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可编程模拟器件在接收机动态可重构结构中的应用设计

可编程模拟器件在接收机动态可重构结构中的应用设计

可编程模拟器件在接收机动态可重构结构中的应用设计
可编程模拟器件在接收机动态可重构结构中的应用设计

可编程模拟器件在接收机动态可重构结构中的应用设计

可重构结构是一种可以根据具体运算情况重组自身资源,实现硬件结构自身优化、自我生成的计算技术。动态可重构技术可快速实现器件的逻辑重建,它的出现为处理大规模计算问题提供了一种兼具通用处理器灵活性和ASIC电路高速性的解决方案。在笔者所从事的系统设计中,当模拟器件的一些性能改变但又不能及时更新调整后端的数字基带处理时,比如滤波器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引起的温漂特性所带来的影响,此时就可以用可编程模拟器件替代一部分前端固定模拟器件,进而可以实时的对FPGA模块进行动态可重构操作,最终达到系统性能的最优化。

可编程模拟器件

可编程模拟器件是近年来崭露头角的一类新型集成电路。它属于模拟集成电路,即电路的输入、输出甚至内部状态均为随时间连续变化且幅值未经过量化的模拟信号;同时,该类器件又是现场可编程的,即可由用户通过改变器件的配置来获得所需的电路功能。为支持上述可编程能力,可编程模拟器件需以可编程模拟单元(CAB)和可编程互连网络(PIN)为核心,配合配置数据存储器、输入单元、输出单元或输入\输出单元等共同构成[1](见图1)。

图1 可编程模拟器件组成框图

多数可编程模拟器件在单一的+5V电源电压下工作,额定功耗为100mW量级。由于采取了特殊的措施,其输入、输出线性范围通常可达到接近满电源电压量程;闭环带宽已达到数百千赫到数十兆赫;频率失真度、共模抑制比、内部噪声等指标也已达到中、高精度运算放大器的水平。

尽管模拟信号处理的精度低于数字信号处理方式,但仍能满足许多重要应用对计算精度的要求,而所需的电路规模较小,成本也较低。同时利用其可编程特性,还可以实现精确的自动调谐和自动增益控制,显著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位检测器的实现

TRAC(完全可重配置模拟电路)是英国FAS公司的现场可编程模拟器件系列产品的总称。它提供了一条从信号处理问题出发,可解决各种常见的信号处理问题。器件参考模拟计算机的运算单元并加以扩充,使器件内部的每个可编程模拟单元均具备加、减、取负、对数、反对数、积分、微分等8种运算功能,因此只需选定运算的类型和给出必要的参数,便可以很方便地完成对有关单元的设计,根本无须考虑单元电路的内部结构等具体细节。其内部各单元之间采取自左向右固定连接的形式,所有单元的输入\输出端均引出至器件引脚上,并且允许利用各单元均具备的“直通”和“关断”功能或者利用外接的“短路线”来修改这种基本连接[1](见图2)。

图2 TRAC器件结构示意图

在笔者所从事的认知无线电硬件平台设计中,由于需要从强信号背景环境中识别提取出微弱的信号,因而可利用TRAC器件构成相敏检测器,并将其作为锁存放大器的一部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电路像窄带滤波器那样工作,除去大部分不希望要的强信号而仅允许待测的微弱信号通过。

图3所示为相位检测器的基本框图。输入信号和参考开关信号具有相同的频率和相位。从所示的开关输出中可望得到一个全波整流信号,而且经过低通滤波器后,便可得到和交流信号电位成比例的直流电压输出。在实际应用中,输入信号可能非常小,因此还需要加入前置放大级以支持精确的检测。因为通常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连续改变参考信号的频率,同时测量相应的直流输出。同样,若需要检测某个单一频率,则参考信号必须与待测输入信号频

率相同。由于相位检测器也对相位敏感,因此当两个信号相位相同时会得到最大的输出电压。

图3 相位检测器框图

相位检测器和低通滤波器一样需要利用两片TRAC器件来实现。而外部元件对于放大器和滤波器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必须对满足条件的元件进行合理取值。

可编程ADC的实现

认知无线电接收机对其前端采用的高性能模-数转换器(ADC)及模拟器件的要求都较高,而FPGA在基带数字信号处理方面又迫切需要动态可重配置。为了适应以上要求,可以首先考虑使用可编程模拟器件来实现ADC,以下是两种具体实现方法。

FIPSOC混合信号片上系统

SIDSA公司的FIPSOC混合信号片上系统是快速开发模拟、数字集成应用的理想工具。FIPSOC芯片包括内嵌的增强型8051微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以及一组面向信号调理和数据采集应用的可灵活配置的模拟单元。与分离的模拟、数字FPGA方案相比,采用FIPSOC混合信号片上系统,可使产品设计周期缩短30~40%。

可编程的模拟、数字单元与8051的单片系统包括模拟单元、转换单元、可编程数字单元、8051内核和该系列中的所有器件具有兼容的存储器分布,其中转换单元含有4路DAC(分辨率可配置为8至10位),采用逐次逼近算法,可利用这些DAC实现高达800KHz采样率的ADC(见图4)。

