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

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

内容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国际收支一直处于双顺差格局,国际收支交易规模逐年增加,并于2005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年上升到5万亿美元,而同时国际短期资本也大量流入我国,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入的规模急剧增加,从2003年起,中国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入就已经超过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并持续成为资本项目下的主要资本流入形式之一,呈现出金额巨大,波动剧烈、难以跟踪等特点。大量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必然会对我国国际收支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逐步完善经济体制改革、汇率制度改革以及逐渐放松资本管制将减少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冲击,避免国际收支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国际短期资本国际收支汇率

绪论 (1)

1 国际短期资本概述 (2)

1.1 国际短期资本的定义与分类 (2)

1.2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方式 (2)

1.3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目标 (2)

2 国际收支概述 (3)

2.1 国际收支的定义 (3)

2.2 国际收支平衡 (3)

3 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我国的原因 (3)

3.1 政策条件良好 (3)

3.2 人民币升值预期 (4)

3.3 A股市场的发展 (4)

3.4 房地产市场的高回报 (5)

4 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5)

4.1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国际收支总规模的影响 (5)

4.2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 (6)

4.3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外汇储备及国际支付能力的影响 (6)

5 改善国际短期资本对我国国际收支不利影响的对策 (7)

5.1 逐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自身结构 (7)

5.2 推进汇率市场化进程 (7)

5.3 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8)

5.4 完善外汇管理政策 (9)

5.5 逐步放松资本管制 (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后记 (13)

国际短期资本一般是指具有较强流动性的金融资产,例如短期外债、贸易融资(如预收货款、延期付汇)和其他一些带有投机性质的资金等,都可以算作短期资本。由于短期资本流动具有投机性和不稳定性,将对一国宏观经济与国际收支造成冲击。21世纪以来,一些短期资本通过各种形式涌入我国,给我国的国际收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给我国货币政策以及人民币汇率稳定带来较大压力。

历史经验表明,金融危机的发生与国际资本流动具有紧密的联系,当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流入一国境内时,既有利于该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促使资产价格泡沫的生产,加大该国的市场风险,一旦国际短期资本迅速且大规模的撤离该国时,必然会造成该国面临国际收支危机,进而有可能发生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学者研究表明,近年来流入我国的国际短期资本规模日益增加,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性和投机性增强,因此研究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我国国际收支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际短期资本概述

1.1 国际短期资本的定义与分类

国际短期资本指资金周转期在一年以下的跨境资本。这种国际资本的流动,一般都借助于有关信用工具,并通过电话、电报、传真等通信方式来进行。这些信用工具包括短期政府债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活期存款凭单、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由于通过信汇、票汇等方式进行国际资本转移,相对来说,周转较慢,面临的汇率风险也较大,因此,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多利用电话、电报、传真等方式来实现。

1.2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方式

一、贸易资本流动

这是指国际间贸易往来的资金融通与资金结算而引起的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世界各国在贸易往来中,必然会形成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而为结清这些关系,货币资本必然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流往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贸易资本流动就形成了。一般来说,这种资本流动,是资本从商品进口国向商品出口国转移,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因此,严格来说,它属于国际资金流动。

二、银行资本流动

这是指各国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金融机构,由于相互之间的资金往来而引起的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这些流动在形式上包括套汇、套利、掉期、头寸调拨以及同业拆放等。

三、保值性资本流动

这是指短期资本持有者,为了避免或防止手持资本的损失而把资本在国际间进行转移。这种资本的流动,亦称资本逃避。这种资本流动的动机是为了资本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引起资本流动的原因是国内政局动荡、经济状况恶化、国际收支失衡以及严格的外汇管制等。

四、投机性资本流动

这是指投机者为了赚取投机利润,利用国际市场上汇率、利率及黄金、证券等价格波动,通过低进高出或通过买空卖空等方式而引起的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

