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学习_章其炎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学习_章其炎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学习_章其炎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学习_章其炎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年第5期

!!!!"

!!!!!!!!!!!!!!!!!!!"

!!!!"

!!!!!!!!!!!!!!!!!!!"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黑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收者,而是积极的主动的知识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使课堂变为探究性活动的课堂。”新《课程标准》把“探究活动”作为一大亮点和学科学习能力的核心强势推出,积极倡导探究学习,倡导教师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显然,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并针对学生思

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体系、价值体验,在新课程中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那么,在思想政治课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呢?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本人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内容上的呈现方式上,选用大量富有情节的实例作为话题,营造和创设解决问题的各种情境,设计探究的问题,并配以解决问题所必备的相关知识,以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知识。教材在呈现某一知识点时,总是先设置一些问题情境,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以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因此,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根据教材创设的情境和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当然,对教材创设的情境和设计的问题有的可以直接让学生探究,有的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有所取舍、补充或调整。如《文化生

活》第7页的探究活动(上图),在教学过程中我就按教材创设的情境和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又如对《文化生活》第13页的探究活动

(下图)我做了调整,不是按教材要求放在开头让

学生探究,而是在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时,设计了下面这个探究问题:“同样面对秦俑的发现,美术家、将军、冶金学家等的看法为什么各不相同?”这样的处理我认为更有利于使学生理解:“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知识素养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二、教师积极主动创设问题情境在新课程的课堂中教师是靠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的导演者,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单纯知识传授者。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设计的重点应由学习目标的设计转向学习情境的设计,通过设计科学恰当的问题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总的说来思想政治新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和设计问题是正确和典型的,但可能因学生、时间和地点等条件的变化,使其远离我们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因此,教师不能完全拘泥于教科书中的素材,而应该在理解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创设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学习

浙江省绍兴市一中

#

章其炎

42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年第5期

问题情境,借创设的问题情境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在新课程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题材来创设情境,运用现实生活中热点问题来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运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形式来创设情境。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各自特有的色彩。”我利用下面两幅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并设计下面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

“绍兴‘莲花落’和东北‘二人转’都有特有的乡土气息。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如在教学《文化塑造人生》这一框时我利用舞蹈《千手观音》的视频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网友的评价结合自己的体会,对文化塑造人生的三方面表现进行探究。又如在教学《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这一框时,我利用绍兴“莲花落”的继承与发展来创设情境,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文化需求的改变,绍兴“莲花落”的前景也不容乐观,特别是近几年,演出市场逐渐萎缩,观众大量流失。如何让“莲花落”这一传统曲艺品种走得更好、更远?”从而引出对传统文化如何继承与发展问题的探究。

三、发动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思想政治新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发动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创设问题情境,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更能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让学生谈谈自己熟悉的生产、生活情境来引出所要探究的问题,通过让学生表现小品来创设问题情境,还利用学生自己的社会调查报告来创设问题情境。如《传统文化继承》中第二目“传统文化在今天”,教材没有设计相应的探究问题,在教学中我事先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用生活中遇到的具体事例来创设一个情境,设计一些探究的问题,在上课时交流。结果有不少学生利用今年绍兴公祭大禹活动为情境,设计了两个探究问题:一是从祭禹的历史看传统文化有哪些基本特征?二是“北有黄帝陵,南有大禹陵”的文化格局一直是绍兴人的梦想,自1995年开始公祭大禹陵以来,绍兴“祭禹”活动的规格不断提升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发挥“祭禹”这一传统文化活动的积极

作用?由学生自己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再根据他们自己设计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的兴趣浓,积极性高,效果好。

当然,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情境创设要

“新”。现在学生的信息来源广、传播快,因此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内容要新,要链接最新发生的事件,跟踪最新研究的成果,了解最新的科学发展趋势,向学生传达最新信息。

否则学生就感到没有新颖之意,达不到提高兴趣的目的。现在思

想政治新教材中的有些情境虽然比较典型,但缺乏新颖感,如《文化生活》关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情境,虽然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但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事例,学生会感到缺乏新意,所以,补充新情境是很有必要的。

