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前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刍议

当前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刍议

当前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刍议
当前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刍议

当前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刍议

当今世界,文化已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由于民众的广泛参与,由于脱离了地域的限制,网络文化在树立国家形象、发扬光大中华文明、培育网络文化产业等方面,都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扮演着传统媒体无法替代的重要角色。

网络文化的形成至今不过区区10年的时间,对于网络文化的概念,学术界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人们在不同的场合所使用、所指的“网络文化”的含义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我们可以对网络文化做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地说,它主要是由网络技术文化,网络规则文化以及网络观念文化所组成,其核心是网络观念文化;狭义地说,它主要是网络信息文化。

一、当前网络文化的特征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7月公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其中,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为1.75亿人,较2008年底增幅5%,目前这一人群在总体网民中占比51.8%,远远高于其它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网民在年龄结构上仍然呈现低龄化的特点,青少年构成了网民的主体。也就是说,网络文化本质上是青少年文化,其内核为“少年精神”,而以此同时,网络文化又是青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网络文化和青年文化的这种互动关系,一方面推动了以“少年精神”为内核的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深受网络文化影响的青年亚文化和传统主流文化发生了矛盾和冲突。

网络文化以其功能的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速度的快捷性、环境的开放性和使用的普及性而有别于其他文化,其影响方式的民主性、渗透性、全球性与不可控制性更有其独有而鲜明的特征。而当代青少年大多是20世纪80后和9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有鲜明的个性。渴望在新的环境中多交流,但现实利益的冲突、使得一些年轻人更愿意到虚拟环境中去寻求友谊。网络的开放性满足了他们渴望交流的内驱力,在网上更容易建立起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

网络文化之所以能够引起当代青少年的浓厚兴趣,其主要原因就是网络文化可以雅俗共赏、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新知识技能多、影响面广、传递方便、速度快捷、意识观念开放、气氛轻松自由,极大地丰富了当代青少年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心理需求。大、中学群体也正是青少年“网络文化”现象的主要创造者、传播者、参与者和接受者。青少年“网络文化”现象随之也应运而起。

网络成为青少年的另一个活动空间,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其作用和渗透力还将不断扩大。目前,对网络文化褒贬不一。从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入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刻地认识网络文化,促进网络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概括地说,网络文化具有补偿性、极端性和草根性等三大特征。

(一)网络文化的补偿性

互联网是有着巨大磁力的虚拟空间。在这里,青少年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展现自己的闪光点,并相互交流、相互帮助,获得尊重、友情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青少年来说,现实生活中难有这样的机会。因此,网络文化对于青少年来说具有“补偿性”特征。

(二)网络文化的极端性

网络文化的极端性可以迅速把“善”放到最大,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德、推动制度完善。

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丑恶和不公平现象,都会在网上被曝光,迅速被正义的洪流所淹没。比如杭州70码事件在网上披露后,迅速引起媒体关注。

(三)网络文化是草根文化

提起“草根”就意味着有着很强的大众性。在现实社会中,青少年缺少话语权。只有在网络上,他们才能畅叙胸怀、指点江山,表现出对传统的颠覆和对权威的挑战。

二、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

当代青少年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成长,成为新的“网络一代”(the net generation),网上活动已经成为“网络一代”青少年的重要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较为淡薄,更少文化惰性,因此更具有文化变革的适应性,最易接纳文化潮流的时代变迁。

网络为青少年的交流、创新、娱乐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帮助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掌握大量的需求信息;可以借助虚拟空间,广泛展开对外交流;可以利用互联网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培养;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促进青少年的学业;互联网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会成为青少年寻求知识的主要手段,进一步拓展了当今青少年教育的空间。

(一)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成长的促进

1、网络文化推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与提升

网络文化正以一种全新的界面出现在人们面前,对传统文化规范则是一场脱胎换骨式的转变。网络文化的信息化和开放化使青少年的视野空前开阔,头脑异常活跃,它使青少年传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认知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

2、网络文化为青少年充分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网络把人与人以及社会与社会连接在一起,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概念诞生,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创造力最大限度膨胀与滋生的一片沃野,为青少年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平台。

3、网络文化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文化载体

由于网络文化双向互动性和双向交往性,给人类多国别、多民族、多领域、多形态的文化交往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使人类交往水平得以跃升,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使人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社会编织于平行扩张的网络之中。

(二)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成长的不良影响

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日趋凸现,对传统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形成挑战,主要表现在:

1、网络消极文化侵蚀的青少年的价值观。网络是一个没有国界的世界,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这里汇集交织,网络使用者轻易就可以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因此很容易陷入一种迷惘的境地。据统计当前网上的信息来自美国的占50%,来自中国大陆的仅占0.01%。这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占据了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绝对控制权,他们通过占据互联网这一文化传播的制高点,一方面控制国家舆论,另一方面源源不断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输送其价值观和精神文化产品。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很不成熟,缺乏“免疫力”,极易受到其他外来思想的影响和冲击,长期浸泡在网上,耳濡目染,很容易受到西方外来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渗透,受到腐蚀,盲目信从。同时,西方那些享乐、奢侈、冒险、刺激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喜欢猎奇的青少年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欺骗性,容易使他们艳羡、认同并摹仿,产生冲动和迷失,引发对现实的不满,进而丧失进取、奋斗的内在精神和意志。随着西方文化通过网络的传播,其价值观念正潜移默化地对青少年产生影响,西方的价值观轻而易举地影响当今青少年的价值判断和理想信仰.对于崇尚新知识、新

