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汇总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汇总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汇总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汇总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步骤:

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

4、

5、观察比较滤纸,记录观察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

1、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2、按照同样方法往另一个成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小苏打,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3、完成教材29页记录表。

四年级科学一至四单元判断题

一单元、判断题

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错)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对)

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错)

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错)

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对)

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错)

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对)

8、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错)

9、在雨量器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对)

10、今天下了中雨,我知道降水量在25--50毫米之间。(错)

11、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错)

13、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就是北风。(对)

二单元、判断题

1、可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错)

2、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错)

3、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错)

4、空气不能在水中溶解。(错)

5、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的内焰给物体加热。(错)

6、两块肥皂同时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放在热水中的溶解的快。(对)

7、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错)

8、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两个杯子中水可以不一样多。(错)

9、在“比较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中搅拌。(错)

10、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对)

11、所有液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错)X| k |B | 1 . c| O |m

12、酒精灯温度最高的是焰心部分。(错)

13、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错)

14、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物体加热的更快。(错)

15、肥皂粉、鸡精、面粉、白酒都可以溶解在水中。(错)

16、一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中。(对)

17、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大有小的。(对)

18、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可以超过滤纸的边缘。(错)

三单元、判断题

1.耳朵可以长时间使用,所以也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错)

2.噪声只会影响我们的听力,与身体健康没有多大关系。(错)

3、当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对)

4、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但是固体、液体也是能传播声音的。(对)

5、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对)

6、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错)

7、嘈杂刺耳的声音都属于噪音。(对)

8、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对)

9、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对)

10、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错)

1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对)

1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对)

四单元、判断题

1、身体工作时,需要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对)

2、骨骼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输送营养。(错)

3、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错)

4、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对)

6、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错)

7、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对)

8、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呼吸次数会增加。(对)

9、运动时,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的氧气。(对)

10、食物中的养分是在胃中被吸收的。(错)

12、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对)

13、在呼吸器官中,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错)

14、消化食物时,不需要消耗氧气。(错)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及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 实验一 实验名称: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实验器材:碘酒、米饭、滴管、白纸、酒精灯、碟子、花生米、瘦肉等。 实验步骤: 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里,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花生米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闻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结论: 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蓝色。这说明米饭中含有淀粉。 2、在白纸上挤压花生米后,在纸上留下油渍。说明花生米中含有脂肪。 3、将瘦肉在火上烧后,会闻到像头发烧焦的气味。说明瘦肉含有蛋白质。 实验二 实验名称:溶解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药匙、食盐、高锰酸钾、沙子。 实验步骤: 1、先把三个烧杯中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分别取适量的食盐、高锰酸钾、沙子,先观察这三种材料的形状、颜色等,再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搅拌。 3、搅拌后静置一会,再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实验三 不同材料的溶解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药匙、玻璃棒、水、小苏打、洗衣粉、面粉、食用油、粉笔末、黏土、木屑等。 实验步骤: 1、先把烧杯中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取适量的小苏打、洗衣粉、面粉、食用油、粉笔末、粘土、木屑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按顺时针方向搅拌。 3、搅拌后静置一会,观察溶解的现象。

