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4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04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04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04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四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H-O理论认为贸易的基础是( )。

A、要素禀赋的差异

B、要素价格的差异

C、商品价格的差异

D、绝对优势的差异

2、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某些发展中国家参与到新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是在产品的()。

A、新生期

B、成熟期

C、成长期

D、仿制期

3、“荷兰病”的发生可以作为下列那种理论或定理的具体案例( )。

A、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B、斯托尔帕――萨缪尔逊定理

C、罗勃津斯基定理

D、要素密集度反向定理

4、根据H-O理论,比较利益产生的原因是()。

A、要素生产率的差异

B、消费者偏好不同

C、要素禀赋的差异

D、产品价格的差异

5、雷布津斯基定理阐明了生产要素禀赋的变化对()的影响。

A、要素生产率

B、产业结构

C、比较优势

D、产量

二、多项选择题

1、里昂惕夫之谜的发生的原因包括()。

A、劳动力的不同质

B、要素禀赋的差异

C、要素密集度反向

D、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

E、人力资本的存在

2、H-O理论的基本假设包括()。

A、规模报酬递增

B、完全竞争市场

C、两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

D、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流动

E.两个实现了完全的专业化分工

3、H-O理论认为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

A、国际分工

B、比较优势

C、贸易模式

D、要素生产率的差异

E、要素密集度的差异

三、判断题

1、“荷兰病”常被当成雷布津斯基定理的一个具体案例。

2、如果Y产品的资本投入量大于X产品的资本投入量,说则Y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3、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同质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均等化。因而,国际贸易是要素国际流动的替代物。

4、如果A国拥有劳动力数量超过B国,则可判断A国为劳动丰裕国。

5、里昂惕夫之谜的存在彻底推翻了H-O定理。

6、H-O理论是建立在完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的。

7、要素密集度考察的是投入不同产品的生产要素的数量。

8、技术差距理论认为,较早的创新者将产品出口到需求时滞小于反应时滞的国家,其贸易利益较大。

9、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当产品进入成长期时,少数发展中国家开始仿制生产。

10、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把比较优势的分析从静态转向了动态。

四、名词解释

1、要素密集度

2、要素禀赋

3、要素丰裕度

4、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5、要素密集度转换

6、里昂惕夫之谜

7、人力资本

8、荷兰病

9、雷布津斯基定理

五、简答题

1、简述“里昂惕夫之谜”的含义?

2、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技术差距论的基本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4、

六、论述题

1、H-O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该理论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有什么不同。

2、试用代数方法证明H-O理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C

5、D

二、多项选择题

1、ACE

2、BCD

3、ABC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名词解释

1、要素密集度

用于描述产品属性的指标,指生产某种产品时所使用的资本与劳动量的比例关系,即K/L。

2、要素禀赋

指一国拥有的生产要素总存量。在H-O理论中,主要是考察劳动力与资本这两种要素。

3、要素丰裕度

用于描述一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指标,具体指一国不同生产要素存量的比例关系。

4、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从H-O理论直接推导出来,并由P.Samuelson完成,所以该定理也称H-O-S定理。即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同质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均等化。因而,国际贸易是要素国际流动的替代物。

5、要素密集度转换

指同一种产品在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可以采取劳动密集的方式进行生产;而在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却可以采用资本密集的方式生产。

6、里昂惕夫之谜

由美籍前苏联人里昂惕夫(W.W.Leontief)提出而得名。他对H-O理论深信不疑,在1953年,利用1947年的美国经济投入-产出表,对该年度的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实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美国进口替代品比出口商品需要单位劳动的资本数(K/L)竟然高出30%。于是里昂惕夫得出结论: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换言之,这个国家是利用国际贸易来节约资本和安排剩余劳动力,而不是相反。实证分析的结果与现实情况及H-O理论的结论相矛盾,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的由来。后来不少经济学家也做了一些验证,实证计算的结果,既有与H-O理论一致的,也有与里昂惕夫之谜相吻合的。因此,对H-O 理论的结论既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绝对肯定。

7、人力资本

指反映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是教育、培训和健康投资而花费的资本,它既需要时间,也需要使用资源。因此,人力资本投资所创造的技能劳动比简单劳动具有更高的生产率。但人力资本不能从劳动者身上分离出来,而只能作为劳动者的整体提供服务。

8、“荷兰病”

指小国经济的某一贸易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贸易部门的衰落。如果衰落部门是制造业,则会产生所谓的“非工业化现象”。该现象在荷兰表现得最突出,由此得名。但这种现象并非独此一家,有人认为,其他一些国家如英国、挪威、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9、雷布津斯基定理

也称R定理,所要阐明的是一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变化对该国产出及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具体表述为:在只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价格不变,则一种生产要素的增长,相应地将增加更大比例的该要素密集型产品的产出,

削减另一种产品的产出。

五、简答题

1、答案提示:

