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沪科版_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

沪科版_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笔记

第六章实数

一、知识总结

(一)平方根与立方根

1、平方根

(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2)表示:非负数a的平方根记作±a,读作“正负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

(3)性质: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为0;负数的没有平方根。

(4)开平方:求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Ⅰ、平方根是开平方的结果;Ⅱ、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

2、算术平方根

(1)定义: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a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

(2)性质:(1)一个数a的算术平方根具有非负性;即:a≥0恒成立。

(2)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1个,且为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负数的没有算术平方根。

3、立方根:

(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2)表示:a的立方根记作3a,读作“三次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3叫根指数)

(3)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1个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1个负数;0的立方根是0。

(二)实数

1、无理数: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一个无理数与若干有理数之间的运算结果还是无理数)

2、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3、实数分类:(1)按定义分(略) (2)按正负性分(略)

4、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5、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与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意义类似)

6、实数的运算:实数与有理数一样,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正数及零可以进行开平方运算,任意一个实数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而且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对于实数仍然适用。

7、实数大小:(1)正数> 0 > 负数; (2)两个负数相比,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绝对值小的反而大。(3)数轴上不

同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作差法、平方法、作商法、倒数法、估值法··

二、解题实用

1、 1.414212≈ 1.7323≈ 2.2365≈

2、a a =2 ()

a =2

a ()a a ==

3

3

3

3

a

3、ab b =

?a b a

b

a b ==

÷a ()0b ≠

三、典题练习

1、16的平方根是 ;()2

3-的算术平方根是 ;23-的立方根是 。

2、如果一个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相同,那么这个数是 ;如果一个 有理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相同,那么这个数是 。

3、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x ,则与他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

4、下列各数中一定为正数的是 (填序号) ① x ②

1x + ③2x ④

1x 3

+ ⑤ 1x +

5、当x<-1时,2x ,-x ,3

x -和x

1

的大小关系 。

6、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2-23-21与 ()75412与 ()112533与 ()7

1-21-

4与π 7、2-7的绝对值为 ,相反数为 ,倒数为 。 8、已知3x =,y 为4的平方根,0xy <,求x+y 的值。 9、已知02-3x =++y ,求x 2+y 的平方根。

10、如果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为2a-1和a-5,则这个数是 。

11、a 为5的整数部分,b 为5的小数部分,则a+2b 的值为 。

12、若a a =+2012-a -2011,试求2

2011-a 的值。(提示: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

第七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一、知识总结

(一)不等式及其性质

1、不等式:

(1)定义用“<”(或“≤”),“>”(或“≥”)等不等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的区别:解集是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是所有解的集合,而不等式的解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二者的关系是:解集包括解,所有的解组成了解集。

(4)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即:如果b >a ,那么c b c ±>±a .

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即:如果b >a ,并且0c >,那么bc >ac ;

c

b c >a . 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即:如果b >a ,并且0c <,那么bc

c

b c a ,那么a

性质5:如果b >a ,c >b ,那么c >a .(传递性)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

1、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的不等式, 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根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般步骤为:(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

(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

解不等式应注意:①去分母时,每一项都要乘同一个数,尤其不要漏乘常数项;②移项时不要忘记变号;③

去括号时,若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号里的每一项都要变号;④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

(1)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圈,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2)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定义:有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这几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解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可归纳为下面四种情况:

不等式组()b

解集 口诀记忆 {

a b x >>x

b >x

同大取大 {a x b <

b x <

大小小大中间找 {

a b

x <>x

无解

大大小小则无解

(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解题的步骤:

⑴审题,找出不等关系→ ⑵设未知数→ ⑶列出不等式(组)→

⑷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⑸找出符合题意的值→ ⑹作答。

二、解题技巧

一、有解无解问题:

(1){a

b x >

b <≥?

a a 有解:无解:(2){

a x ≥

{

b b a <≥?

a 有解:无解:

(3){

a

b

x ≥≤x {

b b a ≤>?a 有解:无解:

2、特征解问题:

解题步骤:把原式中的要求的量(以下简记为m ) 当作已知数,去解原式——→得到原式的解(含m )——→

根据解的特征列出式子(关于m 的式子)——→解出m 的值。

例:已知12a +≥+x x 的解集为1x ≤,求a 的值。

解:解不等式12a +≥+x x ·把a 当作已知数,去解原式 得1x -≤a ·得到原式的解(含a )

则11-a = ·根据解的特征列出式子 解得2a = ·解出a 的值

三、典题练习

1、若关于x 的不等式{

1

x 12+≤-≥m m x 有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若无解呢?

