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希望新闻学研究综述

我国希望新闻学研究综述

我国希望新闻学研究综述
我国希望新闻学研究综述

我国希望新闻学研究综述

作者:韩晓芳

来源:《编辑之友》2011年第10期

希望新闻学最早是由《今日美国》的创办人、世界传媒大鳄艾伦·纽哈斯于1983年正式提出并倡导的,具体含义是:“精确而不悲观,详细而不消极地报道所有的新闻”,“积极处理新闻”等,为《今日美国》的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美国影响很大。传播到中国以来,由于其浓厚的人文关怀、《今日美国》在其编辑方针指导下的成功,以及纽哈斯那本惊世骇俗的自传《一个狗娘养的自白》,使得“希望新闻学”广为人知。

不过,相比起它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国内学者对“希望新闻学”的研究相对冷门。笔者分别用“希望新闻学”“艾伦·纽哈斯”及“今日美国”三个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精确搜索,一共查到论文34篇,其中直接论述“希望新闻学”的论文仅有20篇,涉及的时间段为1998年到2010年,主要集中在2005年、2006年。发表的期刊主要有《新闻记者》《国际新闻界》《传媒观察》《青年记者》《新闻传播》《新闻前哨》等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以下结合检索到的相关论文,对我国希望新闻学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以期有一些新的见解。

一我国“希望新闻学”研究脉络

从论文分布看,从1998年到2010年,对“希望新闻学”的研究论文数量经历了由少到多再到少的过程,研究内容也由边缘分析转向全面、集中分析,再回归边缘分析。2005年、2006年是研究的高潮时期,从2007年开始,论文数量有所下降,学界的研究逐渐减弱,开始重复2005年之前的研究状态,即仅在提到国内新闻报道误区时有所引述。

(一)1998年-2004年:希望新闻学的引进介绍时期

国内研究者一开始对“希望新闻学”并未给予太多的注意,大都集中在研究已取得成功的《今日美国》上。1999年周莉对纽哈斯创办的《今日美国》的版面编排、图片革新等作出分析的同时,较多地提到了该报奉行的“希望新闻学”的哲学内涵,这也是国内学者第一次对该理论进行详细的介绍。之后的一些论文大多点到为止,比如2003年胡航、解航的文章详细分析了《今日美国》成功的原因,提到了美国新闻界的绝望新闻学,但对“希望新闻学”只字未提。2004年樊永强、何芳芳在分析美国四大报纸的虐俘报道时,提到《今日美国》坚守了新闻专业主义规则,实现了新闻报道的平衡,因为奉行“希望新闻学”原则而显示出浓厚的温和色彩。而2004年李伟娜的论文则是国内希望新闻学研究进入专注阶段的开始。作者认为《今日美国》的标题观颠覆了“失望法则”的推销观念,建立了“希望新闻”的指导哲学,对“希望哲学”对报纸成功的意义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二)2005年-2006年:希望新闻学研究的中国化探索

随着我国新闻业的发展,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许多社会上关注度很高的问题,新闻笔触越来越灰暗,对受众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不少学界和业界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对策问题。这样,对希望新闻学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形成了一个高峰。

如果说之前关于希望新闻学的论述还仅停留在引述上,即介绍纽哈斯提出希望新闻学的背景、内涵及其对《今日美国》的作用上,那么从2005年开始,国内对它的研究则集中在该理念适不适合我国,有什么借鉴意义上,试图实现其中国化。

2005年《新闻记者》第8期发表了罗建华的文章《学学“希望新闻学”》,文章从肯定和借鉴的角度对“希望新闻学”进行了分析。文章发表后,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小范围讨沧。讨论主要集中在《岭南新闻探索》和《新闻记者》两个刊物上:《岭南新闻探索》在2005年第5期转载了罗建华的文章,并在该刊第6期以《“希望新闻学”值得提倡吗?》为题,刊发了一组讨论文章。《新闻记者》在2006年第2期以《“希望新闻学:是耶?非耶?》为题摘要编发了这组讨论文章,从而使2005年、2006年成为我国希望新闻学研究的高潮时期,也丰富了我国对于新闻定义方面的理论探讨。在这场讨论中,研究的话题基本上围绕三个方面:好与不好、要与不要、在我国如何实现。特别是最后一个方面,抛开了中西新闻价值观的争议,更实际地进入了操作层面,非常有建设性。

多数研究者对希望新闻学持肯定态度,认为它在我国有很强的适用性。但也有不认同者,宋志标即是唯一一位提出反对意见的。他的文章使得这场讨论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研究状态,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西方的这一新闻理念。

(三)2007年至今:希望新闻学逐渐淡出研究者的视野

2005年、2006年的研究高潮之后,学界的相关研究基本停滞不前,至今只有三篇文章中涉及希望新闻学,但仅是提到我国新闻界一些不良现象时稍加引述,内容也多是对之前论文观点的简单重复。