图4 数据转换模块的框图

数据转换模块包含4个8位的逐次比较寄存器(SAR),它可以和内部的DAC联合工作,以获得模/数转换。

每一个通道有一个独立的SAR,它接收逐次比较的结果,并驱动对应的DAC,每一个通道的转换可以独立进行。当转换模块编程为9或10位ADC转换时,相应的SAR形成组:9位ADC 时,SAR1和SAR2为一组,SAR3和SAR4为一组;10位ADC时,所有4个SAR形成一组。这时,成组的SAR各自工作1至2个周期,在转换结束时,SAR将其内容寄存在输入/输出寄存器中,并使能中断产生模块。在连续转换模式下,将启动下一次转换。在转换过程中,可编程逻辑模块可以独立发布转换命令,这将给本次以及下一次转换带来错误。在连续转换模式下,这将导致致命错误,因为错误是可以传递的,并将得到不可预料的结果。

其控制部分是一个标准的8051微处理器。复合后,8051核首先对可编程元胞进行配置,配置完毕后可以当作一个通用的微处理器使用。为了更好的支持FIPSOC的动态可重构特性,已对其指令和功能单元做了一些改进。

CypressPSoC器件

Cypress半导体公司的PSoC混合信号架构将可编程的模拟与数字模块同8位微控制器进行了完美集成,这种独特的功能组合使设计人员能够针对各种应用实现无与伦比的灵活性。最新CY8C23x33器件采用8位逐次逼近ADC,能实现高达375Ksps的采样率。此外,该解决方案还具备可实现出色可配置性的26个GPIO,能够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特性要求。该器件采用5x5mm的QFN封装,能够最大限度地缩小板极空间。

PSoC器件集成了通过一个片上微控制器进行控制的可配置模拟和数字电路,提供更强大的设计修改功能,并进一步减少元件数量。PSoC器件包括最大32Kb的闪存、2Kb的SRAM、一个带有32位累加器的8x8乘法器、电源和睡眠监控电路,以及硬件I2C通信[2]。

所有的PSoC器件都是可动态重配置的,使得设计人员能够随意在运行过程中改变内部资源形式,使用较少的元件完成既定任务。易用的开发工具让设计人员能够选择可配制程序库

元素来提供模拟功能(如放大器、ADC、DAC、滤波器和比较器),以及数字功能(如定时器、计数器、PWM、SPI和UART)。PSoC系列器件的模拟性能包括轨至轨输入、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和分辨率高达14位的ADC,以及超低的噪声、输入漏电流和电压偏移。

单个PSoC器件可集成多达100个外围部件,在提高系统质量的同时,节省客户的设计时间,缩减板级空间和功耗,并使系统成本降低。

接收机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的结果,结合前端硬件电路,为实现一定的认知无线电功能,特设计接收机结构(见图5)。

图5 接收机结构

前端低噪声放大器选用的是ADA4857-1,这是一个超低损耗、低功率、高速运算放大器,在SOIC结构下的3dB带宽可以达到750MHz,其开环增益为57dB,基本满足此接收机对前端低噪声放大器的要求。在搭建电路时尤其要注意电源旁路、寄生电容和外围器件的选择对充分发挥放大器性能的影响[3]。

DDS(直接频率合成器)选用的是1GSPS的AD9858,其使用先进的DDS技术和一个内置的高速、高性能D/A转换器组成数字可编程、完全高频率的合成器,可以产生一个高达400MHz 的模拟输出正弦波,完全满足接收机对本振的要求。

混频器、带通滤波器、放大器和抗混叠滤波器都可以由Cypress的PSOC器件cy8c23x33来统一实现。PSOC模拟系统包括一个8位SAR ADC和4个可配置模块,每个模拟模块由一个运算放大器电路组成,允许模拟复信号流的建立。同时,模拟外围部件非常容易被定制从而满足特殊应用场合的需求。PSOC可以分别实现一个可编程带通滤波器和一个低通滤波器以替代接收机前端需要的带通滤波器和抗混叠滤波器,实现一个可选增益高达93dB的仪表放大器以替代中频放大器,一个乘加累积器提供了一个快速8位乘法器以替代混频器,以上可编程模拟器件均能基本满足接收机前端性能要求。我们使用PSOC设计器进行PSOC的工作配置,写入使用PSOC的应用程序并调试应用。拿放大器来举例,首先在设计器中找到这个模块并新建一个电路,搭好外围电路元件,按照建立时间、转换速率和增益带宽等几个参数设定好初始值,产生应用程序代码,然后写入主程序和子系统的任何子程序,如果所有程序正确,接着将产生一个HEX文件,最后由PSOC设计器中的调试器执行,它下载HEX文件到在电路模拟器(ICE)中,至此一个可编程放大器设置完毕,可以投入使用。

可编程ADC本来可以由Cypress PSOC来实现,但PSOC实现的ADC采样速率最多只有375 Ksps,无法满足认知无线电接收机前端的带宽要求,因此可以考虑使用SIDSA公司的FIPSOC 器件,同时后端基带数字处理任务也可交由FIPSOC中的8051核和FPGA兼而实现。利用运行于WINDOW环境下的集成化开发工具,进行ADC的设计和编程,结合上面介绍的一部分内容,具体到ADC设计时还需要首先设置外部输入/输出引脚、内部输入/输出引脚和内部信号的初始化数值,然后再对mP控制寄存器和静态RAM进行配置,以达到所需要的性能要求。数字宏单元(DMC)是FPGA的可编程数字单元,它是基于查找表结构的可编程单元,具有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资源,而组合部分和时序部分之间则由布线资源加以连接。利用动态重配置模式可对多个DMC单元进行设置,可以改变硬件电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前端的可编程模拟器件进行实时更新配置,这一技术目前正在探索研究中[4]。