1.3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目标

是追求赢利性和流动性。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所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内外不均衡,造成国际资本供给与需求的失衡。不同国家间的利率差异使资金从低利率国家向高利率国家转移,加上一国的汇率机制决定了收益率和收益风险,使投资者利用不同市场之间,不同金融产品之间的利益级差赢利。而不同的市场投资环境、经济政策、金融管制为资金国际间流动创造环境,世界金融自由化趋势以及网络交易的发展,为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投机性和快速性,会对市场造成冲击,外部环境和市场经济体制缺陷、法规不完善造成的不确定性导致了风险的产生。国际游资是典型的风险性流动资本,其规模之大,时间之短,反应灵敏,具有高脆弱性和强破坏性,形成很大风险。

2 国际收支概述

2.1 国际收支的定义

国际收支分为狭义的国际收支和广义的国际收支

狭义的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常为1年)内对外收入和支出的总额。

广义的国际收支不仅包括外汇收支,还包括一定时期的经济交易。

一、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二、所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包括:商品和劳务的买卖、物物交换、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无偿的单向商品和劳务的转移、无偿的单向金融资产的转移。

三、记载的经济交易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

四、国际收支既有私人部门交往的内容,也有政府部门交往的内容;既有基于经济目的而产生的各种交易,也包括因非经济动机而产生的交易。

2.2 国际收支平衡

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即:国际收支净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衡量一国对所有其他国家的交易支付。如果其货币的流入大于流出,国际收支是正值。此类交易产生于经常项目,金融账户或者资本项目。国际收支平衡被视作一国相关价值的另一个经济指标,包括贸易余额,境外投资和外方投资。

3 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我国的原因

3.1 政策条件良好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飞速发展,国内市场对资本的需求不断扩大,我国的外汇管制和利用外资的相关审批逐步放松,这些在制度层面上为资本的流入创造了良好条件。随着资本项目的持续开放,外资通过经常项目、直接投资、QFII、地下兑换等各种形式流入国内。以市场导向型的国际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地点时不仅是在选择低成本的生产地点,而且越来越多地是在选择接近庞大的消费市场。这意味着人口众多且国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国家更能够得到外资的青睐。我国放松管制、监管体制改革激励了投资者。随着国际贸易领域的重大变革对国际投资者产生了强烈的激励,其中尤以中国入世和国际纺织品贸易进入“后配额时代”影响最为重大。

2002年至今是我国利用外资稳定增长的阶段。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对FDI产生了新的吸引力,这一吸引力较以往更为健康稳定,2002年,我国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吸引FDI总量最多的国家。这一时期外资的流入稳定增长,相对理性。我国也更加注重引入外资的质量,开始有选择的利用外资。

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储蓄率位居世界前列,曾经存在的资本缺口和外汇缺口已经转变成大大的剩余。此时更要求通过利用外资来引进技术,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促进市场化进程。从开放初期的单纯的引入资本弥补资金缺口和小规模的

开放,到这一时期积极的引入外资来改善我国经济体系中深层次的矛盾和全方位的开放。改革开放以前,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充当着万能管理者的角色,制约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乃至现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扭曲,这一时期,通过提高引入FDI的质量,在改善我国的市场扭曲方面作用明显。

经过了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外资利用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入,在对外开放上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经验,利用外资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另一方面,引入外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需要我们更新观念,逐步完善国内的投资环境,加快市场化建设来保障外资的积极健康发展。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策的优越性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成为了吸引国际资本的重要原因。

3.2 人民币升值预期

2002年以来,由于国际收支的顺差和高额的外汇储备,人民币一直面临着很大的升值压力,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前,短期资本已经开始大量涌入境内。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美元兑人民币交易价格由1美元兑8.27元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汇率改为“盯住一揽子货币”。汇率制度改革后的初期,人民币小幅升值反而被看成持续升值的前奏,给投机资本以无风险套利的较大遐想空间。此后人民币开始了升值过程。三年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16%。持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为大量的短期资本进入中国进行套利提供了条件。

当前全球经济从危机中逐步复苏,那些曾因为金融危机而自顾不暇、暂时“遗忘”了向人民币施压的聒噪声音,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又有了“左顾右盼”的精力,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正在卷土重来。

