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文物保护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文物保护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文物保护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文物保护

第七章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7.1. 目的

本评价的目的是分析项目建设前后对此区域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非污染生态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生态恢复性保护措施,为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7.2. 范围

项目建设区及周边1km2生态环境。

7.3. 保护对象

保护对象主要为项目建设区及周边1km2生态系统。

7.4. 内容与方法

7.4.1 内容

分析本项目建设前后区域内的土壤、水、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绿地、水土流失、景观等生态因子的时空分布变化。

7.4.2 分析方法

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以文字的定性对比分析描述为主,适当辅以预测分析。

7.5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5.1 土壤

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在市境决口、泛滥、改道,使微地貌起伏不平,显著差异,形成临黄滩地、新积土地、背河洼地、冲积和风积沙丘沙地、黄河故道条带状沙丘地、黄土岗地、脱潮土地、泛淤平地等地种。土壤的发育和形成受黄河冲积影响,成土母质主要为黄河冲积

物。在经历长期的自然变化和农业耕作种植之后,现在#市境内的土壤可分为潮土、盐土、风沙土、新积土四个大类,其中潮土类占整个土壤面积的97%,而且大部分地势平坦,适宜农作物种植。

7.5.2 区域生物多样性

据调查,区内养殖动物主要有猫、狗、兔、鸽、画眉、百灵、鹅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虫类等。

区内植物以栽培种植为主,乔本科主要有泡桐、刺槐、毛白杨、沙兰杨、榆、椿、松、柏、格、银杏、合欢等;花灌木类主要有木丁香、碧桃、榆叶梅、紫蔽、月季、红叶李、海棠、迎春、连翘等;常绿灌木主要有冬青、黄杨、侧柏等;草花类主要有各种菊花(2000多个品种)兰草等。野生植物主要有刺槐、蔷蔽、酸枣、构相、圣柳、芦苇、蒲草、艾篙、目稽、狗尾草等。

鱼塘内水生生物有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鱼类如鲢鱼、鲤鱼、鲫鱼、白条、泥鳅。

7.5.3 区域植被

实地调查显示,项目区有1年左右的人工栽培的毛白杨20多棵,高度3~4m,胸径2.5~3cm;地上草本植物多为喜光植物,高度在35cm 以下;由于这里原来分布着对外进行垂钓经营活动的7个鱼塘,人为活动的干扰严重,此地草本植物较为稀疏,物种较少。

项目区西侧作为项目的周边环境,在该项目的评价范围之内;该区有10m宽大堤防护林带,植被发育较好;乔木层居多,毛白杨林群落为主要植物群落,同时伴生着数量较少的其它树种;毛白杨高度3~4.5m,胸径2.5~4cm,郁闭度为0.4~0.55;基本无灌木层,林下的草本植物较为茂盛,且多为喜光植物,高度在35cm以下;物种较为丰富,主要有鹅观草、知风草、狗尾草等,草本层盖度80%。

由于该区土壤较厚,水分较为充足,植物生长良好,有较高的物

种多样性,生态系统较为丰富,稳定性较好,生态系统容易恢复。7.5.4 区域水体

本评价区域有7个鱼塘和一条引黄干渠,水体情况见表 7-1。

表7-1 区域水体情况一览表

7.5.5 区域土地利用

项目区占地55.4654万 m2,主要用地类型与面积列于表7-2。

表7-2 土地利用现状统计

耕地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零星种植作物有青菜、茄子、豆类、蕃薯、花生等;园地有梨、桃、苹果等果树栽培。水域主要有7个鱼塘,进行鱼类养殖、经营。项目区外有引黄干渠,灌溉面积约500亩耕地。

7.5.6区域人文、古迹

评价区域没有需要特殊保护的地上文物,项目区所在位置地下为##遗址。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努力,##遗址的位置、范围和形制已基本探明,其遗址在西郊乡南正门口西北一带,东到北正门口,西至吕庄,南界为晋安路西段,北临#到回回寨公路。

7.5.7项目区人居环境现状

项目区所在地吕庄这一带方圆两公里地势低洼、潮湿,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之前一直都没有其它村庄,吕庄村民有130户,居民区建筑密度小,容积率低,有大量供自然植被生长的绿地。市政设施不配套,排水无下水道,居民入厕靠旱厕;居民生活燃料均为蜂窝煤,生活垃圾路边堆放,夏季助长蚊蝇孳生,污物横溢,卫生状况差,居