文化、新观念的青少年来说,无疑将面对网络文化的严峻考验,少数控制力不强的青少年很有可能因价值观的错误而埋下犯罪的种子。

2、使青少年的人格冲突突出,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iii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道德行为常常是做给别人看的,一旦“进入”没有人认识“我”这个互联网虚拟世界中,极易导致道德人格缺失,形成双重甚至于多重人格,伴之于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网络犯罪、网络畸恋等道德失范行为,有的还沉溺于各种网络游戏中,在网络中寻求一种畸形的成就感,极易导致青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而与现实生活产生脱节。这样,一方面极度迷恋网络,成为“网络瘾君子”。比如:学生上网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玩游戏上(且大多带有暴力性和攻击性),多数学生反映能自觉控制玩游戏的时间,但仍有一少部分学生反映不能自我控制,常常沉湎于其中不能自拔,连功课也耽误了。甚至有学生为网络游戏离家出走,出现欺骗、盗窃、敲诈等严重违背行为规范的恶习,走上了犯罪道路的也为数不少。另一方面,又感到孤独和郁闷,缺乏正常与人交往的技能,利用虚拟的“人机交往”代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以屏幕为界面来回避生活中的矛盾,长此以往必将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3、弱化青少年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智力水平的整体提高。网络文化是快餐文化,或曰轻文化性质,网络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工具,更关注文化市场的消费动向、功利性、商业性渗透于网络文化的方方面面,因而网络文化的学术性、严肃性,往往被休闲性、趣味性所遮掩。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上网的最大乐趣恐怕主要来自于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新闻的乐趣,这种类似于阅读报摘的快餐式文化消费,容易抑止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智力水平的整体提高。就拿新生的特殊的网络文化——网络流行语来说,“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青少年的生活心态和交往方式,并且从某个角度折射出了当代青少年追求新奇、方便的心理,以及不拘泥于传统习惯、文字规范的作风。当时“网络流行语”大多在使用上具有随意性和非规范性,往往是汉字、数字、英语字母,以及文本符号混杂使用,怪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

三、采取的应对策略

针对当前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挑战,我们一方面必须全面地分析、研究其带来的影响,积极利用它的有利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网络文化防范体系去应对它的消极方面。

(一)重视学校教育,为学生提供网络文化教育的良好环境

学校要与时俱进,调整德育内容,拓展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分析、辨别能力,由“帮他选择”到“教他选择”,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和自律道德意识。学校要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日常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去普及网络道德知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获取信息的意识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同时,要加以引导,把规范德育与能力德育并举,鼓励学生把关心的感兴趣的话题,以及存在的困惑,通过网络直率地表达出来,有利于教育者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校德育走出空泛说教的天地,更真实地去贴近学生,贴近现实,使之收到实实在在的德育成效。

(二)扬利除弊,充分发挥网络文化优势作用

网络向生活的各个层渗透,已是不争的事实,网络所具有的诸多优势,也是不容讳言的,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量大、资料鲜活的特点,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优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结构,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最佳效果。对于网络中存在的不健康因素,也不必大惊小怪,我们一是要相信学生自身的辨别力,对于大部分不健康的东西,他们会自觉抵制;二是要积极引导,用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学生,提高学生自身的免疫力。对于沉溺于网络,难以自拔的“问题学生”,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提倡读书、上网相结合的正确学习方式,定期召开学生读书报告会,交流读

好书的体会,使读书学习成为上网学习的延展和升华。此外,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心理健康与青春期的教育,满足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多方面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三)加强网络管理,强化舆论(下转59页) (上接第53页)对网络道德的评价作用

学校要积极联合社会、家庭,共同携手强化道德教育,对网络信息中传播的不道德现象进行谴责,依靠群众的力量形成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是非观念和正确价值观。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网络文化的渗入给家庭教育也带来了新的课题,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家长一味地禁止或是放纵,都是不好的。作为孩子的直接监管者,也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了解一些网络知识,以便更好地教育引导孩子。为此教师也需积极联系家长,鼓励家长去熟悉、精通网络文化,再来正确指导自己的子女。此外,我们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时组织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网上讨论,邀请有关专家分析国内外的时事政治,积极引导学生过健康有益的生活。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讲成效,形式要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切忌搞形式主义。

(四)加大网络市场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社会环境

一方面立法机关应当加强网络立法,采取有力措施使原有的管理制度合理化与效率化,真正明确文化行政部门、公安部门、工商行政部门以及电信部门等管理机构的法律责任,为我国青少年成长的网络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在全社会倡导网络文明,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可以尝试建立网站分级制度,这方面国外已有成功先例,同时大量建立适合青少年成长的公益性网站,对有效防范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有着积极意义。另外,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开发一些技术先进、实用的网络过滤软件,尽量阻止各种有害信息对青少年的侵扰。

