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假日经济现象分析

假日经济现象分析

假日经济现象分析
假日经济现象分析

河南理工大学

《电子商务》课程设计报告假日经济现象分析

班级:

学号:姓名:

日期:2014年12月25日

目录

绪论 (3)

1.什么是假日经济 (3)

1.1假日经济的定义 (3)

1.2社会生活现象及假日经济产生的原因 (4)

2.假日经济的特佂 (5)

2.1假日经济有哪些特征 (5)

2.2假日经济与日常消费经济的区别 (5)

3.假日营销的利弊分析 (6)

4.针对假日经济应当采取的营销策略 (6)

4.1假日里应该采取什么营销策略 (6)

4.2假日促销活动有哪些要求 (6)

5.双11假日经济局部解析 (7)

5.1双十一带来的影响 (8)

5.2网络交易负能量 (10)

绪论

假日经济是近年来全国迅速兴起的一种经济现象。它已成为云南消费市场新的增长点,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云南省旅游局财务统计处得到数据,2010年,云南省旅游业总收入1006.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24%。数据显示,2010年云南省共接待海外入境游客662.81万人次,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4.7%.其中海外旅游者(过夜)329.15万人次,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5.7%;口岸入境一日游游客333.66万人次,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2.24%;旅游外汇收入合计13.24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2.92%。显而易见,旅游经济已在云南假日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成为拉动假日交通运输、餐饮、文化、娱乐、商业、金融、电信、制造业和农业等相关产业的龙头。如果不加以积极引导,云南的假日经济就很难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虽然云南省在今年来在假日经济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假目旅游消费自发性,爆发性强,尤其是假日旅游过于集中的“井喷式消费”,造成旅游企业严重超负荷运营,出现了,诸如服务质量不高、存在安全隐息以及生态和环境资源受到破坏等问题,如果不加以积极引导,云南的假日经济就很难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1.什么是假日经济

1.1假日经济的定义

市场、带动经济发展的一种系统经济模式。伴随着这种经济模式而产生的营销模

式不仅能为企业和单位创造充盈的效益而且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如何才能正确分析好假日经济的形势、把握市场经济脉搏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经营模式来应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丰富的市场机遇是本篇论文讨论的重点本文以09年国庆黄金周为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进而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在文

真正认识我国假日经济发展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

府提出了"鼓励消费、扩大内需"

节”两个七天的假期此外还有“端午”“中秋”两个3天的假日使我国公民每年的公休假日达到114

了假日经济坚实的基础。由此应运而生的假日营销则成为了众多商家钻研的对象如何使得假日营销既能让百姓乐了又能让政府乐了、商家乐了就成为时下倍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但面对这一已客观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不妨将假日经济定义为人们利用假日集中购物、旅游等消费的行为带动供给增加、市场繁荣、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经济模式。正确理解这一概念必须认识到“假日经济”不能单纯理解为“节日经济”更不仅仅是“旅游经济”。它包括旅游、生活、娱乐等多种形式涉及到商品消费、旅游服务消费和文化消费等多个领域。从更高的程度上讲它作为一种休闲消费既是劳动力价值的体现又是劳动力价值的提升。由于节假日的消费特性所决定因此在节假日期间各个厂家在终端的和促销上的投入都会加大力度以求有个好的市场表现来拉伸销量或者提升品牌知名度因此在节假日市场我们会看到厂家的促销活动扎堆打折声不绝于耳、促销特价的信息。对于经销商来说如何找到更多的促销时机、如何花样翻新的进行各种产品宣传才是重点中的重点。如今

情人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成为经销商节假日营销不可错过的“好日子”。甚至就连500

1.2社会生活现象及假日经济产生的原因

任何一种经济现象的产生都必然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第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的导致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4834张的时期。第二、

秋”依然使得我国公民平均休假达到114天占全年时间的31% 因此假日经济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全年社会经济消费市场的进退。第三、人民消费观念的改

相对于中国低收入经济而生的在如今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形式下已不在适合。2.假日经济的特佂

2.1假日经济有哪些特征

假日的营销是非常时期的营销活动是有别于常规性营销的特殊活动它往往呈现出集中性、突发性、反常性和规模性的特点。其中包括了销售业、服务业、旅游业、餐饮业等经济领域。

2.2假日经济与日常消费经济的区别

假日经济的主要特征是消费假日经济具有的文化特征是休闲与旅游假日经济具有的空间特征是流动与聚合包括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从时间上来讲集中在双休日与两个“七天”两个“三天”的节日高峰。假日经济在时域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日常消费经济的区别。

首先,消费时间相对集中由于节假日时间有限定因此普通消费者都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段集中进入卖场和销售渠道。例如家庭购车大多是家庭成员共同决定因此找个时间凑在一起去看车是必要的程序但这个时间如何找只有节假日。其次,促销名目繁多感性消费更多。浓厚的节日气氛、形式多样的优惠让利促销活动节日吸引了大量顾客。同时,当许多人都说好或坏的时候会影响消费购买的意向在这样的情况下感性消费就会增加。再次,日常没有时间或者没有打算的消费者在节日期间会做出消费的决定同时还在于礼品消费成为主流产品的购买者与使用者分离消费动机发生了变化造成在短时间内的消费支出提升。这不仅是对于日常消费品对于各个经济领域来说亦是如此买辆车、买份旅游团票当作礼物送给爸

3.假日营销的利弊分析

节日营销第一个利就是迎合了消费者这一传统的消费心理。节假日使消费者有充足的时间去选购自己中意的商品且容易做出购买决策。节日营销能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吸引眼球形成规模消费提高销售量。当然,节日营销也有其弊端。首先是旅游会分散大批目标消费者。其次是大家都在做各种相同或者不同的促销信息

品牌购买行为。由于参与节日促销的消费者众多厂商可能会因接待和服务人员不够而降低服务质量对品牌会有所损伤。这里罗列的仅仅是节日营销最为表面的利弊。到底利弊孰轻孰重抑或是利弊参半一时很难下一个明晰的结论。

4.针对假日经济应当采取的营销策略

4.1假日里应该采取什么营销策略

由于节假日营销经济的特殊性导致节日营销要包容到市场经济的各个方面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假日营销策略必须要有针对性要分清主次重点解决销售商与消费者之间通路的问题形成一条直线拉动整个销售渠道铺开。假日营销的针对性就体现在商家要针对消费者消费的倾向程度消费心理对促销办法的接受程度等制定合理的营销方案消费者往往会考虑到同类产品的性价比购买渠道等等。厂家则应根据时下形式与消费者心态考虑到假日营销是应该扩张消费群体还是巩固现有消费客户。