2、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

m

y y x -=+=+1x 222的解满足0x >+y ,求m 的取值范围。

3、适当选择a 的取值范围,使1.7<x <a 的整数解: (1)x 只有一个整数解; (2)x 一个整数解也没有。

4、解不等式(组)

(1)???

???>-<-32

2,

352x x x x (2)

?????-<-->-->+.3273,4536,7342x x x x x x (3)??????

?<+->+--.1)]3(2[2

1,31

2233x x x x x (4)-5<6-2x <3 (5).17

)

10(2383+-≤--

y y y 5、若m 、n 为有理数,解关于x 的不等式(-m 2-1)x >n . 6、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

?-=++=+1

34,

123p y x p y x 的解满足x >y ,求p 的取值范围。

7、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

x 542≤-≥-b x 的整数解共有3个,求b 的取值范围。

8、已知A =2x 2+3x +2,B =2x 2-4x -5,试比较A 与B 的大小。

9、已知a 是自然数,关于x 的不等式组?

??>-≥-02,

43x a x 的解集是x >2,求a 的值。

10、某种商品进价为150元,出售时标价为225元,由于销售情况不好,商品准备降价出售,但要保证利润不低于10%,那么商店最多降价多少元出售商品?

11、某零件制造车间有20名工人,已知每名工人每天可制造甲种零件6个或乙种零件 5个,且每制造一个甲种零件可获利150元,每制造一个乙种零件可获利260元。在这 20名工人中,车间每天安排x 名工人制造甲种零件,其余工人制造乙种零件。 (1)若此车间每天所获利润为y(元),用x 的代数式表示y 。

(2)若要使每天所获利润不低于24000元,至少要派多少名工人去制造乙种零件?

12、某学校计划组织385名师生租车旅游,现知道出租公司有42座和60座客车,42座 客车的租金为每辆320元,60座客车的租金为每辆460元。 (1)若学校单独租用这两种客车各需多少钱?

(2)若学校同时租用这两种客车8辆(可以坐不满),而且比单独租用一种车辆节省

租金,请选择最节省的租车方案。

第八章 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

一、知识总结

(一)幂的运算:

1、同底数幂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n

m n

m

a

a a += 2、同底数幂除法: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n

m n

m

a a a -=÷

3、幂的乘方: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mn n

m

a a =

4、积的乘方: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m

m m

b a ab =

注:(1)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指数幂都等于1;10

=a 0≠a

(2)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p (p 为正整数)指数幂,

等于这个数的p 指数幂的倒数。p p a

a 1

=

- 0≠a (3)科学记数法:n a 10c ?±=或n a -10c ?±= ()10a 1<≤

绝对值小于1的数可记成n

-10a ?±的形式,其中10a 1<≤,n 是正整数,n 等于原 数中第一个有效数字前面的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一个零)。

(二)整式乘法:

1、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作为积的因式;对于 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用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 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与另一 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三)、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法差公式

1、完全平方公式:()222

2ab a b a b ++=+ ()2

22

2--a b ab a b += 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

个数的平方和加(或减)这两个数乘积的两倍。

2、平法差公式:()()b a b a b --a 2

2

+= 两个数的平方之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

与这两个数的差之积。

(四)、整式除法

(1)单项式的除法法则: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 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除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除,先把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

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五)、因式分解

1、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 式分解因式。

2、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

(1)提公因式法

(2)公式法: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法差公式 (3)对于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的方法:

1)配方法,2)十字相乘法:公式 ()()()b x a x ab x b a x ++=+++2

例:将342

++x x 因式分解。

方法一:配方法:原式=34-442

+++x x =()1-22

+x =()()31++x x

方法二:十字相乘法:342

++x x =()()31++x x

(4)分组分解法

3、分解因式的技巧:

(1) 因式分解时,有公因式要先提公因式,然后考虑其他方法; (2)因式分解时,有时项数较多时,看看分组分解法是否更简洁

(3)变形技巧:

①符号变形 Ⅰ、()x y y ---x = Ⅱ、当n 为奇数时,()()n

n

x y y ---x =

Ⅲ、当n 为偶数时,()()n

n

x y y --x =

②增项变形:

例:(

)

2

2

42

2

4

4

4-1444-41414x x x x x x x ++→++→+ → ③拆项变形:

例()()

()()() →+++→++→++→+11-11-1-1-2x 2

2

2

3

2

2

3

2

3

x x x x x x x x x x x

二、典题练习

1、计算题

(1)()()52-22b -a a b ? (2)()x ÷3

2x (3)()

3

2-a m (4)m

a 25a ? (5)(

)

??