这种情况我们并不陌生,在2003年-2005年、2006年-2007年两个阶段,人民币也曾面临过巨大的升值压力,但是有相似,也必有不同。这一次,人民币不仅将面临来自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压力,而且随着许多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也在美元危机背景下出现了升值,他们对人民币同样“虎视眈眈”,因为如果不升值,意味着人民币对这些货币出现贬值,势必增加在外贸中的优势砝码,这是这些国家不愿看到的。

尽管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取向还有待时间来证明,但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却是明确的,并将继续存在,国际资本也将继续流入中国。本轮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的恢复程度和速度几乎是全球最好的,中国产品的出口份额也得到了提升,但是人民币却盯住美元进行了显著的贬值,所以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比较高。假设未来美元继续贬值,则人民币很可能继续跟随性贬值,来自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预期必将越来越大;假如美元升值,则人民币可能也就自然的跟随性升值,吸引国际资本流入。

3.3 A股市场的发展

2000年以后中国GDP年均增长超过10%,带动了证券市场的繁荣。在对人民币升值预

期背景下,投资者发现只要持有人民币资产,在获取股价上涨的资本利得的同时,还能获取锁定汇率风险的人民币升值收益。这种无风险套利的环境,进一步鼓励各种渠道的境外非贸易资本向资本市场流入。

我国外汇管理局对QFII限制进一步放宽,调增单家QFII机构申请投资额度上限,是为了鼓励优秀的QFII机构进入我国境内证券市场,以提高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规模效益。为满足保护QFII客户资产安全性和独立性的要求,允许QFII机构为自有资金和符合条件的客户资金及发起设立的开放式中国基金分别开立账户,并禁止不同性质的账户之间的资金划转。

为便利QFII机构投资运作,适应开放式基金的运作特点,允许QFII发起设立的开放式中国基金在投资本金锁定期结束后,将每月申购和赎回的轧差净额汇入或汇出,并明确了开放式中国基金的额度管理原则。

外汇管理局进一步明确了QFII外汇业务办理程序,规范了QFII所涉及的外汇业务监管,有利于QFII制度的发展完善和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也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信心。这也是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我国的一个重要因素。

3.4 房地产市场的高回报

2003年以来,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国内房地产投资回报率相当可观,保守估计投资回报率有3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回报率仅为7%。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刚性发展,将促使国际资本可以通过投机国内房地产和汇率,赚取双重利润,并且会进一步导致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中国的房地长市场的高回报率更加吸引了国际资本的流入。

4 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4.1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国际收支总规模的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国际收支一直处于双顺差格局,国际收支交易规模逐年增加,并于2005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年上升到5万亿美元,而同时国际短期资本也大量流入我国,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入的规模急剧增加,大量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必然会对我国国际收支造成很大的影响。

自2001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规模总体呈上升态势,增速不断加快,年均增长率达到33%,远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水平。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由2001年的0.78万亿美元升至2008年的4.6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由59.1%上升至105%,这表明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能力逐步增强,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深,同时也说明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逐渐提高,国际经济对我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2001来我国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持续顺差,国际收支一直处于双顺差格局,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额至2004年底也处于逐年增长的状态,且2004年的增长率高达110.12%,远远高于经常账户顺差额的增长速度。总的来说经常项目顺差稳定增长,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则有较大的波动。并且经常项目对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贡献度逐渐增加,2001-2008

年,经常项目顺差合计13793.55亿美元,占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77.85%。

再者,经常项目顺差与同期GDP之比也逐年增加,截至2008年底,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同期GDP之比达到9.94%。国际收支不平衡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之一。

从外汇储备来看,我国拥有较强的国际支付能力,面临支付危机的可能性较小,各项偿付能力指标都低于国际经验标准。2001-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达37.44%,截至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19460.3亿美元。

