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得体会-自卫反击战观后感 精品

心得体会-自卫反击战观后感 精品

心得体会-自卫反击战观后感 精品

自卫反击战观后感

自卫反击战观后感一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西、云南边境发起了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连续战斗28天,横扫越北浅近纵深地区,攻城拔寨20余座,歼敌5万,沉重打击了意图称霸东南亚的越南黎笋集团,一时成为国际政治热点。

这场战争不但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使中美联手抗苏的局面完全形成,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在炮声中拉开了序幕,赢得了一个来之不易的国际环境。

此后中越间战火不息,演变成了连绵10年的边境战争。

笔者弱冠之年,也就是1980年代初中期时,"新一代最可爱的人"正如日中天,出现了大量反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书刊、报道、影视、歌曲。

电影如《自豪吧母亲》、《铁甲八》、《长排山之战》、《新兵马强》、《花枝俏》、《年轻的朋友》、《高山下的花环》、《雷场相思树》、《闪电行动》、《蛇谷奇兵》;电视剧如《凯旋在子夜》、《黑豹突击队》、《神风神龙》、《无影侦察队》、《军魂》;纪录片如《奋起还击》;歌曲如《再见吧妈妈》、《相会在攀枝花下》、《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热血颂》等等。

可以说,那种金戈铁马的爱国豪情给一代人正在成长中的心灵刻上了深深的烙印。

进入1990年代,中越两党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以后,双方就商定不再在本国对当年那场战争进行宣传和纪念,在出版物和媒体上也屏蔽相关的题材。

中国方面从此再不宣传对越自卫还击战,相关出版物被基本禁止出版,偶有提及也是用"南疆的重大军事行动"来代称,和这场战争相关的一切在公开媒体上悄悄地消失了,以至于逐渐成为了一场被人们遗忘的战争。

越南方面也在国内舆论上对中越战争进行封杀,对反华言论和行为予以打压。

中国军队在1980年代收复罗家坪大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后,都在山上建立了纪念碑。

随着形势发展,除老山主峰名气太大纪念碑予以保留外,其他几座主峰上的纪念碑都被炸毁拆除了。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新一代年轻人对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二战等历史接触甚多,沉迷于《亮剑》、《雪豹》和《兄弟连》的铁血豪情中,却对

《中印边境战争》观后感

中印边境战争观后感 看了中印边境战争的纪录片之后,我对中印边境战争已经那个年代内我国的形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藏南和印度之间的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英国在中国并未承认的情况下,擅自画出了“麦克马洪线”,这才逐步使中印边界发生了分歧。 1962年6月印度向中国挑衅,10月中印边境战争爆发。中国在这此战争中处于优势,但是,中国政府本着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一贯立场,为了中印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缓和由印度当局造成的严重局势,突然单方面宣布停火。结果,中国方面:从麦克马洪线上,再向北撤退20公里。印度方面:印度官方将藏南和达旺纳入版图。 我认为,中国军队在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中国政府却突然宣布单方面无条件撤军,实际上让自己付出巨大代价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化为乌有,除了胜利者的名义之外,什么都没有得到。纵观历史,中国一直都是表现出一个大国的风度,始终保持着中立,友好,和平解决的态度,这使我们长期处于被西方列强欺压的一个被动局势。我们耗费了大量的物资和兵力,长途跋涉到环境恶劣的地方,就是为了讨回本来属于我们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土地。然而,我们却把胜利的果实拱手让给了别人。中国政府的这一举动,在战争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虽然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赞扬,印度也得到了骂名,但是却引出了许多的问题。例如,最近的黄岩岛归属问题。据我们所知,黄岩岛是中国固有土地,中国对黄岩岛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然而,菲律宾不顾中方严正交涉于警告,不断挑衅,强行霸占并私自改名。菲律宾就是仗着中国历来“好说话”,嚣张跋扈。倘若中国再一次退让,把土地拱手相送,那么62年的悲剧将会再一次上演。在以后的日子中,我们的土地将有可能不断的被强占! 在中印边境战争中,我们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土地。但如今,我们国家已逐渐强大了,我们有能力有义务保护自己的领土不被侵犯。我认为,中国的态度就应该强硬起来,在主权问题上决不能退让,努力捍卫主权的完整!

中印战争资料

1962中印战争,主帅是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的林彪。张国华主要是前线攻击的指挥。对印反击战是建国以来对外的所有作战中最漂亮的一仗。 林彪在军事作战中是不可多得的天才。中印边境关系紧张以后,当中央决定准备作战时。时任国防部长的林彪主动请战,并在很短的时间就做好了战前准备(参战的部队大部分仍然是林彪的旧部─老四野的部队)。 作战初期,林彪以小部队出击,诱使印军以为我军失败,以胜利者的姿态长驱直入。包括中央都也误认为是我军失败,毛主席曾接连7封电报,骂林彪有辱国格、丧失军威,一再电令林彪就地组织反击,不许再后撤一步。而林彪回电称:将在外君有命有所不受。继而命令部队且战且退。直至印军三个集团军纵深我国境内达70余公里。 而这三个集团军中有在1840年随英军入侵北京、参加火烧圆明园的印军王牌部队,第一任军长正是尼赫鲁的心腹考尔将军,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北非、南欧、东南亚诸战场作过战,自吹嘘为“打遍欧、亚的劲旅”。声称要再次打进北京。 林彪在得知这支部队先行入境后,下死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支部队给我从地球上抹掉”。“以雪百年国耻”。战前动员也以八国联军在中国的种种罪行激励战士,使得我军将士对印军恨之入骨,总攻命令一下,我军犹如勐虎下山,势如破竹,风捲残云一样打的印军毫无还手能力。仅用了一个营的部队像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美军的银川登陆一样,将印军的三个集团军牢牢地封在了事先準备的口袋里。在不足三天的时间里就将这个王牌军连同其他入境的印军全部乾净的消灭了,无一倖免。 此一战,印军部队的斗志几乎丧失贻尽,我军长驱直入。印军四散溃逃。战后世界军事家称之谓:“小刀切黄油的战争”。 由于交战地点是在崇山峻岭之间,双方的后勤补给都很困难。作战部队的给养都不能保障。加之部队推进速度太快。接受俘虏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问题。故我军几乎不接受俘虏;这也就是在国际上称此次战役为屠杀性战役的原因,也是我国不愿意提及此次作战的根本原因。 战后,林彪在回到中央时汇报说:此战:其一,三十年内印军不敢再挑衅。其二,我军无一人被俘。 林彪此战的战术,几乎是中、美在朝鲜场上战术的翻版。大扬了国威军威。逻辑很简单,与其让世界无休止地指责中国“侵略”,还不如让大家看看中国真动起手来是什么样子。因此,中国的目标是越过麦克马洪线,给印度人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解放军对印军摧枯拉朽似的打击使整个印度民族陷入了恐慌和心理崩溃。对印度的一战,彻底粉碎了印度作为所谓不结盟运动领袖在道德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迷梦,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一落千丈,美国等大国对印度的轻视不必多说,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开始支持和拥护中国。

