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编辑:李桢

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4)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2.能力目标:

(1)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信仰共产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2)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

(3)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

衡的小康;

(4)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5)从我们青少年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

(2)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学习重点:

1.共同理想

2.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学习难点:

1.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关系

3.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期的表现形式

知识结构

知识要点梳理:

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走近共同理想。

1.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人类社会终将发展到

共产主义社会,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4.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

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

5.在现阶段,我们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

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二、同绘小康蓝图。

1.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然而,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在21世纪的头20年,我们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三、共创和谐伟业。

1.“和谐社会”的思想源远流长。

2.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5.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一、代代相传的精神。

1.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

内容。

2.艰苦奋斗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艰苦奋斗精神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身上,继续发扬光大。

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艰苦创业与时俱进。

1.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

2.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

3.艰苦创业的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

4.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

5.伟大的事业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

6.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

新精神。

经典例题:

1.我国目前正在推进全面小康的建设,其总体的目标是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

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的生活更加殷实。对此题的正确理解是()

A.全面小康包括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

B.全面小康的建设必将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并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全面小康的建设必将使我过完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全面小康的建设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解析:本题考查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考查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内涵非常丰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推进中国特色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全面小康的建设必将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并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答案:ABD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

立了新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②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我国是一个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⑤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⑤

解析:材料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从一个目标到另一个目标,使人民逐步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地位,实现经济上的温饱富裕,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这会制度,也证明在中国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而把我国说成是一个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符中国的国情,是错误的。因此,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

答案:D

3.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新形势下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

的重要举措。构建和谐社会是()

①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②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③我国公民的最高理想

④需要我们艰苦努力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时政热点的掌握。从多角度设置题肢,综合性强,有一定的迷惑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一个美好的社会是整个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在21世纪,我们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就需要有这样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但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个过程,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我们的艰苦努力和长期奋斗。

答案:C

4.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为实现这一理想,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山川秀美的西部将成为一片充满希望和辉煌的宝地,而西部大开发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下列关于艰苦奋斗的正确认识有()

A.艰苦奋斗只是战争年代应该发扬的一种精神

B.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C.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D.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因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在战争年代需要发扬,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仍需继续发扬光大。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

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离开了这一精神,再美好的理想也不可能转化为现实。

答案:BCD

5.2009年春节前,杭州一家餐厅向社会推出预订豪华年夜饭,其中价格最贵的一桌竟

达19.8万元,近年来大城市里兴起了一股铺张浪费、华而不实之风,而且呈蔓延态势。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对于我们这个并不十分富裕的国家来说十分重要

B.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艰苦奋斗精神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C.我们鼓励合理适度的消费,绝不是骄奢淫逸

D.应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艰苦奋斗、节约光荣的社会氛围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理解,艰苦奋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虽然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仍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因为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为了缩小差距必须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答案:B

成果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全国劳动模范徐虎曾说:“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朴实的话语表明他()

①只讲奉献,不讲索取

②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仆意识

③言行不一致,缺乏责任感

④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乐于奉献

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

2.下列诗句,体现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传统美德的是()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③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我们的最高理想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构建和谐社会

D.实现共产主义

4.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

①我们的第一步战略目标

②我们的第二步战略目标

③我们的第三步战略目标

④建党一百年目标

⑤建国一百年目标

⑥ 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

⑦全国各族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⑧最高理想

A.①④⑥B.②④⑤C.③⑤⑦D.⑤⑥⑧

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等传统格言共同反映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

A.忧国忧民

B.开拓创新

C.艰苦奋斗

D.坚强意志

6.人类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使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逐渐积淀成为一种崇高的美德,成为后人继往开来,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动力。艰苦奋斗集中体现为()

A.创业精神

B.创新精神

C.民族精神

D.传统美德

7.下列这些内容能体现艰苦创业的有()

①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②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④开垦南泥湾

⑤红军长征

⑥载人航天精神

⑦追求富裕生活

A.①②④⑤⑦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

8.一位初中学生向《江城晚报》写信说:“小时候,老师问我长大后的理想,我说当科学家,真可谓童言无忌,天真烂漫。现在,我不敢说了,因为在校园里,要是谁谈理想,就会被人嘲笑。”我认为,这种现象()