实验结论:小苏打、洗衣粉能在水中溶解,面粉、食用油、粉笔末、黏土、木屑不能在水中溶解。实验说明:有的物体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 实验四 实验名称:物体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药匙、冰糖、小锤、冷水、热水。 实验步骤: 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水,观察比较实验过程冰糖发生的变化。 2、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将颗粒同样大的冰糖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用玻璃棒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比较实验过程冰糖发生的变化。 3、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冰糖,将其中一块冰糖研成粉末,然后分别放入烧杯中,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比较实验过程冰糖发生的变化。 实验结论: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实验五 实验名称:沉淀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明矾、浑浊水。 实验步骤: 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大半杯浑浊水。 2、用药匙取适量的明矾放入其中的一个烧杯中,同时搅拌两个烧杯中的浑浊水,然后静置,观察两杯水变清的速度和清澈程度有什么不同。 实验结论:沉淀有分离水中不溶解杂质的作用,但不能全部出去,明矾可以加快沉淀。 实验六 实验名称:过滤实验 实验器材:方座支架、漏斗、玻璃棒、烧杯、滤纸、过滤网(或纱布)、待过滤的水、纯净水。 实验步骤: 方案一: 1、将烧杯放在方座支架底座上,再将漏斗放入漏斗架上,调节好高度和位置,使漏斗颈口直面贴在烧杯的内壁上。 2、将滤纸对折两次成四层,打开使其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成漏斗状。 3、将滤纸放入漏斗内,使滤纸上边略低于漏斗口,用纯净水浸湿,再用手指按一按,使滤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操作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操作题 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 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 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实验二: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 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热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食盐。 2、一个用搅拌棒搅拌,另一个不搅拌,观察现象。 3、实验结论:搅拌能使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不搅拌杯中的食盐溶解较慢,说明搅拌能够加快溶解。 4、将等量的食盐分别同时放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中,都不搅拌,观察现象。 5、实验结论:热水中的食盐溶解的快,冷水中的溶解的慢,说明用热水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实验三:分离食盐和水 实验材料:浓盐水、石棉网、蒸发皿、酒精灯、三角架、火柴。 实验步骤: 1、将适量浓盐水倒入蒸发皿中。 2、先在三角架上放石棉网,再把蒸发皿放在上面。 3、点燃酒精灯(注意使用过程中要用酒精灯外焰,灯帽放置方法),加热至蒸发皿内的盐水基本变干。 4、熄灭酒精灯(注意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火焰,别摸三角架)。 5、实验结论:加热能分离出溶解的食盐。 实验四:观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材料:钢尺、橡皮筋、鼓或锣、音叉和装有水的水槽。 实验步骤: 1、拨动钢尺,让钢尺发出声音。观察现象:钢尺振动并发出声音。 2、拨动橡皮筋,让橡皮筋发出声音。观察现象:橡皮筋振动并发出声音。 3、轻轻击打鼓或锣,让其发出声音。观察现象:鼓面振动并发出声音。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复习题及全册实验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重点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2、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 3、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4、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5、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6、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7、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8、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9、(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10、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不支持燃烧的是(二氧化碳)。 11、(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氮气)。

1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3、(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4、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15、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6、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二、判断题 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 三、问答题 1、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答:不能(开始会滴入几滴)。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 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天气 一、多项选择题 1.通常通过()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A.云量 B.降雨量 C.气温 D.风向 E.风速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A.晴天 B.多云天 C.雨天 D.阴天 3.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A.雨 B.雪 C.冰雹 D.雾 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A.积云 B.层云 C.卷云 D.白云 二、填空题 1.()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3.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4.“()”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5.( )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有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6.()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7.()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8.风向可以用()来测量。()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9.()是测量风速的仪器。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10.()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1.()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通常是灰色的。()有时候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如果()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 13.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通常和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 14.纤细的云状云是()。()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因为()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三、填表题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四、判断题,正确的用“√”Array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2.云在天空中是不会变化的。() 3.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4.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5.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6.风的速度是以风每分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7.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31个等级。() 8.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9.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时,需要有大量的观测数据。() 10.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 学校班级姓名 实验一:气温的测量(8分) 测量气温应该选择的地方,使用温度计时要抓住温度计的,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下面的记录表中,能正确反应当地气温的测量地点 分析上面一周的降水量记录,发现上周的下雨天共()天,小雨()天,中雨()天,大雨(),暴雨()天,大暴雨()天,特大暴雨()天,上周降水量合计共()毫米。 实验三:100毫升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20分) 一、实验器材:。 二、我预测能溶解食盐(克) 三、实验步骤:

四、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现象,我们发现了常温下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克食盐。 实验四:过滤面粉与水的混合物(20分) 分离面粉和水实验记录表 过滤后看到的现象是: 2.从现象中可知用过滤的方法能不能把面粉和水分离?。 3.实验中要注意的地方有:让漏斗的底端()烧杯的内壁。过滤时要使液体()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滤纸的边缘。 4.写出过滤实验中各种器材的名称。

实验五:加热分离食盐和水(20分) 1.实验记录单: 加热分离食盐和水实验记录表 加热后看到的现象是: 2. 写出蒸发实验中各种器材的名称(4分) 3.实验中用加热的方法能把盐和水分离吗?。(1分) 4.实验中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和三部分,的温度最高,次之,的温度最低。点燃酒精灯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加热完毕需要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7分)

5.写出酒精灯各部分的名称。(5分) ()() () () () 实验六: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6分) 1.实验器材:。 2.试验方法: 3.实验记录单: “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记录表物质50毫升水溶解的物质 食盐 小苏打 4.通过分析记录表中的数据,溶解能力比较好的是。