印度人如何看1962年的中印自卫反击战

印度人如何看1962年的中印自卫反击战 印度尼赫鲁大学的狄博杰教授来自中印边境附近的喜马偕尔邦。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的家乡流传过关于中印战争的歌,他只记得一句歌词———“让我们拿起枪,打向中国”,但他唱起来却有印度民歌特有的婉转,不知道歌词的还觉得挺好听。也许,这种感觉恰恰反映了印度人对1962年那场中印边境战争复杂的、谜一样的态度。 1962,在媒体上热,在书店中冷 在印度媒体上,只要提到中印边境问题,或者中印军事抗衡,通常会提到1962年那场战争。如7月12日的《印度时报》发表题为“印度担心中巴在被占克什米尔联手”的文章,文章称:“印度非常担心中国与巴基斯坦在被两国联合占领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结成战略联盟,一旦结盟的话,那么就有军事实质意义。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中国军队侵占了3.8万平方公里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印度报业托拉斯7月15日的一篇文章题为“印度称:中巴‘边境协议’是非法的”,文章称,提及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立即就想到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的所谓“边境协议”。印度外务秘书普雷尼特?卡奥尔说:“印度政府的立场是,所谓的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边境协议’是非法和无效的,在边境问题的谈判中,我们反复向中国方面重申这点。”还有的印度媒体一提到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立即就想到“中国军事威胁”。如《印度快报》7月15日以“印度应该做好应对中国的准备”为题报道说,印度脑子里应该装着250万解放军正在迅速现代化的念头。说到1962年战争,就要好好想想现在北京拥有的大量武器库,比如说洲际导弹,75艘大型战舰和62艘潜艇,其中10艘是核潜艇…… 与印度媒体经常“温故而知新”不同的是,印度关于1962年中印战争的书很“稀少”。《环球时报》记者去了首都新德里市中心的三家书店。发现只有一家卖法律和相关书籍较多的书店有两本关于中印战争的书,其中一本是英国人尼维尔的《印度的对华战争》,另一本是《中国、西藏、印度———1962年战争和战略军队的未来》,书皮上还印了作者手写的中文名字“国多马”。翻看一下这本书的前言,得知这是一位军官受军队委托研究这场战争后写成的,作者试图不从“对与错”的角度去看这场战争,而是理解双方的立场,如他试图从在印度的中国人群体了解中国对战争的看法。作者个人认为这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战争。另一家书店只有一本中印文化关系的书。第三家最大的书店在国际关系和国防部分摆出来的几本关于中国的书,都是如何在中国做生意的。本报记者问店主是否有1962年战争的书,他皱了皱眉,看了记者一眼,摇了摇头。 对于印度是否有纪念那场战争的轰动性的影视作品,几个印度朋友都对记者说没印象。《环球时报》记者则在新德里一家最大的音像市场找到了一部名为《真相》的电影。据说只有这部电影能算得上与中印战争有关的经典影片。影片描述的是中印战争拉达克地区的战事。印度人在片中特别强调,中国人在战争前天天用大喇叭喊“印地秦尼巴依巴依(中印两国是兄弟)”,给印度人上够了迷魂汤,然后突然袭击,才在战争中占了便宜。此外,片子数次借士兵之口宣称“一个印度士兵就消灭了20个以上的中国士兵”,看了感觉有些滑稽。对于战争的失败,电影中给出的原因是:上层出于政治考虑,要求部队不要恋战、撤出战斗。 教科书中很少提到中印战争 《环球时报》记者曾听中国留学生说起,与同宿舍的印度同学讨论1962年战争和边界问题时分歧明显。于是记者找德里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请他们问问身边同学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一个名叫布诺的印度学生听到问题后反问:“除了1962年,为什么中印之间数千年都没有发生过战争?”他认为这场战争是双方对形势估计错误,现在印度需要向中国学习的东西很多。一名正在备考MBA的男生库马尔说:“我对这个了解不多,我听说中国占了印度大片土地导致了这场战争。”而一名爷爷参加过1962年战争的高二女孩安卡尔说,她知道这场战争印度输了,中国因为装备好赢了,但也希望两国未来关系改善。记者想请她爷爷谈谈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但女孩此后就再也没有联系过记者。 在《环球时报》记者问过的10名学生中有5人表示不知情,也有一位刚大学毕业的女生说印度赢了战争。另外知道的5个人中,有2到3人认为这场战争涉及麦克马洪线,也与达赖喇嘛有关,而这些认识都来自于中学课本。一名刚刚考取了一所私立大学的女孩告诉记者,历史书中没有提到过中印战争,但她上的政府学校高三的《政治》课本中专门有一章关于印度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对此有所提及。 在新德里,本报记者也问过一名出租车司机,对方说:“那场战争已经过去很久了,不要提了,我想说现在,中国印度是两个大国,我们之间有很坚实的友好关系。”记者也问了一位30多岁的瑜伽老师,他说:“那是历史,过去很久了,我们要面向未来”。他认为反倒是毒牛奶事件和中国玩具质量问题对中国形象影响更大,因为这涉及人们关心的健康问题。 精英们的战争记忆各不相同 在印度,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往往受到精英阶层的主导。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时,时年36岁的印度人民院议员瓦杰帕伊带头前往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呼喊反华口号,要求尼赫鲁政府增兵把中国人“赶回去”。2004年8月,昔日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已步入耄耋之年,当时,78岁的瓦杰帕伊在卸任总理3个月后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将原本挂在印度精英嘴边的那场“中印边境战争”称为“中印边境纠纷”。这一细微的差别清楚地折射出印度精英阶层对华态度的转变。 此外,印度的一名陆军上校是《环球时报》记者的老朋友。他主张中印两军加强交流,但对那场战争仍记忆犹新。他的个人看法是,此役的爆发的确是印度理亏在先,毕竟当时印度军队都已经冲昏了头脑,居然把前进哨所建在了“麦克马洪线”以北,中国军队发动反击当然占理。但他也认为,“我们是在不停地、主动地挑衅中国,但动作都不大,可你们最后却给了印度狠命全力地一击,把我们打蒙了”,“西藏海拔那么高,运输条件那么差,你们却能调动这么强的力量,说明你们早在很久以前就暗中准备给我们一个教训了,这点让许多印度人想不通!” 为了进一步探究印度精英的态度,《环球时报》记者致电印度最大的私人通讯社亚洲新闻社一位副总编辑斯瓦米先生,他本人在1962年前出生。记者问他是否觉得1962年战争仍然重要,他回答“这是肯定的,虽然印度和中国之间此后没有战争,边境地区也维持和平,两国关系极大地改善,但是两国边界尚未划