2.情境创设要

“奇”。43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年第5期

青少年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好奇,所以设计

的情境,提出问题一定要新、奇,使学生感到不落俗套,有新奇之感,由新奇感而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探究欲。如在教学“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我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十几处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学生感到十分新奇,一下子就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

3.情境创设要

“特”。情境设计要挖掘、渗透具有民族的、地方特色的元素,创设富有地方特色的情境,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家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如绍兴的越剧、莲花落、绍剧等艺术形式,绍兴的公祭大禹、越剧节、书法节等文化活动,在教学《文化生活》时我都用来作为富有地方特色的情境材料。

4.情境创设要

“实”。“实”就是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要用

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到所学知识是有实用价值的。如对“如何让绍兴莲花落这一传统曲艺品种走得更好、更远?”这一问题的探究既是解决教材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这一理论问题的需要,也是绍兴文化界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作为绍兴的中学生也应该对这一问题有所了解与思考。

一位普通教师只能奉送真理,一位优秀教师则教人怎样发现真理。新课程倡导教师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营造探究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拨学生的思维,调控探究活动过程,评价探究的成败,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发展能力。

案例一:在一次教学展示课上,有位老师执教“珍爱生命”一课。执教者先用自己声情并茂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关于生命话题的探讨,接着又通过展示两则有关珍爱生命的材料,让学生感悟生命的重要性,此时的课堂逐渐被一种凝重的氛围所包围。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执教者特地制作了一则精美的

flash动画,画面是这样的:

伴随着轻松的乐曲,一个可爱的动画人物走进了一片建筑工地(人物的形象看起来非常滑稽,许多学生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突然,楼顶坠下一块砖,准确地砸在动画人物的头上。他应声倒地,并发出一声惨叫(学生忍俊不住,个别学生发出了笑声)。这时,动画结束。此时此刻,原本凝重的课堂氛围,一下子被这个环节中传出的笑声冲淡了。这时,我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遗憾,就如同在欣赏一首动听的乐曲时突然

听到了不和谐的音符。

案例二:最近还听了一堂“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的公开课,在讲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环节时,教师原本想以抗日战争作为背景,希望以抗战英雄的光荣事迹来感染学生,进而树立一种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为此教师先让学生谈谈他们对那场战争的了解。其中一位学生被老师叫起来后,脸上挂着克制不住的笑容,连笑带说:“我从电视上看到,日本人杀了很多中国人,还把我们中国女人的衣服脱光。”其他同学听到这也忍不住偷偷笑起来(此时的课堂被轻松和愉悦的氛围所包围,完全背离了老师的设计初衷)。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也始料未及,连忙让这位同学坐下,并继续下面的教学环节。

综观两则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讲是相同的,那就是课堂氛围偏离了教材的主题情感,从而造成了课堂教学

!!!!!!!!!!!!!!!!!!!!!!!!!!!!!

浅议课堂氛围与教材主题情感的和谐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梅山中学"陈桂玲

44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课堂中如何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浅谈语文课堂中如何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加大自主学习力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素质教育下中学语文课堂改革正在迅猛推进,教师再也不能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共享知识、焕发生命激情的平台;为此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注重质疑,自主探索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中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 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 在现代心理学上也这样认为:青少年心智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一种内在的认知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就会产生探究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契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因此自主性就得到了开发。 二、分层定位,不同评价 语文新课堂既然鼓励学生大胆言谈,那就难免“百花齐放”,什么样的说法也有。这就要求教师科学定位,分别给予不同的评价。对那些发言积极,口齿伶俐,结 果准确的学生,应当充分肯定,并鼓励表扬,让他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对那些发言不准确,有错误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心平气和,不草 率,不打断,不急于给出正确答案,更不能讥笑、讽刺他们。而应把思路引向正确方向,再疏导引申,使他们能顺利做答,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教 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堂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评 价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 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 三、锁定目标,有章可循

(完整word版)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学习笔记 (2)