住环境较差。

7.5.8生态系统功能

评价区内的毛白杨群落相对发育较好,结构完整,生长较快,这与本地区植被生长的土壤及水分条件较好有关,较好的环境、较丰富的群落类型形成生态系统内部物种较多,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特性。7.5.9 现状期(施工后)的生态环境问题

项目东区由于三年前##公园的开工建设,中间出现停滞,区域内原有人工林植被与农作物植被绝大部分已被破坏,工程又未采取较好的防护措施,目前基本没有植被分布,地表裸露严重,土壤风蚀严重。

7.6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分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分析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期主要考虑对水土流失、植被、物种的影响,运营期全面考虑各因子的变化,尤其是长期和潜在的影响。

7.6.1 施工期的生态影响

(1)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

①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由于建筑施工,区域内绝大部分人工林植被与农作物植被遭到破坏,这部分破坏的植被范围集中,属不可恢复单向性植被覆盖损失,使区域内植被覆盖率由施工前的80%降到10%以下。因为施工期较长,建议施工单位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在项目区周边种植毛白杨与一些禾本科、菊科植物构成一定面积的植物群落。

②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施工扬尘会影响位于项目区西侧大堤防护林的毛白杨个体的传粉及生长发育。

③对植物物种及生态系统的影响

施工期清除的本地区植物物种中,林地乔木多数为人工种植,农田作物及其它灌木、草本均为本地区常见物种,施工期对本地区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影响较大。项目区的农田生态系统因施工而消失,施工结束后将通过绿化手段建立新的人工绿地、湖面与项目区复合生态系统。

(2)施工期的土壤侵蚀

施工期间,农业用地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公共绿地,植被覆盖的减少,基础工程进行大量土石方的开挖都将会导致土壤侵蚀的增加。

根据工程分析,拟建工程开挖土石方总量约为62.4万m3。该项目占地约为55.4654万m2,据类比,工程的施工扬尘在旱季造成土壤风蚀量为 3.5t/d。在雨季土壤风蚀量要小得多,但水土流失则会加重:农作物植被受破坏后,表土裸露,遇到强降水会形成溅蚀或因水积成流产生面蚀。

7.6.2营运期的生态影响

项目区的建设占用土地,导致了局部植被覆盖率降低,农用土地减少,城市规模扩大以及人口密度、能耗负荷增大等诸多对生态环境不利的因素。

(1)土地利用及水土恢复

由于原有的农田、园地均被清除,而以各类建筑、道路用地、水面、绿化用地等取代,土地利用功能发生了很大改变。具体情况见表7-3。

项目建成后,土地利用受项目区功能的影响,主要为建筑物、道路、水面、绿化用地。地面硬化、修建人工湖及绿地建设可以固着土壤,减少土壤侵蚀量。

表7-3 土地利用功能变化表

(2)植被覆盖率

项目建成后,总绿地面积达到17.75万m 2,绿化率达到32%,低于现状植被覆盖率。 (3)生物量及生产力

根据有关资料,项目区绿化一次性种植乔木、灌木和草地的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为6kg/m 2,2 kg/m 2,1.6 kg/m 2。种植植被的单位面积的年生长量即生产力,乔木、灌木和草地分别为 1.2kg/m 2a ,0.7 kg/m 2a ,0.6 kg/m 2a 。

由于绿化要求一定的乔木、灌木和草地三个层次的有效配比,通常在叠置率为(分绿化面积之和比上总绿化面积)为130%的情况下,乔木比例应保持在50%以上、灌木应至少为30%,草地应达50%。

项目建成后分绿化面积、植物生物量、植被生产力情况见表7-4

表7-4 分绿化面积、植物生物量、植被生产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绿化一次性新增生物量828t ,同时随着时间的

推延,绿化植被逐渐生长发育,生物量仍会大幅增加。

(4)景观生态学分析

项目建设前,景观格局简单,仅有园地、农田和建设用地三种拼块,异质性程度较低。项目建成后,有各类建筑物,道路、各类绿地、人工湖等多种拼块,由于绿化树种较多,物种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质性也相应增高。但由于人工引进的树木对环境需要一定的选择和适应过程,项目刚建成时可变性大,抗干扰能力较差。项目建成后,因建设人工湖、楼房、道路使绿地连通程度受到影响。

7.6.3 项目区的生态适宜度评价

(1)生态适宜度评价的内容和目的

生态适宜度评价的内容和目的主要是研究和分析城市生态系统中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交通和新建项目区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并根据生态适宜度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2)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数