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发生背景与原因

从各大国的角度来看,尤其是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东南亚是一个不稳定的,充满纷争的地区。挑战与机会共存。过去,这个地区就是连绵的战乱。未来也并非就是太平盛世。从历史情况看,这个地区的战乱有这个地区的特征。一般来讲,过去百年里,东南亚的战争分为两大类,一是地区外大国作怪,二是本地区各国战略优势(领土大小、种族纷争和经济利益)的调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也不例外。实际上,在研究中越关系的专家中就有两个派别,一是强调两国自已本身为关系的主要动力,而第二个派别则认为中越关系主要是由第三种力量支配的。两者都有一定的道理。本文的第一章即说明两派都有历史事实作为依据。二战后四十年至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国际政治的特点是东西方对抗。这个特点不可能不影响中越关系。本文的第二章,即对这场战争的描述强调了这个特点。但是,中越关系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互之间的互动早于欧洲人对东方的扩张,而且两国都有很强的拒绝外来干涉的传统,所以两国关系当中的一些磨擦不可能完全是外来影响的结果。没有外来影响,双边关系的问题也足以颠覆稳定导致战争。两国关系出现问题之后,双方不谋而合地寻求外界的同情和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前苏联和美国非常迅速地对自己的盟友做出了两肋插刀的姿态,使这对冤家反倒下不了台,非得决一死战不可。敌意升级,不战不足以平息相互的怨气,战争****了。因此,本文关于战争原因的论述分为两在部份:第一部分写造成两国关系紧张的双边问题,这些问题的由来,发展,如何走进死胡同。第二部分写苏美两大国在该地区的争夺。这一部分非常强调西方因素在中国调整国家利益时的重要作用。 本文在结尾试图将所列的所有因素,双边的或者外来的,一一对号入座,重新拼贴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图景。作者始终认为本次战争的初作俑者为1970年代中国国内的社会巨变。由于中国重新认定自己的国家利益,因此逐渐采取了对西方示好的政策,离前苏联渐行渐远,使本来就不好的关系雪上加霜。在这个前提下,越南有理由怀疑中国对自己正在进行的抗美斗争的忠诚度。前苏联不失时机地在越南扩大了自己的影响,一方面为了对抗美国,另一方面就为了惩罚中国新的外交政策。此时此刻,越南进行了一场****。在非常困难的形势下,越南看到了千年难遇的机会,即在几个大国的争斗中打一个中越关系历史翻身仗,改被支配地位为至少成为能与中国平起平坐的对手,实现越南所谓的梦想。在不为外界所知的中越谈判桌上,越南人的要价越来越高,毫不让步,严重挫伤了中国领导层,特别是新领导层的自尊。他们结束文革后正在反省所有的政策,其中包括对越南有求必应的政策。以******为首的中国新领导重新评估了西方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体制,决定把中国融入这一体制。这一重大政策调整直接导致了中国国家利益的调整。越南正在中越边境上滋事以期获前苏联联盟同情和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与之一战,不仅符合新的国家利益,而且简直就是一步不得不走的棋。从越南方面的观点来看,以******上台为标志的中国国内局势变化说明中国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进一步背叛,更说明了越共的铮铮硬骨并激发了把中国人踩在脚下出一口千年恶气的愿望。中国的领土要求也好,华侨的****也好,柬埔寨波尔布特政权的固执也好,统统都是帝国主义,美帝国主义,法帝国主义,中国反动派图谋对抗越南到处都在胜利前进的社会主义事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一个恶性的循环。越南对中国越来越强硬。越南对苏联越来越友好。这反证了中国领导层调整政策的决心,而新战略的核心就是融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战争成为加速战略调整的工具。 由于中国在1970年代的变化起因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所以本文的结论比较倾向于认为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是地区外部势力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或不主要是双边关系中各种问题摩擦所致。

对越自卫反击战 这个总结讲话够直白

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个总结讲话够直白 邓小平(1979年3月16日下午) 报告王尚荣同志作了,我不算报告,讲几句。这次对越自卫反击战,决心进行一次有限度的惩罚作战,所谓有限度,就是打击深度浅一点,时间短一点,目的是教训教训这个狂妄的东方古巴,取得我们中越边界的比较安定的边界线,同时也是对于柬埔寨反对越南侵略的一个支援。当然,从更广泛意义上说,这是我们扩大“反对霸权国际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行动。现在,这个仗今天真正完了。5日宣布结束战争,部队开始向后撤,到今天撤完了。这11天,在回来的路上扫了一些洞,藏在这里、藏在那里的一些物资,一些小村子,也扫了好几千上万人。大家知道,党中央、中央军委下这个决心是不容易的。经过反复考虑,差不多经过两个月的考虑,才下了这个决心。我们党、我们人民当中,很多担心这个问题,能不能搞得好,连锁反应有多大,会不会影响我们四个现代化建设,打得好打不好?这些担心是对的,是个严肃的问题。中央、中央军委经过反复考虑,下了这个决心。今天看来,这个决心下得是对的。当时,下决心时,最大的担心是怕北边苏修有强烈的反应。所以我们下这个决心时,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科学的分析。因为影响我们四个现代化建设,不是南边仗打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北边反应有多大,北边反应不大,那影响就不大。但是,在考虑这个问题时,越南仗恃有苏越友好条约,仗有这个条约大举进攻柬埔寨,仗这个条约在中越边界闹事,搞得我们不安宁。他们在北方的军队有