4.2假日促销活动有哪些要求

促销活动要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必须有个好的促销主题。因此,节日的促销主题设计有几个基本要求一要有冲击力让消费者看后记忆深刻二要有吸引力让消费者产生兴趣,例如很多厂家用悬念主题吸引消费者探究心理三要主题

。包装要“酷、眩”别具一格要从千篇一律的金黄红紫的节日装中跳出来让其好看又实用时尚。搞好节日促销要事先准备充分把各种因素考虑周到尤其是促销终端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指导否则会引起消费者不满活动效果将会大打折扣。节日促销至少要做好以下三件事销售促进媒介的选择销售促进时机的选择销售促进目标对象的选择。此外假日营销活动还必须有量化的指标要合理的制定销售额市场占有率,毛利率,对比日期,增长比率等相关量化指标。并通过指标数据的对比改良现有销售策略与促销计划。

5.双11假日经济局部解析

天猫于11月11日0点起,第3分钟成交额超10亿,第14分钟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总成交额超50亿,截止11日23点59分59秒,2014年天猫双十一总成交额为571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振奋于中国新经济崛起的同时,对于“双11”

所创造的火热现象,也应该做出冷静的思考。

5.1双十一带来的影响

(一)快递“爆仓”

电商“双11”促销赚得盆满钵满之后,快递公司则要面对数以亿计的快件泛滥。大量消费者收到商家延迟发货和延误提醒,而全国多地出现快递“爆仓”现象,乱堆放的快件不少包装上甚至印有“易碎勿压”的字样,消费者的包裹安全情况堪忧。双十一促销带来的“爆仓”问题纠结着淘宝商城和国内快递业巨头“四通一达”们。尽管为了提高买家满意度,淘宝商城要求卖家承诺7天内必须发货,但面对巨大的销售量,网店和快递业依然措手不及。为了不影响正常业务,双十一的货物都统一搁置,逐日消化,因此导致物流缓慢。阿里巴巴策划的这个“光棍节”营销模式的成功无疑加速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价格战打出来的聚众效应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增加了淘宝天猫的知名品牌效应。这次的活动最让我深有感触的就是淘宝天猫的预销售,充分发挥了“上兵伐谋,攻心为上”的营销方式,在节日来临之前就用“半价包邮”、“0元秒杀”、“免费”等各种敏感的词条加深对消费者的影响,使之达到光棍节当天哄抢的结局。

(二)假日经济中促销现象的利与弊

正面效应:假日经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效的缓解了国内的就业压力,为中下层城镇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有利于回笼货币,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

负面效应:在节假日,各大商场和卖场往往以低价和折扣促销,用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长期以来,消费者对商品价格预期不断的下降,假日促销使得假日和平时价格悬殊较大,导致消费行为滞留在各个假日,造成了在节假日疯狂购物而平日卖场萧条的现象,易造成从热卖到滞销的降骤。

随着购物节愈演愈烈,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目前,中国电子商务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快递的运力。物流业者为了可能出现的10倍以上的业务量增加,正增加30%的雇员以加快货物配送速度。为阿里巴巴送货的上海申通快递表示,该公司为应对“双11”购物季,已经在15万快递员的基础上又雇佣4.5万名临时工。为增加运力,中国最大的民营快递公司顺丰上月底购入了一架波音757运输机。天猫公司也表示,其快递合作伙伴已经租用了100架飞机。

另外,相比天猫上品牌商家对“双11”的热衷,淘宝上一些小卖家更多的是

无奈。“这是大卖家的游戏,我们也想参加,但却不够资格,”位于广东佛山的淘宝卖家陈先生感叹。据他介绍,要参加淘宝“双11”的促销,需要具备一定的店铺销量才能进入主会场。同时,尽管天猫此番破纪录的销售额足以让业界感到震撼,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其仍然有提升的空间。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由于天猫巨大的成交额,其增速也将会逐渐放缓,将很难再出现此前动辄几倍的增幅。在天猫成交额排行前十名的商家中,轻物流的品类占据了大多数份额,而看重供应链和物流的家电和家居类产品占比并不大。

不过,马云在“双11”当天的现场表示,“数字不是我最关心的,300亿元不是问题,以后要做到1000亿元也不是问题。问题是怎样去做好用户体验,包括物流、银行系统、技术、商家各个层面的能力都需要提高。如果服务没有做上去只有数字有什么意义?”然而,虽然马云如此表示,但外界对于“双11”的一些质疑依然不断。“双十一”前夕,易迅网高级副总裁潘彪就曾历数过去几年“双11”的弊端。比如:消费者早早充好值将商品加入了购物车,但真正实惠的商品还是在几秒钟之内就卖光了,根本买不到;再比如,所有的包裹都在一天内集中下单,造成快递运力不足,消费者经常在半个月之后才能收到货;还有就是不少商家利用促销搞价格欺诈,将平时的价格抬高一倍再宣称5折促销。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也表示,“事实上,每年双十一都会出现假货、假价格的现象。可每年的销售额都高于前一年,而监管部门每年都在改进措施来改善这一现象,增加用户体验。”从目前来看,这个假货和假价格的现象会持续,但不影响销售量。另外,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投诉案例的历年统计,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姚建芳表示:“每年双十一是网购用户的投诉高峰期,与3.15并列两大高峰值;投诉量大约是平常的1.5倍。”姚建芳称,除了出现假价格、假货现象外,电商购物还可能会出现售后服务不到位,无理由退货不成功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饱受诟病的假货,仍可谓阿里系电商挥之不去的阴影。最严重的时候,淘宝曾经被美国USTR列入“恶名市场”名单。

而尽管美国贸易办公室已将淘宝网从其全球“恶名市场”的年度名单中除名,但是对于小卖家的管控,仍然是淘宝最难驾驭的部分。直到如今还是阿里登陆美国资本市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5.2网络交易负能量

1或产业集中行业控制“店大欺客”风险加大网购消费者预期利益受损。

2、网络交易监管漏洞凸显。一是难于对商品价格非正常波动难于监管。“双11”大促销价格欺诈成为重灾区最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先将促销商品先大幅提价后

