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工安全技术与管理

化工安全技术与管理

化工安全技术与管理
化工安全技术与管理

化工安全技术与管理

由于化工生产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危险化学品,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有腐蚀等特点,从而导致化工生产较其他工业生产具有更大的危险性:较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职业病的发生率也较高。因此,安全生产在化工行业就更为重要。在《安全生产法》中被列入较易发生危险的一类(其他两类为矿山及建筑),在很多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第一节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

在化工生产中不同的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工艺条件,不同的化工过程有不同的操作规程。评价一套化工生产装置的危险性,不要单看它所加工的介质、中间产品、产品的性质和数量,还要看它所包含的化学反应类型及化工过程和设备的操作特点。因此,化工安全技术与化工工艺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基础,本节首先讨论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其相关基本安全技术。

一、氧化反应

绝大多数氧化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这些反应很多是易燃易爆物质(如甲烷、乙烯、甲醇、氨等)与空气或氧气参加,其物料配比接近爆炸下限。倘若配比及反应温度控制失掉,既能发生爆炸燃烧。某些氧化反应能生成危险性更大的过氧化物,它们化学稳定性极差,受高温、摩擦或撞击便会分解,引燃或爆炸。

有些参加氧化反应物料的本身就是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酸钾、铬酸酐、过氧化氢,它们的危险性极大,在与酸、有机物等作用时危险性就更大了。

因此,在氧化反应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氧化剂的投料量(即适当的投料比例),氧化剂的加料速度也不易郭凯。要有料号的搅拌和冷却装置,防止温升过快、过高。此外,要防止由于设备、物料含有的杂质而引起的不良副翻译你干,例如有些氧化剂遇金属杂质会引起分解。使用空气是一定要净化,除掉空气中的灰尘、水分和油污。

当氧化反应过程以空气和氧为氧化剂是,反应物料配比应严格控制在爆炸范围以外。如乙炔氧化制环氧乙烷,乙烯在氧气中的爆炸下限为91%,及含氧量9%。反应系统中氧含量要严格控制在9%以下。其产物环氧乙烷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很宽,为3%--100%。其次,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增加了反应体系的温度。在高温下,由乙烯、氧和环氧乙烷组成的循环气体具有更大的爆炸危险性。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工业上采用加入惰性气体(氮气、二氧化碳或甲烷等)的方法,来改变循环气的成分,缩小混合气的爆炸极限,增加反应系统的安全性;其次,这些惰性气体具有较高的热熔,能效地带走部分反应热,增加反应系统的稳定性。

这些惰性气体叫做致稳气体,致稳气体在反应中不消耗,可以循环使用。

二、还原反应

还原反应种类很多。虽然多数还原放映的反应过程比较缓和,但是许多还原反应会产生氢气或使用氢气,增加了反应火灾爆炸的危险性,从而使防火防爆问题突出;另外有些反应使用的还原剂和催化剂具有很大的燃烧和爆炸危险性,下面就不同情况作一介绍。

1、利用初生态氢还原

利用铁粉、锌粉等金属在酸、碱作用下生成初生态氢起还原作用。例如硝基苯在盐酸溶液中被铁粉还原成苯胺。

在此反应中,铁粉和锌粉在潮湿空气中遇酸性气体是可能引起自燃,在存储时应特别注意。

反应时酸、碱的浓度要控制适宜,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使产生初生态氢的量不稳定,使反应难以控制。反应温度也不易过高,否则容易突然产生大量氢气而造成冲料。反应过程中应注意搅拌效果,防止铁粉、锌粉下沉。一旦温度过高,底部金属颗粒动能加大,将加速反应,产生大量氢气而造成冲料。反应结束后,反应器内残渣中仍有铁粉、锌粉仍继续作用,不断放出氢气,很不安全,应将残渣放入室外储槽中,加冷水稀释,槽上加盖并设排气管一导出氢气。待金属粉消耗殆尽,再加碱中和。若急于中和,则容易产生大量氢气并生成大量的热,将导致燃烧爆炸。

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

有机合成工业和油脂化学工业中,常用雷尼镍、钯碳等为催化剂使氢活化,然后加入有机物质分子中起还原反应,例如苯在催化作用下,经加氢气生成环乙烷。

催化剂雷尼镍和钯碳在空气中吸潮后有自燃的危险。钯碳更易自燃,平时不能暴露在空气中,而要浸在酒精中保存。反应前必须用氮气置换反应器中的全部空气,经测定证实含氧量降低到规定要求后,方可通入氢气。反应结束后应先用氮气把氢气置换掉,并以氮封保存。

此外,无论是利用初生态氢还原,还是用催化加氢,都是在氢气存在下,并在加热加压下进行。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5%,如果操作失误或设备泄露,都极易引起爆炸。操作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流量。厂房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且应采用轻质屋顶,开设天窗或风帽,使氢气易于飘逸。尾气排放管管要高出房顶并设置阻火器。

高温高压下的氢对金属有渗碳作用,易造成氢腐蚀,所以对设备和管道的选材要符合要求。对设备和管材要定期检测,以防事故。

3、使用其他还原剂还原

常用还原剂中火灾危险性大的有硼氢类、四氢化锂铝、氢化钠、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异丙醇铝等。

常用的硼氢类还原剂为钾硼氢和钠硼氢。它们都是与水燃烧物质,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遇水和酸即分解放出大量的氢,同时产生大量的热,可使氢气燃爆。所以应储与密闭容器中,置于干燥处。钾硼氢通常溶解在液碱中比较安全。在生产中,调节酸、碱度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加酸过多、过快。

四氢化锂铝有良好的还原性,但遇潮湿空气、水和酸极易燃烧,应浸在煤油中存储。使用时应先将反应器用氮气置换干净,并在氮气保护下投料和反映。反应热应由油类冷却剂取走,不应用水,防止水漏入反应器内,发生爆炸。

用氢化钠作还原剂与水、酸的反应与四氢化锂铝相似,它与甲醇、乙醇等反应也相当激烈,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保险粉是一种还原效果不错且较为安全的还原剂。它与水发热,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分解析出黄色的硫磺蒸汽。硫磺蒸汽自燃点低,易自燃。使用时应在不断搅拌先,将保险粉缓缓溶于水中,待溶解后再投入反应器与物料反应。

异丙醇铝常用语高几醇的还原,反应较温和。但在制备异丙醇铝是须加热回流,将产生大量氢气和异丙醇蒸汽,如果铝片或催化剂三氯化铝的质量不佳,反应就不正常。往往先是不反应,温度升高后有突然反应,引起冲料,增加了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采用还原性强而危险性又小的新型还原剂对安全生产很有意义。例如用硫代钠代替铁粉还原,可以避免氢气产生,同时也消除了铁泥堆积问题。

三、硝化反应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NO2)取代氢原子而生成硝基化合物的反应,称为硝化。硝化反应时生产燃料、药物及某些炸药的重要反应。常用的硝化剂是浓硝酸或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物(俗称混酸)。

硝化反应使用硝酸作为硝化剂,浓硫酸为触媒,也有使用氧化氮气体做硝化剂的。一般的硝化反应是先把硝酸和硫酸配成混酸,然后在严格控制温度的条件下将混酸滴入反应器,进行硝化反应。制备混酸时,应先用水将浓硫酸适当稀释,稀释应在

有搅拌和冷却情况下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并控制温度。如温度升高过快,应停止加酸,否则易发生爆溅,引发危险。

浓硫酸适当稀释后,在不断搅拌和冷却条件下加浓硝酸。应严格控制温度和酸的配比,直到充分搅拌均匀为止。配酸是要严防因温度猛升而冲料或爆炸。更不能把未经稀释的浓硫酸与硝酸混合,因为浓硫酸猛烈吸收浓硝酸中的水分而产生高热,将使硝酸分解产生多种氮氧化物,引起爆沸冲料或爆炸。浓硫酸稀释时,不可将水注入酸中,因为水的密度比浓硝酸小,上层的水被溶解放出的热量加热而沸腾,引起四处飞溅。

配制成的混酸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必须严格防止触及棉、纸、布、稻草等有机物,以免发生燃烧爆炸,硝化反应的腐蚀性很强,要注意设备及管道的防腐蚀性能,以防止渗漏。

硝化反应时放热反应,温度越高,硝化反应速率越快,放出的热量越多,极易造成温度失控而爆炸。所以硝化反应器要有良好的冷却和搅拌,不得中途停水断电及搅拌系统发生故障。要有严格的温度控制系统及报警系统,遇有超温或搅拌故障,能自动报警并自动停止加料。反应物料不得有油脂、醋酐、甘油、醇类等有机杂质,含水也不能过高,否则易于酸反应,发生燃烧爆炸。

