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染病考试复习提纲

传染病考试复习提纲

传染病考试复习提纲
传染病考试复习提纲

典型麻疹临床表现及其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8-12天,最短6天,最长21天,接受过被动免疫的病例可延至21- 28天。临床病程可分三期:前驱期从发热至出疹(3-4日),起病急,以发热、卡他症状、咳嗽、声音嘶哑等为主要症状。出疹期:多于发热3-4天开始出诊,持续3 -5天,皮疹自耳后发际,逐渐波及额面部和颈部,自上而下顺序蔓延至躯干四肢达手掌和足底,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此期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升高,咳嗽加剧,全身淋巴结、肝、脾轻度肿大。3,恢出诊期,出诊3-5天后体温开始下降,全身情况改善,皮疹按出诊顺序消退,退诊后留下棕褐色色素沉着。鉴别诊断:1,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全身症状轻,口腔黏膜光整,无黏膜斑起病1-2天出诊,迅速遍及全身,皮疹色淡。2,幼儿急疹:主要由疱疹病毒6型所致。起病急,骤起高热,持续3-5天,热度下降或体温正常后全身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疹退后无色素沉着。3,猩红热:由A组和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多见于学龄前或学龄儿童,急性发热,皮疹于病后数小时至一天出现皮疹针尖大小,高出皮面,痒,诊间无正常皮肤,疹退后指,趾皮肤有明显的大片脱皮。4,药物疹:有用药史,无粘膜斑,皮疹多样性,停药后皮疹消退,多见于阿莫西林等5,其他病毒如肠道病毒,EB病毒感染等

手足口病重症并发症及临床表现

并发症:1,中枢神经系统:并发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暂时性迟缓性瘫痪。严重者并发脑干,脑炎,表现为肌痉挛,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动眼神经麻痹、延髓麻痹,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2,呼吸系统:并发肺水肿或肺出血,常在发病后72小时后出现,病死率很高。3,其他:心肌炎、肝炎等。

各种感染性出疹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隔离措施

麻疹: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预防为麻疹疫苗,小儿8个月初种,一年后加强风疹: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预防为风疹疫苗,一岁以上儿童接种水痘带状包疹: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或密

切接触,预防为水痘疫苗,适用于一岁以上未患过水痘的小儿幼儿急诊: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或唾液,预防为无疫苗手足口病:传播途径粪-口途径和呼吸道,预防为无疫苗猩红热: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预防为无疫苗,机构流行时可予抗菌药物预防

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包括哪些

细菌:致泻性大肠杆菌包括常致病性大肠杆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和肠聚集性大肠杆菌病毒:轮状病毒、人类悲壮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寄生虫:蓝贾第鞭毛虫、小印孢子虫、溶组织阿米巴和环孢子虫

试述对感染性腹泻患者进行抗病原治疗的原则

1,儿童急性水样便腹泻在排出霍乱后多为病毒性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常规不使用抗菌药物,针对引起腹泻的病原体只有在必要时给予相应的抗微生物治疗,如粘液脓血便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需用抗菌药物2,确认患者存在持续的志贺菌、沙门菌、弯曲杆菌属或寄生虫感染的以下情况的可给予抗菌药物治疗3,感染发生在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和抵抗力下降者,败血症或体内有假体移植物的患者应给以抗菌药物治疗4,中重度旅行者腹泻或伴有发热或血便的腹泻可给予短程药物治疗5,应用抗菌药物前应首先行粪便等标本细菌培养和病原体检测,以便依据分离出的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和调整抗菌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入侵途径有哪些

病毒性脑膜炎感染途径:病毒经肠道或呼吸道进入淋巴系统繁殖,然后经血流感染细菌性脑膜炎感染途径:1,脑膜旁邻近器官的感染或其他部位的感染2,颅外伤3,神经外科手术4,腰椎穿刺污染结核性脑膜炎:1,儿童大多继发于粟粒性结核,经血型传播而来2,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往往来源于原发综合症3,少数患者可由脑内结核瘤、结核性中耳炎或脊椎结核盲接蔓延引起4,除原发综合征外,肺部、泌尿生殖系、消化道等结核常是承认结核的病发灶真菌性脑膜炎:一般认为主要是从呼吸道吸入环境中的隐球菌孢子,导致肺部感染,

而后血型播散至中枢神经系统。此外,消化道也可能是引起感染的另一途径,因为从各种十五中可分离到隐球菌。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一般并不传播。

细菌性、结核性、病毒性、真菌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细菌性脑膜炎:常有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临床常表现为感染、颅内高压、脑膜刺激征等结核性脑膜炎:常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起病缓急不一,以缓慢者居多,低热或为高热,常伴畏寒,全身乏力,畏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病毒性脑膜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主要取决于病变部位为脑膜或脑实质,一般来说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经过较脑膜炎严重真菌性脑膜炎:指真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的严重感染,,最常见的为隐球菌感染,多见于成年人,起病常隐匿,表现为慢性或亚急性过程,起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

常见化脓性脑膜炎的抗生素选择

抗生素治疗原则:1,选用对病原菌作用强的抗菌药物2,在脑脊液中浓度高的品种3,足够的疗程能快速杀菌达到无菌化。可根据致病菌种类尽量选择抗菌作用强的抗菌药物,再跟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选用在脑脊液中浓度高的抗菌药物。鞘内给药应尽量避免,疗程因不同病原菌而异,各种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原治疗方案不同,流脑国内多以青霉素为首选药物,氨苄西林也可作为替换药物,肺炎球菌脑膜炎一般选用青霉素,流感杆菌脑膜炎国内大多用氨苄西林或氯霉素,葡萄球菌脑膜炎、大肠埃希菌脑膜炎等分别选用万古霉素、头孢曲松等敏感抗生素。

革兰阳性菌败血症和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异同点

革兰阳性(以金葡菌为例):较常见(20%30%),约半数以上为医院感染。原发病灶常为疖、痈皲裂等皮肤及伤口感染或留置导管,常在原发病灶出现后一周内发生,起病急,寒战高热,皮疹多见,形态多样,可有瘀点、荨麻疹、猩红热样皮疹及脓疱疹等。关节症状叫明显,为

大关节,有疼痛,局部有时伴红肿。迁徙性损害是特点,常多发行肺部侵润,甚至浓肿形成、骨髓关节炎、皮下脓肿等。感染性休克教少见。革兰阴性:约40%,好发于医院感染。以胆道、呼吸道、泌尿道、肠道和大面积烧伤时多见。一般以突起寒战开始,发热以间歇热或弛张热多见,部分可有体温不升、双峰热、相对缓慢等。40%左右的病人可发生休克,约三分之一患者于病程早期出现,持续时间长,有低蛋白血症者更易发生。严重者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伴有心律紊乱,心律衰竭,DIC等,病情危重,休克,DIC,黄疸等发生率均较高,而关节痛,皮疹及迁徙性损害较革兰阳性菌败血症少见,多无转移性脓肿

败血症的抗菌治疗原则

败血症诊断一旦成立,在未获得病原学结果之前,应尽快给予经验型抗菌药物治疗,以后再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实验结果调整给药方案。败血症的抗菌药物治疗可根据病情选用单药或两种油协同作用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为了保证适当的血浆和组织的药物浓度,原则上应选用杀菌剂静脉给药,尽量药足,疗程要长,一般在提问回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后再继续用药7-10日,真菌性败血症则继续用药至少14日。如有迁徙性病灶或脓肿,则除穿刺切开引流外,疗程需适当延长。

败血症的经验性治疗

由于败血症病情危急,而病原菌常无法再短期内检出,因此,在败血症临床诊断初步确定,留取血或其他标本送培养后,应根据病人的基础疾病、原发感染灶、致病菌入侵途径和临床特征,并结合当地致病菌的流行和耐药情况,尽早给予经验型抗菌药物治疗。而一旦病原菌明确,应根据药敏结果再适当调整用药,通常给予抗菌谱较广的一种或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可选择一种合适的广谱青霉素或第二至四代头孢菌素,也可以再联合应用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发热和发热待查的定义