20万人,有7个师布置在我们边界线上,还有公安屯,边界长大约1700公里,队伍密集。同时,越南经营同中国对抗、打仗好多年了,就在我们加紧援助他们的时候,有的工事搞了7年,有的搞了3年,到处是工事,屯积大量的物资,好多物资都是我们援助的,大米、弹药、武器,这次搜回来一批,越南就仗恃有苏越条约才敢这样。它也想仗恃这个条约把苏拖下水,也仗恃这个条约认为我们不敢采取相当规模的惩罚。就在我们出兵前几天,它还估计我们只有两个师的小范围的行动。我们下这个决心,也确实清醒地估计到北边的反应有多大。这个不但我们在考虑,大家知道,我访美时一路上讲要教训越南,美国不赞成我采取较大的行动,怕引起苏联的大的反应。但同时我们也摸到了一点气候,美国一边反对我们惩罚,另一方面通报我们一点情报,说苏联的军队根本没动,而且告诉我们,在几千公里边界上有54个师,告诉我们没有满员师(一万二三千人)。比较充实的师,大约占满员的70%-80%,这样的师大约占1/3;第二种师也是1/3,占满员的50%-60%(六七千人),等于我们的简编师;还有架子师,大约4000人左右,占1/3。这样的情况,就可以具体分析了。所谓下决心是有风险的,风险主要来自北方。风险无非是大、中、小,大的、中的、小的。中央分析,大的牵涉到苏联战略重点转移的问题,现在苏战略重点在西方,它的3/4强的兵力布置在欧洲,所谓东面100万人,占1/4弱;而在装备上,主要装备更现代化、更重要的装备在欧洲。所以,如果要进行大规模向中国进攻,它的战略重点必须转移,起码要从欧洲调

对越自卫反击战35周年祭

对越自卫反击战35周年祭 前言: 在纪念中国改革35周年的辉煌时刻,不能忘记曾经有22万中国热血青年,为了国家利益,从广西、云南突进越南境内,付出了不亚于朝鲜战场的惨烈牺牲,攻克越南重镇谅山、老街。 通过这场“自卫还击战”,这些二十岁上下的小伙子,以自己殷红的鲜血为墨,改写了国际政治版图。改革初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纪元。。。

1979年二三月间的中越战争,完全可以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奠基之战。我们不能忘记,多少美好的身躯,多少纯净的青春,消逝在近35年财富涌流、物质繁华的前夜。。。。 改革30年,也是个人和家庭改变命运的大时代,演绎了多少商场暴发、仕途跃迁、学业精进的传奇;可是,我们的民族英雄风华正茂,却仆倒在人生的起跑线…… 历史的伤痛不能遗忘,纯净的灵魂不能遗忘。 在今天对越自卫还击战35周年纪念之际。。 让我们向我伟大的,英雄的,人民子弟兵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并且。。。深切的怀念。。。 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为国捐躯的烈士们!

1979年2月17日,新华社发布声明: “越南当局无视中国方面的一再警告,最近连续出动武装部队,侵犯中国领土,袭击中国边防人员和边境居民,局势急剧恶化,严重威胁我国边疆的和平和安全。中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奋起还击。” 顿时,中国人民把揪心的目光投向南疆,多少军属家庭更是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为自己的儿子和兄弟夜半惊魂、虔诚祈祷。

第二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新华社前线讯,关于战事只有短短一句话:“战斗在我国广西的龙州、靖西和云南河口、金平地区展开。”对参战人数、主攻方向、战役进展、伤亡情况,均只字未提。

中印战争

《陆海疆域冲突与战争》作业 学院:刑事司法学院 班级:边管0701 姓名:马广良 学号:0705030109 中印战争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至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一、战争背景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长约650公里,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中段,长约400公里,从西藏普兰县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至札达县的6795高地;西段长约650公里,从札达县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整个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东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是沿喀喇昆仑山脉。中印边境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背景。 二、英国种下中印边界纠纷的祸根 西藏、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有着长期的交往和传统友谊,过去中印两国的地图均按照传统习惯线标划边界,两国人民亦遵守这条传统习惯线。只是在英国统治了印度以后,英属印度当局以印度为基地,把侵 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的西南和西北边疆地区,这才逐步使中印 边界发生了分歧。英印政府利用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的状况, 对中国西藏和新疆进行侵略扩张活动,从而埋下了争执的种子。 三、战争爆发 印度政府策动和支持的西藏农奴主叛乱遭到失败,对中国西 藏执行扩张主义的幻梦破灭后,尼赫鲁公然抛弃中印友好的旗帜, 把中国政府谋求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努力和克制忍让视为软弱可 欺,进而得寸进尺,对中国步步进逼。尼赫鲁扩张主义的逻辑是: “我已经侵占的地方是我的,我想要侵占的地方也是我的。昨天 我可以侵占你一寸,今天我就可以侵占你一尺。”对尼赫鲁来说, 中国要还不撤出他要侵占的土地,他就施行前进政策”,直到采用战争手段。这样,从1961年开始,尤其是从1962年4月起,印军在中印边界西段中国境内先后设立了43个军事据点。印度政府侵占我国领土后部署对华战争的规模和程度,都超过了过去的英帝国主义。当时印度立场:在东段已将中国军队“赶回两英里”,在西段全线向前推进,欢呼并祝贺尼赫鲁取得了“拿破仑式的大胆的规划所取得的独一无二的胜利。”见1962年7月7日印度《闪电》报。在此情况下,尼赫鲁得意忘形,一再悍然拒绝中国政府多次提出的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决心铤而走险,诉诸武力。 四、战争双方部署 自卫反击作战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地区进行。印军部署的兵力有1个军部、1个师部、4个旅部、21个步兵营,总计约22000人。印度陆军原是英国殖民地军队,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北非、南欧、东南亚诸战场作过战,自吹嘘为“打遍欧、亚的劲旅”。与我作战的印度第四师号称“王牌部队”,是“印军编制、装备、训练的试点部队”。第一一四旅长期驻防克什米尔、受过山地战训练。这些部队在印度陆军中具有代表性。其作战部署是:

