的重视,也交了一批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热爱书画艺术的朋友,如祝允明、文徵明等。 家境富足而社会地位不高,使得唐寅在个性发展上不像文徵明那样受尽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形成了唐寅狂放不羁的性格。《明史》云:“(子畏)性颖利,与里狂生张灵纵酒,不事诸生业。”这种“一意望古豪杰,殊不屑事场屋”的个性,也曾使得一心望子成龙的唐父感叹:“此儿必成名,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明清 芥子园画谱明清时期绘画进一步普及于社会,作为学习范本的画谱纷纷刻板流传,《芥子园画谱》即是其中影响最大的画谱之一。《芥子园画谱》共分三集,初集为山水谱, 二集为梅兰竹菊谱,三集为花卉草虫翎毛谱。因对技法皆有简要分析,便于初 学者入门,故风行一时。 萝轩变古笺谱笺纸是古代文人书信或写诗时用的纸,讲求美观实用,明代后期套色水印用于笺纸的装饰,并将之辑印成集,遂有笺谱出现。《萝轩变古笺谱》为南京吴发 祥刊印,除用套色水印外,还创造性的采用了“拱花”技术。共182幅作品。杨柳青和桃花坞年画杨柳青位于天津西郊,又称“卫画”,杨柳青年画受到北方版画和院体画的影响,精工细腻,生动逼真,设色鲜艳雅致,题词讲究。在风格上追求绘 画效果,彩色套印可与彩绘结合。细腻鲜丽,人物形象俊秀传神。题材包括神#、 风俗、历史故事、戏曲、娃娃、美人、风景、花卉等。苏州桃花坞年画收到南 方版画影响,严谨细致,人物多作微笑表情。原色套印的传统形式,以粉红粉 绿为主,具有明丽雅致的效果,风俗、戏曲等题材的作品更具有南方地区特色。泥人张泥人张是天津张姓民间彩塑艺人的称号。“泥人张”的彩塑,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题材广泛、 惟妙惟肖。艺术上雅俗共赏。在中国民间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第一代匠 师名张长林,第二代张兆荣,第三代张景枯 景泰蓝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景泰蓝 以金或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细铜丝掐成各种花,中充珐琅釉,经烧制、 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景泰蓝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 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传统出口工艺品。 顾绣又称“露香园绣”。明代顾绣多以名人书画为蓝本,配以典雅,针线平整,形象生动,又略以画笔点染补绣工不足,表现古代书画名迹能得其韵致,而无生硬 造作之感。顾绣的成就大大促进了欣赏性刺绣艺术的发展。 嘉定竹派明代嘉定朱氏祖孙三人相继以刻竹着名,形成“嘉定竹派”,他们都擅长书画,所刻古贤、佛像、山水、花木、章法新颖,用刀如笔,意趣横生。 馆阁体馆阁体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特指楷书而言。在科举试场上,必须使用这种书体,它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并不强调如今所谓的个 性。书法家有沈度,风格婉丽,雍容端庄。其弟沈¥, 吴门三家(明代书法)祝允明、文征明、王宠体现着明代中期书法艺术的新成就。他们从古代书法艺术中广泛吸收营养,彻底摆脱台阁体的流弊,各自形成独特的风貌和 个性,具有相当的影响,在书法史上被称为“吴门三家”。 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总体上属于人文画派,四人风格不同。画风精笔墨,尚意趣。沈周、文征明比较接近,但也有所区别,沈周山水笔墨挺健,气韵浑厚, 形成了粗笔写意的新面貌,开创一代水墨浅络山水的独特风格。他的花卉,笔墨 尚朴,风格淡逸。文征明在融汇细润文雅,独具一格。唐寅运用了元人水墨写意 的笔墨,融合变化,形成了劲秀潇洒的风格。仇英摹古的功力深厚,师法南宋院体, 人物山水,多以工笔重色为主,风格浓丽典雅,兼能水墨写意,也具有刚健秀逸之 致。他所画人物仕女,形象优美,线条流畅,形成了明代后期人物仕女画的时代风 貌,对明清画坛影响很大。 华山图册明代王履所画。全册各开意境或险峻,或幽深,或苍茫,或清旷,将华山万秀