“里昂惕夫之谜”因由美籍前苏联人里昂惕夫(W.W.Leontief)提出而得名。他对H-O理论深信不疑,在1953年,利用1947年的美国经济投入-产出表,对该年度的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实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美国进口替代品比出口商品需要单位劳动的资本数(K/L)竟然高出30%。于是里昂惕夫得出结论: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换言之,这个国家是利用国际贸易来节约资本和安排剩余劳动力,而不是相反。实证分析的结果与现实情况及H-O理论的结论相矛盾,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的由来。后来不少经济学家也做了一些验证,实证计算的结果,既有与H-O理论一致的,也有与里昂惕夫之谜相吻合的。因此,对H-O理论的结论既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绝对肯定。

2、答案提示:

里昂惕夫之谜产生以后,经济学家们逐渐从原因解释转向新要素理论的探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1)人力资本说:认为劳动力是不同质的,这反映在劳动者的技能的差异上。(2)研究与开发说:该学说认为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生产要素,具体指生产过程中用于研究和开发新产品的投资,它不同于一般形式的资本。(3)信息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信息是可以创造价值并能进行交换的无形资源,是现代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占有信息便会产生贸易;信息本身又是可以交换的商品,是一种软件型要素,而且是一种无限的资源,占据信息意味着比较优势的改变,可以促进一国贸易格局的变化。(3)技术差距论:该理论在影响国际贸易的各种新要素中,将科学技术看成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强调其在形成国际贸易商品的比较优势中的作用。(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新生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并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贸易模式。

3、答案提示:

技术差距理论在影响国际贸易的各种新要素中,将科学技术看成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强调其在形成国际贸易商品的比较优势中的作用。美国学者波斯(Posner)于1961年首先提出技术差距论这一术语。他认为,由于国与国之间存在技术差距,技术领先的国家可以享有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随着进口国的仿制、技术转让,原有的技术差距就会消失,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将持续到进口国的仿制生产能充分满足国内需求为止。该理论从技术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说明了国与国之间发生贸易的原因,并把时间因素引入国际贸易的分析中,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启迪意义。但是,该理论没有进一步解释贸易流向的转移以及技术差距的实质。

六、论述题

1、答案提示:

(1)H-O理论的基本论点如下:

(a)要素禀赋决定国际分工、比较优势、贸易模式。每个国家都以本国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获得比较优势。因此,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一国出口的总是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则是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b)比较利益产生的原因:是要素禀赋的差异而非要素生产率的差异。

如果两个国家的生产要素存量比例不同(要素禀赋不同),即使两个国家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相同,也会产生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使两国发生贸易关系。

(c)国际贸易的结果:贸易参与国之间的要素报酬差异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2)与李嘉图理论的比较:

(a)相同点:两种理论都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理论假设也有一些相同点。

(b)区别:H-O理论完善了2-2-2模型,认为一种要素(劳动)无法进行生产,至少应有两种要素;H-O理论还认为国内、国际贸易均为不同区域间的商品流动,其本质是相同的,交换原则也相同,同时还把两国要素生产率的一致性作为分析的出发点;而李嘉图则认为国内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应用于国际贸易,并指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2、答案提示:

设A国为劳动丰裕国,B国为资本丰裕国;X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Lij为劳动投入系数,Kij为资本投入系数,其中i表示国别,j表示产品;Wa、Wb 分别代表A、B两国的工资率,Ra、Rb分别代表两国的利息率。根据H-O理论的基本假设,两国生产X、Y产品的成本为:Cax=LaxWa+KaxRa=Lax[Wa+(Kax/Lax)Ra]

Cay=LayWa+KayRa=Lay[Wa+(Kay/Lay)Ra]

Cbx=LbxWb+KbxRb=Lbx[Wb+(Kbx/Lbx)Rb]

Cby=LbyWa+KbyRb=Lbx[Wb+(Kby/Lby)Rb

由于两国的技术系数相同,因此有:

Lax=Lbx=Lx;用LX代表两国生产X产品的劳动投入系数

Kax=Kbx=Kx ;用KX代表两国生产X产品的资本投入系数

Lay=Lby=Ly;用Ly代表两国生产Y产品的劳动投入系数

Kay=Kby=Ky;用Ky代表两国生产Y产品的资本投入系数

由于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相同,令βx=Kx/Lx,βy=Ky/Ly,

则βx<βy,又由于A、B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令θa=Wa/Ra, θb=Wb/Rb, 则θa<θb。比较两国的相对成本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有差异,则有贸易的基础,这种基础是来源于要素禀赋的差异,而非要素生产效率的差异。

即要证明:Cax/Cay≠Cbx/Cby

或者:Cax/Cay-Cbx/Cby≠0

将Cax=Lx[Wa+(Kx/Lx)Ra]

Cay=Ly[Wa+(Ky/Ly)Ra]

Cbx=Lx[Wb+(Kx/Lx)Rb]

Cby=Ly[Wb+(Kx/Lx)Rb] 代入公式

经过简单的代数整理,最后得:

Cax/Cay-Cbx/Cby =(Lx/Ly)?[(θa-θb)(βy- βx)/(θa+βy)(θb+βy)] 由于θa-θb<0,βy-βx>0,

故Cax/Cay-Cbx/Cby < 0或Cax/Cay < Cbx/Cby

证明结果说明:A国在X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并出口X,进口Y;B 国则在Y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并出口Y,进口X。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国际分工、比较优势、贸易模式都是由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整个证明过程仅强调了要素禀赋差异而导致的要素价格的差异。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流动研究综述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流动研究综述 摘要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流动研究于经典贸易理论分析框架下展开,主要关注于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对一国贸易均衡与福利水平的影响、要素流动与贸易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收益。这些研究在不断接近生产要素流动的现实,但是却依然没有研究要素流动本身,对于要素流动的规律与收益特别是要素流动收益的国际差异缺乏系统分析。 关键词:国际贸易;要素流动;收益;述评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在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研究中有两条路径:第一,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框架下,第二是探讨跨国公司投资在传统贸易理论框架中的动机和规律。对于后者,已经阐述了关于跨国投资理论的文献。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世界经济的本质特征已经从以往的商品流动向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转变。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及要素禀赋等理论)并不能对多要素跨国流动并再组合的情况给出满意的解释。本文重点介绍相关研究的第一条路径,主要是在生产要素国际扩张理论框架下,综合生产要素流动中的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和相应的评论。 一、经济学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流动观点 (一)经济学中的要素流动观点 经济学一般认为生产要素完全流动,流动范围仅限于一个经济体,且没有流动障碍的一般假设。正如新的制度经济与信息经济学指出的,由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往往导致的因素不能在资源分配中不能有效地在有效分配基础上实现基础,但有些理论还指出,流动性障碍的因素:同一行业或不同行业的劳动经济学在搜索和匹配理论中的全流程也认为,劳动力市场不像传统的劳动力供需经济学假设在信息完整,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下,通过调整工资可以清除劳动力市场,他们指出,就业和工人面临着一定的“搜索成本”,这种成本来自异质性,信息不对称和交通费用。显然,这些理论认为,甚至在国内一级,生产要素的流动也有障碍。 (二)古典贸易理论与新古典贸易理论:基于要素国内流动但跨国不流动的研究 比较优势理论基于对跨境非流动性的分析。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单一因素