自卫反击战观后感_心得体会

自卫反击战观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自卫反击战观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自卫反击战观后感(一)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西、云南边境发起了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连续战斗28天,横扫越北浅近纵深地区,攻城拔寨20余座,歼敌5万,沉重打击了意图称霸东南亚的越南黎笋集团,一时成为国际政治热点。这场战争不但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使中美联手抗苏的局面完全形成,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在炮声中拉开了序幕,赢得了一个来之不易的国际环境。此后中越间战火不息,演变成了连绵10年的边境战争。 笔者弱冠之年,也就是1980年代初中期时,"新一代最可爱的人"正如日中天,出现了大量反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书刊、报道、影视、歌曲。电影如《自豪吧母亲》、《铁甲OO八》、《长排山之战》、《新兵马强》、《花枝俏》、《年轻的朋友》、《高山下的花环》、《雷场相思树》、《闪电行动》、《蛇谷奇兵》;电视剧如《凯旋在子夜》、《黑豹突击队》、《神风神龙》、《无影侦察队》、《军魂》;纪录片如《奋起还击》;歌曲如《再见吧妈妈》、《相会在攀枝花下》、《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热血颂》等等。可以说,那种金戈铁马的爱国豪情给一代人正在成长中的心灵刻上了深深的烙印。 进入1990年代,中越两党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以后,双方就商定不再在本国对当年那场战争进行宣传和纪念,在出版物和媒体上也屏蔽相关的题材。中国方面从此再不宣传对越自卫还击战,相关出版物被基本禁止出版,偶有提及也是用"南疆的重大军事行动"来代称,和这场战争相关的一切在公开媒体上悄悄地消失了,以至于逐渐成为了一场被人们遗忘的战争。越南方面也在国内舆论上对中越战争进行封杀,对反华言论和行为予以打压。中国军队在1980年代收复罗家坪大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后,都在山上建立了纪念碑。随着形势发展,除老山主峰名气太大纪念碑予以保留外,其他几座主峰上的纪念碑都被炸毁拆除了。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新一代年轻人对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二战等历史接触甚多,沉迷于《亮剑》、《雪豹》和《兄弟连》的铁血豪情中,却对朝鲜战争后中国军队进行的最大的一场边境战争知之甚少,有的人甚至对此一无

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最全始末曝光(深度

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最全始末曝光!(深度 现在国内有关中越战争的资料非常稀缺,我们费了很大力气收集到的信息现在看来许多都难辨真伪,所以我们认为对中越战争的研究应慎之又慎。我的外国友人在今年夏末已经写就了第二篇分析报告,后根据网友提供的资料对许多细节作了相应的修改,但仍然被他们的上司以文章过于亲华、过于赞誉邓小平为由而加以否定。而我看这篇文章还是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如果就此废弃扔掉实在可惜。于是我按着自己的理解将该文翻译成汉文,标题没有更改,这就是下面即将奉献给大家的《中越战争》一文。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冷战的转折点其实就是1979年的中越战争,这场规 模有限,时间短促,方式落后的战争当时虽然引起整个世界的震动,但不久就被人遗忘,没人会想到从这一年开始,仅12年整个苏联东欧集团就彻底崩溃。而在此之前的34年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尽各种办法削弱苏联,都收效甚微,苏联在1979年反而达到了其扩张的巅峰。(一)中国在冷战中的特殊作用苏联在这么短的时间戏剧性地崩溃,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尽管苏联崩溃22年来各种各样的评论层出不穷,已经发表的著作和政论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但其中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却论述不多,那就是中国在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之间发生了战略角色的转换:中国

从苏联名义上的盟国变成了美国事实上的盟友,而完成这一转换的标致就是1979年的中越战争。1945年以后的世界是美国和苏联分而治之的世界,但不论对美国还是苏联,中国的态度无疑都非常重要,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和份量不是美国和苏联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替代的,不论中国加入苏联和美国的哪一方,另一方都会受不了。从1945年往后的40年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都有一些卫星国或小伙伴背叛,苏联方面是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埃及等,美国方面有古巴、法国、委内瑞拉、伊朗、尼加拉瓜等,这些卫星国或小伙伴要么加入了对方的集团,要么游离于东西方之间,要么重新又回到了主子的怀抱,但不管他们采取什么措施,都没有撼动苏联或美国的世界地位,也没有影响冷战的整个格局,这些国家的离开或加入对美苏双方来说都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中国就不同了,中国在冷战的前期加入了苏联为首的东方,美国跟着就开始倒霉,险一险崩溃;中国在冷战的后期脱离苏联又加入了美国为首的西方,苏联跟着也开始倒霉,最终走向了崩溃。冷战前期中苏联盟的标致是1950年2月毛泽东到莫斯科与斯大林签定了同盟互助条约,中苏正式成为盟国。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并没有看出这一联盟的危险性,他把中国仍当成南斯拉夫、波兰那样无足轻重的次要角色。同年6月,在没有深思熟虑的情况下杜鲁门