四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完整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题: 二、1、风向可以用( 三、)测量,测量风速的仪器叫( 四、),我们也可以用( 五、)测量风速。 六、2、( 七、)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24小时降水量( 八、)毫米属于大雨。 九、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 十、)、( 十一、)、( 十二、)三类。 十三、4、(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都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十八、二、: 十九、1、通常情况下,午后的气温最高。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2、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3、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一个月中的大气状况。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4、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雾等。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5、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6、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7、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三十八、) 三十九、8、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9、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10、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三、 四十九、 五十、1、在记录风速的时候,数字“1”表示( 五十一、)。 五十二、A、无风B、微风C、大风 五十三、2、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时,风向是( 五十四、)。 五十五、A、东风B、北风C、南风 五十六、3、昨天下了暴雨,我知道降水量在( 五十七、)毫米之间。 五十八、A、50~100 B、10~25 C、25~50 五十九、4、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六十、)。 六十一、A、卷云B、积云C、层云 六十二、5、下面的天气符号中,( 六十三、)表示阴天。 六十四、A? BC 六十五、6、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 六十六、A、风速B、风向C、风量 六十七、四、 六十八、写一写,画一画 六十九、天气现象?微风雷雨

四年级科学上册八大实验

科学四年级上册 1、第二课《我们的营养》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实验名称:食物营养成分(2、我们的营养) 实验器材:酒精灯、碘酒、馒头、滴管、瘦肉、花生、白纸、碟子 实验目的:检验食物营养的成分 实验步骤: 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注意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及结论: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蓝色,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 2、在白纸上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迹,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3、将瘦肉在火上烧后,会闻到一股难闻的、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瘦肉内含有蛋白质。 2、第四课《水变咸了》食盐的溶解。 ●实验名称:溶解(4、水变咸了)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药匙、食盐、沙子、粉笔末、高锰酸钾 实验目的:认识溶解的特点,理解溶解的定义。 实验步骤: 1、先在烧杯中分别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取取适量的食盐、面粉、粉笔末、高锰酸钾,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搅拌。在搅拌时,要注意按顺时针方向,玻璃棒不要碰触玻璃杯的杯壁。 3、搅拌后,静置一会儿,观察溶解的情况。 注意:要注意观察材料在水中的变化,药品取量要适宜,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杯壁。 实验现象:食盐、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看不见了,沙子、粉笔末在水中不溶解。

实验结论:像食盐、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这种现象叫做溶解。像沙子在水中那样,就叫不溶解。 3、第五课《怎样回快溶解》加快溶解的三种方法。 实验名称:怎样加快溶解(5、怎样加快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药匙、冰糖、小锤、冷水、热水、白砂糖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步骤: (一)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水。 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 3、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水,观察比较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溶解得快,不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溶解得慢。说明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二)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 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比较实验过程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热水中冰糖溶解得快,冷水中冰糖溶解得慢。说明用热水可加快溶解。 (三)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 2、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冰糖,将其中一块研成粉末,然后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比较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快,未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慢。说明把物体研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 4、第10 课《植物的叶(一)》显微镜的使用。 5、第11课《植物的叶(二)》叶绿素实验 实验名称:除去叶绿素(11、植物的叶二) 实验器材:烧杯、新鲜的绿叶、酒精、三角架、石棉网、火柴、锥形瓶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明细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明细表 实验名称实验器材注意事项实验步骤实验结论 温度与气温温度计、温度填充图 要会正 确使用 温度计。 1、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 2、测量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选择同一地点); 3、把测得的气温填在记录表中。 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 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 阴的地方。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 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 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 低的规律变化的。 风向和风速硬吸管、硬纸板、带 橡皮的铅笔、大头 针、透明胶带、剪刀 等 操作过 程中要 安全,仔 细观察。 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一点的箭翼。 3、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4、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 转动。 5、用我们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 1、风向是指()的方向。北风是由 ()吹来的风; 降水量的测量直筒玻璃杯或塑料 杯、刻度尺、纸带、 透明胶带、剪刀、 喷壶 观察数 据时要 会比较 1.分析这段时间的温度数据统计表; 2.分析这段时间的云和风的统计表; 3.分析这段时间的降水量变化柱状图。 根据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统计表,描述这段 时间的天气变化。 学会了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用简易 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透明的玻璃杯、盛有 水的水槽、食盐、面 粉、沙、筷子、搅拌 棒、滤纸、漏斗、烧 杯、方座支架 操作过 程要注 意变化 现象。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 现?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 有什么发现? 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 解。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探究习题汇总(2020新苏教版)