国际贸易原理概念整理

《国际贸易原理》 教学辅导(一) 第一章导论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相互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2.国际贸易是在国家产生后产生的。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国际贸易就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了。中世纪时期,伊斯兰教帝国和蒙古帝国的相继出现,使对外贸易达到了新的高度。 3.在全盛时代的中国唐代,对西方的贸易也受官方支持和保护。唐代开放的治国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自汉以来的“丝绸之路”的贸易。 4.“地理大发现”带来了世界市场的根本性变化,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欧洲的产品找到了更大的市场。 5.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在这一时期,商业革命促进了劳动的世界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扩大。 6.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垄断组织基本形成,并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垄断的产生,使得国际贸易也具有了垄断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国际贸易伴随着经济的巨大发展而出现了飞速增长。 7.在研究国际贸易时,经常使用一些基本概念,如出口与进口、复出口与复进口、对外贸易额与贸易量、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和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依存度等。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有助于更好地学习该课程。 8.国际贸易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分类,可分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按商品的形态分类,可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按贸易是否有第三者参加分类,可分为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按商品运输方式分类,可分为陆路贸易、海路贸易、空运贸易和邮购贸易。 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1.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2.国际分工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深化四个阶段,社会生产力、自然条件、资本流动和上层建筑是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国际分工对各国的贸易、经济,乃至整个国际经济关系、世界经济格局都能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3.绝对成本论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拥有生产某些产品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彼此交换,这样对所有交换国家来说都是有利的;比较成本论则认为每个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其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劳动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总的生产数量。 4.赫克歇尔、俄林所创立的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各个国家在生产商品时所使用的生产技术是一样的,而把各国间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以及在生产各种商品时利用生产要素的强度差异,作为其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理论基础。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家力图用新的学说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其中的转折点被称之为“里昂惕夫之谜”。需求相似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分别对“里昂惕夫之谜”做出了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二次大战后西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相应发展。 6.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国家间各种类型市场的组合。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总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不断进行着演变,其因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发生而迅速发展,随着第二次产业革命的进展而最终形成。 7. 世界市场由市场主体、市场客体、销售渠道、运输通讯和管理组织等多项因素构成。世界市场的总容量和规模在动荡中不断扩大;服务贸易成为了世界市场中一朵持久绽放的美丽鲜花;区域市场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正不断增大。 8.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按参与世界市 场程度大小的不同分为间接出口、直接出口和国外生产三大类。 9.国际市场价格是指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它是一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接受并具有代表性的成交价格。 10.商品国际市场价格按其形成原因、变化特征可以分为世界“自由市场”价格和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11. 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的因素主要有:(1)供求关系;(2) 垄断;(3)经济周期;(4)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5)商品的质量与包装;(6)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7)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 1.对外贸易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所实 行的各项政策的总称。 2.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主要有:(1)扩大本国产品的 出口;(2)优化本国产业结构;(3)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3.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对外贸易总 政策;(2)对外贸易商品(服务)政策;(3)对外贸易关税政策; (4)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4.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如下 几个阶段:(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贸易政策;(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贸易政策;(3)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的贸易政策;(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贸易政策。 5.一国或地区究竟采用什么样的对外贸易政策,主要取决于以 下几种因素:(1)经济实力的强弱;(2)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3)利益集团的影响;(4)国家的就业与失业状况;(5)国际收支、贸易差额状况;(6)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一国的外交政策。 6.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执行:(1)制定对外贸 易法规;(2)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3)国家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和监管出口;(4)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贸易、关税等的国际机构与组织,进行国际贸易、关税方面的协调和谈判。 7.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 本原始积累时期)受到普遍推崇的一种经济哲学,是保护贸易理论的早期学说。 8.保护贸易政策是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 范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 9.超保护贸易政策指为维持国内市场的垄断高价和夺取国外市 场而采取的一种进攻性的对外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有以下特点:(1)保护的对象扩大了。(2)保护的目的变了;(3)它不是为了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3)保护转入进攻性;(4)保护的措施多样化。 10.新贸易保护主义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中 形成的以非关税壁垒为主,以关税壁垒为辅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 11.新老贸易保护主义的区别:(1)保护的目的不同;(2)保 护的对象不同;(3)保护的范围不同;(4)保护的措施不同;(5)保护的区域不同。 12.20世纪90年代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征:(1)利用WTO 规则,实行贸易保护;(2)国际贸易保护的技术化和绿色化特征日益突出;(3)新贸易保护主义又在向传统的进口保护措施回归; (4)制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 13.贸易自由化出现于二战后,标志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的生效。深化于20世纪90年代,标志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关贸总协定(GATT)。 14.战后贸易自由化的趋势:(1)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超 过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2)机器设备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工业消费品的贸易自由化;(3)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4)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它们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 15.管理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内制定各种对外经济贸易法规 和条例,加强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有秩序地发展的管理,对外通过协商,签订各种对外经济协定,对本国与他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关系进行协调和管理的一种对外贸易政策。 16.管理贸易政策的积极作用:(1)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2) 1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复习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word资料13页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复习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第一章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 第一节、国际贸易常用的基本概念 了解: ◇ 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复出口与复进口、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等概念的及其互相区别。 ◇ 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国际贸易地理、对外贸易条件、对外贸易依存度、贸易差额的基本概念。 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别的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的总称。 出口与进口是对外贸易的两个组成部分。对运进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是进口;对运出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 二、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 总贸易体系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专门贸易体系以货物通过关境(结关)为统计进出口标准。总贸易和专门贸易说明了不同的问题,前者说明一国在国际货物流通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后者说明一国作为生产和消费者在国际货物贸易中的具有的意义。我国当前采用的是总贸易体系。 三、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额是指以金额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规模,等于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个国家的广义的对外贸易总额包括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货物和服务的进口额和出口额之和;狭义的仅包括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货物的进口额和出口额之和。 四、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是指在一定时期里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与进口数量相比较,如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叫做净出口;如果出口量小于进口量,叫做净进口。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叫做“贸易差额”。 当出口额与进口额相等时,叫做“贸易平衡”;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叫做“贸易顺差”或“贸易盈余”,亦称“出超”;如果出口额小于进口额,叫做“贸易逆差”或“贸易赤字”,亦称“入超”。一国的进出口贸易应该基本保持平衡。 五、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就是以有形的货物为标的物进行的贸易。 服务贸易是以无形的服务作为标的物进行的贸易,它主要包括运输、装卸、保险、金融、邮政、通讯、国际旅游、工程承包、劳务合作、技术转让等等。 六、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 商品生产国(出口国)与商品消费国(进口国)之间直接进行的商品买卖行为叫做直接贸易,对生产国来讲是直接出口,对消费国来讲是直接进口。

新贸易理论述评——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之比较(一)