?

???÷?32

5103110

3 (6)()()()2

3

4

22--2x y x y x y +?÷+

2、快速计算:(1)97103? (2)2

102 (3)299

3、42m =,164n =,求n

-2m 2的值。

4、如果6422m n

=n x 成立,那么=m ,=n 。

5、在括号内填上指数和底数

(1)()

()282

3

= (2) ()

(

)23

39=

6、化简求值:已知32-x 2

=x ,求()()()()()1-3-3-31-x 2

x x x x +++的值。

7、已知45y 2x =+,再求y

324x ?的值。

8、已知3b a =+,5-ab =,求代数式的值:(1)2

2a b + (2)()2

b -a

9、因式分解:1)6-5-223x x x + 2)ay ax y x ++22- 3)4

44b a +

10、比较2

999699939999与?的大小。

11、不解不等式组{

6

213-=+=n m n m ,求()()3

2-32-3-7m n n m n 的值。

第九章 分 式

一、知识总结

(一)分式及其性质

1、分式

(1)定义:一般的,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

a

叫做分式;其中a 叫做分式的分子,b 叫做分式的分母。

(2)有理式: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3)分式=0?分子=0,且分母≠0 (分式有意义,则分母≠0) (4)最简分式: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 2、分式的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即:

m

b m a m b m a b ÷÷=??=a (a ,b ,m 都是整式,且0m ≠) 分式的性质是分式化简和运算的依据。

3、约分:把一个式子的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约分。 注:约分的结果应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约分的方法:

1)若分子、分母均为单项式:先找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再找相同字母最低次幂;

2)若分子、分母有多项式:先把多项式因式分解,再找分子、分母的公因式。

(二)分式运算

1、分式的乘除

1)分式乘法法则:两分式相乘,用分子的积做分子,分母的积做分母;即:bd

ac

d c b =?

a 2)分式除法法则:两分式相除,将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即:

bc

ad c d b a d c b =?=÷a 3)分式乘方法则:分式的乘方就是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即:n n n

b a b =??? ??a ,()

n n

ab b 1a -=??

?

??

2、分式的加减

1)同分母分式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即:

b

c

a b c b ±=

±a ()0b ≠ 2)异分母分式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即:

bd

bc

ad bd bc bd ad d c b ±=

±=±a ()0b ≠d

(三)分式方程

1、定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2、解法:

1)基本思路:分式方程??

→?转化

整式方程 2)转化方法:方程两边都乘以各个分式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

3)一般步骤:分式方程??

??→?通过转化方法

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检验 注: 检验的是必不可缺的关键步骤,检验的目的是看是否有增根存在。

(四)分式应用

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审题→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 检验(①是否有增根,②是否符合题意)→得出答案

二、分式解题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技巧

1、已知

511=+y x ,求y

xy x y

xy x +++223-2的值。 (整体思想、构造法) 2、已知34

=y x ,求2

2225-3225-3y

xy x y xy x ++的值。 (整体思想、构造法) 3、已知1=abc ,求

ca

c c

bc b b ab a a +++

+++++111的值。

4、已知

6111=+b a ,9111=+c b ,1511c 1=+a ,求

ac

bc ab abc

++。 (先得到c

b a 1

11++的值,然后按第1题方法做)

5、已知

412=+x x ,求22

1x x +的值。 (提示:x

x x x 112+=+) 6、已知

c

b

a b a c a c b +=

+=+,求()()()c a c b b a abc +++的值。 (提示:参数法) 7、已知11

-2=+x x x

,求124

2++x x x 的值。 (倒数求值法)

8、已知015-2

=+x x ,求44

1x x +

的值。 (提示:由015-2

=+x x 得51=+x

x ) 9、已知06-3-4=z y x ,07-2=+z y x ,求2

222

2210-3-2-25z

y x z y x +的值。 (提示:消元代入法,把其中一个未知数看成常数,用它表示其它的未知数)