淘宝现行的对商家评价体系本是对商家的一种约束而对于消费者有正当或足够理由给商家做出“差、中评”时问题商家要求消费者改评遭拒后电话搔扰甚至是威胁时常发生普通消费者不胜其烦只有改之了事。显然淘宝这种信用评价制度对于消费者由于商品评价导致的侵权行为淘宝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

3、单日191亿数据背后数量优势还是质量优势消费者自明。据“双11”促销数据显示一方面促销期间大卖的基本是中低端商品而中高端商品的销售状况不尽人意如何保证优质中高端商品抢占市场这应该是保网络交易青春活力的重点另一方面就单日交易额而言仅是指当日订单额而对于其中的虚假订单和后面的退货情况实际成交额减值不少。

5.3建立优质成熟网络电子商务市场对策

1、国家经济部门要从立法建设上加强电子商务的监管这不是淘宝一个电子服务商能做到的。

2、是要建立健全电商企业准入标准和法规加强对电商企业的监管力度为网络交易提供制度保障保障电商合法利益。

3、是建立完善的电商售后服务体系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

现象描述+意义分析/原因分析+我的观点 写作模版:

现象描述+意义分析+我的观点 现象描述:1.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2. 阐述现象的具体表现或变化(可以用例子) 3. 强化主题/ 过渡句引出下文对意义的分析。3-4句话注:在描述现象前,先思考该现象是消极还是积极,然后再选用相应模版 消极现象: 1. Along with/due to/as a result of the advance of ____________, countless problems are brought to our attention/ focus, one of which is that________________ 1.随着/由于/因为_________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____________。 替换词汇:advance n. 发展deepening n.深化broadening n. 扩大(范围) 2. In recent years/months (recently/nowadays), the phenomenon of _____________has aroused wid e concern/d ebate, so peopl e are in alarm that ___________ 最近, ____________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担心______________。 3. One of the pressing problems facing our ___________ today is _____________. 我们____如今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是____________ One of the most serious/commonly-seen problems many people talk about centers on _____. 许多人谈论的一个严重/最常见的问题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 4. a growing number of people are beginning to realize that ____________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an urgent problem.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5. Never before( in history) has the issue of __________ been more evident than now. (Never before has the topic of ______ been more controversial/ heatedly discussed/ valued than today.) 历史上,———的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更加突出。 6. _______ was once seen as a blessing/luck/ virtue. Today, however, things are changing and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_________realize that ______________. ——曾经被看作是一种福气/好运/美德, 然而如今事情在变化,越来越多的——意识到——。 另:__has never been thought/ defined/ termed as a problem. (was unheard of 10 years ago)

生活中经济现象

生活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陶一桃教授著过一本书,书名为《经济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记得笔者初闻该论断是在刚入学时的新生见面会上,自那时起这句话便在笔者记忆里留下深刻印象。促使笔者在点滴日常生活中感受经济学,发现经济学的奥妙并且乐此不疲,还颇得玩味之处。 在此笔者就日常生活中的四点现象浅析其中的经济学道理,鉴于才疏学浅,其中的疏漏毗误之处还望读者多多见谅!这四点生活现象分别是行人闯红灯现象,公交车运营现象,路边烧烤摊现象和图书馆雨伞堆积现象。 (一)行人闯红灯现象 在上届经济学院学生专业作品大赛论文集中收有03级金融3班的林伟华,黄凯洲同学题为《“行人闯红灯”的成本收益分析》一文,该文主要从个人成本收益,社会成本收益等方面对“行人闯红灯”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而笔者则从经济学的不同角度对该现象进行透析。“行人闯红灯”可谓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尽管笔者尚不知国外此类现象严重与否,但就国内情况而言“行人闯红灯”的现象几乎是随处可见。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有机会就闯,看到空子就钻。纵然从行人的闯红灯心理分析,也许他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工作,紧急情况而要抢时间,但是更多行人应该只是出于一种潜在的闯红灯心理。在深圳有些道路设置了城市义工对行人过马路实行监督,可是任凭义工的哨子怎么警告,行人只管以最快的速度,步调闯过红灯。当然行人之中也不乏遵守交通规则的,但是在更多数行人的“示范效应”之下,愿意“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者毕竟又是少之又少。对于“行人闯红灯”问题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无论是大力宣传教育还是设置大量监督都收效甚微,还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笔者前段时间去到武汉,在多次过马路后发现该市的众多道路未设置红绿灯,熙熙攘攘的行人和川流不息的车辆却并行不悖。由此我略加思考想到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即自由的市场经济。试想马路上不设置红绿灯,道路状况交由行人和车辆去相互调节从而达到均衡。即当马路旁行人占多数时,众多行人由斑马线迅速穿过马路而此时车辆只需稍作等待。而当道路上车辆占据多数时车辆快速通过,此时作为行人则需稍作等待。这样的相互调节可减少因红灯持续时间过长(此处相对于等待过马路的行人)或持续时间过短(此处相对于等待通过信号灯的车辆)所造成的行人等待过久或车辆等待信号周期过长,同时也避免了“行人闯红灯”,“车辆闯红灯”的现象。此外行人与车辆在相互调节中久而久之形成默契,达到均衡,实现双方等待时间的最短化,并达到降低交通事故发生频率的作用。尽管如此也并不是说交通治安的维持就不需要交通信号灯,这就如同市场经济的自主调节会失灵一样。当道路不是直行的马路而是三岔路或十字路口时,不设置交通信号灯而依旧放任行人与车辆的相互调节则势必导致交通秩序的无序混乱!此时此刻政府干预显得犹为重要,即交通信号灯可以发挥它调节交通的积极作用。此外在人流车流繁忙的路口甚至有必要设置交警进行交通协调。我们的市场经济需要自由调节也需要国家的调控,道路交通也是如此。城市里的直行马路可以尝试撤除红绿灯,放手让行人和车辆相互调节;三岔路,十字路口则保持交通信号灯,甚至于交警的调控作用。这样我们的交通资源便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行人与车辆便可实现各自效用的最大化! (二)公交车运营现象 从前看过经济学者梁小民的一篇经济散文—《城铁应该如何经营》,文章从城铁的经营效率,城铁服务质量方面阐述城铁应该由政府独自经营转向股份制经营,或是民营。笔者在前段时间去武汉的行程里曾多次搭乘该市的公交大巴,也正是该市的公交车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市的公交车不但外部陈旧,车内部更是破旧不堪,车内环境十分恶劣,除去我所搭乘的公交大巴,据我观察其余公交的状况也相差无几。唯一的好处在于公交车的票价低廉;就我曾搭乘的422路公交大巴由汉口经汉阳开往武昌,横跨武汉三镇,其全程票