发热指人体体温维持在高于正常的水平,通常认为口温高于37.3度,肛温高于37.6度,或一日体温变动超过1.2度即称为发热。发热待查即不明原因的发热,病因很复杂

急性发热性感染病的诊断思路

1,流行病学:感染性疾病与病原体、易感宿主以及环境因素相关。对确诊或疑似感染的患者应该对其状况进行评估,如是否是可传播病原体的传染源、病原体的来源、传播途径等2,年龄:患者的年龄常可提示可能的疾病3,职业和旅游史:屠宰场工作者可能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更多接触布鲁病菌,一些疾病与是否进入疫区相关,且发病的潜伏期不同4,热度的高低:较高的发热常与内脏感染有关5,症状和体征: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性疾病常伴发局部的症状和体征,这对一些特殊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发热待查的常见病因及特点

1,感染性疾病:长期以来一直是引起发热待查最主要的病因,以细菌引起的占多数,病毒次之2,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该组疾病在发热待查原因中所占的比例近年来有所上升,约占20%-30%左右,常见的病因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肿瘤性疾病:随着CT/MRI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其所占比例有所下降,约占20左右,其中以淋巴瘤所占比例最高4,其他:约占10%,包括肉芽肿型疾病、栓塞性静脉炎、溶血发作、隐匿性血肿、周期热,伪装热等

鼠疫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2-5日。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2-7天,原发性肺鼠疫1-3天,甚至仅数小时,曾预防接种者,可长至12天。临床上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除轻型外,各型初期的全身中毒症状大致相同。腺鼠疫:占85-90%,除全身中毒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腹股沟淋巴结最多见,其次为腋下,颈部及颌下,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受累。局部淋巴结起病即肿痛,病后第2-3天症状迅速加剧,红肿热痛并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块,剧烈触痛,患者处

于强迫体位。4-5日后淋巴结化脓破溃,随之病情缓解。部分可发展成败血症、严重毒血症及心力衰竭或肺鼠疫而死,抗生素治疗后,病死率可降至5-10%。肺鼠疫: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极高。起病急骤,发展迅速,起病24-36h内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咳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呼吸急促,迅速呈现呼吸困难和紫绀,肺部可闻及少量散在湿罗音、可出现胸膜摩擦音,胸部X线成支气管炎,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抢救不及时,多于2-3日内,因心力衰竭,出血死亡。败血型鼠疫,又称爆发型,可原发或继发,原发型鼠疫因免疫功能差,菌量多,毒力强,发展急速。常突然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无淋巴结肿。皮肤黏膜出血、呕吐、便血或血尿、DIC和心力衰竭,多在发病后24h内死亡,很少超过3天。病死率高达100%.因皮肤广泛出血、瘀斑、紫绀、坏死,死后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继发性败血型鼠疫,可由肺鼠疫、腺鼠疫发展而来,症状轻重不一。轻型鼠疫:发热轻,患者可照常工作,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偶见化脓。学培养可阳性。多见于流行初、末期或预防接种者。

鼠疫的基本病理变化有哪些

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损害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病变。淋巴结肿常与周围组织融合,形成肿块,呈暗红或灰黄色,脾、骨髓广泛出血,皮肤黏膜有出血点,浆膜腔发生血性积液,心、肝、肾可见出血性炎症。肺鼠疫呈支气管或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及肺泡有出血性浆液性渗出及散在菌栓引起的坏死结节。

鼠疫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方案是什么

原则:早期、联合、足量、敏感抗菌药物。方案:链霉素:治疗各型鼠疫。成人首剂1g,以后每次0.5g,每4h/次,肌注,1-2天后改为每6h/次,小儿每日20-40mg/kg,新生儿每日10-20mg/kg,分2-4次肌注。对严重病例应加大剂量,最初二日,每日4g,后每日2g,分4次肌注。可与磺胺类或四环素联用,疗程一般7-10天,甚至15天庆大霉素:每日24-32

万μ,分次稀释后静滴,持续7-10天四环素:链霉素耐药时可用。轻症者开始二日,每日2-4g,分次口服,以后每日2g,严重者宜静滴,第一次0.75-1g,每日2-3g,好转后改口服,疗程7-10天。氯霉素:每日3-4g,分次静滴或口服,退热后减半,疗程5-6天。对小儿及孕妇慎用。磺胺嘧啶:首剂5g,4h后2g,以后每4h1g,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用至体温正常3日为止,不能口服者,可静滴,只对腺鼠疫有效,严重病例不宜单用。

霍乱的传播途径

主要借水传播,污染的食品,尤其进食污染含产品,危险因素依次为,喝生水、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喝不卫生饮料

简述霍乱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1-3天,短者数h,长者7日,大多急起,少数在发病前1-2日有头晕、疲劳、腹胀等前驱症状。病程分3期,泻吐期:以急剧腹泻开始,后出现呕吐,一般不发热,腹泻为无痛性,不伴里急后重,大便开始为泥浆样或水样,带粪质,迅速变为泔水样或无色透明水样,无粪臭,略有淡甜或鱼腥味,含大量片状粘液,偶有出血时,呈洗肉水样,多时可呈柏油样。大便两朵,每次可超过1000ml,每日10余次,呕吐多在腹泻后出现,常为喷射性和连续性,呕吐物先为胃内容物,后为清水样。严重者为白色浑浊的米泔水,本期持续数h至1-2天脱水期:神志淡薄、表情呆滞或烦躁不安,儿童可有昏迷。口渴、声嘶、呼吸增快、耳鸣、眼球下陷、面颊深凹、口唇干燥、皮肤凉、弹性消失等。腹舟状,有柔韧感。脉细速或不能触及,血压低。体表体温下降,成人肛温正常,儿童多升高。持续数h至2-3日恢复期:腹泻次数减少,甚至停止。发音恢复、皮肤湿润,尿量增加,约1/3病人有反应性发热,极少数病人,尤其是儿童可有高热。

详述霍乱的治疗原则

1隔离:确诊及疑似病例应分别隔离,彻底消毒排泄物。病人症状消除,粪便连续两次培养

阴性方可解除隔离;2补液:为首要措施。口服补液:对轻中型病人可予以口服补液,第一个6h,成人口服液量为700ml/h,儿童每小时15-25ml/kg,以后每6h按前一个6h出液量的1.5倍计算,呕吐并非口服补液的禁忌。静脉补液:常选择541液,轻度失水,静脉补液3000-4000ml/d,初1-2h宜快速,中度,4000-8000ml/d,最初1-2h快速滴入,至血压、脉搏恢复后,减至5-10ml/min,重度,8000-12000ml/d,需两条静脉管道,先以40-80ml/min,以后减至20-30ml/min,待休克纠正后减速,直至脱水纠正。3.抗菌治疗:多西环素成人每日200mg,小儿每日6mg/kg分2次口服,四环素成人500gk,每日4次,连用3日,儿童禁用。环丙沙星成人每次250-500mg,每日2次口服,静脉,剂量为200mg,一日2次,复方新诺明,成人每次2片,每日2次,小儿每次5mg/kg,bid,红霉素,孕妇及7岁以下儿童也可用4对症治疗:纠正酸中毒,纠正低血钾,纠正休克和心力衰竭,抗肠毒素治疗。

简述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长,一般为30-40天。表现为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或临床感染,病程一般呈自限性,无慢性化。急性黄疸型:分为前驱期、黄疸期和恢复期。总病程为1-4个月,不超过1年。多以发热起病,随后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可伴腹痛腹泻。尿色加深,末期呈浓茶状。可见肝脏轻度肿大,伴触痛和叩痛,血清转氨酶显著升高。一般持续3-7天,黄疸期:有所好转,发热减退,尿色继续加深,巩膜皮肤黄染,约2周内达高峰,持续2-6周,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直至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恢复正常。持续1-2个。HE易出现胆汁淤积,黄疸常在2-6个月后消退;急性无黄疸型:类似急性黄疸型的黄疸前期,多数无发热,以乏力和消化道症状为主,无黄疸,血清转氨酶ALT明显升高,易见于HA V;亚临床型:较多见,症状较轻,仅有乏力,食欲减退等,无黄疸,可有肝肿大,血清转氨酶异常升高;隐性感染:多见于儿童,一般无症状和体征,血清转氨酶正常,血清抗HA V IgM阳性,粪便中检测出HA V;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很高,如不接受肝移植,很难存活,急性淤胆型:

肝内胆汁淤积,黄疸较深,持续时间较久,消化道症状轻肝实质损害不明显。发病后3周黄疸大高峰,血清总胆红素一般在171umol/L以上,血清转氨酶仅为轻至中度升高。多数有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肝脏肿大。持续2-4个月,预后良好。

简述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目标及适应症

目标:最大限度的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适应症:对于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需要ALT水平≥10^5拷贝/ml,对于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需要ALT≥2倍正常值上限,HBV DNA水平≥10^4拷贝/ml。对于ALT水平升高但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建议行肝脏活检,如有异常,可给予抗病毒治疗,也建议只要肝功能异常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即可行抗病毒治疗。

简述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分四类,急性肝衰竭: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以II度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并有以下表现者: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出血倾向明显,PTA≤40%,且排除其他原因,肝脏进行性缩小。亚急性:起病较急,15-26周内出现肝衰竭的临床表现,出现以下表现者:极度乏力,明显消化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日上升≥17.1umol/L,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PTA≤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慢加急性:唉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急性肝功能失代偿,慢性: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慢性肝功能失代偿。诊断要点:有腹水或其他门脉高压表现,可有肝性脑病,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白蛋白明显降低,凝血功能障碍,PTA≤40%。

简述两类抗HBV药物的优缺点

α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给药途径:皮下,1次/周;口服1次/日,耐受性:差;好;

临床检测:频繁,费用较大;1-3个月/次;疗程:1年;80%以上不确定,HBV DNA下降最大幅度(log):4.5;6.9 对高病毒载量患者的疗效差;仍有效HBeAg血清转换率(疗程1年):约30%;约20% 疗程大于1年的HBeAg血清转换率无数据;30-50% HBeAg血清转换后的稳定性 80%;80 HBeAg转阴率 3-4%;0-3% 耐药无;部分耐药代偿性肝硬化不推荐应用;可推出失代偿的发生失代偿性肝硬化禁用;可能提高生存率

核苷酸类似物:

简述两种慢性乙肝的治疗方案

HBeAg(+)HBV DNA(PCR)>20 000IU/ml ALT≤2ULN的治疗:目前疗效差,应定期观察,当ALT升高时可考虑治疗,年龄>40岁,ALT持续升高约2ULN,有HCC家族史,可行肝活检,若DNA(PCR)>20 000IU/ml,且肝活检显示存在中至重度炎症或显著肝纤维化,应考虑治疗。HBeAg(-)HBV DNA(PCR)>20 000IU/ml ALT>2ULN的治疗:初始治疗可选用普通IFN α,治疗终点尚不明确,疗程普通IFNα和PegIFN-α为1年

抗HBV药物有哪些,简述他们的临床疗效

ADV, PEG. LMV. TDF. TBV ,ETV

简述慢性丙肝的治疗方案及疗效的影响因素

PEG干扰素(佩乐能或派罗欣)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已成为慢丙肝的标准治疗方案。有利于取得持久性病毒学应答(SVR)的因素:IL-28B基因型为CC型者,亚洲人多为此型,治愈率80%,黑人TT型,疗效差;HCV基因型2、3型,病毒水平<2*10^6拷贝/ml,年龄<40岁,女性,感染HCV时间短,肝脏纤维化程度轻,对治疗的依从性好,无明显肥胖者,无合并HBV及HIV感染者,治疗方法以PEG-IFNα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为最佳。

简述α干扰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常见血小板计数下降10-50%,一般不需减量或停药,当血小板计数低于50 000个/mm^3时,

需减少剂量。同时使用血小板生成素TPO或TPO受体激动剂Eltrombopag,可提高血小板计数,增加依从性。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临床分型:1.轻型:体温38度左右,中毒症状轻;血压基本在正常范围;除皮肤和粘膜有出血点外,其他无明显出血现象;肾损伤轻微,尿蛋白在+~++,无明显少尿期。2.中型:体温39-40度,全身中毒症状较重,有明显球结膜水肿;病程中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脉压<26mmHg;皮肤、粘膜及其他部位有明显出血显现;肾损伤明显,尿蛋白+++,有明显少尿期;3.重型:体温>=40度,全身中毒症状及外渗现象严重,或出现中毒性精神症状;说索亚低于70,或脉压小于20,半休克;出血现象较重,如皮肤瘀斑、腔道出血;肾脏损害严重,少尿持续在5日内,或尿闭2日以内者;4.危重型:在重型基础上出现以下任何严重症候群者:难治性休克;出血严重,有重要脏器出血;肾脏损害极为严重,少尿期超过5日,或尿闭2日以上,或尿素氮超过42.84mmol/l;心力衰竭、肺水肿;出现脑水肿、脑出血或脑疝等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严重继发感染。少尿期的治疗:1.一般治疗: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限制入液量,根据排出量决定摄入量。2.功能性肾损害阶段:利尿剂治疗。3.肾脏器质性阶段治疗:a导泻治疗:甘露醇、硫酸镁等口服;b透析治疗: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4.出血治疗:少尿期出血现象突出,明显出血者给予新鲜血或血小板。消化道出血同溃疡病出血。

5.抽搐:静推安定、肌注5%苯妥英钠。

6.继发感染:多为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根据病情和致病菌种和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诊断与鉴别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鼠类是主要传染源;青壮年、农民多见。2.临床表现: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伤为特征。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3.实验室检查:a血尿常规:白细胞数增高。红细胞总数和HB升高;血小板明显减少。尿常规中有明显红、白细胞、蛋白、管型等。B血液生化:多数病人低血压休克期开始出现血肌酐、尿素氮增高,移行期末最高,多尿后期开

始下降。C凝血因子:PT,APTT,纤维蛋白原等都异常。D血清学检测:人血清中抗HV-IgM 阳性或IgG双份血清滴度4倍以上升高。E病毒核算检测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登革热临床表现:1.发热:起病突然,体温39以上,持续2-7天,突然降至正常,热型不规则。伴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剧烈疼痛等全身症状。颜面和眼结膜显著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2.皮疹:于发病后2-5日出现,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压之褪色,稍有瘙痒,偶有奇痒。3.出血,于发热5-8天,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4.淋巴结肿大;5.其他:可有肝肿大。6.白细胞数减少。登革出血热临床表现:疾病2-5日,典型登革热症状。在退热前、后1-2日,病情突然加重,出现1.休克:一般在病程第4日,持续12-24小时,烦躁不安,四肢厥冷,脸色场不败,体温下降,脉搏细速,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若不及时抢救,4-10h死亡。2.出血:严重,有鼻出血,皮肤大批瘀斑,呕血、便血、血尿等。常有2个以上器官出血,量大于600ml。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正常或增多。流行病学特征:1.传染源:病人和隐形传染者。发病前1D至发病后3D传染性最强;

2.传播媒介:蚊虫;

3.易感性:人类普遍易感。新流行区,个年龄易感,青壮年发病居多,以登革热为主要表现。地方性流行区域,儿童多见,以登革出血热为主要表现;

4.流行特征:世界性分布,尤其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南亚好发。有一定季节性,每年5-11月高峰在7-9月。

炭疽:

临床分型:1.皮肤炭疽:通常发生于面部、颈部、手或肩部等暴露部位。起初为红色小丘疹,很快变成水疱,疱内含清亮或带血浆液。周围组织显著肿胀及浸润,不久,水疱化脓及自然破溃,流出浆液或脓液。病变中心坏死并结成黑色干痂,其四周皮肤红肿。患部附近淋巴结肿大且化脓;2.肠炭疽:少见。突发高热,后续性呕吐、腹泻等严重胃肠道症状。有时肝肿

