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工程《宪法学》重点整理

马工程《宪法学》重点整理

马工程《宪法学》重点整理
马工程《宪法学》重点整理

《宪法学》重点整理

马工程2011年11月第1版

目录

《宪法学》重点整理 (1)

导论 (2)

第一节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第二节 宪法学的历史发展 (3)

第三节 宪法学的分类和特征 (4)

第四节 学习宪法学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6)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 (6)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6)

第二节 宪法的分类和渊源 (7)

第三节 宪法的制定、解释与修改 (8)

第四节 宪法的效力和作用 (10)

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 (11)

第一节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11)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宪法 (12)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14)

第三章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7)

第一节 宪法指导思想 (17)

第二节 宪法基本原则 (18)

第四章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 (19)

第一节 国家性质 (19)

第二节 国家形式 (20)

第三节 国家标志 (22)

第五章国家基本制度 (23)

第一节 经济制度 (24)

第二节 政治制度 (26)

第三节 文化制度 (31)

第四节 社会制度 (33)

第六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34)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的一般原理 (34)

第二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 (38)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义务 (43)

第七章国家机构 (45)

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一般原理 (45)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47)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49)

第四节 国务院 (50)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51)

第六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53)

第七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55)

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56)

第九节 特别行政区政权机关 (59)

第八章宪法实施的监督 (60)

第一节 宪法实施 (60)

第二节 宪法监督 (61)

第三节 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62)

导论

1.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核心。

第一节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宪法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1.一般认为,所谓宪法学,是指以宪法及宪法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法律科学。

2.宪法学除了阐明宪法本身的一般原理即宪法的概念、产生发展和基本原则等

意外,还着重研究和论述宪法的具体规范及宪法规范所规定的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宪法学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宪法文本、宪法理论、宪法规范、宪法现象及宪

法运行过程。

二、宪法学的研究方法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研究宪法学的根本方法。

2.阶级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是指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观察和分析社会中各

种社会现象的方法。

3.历史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是把研究对象置于它所产生的特定历史条件和背景

下加以分析和比较的方法。

4.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按照特定的指标系统将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求

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评价的方法。

5.规范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是通过对宪法文本所包含的法律规范的结构、体系、

目的等进行分析并确定其内涵的方法。

6.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联系国

内国际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宪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

三、宪法学的体系和结构安排

略。

第二节 宪法学的历史发展

一、宪法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

1.近代宪法是在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产生的。

2.宪法的制定和实施是宪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3.英国:20世纪前,英国宪法学的主流观点是戴雪的宪法学理论(《宪法研究

导论》),提出议会主权原则和法治原则,其中议会主权原则是英国宪法最为

核心的理论基石。新变化:政府要依据法律进行活动,发生争议时由司法机关裁判;法治原则涉及一个思想体系,包括政府应拥有什么权力、以及国家采取行动是应遵循哪些程序。探究法治原则的特点及法治原则与议会主权原则的关系是现代英国宪法学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

4.德国:德国宪法学体现了现代西方宪法学古典理论的特色。盖尔伯、拉班德

的宪法学理论奠定了德国古典宪法学的基础。拉班德完成了实证主义宪法学体系的建构。

5.美国:美国宪法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开放性的时代特点。以汉密尔顿、麦迪

逊等为代表的联邦党人系统提出了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理论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宪法学一方面继续保持自由主义宪法理论的传统,另一方面在宪法判例中集中体现了法经济学的影响。《联邦党人文集》开创了司法审查制度,通过判决判断法律是否违宪。

6.法国:让·博丹首次提出了国家主权学说,孟德斯鸠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和

法治学说,伏尔泰和拉法耶特等创立了(天赋)人权学说,卢梭创立了人民主权学说。

7.日本:以美浓部达吉、佐佐木惣一为代表的“立宪学派”和以穗积八束、上

杉慎吉为代表的“国家宪法学形成了日本宪法学的主流。”

二、宪法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1.近代中国宪法学的产生及发展: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创立的“五权宪法”

(指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察权和考试权,五权各自独立运作并互相监督制衡)学说开始产生重大影响。这些成果标志着中国宪法学的初步形成。