二我国希望新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对希望新闻学理念的分析

1.提出背景

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国内最早提到“希望新闻学”一词的是李希光,他在1998年对纽哈斯的一篇采访中虽没有论述其具体内涵,但对该理念提出的背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美国的一些大报把争夺普利策新闻奖而不是争夺新闻当作他们奋斗的目标,甚至有报纸公开宣称“好新闻不是新闻”。但是,大部分获普利策奖的作品都是负面新闻或悲惨新闻。这种玩世不恭的新闻作风,已散射到美国乃至世界各地。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自沉浸理论提出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介绍了沉浸感的提出与完善及其产生条件,分析了网络学习的概念和本质,指出了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沉浸感对网络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沉浸感;网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网络学习在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网络学习效率不高。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沉浸感从提出到完善,已经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对网络上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沉浸感概述 1.1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 随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沉浸理论延伸至人机互动上的讨论,Webster等人视这种互动具游戏( playful )和探索( exploratory )的特质( Webster,Trevino&Ryan,1993 )。Ghani和Deshpande( 1994 ),以人机互动对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两个沉浸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完全专注( concentration )和活动中被引导出来的心理享受( enjoyment )。Novak、Hoffman和Yung 等人从1996年开始,即对网络沉浸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模式发展,有别于原始的沉浸模型,在人机互动中的沉浸主前提( primary antecedents ),除挑战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之外,还必须加上专注(focused attention)。之后Novak等人针对其模式做修正及更仔细的研究(Hoffman&Novak,1996; Hoffman,Novak&,Yung,1998,2000),并针对不同的网络行为做沉浸模式的检验,研究发现,网络使用行为中,信息寻求最容易进入沉浸,其次为阅读与书写。不同的网络活动型式,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E-mail 等,也会带来沉浸经验的差异。 1.2沉浸体验条件 沉浸理论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备受重视,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

员工激励的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一、激励理论的背景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哈佛大学维廉詹姆士研究表明:在没有激励措施下,下属一般仅能发挥工作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工作能力可以提升到80%~90%,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到4倍。日本丰田公司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提建议,结果仅1983年一年,员工提了165万条建议,平均每人31条,它为公司带来900亿日元利润,相当于当年总利润的18%。由于激励的效果明显,所以各种组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些专家学者就开始了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之中,探索激励的无穷潜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激励理论有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激励理论。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熟称“内容型激励理论”。另一类是以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激励过程理论,它也被称作是“行为型激励理论”。 1 内容型激励理论 1.1 奠瑞的人类人格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在面临着动态且不断变化的环境时,人们都是自适应的。它把需求分成了两种类型,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前者与人体基本生理过程的满足感有关,而后者所关注的是情绪上和精神上的满足感。 1.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进一步发展了莫瑞的研究,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释。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熏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且这五个层次的顺序,对每个人都是相同的。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获得了基本满足后,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成为主导需要。 1.3 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因素理论打破了这一假设。他于1959年在《工作的激励》一书中提出了保健——激励因素理论,简称双因素理论。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可以用来体现高水平员工的不满意,激励因素可以用来体现高水平员工的满意度。他认为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促发员工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2 行为型激励理论 2.1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2O世纪6O年代末,埃德温·A·洛克和他的同事们花了许多年的时间研究目标对于人类行为和绩效的效果。他们的研究导致了目标设置理论的创立并不断地得到验证,提出:指向一共同目标的工作意向是工作效率的主要源泉。他还提出了具体的设置目标的步骤。 2.2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对员工受激励程度的大小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1962年与罗森合写),《工

品牌建设文献综述

品牌建设文献综述 摘要:现今社会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因此品牌的意义非同小可,本文主要针对品牌的内涵及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时论述了品牌塑造的过程,包括品牌形象的打造、品牌定位和品牌文化的确立、品牌资产的重要以及品牌传播的策略,从中发现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品牌营销未来的发展的前景。本文认为在今后的品牌营销中应当更注重情感与体验的渗透,将品牌赋予更多的思想与个性,吸引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功效的期望的同时还能满足在消费者在情感及心理上的需求。 关键词:品牌、品牌建设 1国内外品牌理论研究综述 品牌(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意思是烙印,他非常形象的表达了品牌的真谛——“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关于品牌的定义有很多,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品牌都有不同的理解。 美国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为品牌下的定义是:“品牌就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这些要素的组合,其目的是借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些销售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1]。” 大卫奥格威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和整体组合。品牌同时是为消费者对其使用产品的印象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2]。 本文认为,朱华锋为品牌写的一个构成公式很清晰准确地表述了品牌的内涵,即:品牌=品名+品记+品类+品质+品值+品德+品行[3]。 大卫·奥格威(Confessions of an Advertising Man)将罗塞·瑞夫斯的USP 理论看作是在强卖,奥格威认为品牌的建立与提升是要塑造一个个性与发布一项成功的广告运动,这十分重要。企业必需思考品牌要用塑造怎样的形象,形象代表着个性,和人一样,产品也要有自身的个性,是产品形象决定了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成功或者失败[2]。 定位理论的创建者杰克·特劳特和艾·里斯认为企业品牌提升的关键是要在目标