中越自卫反击战残酷的战事内幕

中越自卫反击战残酷的战事内幕 5116 政治|1-15 16:32|作者:佚名|编辑:? 分享: 字号:??? 1、首战两天伤亡4000多人 2月17日6时25分,我广西至云南772英里边防部队阵地,以猛烈密集的炮战开始轰击越军阵地,持续近一个小时的炮轰,基本摧毁了越军表面阵地的有生力量,我军坦克部队配合步兵开始向越军阵地纵深推进,然而,我军猛烈的炮战并没有致命打击消灭久经战火熏陶的越军主力,我军步兵遭到了越军的顽强抵抗。由于我军深受文革乱军的影响,单兵素质,远不如越军,加之我军大部队行径作战,伤亡巨大。17日,东线部队在我军炮兵的猛烈炮轰之后,开始了友谊关突破,然而,无论是基层指挥员,还是战士,都缺乏实战经验,战士冲击时队型过于密集,越军的炮火,自然是会钻进我军战士的躯体,伤亡惨重。 17日、18日,我人民解放军部队广西和云南战场,传来两天伤亡达4000多人的消息,而且战场大批伤亡人员出现,更使我军后勤部门措手不及,无力全部救治,伤员死亡很多,教训深刻,我军前线指挥机关和中央军委震惊了,中央军委和东线指挥许世友,西线指挥杨得志,命令我军后勤部门增加部队加大抢运伤员的战斗,把战场伤员运回后方治疗。我军进入实战初期,死亡率确实相当高,个别连队伤亡甚至到达了百分之九十,一般作为尖刀连的部队,最后一个连回国的一般只有十几个人,一个班剩下不到一两个人。我军前线指挥机关面临战场现实,善打游击战的许世友,立即改变作战部署,直到2月底以后,我军的伤亡才逐渐减少。 查阅1983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档案,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军歼灭越南正规军近6万人,其中击毙敌人42000多人,击伤10000多人,俘虏2000多人。我军伤亡2。7万人,其中阵亡将士为六千多人,负伤战士为2。1万多人。但从另外的资料显示:中越伤亡总数近乎相等,中方约6万多人,越方不到8万人。但中方伤亡中,伤者占大多数,死亡仅6000余人。越方则死亡率很高,死亡人数约近5万人。 2、500多名烈士不是倒在敌人枪口下死亡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阵亡将士六千多人中,有五百多人并没有死在敌人的炮火下,而是死在了当时解放军自己的劣质武器手中。文化大革命时期,部队受到冲击,兵工厂生产质量下降,武器低劣,结果在战场上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的尖刀连,我军士兵的手榴弹扔过去不爆炸,冲锋枪开两下就卡壳,甚至炮弹在炮膛里就爆炸的事情非常多,许多战士都因此牺牲了。在受伤战士中,因自身武器质量问题而负伤的战士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3、中越自卫反击战为什么不进攻河内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动用20万人的兵力,在772英里长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进攻。在两个星期的战斗中,中国军队以伤亡惨重向越南一方

1979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全揭秘

1979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全揭秘!!1979年2月17日中国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通过这次战争,恢复了南疆 边境的安宁,同时也将边境争议区收回,获得了一个满意的陆上边界。同时通 过后来的两山轮战和对战争经验的总结,锻炼了中国军队也为未来中国军队现 代化建设指引了方向。 对越作战锻炼了中国军队,也给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指引了方向。 越南,是中国南方的邻国。历史上,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置交趾郡,越 南这片土地就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史上,越南地区一直作为中国的郡 县归属在中国行政区划中。随着五代十国末年越南丁朝从中国南汉独立,以及 宋朝收复安南失败后,越南正式成为被中国政府承认的独立藩属国。 近代以来,越南沦为法国殖民者的殖民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两国命运 相关,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唇齿相依情同手足。越共老一批革命者都有在中 国战斗的经历,中越两国共产党在各自的民族独立解放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战 斗友谊。越南领袖胡志明主席曾在广东参加过中国的大革命。1951年印度支那共产党召开二大改名为越南劳动党时,将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而两军历史上更产生了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越南人民军双料少将洪水(阮山)。

中越两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和胡志明 抗法战争期间,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陈赓(左3)和胡志明(左2)、武元甲(左1)在一起。 在越南抗法斗争中,刚建国的新中国派出了军事顾问团指导越军对法作战,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胜利。越南战争爆发后,中国又无私地发起了抗美援越运动,派遣防空部队和工程部队进入越南,作战三年,击落击伤三千余架美机,牺牲千余人,还源源不断地向越南提供大量物资。在越南抗美抗法救国的三十

中印战争印军将领资料

1962年10月至11月,中印边境战争在中印藏南边境地区爆发。这场战争在中国被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在印度则称为瓦弄之战(Battle of Walong)。这场战争自始至终都充满着争议,即使是战争爆发的时间:中方称自1962年6月起印军就向中国边防军开枪攻击,中国军人死伤数十人,而印方则称当年10月20日中国军队攻击印度,战争开始。在短暂的作战过程中,中国军队在西段清除了印军全部入侵据点,在东段则进到“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据可查资料,中国军队全歼印军3个旅,另歼灭印军5个旅各一部,总计歼灭入侵印军8900余人。中国军队伤亡2400余人。但直到今天,这场战争仍令一些印度人耿耿于怀,他们自认为“是遭到中国突袭才失败的”。如今,回顾几位参加过对华战争的印度军官的经历,也许能让人更全面地了解那场不期之战。 考尔:被不恰当运用的“战神”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期间担任印军前线最高指挥官的布里吉·莫汉·考尔中将(Brij Mohan Kaul),因作战失当,导致印军主力被解放军痛歼。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中国军队的手下败将早年还是“印度战神”。 考尔是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的远亲,1933年毕业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校,随后进入英印军东萨里团服役。1940年10月25日,英印军第8步兵师在密拉特组建,考尔担任该师第17印度步兵旅的中尉排长。 1941年6月,考尔随部队海运到中东,参加进攻维希法国殖民地叙利亚的战斗。当时英国害怕软弱的维希法国会将叙利亚送给纳粹德国作为基地,进而威胁苏伊士运河。考