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始,宪法问题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焦点。 2.新中国宪法学的创立与发展:略。

第三节 宪法学的分类和特征

一、宪法学的分类

1.近代宪法学与现代宪法学:政治上,近代宪法学以反封建为目标,着重关注

人民主权、权力分立、地方自治、人权保障等资产阶级革命目标在宪法中的

规定以及在政治体制上的落实。经济上,近代宪法学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维护最低限度的社会安全与秩序,避免对社会经济生活过多干预。公民权利上,近代宪法学强调保障与自由放任经济相适应的经济自由、精神自由和人生自由。以1918年苏俄宪法和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为标志,近代宪法学开始向现代宪法学转变。在宪法理论中引入了“福利国家”的理念,主张国家应在一定程度上积极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等。

2.实质宪法学与形式宪法学:实质宪法学,重视规范与现实相互协调的条件,

主张既要考虑规范的价值,也要考虑现实生活本身的价值。形式宪法学往往把规范和现实分离出来,片面强调规范本身的价值,满足于对规范价值解释的精确性和逻辑严密性,而忽视宪法现实存在的意义与实体价值。

3.马克思主义宪法学与资产阶级宪法学:马克思主义宪法学是在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建立并形成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他深刻揭示了宪法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宪法的阶级本质。资产阶级宪法学不承认经济基础对宪法的决定作用和宪法对经济基础的能动反作用,宣扬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价值理念的永恒性和普世性,局限于阐述宪法的表现形式;主张宪法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资产阶级宪法学虽然建立了专业化的知识体系,也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有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二、宪法学的基本特征

1.宪法学具有更加鲜明的现实政治性:宪法体现的高度政治性,决定了宪法学

研究也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2.宪法学在法学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

3.宪法学具有特殊的规范性和实践性:宪法学为了维护宪法文本的稳定性和权

威性,首先要考虑如何通过解释方法的科学运用使其具有合理的含义。宪法学主要集中于对现实中发生的案例与事例作出分析,强调用案例与事例的解决来检验宪法解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第四节 学习宪法学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一、为什么要学习宪法学

1.有助于增强宪法观念,树立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

2.有助于科学鉴别各种宪法现象,正确认识和评价各种宪法理论。

3.有助于正确把握宪法学同其他部门法学的关系,切实学号法学专业的其他学

科。

4.有助于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二、怎样学习宪法学

1.注重掌握马克思主义宪法学基本原理。

2.注重掌握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

3.深入学习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文本。

4.注重联系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

1.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基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一、宪法的概念

1.宪法词源的演变:略。

2.宪法的特征:

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

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宪法的制定一般要求成立一个专门机

构;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只有宪法规定的特定主体才

可提出修改宪法的议案、修改宪法的通过程序更严格、有些国家宪法中

明确规定对修改宪法内容的限制;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与宪法

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二、宪法的本质

1.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人民主权观念的形成和普及是宪法

产生的基础,近代意义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宪法与民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宪法是民主事实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2.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宪法规

定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3.综上所述,宪法是确认民主事实,集中反映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通过规

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第二节 宪法的分类和渊源

一、宪法的分类

1.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成文宪法是指由一个或者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

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不成文宪法是指既由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又由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例等构成的宪法。

3.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程序比一般法律严格、具有

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柔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程序、法律效力与一般法律完全相同的宪法。

4.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钦定宪法是指由君主自上而下地制定并颁

布实施的宪法;民定宪法是指由民选议会、制宪会议或公民投票表决等方式制定的宪法;协定宪法是指由君主与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的宪法。

5.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近代宪法是指近代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实行的宪法;现

代宪法是指20世纪初以来在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宪法。

6.其他:长宪法和短宪法、以序言开头的宪法和不以序言开头的宪法、至上性

宪法和非至上性宪法、意识形态上的纲领性的宪法和实用主义的宪法、单一制宪法和联邦制宪法。

二、宪法的渊源(宪法渊源是指宪法的表现形式)