网络及网络文化我们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要采取有效措施严防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给青少年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帮助他们健康快速成长。如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时刻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培养青少年正确的道德观念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让我们都来关注网络,齐抓共管,共同构建健康的网络文化体系,保证我们的“网络一代”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当涂县黄池镇人民政府)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南安市诗溪小学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 (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班队会、团队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努力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学校内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要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四)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道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总结,形成长效机制。及时对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二)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三)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我校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活动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注重实效,认真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好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目录 摘要 (1) 一、网络问题的诱因及青少年生活现状 (2) 二、青少年在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3) 三、对青少年网络教育的建议 (4) 四、加强青少年教育的自身引导 (8) 五、结语 (9)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并且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教育和管理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我国国情,网络飞速发展,同时在制度上的不健全,带来了许多新的隐患,迫切需要我们去管理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为青少年成长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负面影响网络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1世纪,网络实实在在的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浏览新闻/冲浪/玩游戏/看电影等等更是人们一上网就能做到的事情。青少年全体作为网络使用者中的大多数,网络虽然带给了人们许多的便利,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也免不了负面影响,对处在人生成长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而言,很容易在网络营造的虚拟空间中迷失自我,小则荒废学业,大则祸害社会。并且现今网络是最流行的社会元素,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消极影响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新的温床。而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并且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因此弄明白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的重要因素,遏制青少年沉迷网络,对培育新时代的青少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问题的诱因及青少年生活现状 (一)、青少年网络问题的诱因。网络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心理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其实根源在父母;与其说孩子有心理问题,不与说父母的教育有问题。因为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受到太多的指责,因为需要出口,所以孩子会选择一个虚拟的网络,让他倾吐内心的情感,因为在网络中,没有人指责他,也没有人对他做出评判,所以对孩子来说,网络是一种心理需求。如果我们切断这种心理需求,孩子又会做出其他的叛逆行为,如赌博、偷窃、打架等,这些在上个世纪没有网络时期那些年轻叛逆者的行为。所以心态决定人生,心态决定了孩子是不是迷恋网络。戈德伯格(Ivan Goldberg, M.D)1995年所提出,网络问题是一种精神错乱,他比照在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上对病态 赌博的定义来比照,定立了有关病态上网的理论,但它不被最新的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收录,IAD认为是否被划为心理障碍仍须研究。 (二)青少年生活方式现状。根据2009年“中国青少年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绝大部分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在各个方面(包括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体育锻炼、娱乐活动、人际关系、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都达到了比较健康的水平,并且其表现出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均衡。在未成年人的业余活动中,做作业、复习预

网络安全与道德作文

网络安全与道德作文 今天,我读了《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这一本书,讲了有关与网络安全的道德教育,利用爱国篇、 好学篇、礼貌篇、诚信篇、自护篇、自律篇和守法篇等7个部分组合成一本内容丰富,从 而教育人民懂得网络安全与道德。 通过读《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这本书,我学会了网络的安全与道德。计算机互联网 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我们应该防止反动迷信、 谣秽、习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网络,是一个特殊的“望远镜”。现在,通过互联网,借助各种网站,惦记相关主页,就能看得很远很远。通过网络,可以与全世界人们友 好地交流,网络,还是学习的好帮手。通过互连网,可以从网络学习许多知识,增大学习 的范围,所以,网络是一所没围墙的学校。由此可见,网络是丰富多彩的,给人们的生活 增添了无限的欢乐。 网络虽然丰富多彩,吸引人,但是也经常给青少年带来伤害。 这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可信的。例一:某城市里,几名学生上网成瘾,后因没有钱 上网,竟然铤而走险,结伙抢劫,被公安机关拘留,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例二:某学校女 生在网上结识了一位网友,那人自称是“喜欢真实的姐姐”,二人交往的时间不长就成了“好友”。该女生因轻信这网上“好友”,独自与其约会见面。见面才知道这位“姐姐” 是个成年男人,自己上当受骗了,但为时已完。那人强行施暴,使她身心受到了严重伤害。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网络确实给青少年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因此,网络的安全是很重 要的。我们应该增强对网络的意识,不要轻信网上的网友,与其独自见面,很容易上当受骗。更不要沉迷网络,长时间对电脑屏幕,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 我读了《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使我增强了对网络的意识。希望那些沉迷网络,轻 信网上叫的网友等的人,请你们关注以下关于网络的意识,认识到它的危害,行动起来吧! 作者:杨悦今天,老师发给了我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第一眼看见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到有一种奇妙的新鲜感。这本书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啊?它的“皮肤”整体呈橘黄色,里面内容丰富。等我看完这一整本书以后,才明白了这本书 主要是让我们学会在网上做到自我保护,不受到他人的欺骗,那样才能安全的在网上自由 的“嬉戏”、“玩耍”。 读完这本书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件案例:一件是有一个沉迷于网络的学生,连续 三个通宵在网吧里上网没有回家。由于父母生气,所以对其进行了批评与教育。他因不服,竟然一气之下跳了楼,结果摔伤,留下了残疾,使得他一生受到了影响。 还有一件事是美国有一位少年“网虫”上网成癖,整天茶不思,饭不想的。最后,父 母实在无奈,只得给他配备了轮椅,以便于吃饭时能强行将他从电脑前推开。他的手指总