4.2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最直接的表现即是对经常项目与资本与金融项目的比例的影响。从下表中可知,资本与金融项目与经常项目之比的变动情况大致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情况相符合,即2002-2004年国际短期资本持续流入我国且净流入逐年增加,而此时资本项目与经常项目的比例也逐年增加从0.91上升到1.61,而2005-2006这两年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减少,此时相应的比例也有所下降;而从2007年起国际短期资本又重新流入我国,因而其资本项目与经常项目之比又有所提升,但是由于受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投资环境恶劣,美国经济一度处于萧条状态,使得大量美元资金重回美国,因而导致2008年流入我国的短期资本急剧减少,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也大幅度下降。

然而,更具体的来说,一般认为国际短期资本流入主要表现在资本与金融账户下的各个短期项目,因此它的流入必然会导致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结构的变化。国际短期资本主要表现在资本与金融项下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中短期项目,随着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变化,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都有相应的变化。

当国际短期资本表现为净流入且流入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证券投资也随之而增加,而在2005-2006年,证券投资净额也随着国际短期资本的增加而增加。

流入额的下降而下降。随后又随之而增加。总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通过影响着证券投资、其他投资的变化来影响着资本与金融账户结构的变化。

4.3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外汇储备及国际支付能力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入会造成一国外汇储备增加,反之,当国际资本流出时又会造成一国外汇储备的减少,造成国际收支危机。国际短期资本由于其高流动性、不稳定性以及投机性,极易造成一国外汇储备的急剧变化,产生国际收支危机进而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我国自2002年以来国际短期资本就大量流入我国且增速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得我国外汇储备,从2001年的2121.65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19460.3亿美元,增长了近9倍。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研究显示,2001年以来我国外债偿债率、债务率、负债率以及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均在国际标准安全线之内,其中2008年我国外债偿债率为1.78%,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为10.83%,因此近年来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的国际支付能力影响较小,我国面临国际收支危机的可能像较小。

然而。大量学者研究表明,流入我国的国际短期资本中含大量的投资性资本即热钱,易变性较大,加强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管理的政策建议由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

危机存在了紧密的联系,大量资本流出必然会造成国际收支危机,因此,我国在面临大规模短期资本流入的情况下,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短期资本大规模的逆转,从而减少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避免发生国际收支危机。

5 改善国际短期资本对我国国际收支不利影响的对策

5.1 逐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自身结构

国际短期资本之所以大量流入,与我国自身的经济结构问题有关。我国目前的社会收入分配政策和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等政策存在的不健全之处导致国内消费需求不足;随着利用外资的不断增加,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据了我国出口总额的60%左右,造成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因此,逐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际短期资本不断流入我国的局面。因而,应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失衡问题,重新协调好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样才能解决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但过犹不及,连年追求超高速经济增长也成为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各地为了追求短期超高速经济增长,不断加大投资,而且大上工业特别是重化工项目,挤压消费。投资增速过高,粗放扩张,必然要付出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为保经济增速,财政支出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和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的财力不足,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因此,为了缓解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当前需适当放缓经济增速,从追求两位数增长逐步转为追求比如8%左右的增速。最近,我们积极淘汰落后产业,取消一部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控制银行放贷规模和增速,整顿地方融资平台,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以及各地纷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都在使经济增速有所回调,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5.2 推进汇率市场化进程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建立有管理的浮动制度,利率市场化走过了四个关键性阶段:第一,金融机构的利率市场化。全国金融机构执行利率机制的形成,以1996年全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为标志,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形成;1998年9月,放开了债券发行利率,基本形成了金融机构的利率市场化。第二,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市场化。1998年到1999年,人民银行两次扩大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2000年9月,在外汇利率改革的中间完全放宽了利率贷款利率。2002年上半年又将金融机构对所有企业贷款率上浮到30%,2003年上浮到50%,2004年上半年曾经扩大到70%,接着完全取消商业银行所有的贷款上浮限制。此时,国内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利率已经基本上过渡到上线放开、下线管理的阶段。第三,逐步尝试贷款利率下线浮动或存款利率的市场化。2005年1月,人民银行