浅谈唐寅的艺术特征

浅谈唐寅的艺术特征 内容摘要:唐伯虎的绘画在明代美术史上是很有名气的,他的书法秾丽秀雅,也有他独到的成就。唐伯虎少年英才,个性鲜明,科场案被牵后,以卖画为生,文人气质与卖画谋生相交杂,表现出雅俗共赏的面貌。在书法作品中,怀才不遇的狂放心态,显露了唐寅书法的婉媚劲力的个性特征。 关键词:唐伯虎书法婉媚劲力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字伯虎,后又字子畏,号鲁国唐生。他在《与文征明书》中说:“计仆少年,居身屠酤,鼓刀涤血,获奉吾卿周旋。”唐寅聪明过人,学习努力,十六岁参加府学生员考试,“唐童髫中科第一,四海惊称之。”此时与文征明结交,但是文征明的父亲给文征明的信中说:“子畏之才,宜发解,然其人轻浮,恐终无成。”(文嘉《先君行略》)。十七岁作《贞寿图》,顾文彬题字道:“岁丙午,子畏年止十七,而山石树枝如篆籀,人物衣褶如铁丝,少诸若是,岂非天授?”。这时沈周对其也相当器重,十九岁时与徐廷瑞次女结婚。婚后六年,徐夫人去世,同年,其父唐广德、母邱太夫人也相继去世。致使唐寅放纵饮酒,后来,经好友祝允明相劝,唐伯虎才闭门读书。 唐伯虎的科举之路是颠沛流离的,十六时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整个苏州城,二十九岁到南京参加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正当他踌躇满志,第二年进京会试时,他参加憎恶古文辞的监察御史方志的提学考试时,因牵涉舞弊案而交恶运。唐寅在《与文征明书》中说“至于天子震赫,招捕招狱。身贯三木,卒吏如虎。举头抢地,涕泗横集。而后昆山如焚,玉石皆毁灭海内遂以为唐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措而唾,辱亦甚矣!”出狱后,发放浙江为“吏”,唐伯虎表示“士可杀不可辱”,断然拒绝,回到苏州。 回到苏州后,唐伯虎夫妻离异后,日益纵洒,家道中落。他潜心佛学,钻研命理,星卜之术,并修筑桃化庵和梦墨亭。可就在这个时候。唐伯虎从师周臣学画,周臣字舜卿,号东村,是当时苏州的著名画家,他师从南宋诸家,有“院画”

中国美术史试题库

中国美术史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B)。 A、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 2、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 A)。 A、吐鲁番晋墓 B、昭通霍氏墓 C、安丘冬寿墓 D、酒泉丁家闸墓 3、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C ) A、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 C、挥扇仕女图 D、簪花仕女图 4、?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 A)。 A、飒露紫 B、拳毛騧 C、白蹄乌 D、特勒骠 5、《潇湘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 C)。 A、荆浩 B、关仝 C、董源 D、巨然 6、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B)。 A、图画见闻志 B、林泉高致 C、画继 D、山水纯全集 7、?元四家?中山水画章法稠密的画家是( C)。 A、黄公望 B、吴镇 C、王蒙 D、倪瓒 8、明代纯以彩色在熟纸绘绢上作写意的画家是( B )。 A、边景昭 B、孙隆 C、林良 D、吕纪 9、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入手的绘画教科书是( D)。 A、顾氏画谱 B、程氏墨苑 C、十竹斋画谱 D、芥子园画传 10、与经享颐、何香凝共同组织?寒之友?社的画家是( D )。 A、居廉 B、高剑父 C、高奇峰 D、陈树人 11、作为使用工具的( B ),既是人工制品的鼻祖,也是造型艺术的端倪。 A.壁画 B.石器 C.物件装饰 D.雕塑12、魏晋时期被奉为?正书之祖?的书法家是( C )。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钟繇 D.陆机 13、阿房宫是( A )最重要的宫殿建筑群。 A.秦代 B.汉代 C.东周 D.战国 14、霍去病墓的主题雕塑是( B )。 A.《避邪》 B.《马踏匈奴》 C.《羽人骑天马》 D.《牵牛像》 15、《读碑窠石图》作者是( A )。 A.李成 B.范宽 C.许道宁 D.燕文贵 16、《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 D )。 A.周昉 B.黄荃 C.周文矩 D.顾闳中 17、.五代画家董源山水画代表作品是( A )。 A.《潇湘图》 B.《溪山行旅图》 C.《万壑松风图》 D.《关山行旅图》 18、唐寅仕女画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品是( D )。 A.《藏云图》 B.《柳下眠琴图轴》 C.《列女仁智图》 D.《秋风纨扇图》 19.徐悲鸿国画代表作品是( A )。 A.《愚公移山》 B.《松影瀑声图》 C.《水声山色图》 D.《百寿图》 20. 元代学识深厚的少数民族画家是( C) A、钱选 B、李衎 C、高克恭 D、王渊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石器)时代的美术。 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