硝化反应器应有泄露管和紧急排放系统。一旦温度失控,紧急排放到安全地点。

硝化产物具有爆炸性,因此处理硝化物事要格外小心。应避免摩擦、撞击、高温、日晒,不能接触明火、酸、碱。卸料是或处理堵塞管道是,可用水蒸气慢慢疏通,千万不能用黑色金属敲打或明火加热。拆卸的管道,设备应移至车间外安全地点,用水蒸气反复冲洗,刷洗残留物,经分析合格后,才能进行检修。

四、磺化反应

在有机分子中导入磺酸基或其衍生物的化学反应称为磺化反应。磺化反应使用的磺化剂主要是浓硫酸、发烟硫酸和硫酸酐,都是强烈的吸水剂。吸水时放热,会引起温度升高,甚至发生爆炸。磺化剂有腐蚀作用。磺化反应和硝化反应在安全技术上基本相似。不再赘述。

五、氯化反应

以氯原子取代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的反应称为氯化反应。最常用的氯化剂是液态或气态的氯、气态的氯化氢和不同浓度的盐酸、磷酰氯(三氯氧化磷)、三氯化磷、硫酰氯(二氯硫酰)、次氯酸钙(漂白粉)等。最常用的氯化剂是氯气。氯气由氯化钠电解得到,通过液化存储和运输。常用的容器有储罐、气瓶和槽车,它们都是压力容器。氯气的毒性很大,要防止设备泄漏。

在化工生产中用以氯化的原料一般是甲烷、乙烷、乙烯、丙烷、丙烯、戊烷、苯、甲苯及萘等,他们都是易燃易爆物质。

氯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有些反应比较容易进行,如芳烃氯化,反应温度较低。而烷烃和烯烃氯化反应温度高达300—500摄氏度。在这样苛刻的反应条件下,一定要控制好反应温度、配料比和进料速度。反应器要有良好的冷却系统。设备和管道要耐腐蚀,因为氯气和氯化产物(氯化氢)的腐蚀性极强。

气瓶和储罐中的氯气呈液态,冬天气化较慢,有时需加热,以促使氯气的气化。加热一般用温水而切忌用蒸汽或明火,以免温度过高,液氯剧烈气化,造成内压过高而发生爆炸。停止通氯时,应在氯气瓶尚未冷却的情况下关闭出口阀,以免温度骤降,瓶内氯气体积缩小,造成物料倒灌,形成爆炸性气体。

三氯化磷、三氯氧磷等遇水猛烈分解,会引起冲料或爆炸所以要防水。冷却剂做好不用水。

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冷却和吸收氯化反应的尾气。

六、裂解反应

广义地说,凡是有机化合物在高温下分子发生分解的反应过程都称为裂解。而石油化工中所谓的裂解是指石油烃(裂解原料)在隔绝空气和高温条件下,分子发生分解反应而生成小分子烃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伴随着其他的反应(如缩合反应),生成一些特别的反应物(如有较小分子的烃缩合成较大分子的烃)。

裂解是总称,不同的情况,可以有不同的名称。如单纯加热不使用催化剂的裂解称为热裂解;使用催化剂的裂解称为催化裂解;使用添加剂的裂解,随着添加剂的不同,有水蒸汽裂解、加氢裂解等。

石油化工中的裂解与石油炼制工业中的裂化有共同点,即都符合前面所说的广义定义。但是也有不同,主要区别有二:一是所用的温度不同,一般答题以600℃为分界,在600℃以上所进行的过程为裂解,在600℃以下的过程为裂化;二是生产的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产物为乙烯、丙烯、乙炔、联产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工产品,后者的目的产物是汽油、煤油等燃料油。

在石油化工中用的最为广泛的是水蒸气裂解。其设备为管式裂解炉。

裂解反应在裂解炉的炉管内并在很高的温度(以轻柴油裂解指乙烯为例,裂解气的出口温度近800℃)很短的时间内(0.7s)完成,以防止裂解气体二次反应而是裂解炉管内结焦。

炉管内结焦会使流体阻力增加,影响生产。同时影响传热,当焦层达到一定厚度时,因炉管壁温度过高,而不能继续运行下去,必须进行清焦,否则会烧穿炉管,裂解气外泄,引起裂解炉爆炸。

裂解炉运转中,一些外界因素可能危及裂解炉的安全。这些不安全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

1、引风机故障,引风机是不断排除炉管内烟气的装置。在裂解炉正常运行中,如果由于断电或引风机机械故障而使引风机突然停转,则炉膛内很快变成正压,会从窥视孔或烧嘴等处向外喷火,严重时会引起炉膛爆炸。为此,必须设置连锁装置,一旦引风机故障停车,则裂解炉自动停止进料并切断燃料供应。但应继续供应稀释蒸汽,以带走炉膛内的余热。

2、燃料气压力降低裂解炉正常运行中,如果燃料系统大幅度波动,燃料气压力过低,则可能造成裂解炉烧嘴回火,使烧嘴烧坏,甚至会引起爆炸。

裂解炉内采用燃料油做燃料是,如燃料油的压力降低,也会使油嘴回火。因此,当燃料油压降低时应自动切断燃料油的供应,同时停止进料。当裂解炉同时使用油和气为燃料是,如果油压降低,则在切断燃料油的同时,将燃料气切入烧嘴,裂解炉可继续维持运转。

3、其他公用工程故障,裂解炉其他公用工程中断,则废热锅炉汽包液面迅速下降,如果不及时停炉,必然会使废热锅炉炉管、裂解炉对流段锅炉给水预热管损坏。

此外,水、电、蒸汽出现故障,均能使裂解炉造成事故。在这种情况先,裂解炉应能自动停车。

七、聚合反应

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称为聚合反应。聚合反应的类型很多,按聚合物和单体元素组成结构的不同,可分成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两大类。

单体加成而聚合起来的反应叫做加聚反应。氯乙烯聚合成聚氯乙烯就是加聚反应。

加聚反应产物的元素组成与原料单体相同,仅结构不同,其分子量是单体分子量的整数倍。

另外一种聚合反应中,除了生成聚合物外,同时还有低分子副产物生成,这类聚合反应称为缩聚反应。例如己二胺和己二醇反应生成尼龙-66的缩聚反应。

缩聚反应中的单体分子中都有官能团,根据单体官能团的不同,低分子副产物可能是谁、醇、氨、氯化氢等。

由于聚合物的单体大多数都是易燃易爆物质,聚合反应多在高压下进行,反应本身又是放热过程,所以如果反应条件控制不当,很容易出事故。例如乙烯在温度为150~3000℃;压力为130~300MPa的条件下聚合成聚乙烯。在这种条件先,乙烯不稳定。一旦分解,会产生巨大的热量。进而反应加剧,可能引起暴聚,反应器和分解器可能发生爆炸。

聚合反应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1、单体在压缩过程中或在高压系统中泄漏,发生火灾爆炸。

2、聚合反应中加入的引发剂都是化学活泼性很强的过氧化物,一旦配料比控制不当,容易引起暴聚,反应器压力骤增易引起爆炸。

3、聚合反应未能及时导出,如减半发生故障、停电、停水,由于反应釜内聚合物粘壁作用,使反应热不能导出,造成局部过热或反应釜急剧升温,发生爆炸,引起容器破裂,可燃气外泄。

针对上述不安全因素,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一旦发现设备、管道有可燃气体泄漏,将自动停车。

对催化剂、引发剂等要加强存储、运输、调配、注入等工序的严格管理。反应釜的搅拌和温度应有检测和联锁,发现异常能自动停止进料。高压分离系统应设置爆破片、导爆管,并有良好的静电接地系统。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泄压。

第二节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

一、加热

温度是化工生产中最常见的需要控制的条件之一。加热时控制温度的重要手段,其操作的关键是按规定严格控制温度的范围和升温速度。

温度过高会使化学反应速度加快,若是放热反应,则放热量增加,一旦散热不及时,温度失控,发生冲料,甚至会引起燃烧和爆炸。

升温速度过快不仅容易使反应超温,而且会损坏设备。列如,升温过快会使带有衬里的设备及各种加热炉、反应炉等设备损坏。

化工生产中的加热方式有直接祸加热(包括烟道气加热)、蒸汽或热水加热、载体加热以及电加热。加热温度在100℃以下的,常用热水或蒸汽加热。100--140℃用

蒸汽加热;超过140℃则用加热炉直接加热或加热载体加热;超过250℃时,一般用电加热。

对高压蒸汽加热时,要防止热载体循环系统堵塞,热油喷出,酿成事故。

使用电加热时,电气设备要符合防爆要求。

直接用火加热危险性最大,温度不易控制,可能造成局部过热烧坏设备,引起易燃物质的分解爆炸。当加热温度接近或超过物料的自燃点时,应采用惰性气体保护。若加热温度接近物料分解温度,此生产工艺就为危险工艺,必须设法进行工艺改进,如负压或加压操作。