以上只是各个模块的分开设计,但是设计好整个接收机系统,还需要对各个模块之间的连线以及参考时钟等许多方面给以足够的重视。各个模块都有属于自己的输入/输出端口,为达到预定的系统性能要求,必须严格对照技术手册和自己的预先布线安排接好各输入/输出端口。至于时钟,避免采用时钟抖动大的门电路是电路设计中需要严格遵守的准则之一,在此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器件的性能;除此,拿FIPSOC来说,除某些条件下,8051时钟

和其送至DMC的副本时钟的相对相位会交换外,时钟停止不影响时钟同步;每次不同时钟重新配置后,必须重新同步。

结语

目前,已经在理论上证明了以上接收机结构设计的可行性,下一步将逐步搭建出具体的硬件平台并测试验证。除了可编程模拟器件外,新兴的可进化硬件(Evolvable HardWare,EHW)研究领域以硬件在线自适应为目标,也将可编程模拟器件作为实现模拟电路自动设计和在线自适应的重要评估手段和实现载体。可以预期,随着模拟可编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器件品种的逐步丰富,可编程模拟器件将会成为实现模拟电路的首选器件和最佳选择。

结构设计方案说明

结构设计方案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XX省XX市XX区,位于XX街路南,XX路东,地块总用地面积1A32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13A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A1A00平方米(其中金融科技服务平台A300平方米,科技资源服务平台A50平方米,创新孵化服务平台A50平方米,配套服务A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A0平方米(其中地下停车场A00平方米,半地下绿地覆盖商业A0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B层,裙房商业2层。 二、设计依据: 1、本项目的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 2. 本项目依据国家及XX省现行建筑结构规范、规程和标准进行设计,依据的规程规范主要有: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5)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J186-2010 (8)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规程》 (12) 《湿陷性黄土场地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规范》3.竖向荷载 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楼面活荷载取值如下: 4.地震作用 本项目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 5.风荷载 本项目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刚度和强度设计均采用10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45KN/m2,地面粗糙度取为B类。由于建筑单体距离较为接近,确定风荷载取值时,需考虑相邻建筑干扰效应的影响。 6.其他荷载及作用 基本雪压为0.40KN/m2(100年一遇),与或荷载不同时考虑。温度作用考虑计算温差+30度/-30度。地下室人防区域按照平战结合的人防设计考虑设计荷载取值。本工程人防为核5常5,甲类二等人员掩蔽所或甲类人防物资库。 7.场地条件

结构设计总说明识图讲解讲解

结构设计总说明识图讲解 三、自然条件: 3.1场地的工程地质及地下水条件: 各土层的信息及地下水情况确定合理的基坑支护形式; 2.基坑开挖过程中查看实际的土层是否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各土层的信息一致,如果不一致与基坑支护单位协商是否调整支护形式; (1)根据水位表信息确定基坑支护形式; (2)根据水位表信息明确降水方式; (3)对于在干湿交替条件下,注意设计对混凝土结构是否有特殊要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有建议,设计应考虑。) 四、正负零绝对标高 结构说明给出中±0.000的绝对标高,核对结构图与建筑图相对标高±0.00相对应的绝对标高是否一致。 七、设计采用的荷载标准值 结构说明中给出的设计荷载标准值,作为顶板拆模后楼面堆载的依据。 八、地基基础 8.1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整体采用天然地基,基底标高在36.00m左右,持力层土质为第四纪冲洪的粉质粘土、粘质粉土3层,局部存在的有机质粘土、有机质重粉质粘土3-2?层在验槽时视钎探情况酌情处理,综合考虑的承载力标准值(ka)为160kPa。 1. 若工程采用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应随时掌握持力最后一步土开挖时基底的土质情况,如果达不到持力层土质要求,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协商,从新确定开挖深度。避免二次开挖。避免施工成本加大及影响施工进度。 2.如果塔吊基础设置在基底标高,可作为地基是否满足塔吊的地基承载力要

求的参考,不满足塔基承载力要求时,需对对地基进行处理,确定处理方法。 8.1.1 天然地基基槽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上200mm时,应进行普遍钎探,并通知地质勘测、监理、设计等有关单位共同验槽,确定持力层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提前绘制钎探图,钎探点布置视地基复杂情况间距1.0m-1.5m,钎探深度应符合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要求。 8.2 关于施工降水 8.2.1 本场区施工时,应根据地勘报告及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降低地下水位,保证正常施工,防止结构上浮,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因降低地下水位对周围建筑物、道路产生不利影响。 1.工程如果需降水,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论证。应考虑是否对建筑物、及道路产生不利影响,如有影响,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勘察报告》应有建议是否需要降水) 2. 防止结构上浮问题设计应考虑。 8.2.2 本工程在完成基础底板且主体结构完成了地上六层或以上时具备停止降水条件。 1.明确了停止降水的条件,如果本工程有沉降后浇带,还需考虑其封闭时间是否影响停止降水时间。 (2)停止降水时间(对应的形象部位)应在降水方案中体现。 8.2.3 如需提前停止降水,须根据周围未降水区域水位标高和已完成结构楼层情况由相关各方(甲方、监理、设计、施工、水位监测等单位)共同商定。 8.2.4当施工组织计划先停止降水后补浇后浇带时,应采取图1-2、图1-3的先停止降水后补浇后浇带的加强措施。 (1)首先确定是否采用先停止降水后补浇后浇带 (2)如果确定采用先降水后浇筑后浇带的方法应采取图1-2、图1-3的先停止降水后补浇后浇带的加强措施。并体现在方案、交底中。 (3)停止降水及后浇带施工明确,并有书面的依据。甲方、监理、设计的认可。(因为图纸不是一种方法) 8.3 本工程基坑较深,开槽时应根据勘查报告提供的参数进行放坡,对基坑