A.很正常,现在大家都讲求实际,不讲空话

B.不正常,没有理想就不可能考上好学校

C.不正常,一个人没有崇高的理想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D.很正常,理想本来就是虚无缥缈的

9.被人们誉为“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和“一个名字创造了1 000亿元价值”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2001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在于他敢于冲破经典遗传学的理论禁区。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加强自身修养

B.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C.要树立崇高理想

D.要有创新精神

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获得者徐本禹于200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放弃了公费读研究生的机会,到贵州省一个山区支教。尽管他支教的地方不通电、不通车,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支教的决心从没有动摇过。据此回答10~11题。

10.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①徐本禹从全局出发,以祖国需要为重,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②我们应该学习徐本禹艰苦创业的优秀品质

③徐本禹以实际行动担负起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④徐本禹是为了个人利益去支教的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1.他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

①当代青年应该勇敢地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

②选择成才的目标要把社会需要与个人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

③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只有在经济落后、生活条件差的环境里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12.下列能体现“和谐社会”这一主题的是()

①公安部门大力开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②某地方政府对企业制假售假的行为视而不见

③环保部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环保行动

④某电视台对不文明行为予以曝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3.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考察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这段话表明()

A.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

B.艰苦奋斗是凝聚党心、民心,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靠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取得的

D.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坚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14.在今天,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

A.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B.达到了全小康的水平

C0正由贫困向温饱过渡

D.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15.爱因斯坦说:“成功=艰苦奋斗+正确方法+少说空话。”这个公式说明()

A.若有正确的方法,即使不付出艰苦努力也可以成功

B.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少说空话

C.科学研究要靠艰苦奋斗,搞经济建设不需要艰苦奋斗

D.任何事业的成功和理想的实现,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二、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反之打×。)

16.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17.社会越发展,文明越进步,改造世界的工程也就越艰巨,我们越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18.人生不能没有理想,人生就是立足理想、不断追求理想实现的过程。()

19.由于自身条件和外在环境的局限,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的,真正把理想变为现实是不可能的。()

三、简答题

20.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之一,也是最早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中国共产党人之一。创建中国共产党的13名“一大”代表中,何叔衡1935年在福建上杭壮烈牺牲;陈潭秋被反动军阀杀害于天山脚下,时年46岁;邓恩铭1931年就义于山东济南,年仅31岁……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千多万名革命者先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之中大多数是共产党员。

请你从理想的角度谈谈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历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21.到2020年,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样呢?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文字、图画描绘美好的未来。美好理想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呢?

22.

(1)你能归纳上述格言反映的主题吗?

(2)你还能举出哪些反映这一主题的格言警句?你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说明这一主题?

2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四、辨析题

24.关于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问题,有这样两种观点。

观点一:艰苦奋斗就意味着过苦行僧式的生活。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必要把艰苦奋斗挂在嘴边。

观点二: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的生活作风和道德品质,也是一种不畏艰难、坚韧不拔、奋发图强、拼搏创业的精神状态和高尚情操。

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自己的理由。

五、分析说明题

25.材料一:2003年中、美等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较(单位:美元)

材料二:

材料三:

表一: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差距

表二:我国城镇和农村的差距

结合上述图表回答:

(1)上述图表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联系上述图表说说你所在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尚不如意的地方。26.看图分析并思考以下问题。

(1)上图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状况?当时我军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2)以上述事件为典型的这种精神,在当时被称为什么精神?

(3)广大军民是如何发扬这种精神克服困难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什么还必须继续发扬这种精神?

六、透视自我

27.结合本课所学内容回答。

“难”

(1)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

(2)有人说:艰苦奋斗是大人的事,与学生无关。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3)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七、为我加油

28.看漫画《小康路弯弯》,并回答问题。

(1)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图中四代人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2)你觉得图中儿子的生活还会发生变化吗?你理想中的变化是怎样的?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这一变化呢?