学生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承诺书

学生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承诺 书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随之掀起了网络热潮。网络改变了我们生活。 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互联网负面影响也有显现,尤其是小学生的影响尤甚。网上的腐朽文化,对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进行侵略;网上的黄色流毒,对部分学生的身心进行摧残;网上的暴力文化,对部分学生的行为进行误导。对少数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让我们感到非常痛心。 为了在全校倡导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学习上网,时政上网,远离低俗,远离毒源,营造校园网络文明、健康的环境。我向学校作出如下承诺: 1、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争做网络道德规范榜样。我们要学习网络道德规范,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激发对美好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2、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争做网络文明的使者。我们要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文明语言,倡导网络文明新风,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 3、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争做网络安全的卫士。我们要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的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监督和防范不安全的隐患,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网络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面,同时,美好的网络生活也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共同去创造。让我们积极响应《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号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尊、自律,上文明网,文明上网。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承诺人:

恪守网络道德 文明上网

吉林油田高级中学 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方案 为大力传播文明风尚,弘扬文明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我校师生员工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我校文明风尚传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开展践行文明风尚、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为载体,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全面提升学校整体文明素质,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为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机构 为做好此项工作,我校成立了文明风尚传播领导小组: 组长:彭彤(书记) 成员:学校校级领导、科室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 三、活动内容 1、在学校显要位置悬挂文明风尚宣传语,营造浓厚的文明风尚传播氛围和道德文化底蕴。 2、建立学校文明风尚传播QQ群,成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小组,开通文明风尚传播微博,积极配合中国文明网开展重大网上宣传活动,努力搭建文明风尚传播网络平台。

3、制定职工文明上网规范要求,引导职工恪守网络道德,文明上网。具体内容为: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自觉遵守有关保守国家机密的各项法律规定,不泄露党和国家机密,或传送有损国格、人格的信息;禁止在网络上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有碍社会治安及社会公德和有伤社会风化的信息。不得发表任何诋毁国家、政府、党的言论,不得发表任何有碍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和民族统一的言论。 (3)不得擅自复制和使用网络上未公开和未授权的文件;不得在网络中擅自传播或拷贝享有版权的软件,或销售免费共享的软件。网络上所有资源的使用应遵循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利用网络盗窃别人的研究成果和受法律保护的资源。 (4)不得使用软件的或硬件的方法窃取他人口令,非法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阅读他人文件或电子邮件,滥用网络资源。不得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禁止破坏数据、破坏网络资源,或其它恶作剧行为。 (5)不在网络上接收和散布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等有害信息。不得浏览色情、暴力、反动站点。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危害及预防对策复习过程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危害及预防对策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空间的同时,也对法律、道德带来了新的挑战,直接影响到初中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据有关部门对城市初中生上网的调查,约有68%的人上网玩游戏,20%的人上网聊天,由于初中生有着求新求异、喜欢幻想、追求娱乐的强烈需求。互联网络的新奇性、虚拟性、游戏性正好满足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加之初中生身体和心理还不成熟,意志力较差,对各类诱惑缺乏免疫力、生活阅历肤浅、缺乏美丑善恶的判断力等特征,因此,初中生上网的时候,很容易沉溺其中,不少学生流连于网吧,冲浪于网络,沉迷于游戏,倾情于聊天,有的学生因此而荒废了学业,引发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 一、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危害 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包括网上游戏、网上色情和网上聊天等方面。其充满刺激、惊险和浪漫,使许多学生一旦接触,便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因而它们又被称作“电子海洛因”沉迷网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的伤害 由于上网持续时间过长,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体内神经递质分泌紊乱。这些改变,会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从而诱发种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焦虑症、抑郁症等。同时,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视网膜上感光物质视红质消耗过多,若未能补充其合成物质维生素A和相关蛋白质,就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等。 2、心理的损害 有人说,学生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能在网上找个忠实的听众聊聊,心情可以得到放松,情绪会变得稳定,我们不否认此种说法,如果能把握好,对调节心智是有一定益处。但实际上,许多未成年人一旦上网,便无法把握,对上网产生很强的心理依赖,轻者影响学习、身体,重者致使心理变态、心态扭曲。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青少年的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上网时间过长,还会导致网络成瘾,使青少年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 3、滋事生非,诱发犯罪 初中生大多在12至16岁之间,他们大多没有收入,为了能弄到进网吧的饯,有的结伙敲诈,有的偷盗抢劫,还有一类人进出网吧,目的就是为着敲诈中小学生,因此打架斗殴的事件经常发生。有的网吧经营者唯利是图,向过夜未成年人提供饮食住宿,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网上的内容也良莠不齐,尤其是一些反动迷信、黄色网站网页的不健康内容,使已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成形期的青少年,分不清真善、好恶,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从而导致青少年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4、荒废学业、影响前途 初中生一旦对网络痴迷,就是对人生追求的放弃,由于花费过多的时间沉迷于网络,过分迷恋网络虚拟世界,从而导致精力不足,根本无心上课,学习成绩大大下降,出现旷课、逃学等现象。学生一旦进入网吧,成绩直线下降。 5、隐患重重、危及安全 社会上大多数网吧都未请专业人员安装设备,也未经消防、安全、文化、卫生等部门允许,其营业场所电脑安放的密集、电脑走线、安全出口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到上网者的人身安全。