【设计院】初步设计结构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 二、设计依据 1、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类别暂定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特征周期 0.65 s;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 2、本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3、基本风压值为 0.45kN/m2(n=50);基本雪压值为 0.15kN/m2(n=50)。 三、荷载取值 1、基本风压 本工程基本风压按50年一遇取值,其基本风压值为0.45kN/m2,承载力计算为0.45kN/ m2,场地粗糙度类别为B类。 2、地震作用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暂定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 g,特征周期 0.65 s;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 3、主要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公寓: 房间:2.0kN/ m2 卫生间:2.5 kN/m2(带浴缸:4.0) 阳台:2.5 kN/m2 客厅:2.0kN/ m2 餐厅:2.0kN/ m2 电梯前室:3.5kN/ m2 楼梯过道:3.5kN/ m2 楼梯:3.5kN/ m2 电梯机房:7.0kN/ m2 厨房:2.0kN/ m2

设备机房:7.0kN/ m2 展示区及商业设施: 展览厅:3.5 kN/m2 商业:5.0 kN/m2 餐厅:2.5 kN/m2 卫生间:2.5 kN/m2 楼梯:7.0 kN/m2 设备机房:10.0kN/ m2 车道:4.0 kN/m2 消防车道:20.0kN/m2或35.0kN/m2(按规范及实际工程情况调整)发电机房、变配电房:10.0 kN/m2 通风机房、排烟机房:7.0 kN/m2 水泵房:10.0 kN/m2 电梯机房: 7.0 kN/m2 消防疏散楼梯:3.5 kN/m2 有固定座位的看台:3.0 kN/m2 无固定座位的看台:3.0 kN/m2 露台:3.5 kN/m2 上人屋面:2.0 kN/m2 非上人屋面:0.5 kN/m2 四、主要设计标准、规范及规程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结构设计总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 一、概述 1.1本工程为暨南大学旅游学院教学楼,6层,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 框架结构,建筑物总高21.6米,相对标高±0.000等于于绝对设计 标高28.300m 1.2本工程主要依据除另行注明者外,均按初步设计审批文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以下建筑工程现行设计规范: 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2012); 1.3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分类:丙类 1.4本工程抗震设计的类别和等级: 1.5本工程主要使用荷载(标准值,KN/m2):荷载根据《GB50009-2012》 规定按功能分区选用。基本风压:W=0.75KN/m2(50年一遇);地面 粗糙度类别:C类 1.6本工程设计未考虑冬季施工措施,施工单位应根据有关施工规范自定。施工单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各项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如按施工规范对跨度较大的梁、板起拱等 1.7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1.8本工程图纸中的标高单位均为m(米),尺寸单位均为mm(毫米)。 二、材料 2.1混凝土 2.1.1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开裂)基础垫层为C15;基础梁为C25,楼梯间梯段板为C30,基础及 ±0.000以下外墙混凝土抗渗等级P6,基础梁保护层:有垫层40mm 2.1.2结构混凝土环境类别及耐久性要求: 基础及与土壤接触部位、露天构件为二b类,卫生间等室内潮湿环境为二a类,其余为一类。 耐久性要求如下: 2.2钢筋:为H PB300钢筋;为HRB335钢筋;为HRB400钢筋;1、钢筋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2、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 实测值与屈服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 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 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应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2.3焊条: 2.4吊钩、吊环应采用 HPB235级钢筋;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应采用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书 摘要:地下三层,地上十层,框剪结构,空调形式为冰蓄冷,冷辐射吊顶。 1 设计依据 1.1上级批文详见总论部分; 1.2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1.3建筑专业提出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1.4室外计算参数(北京地区)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2℃ 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28.6℃ 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6.4℃ 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30.0℃ 夏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8 % 夏季大气压力99.86Kpa 夏季平均风速 1.9 m/s 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12℃ 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5℃ 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45 % 冬季大气压力102.04 Kpa 冬季平均风速 2.8 m/s 1.6国家主要规范和行业标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5)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 1.7 2004年5月19日由中船重工集团组织的《科技研发大厦空调方案研讨会》专家组意见。 2 设计范围