由于生态适宜度评价自身尚不成熟,本次环评参阅有关资料,采用了环境质量评价中较常用的方法:单项评价指数法和综合评价指数法,并在此基础上再作适当修正。

(3)单项评价指数法

n

P i=ΣP j W j

j=1

n

P k=ΣP i W i

j=1

ΣW j=1, ΣW i=1

其中:

P i—各生态适宜性分指数的计权分值

P j--各生态适宜性因子的评分值

W j--各生态适宜性因子在分指数中的权重。

P k--各生态适宜性分指数的计权分值

W i--各生态适宜性分指数在生态适宜性指数中的权重。

单项评价指数法就是将上述的环境质量指数、方便度指数及舒适度指数,各自分成多个生态适宜性分指数,每个生态适宜性分指数又可由若干个生态适宜性因子组成。先将各生态适宜性因子和它们的生态适宜性基准值相比并进行打分,各打分的评价值见表7-5。

表7-5 分值表

在充分考虑各生态适宜性因子在各生态适宜性分指数中的地位和作用之后,确定它们在各分指数中的权重,并计算出各分指数相应的计权分值,进一步在充分考虑各生态适宜性分指数在各生态适宜性指数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确定它们在指数中的权重,并计算出各指数相应的计权分值来进行评价。

(4)综合评价指数法

P G=3

∑W K P K

K=1

∑W K=1

式中:P G——项目区生态适宜性综合指数

W K——各生态适宜性指数在项目区生态适宜性综合指数中的权重。

综合评价是在单项评价指数的基础上,根据上述各生态适宜性指数在项目区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和重要程度计权,并算出综合评价分值,然后再进行评价。

(5)生态适宜性基准值的确定

生态适宜性基准值,采用国家标准、设计规范、统计数据、经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确定。如在环境质量指数中,大气采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限值(GB3095-1996);地表水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在舒适度和方便度指数中根据《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和《城市住宅建设标准》中不同住宅类型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没有标准的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或经验值来确定。

(6)生态适宜性指数、分指数、因子的权重

生态适宜性指数、生态适宜性分指数、生态适宜性因子的权重见表7-6。

表7-6 生态适宜性指数、分指数权重值

(7)权重性确定的合理性论证

对于环境质量指标,声环境分指数权重较高。在方便度指数中,配套设施(给排水、电、煤气等)的权重最高,因其不仅关系到生活的方便程度,还关系是否会因新建这些配套设施而增加区域的污染负荷。绿化指数包括绿化面积与质量(植物群落的生产力与生物量),它是重要的生态适宜度指数,当人口密度较高时,绿化面积与质量会

影响到环境空气质量,因此绿化指数占权重较大。

(8)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

用上述方法计算。项目区建成后的生态适宜性综合指数为3.3,属一般稍好。主要问题在于:临近交通干线,声环境较差。

7.7 生态保护措施建议

7.7.1绿化补偿与生态建设

因占地减少的植被面积和生物量,主要通过绿化实现。包括周围绿化带、内部绿地与花园、行道树等建设形式。在进行项目区绿化建设时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绿化应注意乔木、灌木、草本的比例、保持一定的层次结构按照生态服务功能确定的绿当量,种植一株乔木或大灌木相当于

浓密草地1.5m2,因此在有限的面积内扩大乔、灌木的比例,可以提高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同时当植物群落结构上包括乔木-灌木-草本三个层次时,植物群落抗干扰能力强。一般,乔木占所有绿化投影面积的比例应保持在50%以上,灌木应至少为30%,草地达50%(叠置率为130%)。

(2)选择混交林代替纯交林

绿化时可采用多种树种组成针-阔叶混交林,避免使用抗干扰能力差的纯林。适合种植的树种有刺槐、毛白杨、侧柏、龙柏、等经济树种,还有雪松、油松、龙爪槐等宜观赏树种

(3)尽可能使用乡土种

乡土种长期适应本区环境,成活率高,适应力强,抗灾能力强,应是绿化时首选的树(草)种,除前述的乔木树种,灌木种类有冬青、女贞、荆条等;草本植物有白羊草、羊胡子草、黄背草等。

(4)绿化布置应注意项目区绿化带的连通。

7.7.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生态影响及保护措施见表7-7。营运期生态影响及保护措施见表7-8。项目绿化所选用的主要苗木种类及数量详见表7-9。