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学习笔 记 瓦马乡中心小学左树春 一、重视创设课堂情境的意义 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 主要形式,搞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是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 学技能的关键。而课堂气氛的热烈程度,师生间情感的融洽 交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问题情境的呈现,能引 发学生合理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调动起他们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激发起学生头脑里一系列的 思维加工活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问题使学生集中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学习的问题上来,为 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将客观抽象的知识同化于 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使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型转变。 问题情境是情感环境和认知环境的综合体,好的教学环境总 是有丰富生动的内容,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利于 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二、创设课堂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六、1、全程性原则 七、情境创设往往在教学活动之前进行的,因而有人误认为创设 情境就是新课之前利用有关的实验、故事、问题等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出新课。事实上,教学情境的创设的功能不应是传统意义上的引入新课,情境 不仅应在讲新课前发生作用,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激

发、维持、强化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 动,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此,教学情境可以在教 学的全过程中来分阶段进行创设。 八、2、发展性原则 九、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 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有关的情境过程。这往往能有 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引发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性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去。情境创设不 仅要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 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能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问 题,形成新的情境,有利于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发散、积极主动地继续学习,达到新水平。创设得当的教学情境应 该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习成果的巩 固和发展,还应该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和特长,有利于学生 间相互合作。 十、3、全面性原则 十一、一个良好的情境,不仅应该包含着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且蕴涵着促进 学生非智力品质发展的情感内容和实践内容,能营造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的心理环境。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应该仅仅满足某 一方面的需要,要同时为情感教学、认知教学和行为教学服 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又一个问题情境,一步一步地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 思考从而留下深刻印象。 十二、4、真实性原则 十三、教学情境具有认知性、情感性和实践性,其真实性才是认知性、情感性和实践性的保证,而实践性才是真实性的最

创设问题情境需注意的三个要点

创设问题情境需注意的三个要点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心脏。在教育界,关于课堂提问与问题情境的探究从未停止,一直以来都是教学改革的重点。著名哲学家鲍波尔在谈及“问题”时,这样说道:“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由此可见,问题还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原动力。正是好奇与疑问,让学生主动走进课堂,亲近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以提问激起课堂千层浪,以问题引发学生展开实践,点燃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展开语言实践与应用,是开展有效性英语教学的必答题。作为一名奋斗在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笔者就如何巧设问题情境,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突出学习主题 三维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然而在实际英语课堂中,不少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只注重激活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动”起来。这种方式往往是营造出热烈讨论的教学假象,却忽略了教学目标,偏离了教学轨道。这种“侃侃而谈”却不得要领的问题情境,无益于教学活动开展,也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教师要紧扣本课的教学内容,突出学习主题,以问题为纽带引导学生思考,带领学生走进话题,开展有意义的思维活动。

例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5A Unit3 My animal friends,为了让学生熟练地运用句型“I have...They have...It has...”来描述人或动物的特征,以顺利展开介绍活动,笔者在教学中创设了“Guessing”问题情境。在这个情境中,笔者利用设问、学生自主提问的方式,开展了竞猜游戏:“What’s my animal friend?Let’s read and guess!”并将这个问题情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围绕教学主题,通过“guess”的形式,凸显问题的互动性,并适时地导入竞争机制,以激发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积极性。 二、包含探究任务 问题情境的功能在于启发学生思考,深化语言实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不少教师的课堂提问陷入“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在于脱离了“问题”本身,淡化了“探究”的特性,导致学生“问而不疑、疑而不动”。笔者在创设英语问题情境时,非常注重问题的探究性,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探究任务,给予学生思考与实践的空间,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英语”解决问题。学生亲身参与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与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实现以问题带动教学的目的。 例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5B Unit 4 Seeing the doctor,在学习“Cartoon time”板块后,笔者创设了一个“If you are a doctor”的问题情境。在这个问题情境中,笔者利用多媒体