本工程为船舶科技研发大厦,总建筑面积为33928平方米,预留建筑面积为5494平方米,建筑高度为33.99米。地下二﹑三层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层高3.6米;地下一层主要为餐厅﹑厨房﹑多功能厅及档案室,层高5米;首层至八层主要为办公及会议室,首层层高为5.0米,其余为3.9米。 设计范围为采暖、通风、空调、防排烟及冷热源设计。冷冻机房冷却水系统由给排水专业设计。 3 设计原则 满足国家及行业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空调技术及设备,创建健康舒适的室内空气品质及环境。 4 空调设计

齿轮泵的结构改进设计论文

摘要 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最重要的动力源,在液压传动系统中应用广泛, 因此, 吸引了大量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其主要部件是内部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现代机械工程对齿轮泵提出很多新要求,如压强高、排量大、脉动低、噪音低等,所以对齿轮泵的性能分析与改进成为了很重要的课题。 本课题以齿轮泵为研究对象,总结了齿轮泵的特点,深入研究了齿轮泵整体结构及其原理,并利用UG三维建模软件对其进行实体建模,对齿轮泵的流量特征、径向啮合力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为齿轮泵的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研究了多种齿轮泵的齿廓类型,并推导出这些齿廓线方程。最后学习了流体动力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利用CFD前处理软件Gambit和后处理软件Fluent对以上五种齿廓齿轮泵进行流体分析,并比较不同齿廓分析后的结果,分别计算了齿轮泵齿间区的流量、齿轮啮合区域的流量,最后就得到了齿轮泵的流量。在时间和转速确定的情况下,得到齿轮泵的流速。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对其内部的流场有很大的影响,采用fluent有限元法求解计算模型,就不同齿廓的变化特点进行对比,可以得出每种类型齿廓的相应的优缺点,从而得出最优的分析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改进设计出新的齿廓线。 本文对齿轮泵的输出特性研究,推到出齿廓线方程,最后结合流体动力学理论,运用CFD前处理软件Gambit和后处理软件Fluent对以上五种不同的齿廓齿轮泵进行流体分析,在相同的转速下,比较不同齿廓的分析结果,渐开线齿廓在齿轮泵中的增压效果最好,并提出一些优化方案。 关键词:齿轮泵;齿廓;有限元法;输出特性;流体分析

Abstract Gear pump is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power in the hydraulic system, widely used in the hydraulic drive system, therefore,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scholars study, and its main components are a pair of gears meshing with each other by the internal。Moder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ave made a lot of new requirements to gear pump,such as high pressure, large displacement,low ripple and low noise,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gear pump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issue. The topics to gear pump for the study,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ar pump, in-depth study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the gear pump and UG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software, solid modeling,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ar pump,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the radial direction meshing force of radial direction,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gear pump. A variety of the type tooth profile of the gear pump and derive the equations of these tooth profile. Finally learn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fluid dynamics, to CFD pre-processing software Gambit and post-processing software Fluent for more than five tooth profile gear pump fluid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results of different tooth profile analysis were calculated flow rate of the area of the interdental, gear meshing area of flow of the gear pump the, and finally got the flow of the gear pump. In the case of time and speed determined to obtain flow rate of the gear pump. Structure of the external gear pump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its internal flow field, using the fluent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solving the calculation model, comparison of the chang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tooth profile can be drawn from the corresponding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type of tooth profile to arrive at the best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to improve the design of a new tooth profile on this basis.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ar pump onto the tooth profile equation and finally the theory of fluid dynamics, the use of pre-processing of software CFD Gambit and post-processing software Fluent fluid analysis more than five different tooth profile of the gear pump in the same speed, different tooth profile analysis result of that the best of booster effect is involute line tooth profile of the gear pump, and put forward some optimization program of it. Keywords: gear pump; tooth profile; finite element method; output characteristics; fluid analysis

框架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1.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 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虑四层32的钢管叠加)。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分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并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附加扭距。一般:板厚>1 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为PM?.T。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 如坡、平屋顶、橱厕、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向双排配筋

网站软件(结构)设计说明书()

网站软件(结构)设计说明书 一.引言 1.引言 1)将系统划分成物理部分,即程序、文件、数据库、文档、图片等。 2)设计软件结构,即将需求规格转换为体系结构,划分出程序的基本模块组成,确定模块间的相互关系,并确定系统的数据结构。 3)预期的读者:本说明书是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说明书,主要读者群为项目组成员,其次供公司上层(老师)评审,并指导开发人员的开发。 4)本说明书为系统的概要设计说明书,为系统详细的设计的主要依据。主要读者群为项目组成员,使得项目组内成员对整个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其概要的实现手段,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是整个系统最初形,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引导性文档(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将从设计的角度对系统进行综合的描述,使用不同的视图来描述其不同方面。在本说明书中,将对该说明书的结构进行简要的说明,明确该说明书针对的读者群,指导他们正确的使用该说明书。 2.背景 1)项目名称:山桐子绿色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项目任务提出者:黄先生 3)项目负责人:杨卫 4)开发者:何文静,先雪莉,王娟,白瑜,杨卫 5)开发工具:Flash CS4;Dreamweaver8 6)运行平台:本项目采用WINDOW 2000为操作系统 7)适用用户:所有能上网浏览网页的用户,主要用户是需要山桐子的人群. 3.定义 1)该文档也需要将本文档中所涉及的所有术语、缩略语进行详细的定义。还有一种可简明的做法,就是维护在一个项目词汇表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每个文档中都重复很多内容。 2)比如: DL:登录ZC:注册GSJJ:公司简介CPZS:产品展示SCYF:生产研发WDDD:我的订单XWZX:新闻中心LXWM:联系我们RCZP:人才招聘 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如: (1) 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和需求说明书; (2) 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如开发标准书; (3)本文件中各处引用到的文件资料: [1] 陈元国.需求分析说明书.参考资料书,2013.4 [2] 顾正刚.网站规划和建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 [3] 张强.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参考资料书,2013.5