1.实验名称: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实验步骤:①在圆纸片的中心位置打孔②在相邻线轴之间垫一张圆纸片,用棉线把这些线轴和圆纸片穿起来 ③拉直棉线,用胶带将两端的线头固定住○4将脊椎模型立在桌面上,让上面的线轴向侧倾斜。 ○5让上面的线轴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实验现象:脊椎模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实验结论:脊柱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2.实验名称:研究水进出鱼身体的情况 实验步骤:①把鱼放在一个狭小的水槽里。②在一个小烧杯里装上清水,用红色食用色素把清水调成红色液体。 ③用滴管吸取少量红色液体,滴到鱼嘴前方④观察红色液体是从鱼的什么部位流出来的。 实验现象:鱼的口部和鳃盖的交替开闭,红色液体从鱼的(嘴)中进入,再从鱼的(鳃盖)下流出来。 实验结论:水进入鱼的口腔后与鳃丝接触,鳃丝中充满毛细血管,吸收水中的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然后由鳃孔排到外面,完成鱼的(呼吸)。 3.实验名称:研究鸽子的羽毛。 我的发现对鸽子的作用 观察正羽正羽呈扇形排列便于(扇动)空气 剪断正羽羽根后正羽管中间是空的可以减轻羽毛的(重量) 在正羽上滴水后羽毛(防水)飞行时可以抵挡小雨 用放大镜观察绒羽像棉花一样蓬松帮助鸽子在飞行时保持(体温) 1

4.实验名称:研究哺乳动物。 主要特点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恒温、有脊椎 体温恒温 皮毛的作用保温、保护 脂肪的作用保温、提供能量 5.实验名称:体验脂肪的作用 实验步骤:①把一块动物油脂绑在一只手的食指上。②将两只手的食指同时浸入一杯冰水中。 ③体验两根食指的不同感觉 实验现象:绑有动物油脂的食指不感到冷,没绑动物油脂的食指感到(冷)。 实验结论:哺乳动物的脂肪有(保温)的作用。 6.实验名称: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问题: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是否有关? 假设:拉力大,小车前进快;拉力小,小车前进慢。 保持不变的是:小车的载重、小车行进的路程。 需要改变的是:小车的拉力(与末端挂钩上钩码的数量有关) 实验设计:○1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确保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能够自由前进○2画好起点与终点,先挂1个钩码,记录下小车行进固定路程的时间○3重复刚才的实验步骤两次,记录小车行进时间,计算平均值。○4分别挂2个、3个钩码,多次实验记下小车行进时间并计算平均值。 实验结论:拉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前进的快慢。拉力大,小车前进快;拉力小,小车前进慢。 1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试题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试题 一、整理和分析题: 1、下表是降水量记录,请你完成降水量数据整理和分析。 (1)根据“某地区下半年的降水量情况记录表”画出降水量变化柱形图 (2从降水量变化柱形图看,半年中降水量最大的是哪个月,半年的总降水量是多少?这个地区下半年的降水量是怎么变化的? 依据是什么? 我推测上午10时的气温大约是: 我的推测依据是: 二、实验及记录。

3.怎样做“加快食盐溶解的研究实验”请选择其中一种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进行研究。 (1)研究的主题:加快食盐在水中溶解 (2)我准备的材料:酒精灯、烧杯、三角架、水、食盐、玻璃棒 (3)研究的过程: 1、把盛有水的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 2、将食盐放入烧杯中 3、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 4.把面粉、食盐、水混合在一起,搅拌后成为面粉、食盐和水的混合物。 (1)我们有办法把面粉从混合液里分离出来吗?请把办法写在下面。(还可以画图来表示)