大,腹膜炎。可因毒血症、败血症及衰竭,短期内死亡;3.肺炭疽:死亡率高,发病急骤,有寒战高热等中毒症状。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咳血;4.炭疽性脑膜炎:剧烈头疼;呕吐、颈强直,脑脊液多呈血性;5.炭疽杆菌败血症:多继发于肺和肠炭疽,表现为严重全身毒血症状:寒战,高热,嗜睡,昏迷和出血。重症者出现感染性休克,DIC,各脏器迁徙性病兆。治疗:卧床休息及隔离,注意多饮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出血、休克或神经系统症状者,予以相应处理。皮肤恶性水肿和重症患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患部不可挤压,也不可切开引流或切除皮肤损害,以防病菌扩散引起败血症。局部用1:2000高锰酸钾液洗涤,病敷以抗生素软膏。青霉素为最有效的抗生素。皮肤炭疽,每日注射青霉素100-200万单位。可加用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患部科外敷磺胺类软膏或白降汞软膏。1:8000高锰酸钾湿敷。肺炭疽和肠炭疽,青霉素每日总量在600万单位以上;炭疽性脑膜炎及败血症,总量要超过1000万单位。

结核病

分类:1.原发型:原发结核感染所致的临床病症。包括原发综合征及熊内淋巴结结合。2.血行播散型:包括急性血行播散型(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及亚急型、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3.继发型肺结核:包括一增殖病变为主、浸润病变为主、干酪病变为主或以空洞为主等多种病理改变。

4.结核性胸膜炎:临床上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在结核性胸膜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

5.肺外结核:其他肺外结核按部位及脏器命名。诊断方法:1.病史和临床表现:a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咳嗽咳痰或呼吸道感染经抗炎治疗3-4周无改善;b.痰中带血或咯血;c.长期低热;d肩胛间区有湿罗音或局限性哮鸣音;e.结核病诱因或好发因素尤其是糖尿病、免疫抑制性疾病;f.关节疼痛和皮肤结节性红斑;g.有陈出行胸膜炎、肛瘘、长期淋巴结肿大;2.痰结核杆菌检查:确诊最特异性的方法;3.影像学检查:a.原发型:肺内原发照、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或总格淋

巴结组成的哑铃状病兆。B.急性血行播散型:散布于两肺野、分布较均匀、密度和大小相近的粟粒状阴影。C.继发型:复杂多变,或云絮片状,或斑点结节状,干酪性病变密度偏高,常有透亮区或空洞形成。;4.结核杆菌素试验:PPD:<5mm阴性反应;5-9,一般阳性;10-19中度,大于等于20或不足20有水泡或坏死为强阳性。;5.特异性结核抗原多台刺激后的全血或细胞IFN-r测定;6.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PCR扩增;7.肺外结核的诊断:组织病理检查,发现结核肉芽肿,郎罕细胞,抗酸染色检查可发现结核杆菌。腹腔、胸腔以及新报等浆膜腔积液,腺苷脱氨酶测水平升高。化疗原则:早期:早期结核性病变是活动性病变,抗结核药对这种代谢、生长繁殖活跃的细菌能发挥最大杀菌作用;联合:发挥药物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延缓和减少耐药性;适量:用到达到抑菌杀菌作用,发挥最大治疗作用,病人能耐受,不产生毒副作用;规律:减少耐药性、过敏反应和复发,提高疗效。全程:坚持完成全疗程是关键。

疟疾

典型发作的临床特点:周期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

1.间日疟:a.发冷期:骤感畏寒,持续约10分钟甚至一小时,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B.发热期:体温迅速上升。发冷越显著,体温就越高,可达40度以上。持续2-6小时。发作数次后唇鼻常见疱疹。C.出汗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约2-3小时,体温降低,可至35.5度。整个发作过程约6-12小时,典型者间歇48小时候又重复上述过程,一般发作5-10次,因体内产生免疫力而终止。脾大,贫血。

2.三日疟:与间日疟相似,但为三日发作一次,多在早晨,持续4-6小时。脾大贫血较轻,常有蛋白尿。易混合感染,则病情重很难治愈。

3.卵形疟:与间日疟相似。

4.恶性虐:a.起病后多数仅有冷感而无寒战。B。体温高,热型不规则。C.退热出汗不明显或不出汗。D.脾大、贫血严重。E.可致凶险发作。

F.前驱期血中即可检出疟原虫;无复发。5.凶险型疟疾:a脑型:常在一般寒热发作2-5天后

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科烦躁不安,进而嗜睡,昏迷;抽搐;如治疗不及时,发展成脑水肿,致呼吸、循环或肾功能衰竭;脾大;贫血、黄疸、皮肤出血点;脑膜刺激征阳性;血涂片可查见疟原虫;b.胃肠型:发冷发热外,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写水样便或血便,可伴里急后重;c.过高热型:发作时,体温迅速上升达42度。气迫、谵妄、抽搐、昏迷,常于数小时后死亡;d.黑尿型:是一种急性血管溶血,并引起血红蛋白和溶血性黄疸,重者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治疗:1.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成人氯喹1.2-1.5g,3日分服(0.6,0.3,0.3/0.6.0.45,0.45),加伯氨喹90-180mg,4-8日分服(22.5mg/d)2.恶性疟:a.对氯喹为产生抗性:氯喹同上,加伯氨喹67.5mg,3日分服;b.产生抗性:哌喹1.5g,3日分服,加伯氨喹45mg或67.5mg,2日或3日分服;咯萘啶1.2g加磺胺多辛1.0g,2日分服,加伯氨喹45或67.5;咯萘啶0.8-1.0g加磺胺多辛1.0-1.5g,加乙胺嘧啶50-75mg,均2日分服;青高琥脂钠600mg,5日分服(第1日100*2次,第2-5日50*2次),加伯氨喹67.5mg,3日分服。3.间日疟抗复发:流行季节前,对1年或2年内有疟史者,成人用乙胺嘧啶100mg,2日分服,加伯氨喹90mg,4日分服。4.重症病例治疗:用青高琥脂钠或咯萘啶或高甲醚或二盐酸奎宁注射作抗疟治疗;输液,补充维生素,病作支持和辅助治疗;对症治疗和并发症处理。

狂犬病的防治关键:被动物咬伤后,立即冲洗伤口。被咬伤后正确及时的处理伤口是防治狂犬病的第一道防线,如果及时对伤口进行正确处理,并行抗狂犬病暴露后治疗可大大减少发病的危险。免疫血清与狂犬病疫苗联合应用是最重要的防治措施。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及主要特点:(1)弓形体病:艾滋病死因之一,局限性感染以淋巴结炎多见;(2)隐孢子虫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自限性腹泻,每日4-10次不等,大便呈糊状,或水样便;(3)利什曼原虫病:白蛉传播,有三种,内脏利什曼病,又称黑热病;皮肤利什曼病,原发性皮肤溃疡;黏膜皮肤利什曼病;(4)贾第鞭毛虫病:腹泻为主的肠道疾病,腹痛腹泻厌食;(5)阿米巴病:溶组织阿米巴引起的,分普通型,暴发型,慢性型;(6)血吸

虫病: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我国只有日本血吸虫,肝脾肿大和慢性腹泻为主要表现,门静脉周围纤维化。

布鲁菌病临床表现:波状热,发热2-3周后继以3-5日至2周无热期后热再起,如此循环可达2-3个波甚至10个以上,多汗是本病的突出症状,乏力,关节炎,睾丸炎。

非典诊断标准太复杂,不会考。发病前2周到过疫区就要注意,甲流和禽流感是发病1周。非典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1)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和护理;(2)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发热超过38.5可用解热镇痛药,或给以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应作相应处理;(3)氧疗,出现气促应给予持续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切开给氧;(4)糖皮质激素应用,有严重中毒症状,高热持续3d 不退,48h内肺部阴影面积扩大超过50%,有急性肺损伤或出现ARDS;(5)治疗并发和或继发细菌感染,根据临床情况和可能的致病原选用适当的抗感染药物如大环内酯类,去甲万古霉素;(6)早期可试用抗病毒药物,目前推荐利巴韦林;(7)重症患者可试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8)可选用中药辅助治疗;(9)重症病例的处理:加强动态监护,使用无创伤正压机械通气,若改善不满意,使用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对出现ARDS直接有创,出现休克或MODS给相应支持治疗;(10)出院参考标准:同时具备,体温正常7天以上,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X线胸片明显吸收。