二、冷却

在化工生产中,把物料冷却到大气温度以上是,可用空气或循环水做为冷却介质;冷却温度在15度以上,可以用地下水;冷却温度在0-15℃之间,可采用冷冻盐水。

还可以借用某种沸点较低的介质蒸发从需冷却的物料中取得热量来实现冷却。常用的介质有氟利昂、氨等。此时,物料的冷却温度可达-15℃左右。更低温度的冷却,属于冷冻的范围。如石油气、裂解气的分离采用深度冷冻,介质需冷却至-100℃以下。冷却操作时冷却介质不能中断,否则会造成积热,系统温度、压力骤增,引起爆炸。开车时,应先通过冷却介质;停车时,应先撤出物料,后停冷却系统。

有些凝固点较高的物料,遇冷易变得粘稠或凝固,在冷却时要注意控制温度,防止物料卡主搅拌器或堵塞设备及管道。

三、加压

凡操作压力超过大气压力都属于加压操作。加压操作所使用的设备要符合压力容器的要求。加压系统不得泄漏,否则在压力下物料以高速喷出,产生静电,极易发生火灾爆炸。

所用的各种仪表及安全设施(如爆破泄压片、紧急排放管等)都必须齐全好用。

四、负压操作

负压操作机低于大气压下的操作。负压操作系统的设备也和压力设备一样,必须符合强度要求,以防止负压下把设备抽瘪。

负压设备必须有良好的密封,否则一旦空气进入设备内部,形成爆炸混合物,易引起爆炸。当需要恢复常压时,应待温度降低后,缓缓放进空气,以防自燃或爆炸。

在某些化工生产过程中,如蒸发、气体的液化、低温分离,以及某些物质的输送、储藏等,长需将物料降到0℃更低的温度,这就需要冷冻。

冷冻操作的实质是利用冷冻剂不断地由冷冻物质取出热量,并传给其他物质(水或空气),以使被冷冻物体温度降低。制冷剂本身通过压缩-冷却-蒸发(或节流、膨胀)循环过程,反复使用。工业上常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常用乙烯、丙烯为深冷分离裂解气的冷冻剂。

对于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管路,应注意耐压等级和气密性,防止泄漏。此外还应注意低温部分的材质选择。

六、物料输送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各种原材料、中间体、产品以及副产品和废弃物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由于说输送物料的形态不同(块状、粉状、液体、气体),所采用的输送方式机械也各异,但不论采取何种形式的输送,保证它们色安全运行都是十分重要的。

固体块状和粉状物料的输送一般多采用皮带传送机、螺旋输送器、刮板输送机、链斗输送机、斗式提升机以及气流输送等多种方式。

这类输送设备除了其本身会发生故障外,还会造成人身伤害。因此除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常规维护外,还应对齿轮、皮带、链条等部位采取防护措施。

气流输送分为吸送式和压送式。气流输送系统除设备本身会发生故障外,最大的问题就是系统的故障和有静电引起的粉尘爆炸。

粉料气流输送系统应保持良好的严密性。其管道材料应选择导电性材料并有良好的接地。如采用绝缘材料的管道,,则管外应采取接地措施。输送速度不应超过不应超过该物料的允许的流速。粉料不要堆积管内,要及时清理管壁。

用各种泵类输送可燃液体时,其管内流速不应超过规定的安全流速。

在化工生产中,也有用空气压缩机为动力来输送一些酸碱等有腐蚀性液体的。这些传送设备也属于压力容器,要有足够的强度。在输送爆炸性或燃烧性物料时,要采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代替压缩空气,以防造成燃烧或爆炸。

气体物料的输送采用空气压缩机,输送可燃气体要求压力不太高是,采用液环泵比较安全。可燃气体的管道应经常保持正压,并根据实际需要安装逆止阀、水封和阻火器等安全装置。

在化工生产中常常将某些固体物料(如苛性钠、苛性钾、萘、磺酸等)熔融之后进行化学反应。碱熔过程中的碱屑或液碱飞溅到皮肤或眼睛里会造成灼伤。

碱熔物和磺酸盐中若含有无机盐等杂质,应尽量除掉,否则这些无机盐因不熔合会造成局部过热、烧焦,致使熔融物喷出,容易造成烧伤。

熔融过程一般在150-350℃下进行,为防止局部过热,必须不间断地搅拌。

八、干燥

在化工生产中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方法是过滤,要进一步出去固体中液体的方法是干燥,干燥操作有常压和减压,也有连续和间断之分。用来干燥的介质有空气、烟道气等。此外还有升华干燥(冷冻干燥)、高温干燥和红外干燥。

干燥过程要严格控制温度,防止局部过热,以免造成物料分解爆炸。过程中散发出来的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不应与明火或高温表面接触,防止爆炸。在气流干燥中应有防止静电措施,在滚筒干燥中应适当调整刮刀与滚桶壁的间隙,以防止火花。

九、蒸发与蒸馏

蒸发是借加热作用时溶液中所含溶剂不断变化,以提高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或使溶质析出的物理过程。蒸发按其操作压力不同可分为常压、加压和减压蒸发。按蒸发所需要热量的利用次数不同可分为单效和多效蒸发。

蒸发的溶液皆具有一定的特性。如溶质在浓缩过程中可能有结晶、沉淀和污垢生成,这些都能导致热效率的降低,并产生局部过热,促使物料分解、燃烧和爆炸。因此要控制蒸发温度。为防止热敏性物质的分解,可采用真空蒸发的方法。降低蒸发温度,或采用高效蒸发器,增加蒸发面积,减少停留时间。

对具有腐蚀性的溶液,要合理选择蒸发器的材质,必要时做防腐处理。

蒸馏时借液体混合物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使其分离为纯组分的操作。蒸馏操作可分为间歇蒸馏和连续蒸馏。按压力分为常压、减压和高压蒸馏。此外还有特殊蒸馏—蒸汽蒸馏、萃取蒸馏、恒沸蒸馏和分子蒸馏。

在安全技术上,对不同的物料应选择正确的蒸馏方法和设备。在处理难于挥发的物料时(常压下沸点在150℃以上)应采用真空蒸馏,这样可以降低蒸馏温度,防止物料在高温下分解、变质或聚合。

在处理中等发挥性物料(沸点在100℃左右)时,一般采用常压蒸馏。对于沸点低于30℃的物料,则采用加压蒸馏。

蒸汽蒸馏通常用于在常压下沸点较高,或在沸点时容易分解的物质的蒸馏;也常用于高沸点物质与不挥发杂质的分离,但只限于所得到的产品完全不溶于水。

萃取蒸馏与恒沸蒸馏主要用于分离有沸点极接近或恒沸组成的各组分所组成的、难易用普通蒸馏方法分离的混合物。

分子蒸馏是一种相当于绝对真空下进行的一种真空蒸馏。在这种条件下,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减少,物质的挥发度提高,使液体混合物种难易分离的组分容易分开。由于分子蒸馏降低了蒸馏温度,所以可以防止或减少有机物的分解。

第三节控制化工工艺参数的技术措施

控制化工工艺参数,即控制反应温度、压力,控制投料的速度、配比、顺序以及原材料的纯度和副反应等。工艺参数失控,不但破坏了平稳的生产过程,还常常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祸根”之一,所以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使之处于安全限度内,是化工装置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本措施之一。

1、温度失控

温度是石化生产中主要控制参数。准确控制反应温度不但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由重要意义,也是防火防爆所必需的。温度过高,可能引起反应失控发生冲料或爆炸;也可能引起反应物分解燃烧、爆炸;或由于液化气体介质和低沸点液体介质急剧蒸发,造成超压爆炸。温度过低,则有时会因反应速度减慢或停滞造成反应物积聚,一旦温度正常时,往往回因未反应物料过多而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爆炸。温度过低还可能是某些物料冻结,造成管路堵塞或破裂,致使易燃物泄漏引起燃烧、爆炸。

为了严格控制温度,须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①有效去除反应热;对于相当多数的放热反应应选择有效的传热设备、传热设备及传热介质,保证反应热及时导出,防止超高温。

还要注意随时解决传热面结垢、结焦的问题,因为它会大大降低传热效率,而这种结垢、结焦现象在石化生产中有是较常见的。

②正确选用传热介质;在石化生产中常用载体来进行加热。常用的热载体有水蒸气、热水、烟道气、碳氢化合物(如导热油、联苯混合物及道生液)、熔盐、汞和熔融金属等。正确选择载体对加热过程的安全十分重要。如应避免选择容易与反应物料相作用的物质作为传热介质,如不能用水来加热或冷却环氧乙烷,因为微量水也会引起液体环氧乙烷自聚发热而爆炸,此种情况宜选用液体石蜡做传热介质。

③防止搅拌中断;搅拌可以加速反应物料混合以及热传导。有的生产过程如果搅拌中断,肯呢过会造成局部反应加聚和散热不良而发生超压爆炸。对因搅拌中断可能引起事故的石化装置,应采取防止搅拌中断的措施,例如采用双倍供电等。

