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协议作业
一、判断题(针对下面的描述,对的打‘√’,错的打‘X’)
1. 冲突窗口是指网络上最远的两个站点通信时从冲突发生开始到发送方检测到冲突为止的时间()
2. Spanning Tree算法用来解决广播风暴问题的协议()
3. 802.3以太网最小传送的帧长度为64个8位组()
4. 滑动窗口协议是一种流量控制机制()
5. TOKEN RING是没有冲突的协议()
6. CSMA/CD能完全避免冲突()
7. 不同VLAN间的计算机即使连在同一台交换机上也不能直接通信()
8. 10BASE-T标准规定节点到HUB的最大长度为100米()
9. 三层网络交换机能隔离冲突域和广播域()
10. 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对通过的数据帧进行过滤()
二、单选题(在下面的描述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A、B、C、D标示之)
●下面关于802.1q 协议的说明中正确的是(59)A。
(59)A. 这个协议在原来的以太帧中增加了4个字节的帧标记字段
B. 这个协议是IETF制定的
C. 这个协议在以太帧的头部增加了26字节的帧标记字段
D. 这个协议在帧尾部附加了4字节的CRC校验码
●配置VLAN有多种方法,下面哪一条不是配置VLAN的方法?(60)C
(60)A. 把交换机端口指定给某个VLAN
B. 把MAC地址指定给某个VLAN
C. 由DHCP服务器动态地为计算机分配VLAN
D. 根据上层协议来划分VLAN
●下面哪个设备可以转发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61)C (61)A. 二层交换机 B. 三层交换机
C. 网络集线器
D. 生成树网桥
●以太网协议中使用了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这个算法的特点是(62)C 。
(62)A. 容易实现,工作效率高
B. 在轻负载下能提高网络的利用率
C. 在重负载下能有效分解冲突
D. 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发生阻塞
●以下属于万兆以太网物理层标准的是(63)D 。
(63)A. IEEE802.3u B. IEEE802.3a
C. IEEE802.3e
D. IEEE802.3ae
●快速以太网标准比原来的以太网标准的数据速率提高了10倍,这时它的网络跨距(最大段长)(64)C 。
(64)A. 没有改变 B. 变长了
C. 缩短了
D. 可以根据需要设定
●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IEEE802.11g规定的最大数据速率是(65)D 。
(65)A. 1Mb/s B. 11Mb/s
C. 5Mb/s
D. 54Mb/s
●采用以太网链路聚合技术将(67)D 。
(67)A.多个逻辑链路组成一个物理链路
B.多个逻辑链路组成一个逻辑链路
C.多个物理链路组成一个物理链路
D.多个物理链路组成一个逻辑链路
1. 10Base-T以太网中,以下说法不对的是()
A、10指的是传输速率为10MBPS
B、Base指的是基带传输
C、T指的是以太网
D、10Base-T 是以太网的一种类型
2. 不属于局域网标准的有()
A、IEEE802.3
C、IEEE802.3z
B、IEEE802.3u
D、TCP/IP
3. 哪种设备的数据转发时延最长()
A、中继器
B、路由器
C、网桥
D、交换机
4. 802.3以太网最小传送的帧长度为多少个8位组()
A、1500
B、32
C、256
D、64
● 以下关于IEEE 802.3ae标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63)。(63)A.支持802.3标准中定义的最小和最大帧长
B.支持802.3ad链路汇聚协议
C.使用1310nm单模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最大段长可达10公里
D.使用850nm多模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最大段长可达10公里
试题解析:
多模光纤可传不了这么远,目前不超过1km。
答案:(63)D
● IEEE 802.11i标准增强了WLAN的安全性,下面关于802.11i的描述中,错误的是(65)。
(65)A.加密算法采用高级数据加密标准AES
B.加密算法采用对等保密协议WEP
C.用802.1x实现了访问控制
D.使用TKIP协议实现了动态的加密过程
试题解析:
IEEE 802.11i规定使用802.1x认证和密钥管理方式,在数据加密方面,定义了TKIP(Temporal Key Integrity Protocol)、CCMP (Counter-Mode/CBC-MAC Protocol)和WRAP(Wireless Robust Authenticated Protocol)三种加密机制。其中TKIP采用RC4作为核心加密算法,可以通过在现有的设备上升级固件和驱动程序的方法达到提高WLAN安全的目的。CCMP机制基于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加密算法和CCM(Counter-Mode/CBC-MAC)认证方式,使得WLAN的安全程度大大提高,是实现RSN的强制性要求。由于AES对硬件要求比较高,因此CCMP无法通过在现有设