尔自告奋勇,率突击队奇袭交通枢纽阿勒颇,没想到当地法军望风而逃,考尔一行32人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这座城市。英印第8师师长查尔斯·哈维火线提升考尔为上尉,给予他一个连的指挥权。 1943年10月,英印第8师来到意大利战场,作为英国第13军的主力参加了血腥的卡西诺战役。战斗中,考尔所部突入奥郎西山,在德军“希特勒防线”上撕开一个致命的缺口。考尔连队在没有公路的山区大显身手,在德军还没来得及建立新的防线前就穿插到罗马附近的7号公路,不仅直接切断了德军主力第10集团军的后路,更威胁到安齐奥地区的德军第14集团军侧后。最终,德军不得不放弃意大利中部的制高点--卡西诺山峰,接着撤出罗马。因在战役中表现出色,考尔被授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英国媒体还吹捧他是“印度战神”。 之后,出于对考尔的信任,盟军指挥部命令考尔连队护送最珍贵的佛罗伦萨艺术品。完成任务后,考尔又重回战场。1945年5月2日,考尔和9名士兵在奥地利境内接受了德国第1空降师1.1万人的投降。 1947年印度独立后,考尔加入印军后勤部队,因为那里的待遇相对较好,而考尔也需要挣钱给继母看病。顶着“印度战神”的光环,考尔在印军中官运亨通,没过几年就当上第4步兵师的少将师长。1960年11月,考尔率该师从旁遮普邦调往阿萨姆邦,负责“警戒”中国方向。第4师的防区涵盖东起缅甸,北至中国西藏,西至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的三角地带,面积约7万平方千米,从阿萨姆平原到中印边境几乎无路可通,前沿哨所多数时候只能靠空投给养。

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原文)

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纪念太原战友参加中印边境 自卫反击战四十八周年 赵天贵 如今,年长者都知道,一九六二年初冬,在我国和印度边境曾发生过一埸战争,这就是中印边境自卫反战。但不一定知道在这次战斗中,还有我市八十八名战士参加。其中有三人荣获三等战功,一人受团部嘉奖,多人荣获五好战士称号,牺牲一人。 中印边界反击战虽然过去四十八年了,但我作为当时参战的一名普通战士仍然历历在目。 一場不该发生的战爭. 中国和印度都是几千年来的世界文明古国,从古以来就是友好邻帮,从未划过国境线,双方都是按照传统习惯线管理着自己的国家,从耒没有因为国境线发生过边境冲突。两國经济文化非常发达,两国相处十分友好,人民往来也十分融洽。不幸的是一八六零年,印度加入了英法联军,对我国实施了抡夺烧杀政策,对我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这才使印度在我国人民心目中的友好形象发生了变化。尽管这样,我国人民还是宽宏大度,不计前嫌,仍然和印度人民友好往来。我们清楚地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印度文化在中国很盛行,人人都爱看印度电影,个个都能哼几句拉兹之歌,但印度的当权者们却不是这样,他们秉承了英国殖民主义侵略政策,忘想接收英国殖民主义遗产。把英国殖民者麦克馬洪,随意在中国地图上非法划了的一条“麦克馬洪

线”强加在中國人民头上,企图霸占我国领土,侵占我国边疆。 . 一九五一年我国刚刚解放不久,正处在百废待兴之际, 又爆发了朝鲜战争,经济十分困难。中国人民及中国政府,除了应对战争以外,还的应对国际事务,一时无暇顾及中印边境之事。印度尼赫鲁政府便乘人之危,极力阻挠我进軍解放西藏,派出一百余名军士人员侵入我国西臧达望地区,赶走了当时当地西藏的地方政府,把这一地方变成了印度侵入该地方区的地方政府,积极帮助西藏当时上层贵族组织武装叛乱。更为严重的是:一九五九年三月,尼赫在给周总理的信中,无耻的赤裸裸地,提出无理的领土要求,不仅要把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划归印度,而且还把要印度人从未侵入过,的三万四千多平方公里的新疆阿克赛钦地区,也划入印度。并单方修改了地图,企图通过以修改地图为名,行侵略我国边疆之实,忘想,使之丑恶的侵略行径“固定化”“合法化”。 对于这样的无理要求,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当然是绝对不会接受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国外反华势力组成了反华逆流,世界形势一时风起云涌,几股反华势力,同时向我国袭来。.继承了英国殖民主义政策的印度尼赫鲁政府也不例外。他们凭借国外反华势力的支持,对我国边境的侵入更加疯狂,更加频繁,印度军队除肆无忌憚的入侵我国國境外,还在我国境内修筑了一百余处固定哨所,不断打死打伤我国军民,經常发生流血事件,经常骚扰我国藏族牧民和掠夺牛羊马匹。一时间把一个和平安宁的中印边境线搞的

王志军: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

王志军: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 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 王志军 青春无悔1979 狼牙山后代 献给步兵163师的战友活着的和牺牲了的 前言 27年来一直提不起勇气。每当夜深人静,很多时候会想起那好像遥远但又好像不太遥远的烈士陵园。每当雷电交叉,很多时候会想起那27年前2月17日早上那轰隆隆的炮声。 战争改变了我们的一生!它夺去了我们的单純,它夺去了我们的天真,它更夺去了我们的战友。 可我不后悔!我想,我们163师的全体将士都永不后悔!因为我们是一个士兵。走上战场虽然不是我们的决定,但我们已经尽了一个士兵对国家的责任。 虽然现今很多人说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我不愿让国人忘记我们的烈士。 感謝我的妻子和儿女对我的支持!是他们过去一直的鼓励才令我决心把这段历史记下来。做一个从战场上回来的士兵的妻子其实很不容易。 感谢我们一位牺牲了的战友的妹妹,是她那执着的找寻

感动了我。 请不要忘记他们—— 我们的烈士!我们那些还活着的伤残军人! 2006年7月 (1) 下阵地了——我们终于下山了,而且还活着 战前中间的小山脚并沒有路,这些都是开战时临时筑建的紧急野战道路。79年2月15日起,163师的487团和488团就是在此山窝里集结进入进攻阵地。487团(红一团)在此图的中央突破,向同登方向发起进攻;488团在此图的左方向同登的东南方向迂回穿插;489团在此图右上角金鸡山另一面的弄怀向同登西南方迂回穿插。 那是1979年炎热而潮湿的夏天。在广西中越边界上,还继续是那可恨的雨季。每天从早到晚下个不停的雨,把我们友谊关左侧,19号界碑上的阵地都变成了水国。坑道里沒有一处是干的,战壕里都快可以养鱼了;防炮洞里我们的被服都发霉得像一堆堆霉干菜,不烂裆的不是人。 我们班,另再加上团里给我们加强的重机枪班和82无后座力炮班,共30人,以及炮一师的观察指挥所,在这个阵地上已经三个多月了。 如果从战前进入阵地到如今,满打满算已经在这鬼地方是足