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综述.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姓名潘炳英 学号200808020321 所在院系商学院营销系 专业市场营销 任课老师汪嘉彬 课程名称服务营销学 考试时间2010年10月21日考试方法提交课程论文 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综述 1. 服务质量的概念 ?服务质量是产品生产的服务或服务业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无论是有形产品的生产企业还是服务业,服务质量都是企业在竞争中致胜的法宝。 ?服务质量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服务质量是顾客感知的对象; (2服务质量既要有客观方法加以制定和衡量,更多地要按顾客主观的认识衡量和检验; (3服务质量发生在服务生产和交易过程之中 (4服务质量是在服务企业与顾客交易的真实瞬间实现的;

(5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内部形成有效管理和支持系统。 2.国内外研究历史背景 2.1国外研究历史背景 国外的服务质量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处于西方国家服务营销发展的第二阶段--奠基阶段,这时服务营销已经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孕育阶段,并且在这一阶段,来自外部环境的两大因素使服务营销的研究成果迅速增加。一是西方特别是北美服务业的全面解禁。二是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于1981、1982、1983、1985年召开的一系列关于服务研究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提供了较好的国际间交流与对话的机会。 这一阶段主要是以服务的特征引起的管理问题为主线展开研究的。其中服务质量(因异质性引起和服务接触(因同时性引起以及营销的功能是这一阶段研究的主要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众多学者对服务的特征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尤其是对服务的品质、优缺点以及潜在的购买风险的评估方面进行了广泛地研究。 2.2国外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的前人工作 2.21 起步阶段(1980~1988 服务质量作为一个术语早就有之,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往往从内部效率的角度将其内涵界定为服务结果应符合规范。服务业的质量管理实践基本上援用基于制造业发展起来的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随着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服务业全面解禁,已有学者开始注意到服务与产品是不同的,并意识到服务质量有别于产品质量,如Saeesr等人(1978提出了服务质量不仅涉及结果,还包括服务交付过程 的观点。Zeithaml(1981则归纳出了顾客在评价产品与服务好坏时的不同点。不过当时对服务质量的概念及其属性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对这一问题的突破,要归功于芬兰的教授。在1982年,他提出了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概念,并明确了其构成要素,同时指出内部营销是创建企业质量文化的有效手段。他认为质量应是顾客感知的质量,是指顾客对服务期望与感知的服务绩效之间的比较。若感知的服务绩效大

第一章 新闻学的诞生与发展

第一章新闻学的诞生与发展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西方和中国诞生与发展的历程,了解新闻学的学科结构;掌握新闻学的发展演变;了解中西方新闻理论研究的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中国的诞生与演变,掌握新闻理论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掌握四个问题: 1.新闻学的学科属性及研究对象。 2.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3.新闻学的学科结构。 4.中西新闻学的产生发展历程。 本章共两节 第一节作为社会科学的新闻学; 新闻学的学科特点; 新闻学的学科结构和学科地位; 第二节新闻学的发展演变; 西方新闻学的发展; 中国新文学的萌芽与早期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闻学研究。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 ①新闻学的定义和学科定位; ②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新闻改革。 难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节作为社会科学的新闻学 新闻学(定义):【重点】是一门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的本质、揭示人类新闻活动规律的独立学科,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一门社会科学;是一门年轻的实践性学科。 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拥有自由、美好而不悖乎人性的生存方式,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 【附】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 一、新闻学的学科特点。2点 新闻学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的本质、掲示人类新闻活动规律、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一门社会科学。 1.新闻学是一门年轻的实践性学科。 新闻学的诞生可以追溯至19世纪中后期。德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学研究论著和新闻学研究机构。 一门学科的基本条件:拥有了专职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专门著作。 新闻学带着鲜明的新闻实践烙印,具有应用性学科的特征。新闻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新闻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指导价值。 与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悠久历史相比,新闻学科的诞生远远晚于新闻传播活动。人类早期传播活动