网络安全与道德

网络安全与道德 当你把各色的原料慢慢挤进一个洁白的调色盘时,你会看到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这里有红与黑,有明艳与黯淡,有绚丽与朴实。往往为了绘画的需要,你还会把几种颜料混合起来,融会出更多复杂的色彩。这就是网络的世界。 信息技术的普遍,毫无疑问为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构建了一个宽广的平台。查找资料,不用再为图书馆无边无际的书海而头疼,只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大量的相关内容立刻呈现在眼前,并且图文并茂,有条不紊。闲暇时,更可以尽情领略网络上知识的海洋。无论是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还是优秀的文学篇章、精美的图片,这里应有尽有。整个地球仿佛就浓缩在一台小小的电脑中,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还拓宽了我们的交往领域,使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自然,每件事物都有利有弊,网络也不例外。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明艳外表之下,究竟隐藏着多少急流暗涌?页面上,不良的广告泛滥成灾,有时甚至盖过了那些优秀文章,使人厌恶。更可恨的是,欺诈、谎言无处不在,它们总是打着最美丽的招牌诱骗一个又一个受害者。那些污言秽语与不堪入目的黄色信息又残害了多少青少年美好的心灵!在这交叉错杂的网络世界中同样掺杂着社会的复杂与险恶。为了谋利,一些人甘愿道德败坏甚至犯罪。对于缺乏阅历和经验的青少年,“防火墙”只能勉强地抵挡一些“黑客”与病毒,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防护。

只要我们树立起防范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遵守网上道德和法律,共同维护网络文明,又怎会受他人侵害呢?然而,网络上的虚幻世界,尤其是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长久以来一直是困扰着青少年的一大问题。很多同学都身陷其中难以自拔,还有的为此频频出入网吧,不惜以高价和身心健康来换取一时的畅快,诚然,那美丽的画面与壮阔的场景确实诱人,但是绚丽的背后也有它阴暗的一面。每个人都有游戏的权利,关键在于如何运用。适度地玩一些健康的游戏,可以调节学习压力,放松心情,但若是沉迷于其中,则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也是对我们的一项考验,你能否从容地把握好游戏与学习的关系呢? 在这万紫千红的网络世界中,我们一定要认清方向,找出自己所要的色彩。不要惧怕,不要逃避,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挑战每一项新技术。勇敢地面对吧!只要我们选择其中的亮丽色彩,融入其中又不受污染,就能过上健康自主的网络生活。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倡议书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倡议书《全国青少网络文明公约》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它已进入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网络已成为青少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它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方便的同时,其上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网上咨讯,也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为增强青少学生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及能力,我校成立了“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能力的研究”的课题,该课题已被校列为德育科研计划重点课题。我校将以课题研究作为前沿,以多种形式指导同学们正确认识使用网络。最近团中央也向全国青少朋友发出了《全国青少网络文明公约》,为更深入地贯彻《公约》,特向全校同学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遵守公约,从现在做起,学习网络道德规范,要能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激发对美好的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只有在我们懂得了网络世界里的好与坏之后,我们也才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要求我们上网时多注意浏览有益信息,同时以我们生活中的行为准则来规范我们在网络上的行为。 二、遵守公约,从我做起,争做网络文明的使者。我们要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文明的语言,在无限宽广的网络天地里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健

康的网络道德环境。 三、遵守公约,从身边做起,争做网络安全的卫士。我们要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的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监督和防范不安全的隐患,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当您发现有人破坏网络道德规范时,请尽量及时制止,或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也欢迎同学们积极向校团委学生会反映情况,让我们同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保护网络道德规范。 亲爱的同学们,网络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面,同时,美好的网络生活也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同创造。让我们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积极响应全国青少网络文明公约的号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尊、自律,上文明网,文明上网。 附: 全国青少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网络道德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网络道德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导言:大学生对网络使用规的认知、网络诚信的态度和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这三个纬度是衡量其网络道德的重要指标。通过自编问卷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性别差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网络德育系统,社会、家庭、学校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他律水平和自律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调查数据分析 对网络诚信的态度决定着其网络行为的真伪性。对网络信息完全信任的27位被调查对象中没有一人经常有散播网络虚假信息的行为,而18位经常有散播网络虚假信息行为的学生中却有11位对网络信息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学生对网络诚信的态度与其散播网络虚假信息行为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这一结果验证了对网络诚信的态度是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大学生的网络不良行为主要表现为:网络行为、网络攻击性行为以及不文明言语的使用。1.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性别、年级、网龄、上网地点有显著性相关,尤其是与性别的相关最为显著。男生中有浏览和发布黄信息行为的比率高达62.8%,是女生比率(28.8%)的两倍多;低年级学生的比例明显高于高年级;网龄较短的网络行为