1.宪法典:宪法典是宪法的主要表现形式,绝大多数国家以法典的形式规定国

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宪法典是我国宪法的主要渊源。

2.宪法性法律:一是指不成文宪法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

法律;二是指在成文宪法国家有关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骨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析的法律规范之内,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其中的宪法相关法类似于“宪法性法律”。

3.宪法惯例:宪法惯例是指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并被反复运用,为国家机

关、政党及人民所普遍遵循而实际上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 4.宪法判例:宪法判例是指法院在宪法争议案件中做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判

决。

5.宪法解释:宪法解释通常包括宪法解释机关所作的独立的宪法解释决议和在

违宪审查过程中为了判断法律是否合宪所作的解释。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因此,宪法解释是我国宪法的渊源。

6.国际条约:国际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之间就某一事项中各自的权利义务所缔结

的书面协议。国际条约不属于我国宪法的渊源。

第三节 宪法的制定、解释与修改

一、宪法的制定

1.宪法制定,又称制宪或立宪,是指宪法制定主体依照一定的理念、基本原则

和程序并通过制宪机关创制宪法的活动。

2.宪法制定权,简称制宪权,是指创制宪法的权力。

3.制宪机关,又称立宪机关,是接受制宪权主体委托,具体制定宪法的机关。

制宪机关不是宪法制定权的主体,宪法制定权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4.制宪程序:设立制宪机关,提出宪法草案,通过宪法草案,公布。

二、宪法的解释

1.宪法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

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2.宪法解释机关和宪法解释体制: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解释制:社会主义国家根据民主集中制原

则建立了国家机构体系,确立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最高国家权力机

关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社会主义国家均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或其常设

机关解释宪法。

2)普通法院解释制。

3)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解释制。

3.宪法解释的种类:

1)有权解释和学理解释:有权解释,又称法定解释、正式解释,是指宪法

规定的解释机关对宪法所作的具有宪法效力的解释。这种解释与宪法具

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学理解释,又称非正式解释,是指宪法规定的解释

机关以外的组织和个人对宪法所作的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它反映

了一国的宪法意识。

2)合宪解释、违宪解释和补充解释:合宪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通过解释

宪法用以判断法律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符合宪法。违宪解释是指宪法解释

机关通过解释宪法用以判断法律等规范性法律文件违反宪法。补充解释

是指宪法解释机关在宪法规定存在缺漏的情况下所作的补充性说明,以

使宪法更适应社会实际的需要。

3)语法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语法解释是指

根据语法规则分析宪法条文的句子结构、文字排列和标点符号,对宪法

的内容、涵义进行说明。逻辑解释是指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分析宪法的

结构、内容、概念之间的联系以说明宪法规定的要求和目的。历史解释

是指通过分析宪法制定的特定历史背景及该国的发展历史,以确定宪法

规定的具体内容和特定含义。系统解释是指通过分析此一宪法规范与其

他宪法规范的相互关系,说明其特有的内容和含义。目的解释是指以宪

法的整体目的来阐明宪法条文的意义。目的解释与系统解释有着紧密的

联系。

4.宪法解释的原则: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符合宪法规定的国家根

本任务和目的、协调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协调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的关系。

三、宪法的修改

1.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依据宪

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2.宪法修改的必要性:使宪法的规定适应社会实际的发展和变化,弥补宪法规

范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缺漏。

3.宪法修改的限制:宪法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精神、国家的领土完整、政体。

4.宪法修改的方式:全面修改:在国家政权性质及制宪权根源没有发生变化的

前提下,宪法修改机关对宪法的大部分内容(包括宪法结构)进行调整、变动、通过或批准整部宪法并重新予以颁布的活动。部分修改:宪法修改机关根据宪法修改程序以决议或者修正案等方式对整部宪法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或变动的活动。

5.宪法修改的程序:提案,先决投票,公告,议决,公布。

第四节 宪法的效力和作用

一、宪法的效力

1.宪法的效力是指宪法的法律约束力。宪法的效力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

面。宪法的纵向效力是指宪法在多层级的法律体系中所具有的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的横向效力,也可以称作宪法的适用范围。