行为经济学和行为决策分析_一个综述

作者简介:陈春霞(1976- ),女,汉族,广东人,讲师,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是制度经济学。 * 基金项目: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基金(G2061585,G3051505)资助 经济问题探索 2008年第1期 行为经济学和行为决策分析: 一个综述 * 陈春霞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广州510225;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510640) 摘 要:行为经济学通过心理学与经济学的有机结合,对人的非理性行为进行研究,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界限及视域。本文以行为决策分析为主线,首先对行为经济学的新经济人假设作出解析,并比较了传统经济学与心理学在行为决策研究上的区别,在此基础上,着重对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石 预期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最后是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行为决策;理性;非理性行为 传统经济学一直将其理论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基础之上,其中经济人假设扮演着理论基石的角色,支撑着整个分析大厦,即人的行为是理性和自私的,并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在 经济人 假设和 最大化 原则的基础上,经济学家们运用一系列数学工具建立起精致恢弘的理论体系。经济学成为了精密的分析科学,具有 完美 的表达,得出确定的结论和规律。但是,随着经济从大批量规模化确定性生产,向体验式个性化不确定生产的过渡, 传统经济学越来越难以解释实际经济生活中的许许多多 非物质动机 或 非经济动机 行为,坚实的理论内核也受到各种新兴理论的质疑和挑战,行为经济学就是其中一个。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界限及视域,重视对人的非理性行为的研究,它试图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进行修正,将非理性等复杂的人类行为分析融入标准的经济理论之中。本文试图抓住人们如何作出行为决策这一线索,对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评述。 一、行为决策的心理基础:理性与非理性共存 (一)行为决策分析溯源 对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可以追溯到亚当o 斯密的古典经济理论。早在亚当 斯密的 道德情操论 中,就已经论及诸如 损失厌恶 等个人心理,并注意到这些个人心理对观察经济现象的作用。在斯密之后的古典经济学家仍关注经济行为的研究,但 通过杰文斯、帕累托等人的努力,心理因素逐渐和行为分析相分离,特别是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和弗里德曼提出的实证主义方法论被经济学广泛接受后,行为研究所依赖的心理学基础已经消失,主流经济学仅仅建立在抽象的不现实的偏好公理基础上。在卡尼曼(K ahne man)之前,卡托纳(K atona)、西蒙(Sm i on)和爱德华(Edw ards)是真正把经济行为作为主要研究任务的经济学家。卡托纳深入研究了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基础,特别是预期的形成,提出了关于通货膨胀心理预期假说,为后来的通胀目标理论打下了基础;西蒙(Sm i on , 1997,2001)提出了 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爱德华(Ed wards ,1954)则于20世纪中叶提出将行为决定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并确定了研究的进程。但是真正对此展开深入研究的是卡尼曼和特沃斯基(Amos T versky ,1992)。卡尼曼是行为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由于他在行为经济学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而荣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20世纪70年代,他和特沃斯基发表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研究成果,通过吸收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效用函数的构造为核心,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个体选择模型,并激发了其他行为经济学家把相关研究领域的成果拓展到经济学的各主要分支,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 行为经济学 流派。 (二)从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 对人类行为决策的研究首先要从理性假设开始。 124

综合分析类 答题套路

综合分析模块 社会现象类试题 分析维度:制度、观念、舆论、政治、经济、文化、执行、监督、礼仪 社会现象类试题是国家公务员面试的重中之重,历来受到面试命题人员的重视。从题量分析,考生能够做好社会现象题,对综合分析题的掌握就完成了一半;如果从答题思路,思维模式来看,能够做好社会现象题,对综合分析题的解题思维基本上就掌握了。因此,考生在学习社会现象题的解题技巧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掌握有效的解题思路,并能够在实际的练习中熟练使用。这样,考生就能够在公务员考试面试中,应对综合分析题,无往而不胜。 总体上,此类问题可以遵循“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这个思路来组织答案。在应答社会现象类综合分析题的时候,考生要灵活使用这个答题思路。结合社会现象类试题的考查特点,社会现象类试题分成三种:一是正面积极型,二是争议型,三是负面消极型。不同类型的社会现象评价和对策是有所区别的,因而具体的答题思路也是有一定区别的: 社会现象类试题解题技巧之“三步走”战略 所谓破题表态就是自己对某一社会现象的一个基本认识和评价,这是考生答题的出发点,破题关键在于能够把握自己的身份定位,站在一个适当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出价值判断,表明自己的态度;分析论证部分,就是要调动我们所拥有的储备,将我们做出判断的原因阐述清楚,这一部分是我们“三步走”战略中最重要的区别所在,不同性质的社会现象要具体分析;拔高升华部分,通常是需要结合自己的思考,将题目的回答提升到一个高度,不拘泥于题目,体现出自己的独到见地,而不是假大空的套话。考生以上述方式具体答题的时候,就能够避免陷入模式化的怪圈而不能自拔。 以2011年2月25日上午国税系统面试真题(面试单位:北京国税、天津国税)为例: 现在流行国学热,不少学校让小学生学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并要将国学作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当前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特征分析

当前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特征 课程前言 大家好,我们这个主题是关于当前腐败现象的发生的原因和特征。我们准备利用这一段时间对当前在我国发生的腐败现象的诱因以及它的一些表现做一点分析。这个原因就在于党的十八大对于我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怎么深化反腐败斗争做了战略部署,尤其是对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做了清晰的表述。十八大对当前的形势的判断有一句话,是“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短短的几个字是有非常丰富的内容,起码传递了这么一个信号,我们不能对当前的腐败形势做太过乐观的估计,它依然严峻,严峻就是不容忽视,更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它是严重的,而且严峻的意义还在于它以解决腐败的问题就有紧迫性,所以严峻的含义要把严重更广、更多,严重讲的是腐败的形势的严重性,严峻更多地强调紧迫性。 为什么党的十八大做这样的判断,以及它是通过什么样的事实、什么样的现象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呢?你依据什么来说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呢?这就是我们这一个题目。 一、当前腐败现象多发的诱因分析 就当前中国发生腐败现象的原因的分析不能离开对整个社会所处阶段的定位和定性,腐败是个现象,它是在整个社会大背景,社会的特定发展阶段,以及社会的制度结构大变动之下发生的,那么它发生的这些都跟它所发生的背景结