发生率明显地低于网龄较长的。2.网络攻击行为:在505位有效被试中,有39.4%的人表示偶尔会遭到他人的网络攻击,而9.7%的人则经常会有此遭遇。3.网络不文明言语使用现状调查显示:在遭遇他人网上无理谩骂或诋毁时,18.8%的大学生表示会以礼待人,47.5%的大学生对此视若无睹,不予理睬,而33.7%的大学生则会以牙还牙,也会用不文明的语言驳斥对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可喜的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81.2%的学生认为在学校中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是有必要的,其中59.2%的人倾向于以偶尔的讲座形式教育为主,9.3%的人认为讲座频率应该提高到每周一次,而12.7%的人认为有必要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 (二)成因分析 1.大学生的特殊心理转型是根源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自我发现期”,崇尚自由、自我独立和求新求变是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智力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使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其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网络上快速、丰富的各种信息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而由于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型时期,价值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没有专门的技术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并且在无意识中产生了各种网络不道德行为。同时,在独立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大学生在应付繁重的课业压力和就业的压力的同时,他

网络文明道德调查

网络文明道德调查 当今时代,互联网为人们学习、工作、休闲、通信等提供了最高效最便捷的条件,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些学生不能正确的利用网络,有的沉溺于聊天游戏,有的甚至在网上发布、传播、浏览各种虚假黄色反动的内容。为响应“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倡导文明上网,创造全新的网上生活方式,我们大学生应该肩负起建设网络文明工程的重任。我们在学生中发放了《网络道德调查问卷》共957份,回收902份,回收率92.9%。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62.9%,女生占35.7%。其中大一学生占26.8%,大二占25.7%,大三占23.3%,大四占18.7%,研究生占3.9%。 调查表明,电脑、网络已经日趋在我校普及,并对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作息习惯、学习方式、朋友交往、课外生活等方面。然而,同学们在接触网络、了解网络、熟悉网络的过程中大都接触过不文明的现象,如漫骂、恐吓、欺诈等,也受过不文明(如色情、暴力、反动)网站信息的干扰。同学们都认识到网络具有双面效应,而且网络的双刃剑作用在同学们中间已经有很大体现。大多数同学上网是为了聊天或大多数时间用来聊天,有些同学已经迷恋于网络或开始不能摆脱网络。大多数人对网络整体现状表示不太满意,对于网络道德状况表示担忧,认为提倡网络道德势在必行。绝大多数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诚实守信、文明用语、遵守法纪等社会公德,而这些优良品质也应该反映在网络中。 一、电脑、网络已经普及,并日趋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有39.7%的同学宿舍配有电脑,35.7%的同学每天一般花1~2小时在电脑上,有21.6%的同学每周上网3~4次。从上网同学的比率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工具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网络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从各年级的分布来看,并不象一般认为的:大一同学因为对计算机本身的了解及使用比较陌生,因此决定了对网络的应用率也比较低。事实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低龄化,很多同学在高中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虽然对软件、语言等并没有熟悉的应用,但一提到上网,大多数同学还是非常熟悉的。另外,大一的同学刚从高考的重压下解脱出来,加上学习压力不大,于是通过网络来达到娱乐目的的同学数量相当多。 大二、大三经常接触网络的同学比较固定。也就是说,不常上网的有一部分,经常上网的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数量。分析原因在于有些同学由于自己没有电脑,或是专注于学习,有其它事情缠身如打工、谈恋爱等,所以没有时间涉足于网络;而有些同学则因为拥有个人电脑,用起来特别方便,或是作为“单身贵族”,时间较为宽松,所以有较多时间留驻于网络。大四的同学,因为找工作的压力与繁忙,一些同学放弃了上网,但是也有一部分,由于已经找到工作或考研成功,从高压下解放出来,进入到了网络之中。另外,研究生上网的数量很大,原因大致是使用计算机方便、时间充裕等。 总体而言,经常上网的学生是比较固定的,占全体同学的40%左右,同学总是与网络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迷上了网络。甚至每天都想摸摸计算机到网上转转的同学也为数不少。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2012-2013学年度 松石小学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 (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站、班队会、团队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努力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学校内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要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四)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道