2、压力控制

压力是化工生产的基本参数之一。在化工生产中,有许多反应需要在一定压力下才能进行,或者需要用假牙的方法来加快反应速度,提高效率。因此,加压操作在化工生产中普遍采用,所使用的塔、釜、器、罐等大部分是压力容器。

但是,超压也是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加压能够强化可燃物料的化学活性,扩大爆炸极限范围;久受高压作用的设备容易脱碳、变形、渗漏,以至破裂和爆炸;处于高压的可燃气体介质从设备、系统连接薄弱处(如焊接处或法兰、螺栓、丝扣连接处甚至因腐蚀穿孔出等)泄漏,还会犹豫急剧喷出或静电而导致火灾爆炸等。反之,压力过低,会使设备变形。在负压操作系统,空气容易从外部渗入,与设备、系统内的可燃物料形成帮助性混合物而导致燃烧、爆炸。

因此,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不因压力失控造成事故,除了要求受压系统中的所有设备、管道必须按照设计要求,保证其耐压强度、气密性;有安全阀等泄压设备;还必须装设灵敏、准确、可靠的测量压力的仪表—压力计。而且要按照设计压力或最高工作压力以及有关规定,正确选用、安装和使用压力计,并在生产运行期间保持完好。

3、进料控制

①进料速度;对于放热反应,进料速度不能超过设备的散热能力,否则物料温度将会急剧升高,引起物料的分解,有可能造成爆炸事故。进料速度过低,部分物料可能因温度过低,反应不完全而积聚。一旦达到反应温度是,就有可能使反应加剧进行,因温度,压力急剧升高而产生爆炸。

②进料温度;进料温度过高,可能造成反应失控而发生事故;进料温度过低,情况与进料速度过低相似。

③进料配比;对反应物料的配比要严格控制,尤其是对连续化程度较高、危险性较大的生产,更需注意。如环氧乙烷生产中,反应原料乙烯与氧的浓度接近爆炸极限范围,须严格控制。尤其在开停车过程中,乙烯和氧的浓度在不断变化,且开车时催化剂活性较低,容易造成反应器出口氧浓度过高。为保证安全,应设置联锁装置,经常核对循环气的组成,尽量减少开车停车次数。

对可燃或易燃物与氧化剂的反应,要严格控制氧化剂的速度和投料量。两种或两种以上原料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生产,其配料比应严格控制在爆炸极限范围以外,如果工艺条件允许,可采用水蒸气或惰性气体稀释。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影响很大,如果催化剂过量,就可能发生危险。因此,对催化剂的加入量也应严格控制。

④进料顺序;有些生产过程,进料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如氯化氢合成应先投氢后投氯;三氯化磷生产应先投磷后投氯;磷酸酯与甲胺反应时,应先头磷酸酯,再滴加甲胺等。反之反应就会爆炸。

4、控制原料纯度

许多化学反应,由于反应物种危险杂质的增加导致副反应、过反应的发生而引起燃烧、爆炸。

①原料中某种杂质含量过高,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燃烧爆炸。如生产乙炔是要求电石中含磷量不超过0.08%,因为磷(即磷化钙)遇水后生成磷化氢,它与空气燃烧,可导致乙炔-空气混合气爆炸。

②循环使用的反应原料气体,如果其中有害杂质气体不清除干净,在循环过程中就会越积越多,最终导致爆炸。如空分装置中液氧中的有害物(烃)含量过高,就会引起爆炸。这需要在工艺上采取措施,如在循环使用前将有害杂质吸收清除或将部分反应气体放空,以及加强监测等,以保证有害杂质气体含量不超过标准。

有时为了防止某些有害杂质的存在引起事故,还可采用稳定剂的办法。

需要说明的是,温度、压力、进料量与进料温度、原料纯度等工艺参数,甚至是一些看起来“较不重要”的工艺参数都是相互影响的,有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对任何一项工艺参数都要认真对待,不能“掉以轻心”。

第四节化工生产安全操作

一、生产岗位安全操作

化工生产岗位安全操作对于保证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其要点如下。

1、必须严格执行工艺技术规程,遵守工艺纪律,做到“平稳运行”。

为此,在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将主要几项工艺参数指标的严格控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不得擅自违反,更不得擅自修改。

2、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往往是通过血的教训,甚至付出生命代价换来的。安全操作规程是保证安全生产,保护职工免受伤害的护身法宝,必须严格遵守,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违反。

3、控制溢料和漏料,严防“跑、冒、滴、漏”。

可燃物料泄漏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案例并不少见。造成漏料的原因很多,有设备系统的缺陷、故障造成的;有技术方面的原因;有维护、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为操作方面的原因。对于已经投产运行的生产装置,预防漏料的关键是严禁超量、超温、超压工作;防止误操作;加强设备系统的维护保养;加强巡回检查,对跑、冒、滴、漏”现象,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物料泄漏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单位生产管理的水平。

4、不得随便拆除安全附件和安全联锁装置,不准随意切断声、光报警等信号。

安全附近时将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与人隔离开,防止发生人身伤害的设施;安全联锁装置是当出现危险状态时,强制某些部件或元件联动,以保证安全的设施;报警设施时运用声、光、色、味等信号,提出警告以引起人们注意,采取措施,避免风险。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拆除。

5、正确配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穿戴、使用个体防护用品时保护职工安全、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每个职工应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正确穿戴使用。

6、严格安全纪律,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岗位和动用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具。

7、正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紧急请款下,应先处理后报告。

二、开车安全操作及管理

1、正常开车执行岗位操作法

2、较大系统开车前必须制定开车方案(包括应急事故救援预案),并严格执行。

3、开车前严格下列各项检查:

①确认水、电、气符合开车要求,各种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的供应齐备;

②阀门开闭状态机盲板抽堵情况,保证装置流程畅通,各种机电设备及电器仪表等均处于完好状态;

③保温保压机清洗的设备要符合开车要求,必要时应重新置换、清洗和分析,使之合格;

④确保安全、消防设施完好,通讯联络畅通,并通知消防、医疗卫生等有关部门;

⑤其他有关事项。

各项检查合格后,按规定办理开车操作票。投料前必须进行分析验证。

4、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装置开车,相关部门人员应到现场。消防车、救护车处于防备状态。

5、开车过程中应严格按开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严格遵守升降温、升降压和加减负荷的幅度(速率)的要求。

6、开车过程中要严密注意工艺的变化和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情况紧急时应终止开车,严禁强行开车。

7、开车过程中应保持与有关岗位和部门之间的联络。

8、必要时停止一切检修作业,无关人员不准进入开车现场。

三、停车安全操作及管理

1、正常停车按岗位操作法执行。

2、较大系统停车必须编制停车方案,并严格按停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

3、系统降压、降温必须按要求的幅度(速率)并按先高压后低压的顺序进行。凡须保温、保压的设备,停车后摇按时记录压力、温度的变化。

4、大型传动设备的停车,必须先停主机、后停辅机。

5、设备卸压时,应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查确认,要注意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化学品的排放和扩散,防止造成事故。

6、冬季停车后,要采取防冻保温措施,注意低位、死角及水、蒸汽管线、阀门、疏水器和保温伴管的情况,防止冻坏设备。

四、紧急处理

1、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必须先尽最大努力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避免人员伤亡,并及时向有关方面报告。

2、工艺及机电设备等发生异常情况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并通知有关岗位协调处理。必要时按步骤紧急停车。

3、发生停电、停水、停气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系统超温、超压、跑料及机电设备的损坏。

4、发生爆炸、着火、大量泄漏等事故时,应首先切断气(物料)源,同时迅速通知相关岗位采取措施,并立即向上级报告。

第五节关键装置及要害岗位的安全管理

一、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安全管理

为了避免发生重大、特大生产事故,保障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需要加强本单位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

1、制定本单位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原则是对其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和监控。

2、在对本单位进行全面安全评价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并建档、备案。

3、根据管理需要,可以按照其危险程度分级管理和监控。

4、职能部门的监控要求。

工艺、技术、机动、仪表、电气等有关部门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对关键部位的安全运行实施监控管理。按照本单位的规定,定期进行专业安全检查。具体要求如下:

①各项工艺指标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卡片”的要求,不得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②各类动、静设备必须达到完好标准,静密封点泄漏率小于规定指标。超压容器及其安全附件齐全完好,符合《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对关键机组实行“特级维护”制定“特护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

③仪表管理符合相关规定,仪表完好率使用率及自控率均达到有关规定要求。仪表联锁不得随意摘除,严格执行“联锁摘除管理规定”。

④各类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等按照规定配备齐全,灵敏好用,符合有关规程或法规的要求。消防通道畅通。