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何再也不提了

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何再也不提了?这就是战争爆发的原因 1979年发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时间上离我们最近但被遗忘似乎更快。朝鲜战争偶尔还有一些纪录片回忆录之类。但对越自卫反击战除了在战争期间及后来十年的边境冲突期间进行过宣传,九十年代中越边境冲突完全停止后就再没有任何宣传了。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年代背景是越南刚刚赶走美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战争,而中国粉碎四人帮一个新的时代刚刚开始。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原因按照官方的说法是因为越南排华反华在中越边境制造事端挑衅中国,中国忍无可忍所以发动了教训越南的自卫反击战。其实这些不过是表面现象,或者说是发动战争的借口。越南刚刚结束战争不进行休养生息就主动挑衅中国这不合情理,当然有有更深层的原因。 越战期间越南背后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老二中苏两个大国在同时支持它,那时候中苏两国已经决裂,越南被夹在了中间,为了同时得到中苏两国的援助,所以越南努力在两国之间保持平衡。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后,中苏两国的紧张关系发展到了极点,双方在边境陈兵百万,苏联准备对中国进行核打击,而中国开始了三线建设,到处挖洞进行战略转移。迫于苏联的强大压力,中国的外交政策不得不开始转向与美国的关系缓和,而美国出于对苏的战略需求,也需要中国对苏联的牵制,双方一拍即合,这也促成了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当时越南与美国还在打仗,中国的这一举动让越南非常不快,这无疑为后来越南倒向苏联埋下了伏笔,这里顺便说一下阿尔巴尼亚也是对中国与美国开始改善关系极为不满,以致1974年MAO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时遭到了霍查的坚决批评与反对,这也是后来阿尔巴尼亚与中国决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还有经济上中国实在无法满足阿尔巴尼亚的狮子大开口了。 1975年由于美国支持的南越政府不给力及美国内反战情绪的高涨,美国不得不与越共签署协议撤除越南。随后越共彻底打败了南越统一了全国。越南统一后中国由于国内经济已到了极为严峻的状况,因此减少了对越南的援助,并提出希望越南能够自力更生。这对于习惯了靠中苏两国援助过活的越南来说极为不适应,也引起了越南的不满,这一点上与阿尔巴尼亚完全一样! 而苏联并没有减少对越南的援助,反而加大了力度,另外为了牵制中国,苏联也加大了与越南的更近一步的军事合作,租借了越南的金兰湾,越南的天平开始明显倾向苏联。越南

自卫反击战观后感

自卫反击战观后感 自卫反击战>观后感(一)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西、云南边境发起了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连续战斗28天,横扫越北浅近纵深地区,攻城拔寨20余座,歼敌5万,沉重打击了意图称霸东南亚的越南黎笋集团,一时成为>国际政治热点。这场战争不但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使中美联手抗苏的局面完全形成,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在炮声中拉开了序幕,赢得了一个来之不易的国际环境。此后中越间战火不息,演变成了连绵10年的边境战争。 笔者弱冠之年,也就是1980年代初中期时,'新一代最可爱的人'正如日中天,出现了大量反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书刊、报道、影视、歌曲。电影如《自豪吧母亲》、《铁甲OO八》、《长排山之战》、《新兵马强》、《花枝俏》、《年轻的朋友》、《高山下的花环》、《雷场相思树》、《闪电行动》、《蛇谷奇兵》;电视剧如《凯旋在子夜》、《黑豹突击队》、《神风神龙》、《无影侦察队》、《军魂》;纪录片如《奋起还击》;歌曲如《再见吧妈妈》、《相会在攀枝花下》、《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热血颂》等等。可以说,那种金戈铁马的爱国豪情给一代人正在成长中的心灵刻上了深深的烙印。 进入1990年代,中越两党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以后,双方就商定不再在本国对当年那场战争进行宣传和纪念,在出版物和媒体上也屏蔽相关的题材。中国方面从此再不宣传对越自卫还击战,相关出版物被基本禁止出版,偶有提及也是用'南疆的重大军事行动'来代称,和这场战争相关的一切在公开媒体上悄悄地消失了,以至于逐渐成为了一场被人们遗忘的战争。越南方面也在国内舆论上对中越战争进行封杀,对反华言论和行为予以打压。中国军队在1980年代收复罗家坪大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后,都在山上建立了纪念碑。随着形势发展,除老山主峰名气太大纪念碑予以保留外,其他几座主峰上的纪念碑都被炸毁拆除了。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新一代年轻人对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二战等历史接触甚多,沉迷于《亮剑》、《雪豹》和《兄弟连》的铁血豪情中,却对朝鲜战争后中国军队进行的最大的一场边境战争知之甚少,有的人甚至对此一无所知。抚今追昔,实在令人感慨之至。 2011年,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中越边境人潮汹涌,车马如流,和平的阳光早已照耀大地。在这样的日子里,是否还有人能想起那场30多年前的边境战争,是否还有人能想起那些洒血卫国的将士英灵? 政治因素终会改变,历史怎敢遗忘!居安思奋,忘战必危。中华民族在100多年中遭受到的种种耻辱,早已无声地证明了这一切。儒雅其外,铁血筋骨,这是强汉盛唐的灵魂所在。今天,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动力。 广西、云南境内的24座烈士陵园,见证了保卫祖国南疆的上万烈士英魂永在。'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这是来自那个时代的肺腑强音! 烈士英魂未远,无以索求,在心中为他们留有一席之地,足矣。 自卫反击战观后感(二) 对越自卫反击战对我国来说,已经成为历史,但是这场战争给中国人心灵上留下来的创伤,至今在老兵们的心中没有完全愈合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在朝鲜战争之後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对越南发起自卫反击战。中国军队先后攻克越南谅山、高平、老街3个省会和17个县市,重创越军4个正规师零10个团,毙敌37300余人,俘敌22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和作战物资,摧毁了越南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