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总结,形成长效机制。及时对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二)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三)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我校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活动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注重实效,认真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好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2012.9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 一、互联网道德失范分析当网络仅用于军事、教育领域时,它离我们的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当人们通过电子邮件相互问候,通过Oicq聊天,在网上购物、获取新闻信息的时候,它就和我们密不可分。我们的某些社会行为被搬到了网上,大家在网上交往、学习,就形成了一个新“社会”一虚拟社区。在这个新社会中,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正在逐渐形成。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造成了某些负面、消极的影响,甚至导致了网络道德的失范。如恶意域名抢注、网络盗版、垃圾邮件、网络垄断、网络腐败等不道德的丑行。虽然,道德在本质上不是经济资本,也不可能作为直接的经济资本来使用。然而它却从来不乏价值资源的意义,甚至也能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发挥巨大效用。人们与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网民低龄化也成为一大趋势,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社会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就总体而言,青少年好奇心、好胜心强,精力旺盛,渴望丰富的知识,需要平等的交流。而网络正以其独特、新奇和神秘的世界吸引着广大的青少年。据一项调查显示,上网人群的年龄段在25-30岁以下的占了74.59%,而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上者占了70.11%。如果我们的社会对网络的道德失范问题处理不当有可能影响青少年德性的形成,甚至导致青少年犯罪。所以网络的道德失范问题给我们的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越来越受到德育工作者的关注。目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色情污染和暴力问题的出现色情污染是指通过互联网上传播黄色淫秽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侵蚀网民的

《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学设计.doc

《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学设计 回龙观中学张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安全防范措施 (2)了解并遵守青少年网络道德规范 (3)加深对网络道德规范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网络文明公约,让学生养成良好使用网络的习惯,尽可能克服因迷恋 网络游戏而无节制上网,更甚者会逃学、夜宿不归而出现的这些现象,让学生建立必要的网络道德规范,学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通过学生学习书中有关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和自我保护的资料及视频,从 而懂得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 3、情感与价值观:( 1)正确、合法地使网络( 2)树立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设想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不能用传统教学讲,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采用新课程标准,可以通过视频和资料分析,让学生采用讨论法、分组法,并在练习中得到提高,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老师做最后的点评人。 三、教材分析 《网络安全及道德规范》是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第 4 册),第 2 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有效的减少网络安全威胁,通过《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学习,指明信息技术 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以后参加工作而服务的,所以要培养学生要 良好的信息素养,和正确使用网络的技能,遵守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做一个信息时代的合格中学生。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青少年网络道德规范 教学难点: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五、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学生讨论 六、教具准备 电脑室、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课件、视频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青少年网络安全作文作品

青少年网络安全作文 导语:网络,这块充满着神秘色彩与诱惑力的被彩纸包着的糖果。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你知道哪些网络安全与道德呢?下面一起随小编欣赏一下关于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的作文吧! 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作文1 网络,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新名词,不知是何时闯入我们的生活。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新鲜事物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头戏。如果说,你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对网络却一无所知,那么只能说明你与世界脱了轨,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快节奏。 的确,网络的出现,无疑是占去了人们多余的时间,方便了人们的日常所需,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人们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关于网络的优点也是不胜枚举,光从以上几点便可窥见一斑了。但是,任何一种事物都有着两面性:好与坏。这把双刃剑使我们不得不警惕起来。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考虑一下网络这东西,不难提出疑问:网络,它的安全性是多少;网络,它的道德底线是多少?摆在眼前的这个问号的却够份量去值得人们好好的沉思一番:网络游戏使不少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名落孙山,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网络聊天使不少人变得无家可归、失业在家。同时,

网络欺骗更是惨无人道,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不惜牺牲他人的一切去满足个人利益,结果双方都没有好的结局。以上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网络的前景由此可想而知,是不容乐观的。网络中没有了安全保障和道德行为,那么人与人之间还何谈诚实守信,即使是虚拟世界的网络中,那也是违背了道德伦理。 所以,便有了古人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冕。”这句经典名句,有了错误,我们不怕,只要改正就行。 在思想家眼中:网络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有真有假,有好有坏,有金子也有粪便。网络是个大空间,人在其中的姿态也同样是形形色色的。制造网络的人是圣贤,拒绝网络的人是白痴,聆听网络的人是教民,毁灭网络的人是暴徒,拼接网络的认识学者,藐视网络的人是市侩,恪守网络的人是愚人,利用网络的人是智者。 在交警眼中:无论是什么事物他都应该遵循“红灯停,绿灯行”这个基本的交通规则。交通如此,网络亦如此。也许有人会说,网络中没有红绿灯,但真正的红绿灯就在你的心中。 在刑警眼中:无论是真实的现实生活,还是虚拟的网络世界。我们都要遵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依法原则。不管是谁,只要他做了有害于人民利益的事,那么它终究难逃法网,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

网络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网络文化的含义 1、百度百科词条 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 网络文化是一种只在互联网上流通,而较少为非网民所知的独有文化。由于网络于全世界流通,各地的自身文化在被“提上”网络予人认识之外,也同时在网上被同化、融合、产生,甚至衍生成现实世界的文化,有些网上文化又会因着本身已经存在的同类演变出来,故此变化和传送的速度很快。 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 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 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2、学术论文 (1)关于网络文化的定义存在很多版本,总的来说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从网络的角度看文化,强调从网络的技术性特点切入,突出由技术变革所导致的文化范式变迁。 代表性的观点有:匡文波先生1999年在《论网络文化》一书中的定义:“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薪新文化。这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化。”