表7-7 施工期生态恢复方案一览表

表7-8 营运期生态保护措施一览表

表7-9 项目内生活小区绿化用苗木及数量情况一览表

7.7.3生态建设方案分析

为了使项目区内生态系统逐步向良性发展,建设单位从建筑物的外部景观、高度控制和合理布局、加大绿化比例等方面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实施数年后小区可基本形成一个独特的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化住宅小区”,从生态恢复方案的预期效果、可操作性及资金方面来分析,建设单位拟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方案是完全可行的和有效的。

7.8结果分析

7.8.1项目前后生态系统特征变化

本项目共占地55.4万m2,建设前大部分为农田、园地、鱼塘,还有一个自然村落吕庄,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演变成一个城市生态系统。建成前后项目区生态系统特征变化,主要表现在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绿化、土壤、水、人居环境与人口数量等方面。

①项目区生态系统特征变化

项目区生态系统特征变化详见表7-10。

表7-10 项目建设区生态系统特征变化对照一览表

②生态系统的时空变迁

本项目的建设可导致区内生态系统在时空上的变迁,这种变迁虽然对#的整个城市生态体统影响不是太大,但对项目区附近生态系统的影响相对较为明显,因此项目建设单位应制定有效的生态恢复方案,同时也应采取行之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经过一段时间,可最大限度地消除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系统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恢复并大大改善项目区域的生态环境。

7.9生态环境影响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对未来有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带来的不利影响或损失的评估。风险分析包括两大类:环境风险和生态风险。前者着重于对确定的有害环境污染事件的分析评价,后者针对不确定的有害或不利生态破坏事件的分析评价,本评价仅对后者进行分析。

生态风险分析是环境评价的重点内容之一。特别是涉及景区中一些敏感、脆弱地带,人类开发活动造成的风险不容忽视。工程建设的风险主要有:施工期风险和营运期风险。

施工期风险产生于工程的各个实施工序,由此可能给施工人员、地方居民、周围动植物环境状况和生态系统带来不利后果;营运期风险:产生于项目区运营的过程,如机械或设备运转、酒店经营、游客

活动等,由此对游客、工作人员、周围动植物、环境状况及生态系统可能带来不利后果;旅游配套设施发展风险:产生于旅馆、饭店、私人摊贩等的涌入或激增,从而给当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可能造成不利的后果。

公园营运时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游客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公园的建成,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增加了破坏生态环境的风险。

公园的建成将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来此休闲、旅游,这可能引起高峰期游客超量,并带来相应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些污染来自于密集的人类活动对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威胁以及游客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等高峰期的最大游客量会大大超过其环境容量的设计能力。如果没有相应的处理及管理措施,将会产生区内生态退化的风险。

7.10文物保护

7.10.1文物基本情况

项目区域无地上文物,地下有##遗址。##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本为训练水军所用,后在太平盛世经多次营建,各种设施逐渐完善,转变为水上娱乐表演和郊游场所。据记载,每年3月1日至4月8日##开池之时,游客如蚁。##遗址尚未正式发掘过,尚不知其文物价值。

7.10.2文物保护措施

(1)在建设方案确定之后,首先上报#市文物局,并按其批复执行;

(2)提前展开考古勘探,及早探明用地内尚未发现的历史文物,按有关法规制定出完善的保护方案,对特别重要的文物,必要时调整规划布局进行避让;

(3)对已知文物按有关规定和具体情况分别划定文物保护控制范围,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避免对控制范围内的不利影响;

(4)对所有施工单位进行文物保护教育,如有新的遗址或文物发现及时保护并上报,对违反者追究责任。

7.11清洁生产措施

7.11.1生态公厕

生态公厕屋顶进行覆土并种植植物,外墙也可垂直绿化,四周设置花坛,实行多层次绿化,使建筑物形成一个绿体,增添景色,成为景观之一。屋顶及外墙绿化可以隔热,使室内冬暖夏凉,同时还可制造氧气,吸附尘埃、净化空气、消除噪音。屋顶的湿润的泥土终年养护着混凝土,使混凝土得到更好的养护,使水泥水化充分,强度增高,有效防止干缩产生裂缝,从而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防渗漏性。生态公共厕所不仅方便人们,且由于绿化、无臭、造型美,还可以成为一特殊景点。

7.11.2清洁能源的应用

利用太阳能向住宅区提供价廉,能效高,环境影响小、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每栋楼房均设有太阳能热水器管道,并根据用户日需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的热水量再安装一定面积的聚光板和集热管,或光热式电热水器,保证晴阴天全能供热水。