2.空间效力:宪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宪法在什么地域范围内发生效力。宪法的

空间效力及于国家形式主权的全部空间,也就是一个国家的领土。

3.时间效力:宪法的时间效力,是指宪法在什么时间段上发生效力,具体而言

就是宪法的生效和失效问题。宪法的生效时间主要有四种:在宪法文本中明确规定生效时间、自公布之日或公布期满时起生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中

国)、自批准之日起生效。宪法的失效方式主要有两种:明示失效、默示失效。

4.对人效力:宪法的对人效力,是指宪法对哪些主体产生效力,具体分为两个

方面:宪法所约束的公权力主体、基本权利所保护的对象,也就是基本权利主体。

5.对事效力:宪法的对事效力,是指宪法对社会生活的哪些领域、哪些事项发

生效力。

二、宪法的作用

1.宪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宪法自身要具有正当性,

社会成员要具备宪法意识,法律体系的完备。

2.确认和规范国家权力。

3.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4.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5.确认经济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6.维护国家统一和世界和平。

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资本主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1.资本主义宪法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资产阶级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

2)政治条件: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资产阶

级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3)思想条件:以“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和“法治”等为

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深入人心,是资产阶级宪法产生的思想条

件。

4)法律条件:法律制度本身的发展、法律形式的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

法律部门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是资本主义宪法得以产生的法律条件。

2.英、美、法等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看书)

1)英国:自由大宪章、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

2)美国:独立宣言、联邦条例、1787美国宪法、27条宪法修正案;

3)法国:人权宣言、第五共和国宪法;

4)日本:大日本帝国宪法、日本国宪法;

5)德国:魏玛宪法、基本法。

3.资本主义宪法的基本特征:

1)确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基本原则;

2)确立资本主义根本政治原则;

3)确立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4.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趋势:

1)重视人权保障;

2)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

3)增强国际协作方面的内容。

二、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1.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18年苏俄宪法(《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

义共和国宪法(根本法)》)

2.社会主义宪法的发展:略。

3.社会主义宪法的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宪法确立并维护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2.社会主义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性质;

3.社会主义宪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理论;

4.社会主义宪法保证人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宪法

一、清末预备立宪

1.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君上大权+臣民权利义务,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实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权,承认一定范围内臣民的自由权利,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2.1911年《大清帝国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十九信条》),实质上是维护清

政府的反动统治。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912年3月11日,在孙中山主持下,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临时约法》)。

2.主要内容: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规定人民享有较为广泛的

权利和自由。

三、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的宪法

1.北洋军阀时期的宪法:

1)《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年10月31日,“天坛宪草”。

2)《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

3)《中火民国宪法》,1923年。

4)《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25年。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宪法

1)《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

2)“五五宪草”,1936年5月5日。

3)《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12月25日。虽然在条文上体现了一定的民

主原则,但该宪法从根本上代表和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李逸,所

以只能成为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

四、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肯定了中国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取

得的民主成果,体现了反帝反封建、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指导思想。

2.《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11月。确立了“三三制”的政权组织形

式,规定了抗日民主根据地人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对于实现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抗击日本侵略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1946年。对于巩固新民主主义政权、争取人民解

放战争的胜利起到积极作用。

4.总之,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是人民民主主义性质的法律文件,是革命根

据地和解放区政权建设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代表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先进方向。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制定背景: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主要内容:

1)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2)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3)宣布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进行土地改革;

4)规定军事制度以及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的总

原则;

5)规定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居住和迁徙自由

等。

3.历史意义:《共同纲领》包含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部最低纲领即在当前阶段实

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同时,又在基本大政方针上同党将来制定社会主义的纲领相衔接。《共同纲领》经政协全体会议一致通过,成为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和建设蓝图。共同纲领是一部立足中国实际、切合人民需要的行动纲领,是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人民大宪章,他为1954年宪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在新中国制宪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二、1954年宪法

1.制定背景: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主要内容:

1)把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为基本原则。

2)对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制度作了规定。

3)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五年来国家机关工作经验基础上,对国家政治制度作

了更加完备的规定。

4)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3.特点:

1)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

2)这部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

的胜利成果,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的发展了

《共同纲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3)在内容上,这部宪法反映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特点。