建筑设计总说明word版本

建筑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四层框架结构公寓楼,共有建筑面积2431.04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4.85米,层高均为3.60米,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冻土深度为0.82米,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类为一类。宿舍类别为三类。 二、工程设计依据的技术准则: 1.按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及我方提供并经建设单位认可签定的各层功能平面配置图。 2.《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 7.《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10.《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1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0) 12.《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13.《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14.甘建设[2008]249号关于印发《关于加强5.12汶川地震后我省城乡规划编制及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抗震设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15.《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级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甘建设[2013]454号。 16.庆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西峰区董志镇陈户初级中学学生公寓楼》初步设计的批复。庆市政改[2013]936号 三、施工要求: 1.一层所有外窗几雨篷上方二层外窗均可做可开启式防盗栏,做法见甘02J03-70页-5. 2.本工程四周做1500款散水,做法见甘02J01-19页-散3(3:7灰土厚300),坡度为5%,散水四角双向,1500范围内加配双向单层φ6@200钢筋。 3.落水管、雨斗均为3.5后镀锌铁皮,落水管为φ100,做法见屋顶平面图。距地2.0米范围内为3厚钢管,与落水管采用承插式连接,详见甘02J02-14页-C,落水管距地1.5米范围内做钢筋防护罩,材料做法仿甘02J13-71页-1,与墙体采用φ8×80膨胀螺栓连接。 4.每个落水管底在散水上作混凝土水簸箕,见甘02J02-14页-3. 5.卫生间及盥洗间地坪做1%的坡度向地漏找坡,最高处比楼层低20mm,墙根部做200高C15混凝土条带。 6.所有预埋铁件均除锈后刷防锈漆两道、银粉漆两道。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图样)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住宅小区位于××市第一机床厂院内,总用地面积约为2.53公顷。本工程由拟建场地南侧的三栋塔式住宅(1~3号楼)和北侧的多层住宅(6~10号楼,各楼相对独立)合围而成,两排楼中间为集中绿地,覆土3m,以下为地下汽车库(4号楼),地下汽车库西面为锅炉房(5号楼),总建筑面积约为12.4万m2。 2.2、3号楼与1号楼完全相同;7、8、9、10号楼与6号楼完全相同。 二、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三、自然条件 1. 风雪荷载 2. 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 3.场地标准冻深: 1.20m 4. 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初步设计依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市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2004年5月编制的《××市第一机床厂住宅岩土工程初勘报告》(工程编号2004-初勘021),其主要内容如下: 4.1 位置及环境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市第一机床厂院内,场地地形基本平坦,自然地面标高在44.67m-45.49m之间。地貌单元属永定河及温榆河流洪积扇中下部。 4.2 地物及洞穴 因现有厂房未拆除,1号、2号楼及地下车库部分钻孔(ZK15、ZK19~ZK21、ZK24、ZK25、ZK36)未施工,待条件具备后须补勘。场地原有建筑物未拆除,使部分钻孔移位,但不影响钻探的精度和地基方案的选择分析。

4.4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基础设计水位的确定 4.4.1水文地质特征 拟建场区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分布有两层地下水,各层地下水类型及钻探期间实测水 工程场区1955年水位标高达到43.0m左右,埋深2.0m左右,近3-5年地下水最高水位标高42.50m左右; 4.4.3地下水腐蚀性测试及评价 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材无腐蚀性; 4.4.4基础设计水位的确定 如地下室设有主要机电设备,一旦进水将使建筑物正常使用受到影响或损失,建筑防水设计应按历年最高水位考虑; 验算地下室外墙承重能力及地下车库抗浮验算时设计水位的取值,可根据历年最高水位标高,按有关规范或标准的规定确定。 4.5场地地震效应 4.5.1场地地震烈度 拟建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4.5.2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 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4.5.3地基土液化可能性判别 拟建场地属非液化场地。 4.6地基基础方案设计及防治措施建议 拟建1~4号楼楼基底标高基本相同,约为39.50m左右,相应持力层为粘土层③,地基承