发布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报告,提出要加强利率定价机制,按照风险与收入对称的原则,建立完善的科学定价制度。随后,人民银行调整了房贷利率,取消房地产抵押贷款优惠利率,恢复到了与同期商业贷款利率相同的水平,而且允许在这个基准利率上下浮10%,从此改变了长期以来贷款利率不能下浮的历史。第四,试点同业拆放利率。2006年年底,在上海推出同业拆放利率,利率体系市场化改革更进一步推进,给市场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或基准,市场短期的定价体系及其他的金融产品进行定价有了参考基础。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方向,央行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或经济性的原则,不断完善有管理的浮动制度,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稳步上升。不过,如何继续发展,有四个方面的问题难以解决:一是市场建设如何为新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提供制度支持,制度支持包括引入国际通行的询价交易方式、做市商制度、改进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更有力地促进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和人民币远期掉期市场发展;二是在管理浮动制度下面,人民币汇率调控体系、外汇交易商制度如何完善;三是如何扩大人民币浮动汇率资金,增强灵活性;四是外汇流通均衡管理与国家金融安全问题。

推进汇率市场化进程。可适度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对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的弹性,允许更多企业进入外汇市场,这样可以使外汇供给过剩大大改观,使一级市场的价格比以前更能准确反映真实的外汇供求状况,从而逐步形成市场化汇率。同时,进一步扩大外汇远期市场的规模、品种和交易范围,大力发展汇率避险工具,缓解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汇率稳定目标的压力,降低国际套利资本的获利空间。

增强市场力量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作用,逐步减少干预,增强汇率弹性,灵活调整人民币升值幅度和节奏,使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在坚持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减少市场对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保持在一定范围,短期内不宜进一步扩大汇率波动区间。为防止热钱的流入,货币政策应更多的采取公开市场操作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加息手段的采用应在防止热钱流入和抑制通货膨胀两方面之间进行权衡。加快外汇市场发展,保持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适当的干预。在国际上加强对人民币升值的正面宣传和客观评论,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推进汇率市场化得进程将有助于缓解国际短期资本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5.3 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2011年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刊登央行行长周小川的文章《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文章强调,要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目前有关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话题近段时间以来日益升温:先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继而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刊文指出,利率市场化可及时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

利率市场化是国内金融界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都较早实现了利率市场化,而中国由于受到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利率市场化久拖不决。分析

认为,近期央行人士更是频频谈及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见未来五年,利率市场化改革应有新动作。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外利率水平对我国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力会加大,我国的利率政策应考虑本国经济的实际需要和企业资金供求状况,同时又要兼顾国际利率关系。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将使利率工具与汇率工具更加协调配合,使它们成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有力手段,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力。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优化经济结构、化解经济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体现金融机构在竞争性市场中的自主定价权,有利于金融机构为消费者提供各不相同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有利于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

5.4 完善外汇管理政策

建立健全立法和执法体系,加强执法检查,加大对违规资本流动打击力度,打击“地下钱庄”、外汇黑市交易、现钞非法携带出入境等破坏外汇金融秩序的违法行为,全面梳理现行外汇管理政策法规。同时建立系统全面的外汇资金跨境监测预警体系,实现对异常资金流动的全方位监控。外汇跨境资金流动加强监管的同时,要拓宽跨境资金有序流出,促进跨境资金双向流动。因为,中国已经从外汇短缺的国家发展成外汇相对充裕的国家,不能实行宽进严出。同时,要严格控制短期外债管理。另外,要在有效控制风险前提下,逐步放宽对资本项目外汇交易的限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此外,还要完善对跨境金流动的监管预警。

立足于高目标来创设和调整外汇管理工作规程。操作规程要力求简洁、有效,不要面面俱到,要有重点,不要将指导性工作上升为指令性工作。提高外汇管理工作效率,最主要的是靠简洁的流程,而不是靠操作手脚的快速,更不是靠加班加点的劳累。外汇管理流程设置应“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这样,基层同志才有多些时间对外汇收支进行统计监测、分析调研。外汇管理办法的创设和调整,其目标不在于产生或消除外汇的流入和流出需求,而在于为这些需求创造出可监测、可引导和可管理的实现环境和手段,操作性制度安排应力求简洁和有效。完善监管手段,整合监管资源。如2008年8月国家外汇局实施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后,可考虑取消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行至今的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办法,或将该办法整合于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中。对进口付汇核销前台工作也可考虑由银行完成,外汇局只负责对其进行非现场监管。