参考答案: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

1. A2. D3. D4. C5. C6. A7. D8. C9. D10. B11. A

12.B 13.B 14.A 15.D

二、判断题

16.×17.√18.√19.×

三、简答题

20.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历史启示我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共产主义理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奋斗目标。(或者答: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①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②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③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能力目标: ①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②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③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④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⑤从我们青少年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知识目标: ①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③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④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⑤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①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②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③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教学方法和手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确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请结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请教师注重从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材料中引出令学生信服的科学结论。善于从学生能接受的角度解答学生的疑惑、消除一些误会。理想的确立、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必求一时之功,而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场合将教学内容生动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课前准备】 对自己的未来有哪些想法?对于未来社会有什么样的向往?美好的向往如何才能变成现实?可以围绕这些理想、信念等问题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在课堂上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如家庭大致收人情况、父母亲对自己生活方面的要求、自己一个月的花销等,以利于在讲述艰苦奋斗等内容时启发学生进行交流、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一、学习目标 1、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3、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二、课前预习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 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3、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什么?(重点) 4、怎样正确理解现阶段我国达到的小康水平?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 (2)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和最终目的。 知识点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是、、的小康社会。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知识点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是、、、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相关知识学习: 基尼系数:是比例数值,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

共同理想 共同使命

《共同理想共同使命》教学设计 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人生 共同理想共同使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共同理想,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立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能力:培养认识现实,规划未来的能力,能正确描绘全面小康实现之时祖国的美好蓝图。 知识:知道本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及二者的内在联系;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知道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新要求。 【教学内容分析】 《共同理想共同使命》是第十课的第一项目的内容,本项目主要教育学生树立共同理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增强建设社会义祖国的使命感。本项目共设置了两个层次: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主旨是教育学生树立共同理想。二是“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主旨是让学生了解实现共同理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系,懂得要想实现共同理想,就必须首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学习重点: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学习难点:正确描绘全面小康实现之时祖国的美好蓝图。 【教学设计思路】 本项目主要教育学生树立共同理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增强建设社会义祖国的使命感。教学主要围绕“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代青年应树立共同理想---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分“三步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经之路”四方面展开。具体通过“情景导入,自主感悟——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回归生活,拓展升华——成果交流,积累收获”四环节实施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按照“三贴近”原则,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合作探究法为主、以活动参与、情境教学法为辅,同时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 教师:(1)精读教材,提炼教学的主要问题。(2)搜集、整理针对性的教学案例,设计教学活动。 学生:(1)广泛搜索名人名言,搜索古人、今人关于理想的小故事。 (2)通过上网、报刊等途径,了解关于小康社会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 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外名人有关理想的名言 理想上一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托尔斯泰 人人会走路,但不一定能走上正路;人人都有理想,但不同的理想会引向不同的路。光明的路只有一条,那是靠崇高的理想来照亮的。——蓝翎 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个只做物质的主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的人。──陶铸 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崇高生活目的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一盏没有钨丝的灯泡。 ---张华 让你的理想高于你的才干,你的今天有可能超过昨天,你的明天才有可能超过今天。——纪伯伦 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用共同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邓小平 学生朗读名言、品味名言。谈一谈理想对个人、对生活的重要性。 教师简单总结,引出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全国人民也有共同的理想。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美好的未来我们又应当如何去共同描绘?从而引出这节课要探讨的主题《共同理想共同使命》。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4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能力目标 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 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 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教学方法和手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确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请结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请教师注重从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材料中引出令学生信服的科学结论。善于从学生能接受的角度解答学生的疑惑、消除一些误会。理想的确立、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师不必求一时之功,而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场合将教学内容生动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课前准备 对自己的未来有哪些想法?对于未来社会有什么样的向往?美好的向往如何才能变成现实?可以围绕这些理想、信念等问题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在课堂上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本课内容安排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依据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2)学生面临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奋斗了几十年,共产主义理想为什么还没有实现?如何看待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与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什么一些地区、一些人的生活还不是很理想?在二十一世纪,为什么还要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问题在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有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这些问题,才能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我们国家的国情,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四有”新人。 教学活动设计 新课导入:歌曲《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 活动一:师: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在中外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曾经为建立一个理想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设想甚至付诸于实践。 第一组:1、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2、康有为的《大同书》幻想一个所谓“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3、洪秀全。 第二组:《圣经》里的伊甸园,柏拉图《理想国》,英国的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 学生介绍:我想给大家介绍十九世纪初三个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他们是法国思想家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思想家欧文。圣西门设计的理想社会叫“实业制度”;傅立叶的理想社