7.11.3污水处理

污水问题实质是资源流转代谢在时间、空间上的滞留,系统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错位和失谐,社会行为在经济和生态关系上的冲突和失调。本项目污水量较大,对污水的处理,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单一的末端处理方法,而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方法,达到污水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及系统化。

首先,从源控制,采取节水措施。对厕所用水,采用节水式抽水马桶。根据调查,目前一般建筑物内每个抽水马桶人均日冲水量可达20~40L,如采用节水式抽水马桶约可节水50%;在家庭和公共场所,均安置节水龙头。

在污水收集过程中,污污分流,减少污水处理量和排放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实行中水与下水管道分流的办法,中水与下水分类收集、分类处理,中水经简单沙滤后,可回用于灌溉或冲洗厕所、道路等,也可汇集于一些小水体,经水生生物进一步净化与利用后回用。这样既可减少污水处理量,又能达到资源化的目的。

7.11.4雨水管网

建筑大都设置在较高地势处,四周较低,故可不设雨水收集管让雨水随坡地向下漫流,入项目区内人工湖,保持自然状态。由于项目区内绿地的渗透和人工湖调节容量,园区雨水将得到自然地排放,完全符合生态设计。

7.12.5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同污水处理一样,固体废物处理亦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系统化”的指导思想,坚持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推行净菜销售,一般可降低5%的生活垃圾产生量。鼓励园区居民和餐馆购买净菜,提倡生态文明和适度消费模式。此外,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方便,但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著的,一方面浪费资源,另一方面使垃圾产生量增加,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鼓励酒店使用消毒餐具,少用或不使用一次性物品。

垃圾收集实行分类收集方案。各家各户及其公共场所全部实行分类收集,可简单地分为三类:有机垃圾(厨房垃圾、动植物残渣),可再生与利用垃圾(废纸、废金属、废玻璃品、废塑料等),有毒有害垃圾(如废电池,废日光灯等);随园区居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和条

件的改善,垃圾分类可进一步细化。

垃圾处理实行资源化原则。对可回收废品,由物业公司派专人收集,交废品回收公司处理,对废电池等有害物质,交由专门的机构处理。

有机废物和其他不可利用垃圾,在目前小型化处理成本很高的情况下,根据我国城市垃圾集中处理的原则,收集后纳入市政垃圾统一处理。

7.13人工湖

7.13.1防渗

(1)湖底不作防渗处理。

据调查,清明上河园一期、二期工程及包公东、西湖等#市内许多坑塘底部均未做防渗处理,湖水下渗量较小,主要是由于#市多年平均水位埋深一般在2~4m,地下水资源丰沛,且地下有较结实的粘土层等原因所致。

(2)堤岸侧防渗

针对不同的堤岸,分别采用不同的侧防渗方案。

方案一:设置草坡挡土墙,用红砖和水泥沙浆砌筑,外用Ф150mm 的圆木桩并列拼接,木桩表面必须带树皮,保持自然机理,木桩要求经防腐处理后方可使用。湖岸散铺150mm厚的卵石。

方案二:在湖底依次铺200mm厚的碎石垫层、100mm厚的混凝土垫层,用红砖和水泥沙浆砌筑高于150mm的防护墙,防护墙上铺200mm 厚的素砼,岸底覆土,形成1:10的坡,夯实。

(3)人工湖水源

①人工湖水体功能与补充水源的水质要求

人工湖实际功能是景观娱乐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Ⅳ类标准,补充水源的水质应满足Ⅳ类水体的标准要求。

②水源

根据规划方案,人工湖水主要有二个来源:主要来源为每年一至二次的黄河开闸泄洪时的黄河水;其次来自项目区雨水管网汇集的雨水。根据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黄河水水质较好,符合Ⅳ类水质标准,适宜作景观用水。

③补给方式

集英街的西侧有预留的人工湖引黄工程用的涵洞,黄河泄洪时或人工湖需要补水或换水时,可以及时引黄河水入湖,补充水量或与湖水进行交换,保持湖水有较好的水质,湖水从溢流口流入市政雨水管网。

④补给时间

本项目人工湖与包公湖、清明上河园水体相似,类比包公湖和清明上河园水体情况,每年约需补水或换水二次,每次补充水体水量的1/3~1/2。

⑤水质

包公湖、清明上河园水体水质监测数据表明,除高锰酸钾指数、BOD超过Ⅳ类标准外,其它项目均满足Ⅳ类水质标准要求,故项目建成后人工湖水质基本能保持Ⅳ类水质标准,满足景观、娱乐用水的需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