5、关键装置所在车间应确定关键部位的安全监控危险点,必要时,应绘制危险点分布图,并按照规定进行检查、监督,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应及时整改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车间无法处理时应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6、班组应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应严格遵守工艺、操作、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发现险情、隐患及时报告,并主动处理存在问题。

7、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8、根据本单位实际需要和可能,设置关键装置安全工程师。

9、必须制定和完善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各种应急处理预案,并及时修订、补充在有关操作规程中。按照规定,定期进行处理预案的实际演练。

二、生产要害岗位管理

1、凡是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的岗位,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的仓库;贵重机械、精密仪器场所,以及生产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岗位,都属于生产要害岗位。

2、要害岗位应由保卫、安全、和生产技术部共同确认,经厂长审批,并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3、要害岗位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较好的技术素质,并由企业劳资、保卫、安全部门与车间共同审定。

4、编制要害岗位毒物信息卡和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有关单位、人员演习,提高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

5、应建立、健全严格的要害岗位管理制度。凡外来人员,必须经厂主管部门审批,并在专人陪同下经登记后方可进入要害岗位。

6、要害岗位施工、检修时必须编制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到保卫、安全部门备案。施工、检修现场要设监护人,做好安全保卫工作,认真做好详细记录。

浅议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浅议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 正式版

浅议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近年来,我国各种安全事故明显增多,特别是煤炭、化工等高危行业,重大、恶性事故时有发生,如重庆开县井喷特大事故、重庆市天原化工总厂氯气泄漏事故等等。这些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影响极大,使人们不得不格外关注和反思危化品的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安全,同时,也在多方寻找原因并采取应对措施。 过去,我们常说安全是“管”出来的,这话很有道理。现在,很多事故的发生并非由于技术、工艺、设备落后所致,而是疏于管理造成的。所以,抓安全生

产,必须在管理上下工夫。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普遍存在无人管、不会管、管不好等情况,加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要依法落实责任主体,让经营者“想管”安全 安全生产的前提是重视。谁重视?显然应该是企业第一负责人。经营者的安全意识很重要。现在很多事故都是思想上不重视造成的,有的企业领导认为“死的起,伤不起。预防成本高,死亡成本低”,因此不想在安全上投入。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

设备管理与维修论文完整版

设备管理与维修论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现代企业中机械设备维护的重要性 专业: 姓名: 学号: 日期: 机械设备管理的概述 设备管理指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的综合管理工作。设备管理是工业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设备管理,合理地选择设备,正确地使用设备,精心保养、修理设备,使设备经常保持完好状态,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机械设备管理的条件 一个工业企业要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需要适当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制定各级机构、人员的职责,这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对机械设备的加强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订立贯彻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让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操作。是管理设备的前提条件。 1.3加强设备管理与效益的关系

1.3.1 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设备是一个重要因素。加强设备管理是提高质量、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根据目前,企业使用设备情况来看,加强设备管理要与企业开展双增双节活动相结合,应用现代技术,开展技术创新,确保设备有良好的运转状态;对于新设备要充分发挥其先进性能,保持高的设备利用率,预防和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老设备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更新,改善和提高装备素质,增强设备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从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1.3.2 提高劳动生产率,关键是要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企业内部多数人是围绕设备工作的。要提高这些人的工作效率,前提是要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利用率。 1.3.3 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更是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原材料的消耗大部分是在设备上实现的。设备状态不好会增大原材料消耗,如出现废品,原材料浪费更大。在能源消耗上,设备所占的比重更大。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转效率,降低设备能耗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节能降耗永恒的主题。减小设备的维修率是设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这样的基础上,设备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尽量避免设备之间的磨损次数,来更好地管理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工作效益。 2.维护保养 维护保养的基础 设备的维护保养是管、用、修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操作工人的主要责任人之一,是保持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的重要手段,是一项积极的预防工作。设备的保养是设备运行的客观要求,马克思说:“机器

安全目视化管理规范(中石油)

安全目视化管理规范 本文件的使用和修订仅用于中国石油的业务活动 本文件的所有版权归中国石油所有

目录 1 范围和应用领域 (1) 1.1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应用领域 (1) 2 参考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管理职责 (2) 5 管理要求 (2) 5.1人员目视管理 (2) 5.2工器具目视管理 (3) 5.3设备目视管理 (3) 5.4工艺目视管理 (4) 5.5生产作业现场的目视管理 (5) 6 管理系统 (6) 6.1资源支持 (6) 6.2管理记录 (6) 6.3审核要求 (6) 6.4复核与更新 (6) 6.5偏离管理 (6) 6.6培训和沟通 (6) 6.7解释 (7) 附录A 特种作业资格合格目视标签 (8) 附录B 隔离标签 (9) 本文件的使用和修订仅用于中国石油的业务活动 本文件的所有版权归中国石油所有

1 范围和应用领域 1.1 目的 为规范人员、工器具、工艺设备和生产作业现场安全管理,采用简单、明确、易于辨别的目视化管理方法,特制定本规范。 1.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石油所属企业,包括中国石油控股的合资企业,以及为中国石油服务的承包商。 1.3 应用领域 本规范适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生产、炼油化工生产、储运销售、石油贸易、工程技术服务、石油装备制造、后勤辅助生产等生产作业场所的现场安全管理。 2 参考文件 GB7144 气瓶颜色标志 GB16804气瓶警示标签 GB2893 安全色 GB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Q/SY134 石油化工管道安全标志色管理规范 SY6355 石油天然气生产专用安全标志 SY5743 石油企业职工劳动防护服装 SY/T0043 油气田地面管线和设备涂色规范 SHS01034 设备及管道涂层检修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目视化管理 通过颜色、标识、标签等方式区分或鉴别工器具、工艺设备的使用状态、特性以及生 本文件的使用和修订仅用于中国石油的业务活动 本文件的所有版权归中国石油所有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 维修制度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4787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Safety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为了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设施、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的三率(即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机械效率),确保设备、设施安全,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一、总则 1、机械设备应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2、严禁拆除机械设备上的安全装置,设备的调试和故障的排除应由专业人员负责进行。 3、处在运转中的机械严禁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机械设备应按时进行保养,当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有关部门应停止使用。 4、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特殊工种操作证

后,方可独立操作。 5、机械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非本操作人员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工作时,思想要集中,严禁酒后操作。 6、机械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都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不得穿硬底鞋和拖鞋。严禁从高处往下投掷物件。 7、实行交接班制。操作人员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8、机械进入作业地点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及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9、当机械设备发生事故或未遂恶性事故时,启动设备事故应急方案,并立即报告领导和有关部门听候处理。企业领导对事故应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二、适用范围 1、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自有设备、租赁设备。 2、机械设备:是指参与施工生产的所有机械。 三、管理职责 1、公司分管设备的主管领导:审批公司设备购买合同、

安全目视化管理制度

安全目视化治理规范

目录 1 范围和应用领域 (1) 1.1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应用领域 (1) 2 参考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治理职责 (3) 5 治理要求 (3) 5.1人员目视治理 (3)

5.2工器具目视治理 (5) 5.3设备目视治理 (6) 5.4工艺目视治理 (7) 5.5生产作业现场的目视治理 (7) 6 治理系统 (10) 6.1资源支持 (10) 6.2治理记录 (10) 6.3审核要求 (10) 6.4复核与更新 (10) 6.5偏离治理 (10) 6.6培训和沟通 (11) 6.7解释 (11) 附录A 特种作业资格合格目视标签 (12) 附录B 隔离标签 (13)

1 范围和应用领域 1.1 目的 为规范人员、工器具、工艺设备和生产作业现场安全治理,采纳简单、明确、易于辨不的目视化治理方法,特制定本规范。 1.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石油所属企业,包括中国石油控股的合资企业,以及为中国石油服务的承包商。 1.3 应用领域 本规范适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生产、炼油化工生产、储运销售、石油贸易、工程技术服务、石油装备制造、后勤辅助生产等生产作业场所的现场安全治理。 2 参考文件 GB7144 气瓶颜色标志 GB16804气瓶警示标签 GB2893 安全色 GB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Q/SY134 石油化工管道安全标志色治理规范 SY6355 石油天然气生产专用安全标志 SY5743 石油企业职工劳动防护服装 SY/T0043 油气田地面管线和设备涂色规范 SHS01034 设备及管道涂层检修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目视化治理 通过颜色、标识、标签等方式区分或鉴不工器具、工艺设备的使用状态、特性以及生产作业场所的危险状态、人员身份及资质等的现场安全治理方法。 3.2 目视标签 用于鉴不作业人员作业资质,随身佩戴,醒目可视的标签。 3.3 工器具 本规范的工器具是特指脚手架、压缩气瓶、移动式发电机、电焊机、检测仪器、电动工具、手动起重工具、气动(液压)工具、移动式梯子。