构变动、社会变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腐败现象就是这种社会变革、变动、结构调整的自然的一个副产品,所以我们分析当前腐败发生的原因,要从我们所在什么样的结构变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来出发。 首先,中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什么意思呢?我们当前的这个社会要给它做个定位的话,政治术语应该称之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初级阶段什么意思呢?初级阶段的目标是要向终级、高级,它不是凝固不变的,它在千方百计摆脱这个冲击,它在通过建设发展来提升国家由初级向终极,这就注定了我们这个初级阶段是一个变化的阶段,更是一个变革的阶段,它跟高级不一样,你再过多少年以后,社会主义到了高级阶段,相对成熟了,又稳定了,成熟和稳定具有相对固定,但初级阶段不是,初级阶段就像人生一样,它还是童年、幼年时期,而童年、幼年最大的特点是不断地生长、发育、变革,这是它的特点。 从发展政治学上来分析我们现在这个处在什么阶段呢?叫转型社会。二战以后,世界上专门有一个转型社会学、转型政治学,也叫转轨。 我们现在这个期间正好是一个社会转轨期,它多长时间呢?几十年,可能上百年。而这个社会转轨和社会转型,它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它的内容会涉及哪些呢?会涉及制度、体制、人的思维方式、利益结构、社会的物质技术结构等,它是一个全方位的大变革、大变动、大转轨的这么一个特定阶段,总称“转轨社会”(转

法与经济学视野中的外部性及其解决方法分析

文章编号:1001-2397(2007)06-0128-08 国际法与比较法论坛 收稿日期:2007-07-23 作者简介:胡元聪(1974-),男,四川南江人,西南政法大学讲师,经济法专业博士生。 法与经济学视野中的外部性及其解决方法分析 胡元聪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重庆400031) 摘 要:对于外部性的含义,学者们多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界定;而对于外部性的解决方法,学者们又多从制度的角度加以寻求。从法律视角即权利和义务的角度,也可以对外部性进行界定,并由此提出法律解决的方法。在解决外部性方面,经济法机制优于民法和行政法机制,但经济法解决外部性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关键词:法与经济学;外部性;内部化;经济法中图分类号:DF0-05 文献标识码:A 一、外部性的法与经济学 视角 (一)外部性形成及含义的经济学视角 关于外部性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 斯密在论述经济人的利他性时的观点。他认为,经济人!在追求他本身利益时,也常常促进社会的利益?[1],由此涉及到了正外部性的问题。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其大致内容是:一个厂商的生产成本既取决于该工业的规模,也取决于各个厂商本身的规模。马歇尔提出的!外部经济?这个概念,为正确分析外部性问题奠定了基础。自马歇尔以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从成本、收益、经济利益、非竞争性等角度,对外部性的形成和含义进行了研究;在这些经济学家中,著名的有庇古、诺斯和奥尔森。 关于外部性形成的原因,庇古在#价值与财富?中,从!公共产品?入手,分析了厂商生产过程中社会 成本与私人成本的问题,认为两种成本的差异构成 了外部性。奥尔森在其#集体行动的逻辑?中,从!集体行动?入手进行研究,认为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排他性地消费公共产品,即!外部性具有不可分割性?,由于大部分环境因子和自然资源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在公共物品的使用中会产生!搭便车?行为,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而不付费,使供给方无法获得其优化配置生产的收益指标,而需求者又不愿意真实表达自己对公共物品的主观需求,使生产者的需求曲线无法确定,从而形成外部性。诺斯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从!搭便车?入手,对正外部性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一定经济主体行为收益的溢出或渗透,意味着第三方不用付费就可享受收益,导致经济当事人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差额扩大,由此导致一 128 2007年11月第29卷第6期 现 代 法 学M odern L a w Science V o l 29N o .6 N ov .,2007 关于!法与经济学?这个概念,学术界有多种理解:有的认为 它是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法律的学科,由此将其称为!法律的经济分析?;有的将其定义为!法和经济学?,强调其是一门法学和经济学整合的边缘学科;有的将其视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经济学向其他学科 或领域渗透)的产物,并称之为!法经济学?;有的将其视为法学!进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产物,谓之为!经济分析法学?。(参见:周林彬,黄健梅.法律经济学学科构建探析[J ].思想战线,2006(2):22-30.)本文在上述!法和经济学?的意义上使用!法与经济学?这个概念。

社会现象问题分析方法

四种重要的社会现象问题分析方法 辩证地历史地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实际的概括描述,是马克思主义者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马克思、毛泽东等既是这一方法的倡导者,也是运用这一方法并取得成功的典范。有些人只在口头上坚持这一方法,实际上采取形而上学和历史唯心主义。这是应当努力改正的。 主体分析法 一、如果是历史问题,历史主体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特定历 史条件下,历史 现象中历史主体的构成状况、利益得失、力量大小来分 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本质特征从而把握历史发展规 律的分析方法。由于各历史主体的构成层次及其在历史 发展中作用不同,从低到高可以分成以下五级: A级:个人、家庭 B级:阶层、集团 C级:阶级、政党、政府 D级:民族、国家 E级:国际组织 因此历史主体分析法也就是要先找出参与历史事件中 的各级历史主体,再分析各级历史主体的利益得失、力 量大小。 二、如果是政治问题,政治学科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 主体,具体有:党、国家(政府)、社会、集体(经济 常识当中主要有企业)、个人(政治常识中则为公民, 经济常识中则有劳动者、消费者、企业经营者)等。一 个题目往往不一定只涉及到一个主体,如果只抓住一个 主体进行分析的话,那答案肯定是不全面的,所以,对