品牌理论文献综述

品牌理论的演变 英国学者彻纳东尼指出:“一个成功的品牌是一个好的产品、服务、人或地方,使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获得相关的、独特的、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价值。” Jay P.McCormack和Jonathan Cagan(2003)认为建立和保持一个一致的品牌陈述是建立一个成功产品的重要部分。我们试图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品牌理解的各种观点以及各种品牌理论研究进行评述和归纳,为我们研究品牌传播理论及品牌网络传播理论做理论基点,并期望能够揭示品牌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对于品牌内涵的诠释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品牌是符号 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许多学者认为品牌就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产品,或者说是区别产品的记号,他们对品牌的认识也仅局限于企业层面。美国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AMA)在1960年将品牌定义为:“品牌系指一个名称 (name)、语词 (term)、标志(sign)、象征 (symbol)、以及设计(design),或是上述各项的组合,以藉此辨识出一个或一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进而与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有所区别”;Chematory&Mewilliam(1989)“品牌是一种辨识的图案,使其与竞争者有所差异”;美国管理协会认为,品牌是经营者或经营者集团的产品与服务,基于与其他竞争者有所区别而赋予之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亦或是上述方式的结合(Peter D.Benneh,1998);美国营销学权威菲力普·科特勒〔1〕进一步分析认为:品牌是一种或一组为了辨认某个销售者区别于竞争者的产品和劳务的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品牌拥有文化象征、个性特征、利益、属性、价值体现、用户暗示等六层含义;Lynn B.Upshaw (1999)在其出版的《塑造品牌特征》一书里指出:品牌是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够区别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标识和其他可展示的标记。 (2)品牌是情感 1955年,最早对品牌进行研究的Burleigh B.Gardner和Sidney J.1evy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品牌的论文《产品与品牌》,他们阐明了下列原理:品牌的发展是因为品牌具有一组能满足顾客理性和情感需要的价值,品牌的创建要超越差异性(differentiation)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它应该注重开发一种个性价值(personality);King(1970)指出,品牌不仅由于其功

于漪教学研究综述

于漪教学研究综述 汉语言文学陆澎澎 一、于漪简介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毕业于镇江中学,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曾任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等职。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究》《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等。 二、于漪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思考与探索 从八十年代中后期一直到整个九十年代,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探讨越来越深刻。于漪看到高考制度恢复以后,教师和家长都围着高考这个指挥棒转,大家都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于漪认为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的失落,这严重影响了育人目标的实现,而这一问题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产生了偏差。于是,于漪对性质观——语文教育观念中最核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探索,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都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于漪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于漪早期的文章里,于漪提出:“语言文字是工具,人们用它来表情达意。既然是表达情意,用它来组缀而成的作品总有一个思想性问题,总寓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思想感情为里,语言文字为表,这就决定了语文课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思想性。”后来紧接着,于漪在《准确而完整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一文中,于漪进一步阐述了她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于漪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工具”加“人文”,而是互渗互透、融为一体的,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她一再强调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人文性都重要,不可机械割裂。于漪说:“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教育,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用“人文性”代替“思想性”,赋予了语文更为深广的文化内涵,“人文”中有“思想”,同时又兼具审美等方面的因素,更准确、更贴切地揭示了语文的本质特点。 三、于漪的语文教育目的 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于漪就提出了“目中有人”的思想,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要随着学生的变化而变化。“目中有人”的思想孕育了“教文育人”的思想,在1978年于漪率先在语文教育界提出了“教文育人”的鲜明的思想。从“目中有人”到“教文育人”,同样体现了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的求实、创新和发展的特点。于漪认为,作为语文教师,“教文是他的天职,须千方百计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他们听、度、说、写的能力,但教学生的‘文’是为育学生‘人’服务的,只见‘文’不见‘人’,工作就失去了大目标。”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她讲求心中有学生,胸中有全局,“教文”不忘“育人”,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困生”,巧妙处理课堂预设外的“生成”。 四、于漪语文教学风格 (一)思想性

领导理论研究综述

领导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的时代;是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当今,和平与发展早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及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才是企业关键的竞争优势来源,随着无形资本的重要性逐渐升高,如何将人力资本转化为生产力,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就是领导的领导理论。领导理论影响着员工绩效,形成组织氛围,潜移默化构成组织文化,那么什么样的领导理论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员工积极性,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呢?从而提高员工绩效呢?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在中国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研究领导理论更具实际意义,也是国内外企业管理理论和实际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对领导理论的研究有斯托格迪尔[Stogdill],鲍莫尔为代表的特质理论,E.Fleishman(1948)为首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领导行为的四分图理论,怀特和李皮特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美国管理学家利克特(Rensis Likert)及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的有关研究人员提出的“工作中心”与“员中心”理论,里斯(Chris Argyris)的不成熟—成熟连续流理论,三隅二不二的PM模型,及中国的相关领导行为理论PM研究, 费德勒模式,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佛鲁姆(V.H.Vroum)和耶顿(P.W.Yeton)又提出了领导-参与模式等为代表的领导权变理论。 本研究综述上述领导理论,希望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能够提升中国管理者的领导行为。 关键词:领导理论,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领导理论的发展历程 (4) 第二章领导理论的研究成果 (4) 第一节领导特质理论 (4) 第二节领导行为理论 (6) 第三节领导权变理论 (11) 第四节领导风格理论 (16) 第三章领导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17) 第四章对各领导理论的评价 (18) 参考文献 (19)