备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实现。WRAP机制基于AES加密算法和OCB (Offset Codebook),是一种可选的加密机制。
答案:(65)B
5. LAN参考模型中,网络层次被划分为()
A、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B、物理层、MAC和LLC子层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D、物理层和网络高层
6. 10BASE-T标准规定节点到HUB的最大长度()
A、采用三类线UTP为50米
B、采用三类线或五类线UTP均为100米
C、采用STP为185米
D、采用同轴电缆为500米
8. 冲突窗口是指网络上最远的两个站点通信时()
A、从数据发送开始到数据到达接收方为止的时间
B、从冲突发生开始到发送方检测到冲突为止的时间
C、从冲突发生开始到接收方检测到冲突为止的时间
D、从数据发送开始到数据到达接收方为止的时间的两倍
9. 对千兆以太网描述不正确的是()
A、保留了802.3以太网的CSMA/CD协议及帧格式
B、用户的最小帧长度是64字节
C、最大帧长度为1518字节
D、如果帧小于512字节,将在帧的“填补字段”中补充足够的扩充符号
10. 对三层网络交换机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能隔离冲突域
B、只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C、通过VLAN设置能隔离广播域
D、VLAN之间通信需要经过三层路由
● 下面关于局域网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5)__。B
1、使用专用的通信线路,数据传输速率高
2、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
3、响应速度慢
4、通信时间延迟较低,可靠性好
5、不能按广播方式或组播方式进行通信
A、2、4
B、3、5
C、2、3
D、1、5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有:
1、为一个单位或部门所拥有,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2、使用专用的通信线路,数据传输率高;
3、通信时间延迟较低,可靠性较好;
4、能按广播方式或组播方式进行通信。
一个单位或部门使用局域网的主要优点:
1、能方便地共享昂贵的外部设备、大中型主机以及软件和数据;
2、便于系统的扩展;
3、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
4、响应速度较快。本题答案为B。
● 交换式局域网增加带宽的方法是在交换机多个端口之间建立__(6)___。B
A、点-点连接
B、并发连接
C、物理连接
D、数据连接
● IEEE 802标准中,_(7)A__规定了LAN参考模型的体系结构。
A、802.1A
B、802.2
C、802.1B
D、802.3
802.3规定了CSMA/CD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802.2规定了逻辑链路控制LLC。
802.1B规定了寻址、网间互连和网络管理。
802.1A规定了体系结构。
故本题答案为A。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通过局域网连入到广域网的,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一般是通过__(30)B_设备实现的。
A)Ethernet交换机B)路由器C)网桥D)电话交换机答案:B
知识点:网络互联技术与互联设备
评析:在因特网中,用户计算机需要通过校园网、企业网或ISP联入地区主干网,地区主干网通过国家主干网联入到国家间的高速主干网,这样就形成一种路由器互联的大型、层次结构的互联网络。
●交换机端口可以分为半双工与全双工两类。对于100Mbps的全双工端口,端口带宽为__(31)___B__。
A)100Mbps B)200Mbps C)400Mbps D)600Mbps
答案:B
知识点;网络互联技术与互联设备
评析:100Mbps的全双工端口,端口带宽为200Mbps。
●MAC地址通常固化在计算机的___(32)__B_上。
A.内存B.网卡C.硬盘D.高速缓冲区●在局域网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分为___(33)_B__。
A.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网络子层
B.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子层
C.网络接口访问控制子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子层
D.逻辑链路控制子层网络接口访问控制子层
●在以太网接收数据帧的过程中,目标站点应进行__(34)__B检验。
A.海明B.CRC C.水平奇偶D.垂直奇偶●在网络地址178.15.0.0中划分出10个大小相同的子网,每个子网最多有__(35) C 个可用的主机地址。
A.2046B.2048C.4094 D、1024