10、计算:1)2

-20023-200220021

20022-20022323?++? (提示:用字母代替数)

2)

4

214

1211-11x x x x ++++++ (提示:局部通分) 3)4-5-3-4--23-12x x x x x x x x +++++ (提示:假分式可先变形1

1

112++=++x x x )

三、典题练习

1、如果分式

2

||5

5x x x

-+的值为0,那么x 的值是 。 2、在比例式9:5=4:3x 中,x=_________________ 。

3、计算:

1111x x

++-=_______________ 。 4、当分式22

232

11

x x x x x +++--与分式的值相等时,x 须满足 。 5、把分式

22x y

x y

+-中的x ,y 都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 。(填扩大或缩小的倍数)

6、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有 个。

32222

22222222

12,,,,

312a x y m n m a ab b x x y m n m a ab b -++-++---- 7、分式方程

2114339

x x x +=-+-的解是 。 8、若2x+y=0,则22

2

2x xy y xy x ++-的值为 。

9、当x 为何值时,分式21

22---x x x 有意义?

10、当x 为何值时,分式2

1

22---x x x 的值为零?

11、已知分式21

2

x x +-:当x= 时,分式没有意义;当x= 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0;当x=-2时,分式的值为_______。 12、当a=____________时,关于x 的方程23ax a x +-=5

4

的解是x=1。

13、一辆汽车往返于相距a km 的甲、乙两地,去时每小时行m km ,返回时每小时行n km ,则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

是_____________。

14、某班a 名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其中男生b 名(b

人需植树 棵。

15、当 时,分式

16+x 的值与分式5

)

1(++x x x 的值互为倒数。

16、若方程871

78=----x

x x 有增根,则增根是 。 17、若

32=b a ,则b

b a +2的值是 。 18、已知0132

=+-a a ,求1

42

+a a 的值。

19、已知x+

1x =3,则x 2+21

x

= ________ 。 20、已知

y

x 1

1-=3,则分式

y xy x y xy x ---+2232= 。 21、化简求值.

(1)(1+11x -)÷(1-11x -),其中x=-1

2

; (2)213

(2)22

x x x x x -÷-+-++,其中x=12。

22、解方程: (1)1052112x x +--=2; (2)2233

111

x x x x +-=-+-。

23、已知方程

1

1

122-+=---x x x m x x ,是否存在m 的值使得方程无解?若存在,求出满 足条件的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4、若

5

32z

y x ==,且1423=-+z y x ,求x 、y 、z 的值。 25、小亮在购物中心用12.5元买了若干盒饼干,但他在一分利超市发现,同样的饼干,这里要比购物中心每盒便宜0.5元.因此当他第二次买饼干时,便到一分利超市去买,如果用去14元,买的饼干盒数比第一次买的盒数多2

5

,问他第一次在购物中心买了几盒饼干?

第十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一、知识总结

(一)相交线

1、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角叫对顶角。

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

2、垂直:

(1)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就说明两条直线

AB ;垂直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相互垂直。记作CD

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连接直线外一点与垂足形成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注:1)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的情况;

2)两条线段垂直,垂足可能在线段上,也可能在延长线上。

(2)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在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4、垂线的画法:略

(二)平行线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记作AB∥CD。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不是相交就是平行,没有其他。

2、相关概念: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性质:

基本性质: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这条直线。

其他性质: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位置关系??→

?性质

角的关系 ③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平行判定:①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角的关系??

→?判定

两直线位置关系

③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平行线的画法: 略

(三)平移

1、定义:在平面内,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个图形的变换叫做平移。

2、性质:1)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后所得到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连接的线段平行

(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2)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3、确定平移的要素: 1)方向; 2)距离。

二、典题练习

1、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1 2

1

2

1

2

1

2

⑴ ⑵ ⑶ ⑷ A 、图⑴中∠1和∠2是一组对顶角 B 、图⑵中∠1和∠2是一组对顶角 C 、图⑶中∠1和∠2是一对邻补角 D 、图⑷中∠1和∠2互为邻补角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C 、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D 、直线c 外一点A 与直线c 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是3cm ,则点 A 到直线c 的距离是3cm 。 3、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 与∠C 是同旁内角

B.∠1与∠3是同位角

C.∠2与∠3是内错角

D.∠3与∠B 是同旁内角

4、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图案是(

)

第3题图

第7题图

第6题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