改装船锚系结构改进设计及应用研究

改装船锚系结构改进设计及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7-09-20T16:58:19.21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作者:晏莎 [导读] 对船锚系统结构进行改装与设计,促进其有效应用是十分必要的,要基于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改进与设计。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对船舶锚系结构进行改装与设计,需要对原船舶锚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并在改进方式下保证其达到相关要求。但是,基于结构 设计的相关规范,在文章中对其详细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合理参考。 关键词:改装船;锚系结构;设计;应用 锚泊系统是起锚、抛锚的主要机械设备,当船舶在锚地和浅水区域临时停泊期间,能够依靠船上抛出的锚抓住底部淤泥、砂石等,保 证抵御风力、水流等现象,也能对船舶进行起锚操作。所以,对船锚系统结构进行改装与设计,促进其有效应用是十分必要的,要基于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改进与设计。 一、对锚台、锚唇结构的外形、尺寸进行设计 在对锚台、锚唇结构进行设计期间,需要基于各个方面要点,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当船舶到任何的一个方向倾斜5度的时候, 锚的收起的时候,锚抓是不能抓住船底板。不管锚抓处于哪种状态,其存在的锚杆都需要将其拉倒锚链筒,并促进锚抓与船外板的贴合。当被拖到锚链筒的锚,不能在航行期间将其没入水。锚还需要基于自重,抑制锚从链筒中抛出。根据一定的设计要求,还需要根据当期的船体结构和实际发展状况,保证锚链筒不被改动,促进锚台与外形结构尺寸的合理设计。其中,要首先选择具备自扶正功能的锚,保证能够为后期的锚台和锚唇尺寸设计提供便利。还要将锚唇上下的接触点确定出来,基于锚链筒的倾斜,分析拉锚期间的收紧度,保证能确定出上下锚唇的最小曲率半径和其存在的高度值。根据使用期间的实际情况,确定锚唇的最小曲率半径,不仅能促进锚链链节有效通过锚唇,还能减少其存在的卡住现象。对于上下锚唇的高度值,在设计期间,需要根据上锚唇的高度,基于其下锚唇高度的70%,确定出锚台、锚唇的外形形状和尺寸以及结构[1]。 二、实现锚台、锚唇结构的三维模型仿真设计 我国的锚制造企业比较多,虽然为锚设计与制造工作建立的相关标准与规范,但在我国与行业的一定范围内,各个厂家对锚的形状、 尺寸制定还存在较大差异,在拓扑将结构上也存在较大不一致现象。一些厂家基于实际情况,实现了三维建模,避免后期运动期间与实际产生不符合现象,期间,主要使用三维设计软件Rhino对锚的三维模型进行设计。该手段的使用促进锚泊系统的合理优化,保证锚台、锚唇结构设计的优化性,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锚唇的设计精度。同时,还能对几何拓扑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对锚唇结构进行归纳总结。期间,需要根据各个截面上存在的曲线形状,为其实现全参数化建模,当其存在一些不吻合问题的时候,也能对参数进行调整,也能利用相关软件对其实现拉锚仿真试验工作。当起锚期间,锚与锚唇的贴合期间,锚抓会产生旋转过程。这时候,可以利用运动仿真,分析最后的贴合状态正面图,促进猫抓与锚唇的完成贴合。在该运动期间,也能将实际的贴合过程进行展现。所以说,利用软件对其设计,不仅能减少后期的生产设计拉锚实验,还能降低制作成本的产生。基于三维设计结果,对锚台与锚唇的外形尺寸、内部结构进行详细设计,基于锚台的内部结构,改变了传统的交叉式结构,促进组合的优化性,从而给施工工作人员提供较大方便,也促进生产工作、施工工作的便捷执行[2]。 三、锚台结构FEA分析 锚台结构的强度是基于受力以及船舶结构线复杂的影响,利用一般的方法对其进行设计与促进精准性的实现还存在较大困难。所以, 要根据船舶锚泊期间的实际状况,利用有限元方法和锚台结构对其分析和研究,也能基于船入级DNV规范对存在的强度进行校核[3]。 (一)环境力的影响 对锚台结构受到的环境力进行分析和研究。当一般船舶临时锚泊的时候,在无风环境下的浅水区域进行。这时候,当产生风暴,要进 港进行躲避。锚泊的作用是对船舶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以免其随意漂流。所以,对于抛出的锚泊线,要促进船舶外力作用下的漂移期间锚泊线下端能与水底相切,保证锚抓能够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走锚现象的产生。在浅水区域,当船舶抛锚的时候,船舶会受环境力的影响。比如:风力、流力以及波浪力的影响,都需要基于完整的锚系工况,分析动态锚泊,以保证能够按照相关规范对其计算。对风载荷的分析。风载荷是脉动的,在一天中,会随着风速数值的变化。因此,需要选择某个时距的平均风速对其表示。一般情况下,主要为有阵风风速、稳定风速以及持续风速。各个国家建立的船级标准都不同,所以,在设计期间需要给予研究。如:在海洋工程中,要对船设计载荷进行严格思考,保证能够按照DNV规范计算出平均风速[4]。 对波浪、流载荷的分析。海洋中存在的流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海流、漂流、密度流等,还存在波浪和潮汐。受水位变化的影响,在构 件作用上,静水压力与浮力也会产生较大变化。主要是因为船舶在锚泊期间,其中的海况存在较大不定性,所以,要依据实际的船舶情况和相关规范,确定出海流的综合速度。对于流载荷力,可以基于API-RP-2A,对拖曳力系数、惯性力系数进行研究,也能在整体上对海流力、波浪载荷动态进行研究。 (二)外力计算 锚链每米长度在水中的质量大约是锚链的质量×0.87。对于锚链出口处存在的锚链张力,其是作用与锚台结构来实现,其中的张力公式 为船舶的环境合力+锚链在水中的质量×船舶距离海底的深度。其中的船舶与海底深度之间的距离,是基于相关规范来选择。当存在的风、浪等方向相同的时候,其船舶存在较大危险性,所以,可以将风、浪、流的方向分别选择在0度、30度、60度、90度直至180度的海况组合进行计算[5]。 (三)锚台结构模型 当锚台结构受频繁力的影响,其锚唇上下会存有接触点。当锚链收紧的时候,锚唇下会受接触点力的影响,在收紧锚链期间,锚唇上 下接触点受力是相同的。收紧锚期间,锚抓受锚机的影响,锚紧贴锚唇结构。 四、对锚台船体结构进行设计 当锚台受力作用的影响,对内部筋板进行传递,并加强筋板对应船体结构的水平结构,促进其设计的合理性。 五、锚台、锚唇结构的实际效果 根据以上的设计分析和计算研究,通过DNV船级社与船东的审核,可以将其设计应用到船上。