2019年版 思修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教案

课程教案 教学过程: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钙”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人既需要物质资料来满足生存需要,也需要理想信念来充实精神生活。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人们为一定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目标而不断努力追求。 (一)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1、理想的内涵: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1)理想具有超越性。理想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通过实践才能实现。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2)实践性。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理想不同于空想。(3)时代性。理想同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样,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理想的时代性,不仅体现为它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体现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二)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1、信念的内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1)信念具有执著性。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2)信念具有多样性。一方面,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信念;另一方面,同一个人也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并由此构成其信念体系。 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1.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2.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3.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4.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

我们的共同理想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知道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明确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里程碑。 二、教学重点: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三、教学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四、教学时数:1课时。 五、教学方法:例举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法。 六、板书设计: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我们的共同理想 1、走近共同理想 (1)我们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 (2)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同绘小康蓝图 (1)历史性跨越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3)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04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其中,使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这次教育活动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的共同理想”。

我们的共同理想对比教案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②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③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确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请结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请教师注重从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材料中引出令学生信服的科学结论。善于从学生能接受的角度解答学生的疑惑、消除一些误会。理想的确立、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必求一时之功,而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场合将教学内容生动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四、课前准备 对自己的未来有哪些想法?对于未来社会有什么样的向往?美好的向往如何才能变成现实?可以围绕这些理想、信念等问题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在课堂上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如家庭大致收人情况、父母亲对自己生活方面的要求、自己一个月的花销等,以利于在讲述艰苦奋斗等内容时启发学生进行交流、探究。 五、教学活动设计 (1)阅读教材P110一位中学生、一位老太太、一位女士和一位老大爷的回答 (2)谈谈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谈) 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从而为过渡下文要讲的最高理想做准备。 2、讨论:从无数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事例中,谈一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将学生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就在于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先进性。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才凝聚起无数优秀分子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洪流之中,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 3、感悟: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知识点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我们的共同理想 1.共产主义的特点是什么?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2.我们的最高理想是什么?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3.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1)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2)只有实现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3)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理想,始终没有离开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5)现阶段,我们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5.实现共同理想是当代青少年的历史使命,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学会自立、自强,勇敢面对挫折,培育坚强意志; (2)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为祖国需要人才。 (3)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 (4)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拼搏。 二、实现全面小康 6.改革开放带来的两次历史性跨越:我们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7.实现总体小康的时间:20世纪末。 8.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有哪些特点?(小康社会的现状怎样?)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9.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小康社会,我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10.实现全面小康(建党一百年)时的社会蓝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对外更加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11.实现全面小康的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12.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怎样做? 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三、构建和谐社会 13.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15.和谐社会的内涵(基本特征):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