●在TCP/IP协议簇中,负责将计算机的互连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的是( A )
A.ARP
B.ICMP
C.RARP
D.PPP
● 以太网中的帧属于(19)协议数据单元。
(19)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应用层试题解析:答案:B
● 假设有一个局域网,管理站每15 分钟轮询被管理设备一次,一次查询访问需要的时间是200ms ,则管理站最多可以支持(44)个网络设备。
(44)A.400 B.4000 C.4500 D.5000
试题解析:
15 * 60 / 0.2 = 4500。
答案:C
● 以太网中如果发生介质访问冲突,按照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决定下一次重发的时间,使用二进制后退算法的理由是(56)。(56)A.这种算法简单
B.这种算法执行速度快
C.这种算法考虑了网络负载对冲突的影响
D.这种算法与网络的规模大小无关
试题解析:
以太网采用CSMA/CD技术,当网络上的流量越多,负载越大时,发生冲突的机率也会越大。当工作站发送的数据帧因冲突而传输失败
时,会采用二进制后退算法后退一段时间后重新发送数据帧。二进制后退算法可以动态地适应发送站点的数量,后退延时的取值范围与重发次数n形成二进制指数关系。当网络负载小时,后退延时的取值范围也小;而当负载大时,后退延时的取值范围也随着增大。二进制后退算法的优点正是把后退延时的平均取值与负载的大小联系起来。所以,二进制后退算法考虑了网络负载对冲突的影响。
答案:C
● 在802.11 定义的各种业务中,优先级最低的是(57)。(57)A.分布式竞争访问B.带应答的分布式协调功能C.服务访问节点轮询D.请求/ 应答式通信
试题解析:
IEEE 802.11标准定义了两种操作模式。第一种模式是DCF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分布式协调功能),该模式没有中心控制,所有站都在竞争信道;另一种模式是PCF(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点协调功能),该模式有基站,作为中心控制决定各个站点的传输顺序。
IEEE 802.11还提供了一种机制可以让PCF和DCF共存在同一个通信单元内。这种机制涉及到四种时间间隔,分别是SIFS(Short InterFrame Spacing,短帧间间隔)、PIFS(PCF InterFrame Spacing,PCF帧间间隔)、DIFS(DCF InterFrame Spacing,DCF帧间间隔)和EIFS(Extended InterFrame Spacing,扩展帧间间隔)。
t2t1t3t4
时间t1:发送控制帧或下一个分组
t2:发送PCF 帧
t3:发送DCF 帧
t4:进行坏帧的修复
间隔越短,表示优先级越高。
服务访问点轮询使用的是PIFS 。
带应答的使用的是SIFS 。
分布式竞争对应的是DIFS ,它的间隔最大,优先级最低。
(选择中没有对应EIFS 的)
答案:A
● 下列路由器协议中, (59) 用于 AS 之间的路由选择。
(59)A .RIP B .OSPF
C .IS-IS
D .BGP 试题解析:
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协议,当然要是外部网关协议了,因此只能选择BGP 。
答案:D
● IEE802.3ae 10Gb/s 以太网标准支持的工作模式是 (60) 。
(60)A .全双工 B .半双工 C .单工 D .全双
工和半双工
试题解析:
10Gbps 以太网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最大传输距离为40km,只支持全双工数据传输,而不支持半双工工作模式。
答案:A
● 通过代理服务器使内部局域网中的客户机访问Internet 时,(61)不属于代理服务器的功能。
(61)A.共享IP 地址B.信息缓存C.信息转发D.信息加密
试题解析:
代理服务器不提供信息加密的服务。
答案:D
● 下列(62)设备可以隔离ARP 广播帧。
(62)A.路由器B.网桥C.以太网交换机D.集线器试题解析:
要屏蔽数据链路层的广播帧,当然应该是网络层设备了,因此要选择路由器。
答案:A
●局域网的核心协议是(37)B
A) IEEE 801标准B) IEEE 802标准
C) SNA标准D) 非SNA标准
●Internet采用的主要通信协议是__(38)_ A
A) TCP/IP B) CSMA/CD C) T oken Ring D) FTP
解析: Internet的基本工作原理之一是使用TCP/IP协议。IP协议也称互联网协议,TCP协议也称传输控制协议。TCP和IP协议协同工作,保证Internet上数据能可靠、正确和迅速地传输。
●目前局域网能提供的数据传输率为___(39)__ C
A) 1Mbps~10Mbps B) 10Mbps~100Mbps
C) 10Mbps~1000Mbps D) 10Mbps~10000Mbps
解析: 目前局域网能提供的数据传输率为10Mbps~1000Mbps。
●在广播式网络中,一个结点广播信息,其他结点都可以接收到信息,其原因是___(40)____ A
A) 多个结点共享一个通信信道B) 多个结点共享多个通信信道C) 多个结点对应多个通信信道D) 一个结点对应一个通信信道
解析: 在广播式网络中,一个结点广播信息,其他结点都可以接收到信息,其原因是多个结点共享一个通信信道。
●通过局域网连接到Internet时,计算机上必须有(42)。B A.MODEM B.网络适配器C.电话D.USB接口