新贸易理论述评——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之比较(一) 一、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现代经济理论的专门分支始于亚当·斯密。他在其《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成本的概念,后经李嘉图修正,形成了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提示了互利贸易的基础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继而俄林在其《区域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对此作出了解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即H—0模型)。这一理论指出: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在于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并且对国际贸易的商品和要素模式作了确定性的结论。至此,奠定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两个层次的核心。 比较成本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此后,雷布津斯基、萨缪尔森等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流行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大特点是逻辑严密,形式完美。但这也是它的弱点所在。因为现实的世界毕竟不如它想象的完美。事实上,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断遭到严峻的挑战。里昂惕夫之迷,首先通过实证研究对它关于国际贸易商品和要素模式的预测提出了疑问。战后,尤其是6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发达国家间(即要素禀赋相似国家间)的贸易以及相似产品之间(即生产所需要素比例相似的产品之间)的贸易等。对此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一筹莫展。8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致力于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和相异产品等概念及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模型。以斯蒂格利、克鲁格曼、格罗斯曼以及赫尔普曼为主要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创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吸取了以往诸多贸易理论的合理因素,发展出自己的理论。这一理论因其理论的新颖、分析方法的独到和解释现实的能力逐步为大家所赞同,其地位已远远超过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格罗斯曼、克鲁格曼为此先后获得了克拉克奖。该理论也被称为“新贸易理论Neo—tradetheory”。 二、新贸易理论的特点 (一)全新的理论假设前提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其理论的假设前提很多,最主要有以下几点:(1)规模收益不变;(2)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3)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4)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商品,即通常所称的2×2×2模型。这些假设前提与自由市场经济学的前提是一致的,在当时也是符合社会经济生活主流的。然而,时过境迁,面对客观现实,新贸易理论者意识到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已与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相去甚远。他们认为: 1.规模收益不再是不变的。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商品是以递增规模报酬生产的,并且这些行业(如汽车业、半导体业、计算机业等)构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商品生产的规模经济可分为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内部规模经济效应两个部分。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指公司水平上的规模报酬不变,而社会的递增性报酬以外部经济的形式出现的情况。这种外部效应原则上可以来自任何经济活动。比如说,日本电脑公司的生产率多半依赖于美国电脑业的大小——国际间的外部效应、日本半导体业的大小——产业间的效应以及日本本国电脑业的规模——国内产业的产出效应。但这些对公司间的经济行为影响并不大,因为各公司都同时和同等程度地享受这种外部经济效应带来的益处,公司间的竞争行为并不因此而受到影响。重要的是公司的内部效应,即公司水平上的规模经济。例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较大的公司能够更好地克服生产的不可分割性使生产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或者说,它能使用更专业化而更有效率的设备;同时,由于某些一般管理费用并不随着生产规模而变化,因此其每单位成本会随着生产增加而下降;甚至一些物理现象就为大的规模提供优势。例如,体积和表面积不成比例增长的关系刺激着加工工业中的管道、储藏柜以及其他器具做得更可能大。内部规模经济之所以重要,关键问题是,如果规模经济持续存在,则平均成本总大于边际成本,如

世界贸易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贸易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指导教授:黄海峰教授 学分:2学分 地址:1教314 (18:00-19:35) 学时范围:2学时/周(2005.3.3-2005.6.16) 适用专业: 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 前期课程:《国际贸易原理》《法理法》《国际商法》等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1 【课程性质】 【世界贸易组织】是为适应我国加入WTO,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所需要所开设的专业课,以阐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则为主要内容,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 过去中国对世界贸易组织的认识或多或少蒙上了政治的色彩,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进入了从旧经济向新经济的转型期,即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同时,逐步向国际经济一体化过渡。参与经济全球化,遵守国际规则对中国来说已不再遥远,而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更是中国面对世界走出的关键一步和必要一步,世界贸易组织是多边贸易体系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它是一把双刃剑,加入WTO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不仅与我国经济贸易影响巨大,而且对社会、政治、文化、技术、法律等各方面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经济上,加入WTO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战略选择,意味着中国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入WTO使中国未来经贸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压力,而能否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同时变压力为动力取决于我们对加

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及世贸组织规则的研究、把握和运用,取决于我们不断培育和创造的竞争优势。 在文化上,加入WTO有利于中国与世界的文化融合与交流,世界贸易组织是一面看世界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不仅能够使我们了解到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而且也能使世界认识和了解到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改变西方人对中国的成见,填补彼此之间的文化沟壑。 在法律上,中国正逐渐步入法制化社会,加入世贸无疑有助于我们学习与借鉴西方成熟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而要适应国际的惯例和规则,只有熟悉与利用国际通行的法律法规和世贸的条款,才能在国际贸易与交流中为我国争取到有利的地位。 中国在加入WTO之后要兑现一系列承诺,包括透明度、贸易经营权、非歧视待遇、对外贸易措施的统一管理、经济特区、特殊贸易安排、司法审议等各方面,对中国国内的产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中国的政策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而这也恰恰是中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怎样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并为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谈判中争取和有利的地位,也是中国面临的又一问题,1999年举行的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2003年举行的坎昆世贸部长级会议均因发展中与发达国家的分歧而无果而终,其实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损失。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实现改变不合理的世界贸易秩序的愿望被再次延迟;发达国家希望尽快、更多地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想法也未能实现。尽管如此,关于多哈发展议程的谈判还会继续下去,世贸组织仍在全球发挥着它无法取代的作用。加入世贸,迎接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近期俄罗斯也在积极需求加入世贸组织,我们只有熟悉、了解和掌握世贸组织的知识与规则条款,才能更好适应世界贸易发展的要求,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国家的法制化做出贡献,这也是开设【世界贸易组织】这门课的基本目