设备管理与维修题库多选题

设备管理与维修题库多选 题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设备管理与维修》试题库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共40题) .按造成的经济损失分设备事故分(A、B、D)、一般设备事故。 A.重大设备事故B.特大设备事故 C.重要设备事故D.设备故障 注释:按设备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分类:分为特大设备事故、重大设备事故、一般设备事故、设备故障。 2、设备检查就是对(BCD)进行检查和检验。 A、设备的“5S” B、设备的运行情况 C、工作性质 D、磨损程度 注释:设备检查就是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性质、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检验。 3、设备点检按周期和业务范围可分为:【ACD】 A、日常点检 B、定期点检 C、专业点检 D、精密点检 注释:设备点检按周期和业务范围可分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 4、设备的构成期包括【ABCD】 A、设备申请 B、方案调研 C、设备选型 D、签订交货合同 注释:设备的构成期包括设备申请、方案调研、设备选型、签订交货合同、自制设备的加工制造等 、设备的使用期包括【ACD】 A、安装调试 B、采购 C、改造 D、更新 注释:设备的使用期包括安装调试,维修,改造,更新,报废。 6、设备的物质磨损一般会经历哪三个阶段( ABD) A初期磨损阶段B正常磨损阶C激剧磨损阶段D后期磨损阶段

注释:设备的物质磨损一般会经历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后期磨损阶段。 7、日常点检的方法和手段( ABCD) A、用视觉方法B用听觉方法C用触觉方法D用嗅觉方法 注释:日常点检的方法和手段用视觉方法、用听觉方法、用触觉方法、用嗅觉方法。 8、设备管理应取得的成果有:(BC) A维修不足B维修恰当C维修与管理费用最经济D维修过度 注释:设备管理应取得的成果有维修恰当、维修与管理费用最经济、设备的技术状态最佳。 9、常见的设备修理方法主要有:(ABD) A、标准修理法 B、定期修理法 C、故障后修理法 D、检查后修理法 注释:常见的设备修理方法主要有:标准修理法、定期修理法、检查后修理法三种 10、设备检查按技术功能分有:【CD】 A、日常检查 B、定期检查 C、机能检查 D、精度检查 注释:设备检查按技术功能分有机能检查和精度检查。按时间间隙分有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11、设备综合管理的主要几个方面是指:【ABD】 A、工程技术管理 B、组织管理 C、使用管理 D、财务管理。 A.注释:设备综合管理的主要是指工程技术管理、组织管理、财务管理。 、压力容器发生事故的危害主要有(ABCD)。 A、震动危害 B、碎片的破坏危害

设备管理和维护办法

SBGL-07-01 设备管理与维护办法 设备管理与维护办法 1.目的 为规设备管理与维护,保持其精度与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围 本公司所辖设备。 3.实施程序 3.1.设备相关技术资料建立与完善 3.1.1.设备维护人员根据设备类型建立“机械设备保养标准”,重点机械设备操作说明及“机械设备日常保养点检卡”,“机械设备二、三级保养点检卡”,并根据其运作情况进行完善。 3.1.2.各相关单位应对重点且难以维修的设备,初次维修后应建立其维修作业技术资料,以便再次维修使用。 3.2日常保养作业 3.2.1权责区分 (1)执行者:设备当日派工的操作者必须熟悉该设备的操作方法,方可上岗操作。 (2)监督者:各生产车间班、组长及课(副)长。 3.2.2日常保养的执行 (1)操作者每班依“机械设备保养标准”或“机械设备日常保养点检卡”,对所辖设备仔

细进行日常保养。 (2)每班保养完毕结合设备运行状况应如实填写“机械设备日常保养点检卡”。 (3)设备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停机向部门主管报告,该主管以维修通知单通知维修人员处理并建立“设备维修记录表”。 3.3 设备异常处理 设备维护人员接到维修通知单后,尽快组织人员前往处理。 3.4 二、三级保养作业 3.4.1权责区分 (1)执行者:本厂设备维护人员。 (2)监督者:设备单位主管。 3.4.2 二、三级保养执行方法 (1)设备维护人员依据设备及生产状况拟定“设备年度保养计划表”,按设备年度保养计划表,每月拟定______月保养计划表确定具体保养时间,由机电主管签核,各相关单位主管会签后生效。且在生产计划中排出该设备保养时间。 (2)二、三级保养执行时间进行前二天,设备所属单位应对所保养之机台进行彻底的清洁。 (3)设备维护人员根据该设备二、三级保养点检卡容及其保养标准之要求认真完成其保养,保养结束后,如实填写“机械设备二、三级保养点检卡”,经设备所属单位及本部门主管签核后,由机电存档。 (4)若因生产较紧且设备状况较好之情形下,不能按计划实施保养时,可调整为其它设备进行保养,而该设备必须在一个季度重新列入计划实施保养。 3.5 设备配件管理

(完整版)目视化管理实施方案

目视化管理实施计划

1、目视化管理的目的 目视化管理就是能够使现场所发生的问题一目了然,并能够尽早采取相应对策的机制或者管理方法。其直接目的是:使生产效率化并降低成本,简化管理者、监督者的管理业务并提高其效率,提高现场管理者、监督者的能力。其最终目的是:提高管理水平,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并形成明快顺畅、具有活力的企业特色。 2、目视化管理的概念 目视化管理(VM,Visual Management)抑或称为可视化管理、目视化经营,其基本定义为:一眼即知的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目的的一种管理方式。它是以视觉信号为基本手段,以公开化为基本原则,尽可能地将管理者的要求和意图让大家都看得见,借以推动自主管理、自我控制。 3、目视化管理的任务及影响 目视化管理的任务是提高S、Q、D、C、M、E(现场改善的推进)。其中S:Safety (安全的保证),Q:Quality(质量的提升),D:Delivery(交货期的遵守、过程周期的缩短),C:Cost(成本的降低),M:Morale(士气的振奋与提高),E:Environment(环境的改善)。 4、目视化管理的内容 目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4.1目视化管理的物品管理 日常工作中,需要对工装夹具、计量仪器、设备的备用零件、消耗品、材料、

在制品、完成品等各种各样的物品进行管理。“什么物品、在哪里、有多少”及“必要的时候、必要的物品、无论何时都能快速取出放入”成为物品管理目标。 4.2目视化管理的作业管理 工厂中的工作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工序及人组合而成的。各工序的作业是否是按计划进行?是否是按决定的那样正确地实施呢?在作业管理中,能很容易地明白各作业及各工序的进行状况及是否有异常发生等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4.3目视化管理的设备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工厂机械化、自动化的进行,仅靠一些设备维护人员已很难保持设备的正常运作,现场的设备操作人员也被要求加入到设备的日常维护当中。因此,操作者的工作不仅仅只是操作设备,还要进行简单的清扫、点检、润滑、紧固等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目视化管理的设备管理是以能够正确地、高效率地实施清扫、点检、润滑、紧固等日常保养工作为目的,以期达成设备“零故障”的目标。 4.4目视化管理的品质管理 目视化管理能有效防止许多“人的失误”的产生,从而减少品质问题的发生。 4.5目视化管理的安全管理 目视化管理的安全管理是要将危险的事物和行为予以“显露化”,刺激人的“视觉”,唤醒人们的安全意识,防止事故、灾难的发生。 4.6目视化管理的6S管理 目视化管理在厂房环境维持方面,也有许多可以应用的地方。6S就是使管理更容易目视化。良好的厂房环境维持,有助于日常的目视化,以便能予以矫正。可视管理也可以用6S的方法来构筑。 五推行目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之重点和要点(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之重点和要 点(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之重点和要点(新编版) 0引言 企业安全生产事关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企业的第一要务。化工生产一般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等特点,特别是象我公司这种大型化工生产企业,装置生产工艺复杂、连续性强、危险源集中,而厂区周边居民又集中,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安全生产管理、事故隐患排查、操作人员培训等等都是公司首要面对的课题,必须深入研究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和要点,抓住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预防和消除事故隐患,不断探索企业安全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 1安全生产意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灵魂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的核心工作,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先权,而安全生产意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灵魂,其本质就要让安全生产文化

主导思想,思想主导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即通过安全生产理念的渗透来改变员工的行为,使安全生产成为自觉、规范的行动,通过员工的行为又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让员工在科学文明的安全文化主导下创造安全生产环境。 近年来,公司通过开展贯穿全年的“安康杯”劳动竞赛、“百日安全活动”和每年的安全理论测试、不定期的安全技能抽查及装置大修前的安全教育等活动,使广大员工在生产中牢固树立起了“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安全理念,进一步强化了员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意识,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不断提高,让职工从“要我安全”转变到“我要安全”的全新安全理念上来。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抓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建章立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前提。作为高危生产行业,安全管理容不得半点马虎,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有效的操作规范,完善对生产现场隐患的排查,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都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有效保障。目前,公司对二级单位的绩效考核采取“安全一票否决”制,就是要求各单位加强安全