4.历史地位和意义:54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

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三、1975年宪法

1.修改背景:“文化大革命”时期,宪法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1973年8月,

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全国人大,修改宪法。1975年1月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1975年宪法。

2.主要内容:

1)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党的基本路线作为修改宪法的指导思想。

2)在国家机构方面,规定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以“工农兵代表为主体”

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取消国家主席得到建制,取消人民检察院。

3)大幅减少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4)强化单一公有制,规定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

3.历史评价:1975年宪法虽然保留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性质,但在指导思

想和内容上存在严重的错误,是一部极不完善的宪法。

四、1978年宪法

1.修改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拨乱反正工作被提上国家的议事日程。1978

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面修改1975年宪法,通过了1978

年宪法。

2.主要内容:

1)指明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

2)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原则。

3)恢复检察机关的设置,健全了国家机构体系。

4)增加了公民的一些权利和自由。

3.历史评价:未能彻底纠正1975年宪法中的错误,主要体现在:肯定“文化

大革命”、未恢复国家主席的建制、继续规定“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是公民的四大权利、对个体经济给予严格的限制。

五、1982年宪法

1.修改背景: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党的工作由

“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重点,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1)确立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国家的根本任务。

2)完善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3)总结历史经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4)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一国两制提供了宪法依据。

5)完善国家机构体系。

六、对1982年宪法的四次修改

1.1988年的宪法修改: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存在,修改了土地政策。

2.1993年的宪法修改:明确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

是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明确规定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确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由3年改为5年,以利于基层政权的稳定。

3.1999年的宪法修改:明确邓小平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

地位,指出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认“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将1982年宪法第28条中的“反革命的活动”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4.2004年的宪法修改:“三个代表” 入宪。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明确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在公民权利保障方面,规定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国家机构设置方面,规定国家主席可进行国事活动。将有关戒烟的规定修改为紧急状态。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第三章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 宪法指导思想

一、宪法指导思想概述

1.宪法指导思想是指体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并指导宪法制定、修改和实施的思

想原则和理论体系。

二、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构成我国现

行宪法的思想原则和理论基础,是现行宪法制定、修改和实施的指导思想。

2.宪法指导思想和党的指导思想的关系:党的指导思想和宪法指导思想本质上

是一致的。党的指导思想和宪法指导思想也有区别。宪法指导思想既要集中体现党的指导思想,又要体现国家意志,成为国家和社会生活的行动指南。

3.我国宪法关于指导思想的具体表述:略(看书)

4.我国宪法知道思想的理论内涵(看书):

1)关于国家性质的理论;

2)关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理论;

3)关于国家结构形式的理论;

4)关于政党制度的理论;

5)关于民主法治的理论;

6)关于国家根本任务的理论。

5.我国宪法指导思想的重要作用:

1)宪法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公堂思想基础;

2)宪法指导思想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有机统一;

3)宪法指导思想是宪法制定、修改和实施的根本依据。

第二节 宪法基本原则

一、宪法基本原则概述

1.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宪法基本原则是指宪法在调整社会关系时所采用的基

本立场和准则。

2.宪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1)在宪法制定和修改中,宪法基本原则具有衔接宪法指导思想和宪法规范、

构建宪法规则体系的作用。

2)在宪法实施中,宪法基本原则是遵守宪法和适用宪法的重要依据。

3)宪法基本原则在维护宪法稳定与社会发展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1954年宪法确立了两个基本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则;

2)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

3)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意义: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国家尊重和保障人

权,在新中国宪法史史昂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对人权长期进行探索的理论结晶和实践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

观及其基本立场的宪法化;它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以人

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宪法中的体现,为各级国家机关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

了宪法准则;他为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完善人权保障

制度的基础,为普及人权理念提供了保障。);

4)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含义: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

民主;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

5)权力监督和制约原则(人民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

工作人员的监督;国家机关之间的监督);

6)法治原则。

第四章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

第一节 国家性质

一、国家性质概述

1.国家性质,即国家阶级本质,又称“国体”,它集中反映了社会各阶级、阶

层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

2.宪法与国家性质的关系十分密切。宪法作为国际根本法,在规定国家制度时,

首先需要明确本国的国家性质。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

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的确立: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是中国共产