非典的预防:(1)控制传染源:疫情报告,隔离治疗患者,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2)切断传播途径:社区综合性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设立发热门诊;(3)保护易感人群。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来进行诊断。(一)疑似病例,符合下列之一即可诊断疑似:(1)发病前7天与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并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2)发病前7天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地区并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3)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尚未进一步检测病毒

亚型;(二)临床诊断病例,仅限以下情况作出临床诊断:同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未经实验室确诊的流感样症状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样症状疾病时可确诊临床诊断病例;(三)确诊病例,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一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实时RT-PCR和RT-PCR;(2)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3)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四)重症与危重病例:出现以下之一为重症病例:(1)持续高热>3天,(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4)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6)影响学检查有肺炎征像(7)肌酸激酶,肌酸同工酶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8)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出现以下之一的为危重病例:(1)呼吸衰竭(2)感染中毒性休克(3)多脏器功能不全(4)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临床上实施甲型H1N1流感的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尽可能在发病48h内(36h最佳)内给药。临床上要注意:(1)发病48h后仍应抗病毒治疗(2)所有需要住院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和疑似患者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3)没有重症流感高位因素的患者并非一定不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4)抗病毒治疗不应等到实验室检测确认后才进行(5)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4天或更长时间内体内仍可排出病毒(6)孕妇和产后2周的产妇在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尽早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

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或机械通气,合并休克时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给予相应支持治疗,合并细菌和或真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菌和或抗真菌药物治疗。

人禽流感的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禽流感的诊断。(一)流行病学接触史: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疫点,有病死禽接触史,与被感染的禽或

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实验室从事有关禽流感病毒研究。(二)诊断标准:(1)医学观察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者。对于被诊断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2)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或相关组织标本甲型流感病毒M1或NP抗原检测阳性或编码它们的核酸检测阳性者;(3)临床诊断病例:被诊断为疑似病例,但无法进一步取得临床检验标本或实验室检查证据而与其有共同接触史的人被诊断为确诊病例并能够排除其他诊断者;(4)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或相关组织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其他方法,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抗原或核酸检查阳性,或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禽流感病毒亚型毒株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者。

人禽流感的治疗:(1)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隔离治疗;(2)对症治疗: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粘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儿童忌用水杨酸类,避免瑞氏综合征;(3)抗病毒治疗: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斯他韦(达菲)和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4)重症患者的治疗:主要是综合、对症、和支持治疗;(5)出院标准:13岁(含13岁)以上人员原则上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并持续7天以上: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消失,胸部X线显示病灶明显吸收;12岁(含)以下儿童应同时具备上诉条件并持续7天以上,如自发病至出院不足21天的应注满21天方可出院。

禽流感病毒的特点:人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亚型有H5N1,H9N2,H7N7,H7N2,H7N3,其中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16个H 和9个N亚型,除感染禽,还可以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禽流感病毒对乙

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如氧化剂、稀酸、漂白粉和碘剂等能迅速破坏其活性,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强,65°30min或煮沸2min可灭活,低温粪便1周,4°一个月,对酸有抵抗力,ph4具有一定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裸露的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h即可灭活,如果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活性。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约13kb,为8个长短不尽相同的负链单链RNA节段,共编码11种蛋白。简述医院感染的定义及常见类型?

医院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常见类型: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手术切口感染;血流感染;消化系统感染;血液、血制品及移植物传播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腹腔感染;植入物感染。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1)接触传播:①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在患者之间或有患者到医务人员再到患者间传播;②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由病源污染传播至医院设施、医疗器械、患者用具或他人等媒介,随后再经被污染媒介传播到感染。

(2)血液传播(3)空气传播(4)器械传播

试述医院感染的控制原则?

(1)建立医院感染健侧和防治机构

1. 组织机构各医院应组成由感染科医师、专职护士、微生物学家、流行病学家以及管理人员等参加的医院感染控制机构,负责:①根据医院特点制定相应医院感染防治措施;②医院感染监测;③监督医院感染防治措施措施的执行;④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2.医院感染的监测通过对医院感染发生和分布及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医院感染的控制

提供依据。监测内容包括:①医院感染总发生率、各科室发生率、各部位感染发生率,以及高危人群和高危科室发生率;②危险因素;③病原体构成;④漏报率;⑤细菌内药性监测;

⑥暴发流行情况;⑦环境监测等。

(2)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①积极治疗医院感染的患者;②严格环境消毒措施;③妥善处理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器械;④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全面体检,以避免医院工作人员传播结核、病毒性肝炎、伤寒等疾病⑤携带者的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①医院布局合理,减少医院感染传播机会;②对不同传播途径疾病采取相应隔离措施;③严格无菌手术和操作;④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手术卫生规范,接触病人前后都应洗手;⑤严格血液、血制品和移植器官、组织的筛选和管理,确保排除感人哪各类肝炎病毒、HIV等病原体的供者;⑥严格器械消毒;

⑦对不符合适应证者予以手术前抗菌药物预防用药;3.减少易患因素:①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人住ICU时间;②避免不必要侵袭性操作;③避免应用机械通气、各类导管,或缩短应用时间;④避免滥用广谱抗菌药物;⑤及时纠正或改善患者免疫缺陷状态。

何谓生物恐怖?

生物恐怖是指通过蓄意释放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引发人群、动物、植物疾病或死亡,引发人们的恐慌和社会动荡,达到政治或强迫政府或社会,传递某种政治、宗教或意识形态信息,引起政治或社会变化的一种非法暴力行为。

当今可能出现的生物恐怖有哪些?

1. 天花;

2. 炭疽病;

3.鼠疫;

4. 肉毒中毒;

5.兔热病

生物恐怖发生时如何进行相应应急处理?

可经空气传播的病原体种类有哪些?应采取何种职业防护措施?

空气传播的疾病:肺结核,水痘、原因不明高致病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最新版本

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库(共100题) 一、单选题(70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D )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蚊虫传播 2、甲类传染病有:(A )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3、传染病流行是指:(C)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4、病原携带者是指:( C )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5、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B )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 B、对疑似病人应统一集中治疗

C、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D、拒绝隔离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6、造成人群易感因素降低的是(C ) A、新生人口增加B易感者的集中C人工免疫D新兵入伍 7、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几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A) A 2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8、下面哪种病毒不能引起手足口病?(D ) A、小RNA病毒科 B、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 C、埃可病毒 D、痢疾杆菌 9、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于几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C )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10、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下面哪项不是?( D ) A、病人 B、隐性感染者 C、健康携带者 D、牲畜 4、手足口病哪个年龄组发病率高?(A ) A、≤3岁 B、3-5岁 C、5-7岁 D、7-12岁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54994

一、名词解释 1.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2.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3.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二、填空题 1.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 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2.传染病的四个基本特征是有特异性病原 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和有免疫 性。 3.急性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潜伏 期、前驱期、症状明显 期和恢复期。

三、选择题 1 传染病法规定,属甲类传染病的是()D A肝炎 B.爱滋病 C.疟疾 D.鼠疫 E.伤寒 2.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个重要因素是()E A.地理因素、气候因素 B.社会因素、经济因素 C .气温、雨量 D.生活习惯、文化传统 E. 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3. 在传染过程的下列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C A.隐性感染 B. 潜在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病原体被消除或排出体外 4.初次抗原刺激后,先产生的对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有帮助的是()A A. IgM B.IgG C. IgA D. IgE E. IgD 5.确定一个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B A.最短潜伏期B. 最长潜伏期C. 平均潜伏期D.传染期 E.前驱期

6.构成伟染过程必需具备的三个因素是;()A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病原体、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C、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特异性定位 D、病原体、人体和病原体所处的环境 E、屏障作用、吞噬作用、体液作用 7.下列疾病在传染过程中,表现为“显性感染多”的是:()B A、乙型脑炎 B、麻疹 C、流得性脑脊髓膜炎 D、白喉 E、脊髓灰质炎 8.传染病的防治原则()A A、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 C、管理食物、水源、粪便、消灭蚊蝇 D、管理水,管理饮食,卫生管理,灭蝇 E、环境卫生管理,水源食物管理、灭蝇 9.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是:()A