国际贸易理论复习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贸易理论是如何解释贸易实践的? 思路: ●第二章 2.证明李嘉图模型。 思路: 第一点,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有: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并且只生产两种商品; 2、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每国的劳动力资源在某一给定时间都是固定不变的,且具有同质性,劳动力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3、劳动力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之间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4、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只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异,并且两国的技术水平都保持不变; 5、规模报酬不变; 6、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没有经济利润; 7、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 8、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零; 9、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因此,不用考虑货币在国家间的流动。 第二点,在比较优势模型中,生产和贸易的模式是由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决定的。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为了清楚的说明这一模型,我们假设这两个国家是“中国”和“美国”。两国都生产大米和小麦,但生产技术不同。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两国有相同的劳动力资源,都是100人。由于生产技术的不同,同样的劳动人数,可能的产出是不同的。 如果两国所有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大米,假设中国可以生产100吨,美国只能生产80吨。如果两国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小麦,假设中国能生产50吨,而美国能生产100吨。以下证明的例证均为基于这一假设。 第三点,产品的比较优势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或者机会成本来确定。(1)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不同产品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用公式表达为:产品A的相对劳 动生产率(相对于B)=如果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 对劳动率高于其他国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一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2)用相对成本衡量。相对成本指的是一个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与另一产品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产品A的相对成本(相对产品B)

国际贸易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重要阶段

国际贸易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重要阶段: (1)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亚当斯密(代表作《国富论》)和大卫李嘉图(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提出了绝对利益学说和比较利益学说这两大学说主要以劳动生产率为出发点,从供给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 (2)西方经济学家穆勒(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马歇尔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和提供曲线理论。以国际交换比率为出发点,从需求角度分析和探索均衡国际贸易条件的形成。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国际贸易理论。 (3)两位瑞典的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代表作《区际与国际贸易》)提出额生产要素禀赋模型。该模型以比较利益为出发点,分析探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形成和条件。(4)里昂惕夫反论(代表作《投入—产出经济学》)及其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其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分析,与要素禀赋理论结论相反,即美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1.绝对利益学说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先提出了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理论。绝对利益学说的内容:①强调了国际分工的利益,指出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②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商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③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无论是自然禀赋还是后天的有利条件,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和贸易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2.比较利益学说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是在绝对利益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比较利益学说的主要内容:两害取其轻,两利取其重。每一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专门生产其优势较大或劣势较小的商品,通过国际分工,两国总产量增加,通过国际贸易,双方均能从贸易中获利。 绝对利益学说和比较利益学说的异同: 相同点: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基础是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不同点:若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均占有绝对优势,而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双方之间能否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绝对利益学说不能回答这一点。 3.比较利益理论的模型 比较理论模型可用转换曲线,或生产可能性曲线加以证明。 机会成本:公式:边际转换率=小麦的变动量/汽车的变动量 (1)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转换曲线呈直线状,斜率不变,机会成本不变。 在成本不变的条件下,供给曲线呈水平线状。 在成本不变条件下,出现完全分工。 (2)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 特点:①成本递增导致转换曲线呈凹向原点的形状。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不同。 ②供给曲线向上,见P34分析。 (3)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与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的不同: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利益小于成本机会成本不变下的贸易利益。前者是部分分工,后者是完全分工。 4.无差异曲线与国际贸易 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各种可能的商品组合提供给消费者的满足度是相等的,或者说是无差异的。 特点:它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无差异曲线的反比关系表明,在满足程度不变的条件下,

国际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国际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两个主要阶段。新国际贸易理论随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兴起, 它不断将新的经济学概念引入国际贸易研究领域, 从纵深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古典经济学时期,对国际贸易的解释居于主导地位的理论是斯密的绝对优势和李嘉图外生技术比较优势学。亚当斯密认为,各国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形成国际分工,使两个国家生产相同产品时存在生产成本差距,各国按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在容纳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任何商品的价值都取决于它的劳动成本,由于产品在两国市场上的相对价格是不同的,只要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不一样,那么这两个国家之间就存在着贸易的可能性。 1933年俄林在他出版的《地区间贸易和国家贸易》书中吸收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的观点,建立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各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同引起供给能力不同,进而引起生产率的差异,也就是说,影响商品成本高低的是生产资源的相对丰裕度,如果一国某种资源的供给相对比较充足,其价格就会相对比较低,因而生产时要大量使用这种资源的商品的成本就会比较低。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对国际贸易格局的预测是:各国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它们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它们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这样,根据要素禀赋理论,贸易应该在资源差异最大的那些国家之间发生,如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生。而且这一理论的分析是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础上的。至此,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最终形成了。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一般来说有两个核心:即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由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优势来自于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则认为相互依赖的多种生产要素的差异即资源相 对丰裕度是比较优势的源泉,因此要素禀赋学说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传统贸易理论此后的半世纪一直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占绝对统治地位。 二、传统贸易理论遭到的挑战与新贸易理论的萌芽 传统贸易理论遭遇来自实践的挑战有三个方面: 一是里昂惕夫之谜。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根据赫一俄贸易理论,用他所创立的投人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验证,结果却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反的证的结果却正好与此相反,美国出口的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之后结论,从而引起了轰动。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实际验证的结果正好与此相反,美国出口的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之后,西方方经济学界掀起了狂热的解释浪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二是比较优势陷阱。随着国际贸易深化,人们发现,以比较优势理论作指导,执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的现象,以此诞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