理想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 主讲人:景彤彤 教师寄语:常怀感恩心,永驻幸福泉! 快乐成长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结合历史和现实,并联系个人经历、感悟,理解诗歌内涵。 3、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二、教学重难点 1、积累生字词,了解文学常识,学会领会诗歌的语言表现力。(重点) 2、结合历史和现实,并联系个人经历、感悟,理解诗歌内涵。(难点) 三、课前准备 ①查阅资料,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完成导学案“前置学习”部分,熟读课文,搜寻自己喜欢的诗句,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带着上你们的自信与理想,跟我出发,让我们一起走进流沙河笔下的“理想”之境吧。 (生齐读课题,师板书:理想流沙河) 插曲:结合导学案,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为了将课文读熟,读出语气,读出韵律,读出感情,首先要扫除朗读的障碍——生字词) 1、字词积累 蜕作熄灭缀连倔强鬓发洗濯 寂寥诅咒玷污扒窃扒皮饥寒 绝处逢生浪子回头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即 (让我们走进作者,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创作的诗却气势磅礴,读来让人心潮澎湃。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2、文学常识 《理想》一诗,选自《流沙河诗集》,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当代诗人、散文家,四川金堂县人,四川作协副主席。代表作《农村夜曲》、《故园别》、《游踪》等。作者经历坎坷,拥有为理想而执著的独特个性,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待人生。 (二)朗读课文,体会感悟 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把握语调、音律、节奏。 3、区分句中词语轻重缓急。 4、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恰当的语气。 第1节:明朗坚定的语气 第2-7节:悲壮沉思的语气 第8-11节:劝告警醒的语气 第12节:欢快奋发的语气 朗读形式: 1、分组朗读: 第1节由第一大组读; 第2-7节由第二大组读; 第8-11节由第三大组读; 第12节由第四大组读。 2、男女赛读: 要求:女生读前半部分,男生接后半部分。 内容: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3、个人展示: 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有感情地诵读,读出韵律,读出语气。并简要阐述喜欢的理由。 友情提示:可以用句式:“我喜欢——是因为——,”从修辞和句式的运用,文学意象所含着的丰厚的意蕴来阐述。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测试题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2012年3月5日1.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人类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将是() 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②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④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 A.实现共产主义。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构建和谐社会。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是() 4.①共同理想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②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③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④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4.我们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是() ①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②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③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④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 5.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我们可以看出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三) (10)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 三)(10)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社会主义初级时期,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目标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以下关于最高理想与我国现时期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相互关系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时期B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最终目的 C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预备D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的进展方向 3.理想的实现要靠困难奋斗,以下各句能够表达困难奋斗精神的有( )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②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关于〝小康生活〞的正确明白得是( ) ①小康确实是同意良好的教育,精神生活充实②小康确实是不愁吃不愁穿,丰衣足食③小康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④小康确实是安居乐业,生活舒服便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5.〝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对这一古训明白得错误的选项是( ) A困难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困难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是民族兴盛发达的法宝 C没有困难奋斗就没有我们事业的成功和美好的以后 D困难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工作中心 6.中学生要弘扬〝专门能吃苦,专门能斗争,专门能攻关,专门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就要 ①培养创新精神和增强创新能力②人人献身航天事业,争做航天英雄③立志成才,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崇高历史使命④大力倡导和发扬困难奋斗精神(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为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我们应做到( ) ①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②立足社会主义初级时期的差不多国情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目标,困难奋斗,开拓创新④关注世界共同的咨询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全然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进展生产力,因为只有如此做,才能( ) ①解决我国社会的要紧矛盾②从全然上巩固和进展社会主义制度③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④为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打下物质基础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9.作为继往开来的一代中学生,要想能够面对现代化建设,面对世界,面对以后,胜任时代给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就必须( ) ①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②发扬困难创业的精神③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④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A①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10.以下关于共产主义的讲法错误的选项是( ) A.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宝极大丰富的社会 B.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人民境域极大提高的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将是每个人自由而片面进展的社会 11.在21世纪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 ) ①经济更加进展,民主更加健全②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③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④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显示出庞大的优越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12.困难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故事不能较好地表达这一主题的是( ) A.卧薪尝胆 B.负荆请罪 C.悬梁刺股 D.凿壁偷光 13.右侧这幅图告诉我们 (图片1见书P113饼图) ( ) ①我国尚未进入小康社会②我国已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③我国还有部分人口没有解决温饱咨询题,各地区之间进展专门不平稳④我国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进展不平稳的小康 A、②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以下关于困难奋斗的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困难奋斗是一种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②困难奋斗是一种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 ③困难奋斗是一种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④困难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15.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的创业精神有( ) ①困难奋斗、勤俭节约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③积极探究、勇于创新④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6.近年来,许多大学生舍弃东部优越的就业环境,主动到祖国西部去建功立业。对此,不正确的认识有( ) ①这是发扬困难奋斗精神的表达②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③只有到祖国西部去,才能实现自己的人一辈子价值④西部的就业机会比东部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17.理想的实现需要困难奋斗。以下古训能较好地表达这一思想的是( ) 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③君子耻其言过其行④故交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设计