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测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测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霍乱的病原体形状为:() A、杆菌 B、弧菌 C、球菌 D、螺旋体 2、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未被列入分类 3、鼠疫是主要通过下列哪种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A、野鼠 B、鼠蚤 C、蚊子 D、家鼠 4、鼠疫杆菌属哪种细菌:() A、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菌 B、革兰氏染色阴性厌氧菌 C、革兰氏染色阳性需氧菌 D、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菌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英文名称缩写为:( ) A、AIDS B、SARS C、ARDS D、HFRS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为:( ) A、轮状病毒 B、冠状病毒 C、衣原体 D、支原体 7、流行性感冒是:() A、消化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虫媒传染病 D、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为:() A、夏秋季 B、秋冬季 C、冬春季 D、春夏季 9、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10、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二、是非题 1、霍乱的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菌。() 2、霍乱为烈性肠道传染病。() 3、人群对鼠疫杆菌普遍易感。() 4、肺鼠疫患者胸部X线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又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 ) 7、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易感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 9、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10、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传染病知识试题答案

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试卷 一、单选题: 1、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限为(C)天。 A、3 B、5 C、7 D、9 2、中国2012年达到消除麻疹目标,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C) A.1/万以下 B.1/10万以下 C.1/100万以下 D.1/1000万以下 3、下列哪些途径会传播丙型肝炎(B) A.接吻 B.共用针头 C.喷嚏、咳嗽 D.共用餐具和水杯 4、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目前按甲乙丙类管理的传染病是: (B) A.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B.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C.甲类1种,乙类27种,丙类10种; D.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0种; 5、某县CDC疫情管理员在浏览传染病报告卡时,发现外地报告本地手足口病1例重症患者,且报告卡片未审核,这个病例应该由何地疾控中心审核比较合适(B) A.本地县级CDC疫情管理员 B.报告医疗机构属地县级CDC疫情管理员

C.两地县级CDC疫情管理员 D.报告医疗机构属地市级CDC疫情管理员 6、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属于(B)监测。 A主动B被动C哨点D突发公共卫生 7、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可能受感染者都应接受检疫,检疫期为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E)。 A最短潜伏期B5天C15天D30天E最长潜伏期 8、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D)。 A病原体能通过动物传播到人的疾病。 B以动物作为传染源,并在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C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 D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并只在一定条件下传给人和家畜。 E经常在某一地区某一人群呈地方性流行的疾病。 9、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E)。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B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者C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传染来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E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0、鼠疫应采取的隔离类型是(A)。 A严密隔离B呼吸道隔离C消化道隔离D接触隔离 11、按时间划分,短期预警的时间安排一般为几个月?(B)

传染病考试题目

医疗机构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试卷 姓名单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种(C) A.32种 B.35种 C.37种 D.39种 2. 下列哪种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A) A.鼠疫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艾滋病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3. 下列哪种传染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D) A.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B.肺结核 C.百日咳 D.流行性腮腺炎 4. 传染病流行过程不包括的是:(A) A.潜伏期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5. 有关疾病的流行强度描述错误的是:(C) A.散发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呈散在发生。 B.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C.所有暴发疫情其病人均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D.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时(如3~10倍) 6. 人禽流感的实验室诊断依据是:(C) A.血液中白细胞总数正常 B.血液中血小板总数降低 C.恢复期病人血清中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 D.x线胸部检查出现阴影 7. 人患禽流感潜伏期为(D) A.1天 B.14天 C.9天 D.7天以内 8. 引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亚型是(A) A.H5N1 B.H7N7 C.H9N2 D.H9N1 9. 人禽流感抗病毒治疗首选:(D) A.利巴韦林 B.泛昔洛韦 C.金刚烷胺 D.达非 10.用奥司他韦治疗流感,可减轻发病和症状,但应在发病()天内使用。(D)A.5 B.4 C.3 D.2

传染病预防知识相关试题库j

2020年度传染病预防知识试题 传染病试题库 一、选择题 1.乙醇的常用消毒浓度为 A、60% B、65% C、70% D、75% E、90% 答案:121、D 2.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肠出血 B、肠穿孔 C、中毒性心肌炎 D、中毒性肺炎 E、肾衰竭 答案:134、B 3.出疹性传染病疹子的形态分为4大类,不包括 A、斑疹 B、风疹 C、出血疹 D、疱疹或脓疱疹 E、荨麻疹 答案:129、B 4.一般隔离的种类不包括 A、呼吸道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泌尿道隔离 D、昆虫隔离 E、接触隔离 答案:124、C 5.男,22岁。腹泻呕吐20小时,大便20余次,黄色水样,无腹痛,无发热,尿少,呈中度脱水,周围血RBC5、6×10↑(12)/L,WBC10、5×10↑9/L,Hb160g/L。下列

哪项检查最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A、血培养 B、大便涂片镜检 C、血清学试验 D、大便培养 E、尿培养 答案:21、D 6.夏季一病人急起剧烈腹泻、呕吐,无腹痛,大便呈米泔水样。BP70/50mmHg,,大便检查:悬滴时有穿梭运动的弧菌,大便直接涂片染色见鱼群状排列弧菌。最可能的诊断为 A、菌痢 B、霍乱 C、伤寒 D、肠阿米巴痢疾 E、慢性寄生虫病 答案:19、B 7.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治疗,应排除下列哪项 A、补充血小板 B、补充凝血因子 C、局部用凝血酶 D、氨基己酸 E、肝素 答案:41、E 8.肝性脑病时,为减少肠道有毒物质的产生,首选哪种抗菌药物 A、青霉素大剂量静脉输入 B、氯霉素 C、红霉素 D、磺胺嘧啶 E、新霉素或阿米卡星口服 答案:20、E 9.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是 A、继发细菌感染 B、小动脉痉挛 C、高热、大汗、呕吐所致的血容量下降 D、严重的腔道出血 E、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

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ν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臵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皮疹数目愈多,则全身症状亦愈重。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发展过程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含答案)

微山县人民医院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H7N9传染源:据经验和本次流行病学调查,可能为携带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2. H7N9传播途径:尚无人传人的直接证据; 3. H7N9易感人群:目前证据显示人类易感。 4. H7N9病毒对消毒因子的抗力:对敏感,煮沸分钟可灭活 5.接触患者的时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6.可能受到患者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7.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和。 8.手足口病的皮疹具有四不特征,分别是、、 和。一般不会发生淋巴结肿大。 9.手足口病的平均潜伏期为天,典型病例一般起病急,先出现发热。 10. 少数手足口病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及。 二.单项选择题 1.手足口病好发于哪些人群:() A、5岁以下儿童 B、成人 C、学龄儿童 D、人群普遍易感 2.下列哪项对肠道病毒理化性质的描述是错误的:() A、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 B、75%酒精和5%的来苏能将其灭活 C、对含氯消毒剂敏感 D、温度在56℃以上可降低其活性 3.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A、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 B、普通病例、重症病例 C、疑似病例、普通病例、重症病例 D、普通病例、重症病例、危重病例 4. 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手足口病 B、治疗手足口病无特效药物 C、以支持疗法为主 D、主要是抗菌治疗

5. 手足口病病例仅见手足部皮疹和口腔疱疹,发热(体温在37.8℃),无其他症状,则临床分类属于:() A、普通病例 B、疑似病例 C、重症病例 D、危重病例 6.以下哪项不是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处理方法:() A、普通病例体温在38.5℃以下,可以不用退热药,让患儿多饮水或用温水擦澡即可 B、普通病例一般不使用抗病毒药物 C、普通病例高热时要给予及时处理,如退热药无效,应同时采取物理降温方法,必要时可用激素作为退热药 D、手足口病患儿不要接触患其他疾病的儿童,避免交叉感染 7.我国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并要求医疗机构在发现手足口病病例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在()内进行网络直报:( D ) A、乙类,12小时 B、丙类,12小时 C、乙类,24小时 D、丙类,24小时 8.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出现的肺水肿属于:() A、心源性肺水肿 B、肾源性肺水肿 C、神经源性肺水肿 D、高原性肺水肿 9. 在预防院内感染方面,下列哪项是最重要的() A、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 B、病室应开窗通风 C、加强防蝇、灭蝇和其他虫媒消杀工作 D、保持诊室、病区的地面整洁、干净 10.手足口危重病例是指出现以下哪种情况的患者:() A、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B、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C、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D、以上都是 11、典型霍乱腹泻的临床特点为:() A、剧烈腹痛和腹泻 B、腹泻伴里急后重 C、无腹痛性剧烈腹泻 D、发热伴腹泻