中国美术史最全资料 重点 时间表 口诀

中国美术史重点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唐三彩:是在白色的粘土胎的外表,按设计需要,施以含铜铁锰等油料着色剂,加入铅作助溶剂,经低温烧制后,釉色成光鲜富丽的绿蓝赭三色。种类有俑和生活器具、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三彩中的精品。绚丽夺目、鲜艳多彩。三才的塑造以丰富多彩的变化,生动感人的形象,成为唐代雕塑和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类别。 画品:南齐的谢赫著作《画品》,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其中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绘画的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同时也对曹不兴以来的27位画家品第高下,提出的绘画功能继承了曹植的理论思想,明确的概括出绘画创作与政教密切相关的主张。 吴门画派:明代中期活动于苏州,继承和发展了元代人文化的传统,重视诗书画三者的融汇,崇尚高洁而优雅的艺术风格,以绘画的形式表现理想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操,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代表人物: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 青山绿水:以石青和石绿色为主要色相描绘的青山绿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其表现手法是先施以笔墨勾画出景物的轮廓,然后在添染浓重之青绿色,其显著特征是颜色覆盖性强,色相鲜丽光彩,具有装饰意味。 院体画:又称院体院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同时也专指南宋画院的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家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的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 彩陶:新石器时代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胚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为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陶胚上呈现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的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这样的陶器称为彩陶。 画像石和画像砖:兼具绘画和雕塑两种功能。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武帝时期,雕刻着不同的图画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阀的建筑材料。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建,多用于装饰宫殿衙舍的阶基,西汉中期以后多用于墓室壁画,东汉则是其鼎盛时期。 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境内,是古代关中通往西域的咽喉。尚存492个洞窟,保存历代塑像两千四百余身,壁画4.5万平方米,成为我国一处重要的石窟寺。洞窟内的壁画,雕塑,主要是北朝,隋,唐,宋,西夏,元代的作品。 浙派:明初活跃于浙江地区的一个绘画流派,风格承接南宋院体画,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有戴进的《春游晚归图》,吴伟的《渔乐图》。 白描:宋代李公麟所创,在白画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形成,以不着色彩完全以墨笔线描塑造形象而著称。既精密严谨又注重格法技巧,包含人文士大夫的审美情致。这一单纯洗练,朴素优美的艺术形式丰富了民族绘画的技巧。 徐黄异体:以西蜀黄筌为代表的一派,被称为“黄家富贵”,他继承了唐代花鸟画的传统,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线色相容几乎不见墨迹,体现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江南的徐熙一派被称为徐家野逸,他注重落墨,用笔不拘于精勾细描,而是信笔书写,略加色彩。徐黄二人,一在宫廷,一在处土,

美术教师编制资料——中国美术史画家以及作品总结资料

绘画 古代第一批画家在魏晋 魏晋南北朝 曹不兴人物画 古代最早享有盛誉的画家是三国时东吴的曹不兴。吴国“八绝”之一 主要的是人物画,最早的佛像画家,佛像之祖。 卫协(晋)人物,故事,道释 人物、故事、道释题材。被谢赫列为六品中的第一品。 顾恺之(东晋)密体人物画 画绝、才绝、痴绝。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合成“六朝三大家”。 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特别是眼神的描绘。擅于用艺术的语言来刻画对象的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密体”绘画体例 主要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烈女传·仁智图》 名言:手挥五弦易,目送鸿雁难 《女史箴图》用的“高古游丝法”《烈女传·仁智图》用“铁线描” 南朝画家 陆探微,宋密体人物画