这些题目在解题过程中应该运用主体分析法,从不同主 体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在政治主观题中,这种题目常见 的主要有两类:一是“如何解决”型,题目是要解决某 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又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方面所能够 解决的,往往需要众多方面通力合作,对这类问题必须 采用主体分析法,找出不同的主体;二是“有何意义” 型,题目的材料中通常是一个事件、一种现象等,要我 们分析事件、现象所产生或具有的意义,由于同一事件 对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意义,所以也应该采用主体分析 法,如对党有何意义、对国家和社会有何意义、对个人 有何意义等。 利益分析法 现实社会是一种各方利益相互较量博弈的社会。和谐社 会的要义之一就是要平衡社会各方的利益,寻找一个平 衡点向前发展。利益不平衡,便会产生矛盾,有矛盾就 有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所以,运用利益分析法,也能准 确抓住矛盾产生的根源。 利益分析,即主体分析。利益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方法论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一 切社会矛盾运动和发展的最终动因。把历史唯物主义的 物质利益原则转化成考察社会现象的方法论,这就是利 益分析法。利益分析法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根本方法 。人的需要经过社会关系的过滤和渗透,就表现为人的 利益。需求产生利益,利益引发动机,动机支配行为,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实现帕累托最优要求私人边际净收益等于社会边际净收益,但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私人边际净收益与社会边际净收益存在差异,因而不能获得最优资源配置效率。 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污染者所承担的成本远小于社会承担的成本,仅受自身成本约束的污染者终将会使环境污染超过环境的耐受值。而环境保护则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保护者所获得的利益小于社会的收益,仪受自身利益激励的保护者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环境保护。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影响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所以要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就是要找到合适的机制,把环境的价值体现出来,加入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去,从而实现环境的外部性有效内部化。所谓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成本进入它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它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即环境政策领域中普遍接受的“污染负担”或“污染者付费”的方式。 环境污染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命令控制方法。命令控制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强制管理调整方法,主要通过政府的强制命令迫使污染者将污染的费用(成本)内部化来减少污染,例如设立环境标准以及推广某一种低污染环境技术的应用。具体表现为污染者在排污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迫使污染者将原转嫁给社会承担的污染治理费用转化为污染者自身的生产成本,从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外部不经济性。 (二)经济刺激方法经济刺激方法是指利用经济手段,间接作用于政策对象,把外部不经济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原有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经济刺激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侧重于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环境问题,可称之为庇古手段,其具体手段有排污费和排污税等。另一类侧重于通过市场本身来解决环境问题,可称之为科斯手段,也叫产权管理。其具体手段是明晰产权和建立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市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解决环境经济问题的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周围的经济现象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周围的经济现象 姓名:刘旭 班级:信管094 学号:200904034415 房地产泡沫形成机制 ———基于供求原理和弹性理论的分析摘要:房地产泡沫是指主要由投机性购买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 涨,房地产泡沫是泡沫经济的一种典型形态。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特殊性是形成房地产 泡沫的内在基础。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供求原理和弹性理论,分析了房地产泡沫形成 机制,认为由涨价预期所带来的投机性购买需求的增加是短期内房价上涨的动力。从长期 来看,这一动力无法持续。 近年来,云南、四川等地的花卉市场频频爆出天价兰花, 某些原本售价仅仅几十元的小小兰草,在投资客的炒作之下 竟然能够卖到几百万元。这些兰草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效, 买家所看重的并不是它们的实际观赏价值,而是一路飙升的 价格所带来的预期收益,此时的兰草已经被当作纯粹的投资 工具了。由此联想到近年来节节上涨的房价。虽然在全国范 围内是否出现房地产泡沫还存在争议,但勿庸置疑,我国某 些城市的房价已经畸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房地产泡沫。本

文拟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供求原理和弹性理论,对房地产泡沫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一、房地产泡沫的涵义 经济学中所说的泡沫,就是资产价格严重背离基础价值 而暴涨的现象。房地产泡沫是指主要由投机性购买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也就是说,房地产价格的这种上涨不是以真实需求的增长为基础的,而主要是由投资需求的快速增长拉动的。当发生房地产泡沫时,土地和房屋价格高涨,大大高于由真实需求所支撑的市场价值,并且交易频繁,形成了一种表面上的虚假繁荣。 房地产行业是比较容易出现价格泡沫的经济领域,这是 由房地产行业所具有的三大特征决定的。第一,房地产业的资源基础是土地,而土地是现代社会最稀缺的自然资源,其供给量难以随需求的增加而增加;第二,房地产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对房地产的需求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增加的;第三,房地产行业的生产周期比较长,供给量在短期内难以增加。正是这些特征,使得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难以实现稳定的均衡,价格波动剧烈,这是诱发房地产泡沫的重要因素。 此外,房地产的相对价值比较大、交易过程比较规范、交 易场所相对集中,从而导致其交易成本较低,这是房地产市

实用文库汇编之从身边现象分析经济学

*作者:角狂风* 作品编号:1547510232155GZ579202 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 实用文库汇编之经济学乃致用之学,按照汉语本意,就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之经验总结,它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一门古老学问。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保罗?萨缪尔森在他的著作《经济学》一书中写道:“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配。” 其实经济学的主题内容并不是货币,而是理性——其内涵,尤其是其隐约不彰的内涵,就是人们理性地采取行动的事实。更正式的说法是:经济学是理解人们行为的方法,它源自这样的一种假设:“人人不仅有自己的目标,而且还会主动选择正确的方式以实现这些目标。” 在大多数人看来,经济学既枯燥又乏味,它充斥着大量的统计数学和专业术语。其实经济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问。 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作出一些选择,采取一些行动。人们要么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某种回报,要么是尽量避开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从本来的意义上讲,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一种“经济”行为,所以,用经济学对人们司空见惯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也是很有必要的。 “生活中的经济学”是将略显抽象的经济学与我们生活中某些看似平常的现象以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在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经济学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了,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尺码不同的服装有一样的售价;购买一款手机的价格不那么

贵,而为这款手机购买额外一块电池却非常贵等等的现象。但是大部分人还没有仔细想过,为什么股市会跌涨,房价会有高有低,商场又为什么经常打折呢。这些就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经济学”的目的:用经济学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现象,更科学的权衡利弊,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判断。 下面我就通过两个例子来浅谈一下我对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的一些看法。 洗发水要与护发素捆绑在一起卖,牛奶要几袋捆绑在一起才出售……如果现在你到沃尔玛、北京华联等大型超市走一圈会发现,捆绑销售的商品越来越多,买洗衣粉捆绑几块肥皂,买牙膏捆绑两支牙刷……。 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全国连锁店屈臣氏几乎天天都有促销商品,如果你买一瓶价格为19元的卡尼尔洗面奶,只要再加10块钱就能得到一瓶价值为20元的屈臣氏润肤露;护手霜和护脚霜则是单瓶买18.5,但是任意选购两瓶只需30元。 其实,这种看似附加赠送的活动其实是一种捆绑销售行为。从经济学角度说,捆绑销售是共生营销的一种形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或公司在促销过程中进行合作,互相推广,扩大市场,达到“双赢”的目的。捆绑销售的形式主要有优惠购买,统一价格出售,统一包装出售等几种方式。 现在,捆绑销售现已成为商家最常用的销售方式之一,楼房与车位捆绑销售,机票与饭店房间捆绑销售,手机与电话卡捆绑销售。那么这种捆绑销售的方式对于消费者来说是真正的优惠吗? 事实上,商场上很多捆绑销售的东西是把一个近期的产品和一个快到保质期的商品捆绑起来进行销售,正常情况下,我们还没来得及