自主学习中情景的创设问题

自主学习中情景的创设问题 发表时间:2012-07-06T09:43:01.003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2年第5期供稿作者:徐文[导读] 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氛围中去的学习方式。徐文(贵阳市小河区实验中学贵州贵阳 550000)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氛围中去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使学生很快就进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去且进入主动的学习状态呢?根据我们的经验,有如下几方面。 1.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创设新奇之情景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好课也要有好的开头即富有吸引力的导入环节,才能紧紧抓住学生好奇之心,引导其进入课堂氛围,进入自主“角色”。如我在讲解“遗传规律”一章时,就拿几株豌豆苗,藏于背后,等学生坐定,然后往前高高举起豌豆苗,说:今天,你等学子,谁能讲清楚此物之特性?其花的结构如何?豌豆是如何结籽的?再慢慢往讲台上无奈地一放……可以想象,教师如此导入,学生的目光一下就会被吸引住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很快就被激发出来了。他们想,是呀,豌豆,谁不熟悉呀?但是其特性究竟是什么呀? 2.精心设计学习疑问,创设寻味之情景 一个好的问题在一节教学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个疑问,使学生在疑问中思考、交流与讨论,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是自主学习的动力。如我在讲解“DNA与染色体”时,为学生设计了如下的问题:人有46条染色体,有46个DNA分子吗?这些DNA分子控制人的46种性状吗?又如在谈到“性状”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那么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不是基因呢?基因是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呢还是间接地控制呢? 学生在讨论这些问题时,有的认为人有46条染色体,就应该有46个DNA分子;有的认为是控制46中性状,也有的认为不是这样的……学生的讨论,氛围热烈,兴趣很高,积极性强。 3.精心点拨重难点,创设归纳之情景 我们认为,自主学习要始终围绕学习目标进行,不可偏离了主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当然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与概括,但是学生毕竟对所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不好把握,所以教师一定不可大意,要认认真真与学生一道,归纳、概括与总结,一起达到教学目的。 这样避免了学生陷入学习的盲目性与主次不分的境地,同时也让学生学到了学会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如学完遗传学中的几种育种方法后,可以与学生一起归纳、比较几种方法的优点、缺点、以及育种步骤等,让学生从区别中找到联系,从联系中去区别。这样学生通过讨论、归纳、总结之后,不但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同时不知不觉中还掌握了学习方法。 所以,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就必须最大限度地、科学合理地创设符合学生需求的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氛围中去,使学生在智慧、轻松、愉快、思考的氛围中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使其在探究、发现、体验、感悟、提高中不断进步,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和情感等多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这种发展对其一生都会有影响。 收稿日期:2012-04-24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阶段性总结 加格达奇区教育科学研究杨淑丽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如不打破以往常规的、单调、固定的教学模式,就会依旧是一堂机械而单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造成学生心理上厌倦情绪,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想要扭转这种局面,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是一个好方法。 情境教学随着改革大潮进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在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教学中一但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能大大的改变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语文课 堂教学的生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为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同时通过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方式,从而发挥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能力。 2、实际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将会探索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方法,找到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切入点,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及应用价值。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推广,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同时也为当地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情境教育与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的创设从语文情境教学开始,已有几十年的历程。在世纪大转折的时期,国际基础教育发生了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大震荡、大变革。其基本走向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加强课程的综合,注重文理渗透、学科统整;促进课程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与沟通;推动课程建设的多样化、个性化,以适应学生的选择需要;改变课程开发与管理过于集中的政策,鼓励教师广泛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我国为广泛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倡导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教师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场景和境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情境交融,从而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在新课程价值导向下,创设问题情境成为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新亮点。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数学课堂中创设的问题情境不但新颖、有趣、富有思考性,而且有较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然而,也有的问题情境创设牵强附会,不能承载数学知识,冲淡了数学课应有的数学味,导致情境不能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影响了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在新课改深入发展的今天,创设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情境,才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效引导学生在有实效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这应引起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进行深入地探索。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有一句名言: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只要给他提供适当的前提和学习条件。也就是说,任何知识都能够以合适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段的儿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完成数学教学过程的有效方式,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一、问题情境及其创设的依据 所谓问题情境,是学生觉察到了一定的目的而又不知道如何利用已有知识达到这一目的时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及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不协调”,通过立障设疑、创设“不平衡”,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把他们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使学生在高涨的情绪推动下思考和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把学生的认知过程适时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和认知的发展。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数学教