(2)我们有办法把食盐从水里分离出来吗?请把办法写在下面。(还可以画图来表示) 5.桌子上有一大盆水,还有两个小铃铛。请在这样的材料条件下,设计一个说明气体、液体、固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 (1)我的“气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 两个铃铛空中敲,有声音,即证明 (2)我的“液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 两个铃铛水里敲,有声音,即证明 (3)我的“固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 一只耳朵贴着一个铃铛,第两个铃铛敲第一个,耳朵听到有声音,即证明 6.实验材料:一支试管水食用油洗涤剂 步骤要求: 1、给试管中装入15毫升水,再加入2毫升食用油。 2、观察油在水中会怎么样。 3、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观察水和油发生了什么。 4、在试管中加入一滴洗涤剂,重复第3步。 记录和解释: 1.没加入洗涤剂前,水和油的混合物发生了什么?解释原因。 2. 当加入洗涤剂,水和油的混合物又发生了什么?解释原因。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第一单元天气 ` 1、实验内容:测量室内外的温度 器材:温度计 规范操作要点: (1)手拿温度计上端(拇指、食指和中指)。 (2)观测时,等示数稳定时再读数(小液泡虽然敏感,但也需要一个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约2-3分钟)。 (3)视线要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相平。 (4)读数时,不要对着温度计说话,避免呼出的气影响温度。 操作的建议: (1)室内温度的测量,可以在教室里挂一支温度计,便于全班同学观测。 (2)每天测量温度的时间和地点要一致,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3)温度计是易碎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用好后要入盒,避免放在桌子上滚落地上打碎。 链接:

1、测高温时用水银温度计,[100摄氏度以上]。测低温时用酒精温度计。 2、温度计打碎了怎么办 (1)、用硫磺粉撒在上面,让它与水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毒化合物。(其实这是最好的办法) (2)、若没有,可以用吸尘器,但必须要彻底清洁吸尘器。 (3)、将碎片收集(不要碰到手),包好倒入垃圾箱。水银用纸是吸不上的,所以要用扫的。不要见水。你的伤口没碰上就没事,若不太确定,最好去趟医院,水银是重金属,有剧毒!!还有,收拾完一定要开窗通气,这一点切记切记! 3、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 正确的方法是: A、手拿温度计上端,将其竖直放入水中。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玻璃泡不要碰烧杯的侧壁和底部。 C、示数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要让玻璃泡继续停留在水中。 D、视线要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相平。 2、实验内容:制作风向标测风向。 实验材料:吸管1根、硬纸板1张、带橡皮铅笔1支、剪刀、大头针1枚 规范操作要点: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单元概述: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能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学生可能会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个部分,()的温度最高,()次之,()的温度最低。A、焰心B、内焰C、中焰D、外焰 2、()是一种经过特殊过滤装置,经过多层过滤的饮用水。()一方面过滤掉了水中的各种有害的、有毒物质,但另一方面,也过滤掉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3、()一般指的是地下水。地表深层的水流经岩石时,能将岩石中的某些矿物质溶解在水中,这些矿物质有的对人体的新城代谢有促进作用。但是,大多数( )中的矿物质含量比较单一。 4、近年来,随着倡导饮水健康,( )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含有多种与生命相关的元素,是人类健康的饮用水。 A、含“气“的矿泉水B、纯净水C、矿泉水D、生态水 二、多项选择题。 1、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 )等因素有关。A、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B、时间的长短C、水的温度D、是否被搅动 三、填空题。 1、()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的过程。 3、()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4、( )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 四、判断题。