影响工作效率的现象和原因分析及如何改进提高工作效率

影响工作效率的现象和原因分析及如何改进提高工作效率 一、工作效率低的现象因素表现形式: 1、重复劳动、重复工作; 2、推诿扯皮; 3、以制度为挡箭牌,以开会、没时间等为理由; 4、工作计划不分主次,抓不住主要矛盾和主要工作,眉毛胡子一把抓,做事事倍功半; 5、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6、不会沟通,不会交流; 7、牢骚、抱怨、怪话、散布负能量的话; 8、看待问题简单化,只注重眼前,不能长远的看问题; 9、专业知识和技能不熟练,做事找不到方向,老虎啃天,无从下口,个人执行能力差; 10、工作氛围差,积极向上的正气少,歪风邪气占了上风,唯利是图多,追求少; 11、工作方法、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团队没有向心力、凝聚力,领导缺乏号召力; 12、没有责任感,缺乏敬业的工作精神和工作的激情,消极、悲观情绪有时主导自己; 13、工作中不能尊重别人,并抱怨别人不能尊重自己; 14、个人的素质、素养尚需提高,做人做事要求别人高,而放低对自己的要求标准,正如老辈讲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15、职能服务不足,企业宣传不够; 16、生活和工作不能有效的分开,而是相互的影响,让自己的注意力不能集中; 17、客观方面的影响:电脑配置低,缺少工作方法和提高效率的培训;

A.微信群 B.手机提醒功能 C.即时贴 D.例行工作的时时提醒 E.电脑知识的匮乏,不懂信息万事难 F.工作职责,业务管理的不清 18、领导不能以身作则,起不到榜样的引导作用; 二、如何来改进提高工作效率 1、对照以上18条现象,进行自我对照,自我检查和改进,拿出整改计划; 2、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人力资源部在本月拿出2016年考核激励政策初步政策导向方案,最大化激发各级员工的工作主动性; 3、进一步推动集团行政职能部门服务提升工作,变现在各部门提意见和建议为人力、财务、后勤、房地产公司、家纺管理事业部,自己制定2016年职能服务项目及提高计划和激励政策的报告,在本月完成报慈总和周助理。 4、工作职能和岗位职责进一步明晰、各部门可将工作中最细节的职责不清晰的方面发给人力李部长,由人力资源部进行明确职责; 5、各级领导特别是各子公司、事业部的最高领导必须要以身作则,给员工树立好的榜样作用,提升自己的沟通艺术,避免管理的简单粗暴,营造良好的部门工作氛围,建立正能量的积极情绪,人力下周对各子公司、事业部负责人要进行民主测评。 6、推行提高工作效率活动。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 境污染及其治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显着的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实现帕累托最优要求私人边际净收益等于社会边际净收益,但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私人边际净收益与社会边际净收益存在差异,因而不能获得最优资源配置效率。 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污染者所承担的成本远小于社会承担的成本,仅受自身成本约束的污染者终将会使环境污染超过环境的耐受值。而环境保护则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保护者所获得的利益小于社会的收益,仪受自身利益激励的保护者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环境保护。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影响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所以要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就是要找到合适的机制,把环境的价值体现出来,加入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去,从而实现环境的外部性有效内部化。所谓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成本进入它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它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即环境政策领域中普遍接受的“污染负担”或“污染者付费”的方式。 环境污染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命令控制方法。命令控制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强制管理调整方法,主要通过政府的强制命令迫使污染者将污染的费用(成本)内部化来减少污染,例如设立环境标准以及推广某一种低污染环境技术的应用。具体表现为污染者在排污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迫使污染者将原转嫁给社会承担的污染治理费用转化为污染者自身的生产成本,从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外部不经济性。 (二)经济刺激方法经济刺激方法是指利用经济手段,间接作用于政策对象,把外部不经济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原有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经济刺激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侧重于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环境问题,可称之为庇古手段,其具体手段有排污费和排污税等。另一类侧重于通过市场本身来解

用恰当的经济学原理原理分析一个经济现象

《用恰当的经济学原理原理分析一个经济现象》 手机行业的‘黑马’——小米手机 统计10-1 王紫杉10105010121 摘要:现如今,在竞争激烈的手机行业下,闯入了一匹‘黑马’——小米手机。一个创造了首日预定超过10万,两天内预订超过30万记录的国产手机。它成功的通过控制产品的产量、公开手机构造,使信息完全化、建立口碑,从而获得众媒体与手机发烧友的关注,进而得到最大的获得消费者剩余,让其较低的价位达到薄利多销,有效的跻身进智能触控手机的大家族中。 正文: 1.信息发布 1.1 从2011年6月底,小米公司内部和供应商爆料开 始,到8月16号其关键信息正式公开,小米手机的神秘面纱被一点点掀开,引发了大量猜测,并迅速引爆成为网络的热门话题。小米手机的创始人——雷军凭借其自身的名声号召力,成功的引起众媒体与手机发烧友的关注。并且使其像病毒一样散布在我的网络。 1.2 在我们的身边,有iphone、联想乐phone、三星等