课堂情境的创设

课堂情境的创设 随着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的深入,如何创设课堂情境的话题又成为热门,今天我也来谈谈课堂情境的创设。 正如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为学生只有喜欢到以此为乐的课堂情境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各种思维,让学生带着好奇与身临其境的状态进入文本,去探寻那片新的天地,才能以学为乐,才会使课堂教学更鲜活,更有趣,更和谐,这也就是课堂情境教学与创设的最高境界。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课堂情境的创设的几点建议。 一、课堂情境的创设应从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设计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诸如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所以说平等、自由、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先决条件。达到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让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积极主动地探索。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鼓励和促进学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教学时,教师可以用商量的、与朋友间交谈的方式与学生对话。例如:“王明同学,你是怎么想的?”,“谁特想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的建议是……,同学们说怎么

样?”,等等。这样的话语使师生间的交流体现的是平等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从而为学生创建起一个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课堂情境的创设应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人性思维总是由各种问题引起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情趣与价值的问题才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活跃状态。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决不采取僵化的固定的教学模式,而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文本的内容来操纵灵活多变的课堂结构,再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大胆质疑。例如讲解《火烧邱少云》时,我曾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邱少云,火烧到你痛入骨髓时你会怎么做?请从自身认知和文本的角度进行解说。”学生踊跃发言,从多个角度各抒己见,并引起一定程度的争鸣,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相互的合作学习中,同学间互相弥补、借鉴、启发,而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定式,从中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与感悟。 三、课堂情境的创设应设计参与竞争的情境,充分地让学生体验到胜利者的欢乐,享受进取之乐。 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对激发学习兴趣和课堂氛围创设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内心中总是争强好胜的,渴望表现自己。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运用竞赛手段,激发学生的先天竞赛热情。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分组学习法,结合利用文本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

科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的原则与方法

科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的原则与方法 摘要:本文从问题性情境概念入手,说明了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和创设艺术, 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有演示实验,现象对比、趣味性、变式训练等。 关键词:科学问题情境思维实验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人类在生活与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新的目的、新的问题、新的 活动要求和条件,满足了思维的必要性。实质上,只有在产生了这些新目的并且 为达到这些目的,已知动作方式、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足以应付的情况下才需要有 的思维活动的情境。也就是说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 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要摆 脱这种处境,必须拟出以前未曾有过的、新的活动策略,亦即完成创造性活动。 要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 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 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根据认知理论,科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 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整个教 学过程中,都应该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针对初中科学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笔者认为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以下原则: 1.接受性原则。情境的设置要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由于知识和技 能的迁移总是受到个人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提供的情境一定要 精心地选择和设计,使之能适合于学生,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2.趣味性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学习兴奋程度有很 大的关联。而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强烈的学习动机,问题情境的创设就要 从蕴藏着无穷奥秘的科学现象中,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从日新月异 的最新科学技术中,选取有用的、学生感到新奇的、能引发学生思维冲突的材料。3.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创建的问题情境应具有促进学生智力素质与非 智力素质平衡发展的功能。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应该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不仅应该构建起良 好的知识结构,而且应该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有利于科学探究能力的 提高,蕴涵着促进学生非智力素质发展的情感信息。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一般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演示实验是配合课堂讲授和问题讨论进行的实验,具有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实验条件明确、观察对象突出、演示层次分明等特点。在利用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善于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观察与思 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利用现象对比创设问题情境。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现象的 操作方式、考察角度、思维方式、理解程度、表达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其实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悉心捕捉这些差异并加以整理,往往可以成为生动的对比材料。当这些对比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即使教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课堂中如何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浅谈语文课堂中如何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加大自主学习力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素质教育下中学语文课堂改革正在迅猛推进,教师再也不能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共享知识、焕发生命激情的平台;为此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注重质疑,自主探索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中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在现代心理学上也这样认为:青少年心智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一种内在的认知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就会产生探究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契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因此自主性就得到了开发。 二、分层定位,不同评价 语文新课堂既然鼓励学生大胆言谈,那就难免“百花齐放”,什么样的说法也有。这就要求教师科学定位,分别给予不同的评价。对那些发言积极,口齿伶俐,结果准确的学生,应当充分肯定,并鼓励表扬,让他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对那些发言不准确,有错误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心平气和,不草率,不打断,不急于给出正确答案,更不能讥笑、讽刺他们。而应把思路引向正确方向,再疏导引申,使他们能顺利做答,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堂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评价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三、锁定目标,有章可循 教学目标,是语文课堂的出发点,是一节课的指针和精髓。一节课一旦确定了目标,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就必须始终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也强调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他说:“如果不想在不甚重要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和精力,那么明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目标的定位也就是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范围和空间,让学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自主探索 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关键是教师的精心准备。首先,教师要对教材有深入地钻研。文本教学,要弄清每篇文章的“点”和整个教学模快的“面”之间的联系和不同,让每一个亮色各异的“点”相互对照、映衬,循环、交织,最终形成严密紧凑、系统完整的“面”的模块。这样的备课设计,才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省时高效。其次,了解学生,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学生的能力、基础,兴趣爱好,甚至行为习惯都是每一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创设实验研究方案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创设实验研究方案 洋浦干冲小学林秀丽 一、研究背景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国成为WTO成员,无疑也对外语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学习某种语言的最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该语言进行实际交际,学习英语也正是为了能运用它来完成交际的任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因此,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小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法国心理学家、外语教学家古恩在研究婴儿习得母语的过程后总结:学生学习外语要像幼儿学习母语的过程一样,要在自然环境中按思维动作的先后顺序模仿操练习得。因此,学习英语要像学习母语那样,在语言环境中,潜意识的、无意识的,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方式获得。而我们的孩子正是缺少这样真实的语言环境,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当尽力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情境。