设备管理与维修论文

现代企业中机械设备维护的重要性 专业: 姓名: 学号: 日期:

1.1机械设备管理的概述 设备管理指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的综合管理工作。设备管理是工业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设备管理,合理地选择设备,正确地使用设备,精心保养、修理设备,使设备经常保持完好状态,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1.2机械设备管理的条件 一个工业企业要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需要适当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制定各级机构、人员的职责,这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对机械设备的加强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订立贯彻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让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操作。是管理设备的前提条件。 1.3加强设备管理与效益的关系 1.3.1 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设备是一个重要因素。加强设备管理是提高质量、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根据目前,企业使用设备情况来看,加强设备管理要与企业开展双增双节活动相结合,应用现代技术,开展技术创新,确保设备有良好的运转状态;对于新设备要充分发挥其先进性能,保持高的设备利用率,预防和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老设备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更新,改善和提

高装备素质,增强设备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从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1.3.2 提高劳动生产率,关键是要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企业内部多数人是围绕设备工作的。要提高这些人的工作效率,前提是要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利用率。 1.3.3 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更是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原材料的消耗大部分是在设备上实现的。设备状态不好会增大原材料消耗,如出现废品,原材料浪费更大。在能源消耗上,设备所占的比重更大。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转效率,降低设备能耗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节能降耗永恒的主题。减小设备的维修率是设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这样的基础上,设备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尽量避免设备之间的磨损次数,来更好地管理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工作效益。 2.维护保养 1.1维护保养的基础 设备的维护保养是管、用、修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操作工人的主要责任人之一,是保持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的重要手段,是一项积极的预防工作。设备的保养是设备运行的客观要求,马克思说:“机器必须经常擦洗。这里说的是一种追加劳动,没有这种追加劳动,机器就会变得不可使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的物质运动和化学作用,必然会产生技术状态的不断变化和难以避免的不正常现象,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损耗,例如松动、干摩擦、腐蚀等。这是设

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探讨 滕婷

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探讨滕婷 发表时间:2018-08-06T14:10:32.2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作者:滕婷曹桐[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在高速的发展,化工行业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特殊地位,其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 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450 摘要: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在高速的发展,化工行业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特殊地位,其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但由于化工生产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也导致了化工生产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安全生产,加强对化工生产安全性的管理,对社会整体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深入研究化工安全生产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能够为促进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化工;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化工生产质量安全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自动化生产模式逐渐被认可,规模也不断扩大,整个化工行业的发展形势良好。与此同时,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化工企业涉及的大部分都是危险的化学品,而大部分化学品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不利于化工企业的发展。 1化工安全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性 1.1与现代化发展的趋势相符 当下,化工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理念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做好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工作,促进员工安全意识的不断强化至关重要。只有促进员工操作技能的不断提升,才能够确保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的需求可以获得极大满足,进而对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1.2促进化工企业的长远发展 化工生产与管理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的对于化工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人才作为企业得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将人才培养需要充分体现出来,以此可以促进安全事故发生几率的不断降低,确保化工企业可以实现全面且健康的发展。 2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管理的现状 2.1不能充分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具体体现在不能充分贯彻和落实国家颁布的用来提升化工企业安全运行的各种法律制度。基于化工企业生产本身的危险性,相关法律尽管规定了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的相关环节,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致使各类安全事故频繁的发生。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仍在于不能够充分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往往对于生产过于重视而严重忽视员工的安全。同时,没有严格进行安全检查,导致安全事故频繁的出现,进而给家属带来严重的伤痛,并且给化工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并且有损企业的名誉。 2.2生产技术和设备达标率比较低 生产技术和设备达标率不高具体体现在:尽管化工企业的各项操作均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程序,然而基于设备和技术达标率低,致使生产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突发性事故,进而会致使员工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情况下还会致使其死亡。如众多化产品本身本身带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会对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腐蚀。因此,促进化工生产技术和设备质量的显著提高,对于后期生产成本的降低与确保设备合格率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后期检修与保养。 2.3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不高 对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造成影响的一个普遍因素便是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比较低,其中违规操作是导致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的重要因素。众多企业并不能高度重视培训员工的技术,致使少数操作人员经常违规操作。同时,不能熟练的操作设备、不能充分的掌握技术以及理论知识不达标等都会致使操作事故的出现。针对少数出现故障的设备,虽然员工可以及时发现,但是基于自身不足的职业素养,致使不能将情况具体的汇报给上级领导,相反对设备进行随意拆卸,从而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强化分析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模式的路径 3.1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的有效普及 为实现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的最优化,就必须对安全生产的管理理念进行不断的普及,确保员工可以能够真正认识进行安全生产的必要性,以此为员工的生命安全与企业的财产安全提供充足的保障。一方面,强化宣传,确保“安全生产和人人有责”的理念能够深入人心,促进员工重视安全生产程度的不断提升,提高其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确保安全生产与管理目标的真正实现;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广泛宣传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通过这些法律法规的深入解读,确保员工的安全意识能够获得不断的提升,从而有助于从源头上防止化工安全事故的出现。 3.2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与落实 为积极响应国家安全管理的号召,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将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与管理制度建立起来,并进行不断的健全。一方面,将操作规章建立起来,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与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将专门负责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的领导小组成立起来,提高对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确保每项制度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除此之外,针对操作违规的员工,除了要给予一定的惩罚之外,还要进行教育,传授与安全生产有关的知识,使其能够对自身问题有一个正确且全面的认识,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员工通过定期培训,可以全面掌握先进的处理方法,对操作规程进行严格遵守,并配备与之相应的消防器材,应急处理那些泄露的化工产品,通过系统内部的层级宣传有助于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的不断强化。 3.3促进操作人员操作技能的不断提升和设备检修工作的不断完善 第一,基于化学产品本身所具备的腐蚀性比较高,因此在选择设备时,需要依据质量的高低与技术先进性与否进行科学选择,以此可以确保日常化工可以顺利的进行生产;第二,针对检修设备的方案进行积极的制定,在促进员工基本素质不断提高和知识技能充足的情况下,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执行力度,促进设备耗损率的不断降低,从而由于生产设备受损而造成的各类事故发生率可以得到显著降低,为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提供充足的保障。

化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化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正 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801-54 化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由于化工生产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危险化学品,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有腐蚀等特点,从而导致化工生产较其他工业生产具有更大的危险性:较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职业病的发生率也较高。因此,安全生产在化工行业就更为重要。在《安全生产法》中被列入较易发生危险的一类(其他两类为矿山及建筑),在很多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第一节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 在化工生产中不同的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工艺条件,不同的化工过程有不同的操作规程。评价一套化工生产装置的危险性,不要单看它所加工的介质、中间产品、产品的性质和数量,还要看它所包含的化学反应类型及化工过程和设备的操作特点。因此,化工安全

目视化标准手册及管理

目视化标准手册

目录 第一章目视化管理基础知识导引 0 1.1目视化管理概述 0 1.2目视化管理对象 0 1.3目视化管理的作用 (1) 1.4现场目视化管理推进的五个步骤 (1) 1.5本手册使用说明 (1) 第二章公司级目视化标准 (2) 2.1非生产类 (2) 2.1.1颜色、线条标准 (2) 2.1.1.1厂房颜色 (2) 2.1.1.2办公室颜色 (3) 2.1.1.3动力设备颜色 (4) 2.1.1.4常用线条颜色宽度规格(油漆或胶带) (5) 2.1.1.5工位器具颜色标准 (6) 2.1.2公司级统一模板 (7) 2.1.2.1“竖型”看板模板 (7) 2.1.2.2“横型”看板模板 (8) 2.1.2.3厂区铭牌 (9) 2.1.2.4区域铭牌 (10) 2.1.2.5部门门牌 (11) 2.1.2.6车间各区域牌 (12) 2.1.2.7车间内各室标牌 (13) 2.1.2.8办公区域员工标牌 (14) 2.1.3公司文化理念宣传看板 (15) 2.1.4公司宣传看板 (16) 2.1.4.1公司介绍看板 (16) 2.1.4.2组织机构图 (17) 2.1.4.3“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宣传海报 (18) 2.1.4.4“环境方针”宣传海报 (19) 2.1.4.5“质量方针”宣传海报 (20) 2.1.5展示类标识 (21) 2.1.5.1展品零件标识 (21) 2.1.5.2产品展示区 (22) 2.1.5.3荣誉展示区 (23) 2.2生产类 (24) 2.2.1生产类看板 (24) 2.2.1.1公司级经济运行指标 (24) 2.2.1.2公司平面布局图 (26) 2.2.2厂区公用设施类标识标准 (27)

化工企业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4672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化工企业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化工企业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标 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安全措施计划的编制、审批、安全措施计划执行执行情况的检查和报告等内容。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系统安全技术措施的管理。 二、职责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落实由安全环保部负责监督和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汇总、编制公司年度安全措施计划。 2、负责督促、监督重大安措项目的实施。