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能力目标 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 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 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教学方法和手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确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请结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请教师注重从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材料中引出令学生信服的科学结论。善于从学生能接受的角度解答学生的疑惑、消除一些误会。理想的确立、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必求一时之功,而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场合将教学内容生动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课前准备 对自己的未来有哪些想法?对于未来社会有什么样的向往?美好的向往如何才能变成现实?可以围绕这些理想、信念等问题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在课堂上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本课内容安排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依据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精神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分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理想决定行动,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不可避免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这就更加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共同理想,才能有效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经过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这条道路,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无可辩驳地见证了这一点。历史和实践还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共同理想,既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是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不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能够也应该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并且为这个理想共同奋斗。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1.最高理想、共同理想是什么,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它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关系: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只有实现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理想,始终没有离开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2.现阶段小康的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3.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小康新的更高的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 4.全面小康社会的意义 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5.青少年如何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人有责,人人受惠。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的共同问题,自学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6.构建和谐社会是怎样提出的?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第二章教学案

山东技师学院理论课时授课计划 科目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课题课题三:坚定理想信念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安排 2 授课教师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适应人生的新阶段,为大学生活以及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好心理准备、知识准备、能力准备。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3.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解决措施案例解析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难点 1.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3.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解决措施案例讨论 教学用具教材多媒体 PPT 教学环节及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及答疑

时间分配时间分配5分钟5分钟5分钟65分钟5分钟5分钟作业布置如何把实现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 课后记 附教学过程

整顿课堂秩序: 1.要求学生集中并靠前坐 2.要求学生把手机放在指定位置,并把手机调为静音或关机 3.要求学生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出入课堂或者在课堂内随意走动 4.要求学生整理教室卫生(在有必要的情况下) 复习旧课: 1.如何理解正确人生观的具体内容 2.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与方法 3.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和荣辱观 课程引入: 你长大想成为什么??? 放羊娃的故事 一天,一位学者来到了一个穷苦的小山村.在山上碰到了 一个放羊娃在放羊.闲扯之余,学者问到放羊娃. 问:你为何放羊? 答:养大了卖钱. 问:卖了钱干什么? 答:盖房子. 问:盖房子干什么? 答:娶媳妇. 问:娶媳妇干什么? 答:生娃. 问:生娃干什么? 答:放羊. 学者无言……前排不许留空位,不能有“四脚朝天”的凳子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练习卷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练习卷(一)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人类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将是() 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②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④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 A.实现共产主义。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构建和谐社会。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是() ①共同理想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②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③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④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4.我们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是() ①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②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③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④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 5.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我们可以看出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 A.创业精神B。爱国精神C。奉献精神D。集体主义精神 6.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B.任何理想的实现都必须以艰苦奋斗为前提条件。 C.艰苦创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 D.新时期推动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创业精神。 7.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国维艰。”这句话实质上强调()A。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 B。人生在世,吃穿二字C。牢记并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D。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 (2)把握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 (3)理解小康水平包含的内容; (4)明确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图表展示,培养学生读图表和分析图表的能力;通过对小康一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习,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时刻准备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学难点: 1、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教学方法:举例、讨论、比较等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这次教育活动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要树立

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怎样的?如何实现这一理想?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走进共同理想 活动1:你能想象理想社会是怎样的吗? (答:没有战争,世界是和平的。没有国界,没有贫富差距,人人平等,产品将非常丰富。所有的工作都由机器人来干,人们只需要操作机器人。医学更发达,人的寿命将会延长。没有犯罪,人人和睦相处。将有更多的同学能上北大、清华,而且是通过远程教育,不用到北京上。…… 答:经济上,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人过上殷实的日子。政治上,更加民主,更加和谐。文化上,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社会更加文明。社会生活,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教育上,享有更加良好的受教育的机会。) 在中外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曾经为建立一个理想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设想甚至付诸于实践: ①在中国古代曾把理想社会称为“大同”,其核心是:“天下为公”。②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中把大同社会幻想成“无帮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③十九世纪初三个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他们是法国思想家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思想家欧文。圣西门设计的理想社会叫“实业制度”;傅立叶的理想社会的基层组织叫“法郎基”;英国的欧文创办的理想社会叫“新和谐公社”,他耗费了几乎全部财产建立的这个“天堂”只存在了四年就解体了,自己也为此一贫如洗。 …… 这些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并进行了一些尝试,但他们的设想都没有成功。 1、我们的最高理想 而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人类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将是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它是人类的最高理想。 问题1:我们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各是什么?二者关系如何?(P110下,111下中,111下-112上) 活动2:阅读教材P111上-中下的材料,结合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和事例,谈谈你对中共先进性的认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