激励理论文献综述

激励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激励是现代管理中的重要职能, 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从激励原理、激励的范畴、激励的制度安排与途径以及企业的激励文化等方面对当前国内激励理论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作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以期有利于对激励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内容型激励过程型激励制度安排激励文化 Abstract: the incentive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modern management, the incentive problem is the cor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o decide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enterprise. This paper attempts from the incentive theory, incentive category, incentive system arrangement and ways and corporate incentive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incentive theory research achievements, comprehensively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issue. Keywords: content-based incentive process incentive system incentive culture 一、激励理论的研究背景 激励理论的背景激励理论的背景激励理论的背景激励理论的背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它说明了为什么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以及什么样的业绩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业绩的提高。 哈佛大学维廉?詹姆士研究表明:在没有激励措施下,下属一般仅能发挥工作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工作能力可以提升到80%~90%,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到4倍。日本丰田公司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提建议,结果仅1983年一年,员工提了165万条建议,平均每人31条,它为公司带来900亿日元利润,相当于当年总利润的18%。 由于激励的效果明显,所以各种组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些专家学者就开始了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之中.探索激励的无穷潜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激励理论有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激励理论。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 2.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一个层级系统。马斯洛的发现因符合一般的观察结果,因而在企业界与学术界都颇为知名,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许多管理

新闻学(050301)

新闻学(050301) 一专业的历史沿革 上饶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创办的。我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有长期的专科层次的办学历史,办学水平高,办学质量好(评为江西省高校专科示范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于1998年正式招生。 2000年,学校正式升格为本科学院,我系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开始自主招生。与次同时,我系筹备开设新闻类新专业。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我系开始招收新闻学专业的本科生。目前,我系新闻学专业已有2002级、2003级、2004级3个年级,共有学生158人。 二专业方向 新闻学 三专业与学科建设条件 1.师资条件 本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情况

本专业教师学位情况统计 2.实验室、资料室、及设备 我系资料室现有图书5400册。有新闻实习基地20余处。有新闻摄影实验室、新闻电视新闻实验室、文字排版实验室。 四专业特色 经过3年来本科层次办学的实践,我系的新闻学本科专业办学条件逐渐臻于完善,并且初步形成了以下专业特色。 1.基础性 新闻学是学院升格后新办的专业。近年来,在学院筹划开设非师范专业以适应办学面向市场、扩大规模的新形势下,我系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确定把新闻学作为办学的方向。这不仅适应目前高速发展的新闻事业培养人才的需要,更能为新闻事业所拥有的广阔市场和可持续发展前景服务。新闻学专业属于新兴专业,而新兴的专业要发展就必须注重基础的扎实。深厚的中文基础是新闻专业能力提高的保证,两者相辅相成,由于我系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力量比较强,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特别注重学生基本功的培养。 2.融合性 在为新闻事业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我们还把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大中型企业培养