5.5 逐步放松资本管制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不可逆转地推进的进程中,资本管制制度必须相应作出调整,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其调整的方向必然是逐步放松资本管制。资本管制制度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要求而逐步走向放松管制或作出调整的过程,也是资本管制制度演进和创新的过程,而制度研究的具体路径和方式,则取决于特定经济金融环境下制度创新的供给主体如何对制度创新需求进行识别、衡量进而进行适应性调整和创新的过程。

历史经验表明,不适宜的实行资本账户可自由兑换,会给一国汇率制度和经济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有可能耗尽一国外汇储备,导致国际收支危机的发生。造成本币大幅度贬值,从而使得国内资产价格剧跌,因此我国应逐步完善各种制度建设,逐渐实行资本账户自由化。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国际收支方面,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入给我国的经济注入了新的血液,但是也带来了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资金数量的上升增加了我国金融监管的难度,提升了金融的风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扰乱了我国经济实体的发展。

我国国际收支长期的双顺差的格局在短时间很难改变,但是这种格局不改善会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逐步完善经济体制改革、汇率制度改革以及逐渐放松资本管制将减少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冲击,避免国际收支危机的发生。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其带来的正面影响进一步扩大,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类,当然,这个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讨论与思索。

[1] 曹诗画.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分析及其风险防范.世界经济情况,2006,(9):24-30

[2] 冯菊平.国际游资与汇率风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17-22

[3]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12):7-12

[4] 高阳.央行外汇干预与汇率稳定的探讨.商场现代化,2009,(14):25-28

[5] 何慧刚.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分析.经济前沿,2006,(9):34-37

[6] 李杰、马晓平.我国短期资本流入规模估算.上海金融,2007,(10):8-11

[7] 刘仁伍.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监管理论与实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47-53

[8] 兰振华、陈玲.中国短期资本流动规模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闭.金融经济(理论

版),2007,(2):25-27

[9] 曲凤杰.人民币汇率改革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05,(9):15-19

[10] 唐丽丽、赵雪梅.浅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当代经济,2007,(7):6-9

[11] 王珍.中国国际收支与外汇储备的趋势分析.国际贸易,2006,(4):7-10

[12] 邹新.进入中国市场的境外资金研究.金融论坛,2005,(12):11-15

[13] 张少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成原因与化解之道.甘肃社会科学,2005,(5):26-31

[14] 张雪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稳定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07,(6):47-52

[15] 左小蕾.资本市场须防过度投机.金融纵横,2007,(8):26-30

后记

让我熬了很长时间的毕业论文马上就要定稿了,并没有预想中的激动人心,只是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回想起撰写此篇论文的全过程,从被动到主动,从麻痹自己到重新认识自己,原本以为可以轻松完成或者说可以轻松过关的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很多东西,琐碎而又平淡的事情,每一个细节,每一处字斟句酌,而论文也无法像期待中的那样完美。

大学几年里,我有那么多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有那么多做了却没有做好的事。遗憾无法弥补,也无法复制,而我只能回忆一下记忆中的美好。只是毕业了,人却还留着,继续我的梦想,收拾起无拘无束的散漫,开始新的旅程。

又该说感谢的话了,不得不落得一俗套,因为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示我的感激。本文从选题到写作直到定稿的全过程,我的指导老师李老师始终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在此,我谨以最朴素的语言向李老师表达深深的谢意;对这几年里所有鼓励并且帮助过我的人说声谢谢。感谢所有老师,虽然我谈不上学有所成,但是我心底里深深地敬重你们。

一路走来,同学和老师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还有生活中的宽容、幽默都对我产生重要影响,让我学会如何平和地做学问和如何做人。

感谢我的父母,可爱的父亲,可敬的母亲。你们的期待和守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财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