党吧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种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3.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

形式,但是二者并不等同。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表述为“人民民主专政”比“无产阶级专政”更适合我国国情,理由如下:

1)人民民主专政跨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

两个历史时期,集中反映了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特点。

2)人民民主专政表明了我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和政权的阶级基础。

3)人民民主专政有着更加广泛的政治基础。

4)人民民主专政能够适应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具有广泛性、适应性和开放性,能够准确反映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和人民范围变化的实际情况。

6)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两个方面,从

而准确体现了我国国家政权的民主与专政职能,反映了国家的本质特征。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

1.工人阶级领导:工人阶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必然要

求和根本标志。工人阶级的领导主要通过中国共产党来实现。

2.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

3.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结合: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结合,

即对最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

4.爱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

之下,实现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最广泛的团结。 第二节 国家形式

一、政权组织形式

1.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实质特定社会的统治

阶级采取一定原则建立的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统治和管理职能的政权机关的组织与活动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形态;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政权机关组织和活动的系统体制。

2.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性质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着政权组织形式;政权组织

形式对国家性质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3.政权组织形式的分类: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立宪君主制、共和制

马原知识点整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P3)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统一基本组成部分。 (2)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既包括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思考并归纳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29-P33) (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①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反映世界时会表现出主体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非凡创造性。人能在思维中建构一个现实中没有的理想世界。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可变客观为现实。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首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其次,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3、当前中国一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结合有关矛盾原理谈谈看法。(P42-P43) (1)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的基本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概期末重点)

一名词解释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价值: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1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2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由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人们由心中发出对世界上存在万事万物的认识以及所持有的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既是内容也是含义)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剩余价值率:1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2是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3是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之比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二分析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和标志(时间:1848年。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区别与联系(区别: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凭空创造的固步自封,而是在综合人类思想及其成果和总结当代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实践运用中不断的得到验证和发展的;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辩证法,因而是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因而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联系: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它们的继承与发展) 3哲学的基本问题(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和。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

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

大学生期末考试马概复习重点(全)

马概复习重点 绪论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 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 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 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 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 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 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经济社会根源。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方式重大变革 (2)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1)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到首位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到新阶段 (3)结论:工人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 (4)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2)马克思主义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列宁在新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 3、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原知识点整理复习过程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 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 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 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 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 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 科学。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3 这是马克思主义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 ①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这就是始终站在人 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②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 验的科学总结。 ③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 作方法。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1 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②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站在 最广大人民的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③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 发展真理,是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人们认识和发展规律的 具体体现;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 ④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的极大丰富,人类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 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理想。

大学马原第一章要点整理

第一章 * (名)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 * (名)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万事万物:物质现象精神现象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名)哲学的基本问题 : 1、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源(第一性) 2、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哲学研究一般、共相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会成为哲学基本问题?宏观角度:世界由物质和思维这两类现象构成微观角度:个人的“精神”和“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人一生的问题. *(名)唯物主义:物质是世界的本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特征:强调外在力量的客观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由某种或几种“初始元素”构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原是原子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名)唯心主义 :精神是世界的本质,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特征:强调精神力量的创造性 主观唯心主义:个人的主观精神(心灵、感觉、观念、意志)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 ) 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不可知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只有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才能全面的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马义哲学的伟大变革: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 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 (名)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通过感觉感知,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感觉所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存在于人意识之外,为人意识所反映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本质看时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马义哲学基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名) 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出发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了可知论和能动反映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理论意义:唯物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现实意义: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认识客观事实、利用客观事实才能达成我们的目的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函数,随物质运动的改变而改变

马概复习重点( 含页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终考核复习重点 绪论 1、如何理解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P3最后一段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是什么?P8最后一段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4 第一章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28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P31 3、如何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P37——P39 4、发展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P41 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P43 6、如何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P46 7、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方法论意义是什么?P47 8、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P55——P56 第二章 1、认识的本质是什么?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具有哪些特点?P67倒数第二段 2、如何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P69第一、二段 3、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P69第三段 4、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P72 5、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P73