品牌理论研究综述

32 商业时代 (原名 《商业经济研究》) 2006年33期 牌是相关事物的象征,Jay P.McCormack和Jonathan Cagan (2003)认为建立和保持一个一致 的品牌陈述是建立一个成功产品的重要部分。自1931年美国宝洁公司(P&G)的麦克尔?罗伊提出品牌经理制以来,品牌日益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实业界的操作需求带来了品牌理论研究的繁荣。品牌理论研究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笔者根据品牌一词在使用时具体语言环境的差异,把对品牌的理解划分为三类:服务的理念、利益的源泉和进化的角度。 品牌的传统观——服务的理念 由Burleigh B.Gardner和SidneyJ.1evy(1955)发表的第一篇有关品牌的论文阐明了下列原理:品牌的发展是因为品牌具有一组能满足顾客理性和情感需要的价值,品牌的创建要超越差异(differentiation)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它应该注重开发一种个性价值(personality),让顾客得到满意的服务。King(1970)指出,品牌不仅由于其功能性价值而被喜爱,而且由于其心理和社会的价值而被喜爱。David A. Aaker(1993)则指出,目前大多数经理仍 然过多地关注于短期的财务收益,而不注意对品牌的长期投资。纵览当前国内外品牌界,对于传统品牌观的描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张焱、张锐,2004)。 (一)符号说 Lynn B.Upshaw(1999)在其出版的《塑造品牌特征》一书里指出:品牌是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够区别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标识和其他可展示的标记。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定义委员会(1960)认为,品牌是用以识别一个或一群产品或劳务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美国管理协会认为,品牌是经营者或经营者集团的产品与服务,基于与其他竞争者有所区别而赋予之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亦或是上述方式的结合(PeterD.Benneh,1998);Philip Kotler(1997)认为,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从本质上说,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的允诺和质量的保证。 (二)情感说 由Burleigh B.Gardner和Sidney J.1evy(1955)发表的第一篇有关品牌的论文是具有创新性的,他们阐明了下列原理 :品牌的发展是因为品牌具有一组能满足顾客理性和情感需要的价值,品牌的创建要超越差异性(differentiation)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它应该注重开发一种个 品牌理论研究综述 ■ 宋旭琴1 向 鑫2 (1、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广州 5107252、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广州 510090) 品 内容摘要:品牌是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 够区别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标识和其他可展示的标记。这些名称和标识等会由于不同的品牌表述方式而产生差异,又将会产生不同的品牌观念。本文整合了国内外有关品牌理解的各种观点,并对各种品牌理论研究进行评述和归纳,以期能对品牌的历史及未来的发展进行概括,揭示品牌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关键词:品牌 品牌理论 品牌观念 性价值(personality),因此,品牌管理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建立品牌的个性,要创造性地运用广告资源来为品牌建设(即企业的长 期收益)投资。King(1970)指出,品牌不仅由于其功能性价值而被喜爱,而且由于其心理和社会的价值而被喜爱。David A.Aaker(1993)则指出,目前大多数经理仍然过多地关注于短期的财务收益,而不注意对品牌的长期投资。Lannon和Cooper(1983)坚持了品牌创建中的情感主题,他们运用人类学与心理学的理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并指出美国广告方式(其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欧洲广告方式(其是神话和仪式的具体化,即它使人们可以看到品牌如何随着文化的变化而演变)的不同特点。 (三)关系说 奥美公司认为,品牌是消费者与产品的关系,消费者才是品牌的最后拥有者,品牌是消费者经验的总和。Michael Perry认为,品牌是消费者如何感受一个产品,它代表消费者在其生活中对产品与服务的感受而滋生的信任、相关性与意义的总和。David Arnold认为,品牌就是一种类似成见的偏见,成功的品牌是长期持续地建立产品定位及个性的结果,消费者对它有较高的认同。王新新(2000)认为,品牌是一种关系性契约,品牌不仅包含物品之间的交换关系,而且还包括其他社会关系,如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情感关系;苏晓东等(2002)认为,品牌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符号,它包含了产品、消费者与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总和,基于这个认识从而架构了“7200品牌管理系统(BMS)”。 (四)资源说 Alexander L.Biel认为,品牌资产是一种超越生产、商品及所有有形资产以外的无形资产,其带来的好处是可以预期未来的进账远超过推出具有竞争力的其他品牌所需的扩充成本;而陈伟航则指出,品牌会渗透人心,因而形成不可泯灭的无形资产,品牌资产的妥善运用可以给企业带来无穷的财富;韩志锋认为,品牌是企业内在属性在外部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资源,它不仅是企业内在属性的外部环境集中体现出来的(外化的)有价值的形象标志,而且因为其能整合企业外不同资源对企业内在属性发展产生反作用,它更是一种资源。 营销谋略 Sale Stratege