参考题 一、名词解释: 1 对外贸易额 2 转口贸易 3 过境贸易 4 无形贸易 5易货贸易 二、单项选择题: 1 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叫做() A 贸易结构 B 贸易条件 C 贸易差额 D 贸易量 2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 A 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B货物的交换 C 服务的交换 D汽车与农产品的交换 3 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而言是( ) A 过境贸易 B转口贸易 C 直接贸易 D多边贸易 4 从一国对外贸易角度来说,()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 A 贸易的商品结构 B 贸易条件 C 贸易的地理方向 D 贸易差额三、多项选择题: 1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可称之为( ) A 贸易顺差 B 贸易逆差 C 贸易赤字 D 出超 E 入超 2 国际贸易按商品流向划分,可分为() A 出口贸易 B 进口贸易 C 转口贸易 D 过境贸易

3 下面哪些活动是无形贸易() A 技术转让 B 保险 C 运输 D 商品加工,装卸 4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 ) A 各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B 各国的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C 各国的制成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D 各国的制成品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E 各国的进出口总量占世界进出口总量的比重五、论述题: 1 论述国际贸易相对于国内贸易而言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国际分工(上) 一、名词解释: 1 国际分工 2 垂直型国际分工 3水平型国际分工 4 绝对利益 二、单项选择题: 1 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 B 畜牧业的发展 C 手工业的出现 D 商业的出现 2 对外贸易是哪种生产方式的基础和产物()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学习目的: 1.掌握各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及一些基本概念。 2.熟悉各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优缺点。 3.了解各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和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4.了解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基础知识。 5.了解当代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发展的最新特点。 学习重点: 1.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 2.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和里昂惕夫反论 3.保护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学科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分析国际贸易特点,揭示国际贸易规律和展望其发展趋势的理论知识基础。 一、自由贸易理论 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第二阶段,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第三阶段,是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 第四阶段,是里昂惕夫反论所引起的对要素禀赋学说的扩展。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国际分工理论的创始者。其代表作是《国民财

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这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是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1817年,出版了他的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成本论的国际贸易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利益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应按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进行分工,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的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发展了这个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三)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 要素比例说又叫要素禀赋说,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提出。在《域际和国际贸易》一书中阐述这一学说。 三个主要结论: 1.每个区域或国家利用它的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它的相对稀少的生产诸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入后面那些种类的商品。 2.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概述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大阶段。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 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 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 [编辑]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编辑] (一)重商主义

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国际贸易观点,也称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其核心是追求贸易顺差,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 Mun)。 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唯一形式即金银,金银的多少是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而获得金银的主要渠道就是国际贸易。通过奖出限入求得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家就会富裕。 [编辑] (二)重农学派 17世纪下半期,在法国出现了反对重商主义,主张经济自由和重视农业的思想,形成了重农学派(physiocratic school),其创始人是弗朗斯瓦·魁奈(F.Quesnay)。 重农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主张自由经济,包括自由贸易,他们认为“自然秩序”(包括自由贸易)是保证市场均衡和物价稳定的重要机制。[编辑] (三)绝对优势理论 18世纪末,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受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生产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