英语课堂上又该如何设计恰如其分的情景呢?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创造,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和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可见,好的情景设计能够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美妙的学习氛围,感受语言,享受到运用语言沟通的快乐,而且和谐的富有创造性的情景,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然而反观我们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往往不尽人意,大致有以下几种现象:(1)教师在设计情景时,仅仅为了创设情景而创设情景,或者只是简单地把教师主观认为比较好的情景让学生去感受、会话,无视学生的体会,如此情景设计只会将学生强制性地纳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中去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情景设计过于虚假,教师在情景设计时没有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发现、摄取适当的场景,而是人为地编制了一些单一重复,令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的情景;(3)中下学生参与交际时心中有疑虑,好的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大家越学越没劲。为改变这一现状,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在新的情景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与别人交际,我们提出了《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概念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一)概念界定 情景(Situation)就是指英语交流的社会情景,包括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社会语言情景和用实物、图画、手势、动作及课件创设

情景创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电子白板下“情境创设”专题教研活动的启示 ——情境创设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彭阳二小张淑丽 近半月的观课、议课活动,大家对电子白板环境下的情景创设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管是课堂中的实施,还是在议课中的成述,表现出色,给我很大的启示,但还需要改进和提高。结合自的的认识和感受,我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熟知电子白板的功能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我们要选择应用电子白板,不但要会操作电子白板,而且要熟知它的特点和功能,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灵活应用,才能发挥电子白板的真正强大功能。否则电子白板在我们眼里充其量只是发挥了小黑板的作用,我们提前制作的课件只不过是幻灯片而已,我们的教学流程只能跟着课件走。 二、明确什么是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课的中间或课的结束。教学情景应该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而不是教师为情境而人为的编造。与生活实际不符的虚假情景,不但起不

到情境本身的作用,反而给学生造成负面效应。 三、注意情景创设的有效性 情境的有效性体现在明确的目的性、参与的全体性等方面。 1、目的要明确。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得好:“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虽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儿童的兴趣来的快,去的也快,所以在备课时,就要做到:熟知课标的要求,熟悉教材特点,在处理好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孩子的教学情境,在教学环节中合理、灵活应用教学情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切忌教学情景表面化,形式化,放电影式的一闪而过。 2、选材要合理。我们在教学中应用现在资源创设情境,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注意,产生共鸣,达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轻松愉快的完成教学目标。我们在创设情境时要明确自己选择资源是否合理,是否对学生有用,是否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是否能有解决问题的作用。教育心理学的认知学习理论中谈到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是“注意”,如何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能很好的进行有意义学习。我想我们选择的教学情境就是为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服务的,所以要想其准确、合理,能“以境生情”,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学习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必须清楚自己选择情境创设资源的意义和价值。必要时不防多问几个问什么。如“这个图片合理吗;这样的情景学生会能明白我的意图吗,……” 3、要符合实际。选择的情景要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而且要简单有