(新)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试题

(新)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试题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试题 医院名称:姓名:职称;岗位: 题目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院治疗首选() A.SMZ-TMP B.氨苄青霉素 C.头孢唑啉 D.氧氟沙星 E.青霉素 2、对流脑和乙脑,具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的是() A. 意识障碍出现早晚和程度 B.生理反射异常及出现病理反射 C.皮肤瘀点和瘀斑 D.发病季节 E.颅内压增高程度

3.霍乱确诊依据() A.与霍乱病人有密切接触史 B.典型临床表现 C.排除食物中毒、菌痢等其他疾病 D.明显脱水及血液浓缩 E.便培养或血清凝集试验阳性 4.血清中常规检查检测不到的HBV标志物是() A.HBsAg B.HBeAg C.HBcAg D.抗-HBe E.抗-HBc 5.构体病的临床表现及病情轻重主要取决于() A.菌量 B.毒力 C.菌型 D.受损脏器不同 E.机体免疫状态 6.中毒性菌痢与普通型菌痢主要的鉴别()

A.发热与腹泻间隔时间的长短 B.是否有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 C.体温的高低 D.脓血样大便的程度 E.腹泻次数的多少 7.甲型肝炎病程中哪个阶段传染性强() A.潜伏期 B.黄疸前期 C.黄疸期 D.恢复期 E.慢性期 8.伤寒病消化道病变最多见于() A.空肠黏膜上皮细胞 B.回肠末段集合淋巴结核孤立淋巴结 C.回肠黏膜 D.盲肠 E.肠系膜淋巴结 9.10岁患儿,9月16日因发烧、嗜睡、头痛3天入院,查体:体温40℃,意识呈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缩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最可能诊断() A.癫痫

学校相关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内容

学校相关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内容 一、风疹 1、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风疹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 3、风疹为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二、腮腺炎 1、腮腺炎是一种侵犯儿童为主的急性全身性传染病。 2、腮腺炎病毒靠病人的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3、最好的预防效果是接种腮腺炎活疫苗。 三、流感 1、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 3、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4、流感预防主要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接种流感疫苗。 四、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 2、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3、EV71与COXA16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4、手足口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疱疹、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5、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份为高发期。 6、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 7、手足口病的预防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个人卫生。 年

月日 ?学校传染病知识培训试卷单位:姓名: 时间: 一、填空题: 1、风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风疹是主要传染源是()。 3、腮腺炎是一种侵犯儿童为主()、()传染病。 4、腮腺炎病毒靠病人的()和呼吸道( )传播。 5、腮腺炎预防是接种( )活疫苗。 6、流感是由( )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7、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是( )。 8、手足口病是由(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9、( )与()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10、手足口病主要临床表现为( )、()、( )等部位斑丘疹、疱疹。

传染病防治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 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A类、B类 6.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B.按照领导提出的要求进行处理 C.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7.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报告。A.政府卫生部门 B.公安部门 C.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8.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 B.全部免费 C.全部收费 9.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11.病原携带者是指() A.恢复期传染病病人 B.急性期传染病病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15、目前,我国7周岁及以下儿童应按程序接种的计划免疫范围内的疫苗有() A.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 B.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水痘 C.风疹、腮腺炎、麻疹 16、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A.传染源 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 17、作为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有() A.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B.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C.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18、保护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主要是指() A.保证一定的营养,改善生活环境。B.开展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C.以上都可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19、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A.经血传播、围产期母婴传播 B.性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C.以上均包括 20、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试题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试题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院治疗首选() A.SMZ-TMP B.氨苄青霉素 C.头孢唑啉 D.氧氟沙星 E.青霉素 2、对流脑和乙脑,具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的是() A. 意识障碍出现早晚和程度 B.生理反射异常及出现病理反射 C.皮肤瘀点和瘀斑 D.发病季节 E.颅内压增高程度 3.霍乱确诊依据() A.与霍乱病人有密切接触史 B.典型临床表现 C.排除食物中毒、菌痢等其他疾病 D.明显脱水及血液浓缩 E.便培养或血清凝集试验阳性 4.血清中常规检查检测不到的HBV标志物是() A.HBsAg B.HBeAg C.HBcAg D.抗-HBe E.抗-HBc 5.构体病的临床表现及病情轻重主要取决于() A.菌量 B.毒力 C.菌型 D.受损脏器不同 E.机体免疫状态 6.中毒性菌痢与普通型菌痢主要的鉴别() A.发热与腹泻间隔时间的长短 B.是否有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 C.体温的高低 D.脓血样大便的程度 E.腹泻次数的多少

7.甲型肝炎病程中哪个阶段传染性强() A.潜伏期 B.黄疸前期 C.黄疸期 D.恢复期 E.慢性期 8.伤寒病消化道病变最多见于() A.空肠黏膜上皮细胞 B.回肠末段集合淋巴结核孤立淋巴结 C.回肠黏膜 D.盲肠 E.肠系膜淋巴结 9.10岁患儿,9月16日因发烧、嗜睡、头痛3天入院,查体:体温40℃,意识呈浅昏迷, 颈软,双侧瞳孔缩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最可能诊断() A.癫痫 B.结核性脑膜炎 C.中毒性菌痢 D.乙型脑炎 E.脑型疟疾 10.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病变部位常见于() A.脊髓胸段 B.脊髓腰段 C.脊髓尾段 D.大脑 E.脑干 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高热、昏迷、抽搐、呼吸衰竭 B.持续性发热、相对缓脉、玫瑰疹 C.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脑膜刺激征 D.发热、头痛、呕吐、昏迷 E.高热、惊厥 12.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A.心血管功能不全 B.喉炎 C.肠炎 D.脑炎 E.支气管炎 13.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当多少时间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14.非非典型医务人员三级防护实用于() A.发热门(急)诊

传染病考试试题B卷

传染病考试试题B卷

矿区2013年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试题(B卷)本次采取答题卡考试,试卷与答题卡分离,请在答题卡上作答,试题卷上答题无效,凡在试卷上答题者,根据相应分值扣分。 一、单选题(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40分) 1.炭疽中的肺炭疽是()类传染病。 A.甲类 B.丙类 C.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管理 D.不是传染病 2.凡来医院就诊病人,均实行(),医院对诊疗范围内的病人一律不得拒诊。 A.首诊负责制 B.复诊负责制 C.转科 D.转院 3.传染病报告卡由()保存。 A.疾控中心 B.传染病病人 C.录卡单位 D.不用保存 4.()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 A.村级医疗机构 B.乡级医疗机构 C.区级医疗机构 D.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5.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时,应于()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A.2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6.鼠疫,麻疹,风疹的报告时限分别是() A.2小时,12小时,24小时 B.2小时,12小时,12小时 C.2小时,24小时,24小时 D.2小时,2小时,12小时 7.传染病报告卡保存()年。 A.五年 B.四年 C.三年 D.两年 8.艾滋病的病原携带者网络直报单位报告时限是() A2小时 B 24小时 C12小时 D48小时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疗卫生人员可以向社会公开接诊的病人病史情况 B.医疗卫生人员可以公开重症传染病病人的姓名和住址 C.医疗卫生人员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随意公开传染病病人及其家属的任何信息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传播方式是人感染肺鼠疫的主要途径:( D ) A、鼠蚤吮吸病鼠血液后再叮咬人 B、人剥食 C、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 D、以上都不是 2、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3、哪种肝炎病毒为DNA病毒:( B ) A、HAV B、HBV C、HCV D、HDV 4、重型肝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D) A.频繁呕吐 B.黄疸进行性加深 C.出现中毒性腹胀、腹水 D.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5、狂犬病临床分期为:(D ) A、兴奋期,麻痹期,恢复期 B、前驱期,麻痹期,恢复期 C、前驱期,兴奋期,恢复期 D、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二)多项选择题 6、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可分为( B D) A.外来人口的增加 B.人工主动免疫的推广 C.出生人口的增加 D.隐性感染的增多 E.文化水平的提高 7、水痘皮疹的特点是 ACDE A.皮疹分布呈向心性 B.全身症状与皮疹多少无关 C.同一部位可见各阶段的皮疹 D.疱疹内疱疹液初为透明,后渐转混浊 E.脱痂后不留瘢痕 8.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BCE A.乙型肝炎常可见到家庭集聚现象 B.丙型肝炎慢性化高