范晓红在《网络信息文化:花开谁家》一文中的定义:“以遍布全球的物理网络为物质基础,并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技术的融合为手段,进行多元化的信息搜集、加工、传递和利用,构成了网络文化的核心,而这正是它的独特所在。因其信息量的空前丰富的特点,故又称网络信息文化或信息文化。” 藏学英2001年在《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一文中的定义:“网络文化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就其所依附的载体来说,它是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文化,任何文化若想加盟网络文化,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既有形态,即变革传统的非数字化文化形态。” 另一种则是从文化的角度看网络,主要从文化的特性出发,强调由网络内容的文化属性所引发的文化范式转型。如: 国外学者Michael Joyce认为:“网络文化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思维,涉及一种不断进化的意识与认识,但不是一种技术决论。” 杨鹏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媒介文化,是人们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所进行的特殊方式的传播活动及其产物。”“对于网络的研究,宜从狭义方面入手,着眼点放在人们在网络空间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范围限定在网络文化中有关语言文字、道德伦理观念、网络文学艺术、网络社会行为等方面”。 苏振芳认为:“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是一种以电子为介质的高科技文化”,“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是一种具有交互性的文化”,“是一种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文化”。 冯鹏志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网上生存为核心内容的新文化形式,它不仅造成了人们对以往传统的占主流地位的文化价值规范的反思和检讨,而且也极大地扩充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文化生活的深度和范围,并

有关网络文明的作文

有关网络文明的作文 导读:青少年网络安全导航对我有许多意义,一定要正确健康的上网。欢迎欣赏有关网络文明的作文! 有关网络文明的作文【1】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仅仅认为是在社会中规范做事,关爱他人,我认为这还是肤浅的!在网络这个“虚拟社区”中,又有多少人是个有道德的人呢? 刚放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书,脑际还在闪烁着一个个小故事,刻着一个个感人的情节。可最无法忘怀的是网络道德! 谈及网络,每个人应该都不陌生,谈及道德,也立马会想到网络中的种种欺骗行为。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离我们中学生最近的应该是我们在网络中的诚信与文明现象。 当今网络还能够存在许多不文明现象,不论你打开QQ聊天记录,还是论坛中,许多网友利用网络的隐蔽性这一特点,许多网友则是破口大骂,骂完后居然不是“忐忑不安”而是“得意洋洋”。他们把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脏话都说出来,好像谁说的多就是“面子”,让网络失去了它原有的华丽衣着! 还有网络上的诚信现象也是值得一提的,不守信者大有人在。如:现在网上购物越来越受人们欢迎与认可,这因为这样,给许多经营铺钻了一个空子,明明选择买黑的,却送个其他颜色来……这些都是网络中不文明的现象。 所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不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这个虚拟社区,我们都要以诚为本。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书给我的感触很深,最后让我们牢记: 网络是人生的新朋友,对待朋友要重诺守信。 网络是学习的新源泉,对待源泉要饮水思源。

网络是表达的新天地,对待天地要尊重有礼。 网络是互动的新途径,对待途径要张弛有度。 网络是娱乐的新窗口,对待窗口要收放自如。 有关网络文明的作文【2】现在,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了电脑,人们可以使用电脑上网。可是现在人上网干什么呢?有人查资料;有人看国家大事;但有些人却会上一些不良网站,造成不良的后果。特别是像我们这么大的孩子,我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看了这些东西,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害。上网有好处,也有坏处,但我们应该上一些对我们有意义的网站,这样也可以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知识面。有些人他知道不该看,可他还是看了,我们就要制止他,告诉他,那不是他看的,看了会让自己的心灵受到伤害的等一切坏处。 现在人人都要文明,上网也是,我们可以在网上看国家大事,看看图片,去做近一步的了解;也可以上网找卷子做,测试自己的水平;上网还可以和好朋友聊天,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他们;还可以在网上下歌,这样就可以不花钱买磁带了,这样不仅节省了钱,还可以听到跟多更好听的,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我想对那些还在上那些不良网站的人说几句话:“人们上网可以干很多对自己有益的事,不要去碰那些邪恶的东西,要相信,正义是永远都可以战胜邪恶的”。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网络道德 论文摘要: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向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档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人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人网络空间,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使得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1、学生容易催患“网络综合症” 心理医生认为,“网络综合症”实际上是一种“瘾症”。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疾病,一旦成瘾,后果十分严重。现在已有不少中学生由于过分借助互联网寻求生活变化的补偿

和平衡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行为错位。2、网络信息使用的自由化特性,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正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实不足以抵御。据调查,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此外,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有些中学生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快乐原则支配个人欲望,从而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 二、学生上网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当前中学生上网诸多问题的存在,从客观上看,是网络媒体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网上环境比较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从主观上分析,则是中学生身心发育的社会化尚未完成,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处于成长期。笔者认为造成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网络强大功能下各类信息泛滥。②上网者文明意识薄弱。③网吧经营者素质低下,功利至上,法律意识淡薄。④政府规范管理起步迟、力度小、结构松。⑤政府管理制度不完善,措施落实不到位。⑥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对互联网、计算机等相关知识欠缺。⑦学校、家长防范意识不强。⑧适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