创设情境与自主学习

创设情境与自主学习 发表时间:2009-05-18T09:41:14.717Z 来源:《新华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供稿作者:任长娟 [导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人材全面发展的需要。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人材全面发展的需要。这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而且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教学活动情境,并建立新的教学策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情境;兴趣;自主学习The creation of situational and self-study Reng Changjuan 【Abstract】Cultivate the autonomy of students are studying th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education, but also cultivat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required. This not only optimize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but also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on the creation of contex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teaching strategies, evoked the curiosity of student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and enrich the imagination of stud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study independently. 【Key words】context; interest; self-study1创设想象情境,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英语的内容本身比较枯燥,不易迅速掌握,而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中体现出来的。在课堂上要精心组织好教学材料,不断引入新奇的背景,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能听、能看、能触摸,完全置身于外语的环境中。这样把学习乐趣放在第一位,寓教于乐,才能充分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状态下多开口练。教材本身最大特点就是采用“结构——功能法”,以结构为主体,辅以情景,将交际功能的训练贯穿始终。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借助图片、实物、多媒体等降低学生理解语言材料的难度,通过讲解、演示等方法创造模拟出生活的语言情景,带着学生不知不觉进入语境中,避免机械操练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巧妙的设计教学情境。 如:在讲“ THANKSGIVING”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有关节日的课件,同时配上音乐和动画,让学生说出此节日的英文词语,如:New Year’s Day, Spring Festival, Women’s Day, Mother’s Day, Children’sDay, Teachers’ Day, National Day, Christmas Day, etc. 然后把自制的卡片分发给学生,拿到卡片的同学say something about it or act out a dialogue 如:拿到母亲节卡片的同学说: “Today is mother’s day, my mother is a teacher .She woks very hard, she often tells me to be honest and help others if they are in trouble .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向老师要卡片,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学习兴趣高起来,课堂气氛活起来,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教师的引领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创设合作交流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对相关内容的理解,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作用。合作,主要是指伙伴之间的合作,当然也包括老师与学生的合作。如何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及组际间的合作,讨论与交流,加强反馈与调控,是促进学生自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师要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利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教材里现成的材料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把学生吸引到积极的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课堂活动是由众多的个体活动组成的。为他们提供思维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 在讨论话题“购物”时充分利用课堂内真人实物为素材来创设会话训练情境,教师先准备好一些水果和蔬菜,服装,手机等。将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组设一名售货员,其余的人为顾客,进行分角色练习,然后选出代表到前面表演。如:SA: What can I do for you? S B: May I have a look at the coat? SA: The blue one or the yellow one? SB: The yellow one . SA: Here you are! SB: Thank you.How much is it? SA: Two hundred and eighty yuan,please. SB: OK, I’ll take it. SA: Bye! 以上对话为学生自编自演,语言流畅,内容详实。通过练习和表演,使他们能学以致用,学有兴趣,学有效果。从而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调动了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创设讨论式情境,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讨论不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思维碰撞,有利于自我启发与相互启发的结合,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整个学习活动。教学中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这样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并能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 如: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年8月份在北京召开,我们中国人为此而振奋,请同学们讨论:“ The 29th Olympic Torch will get to Daqing on July 15th, If you want to be a torch bearer,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the Olympic?” 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十分激烈。其中一组的同学代表说:“I am going to practise English every day, because lots of visitors will come here to do some sighting, I want to talk with them. I am going to take them around TieRen Square,Children’s Park……” 通过这样的合作表演,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在讨论中得到了探究。因此,他们自主学习劲头足了,创新意识加强了。学生们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同时又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4创设会话情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近年来提出的“交际能力” 这一观点大大地促进了语言教学,外语教学正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一目标进行探讨和改革。在日常对话中,学生最容易出现语用错误。这就涉及到交际用语的规范使用以及礼仪习俗。因此,成功的对话课,除了要让学生记住相关的交际用语,传授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该设置特定的交际语境,灵活选用适当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口头或笔头、双边或多边的言语实践活动。例如,学过有关问路的对话之后,教师将学校所在市区的主要街道、商店、车站、邮局等建筑物画成一幅示意图,用不同标志表示对话者的所在位置和目的地,并随时将其变换方位,让学生分别扮作旅客和民警,进行问路、指路的情景对话进行角色表演:为此,教师设置了如下对话情景:T: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post office?