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 2、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3、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 5、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6、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也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 8、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9、我们也可以用嘴灭火。( ) 10、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11、如果把海水所溶解的盐全部提取出来,重量可达3.7×10亿吨。( ) 12、许多家庭和学校用来供暖的能源都是来自石油的。我们用的能源越少,我们用的石油就越少,这样的溢油事件就会越少。 五、看图回答问题。 1、观察下图,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16页图(不要标注各部分名称) 2、观察酒精灯的构造,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指导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指导 2、植物的根 ●实验名称:植物根的吸水实验 实验目的:植物的根是否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实验材料:带根的植物(菠菜、芹菜、小油菜均可)、量筒(或量杯)、放大镜、植物油、棉花等。 实验过程: 1、用量筒(或量杯)装一些水,把植物放进去,在水面处做一个记号。 2、用植物油封住水面(或用棉花封住量筒口),同时固定植物。 3、过一段时间看看液面是否降低,如果降低了,就说明根能吸水。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可以看出液面降低。 实验结论:由于瓶口用花生油等已密封,不会蒸发,所以液面降低的原因就是被植物的根吸收了,所以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注意事项: (1)尽量不要破坏植物的根系。 (2) 用棉花封住量筒口是让学生明白封住水面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使实验更加严谨。 实验原理:根非常多,而且具有根毛,因此表面积十分巨大,并且根成熟区液泡细胞液浓度高于土壤溶液浓度,因此能够吸水。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部的渗透压是根吸水的动力。 ☆3、植物的叶 ●实验名称:植物叶的蒸腾作用。 实验目的: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实验材料:长势良好的盆栽植物,透明度好的塑料袋、一些细线。 实验过程: 1、将一盆盆栽植物浇足水,用干净塑料袋罩住盆栽植物的叶。 2、将塑料袋的袋口在植物的下部扎紧,放在向阳的地方。 3、一会儿,观察罩着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后,可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现象:塑料袋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实验结论:植物体内的水会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这种作用叫做“蒸腾” 实验原理: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飞腾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 ☆4、植物的茎 ●实验名称:茎输导水分的实验 实验目的:植物的茎有输导(送)水分的作用 实验材料:凤仙花(或天竺葵、月季、冬青等其他植物的带叶的嫩枝条)、放大镜、刀片、矿泉水瓶(或烧杯)、吸管、红墨水等。 实验过程: 1、在烧杯内装大半杯水,滴几滴红墨水将水染红。 2、将凤仙花或其他植物的嫩枝条插入瓶内的红墨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从而使红墨水迅速上升到叶脉。 3、将用红水浸泡过的植物的茎先横切后纵切,再用放大镜观察切面有什么。 实验现象:(1)植物的叶面微微泛红。 (2)茎的横切面有一圈红点,纵切面的两侧有很多红色的线。 实验结论:植物茎内有导管,有输导(送)水分的作用。 注意事项:(1)不宜按教材插图中提示用芹菜做实验材料。 (2)不同掌握浸泡时间,可以课前将植物先插入红墨水中,以便课堂上直接用。一般以植物的叶脉微微泛红即可,因为时间过长,就会因为茎的横向运输,使茎内不只导管染成红色,其他部分也染上了红色,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了。 实验原理:在植物的茎内有运输水分的管子,这种管子叫导管。它与根、叶相连,能把根吸收的水分由下而上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5植物的花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花。 实验目的:认识花的构造 实验材料:月季花、百合花、镊子、白纸等 实验过程:1、用镊子把月季花的最外部的花萼撕下,放在准备好的白纸上。