结构设计总说明(带图完整版)分解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 1.工程概况 1.1 本工程位于xx市xxxxx,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由多栋商铺组成; 主要功能层数高度(m) 结构型式基础类型商铺 4 15.400 框架结构独基、管桩 2.设计依据 2.1 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2 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35kN/m 2(50年重现期);基本雪压:0.45kN/m 2; 抗震设防参数:本工程最大地震影响系数αmax=0.04(第一设防水准);场地特征周期Tg=0.35秒;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本工程抗震基本烈度为6 度,场地土类别为Ⅱ类。 2.3 xxx工程有限公司2014.10xxx一期-4号中心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工 程编号:2014-K53 2.4 本工程施工图按初步设计审查批复文件和甲方的书面要求进行设计。 2.5 本工程设计采用的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主要有: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200 3年局部修订)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补充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8-2009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T50330-201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涉及规范版本更新及修订的应按现行规范执行) 2.6 桩基静载荷试验报告和地基载荷板试验报告(本工程需有前述报告后方可进 行基础施工) 3.图纸说明 3.1 计量单位(除注明外):长度:mm;角度:度;标高:m;强度:N/mm 2。 3.2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1.700m。 3.3 本工程施工图与国标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 规则和构造详图》配套使用。 3.4 结构专业设计图应与其它专业设计图配合施工,并采用下列标准图: 国标 11G101-1、11G101-2、11G101-3、11G329-1;中南标 12ZG002、12ZG003、12ZG313 3.5 管桩专项说明另详。 3.6 本工程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 使用环境。

结构设计总说明1

结构设计总说明 1、主要设计依据 (1)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09—2010) (3)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4) (4)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5)国家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JGJ 3—2002) (6)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 3、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类型、湿陷等级、建筑物分类 4、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0.000以上,环境类别一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3.4.1 ±0.000以下,环境类别二 b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3.4.1 5、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6、基本风压、基本雪压、楼面和屋面活荷载的取值 (1)风荷载、雪荷载 (2)楼面和屋面活荷载的取值

7、混凝土的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 c t 2~6 层:C30 f c =14.3 kN/m2f t=1.43 kN/m2柱 1 层:C35 f c =16.7 kN/m2f t=1.57 kN/m2 2~3 层:C30 f c =14.3 kN/m2f t=1.43 kN/m2钢筋受力纵筋用:HRB400级钢筋(f y=360N/mm2) 箍筋或构造钢筋用:HPB235级钢筋(f y=210N/mm2) 8、混凝土结构构件纵筋、箍筋等的保护层厚度 梁纵筋、箍筋的保护层厚度:35mm 柱纵筋、箍筋的保护层厚度:30mm 9、混凝土结构钢筋的连接要求 采用螺丝套筒连接 10、结构计算 (1)地震作用 本工程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建筑场地类别为二类,抗震烈度8度,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一般情况下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都要考虑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本设计值考虑短轴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该地震作用由短轴方向的抗侧力框架结构承担。 框架结构地震作用的计算采用底部剪力法;结构的基本自震周期采用顶点位移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采用D值法。 (2) 竖向荷载作用(恒载及活载) 在计算单元范围内的纵向框架梁的自重、纵向墙体的自重以及纵向女儿墙的自重以集中力的形式作用在各节点上。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采用弯矩二次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

建筑初步设计 3.1一般要求 3.1.1初步设计文件: 1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 2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 3工程概算书。 注: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主要设备或材料表,主要设备或材料表可附在说明书中,或附在设计图纸中,或单独成册。 【条文说明】关于初步设计文件是否单列消防、环保等内容的专篇的问题,在修编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为了确保设计文件中各专业内容的完整性,或避免设计文件中有关内容的重复,本规定不要求初步设计文件单列消防、环保等内容的专篇。 3.1.2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2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和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3设计文件目录。 4设计说明书。 5设计图纸(可另单独成册)。 6概算书(可另单独成册)。 注:1对于规模较大、设计文件较多的项目,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可按专业成册; 2另外单独成册的设计图纸应有图纸总封面和图纸目录;图纸总封面的要求见4.1.2条。 3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和签署也可在本专业设计说明的首页上标明。 3.2设计总说明 3.2.1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设计中贯彻国家政策、法规; 2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书、方案文件等的文号或名称。 3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4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5规划、用地、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 3.2.2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2分期建设(应说明近期、远期的工程)的情况。 3承担的设计范围与分工。 3.2.3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2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节能、安保、人防设置以及抗震设防等主要设计原则。 3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的综合叙述。 3.2.4总指标 1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等指标。 2其他相关技术经济指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