美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

美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 单位:南昌红谷滩育新分校姓名:陈虎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正以令人惊喜的速度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它集声、色、画、文为一体,为沉寂的课堂带来一股股“清新的风”,对于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文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着其它的教学用具无可比拟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恰到好处地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在可以利用多媒体的集成性,创设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利用多媒体的集成性可以创造形象逼真、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多种器官受到刺激,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化深为浅,突破教学重难点,使抽象的和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虚幻的形象变得具体化,把时间的过程缩短,把空间的距离拉近,把微观的事物放大,把宏观的事物变小,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及时反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的信息化,加大密度,拓展学生视野。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我认为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轻松和谐的、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和科学文化氛围的美术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启发学生进行创作,提高学的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能将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提倡素质教育、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今天,作为教育者应努力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就对运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情境,深入优化美术课 堂教学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人的情感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学习也不例外。从广义上讲,情境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而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上讲,则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环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能把教学内容置于一个生动、鲜活的情境中,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将学生置于知识的情境之中。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具有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的功能,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1、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实践证明,在新课的导入方面,若能创设出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指向,为学好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计算机辅助教学集音、像、动画于一体,具有视觉与听觉双重效果,生动形象,在吸引学

情境创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情境创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新课改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做”“想”“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倡导教学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体验与感悟学习内容,主动的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理念已得到广大教师的共识。笔者在教学中也不断的进行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并获益匪浅。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方面作一些陈述,以求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将数学抽象的内容依附于现实的背景之中。 一、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情境创设目的不明确。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能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能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公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境设计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每一位教师心动,想把这样的情境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但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却往往达不到同样的效果。为什么呢?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根据教学需要、学生实际精心的设计教学情境,有的教师常常没有时间或没有能力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或其他的形式在课堂上再现出来。于是采用的策略往往是“拿来主义”,然后围绕着课件中的情境进行教学设计,这样的情境创设怎么能为教学服务呢?情境创设没有明确的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效果自然不甚理想。

(二)情境创设重点不突出。教师对情境创设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认为课堂上没有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就是“老土”。于是每一堂课都以生活情境导入,把复习铺垫,以旧引新等传统的教学方式抛到了九霄云外,课堂上处处有情境,时时有情境,学习气氛热热闹闹,教学却淡化了数学的本质内容。创设情境时没有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仅仅是为了课堂上有情境而创设情境显然是不利于教学,不利于学生发展。 (三)情境创设内容不符实际。教师站在自身的角度思考问题,牵强地运用他人的教学情境或只是简单的再现教材主题图往往使教学情境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如新课程(上海版)教材及相配套的教学课件一般都是用小胖、小巧、小丁丁、小亚四个人物的学习或生活的情境图来呈现教学的内容,而学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们的年龄在长大,知识结构在发生变化,生活经验在不断丰富,一二年级的学生会对书上小朋友的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兴趣,而到了中高年级教师一味的用这样的情境,学生就会觉得很假、很不真实。 (四)情境创设思维无深度。创设情境是为了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找到数学的原型,进而提炼到数学的本质,或是在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从而发展数学思维,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并非是简单的生活情境的再现。而在教师的课堂上情境创设常常是几个卡通人物,或是一幅主题图的再现,这样的教学情境没有思维的深度也就失去了其教学的意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