运用草书的体式,形成“一笔法”秀骨清象 张僧繇,梁疏体佛画 佛画创造者,”张家样”,是古代寺庙中影响最大的样式之一,梁元帝萧绎,梁 《职贡图》 北朝画家 曹仲达梵像 画“梵象”曹家样曹衣出水 杨子华宫廷画家 《北齐校书图》 绘画遗迹 吐鲁番晋墓《地主庄园图》是已知的最早的纸本绘画。 云南昭通霍氏墓壁画是最早的有确切的纪年和地志的壁画墓《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像》模印砖画南京西善桥墓最精细完整 隋唐时期 阎立本(唐)人物画 《步辇图》《历代帝王像》“铁线描”比喻为“丹青神化”

《步辇图》是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朝见唐太宗的场景 赏析:1、《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唐朝是我国绘画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尤其是人物画发展及其成熟,涌现了不少不朽的传世名作。 2、此画描绘的是唐太宗为此接见吐蕃大使禄东赞的场景,反映的是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 3、作品在构图上,为了更好地凸显太宗的至尊风度,作者巧妙的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衬托表现。一是用宫女的娇小衬托唐太宗的壮硕,深沉,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恭谦来衬托唐太宗的平和可亲之态,为正衬。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变舒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从色彩上,该图的场景是一个喜庆的场面。 4、这幅作品不但艺术价值极高,更是汉藏民族友谊的见证。 尉迟乙僧人物花鸟尤擅壁画 凹凸画 吴道子(盛唐)宗教画

浅谈唐寅绘画风格及艺术成就

浅谈唐寅绘画风格及艺术成就 2007-07-17 19:51:10|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作者:谭培.指导老师:帅伟钢 内容摘要:唐寅早期绘画,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唐寅兼其所长,在南宋风格中融元人笔法,一时突飞猛进,以至超越老师周臣,名声大振。唐寅足迹遍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同时他又参合了马远、夏圭的构图和笔墨技巧,并广泛地涉猎北宋李成、范宽、郭熙和元代的黄公望、王蒙诸大家的长处,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晚年画风已脱出周臣的风范,自立门户。此时细笔山水居多。唐寅的细笔山水画大多受沈周的影响, 其中也掺杂一点周臣的南宋院画风格,但不明显。 唐寅的山水画之所以有这样大的艺术成就,一方面是由于他能打破门户之见,无论北方画派、江南画派,还是南宋的院体及元代文人山水画,近及沈周和周臣等名画师,他都认真学习,博采众长,革新创造.最后形成自己的画风。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对自然山川有着亲身的体察和真实感受,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山真水中汲取营养,从而对他的山水画创作起着重要的滋养作用。他的作品气魄雄伟壮阔,造型严谨准确,笔墨精湛高深,都超过了同时代的一些画家。 关键词:唐寅文人画小斧劈披麻尾皴 一、唐寅的绘画风格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商人家庭,和文徵明同岁而略长数月。少有俊才,博雅多识。初学画于周臣,后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结交,人称“吴中四才子”。绘画上,他是一个取材广博的画家。山水多取法于南宋李唐、刘松年,一变斧劈皴为细长清劲线条皴法,并兼及元人法。画花鸟喜用水墨,清隽峭利,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画家。与沈周、文 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 唐寅风骨清雅的山水画由于唐寅作画很少在画上注明年份,且他的画风变化也不很有规律,所以很难推测他作画的时间,也就难以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不过他的画仍大致上可分为三种类 型。 1)与沈周文征明画风相近的文人山水画作品 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 唐寅早期绘画,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沈周和周臣都是当时苏州名画家,沈以元人画为宗,周则以南宋院画为师,这是明代两大画派,唐寅虽师周臣,却有胜蓝之誉。唐寅兼其所长,在南宋风格中融元人笔法,一时突飞猛进,以至超越老师周臣,名声大振。唐寅足迹遍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山路松声图》为唐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图采用高远法构图,前景是古松掩映、巨岸崚嶒,山涧间有曲桥相连,桥上一高士信步缓行,一童子抱琴随后。桥下瀑布自后景高山流泻而下,时隐时现,层层飞泉是全画的脉络,它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