解析:局域网与Internet连接必须采用网卡。
●802.3标准中使用的媒体访问控制方式是(43)。C
A.T okenRing B.T okenBus C.CSMA/CD D.ALOHA 解析: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采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TCP/IP协议分为四层,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不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44)B ,属于网际层协议的是(45)。D
(44)A.SNMP B.UDP C.TELNET D.FFP (45)A.RPC B.UDP C.TCP D.IP
解析:UDP是传输层协议,IP是网际层协议。
● 某IP网络连接如下图所示,主机PC1发出的一个全局广播消息,无法收到该广播消息的是(32)。
(32)A.PC2 B.PC3 C.PC4 D.PC5
试题解析:
路由器具有隔绝广播包的能力。
答案:(32)B●以太网的数据帧封装如下图所示,包含TCP段中的数据部分最长应该是(18)字节。
(18)A.1434 B.1460 C.1480 D.1500 试题解析:
这道题涉及到三个知识点:以太网的最大帧长(或以太帧所携带的最大数据长度)、IP报头及TCP报头的最小长度。以太网帧数据域最大长度为1500字节,而IP报头和TCP报头字段最小长度为20字节。所以,用户数据最长为1500–20-20=1460字节。
答案:B
●下面关于ICMP协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19)。
(19)A.ICMP协议根据MAC地址查找对应的IP地址B.ICMP协议把公网的IP地址转换为私网的IP地址
C.ICMP协议根据网络通信的情况把控制报文发送给发送方主机D.ICMP协议集中管理网网络中的IP地址分配
试题解析: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工作在TCP/IP协议族的网际层,用于传输在TCP/IP通讯中产生的错误
报告、通讯控制信息和请求/应答信息。
答案:C
30、1000 BASE-T标准可以支持多种传输介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1000 BASE-T标准,使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双绞线长度可达到100m
B.1000 BASE-CX标准,使用屏蔽双绞线,双绞线长度可达到25m
C.1000 BASE-LX标准,使用波长为1300nm的单模光纤,光纤长度可达到3000m
D.1000 BASE-SX标准,使用波长为850nm的单模光纤,光纤长度可达到300m~550m
●下面信息中(20)包含在TCP头中而不包含在UDP头中。(20)A.目标端口号B.顺序号C.发送端口号D.校验号
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TCP数据报和UDP数据报结构知识点的考查。
TCP头标包括源端口号、目标端口号、顺序号和校验号等字段;而UDP头标不包括顺序号字段。
答案:B
● 在TCP/IP网络中,为各种公共服务保留的端口号范围是(59)。(59)A.1~255 B.256~1023 C.1~1023 D.1024~65535
试题解析:
常识。
答案:(59)C
● 关于IEEE 802.3的CSMA/CD协议,下面结论中错误的是(62)。(62)A.CSMA/CD是一种解决访问冲突的协议
B.CSMA/CD协议适用于所有的802.3以太网
C.在网络负载较小时,CSMA/CD协议的通信效率很高
D.这种网络协议适合传输非实时数据
试题解析:
选择A有些二义性。如果从避免冲突的角度来说,CSMA/CD不是一种避免冲突的协议,它只能在冲突发生并被监测到后通过二进制指数后退法重发数据。这样一来选择A就是错的。但是如果说通过二进制指数后退法解决了冲突问题,那么选择A又可以算是对的。
另外,选择B的“所有”两字令人怀疑。例如802.3ae万兆以太网,它采用了全双工线路进行通信,从物理上避免了冲突的发生,因此无需再做什么冲突监测了,但这也并不表明CSMA/CD协议不适合于802.3ae万兆以太网,只是802.3ae万兆以太网采用别的方式避免了CDMA/CD的限制。
答案:(62)B
1000Base--LX使用的传输介质是(46)。D
(46)A.UTP B.STP C.同轴电缆D.光纤
解析:1000BASE--LX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什么是波长? 沿着波的传播方向,两个相邻的同相位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长”。它是指波动媒质中,任意两个相位差为2π的质点之间的距离。例如,纵波中,两个相邻疏部中央间的距离或两个相邻密部中央间的距离也都等于波长。在横波中,两个波谷间的距离或两个波峰间的距离也都等于波长。由波速、波长的定义可知:在质点振动的一个周期内,振动状态传播的距离恰是一个波长,所以λ=v/f,或λ=vT由上式可以看出,同一频率的波,在不同媒质中的波速是不同的,因而波长也就不同。式中λ表示波长。波长、波速和波源振动频率,称为波的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