等的智能触控手机。他们的价位大多在3000元上下不等,所以当小米手机爆出1999元的统一价格时,也很大一定程度的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并且成为那些买不起高价智能机的消费者心目中的最优替代品。 1.3由于小米手机的成功的宣传,使得消费者对小米手机的主观价值的评价也直线上升,理智型消费者对于任何一款商品的评价标准,都是追求消费者剩余最大化,手机也不例外。小米通过前期‘病毒’式的宣传成功的提高了消费者剩余,由此,小米手机的高配置、低价格便成功的吸引了大量的关注者。 2薄利多销高收入 2.1 小米手机前期的销售策略也是饥饿营销,目的是提高小米手机的关注率,这与iphone手机极为相似。但是由于其价格远远低于其他大品牌的智能手机价格,过低的利润率将导致小米在之后的市场运转中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无法支撑太多层次的渠道销售,更无法承担手机一旦出现问题所产生的大规模维修,更不用说召回了。 2.2小米手机制造商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它的目的是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就业难现象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就业难现象近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经济的高增长没有带来高就业。一般而言,一定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也是一定的,然而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却不是很明显。中国目前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存在大量的大学、大专毕业生面临就业选择,甚至毕业即失业的境况。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现在大学生面临的问题是:毕业就是失业这一悲惨现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如何造成这种就业难,招工难的问题,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就业难的形成的几个原因: 一、众所周知,经济危机往往导致就业难。经济危机的影响,这个是直接原因。特别是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从美国传染到全球,引发全球发到国家的经济衰退,并导致全球就业萎缩,中国就业市场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打击。所以在此形势下近几年中国的就业形势还是不容乐观的。 二、中国现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中国的经济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已经有了上千的历史。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变革才有半个世纪之久,特别是近三十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大部分人民还处在旧思想和新变革的时期,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的经济体系正在从粗犷型到技术性的改变,这也决定了劳动力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的变化。由于教育体系更不上经济发展的步骤,这就使大部分体力劳动力闲置。 特别是在经济学中,人就是劳动力,而劳动力便是商品的一种。商品的价格体现在商品的价值之中,这就决定了人必须提高自身价值,才 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 三、中国的产业状况影响,中国现在主要以生产制造业为主,服务业为次,这个是主要原因,而制造业人才的招聘非常简单,只要你懂这个技术就可以了,所以大多公司宁要学历比较低的员工,也不想要学历高的大学生,因为大学生要求待遇高,而且容易跳槽,这样公司会留不住人才。 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教育与社会脱钩。一方面科技发展飞快,知识更新过快,学校的课程和专业所讲的知识无法与时俱进,常常出现滞后的现象;另一方面,中国以前处于计划经济之下,高校实行“统包统分”,而在市场经济下,则改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相对之下,高校的问题就暴露出来。首先,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其次,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接着,高校培养的部分学生质量不够硬;最后,学校低投资使学校的“硬件”和“软件”都滞后,特别是高校老师在工作中,科研压力大,没时间精心备课,不讲究教育方法,讲课满堂灌,课后不辅导,考试标准不严,考试一锤定音。使学生在专业知识极大欠缺; 五、国家用人体系的变化往往决定就业形势的改变。国家在不断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下和应对就业难的形势不断变革用人体系。特别是考虑到在短期内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国家在军队、武警以及其他社会服务事业单位增加对毕业生雇佣量。特别是公务员的考试使万千毕业生趋之若鹜,中国每年都有数百万公务员考生,带来的是上千为之一的录取率。近日,国家把公务员考试前提是两年的就业经验,是

案例34——课堂现象陈述及原因分析举例

【案例34】课堂现象陈述及原因分析举例 课堂现象1: 现象:在讲解《桂林山水》第二课时,学生很投入,气氛也很活跃。教师出示:“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来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这句话,让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结果,一个学生从泰山说开去,带动其他同学把话题导向了香山,黄山,甚至洋沙山、九峰山等。 结果:原意是让学生对比泰山、香山来说一说桂林的山的不一样,结果因为一个同学没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问题,将全班的话题带到了谈论所有山的美。显然,这样的课堂局面脱离了原来的设想,导致设想、计划与实际效果之间不一致。 原因分析:教学问题不明确具体。再好的问题如果用简单、笼统的语言来进行提问,学生的思维就要拐个大弯,无法理解教师的意图。学生不知怎样回答,这不利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的发挥。提问只是一种手段,它是为了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所以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 课堂现象2:

现象:学习“购物”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出示主题图,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 师:看到这幅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1:我看到了我喜欢的红色的小书包。 生2:还有一个漂亮的洋娃娃。 生3:还有熊猫玩具。 …… 结果: 学生的热情越来越高,手举得一个比一个高,他会一个一个将图上的物品说出来,但是这样的回答达到了我们上课所需要的效果了吗?没有,所有学生的回答基本上都没有回答到点子上,只是在一遍遍重复物品的名字,浪费了课堂上的时间,浪费了学生学习的激情,效果还不好。 原因分析:教学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只能让学生更多的被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吸引过去了,而学生对于一些非数学信息的表达,只会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根本无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改进办法: 重新设置问题,增强问题的指向性:

经济现象分析-价格歧视

完全垄断产品市场价格歧视 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的支付意愿将消费者分为不同群体。通过这样做.生产者可以从市场中最终得到更多的利润。 一级差别价格,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对每一单位的商品收取不同的价格。也即企业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商品销售量的增加。逐个降低商品价格。但因厂商通常不知道每个顾客的保留价格(支付意愿)。向每个顾客都索取不同价格也不现实。所以这种价格歧视在生活中比较少见。 二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对商品的不同购买量收取不同的价格。如中国目前对自来水消费在实施三级价格歧视(分民用和工业用)基础上再实行二级差别价格(即阶梯式水价),用户自来水消费量越多支付价格越高。 三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这里的不同市场不仅指不同地理位置的市场,而且指不同消费者形成的不同市场。三级差别价格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如动物园的门票有儿童票和成人票之分.火车票有学生票和非学生票之分等等。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以不同的价格向不同特征的买主出售由同一企业生产出来的相同产品 实施条件(terms): 1. 垄断 2. 分割的市场独立存在,市场间客户与产 品均不能相互流动

3. 各市场具有不同的需求曲线或需求弹性 完全垄断价格歧视的理由 1.成本理由(cost reasons) :垄断者向不同市场(消费者)提供相同产品的成本差异。比如,垄断者向大商场和小经销商提供货物的成本差异。成本的差异构成价格歧视的合理基础,此时,对所有用户索取同一价格是无效率的和不公平的。 2.需求理由(demand reasons) :价格的差异反映用户群体不同的需求特点。 用于价格歧视的区分顾客的不同方式 1. 地区(area) 2. 收入(income) 3. 性别(sexual) 4. 年龄(age) 5. 时间(time) 6. 种族(race) 7. 语言(language) 8. 流动/ 长住(mobility) 9. 议价能力 (negotiating ability)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