工作沉浸述评及展望

2012年第21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2No.21 收稿日期:2012-06-04,修回日期:2012-10-10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2.21.034 工作沉浸研究述评及展望 祝丽怜1,陈志霞 2 (1.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2.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工作沉浸是指个体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短时间的高峰体验,主要由专注、工作享受、内在工作动机三个核心要素所构成。目前使用较多的相关测量工具主要是Bakker 工作沉浸量表。工作沉浸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工作特征、工作资源及相关工作态度等方面,其结果变量主要涉及工作绩效、离职倾向和积极情绪等因素。未来研究主要应在工作沉浸构成要素及其内在机制、测量工具的本土化、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开展更多工作。 关键词:工作沉浸;内在工作动机;工作资源;工作绩效中图分类号:F272.92;F27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2)21-0151-04 Review and Prospect of Work -related Flow ZHU Lilian ,CHEN Zhixia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 ) Abstract :Work -related flow is a short -term peak experience at work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absorption ,work enjoy-ment and intrinsic work motivation.Th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mainly used is the Work -related Flow Inventory (WOLF )which is generated by Bakker.The affecting factors include 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 resources and related working attitude.Its consequence variables involve job performance and so on.An avenue for future research on flow is to examin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ree elements.Second ,it will be relevant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re-lated flow and work engagement.Third ,the culture adoption of measurement methods is relavant.Fourth ,the diversity of research methods should be used.Finally ,the intern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research is still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as well as the specific concerned with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and related mechanism research.Key words :work -related flow ;intrinsic work motivation ;job resource ;job performance 1研究背景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 通 过对科学家、作曲家、作家以及运动员的研究发现,当从事一种可控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且需要一定的技能、受内在动机驱使时,人们会产生一种独特的狂喜状态,感受到一种“流动”的存在和幸福生活的美好体验,这种状态就是“沉浸(flow ,又译作心 流、富乐、沉醉感等)”[1] 。沉浸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国外学者针对日常生活、工作、休闲、运动、学习、人际交往、艺术创作和网络虚拟空间 等诸多领域的沉浸体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2-5] 。Csikszentmihalyi 和LeFevre 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沉浸或畅快体验都来自工作而不是自由休闲活动,人们在有责任的活动中往往比在无责任的活动中会更多 地体验到沉浸感[4] 。Schallberger 和Pfister 也认为,沉浸主要由高积极性活动体验构成,这种体验更多 发生在工作中而不是休闲活动中[6] 。Rheinberg 等的研究也发现,工作中沉浸体验分数较高,而休闲时 间中快乐/满意的分数比较高[7] 。 2工作沉浸的内涵结构及测量 2.1 工作沉浸的内涵和结构 根据Csikszentmihalyi 的定义,沉浸也称为乐观体验(optimal experience ),是指个体专注于活动时,由内在快乐所引发的被活动深深吸引的状态,是一种自然发生的、完全投入到所参与活动或任务中的、 自我享受的特殊状态[8] 。该心理状态具有以下九个 特征[9] :①挑战和技能平衡;②行动-意识融合;③目标清晰;④反馈明确;⑤高度专注;⑥控制感;⑦自我意识消失;⑧时间转换;⑨自带目的性。一般来说,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当人们意识到情境的挑战性恰好与自身能力之间达到平衡状态时,沉浸体验都可能出现。Jackson 和Marsh 把该理论引入到运动心理学领域,并将其界定为一种最佳乐观体验,即运动员全身心投入到一项任务中并创造出 发挥最佳运动水平的意识状态[10] 。 2005年Bakker 正式把沉浸的概念引入组织行为

员工激励的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赫西奥德 一、激励理论的背景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哈佛大学维廉詹姆士研究表明:在没有激励措施下,下属一般仅能发挥工作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工作能力可以提升到80%~90%,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到4倍。日本丰田公司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提建议,结果仅1983年一年,员工提了165万条建议,平均每人31条,它为公司带来900亿日元利润,相当于当年总利润的18%。由于激励的效果明显,所以各种组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些专家学者就开始了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之中,探索激励的无穷潜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激励理论有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激励理论。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熟称“内容型激励理论”。另一类是以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激励过程理论,它也被称作是“行为型激励理论”。 1 内容型激励理论 1.1 奠瑞的人类人格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在面临着动态且不断变化的环境时,人们都是自适应的。它把需求分成了两种类型,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前者与人体基本生理过程的满足感有关,而后者所关注的是情绪上和精神上的满足感。 1.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进一步发展了莫瑞的研究,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释。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熏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且这五个层次的顺序,对每个人都是相同的。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获得了基本满足后,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成为主导需要。 1.3 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因素理论打破了这一假设。他于1959年在《工作的激励》一书中提出了保健——激励因素理论,简称双因素理论。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可以用来体现高水平员工的不满意,激励因素可以用来体现高水平员工的满意度。他认为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促发员工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2 行为型激励理论 2.1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2O世纪6O年代末,埃德温·A·洛克和他的同事们花了许多年的时间研究目标对于人类行为和绩效的效果。他们的研究导致了目标设置理论的创立并不断地得到验证,提出:指向一共同目标的工作意向是工作效率的主要源泉。他还提出了具体的设置目标的步骤。 2.2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对员工受激励程度的大小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1962年与罗森合写),《工