6、如何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范畴?其具有哪些特性?P79——P80 7、如何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P85——P86 第三章 1、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各是什么?P102——P104 2、什么是经济基础?什么是上层建筑?P105 3、如何理解人们的历史选择性?P110——P111 4、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113——P115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阶级”范畴?P115——P116 6、为什么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P120 7、为什么说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P123——P124 8、为什么说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P130 9、如何理解我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P132 第四章 1、什么是资本积累?在西欧,其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进行的?P141 2、什么是商品二因素?如何理解二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P144 3、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其与商品二因素间具有怎样的关系?P145 4、如何理解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49——P150 5、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具有什么特点?P154下方 6、什么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它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各承担怎样的功能?P158 第五章 1、为什么说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P183下——P184

大学毛概考试重点整理(部分)汇编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话两大理论成果 1.党的七大上,刘少奇代表党中央所做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能够与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具体化,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①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绝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问题。②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③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两大理论成果:①毛泽东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6.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他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民众路线、独立自主。 7.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丐哥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并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9.党的十七大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四象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条件?①时代依据②历史依据③现实依据 ④理论基础⑤主观条件 11.十二大(理论命题的提出) 十二届三中全会(商品经济的明确) 十三大(理论轮廓的勾勒) 十四大(理论体系形成)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十六、七、八大(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1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虚的最新成果。 13.要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14.首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其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最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1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治国全面从严知道是战略举措。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制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即使,推动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知道是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16.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写的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的概念。1930年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期间又从思想路线的角度,不仅系统阐述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还对其用科学含义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1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章程》指明“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在诸多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重要的矛盾。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948年,毛泽东完整的描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3.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等建筑以和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明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的核心问题。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 6.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7.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①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噫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②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徒弟归农民左右,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③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8.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重要法宝。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 10.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11.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三大优良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从中华民族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族主义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②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③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特点:“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创造,相互联系不可分离,“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4.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①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相互合作道路)②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用和平赎买的方方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5.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②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③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的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3.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叙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弥着矛盾②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③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④在我们面前

(完整版)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绪论 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基本原理及基精神实质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在批判继承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因素并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的科学理论成果,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不但为以往的实践检验所证实,且随着未来的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而深化。 第一,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列宁的物质概念及其意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它被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所证实和丰富,并提供了理论思维的方向原则和基本方法。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客观规律性是指物质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自考马概重点

马概重点(其他系老师划的)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结论。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1、哲学的定义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3)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 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第二方面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也叫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 (一)哲学有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及其三种历史形态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点1: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选择题) 运动观: 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2、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标准。 5、静止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开始。 时空观: 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考点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考点3: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③联系具有多样性。④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其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考点4:发展与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趋势、规律、进程、必然性都可以代替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趋势、规律、进程、方向都可以代替方向)、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完整版)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

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

马概辨析题

一、辨析题 1、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答;错。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它的目标是解放全人类,具有阶级属性的。因此,此命题错误 2、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答:错。因为适度原则讲的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不要冲破读得限制,而不是任何时候都不要冲破度的限制。 3、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答:对。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万事万物是发展的,我们的认识更要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提升,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认识事物的本质 4、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相互排斥的。 答:错。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既是相互排斥的,但又是相互统一的 5、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答:错。现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使得在这种生产关系下将生产力更好的发展,但其本质并未发生变化。 6、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生产一件商品花费的时间越多价值 就越大。 答:错。首先,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其次,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平均的劳动时间所决定的,而不是生产一件商品的时间决定的。 7、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真实的反应。 答:错。“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是有待于接受实践的减查的,是感性的认识,不能够反应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8、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答:错。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9、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应,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身的。 答:错。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应,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反应。10、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只有好处,绝无不良影响。 答:错。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首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拉大;其次,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可能同时进行;再次,受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国际社会会出现不同的治理危机;最后,爆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风险增大。 二、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以下分别用A、B、C表示)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组成部分A 答案: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A或B 答案: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A 答案: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4、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B 答案: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和改造现实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影响,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马概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一章 一: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