第3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CHPR3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H-O模型分析/里昂提夫之迷/贸易对生产要素收益的影响 ◆专题:中国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对 ◆要素回报的影响? 第1节、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代表人物:Eli F.Heckscher,1897-1952; Bertil.Ohlin,1899-1982; 代表作Heckscher, 1919:< effects of foreigntradeonincome>,Ohlin,1932:突 出贡献是对劳动生产率差异产生原因的解释。并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 一、要素丰裕度和要素密集度 (1)要素密集度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是描述产品属性的指标,如单位劳动所需资本:β=K/L.。.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例如:只有两种商品(棉布和钢铁,以C和S表示)和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以L和K表示),如果(K/L)S大于(K/L)C,则称钢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棉布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以横轴表示劳动,纵轴表示资本,而且生产沿着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射线进行,则该射线的斜率就是生产该种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 (2)要素丰裕度 ?要素丰裕度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是描述一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指标。有两种定义要素丰裕度: ?一是用实物单位定义:各国所有可利用的要素的总量的比值(TK/TL); ?二是用相对要素价格定义:即资本的租用价格和劳动的时间价格的比率: θ a=W a /i a, θb =W b /i b 一般说两种定义方法所得出的结论一致: 如果中国的总资本/总劳动比率小于美国的总资本/总劳动比率,(TK/TL)c ﹤(TK/TL)u,则称中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美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即如果中国与美国相比,劳动价格/资本价格比率较较低,θc﹤θu,则中国劳动丰裕,美国资本丰裕。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贸易如此重要,对国际贸易的研究也就成为必然。最早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即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就已出现。当时的主要理论为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要研究对外贸易怎样能够为一国带来财富,而所谓财富,则完全由金银货币来衡量。在他们看来,国内市场上的贸易是有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从而使一部分人获利,另一部分人受损。国内贸易的结果只是社会财富在国内不同集团之间的再分配,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并没有增加。而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从国外获得金银货币从而使国家致富。因此,重商主义对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贸易,具体来说,怎样通过鼓励商品输出、限制商品进口以增加货币的流入从而增加社会财富。 对怎样能够做到多输出少进口,晚期的重商主义与早期的观点有所不同。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出超,主张控制商品进口和货币外流。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末)则从长远的观点看,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入超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出超,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但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主张限制进口,对贸易的研究是很有局限的。 18世纪末叶,重商主义的贸易观念受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并被自由贸易的思想取代。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基本经济思想是“自由放任”,这一原则也被用于国际贸易理论。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中,斯密从个人之间的交换推论到国家之间的交换。他认为,既然每个人只生产自己擅长生产的东西,然后用来交换别人擅长生产的东西比自己什么都生产合算,那么各国间的分工和交换也应该是同样合算的。因此,他认为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一国都能获得利益。古典经济学的另一名主要代表大卫.李嘉图(David Richardo)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一书中也对自由贸易的好处作了说明。 从古典经济学开始,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就不再局限于怎样进行贸易,而开始对贸易产生的原因与结果以及与之相应的政策进行分析。从古典的斯密、李嘉图,到20世纪的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俄林(Bertil Ohlin),到当代的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巴格瓦蒂(Jagdish Bhagwati)、琼斯(Renold Jones)、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等,许多经济学家从各种角度,在各个方面对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进行分析论证。方法越来越精细,手段越来越严密,国际贸易理论成为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并得到不断发展。 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基础是微观经济学。可以说,国际贸易理论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范围不仅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国际流动,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技术知识的国际传递。生产要素和技术知识一方面作为某种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作为要素投入对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原因和方向,也研究流动的结果。这些结果包括对各国生产、消费、商品价格和社会各集团利益的影响。 与商品、服务、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及技术知识的国际转移有关的各种商业、产业和消费政策也都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对象。商业或贸易政策直接影响贸易的数量和价格,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则通过对国内的生产和消费的干预间接地影响贸易。国际贸易研究还包括经济增长、技术变动对贸易的影响,即从动态上分析国际贸易的变动的原因与结果。 从研究的性质来看,国际贸易理论也像其它经济学一样,可以分成实证的(Positive)理论和规范的(Normative)理论。所谓实证分析,主要揭示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分

应用文-一体化对战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影响

一体化对战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影响 '一体化改变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格局,同时,从多方面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论、战略性贸易政策、 贸易理论等的提出都与之密切相关。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是扩大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融合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xa0 一、跨国公司的出现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实际上是同一企业面临的不同选择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主体——跨国公司既是一体化的主要体现方式,生产国际一体化的载体,又是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随着 一体化趋势的加快和明朗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实际上是同一企业面临的不同选择,出口或到东道国建立生产基地所应考虑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因此,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战前的国际贸易理论在完全竞争的前提下,认定只有贸易才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的最明智的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则不被考虑,因此,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不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框架内衍生出来,其创始人海默在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前提下,提出垄断优势理论,说明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和利益分配,这一前提与战前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前提完全不同。 被一些西方学者誉为“跨国公司理论之父”的海默在1960年开创性地将传统产业 理论 于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海默发现:知识密集型产业最容易产生对外直接投资,追求高利润率并非是其惟一的目标。他主张从不完全竞争及市场不完善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认为不仅国际市场,而且国内市场都是不完全的,跨国

公司对外投资正是市场不完全性的产物。市场不完全性在商品市场表现为商品特异性、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形式;在要素市场表现为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以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方面的差异等,市场的不完全性还表现在规模经济以及不同国家在关税、 、利率、汇率上的差异等方面。市场的不完全性造成了少数企业拥有垄断优势,正是这些垄断优势的存在,使得部分企业可以跨越国界,克服跨国经营中增加的额外成本,在东道国与当地企业展开强有力的竞争。跨国公司具有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确保其跨国生产有利可图的条件,也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出发点。 从新要素论开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走向融合,新要素论对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进行了扩展,特别强调“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在分析中,这一理论开始关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的关系。强调人力资本的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与贸易、许可证和国际投资有着密切的关系,国际投资实际包括人力资本在各国间的转移,而贸易可能是建立在技能密集型(人力资本)基础上的产品出口,许可证的转移也往往产生于某国人力资本的优势;强调自然资源的理论认为,自然资源禀赋除了解释国际贸易以外,还可以解释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尤其是企业为了获得原材料的供给而进行的向后垂直一体化国际投资,但新要素论仍然假定各国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各国之间则不存在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 二、对企业所做选择的分析使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出发点统一于竞争优势的分析 较早把对外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纳入一体化的分析框架中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创立者弗农。他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 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指出垄断优势理论并没有彻底说明跨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