3、检查各车间(部)安措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定期向公司主管领导汇报。 4、组织开展安全实验、安全课题研究等活动。 三、管理内容 1、安措计划编制的依据 (1)国家颁布的劳动保护法令和行业颁布的劳动保护标准、要求。 (2)安全大检查中所发现的尚未解决而又影响生产的问题。 (3)预防火灾、爆炸,对引起工伤、职业病、职业中毒的主要原因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4)生产发展所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以及广大职工提出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 2、安措计划编制的范围 (1)安全技术:以防止火灾、爆炸等事故发

生,避免工伤为目的的一切措施,如防护装置、保险及信号装置等。 (2)工业卫生:改善生产环境的卫生条件,防止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的一切措施,如中毒、尘的回收处理、通风降温、防暑防寒等。 (3)辅助设施及房屋:有关保证员工卫生所必须的设施及一切措施,如淋浴室、更衣室、消毒间等。 (4)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技术教材、图书、仪器;安全技术训练班、安全展览所需的设施;出版安全刊物等。 (5)其他:不能列入以上项目的,如作为安全实验、研究所需仪器、设备、材料等。 3、安措计划的编制和审批 (1)由车间根据国家劳动保护政策和企业有关

设备管理与维修记录表汇总72

EN 45544 工厂气体–毒气检测和浓度测量的电气设备 此标准由4部分内容构成: 1)一般要求和测试方法 2)限定值范围内浓度测量仪器的性能要求(可探测到附录A 10倍以下的气体浓度) 3)限定值范围以上浓度测量仪器的性能要求(可探测到大于附录A 10倍的气体浓度) 4)选用,安装,使用和维护指南 1要求及测试步骤: 1. 使用范围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下情况下的仪器: ●测量氧气 ●仅用于实验室分析及测量 ●仅用于过程测量 ●用于家用环境 ●用于测定空气污染环境 ●用于可燃性易爆炸气体的确测量。 2. 标准参考资料 3. 名词解释 4. 基本要求 4.1 机械构造 每种设备的构造都应考虑到设备常规功能检测操作便利,而且可以与测试气体应用的相应结构匹配安装(如配气和测试罩)。 气体探测仪器或部件若用于腐蚀性气体或蒸汽中或在检测过程中会产生腐蚀性的副产品时,其构造材质必须具有相应的抗腐蚀作用。 4.2 显示设备 4.2.1 显示器能显示仪器为接通状态。设备的显示值可稍低于量程最低值的浓度值。 如果仪器有多于一个以上的测量范围,被选定的范围应有清晰的区分标记。 范围超出最大测量范围的上极限时,应出现相应的指示。 4.2.2 对于仅有报警功能的仪器,生产商应选择适合点以连接一个显示或记录设备或其他同等方 法,使测试符合此欧洲标准。 4.2.3 报警器在气体浓度高于报警设置点时应仍然处于报警状态。声音报警可以复位。 4.2.4 具有一个以上指示灯的测量仪,每个指示灯必须有标签说明其功能。 4.3 故障信号 固定或可转移仪器在下列情况须提供故障信号: - 电源故障;

- 连接任何远程传感器的电缆出现短路,线路不连续,回路故障; - 任何传感器系统电路出现不连续状态。 故障信号应显示在合适的位置,须与其他报警,工厂停工信号区分开,不能出现误报。 连续吸气测量仪应能有流量故障报警。 所有类型的仪器在与传感器断开的情况下都必须有指示。 4.4 调节 4.4.1 所有调节装置或调节时所用到的特殊工具地都不得对设备造成不利影响。 4.4.2 增益的调节不得影响零点。 4.5 电池供电仪器及电池备电的电力网供电仪器 所有用电池供电的仪器必须有电池低电量显示,有关该显示的性质和目的在说明书上应有清晰说明。 4.6 标签和标记 4.6.1 概述 如果可以的话,设备应将欧洲标准的编号与厂商名称或标示语及其类型名称标记在一起。若由于空间小而无法都标记上时,其余没标记的内容应在说明书上详细说明。 4.6.2 探测气体的区分 远程传感器的固定测量仪,在每个传感器上必须有标签指明所探测的气体类型。 4.7 说明书 每种设备或仪器都应具备一份相应的说明书。 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完整,清晰和准确。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设备型式测试的相关信息; b)完整的安装和最初的开机说明; c)操作说明和调节过程; d)测量原理; e)设备的常规检测或标定; f)标定气体,建议的标定程序和频率,以及相关的警告标示; g)气体反应因素; h)有关仪器偏差信息; i)操作条件的详细说明,具体包括: 1)设备适用的气体及气体的指定测量范围,特别地,包括测量范围的低极限; 2)环境温度范围; 3)环境湿度范围; 4)电压; 5)控制装置与远程传感器之间电缆的相关特性和结构; 6)屏蔽线的需要; 7)电池数据; 8)存储温度范围; 9)压力极限和腐蚀因素; 10)零点变化。 j)有关影响设备性能的干扰气体或物质的信息; k)对于吸气设备,最小或最大流量或流量范围,压力,管道类型,响应时间以及相应尺寸的

安全目视化管理办法

编号:SY-AQ-00432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安全目视化管理办法 Safety visualization management method

安全目视化管理办法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油田公司人员、工器具、设备设施和生产作业区域的安全目视化管理,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目视化管理规范》(安全[2009]552号)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油田公司所属各单位,以及承包商的安全目视化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中安全目视化管理是指通过安全色、标签、标牌等方式,明确人员的资质和身份、工器具和设备设施的使用状态,以及生产作业区域的危险状态的一种现场安全管理方法。目的是提示危险和方便现场管理。 第四条每月必须检查安全色、标签、标牌等,以保持整洁、清晰、完整,如有变色、褪色、脱落、残缺等情况时,必须及时重涂或更换。

第五条各种安全色、标签、标牌的使用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和标准的要求,常用标准名称如下: (一)GB2893-2008安全色 (二)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三)GB13495-1992消防安全标志 (四)GB5768.1-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一部分总则 (五)GB5768.2-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二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六)GB5768.3-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三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七)GB7144-1999气瓶颜色标志 (八)SY6355-1998石油天然气生产专用安全标志 (九)Q/SY134-2005石油化工管道安全标志色管理规范 (十)Q/SY1129-2007安全帽生产与使用管理规范 (十一)SY/T0043-2006油气田地面管线和设备涂色规范 (十二)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

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过去,我们常说安全是“管”出来的,这话很有道理。现在,很多事故的发生并非由于技术、工艺、设备落后所致,而是疏于管理造成的。所以,抓安全生产,必须在管理上下工夫。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普遍存在无人管、不会管、管不好等情况,加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要依法落实责任主体,让经营者“想管”安全 安全生产的前提是重视。谁重视?显然应该是企业第一负责人。经营者的安全意识很重要。现在很多事故都是思想上不重视造成的,有的企业领导认为“死的起,伤不起。预防成本高,死亡成本低”,因此不想在安全上投入。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思想,是对企业员工的要求,但首先是对企业经营者的要求和制约。有些企业领导把生产放在第一位,安全生产这根弦松了,对安全的管理只停留在口头上,甚至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蛮干、盲干,这就迟早要出事故、惹麻烦。解决和杜绝“三违”现象,企业经营者就必须重视安全生产,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把“想管”作一种责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要可能影响安全生产,都绝不可为之。然而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除一些管理较好的大型国企有一套规范、健全的安全

生产制度、条例、规定章程,并能得到较好地实施外,很多企业,尤其是新建或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或虽有制度但形同虚设、安全投入过少等问题。更有甚者,把安全检查、安全评价也当成了“过场戏”。因此,有关部门应依法追究企业经营者的安全责任,促使他们重视安全,这是管好安全生产的前提。 要管理到位,做到生产安全有人管 当前,造成事故频繁的另一个原因,是管理的缺位。安全生产的管理,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企业的领导,二是负领导责任的监督检查者。企业只重效益不抓安全,管理的主体已经缺位,更可怕的是负有领导责任的监督检查者也缺位。原来负此责任的主要是行业主管部门,几十年来监管非常得力,但现在这些机构多被撤消或并转。现行的管理体制形成了管理缺位和监管不力的局面,明显不能适应对危化品的监管需要。如压力容器易发生安全事故,然而管安全生产的机构不管压力容器,管压力容器的不管安全生产,造成了安全管理体制和制度上的缺陷。近年来,省和市两级虽然成立了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但县一级机构人员编制多没有落实,另外由于“战线”太长、监管范围太广、业务不熟等原因,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亦未完全到位。怎么解决?要靠各级政府。目前各级政府的安全管理部门已经相继成立,应负起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责任,充实管理人才,实行关口前移,深入下去,加大执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