新闻专业主义研究

读《新闻专业主义研究》后的几个问题 一条新闻的诞生是多方权力角力的结果,新闻场域与政治场域的妥协,经济场域与新闻场域的较量,同时还有新闻场域内部的斗争。那么代表新闻场域力量的新闻专业主义在角逐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什么是新闻专业主义? 在书中,作者引用了国内学者陆晔和潘忠党的观点。两位学者将新闻专业主义的要素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1)传媒是社会的公器,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而不是仅仅服务于任何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2)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团的宣传员;(3)他们是信息流通的“把关人”,采纳的基准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而不是政治、经济利益冲突的参与者或鼓动者;(4)他们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实的真伪,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权力或经济势力;(5)他们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社区的自律,而不是接受在此之外的任何权力或权威的控制。 在这里,摘抄下新闻专业主义的五个标准,因为它将指导我批判地看待媒介的实践问题。 在任何一个国家,政治权力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博弈,无一例外,政治权力最终要战胜新闻专业主义。其实,在中国的媒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以前媒介作为党的宣传者,虽然现在,媒介在向为公众服务,社会公器角色的转变,但是党管媒体还是没有改变。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作者引用最多的案例均来自国外,引用国内案例且都不点名道姓,并且没有做深入的分析,我想从侧面可以认为是国内的新闻不够自由。很多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官方介入调查,最后有些结果总不了了之,又或者是从和谐的角度出发,并没有公布事件的结果。因此,学者们对很多典型的新闻事件并不能探析出真相来,而且国内几乎没有学者对中国的媒体被指违反宣传纪律进行过罗列和总结。我觉得做这个研究应该是有价值的,一方面可以让其他媒体引以为鉴,不再踩到“地雷”,从另一方面来讲,可以促进我们所谓的宣传纪律不断的改进。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利与弊。今年,湖南省市一级的行政部门正式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其新闻发言人多为市级行政部门内部的秘书或者主任、副书记之类的官员。发言人来自行政部门内部,这是无可厚非,因为他更熟悉他所在的部门的内部事务。但是我认为发言人应该具备做一个新闻记者的素质,更深层次来说,新闻发言人应该有新闻素养、公共关系知识,在政府和新闻媒介之间能协调好双方工作,尤其是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可以做到临危不惧,既不怕会丢了政府的面子,也不怕记者会深究下去。 在本书中,作者总结了新闻发言人的三点影响。其一,政府部门的主管领导可能以新闻发言人制度为借口,拒绝回答媒体的提问,众所周知,“踢皮球”历来是官场最成熟的潜规则之一;其二,新闻发言人也可以完全可能变成发布空话、废话、外交辞令和“报喜不报忧”的代名词,结果是公众无法获取真正关注的信息;其三,新闻发言人的“一言堂”结构,使记者只能通过这一个渠道去了解信息,无法利用权力之间的空隙去灵活发掘信息。 我认为,新闻发言人制度,无论是从新闻的角度,还是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是我们值得研究的一个议题。包括新闻发言人的选拔、素养、任期,以及该制度的利与弊。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新闻事件的冲突性框架,其中包括一些情感类节目的冲突性安排。作者说:“现代新闻媒介最喜好的报道模式就是冲突性框架,因为这种报道很容易激发起公众的情感共鸣,媒体在干预事件提供自信力的同时又可以提供收视率和发行量,可谓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双丰收。”我之前在看省内《情动八点》、《寻情记》这类节目,包括东方卫

品牌形象文献综述

1前言 生存在于生命的延续,更在于生命在延续过程中的激发和升华,企业的生命也是如此。面对当前残酷、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更需要企业在生存中不断开拓和创造生命力的源泉和动力。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市场竞争、品牌竞争等逐步显示出其局限性,在信息日益共享的“信息时代”产生了众多趋同现象,即同类商品之间的技术、服务、价格等的水平越来越难分上下。为此,作为现代市场竞争条件下的战略手段——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已成为制胜的法宝。 品牌形象是品牌构成要素在人们心目中的综合反应,也是消费者记忆中关于品牌的所有联想的综合感知。品牌形象由品牌的内在形象和品牌的外在形象构成,其中品牌内在形象主要包括品牌产品形象和品牌文化形象,品牌外在形象主要包括品牌标识形象和品牌信誉形象。品牌形象塑造,就是指成功地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构筑、创造和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而驱动这种资产的关键因素是品牌形象。国内外关于品牌形象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本文主要将国内外关于品牌形象相关理论、品牌形象测评、品牌价值和品牌形象塑造四方面的研究资料整理归纳,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品牌形象相关理论为企业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提供理论依据。在品牌形象相关理论研究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USP理论、多重属性模型、BI理论、比尔品牌形象理论以及我国学者罗子明的品牌形象的特性及构成理论。 (1)USP理论又称独特销售说辞理论[1],是罗瑟·里夫斯提出来的,主要应用于广告策划中。该理论在消费者是理性思维者的前提假设下认为:消费者倾向于只记住品牌的一个东西即强有力的主张或概念,并进一步认为在消费者心目中,一旦将这种强有力的主张、说辞或许诺同某一特定的品牌联系起来,就会给该产品以持久受益的地位。 (2)多重属性模型多重属性模型是消费者行为学中最常用来解释和预测个体消费者品牌偏好的理论之一。多重属性模型有许多变式,如“信念-评价模型”、“信念-权重模型”、“决定-属性模型”等。这些模型都来源于费什1996年提出的“期望-价值”模型。 (3)BI理论又称品牌意象说[2],是著名广告人大卫·奥格威在1948年提出和倡导的。品牌意象说中的“意象”与“品牌形象”中的“形象”所对应的英文都是“image”,但所指的意义是不同的。前者指象征性的、表现价值观念的联想。奥格威认为:同类产品的许多品牌,就其物理属性的差别而言,消费者是很难区别的;营销者主要通过广告等手段赋予品牌不同的联想来达到这一目的。只要这些联想符合目标市场的要求,它们就会赋予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