C.甲型肝炎多见于儿童 D.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可重叠丁型肝炎感染 E.晚期妊娠妇女戊型肝炎病死率高 9、乙脑极期的抽搐特征有 ABD A.多见于病程第2~5天 B.可以由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 C.不一定均有意识障碍 D.先见于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呈肢体阵挛性抽搐 E.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抽搐强直性痉挛,可历时数分钟,不可能至数十分钟 10、SARS的传播途径是AC A.飞沫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E.血液制品传播 二、填空题 1、引起流感暴发流行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2、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麻疹病例时, 6 小时内报告, 48 小时内调查。 3、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4、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 母婴传播。 5、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三、问答题 1、什么叫传染病暴发?什么叫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暴发是指某地区某病在短时间内(一般以小时、天、周或月计算)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传染病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水平时(一般为前三年平均发病率的3~10倍)称流行。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2.感染:人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病原体对人体的寄生过程。 3.病原携带者: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而无临床表现的人。 4.暴发: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发病人数急剧增多。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学习材料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学习材料 学校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脑、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常见的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

传染病预防常识测试题

古城小学春季传染病预防常识测试题 年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 1.儿童高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有()、()、()等。 2.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有()、()、()等。 3.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疾病,蚊子传播();虱子传播()狗传播()苍蝇传播()等。 4.通过日常接触传染病有()、()、()、()等。 5.通过血液传播。如()、()、()、()等。 6.传染病的传播有三个环节有()、()、()。 7.传染源是带菌者和病人,主要通过()、()、()。 8.控制传染源必须做到三早:()、()、()。 9.学校出现较大范围的传染病疫情,必须即时上报()、()。 10.学校出现传染病疫情,必须在()的指导下进行有效防控。 二、判断题 1.易发传染病的季节,不到有传染病人的家里串门,尤其是儿童。() 2.割断传染源,必须对病人的排泄物、接触物应进行及时的彻底消毒。() 3.打疫苗可使人得到保护,打过疫苗就意味着进了“保险箱”。() 4.流行性感冒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5.发现孩子得了传染病要迅速隔离,切断传染途径。() 6.患了传染病可以去公共场所了,反正已经染上了。() 7.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可以马上接种腮腺炎疫苗。() 8.麻诊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 9.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防止病情传染。() 10.学校是一个人员密集场所,因此传染病更加容易传染蔓延。() 三、选择题: 1、传染病流行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A.有传染源,有能实现的传播途径,有易感性高的人群 B.有病原体 C.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实现,人群易感性低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时间:2月 14日主讲人:方静宽参加人:全体师生 上午好!今天我来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等。拿我们镇小来说,去年一年共发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 30例,今年到 3月底已发生流行性腮腺炎 1例、水痘 6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的身边, 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 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而且学校是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 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 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首先来了解一下传染病相关的基本知识: 传染病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能在人群中被相互传染并流行的一种病, 能够在人群中流行, 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的鸽子等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食物、水等。 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例如, 未出过麻疹的一些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下面为加深印象吧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 悬浮于空气中, 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 病毒进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可见,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易感人群则可以包括大多数人。那么,怎样预防传染病呢? 传染病流行的时候, 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 控制传染源 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就像现在很热门的 H7N9禽流感,对患病的人要隔离治疗, 患病的鸽子等禽类要捕杀并做无害化处理、患水痘的学生不能正常来学校上课等,从而做到传染源的控制。 2.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 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如:不要吃病死禽、勤洗手等。 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如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播的。如痢疾、 伤寒、甲型肝炎等,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通过日常接触传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汇编

学习-----好资料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填空题 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年月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年月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方针,结合, 管理,依靠,依靠。 3、传染病分为类类和类,其中甲类种,乙类种, 丙类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和,采取甲类传 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制度;对传 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二、选择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 )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蚊虫传播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是: ( ) A、脑膜炎双球菌 B、肺炎双球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结核杆菌

3、流行性腮腺炎表现为: ( ) A、显非化脓性炎症、腮管口红肿。 B、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 C、颌下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D、耳后肿大,有压痛,局部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皮肤发红。 4、被犬咬伤右小腿,伤口深,咬伤面积大,在当地行伤口缝合,此时对伤口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伤口已缝合,不必再处理 B、对伤口表面用碘酒、酒精消毒 C、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后在缝合 D、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 E、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 5、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6、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7、疫区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

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测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测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霍乱的病原体形状为:() A、杆菌 B、弧菌 C、球菌 D、螺旋体 2、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未被列入分类 3、鼠疫是主要通过下列哪种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A、野鼠 B、鼠蚤 C、蚊子 D、家鼠 4、鼠疫杆菌属哪种细菌:() A、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菌 B、革兰氏染色阴性厌氧菌 C、革兰氏染色阳性需氧菌 D、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菌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英文名称缩写为:( ) A、AIDS B、SARS C、ARDS D、HFRS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为:( ) A、轮状病毒 B、冠状病毒 C、衣原体 D、支原体 7、流行性感冒是:() A、消化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虫媒传染病 D、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为:() A、夏秋季 B、秋冬季 C、冬春季 D、春夏季 9、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10、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二、是非题 1、霍乱的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菌。() 2、霍乱为烈性肠道传染病。() 3、人群对鼠疫杆菌普遍易感。() 4、肺鼠疫患者胸部X线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又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 ) 7、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易感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 9、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10、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传染病考试题目

医疗机构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试卷 单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种(C) A.32种 B.35种 C.37种 D.39种 2. 下列哪种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A) A.鼠疫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艾滋病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3. 下列哪种传染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D) A.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B.肺结核 C.百日咳 D.流行性腮腺炎 4. 传染病流行过程不包括的是:(A) A.潜伏期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5. 有关疾病的流行强度描述错误的是:(C) A.散发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呈散在发生。 B.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C.所有暴发疫情其病人均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D.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时(如3~10倍) 6. 人禽流感的实验室诊断依据是:(C) A.血液中白细胞总数正常 B.血液中血小板总数降低 C.恢复期病人血清中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 D.x线胸部检查出现阴影 7. 人患禽流感潜伏期为(D) A.1天 B.14天 C.9天 D.7天以 8. 引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亚型是(A) A.H5N1 B.H7N7

C.H9N2 D.H9N1 9. 人禽流感抗病毒治疗首选:(D) A.利巴韦林 B.泛昔洛韦 C.金刚烷胺 D.达非 10.用奥司他韦治疗流感,可减轻发病和症状,但应在发病()天使用。(D)A.5 B.4 C.3 D.2 11. 有关人群易感性描述错误的是:(B) A.由于种属屏障的原因,人类对禽流感病毒多不易感。 B.人禽流感与季节性流感存在交叉免疫。 C.禽流感病毒只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而且病情较重。 D.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12. 关于SARS的主要传播途径(A) A.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B. 粪口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C. 易感者的手直接或间接接触了污染物质不传播SARS D. 同室居住者不易被感染 13. 对于疑似SARS者正确的处理方法是(D) A. 进入正常诊疗程序 B. 安排医学隔离观察,可采用居家隔离观察并随诊的形式 C. 留院观察,收入单人观察室,需家属陪护 D. 留院观察,收入单人观察室,为避免交叉感染,不允许家属陪护 14. 下列关于SARS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D) A. 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 B. 严重者明显呼吸窘迫但肺部体征不明显 C. 氧疗及呼吸支持很重要 D.抗生素治疗有效 1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病原体为(B) A. 冠状病毒OC43 B. SARS冠状病毒SARS-CoV C. 冠状病毒229E D.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16. 对SARS病人发病后的密切接触者,应自与病人最后接触之日起,进行医学观察天。(C) A.7 B.10 C.14 D.21 17. 鼠疫是我国法定传染病。(A)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