四年级科学问答题(上册)

问答题 1、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答:不能(开始会滴入几滴)。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 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3、温度的变化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答: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如:蜡烛、巧克力、松香等遇热会熔化成液体,遇冷会凝结成固体。 可以改变物体的体积。如:固体、液体、气体热胀冷缩。 4、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哪些事情?请举例说明。 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等。 5、为什么锅把用塑料制作,而锅身用金属制作? 答:因为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不同。金属吸热快,可以尽快将菜做熟。塑

料吸热慢,避免做菜时烫伤。 6、为什么冬天时人们喜欢穿深色的衣服,而在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 答:因为同种物质表面颜色不同,吸热和散热性不同。深色衣服吸热性能好,在冬天会感觉温暖;浅色衣服吸热性能差,在夏天会感觉凉爽。 7、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阳光加热地面,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8、如何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答:①把碎冰倒进干燥的玻璃杯。②用卡片把玻璃杯盖上,等几分钟。③小水珠(露珠)就会出现在杯的外壁上。 9、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答: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③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10、水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会互相转化?

三年级学生科学实验

三年级学生科学实验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三年级学生科学实验 一、实验内容:研究土壤成份 所需仪器材料:土壤、烧杯、水、搅拌棒、纸巾、坩埚、石棉网、三角架、酒精灯 实验过程及步骤: 1.用餐巾纸包住刚从花圃里挖出的土块。 2.将刚才的土块放入水中。 3.用玻璃棒沿着同一方向进行搅拌。 4.用酒精灯点燃加热土壤。 5.让学生观察变化。 6.等土块冷却,请学生再捏一捏硬度和原来的泥土进行比较。实验结果: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 二、实验内容: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所需仪器材料:沙土、黏土、壤土、漏斗、大小相同的杯子、纱布、水、放大镜 实验过程及步骤: 1.观察土壤样品 2.放土:在三个土壤过滤器的上层分别放上同样质量的三种土壤。 3.倒水:让水缓慢地流进土壤。 4.观察比较 5.实验总结 根据测量结果,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实验结果:沙土渗水性最强,壤土其次,黏土渗水性最弱。 三、实验内容:制作肥料袋 所需仪器材料:塑料袋、土壤、水果皮、菜叶、蚯蚓实验过程及步骤: 1.放土 2.放入蚯蚓 3.加水 4.翻动 5.持续观察 6.交流 实验结果: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增加土壤肥力,其中蚯蚓对改变土壤松软程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实验内容: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所需仪器材料:出芽豆、浸泡过的植物种子、放大镜、镊子 实验过程及步骤:剥开浸泡过的种子及出芽豆,观察它的结构。 实验结果:种子都有胚根、胚芽 五、实验内容:种子萌发的条件 所需仪器材料:4只一样大小、带盖的透明瓶子、纸巾、一些同种植物的种子、水 实验过程及步骤:将4只一样大小、带盖的透明瓶子分别编号,在2号中装满水,3号中铺上湿润的吸水纸,然后在4个瓶子中放同种植物的种,将1、2、3号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4号放在冰箱中冷藏。实验结果: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六、实验内容:区分直根和须根 所需仪器材料:各种植物的根 实验过程及步骤: 1.出示菠菜和葱的根,观察比较。 2.介绍直根和须根。 3.学生把带来的根分类。 实验结果:直根:只有一根粗粗的主根。 须根:有很多差不多粗细和长短的根。 七、实验内容:茎的作用 所需仪器材料:一株有根茎叶的植物、烧瓶、红墨水、小刀 实验过程及步骤:将一段芹菜插入红墨水中,过一段时间观察芹菜,再切开芹菜的茎观察 实验结果: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1、设计实验研究热在固体、液体中的传播(任选其一) 实验名称:热在固体中的传播 实验材料:酒精灯、金属勺、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 (1)点燃蜡烛,在金属勺前端、中间、后端分别点上蜡,等其凝固(2)、用试管夹夹住金属勺,用酒精灯在前端加热,观察现象蜡的熔化情形 实验结论: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实验名称:热在液体中的传播 实验材料:酒精灯、三脚架、烧杯、茶叶末 实验过程: (1)把三脚架放在酒精灯上,三脚架上放石棉网,石棉网上放烧杯。(2)、点燃酒精灯,把茶叶末放入水中加热,观察茶叶末的运动 实验结论: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 2、设计实验研究物体的热胀冷缩(固体液体和气体任选其一) 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实验过程: (1)铜球穿过铁圈 (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

(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 实验结论;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 实验过程: (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 (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 (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 (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 (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利用有和水设计实验研究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 实验名称:研究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 实验材料:水、油、酒精灯2个、铁架台2个、烧杯2个、石棉网2个、火柴、温度计2个 实验过程: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记录单(含完整活动记录)_图文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记录单(含完整活动记录)_图文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记录单 (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 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 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3)实验名称:制作风向标 实验器材: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带橡皮的铅笔 1只。 实验步骤: 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实验结果: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在水中的状态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1个、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1根、水。 实验步骤: 1、轻轻地往杯中的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2、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3、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结果: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形成颜色均匀、稳定的紫红色透明液体。

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大全含答案

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一、二) 一、填空: 1、计划工作包括()的计划和()的计划。组织工作包括()的组织和( )的组织。 2、()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对于种类繁多的事物可以用()的方法去研究它们。分类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 3、用()的方法可以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 4、食物里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和()等。()是人体肌肉、皮肤、头发、指甲、心脏、血液等的主要成分,是构成人体细胞、促进生长的基本材料。 5、常见的食物添加剂有()、()、()、()()等。 6、()遇碘变蓝色。 7、绿色食品并不是绿颜色的食品,而是指“()”。 8、动物的食性是多样的,有()动物、有()动物、有()动物。人类是()动物,所以要合理搭配事物。 9、在购买食品和饮料时,要注意商标上的()、()、()等。 10、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 二、选择: 1、()燃烧后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 A、糖类 B、淀粉 C、蛋白质 2、瘦肉、鸡、鱼、等含有丰富的() A、淀粉 B、蛋白质 C、维生素 3、老虎属于()动物。 A、肉食性 B、杂食性 C、草食性 4、小肠的功能是()。 A、帮助消化食物中所有的营养成分; B、帮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C、帮助消化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为了使考察活动顺利进行,我们考察前先要() A、制定考察计划; B、直接分头准备; C、随心所欲 三、连一连: 肉类香蕉、苹果 水果类猪肉、牛肉 淀粉类黄瓜、西红柿 蔬菜类大米、面粉 四、简答: 1、考察活动前应准备什么? 2、考察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3、怎样合理搭配食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